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效果分析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9: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理財規劃效果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理財規劃效果分析

篇1

關鍵詞:大學生理財;金融理財;理財方式

(一)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的是筆者于2013年12月面向某大學在校大學生投放的調查問卷中的數據;調查問卷共發放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16份,回收率為90.1%。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分別為27.2%和72.8%;金融、其他方向金融、保險、投資、會計和其他專業人數的比重依次為59%、14%、11%、7%、4%和5%;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學生的問卷分別為46份、47份、90份和133份,各占15%、15%、28%和42%。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大學生個人理財現狀

根據調查問卷得出,個人基本情況中,大部分大學生收入來源于父母提供,當然也有一部分來自于兼職或獎學金這類學生自己賺來的,但比例不多。生活費的數量主要是1000到1500,占比45.6%。個人的理財情況中,大多數人有著良好的理財意識,對自己的理財現狀不是非常滿意,但卻很少理財;記賬方面,大都認為記賬必須,但都幾乎不記賬。理財狀態方面有規劃,但還是有很多預測不到的情況是多數人的選擇。當問及首選的理財方式時,儲蓄仍是大家的首選;其次則是股票基金債券等方式;保險更像是一種保證,所以不為大家所理解;而房地產和收藏品之類的方式只是極個別人才會選擇的理財方法。

2.理財方式偏好分析

通過對被調查的大學生在調查問卷上對各種投資理財方式的喜好程度的統計分析得出:儲蓄、股票基金債券、房地產、保險和收藏品的比例分別是75%、45%、4%、18%、9%,表明大學生最為偏好的投資理財方式是儲蓄,其次是股票基金債券、保險、收藏品和房地產。由此可見,大學生在選擇投資理財方式上首先考慮的是風險性,其次是收益性,總體來說較為理性。

3.理財方式偏好差異分析

大學生不同年級在儲蓄、股票基金債券、房地產、保險和收藏品等理財方式上沒有顯著差異,而對于儲蓄和房地產這兩種理財方式則存在顯著差異;大學生不同生活費數量在儲蓄、股票基金債券、房地產、保險和收藏品等理財方式上沒有顯著差異,而對于購買股票這一種理財方式則存在顯著差異;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記賬方面沒有太大差別,都傾向于不記賬和大概知道錢的去向;不同生活費數量的學生在記賬方面差異較大,錢少的學生多數有著良好的記賬習慣。

三、結論和建議

根據上文的實證分析,大學生理財方式受到生活費、記賬習慣、投入額范圍和周圍善理財者等四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同時,通過調查結果的對比分析,不難發現大學生自身理財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高校方面加強大學生理財活動的參與同樣重要,就如何提高大學生理財方式,建議如下:

(一)鼓勵參與理財活動

校園理財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大學生的廣泛參加,但是,從學術性講座的實際效果來看,我校超過一半的大學生不愿意參加此類講座,此外,類似理財規劃大賽的活動也集中在少數理財愛好者,針對類似現象,只有健全鼓勵機制,才能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在活動中形成理財的基本理念。

(二)培養良好理財習慣

大學生理財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在正確理財意識的指導,這要求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理財的意義何在,是為了盈利還是為了實現更高層次的人生規劃,顯然,為了盈利而投資是一種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在大學階段,理財能夠幫助我們培養一種良好的投資習慣,為將來個人、職業和家庭的長遠發展與合理規劃打下基礎,因此,大學生不應該把賺錢作為理財的首要目的。

另一方面,大學生要學會記賬和編制預算,培養正確的理財方式。記賬的作用在于使日常消費支出一目了然,通過分析大學生每月的開銷記錄,能夠發現生活中不必要的開銷部分,優化消費結構;隨著科技發展,記賬的方式也更加便捷,手機APP應用中都出現眾多專業記賬程序,如:隨手記,只需將程序下載到手機,根據不同類別輸入消費金額,每月末程序就會自動彈出各類消費記錄,大學生可以根據最終記錄制定新的消費預算,督促自己在下個月遵守適度消費的原則,從性價比和自身的承受能力出發,遠離消費陷阱和商場打折誘惑,把錢花在刀刃上。

(三)增加理財資金來源

大學生的理財資金較少,很大程度取決于單一的經濟來源和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的每月盈余,因此,只有增加理財的資金來源,才能解決大學生理財資金緊張的問題,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實現理財資金的“開源”:

1.獎學金

我校設有獎學金制度,其中國家獎學金8000元,一等獎學金1500元,二等獎學金1000元,三等獎學金600元;通過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每個班30%的大學生都有獲得獎學金的機會,而這些獎學金都可以作為他們的理財資金。

2.有獎征文活動

我校校園網上經常會轉載有獎論文活動的通知,比如:2013“進出口銀行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有獎征文,2013年度“中國平安勵志計劃”論文獎評選活動等,以后者的獎勵為例,一等獎10000元,二等獎5000元,三等獎2000元;參加社會上鼓勵大學生學以致用的帶獎活動也是積累理財資金的一種有效方式。

3.兼職

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兼職是一項不需要預付任何資本的增值方式,找一份合適的校外兼職工作,不僅可以鍛煉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又可以擴充自身的理財資金;適合大學生兼職的很多,比如:家教,作為一名大學生,教授他們最熟悉、最擅長的課程,是最常見的兼職工作,此外,推銷和校園也是大學生兼職的不錯選擇。

4.假期實習

大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在金融機構或其他企業進行專業實習,在了解企業管理和運作和積累社會經驗的同時,他們還能夠得到實習機構的補貼和提成,這同樣也是增加大學生理財資金的好方法。

5.微創業

在學校期間,可以進行一些自己的小買賣,比如擺攤,二手市場轉賣,或者在格子鋪占有一席之地。

(四)選擇合適理財產品

大學生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學術講座、社團模擬投資比賽以及圖書館和網上的免費資源等各種渠道學習和掌握理財知識,明確定位自身的風險承受程度,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

1.儲蓄

從理論上來說,儲蓄并不能算作一種投資的方式,對于多說大學生來說,他們沒有對月末盈余資金進行任何操作,這些資金在銀行卡上自動閑置,最后計入活期存款,這種被動的儲蓄并不能作為大學生理財的主要方式,然而,存款風險性極低,品種多樣,對于風險厭惡型的大學生來說,選擇定期存款或者通知存款也是簡單易行的理財方式。

2.債券

債券按發行主體分為國債、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從盈利性來看,債券收益率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從安全性來看,國債的安全性最高,相比儲蓄,國債流動性較差,起始金額較高,因此,國債適合有一定閑置資金的風險厭惡型大學生。

3.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按投資對象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混合型資金,其中,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好,風險性相對較低,適合大學生進行理財投資;以華夏基金為例,華夏活期通的存入起點為100元,7天年化收益率6.056%(截止2014年2月10日),明顯高于銀行存款利率,流動性強,適合風險中立型的大學生。

4.余額寶

余額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針對淘寶用戶推出的余額增值工具,受到眾多大學生的青睞,尤其是熱衷網上購物的大學生群體,在方便轉賬購物的同時,余額寶還能實現保值增值,因此,投資于天弘基金增利寶貨幣基金的余額寶非常適合大學生中的網購一族。

5.保險

保險的主要目的在于轉嫁風險,而并非生財之道,大學生購買保險也是一種分散風險的理財方式,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出合理的順序安排,即意外傷害、醫療、重疾、住院醫療和投資理財;以PICC人保健康-關愛專家定期重疾個人疾病保險為例,每年保費290元,繳費年限20年,享有重大疾病保險金10萬元和身故保險金10萬元,從該險種的保費金額來看,在大學生的承受范圍之內;因此,關注身體健康狀況,購買人身保險,也是實現人生規劃的重要部分,是大學生都應該具有的理財意識。

6.股票

在股票市場上,有人賺的缽滿盆滿,有人賠的血本無歸,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入市還需要科學的技術分析、國內外宏觀環境和行業等基本面分析,大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自身又極度缺乏專業的股市分析方法和投資經驗,因此,以股票為主的理財方式,只適合有豐富模擬操作經驗和大量閑置資金的風險偏好型大學生。

7.外匯

外匯是利用匯率利差實現保值增值的一種理財投資方式,包括即期和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期權、互換交易,涉及貨幣相關性、黃金分割理論、K線理論以及市場走勢分析等專業知識,操作程序復雜,除了熱衷外匯交易的一些國際金融專業的大學生,該方式不適合其他專業的學生。

同時,建立理財投資組合也同樣重要。根據馬科維茨的資產組合理論,“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大學生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手中的資金,實現多元化的理財投資組合,逐漸完善自己的理財方案,實現自己的短期和長期的理財目標。

(五)加強理財經驗交流

對于大學生而言,與學術性講座相比,同齡人對理財態度和方式上有更多相似點,因此,獲取周圍人的理財經驗對提高自身理財能力往往更加行之有效,通過與實現成功理財的同學積極自發的交流,以及參與“藏龍金融投資協會”等社團的理財經驗交流的活動,大學生能夠從同齡人身上得到啟發,尋找適合自身的理財方式。

參考文獻

[1] 白志華. 談對大學生理財意識的培養[J]. 經管視線, 2011.

[2] 褚寶萍. 青海高校大學生個人理財能力分析 [J]. 青海大學學報, 2011, 29(4).

[3] 陳克娥. 對大學生理財規劃輔導的思考[J]. 社科縱橫, 2010, 25(2).

[4] 曹維佳. 關于武漢地區大學生個人理財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 華商, 2008, (15).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