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腔預防醫學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1-30 17:45: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口腔預防醫學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口腔健康教育是初級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口腔預防醫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李剛[1]等認為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創作是口腔醫學生的基本功之一,是醫生對人群促進口腔健康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高??谇会t學教育,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能夠在基層從事口腔衛生保健的醫務工作者,注重口腔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改善口腔健康狀況,提高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在這種背景條件下,我們對口腔預防醫學的教學作以下的探索,以尋求更適合預防口腔醫學課程的教學模式,為高職高專預防口腔醫學的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1 課程改革
我院《口腔預防醫學》在三年制高職高??谇会t學及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中屬于考查科目,由于在專升本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中所占比重較少,師生的重視程度不夠。早期該課程的教學主要以理論課教學為主,實驗實訓教學項目開出率較低。而基層口腔醫務工作者應具備較強的口腔疾病預防意識和醫患溝通技巧,具有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導干預措施的能力[2]。純理論教學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也很難適應崗位需要。自2010年起,我們對口腔預防醫學課程進行改革,增加實訓學時,開展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能力。由原來的理論課30學時,實驗實訓6學時改變為理論30學時,實驗實訓24學時,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18學時的實驗實訓課時用于社會實踐。
2 理論教學
口腔預防醫學這門課程內包含了大量的純理論、政策性內容,還有部分較抽象的提綱性知識。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較少,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效果較差。目前的研究證實,在口腔預防醫學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對課本上抽象的理論知識的掌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3]。自2010年起,我們在部分章節如口腔健康教育與促進,口腔健康調查及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等應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其余內容采用傳統的課堂授課的教學方式。在學期剛開始時,根據教學大綱引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制定提綱,收集信息,分組交流,歸納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并在課堂上進行演講,教師提問、點評。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收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收集信息過程中,師生走出課堂,面向社會,了解社會實際,積極尋找和發現切實可行的教學資源。通過研究性學習的鍛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鍛煉了自學能力,能夠理論聯系臨床實踐。
3 實驗實訓課
由于我國口腔疾病防治工作起步較晚,不僅口腔疾病防治機構不足,人才缺乏,而且人民群眾缺乏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識。成功的口腔醫務工作者,必須在執業活動中進行必要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識。我們在實驗實訓課的開設中以口腔健康能力培養為中心,將實驗實訓項目分課堂實訓項目和社會實踐兩部分。課堂實訓以口腔預防必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社會實踐側重于鍛煉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3.1 課堂實訓項目主要是口腔健康調查及標準一致性檢驗、菌斑控制、窩溝封閉,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口腔疾病預防方法,為口腔健康教育做必需的準備。同時,這些內容也是口腔助理執業醫師考核要求掌握的內容。我們對這部分內容的實驗實訓教學采取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側重于基本技能的訓練。
3.2 將口腔健康知識進校園、進社區等作為口腔預防醫學課程的社會實踐教學。實踐的內容包括口腔健康檢查、口腔健康咨詢、口腔健康教育等??谇唤】禉z查,有利于系統的歸納和總結已學的專業知識,并用于臨床實踐;口腔健康咨詢有助于他們了解社會,特別是基層對口腔健康的需要,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口腔健康教育增強了他們的專業使命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可以接觸到大量的“病人”,在相對輕松的情景下鍛煉他們的醫患溝通能力,有助于公共衛生能力的提高。通過幾年的連續口腔健康教育進校園活動,我院附屬小學學生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有明顯的提高。
3.3 加強口腔健康教育的訓練??谇唤】到逃翘岣呷褡宓目谇唤】邓健崿F人人平等享有基本口腔衛生保健、實現我國初級口腔衛生保健目標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措施。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的手段。為了培養學生的口腔健康活動能力,我們自2010年起,在附屬小學及其他專業學生中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在口腔健康教育與促進的實訓課中,我們讓同學根據不同的健康教育對象進行分組討論,根據不同的人群選擇適當的健康教育內容。如指導小學生正確刷牙,齲齒預防;幫助大學生認識智齒,口腔衛生知識競賽等;在附屬醫院孕婦學校指導妊娠期及嬰幼兒口腔保健等。通過這些口腔健康教育的實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促進。
加強口腔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人群口腔健康水平的需要,也是適應醫學模式轉變,塑造醫生形象,改善醫患關系的需要。我們通過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革進行探索和實踐,調動同學們自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對培養高質量的實用型人才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對人人享有基本口腔衛生保健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剛.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能力是口腔醫學生的基本功[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志,1994,4(2):106-107.
篇2
關鍵詞 現代教育理念;醫學院校;數學建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2-0111-02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Colleges under Guidance of Modern Education Ideas//QI Dequan, ZHANG
Ruodong
Abstract Modern educational ideas, such as inter-subjectivity concept,
quality education concept, and individualization concept and syste-
matize concept,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ide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education ideas,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
ching of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rea-sonably retu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imple-
menting hierarchic and sub-professional teaching mode;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college.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 ideas; medical colleges; mathematical modeling
1 引言
醫學生是未來的醫務工作者,一個優秀的醫務工作者不僅要掌握淵博的知識、精湛的醫術,更要具備創新能力。創新能力能夠在臨床治療、新藥品開發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領域發揮重大作用,促進醫學的進步。數學建模是運用數學化的語言和方法來表述現實生活中研究對象的內在規律,引導學生將求解到的數學結論返回到實際對象的問題中的過程[1],它是提高醫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在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下,現有高等醫學院校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實效性不強。因此,迫切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改革高等醫學院校的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模式。
2 現代教育理念對傳統教育理念的超越
理念的轉變是教學改革的先導?,F代教育理念是對現代西方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精髓和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精神的提煉和整合,它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的超越,為高等醫學院校數學建模教學改革指引了方向。比較重要的現代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主體間性理念、素質教育理念、個性化理念和系統性理念。
主體間性理念 傳統教育理念對教育主體的認識經歷了由“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轉變的軌跡。這兩種觀點在理論上各存偏頗,都根本否認了教育^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F代教育理念則認為由于教育活動是教與學的統一,因此教育主體呈現出“一體兩面”的性質。作為教育活動基本要素的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主體,雙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主體性活動,體現了“主體間性”。
素質教育理念 傳統教育理念過于重視知識的講授與傳遞,忽視受教育者實踐和操作能力的培養,結果導致只關注學生考試分數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弊端?,F代教育理念則主張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和訓練,認為能力與素質是比知識更重要、更穩定、更持久的要素。它特別注重教育過程中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作以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旨在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
個性化理念 傳統教育理念過于強調教育形式的統一性。在個體培養目標方面,與總體教育目的整齊劃一。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傳統教育通過統一的教學計劃、統一的課程與教學大綱、統一的課表與同步的教育進程及標準化的教育管理塑造不同的學生[2]?,F代教育理念則尊重學生的個性,認為每個學生由于其遺傳因素、成長的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的不同,必然導致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現代教育理念主張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評估標準,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
系統性理念 傳統教育理念提出“三中心論”,即書本中心、教師中心和課堂中心,主要關注學校的課堂教育這一構成要素。現代教育理念則主張把教育活動看作一個有機的生態系統過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就家庭、學校、社會各自而言,又分別構成一個子系統。
3 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的高等醫學院校數學建模教學改革致效方略
合理歸位教師和學生的地位 現代教育理念中的主體間性理論主張教育活動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一,矯正了傳統教育理念中“重教輕學”和“重學輕教”的教學價值觀的褊狹。在現代教育理念中的主體間性理念指導下,高等醫學院校的數學建模教學應當對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進行合理歸位,以“主體間性的師生觀”消解“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兩極對立觀。
以現代教育理念中的主體間性理論為指導,高等醫學院校的數學建模教學活動應加強數學建模指導教師與醫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作為指導教師,不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灌輸,而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參與式教學、啟發式與提問式教學、討論式教學、辯論式教學等一系列方法相結合,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要通過舉辦學術講座、建設數學建模課程學校網站等形式,積極拓展和構建課堂外的師生平臺。
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現代教育理念中的素質教育理念強調知識、能力、素質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有機統一,更重視教育過程中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作以及內化為學生的自身素質。數學建模的過程,本身就是理論知識運用和實踐操作過程相結合的過程。數學建模教育,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等醫學院校的數學建模教學,不應僅僅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更應注重實現理論知識講授與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統一。為強化醫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高等醫學院??山M織醫學生組建數學建模社團,積極鼓勵醫學生參加各個級別的數學建模競賽,在各種活動和競賽中鍛煉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在數學建?;顒雍蛿祵W建模競賽過程中,教會醫學生如何運用書籍、網絡等工具查閱相關資料,如何運用統計方法整理數據,如何運用SPSS、MATLAB等數學軟件分析數據,如何撰寫論文。通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鍛煉醫學生的毅力和耐力,提高醫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自學能力、對科技新成果的使用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實行分專業、分層次的教學模式 現代教育理念中的個性化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個性意味著差異性。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必須正視醫學生存在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不僅體現在醫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更體現在醫學生與其他專業大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醫學專業之間的差異。因此,要提高高等醫學院校數學建模教學的實效性,可在尊重這種差異性的基礎上,提出分層次、分專業的教學模式。比如在數學建模案例庫的建設過程中,可根據不同年級和不同醫學專業的特點選擇或編寫案例。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則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適合不同專業的數學建模教學案例。例如: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可選用“艾滋病的療法評價與療效預測模型”;針對預防醫學專業,可選用“傳染病模型”;針對藥學專業,可選用“藥物動力學模型”;針對生物醫學工程R擔可選用“DAN序列分類模型”;針對口腔醫學專業,可選用“牙弓生長模型”;等等。
切實加強學校各部門的協調和配合 現代教育理念中的系統性理念主張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是教育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因此,要增強醫學院校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實效性,首先要發揮高等醫學院校數學建模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數學建模的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指導教師的隊伍建設。同時,還應上下齊動,加強醫學院校系統內部各個部門和各環節的協調運作,取得黨政管理部門、教學輔助部門、學生管理部門的積極配合與支持。
4 結語
現代教育理念中的主體間性理念、素質教育理念、個性化理念和系統性理念為高等醫學院校數學建模教學改革指引了方向。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引下,應當合理歸位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注重對醫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實行分專業、分層次的教學模式,切實加強學校各部門協調和配合,從而提高高等醫學院校數學建模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許萬銀.數學建模方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