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行業分析報告范文
時間:2023-12-14 17:39: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境設計行業分析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目前的課程體系基本是由計算機的一些專業課程加上一些商務的課程共同構成的。各個高職院校會根據學科的偏向而進行一些取舍,有些學校會有更多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有些學校會更側重于商務課程。從高職學生的特點來看,學習較多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難度較大,因此從實際出發,高職的電子商務專業計算機課程相應地要降低難度,我們對計算機專業類的課程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和整合,包括課程的標準和課程的內容。計算機專業中的《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主要是對軟件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針對電子商務專業,則側重有所不同,因此將課程更改為《商務網站需求與方案建設》,結合對企業的業務流程調研,歸納出本門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并對課程進行了教學設計。
1、對企業業務流程的調研對從事網站項目建設開發的企業流程調研后,可以歸納出基本的業務流程,描述如下:在承接一個項目后,市場部負責人與美工主要進行需求分析工作,由于需求分析成功與否與后期的工作直接相關,所以主要由負責人與項目委托人溝通,美工要進行首頁面的設計,因此要對網站的總體風格和內容有一個準確的把握,所以始終參與需求分析過程。在與委托人進行充分溝通的基礎上,了解該項目的行業背景和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后,完成需求分析報告,并進行一個方案設計,在項目委托人同意之后開始進行項目的設計。首頁面的設計是由美工完成的,這也是一個與委托人反復交流的過程,經過不斷地調整修改之后,首頁面定稿。此時首頁面只是一個效果圖片,經過頁面的切割和生成工序后,將首頁面交給研發部,研發部根據需求分析報告和首頁面的內容進行后臺代碼的編寫。同時,美工進行二級頁面的設計。設計完成后也交由研發部編寫后臺代碼。代碼編寫完成后進行網站的測試和。綜合上述流程,可得流程圖如圖1:在了解項目的流程時,我們也同時了解了各個崗位要求的技能,綜合來說,每個崗位的人員都應能熟悉電子商務的內涵,不同的崗位在具體的知識技能要求上有所不同。如需求分析人員要求對項目的整體運作非常熟悉,能起到協調項目組和項目委托人的作用,必須具備很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同時要有較強的文字組織能力。美工要具備較好的美術基礎、審美眼光和熟練的網頁制作知識,同時由于美工要充分與項目委托人溝通,這樣才能做出既有特色,同時又能滿足委托人要求的頁面效果,因此對溝通能力也有相當高的要求。研發部門的崗位則相對要求編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強。能充分領悟項目的要求,在給定的時間內完成代碼的編寫和調試。同時,由于程序文檔和使用說明書的編寫較為重要,所以也要求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企業一般還會提供管理咨詢和培訓等服務,管理咨詢和培訓主要有提供網站推廣的服務,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咨詢等。這些崗位要求對電子商務的技術有基本的了解并有較強的語言能力,熟悉各種網站推廣方法和工具。
2、分析學生必須的知識、技能、素質為了適應相關的工作崗位,學生應能熟悉電子商務的內涵,掌握網站需求調查與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網站開發的技術,如相應的程序設計語言和網頁設計制作知識和方法,具備一定編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熟悉各種網站推廣方法和工具。必須具備很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同時要有較強的文字組織能力。一個項目通常是項目組來完成的,所以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必不可少。
3、分析《商務網站需求與方案設計》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本門課程對應的崗位為網站需求分析人員,需求分析研人員通常應對整個項目流程非常熟悉,他是項目委托人和開發人員之間的鈕帶,項目委托人不能理解項目是如何完成的,他們注重的是項目完成時交付的網站是否符合他們的預期,而開發人員的開發工作依賴于需求分析人員提供的需求分析報告,因此,網站的需求分析與方案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對整個項目的質量來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需求分析要完成的是和項目委托人溝通交流,以專業的眼光來看待項目的可行性,為委托人分析及明確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需求調查與分析,形成需求分析與整體方案設計,提交相應的需求分析報告和方案設計報告。
4、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情境
4.1學習情境劃分原則企業在承接建站任務時,根據站點的不同會有一些不同的方法進行需求分析,教材的每章都將用一個實際的案例進行說明,并附上完整的需求分析報告。案例的挑選力求能充分說明各種不同類型網站的特色,并在需求調查與分析的方法上體現出來,并為學生的實踐作出有效的指導。在此基礎上,開始進行具體的情境設計,我們設想以一個項目貫穿整門課程,將項目按工作過程進行劃分情境,每個情境完成一個子任務,一門課程結束時,各個子任務可以綜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項目任務。這樣,我們就只能以一個典型案例來說明需求分析過程,為了不至于造成其他類型的網站需求分析方法不同,而學生無法了解,在每個情境中設置拓展部分,由于B2C的站點難度適中,且最為常見,因此,教材中以B2C作為案例,其他類型的站點在需求分析時如果有特殊的要求就體現在拓展部分,學生選取的案例中如果涉及到其他類型的站點,那么就可以參考拓展部分,進行自學或查找相應資料來解決問題。
4.2學習情境的設計我們按照工作過程將課程劃分為十個學習情境,分別是外部需求分析、面向用戶的需求分析、企業內部需求分析、網站推廣需求分析、網站軟硬件環境設計、網站功能的概要設計、網站數據庫結構設計、網站界面總體設計、網站系統安全性設計和網站測試。
5、課程標準的制定
在學習情境的劃分與設計完成之后,我們著手制定課程標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課程的定位及學習目標的制定。這部分我們充分地參考了企業的調研意見,了解企業的網站需求分析人員在具體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并力求能夠體現在學習情境的設計中。
5.1課程的定位網站需求與方案設計是電子商務專業網絡技術服務方向的一門專業課程,本門課程著重于培養學生用全局的眼光看待網站的設計需求,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應用各種調查分析方法和工具,完成電子商務網站的需求分析項目,并能按規范的形式形成各階段的需求分析報告文檔。
5.2學習目標的確定我們分別對本門課程的知識目標、專業能力目標、方法能力目標和社會能力目標進行了分析和歸納。在學習目標方面,十個學習情境分別達到理解以下概念和內容:(1)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概念;網站風格、關鍵字、電子支付、物流配送的概念;(2)面向用戶的需求分析使用的調查方法與手段;功能性需求與非功能性需求的概念;(3)網站的盈利模式,網站的存儲方式,不同數據庫的特性分析比較,非功能性需求概念,網站維護內容;(4)網站的推廣策略,推廣方法。(5)電子商務網站軟硬件環境的組成,網站軟硬件設備的選擇方法;(6)電子商務建站的基本過程,功能概要設計的基本方法;(7)電子商務網站內容設計的原則,頁面設計的原則等;(8)網站的安全性設計方法。(9)網站測試的方法在專業能力方面,我們希望能夠達到以下目標:(1)能區分不同的商業模式;進行市場需求分析;能進行同類網站的比較與分析,分析競爭優勢、劣勢,選擇電子支付方式及物流配送模式;(2)能確定網站所面向用戶的類型特征;應用各種調查方式對用戶進行需求調查;分析調查結果。(3)能明確用戶的功能性需求與潛在需求;確定網站的盈利模式、并進行產品分析;(4)能根據外部分析和用戶需求以及企業自身定位確定網站的總體風格,語言版本;(5)能確定網站的存儲方式,域名,數據庫的選用;了解和確定網站維護要求;(6)能分析和確定網站的推廣策略。完成相應的需求報告文檔。由于本門課程的教學設計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一個實際的電子商務網站項目需求分析,因此,學生要從組建項目小組開始,進行選題,到實施整個調查過程,并形成相應的需求分析報告。整個過程都需要對項目進行規劃、計劃和實施,并在實施過程中報告和反饋,所以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很大的考驗。相應地,在方法能力方面,我們希望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做到:能將所學知進行綜合運用;.具有獨立進行分析、計劃、實施、評價的能力;具有獲取、歸納、分析、交流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在社會能力方面,我們希望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協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計劃組織能力。
6、項目導向的校本教材編寫
在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開始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在選取案例的時候,使用的是企業真實案例,這是一個B2C類型的站點,其業務方式是整合福建范圍內的一些茶商,用統一的標識進行網上銷售,由于茶葉是福建省的一個重要特色產業,而且網站的一些設想也很有特色,在校本教材中,我們就以該案例進行行動導向的教材編寫。
篇2
【關鍵詞】醫療用房;智能化系統;安全保障;舒適環境;高效管理;節能策略;可持續發展
1.現代醫療用房的建設趨勢與面臨的挑戰
1.1安全――醫療用房的首要關注點
關注的重點不僅限于人員生命財產安全,還包括醫療用房內大量貴重設備安全。
1.2服務、環境、設施設備品質要求日益提高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就醫環境、就醫效率、醫療行業服務質量、醫院設施設備的檔次和性能等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一切都需要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高質量的產品來保證,通過工作質量、環境品質、資源分布的優化和提高來實現。
1.3面臨巨大的費用壓力
醫療用房業主面臨的費用壓力不僅體現在項目初期建設投資的費用,作為24小時×365天持續運轉的建筑,更體現在整個建筑生命周期內的使用維護費用,節能降耗刻不容緩。
2.面對挑戰何去何從
優質產品是成功的基礎,但成功的醫療用房絕非高質量產品的堆砌,符合醫療用房特點和功能需求的解決方案才是業主真正需求所在;同時,貫穿項目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服務體系,經驗豐富、能提供專業服務的系統集成商才是解決方案獲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3.解決方案設計出發點
3.1成熟、先進、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
3.2穩定、功能強大的網絡基礎和系統集成平臺
3.3符合各科室功能需求、業務特點和院方管理模式
3.4與建筑、暖通空調、給排水、電氣各專業協同配合
3.5在整個建筑生命周期內,具有最優的性能價格比
3.6能夠提供數據基礎、分析報告、持續優化改進
4.醫療用房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
醫療用房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涵蓋以下方面:提供安全舒適環境、優化設備運行、降低維護管理費用、易于升級擴展的理念,貫穿醫療用房設計、使用和維護全過程。醫療用房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要涵蓋以下方面:
4.1安全保障
首先,用電安全是醫療用房的首要安全保證。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就像人的強壯體魄,智能化系統就像人的頭腦和神經網絡,失去了電力供應,一切控制都是空談;其次,人員生命安全至關重要。通過樓宇管理系統平臺,針對火災、人身侵害、意外事故、自然災難、恐怖襲擊、全國性流行疾病爆發等情況設置應對預案;充分利用系統集成平臺的強大功能,協同配合,最大限度的保證人員安全。當然這些預案是需要反復研討保證其可行性的。
此外,醫院內貴重設備保護。可采取視頻監控、門禁、防盜報警、巡更等多種防護手段配合,保護核心設備和財產安全;對移動設備可以考慮采取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追蹤)等方式進行管理。
最后,對各類重點區域防護。通過視頻監視特殊病房(燒傷科、白血病、ICU、CCU、傳染科、精神病房等)、手術室、關鍵場所(重要機房、藥品庫、組織器官庫、危險物料等)內狀況,通過門禁系統限制無關人員出入,保障環境質量和設備安全,減少感染和財產損失的可能。
4.2舒適環境
室內環境參數控制通常包括對溫度、濕度、潔凈度、壓力、CO2濃度、照度等的控制;對醫療用房內公共區域環境控制,通過DDC協同配合,實現對空調、新風機組,送排風機、通風口/窗、制冷/采暖系統、被控區域末端設備控制,保證環境舒適度;對潔凈手術部、燒傷科、白血病、ICU、傳染科隔離病房等特殊區域環境控制,在空調系統分區細化的前提下,根據各區域的功能特點和環境要求,通過控制系統對溫度/濕度/潔凈度/氣流組織/正負壓/換氣次數等參數進行控制,保證環境潔凈度、濕度及正負壓要求。對醫療用房中的高級單人間病房,還可通過C-Bus等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定時自然喚醒、健康入睡、探視、休息、清潔、查房、視聽等多種場景控制,通過床頭集中控制板或遙控器一鍵切換、在增加舒適度的同時,為行動不便的病患提供方便。
4.3高效管理
通過醫療用房內機電設備管理系統,優化設備運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減少維護人員工作量。包括:對變配電、發電機組、UPS、冷凍機組、鍋爐、電梯、空調新風機組等各類大型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監視,故障報警、累計設備運行時間,定期提醒維護保養;能夠大大降低維護人員巡檢工作量,減少維護人員數量,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宕機損失和故障排除不及時導致的設備損壞;通過對設備運行參數、故障、維護報表的分析,為管理層決策和優化系統運行提供數據基礎。
4.4節能策略
醫院空調能耗是一般辦公樓的兩倍,主要原因是運行時間長,新風量大,人員負荷量多,水、氣驅動能耗多,對節能的要求也相應更高。通過樓宇管理系統,可根據環境溫度、設定溫度、時間程序、環境質量、人員數量等優化HVAC設備運行,在提供良好環境的同時達到節能效果。
此外,還可以通過時間程序、存在控制、照度控制、日光跟蹤等方式對外景照明、公共區域照明、庭院照明、綠化噴灌設備等進行控制;優化電梯運行,保持建筑內垂直通道的暢通并減少設備空轉率;根據流量、液位控制投用的風機和泵類設備數量,并可以采用變頻調速技術進一步降低能耗;在用電低谷期進行補、排水、蓄冷等工作,降低單位電價;在建設時選擇地源熱泵或冰蓄冷等節能效果明顯的技術。
4.5基礎平臺
基礎平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易于管理維護、能夠充分滿足醫護人員、管理團隊高速數據交換需求和多元化機房應用技術需求的語音-數據-圖象(Voice-Data-Image)傳輸硬件平臺,即綜合布線系統,為構建數字醫療園區提供基礎;二是功能強大、開放、易于升級擴展的樓宇管理系統集成平臺。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保證智能化系統的卓越性能。
4.6可持續發展
首先要了解醫療用房的運行情況,才能真正管理好建筑。通過樓宇管理系統,可以方便地獲得設備運行參數、故障、維護報表,基于這些系統運行參數報表的分析,專家咨詢服務,能夠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數據基礎、生成持續優化設備維護方案、進行運行參數設定調整,從而保持系統的先進性和良好運行效果;同時,基于開放網絡結構和TCP/IP協議、易于在線升級、擴展靈活的樓宇管理系統,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p>
【參考文獻】
[1]聞大全.淺析影響當前醫療建筑發展的主要因素[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05, (03) .
[2]莫施?扎希,符濟湘.未來醫療設施建筑的趨勢[J].建筑學報,2007,(10) .
[3]劉培森.大型醫療建筑設計[J].城市建筑,2008,(07) .
篇3
關鍵詞:項目教學教學情境解構重構
Abstract:as a basic course of building decor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original content,break the principle on class + concentrated training curriculum mode and introduce of typical practical work project,creat teaching situation,the theory of knowledge into every situation,make students become" Learn Method " from " Learn knowlodge ",realization of student occup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and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raise.
Keywords:project teaching, teaching situation, deconstruction, restructure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設計基礎》是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課程以建筑設計基本知識為基礎,通過對不同類型建筑設計工程案例的討論分析,使學生把握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建筑歷史的發展,了解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的知識,理解建筑構造基本知識,具備一定的建筑功能分析能力等,幫助建筑裝飾專業的學生打下良好的建筑設計基礎。
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一)以職業崗位能力分析為基礎,校企合作,確定職業核心能力和課程培養能力。
在行業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分析建筑裝飾設計師職業崗位所必需的建筑設計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從而確定職業核心能力和本課程所能培養的職業能力及職業素養。
(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校企共同開發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化課程。
以接收任務書——導學——查閱資料——方案分析——方案分析討論——方案分析報告的過程為導向,校企共同設計典型的工作項目,由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構建生產過程導向的課程內容體系。
(三)以工學結合為手段,通過“實踐——學習——再實踐”循環,實施“做中學、學中做”,精心組織教學。
在課程實施中,以工作室為平臺,創設職業氛圍,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多種教學方法,在學生知道“怎么做”的基礎上,通過“先做——再懂——再做”過程,即:“實踐——學習——再實踐”的循環,突出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實現學生“做中學、學中做”。
(四)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手段,變“學會”為“會學”,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的自我建構和職業素養的提高。
以項目、任務為載體,通過對不同類型建筑設計方案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查閱設計資料、了解設計規范,并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的自我建構和職業素養的提高。
(五)教學資源建設體現直觀性、互動性、實用性
按照課程內容,以直觀、實用為原則建立建筑設計資源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擴展學生視野,為學生今后專業課程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
課程內容設計
(一).課程內容選取
本課程所培養的職業能力主要是建筑設計方案的分析能力,其實質是培養學生掌握解決建筑裝飾設計前期建筑設計方案基本分析的能力,即建筑與空間、材料、造型、藝術、環境等方面的分析。因此根據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思路,對原課程內容進行解構與重構,打破原理論課+集中實訓的課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實際工作項目,創設教學情境,將理論知識融入到每個情境中,見課程解構與重構示意圖。
(二).課程內容安排
《建筑設計基礎》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輸,而是在設計方案分析過程中理解、掌握和運用具體的設計方面的知識。教學過程就是設計研究過程,其學習狀態表現為連續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由此,在課程組織方面,我們遵循職業能力的形成規律,以建筑裝飾設計所需的建筑設計專業基本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典型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將能力培養目標與項目實踐相結合,強化職業能力的培養。具體教學內容安排見“各情景項目教學內容安排”表。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一).教學方法
1.多媒體講演教學
精心梳理知識系統的邏輯性,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增加課程的形象性、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注重師生互動,通過講授、提問、啟發討論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活動能力和學習積極主動性。
2.現場教學
針對不同的項目,現場組織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增加學生感性認識,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3.案例教學
在課程的項目教學中,引入大量的實際工程案例。通過對工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更清楚了解設計的背景和過程,獲得直接的工程經驗,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任務驅動
以常見的典型的實際工程項目為基礎,校企合作開發設計多個學習性工作任務,通過完成多項工作任務分析而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提高。
5.邊講邊練
每一個學習項目,均是教師先布置任務,講解學習的內容、方法、重點、難點,資料查詢、方案設計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成。
6.交互式教學
良好的校園局域網絡和豐富的網絡課堂,使學生可在課余隨時上網進行自學并提出疑問,教師可隨時在網上進行答疑,實現師生交互式教學與學習。
(二).教學手段
1.多維立體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根據課程特點,應用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內容新穎,信息量大,配有工程圖片、動畫模擬以及工程案例等多位一體的教學平臺,擴大知識的直觀性、形象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建立工程案例庫
收集大量實際工程案例,使學生了解設計過程和設計方法,了解不同設計階段設計的深度和要求,為學生自主學習、職業能力的自我建構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小結
教學中以項目為載體,通過對不同類型建筑設計分析的實踐,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討論、質疑、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懂得了思考、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實現了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
打破傳統理論教學+集中實訓的教學模式,以典型的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校企合作開發學習性工作任務。將基本理論知識融入到項目中,且每個項目突出一個能力培養主題,并按照職業能力形成規律,對項目進行序化。通過“先做——再懂——再做”的過程,實施“實踐——學習——再實踐”的循環,逐步實現職業能力的自我建構和職業素養的養成。;
創新工作室教學模式,以工作室為平臺,以工程項目為載體,并適時引入企業的生產任務,借鑒企業的運作流程進行項目教學。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做法,創設“工作小組”組織形式,實施師——生、生——生互動教學,并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的方法,進行教學評價。工作室營造了與實際工作崗位高度一致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從而實現學生由“適應能力”向“建構能力”的轉變,在工作過程中實現了“學生”向“職業人”社會角色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朱吉頂.建筑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2]馮美宇.建筑設計原理[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3]朱吉頂.建筑裝飾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1.
[4]朱昌廉.住宅建筑設計原理[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