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設計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1: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園林景觀設計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園林景觀設計的理解

篇1

關鍵詞:美學原理;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審美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5-0152-02

1 引言

園林景觀若要實現真正的美學突破,首先應該與美學進行有機的結合。美學原理在園林景觀規劃中的作用非常明顯,園林的設計既可以體現視覺上的美感,也可以體現聽覺上的享受。所以對于園林景觀的設計來說,是能夠充分調動每一個感官,只有真正將其與美學原理進行結合,才能夠更好實現園林景觀設計的新突破。

2 美學原理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

在當前的園林景觀設計當中,美學原理的融入逐漸占據了較大的比例。首先美學原理中提到了許多在園林景觀規劃和設計中需要運用到的知識。如如何進行規劃可以使得園林看起來更加的整齊,如何通過植物的搭配襯托出園林想要營造的整體效果以及如何通過園林的打造,實現整體意境的美感等,都是需要通過美學原理的融入來展現的。所以美學原理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將美學原理更好的融入其中才能體現出園林景觀規劃的高水準。

3 園林規劃設計中的美學原理

3.1 對比襯托手段的運用

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最先體現出的美學原理就是對比和襯托。在園林景觀當中提到的對比和襯托不僅僅體現在植物安排的顏色上,還可以體現在外觀和形態的對比,通過這種既統一又有所差別的表現形式,體現出園林主要想突出的特點,主次關系可以更為一目了然。

3.2 組合美的呈現

組合美即是要求在一個園林景觀當中,需要多種植物共同組成一幅具有美感的畫面。如果只是單一的植物會顯得單薄,若是有太多的植物也會顯得繁雜而紛亂。所以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通過多種植物進行排列,以一種相對規則的狀態呈現出一種組合的效果,這就是組合美在園林景觀規劃中的體現。

3.3 意境美的體現

意境美是園林景觀規劃中追求的最高境界,體現在整體環境和氛圍的打造。園林景觀在設計完成之后,是供人進行欣賞的,所以需要相對的美感讓人感覺到園林的意境美。這就要求在設計中,利用景物營造美感,利用氛圍來烘托美感,需要園林設計充分的利用自身的真情實感,實現對景物以及園林的全身心情感投入,這樣才能在設計的園林景觀中,引起觀賞者的共鳴。

4 美學原理在園林景觀規劃中的具體應用

4.1 對比襯托原理的運用

在園林景觀規劃和設計當中,對比襯托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美學手段。通過對比和襯托,可以有效實現對園林景觀當中景物配置的疏密程度、景物的色彩對比安排、園林空間當中整體的彎曲與筆直乃至景物的大小和明暗對比,通過這樣的比較看出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點和次要點,體現出主次關系。主要是體現景物背景和主體的關系,這樣更容易激發人們對審美的一種情感。在園林景觀規劃中,對于景物、路面以及相關設計都是具有明確數據要求的:廣場最小坡度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區為1%,丘陵和山區為3%。道路縱坡應控制在0.3%~6%之間,每隔50~80 m設收水口,實際上,園林景觀局部區域內密度要更多些。按照這些嚴格的要求來進行對比設計,往往更能夠符合人們對于審美的要求,視線中的景觀疏密程度最為合適,也是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該遵循的原則。

4.2 組合美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組合美在園林景觀規劃和設計中的運用,主要就體現在通過多種植物,進行有機的排列,組成的一幅自然生態圖。如園林景觀設計中經常會用到框景、借景等手段來實現美感的體現,用這樣的方法來對園林本身進行分割,營造出步移景異的效果。另外園林景觀當中應實現借景,還可以借山水之景,將這些景觀都借用到園林當中。甚至連一些聲音都可以進行借用,如拙政園中,在進行園林景觀打造的時候就巧妙地借用了清風和明月,為園林景觀自身的情感體現就增添了一絲意蘊。

4.3 意境美在園林規劃中的運用

在園林意境美的體現中,主要是通過對園林中整體美感的把握,實現了對園林整體環境的烘托。意境美的主要承擔對象就是欣賞者,所以需要依據一些具體的原則,進行一些意境景觀的打造。比如在一些座椅的建設上都是具有明確數據規定的:座凳高度一般38~40 cm,座面寬40~45 cm,單人座椅長60 cm,雙人長120 cm。所以意境美的體現,首先也應該以欣賞者欣賞場所的打造做為基礎。其次意境美的打造不能夠只是局限于某一景物之上,要明確意境美不同于景物,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是需要欣賞者用心來感受的。

如圖1就是一處園林景觀設計圖,在圖中對于基礎景觀的營造基本都可以體現出來,包括靜態的道路植物和動態的水等等,同時在構圖和設計上也能夠不拘泥于傳統的筆直構圖方式,選擇了半圓的規劃,符合了人們對于美的要求。另外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有供兒童玩耍的滑梯,也有供成人休息的座椅,所以該景觀可以說滿足了園林景觀設計的大多數要求,也能夠讓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一種美和享受,意境美的營造就相對成功。

園林設計者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以觀賞者的角度來進行思維的創造。對于這種無形的、無限的而可以讓觀賞者盡情想象的內容,做為園林的設計者,都是要充分考慮到的。所以意境美的營造,首先就要考慮大眾對于美的理解,只有迎合大眾口味的景觀設計,才能夠體現出意境美在其中的展現。

5 結語

美學原理與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結合,已經成為未來景觀設計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規律。美學原理的融入可以為園林景觀設計提出更多可行性的建議,同時更加符合人們對于美的追求與享受,符合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提升的審美水準。所以利用美學原理做為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指導理論,可以推進我國園林設計行業的不斷進步,為我國打造出更多的園林景觀做出努力和貢獻。

參考文獻:

[1]孟宇軒.園林環境中光景觀的應用與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2]肖篤寧,李曉文.試論景觀規劃的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J].生態學雜志,1998(3):47~53.

[3]任濤.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審美需要與美學追求[J].中國集體經濟,2013(6):94~95.

篇2

關鍵詞:節約理念;園林景觀;設計

前言

隨著新時期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的構建在社會建設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愈加顯著,甚至節約和低碳等科學的建設理念一度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進步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此思想的影響下,世界各國在發展過程中都加強了對節約型社會和環保型社會建設的重視,希望在節約理念和環保理念的指導下能夠改善當前社會上存在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現狀,真正將我國建設成為節約型社會,實現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在園林景觀設計方面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適當的滲透節約思想,將節約思想貫穿于園林景觀設計的方方面面,為我國園林景觀設計事業的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的進步提供堅實的保障。

1加強節約型景觀設計的必要性

在城市建設工作中,節約的本質就是在社會經濟建設活動中盡量減少對各項資源和能源的需求,進而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和有步驟的使用各項資源,實現對各項能源的可持續使用[1]。將節約理念滲透于園林設計工作中,就是在園林設計環節應該重視資源和能源的節約利用,保證相關設計內容能夠有助于改善當前我國社會生態環境,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方面貢獻相應的力量。由此可見,在全面推進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將節約理念滲透于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進而以節約理念作為指導思想對城市綠地進行合理規劃,適當改善城市中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以及社會大眾生活品質的提升產生著積極影響。

2園林景觀設計浪費現象分析

2.1對材料的選購控制工作相對忽視在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相關景觀設計材料的選擇和使用。每一項園林景觀設計工作都必然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而不同材料的質地、型號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如果無法對材料的使用情況進行科學的控制,就必然會造成巨大的浪費,影響園林設計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而當前我國部分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開展對材料的選擇相對忽視,不注意不同材料之間的搭配組合,不僅造成了材料的嚴重浪費,還極大增加了建設成本,后期維護費用也相對較高,不利于園林景觀設計的穩定發展[2]。2.2對國外設計理念盲目追求隨著國外設計思想在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的滲透,一部分設計工作者為了增強自身景觀設計的吸引力和“時尚感”,盲目地追求國外設計理念,造成所設計的園林與當地整體城市環境不契合,甚至對當地城市文化建設以及景觀植物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不僅無法貫徹解決思想,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限制了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2.3水景設計不重視對生態平衡的維護水景設計是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不論是對于雨水較多的東部城市還是干旱少雨的西部城市,城市水景設計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甚至對城市的整體設計效果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但是當前我國城市水景設計工作對生態環境的維護還不夠重視,極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水景區水生生物的死亡,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

3園林景觀設計中節約理念的體現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節約理念表現在多個方面,如資源的節約、能源的節約、材料的節約等,只有保證園林景觀設計節約的全面性,才能夠促使節約理念的影響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保證我國園林景觀設計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下面本文就選取其中幾個點對節約理念的體現進行具體分析。首先,對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節約使用。在節約思想的指導下,園林景觀設計必須重視對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科學使用,注意通過合理配置提升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使用效率,進而全面維護園林景觀設計的生態平衡,實現環境保護的重要發展目標[3]。如充分合理利用屋頂土地資源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既能夠維護城市生態平衡,還能夠促使城市土地資源的使用率得到顯著的提升。其次,照明電能的節約使用。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夜景的建設與電能的使用存在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因此也應該注意在此環節中適當的滲透節約理念。在具體操作方面,相關設計部門在景觀設計過程中一般會降低時鐘控制燈的使用幾率,而是采用聲控燈以適當節約電能,維護城市的和諧發展。最后,材料的節約。在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會使用大量的材料,并且這些材料的使用往往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4]。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部門可以探索廢棄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方式,以廢棄材料構建環保型生態園林景觀,促使節約思想在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的作用得到良好的發揮。

4設計中滲透節約理念的措施

4.1對園林植物進行合理配置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在對園林植物進行科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按照科學的設計理念將樹木作為植物配置的主體,進而通過合理的搭配,構建喬木、灌木和草地相結合的生態復合型結構,凸顯景觀設計工作的生態性,促使園林景觀在維護城市生態平衡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只有將喬木、灌木和草地進行合理的配比,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植物生長過程中對水資源的浪費,維護園林景觀的生態平衡。4.2保持原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加以設計在城市園林設計工作中,因地制宜是最好的節約成本措施,只有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基于因地制宜思想開展各項設計工作,才能夠實現對現有景觀資源的充分利用,在保護當地園林的基礎上,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大的城市綠化效果,進而有效解決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浪費現狀等,促使園林景觀設計的節約性能和環保性能得到最大的發揮[5]。4.3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實施技術創新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利用科學技術實施技術創新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設計人員可以探索相應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凈化等措施,在為園林建設提供豐富水資源的同時也能夠降低污染,對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4.4在園林設計的管護環節中滲透節約思想在園林設計工作中,除了初期園林建設方面的設計需要滲透一定的節約思想外,在管護方面的設計也應該重視對節約理念的滲透,只有保證真正將節約理念貫穿于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全過程,才能夠促使節約理念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推動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得到持續健康發展[6]。基于此,在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應該明確后期管護工作中的注意事項,保證管護人員在設計準則的指導下能夠真正基于節約理念開展管護工作,提升園林景觀管護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園林景觀設計節約效果的凸顯奠定堅實的基礎。

5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將節約理念滲透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實施科學的指導,對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工作以及城市的和諧發展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注意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適當的滲透節約思想,在節約理念的指導下開展各項設計工作,保證設計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開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許亞楠.試論節約理念影響下的園林景觀設計分析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0):2691-2691.

[2]于乃浩.節約理念影響下的園林景觀設計[J].現代園藝,2015(18):91.

[3]陳淑媛.成都市人民公園節約型景觀設計評價研究[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5.

[4]彭美元.論弗雷德里克•L奧姆斯特德的景觀設計理念和實踐[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3.

[5]依宏帥,魏嘉儀.現代景觀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與財富,2014(9):133-133

篇3

關鍵字:美學原理 ;園林規劃設計;具體應用

Abstract: People in the pursuit of beauty and promote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development, must think about landscape,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beauty, aesthetic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use the various factors of the landscape aesthetics and art combined, and through the beautiful form of specific performance, the A variety of landscape use in the garden to get sufficient play, for people to create a kind of beauty to enjo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aesthetics from the start, pointed out its application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principles of aesthetics; landscape design;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

園林規劃設計需要和美學藝術相結合,既突出視覺效應中的色彩美,又能夠享受聽覺中的音樂美,使得大眾在欣賞園林景觀時能夠充分的調動多感官。要實現美學原理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結合,就需要先對美學原理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運用的得心應手,下面本文就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并在分析的過程中論述美學原理的具體應用。

一 園林規劃設計中的美學原理

園林規劃設計中要充分的運用美學原理,將景觀中的各要素和美結合,能夠更好的突出形象,那么在園林規劃設計中具體要遵循的美學原理有哪些呢?

首先表現為對比襯托手段的運用。對比襯托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美學規律,園林設計中,要在對比的基礎上才能夠凸顯主題,才能夠彰顯豐富的色彩,才能夠實現美的享受。美學中的對比不僅是色彩的對比,還有園林景觀中外觀的對比和形態的對比,在對比中能夠體現出既統一又變化的特點。

其次,園林規劃中的美學原理還表現在組合美的呈現。園林規劃設計中需要有景的配置來突出美,由于每個景物各不相同,形態各異,但是單獨使用又略顯單調,因此要展現美感就需要進行組合,美學原理中將之稱為組合美原則。

最后需要實現意境美。園林要想讓他人感受到美,首先需要具備美感,而意境美在美感營造中具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說在園林規劃設計時需要有創造性的營造意境,做到用景物創造美感,用意境營造美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投入設計者的真摯情感,要有創新的思維,才能夠充分的將這種意境美呈現在園林規劃設計中。

二 美學原理在園林規劃中的具體應用

園林規劃設計的目標就是要盡最大限度的凸顯美感,為此需要在規劃設計中堅持美學原理,上文中簡單的從三個方面對這一原理進行了分析論述,下面本文就對該原理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具體應用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對比襯托原理的具體應用

對比藝術是園林規劃設計中不可或缺的美學表現手法,園林中景物配置的疏密程度,景觀色彩的變化、園林空間的彎曲和筆直等,以及景物的形態和大小、虛實明暗、剛柔程度等,都是對比襯托手法經常運用的。在園林規劃設計應用中,首先可以利用該手法突出重點。在人們的觀念里,對比主要是突出主次,因此在園林規劃設計中,需要注意主體和背景之間的關系,利用對比襯托的手法來突出重點,這樣更容易激發起人們的審美情感。其次可以運用動靜對比的手法在園林規劃中創造美。園林中具有很多固定不變的景物,而以此為背景,運動的隊形更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這就是所謂的動靜對比突出美感,即動態美的展現。相對于靜止的景物來說,動態的景物更具有生機和活力,更能夠展現外觀形態,因此更能夠彰顯美感。例如水景,其能夠在風的吹動下波浪起伏,變化多端,用動態的水景和周圍的靜態景物相結合,能夠更加展現景物的情致和美感。最后,對比襯托原理的運用還體現在虛實對比上,古語曾用“密不通風,疏可走馬”來形容疏密和虛實在繪畫構圖中的作用,這種手法也能夠應用在園林規劃設計中。園林景物在配置中可以運用疏密和虛實的對比給人一種變化多端的神秘感。在園林空間的處理上,開敞是虛,閉合是實,虛實對比之間更能夠彰顯美學藝術,同時虛實的對比中還能夠增加景致的深度效果。

(二)組合美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組合美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具體體現在園林組景的應用上。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經常會用到框景、借景以及障景等表現手法來展現園林的美感,對園林空間進行剪裁和分割,在變化中營造出步移景異的效果。組合美的應用具體表現在景和景的組合中。景景組合設計中,可以采用借景的手法,園林借景,不僅能夠借山水之景、植物之景以及建筑之景,還能夠借助自然界存在的各種景物,甚至是水聲和風聲都能夠借助,這樣能夠在園林設計中為人們提供一種視聽覺盛宴。例如蘇州的拙政園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成功了借了清風和明月,為園林美的呈現更增添一絲風韻。

(三)意境美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意境的營造能夠給園林帶來意想不到的美感,最能夠打動人并且傳遞美的園林設計是情景交融且充滿意境的,那么意境美在現代園林規劃設計中是怎樣應用的呢?首先設計者需要創新的思維,觀賞者的素質需要提高,這樣才能夠發現意境美。意境美的創造需要依附于園林景觀的創造上,意境美在具體應用是需要保證在景物配置的基礎上實現立體布局,由景物來詮釋意境美。由于意境不是像景物那樣可以摸得到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到的,因此其是無形的、是無限的、是可以想象的,每個人的感受不同,獲得的意境美也不同。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迎合大家的口味,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意境美的營造上之前需要先了解大眾的需求這樣大家才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園林的意境美。

結束語:物質文化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尤其是對美感的追求,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也在不斷地發展。園林的規劃是設計者對于風景的再創造,是在充分發揮景物用途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展現其美感,并且使人們通過對園林景觀的欣賞陶冶情操。園林規劃設計需要充分應用美學原理,本文就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論述,指出了美學原理在規劃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希望本文對于美學原理和園林設計的應用對于今后的園林規劃設計工作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使園林的設計能夠充分的展現美,最大限度的促進園林規劃設計朝著美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鄒艷紅 淺談美學原理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第05期

[2] 魯敏 李英杰 園林景觀設計 科學出版社,2006-03

[3] 李廣強 園林設計中美學原理的運用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年第3期

篇4

1.1地域文化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

創作素材由于園林景觀設計兼具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特點,設計的對象和方法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具有獨特性的地域文化成為了設計師的創作素材,并將其融入到園林景觀中,以此作為對當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的展現,從而使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品味得到提高。對設計師而言,要想在當地的地質植被、氣候水文等自然環境條件及人文歷史、風土民俗等人文環境中尋找靈感,必須對當地的地域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才能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充分地展現出當地特有的地域文化。

1.2園林景觀設計是地域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

地域文化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能通過園林景觀設計的強大表現力反映出來,集中表現為當地人民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時也通過與園林景觀設計的融合獲得了更廣闊的創新及發展的空間。設計師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在理解及吸收當地地域文化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文化理念,讓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既有歷史性,又有時代性,以此加強園林景觀的吸引力和文化內涵,使游人在游覽園林景觀時能對當地的地域文化產生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因此,園林景觀設計是地域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

2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表達原則

2.1獨特性原則

設計師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進行地域文化的表達時,應注意對當地的歷史建筑、文化傳統、風土人情及建筑風格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對其獨特性進行充分的挖掘,從而使園林景觀具有更加深刻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為游人展現出本地獨有的文化氛圍,實現設計的與眾不同和匠心獨運。

2.2整體性原則

地域文化的形成依托于地域環境,而地域環境則是一個生態系統,擁有整體性的特點,且與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的關系密不可分。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注意考察地域環境的因素,根據地域環境的客觀規律,把園林景觀中的自然、人文景觀和生態特點有機地結合統一起來,使園林景觀與地域文化具有一致性和協調性。

2.3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要求園林景觀設計必須加強對保護及利用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的關注,從全局出發,綜合分析地域內的全部資源,使園林景觀符合科學發展觀,進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園林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園林景觀設計應注重對歷史遺跡的合理開發和建造,使歷史文化能夠可持續發展;二是園林景觀應對生態系統內的各個物質和能源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和利用,保障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表達方式

3.1適度保留地域傳統

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適度保留當地的地域傳統,以刪減瑣細和留取精髓的方式突出地域文化特點。由于保留的設計手法較為簡單,其協調性較高,效果較為明顯,且對景觀環境的破壞較小,在歷史價值高、保留較為完整并有典型性的傳統園林景觀中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能有效減少對歷史建筑的破壞,保留園林景觀的傳統地域文化。

3.2抽取地域文化元素

對具有地域特色的資源進行收集和整理是園林景觀設計中表達地域文化的方式之一,通過對典型元素符號的抽取來展現當地的民俗文化和地方傳統。這種表達方式在設計空間結構時雖然不需遵循傳統,但更注重元素符號的典型性和象征性,這些元素符號既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民俗文化,在園林景觀中通過雕塑和小品等形式展現出來。

4結語

篇5

關鍵詞:城市規劃;市政設計;意義;有效方法

一、住宅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在住宅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園林景觀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運用造型手法,將山水引入到住宅中,確保住宅和園林景觀有機整合成統一的整體,為人們打造新鮮、怡人的住宅空間。同時,融入了居民建造手法,并結合當地的民俗風情,進行再創造[1]。充分運用本土的材料,將現代手工工藝運用在住宅園林景觀設計中,從而使得園林景觀設計的內容更加豐富。另外,對地形地貌和植被等進行科學的設計,通過燈光設計烘托氛圍。總之,通過園林景觀設計,所以有利于提升住宅居住品質,因而極大的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二、提高住宅居住品質科學管理景觀設計的對策

(一)設計命題和住宅銷售相結合

在住宅建筑期間,為了有助于提升住宅居住品質,需要進行園林景觀設計,進而確保住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為建筑工程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發揮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住宅居住品質,并優化園林景觀設計,應當加強對園林景觀設計的科學管理,在設計過程中,使得設計命題和住宅銷售有機整合在一起,園林景觀設計師在命題設定時,需要考慮到將設計命題和住宅定期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進行定位包裝時,不僅包含了園林景觀設計,而且涉及到設計風格選擇和建筑設計等方面內容。在相同的命題條件下,對建筑進行設計期間,需要健全住宅的園林景觀,使得建筑物的美觀能夠呈現出來。同時,創建和住宅以及園林景觀相匹配的空間,從而完成完整的設計。由于建筑物和景觀是有機的整體,園林景觀設計師在展開設計過程中,應當從環境和消費者等諸多角度出發,所構建的建筑環境應當保證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此外,設計師在園林景觀設計時,一定要充分利用建筑場地,將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建筑場地有機相互整合,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設計師必須對水文、地質和地形等諸多方面予以全面考慮,當然,所制定的園林景觀設計方案應當保證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減輕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傊?,需要促使園林景觀設計和建筑施工能夠統一整合在一起,從而達到住宅園林景觀設計的效果。對于我國古典園林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師在設計時,要突出園林景觀的意境,進而充分表達設計師的想法。

(二)對設計手法和風格的管理

由于設計風格能夠突出設計內容的風貌,而設計手法則是勾畫容貌的手段,為了促使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更加具有特色,應當充分表現設計手法和設計風格,從而使得園林景觀設計更加具有新鮮感與沖擊力。當然,在住宅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不管是采用何種設計手法和設計風格展開園林景觀設計,設計師要確保所設計的內容深受人們的喜愛,盡管園林景觀設計的不同表現形式,但設計師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要對設計思路予以深化,通過明晰設計思路,從而有利于園林景觀設計能夠符合銷售市場的基本要求。在住宅建筑建設期間需要進行園林景觀設計,而在住宅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盡管設計公司設計出了不同種類的設計方案,但為了確保園林景觀設計方案更加具有合理性,所以園林景觀設計師在設計期間,應當從住宅建筑整體情況出發,對諸多設計方案予以優化設計,對一些設計方案加以整合,進而構成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從而找到正確的設計方向,為提升住宅園林景觀設計科學性奠定良好基礎。

因此,為提高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方案的質量,園林景觀設計人員要從住宅建筑和人們的需求等角度出發,園林景觀設計師設計時,要最大程度的滿足住宅建筑的基本要求,明晰正確的設計思路和方向,將園林景觀設置和成景等向房地產開發商予以明確告知,使得房地產開發公司對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有深刻的理解。由于住宅園林景觀設計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園林景觀設計單位為了贏得開發商的信任,應當對住宅項目園林景觀進行精心設計,聘請具有先進經驗和豐富專業知識的園林景觀設計師展開設計,對住宅園林景觀設計工作進行合理開展。同時,在住宅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房地產開發商要和園林景觀設計單位予以密切配合,從而保障園林景觀設計方案符合標準,因而向消費者呈現優美、具有特色的園林景觀[6]。在園林景觀設計期間,為了進一步提高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方案的質量,管理人員應當協調工作,對住宅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協調和管理,為園林景觀設計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創造有利條件,那么,管理人員要對園林景觀設計時存在的障礙和問題予以解決,從而實現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方案的合理性,當園林景觀設計單位將設計方案設計完成后,要將園林景觀設計方案詳細的向房地產開發單位介紹,從而促進房地產開發商能夠認可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方案。

(三)保證環境景觀的良好性

在優化商品住宅特征期間,保證環境景觀的良好性是主要的途徑,目前,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在住宅建筑建設過程中,為了滿足人們對建筑物功能和景觀等的需求,應當確保住宅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那么,在實現環境景觀良好性時,要使得住宅環境資源共享和良好,確保住宅內具有優美的山景和樹景,還有清澈的水景。園林景觀設計師在對住宅園林景觀進行規劃設計時,應當將這些優美的自然資源環境合理的進行設計,促使人們能夠觀賞到良好的景色。此外,如果自然資源環境未能得到共享,對住宅園林景觀設計起到了限制作用,園林景觀設計師應當采取有效的彌補措施,通過構建人工園林景觀環境,從而保證住宅園林景觀的良好性。同時,要保障住宅園林景觀歸屬領域的良好性。

對于歸屬領域良好性而言,指的是在住宅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當保證每家每戶都能夠分配到比較合理的領域空間,盡管領域空間不能歸屬于每個家庭,然而,卻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利于人們使用和享受,繼而被人們認可。當然,為了確保住宅園林景觀歸屬領域的良好性,要對院落空間、環境等諸多要素予以綜合考慮,進而為人們打造宜人的景色環境。另外,保證住宅居住物理環境的良好性。在園林景觀設計時,一定要確保通風、采光和隔聲等方面的正確性,在設計時,必須保證日照間距的合理性,而且在夏季通風流暢,在冬季能夠抵抗寒風,從而有助于住宅園林景觀設計的科學性。

結束語: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加大了城市化建設力度,進而為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利途徑。當前,消費者的經濟能力有了明顯提升,所以對住宅的居住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在對建筑項目進行設計階段,應當從消費者和構建生態環境等角度出發,對住宅進行優化設計,使得建筑住宅戶型向健康和生態環境等方向發展,進而確保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更加符合規范。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住宅居住品質,必須對園林設計予以科學管理,從而為提高住宅品質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穎軒.提高住宅居住品質科學管理景觀設計[J].中國科技博覽,2011(15):188-189.

[2]歐陽路.居住小區生態環境景觀設計探析[D].南昌大學,2014.

[3]郭君潔,常春雷.淺談獨立式住宅基地景觀設計[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14(9):94-95.

[4]曹艷,唐茜,張文等.生態理念在住宅小區景觀設計中的運用探討——以黃石市某小區景觀設計方案為例[J].現代園藝,2014(14):88.

[5]賈娜.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盛世豪庭居住區景觀設計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4.

[6]文麗.現代密集型別墅居住區景觀設計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14.

篇6

關鍵詞:園林景觀;教學;生態理念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逐年上升,中國的生態環境出現了嚴重的損傷,當下人們對環境保護的呼聲愈發強烈。為了能確保經濟的長遠、持久、健康發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立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生態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園林景觀設計專業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培養具有生態理念的園林設計人才顯得勢在必行,尤為迫切。

一、生態與生態設計

生態應是對自然環境中生物的生存狀態的簡稱,包括生物與生物之間,也包括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緊密關系。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衍進,人們對生態的理解越來越寬泛,大多涉及到和諧的、健康的、美好的事物都被大量納入生態理念的范疇里。生態概念似乎總與綠色相聯系,生態設計一般也指綠色設計,也叫生命周期設計,也就是說那些成良性循環狀態的,有利于環境發展的設計都可以算作是生態設計。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無論是策劃流程還是執行措施都要將環境因素考慮進去,或者說設計被人們利用多久,環境因素就要存在多久。所以,生態設計必須要重視人類與自然環境間的和諧、相融、發展。那么,作為園林景觀的設計者就要對設計環節中的環境因素給予調控,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損耗,最終實現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二、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生態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生態理念勢必成為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的重要主題。面對西方國家對生態設計理念的推崇,中國在這方面也逐漸采取相應措施,除了制定相關政策法規以外,還鼓勵那些有著生態理念的設計者積極參與到行動中來。然而,現實情況是,中國園林景觀設計者中真正懂得生態設計的人并不多,尤其是現今的大學教學培養的學生,總是一味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感,而忽視了設計對象的氣候條件、環境因素等。對園林景觀設計有著錯誤的認識,設計園林時只單純考慮審美問題,將精力花在景觀外在的構圖、色彩、造型上,而忽略了生態理念,這是高校進行園林景觀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漏洞。因此,園林景觀設計教學改革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借鑒西方國家在景觀設計中的經驗,其次就是加強各方合作,共同探討改革策略。例如,美國景觀設計中對生態問題的考慮就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當然,起初的美國園林景觀設計師們也同樣認為審美是園林設計需要考慮的第一因素,但隨后的設計師逐漸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將生態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融入進園林景觀設計中。園林景觀設計的任務是創造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所以強調生態理念和用地規劃,培養學生的自我創造力和處理各類棘手問題的決斷力,是教學改革的關鍵點,這一點可以借鑒美國等國家的經驗。

三、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生態理念的培養

將生態理念融入到園林景觀設計教學的具體課程中。目前很多農林院校的景觀設計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因為整個大學期間都是在課堂上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而很少有深入到生活實踐,與大自然進行接觸的機會,這就造成了學生所學知識無法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因此,要將學生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放到實際生活中,帶領學生深入實踐,感受生態設計的魅力。同時,農林院校選擇的教材都是按照教師的自身情況而進行的,那么除了要安排園林景觀設計理論知識外,還要設置專門的生態設計課程,選用相關的生態設計知識的教材,開展生態設計理念教學活動。生態知識教授和生態設計課程方面。生態知識的積累和生態設計課程的學習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所以一定要結合每個學年進行規劃學習,切忌急于求成。首先要很據學年設置課程,做到循序漸進、逐步推進,讓學生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繼而將生態設計理念運用到實踐中;其次就是在園林景觀設計基礎教學中適當融入生態理念,以期保證學生能夠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學習園林景觀設計知識,提高必要的設計能力和管理技能;再次要在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加入理論課程,特別是生態設計理論課程,將生態理念慢慢滲透到各個課程的講解中;最后要設計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教師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進,適當加入生態設計理念,確保學生在接受過程中時刻汲取生態設計理念的“養料”。生態設計理念相關課程的設置方面。農林院校要定期邀請相關專家來校講座,組織和鼓勵學生進行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理念知識的討論,并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力參加園林景觀生態設計比賽。在設置生態設計相關課程方面,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展開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集體討論,最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挖掘其潛藏著的巨大能量。教師要幫助學生把實踐調研結果與生態設計理念知識結合起來,突破學科界限,活躍學生思維。在建立園林景觀生態設計教學理念時,還要嘗試使教學模式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建立多校合作機制,提供網絡資源平臺,保證學生能夠接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從而建立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理念。

四、結語

在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建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因此農林院校在培養園林景觀設計師時要將生態理念的培養作為關鍵。高校中園林景觀設計教學改革要以培養新型的設計人才為依托,逐步將生態理念體現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這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園林景觀設計者們身負的重任。需要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努力研究,堅持探索的步伐,不辱時代的使命。

作者:夏忠軍 單位:湖南理工學院

參考文獻:

篇7

1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特點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形成較為獨特的鄉土景觀。在歷史漫長的古代,無論是官宦之家,還是文人墨客,都對審美有著較高的要求,都會在設計居住環境時將藝術文化應用其中,以便能夠打造出更加宜人居住的優美環境。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充分考慮到光線、氣候、溫度等一系列因素,無論是布置亭臺樓閣,還是種植植被,亦或者布局園林結構都對其予以考慮,除此之外,還將園林內的景觀環境與外界的景觀環境予以有機結合,讓人們在對優美的園林景觀進行欣賞的同時,也能夠與大自然實現親密接觸。中國古典園林設計還較為重視空間曲折變化和空間組織手法,努力做到虛實相間、動靜結合,將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充分結合起來,以此來打造出獨特的個性化功能空間。例如揚州個園就是揚州古典園林中最具藝術價值、最富盛名、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園林,集中了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精髓。

2古典園林設計思想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2.1“天人合一”的古典造園思想的應用

古典園林設計思想極為推崇順應自然的發展讓園林設計與大自然進行有機融合,園林設計效果務必達到“天人合一”,這也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需要予以關注的重點,從目前來看,雖然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已經取得較大的發展,但是卻沒有足夠重視自然的生態環境,這樣一來,就造成較多生態資源浪費。

2.2古典園林中意境創造思想的應用

古典園林設計思想特別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積來營造出無限意境”,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合理布局景色。例如北京頤和園在自身建筑的獨特性基礎上巧借玉泉山的美景,讓二者相映成輝,一起將頤和園的整體美觀體現出來。又如揚州個園的面積雖不大,但一處一景,將造園者的匠心獨具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特別是個園的疊石藝術讓人嘆為觀止,個園利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堆疊4種不同的石料(宜石、筍石、黃石、湖石)來營造出“春、夏、秋、冬”4景,表達出“冬山宜居”“、春山宜游”“、秋山宜登”、“夏山宜看”4種截然不同的詩情畫意,最終形成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精品杰作。

2.3因地制宜的古典園林設計技巧的應用

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加、大氣污染、用地日益緊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現代園林景觀建設的用地面積也較小,應用因地制宜的古典園林設計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古典園林設計思想對于空間變化往往要求既統一又多樣,那么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古典園林設計思想層次變化的特點,必然會大幅度增加園林景觀的空間層次感,打造出現代、立體、多樣的園林景觀空間。

3古典園林設計思想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繼承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日益加快,中國文化正在遭受多元化文化思想的沖擊,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底蘊也與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漸行漸遠,但無論是古典園林的設計思想,還是古典園林的創作手法都能夠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提供許多思考、許多借鑒。從目前來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過多地受到西方園林景觀設計思想的影響,雖然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個性,但缺乏內涵,完全沒有考慮到中國人內心對于園林景觀設計的理解和感受,必然不利于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因此,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務必要繼承發展古典園林設計思想,營造出具有適宜居住和較強觀賞性的景觀作品。這既是對中國歷史傳統的繼承,也能夠讓打造出來的園林作品更符合中國的國情,更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4結語

篇8

關鍵詞:視覺元素;園林景觀設計;應用

前言:園林景觀設計將美學知識、建筑學知識、以及環境建設和規劃結合在了一起,可以說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項較為綜合的設計工程。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還有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在精神上面的追求越來越高,并且對于審美的能力也有了提升。因此園林景觀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對于園林景觀在審美上的設計。因為人們非常注重第一眼的印象,而第一眼的印象就是通過視覺元素來進行評判,所以園林景觀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視覺元素,同時,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一、園林景觀設計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項復雜的設計工程,它主要是在以前園林景觀設計理論的前提下,應用現代的工程藝術以及園林藝術,對現在的地形進行改造,然后種植上一些植物,再建造一些建筑等,創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環境,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同時也可以對現代人們當前的生活需求、審美能力以及設計人員的想法進行真實的反映。并且,園林景觀設計既是園林藝術和建筑藝術,并且它還也是視覺藝術,其中視覺藝術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們認知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視覺,同樣也是人們較為直接的認知方法,一個和諧美好的環境可以讓人們的心情變得更加愉快。但是在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因為很多的設計人員常常會注重園林景觀的功能,對其視覺上產生的效果重視程度不足,因此致使一些園林景觀在視覺上沒有了觀賞的美感。隨著人們對精神上追求的不斷提高,使得設計人員也開始注意園林景觀視覺上效果的重要性。

二、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里面的應用研究

一件藝術品的完成,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第一個要素就是點,第二個要素就是線,第三個要素就是面,而這三個要素也正是視覺元素中的重要組成內容。點、線以及面這三種要素也是任何形態的基本前提,換句話說就是所有造型開始的源頭。

1.園林景觀設計中基礎的視覺元素

首先就是對于點的應用,點在視覺元素里面,是一種常見的要素,同時也是一種最基出的視覺符號,在組成一個圖像之前,點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基本內容。在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角度來觀察,可以將植物的植被,建筑物上的燈具,中心的亭塔,水池,甚至是一些雕塑等等,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基本的視覺符號,也就是點。通過這個基本的視覺符號的位置,也就是點的位置,能過對園林景觀的整體布局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換句話說就是點可以對園林景觀的布局有較為直接的影響。當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豐富視覺效果的裝飾性點,也可以運用一些其他的功能性點,這樣就可以利用點來傳達相應的視覺信息,因為點是非常細小的,所以在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利用點的對稱性、虛實性、漸變性、以及重復性等特點,將點的功能性充分發揮出來,與其他視覺元素融合在一起,進而起到裝飾的作用,有的情況下,點還可以起到更多的作用。

其次就是線的應用,線其實就是通過點的組合連接而成。因為在人們的視覺感知世界里面,會經常有許多的點遵循一定的方向,排列組合在一起,而這個時候再去觀察,點就逐漸不成了線,不再是單獨的一個點。換句話說我們也可以將線理解成是點按照一定的運行軌跡組成的。在線的屬性方面來看,線不僅是有方向的,同時它還具有一定的長度,線的外形會發生很多的變化,例如,線可以發生轉折、輕重、頓挫,甚至也可以變粗變細等等。當然線還可以在視覺上給人們一種連續、移動、力量以及彈力等多種不同種類型的視覺效果。在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線能夠在視覺上引發沖突以及沖突的效果,線有時候還會在版面上面顯示出和諧以及緊張的視覺感受,并且線還擁有一定的獨立性。在園林景觀設計里面,小路、長廊、曲橋或者是欄桿、路燈等建筑都可以將其看成是線條,也正是這些線的方向以及長度,就會給人們的視覺上,帶來不同的觀賞感受與觀賞效果。

然后就是對面的應用。園林景觀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面的應用主要就是體現在平面上,同時也可以在園林景觀的立體空間中有所體現,能夠進行傾斜或者是垂直的處理,還能夠利用平行、相交以及切割等對面進行特殊的展示,然后通過這種不同的變化效果,讓整個園林景觀的設計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面元素一般會在不同色彩的組合之下以及多次的強調中,慢慢凸顯出來,進而與周圍的環境很好的融合起來,進而提升園林景觀設計的視覺效果。

最后就是對于其它視覺元素的應用。園林景觀設計中,其他的視覺元素有形體應用以及色彩應用等。形體可以是指園林景觀設計里面的假山、雕塑等建筑,在對形體進行設計的時候,如果設計得非常好,就能夠帶給人們視覺上的強烈沖擊。因為形體在園林景觀設計的三維空間當中,是面的一種活動軌跡,面得不同帶來的方向也會有所不同,而形體就是不同面邊緣連接在一起組成的。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常常會將多個元素進行對應、融合,然后帶給人們更好的視覺沖擊效果。色彩,是我們大家最為熟悉的一種視覺元素,同樣的在園林景觀設計里面加入色彩之后,也可以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不同感受。例如,紅色、淺粉色或者是淺紫色等能夠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同時還會讓人們體會到溫暖的視覺感受,而黑色或者是藍色,則會給人們帶來冰涼、冷清的視覺感受。所以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需要利用不同的色彩進行設計,進而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感受。

三、結語

視覺元素之間通過不同的搭配,組合在一起之后,帶給人們的視覺效果是非常不同的,能夠提高人們對園林景觀設計的興趣,如果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忽視了視覺要素對于設計產生的重要作用,就會使得整個園林景觀的設計變得無趣,因此,園林景觀設計的工作人員,需要重視視覺元素,加強對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研究的力度,讓園林景觀的設計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張輝.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1:148-152.

[2]張曉宇,郭秀秀.園林景觀設計中視覺元素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4,03:332.

[3]高原.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視覺元素運用分析[J].農技服務,2015,32(01).

篇9

1.1設計缺乏人文性

建設園林景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審美的需求,城市園林建設主要是為了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并且讓人賞心悅目,因此,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要加入人文性因素。但是在目前我國一些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只是盲目追求所謂的藝術,在設計中體現出來的是一些形象化的并沒有實際作用的園林景觀,特別是一些城市市中心的園林景觀設計,完全沒有考慮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忽略了設計中的人文性。

1.2設計存在攀比心理

城市園林景觀是體現一個城市的檔次,因此,園林景觀的設計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檔次,所謂的檔次并不是盲目追求價格高檔,材料進口之類,而是真正造福于整個城市的設計才算是檔次。然而我國一些園林設計師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將檔次理解為花大量的資金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住宅小區和別墅的園林景觀設計上,大多數設計師存在著攀比心理,認為所用的材料必須是要進口才能體現出該園林景觀符合該住宅小區以及別墅的檔次,導致在園林景觀的建筑中耗費大量的資金。

1.3設計缺乏創新

目前我國的景觀設計越來越多,但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免發現大部分景觀設計都大同小異,很難體現出個性,設計中缺乏創新,失去了園林景觀的最初目的。每一個地方都應該有其自己特色的園林景觀,對于盲目照搬照抄的設計來說,不僅丟失了該地方的特色,甚至是丟失了整個設計作品的靈魂,不能體現出當地的內涵。

1.4施工過程的問題

園林景觀的設計圖紙再好也是要建設出來后才能看出實際效果,園林景觀的成功與否全靠施工單位的仔細與否。我國的園林景觀之所以大同小異:一方面是因為設計師沒有在園林景觀設計方面進行創新,另一方面是我國的施工單位還不夠仔細,即使設計出的好作品也很難建設出來,好的園林景觀不僅需要施工單位來打造,更需要設計師親自到施工場地進行指導,設計師比任何人都清楚哪棵樹該怎么種植,對于園林景觀施工中的問題,設計師更能提出建設性意見。但是我國一些設計師不愿意置身于施工場地中,也不愿意與施工單位過多的交流,導致園林設計出來后與圖紙有較大的差異,從而留下遺憾。

2園林景觀設計的改進策略

2.1設計要以人為本

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將城市的生態環境發展的更好。因此,設計師在設計園林景觀時要根據該城市的規劃設計出與之相應的園林景觀,以滿足人們需求為設計基點。如在設計城市花園時,可以按照季節規律進行擺放,這樣更突出自然生態,讓人們更賞心悅目。

2.2注重實用性

園林景觀不僅只是美化城市,凸顯城市的檔次,更重要的是對城市的實用性。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時不能盲目追求價格的攀比,而要考慮材料的實用性,在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材料是否適合該園林景觀的建設,并且還要考慮該材料是否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等,將這些因素考慮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不能以貴為美,爭取用最少的投資設計出最好的景觀。

2.3結合當地文化

我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大國,各個地方都具有各自特色,因此,園林景觀設計師在進行園林設計時首先應充分了解當地的特色文化,并將不同的特色文化融入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不能盲目照搬其它設計師所設計出的景觀。好的設計師懂得將各地的特色設計到當地的景觀中,不僅能凸顯當地城市的檔次,還凸顯了個性,突破景觀設計的局限。

2.4注意施工問題

施工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園林景觀的成功與否,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格外注重施工中所出現的問題。設計師要多與施工單位進行交流探討,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幫助施工工人進行解決,最重要的是設計師很有必要到施工現場親自指導施工,施工工人按照設計師的要求進行施工比直接施工的效果要好很多倍,這樣可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失誤,避免設計師以及施工單位留下不必要的遺憾。

3結語

篇10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多方位體現民族元素的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時不我待。由此,根據目前多數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的狀況,分析園林景觀的方向,從而論及民族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中存在的必要性并得以強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民族元素 現代園林 景觀設計

1、對民族元素的理解

各個民族在自己發展的歷史長汀中,顯示出具有本民族特征與氣質,凝結成個性化的特殊符號,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元素”。

這些沉淀了民族文化的遺存,代表著民族的精神特質,反映著民族的與民俗風情、傳統文化等,都成為具有本民族特征元素的主要組成部分。民族文化元素包羅萬象,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而每一個元素都有傳遞信息的作用,并且能加強信息傳遞的效果,從這些民族元素中感知民族的精神和力量,并產生自豪感。從而促使該民族的進步與發展。

2、民族元素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

園林景觀的設計本身就是人的思想意識的一種體現。傳承具有中國優秀園林建筑藝術的景觀設計,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殊的園林建筑文化,是蘊含著中華民族思想和審美觀念的表達。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文化發展不盡相同。作為一個優秀的園林景觀藝術設計者,要充分反映出各具特色的民族特性和心理,就必須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知,將本民族的民族元素與園林景觀設計相結合,增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強化民族精神和塑造民族品格的魅力。

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元素,表現出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形式。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原生態旅游”很快興起,民族元素也逐漸成為園林景觀行業、旅游行業的新寵兒,它既是園林景觀設計創意的源泉,又是設計特定的文化背景。在達種特定的形勢下,怎樣更好地將民族元素融合于園林景觀設計中,把握切入點,有效地解讀反映民族特質的形式化語言,體現民族精神、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族內涵等,則是決定園林景觀設計前進方向的重要因素。

3、民族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3.1“民族元素”是園林景觀設計創意之源泉

園林景觀設計創意,不僅來源于對自然的模仿與感悟,也來源于對當地的地域文化、民風民俗和人文傳說等的考察與了解。

3.1.1民族人物元素

民族人物元素包括民族歷史人物元素和民族人物情景元素。

在民族歷史人物元素中,一類是具有鮮明民族影響的歷史人物形象,另一類是寓意深刻,反映人們意愿和向往的虛擬人物形象。

3.1.2民族符號元素

一些反映民族傳承文化和的圖騰、符號等人們所熟知的民族元素也往往被注入到園林景觀設計中,使設計作品顯得更富有民族特色,更貼近于人情。

3.1.3哲學思想元素

長期以來,對中華民族思想影響最深的釋、儒、道,也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釋、儒、道三家理論所包含大量樸素的哲學思想更是大放異彩。儒學的仁、義、禮、智、信思想,道家的親近自然、無為有為的理論,以及佛教的因果善緣之說,都對人們的思想、思維產生較大的影響。

3.2“民族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園林景觀,在人們的習慣上分為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

3.2.1硬質景觀

所謂硬質景觀,就是用天然物質、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堆砌、加工、創造出來的景觀形式。根據構成特點的不同,可分為點、線、面3種表現形式。

1)面的表現形式,主要反映在廣場造型和地面的鋪裝上。

2)線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圍欄、道路的造型設計、組合、裝飾的變化以及地面鋪設紋路、花紋、起伏變化等。

3)點的表現形式,主要包含雕塑、亭、廊、噴泉及一些便民設施等。更能反映出景觀的效果,給人以直觀、悅目的感覺。

3.2.2軟質景觀

用非人工材料或主要以非人工材料創造的景觀效果,謂之軟質景觀。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是綠化種植和水體建造。

綠化種植:綠化種植的形式,大體分為4種。一是點、陣布局,多用于喬木或喬灌結合進行單一和組團綠化。二是平面綠化,主要指草坪、綠地的種植。三是模紋花壇,又叫毛氈花壇或模樣花壇,這種花壇按照事先設計的圖案,在一個平面上種植各種色彩鮮艷的觀賞植物,在植物品種上一般選擇矮生、多花的草花,像一串紅、矮牽牛、玻璃海棠等,觀葉性草本植物也在選擇之列。栽種出來的效果。圖案華麗,色彩斑斕,看上去猶如人工精心編織出來的地氈,所以也叫毛氈花壇?;▔庑味鄶凳且巹t的幾何圖形,也有隨意形的。模紋花壇大多見于廣場、公園、機關單位和小區院落,也有設在交叉路口和寬闊道路中央的。華麗精致的圖案紋樣,多數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紋,如吉祥圖案、卷云紋、鳳尾紋等。四是綠雕綠化,綠雕是雕塑和種植結合,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新的綠化方式,它的構筑全部由人手工操作,更能體現具有人文色彩的民族元素內涵。

一水造景,古來被人重視。明袁中郎謂:“水突然而趨,忽然而折,天回云昏,頃刻不知其千里,細則為羅谷,旋則為虎眼,注則為天坤,立則為岳玉;矯而為龍,噴而為霧.吸而為風,怒而為霆,疾徐舒蹙,奔躍萬狀?!痹谥袊糯鷪@林中,沒有一處不以水景作為主景或襯景的。

4、園林景觀設計中運用“民族元素”的意義

“民族元素”蘊含的民族風情與國家精神,是園林景觀的主流。以“中華民族元素”為實體的園林景觀不僅具有深遠的民族主義意義,還是頗具觀賞價值和理論意義的社會人文景觀。所以,研究和強化“民族元素”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導作用,可以豐富社會人文與民族主義的內涵,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精神環境。以“民族元素”為主體構成的園林景觀,使人們有更深的文化認同,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之間、民族內部的團結。各族人民高舉民族大團結的偉大旗幟,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發展,攜手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壯麗史詩。

參考文獻:

[1]李星寧.園林景觀設計中民族文化的表現[J]安徽農業科學,2011(10):6158-6160.

[2]蒙春霞.淺談園林水體的景觀藝術[J].民營科技,2010(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