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寶營銷方案范文

時間:2023-04-12 11:41: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加多寶營銷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加多寶營銷方案

篇1

我的一個老總在寫加多寶商戰系列,一個強大的企業更需要內心的強大,曾經的業績強大并不是永久的強大,如果戰略不清晰,戰術不得當,缺乏做營銷的最起碼的功底,無法應對變化,再孤芳自賞,就得不到市場的響應,業績只能直線下降。

得道者自然多助,背信棄義者必然遭到歷史的唾棄。老總這廂以支持者的身份剛發表和提供過給加多寶的全營銷改進方案,那邊加多寶已經自然嫻熟地變為自己的方案,全國各個角落鋪天蓋地地宣傳“加多寶費勁了心思做的方案”,連一個謝謝都沒說,用的還是老總在系列文中教會的媒體宣傳方式。老總要求加多寶給以解釋時對方竟然說他們從未看過老總的郵件,加多寶的媒體信箱從未啟用,但老總發的要求24小時做出答復的商業函件卻破天荒地看到了。網絡上到處是加多寶的水軍,陳述加多寶做了大量營銷改進,質問廣藥做了什么,其實除了把我們老總做的方案說成自己的,我們還真沒看到加多寶在營銷上真正做了什么,即使做了也差強人意,有如龜速。好與不好,放到市場中較量和檢驗,不看自己怎么說。

2.吉婆婆是誰?

吉婆婆即是加多寶。老總將《加多寶商戰官司的背后與吉婆婆大戰》在所有媒體發表轉載后發給加多寶,與其他媒體版本有所不同,不是任何一家媒體的版本,但不期然在吉婆婆涼茶的博客上出現了,轉載時間也只適合加多寶。

網絡上還能不時看到吉婆婆涉嫌抄襲參賽者作品的新聞,和加多寶時代的不正規如出一轍。如果企業不珍視自己的信譽和商譽,就是無藥可救。再強大的企業也是一磚一瓦構筑起來的,沒有員工和企業內外方方面面合作者的支持,過河拆橋,惟利是圖,就是摩天大廈也會崩塌。在戰場上我們既不要小看團結一心的螞蟻兵團,也無須畏懼虎頭蛇尾的充氣大象。如果沒有誠信,只有噱頭,沒有商譽,只有狡詐,出再高的薪資,吆喝的再眩目響亮,精英團隊也不會自投羅網,也自然成就不了偉大的產品。

3.廣藥有沒有機會?

篇2

坦率地說,迄今為止這場爭戰看得很讓人失望。并未象大家期待的那樣高手過招,招招好看,即使并非從事快銷品行業營銷管理,都能從中找出太多基礎性的紕漏和遺憾。

以實質營銷的精神做一次拷問,與快銷品行業的朋友共享和深思。

拷問一:加多寶和廣藥兩個當事人和場內選手為什么反應如此遲鈍?一招一式均象未受過專業訓練,一個完全不象飲品市場一路征戰中笑傲江湖、處變不驚、游刃有余的擂主,另一個也與上市公司的氣質、形象和出手全不相符,企業作為經營者與市場完全脫離,將營銷爭戰自顧自演成了自娛自樂,絲毫不顧及觀眾和票房,也就是企業和產品的消費者、渠道和其他內外部合作者以及經營業績。

拷問二:除了各類涼茶,其他飲料在銷售旺季和市場契機面前為什么少有行動而只做旁觀狀?市場和營銷是否只是按固定方案套用做了交差,不考慮市場的變化,不考慮機會的捕捉?只知道市場高度細分,不清楚市場其實是可以創造和共享的。王老吉騰出的市場任何一個營銷出色的飲料企業和品牌都有可能借此分得一杯羹。

拷問三:我們光知道王老吉銷量龐大,但具體的市場和渠道有誰去關注和了解?團購渠道、禮品渠道、餐飲渠道、零售渠道各自比例多少,哪些是其最大的比例構成,實際消化有多少,渠道庫存又有多少?其他品牌一窩蜂地廣告轟炸、創意和手法大同小異,毫無創新,不去建渠道,不去布終端,不去吸引消費者,哪來的實際銷量和銷量增長?

拷問四:以九龍齋為例子,為什么九龍齋一年四季只解油膩,為什么不能因時而化,在時令季節同時推廣“解暑氣,解油膩”?即使看到的這家賣場九龍齋的做法完全符合實質營銷的各項要求,但在其他賣場并沒有同步開展。這樣的局部出彩是經銷商自發而為,還是整個公司團隊運作,系統營銷的一部分?前者只能是星星點點,后一種才可能九州同亮。完全靠客戶實力做多少是多少不是高級營銷更不是系統營銷,這也是很多國內企業的通病。而不能因時而化也是很多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弊病。

篇3

2015年5月1日,《復仇者聯盟2》在北美上映并取得開播三日斬獲1.8億美元的成績。2015年5月12日,《復仇者聯盟2》在內地上映,雖然受周二非休息日且電影票半價的影響,首日依然獲得2.24億的票房。

如此佳績,除了與電影本身的內容相關,更是離不開漫威的跨界動作。

漫威與三星S6、吉列、優衣庫、奧迪TT、UnderArmour展開合作,全方位跨界,與各大品牌談起了“戀愛”:

三星了GALAXY S6和S6 edge的鋼鐵俠版本,將在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正式開賣,其他角色的特別版也將會陸續登場。

吉列概念剃須刀,分別跟電影中主角對應,剃須刀伴隨電影上映而發售。

優衣庫推出復仇者聯盟系列UT,購買此系列UT可獲得復仇者聯盟2的電影優惠券。

奧迪推出復仇者聯盟主題特別版TT,限量發售199臺并只在天貓旗艦店預售購買。

運動品牌Under Armour將復仇者聯盟形象印在暢銷的運動壓縮服裝上。

Uber舉辦“一鍵召喚英雄專車”活動。乘客通過Uber優步APP一鍵預約,即可獲得由打扮為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黑寡婦和綠巨人的司機,駕駛相應角色的豪華座駕提供的專車服務。

Tips:借勢營銷

高知名度品牌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熱點,通過相互借勢營銷,成為輿論熱點也就不足為奇。

2、滴滴跨界不停歇

易觀國際最新的《中國專車服務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滴滴專車以80.9%比例占到中國專車服務活躍用戶的第一名。

從2014年10月起,滴滴跨界的動作一直沒有停止:

與華住酒店合作。在華住酒店APP端開通打車平臺入口,方便酒店客戶快捷叫車出行,借助滴滴實現“實時專車+預約專車”雙重叫車功能。同時開展“百萬紅包華住買單”活動,客戶只要輸入手機號就能獲得金額不等的打車券。

與向錢進合作。滴滴用戶不僅可以獲得滴滴贈送的紅包,更有機會獲得來自向錢進的專車紅包,滴滴用戶在活動中領到的打車券,最高可以抵扣30元車費。

與蒙牛合作。蒙牛將以“牛運紅包”冠名滴滴紅包,同時,早上乘坐滴滴專車的乘客,將有機會喝到早餐奶。

與好牙醫合作。從好牙醫平臺預約口腔醫生,都可以同時預約“滴滴專車”服務。

與萬客通合作。司機學員可以通過微信注冊為經紀人,推介客戶成交并簽約后可以獲得2000/套的傭金獎勵。

Tips

跨界合作,雙贏才有效。前期與華住酒店的合作可以鎖定酒店市場的中高端客戶而后期與向錢進、好牙醫、萬客通的合作算是給對方做廣告宣傳,與蒙牛的合作也只是一般的營銷策略,沒有達到雙贏。

3、Uber不打廣告只跨界

在客運市場,滴滴不斷開展品牌跨界,戀愛不斷,優步也沒有停下。進駐中國時,uber雖然沒有廣告預算,但是uber攜手其他品牌進行跨界營銷,滿足顧客需求,已經贏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除前文中提到Uber聯手《復仇者聯盟2》舉辦“一鍵召喚英雄專車”活動外,其它跨界動作也是一波接著一波。

公主南瓜車:六一兒童節前夕,Uber與GOELIA實現“公主夢”的按需服務,通過Uber,可以預約到加長林肯白色公主車為你實現小時候的公主夢想,并聯合定制美麗方案,幫助女孩們實現公主夢。

媽媽專屬車:九月份開學之際,Uber與媽媽網合作,為媽媽網網友新入園寶寶們提供專車接送,并用鏡頭記下寶貝最珍貴的瞬間。

放工專用車:Uber與南方都市報的CBD TIMES聯合開展多期“接你放工”,讓白領免費體驗舒適便捷的出行方式。

移動圖書館:Uber與青番茄合作在五個二線城市準備了100多輛閱讀專車,并在車上配有各大出版社的精選書籍。如果對某本書意猶未盡,可以通過青番茄免費借閱APP把書借回家。

Tips

找到共同目標受眾。Uber的選擇的跨界合作品牌,都為Uber提供源源不斷的客戶需求。

4、加多寶“金罐淘金活動”

2014年年底,加多寶紅罐包裝案敗訴,加多寶“花樣”跨界,開始與不同品牌談起了戀愛。

加多寶圍繞美食、娛樂、運動、音樂四大主線,整合現有資源優勢,計劃每月圍繞一個主題為消費者提供心動福利。

2015年4月30日,加多寶在微信上舉行了千人社群首發會,攜手京東、滴滴、一嗨、韓都衣舍等互聯網公司,將金罐加多寶的數十億罐體向合作伙伴開放,只要掃碼就能進入活動頁面,簡單搖一搖就能獲得多種優惠券、獎品,領取的金包還能裂變成5個小金包分享朋友圈送好友。金罐加多寶微站平臺4月30日當天上線吸引了超過二十萬人次的訪問,用戶平均停留時間超過3分鐘,金包在朋友圈被瘋轉刷屏。

2015年5月10日,加多寶舉行B輪微信會,合作伙伴包括:百度外賣、當當網、酒仙網、張小盒、民生銀行、微信電影票、中英人壽等近十家領導品牌。

同時,正式向全球品牌發出邀約,只要能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品牌及服務商,都可以與加多寶建立合作。

Tips

平臺思維不僅適用于互聯網產品,加多寶此舉稱得上是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典范。

5、網易跨界有得有失

2014年11月14日至2014年12月10日,每周五晚22:00-23:00在電臺節目“華為G7自在時刻”網易云音樂官方賬號與網友實時互動,在互動中分享心情故事的聽眾點贊量排名TOP30的網友有機會獲得華為手機一臺。最終通過百度用“網易云音樂華為”作為關鍵詞搜索,搜索結果中前三頁中基本上是描述電臺以及華為手機的網頁。

2014年9月23日,在美特斯邦威杭州延慶旗艦店,十款印有網易云音樂LOGO和二維碼的個性內褲由男女模特穿著秀出,可以通過線上搶、線上購的方式進行搶購。內褲秀引來大量顧客圍觀,顧客通過線上向朋友發起求助增加了曝光率,上線半小時即沖到微博話題榜第16。網易云音樂域內上限的3000條個性短褲3小時被搶空,活動當天頁面瀏覽量超過十萬人次。

Tips

1、跨界營銷要在在渠道、人氣上優勢互補。在線上搶內褲的過程中會在網易云音樂域內邀請好友幫助,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度。

2、在跨界營銷的過程中要把握雙方合作的“度”。不能因為一方的營銷強勢而使得另一方營銷弱勢,使得跨界營銷一方獨大??梢钥闯?,在與手機營銷過程中,網易云音樂僅僅是起到了一個互動的作用,對于聽眾來說,“分享心情故事換手機”更有吸引力。

6、萬科牽手淘寶賣房

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用戶在淘寶上(不包含天貓消費、轉賬匯款、水電煤繳費)消費總額,可在萬科全國12個城市23個樓盤直接充當購房款,最高抵扣額為200萬元;其中交易不滿5萬元的,可以獲得5萬元的優惠。

截至2014年8月25日下午2點,23個項目圍觀人群達百萬;截至2014年8月25日17點30分,已經有6萬余人領取了購房款,領取100萬以及以上的人數是250人;上海地區有上百的網購達人網上預約看房;部分淘寶買家領取優惠之后進行轉讓銷售。

Tips

1.尋找最佳的合作點。萬科牽手淘寶,可以利用淘寶的高用戶粘度,通過該平臺迅速吸引人氣,達到推廣目的;

2.爭取客戶數據,為以后研究客戶提供樣本支持。萬科可以借助淘寶數據,發現潛在客戶群體。

7、京東與麥當勞拍手合作—Give Me¥5

在移動支付市場上,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已經開始分刮地盤,京東為了自己的集團的生態布局,也必須搶灘移動支付。為了高效搶占市場,京東也開始了跨界營銷,與麥當勞談起了戀愛。通過麥當勞全國的門店,進而綁定手機客戶端和“網銀+”,來引導用戶的手機支付。

2015年3月18日至4月7日,全國用戶通過京東APP和“網銀+”購買麥當勞特定套餐即可獲得優惠,使用京東APP可立減5元;使用“網銀+”支付可再減5元,每個用戶ID限定購買一次。

截止到2015年5月10號,百度手機助手的統計數據顯示,京東手機客戶端的下載次數為3450萬,同期天貓的手機客戶端下載次數為6252萬。(數據僅供參考,并不是該活動的具體效果)

Tips

分析自己的目標受眾,并通過市場調研的方式,查詢目標受眾的特點,找到合作營銷的其他品牌,會產生更好的營銷效果。

8、西捷航空的可口可樂登機牌

可口可樂與航空公司看似毫不相關,卻成功聯姻,取得了跨界營銷的成功。雙方的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好感度都不斷提升。

2014年10月,可口可樂在卡里加里國際機場內設置售賣機,讓某航班準備登機的乘客分享給好友定制的可樂罐,然后,乘客自己也會收到一份可樂瓶罐,此瓶罐可以當登機牌使用,同時希捷航空也會為在座位上為用戶送一份定制可樂。當航班到達哈利法克斯國際機場的時候,乘客的好友們已經拿著帶有自己名字的可樂在等待了。最后,親友相見,分享可樂。航班的乘客見到了分享可樂的好友,雙方都拿著帶有自己名字的可口可樂,同時此次活動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Tips

1.只要有共同受眾群,跨度多大都可以。對于西捷航空和可口可樂公司來說,追求個性,喜歡接觸好玩、時尚、新奇事物的年輕消費者是兩家公司的共同受眾人群,結合當下流行的個性化定制,這次營銷迎合了消費者趣味化和娛樂化的口味和心理需求,同時充分調動消費者積極參與,借助社交媒體與朋友分享產生話題性傳播。

2.跨界時要重視社交分享??煽诳蓸贰皻g樂齊分享”的理念,讓消費者在互動的營銷活動中,提高對品牌的好感度,以此增加產品的銷售。

9、雀巢為谷歌提供安卓版巧克力

谷歌Android4.4是以雀巢公司巧克力“KitKat”命名的,同時雀巢公司提供了5000萬份印有Android商標的巧克力棒,銷往全球19個國家。購買特別版KitKat巧克力棒的用戶將有機會免費獲得Nexus7或Google Play的額度,甚至可以得到安卓機器人形狀的巧克力棒。此次營銷合作并沒有涉及到金錢交易。雀巢公司官方提前消息稱安卓4.4將會在10月份,并附帶了一張海報,雖然該消息隨后迅速刪除,但信息已泄露,好在了解的人不多。對谷歌內部的Android團隊來說,也是最后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這次有趣的合作使得大家都記住了安卓4.4的名字和雀巢巧克力,谷歌和雀巢雙方達成了雙贏。中間的插曲在也在媒體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Tips

1.在選擇合作伙伴過程中,要考慮合作風險。雀巢公司的KitKat在市場已經賣的不錯,但是谷歌的Android 4.4的系統發行時,存在受病毒攻擊而導致產品失敗的風險。如果系統失敗,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KitKat的聲譽。

2.跨界要考慮到公司風格。對于谷歌來說,保密在其戰略中相當重要。但雀巢KitKat包裝要提前兩個月生產,包裝泄露的情況也可以理解。

10、表白日中國民生銀行和奔馳“在一起”

5月20日,中國民生銀行與奔馳跨界舉辦“奔馳吧,夢想!”微信活動。號召“用戶向夢想表白,什么時候都不晚”,引得眾人紛紛點贊,民生銀行與奔馳汽車實現合作共贏。

本次跨界,民生銀行與奔馳汽車精誠合作,將跨界玩出了新鮮,玩出了趣味:

借勢營銷:提前五天采取倒計時的方式制造懸念,在520表白日推出活動,中國民生銀行和奔馳兩大業內的頂尖品牌終于“在一起了”。

玩法創新:采用了“人脈直銷機制”,激勵用戶創建夢想神州之旅。在引導用戶參與上則采取車隊成員雙重歸屬,增加活動刺激度、趣味性。

話題營銷:緊扣“夢想”一詞,以“夢想耀神州”作為活動傳播核心點。

網絡情人節:節假日、社會熱點均具有極強的傳播爆發力及眼球吸引力,同時是觸發用戶互動及提升歸屬感的良機。各類品牌如今都在借助網絡節日,如網絡情人節、517、雙12等開展營銷,發展客戶、擴大影響。

Tips

篇4

孟瑤最近有點煩。上個月,在廣州一家美容產品公司任市場部經理的她接到了新任務——策劃一個公益活動方案,以配合公司即將推出市場的幾款營養產品。

“活動預算有多少,打算怎么做?”孟瑤問總監。公司以往從來沒有做過公益活動,她心里沒有底??偙O的想法倒是很簡單:傳統的市場活動做過很多,收效越來越不顯著,邀請名人“坐臺”花費還很大,現在流行“公益營銷”,還不如拿錢去做公益,購買品牌美譽度。但對于具體的做法,他也沒有多少主意:“給貧困地區的孩子捐點錢,然后讓他們在款待經銷商的晚宴上亮相、向企業致謝如何?”

“那簡直糟糕透了!”一走出辦公室,孟瑤就嘟囔。此前就有公益界的朋友在她面前批評過這種“施舍-感恩”型的“慈善秀”,主因是會給受助孩子的心靈帶來負面影響,“那是企業捐的這點錢所遠遠彌補不了的”。隨后,她所咨詢的公益界人士果然一致反對簡單粗暴的捐贈方式,并向她推薦了包括恤孤會在內的幾家NGO,建議她尋找專業合作伙伴。

“就我個人來說,很愿意和NGO合作,把公益和營銷都做到實處?!泵犀幷f,但是NGO提供的單個項目預算都超出了公司的預算標準,更別提長期合作方案了。更主要的問題是,每天打開電視、翻開報紙,簡單粗暴的“慈善秀”無處不在,總監反問她:“既然別人都是這么做,也有效果,我們憑什么要花更多金錢和精力?”

元年,萌芽

孟瑤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下中國社會的公益營銷現狀。

七年前,當中國青年策劃人魏濤第一次在中國提出公益營銷的概念時,多少有點曲高和寡。盡管許多企業家都做過一個與公益有關的夢,可睜開眼睛,面對的仍是精打細算的現實。公益的利他與資本的逐利之間,似乎橫著一條鴻溝,無法逾越。

然而,隨著過去這些年里公民意識、消費文化的轉變,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公益營銷上的不遺余力及其呈現出的顯著成效,這個最早從美國“舶來”的新概念漸漸為本土企業所認識與接受。

5·12汶川大地震使2008年成為中國的公益元年,NGO們嶄露頭角。而其實,這一年對企業CSR意識的提升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當年,圍繞汶川大地震產生的幾個與企業公益相關的話題,歷經數年一直熱議至今。

話題之一,是“瘋狂”的加多寶捐出了1億元,在網絡熱炒后引發民眾搶購,成為“英雄”式民族品牌的象征;話題二是“首善”陳光標的“脫穎而出”,派錢、砸奔馳,引發公眾熱議;而與此二者相對的另一個焦點,則是萬科地產董事長王石拋出的那句“萬科(在地震后)捐出200萬是合適的,企業的捐贈活動不應成為負擔”,使萬科深陷輿論漩渦,企業聲譽一度跌入谷底。

理性的學者和企業家們都承認,彼時王石說的是大實話,從其后萬科援建的積極性更可知,萬科的救災誠意較之加多寶不遑多讓。但二者一榮一損,可見藉由公益態度體現出來的企業形象,是如何輕易就深入人心,形成相對固化的印象。

公益營銷興起,正當其時。

亂象初生

林雨能深切地感受到這兩年中國公益營銷的熱度。別誤會,她不是公司人,也不是NGO人,而是一名資深的都市報記者。也就是這兩年里,很多一線城市的報紙都專門增加了公益相關的版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內容是對企業公益活動的報道。

但在密集的采訪中,林雨對這些企業的印象算不上美好,皆因林林總總的公益活動多半大同小異,尤其是民營企業,“無非是向某個弱勢群體捐點錢物,或者請他們到某個游樂場玩一趟,其中最受企業‘青睞’的群體是孤貧兒童?!倍c現場之張燈結彩、聲勢浩大相對的是,這些活動很多為一次性、或僅成短期系列,能與企業的長期戰略和品牌核心價值形成令人信服的結合的并不多。

“賺取輿論和公眾關注后就消失無蹤,這些單獨、割裂的公益活動,到底能產生多大的效果?”林雨常常懷疑。當她去問企業的時候,又往往得不到滿意的回答,因為很多企業評估公益活動績效的標準僅是媒體的關注度,從未想過要使用工具測量其社會效應。

林雨的感受正符合魏濤對當下中國公益營銷現狀的觀察。在他看來,無論是現在民營企業普遍采取的單次慈善捐贈、公益活動形式,還是當年轟動一時的加多寶億元捐贈,嚴格來說都不算典型的公益營銷,而更符合“事件營銷”的定位。

從那些有著卓越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的跨國大公司的經驗看來,企業無論采用何種主題、形式,成功的公益營銷都應該是以堅持強大的社會責任信念為基礎的。它必然是一個擁有長期戰略的、持續不斷、堅持不懈的歷程,而非一時的沖動和創意。

中國民營企業并非沒有這樣的先行者。眾所周知,阿里巴巴的企業核心價值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其開展的所有公益活動都有一個特色:公益與商業模式結合,并緊密圍繞著“創業幫扶”的大方向而展開。

以5·12地震后其開展的青川公益項目為例,在青川重建過程中,阿里巴巴幫助青川本地年輕人開設了50多家網店,以銷售蜂蜜、木耳、香菇等農副產品的方式發展生計。2011年,青川特色農產品的在線銷售額超過500萬元,除年輕電商外還有400多戶農民受惠,既促進了災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壯大了電子商務的群體和力量,真正實現了社會效應與品牌效應的雙贏。

不過,在公益營銷剛剛萌芽的中國,這樣的企業尚屬少數,更多民營企業對公益營銷的理解仍停留在文初孟瑤公司那位市場部總監的階段,把公益活動簡單地看作噱頭或眼球事件。

雙刃劍

如果說“事件營銷”式的公益活動充斥媒體版面,標志著中國的公益營銷還停留在初級階段,那么那些打著公益幌子、行攫取暴利之實的亂象,則大有把公益營銷攪成一趟渾水的跡象。

篇5

但是,時過境遷,到了二0一二年后,當1批互聯網企業橫空降生,用他們微小、聚焦的產品立異帶來巨大的市場回報或者者高度的品牌黏度后,1個新的營銷思惟逐漸成為主流,且創造出更大的市場效果。

這個新思惟就是——變“找賣點”為“找痛點”。

盡管僅為1字之差,但內涵的差異卻不止1字。賣點是營銷人員站在本身角度發現的產品優勢,多是相對于優勢也多是絕對于優勢,只能代表“我有甚么”,“我的甚么特色值患上你購買”,但絕沒有體現消費者“你需要甚么”、“你為何而愿意付費”,所以,難免在實際營銷進程中“孤掌難鳴”,患上不到消費者的認可。而“找痛點”則不同,真正站位在消費者的需求基礎上,發現需求知足需求,就極易取得消費者的青睞。Hao一二三由于發現了上網者想上好的網站卻又不知道網址的痛點,僅憑1個網址導航就取得了超三億的用戶范圍。三六0由于發現了用電腦的人不懂電腦,往往被病毒以及流氓軟件損害的痛點,開發了安全衛士管理電腦,結果短期成為互聯網業的翹楚。

值患上強調的是,能成為痛點的需求也不都是簡單的買點,它可能與廠商提供的產品屬性沒有瓜葛,卻真真實實由于到不到知足而讓消費者“不爽”乃至“痛苦”。有點拗口,舉個例子,就像干果營銷,干果是不是原產地的、質量是不是安全、顆粒是不是豐滿均可以是傳統營銷者的賣點,也能夠是消費者的買點。而消費者買了后怎樣吃往往被廠商疏忽,乃至良多消費者購買時認為吃核桃時崩掉牙、吃松子時劈掉指甲都是正常的,是自找的,雖然感覺很受傷。這以及產品營銷似乎無關,但痛點存在。于是,3只松鼠發現并捉住消費者買過來不利便吃的“痛點”,在產品銷售時提供相應的工具,讓消費者至始至終有個好的體驗,也因而在很短期里成為國內干果銷售第1品牌。

從“買不買”,到“買了怎樣吃”,這就是干果傳統營銷向互聯網營銷轉變時呈現的新思考角度。

固然并不是所有的痛點都呈現在產品銷售以后的階段。

在產品研發階段就能發現并解決消費者的“痛點”,營銷勝利的機會就可能更大。比如早已經成名的小快克(感冒藥),就是捉住小兒用藥需要精準,往往僅吃半包而以往包裝不提供半包撕口的“痛點”,推出很短期就奪患上兒童感冒藥領導品牌的地位。

以及傳統時代,找賣點通常以“SWOT”作為主要分析工具不同,企業在尋覓消費者痛點時使用下列的圖表分析法可能更為有效。

圖表的橫軸代表的是產品或者品牌所能提供的功能或者者服務,對于于消費者的必須程度,縱軸代表這類功能或者者服務被提供后帶給消費者的知足感。企業繚繞消費者在自己可提供的功能或者者服務,依照必須程度以及消費者知足感高下,將不同的需求放入4個象限中。1般而言,落在必須度高,且能帶給消費者知足感高的右上角象限中的功能或者服務,就是咱們要尋覓的“痛點”,此象限咱們稱之為“痛點區”,與之左側相鄰,稱之為“準痛點區”。當企業在痛點區沒有比較優勢時,可以在“準痛點區”尋覓機會。而下邊的兩個象限則可以疏忽不去關注。

以當前很熱點的社區o二o領域為例。作為掘金“懶人經濟”的后來的創業者,要想迅速取得用戶量,就必需在居民高頻必須的服務中,找到為數很少的、能給居民帶來高度知足感的那幾個痛點,以此作為突破口來構建服務生態圈。比如快遞,毫無疑難目前和成為良多居民的必須服務,但是受物業管理、門禁阻擋、安全顧慮的影響使患上“上門收取、隨叫隨到”的高知足感服務沒法做到時,貨物能否安全、私密的存放某處,等收貨人時間利便時拿走就成為了收件人以及快遞公司共同的痛點。成都我來啦網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速遞易就是由于發現了這個痛點,推出“快遞包裹箱”服務,而快速成為全國領先的第3方社區服務平臺。

固然,并不是所有的痛點都是消費者自我可以發現的,或者者說以前存在的。以房地產營銷來講,如果沒有大量有關風水的神奇故事的傳布,人們通常不會有“房型不規則不利身心”的痛點,換句話說,有些消費者心理上的不爽、禁忌以及痛苦是受社會環境、文化習俗、乃至營銷者暗示以及口碑傳布影響的。如斯以來,在1些競爭劇烈的行業以及領域,1些聰慧的營銷者就會想著方法為消費者設置“痛點”,然后靠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而取得消費者。

篇6

丸美獨創的營銷模式SES

任何一個營銷活動要取得成功,必定是整合一切可利用及觸及目標消費群的資源和擁有一套完整的營銷體系,丸美此次的營銷模式SES,Star effect(明星效應)+Emotional marketing(情感營銷)+Social interaction(社會化互動),可以說是結合自身特點,并對目標消費群有著深刻洞察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套擁有自己特色的營銷體系。在對目標消費群的洞察過程中,丸美發現現代女性的壓力來源于家庭、人際關系和工作本身,與此同時女性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母親、上班族、妻子、女兒等等的角色占據了她們幾乎所有時間,再加上缺乏關愛以及家庭矛盾等因素,讓現代女性大呼累覺不愛,而丸美此次“寵愛就要日日夜夜”的營銷活動通過明星代言人魯豫的明星效應(Star effect)喚醒女性寵愛自己的意識,并借此提升丸美品牌的內涵,再借助對消費者的洞察形成的情感營銷(Emotional marketing)引發消費者寵愛自己的共鳴和購買欲,最后通過整合淘寶、手機淘寶、微博、微信、視頻媒體等多元網絡平臺,打破傳統淘寶商家局限于淘寶站內推廣的營銷模式,打破媒體平臺間的區隔,使得整個“寵愛就要日日夜夜”營銷活動通過社會化媒體的放大效應,形成社會化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和廣泛的傳播,最終讓累覺不愛的現代女性覺醒,讓她們懂得寵愛自己的重要性,同時也讓丸美的“寵愛就要日日夜夜”成為了她們的口號。

丸美可靠的落地執行

光有營銷能力和模式,沒有強有力的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丸美為保證此次營銷活動成功,在人員配備,資源準備,執行規劃三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在人員方面,以運營總監為首,下設電商運營組(負責產品上線、客服、售后等工作)、創意組(負責策劃、文稿、設計等工作)、執行組(負責、資源籌備等工作)組建完整的項目團隊,分工清晰,職責目標明確。在資源準備方面,執行組提前1個月就開始籌備此次營銷所需要的所有資源,每個人都有明確負責的資源類別、數量以及必須達成的資源KPI。在執行規劃方面,項目組以主方案及備選方案進行預演,將項目執行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情況進行分析梳理,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并且明確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所有的時間節點以及資源配備都必須按質按量完成。通過丸美自身強有力的落地執行,完美的保證了活動的上線以及資源的投放推廣,讓此次寵愛就要日日夜夜的營銷活動順利落地,并得到完美的執行,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效果。

丸美創造奇跡的營銷戰績

整個營銷項目從借勢三八婦女節預熱開始到4月10日聚美妝開團銷售,魯豫發起的寵愛宣言視頻播放超百萬次,微博KOL的傳播帶來數十萬的轉評,4月10日活動當天,聚美妝開團兩分鐘內就銷售了1000套丸美日夜寵愛限量定制禮盒,最終4月10號1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00多萬。在不是節日以及沒有任何熱點的情況下,丸美依靠自己獨創的營銷模式,取得如此驚人的銷售戰績,比那些華麗麗的品牌營銷事件所帶來的效果實在多了。

篇7

都市麗人在市場啟動的初期,內衣行業幾乎沒有看好的,現在企業成功了,效仿的內衣品牌數不勝數。

魔力挺內衣也是一樣,被內衣行業稱為“神話”。

其實,內衣行業的老板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你的品牌成不了它們?原因就是老板的思維被傳統方式給固化了,不敢去創新。

2012年初,范志峰開始接觸內衣行業。從單個的內衣連鎖品牌,到內衣生產基地,也有不少內衣行業的老板拜訪范志峰。范志峰也被邀請去了佛山的鹽步、普寧的陳店。一年的走訪、交流、溝通,范志峰總結了內衣企業在品牌營銷策劃上的7個重大誤區,也就是這些誤區,導致了內衣行業的品牌營銷相對落后。

內衣品牌營銷策劃誤區一:內衣的品牌定位

加多寶集團啟動“王老吉”的時候,對涼茶進行了真正意義的品牌營銷定位。非常簡單的一句話:涼茶定位成“飲料”。為什么?涼茶只能在廣東賣,飲料可以賣到全世界。

內衣的定位是在概念上的定位,但內衣的企業沒有這樣去做,是不懂做?還是不敢去做?范志峰覺得是不敢去做。都市麗人的定位是“底價連鎖”、魔力挺的定位是“挺”(改變女性胸部)。

內衣行業可以挖掘出來的概念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企業老板可與范志峰電話溝通。

內衣品牌營銷策劃誤區二:內衣的流行款式

關于內衣“款式”,范志峰覺得這是內衣行業最大的一個矛盾。首先,我們從購買人群的位置去假想下,一款內衣非常流行、時尚、大品牌、好面料,自己愿不愿意只穿內衣不穿外衣的走在街上讓別人羨慕嗎?還是自己一個人在鏡子面前照來照去自我欣賞買了一款今年最流行的大品牌內衣?還是穿上老公或男朋友看?在自己的閨秘面前炫耀下?

可能因為某個款不好賣,“款式”成了經銷商來與內衣企業談判的籌碼而已。消費者不是款式的主導者,款式在內衣行業中,是非常難衡定的。內衣是穿在里面,好不好看,流不流行沒有可比性。

內衣用“款式”的流行做為營銷的一張牌,是最大的一個誤區。

內衣品牌營銷策劃誤區三:內衣品牌代言人

內衣行業聘請明星做品牌代言的非常之多,但有一個問題,請明星干什么呢?請了如何用好呢?是出席活動?還是拍廣告片?還是拍畫冊?還是對品牌有其它的目的?

國內有個內衣品牌,聽內衣行業的資深人士說起過,有點笑掉大牙。某內衣品牌老板,一次機會與國內與范志峰同姓的女性大牌明在一起吃飯。飯桌上一拍即合的聘請改女明星代言其內衣品牌。結果錢給了,要女性穿內衣拍攝一組畫冊都不行。

所以,內衣品牌如果要聘請明星,一定要想清楚,你聘請明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想達到什么效果?用效果尋找與自己品牌定位吻合的明星,借助明星的效應為品牌帶來相應的回報(銷售)。魔力挺聘請阿朵就是非常成功的明星代言案例,值得內衣品牌的借鑒。

內衣品牌營銷策劃誤區四:內衣品牌渠道商的選擇

某省商擁有多大網絡,每天可以銷售多少件內衣。就為此,很多內衣企業求爺爺求奶奶一樣的討好這些所謂的大商。往往這些商也不是某個品牌的內衣,而是有幾十個品牌,甚至是上百個品牌的內衣省級經銷權。

內衣企業的商在選擇時,對商最好進行系統的評估:

1、 對自己品牌的忠誠度;

2、 真正擁有多少終端商?大多省還是走價格戰路線。

3、 有沒有專業的市場業務人員?

4、 如何結算貨款?(壓批、現款現貨、帳期)

范志峰策劃的品牌,非內衣行業。暫時還沒有壓批、帳期之類的,都是先支付款后發貨。當然如果合作了非常久,偶爾一次可以。

內衣品牌在選擇商的時候,要講究相對的技巧。首先認同品牌嗎?資金問題?有沒有專人負責營銷?別了,到時候不營銷,做什么呢?內衣品牌不要為招商而去招商,找合適自己品牌的,也不一定要找“?!钡摹?/p>

內衣品牌營銷策劃誤區五:內衣品牌營銷工具與傳播

目前國內大多數的內衣品牌,除了內衣款式的畫冊,幾乎沒有其它的營銷工具。而且畫冊這個工具,真正可以讓消費者看到的,又是少之又少,這些畫冊往往是給經銷商看的。

營銷工具分兩種類型,一是給經銷商看的,二是給消費者看的。往往給消費者看的是可以直接將產品賣出去的,但這類營銷的工具內衣的品牌做的又很少。

營銷工具通常有:企業手冊、品牌手冊、市場手冊、客服手冊、招商手冊、X架、宣傳單、海報、報紙新聞、電視新聞、電視形象片、企業專題片等。

很多聘請了明星的企業,只是隨便的拍攝一條品牌形象片(5-30秒)草草了事。

還有就是網絡營銷,很多內衣企業的官方網站,域名申請了很多年,但在百度既然沒有排名。有部分內衣企業在網絡上軟文,但往往的渠道又出現了問題,發的相對是屬于內衣行業的網站。三大方向的網站幾乎不去。國家級的網站(如:人民網、光明網、中國網)、大門戶網(如新浪、網易)、新聞網(如京華網、央視網)。

內衣品牌營銷策劃誤區六:品牌背景的塑造

明明你的企業在普寧、廣東、或者是浙江,品牌就是中國的,為什么硬要說是外國的?外國的真有這么好?某某國外的貴族血統?

國內有款中高端的內衣叫“愛慕”,就是北京的,這家企業成功了,中國的。

內衣品牌營銷上,品牌的背景不單純是一個故事,是一個系統的策劃工作。品牌營銷策劃專家范志峰簡單說一下(品牌背景的塑造總共有12個方向),以下幾個點可給內衣企業提供參考:

1、 生產工藝

2、 設計理念

3、 內衣行業的權威(比如:內衣行業十佳品牌)

4、 國外背景(可以與國外某科研機構合作,自然有國外背景,聘請國外的“專家”)

內衣品牌營銷策劃誤區七:內衣品牌的商業模式

內衣品牌召開了多少次的定貨會,估計很多企業老板自己都說不上來了。內衣的最大營銷模式的法寶就是為定貨會而定貨會。定貨會成功了,結果銷售會好起來嗎?不見得,那只是從自己廠里面的倉庫把內衣搬到了商那里去了而已,沒有真正的去解決營銷。

往往內衣品牌商目前只考慮如何尋找,或者說如何讓進更多的貨,不考慮如何去幫助商快速的把產品賣出去的問題。

這就是什么?這就是非常嚴重的商業模式問題,營銷只解決一半。當內衣品牌可以反過來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愛慕也好、都市麗人、魔力挺這樣的品牌將很多。為什么?因為這些內衣品牌是先解決銷售的問題,然后再來解決經銷的問題。有兩個問題是值得所有的內衣品牌去思考:

每天進店的顧客量不增加,能不能讓顧客買1套產品變成買多套?并且成為品牌的忠實顧客?當然必須解決如何使消費者單次購買數量翻倍、如何使品牌更多忠實的顧客的問題。

篇8

早在2008年前后,時任金蝶軟件咨詢總監的鄭翔洲就對商業模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潛心研究。由于關注早、悟性高,他很快就成為國內商業模式領域的專家。如今,他已經幫助上百家企業完成轉型,并出版了《新商業模式贏天下》《新商業模式創新設計――如何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等多部著作。

鄭翔洲對商業模式的研究不止于觀察。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天使投資人,作為優勢資本西南公司總裁、財富中國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伙人,他以“投資”的方式支持擁有好的商業模式的企業,也不斷參與著企業商業模式的升級。

營銷與資本的橋梁

因為從事咨詢工作,鄭翔洲很早就接觸了大量企業。在工作中,他漸漸發現商業模式對于一家企業至關重要。從這一時期開始,鄭翔洲通過大數據分析,從大量國內外雜志、書籍以及工作中接觸到的項目中分析商業模式。當一個人的興趣、天賦、工作恰好重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BM:商業模式對于一個企業有多重要?

Z:商業模式上對資本、下接營銷,營銷沒有資本就做不大,而資本如果沒有商業模式就無法落地,商業模式撐起了營銷和資本之間的一個橋梁。當企業面臨轉型的時候,商業模式會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因為管理模式不能解決的問題,商業模式可以解決。

BM:你做過培訓師、咨詢師,這些經歷對你成為商業模式專家有什么樣的幫助?

Z:做培訓是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做咨詢是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一個是理性思維,一個是感性思維,做商業模式研究需要感性思維,而投資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則需要理性思維。

BM:至今為止,哪份工作讓你成長最快?

Z:我在上市公司做商業模式咨詢的時候,注重賺錢模式,在優勢資本做投資的時候,注重值錢模式。所以在優勢資本的時期成長最快。商業模式不僅僅是賺錢的模式,我們了解的商業模式實質上叫作賺錢模式,能夠做強做大經得起資本檢驗的商業模式才是好的商業模式。

BM:你眼中“好的商業模式”的標準是什么?

Z:我們最關注的是企業能不能做大,能夠做多大,做加法能夠做多大、做乘法能夠做多大,走樓梯能夠做多大、坐電梯能夠坐多大,企業經營做加法、資本運營做乘法,一手做加法一手做乘法。舉個例子,中國上市的服裝企業有四十幾家,你會發現一個規律,就是里面接近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男裝。為什么男裝可以做大而女裝很難?因為男裝每一年的款式幾乎都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每一年的去復制、去標準化、去做大。而女裝每一年的款式都不一樣,無法復制、無法標準化。

同理,餐飲企業中好吃的做不大,能夠做大的都不好吃。什么樣的餐廳可以做大?沒有廚師的餐廳可以做大。什么樣的醫院可以做大?沒有醫生的醫院可以做大?!绑w檢中心”“康復中心”沒有醫生只有護士,它們可以用三流的人才創造一流的財富。

其實我們做私募股權投資也是這樣,投資很難做大,募資才能做大,因為投資不可以標準化,而募資可以標準化。

以實踐檢驗理論

一雙看穿企業商業模式的“火眼金睛”,正是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人的必要條件之一。很自然地,鄭翔洲被多個PE機構邀請成為合伙人,用他的火眼金睛去發現優秀企業。目前,鄭翔洲擔任著7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長。在他看來,先當好運動員,才有可能做好教練員,最終才有資格當裁判員。從事投資,和管理投資公司,根本的改變是做事情的節奏、方式,以及出牌的順序,有時候出牌的順序決定成敗。

BM:你怎么看企業和資本之間的關系?

Z:我覺得21世紀一定有三個崛起,一是制造業的崛起、二是文化業的崛起、三是金融業的崛起。金融行業的崛起給我們最大的機會就是直接股權的投資。企業人無股權不富。什么樣的股權才有價值?能夠成長起來的中小企業股權才有價值。很多企業很賺錢但是未必值錢,企業不值錢那么你的股權就不值錢。利潤一樣但是估值不一定一樣,比如“王老吉”和“加多寶”就是一個典型,王老吉強大在品牌,加多寶強大在渠道,我們去飯店說“給我拿一瓶王老吉”,服務員卻拿來一瓶加多寶,有一段時間王老吉和加多寶的營業額都差不多,但是“加多寶”股權的價值卻是“王老吉”的三倍,這就是資本思維。一個制造商的估值不如一個品牌商的估值,一個品牌商的估值不如一個渠道商的估值,一個渠道商的估值不如一個互聯網+企業的估值,這是資本市場上核心的一個問題。

市值管理模式是我們現在資本行業管理的一個特點,企業與資本之間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從摳利潤的思維變成做市值的思維,摳利潤是傳統思維,而做市值才是未來的資本思維。

BM:優勢資本目前主要有哪些業務?你主要負責什么?

Z:優勢資本主要是投資企業IPO上市、并購、新三板的業務。我主要負責并購(資金投資)、培訓(智力投資)的工作。投資分為三類,低風險低收益(銀行、債券),高風險高收益(VC/PE),低風險高收益(并購)。很多人覺得世界上不可能有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其實有,做到不難,不過需要處于金融食物鏈的最頂端。

BM:有沒有什么觀點,是你過去認同,而經過實踐之后發現是錯誤的?

Z:以前我覺得專業化才是企業的王道,實踐以后發現企業多元化依然可以成功,不過有規律。

BM:優勢資本目前的投資戰績如何?

Z:我們投資了接近兩百家企業,其中32家成功上市,市值超過百億元也有9家左右。我們不僅是一個資金提供者,更是一個智力提供者,幫助企業設計頂層結構、幫助企業設計商業模式、幫助企業跟資本市場對接。資本市場不缺錢,缺的是老板花錢的能力。

成功可以復制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面對一家初創企業,大部分人只能從團隊背景、公司業務、營銷方法等判斷其是否有前途。而對于鄭翔洲來說,這些都是次要的,其商業模式是否具備可持續性才是關鍵。所以,很多企業的前景在一開始就注定了。一個企業或許前幾年只有幾十萬元的利潤,而幾年之后就可以上市市值幾十億元。這不是偶然,而是可以復制的成功之道。

BM:你覺得一家企業初創的時候有多大的概率能看出其將來能否成功?

Z:初創型企業如果有資本思維又有互聯網+思維那就很容易成功。像我們投資的“數字政通”,三年半市值38億元,就是因為頂層設計做得好。很多企業很多人覺得“我的企業要先做好,然后做大,最后才能做強”,其實這是錯誤的,企業有時候想做好就難以做大,尤其在中國高速發展的情況下,要把握好這個機遇。我們投資的很多企業,如果不上市那么早就已經倒閉了,就是因為上市,現在擁有幾十甚至上百億元的市值。

BM:好的商業模式一定要以“做大”為目標嗎?

Z:其實說“可持續性”更準確。有時候你會發現有的企業上游、下游、合作伙伴還有員工都賺到了錢,唯獨它自己沒有賺錢,但是這些企業卻獲得了巨大的融資,比如團購網站、視頻網站。資本行業中有一個特點,就是賺錢的企業不一定值錢,值錢的企業不一定賺錢。賺錢是現在時,值錢是將來時。我們投資投的是什么?就是現在時和將來時的一個時差,好的商業模式都會具備這樣的關鍵點。什么樣的企業能賺錢但是不值錢?比如房地產行業就是,因為其商業模式不具備可持續性。而與之相反不賺錢卻值錢的企業,比如京東商城,商品幾乎沒什么利潤,但是它在上市之前有著50億元的營業額,所以用PS估值法則作價750億元,百分之一的股值就是7.5億元。我們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一個企業,不是因為它賺錢而是因為它值錢,所以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既賺錢又值錢的模式。

BM:可以再分享一個你覺得特別好的商業模式嗎?

Z:很多高校都有我們成立的“新資本模式創新方案班”,我們這個班,購買10萬元的課程贈送10萬元 優勢資本控股的基金公司的股權,這個股權在未來產生收益之后就會很值錢。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獲得國內著名私募股權基金(紅杉資本、IDG、塞富基金)部分跟投權。一部分學員有融資的需求,一部分學員有投資的需求,我們通過股權捆綁的形式把大家鏈接在一起,真正實現了互聯網+培訓。這個模式成功的前提有三個,第一個就是要懂投資,第二就是投資的課程要講得好,第三還能夠幫高校賣培訓的課程,在全中國能同時具備這三點的公司寥寥無幾,我們創造了中國培訓行業里一種全新的模式。

傳統企業的機會

與很多投資人更青睞互聯網企業不同的是,鄭翔洲對傳統企業更加感興趣。他認為,中國出不了“沃爾瑪”,美國出不了“攜程網”,這是基因決定的。美國的企業太大了,沒什么發展的空間,所以美國的傳統企業基本上沒什么投資的價值。而在中國,再大的傳統企業也非常小,所以成長的機會就特別大。在美國做投資往往要投資高科技,而在中國要投資傳統企業,最大的機會往往就在傳統企業上??梢哉f,當前的中國市場巨大、企業巨小、投融資機會巨多。

BM:優勢資本投資的項目一般會有哪些共同點?

Z:第一這個企業要能夠做大,市場容量一年要在兩百億元以上。第二就是要有核心競爭力,要有資源壁壘、渠道壁壘和技術壁壘。第三就是有優勢的商業模式,能夠經受住資本市場的考驗。第四就是增長力,我們投資匹克、雷士照明等企業得到了十幾倍的回報,因為企業在成長、行業在成長、行業的上下游在成長、國家的GDP也在成長,這叫作匯聚中國成長的力量。第五就是團隊,天使投資是投人、A輪投資投產品、B輪投資投數據、C輪投資投收入、D輪投資投利潤,每一個階段都不一樣。

BM:你會投資什么樣的人?

Z:我判斷一個人能不能成功有三個條件,第一就是他有沒有賺大錢的能力,第二他有沒有賺大錢的思維,第三他有沒有賺大錢的運氣,很多人具備前兩點但是就差最后的一點點運氣。

BM:你投資的項目,似乎傳統企業占到絕大多數。

Z:傳統企業加上資本和互聯網+的翅膀那就會騰飛。為此我專門寫了一本書叫《資本與商業模式頂層設計》,就是讓大家搞清楚互聯網+、資本與商業模式之間互動的一些關系,在2015年也成為國內商業類暢銷書。

BM:現在“工匠精神”這個詞很火,很多人認為現在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很火熱的,但是企業家們缺少在產品上面追求極致的一種精神,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Z:我覺得好產品不一定能成就好企業,好企業不一定有好產品。產品質量70分就夠了,從70分到90分成本要增加一倍,90分到100分又要增加一倍。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往往是在企業做大之后才可以去追求的。在中國好產品不會是核心競爭力,好模式才會是核心競爭力;而美國好產品會形成核心競爭力。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而日本的今天、歐洲的今天都不會是中國的明天。

在國外流傳著一句話:美國的互聯網+絕大多數資金是投在高科技上,歐洲的互聯網+絕大多數投資在工業4.0上,而中國的互聯網+絕大多數投資在O2O上。中國現在拼的創新是模式的創新,也許10年之后我們會進入技術創新的領域。現在技術創新我們不行沒關系,可以對外引進。而引進技術的資金不是用自己的錢,是用資本的錢,用資本的錢買技術、用資本的錢創品牌、用資本的錢建渠道、用資本的錢來創新商業模式。為什么資本特別重要也就是這個原因。

通過學習改變思維

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都面臨轉型的壓力,鄭翔洲時常遇到一些企業主,對于企業的未來十分迷茫,心情非常焦慮。對于這些企業主,鄭翔洲首先會建議他們改變自己的思維,當自己穩操勝券的時候,就會擁有最佳的心態。而學習是改變思維最好的辦法。其次要改變交際圈。未來的競爭是平臺的競爭,要不加入一個全國性的金融平臺,要不打造一個全國性的金融平臺。

此外,他也認為事業并非生活的全部,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為了事業影響了生活,人生就會黯淡無光,要把兩者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是完美的人生。

BM:你認為現在具備頂層思維能力的企業家多嗎?

Z:不多,就是因為不多我們才開創了這個“新資本模式創新”的課程來幫助企業和資本進行對接。要讓企業家認同資本的理念,第一就是要在理念上改變,第二在機制上創新,第三個才是資金上的引入。

BM:似乎有很多企業家對于上市并不感興趣?

Z:很多企業家問我:“我不缺錢為什么要上市?歐洲很多的百年企業都沒有上市我為什么要上市?上市之后股權被攤薄、財務被公開、沒有了控制力,我為什么要上市?”

我們回答他,好的企業都不缺錢,缺錢的企業也上不了市,好的企業缺的是花錢的能力。歐洲許多百年企業為什么不上市?歐洲的一個國家有時還不如中國的一個省大,所以上市之后也很難融到資。很多企業家認為上市之后自己對企業會沒有控制力,那是因為他不懂得股權結構的設計,當一個企業家股權下降到51%以下還能夠控制整個公司就叫水平,當他的股權下降到33.4%以下依然能夠控制整個公司這叫超水平。像馬云、李彥宏他們的股權都是在10%以下,但是卻能夠控制整個公司,是因為在國外上市股票是分為有表決權的A類股份和沒有表決權的B類股份,馬云雖然僅占據7%的股份卻擁有60%的投票權。

BM:是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通過商業模式優化的方法來改變經營狀況?

Z:有些企業屬于夕陽產業,再怎么轉型也不行,已經沒有發展空間。我們輔導的企業一般都是有潛力能夠做大做強,通過商業模式的改造可以迅速倍增利潤的。有些企業不符合國家的政策、不符合社會的需求,很難做大做強也很難獲得投資,這樣的企業我們往往不會去投資改造。

篇9

同樣是品牌授權式運作,與加多寶不同的是,中國紅牛實際上擁有中文商標“紅?!薄<t牛的中文翻譯商標本身就是中國紅牛注冊的,擁有翻譯的文化版權。所以實際上泰國紅牛拿不走中文標志,也給不了奧利地紅牛公司。

另外中國紅牛一開始就與泰國紅牛和奧地利紅牛采用不一樣的包裝:泰國紅牛和奧地利紅牛都是銀藍相間的長窄罐,而中國紅牛主打的卻是金色矮胖罐。

如此差異,會使得中國紅牛在續約談判上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如果分道揚鑣,中國紅牛頂多就是不使用英文和圖形而已,中文商標和包裝可以照常使用,在配方方面有所變化和改進后,基本上在中國大陸市場可以繼續售賣。

但授權風波如果t遲無法平息,那一定會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對于一向以廣告營銷和鋪渠道走量的功能性飲料來說,走向衰落也并不是不可能。

所以盡管從面上看,中國紅牛還有一定的主動權,但是續約成功,拿到商標授權,從中國公司經營層面來說,或許是目前最好的結局。

中國紅牛母公司華彬集團,在2014年7月,用1.65億美元的價格拿下了美國椰子水品牌唯他可可25%的股權,同年9月推出了唯他可可椰子水產品;2015年4月,從德國引入兒童飲料果倍爽;2016年1月,又以1.05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了挪威高級瓶裝水品牌VOSS約51%的股份。

如此大力度引入國際快消品牌,一方面可能是為了搶回一部分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是為應對商標授權到期提前布局。

但是新產品的表現不盡人意。2015年的業績顯示,果倍爽為2.31億元,維他可可為1億元,相對于紅牛230.7億元給華彬集團帶來的充?,F金流,這些似乎都不值一提。而華彬集團在2017年即將推出的新款功能飲料“戰馬”,也是前途未知。

所以,華彬集團目前并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能繼續拿到商標授權,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案。

解決品牌授權的“生父”和“養父”問題,當“兒子”的往往比較被動,因而就得盡早謀劃。可以通過資本運作成立合資公司,或者成為“生父”控股公司的股東則是更加完美的路徑。

另外一個重點是,商標授權問題要解決好利益分配問題。

商標的擁有方在授權時應該考慮長遠的利益分配,不然授權到期時因為授權方做得太好,而覺得自己分得的利益太少而在后續授權的談判中咄咄逼人,甚至談崩,最終導致雙輸的結局。

篇10

往往每年歲末的廣告招商推介會都會是各家衛視下一年度備戰的晴雨表,新的節目編排方案、新欄目的設置和新劇的推出都會在招商會上一一詳解。而今年,各家衛視的招商推介不在扎堆于年末,不少臺已經提前至八九月召開并各出其招,以便更早的讓客戶了解自身優勢,滿足客戶訴求,“先下手為強”,為接下來的競爭打好基礎。

一線衛視節目競爭日趨白熱化

2012年湖南衛視經歷了幾度起伏,感受了從未有過的壓力。2013年誓言要重整齊鼓。招商會上,多位湖南衛視領導化身廣告達人,親自演繹熱門廣告,以答謝客戶支持。2010年快樂男生冠軍李煒更是助陣招商會,預示著芒果明年要重磅推出《快樂男聲》。除《快男》外,周五22點檔還將推出四檔全新節目,每季度一檔。第一季度為明星勵志秀《風云再起》,每期邀請中國最具實力的七位歌手打擂臺; 第二季度是不限年齡、曲風、外形的無門檻音樂運動《唱出我人生》;第三季度《快樂男聲》;第四季度是主打已婚女性概念的《女人如歌》。

此外,每周將有14檔綜藝節目輪番上陣,除了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以及《我們約會吧》、《誰與爭鋒》、《越淘越開心》、《新聞大求真》等,衛視明年還將推出中國首檔男性競爭求偶節目《愛的車輪戰》(暫定名》、第一檔綜藝類新人主持養成節目《我愛主持人》。明星模仿秀《百變大咖秀》將改為每周日晚播出,重拾湖南衛視已經放棄已久的周日晚間檔。傳言中要被棄的第一周播場依然保存,已有《一起追看流星雨》、《步步驚心 2》、《天生一對》等劇備播,繼續將受眾群鎖定為年輕觀眾。

東方衛視今年可謂壓力重重,下半年收視排名一直在八九位徘徊。為了擺脫目前的局面, 2013年,東方衛視將用最大的投入購買中國最好的電視劇,以尚世影業的市場資源和成熟運作模式自制中國最好的電視劇,把黃金劇場升級為“夢想劇場”。周一至周五黃金檔三集聯播,周末兩集聯播,讓觀眾一次看個夠?!皦粝雱觥币岩M了歷史大劇《隋唐演義》、年代大劇《像火花像蝴蝶》,以及《天真遇到現實》、《斷奶》、《杜拉拉之似水年華》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電視劇。

綜藝版塊中,東方衛視將以最優內容資源打造“夢想奇跡秀”節目陣列。夢想奇跡秀節目陣列以周間90分鐘大板塊播出,周末120分鐘容量播出,有序承接夢想劇場收視人群,助力完成排名全國前三的目標。凸顯質感的同時,突出“雙播效應”,迎合觀眾收視習慣和作息習慣:將“一周雙播”兩檔品牌項目,包括《頂級廚師》和《聲動亞洲》。此外《夢立方》、《步步驚心》的聯播,周五周六將聯播姊妹節目《百里挑一》、《誰能百里挑一》。周日季播檔則將涵蓋品牌季播項目《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強力助推媒體品牌影響力質的提升。

作為中國省級衛視電視劇第一傳播平臺和中國電視劇"大劇營銷"首創者,安徽衛視要力保自己位居第一陣營,2013年,安徽衛視提出了大劇、大欄目雙核驅動策略。電視劇方面《海豚第一劇場》、《海豚星光劇場》雙強共振,三大傳統欄目《男生女生向前沖》、《黃金年代》、《勢不可擋》整妝升級,三大盛典活動《國劇盛典》、《亞洲偶像盛典》、《亞洲時尚盛典》華章綻放,三大創新欄目《我為歌狂》、《美人觀》、《中間力量》蓄勢待發。通過豐富和創新節目資源形式,提升廣告品牌的“投資回報率”。

好聲音拉來好生意

前面幾家衛視都在力推新節目,力求吸引人氣,再創收視狂潮。2012年,浙江衛視已經深深體會到王牌欄目的甜頭。一檔《中國好聲音》不僅讓浙江衛視打了翻身仗,也賺得盆滿缽滿。 2013年,它再次拉來了好生意。在浙江衛視2013年度廣告招商會上,《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獲得了超過10億元的廣告收益!其中,加多寶集團以2億元天價再度拿下《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的獨家冠名權,加上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等部分的廣告投放,加多寶集團2013年在浙江衛視的廣告投放總金額超過3億元。

除了加多寶獨家冠名,百雀羚7000萬獲得了節目的特約權,潔麗雅4600萬獲得了節目的互動支持權,OPPO手機2000萬獲得手機獨家支持權……此外,節目還有5個插口近80條硬廣告——據悉,第一季每15秒36萬的天價廣告費,在招商會現場再度刷新,直接飆升至15秒102萬。雖然目前每期《中國好聲音》的廣告時間已經縮短成了20分鐘,但計算下來,明年“好聲音”每周五一開嗓,就能掙到超過8000萬的廣告費。也就是說,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一個節目,就預計有10.4億左右的收益!

二三線奮起,樹立品牌

與一線衛視以品牌欄目吸金不同,二線衛視更加注重確立自己的品牌地位。江西衛視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發力,不僅整體收視上升迅速,部分原創欄目如《傳奇故事》以及部分電視劇已躋身收視三甲。為了持續這種前進勢頭,9月19日,江西廣播電視臺的媒體推介暨2013年度全國廣告招商大會在南昌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近600位嘉賓。本次招商會以“親·合力”為主題,還特別邀請了全國知名評論員曹景行、石述思,中國紅歌會資深評委閻肅、騰矢初,以及吳秀波、佘詩曼等眾多具有“親·合力”明星,全面立體展示江西衛視的凝聚力,以及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江西衛視以獨家原創欄目譽滿業界,包括全國第一檔調解類欄目《金牌調解》、全國故事類欄目引導者《傳奇故事》、全國唯一一個適合全家老少觀看的欄目《家庭幽默錄像》、全國名嘴名家匯聚的《深度觀察》、全國唯一一個晚間黃金時段播出的大型電視活動《中國紅歌會》,這些獨領的節目,為江西衛視打造全國影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江西衛視還將繼續發力,推出眾多新節目,包括獨家引進爆紅亞洲的頂級娛樂節目《大小愛吃》,由臺灣的人氣女王大小S聯袂主持,以加強對年輕人群的吸引力,進一步擴大江西衛視的傳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