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15 17:55: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引起牙周病的原因很多,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不良刺激因素較多見。最常見的局部不良刺激是牙垢和牙結石,牙垢是附在牙面上質地較軟的污垢,是由食物的殘渣、唾液里的黏液素和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混合而成,里面有大量的細菌生長繁殖。牙結石則是唾液中含有的可溶性鈣鹽,分泌到口腔后附著沉積在牙垢里,鈣化變硬的硬團塊,細菌在其中進行著復雜的生物代謝。若不講究口腔衛生,牙垢與牙結石長期黏附于牙面上,一方面,能對牙周組織造成持續性的機械刺激,使鄰近的牙齦受到損傷出血;另一方面,牙垢、牙結石里的細菌大量繁殖,放出大量的細菌毒素,對牙周組織進行持續有害的刺激,易引起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癥,造成病變。在全身因素方面,有些人患慢性消化不良疾病、貧血、結核病、腎炎、內分泌功能紊亂、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癥、糖尿病等,都與牙周病的發生有著內在的聯系。此外,遺傳也是牙周病的一個致病因素。
有一副健康的牙齒,是身體健康的基礎。要想進入老年期后有副健康的牙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牙齒的保健和牙周病的預防。
主要預防措施和簡易的治療措施如下:
(1)養成早晚刷牙和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刷牙是清潔口腔、潔凈牙齒、按摩牙齦、保持牙齒和牙周組織健康的有效方法。一定要采用合格的牙刷和正確的刷牙方法,牙刷應選小頭保健牙刷,方法應用上下豎刷法,對陳舊的、且刷毛已彎曲的牙刷要及時更換,因為這樣的牙刷非但不能清潔牙齒,反而會磨損牙齒,擦傷牙齦。
(2)雪戒除不良的口腔習慣。不良的口腔習慣有:①長期單獨用一側牙齒咀嚼食物,另一側的牙齒就會有牙結石堆積;②進食過快,未待食物嚼碎即將食物吞下,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消化與吸收;③進食時發生食物塞牙之后,千萬不要用不清潔的火柴棍、發夾或縫衣針等剔挖嵌入的食物,應該用市售的牙簽或牙刷清除,也可用小鑷子夾出;④刮舌苔、咬堅硬物、叼煙斗等這些不良習慣都會損害口腔組織的健康,都應戒除。
(3)按摩牙齦可以增強牙齦角化,使上皮增厚,還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提高牙齦組織對外界刺激的防護能力。
(4)叩齒可增加恰當的生理刺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增加牙周組織的抵抗能力。方法:每日晨起和晚間,空口咬合數十次,要叩擊得鏗鏘有聲才能奏效,而且要長期堅持。
(5)保持樂觀的心態,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會交往,將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治療方法:
(1)定期檢查牙周情況:一般一年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2)有牙垢、牙結石要及時洗牙,保持牙齒清潔。
(3)晚期牙周炎的治療可以手術和藥物、夾板或義齒相結合,盡量減少牙周病的危害。
篇2
【關鍵詞】牙周治療技術;口腔臨床美學;口腔疾病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5-0079-01
對于前牙美學而言,牙周組織是所有構成要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天然牙齒和牙齒的修復體受到牙周組織的保護,保持牙周組織和其他口腔組織的協調感是口腔美學的重點內容。近年來,口腔臨床治療的最高美學目的被稱為紅白美學,指的是天然牙齒或者牙齒的修復體和口腔軟組織形成一種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的美學關系。在本文中主要探討牙周治療技術和口腔臨床美學的內容。
1、牙周組織結構的基本介紹
牙周組織的主要結構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以及牙骨質,這幾個部分組成相互聯系的功能系統,也就是牙周支持組織。必須對牙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夠合理的把握好口腔治療的技術要領,避免技術操作不當給患者帶來其他的傷害。
1.1牙齦
牙齦主要包括三個組成要素,分別是游離齦、附著齦、齦,屬于口腔粘膜的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直接體現出紅色美學的特點。對于前牙修復美學審美標準和修復成功而言,確保牙齦健康和牙齦位置、形態等各個方面具有協調性,這是關鍵的環節。
1.2牙槽骨
牙槽骨也可以稱之為牙槽突,在上下頜骨中,支撐著牙齦部分,包裹著牙根的窩是牙槽窩。年齡不同的人,其牙槽頂與牙骨質之間的距離有所區別,成年人一般為0.75-1.49毫米的范圍之間,平均距離為1.08毫米。通過X線檢查,可以對牙槽頂和牙骨質二者之間的距離進行檢查,通常情況下,這個距離在2毫米以下,最符合美學的標準。在全身骨骼系統中,牙槽骨具有最為旺盛的代謝活力。牙槽骨的改變和多方面身體因素具有著密切的關系。
1.3牙周膜
牙周膜也可以稱之為牙周韌帶,屬于一種人體致密結締組織,圍繞著牙根,并且把牙根和牙槽骨進行連接,相當于牙齦結締組織的延續組織。在牙周膜組成成分中,主要的成分是主纖維。主纖維的重要功能在于為牙齒穩固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幫助牙齒完成咀嚼的任務。你啊寧和功能狀態是影響牙周膜寬度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牙周膜寬度在0.15-0.38毫米的范圍之間。
1.4牙骨質
牙骨質在牙根表面上覆蓋著,在硬度方面接近于骨頭的硬度,主要成分包括有機物、水、無機鹽,牙骨質在牙齒穩固支撐、承受咬合力、傳遞咬合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外,牙骨質還會引發牙周病變,參與牙周病變的修復過程。一般而言,牙骨質最薄的地方只有16-50um,在靠近牙頸部的位置,牙根尖的牙骨質增厚,厚度最大可達到150-200um。
2、牙周軟組織的美學標準
2.1健康的牙齦特征
在牙周美學標準中,健康的牙齦是最為基礎的口腔美學體現,在牙齦美學修復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健康的牙齦不僅僅包括牙齦表面的美觀感,還包括牙齦組織的健康狀態,也就是牙齦組織不僅僅具有正常的顏色、形狀、結構上的完整性,還必須要求牙齦組織沒有發生任何病變。首先,牙齦的顏色必須呈現出健康的粉紅色,當牙齦發炎的時候,牙齦顏色會變得比較深,呈現出深紅色、紫紺色。在進行牙髓治療的過程中,會發現牙齦的顏色在不同的位置顏色有所不同,在最薄的位置,牙齦顏色呈現為青灰色。其次,多數人的牙齦健康的狀態下會出現點彩,通常情況下,牙齦比較厚且平的情況更容易出現點彩。此外,在牙齦的形狀和結構方面,健康的牙齦形態和結構應當穩定的位于下方的組織上,厚度在附著齦上最厚,然后逐漸向游離齦變薄。正常情況下,游離齦和牙槽頂、牙骨質界在外型上保持一致。所有牙齦緣的形狀為扇貝型,僅僅的貼附在牙面上。
2.2牙周組織美學的影響因素
(1)健康的牙齦組織
當牙齦發炎的時候,對牙周組織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牙齦的顏色、質地、牙齒和牙齦結合的位置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有的患者微笑線比較高,在微笑的時候會暴露出牙齦,明顯的看到牙齦發炎的顏色比較暗紅,質地缺乏彈性,發腫發亮,點彩消失。但是,僅僅通過牙齦的顏色來對牙齦發炎的程度進行判斷并不準確,因為有的牙齦顏色即使表面呈現出粉紅色,但是內部炎癥卻極為嚴重。對牙周組織炎癥進行診斷的重要標識之一就是觀察牙齦是否出血。在進行口腔修復之前,應當對牙周進行全面的組織和有針對性的治療,并且掌握正確的保持口腔衛生的方法,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
(2)齦緣曲線、牙冠切緣連線、唇曲線三者位置關系
每個人微笑線高度不一,在微笑的時候暴露牙齦的程度也有所區別,微笑線較低的人群,在微笑的時候,牙齦不會過多暴露,此時牙齦協調方面存在缺陷也不會造成過大的影響,但是對于微笑線較高的人群而言,在微笑的時候,牙齦暴露較多,牙齦的缺陷嚴重的影響了牙齒的美觀。牙齦的缺陷類型一般包括牙齦緣線排列缺乏整齊、牙齒間齦不全等等問題,破壞了微笑線的人群口腔美觀。因此,必須保持牙齦緣線和其他牙齒界線的協調一致性,確保牙齦美觀的效果。
綜上所述,牙周組織的口腔美學效果,必須對牙齦發炎的問題進行預防和控制,必須保證牙齦組織沒有發生任何病變,只有健康的牙周組織,才符合真正的口腔美學要求;同時應當通過科學的方法實現口腔美觀的追求,確保牙齦外形各個重要的位置相互協調一致,保持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的協調關系。
參考文獻:
【1】桂ィ唐麗琴,馮琛琛. 牙冠延長術用于前牙修復再治療的療效分析[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4(06)
【2】劉旺玉,吳華鋒,蔡斌. 牙周膜厚度對舌側矯治中下頜第1磨牙近中移動的影響[J]. 醫用生物力學. 2013(02)
【3】樂迪,胡文杰,張豪. 牙冠延長術結合修復治療誘導上前牙齦生長1例[J].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02)
篇3
我國是口腔疾病發病率比較高的國家。2005年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5、12、35-44、65-74歲四個年齡組齲病患病率分別是66.0%、28.9%、88,1%和98.4%,其中齲齒未充填率分別高達97.1%、88.9%、80.1%和92.1%:35-44、65-74歲的牙周健康率分別是14.5%、14.1%。四個年齡組在一年內口腔科的就診率分別是15%、21%、16%和19%。由此可以看出,盡管自1989年國家設立“全國愛牙日”至今已20余年,但深入開展大眾的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健康知識,促進國民口腔保健意識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仍然任重道遠。
空腔疾病隱患多
口腔疾病不僅引起牙痛、咀嚼功能下降,降低生活質量,而且影響口腔頜面部美觀,對人的社會交往和心理行為產生影響。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顯示,口腔疾病與很多全身疾病密切相關,是很多具有極高病死率疾病的重要誘因。牙周病與心肌梗死、冠心病的發
病密切相關
牙周疾病尤其是牙周炎可作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發病率高于健康人群20%。牙周干預治療有望成為降低冠心病風險的有效措施之一。牙周病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牙周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疾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倍。糖尿病與牙周病之間有雙向關系?;忌咸悄虿е旅庖吖δ芟陆?,從而導致牙周炎惡化。有效控制牙周感染,有助于降低血糖值,改善糖尿病的癥狀。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不如無牙周疾病的患者。如果牙周感染得到有效治療,患者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就能恢復正常,其控制血糖所需的胰島素隨之減少,說明患者的糖代謝得到了改善。
牙周病與妊娠的關系
重度牙周炎孕婦的早產率和低體重新生兒出生率是健康人群的7.5倍。孕婦牙齦疾病可導致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增加,還可影響嬰兒的大腦發育??谇患毦c吸入性肺炎的關系
80%的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細菌的分泌物所致。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口腔衛生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幾率為口腔衛生良好者的1.77倍。
缺牙與中風的關系
研究顯示,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病史的人患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危險高于牙齒健全的人。牙齒脫落可能會增加患腦中風的危險。當口內牙齒少于25顆時,患腦卒中的風險要比健康人高50%。充分咀嚼會增加大腦一些區域的血液供應,反之血液供應減少,會使腦細胞萎縮,退變加劇。老年人長期的牙齒缺失,會導致記憶力減退,老年癡呆的發病率上升。牙周病與消化系統疾病的關系
消化系統許多疾病都與牙周疾病有關,嚴格的牙周治療可使牙菌斑中的幽門螺桿菌減少,使胃中幽門螺桿菌的根治率也相應提高。口腔是全身疾病的窗口
近年來的一系列研究還證實,口腔可能成為早期檢測、早期診斷許多全身系統疾病的窗口,如30%以上艾滋病的早期癥狀出現在口腔。
“病從口入”這句老話正說明了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的密切關系。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口腔疾病是導致許多系統性疾病的禍根。不重視口腔健康將導致一系列系統性疾病的發生率增高,治療效果不佳。同時,口腔健康也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與進步的窗口與標志。根據口腔健康評價一個國家的文明與進步可用兩個基本事實去判定,一看該國家兒童口內齲齒數及未治療的齲齒數;二看老年人口內剩余的牙齒數及修復的牙齒數。進入21世紀的人們常常把燦爛的微笑、健康美麗的牙齒作為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除了咀嚼、語言功能,健康的牙齒還給人帶來自信和尊嚴。
日常生活中的牙齒保健
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齲病(俗稱“蟲牙”)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是危害國民口腔健康最常見的兩種疾病。由于這兩大口腔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所引起,因此,通過自我口腔保健和專業口腔保健消除牙菌斑是維護口腔健康的基礎。
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維護牙齒和牙周組織健康。牙垢是由食物殘渣、口腔黏膜脫落的上皮、唾液中的黏液及細菌等混合堆積而成。牙垢比較軟,容易通過刷牙等方法清除掉。刷牙清除牙菌斑數小時后,菌斑可以在清潔的牙面上重新附著,不斷形成,特別是在夜晚,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作用差,細菌更容易生長。因此,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飯后漱口可去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咀嚼無糖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降低口腔酸度,有助于口氣清新,牙齒清潔。
提倡有效刷牙
有效刷牙是指要盡量把牙菌斑徹底清除干凈,又不會對牙齒和牙齦造成損傷。正確的刷牙方法有水平顫動法,順牙縫豎刷法。水平顫動法是將牙刷毛放在牙齦和牙齒交界處,刷毛指向牙根方向,與牙面成45度角,輕微加壓,使刷毛部分進入牙齦溝內,原位水平顫動,顫動的幅度不超過半個牙位。能有效清除齦溝內的牙菌斑。豎刷法是將刷毛放在牙齦邊緣,刷毛指向牙根方向與牙面45度角,轉動牙刷使刷毛順著牙縫豎刷。也可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先水平顫動再順著牙縫豎刷。不要拉鋸式的橫刷,因為橫刷不能把牙刷干凈,還會損傷牙齒。此外,還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刷牙,牙齒的各個部位都要刷到,特別是后牙里面,堅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不少于3分鐘。建議使用保健牙刷和適合的牙膏
保健牙刷的特點是小頭,軟毛、磨毛(即每根毛都是經過磨光、每根毛都是圓滑的)。刷毛過硬會損傷到牙齒和牙齦。牙刷柄長度與寬度適中,握持方便、舒適。刷牙后牙刷毛間往往粘有食物殘渣和細菌,應用清水沖洗干凈并將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毛向上方置在口杯中。為防止刷毛間藏匿細菌,一般應三個月左右更換牙刷。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磨擦劑并含有表面活性劑(發泡劑),因此能幫助去除食物殘屑、軟垢和牙菌斑,有助于消除口腔異味,使口氣清新。牙膏中加入了其他有效成分如氟化物、抗菌藥物、控制牙石和抗敏感的化學物質,則分別具有防齲、減少牙菌斑、抑制牙石形成和抗牙齒敏感的作用。含氟牙膏有明顯的防齲效果,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齲方法,特別適合于有患齲傾向的兒童和老年人使用。應該注意,氟是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攝入適量的氟化物可以減少牙齒的溶解度和促進牙齒的再礦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長,預防齲病的發生。但是,人體攝入過量的氟也會產生不良反應。
正確選擇和使用保護牙齒的輔助用品
①清水漱口可清除口腔內大部分食物殘渣,但其清除力量微弱,不足以去除牙菌斑。市場里的一些漱口液添加了某些抗菌消炎物質,有一定的輔助控制牙菌斑的作用。
篇4
關鍵詞:學校口腔疾病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780.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7484(2011)10-0135-02
1目的
世界衛生組織(1970)年指出:牙科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們認識到并能終生保持口腔健康。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們主動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為,如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通過行為矯正、口腔健康咨詢、信息傳播等,以達到建立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口腔健康列為評價人類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口腔衛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是預防口腔疾病、增進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場所,具有受教育者數量龐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統的教育體系、資源和手段等特點,應當以循序漸進,根據年齡由淺入深,傳授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讓學生和他們的家庭認識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更有效促進學生從知識、態度、信念到行為上的轉變,達到實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
2原因
2.1缺乏專業口腔醫生
目前我國的學校編制中只有普通校醫,缺乏專業口腔醫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預防及治療手段,使學生在齲齒和牙齦炎發病率的高峰期沒有及時接受窩溝封閉、齲洞充填等防治措施,從而導致許多乳牙和年輕恒牙的嚴重齲壞、早失甚至牙頜發育畸形。
2.2 缺少口腔健康知識
學校的教育體制都以優化教學為主,基礎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識和干預不健康的行為的普及。
2.3 學校學生口腔保健的三項任務
2.3.1 口腔健康服務:建立學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檢查,有計劃地進行治療。
2.3.2 預防齲病、牙齦炎和其他疾病。
2.3.3 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識與培養口腔健康的良好行為。落實不到位。
2.4 餐飲結構單一化、簡單化
學生的餐飲結構單一化、簡單化,從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與生命質量的統一性。
3現狀
3.1 牙列缺損或牙列缺失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
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齒的缺損、牙齒及牙齒周圍組織的炎癥,最終導致牙齒的脫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損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從調查資料看,學生恒牙的齲病部位與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顯的聯系。
3.2 牙齒的缺失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
由于牙齒的缺失,影響面部的美觀,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亂,而形成錯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顳下頜關節功能的紊亂,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著重要影響。
3.3 口腔疾病可并發其他疾病
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體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視,但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全身感染、心肌炎、腎炎等。
3.4 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學生時期是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學生在校期間便于組織和管理,故學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場所。我們應該積極、迅速行動起來,將口腔健康教育與學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進行,使學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識,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觀念。
4對策
4.1 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標
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進學生口腔健康水平,應根據學校口腔衛生保健的實際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規劃目標。制定長遠規劃,設立目標,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網絡化,將其納入教育衛生工作總體規劃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評價指標。
4.2 建立健全學校預防保健工作的3項基本原則
建立健全學校預防保健工作的3項基本原則,即健康服務、健康教育、消除學生健康的不利環境因素。對學校校醫應定期進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訓。
4.3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口腔保健意識
口腔預防保健工作切實落實,狠抓到位,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口腔保健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電視、廣播、報紙、宣傳欄等)增加宣傳力度,認識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識。
5方式
學校是預防口腔疾病、增進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場所,學校具有的受教育者數量龐大,容易集中,具有完整、系統的教育體系、資源和手段等特點賦予了它是健康教育發揮最大作用的地方。因此,應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
5.1 課堂講授
迄今為止仍是國內最普遍采用的學校健康信息傳播方法,多在學校中使用。教師或口腔專業人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教師應注重授課時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藝術性;同時準備相應的掛圖、聲像資料或其他教科具,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知識和概念,增強教學效果。
5.2 講座
圍繞帶普遍性的問題,請一名或多名專業人士作專題講座。優點是針對性強,主講人專業水平高,提供的知識較深入,對人們掌握正確的口腔健康知識有較大幫助。
5.3 示教
通過具體演示,讓受聽者親自練習,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并掌握相關技能。優點是教學過程具體生動。示教者應注意:操作示范的程序動作準確無誤;保證學生有足夠操作時間,在練習中進行具體指導,及時糾正錯誤。
隨著口腔醫學的進步,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項措施,也是完成我國2020年口腔保健目標規劃的必要保證。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與口腔專業人員的預防措施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行為矯正、口腔健康咨詢、信息傳播等,以達到建立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共同促進學生口腔預防事業的發展,為實現《規劃》打下牢固的基礎,對構建健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口腔衛生;預防疾病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429-011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預防齲齒至關重要
據國家專家組統計,有高達97%的口腔疾病患病率,疾病的保健意識差是患病的主要原因?!把劳床皇遣。词强膳碌摹?,牙痛不僅使我們苦不堪言,牙周病還會引起心臟病,動脈硬化,肺炎,風濕病,腎臟疾病,對生命構成重大威脅。因此,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很重要的。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漱口水清潔口腔和刷牙清潔。需要注意的是,人們應該在日常飯后漱口,每次沖洗時應該使用溫水約40攝氏度,早晚需要各刷一次牙。洗牙的方法有兩種,一時用牙線清潔牙齒二是去醫院請醫生洗牙。用牙線清潔牙齒的優勢是你可以清潔牙刷刷不到的牙齒。成人應每月至少一次用牙線洗牙。去醫院洗牙是可以徹底去除牙齒上的污垢,牙結石殘留物。一個成年人一年應該去醫院至少清洗兩次。2做好口腔清潔工作首先要了解口腔衛生常識
2.1刷牙
2.1.1刷牙的目的做好口腔清潔的主要方法就是刷牙。通過刷牙,可以把牙齒表面與牙齒縫隙之間的殘留物清除干凈,這就就避免了口腔細菌的增長,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存在,并且可以預防牙結石的生成。通過刷牙,給牙齒和牙周組織與適當的按摩刺激,促進牙齒的牙齦組織和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改善牙齦表面病變的抵抗能力。
2.1.2刷牙的方法我們要更好地清潔牙齒就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牙周,牙體組織又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平日里我們通常使用以下幾種方法:①水平振動法。在刷牙齒的內側和外側的時候,刷毛與牙面最好保持在四十五度,牙刷的毛頭指向牙齦方向,使刷毛進入牙與牙之間的縫隙,一些刷毛壓在牙齦上作前后向短距離來回反復的顫動。當牙刷與牙齒磨合時,刷毛盡量要在牙齒的上面,使刷毛的上部進入牙齒的溝隙內作短距離的前后向顫動。我們常見到的一些不正確的刷牙方法與此相比較而言,短距離的刷牙慢慢的就被長距離刷牙代替了,這樣也就避免了橫刷法容易刷傷牙齒、牙齦、造成牙齒楔狀損傷,牙齦萎縮的缺陷,同時橫刷法清潔牙齒能力強的優點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這樣的刷牙方法是值得推薦的。②旋轉刷牙法也是我們經常用到的豎刷法,當我們刷牙齒內外側面時,刷毛位于牙齒和牙齦交界處,呈四十五度角,然后將牙刷沿牙齦向牙冠方向轉動。在刷上面的牙的時候,刷毛可壓在牙面上作左右來回的旋轉。這種方法也可以對牙齒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讓牙齒更健康。③生理刷牙法:旋轉刷法和生理方法相比較有許多相似之處,在內部和外部側刷時,方向是相反的,此時的方向應該是刷毛冠齦方向。而刷牙齒咬合面,要采用旋轉刷的方法。這對牙齦起到按摩、咀嚼纖維性食物按摩牙齒表面上的效果,讓牙齒變得更健康。
2.1.3刷牙的次數一般情況下早上晚上各刷一次,并且吃完飯后要漱口。一天2次刷牙最合適,即早上和晚上睡覺前刷牙。早上刷牙能夠去除牙齒面上的污垢,改善口腔的氣味。但早上在刷牙后不長時間,吃完飯后,牙齒上就會有食物的殘留物。所以晚上睡覺前刷牙能夠把一天的臟東西清理干凈,牙齒也便干凈了,同時又可以抑制細菌的生成。晚上休息后,一般要8小時不能吃東西,要是在睡覺前把口腔清理干凈,那么口腔干凈保持的時間就會隨之變長。總之,養成晚上睡前的刷牙的好習慣是保護牙齒健康的有效方式。
2.1.4牙刷用哪種牙刷頭比較小的,目的是能夠分片洗刷,達到在口腔內轉動自如的目的。牙刷毛的高度不能太高,三面洗刷就再好不過了。毛束之間最好有適當的距離以便于更好的清潔牙齒,也能防止傷到牙齦組織。
2.1.5牙膏的選擇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牙膏的種類也出現很多,并且清潔牙齒的效果也越來越好了。
2.2漱口漱口是很簡單的,但也是保持口腔清潔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漱口,可以把牙齒表面的臟東西過濾出來??谇挥袉栴}的人群,加入藥物的漱口劑含漱,就會在治療上起到很大作用。3牙齦按摩對保護口腔也有好處
叩齒是中醫保健按摩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牙齒保健很好并行之有效的辦法。通過叩齒可以讓牙齒增強氣血活動,健康我們的牙齒,通過清洗牙面也能刺激唾液的分泌。漱口漱也是中醫傳統的口腔保健的方法,能清潔干凈牙面和口腔粘膜表面的污垢,這樣就可以讓牙齒的抵抗力增強。通過牙齦按摩起到促進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的作用,增強了牙齒組織的代謝能力,同時也可以增強牙齒牙齦防御病變的能力。4多吃粗糙或纖維性食物和適當控制糖類食品
預防口腔疾病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合理的營養,可以保障牙齒健康。尤其對于懷孕的婦女,更應該在飲食上引起注意。但也不是增加的營養越多越好,要合理飲食,當飲食習慣不健康時,都會影響口腔健康。例如,糖的營養價值還是挺高的,適當吃是應該的,但是吃多了也會出現問題,尤其像吃飯前和睡覺前不能吃。飯前吃糖食欲就會下降,睡覺前吃糖,就會產生大量的細菌,侵入牙齒進行破壞誘發齲齒病。像甜點,餅干,糖果等均較富有粘性或精致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在牙齒的表面附著,并且容易發酵,也比較容易發生齲齒。所以,一定要控制適當糖類食物的攝入這也是保護口腔健康的方法之一。5做好口腔健康檢查工作
口腔疾病是一種時間比較長的疾病,在早期的癥狀不并明顯,不被重視,一般情況下,每隔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定期口腔檢查可以了解口腔是否健康,早發現癥狀及早治療,將疾病控制或消滅在萌芽狀態。6小結
做好口腔檢查的工作,出現牙齒疾病要早發現早治療,這在口腔預防醫學上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來說成人每年至少要檢查口腔一次,兒童和孕婦要半年就要進行一次檢查。目前,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從醫學角度來說,主要還是以保健為主。參考文獻
篇6
【摘要】:目的 :研究關于齲齒的發生同殘留食物在牙縫間塞嵌的關系。方法:選用不同年齡階段的625例病患進行研究對比,通過觀察記錄齲齒初發部位以及癥狀的異同同年齡的關系,以及人體第二顆磨牙同第三顆磨牙生長位置的不同之處存在的聯系進行比較。結果:凡是齲齒生長的部位,在齲齒發病之前,大都存在著長久性的殘留食物堆積在齒縫間的情況存在。結論:保持口腔衛生清潔,提高群眾尤其是偏遠落后地區人民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將我國的齲齒預防真正提上日程。實現齲齒發病率的大幅度降低。
【關鍵詞】:齲齒預防、殘留食物、口腔健康
周所周知,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現代人對于飲食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地加深。當然,伴隨著飲食安全的考慮,對于口腔健康問題的重視度也在不斷地提升著。我們知道,近年來,在男女老少群體中普遍流行的一種口腔牙齒健康的隱患敵人——齲齒正在嚴重的威脅著我們的口腔健康問題。據了解,齲齒屬于世界衛生組織重點預防的三大非傳染性的疾病之一,由此不僅可以推斷出齲齒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威脅性同時,值得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只要預防護理及時有效,齲齒是完全可以防微杜漸,把它扼殺在萌芽之中的。
盡管如此,現實的數據顯示卻并不容我們太過樂觀。我國對于齲齒的調查臨床數據顯示表明,近年來,齲齒的發病率不僅沒有得到遏制,竟然呈現上漲的趨勢。為了降低我國人民齲齒的發病率,使得國民的口腔健康問題得到保障,筆者通過搜集國內的相關資料以及結合自身多年來的從業經驗,得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對齲齒的預防起到一些效果??谇坏慕】祮栴}離不開食物的安全,齲齒自然也不例外。食物同樣在齲齒的形成過程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此,通過宣傳普及教育,督促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的生活意識飲食中規范地采取一些措施,保持良好健康的飲食習慣,盡量避免牙齒間的殘余食物的塞嵌,做到上述幾點,筆者看來,我國的齲齒發病率必將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調查研究的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調查的參考資料
本次試驗共選擇了患有齲齒的患者625例,其中包括男性病患290例。另外的335例則為女性病患。本次試驗臨床的患者中,最小的只有10歲,年齡最長的已經達到70歲有余。為了試驗的精確性,我們對782顆成人的第二磨牙齲齒病最初發病部位和第三磨牙生長的位置進行了比較分析。
1.2、 研究調查的方法
為了達到試驗的科學性準確度,我們將625例患者共分為了7個年齡組,其中每組包括了10歲這間的一個年齡差。又根據齲齒初發部位,將其分為了鄰面齲齒、牙頜面齲齒以及其他面的齲齒三種不同的類別加以研究比較。
調查顯示的結果
2.1、 根據長久以來的調查分析結果顯示,782顆成人第二磨牙病例的統計中,有163例的齲齒是發生在了進中臨近面上的,只有182顆發生在了牙頜面上。而,更多的是生長在了遠中鄰面上了的,一共有437例。由此可見,遠中鄰面的發病率遠遠地高于其他兩種。
從中得出的幾點結論
根據上述資料研究比較分析,顯而易見的一點便是:齲齒的發生與食物的塞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筆者瀏覽比較的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報告,發現許多的專家學者都曾提出過這一論斷:殘留食物在牙齒間形成堆積的數量與時間同口腔該部位生長出齲齒成正比。
我們知道,病菌學中關于齲齒的研究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已經開了先河的??梢姡壳瓣P于齲齒的研究已經可以說是趨于成熟了的。據目前的成果論斷來看,界內一致認為變形鏈球隊菌是造成齲齒生長的罪魁禍首。然而,目前國內有研究卻進一步證明了:只有變形鏈球菌的存在,并不一定就百分百的必然會長成齲齒,只有同時具備了合適的食物堆積在齒縫間這一必要條件才能夠致使齲齒的生長。這兩者的合作,便形成了齲齒滋生的溫床。至于齲齒的發病機制,該問題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結論,舉例來說,在齲齒剛剛開始發生時,是屬于無機物的溶解破壞所致還是有機物先被破壞,再有一種可能就是兩種情況同時發生。盡管理論上是如此,但臨床資料中顯示的是不論發病機制屬于哪一種,沒有食物的存在,齲齒是都不可能發生的,否則,不具備滋生的條件。
對于預防齲齒,口腔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們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實驗,試圖通過服用抗菌的藥物來殺死口腔中的致齲菌進而達到預防齲齒發生的目的。然而,直到今天,我們也仍舊沒能使這一設想變成現實。究其原因,口腔內的微生物群體有著極其龐大的數量,長期的使用一種抗菌素勢必會給口腔微生物的生存帶來各種各樣的副作用。目前針對兒童齲齒預防所采用的方式比較流行的是“窩溝封閉”的預防方法,然而,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兒童階段,對于成千上萬的成人我們仍舊需要進一步的加以研究探索。
針對此現象可采取的措施
盡管目前對于齲齒的預防,我們仍不能百分百的做到完全控制,但是不必灰心喪氣,要知道,齲齒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可怕,齲齒完全是一個可以預防控制的疾病。在歷屆我國舉辦的齲齒研討會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都對齲齒的預防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討論。當然我們不否認這些成績,但是不得不提的是,目前我國齲齒的發病率真的很高。筆者看來,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我們雖然一直在不斷地研究,但是卻忽視了群眾對于自身口腔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的提高。眾所周知我國是人口大國,13億多的人口,為數僅僅達到一萬多名的口腔醫生,想要通過口腔方面醫生的研究努力來實現齲齒發病率的降低,可謂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了吧?,F如今,盡管經濟得到了大幅度的發展,然而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仍舊存在著終生不刷牙的現象,且并非少數。
總而言之,治療、預防都要從基層做起。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廣大人民群眾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識是我國預防齲齒的首要措施所在。通過口腔安全健康的教育推廣來推進其他的文明健康活動,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集體力量,最大程度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那么我國齲齒發病率得到顯著控制的日子便指日可待了。
參考文獻
[1] 王偉文、曾毅,“自我的口腔保健在齲齒預防中的作用”,《長春醫學》,2007年第01期;
篇7
【關鍵詞】中學生;口腔健康;發展;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1依據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口腔健康列為評價人類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口腔衛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是預防口腔疾病、增進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場所,具有受教育者數量龐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統的教育體系、資源和手段等特點,應當以循序漸進,根據年齡由淺入深,傳授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內容應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識,口腔常見病、預防措施、健康飲食等。有效促進中學生從知識、態度、信念到行為上的轉變,達到實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國的學校編制中只有普通校醫,缺乏專業口腔醫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預防及治療手段,使學生在齲齒和牙齦炎發病率的高峰期沒有及時接受窩溝封閉、齲洞充填等防治措施,從而導致許多乳牙和年輕恒牙的嚴重齲壞、早失甚至牙頜發育畸形。
2.2學校的教育體制都以優化教學為主,基礎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識和干預不健康的行為的普及。
2.3對學??谇槐=〉娜椚蝿眨倏谇唤】捣眨航W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檢查,有計劃地進行治療。②預防齲病、牙齦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識與培養口腔健康的良好行為,落實不到位。
2.4學生的餐飲結構單一化、簡單化,從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與生命質量的統一性。
3中學生口腔健康發展的現狀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齒的缺損、牙齒及牙齒周圍組織的炎癥,最終導致牙齒的脫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損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從調查資料看,中學生恒牙的齲病部位與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顯的聯系。
3.1.2由于牙齒的缺失,影響面部的美觀,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亂,而形成錯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顳下頜關節功能的紊亂,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著重要影響。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體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視,但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全身感染、心肌炎、腎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學時期是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學生在校期間便于組織和管理,故學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場所。我們應該積極、迅速行動起來,將口腔健康教育與學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進行,使學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識,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觀念。
校醫對學生的口腔健康狀況作全面的調查分析,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預措施的系統追蹤觀察,監測與評價。提高學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為保持終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
4提高中學生口腔健康發展的對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標: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進中學生口腔健康水平,應根據本??谇恍l生保健的實際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規劃目標。制定長遠規劃,設立目標,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網絡化,將其納入教育衛生工作總體規劃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評價指標,即中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愛牙五部曲)知曉率(%)、中學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學生恒牙齲齒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學校預防保健工作的3項基本原則,即健康服務、健康教育、消除學生健康的不利環境因素。對學校校醫應定期進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訓。
4.3開展學??谇唤】到逃?學生時期是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形成期,抓好學??谇唤】到逃ぷ魇箤W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通過學生家庭促進整個學校的口腔衛生保健。
4.3.1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由市教委、市衛生局、學校和校醫的共同參與,定期開展學生口腔健康檢測評價、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和“愛牙日”活動,并推行牙病預防措施(如使用窩溝封閉劑,局部使用氟化物)。重點抓好齲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種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據衛生部門對學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齲病、牙齦炎防治方案,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口腔保健計劃。
4.3.3傳授學生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和技能,并在校醫的指導下有一定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良好衛生習慣。
4.3.4口腔預防保健工作切實落實狠抓到位,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中學生口腔保健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電視、廣播、報紙、宣傳欄等)增加宣傳力度,認識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識。
4.3.5定期開展中學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對青少年口腔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細致分析,并實施相應口腔健康服務項目,如治療計劃、預防項目,并能追蹤觀察、監測與評價。
5結論
現代隨著口腔醫學的進步, 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項措施,也是完成我國2010年口腔保健目標規劃的必要保證。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與口腔專業人員的預防措施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計劃或教育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行為矯正、口腔健康咨詢、信息傳播等,以達到建立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共同促進學生口腔預防事業的發展,為實現《規劃》打下牢固的基礎,對構建健康和諧的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剛.臨床口腔預防醫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談口腔健康教育在臨床實踐中的價值[J].中國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編.預防口腔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34
篇8
大量研究證明,牙病可以引發或加重糖尿病、冠心病等全身性疾病。因此,口腔健康不僅使人能充分地咀嚼,享受美味佳肴,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口腔健康還能使人口齒清爽,盡情表達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與人交流;還能避免和減少“病毒感染”和冠心病、糖尿病、胃病、新生兒低體重等病癥的發生。所以,口腔健康使人活的更愉快,更長壽。
口腔健康的標準
口腔有九個健康標準:牙齒整齊潔白;沒有牙齒疾病,如牙周病等;口腔無異味;正常進行咀嚼功能;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注重牙齒“體檢”
牙齒沒有異常的感覺不等于牙齒健康,因此,每年體檢和口腔保健時要積極檢查牙齒,必要時進行牙齒全息X線照像,可以發現可能存在的牙齒隱匿齲壞、牙齦及牙周等問題,并做到早治療。如果等到牙齒有遇冷熱刺激疼痛、刷牙出血等狀況出現,牙齒牙齦的問題可能已經比較嚴重了,甚至需要進行祛除牙神經、牙周系統治療等相對復雜的治療。
一般的牙齒常規檢查包括:是否有齲齒需要修復;牙周是否有炎癥,是否有牙石;牙列有無缺損,是否需要矯正畸形;有無廢用牙齒需要拔除;口腔粘膜是否有病變,有無初發腫瘤。
齲洞要及時修復
牙齒出現了小洞,即使不疼痛也不影響美觀也一定要及時治療。這時治療痛苦小、費用低、成功率高。如果任由這個牙洞繼續腐敗下去,小齲洞不斷長大,嚴重到影響牙神經,引起疼痛的程度,此時治療療程長、痛苦大,治療后還需要做牙冠保護,費用也會增加很多。
牙齦出血不能小覷
健康牙齦表現為粉紅色,質地堅韌,在刷牙、進食時是不出血的。如果出現齒齦紅腫、充血,刷牙和進食時引起牙齦出血,就說明你的牙齦發生了炎癥。這是因為牙齒周圍堆積了大量的菌斑軟垢和牙石所致。菌斑由大量的微生物組成,這些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刺激牙齦產生炎癥。
因此,很有必要通過定期洗牙去除菌斑、牙石,保持牙齦的健康狀態。如果早期的牙齦炎不及時治療,常會引發牙周炎,此時單純潔治已經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需要用特殊器械來清除附著在牙根表面的牙結石,即齦下刮治。若任其蔓延,危害牙齒的同時還會侵害到全身。僅牙齦出血就可能導致糖尿病、冠心病、不育癥、敗血癥、腎小球腎炎、肺炎等多種全身疾病。
廢用牙齒應該拔除
牙齒出現問題,盡早治療和盡可能的保留牙齒是基本原則。但是,如果牙周病呈進行性破壞時就必須拔掉,仍堅持保留牙齒即不利于口腔健康,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有的患者牙周袋比較深,特別是患有糖尿病的人,在經過多次牙周治療,仍然不能控制牙周癥狀,加之牙齒出現明顯松動時,醫生就會建議盡早拔除。避免牙周袋病變進一步加深,牙槽脊(即“牙床子”)萎縮吸收,這種情況下牙周袋內更不易清潔,造成的炎癥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將來還會影響到義齒的固位效果。
關于智齒或廢用牙的拔留。人類的智齒沒有必然的用處,如果智齒長得歪,容易與旁邊牙嵌塞食物,不易清潔,久而久之會引發齲病,往往殃及臨牙一起發病,因此,醫生常常建議拔掉。一顆牙沒有了對面的牙齒就是廢用牙,它會慢慢伸長,會經常咬破牙齦或頰側粘膜(即牙床子或腮幫子),甚至形成口腔潰瘍。
所以,該拔的牙不拔也會造成口腔病灶,不僅使口腔衛生惡化還會引發呼吸道、消化道、心臟等疾病。所以拔牙也是保障口腔健康的治療手段之一。
牙齒脫落要及時修補
牙齒雖然是身體最硬的器官,但有時一個巧勁,比如摔倒、沖撞、甚至吃飯時被骨頭硌到,都可能使牙齒劈裂、折斷、松動甚至脫落。此外,慢性牙齦炎、牙周病會使牙齦的營養供應不足,牙齒自然脫落也較為常見。這時應該及時治療,如果缺牙時間過長,可能導致相鄰的牙齒傾斜或對頜的牙齒伸長。如果缺牙過多,還會造成咀嚼效率下降而降低生活質量。一般在牙齒脫落后三個月左右可以考慮修復治療。種植牙、固定橋、活動義齒等都是可以選擇的修復方法。
缺失后鑲牙還是種牙
牙齒缺失后是需要治療的,那么是鑲牙還是種植牙呢?通常是要參考頜骨的條件、醫療技術和費用等等。
傳統鑲牙的優缺點。傳統鑲牙分固定義齒和活動義齒,這種假牙的優點是咀嚼比較有力、適用范圍廣、費用低;缺點是對缺失牙兩邊的自然牙要損傷磨小,假牙基托較大時有異物感,餐后需拿下來清洗,比較麻煩等。
種植牙齒的優缺點。種植牙是通過微創手術,在缺牙部位的牙槽骨植入與人體有良好組織相容性的純鈦種植體作為人工牙根,經過一段時間(3~4個月)生長達到骨性結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連接義齒(即牙冠),完成修復缺失的牙。其優點是美觀、舒適、穩定有力,避免義齒兩邊牙齒損傷磨小。
種植牙的費用比較貴。植入牙床的種植體,有進口和國產兩種;義齒牙冠部分有烤瓷牙(里層是金屬,外層是瓷)和全瓷牙等。因為種植體是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材料和配件價格都較高。
一般來說,在各種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種牙是首選的牙缺失修復方法。做種植牙的關鍵是口腔內有足夠空間、牙槽骨足夠支持、全身情況許可。如果缺牙區骨量和骨密度不理想或患有較嚴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心腦血管病和較重糖尿病的人不適合做種植牙。
口腔保健小常識
1,牙刷的選擇。選擇牙刷的原則:刷頭小,在口腔中轉動靈活,牙齒的死角較容易刷到;刷毛排列合理,一般是直3排、橫6束;刷毛要高度適中,刷毛柔軟、刷毛末端呈圓形,刷牙時不易損傷牙齒和牙齦。
另外,要注意保持牙刷的清潔衛生。口腔專家指出,牙刷一般使用30天左右就會產生污染,細菌數量高達百萬,牙刷成為細菌的集中營。長期以往刺激口腔細胞,容易造成口腔潰瘍,甚至引發口腔癌。因此,刷完牙后要將牙刷用清水多沖洗幾次,然后將水甩干,使牙刷頭向上放置于通風干燥處。最好每周用開水燙洗一次牙刷,每3個月左右更換一次新牙刷。
2,牙膏的選擇。青少年宜選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不僅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而且還可以保護牙釉質,防齲齒,增強牙齒的抗酸能力。但是,過多的氟會影響兒童牙齒的發育,長期大量地使用含氟牙膏會使兒童的牙齒長出白色或褐色斑點。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兒童使用含氟牙膏的量要少,每次只需用一粒碗豆大小即可?;加醒乐苎渍呖捎糜邢?、止血功能的牙膏;牙本質過敏者可用具有脫敏、防酸功效的牙膏。
3,掌握正確刷牙方法。首先刷牙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引起口腔牙齦的萎縮、齒頸部磨損,對冷熱產生酸痛的現象。刷牙主要是刷干凈牙齒的三個面。刷外面時,將牙刷刷頭放在牙齒與牙齦邊緣呈45度角順著牙縫刷,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刷里面時,用上述同樣方法刷每顆牙齒的表面;刷咬合面時,將牙刷平放,來回刷咀嚼食物的牙齒面。
刷牙的次數,三餐后和晨起及睡前共五次,最好于每次進食后即刷牙,漱口不能代替刷牙,不能清除菌斑。
4,要學會用牙線和牙縫刷。牙線一般分為含蠟和不含蠟兩種,牙線和牙縫刷在飯后使用,應在牙醫的指導下正確操作,牙縫刷適用于齒縫大的人,牙線的選購以柔軟有彈性為好。
篇9
牙齦腫痛只是因為太累了?
牙齦腫痛可不能用“太累了”一概而論!牙科醫生明確指出,雖然在“太累”的情況下,因為免疫力的下降,確實會讓牙齦出現一些“炎癥”,引發腫脹、疼痛的感覺,但是如果把所有牙齦腫痛都歸結為“太累”,那也太片面了。
牙齦腫痛的原因多種多樣,遇冷熱會感到疼痛,更有可能是因為刷牙不當所引發的,所以對于牙齦腫痛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是任何情況都能依靠大睡一覺解決問題的,必要時還是需要醫生出馬。
牙齦出血是因為牙刷太硬?
牙刷太硬、牙結石或刷牙方式不當,都可能引起牙齦出血,同時它提醒著我們牙齦炎可能要出現了!不過不要緊張,只要使用正確的牙刷加上正確的刷牙方法就能有效預防牙齦炎。牙刷要能深入潔凈牙齦溝及齒縫起到清潔的作用,就需要選擇柔軟舒適的細毛牙刷,細毛牙刷更能夠有效清除口腔內的牙菌斑,改善牙齦出血問題,且不會對牙齒造成傷害。
有牙垢是因為刷牙次數少?
如果正確刷牙,早晚兩次就夠了。但如果刷牙次數過少或者時間過短,在牙齦邊緣的地方產生牙垢,也就是牙結石,它是由于牙菌斑鈣化后在口腔中積累而成的一種鈣化物。時間一長,很容易引起蛀牙的形成,甚至刺激牙齦。
而預防牙垢最主要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早晚刷牙,刷牙時間必須保持3分鐘以上,記得清潔靠近舌側位置的牙齒,由于唾液的分泌,這里很容易產生牙垢,但因為位置的關系很容易被忽略。
另外,蛋糕、糖果等甜食極易黏著于牙齒表面形成牙垢,而經常食用含有維生素C或粗纖維的食物,則有助于牙齒健康,保持口腔清潔。
洗牙是護牙的最好方法?
定期洗牙可以保持口腔健康,消除病菌,是保護牙齒的良好方式。但如果每天認真刷牙,一年洗牙1-2次已經足夠。除了洗牙之外,還有些方法更實用。
篇10
【摘要】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正確,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口腔健康問題,這對于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就我院的口腔疾病治療情況來看,有口腔類疾病的患者還是非常多的。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口腔的健康。且口腔病不是小問題,一旦口腔出現問題很可能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所以此文對常見的口腔疾病進行研究,并歸納出口腔病在不同年齡、性別的分布規律、還有各種口腔疾病的不同治療方法。
中國人目前對口腔疾病的認識并不足夠,常不習慣看牙醫,可是口腔疾病中的齲齒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可見口腔疾病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青少年占口腔病患者的比重更是達到了60%以上。為了解口腔內科疾病在各個年齡層中分布的狀況,本文選取了口腔患者460例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了分析,詳見下文。
1.臨床資料
我院2010年?2014年在2500例患者中隨機抽取460例患者作為研宄對象,其中男200例,女260例,從青少年到中老年都有涉及,在其就診過程中分別對其年齡、疾病分類、牙位以及治療類型進行記錄。其中研宄類型可分為各種程度的齲齒病、牙周病、根尖周病、牙髓病及其他口腔疾病。
齲齒:上文已經提到過齲齒被世界衛生委組織列為最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可見它的危害之大。齲齒的程度是不同的,主要是靠填充方法治療。第一步是對牙齒進行表面清潔,把齲齒進行擴大處理,然后把里面的殘留物挖出,之后再漱口清潔,在對齲齒進行處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牙齒表面,應該先在牙齒洞口涂上氫氧化釓劑,然后進行填充,最后還要涂上凡士林用來對牙齒進行隔離保護。
牙周?。簩τ诓煌难乐懿』颊撸以簳槍ζ洳煌闆r分別實施牙周刮治、牙周上藥及牙齦切除手術等。另外對于必要的患者需施以麻醉后再對松動牙齒行牙固定術。
牙髓:牙髓的主要治療方法有牙髓治療與填充治療。牙髓的程度不重的患者可以先進行制備洞行,然后是清理工作,把腐爛不能用的組織去除掉。然后對洞口處消毒,最后才是填充工作。急性牙髓炎的處理方法則不同,要采用另一種方法:先開髓腔,然后把根尖穿孔,通過對牙髓的引流使其中的發炎性物質自動流出牙齒。如果是骨膜下膿腫則應該采取在患處局部位置進行切開處理,一邊進行引流,一邊用止痛藥物進行止痛處理。
口腔疾病治療后的保護也很重要。治療后口腔醫生一定要對患者進行口腔保護知識的指導,提醒患者注意口腔衛生,并指出不注重口腔保健的后果,使患者有正確的愛牙護牙意識。
2.結果
本次實驗通過對口腔疾病患者460例的資料進行整理研宄后得出結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口腔疾病。其原因為常吃甜食是口腔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通常女性比男性更愛好吃甜食;但女性的心思比男性細膩,會更注重口腔衛生的保持,所以到醫院進行檢查的情況便更多,便會有更高的就診率。其他相關報道亦有表示:兒童齲病的發病率雖然很高,但是就診率卻很低,主要是因為大人們通常會認為恒牙可以把乳牙替換,因此,即使兒童出現了齲齒現象,家長們也不會太重視。但是幼兒階段若是口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是會影響其正常發育的,更嚴重者可能導致面部畸形。所以對兒童階段就應該關注牙齒健康。
現今口腔疾病的臨床診治通常會認為牙病的形成有以下三個階段:齲病—牙髓病—根尖周病。人們通常發現了牙齒生蟲后不會及時就醫,因為還沒有產生疼痛,這便給口腔疾病提供了可乘之機。本次實驗數據顯示,口腔疾病中根尖周病與齲齒的患者最多,分別達到了25.7%?33.6%,其次是牙周炎與牙髓炎,分別達到了15.9%?18.1%。另外還發現每一項都是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人數多。
最后對各種口腔疾病的治療方法進行簡單的總結。首先說齲病患者采用的是傳統的填充術治療,一般會采取一次性充填的形式,但是根據患者癥狀的復雜程度,會進行更詳細的分類治療;對于根尖周病患者則一般采取根管治療;還有對于牙周病的患者應該進行的治療是采取齒良上潔治、齒良下刮治、牙周上藥等方法;另外對口腔進行失活封藥、去髓術、干髓術以及切髓術則是施用于患有牙髓病的就診患者;對于其他不那么常見的口腔疾病則會跟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漂白、磨改、脫敏等治療方法。
3.討論
正所謂治標更要治本,只有加強了對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才能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率,最大程度的減少由于口腔疾病給人們帶來的不良影響。而宣傳的重點應該主要包括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刷牙觀念、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了解必要的口腔疾病預防工作。此外,對于患者應及早地進行相關對癥治療,同時治療后應做好清潔護理工作。從另一方面考慮,口腔疾病也是人體內其他器官不良情況的表現,我們對口腔疾病必須重視起來,同時口腔醫生也應該具備相應的內科知識,以便對患者進行系統科學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