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學在煤礦中的應用范文
時間:2023-12-19 17:4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安全心理學在煤礦中的應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安全 心理 培訓 應用
現代煤礦安全管理,是一項以人為中心綜合性科學管理,是煤炭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煤礦安全管理,主要是對人、設備和礦井自然環境的安全防護管理,其中,對人的管理是核心,因為人的因素是主導、管理因素是關鍵、物的因素是基礎、環境因素是條件。按照人的心理規律和客觀規律制定安全預防措施,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安全管理體系。
煤礦的安全生產運行過程是人――環境――安全行為――安全狀態――人的反復循環,其中,人是安全生產運行中的核心因素。安全管理就是要著重研究和控制在生產活動中自由度極大的人。煤礦事故,除了環境和設備誘發的因素外,更多的是人為事故,即責任事故。必須要運用安全心理學的原理,培養訓練員工養成自我控制的素質,減少不安全行為,避免事故的發生。
一、知覺在安全生產中的運用
知覺直接影響和制約人的行為,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礦工要做到高效和安全作業,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主要是通過對井下一系列復雜事物和特殊環境的感知、記憶、理解,達到人與性格、事物與環境、生產與安全的適應和協調。只有清晰地感知到井下的客觀環境,才能為排除不安全隱患奠定認識基礎。同時,只有礦工知覺出不安全隱患才能在行為上、技術上做到預防,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實現安全生產。
按照感知規律認識和觀察井下環境的方法有:
1、運用強度性,增強刺激感。被知覺的事物必須要有一定的強度才能達到知覺的清晰。一般來說強烈刺激容易被知覺;微弱刺激容易被忽略。在井下安全管理中,適當運用知覺對強度的敏感特征和反映規律,多搞一些安全標志,搞一些相對強度如靜與動、白與黑等,提示礦工們注意,增強知覺效果,提高礦工的安全警惕性。
2、運用對比性,增強印象感。為了突出不安全的隱患,提高員工對安全的重視,在管理中運用不同事物的對比差別,增強人的安全知覺印象。例如,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環境對比等等。
3、運用協同性,增強有效感。在安全教育過程中,要運用協同性原理,調動各種器官,參加知覺運動,使人的知覺達到更加有效的程度。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聽的東西只能記住15%,看的東西則可記住25%。所以,安全教育應采用耳聽、眼看、手到多種形式,特別是對新設備的操作和新技術的掌握,要進行試操作以及崗前培訓。
二、安全行為中的動機激勵
安全動機是推動礦工進行安全生產的一種內部動因,驅使著員工注意安全,達到精力集中,成為一種定向力量,真正把安全當做生產的第一需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矛盾。必須執行安全生產制度。從煤礦安全管理的角度來說,通過預測礦工的動機培養提高礦工安全動機的行為,主要有以下途徑:
1、強化目標的吸引力。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開展“百日安全生產整頓”、“無事故季”、“安全生產月”活動。按工種不同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如對機械工種類開展“安全運轉1000天”,對個人提出“安全標兵”、“十佳安全能手”、“安全紅旗手”等等。推行的目標一定要有強度,對員工要產生吸引力,使人產生積極地、強烈的反應和情感。
2、增強安全動機的外界壓力。開展“安全家庭”、“安全幫教”活動,家屬對礦工要做的“敲安全鐘、吹安全風”、“親友提安全希望”等,對礦工安全動機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效應。
3、開展崗位技術比武活動。開展崗位技術比武可以有效的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員工學技術、學管理、學知識,達到了解設備性能、掌握操作方法,熟悉工藝流程,安全生產。
三、安全行為中的個性培養
安全管理是以具體的人為對象的,必須掌握和了解員工性格特征;煤礦工人憨厚樸實,不拘小節。生產中“愣頭青”發生的慘劇比例很高,僥幸、麻痹心理是安全生產的大敵。
礦工有不同的個性,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能憑想象去改變的。但必須引導礦工的個性去適應和服從安全生產總目標,在安全管理上應發揮人的個性。因此,需要做到:
1、根據礦工不同的個性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礦工的性格是多種多樣的,在處理安全與人的關系問題上不能搞一刀切。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有效地發揮性格的作用,做好各項工作。
2、根據性格在社會傾向上的優劣,將性格引導到有利于安全工作的軌道上。管理者摸透每個礦工的性格,按內向型的、外向型的、冷靜的、急躁的等劃分性格,讓工作崗位與性格協調起來。如看守工、機車司機、電工等,最好安排沉著冷靜的職工擔任。
3、根據性格的相對穩定性,管理者要耐心,因勢利導,不要激化矛盾。如對急躁和冒險性格的人,不要簡單的批評,要讓他們干自己適合的工作,隨時提醒他們遵守《安全規程》。
四、注重安全心理培訓
培訓可以提高礦工的素質,但往往只強調思想素質、技術素質和身體素質,而忽視了心理素質,雖然前三個不可少,但都受心理素質的制約,必須以心理素質為共同基礎。實踐證明,在緊張、危險的工作環境中,心理素質強就會激發斗志、振奮精神、增強信心,員工的技術素質就會得到更好的發揮,處險不亂,化險為夷,保證安全生產。因此,務必對礦工進行安全心理培訓,運用心理學方法,建立礦工安全心理模型,形成安全心理定勢,提高安全心理容量和素質,使員工能自覺的控制心理活動,遵章守紀,戒除自己的違章行為,保障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