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解決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14 17:40: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解決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解決方法

篇1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小微企業;融資;創業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十三五規劃的深入推進,中國經濟邁入改革的深水區,要求提質增效的穩增長。2016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工業企業的利潤由上年下降2.3%變為增長8.5%,在剛剛召開的兩會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舊是國家政策的發力點和民眾關心的焦點。中小微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愈加凸顯,但因其資本實力相對較弱,融資難的問題仍舊亟待解決。所以,有效提升小微企業的活力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小微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資金問題,學界和民間的認知都很清晰。

本文研究的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的融資模式,以安徽省部分小微企業為模型切入,研究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環境下我國小微企業融資方式及其面臨的困難,通過對安徽省小微企業的調研,著重了解互聯網融資在企業融資過程中所占的比例及其服務小微企業的方式,探尋企業進行互聯網融資的詳細過程及在融資中所面臨的困難。企業選擇互聯網金融融資的原因固然在于在融資成本、融資效率、融資程序上的優勢,但是同時,互聯網金融在融資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它的法律監管問題、違約成本低和金融風險等問題。從互聯網金融的角度出發,互聯網金融和企業之間的信用擔保問題如何解決,互聯網平臺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對企業的評級系統值得細細探尋。

二、安徽省小微企業發展概況和融資情況

小微企業規模小、轉型快、經營方式靈活多樣,在國民經濟中較大中型企業更有活力,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更具造血功能,擁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我國經濟可否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小微企業的發展好壞掛鉤。截止2016年10月,小微企業在我國東部12省市超600萬戶,中部9省市超220萬戶,西部10省市的超160萬戶,分別占全國企業總戶數61.6%、22.24%和16.16%。學界目前就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在于融資難和融資貴已達成了普遍的認知和共識。然而,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解決方法、及拓寬融資渠道的拓寬,學界卻眾說紛紜,各成一家之言。金融市場發育不足、小微企業融資專門機構缺失、服務結構單一等問題導致了小微企業融資貴。政策性金融融資機制的缺口、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緩慢、金融市場供給與中小企業發展需要相偏離、國家性和地區性融資征信擔保機制的匱乏等外部因素則導致了其融資難。從小微企業自身缺陷、融資渠道、市場資金供給等方面分析而言,不難看出小微企業亟待創新并拓寬融資渠道,擴寬企業資金的供給,彌補資金需求缺口,使金融機構資金供給和自身發展需求相契合,如是,在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解決上將會大有裨益。

就安徽省經濟運行狀況來看,2016年安徽省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0081.2億元,增長8.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2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8個百分點,處于全國第5位、中部地區第2位,中小微企業作為民營經濟的主體在全省的經濟發展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根據安徽省銀監局公布的情況來看,安徽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廣義上的小微企業貸款高于各項貸款增長,以徽商銀行、各地區農商行、城商行為代表的省內中小金融機構為小微貸款提供近一半的貸款量,大銀行服務大企業,小型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4321”新型政銀風險分擔合作試點持續推進,中小企業擔保代償補償資金池不斷擴大,是安徽省現階段正努力邁進的方向?;丈蹄y行、各地農商行等本土機構的整體貸款授信額度的放大,讓省內小微企業更加受益。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比較優勢凸顯,其所具有信息傳遞鏈短、組織結構少及信貸成本低等優點愈加顯著。與此同時,小微企業和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密切的資金往來的存款賬戶可顯現小微企業財報中披露不足的信息,也是從資金供給的層面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行之有效的途徑。

由是,廣泛引入民營資本,大力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加強金融監管改革,提升金融機構的服務功能,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金融機構基于大數據分析、由B2C向020D型,在風險管理創新、服務方式多樣、融資環節減少的同時,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風險、也將加速推動小微企業融資范圍的擴大。

三、互聯網金融發展與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擴展

融資貴即企業融資成本高,需以高于銀行同期的利率水平方能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融資機會,融資難則是企業即使愿意付出相應的高利率,仍然很難獲得融資機會?;ヂ摼W金融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中國P2P網貸行業頭頂“互聯網金融”的光環,諸多銀行、券商、國企、上市公司也紛紛通過設置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等形式拓展P2P網貸行業。規模的擴大、創新的泛起以及資本的涌入使得圍繞P2P平臺逐步形成集資產端、資金端、運營端以及第三方公共服務端在內的完整的生態圈,而小微企業也愈加受益于網貸平臺等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產出。就安徽省而言,小微企業多通過此種方式受益。

1.“互聯網+小微企業商會”模式

較有代表性的是安徽省蚌埠市,該市為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成立的企業融資新干線,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證券期貨公司分別為17、14、12、6家。其以蚌埠市小微企業商會為平臺,基于政府的幫助,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建立平臺數據庫,根據現金流、客戶反饋、交易、信用、納稅記錄等指標,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搭建區域性的信用評級體系,并以此作為基礎與互聯網金融公司展開合作?;ヂ摼W金融機構鑒于其后臺數據庫擁有的完備數據資料,對所有商戶進行信用評級,并據此來決定給每個商戶貸款的金額。對于利用技術漏洞瞞報企業數據的情況,建立企業黑名單,降低信用評級對違規企業進行約束。這樣將大數據與信貸業務相結合使得信息結構重塑、業務成本消減,“按日計息、隨借隨還”的模式創新,更大幅提高現金的利用率,使得小微企業更有動力,融資平臺更具信心,雙方互利互惠。

2.運營模式轉變創新,P2P平臺效益凸顯

中國P2P平臺在當下更傾向于向第三方中介轉變,其先將資金吸引到平臺里,由專業團隊進行投資操控實現盈利。不同于投資基金的固定性和手續的繁雜,理財中介式的P2P平臺投資手續更方便,資金流動性更強,收益率高于同期銀行利率。鑒于時下部分平臺為增加存貸款量,向投資者承諾高回報率,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企業的違約可能也加大。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深入推進,面向投資者、企業的雙向征信系統的搭建是當務之急,這樣,可使平臺注重于發展優質的投資者,借貸資金更加穩定可靠,企業融資成本也可同步降低。

四、怎樣做好小微企業的融資

1.金融機構立足基礎,全方位融資服務增強企業活力

企業的效益是地方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的保證,實現好企業飛速發展就是加快地方經濟建設。積極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金融機構應根據小微企業“短、頻、快”融資需求特點,業務流程優化,分工專業化,借鑒制造業標準化的“流水線”運作模式,授信審批和授信發起更加簡便快捷,進而實現專業高效的服務目標。金融機構應對小微企業業務制定獨立的發展目標、業績指標和激勵約束機制,權責統一,提高基層員工拓展小微企業業務積極性,進一步落實“點對點”幫扶機制,提高服務質效。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落實金融十三五規劃,多措并舉,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創新產品和服務方式等手段,支持企業發展,實現金融和實體經濟共贏。

2.創新思路,實現互聯網金融的利好

金融機構應積極轉變業務發展方式,堅持創新發展的“主旋律”,深入開展金融創新、深入加強銀企互動、發揮專業化優勢,推廣企業融資新干線、“互聯網中小微企業融資”等方式?;诨ヂ摼W信息技術挖掘的大數據分析,推進企業融資服務能力提高,加快產品創新,加快渠道建設,提升金融業務風險管理效率。服務產品更加具體可觀、多措并舉創新服務渠道,為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對癥下藥,使業務辦理同企業需求同頻。將互聯網與資金供給相結合,利用互聯網的數據優勢來支持其運作,快速解決資金問題,為小微企業提供便捷的直接融資渠道融資模式創新,創新風險防控措施,提高服務效率,使真正有潛力的小微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各大金融機構,政府部門通力配合,立爭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實現好,維護好,解決好,發展好,培育好一批中小微企業,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等問題,促進企業內生活力的實現與地方經濟發展相同步、相銜接、相促進。

五、結語

小微企業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加突出,互聯網金融也在蓬勃發展,未來金融發展的核心將是大數據、大互聯網。小微企業進行互聯網融資能更好解決融資、效率、程序等問題。不難預測,其發展前景將是地方金融機構主要提供融資、互聯網金融輔助提供融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提供融資三分天下的格局。進行小微企業融資的創新,妥善解決互聯網金融和企業之間的信用擔保問題,構建全新的融資體系,做好政策落和保障,更將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吸引更多的民眾投身于創新創業,進而以實體經濟反哺于虛體經濟,金融機構在小微企業融資時的支持也將在后期惠及自身,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冉瑞恩,鄧翔.基于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比較優勢的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實證研究[J].西南金融,2016(03).

[2]劉萍萍,張漢泉,許銀銀.蚌埠市小微企業互聯網金融構想[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8).

[3]丁諾t,紀海榮.試論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解決之道[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