嫁接果樹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06 17:53: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嫁接果樹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嫁接果樹方法

篇1

1、套接法:將接穗枝條,擰成只有皮的空管,按要求剪開后,再套接在被嫁接樹苗的枝上。

2、貼接法:將嫁接的樹苗去冠,在其樹本上,用刀將表皮切成“T”型的開口,然后,將空管的接穗,按“T”型開口的形狀、大小將接穗整好,插入被接樹的開口內,包扎好就行了。

3、蘋果樹嫁接時,接穗的選擇也很重要,應該選擇那些健壯,豐產而且質量好并且沒有病蟲害的果樹,從它們的樹冠外圍選擇芽子飽滿的新枝為接穗,另外選擇好的接穗以后,需要把它們剪下來,插入到水桶或者水盆中,培養兩天左右,會增加它的嫁接成活率。

4、蘋果樹嫁接時,時間很重要,多在六到八月或者是春天的三到四月之間進行,而且蘋果樹的嫁接還可以分為牙接和枝節兩種,芽接的接穗多是一牙芽,這種嫁接是需要的六到八月之間進行的,因為只有這個時間,它的接穗才能長好,嫁接的成功率會相對高一些。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2、處理砧木時在嫁接部位選擇光面,即北面最佳,橫切一刀,深度需要切入木質部,再將切口往下縱切一刀,讓其成為“T”字形,然后將樹皮輕剝開,將接穗插入“T”字形切口內,最后使用薄膜自下而上進行包扎,露出芽眼,打個活結,等第二年萌芽時就可以解開了。

3、完成嫁接以后需要多觀察,如接穗芽萌發一定要及時將包扎薄膜去除劈接法也可以叫割接,常用于比較粗的桂花砧木或者高接換種時。

4、處理砧木時需注意,需將生長點與心葉去除,在進行嫁接時,將砧木在適當高度局端,再用劈接刀在砧木切面中央垂直下劈,切口在4-5cm為好。

5、一般接穗應選用2年生,需帶有3-4個節位的枝條,長度在10cm為好。

6、接穗的兩面需削成等楔形,再將2-4給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讓兩者形成層緊密結合在一起,然后用塑料薄膜綁扎牢固,注意一定要使用薄膜帶封蓋砧木切面與接穗頂端。

7、靠接法的特點是砧木與接穗在嫁接的過程中都各自擁有單獨的根系,等確定接穗可以在砧木成活以后,才會各自斷開根系。

篇3

【關鍵詞】 IOL植入術; 超聲乳化吸除; 高度近視; 白內障

中圖分類號 R77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8-0021-02

doi:10.14033/ki.cfmr.2016.28.011

高度近視、白內障是臨床上和生活中導致低視力與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高度近視眼的患者中白內障的發病年齡比較早、進展的速度比較快,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的患者中主要以核性白內障為主[2],其主要的特點是晶狀體呈現均勻一致的混濁,晶體密度增高導致核硬度增高,進而導致顏色加深[3]。在白內障發生的早期,患者往往會出現遠視力的降低、明顯的視疲勞等癥狀,這些癥狀不能通過眼鏡度數的調節而得到完全的緩解,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具有玻璃體液化、晶狀體囊袋大、眼軸長等特點[4],并且很多患者都合并有視網膜脈絡膜疾病以及黃斑的病變,屬于一種難治性的白內障,所以對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的治療時機顯得尤為重要。在本研究中探討在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治療中使用IOL植入術與超聲乳化吸除方法結合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就診于筆者所在醫院的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24~46歲,平均(31.83±2.09)歲。40例患者中患眼共68眼,眼軸的長度在(29.19±1.89)mm,手術之前的矯正視力:≤0.02的有22眼,在0.03~0.04的有25眼,≥0.05的有21眼。皮質混濁16眼,后囊膜下混濁24眼,核性混濁28眼。按照LOCSⅡ對晶狀體進行分級[5]:Ⅱ級核28眼,Ⅲ級核31眼,Ⅳ級核9眼。另外,排除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所導致的眼部疾病。

1.2 方法

在對患者實施手術前,要使用裂隙燈對患者的眼前節進行檢查,需進行手術的眼睛要進行散瞳處理,再用90D前置鏡對眼底視網膜脫離及視網膜干性裂孔等眼部情況進行檢查。采用IOL Master對眼軸進行測量,行眼部后段的B超,視網膜黃斑部的OCT、角膜內皮細胞密度計數的檢查,使用SRK/T公式計算IOL度數。

手術方式選擇IOL植入術聯合超聲乳化吸除方法,手術前對患者實施散大瞳孔、表面麻醉的操作,然后進行透明角膜切口及輔助切口。將粘彈劑注入前房內,連續環形撕囊,直徑在5.5 mm左右,水分離后,使用超聲乳化吸除術吸除晶狀體的核,對晶狀體的皮質進行灌注抽吸,將粘彈劑注入,囊袋內植入折疊型的IOL。將粘彈劑吸除,水密切口,手術結束后的用藥情況為5 mg/5 ml的普拉洛芬滴眼液每天使用4次,療程為3~4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使用14 d后停藥。對并發癥、眼壓、最佳矯正視力等情況進行記錄。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手術前后的矯正視力情況、脫殘率、脫盲率、屈光度偏差值等情況[6]。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手術前后患者的矯正視力情況

患者手術后3個月的矯正視力較手術前的矯正視力有明顯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

2.2 手術后患者屈光度偏差的情況

屈光度偏差值在±0.50D以內的占58.82%,屈光度偏差值在±0.50D~±1.00D的占36.76%,屈光度偏差值在±1.00D~±2.00D的占4.41%,見表2。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人們對視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度近視與白內障是目前對人們視力影響較大的兩種眼部疾病[7],高度近視病變的基礎是眼軸的變長、鞏膜壁的變薄、懸韌帶變得脆弱。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的患者具有其特殊性,高度近視的存在,使患者的視力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的患者往往會伴有黃斑劈裂、鞏膜后葡萄腫、周邊視網膜變性、鞏膜變薄等[8],在這些伴隨癥狀中,對視力影響最為嚴重的是黃斑區的病變,對手術的效果也具有較大的影響。在本研究中分析探討在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治療中使用IOL植入術與超聲乳化吸除方法結合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通過對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實施IOL植入術聯合超聲乳化吸除方法進行治療后,患者手術后3個月的矯正視力較手術前的矯正視力有明顯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

在本研究中將IOL植入術與超聲乳化吸除術應用在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的患者中的臨床效果顯示較好,在進行手術前對患者的眼部進行詳細的檢查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手術中使用直徑適當的連續環形撕囊,充分的進行水分分離,對發病比較早期的患者,使用較低的超聲能量即可以將白內障摘除,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超聲能量的穩定,減少手術中眼壓的波動。在進行手術時,要做到細心謹慎,超聲乳化碎石時要以高負壓、低灌注、低能量的原則為指導,對超聲的時間要做到盡量的縮短,來減少對眼內組織的破壞,超聲乳化的時候要使得前房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深度,注入的粘彈劑要適量。IOL植入術聯合超聲乳化吸除手術治療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的特點,此種手術方式在較低的能量下便可以完成,顯著的減少了患者的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而且也解除了患者長期戴眼鏡的煩惱,緩解了視覺疲勞的癥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治療中使用IOL植入術與超聲乳化吸除聯合方法,臨床上顯示了較好的效果,患者手術后的矯正視力顯著改善,屈光度偏差值也有較大改善,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葉宏權,韓宇,楊君,等.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的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2,30(9):1075-1078.

[2]馬曉瑜,曹英.超高度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治療分析[J].中外醫療,2013,33(8):44-45.

[3]王梅芳,張煒,郁文國.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6):32-33.

[4]唐東永,李霞,梁皓.應用超聲生物顯微鏡觀察Bigbag人工晶狀體在高度近視眼囊袋內的穩定性[J].眼科新進展,2013,33(6):542-545.

[5]邱艷飛,何建中,蘭婷,等.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治療高度近視合并硬核白內障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4):146-147.

[6]邢曉杰,湯欣,宋慧,等.Quatrix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的療效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3,49(5):399-404.

[7] Izumi S I,Muano T,Mori A,et 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J].Life Sciences,2006,78(15):1696-1701.

篇4

1 果樹根癌病的特點

果樹根癌病是一種常見的果樹疾病,危及的果樹種類多,別稱是冠癭病,主要的發生部位是果樹的根部,同時氛圍根莖癌病、根癌病、莖癌病三種類型。而根部是果樹吸收營養、運送水分養料的源頭,根部受損對于果樹的生長影響極大。根癌病的發病因素不止一種,根據長期的種植經驗來說,八九月的發病幾率最高,會因濕度、溫度、嫁接、病蟲害、外部因素等因素影響,成為致病的原因,在國內的各省都有發生,櫻桃、葡萄、蘋果等果樹都會受其破壞。河南省的果樹種植種類多,人們大多選擇種植果樹作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

2 果樹根癌病的防治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長期種植果樹,在實踐過程中逐漸發現果樹根癌病的防治技術,并對此做出了總結。

2.1 果農增強果園的管理

隨著果樹種植的數量、規模不斷擴大,果農要曾強對果園的管理。果園管理的工作量也加大,注意觀察果樹的生長狀況。包括果園的水分、溫度、肥料等。在秋季時發病可能性大,而夏季雨水較多,病菌會潛伏一段時間后到秋季爆發,果農要增強果園的管理。在夏季降雨較多的時期,及時排泄雨水,防止根部潰亂,雨水排出果園,在炎熱的夏季,雨水堆積細菌會大量滋生,溫度和濕度合理調節,控制在適宜的范圍之間。果樹養料不足,樹葉枯黃、生長速度緩慢,果農及時發現,及時追肥,健康狀況好的果樹抗病能力也強,不易受病菌感染。根癌病發生時,果樹的根莖部部分會有黑褐色的塊狀物體,果樹的生長部位都應關注,從樹葉的顏色和大小都可以判斷出果樹的健康、生長狀況,如果發現果樹的樹葉顏色黃、整體長勢衰弱,可以扒開根部,查看根部是否受細菌感染。此外,對這種植株要用藥劑治理,常用的藥劑有硫酸銅溶液,發現根癌病的果樹,切除病瘤并燒毀,再將傷口消毒,用波爾多溶液加強保護。根癌病的波及范圍廣,一旦發生會傳播,而且在不同種類的果樹之間也會傳播,大規模種植果樹的果農更應該提高預防意識,提高果農的種植水平,定期檢查,早預防。

2.2 對果樹的幼苗進行檢疫

嫁接環節是最易受細菌感染的一項措施,嫁接成功會使產量增加,但如果嫁接不當,果樹的總體健康情況會受其影響。嫁接的工具、環境、嫁接時嫁接與被嫁接的樹木都有一定的要求,嫁接后對傷口要及時包扎,嫁接前對嫁接部位、嫁接工具用酒精消毒,嫁接方法最好不用樹枝嫁接。嫁接時注意根莖部感染,根癌病屬于一種細菌感染后發生的疾病,土質偏酸性,土壤濕度大都會導致根癌病的發生。嫁接是果農種植過程中常采用的增加產量的方法,所以在這個環節,相應地要對嫁接的樹木進行消毒、預防疾病措施。方法有對要嫁接的的樹木檢疫,對移栽的樹木也要進行消毒,檢查根部和樹木的整體健康情況。發現受疾病侵染的樹木應及時去除,不使用。其次還要注意,選用健康狀況良好的樹木時,還應對其進行消毒,主要是利用硫酸銅溶液浸泡或是氯酸鈉溶液浸泡5分鐘左右,之后用石灰水浸泡1至2分鐘。

2.3 選用抗病效果好的砧木,降低感染的幾率

在果樹的嫁接過程中,會導致果樹受細菌感染,成為一大隱患,是根癌病發病因素之一。在果樹嫁接的這個環節中,應注意細菌感染,選擇使用抗病效果好的砧木,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對有病菌的病根及時清理,周圍的土壤也要用藥劑消毒。河南省的櫻桃種植產量高,以櫻桃為例,選用櫻桃砧木時,若是選用中國櫻桃為砧木,抗病效果就好,根癌病的發病數量少。而若是選用酸櫻桃為砧木,發病的可能就增大。河岸2號、河岸9號等砧木品種作為砧木,在使用中抗病性強??共⌒暂^強的砧木可以作為紡織根癌病的一項措施。選用粗壯的苗木,樹葉的顏色嫩綠,根系發達,細跟較多,枝條無病蟲害,根莖部沒有被感染的傷口。砧木盡量不要與土地接觸,土壤是無發病的地塊,避免接連在同一塊土地種植果樹,根癌病的發病率高,從根源著手,肥力下降,灑硫磺粉或是漂白粉消毒,重新挑選新土地。

2.4 加強對地下病蟲害的防治

地下害蟲會啃噬果樹的根部,破壞根系,受傷的根部感染細菌的疾病的幾率會增加,防治地下害蟲會使根癌病的發病幾率降低。防治方法是在種植果樹前,首先對土地施放有機肥,基肥,精細整地,將剩余的雜草,秸稈清理,相反雜亂的環境會滋生各種細菌。其次使用化學藥劑,生物天敵等方法減少田地里的害蟲,科學調配敵敵畏等害蟲藥劑,一般種植果樹前調配的藥劑用量大,用量多,殺死消滅地下害蟲。噴灑、滴灌藥劑,在果樹的生長過程中,為了調整濕度,可以使用噴灑粉劑、熏蒸等方法。

3 小結

通過以上的簡單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河南省果樹種植業發達,種植面積廣,果樹種類眾多,但是大都會受到根癌病的影響,使產量減少,收益降低,成為種植戶的關注的重點。因此,了解果樹根癌病的防治技術可以為種植戶提供良好的理論知識,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解決。比如果樹根癌病的防治可以從果園管理、幼苗檢疫、砧木的抗病性、防治地下害蟲幾方面入手,解決果樹生長過程的難題,為果樹生長提供優質的生長條件,加快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1]阿不列孜?熱合曼.果樹根癌病的發生與綜合防治關鍵技術[J]. 新疆林業,2009,06:40-41.

篇5

關鍵詞:果樹高接換種技術 推廣 問題及對策

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種植行業技術更新,先進的果樹種植技術得到了運用。早期果樹品種大多數已經老化或退化,只有更新品種才能保證果樹的產量。引進果樹高接換種技術之后,在運用過程中發現樹體結構失調,嫁接成活率不斷減小,后期管理與實際種植不相符,給種植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而,做好種植技術上的革新能夠實現果樹種植產量的提高。

1、果樹高接換種技術出現的問題

1.1時間把握不準

由于缺少專業的技術培訓,很多果農對于果樹高接換種技術沒有足夠的認識,導致了這種技術在使用時間上難以準確把握,影響了技術使用價值的發揮。果農一般都在冬季農閑時請人幫忙高換嫁接果樹,對果樹種類、種植時間等都沒有高度關注,全部品種都在冬季嫁接,對技術要點在操作中難以有效掌握,導致嫁接時間把握不準而影響了果樹的正常生長。

1.2后期管理不足

后期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劃膜解膜不及時。高接后成活的接穗萌芽抽梢,新梢長粗快,嫁接口處被薄膜勒成“細腰”。(2)接穗抽新梢后沒有采取綁支架固定,春季風大常造成樹枝吹折。(3)新梢長至60cm時,沒有盡快摘心拉枝、抹除嫁接口下部萌發的砧芽,新梢直立徒長形成掃帚形,這對后面的技術處理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1.3樹形結構不清

在使用高接換種技術時,果農沒有對樹形結構正確規劃。有的農戶在高接換種時未考慮到樹齡樹冠大小、果樹品種類型,全部都高接換種成一個模式,大鋸大截,少則只換了5~8個頭,最多只有10多頭。由于換頭數過少,常引起抽發枝量少,樹冠結構不清等問題,給構面的果樹整形檢修帶來難度。

2、合理運用新技術的策略

2.1把握時間,運用技術

每種果樹由于自身的生長環境與種植方式不一樣,造成了高接換種技術運用時難以發揮理想的效果。通常狀態下,蘋果、梨、桃、李等品種的最佳嫁接時期在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板栗、棗嫁接時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核桃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柑桔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梨、蘋果、桃、李、板栗、核桃、棗等果樹都可選擇劈接、切接、腹接,柑桔選擇單芽切接、腹接等方法處理。嫁接穗條則使用葉芽飽滿、生長健壯的1年生枝,大面積高換的果園要配置花期一致的授粉樹,主要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為4:1,這些對于果樹的生產有幫助。嫁接刀要鋒利,接穗砧木削面要平,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保持對齊,薄膜綁扎的松緊度要嚴格把握。

2.2因樹造形,調整結構

考慮到果樹品種存在很大的差異,在使用新技術時應該根據各品種果樹進行造形處理,制定不同的結構滿足生長需要。如:梨、蘋果、棗、核桃控制成主干疏散分層形;桃、李、板栗控制成自然開心形;柑桔則控制成自然圓頭形。高換處理過程中,應該結合樹冠情況根據適當的比例布置,合理地選留嫁接樁,采取“三套枝”配置技術處理,在各級骨干枝的延長頭上高換上短接穗,運用在長枝擴大樹冠,骨干枝的中下部及內膛枝上交叉高換上長接穗和花芽枝接穗,這樣才能保證果樹形成產量遞增的立體效應。對低產果園改造過程中使用高接換種技術時,要保證高換頭數的比例在大樹40~50頭,中等樹30~40頭,小樹15~20頭,這樣可以提高果樹的產量。

2.3后期管理,全面開展

高換接種技術運用后的一段時間必須要進行成活率檢查,通常間隔時間在10d。如果觀察到接穗皺皮失水干枯,則要及時進行補接處理。在新梢抽發長至15~20cm時則結合刀片劃膜;新梢長超過60cm則盡早摘心,且對樹枝進行固定處理,避免出現折斷。夏季對抽發的新枝實施拉枝,控制頂端的優勢,對枝條的生長極性進行調整,選擇“撐、拉、吊”和別枝等對樹形進行調整。高換上的花芽枝穗條通常當年則能結果,結果多的果穗要合理疏果,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產量的要求,讓后期產量不斷遞增,滿足“結果長樹兩不誤”的效果。只有引導果農做好后期管理工作,才能讓高接換種技術發揮應有的價值。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果樹高接換種技術推廣工作中,要加強對老果園改造的農戶技術培訓的力度,現場舉辦“果樹高接換種技術”培訓班,理論講解與技術人員在果園內親自高接換種技術做示范,讓果農學會和掌握果樹高接換種技術要點,提高果樹高接換種嫁接的成活率和后期管理技術水平。實踐證明,高接換種的果樹新品種,品質好、產量高、經濟效益好,此項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促進了老果園農戶的增產增收。

參考文獻

[1]黃彩端,吳小波,龍桂光,韋鋒.兩種高接換種方法對比試驗[J].廣西園藝,2005,(01).

[2]張民,王瑞寶.蘋果樹高接換種“五不”原則[J].農業知識,2001,(09).

[3]賴華榮.高接換種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江西園藝,2003,(01).

篇6

【關鍵詞】果樹;高接栽培;意義;技術;寒地

大慶市地處黑龍江省寒冷地區,冬季酷寒和漫長的低溫,是該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低溫持續時間長,這對果樹越冬十分不利。增強果樹自身對低溫的抵抗力,是抗寒栽培的主要措施,不僅可以簡化栽培手續,而且省工省力,做到低耗高效提高果樹栽培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采用高接栽培提高果樹抗寒力在寒地果樹生產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1.高接栽培的意義

所謂高接栽培就是在地表面上的嫁接,指在砧木的高處或在樹冠上進行嫁接。過去一般多應用于更換品種或充分利用野生資源提早結果。高接栽培的形式主要有2種,一種是先用當地適應性強的砧木作基砧,再嫁接抗寒力較強的優良品種作中間砧,然后在中間砧的骨主枝上高接抗寒力較弱的優良品種;另一種是在抗寒性較強的砧木上骨主枝上高接抗寒力較弱的優良品種,由于嫁接的部位提高或利用中間砧的方法,提高了果樹的抗性特別是抗寒性,對于寒地果樹的栽培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2.高接栽培抗寒力的原因

根據對果樹高接栽培的反復試驗,高接比地面低接栽培一般可以提高嫁接品種抗寒力為2~4℃。在寒冷地區采用高接可擴大抗寒力較弱的果樹優良品種的適應范圍,使其安全過冬。

主要原因:一是高接栽培可以改變樹體的結構。樹致死性的凍害主要發生在根系、根莖和主干等部位。普通地面低接果樹,在樹體結構上根莖和主干都是由不抗寒的果樹組成。而高接則將易凍害的部分換成了抗寒的砧木或中間砧木,這就改變了樹體的結構,避免了因地表的溫度差異大而引起的樹干主枝基部及根部的凍害,保持了正常的疏導作用,從而增強了高接品種的抗寒力。二是高接品種改善了接穗品種的立地環境,使之處于較低接更為優越的氣溫層。高接對接穗品種生理活動有一定影響,由于高接利用抗寒砧木,接后砧木對接穗品種具有生理影響,加之利用中間砧的重復嫁接,接口能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在養分運輸上將產生有益的變化,促進有機養分的積累和細胞液濃度的增高,使高接枝條能夠積累較多的越冬保護物質,有利于枝條抗成熟,從而增加寒性。必須指出的是,一是接穗對砧木也會有不良影響,如使果樹砧木部分抗性降低。因此,在生產中可留下一部分砧木的枝葉來減少接穗對砧木的影響。二是抗寒力的提高是生態條件的改善或生理上的變化,不是遺傳上的改變,接穗脫離砧木即恢復原狀。

3.高接栽培技術

從試驗結果來看,采用高接果樹栽培的抗寒力可提高2~4℃,同時高接抗寒栽培還可以減輕腐爛病的危害。腐爛病是寒地果樹的主要病害,常因為樹勢衰弱遭受凍害病菌侵染組織而引起毀滅性的病害。病害發生的部位主要是在主干或主枝上。由于選用了抗寒或抗病較強品種的主干或主枝,這就自然地提高了樹的抗性。寒地果樹高接具體方法如下。

3.1高接方法

春季以單芽切接為主,也可以用腹接法,其他季節多用腹接法。切接時要求在接前1~2d鋸斷砧樁,使多余水分蒸發,以免接口霉爛。用利刀將砧木修光滑,中間比四周略高,同時注意每個分枝上留一定數量的輔養枝,接口方位應選在朝向主干的一側,切忌選在外側,以免結果后造成接口分裂。高接的果樹和普通低接的果樹不同,有的直接接在基砧上,有的接在中間砧上,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抗性強、與嫁接品種親和力高的砧木。采用中間砧的高接樹,既要選抗性強、適應性強的基砧,還要選擇適宜的中間砧。高接的時期與方法與普通低接基本相同,在中間砧芽成活后,于第2年秋出圃,然后定植到果園,待中間砧苗分枝后再進行高芽接或枝接優良品種;如果是有基砧直接高接的,即在果園定植砧木苗,再在砧木苗上高接優良品種。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成苗快,便于運輸包裝,嫁接成活率高,缺點是往往定植果園后當年緩苗,新梢生長較弱,不利于高接。

3.2高接部位

生產上高接部位有3種,即主干高接、骨干枝高接和多頭高接。其具體應用要依樹齡(砧齡)、樹冠大小及嫁接方法而定,一般嫁接部位越接近主干,接的數量越少,生長越旺。高接時要選擇較直立的主枝或分枝,在分叉上方的15~20cm處嫁接 。一般成年樹距地1.3~1.5m為宜 ,1m左右的樹冠,高接10個芽以內;2m左右的樹冠,高接15~20個芽;3m以上的樹冠,高接25~30個芽。并先按整形原則進行砧木整理。主干高接:即在砧齡一至二年生時,將樹干距地面50~70cm剪斷,在其上用劈接或切接法進行單頭或雙頭(插入2個接穗)接。骨干枝高接:也叫三主一心高接,砧齡三至四年生時,基部三大主枝已形成,可按整形原則進行“三主一心”高接,主次高低有別,在三大主枝上要距主干 20~30cm外芽接或枝接。多頭高接:砧齡6~7年以上的大樹,多用此3.3高接后管理高接后要注意整形修剪,使其樹冠迅速擴大,以促進提早結果和連年豐產。尤其是夏季修剪,對骨干及有發展空間的大型結果枝組,當新梢長到30~40cm時,選擇適當位置進行剪截摘心,以促進枝條分枝,增加粗度,特別對成枝力弱的品種要提早摘心,增加分枝,有利于花芽分化;對起直立生長的枝條,要注意用撐、拉等方法開張角度,改善光照條件,增加結果面積;對內膛過密的起直立枝條,要適當疏剪或采用捻梢、圈枝、環剝等方法加以控制。高接樹要加強肥水的管理,特別是第1~2年,因為高接部位的愈合,新梢的旺盛生長、花芽的形成都需要大量的肥水條件,更需加強肥水。高接后的1個月內,要特別注意防止干旱。當接穗抽出10cm時,要及時綁上支柱,以免被風吹折。

【參考文獻】

[1]周罕覓,張富倉,李志軍,龔道枝,吳立峰.桃樹需水信號及產量和果實品質對水分的響應研究[J].農業機械學報,2014(12).

[2]潘海發,張昂,高正輝,張金云,伊興凱,徐義流.碭山酥梨果實直感與果肉、種子內源激素含量的關系[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3]劉慧,趙文恩,康保珊.石榴抗糖尿病生物活性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

[4]庫爾班.蘇來曼,阿衣古力.阿不都瓦依提,阿布來克.尼牙孜,徐敏,麥麥提圖爾蓀.阿卜拉,迪麗努爾.圖爾蓀.不同生根劑對四種核桃扦插成活率和根數的影響[J].新疆農業科學,2012(09).

[5]杜姝茵,王威,奚秋,方國輝.蘋果栽培新模式及疏花疏果技術初探[J].吉林農業,2012(09).

[6]阿卜杜許庫爾.牙合甫,張強,王國安,艾麥爾艾力.薩迪爾.新豐和新光兩個核桃品種光合特性及產量比較[J].新疆農業科學,2012(11).

[7]張建軍,劉紅,李霞.不同有機肥配施對大棚草莓品質及土傳病害發生率的影響[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8]努爾曼.阿不拉,爾江.阿巴克,熱沙來提.艾孜孜,木合塔爾.扎熱.5個西梅品種光響應和CO2響應及葉片部分特性差異[J].新疆農業科學,2013(12).

篇7

1、最佳砧木果樹選擇:棗樹運用到嫁接當中,現在比較成功的是沾化冬棗和梨棗,像這兩類棗樹都是通過嫁接進行繁殖的。在棗樹的嫁接繁殖當中,用酸棗嫁接大棗也是最好的嫁接方式。其次,與棗樹嫁接的砧木樹除了酸棗之外,還有棗樹本砧樹和銅錢樹,但是在這幾種砧木之中,以使用酸棗為佳。

2、酸棗是棗樹嫁接最好的砧木:酸棗的種子發芽率比較高,使用嫁接親和力也很強,并且嫁接成活之后,有很好的抗寒與抗旱性,棗樹的生長發育良好,結果的產量品質通過實踐證明也都很不錯,所以說一般對于棗樹的嫁接,如果是量化生產的話,那就使用酸棗作為砧木最合適不過了。

3、棗樹嫁接的特殊性:棗樹的嫁接比較特別,不同于其他果樹嫁接的方法簡單。棗樹的接穗選擇基本上只有棗頭枝可用,所以說呢,接穗的采集比較費時費工。棗樹接穗的采集一般在春季或者是在夏季進行,春季是在棗樹發芽之前采集。

4、棗樹嫁接的時間與方法:棗樹嫁接可在秋季的8到9月份進行芽接,芽接一般采用不帶木質部,與帶木質部的兩種嫁接方法。不帶木質部可在8月份進行嫁接,帶木質部芽接可在9月份嫁接為宜。另外就是多頭高接換種,通過棗樹高接換種,可以把老的棗樹品種改成優良品種的棗樹。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關鍵詞:苗木;繁殖;嫁接;管理

中圖分類號:S723文獻標識碼: A

大果榆屬于榆科榆屬落葉喬木,別名黃榆、毛榆、柳榆。新疆伊犁、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等地均可栽培。

一、生物學特性

樹高達20米,樹冠扁球形。先開花后展葉,花兩性,綠色;雄蕊與花被片同數,花藥大,帶黃玫瑰色。種子位于翅果中部,翅果倒卵形、近圓形或寬橢圓形。樹皮灰黑或灰褐色,淺縱裂。花期4~5月,4月上旬~下旬開花,4月上旬萌動期,4月中、下旬展葉,果期5~6月,10月上旬開始落葉。

二、生態習性

喜光,根系發達,側根萌芽性強。耐寒冷及干旱瘠薄。在全年無霜期為145天左右、極端最高溫29℃、極端最低溫-30℃、年降水量200毫米的氣候條件下能正常生長。對土壤要求不高,稍耐鹽堿,在沙土、含0.16%蘇打鹽陵土或鈣質土及pH值6.5~7.0的土壤中生長穩健。在土壤和氣候條件良好的環境下其壽命較長。

三、應用價值

冠大蔭濃,樹體高大,適應性強,在城鎮常群植于草坪、山坡或密植作樹籬,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行道樹之一。也是北方農村“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及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和鹽堿地造林的重要樹種。木材致密、堅硬,可制車輛及器具;樹皮纖維柔韌,可制繩及造紙;種子可榨油,供醫藥及工業用。

四、北方地區榆木的繁育主要有扦插和嫁接2種方法:扦插繁殖和插穗處理。入冬前從健壯母株上選取直徑0.5 cm以上的壯條,截成20 cm左右的插穗,綁成捆,在背風向陽處進行沙藏。4月上旬取出插穗,用清水洗凈沙土,用ABT 6號100 mg/kg浸泡下部2 h。

1、扦插。在事先做好的苗床上一般可直接進行扦插,株行距50 cm×15 cm,隨開溝隨扦插,插穗微露出地面,將土踩實,覆蓋地膜,澆透水。4月下旬開始出芽,此時要特別注意從芽眼處摳破地膜,使新芽長出地面。榆木的耐旱性較強,田間管理較其他樹種簡單。苗木從繁育到出圃,每間隔1個月左右結合澆水施肥2~3次。培育榆木大苗時采用胸徑3~4 cm的白榆大苗為砧木進行高接,若培育金葉榆幼苗可在一至二年生白榆實生苗上嫁接。嫁接的時間一般為3月,在砧木苗還沒有開始發芽,且樹液即將開始流動時進行嫁接成活率最高。

2、嫁接方法。一是劈接。在砧木離地5~6 cm處,將上部枝干鋸除,削平鋸口斷面,然后用劈刀從砧木橫切面的中央垂直切下,劈口深度約3 cm。再將選作接穗的枝條,截取6~10 cm長,留2~3個芽作為接穗。在接穗下端1個芽的兩側各削1刀與砧木劈口等長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邊稍厚,另一邊稍薄,削面要平。內薄外厚,呈“V”形,接穗削好后,急速插入砧木劈口中,兩者形成層必須對正密和,讓砧木緊緊夾住接穗。一般可同時插2根接穗,然后用薄膜條從下至上綁緊。包扎好不漏空隙,以減少水分的蒸發。二是斜接。在砧木距地面2.0 m左右處鋸斷,將茬口削平后選擇樹皮相對光滑的一側,利用嫁接刀在斷面上斜著削1刀,使其呈1個小的斜面,再在此斜面的中間切1個豎口,要求這個豎口的深度必須要達到木質部,切口的長度應比接穗的大削面略短,接穗的下部葉要削1個2~3 cm的斜面,要求削面盡量薄且平整,然后淺削去其背面兩側的表皮,將接穗插入之前的豎口,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即可,用薄膜條從下至上綁緊。包扎好不漏空隙,以減少水分的蒸發。三是芽接。用一至二年生白榆苗木為砧木。7―8月,從金葉榆的充實枝條上選取飽滿的小側枝部位,從側枝的上方1 cm處用嫁接刀削下2 cm左右的皮部,不帶木質,然后在砧木距地面5 cm左右處,選擇1個光滑部位,自上而下削去與芽片大小相同的組織,將芽片與砧木對接重合,用塑料布條自上而下將芽片綁縛嚴實。

五、嫁接后管理是果樹苗木嫁接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嫁接苗木的成活率與正常發育。然而當前不少果農忽視了果樹苗木嫁接后管理,管理做不到及時到位,導致嫁接后接穗芽萌發較晚,萌發后苗木生長緩慢,果苗出圃時難以達到合格標準。因此,有必要加強果樹苗木嫁接后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提高果樹嫁接苗木的成活率和質量,確保嫁接苗木正常生長發育。

1、檢查成活

嫁接苗木成活情況的檢查時間因具體的嫁接方法而略有不同。對于枝接,根接的嫁接苗通常在接后20~30d便可檢查其成活情況。若接穗上的芽已萌動,或雖未萌動但芽仍保持新鮮、飽滿,接口已有愈合趨勢,則說明嫁接苗木成活;反之,若接穗干枯,開始變黃變黑,則說明接穗已死亡,嫁接失敗。芽嫁接苗一般在接后7~15d即可檢查成活情況。若接芽上表面濕潤,鮮綠且有光澤,葉柄用手指輕觸即掉,則說明果樹苗木已成活;若接芽表面干枯,葉柄出現皺縮,觸碰不落,則說明未成功接活。對于未成活的嫁接苗木,需在砧木尚能離皮時,及時進行補接,過遲則會影響成活。如棗樹苗在生長季芽接后可在10d左右檢查成活情況、蘋果苗芽接后可15d左右檢查其成活、春季梨樹苗枝接后可在20d左右檢查其成活情況。

2、立支柱扶苗

嫁接后的果樹苗木根系較淺,枝條細嫩、脆弱,木質化程度相對較低,容易被大風吹斷或被其他機械損傷,因此,在風口地帶,當新梢長到一定高度后,需設立支柱扶苗,可用塑料帶將苗和支柱捆成“∞”字型,隨苗木生長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捆扎次數,以防風吹搖動傷根,影響成活率。如杏樹苗木接穗上的新生枝長至20cm左右時,梨、蘋果嫁接苗木新梢長到30cm左右時,需設立支柱,以防風折。

3、摘心去葉

嫁接苗木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應及時進行摘心整形,以調整苗木長勢,促生分枝,提高苗木質量,促使幼樹提早結果。對于抗性差的樹種,通過摘心可促其停止生成,緩解頂端優勢,使枝條充實、均稱、豐滿,安全過冬。如蘋果嫁接苗木枝梢生長到10~15cm時,需摘心去葉。摘心去葉時,15cm以下的枝條,要摘去枝梢3~5片葉留葉柄,15cm以上枝梢隔5~6芽轉枝,轉枝后摘去枝梢3~5片葉留葉柄。桃樹新梢長到30~50cm時,需進行第1次摘心,選擇適當的副悄或芽的上方摘去頂心,以控制延長枝生長。對于棗類果樹,當嫁接苗木生長到40cm時,可進行摘心,通常摘掉幼嫩部10cm左右,摘心部位以下,保留4~6個2次枝。

4、病蟲害防治

一是盡量加大栽植密度,及時剪除發病枝和過密枝,使整個樹體能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以減少病菌的再次侵染。二是入冬前及時收集并燒毀落地病葉,消滅越冬病原。三是在榆樹放葉后、子囊孢子飛散前,可用1%波爾多液或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防病,每14 d噴1次,連續2~3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榆樹潰瘍病主要危害一至七年生榆樹的枝、干部。樹木感病后,枝、干部受害部位變細下陷,縱向開裂,形成不規則病斑,當病斑環繞1周時,輸導組織被切斷,樹木干枯死亡。受害樹木多在皮孔和修枝傷口處發病。在防治上,一是對弱勢樹體要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結合修剪,徹底清除染病枝組。二是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對樹干噴霧防治。蟲害主要有榆紫金花蟲、榆毒蛾、榆天社蛾、黑絨金龜子等。在管理過程中,及時將害蟲的卵塊清除,將初孵群集幼蟲集中在一起進行消滅。低齡幼蟲期可噴灑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防治,高齡幼蟲期可噴灑蘇云金桿菌(Bt)乳劑400~600倍液防治,或在幼蟲盛發期噴灑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 500~3 000倍液]。

參考文獻

[1]黃印冉,張均營,李艷紅.中華金葉榆最晚枝接時間確定試驗初報[J].北方園藝,2010(21):71-72.

篇9

[關鍵詞] 矮化密植 高寒山地 蘋果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40-01

1 矮化密植方法栽培高山寒地蘋果的優勢

矮化密植方法栽培高山寒地蘋果的優勢可分為以下幾點:第一,能夠高效利用光能。在栽培高寒山地蘋果時選用矮化密植方法,能夠在短期內讓樹冠快速擴大,并且將地面覆蓋,同時也可把太陽能多量截取,使其能產生大量的光合作用產物,從而有助于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第二,加快果實成熟,提高產量。對高山寒地蘋果采用矮化密植法,能夠縮短其營養生長的恢復情況,有效提高蘋果的生長以及生殖。因為在種植過程中,蘋果樹冠緊湊,能夠抑制蘋果根系的生長。由于蘋果樹間無論是根還是葉等都相互牽制,使其可推動花芽的生成,加快果實成熟。在實施矮化種植的蘋果樹間,砧嫁接蘋果樹,能夠提早使砧嫁接蘋果結果。通常情況下,定植后的砧嫁接蘋果樹會在第2-3年的時間內結果,而且在定植后的第5年時,該蘋果樹會進入盛果期,和喬砧樹相比,結果時間會提高2年-3年。第三,延長栽培年限,提高累積效益。一般情況下,在栽培蘋果樹時選用喬砧稀植方法,其蘋果樹的壽命通常為20年左右,有8年左右的盛果期,產量效益僅有40%-45%;在栽培蘋果樹時選用矮化密植方法,其蘋果樹的壽命雖然只有10年-12年,但是能夠三年見果,4年-5年達到豐產,產量效益有70%-80%。第四,實現機械化作業管理。栽培高山寒地蘋果時選用矮化密植方法栽培法,能有助于農戶機械化作業,比如病蟲防治、園林耕作以及施肥等,這樣不僅會使勞動力減輕,還能讓果品的損傷度降低。

2 矮化密植在栽培高寒山地蘋果中的技術要點

2.1 選擇園地方面。由于蘋果樹實施矮化密植栽培方法后,其樹根會變淺,所以,在選擇立地方面會有較高的要求[2]。通常情況下,農戶在選擇園地時,都會選取一些理化性狀優良以及土壤肥沃的田地進行建園。第一,地勢方面。對于矮化密植蘋果園的建立,農戶可以選擇山地、丘陵以及平地等地段進行構建。像陽光充足、通風良好以及地勢較高的緩坡地段 ,則是種植矮化蘋果樹的理想地段。與此同時,農戶還需要在蘋果樹種植的地段修建灌溉設施以及梯田等。第二,土壤方面。由于實施矮化密植栽培后,蘋果樹的根部會變淺,導致蘋果樹不僅不能對多濕的土壤無法忍受,而且也不能對干旱的土壤進行抵抗。所以,農戶在選擇土壤時,需要選取黏土作為蘋果樹的土壤,使其能夠保證果樹的正常生長。

2.2 栽植方式與密度。不同的砧木、立地條件以及管理技術等,會導致種植的蘋果樹密度不同。栽植蘋果樹的密度,在通常情況下是83-111株/667m2矮化砧、66-38株/667m2中間砧;3m-4.5m*2m-2.5m為株行距。1:2-3是株、行距的標準比例,寬距實施密植栽培。通常情況下,農戶在栽植過程中,都會采用南北行栽植方法,主要是運用長方形的帶狀栽植或者單行栽植等。

2.3 苗木的選取。農戶在選取苗木時,應選擇2年生的苗木,而且苗木要達到8mm以上干徑以及1.2m以上高度的標準。

2.4 挑選矮化砧木。依照土壤灌溉與肥力要求,在挑選矮化中間砧時,主要以M9和M26為主。對于肥水條件優良的地域,主要以具有較強生長勢的品種組合和M9為主。對于砧木難出現抽條的地域,主要以SH28矮化砧木或者M26砧木為主。

3 培育矮化密植高山山地蘋果的方法

3.1 矮化中間砧實施。為了能夠使栽培的蘋果實現豐、早以及密等優勢,農戶在種植蘋果期間選用中間砧矮化密植技術尤為重要[3]。農戶在選取基砧時,可選用海棠或者山丁子的根系,然后將矮化砧木嫁接到根系的中間,并將栽培品種嫁接在上面。對繁殖的苗木實施這種栽培方法,能夠有效縮短樹體,加快果樹繁殖,實現早結果、優品質等特點。

3.2 農業技術措施的實施。通過實踐可以發現,樹體生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是由早期結果導致。所以,采取環剝以及拉枝等措施,能夠使生長勢減慢,生長點數目增多,而且還可對樹體內的營養物質進行調節分配。

3.3 對短枝型或者矮生型蘋果品種進行利用。像短枝或者矮生型的蘋果品種,主要都是在芽變后代中挑選培育出來的。這類樹型不僅緊湊矮小,而且枝條十分粗壯,同時該類樹型還具有分支小以及節間短的特點。

3.4 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在果樹生長方面,農戶需要對果樹的生長發育進行控制,所以,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已成為種植果樹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果樹生長期間使用生長調節劑,能夠推動花芽分化,對新稍的生長采取有效控制,使得能更好控制果樹的結果與產量。農戶在對果樹使用生長調節劑時,需要注意,生長調節劑對推動花芽分化和對新稍的生長控制的有效時間最多也不過1年-2年,所以,農戶要想實現矮化的效果,需要每年持續實施生長調節劑。

總結

綜上所述,對農戶而言,矮化密植栽培技術的實施,能夠有效保證果實早結果和早豐產。所以,需要從矮化中間砧實施、農業技術措施的實施、利用短枝型或者矮生型蘋果品種以及使用調節生長劑等方面進行,從而能有效更好推動高山寒地蘋果的種植,增加產量帶動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索相敏,王獻革,李學營,等.蘋果矮化密植栽培與樹形構建的關系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14(04):34-36.

篇10

神矮LS-1是由S系與M26自然雜交育成的新型矮化砧木品種。通過對神矮LS-1矮化蘋果樹12 a(年)試驗研究和11a(年)掛果觀察,它不僅具有明顯的促長、易成花、早結果、人為控制樹體大小、提前成熟的特點,而且啟示我們廣大果樹工作者及果樹生產者應根據它的特點把蘋果栽培朝著更深更廣的方面研究發展。

1 神矮LS-1的特點

1.1 生長量大

據調查,神矮LS-1是國內外所有蘋果矮化砧中生長量最大的矮化砧品種,在苗圃地1年生神矮LS-1平均比喬化苗木高13cm,粗度是喬化苗的2.3倍,是其他矮化砧木的1.5~2.1倍;它的葉片面積比喬化紅富士大3.5倍,比目前我國常用的矮化砧木大2.3~2.8倍。

1.2 干性強,尖削度小,沒有大小腳現象

樹干上下通直,枝條光滑、粗壯,不存在大小腳現象,不歪倒、不劈裂,嫁接親合性好。

1.3 萌芽早,前期生長快,停長早,成花易,落葉休眠及時,抗逆性強

神矮LS-1矮化蘋果樹比一般矮化蘋果樹萌芽早4d(天)左右,前期生長量大,春梢長,秋梢極短。一般早中熟品種在苗圃地就可形成腋花芽,當年新栽的樹即形成大量腋花芽,第2年就可結果,矮化密植園第3~4年即可達到盛果期。秋末冬初“霜降”以后能夠及時落葉,較一般矮化蘋果樹進入休眠期早??购耘c抗病性均強,抗逆性遠遠超過M26,適宜在北方各果區栽培。

1.4 果實發育快,個頭大,提前成熟

在相同管理條件下,果實發育比一般矮化果大,成熟期提前12d(天)左右,比喬化樹成熟期提前20d(天)左右。

1.5 適宜高位矮化栽培,可人為控制樹體大小和成熟期

據仁里農場及全國各地試驗,矮化砧高度可在20~80cm之間自由掌握,矮化砧長度在25cm左右時,樹體大小與喬化樹基本一致,適宜稀植栽培,一般株行距3m×4m;矮化砧長度在40cm左右時,適宜中密度栽培,一般株行距為(2.0~2.5)m×(3.5~4.0)m;矮砧長度在60~80cm時,適宜高密度栽培,一般株行距為1.0m×3.0m。若采用雙行高密寬窄行“V”字型栽培,株行距為0.6m×0.6m×2.4m,667m2(畝)栽740株。早中熟品種如臨紅1號、太平洋嘎拉、夏麗,矮砧嫁接長度在40cm以上時,果實成熟期可提早20d(天)左右,紅富士可提早25d(天)左右。

神矮LS-1矮化的核心是以果控冠,如果想讓樹體長大,疏去花果它的總生長量可大于喬化果樹;要讓樹冠控制的小一點,提前進入結果期即可。這是與一般蘋果矮化砧之間的最大區別。

2 神矮LS-1矮化砧蘋果發展建議

針對目前蘋果生產的發展實際,建議將神矮LS-1矮化砧蘋果發展劃分為以下3個時期。

2.1 高位矮化發展期

預計今后5a(年)內是矮化果樹快速發展、喬化果樹逐漸減少時期,可利用神矮LS-1適宜高位矮化的特點進行高位矮化栽培,在現有蘋果矮化中間砧栽培的基礎上,加大矮化中間砧長度,矮化砧高度要求短枝型品種35cm,長枝品種40cm。早熟品種主要以臨紅1號、夏麗、早紅大嘎拉為主;中晚熟品種主要以中秋王、新紅將軍、美BC-2、華冠為主;晚熟品種主要以煙富1~6號、高樁短富、南陽富士(紅富士新優系)為主。對現有栽植的有發展前途的喬化大樹,為使其減少環剝延長經濟壽命、促進成花、提高產量與質量、增加效益,可采用基部促萌橋接法、利用萌蘗橋接法、利用神矮LS-1矮化接穗春季直接橋接法進行喬化改矮化。對樹體衰弱無萌蘗芽的果樹可進行樹下栽植矮化苗木,采用靠接法進行喬化改矮化。通過幼樹和大樹喬化改矮化,使果樹結果能力明顯增強,管理比較簡單,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2.2 全矮發展期

隨著對神矮LS-1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預計在未來2015~2020年對LS-1的利用將發展到從根系到樹干全部為LS-1矮化砧,在定干高度嫁接蘋果良種的矮化栽培新方法。它的特點是完全改變蘋果樹成花難的問題,使蘋果生長的枝條一般當年就可形成所需花芽,極豐產,在最大范圍內促進了蘋果早發育、早結果、早成熟。由于自根砧屬于無性繁殖,因而樹體生長發育、果個大小、著色度、果形指數、形狀均比較一致,商品價值明顯提高。栽植密度為1m×3m,或0.6m×0.6m×2.4m的雙行高密寬窄行“V”字型栽培,每667m2(畝)栽植222~740株;樹形采用細長紡錘形支架栽培,產量設計每667m2(畝)5000~7500kg。這一時期是蘋果發展的較高級階段,把矮化砧對品種的影響達到最高水平。

2.3 四合一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