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訓練的原則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4: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能訓練的原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田徑運動中,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在其競技能力構成因素中居于主導和核心地位,良好的體能是運動員充分發揮技戰術水平、創造優異成績的保證?,F代田徑運動的高速發展,高強度的激烈對抗對運動員的體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強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的研究,對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和競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1.體能及短跑運動員體能概念
我國1984年出版的《體育詞典》和1992年出版的《現代漢語新詞典》中對體能做出了解釋:“體能”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等基本的身體素質與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如走、跑、跳、投擲和攀爬等兩部分構成。田麥久等專家認為,體能是指運動員為提高技戰術水平和創造優異成績所必需的各種身體運動能力的綜合。這些能力包括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健康和運動素質,其中運動素質是最重要的身體運動能力,而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健康是形成良好運動素質的基礎。
2.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內容
2.1身體形態。《田徑運動高級教程》(1994)中對短跑運動員的形態描述為:形體外觀一般是中等或中等以上身材,肌肉發達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較少,下肢較長,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圍細,跟鍵長或扁平,清晰;腳趾齊且較短。教練員可參考上述指標選材和指導運動訓練。
2.2 機能。短跑機能評定的主要指標有脈搏、血壓、血乳酸等。大強度或速度訓練后即刻脈搏30-35次/10秒中等強度或速度訓練后26-30次/10秒,均在2-3分鐘即可恢復到19-22次/10秒,表明運動員機能好。短跑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后收縮壓上升或舒張壓下降明顯,且恢復較快,表明身體機能良好。教練員可參考上述指標在訓練中加強相應指標的訓練,以提高運動員的機能狀況,提高訓練成績。
2.3運動素質。運動素質是體能的外在表現,是人體最重要的運動能力。體能水平主要通過運動素質表現出來,近年來國外常把運動素質稱為體能,體能的訓練也就是運動素質的訓練。短跑運動員的運動素主要有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
2.3.1速度訓練。速度素質是短跑運動的核心,運動員速度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短跑運動成績。速度訓練要安排在運動員體力充沛時。練習時間應控制在5-10秒之間,距離在80米以下,重復3-5次為宜,強度可在90%或接近全速進行。
2.3.2 力量訓練(1)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的基礎,爆發力的發展主要依賴于最大力量的水平。訓練采用本人最大的極限負荷量的60-85%的強度進行練習,每組4-8次,做5組,練習持續時間通常在4秒左右,組織間歇3分鐘。(2)快速力量是爆發力的體現,強調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動作表現出的最大力量。發展快速力量的負荷強度的變化區間很大,30%-100%都可。訓練通常采用單雙腳跳、臺階跳、蛙跳、身跳等練習下肢力量,這些超等長的練習速度快、強度大。
2.3.3 耐力練習。短跑運動員全程保持快速時間的長短,很大程度取決于速度耐力的發展水平。首先要注意發展運動員的速度水平,同時提高他的速度耐力。
3.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原則
3.1 遺傳優勢優先性原則。人們把短跑比賽比喻為運動天賦者的項目。運動員天賦越好,就越有機會在短跑項目上獲得成功。曾經創造百米佳績的歐文斯、劉易斯、貝利等全是黑人也說明了這點。教練員按特征選拔運動員并依據遺傳優勢制定出科學的體能訓練計劃,這樣才能取得好的訓練成績。
3.2 漸進性原則。訓練實踐證明,人體參與運動的各項因素自身的改善需經過多次反復的訓練。在體能訓練中,漸進原則是指動作結構從易到難,量從少到多,強度從小到大,訓練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的增加體能負荷的數量強度是逐步增大短跑專項負荷的前提,也是最終實現整體大負荷訓練的基礎。
3.3 個體化原則。個性化原則是指根據短跑不同項目的特征和個人特點有針對性地確定訓練任務,選擇訓練方法及訓練負荷。在訓練中教練員要根據每個運動員的個人特點、特長、特定需要及發展目標來制定訓練計劃,以取得理想訓練效果。
3.4 專項化原則。教練員在訓練中要根據短跑運動的特點,進行專項化的體能訓練。一是要針對特定運動員的體能、技術狀況、心理特征等,另一方面要針對短跑項目的動作結構、用力性質和參與作用的肌肉。因此訓練的手段一定要有針對性。
3.5 激勵性原則。在短跑體能訓練中,教練員要激發運動員的動力,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運動員更加積極的參加訓練。訓練中教練員要加強訓練的目的性教育和價值觀教育,了解運動員的需要以滿足,發揮運動員的主體作用激發運動員參與訓練和比賽的興趣等,以提高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 運動訓練學.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M].北京:人民 體育出版社.2000(8).
[2] 袁運平.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內容與方法學體系.[J]中國體 育科技.2004.40(2).P1-6.
[3] 關吉臣.田徑訓練短跑運動員生理機能評定及負荷診斷.[J].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6(4).P102-104.
篇2
關鍵詞: 青少年足球運動員 體能 訓練
1.具備良好體能的意義
1.1 良好的體能是精妙技戰術的基礎保證
良好的體能是提高專項技術水平的基礎體能上去了,技術水平提高也就很快。在體能訓練上,注重的是與足球專項技術相關的小肌肉群的練習,精細到能牽涉動作用力的每一塊肌肉。還有如何在連續緊張的比賽之間進行體能的恢復與補充,這也是一門精深的學問。由此可見,良好的體能儲備,是提高足球專項技術水平的基礎。
1.2 良好的體能可以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
柔韌性、協調性、力量素質等發展不平衡時,就容易發生運動損傷。肌肉拉傷在體育運動中極為常見,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肌肉主動強烈的收縮或被動過度的拉長超過了肌肉本身的負擔能力,其所造成的肌肉細微損傷、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稱為肌肉拉傷。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或不到位、某部分肌肉的生理機能尚未達到適應運動所需的狀態,訓練水平不夠、肌肉的彈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過度負荷使肌肉的機能下降、力量減弱、協調性降低,錯誤的技術動作或運動時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過猛或粗暴,氣溫過低、濕度太大,場地或器械的質量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傷。無數的經驗證明,適當的伸展運動可以減少肌肉拉傷、肌腱扭傷或因肌肉疲勞而造成的其他損傷。
1.3 良好的體能是當今高水平足球比賽的需要
(1)爭奪時空主動權。比賽中運動員為奪取時空優勢相互運用身體沖撞、貼身緊逼、帶球突破及配合形式爭取主動權。
(2)以高速度變換比賽節奏。
(3)技術更傾向合理和簡潔。
(4)戰術上突出整體快速的全攻全守當今高水平足球比賽的特點需要每個球隊都具備良好的體能。
2.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基本理論與原則
掌握科學的訓練理論和訓練原則是教練員進行科學訓練的前提。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基本理論與原則
2.1以速度訓練為核心的理論與原則
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類型和手段有多種多樣,例如,以技戰術為主的;以彈跳力為主的;以杠鈴練習為主的;以耐力跑為主的;以綜合力量練習為主的;以各類輔助手段為主的;以各類手段組合的循環練習等等。體能訓練的手段和方法之多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速度是體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映,速度是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靈魂,速度是勝利的前提和條件,是創造戰機、實行攻擊的前提與條件,所以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目的應該為速度服務。體能訓練必須提高專項速度,必須以專項速度為核心安排和設計。
2.2體能訓練與技戰術訓練相結合的理論與原則
體能訓練是為技戰術的運用與發揮服務的。體能訓練是手段,提高施進攻和防守的技戰術能力是目的。通過個人技術和整體戰術,捕捉和創造戰機,達到攻擊得分是最終目的。所以,體能訓練應具有鮮明的專項特點。體能訓練只
有與專項技術戰術有機地結合,才能真正達到體能訓練的目的,加快訓練進程,實現在體能訓練中完善和檢驗技術、戰術,在技戰術訓練中發展和鞏固體能。為此,要根據運動項目特點、運動員的水平和不同訓練階段的任務,合理安排二者的訓練比重,將體能訓練與技戰術訓練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對于高水平運動員來說,應以體能訓練促技戰術水平提高;對于青少年運動員、運動新手來說,應以技戰術為主要手段,發展體能訓練水平。
2.3體能訓練的計劃性和系統性原則
沒有體能技能則成為無源之水,沒有體能心理能力也無從依附。體能訓練不能搞突擊,不可能一勞永逸。為了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必須按計劃系統地進行全年和多年體能訓練。機能能力和運動素質是在長期的重復練習中逐漸發展和提高的。現代運動訓練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越來越重視多年訓練的計劃性和系統性,并以年周期訓練為基本結構,合理安排各階段的訓練任務、訓練內容和運動負荷。體能訓練要貫徹年訓練周期的始終。體能訓練,不是年復一年的簡單重復,這樣只能使機能能力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要不斷地改變訓練手段和提高訓練負荷的量和強度,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系統訓練規劃。
3、結論
3.1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基本理論與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①體能提高的刺激———適應理論與原則;②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統一的理論與原則;③以速度訓練為核心的理論與原則;④體能訓練與專項技戰術訓練相結合的理論與原則。我們要在訓練中熟練掌握這些理論與原則,綜合運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建立正確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指導思想是擺在每個教練員當務之急:只有了解并掌握世界足球發展規律,提高對中國足球未來培養目標的認識,才能促進其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素質,學習先進的體能訓練方法來指導訓練,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足球人才。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 運動訓練學[ M ] 北京: 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篇3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對短跑專項體能的概念內容體系和特征進行了歸納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發展短跑運動員專項體能的原則,希望為提高短跑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短跑專項體能概念原則
在田徑運動中,短跑屬于典型的體能類速度性競技項目,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在其競技能力的構成因素中居于主導和核心地位,是運動員充分發揮技戰術水平、創造優異成績的保證。現代田徑運動的高速發展,高強度的激烈對抗對運動員的體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強短跑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理論的研究,對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和競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一、對體能和短跑專項體能概念的認識
關于體能的概念和定義,一直以來為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和訓練學科理論界所關注。國際運動醫學委員會早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就成立了“國際體能測試標準化委員會”,并制定了標準體能測試的6大內容在身體資源調查、運動經歷調查、醫學檢查與測驗、生理學測驗、體格和身體組織測驗及運動能力測驗我國,1984年出版的《體育詞典》和1992年出版的《現代漢語新詞典》中對體能做出了相同的解釋“體能”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等基本的身體素質與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如走、跑、跳、投擲和攀爬等兩部分構成。
在《運動訓練學》中,田麥久等專家認為:體能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總體結構中最重要的幾個因素之一,它是指運動員為提高技戰術水平和創造優異成績所必需的各種身體運動能力的綜合。這些能力包括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健康和運動素質,其中運動素質是最重要的身體運動能力,而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健康是形成良好運動素質的基礎能力。李之文在《體能概念探討》一文中認為:體能是經過身體訓練獲得的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包括身體形態的適應性變化和速度、力量靈敏、柔韌等基本素質。李懷海等在《體質與體能概念之辨析》一文中認為:體能是身體的能力,是人體在生活和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它以體質為基礎,通過后天的訓練,使身體具備了完成某種或某類身體活動的專長,并認為體能具有較強的使用性、專業性和后天獲得性。
盡管“體能”一詞有多種不同的理解和表達,但綜合諸多對“體能”定義的研究認為,它至少應該闡明以下要點:經過先天遺傳和后天身體訓練獲得,包含各項運動素質,受外界環境影響。在此基礎上,可以將體能定義為“體能”是指人體通過先天遺傳和后天訓練獲得的在形態構、功能調節方面,物質能量的貯存和轉移方面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以及與外界環境結合所表現出來的綜合運動能力。其大小由機體形態結構、系統器官的機能水平、能量物質貯備、基礎代謝水平以及外界環境條件等因素所決定,運動素質是體能的主要外在表現形式,在運動時表現為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等各種運動能力。
短跑是典型的體能類速度型競技項目,在以往的訓練理論中,只是把單一的運動素質作為體能,而]有整體地、全局性地來研究,體能訓練也主要局限于運動素質這一單層次的理解上。從專項角度對體能特征的理解,可以將“短跑專項體能”定義為指適應短跑比賽要求的,運動員在專項極限強度運動中表現出來的機體持續運動的能力,是維持運動員競技狀態和高質量完成整個比賽過程的各種身體運動能力的綜合。換言之,它是以無氧代謝非乳酸供能和乳酸供能為主體的,人體在極限強度保持高速運動狀態下最大限度地動員各器官、系統機能時對抗疲勞的能力;它與運動員機體形態結構、系統器官的機能水平、能量物質貯備、代謝水平、心理因素以及外界環境等都密切相關;它是運動員能否在專項競技運動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因素。
二、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內容體系和結構
(一)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內容體系
現代短跑競技運動中,體能訓練的內容體系是實現體能訓練目標的重要保障。從廣義上理解,體能訓練是一個包含內容十分廣泛的過程,它指運動員在教練員的指導下,提高或保持專項競技水平的社會行為,它以教練員指導運動員進行的體能訓練實踐為核心,并與各方面對運動訓練實踐有重要影響的外部因素緊密聯系在一起;從狹義的理解來看,可以將體能訓練集中在訓練的內容和方法上,包括訓練活動的內容以及組織與安排等。因此,根據短跑項目的特性,將對運動員的成績水平有重要影響的、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主要因素組成一個整體,建立體能訓練的內容體系,本著“需要什么練什么”的原則,提出在提高短跑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體能訓練構成中,以發展和挖掘體能潛能為主要目標的內容體系,包括基礎體能訓練、專項體能訓練和綜合體能訓練等三個部分。
(二)短跑專項體能訓練的結構
為了對短跑運動員進行有效的專項體能訓練,必須對組成專項體能的因素進行分析,才能根據其結構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不同運動項目的專項體能結構也不盡相同,短跑屬于體能類速度性項目,具有時間短、距離短、速度快、強度大的特點,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認為短跑專項體能結構由專項速度、專項力量、專項柔韌、專項靈敏協調素質和神經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五個部分組成。
三、短跑專項體能特征分析
(一)短跑專項體能的屬性特征分析
從功能系統來分,體能可分為有氧體能以有氧代謝為主和無氧體能以無氧代謝為主,短跑屬于無氧代謝無氧非乳酸為主的體能速度性項目,是運動員在極限條件和無氧狀態下進行的持續位移。根據體能與運動專項的關系,可分為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按此劃分這里所討論的是短跑專項體能。從體能獲得的途徑來看可分為先天性體能通過先天遺傳而獲得,一部分具有可訓練性和后天體能通過后天的訓練所獲得,體能的形成與發展不僅依賴于先天的遺傳,而且與后天的環境、訓練的影響有很大關系,本文指的是通過訓練而獲得的后天體能。
(二)短跑專項體能的訓練學特征分析
1.專項特異性
短跑運動員的專項體能的獲得是通過采用專項特有的方法和手段訓練的結果,訓練方法和手段必須依照項目特點進行選擇.只有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才能獲得最佳的專項體能訓練效果,其生物學機制在于訓練適應過程的專項特異性。
2.客觀評價性
短跑是一項非常激烈的競技運動項目,成績的差別縮小到只是分毫之間,而反映這項運動效益的關鍵是運動成績,要求客觀地進行評估,進行科學的訓練,必須依照客觀、標準的評價指標。因此,在短跑專項體能訓練中對體能的客觀指標進行準確的測量和評價,是進行科學訓練的重要保證,這樣有利于對訓練的過程和效果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評估。
3.系統性
首先,運動員從開始訓練到達到較高水平,要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整個訓練過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次,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必須針對專項體能各個因素的重要性和特點進行有效的安排,包括各個訓練因素的量和強度的安排,在整個周期中各因素所占比例等。專項體能是一個系統,它的提高不是各個因素簡單的相加,而要對各因素進行科學的安排。因此,在短跑專項體能訓練中,必須對本項目中所包含的所有訓練因素進行細致的研究和合理的統籌安排,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專項體能的提高。
四、進行專項體能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一)漸進性原則
運動成績的提高過程,是有機體參與運動的各個因素遵循自身改善功能的規律協調發展的“綜合效應”。在體能訓練中,遵循漸進性的訓練原則就要響循序漸進效果的關鍵是訓練的系統性,主要包括訓練方法、手段的系統性,增加訓練負荷和提高訓練強度的系統性,整體訓練水平逐步提高的系統性等。運動訓練實踐證明,保證運動員訓練的系統性,關鍵在于教練員對訓練過程的科學控制能力。
(二)個體性原則
運動員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訓練實踐中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在體能訓練中,個體性原則是指根據運動項目的特征和個人特點有針對性地確定訓練任務,選擇訓練方法、手段及訓練負荷。因此,在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充分發展運動員有利于專項運動能力提高的個人特點,逐步改善不利因素造成的影響并將其控制到最小,利用整體協調的訓練,把個人特點與專項訓練、身體訓練科學地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挖掘人體體能的潛力。
(三)專項化原則
不同專項運動員在競賽中表現出來的體能特征各不相同,因此訓練的組織形式要盡可能地符合項目特征。也就是說體能訓練的針對性要強,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要針對特定運動員的體能、技術狀況和心理特征;二是要針對運動項目的動作結構、用力性質和參與作用的肌肉等合理安排訓練方法和手段。同時,應大力強調提高運動員在“比賽情景狀態”下掌握各種技戰術的能力,做到賽練結合。
(四)反饋性原則
在體能訓練實施過程中,教練員必須保證及時獲取運動員準確、有效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時獲得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最新反饋信息,就會使對體能產生作用的訓練信息偏離發展方向或延誤時機,給整個體能系統帶來不利影響或造成直接損失。要實現運動員競爭環境中的有效制勝因素――體能整體水平的全面提高,必須保證反饋信息的及時性與全面性。各項運動機能協調發展的條件下,才能達到整體機能水平提高的效果,才能不斷提高運動成績。
(五)整體性原則
系統科學理論認為,整體是系統最為鮮明、最為基本的特征之一,系統之所以成為系統,首先就必須要有整體性.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證明:運動員單一的某項身體素質或運動機能的提高,并表現不出運動成績的提高。同時,單一運動素質的高水平,也沒有形成高水平的運動能力,反而會破壞運動員整體運動機能的協調發展和專項需要的平衡,迫使人體運動機能處在一個波動的異變狀態,從而制約運動成績的提高.因此,只有在運動員各項運動機能協調發展的條件下,才能達到整體機能水平提高的效果,才能不斷提高運動成績。
五、結論
在田徑運動中短跑屬于典型的體能類速度性競技項目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在其競技能力的構成因素中居于主導和核心地位是運動員充分發揮技戰術水平、創造優異成績的保證。現代田徑運動的高速發展高強度的激烈對抗對運動員的體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強短跑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理論的研究對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和競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袁運平.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內容與方法學體系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
[2]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 李之文.w能概念探討[J].體育學院學報.2001.
[4] 李懷海,陳男生,任軍.體質與體能之辨析[J].體育學院學報.2001.
[5] 陶宏軍,宋健,龔建.110欄專項體能訓練的初步理論研究[J].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報.2005.
篇4
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工作的質量提升需求。在完善教育工作的同時,應當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求,針對青少年課業之余的時間進行科學的安排,為青少年增強體質做出完善的思考,實現對我國社會全面型人才培養的充分支持。目前,我國對于青少年籃球運動中的體能訓練工作存在缺失問題,主要的實際的教學和引導技術不足,影響了實際的體能訓練效果,因此展開本次研究探討,希望能夠提供科學的青少年體能訓練方法。
一、籃球體能訓練概念
籃球運動能夠幫助參與運動的族群獲得全身的運動和體能提升需求,在實際的運動游戲過程中也能夠提升參與運動族群的心理素質,通過科學的戰術部署,可以實現對籃球技能的全面提升。針對籃球運動的愛好者進行專業的體能訓練對于運動參與者提升實際的體能和心理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籃球體能訓練工作還存在一定的缺失問題,主要是源于相關技術不過關導致的。針對人體的生理機能和心理素質進行協調,培養籃球運動員專業操作的速度,保證運動者對自身整體力量的控制,實現對籃球運動的耐力培養,能夠一并提升籃球愛好者的心理素質,讓運動參與者在實際的比賽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抗壓能力。
二、青少年生理特征
針對青少年展開的籃球體能訓練工作必須要關注到青少年的生理特征細節內容,針對青少年進行科學的體能訓練和調整,對于青少年未來的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就針對青少年的生理特征進行深入和細節的分析,希望對于研究的結論具有支持的意義和價值。關注到青少年對神經系統控制的能力較弱問題,能夠發現青少年的專注能力不足,對很多細節的運動動作控制存在問題。另外,青少年的運動體系和心血管等身體機能還在成長和發展的階段,因此存在比較容易受傷的狀態,所以需要適當的調整運動和體能訓練的時間,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青少年的骨骼和呼吸系統尚在成長階段,應當通過增加其生長能力角度進行體能的訓練,增加籃球愛好者的肺活量程度。
三、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原則
針對青少年展開的籃球體能訓練工作需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和制度,關注青少年成長的健康需求,采取科學的方式進行青少年的體能訓練和調節,需要保證基本的訓練體系履行相關的原則標準。對于青少年籃球體能的訓練和培養需要長期的堅持,不能夠存在長時間的間歇和停頓,否則會出現體能不均衡的情況,也會導致實際的訓練工作出現問題,影響了青少年參加籃球運動的頻率。另外,針對青少年展開的體能訓練工作還需要掌握對其力量的鍛煉,保證長期有利的力量馴良,能夠增加青少年在籃球運動中的實際反應能力,還能夠提升青少年的運動速度,與此同時可以通過提升肌肉的力量,實現對運球技巧的提升。
四、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方法
針對青少年進行籃球體能的訓練,主要是設計符合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相關操作內容,通過小步伐的來回奔跑實現對運動員速率和節奏的體能訓練,還可以增加交叉的步伐訓練和高抬腿的訓練實現對運動員速度的調整。針對青少年劃分20米左右的舉例進行摸邊的跑步訓練,通過搶占中間圓圈等方式實現對運動員速度的調整,滿足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的速度需求。另外,籃球教練還需要針對參與運動的青少年進行拋球和接球的訓練,要求青少年學生盡量不將籃球拋擲到地面,而是由青少年直接接住。還可以采取迂回和反復的訓練實現對籃球投籃技術的提升,通過加速的運球聯系實現對防守的打擊。除上述訓練細節之外,還需要針對青少年進行力量和耐力的訓練,采取不同的方式針對青少年的運球和控球力量進行調整,保證基本的技術升級需求。
五、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存在問題
當下,我國青少年的籃球體能訓練工作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進行科學的對策應用實現對問題的處理,和對體能訓練工作體系的優化。本次研究就針對當下我國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的相關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通過正視問題并積極的解決問題來提升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的體能培養工作質量。目前我國對青少年體能訓練中的力量訓練方式比較單一,而且落后,單純的使用杠鈴進行運動不符合青少年身體結構的成長需求,對于青少年的肌肉體能訓練存在缺失的影響問題。除此之外的體能訓練問題都因為對青少年身體和心理狀態的疏忽,導致出現了一些缺乏科學性的訓練問題。
六、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建議及結論
針對青少年的籃球體能訓練工作進行技術的升級,對于未來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重視對青少年體能的訓練和相關籃球運動技術的培養,有助于鍛煉強健的體魄,與此同時還能夠滿足為青少年鍛煉堅強意志力的需求。本次研究就針對青少年的籃球體能訓練工作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提升當下我國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技巧,提升教練的實際教學水平。本次研究就針對青少年參加的籃球體育運動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觀察到當下全球籃球運動進步的整體趨勢,采取科學的方式針對我國的基本體育鍛煉情況進行嚴謹的分析,關注青少年群體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發展需求,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方式。
【參考文獻】
[1]劉永明. 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對體能訓練認知的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
[2]陳志遠,李燦. 中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問題分析[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03:64-65.
[3]崔建強. 淺談如何制定青少年籃球體能訓練方法[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05:84-85.
[4]鄭言霞,陸雨馳. 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現狀分析[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157-158.
篇5
摘 要 本文討論了現代職業網球體能訓練理念,在訓練方法方面提出了網球體能訓練基礎原則和基本訓練方法,訓練方法重點討論了力量訓練、平衡訓練、有氧能力訓練、無氧能力訓練、場地反應速度靈敏素質訓練等內容,并提出基本訓練手段。并從高水平運動員體能訓練應該更具有針對性;在預防傷病和康復體能訓練的基礎上,保持體能訓練的連貫性;賽期必須科學的安排體能訓練;體能訓練的安排有階段性區別;建立良好的符合比賽特點的神經肌肉模式與心肺機能的適應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 網球運動 體能訓練
一、網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體能訓練是網球訓練中的有機組成部分體能訓練是整個網球訓練中的一部分。因此在體能訓練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兩個問題。第一,體能訓練與技戰術訓練應融為一體。第一,體能訓練中的各項內容的安排應合理:首先是在制定多年或全年計劃時,根據所劃分的階段制定出體能訓練任務和目的。同樣的道理,在制定大周期、中周期,甚至小到周訓練計劃和課計劃時,也要對體能訓練做出具體的安排。為了更好地制定體能訓練的內容,我們應該對項目特點、運動員特點和場地設備有充分的了解。
結合項目特點體能訓練也要有針對性,在進行體能訓練時必需考慮到網球項目特點,對網球動作技術結構以及參與工作的肌肉有清楚的認識,另外對各肌肉群參與工作性質和比例也應有所了解。只有這樣在制定體能訓練計劃時,才能有宏觀的控制,并且在訓練的方法和手段上有依據。
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在對高水平運動員施訓時,其中主要一個原則是因人施教。除了要對運動員進行全面的身體訓練,還要針對他的特點進行訓練:做到發揮其優點,彌補其缺點。充分考慮到訓練條件在制定體能訓練計劃前,必須對訓練場地的好壞、器材的質量與數量、恢復條件有全面清楚的了解。因為它們都是組織實施訓練活動重要的物質基礎。中國國家網球隊在深圳觀瀾冬訓,那里有很好的力量訓練房,幾乎可以選用器材練習到每一塊肌肉,條件在國內是一流的。如果回到各個省隊,條件就沒有那么好。這就需要教練動腦子,如何利用現有的條件進行體能訓練。
二、網球體能訓練內容
網球是一項要求運動員持續不斷對球做出快速反應的運動項目,這就要求運動員具備以下各種能力:迅速接近球的能力、迅速轉向的能力、伸展能力、急停的能力、平衡能力,并在比賽過程中始終維持較高的技術水平。這就要求運動員有良好的柔韌性、力量、耐力、爆發力、速度、平衡以及合理的身體成分。因此,也需要針對這些素質和能力進行訓練
三、體能訓練的安排有階段性區別
根據訓練時間離比賽的時間不同,體能訓練可分為一般性準備階段,專項準備階段,賽前階段,比賽階段。不同階段里體能訓練的內容,負荷與側重點是不同的,從而使得體能狀態在比賽時達到最佳狀態。一般性準備階段的主要目的是為專項和高水平的體能訓練做好準備,內容全面,側重于有氧耐力、基礎力量練習等;專項準備階段的主要目的是針對性的提高專項素質,內容結合專項需求,負荷逐漸增大,時間縮短,側重于速度、爆發力和無氧訓練;賽前階段的主要目的使是體能繼續保持和提高,訓練變成專項的大強度小運動量的訓練,隨著比賽的臨近減少有氧訓練量和訓練總時間,加大力量訓練的重量,增加靈敏性、速度、爆發力和無氧訓練。
四、正確認識體能訓練的作用
體能訓練是網球比賽取勝的基礎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不僅包括技能和戰術能力,還包括體能、運動智能和心理能力。因此在體能訓練中,教練員應該使運動員清楚網球比賽不僅僅是在比技術和戰術,還在比體能和心理,只有具備良好的體能,才能在激烈的比賽中充分發揮自己技戰術水平?,F在的ATP比賽,特別是頂級選手之間較量,體力消耗非常大,沒有很好的耐力作基礎,想取勝是不可能的。
體能訓練既訓練身體又鍛煉意志品質體能與意志品質是兩個孿生兄弟,在體能提高的同時,意志品質也在不斷地提高,另外意志品質的提高,可以使運動員去承受更大強度的體能訓練?,F排名第一的阿加西曾經說過“沒有一定的體能,就談不上意志品質”。體能水平和意志品質水平是一致的,一個運動員如果體能水平很低,無論是在訓練場還是在比賽場上都不可能表現出很好的意志品質。
五、結論
(一)從供能系統上分析,網球運動在比賽過程中以ATP供能和有氧供能為主,有氧代謝是基礎,無氧代謝是核心。
(二)在力量訓練中,網球運動在基礎力量訓練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對腕、肘、肩、腰、腿的專項力量,尤其是專項快速力量的訓練以技術的完善和提高。我們通過各種力量訓練的方法提高這些專項力量是力量訓練的關鍵。
(三)在耐力訓練中,網球運動要求高水準的一般有氧耐力與專項耐力相結合。如此,才能適應比賽中回合間歇期的身體完全恢復、乳酸消除以及適應多拍回合中的乳酸環境的供能。
(四)在柔韌訓練中,網球運動需要肩、腰等關節的靈活性。提高這些關節的柔韌性可以起到提高運動中的表現,預防運動傷病等重要作用。
(五)在速度訓練中,網球運動需要在快速反應,高速奔跑,高速急停急轉和變向中完成技術動作,因此,提高反應,跑速和急停急轉的能力是關鍵。
參考文獻:
[1] 王興通,郭培民.論網球運動與體能訓練[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24(3):67-68.
[2] 蔣宏偉.第11屆全運會江蘇省男子網球隊奪冠的制勝因素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23(4):12-16.
篇6
一、體育健身網絡咨詢系統――體能訓練設計的特點和原則
體育健身網絡咨詢系統――體能訓練設計的出發點是為了促進鍛煉者的體能發展,提高體能訓練的科學性、安全性和實效性。該系統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的針對性。首先,此系統必須對鍛煉者自身的體質及體能現狀進行評測。其次,需根據鍛煉者的體質及體能的評定結果提供體能訓練的運動處方。最后,還要對鍛煉的效果進行評價,及時提出必要的指導,制定下一級別的鍛煉標準。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的智能性,即鍛煉者通過體能訓練使其體能各項素質有所提高后,再將各項新的體能素質指標輸入系統,系統會根據這些素質指標給出更高一級的體能訓練處方。系統的最后一個顯著特點是客觀存在的趣味性,即將系統設計成一個動漫游戲的形式,鍛煉者可以在游戲中選擇一個人物,鍛煉者和游戲中的人物根據系統制定的運動處方進行同步鍛煉;而且游戲中的人物進行的體能訓練方法、體能訓練的動作也可以給鍛煉者提供示范動作,并同步配有語音指導;隨著鍛煉者和游戲中人物的體能發展,游戲中將提供鍛煉者感興趣的各式各樣的比賽以激勵鍛煉者的訓練興趣;關鍵的一點是鍛煉者只有將體能鍛煉后的各種反應現象輸入系統中(例如將鍛煉后的心率輸入系統,系統會根據輸入的數據來判斷鍛煉是否達到效果),系統會決定游戲中的人物能否升級。因此,系統的設計要能為鍛煉者發展體能提供方便。又要保證及時對鍛煉者體能的發展進行評價和監測。我們在系統設計的過程中,主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實用性原則、準確性原則、快捷性原則、安全性原則、簡易性原則、趣味性原則。
二、體育健身網絡咨詢系統――體能訓練的構成
1.體能評價標準的建立與分類。體能可分為兩部分:一為與健康有關的體能(包括身體組成、肌力與肌耐力、柔韌性、心肺耐力),或稱健康體能;二為與競技運動有關的競技體能(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協調、靈敏等),又稱競技體能。
根據《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建立了3~69周歲人群的測試指標體系標準,按年齡分為幼兒、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四部分。國民體質檢測系統的測試指標包括:形態指標、機能指標、素質指標三部分。包括了健康體能中的耐力素質、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和柔韌素質等。這一監測標準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評價國民體質的標準。
2.鍛煉者健康體能測量。健康體能即通常所說的體質,指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是通過運動鍛煉獲得的??梢岳斫鉃樯眢w有運動的活力和精神進行日常事務,還有足夠的精力享受余暇活動和應付突發緊急事件,同時不會過度疲勞。它主要包括機體的形態(身高、體重、胸圍、肩寬、腰圍、臀圍、皮褶厚度、四肢長度和圍度、身體成分等)、機體的機能(安靜心率、血壓、肺活量)、身體素質(力量、速度、靈敏、協調、柔韌等)。
3.系統對鍛煉者輸入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系統對鍛煉者測試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后,根據鍛煉者所在的體能級別中,按照鍛煉者體能素質的優劣排列,給出最應該提高的素質。從哲學的角度講,就是人體的各項素質共同組成了人體的體能,而且各項素質間既是相互聯系,又是相互排斥的,各項素質之間存在著各種矛盾。這些矛盾中存在著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因此只有解決主要矛盾后,次要矛盾才能得到解決。
4.系統生成發展體能的各種運動處方。根據“木桶理論”,哪一方面素質發展的不好,都會影響人體整體體能發展。體能的發展,不是某一方面素質的問題,而是各項素質的問題,是系統與局部的關系。哪一個層次、哪一個局部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體體能的發展。因此,鍛煉者自身測試信息輸入后,系統將會對這些測試信息進行處理,從而自動生成鍛煉者體能中最需要發展的素質的運動處方。
5.系統動漫游戲中人物的升級。鍛煉者在動漫游戲中可以自選一個人物,隨著鍛煉者的體能發展,游戲中人物的體能也隨之發展。為了提高鍛煉者進行體能訓練的趣味性,游戲中將定期舉行各種體育賽事(足球、籃球、田徑等)。
三、體育健身網絡咨詢系統――體能訓練關鍵技術
在生成運動處方之前,系統需了解鍛煉者的體能和健康狀況,包括:身體發育、疾病史、目前傷病情況、近期身體健康檢查結果、體質評價標準、運動史、近期鍛煉情況。系統對各項信息分析處理后,將自動提供經實驗驗證,科學有效的體能運動處方。體能運動處方以發展心肺耐力、發展肌肉力量、發展反應速度、發展動作速度、發展位移速度、發展柔韌素質、發展協調素質等為主要目的和內容。系統根據鍛煉者的體育水平和各項指標的優劣排序,優先為體能中的最差素質提供運動處方。體質評價標準來源于國家體育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有關法規建立的《國民體質測定標準》。
針對鍛煉者的文化程度不同,應用計算機的能力不同,因此,操作界面的設計應簡單、易懂、操作方便(只用鼠標和十個數字鍵完成整個操作過程)。
四、體育健身網絡咨詢系統――體能訓練應用的意義
1.方便好用,便于普及。為滿足廣大鍛煉者發展體能的個性化需要,鍛煉者可以自己組織測試,自己進行整個過程的操作,提高系統的實用范圍,使鍛煉者可以根據個體體能發展程度進行跟蹤評價。
篇7
摘 要 本文從速度、耐力、靈敏性和柔韌性等方面,分析了田徑體能的訓練方法,并從注意訓練項目的側重、注重訓練方法的科學性、保持訓練方法的多樣性和加強體能訓練的趣味性等方面,探討了田徑體能訓練的策略,以期為提高田徑體能訓練的效果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 田徑體能訓練 方法 策略
體能是在田徑訓練與比賽中取得良好發揮的基礎,可以幫助運動員充分展現速度、耐力、靈敏性和柔韌性,為田徑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提供有力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探討田徑體能訓練的方法與策略,對提高田徑運動員的成績,延長其職業生涯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田徑體能訓練的方法
(一)速度的訓練方法
速度訓練主要體現在反應速度、動作速度與移動速度三個方面,其訓練的方法也不相同。反應速度的訓練可以采取緊急啟急?;蛘呒铀僬鄯蹬艿姆椒ǎ溥^程為運動員的身體先處于靜止姿勢,在聽到信號后迅速起跑,或者在聽到信號后依據指令進行折返跑練習。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主要包括原地進行10s左右快速的高抬腿;在行進中進行15-20m的快速跑、高抬腿和跨步跳等;原地進行10s左右的快速擺臂等。移動速度的訓練方法主要為加速跑50米和接力賽跑50米,以及下坡或者順風跑50m等。
(二)耐力的訓練方法
耐力訓練主要包括一般耐力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兩個方面,其中以一般耐力訓練為主。訓練方法為采取不同形式的長跑,如1000m、3000m、5000m和10000m等,為避免長跑中的枯燥感,運動員可以選擇地形跑的方式,在公園或者校園小路中進行長跑,提高有效鍛煉效果。同時,運動員需要堅持克服自身重力訓練,堅持長時間抗小阻力練習,提高身體的耐力。
(三)靈敏性的訓練方法
在靈敏性的訓練中,教練需要從技術角度出發,提高運動員的靈敏性。靈敏性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主要為:1.在跑動中快速改變行進方向,進行突然起動與各種閃躲方面的練習,以及快速急停與迅速轉體練習等;2.設計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如綜合變向跑、立臥撐與十字變向跑等,以及開展變向性的追逐游戲等;3.以高抬腿和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的速度與幅度,或者以負重跑、跨步跳、蛙跳和黨組條等方式,練習身體的靈敏性。
(四)柔韌性的訓練方法
柔韌性的訓練可以降低運動員身體損傷的幾率,其訓練方法主要為動力拉伸與靜力拉伸兩種方法。動力拉伸可以通過多次重復相同動作,或者有節奏進行同一動作,使運動員身體的軟組織被逐漸拉長。靜力拉伸是在動力拉伸的基礎上,讓身體在拉伸至一定程度時保持一段時間,使這些拉伸組織可以有持續拉長的空間。柔韌性訓練時需要將動力拉伸與靜力拉伸相互結合,以提高拉伸的效果。
二、田徑體能訓練的策略
(一)注意訓練項目的側重
很多田徑運動員在訓練時還需要兼顧學業,而不同訓練項目的效率卻并不相同。為了突出訓練效果和訓練重點,教練需要選擇對運動員綜合素質影響相對較大的體能訓練項目,重點側重于訓練運動員的速度、耐力與爆發力,例如50m、1000m和立定跳遠等。
(二)注重訓練方法的科學性
很多教練員過分注重苦練出成績,在體能訓練中采取超負荷的訓練方法,這樣既增加了運動員受傷的幾率,又容易讓運動員消極對待。因此,教練需要在體能訓練中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以保證體能訓練的效果。例如教練可以依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及對運動項目適應性,安排強度適中的體能訓練,依據速度、耐力、靈敏性與柔韌性等素質發展的最佳時期,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有層次、有步驟和有重點地進行體能訓練。
(三)保持訓練方法的多樣性
多樣化的體能訓練方法可以全面均衡地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例如在耐力訓練時,可以采用改變速度、調整節奏與加深呼吸等方法,在不同的跑速中采用不同呼吸頻率等;在進行力量訓練時,可以采用輕負重或者不負重的方法,注重訓練形式的變化,將力量訓練側重在提高運動員肌肉收縮能力管理與協調能力上。同時,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教練需要堅持少量、多次和穿行的原則,不要讓運動員在一次訓練中出現過度疲勞,從而影響體能訓練的效果。
(四)加強體能訓練的趣味性
體能訓練比較枯燥,對運動員的注意力和毅力的要求較高,所以教練需要增加體能訓練的趣味性,提高運動員對訓練的興趣,讓運動員體會到體能訓練的樂趣。例如教練可以在體能訓練過程中穿插一些趣味游戲,活躍體能訓練的氛圍,減少運動員對體能訓練的枯燥感,調動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結束語
總之,在田徑體能訓練中,教練需要依據訓練項目的特點、目的和運動員的適應性,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與訓練手段,增強訓練的趣味性,使運動員在速度、耐力、靈敏性和柔韌性等方面的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雷.淺談田徑體能訓練的方法與策略[J].領導科學論壇.2015.12:55-56.
篇8
摘 要 本文在簡要分析了籃球訓練隊進行體能訓練的意義的基礎上,概述了籃球訓練隊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并據此進一步提出了籃球訓練隊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體能訓練的實戰化、體能訓練與技戰術訓練的結合以及體能訓練的系統化和負荷安排的科學化,以期對籃球體能訓練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關鍵詞 籃球訓練 體能訓練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能、技戰術水平、心理素質、智力及科技等多方面于一體體育運動,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籃球運動也越來越職業化,籃球理念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在籃球運動中無論攻防都越來越向著積極主動、迅猛有力的方向發展,而這些都離不開運動員良好的體能基礎,因此,在籃球訓練隊訓練的過程中,體能訓練的問題也越來越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關注,鑒于此,本文就對籃球訓練隊訓練過程中的體能訓練問題做出了簡要的探索。
一、籃球訓練隊體能訓練的意義
隨著現代籃球運動的發展,籃球運動中的對抗性越來越得以凸顯,籃球運動員的很多動作都是在短暫迅速、高空或與對方隊員的身體接觸中完成的,因此,要在籃球比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運動員必須要有良好的體能狀況做基礎,只有擁有良好的體能基礎,才能在與對方隊員身體接觸的過程中保持好身體平衡,讓自身的技戰術水平得以穩定的發揮,也只有具有持久的耐力和對抗能力,才能在比賽的過程中掌控主動權,由此可知,籃球運動員的體能狀況對籃球運動的重要性。
二、籃球訓練隊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
體能訓練包括兩個大方面: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在籃球訓練隊訓練的過程中,雖然專項體能訓練往往會成為教練員和隊員關注的重點,但是一般體能訓練同樣不能忽視。
(一)一般體能訓練
一般體能訓練,大體說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力量訓練和速度訓練。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缺一不可。
籃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力量素質是籃球運動員對抗能力的基石,運動員要想在籃球賽場上有出色的表現,必須要有良好的力量素質做基礎。教練員在安排運動員進行力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遵守循序漸進、系統連續、個體化、適宜化、科學化等訓練原則,然后在遵循基本的訓練原則的基礎上,根據隊員的實際情況、訓練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的賽程情況,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如:最大力量與速度力量的階段性訓練方法。最大力量與速度力量的階段性訓練方法中的最大力量訓練法,一般常用于賽季開始前的階段,通常以周為單位來安排訓練計劃,主要目的是通過訓練增大隊員的肌肉生理橫斷面,進而提升隊員的肌肉內收縮力量。而速度力量訓練的目的則主要是為了隊員力量的保持,所以通常放在賽季開始前階段的尾期以及賽季進行中的階段,通過此訓練,以保障運動員的力量素質穩定在較高的水平。
速度訓練也是籃球訓練隊一般體能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方面,但是目前我國的籃球訓練隊在進行速度訓練時,常常關注的是用時間來評定隊員的速度和隊員有球時的速度,而對隊員基本的短跑技術要求則重視不足,以致隊員的跑步動作非常不規范,影響了速度素質的順利提升。因此,科學的速度素質訓練,應首先要注意關注隊員基本動作的正確性和規范性,只有在具備科學、標準的技術基礎上,才能讓隊員的速度素質得以順利高效的提升。所以,籃球訓練隊在日常的速度素質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在關注單位時間的速度和有球速度的同時,注意基本技術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二)專項體能訓練
1.專項力量素質訓練
在籃球運動中,專項力量素質訓練主要指的是將隊員的肌肉超等長收縮與籃球中的專項技術動作相結合的練習方式。肌肉超等長訓練的訓練目的是提升籃球隊員的爆發力,在籃球運動中,迅猛而有爆發力的動作是一個優秀籃球隊員所必須具備的,將其與籃球運動中的專項技術相結合,能讓隊員在力量素質得以顯著提升的同時,專項技術水平也得到有效的加強。
2.專項速度素質訓練
籃球隊員的專項速度素質訓練能保證隊員在賽場上快速準確移動的同時,具備良好的快速轉向、滑步以及后退的能力,尤其是在攻防轉換的關鍵環節,籃球隊員的專項速度素質更是十分重要。因此,籃球訓練對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關注專項速度素質的訓練。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常用的專項速度素質訓練方式有很多種,例如:三人運球沖刺全場接力、“彈弓”訓練法,等等,教練員可根據隊員的實際情況和訓練的進度安排作出科學的選擇。
3.專項耐力素質訓練
籃球隊員的專項耐力素質主要指的是其自身的速度耐力,顯示的是籃球隊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大強度的運動的能力。在籃球運動的過程中,籃球隊員大強度的運動,如:跑、跳、投籃等多項動作的完成都是在無氧的狀態下完成的,因此籃球隊員在進行專項耐力素質訓練時,要重點關注自身無氧運動能力的提升。
4.專項靈敏素質訓練
籃球運動對隊員的靈敏素質的要求也非常高,隊員必須根據比賽的實際情況做出迅速科學的判斷和反應。例如:在防守時,隊員必須在保證跟上自己所要防守的對方隊員的同時,在正確的防守位置對進攻球員進行嚴密的盯防;在進攻時,隊員要在運球時盡量過掉對手,而本隊的無球隊員也要不斷跑動切入,為有球隊員創造良好的傳球或投籃空間。因此,在籃球運動中,籃球隊員的專項靈敏素質十分重要,在訓練過程中,不可有所疏漏。
三、籃球訓練隊體能訓練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體能訓練要盡量實戰化
體能訓練的實戰化指的是在訓練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接近實際比賽的狀況,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隊員均處于持續運動的狀態之中,而且隨著比賽激烈程度的不斷加強,攻防的激烈程度也會越來越強,相應的隊員要完成技術動作也就越困難。而如果在日常的訓練中,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致使訓練與實戰相脫離,隊員可能在日常的訓練中表現很好,但是一旦在賽場上進行實際的比賽,則很容易出現不適應的情況,以致隊員的技戰術水平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水平大大降低。因此,籃球訓練隊在日常的體能訓練過程中,應盡可能的模擬實戰的情況,盡量運用比賽過程中常常出現的身體動作來進行練習,并且要盡可能的讓運動員訓練時的機體功能方式與實際比賽時的機體功能方式相似或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將日常訓練與實際比賽結合起來,進而取得理想的訓練成效。
(二)體能訓練要盡量與技術訓練和戰術訓練相結合
在籃球訓練隊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很多傳統的訓練方式是將體能訓練與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區分開來單獨進行的,這樣的體能訓練方式枯燥而乏味,以致很多隊員都自覺或不自覺的在潛意識里十分排斥體能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積極性也不高,以致很難取得理想的訓練效果。而將體能訓練與技術訓練和戰術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則有效的改變了傳統體能訓練方式枯燥乏味的不足,從心里上更容易為隊員所接受,而且通過體能訓練與技戰術訓練相結合的方式獲得的體能水平更接近于比賽的實際情況,因此會讓隊員在比賽的過程中受益良多,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體能訓練要盡量系統化,訓練負荷的安排盡量科學化
籃球隊員體能水平的提升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因此,在安排體能訓練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系統化,訓練負荷的安排則要盡量科學化,要根據隊員的實際情況和訓練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安排,切忌急功近利盲目進行超強度的訓練,更切忌兩天打漁三天曬網。通俗點來說,體能訓練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系統的體能訓練是每一個優秀的籃球運動員都必須經歷的關鍵階段,盲目的,缺乏系統性的訓練,會耗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而沒有理想的成效;不夠科學的訓練負荷安排,無法刺激隊員的體能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甚至會引發運動損傷事故的出現,危害隊員的健康,因此,體能訓練的系統性和訓練負荷的科學性就更顯得尤為重要,在日常的籃球體能訓練過程中必須加以重視和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迪.淺析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內江科技.2010(06).
[2] 葉鵬,譚鵬.對我國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11).
[3] 張雪梅.籃球運動員體能的主導因素及其訓練要點分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3).
篇9
【關鍵詞】鏈球 體能 爆發力
【中圖分類號】G82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9-0078-02
體能是指身體具備某種程度的能力,足以安全而有效地應付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受的沖擊和負荷,免于過度疲勞。鏈球專項運動員的體能是有足夠的能量完成整個鏈球旋轉過程的一種能力,它包括柔韌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速度、力量、靈敏性、神經肌肉協調性、平衡等。每個人的已有能量不同,而且,已有的能量可以通過后天的鍛煉有所提升。每個人的身體轉化能量的速度不同,這也可以通過后天的鍛煉提高。所以,每個人的體能都是不同的。但是,在一般情況體能會隨著年齡的增大和身體的生長而增大。
一、鏈球專項運動員基礎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的意義
基礎體能的訓練就是通過強化肌肉系統、神經系統等器官功能,提高速度、力量和爆發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器官的功能,并不只限于與專項動作的直接結合,專項體能訓練是與發展專項成績關系密切的身體訓練如專項力量、爆發力、速度和專項協調性等,但不能把器官的功能提高到極限?;A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都各有長短,如何把兩者有機的集合起來是十分必要的,至于基礎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進行的比例,應該根據個人體能的水平,以及比賽期和訓練期的特點進行增減。
二、基礎體能訓練
鏈球運動員基礎體能訓練是以多種多樣的練習方法,全面發展運動員的力量、速度、協調性、柔韌性和爆發力等身體素質。根據練習者的年齡、訓練年限和水平,以及各項素質發展的情況,應該在訓練中有計劃的安排基礎體能訓練的內容。
1.速度的強化訓練
發展運動員的動作速度和肌肉快速收縮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是速度訓練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速度訓練應以發展運動員的速度素質及速度耐力為主,所采用的手段是短距離跑和各種跑的專門性練習,距離一般在30米或50米,還有快速半蹲和負重蹲跳等練習方法,都對提高鏈球運動員的速度有很大幫助。只有具備這種快速跑能力的人,才有可能進行投擲鏈球時高速旋轉。
2.彈跳力強化訓練
運動員是否具備良好的彈跳能力對投擲鏈球技術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彈跳力好有助于提高旋轉的穩定性,加大出手投擲的力量。提高彈跳力練習方法有很多種,可以通過跳欄架來提高鏈球運動員的彈跳力,欄架的高度可以按個人能力進行調整。跳躍欄架的方法可分為分腿跳躍、兩腳向前伸展跳躍、跳躍轉身等。各種跳欄架練習具有與多級跳同樣的練習效果。其中立定五級蛙跳和立定五級跨步跳對發展鏈球運動員的腿部力量和彈跳力有很好的效果。
三、肌肉力量與爆發力練習
投擲鏈球屬于速度力量性項目,要想取得好成績,除了要完善技術外,還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其中力量和爆發力尤為重要。投擲鏈球屬于全身用力的項目,身體各部位主要肌群都參加工作,擲鏈球是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發揮最大的力量,因此運動員應該具備快速用力的能力,即爆發力。在發展鏈球運動員的爆發性能力過程中,提高其速度、力量是極其重要的。力量訓練主要是發展肌肉的動作,提高肌肉力量必須增大肌肉的表面積。所以根據鏈球運動的特點,對鏈球運動員力量訓練其分類主要有等長性收縮、短縮性收縮、伸張性收縮。
1.等長性收縮
等長性收縮是指肌肉收縮時只有張力的增加,而無長度的縮短。這屬于一種靜力性肌肉收縮的方式。
2.短縮性收縮
短縮性收縮是指肌肉收縮時長度變短,張力加大,比如持物上舉,相互拉扯。
3.伸張性收縮
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處于被動拉長的狀態。如和手腕力量強的人扳手腕時發出的力就屬于這種狀態。
鏈球運動員在完成一系列的技術動作過程中,都包含著等長性收縮、短縮性收縮、伸張性收縮的肌肉工作形式。
四、專項體能訓練
與基礎體能訓練相比,專項體能訓練的目的是提高與專項有直接關系的體能。鏈球的專項體能訓練就是投鏈球或者進行類似于投擲鏈球的動作,并且達到各種目的訓練刺激。
1.專項速度練習
提高專項速度可以利用比正規重量輕的鏈球,例如:可以投擲一些5公斤或者6公斤的鏈球,降低鏈球的重量從而提高鏈球的速度。又或者投擲短鏈球的方法,按照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把鏈球的金屬鏈縮短,以縮短旋轉半徑,加快旋轉速度,提高專項速度。但是應注意的是在進行專項速度練習的過程中,使鏈球順利加速是很重要的,否則會妨礙鏈球球體的轉動節奏。
2.專項力量與爆發力的練習
專項力量的提高,對肌肉刺激的面要廣,強度要大,來增大肌肉生理橫斷面,從運動生理學角度分析,提高肌紅蛋白和結合氧的能力,動員中樞神經同步激活的積極性,鏈球的專項力量訓練,其主要針對身體的軀干和下肢,特別要注重提高下肢腿部大小肌肉和腰部肌肉的瞬間爆發力。鏈球的專項力量訓練應該分為:耐力力量、速度力量、爆發性力量。耐力力量主要以小強度大訓練量為原則,例如:負重半蹲跳和負重弓箭步跳強度可以在50%左右,訓練次數在20次~30次之間為宜,用于增強鏈球的旋轉的穩定性。速度力量主要以中等強度中等訓練量為原則,例如:負重半蹲強度應該在60%~80%左右,訓練次數在6次~8次之間為宜,用于增強鏈球旋轉后的最后用力的蹬伸。爆發性力量主要以大強度小訓練量為原則,例如:窄抓強度在80%~100%左右,訓練次數在1次~3次之間為宜,用于增強最有用力的蹬伸和展體。專項爆發力的訓練也可以采用8公斤、9公斤、10公斤的鏈球來練習,旋轉的速度會因為鏈球的過重而下降,這與爆發力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必須適當的加速。采用大重量鏈球為旋轉帶來了很大的負擔,迫使背部和兩臂彎曲,導致整個技術失敗這一點應該注意。
五、結束語
在鏈球投擲過程中,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提高力量,在不損害力量的情況下提高速度,或者二者同時提高,才能很好的提高鏈球的成績。體能和投擲鏈球的成績密切相關,要培養出優秀的鏈球運動員,并取得優異成績,除了科學的選材,還要通過多年系統的訓練,掌握合理的技術。投擲鏈球的成績不能僅僅是具備好的體能就可以的,它還與技術及心理狀態有很大關系。培養頑強的拼搏意識,樹立攀登體育高峰的雄心壯志,嚴格要求自己,這也是提高運動成績的基本保證。
參考文獻
1 駱川平、張燕玲.鏈球專門能力與專項能力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1998(83):32~33
2 畢 忠.男子鏈球專項訓練探討[J].上海體育學報,1993(17)
3 孫大元、吳長松.優秀男子鏈球運動員技術與身體訓練的方法[J].上海體育學院報,1996(4)
4 室伏重信.現代運動訓練教練員講座.2田徑運動(田賽)第四章鏈球投擲.教材[M],1982
篇10
關鍵詞: 籃球運動 體能訓練 身體素質
體能主要是一個描述人體基本運動能力的綜合概念,它由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五種身體素質構成。體能作為籃球運動技術和戰術的基礎,在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分析了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問題,以期為今后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體能水平提供參考與幫助。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我國各級籃球運動員。
2.研究方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百度等搜索網站輸入關鍵詞:“籃球”、“力量”、“體能”、“耐力”、“柔韌”、“速度”、“靈敏”,收集研究所需要的各類文獻資料。
二、籃球運動的項目特點
對于籃球項目而言,快速多變是靈魂,技術對抗是手段,速度力量是保障,投籃得分是目的。速度是競技體育的生命,是籃球運動進攻、防守、攻防轉換的關鍵。有速度才有可能捕捉有利時機、有利位置,擺脫防守、搶斷成功、控球得分。因此,可將籃球運動的項目特點總結為:籃球運動是一項以投籃得分為目的,攻防快速多變的速度力量型、強對抗性的體能―技能類項目。這表明籃球運動不單純是技能類運動項目,而是對體能有很高要求的運動項目?;@球運動的體能訓練要以速度力量型、對抗性身體聯系為主,以保證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中能投籃得分。在籃球運動中快速多變是靈魂,技術對抗是手段,身體對抗是基礎,力量是保障,投籃得分是目的。
三、籃球運動體能訓練對策研究
1.提高力量訓練方法
籃球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是身體對抗能力、移動速度、籃球技術掌握與完善的基礎和保證,也是籃球運動整體訓練水平提高的基礎與保證。應繼續保持力量訓練的系統性、計劃性和連續性,并將其貫穿于訓練計劃和訓練周期始終,促進體能的全面增強。
2.加強速度訓練方法
速度訓練主要用于進攻與防守。籃球場只有28m,運動員一般都是在做變速跑與變向跑。跑動距離只有十幾米,大多在作瞬時改變身體姿態的曲線跑。因此,進行速度訓練時,主要采用爆發性的動力練習,如追球跑、跨步跳、急停與轉身跑、曲線跑、快攻等?;@球運動員的專項速度有別于田徑運動員的短跑速度,并不是像田徑運動員一樣要求絕對速度,而是要求加速跑速度和高速運行的突變性與穩定性。
3.加強耐力訓練方法
體能訓練中的運動耐力主要是指大強度、長時間從事籃球專項活動的能力。體能訓練的運動耐力水平主要取決于功能系統的機能能力、在比賽中有效地利用機能潛力的能力、疲勞情況下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耐力訓練一般采用重復訓練法、間歇法、持續法等。長時間的移動與跑位練習有利于籃球運動員心血管系統機能的提高,增強肌肉的耐力,使血乳酸清除能力增強,使運動員的供能效率提高,并且能使運動員賽后恢復能力得到提高。這種訓練一般在準備期運用較多。可以采用籃球場變速跑練習、長時間“米”字移動練習、籃球場往返跑練習等。
4.從實戰出發促使體能與技戰術訓練水平共同發展
反應速度快、移動速度快、動作速度快是取勝的前提條件,更是戰術配合、創造獲勝機會的前提條件。在體能訓練中必須以提高專項速度為首要考慮,同時在體能訓練的類型和手段的選擇上,應以專項速度為核心進行安排和設計。體能訓練是為技戰術的運用服務的,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必須與技、戰術訓練有機結合才能達到體能訓練目的。實現在體能訓練中提高和完善技術、戰術,在技戰術訓練中發展和鞏固體能的目的。訓練水平越高,越應注重二者的有機結合,堅持以體能訓練來促進技戰術水平的提高。
5.注重恢復完善保障體系
在長期訓練負荷和外界環境(比賽、訓練環境)的刺激作用下,運動員機能得到改善,滿足比賽所需要的體能,同時也積累了神經、肌肉上的疲勞。因此在訓練中或訓練后,不僅要通過變換訓練手段、調節負荷等原始的方法對肌肉疲勞進行恢復,而且要充分利用藥物、理療、按摩等醫學方法,重視運動員神經系統的恢復,及時消除因訓練或比賽所導致的中樞神經系統的“隱性”疲勞,保證體能訓練質量的提高。
6.提高實戰配合能力
籃球比賽要求運動員能最大限度地表現自身身體潛能與技術能力。在技能實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勝負僅是在微小差異中,即表現在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水平的高低和比賽過程中駕馭能力的強弱上。因此,制訂體能訓練計劃和安排訓練內容、手段時,要以實戰要求為指導準則。在提高個人體能訓練水平基礎上,突出全隊五名運動員體能互補優勢,默契配合,提高整體體能訓練水平和技戰術配合實力。
7.重視心理能力訓練
競爭激烈的球類競賽時常出現逆境對抗,而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就成為取勝的關鍵因素。要注重培養運動員在面臨難以忍受的疲勞感時,保持穩定心理狀態,使神經系統發揮作用,挖掘和動員機能潛力去完成訓練和比賽。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1.訓練過程存在誤區
有些教練員對于現代籃球訓練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認識不夠全面,過于注重技術和戰術的作用,而忽視體能作用。對體能訓練認識存在兩類極端傾向:一是籃球的技戰術訓練代替體能訓練,二是體能訓練基本上脫離籃球運動專項特點,用長跑和杠鈴下蹲來代替籃球運動員高強度體能訓練。
2.訓練手段和方法的不科學
訓練條件較差,訓練設施簡陋,訓練手段單一,訓練方法落后,這些因素造成了我國各級籃球運動員體能薄弱的現實。教練在制訂訓練計劃、實施訓練的過程中考慮最多的是技戰術方面的因素。因此,對體能訓練研究不夠,認識相對不夠深刻,計劃性、系統性和正對性相對不足。
3.力量訓練存在的問題
訓練中普遍以杠鈴負重為主要手段,力量練習內容與方法不符合籃球運動的肌肉工作特點,事倍功半。所以,力量訓練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是當前籃球運動員體能和身體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4.速度訓練存在的問題
籃球技術特點、場地等因素決定了起動速度、加速跑速度和速度耐力是速度訓練的重點。然而當前一些教練員對專門速度訓練的理論與方法還了解不夠,訓練中有針對性的方法手段不多。
5.耐力訓練存在的問題
運動員的耐力素質包括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有氧能力直接關系到比賽中和比賽后的體力和機能恢復。目前的青少年的有氧訓練以長跑為主,是低水平的有氧代謝,而比賽要求的是高強度、高質量的有氧代謝,二者差距較大。高水平有氧代謝能力是工作、運動和比賽的基礎,也是提高比賽能力的根本。
參考文獻:
[1]全美籃球體能教練員協會.NBA體能訓練[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
[2]王保成,王川.球類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9.
[3]王清.力量訓練研究綜述[M].體育科技,1989.
[4]何斌.對少年籃球運動員訓練時負荷強度的探討[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