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查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25 17:38: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程地質勘查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TE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4-0208-01
前言:在一系列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工作中,水文地質問題始終是極為重要但也易于被忽視的問題。特別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的地區,由于對水文地質問題研究不深入,設計中又忽視了水文地質問題,經常發生由地下水引發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等問題,令勘察、設計和施工工作難以進行。因此,本文對水文地質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水文地質勘查的要求和內容。
1.水文地質勘查對建筑工程的影響
1.1 水文地質影響已有的建筑物
目前,我國某些建筑施工單位對于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勘查的工作還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從而造成很多重大的危害和不良影響。比如由于缺乏合理的水文地質的評價,沒有做到相應問題的預防,當地下水隨著季節降水的增加而涌增,地下水位急劇的上升,第下巖土強度受到嚴重影響,而產生嚴重變形的狀態,最終導致處于地下水位的建筑物發生爆管或者地面坍塌開裂的事故發生,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的重大經濟損失,從而對建筑業產生負面影響;
1.2 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影響
巖土和地下水之間有著互相作用的關系,也就是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巖土的水理性質,而巖土的水理性質又影響著巖土的強度和變形能力,從而間接的影響了建筑物的穩定性,地下水能夠引發巖土工程危害,主要是因為地下水位的升降以及地下水的動水壓力的作用。地下水的升降變化能夠引發巖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變化主要是天然的因素或者是人為的因素導致,如果地下水位變化達到某一臨界點,會嚴重的影響到巖土工程,。在實際建筑施工過程中,加強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的勘查研究,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之一。
1.3 水文地質影響工程地基建筑
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高層建筑物越來越多,基坑也越來越深?;拥纳疃葧艿绞┕がF場和施工工藝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而基坑的開挖往往采取的是垂直開挖的形式,開挖的深度基本都超過了當地地下水的埋深。由于建筑物施工前施工人員沒有對建筑物的水文地質進行有效的評價,事后由于人為的大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降低,從而導致建筑物的地基下沉,直接影響了建筑物的穩定性,使得建筑物不能正常的使用或者使用過程中出現嚴重問題;深基坑在開挖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地下水涌水、冒砂等問題,所以,要綜合考慮基坑支護結構及其對鄰近建筑物的影響。
2.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勘查要求和內容
2.1 加強建筑物水文條件和地質環境的綜合勘查
建筑工程在進行工程建設之前,需要完成相應的工程勘查工作,查明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了解某調查地區地下水的埋藏、分布狀況及補給、徑流、排泄條件,概略估算地下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為國民經濟規劃提供基礎資料的水文地質調查;將工程的具體勘查工作與建筑物的地基、水文情況等充分結合在一起,明確建筑物的各項參數指標,重點評估地下水對建筑物、巖土體的影響和作用,分析其強度,評估和預測有可能發生的危險,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
2.2 強化地下水存在狀態及變化規律的勘查。
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勘察,主要就是對地下水進行研究和勘察,地下水的勘察包括地下水的類型和狀態、地下水水位的高低變化情況及地表水與地下水的關系等。其中地下水的類型和分布狀態,注重研究地下水是那種水質,酸性水質、堿性水質還是中性水質,因為不同的水質條件對于巖土強度的影響不同,還要做好地下水位的高低變化的勘查,即對建筑物所處地區近年來地下水位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有個詳細的了解,地下水與地表水的關系,包括了兩者之間的互補以及地表水的排泄狀況勘查,分析出地表水的排泄是否影響到地下水的水位、動力和壓力的變化等。
2.3 做好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測試的勘查
當對建筑物的水文條件和地質條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為了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建立和使用,最重要的勘查工作是對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進行有效的測試。有效的測試是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只有通過此環節,建筑設計人員才會得到準備數據,從而根據數據做出精確的設計,例如地基的厚度、深度,建筑物墻壁的厚度等。因此,此環節是建筑物安全建立和使用的有力保障之一。根據所處地質條件的不同,所測量的方法也不相同。根據地下水是否靜止,可以選擇是否采用隔離措施進行測量,若為靜水層,那么就不需要隔離措施,若為流動的含水層,那么就要采取隔離措施進行測量;對地下水壓力進行測試時,可以采取幾何法,先確定地下水能承受最小壓力和最大壓力,然后用壓力與壓力人水量的關系曲線進行繪圖,進而測試出建筑物地段巖土的透水率。壓力測試是水文地質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該環節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安全。
3.結語
在工程勘查的過程中,水文地質一直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在具體的工程勘測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僅要明確與巖石的相互關系,還需要做好防范措施,提出與治理相關的建議。另外,在工程實施前要按照地質勘查當中應該勘察的內容和要求做好準備,要根據所勘查的地域、地質、水文特點制訂出相應的施工計劃,做好積極的防護措施,消除工程危害,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要按時完成工程,節約成本。
參考文獻
[1] 曹源,師明川.淺析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的重要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34):79-80.
篇2
[關鍵詞]水文地質 工程勘察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P641.4+3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9-149-1
1工程地質勘測中水文地質研討的重要性
工程地質勘測中對水文地質的研討,能夠充分了解水文地質的條件,勘測完畢后依據工程需求對所勘測的水文地質進行剖析,具體提交水文地質勘測陳述,有助于后期工程質量的確保和對地下水資本進行開發利用。在水文地質勘測時,需求對所勘測范圍的水文地質環境做全方位的剖析評估,注重地下水對工程地質的影響。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都會對巖土體和工程質量形成損害,因而詳實的水文地質數據和合理的防范辦法是工程質量的確保。別的不一樣的地基基礎,不一樣的地質條件,不一樣的建筑類型,不一樣的水文地質環境等,在工程地質勘測中水文地質勘測時,都應思考具體條件,對不一樣的水文地質狀況,采納具體問題具體剖析的辦法來解決。水文地質勘測中地下水對工程建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和影響,地下水問題帶來的損害應致使高度注重。
2地下水作用對巖土工程的影響
2.1地下水升降作用所帶來的影響
地下水不論是上升或者是下降,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巖土工程的施工。
(1)地下水上升可能帶來的影響。在諸多地質因素與水文氣象因素的影響下,例如總體巖性、水層結構、氣溫、降雨量等,同時再加上一些人為因素(施工、灌溉),潛水位會發生上升。而潛水位上升將帶來極大的危害,具體表現為:將造成嚴重的土壤沼澤化,強化地下水對建筑物或構筑物的腐蝕;極易引發丘陵山地地區的地質災害,例如泥石流、山體滑坡以及巖土體崩塌等等;同時還可能引發建筑物失穩、地下洞室充水淹沒等等。
(2)地下水下降可能帶來的影響。地下水下降,這主要是人為因素引發的,例如因灌溉、采礦等需要而抽取地下水,在河流上游興建水庫與水壩致使河流下游地下水不足,這些都將導致地下水下降。一旦地下水下降,將引發極為嚴重的后果,例如地面下沉、土地干裂;與此同時,還將引發一些環境問題,例如水質下降、地下水枯竭等。
(3)地下水升降過于頻繁,同樣會引發各種危害。這主要是因為地下水升降過于頻繁,將導致膨脹性巖土的收縮與膨脹不規律,繼而導致增加巖土膨脹收縮幅度,最終導致建筑物特別是輕型建筑物受到破壞。另外,過于頻繁的升降,還可能致使土層內的膠結物流失,繼而造成土質變松,土層承載力降低。
2.2地下水動力作用所帶來的影響
通常,地下水的動力作用,當其處于天然狀態下時,對巖土工程的作用并不大,相對而言,其對巖土工程的危害也并不很大;然而,在人為因素的作用之下所形成的地下水運動,一般都有比較大的動力作用,缺乏規律性的地下水運動,將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例如可能引發基坑突涌、流砂等,進而對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地下水能夠增加巖土體的容重與含水量,且對巖體產生化學作用和物理作用,進而致使巖土結構面發生軟化現象,且使得巖土體性質發生變化,此外,地下水的力學作用,將對邊坡的平衡造成破壞,最終對邊坡的穩定帶來影響。
2.3地下水對基坑開挖支護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建設高層建筑物,尤其是在舊村改造項目中,大部分都使用垂直挖掘的方式。在降低水位的時候,采用抽水的方式,這樣雖然減少了對土地的壓力,可是由于是局部地抽排水,把基礎底面之下的水位驟然降低,致使周圍的建筑物、墻體變形,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導致地面塌陷。因此,在進行地下工程的時候,應該設立水帷幕,安裝相應的防護體,避免地下水流入地下施工的地方,對施工造成影響。
3提升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勘查的方法
3.1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應放在重要位置
地質勘查是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要保證地質勘查的質量,把地質勘查的數據整理好提供給工程實際和施工。地質勘查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水文地質勘查,把水文地質問題放在最首要位置上,提升整個工程地質勘查的質量。
(1)考慮地理條件。工程地質勘查中首先要對自然地理條件進行勘查,這其中主要有工程施工地的所屬季風、氣候濕潤度、所處水系以及地形、地貌等特點。
(2)分析地質環境。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勘查要對地質環境進行勘查,包括地質構造、基底構造、底巖構造等。
(3)勘測地下水位情況。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勘查要對地下水位情況進行勘查,地下水位情況要針對近幾年來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做分析,了解其變化趨勢。
(4)摸索含隔水層情況。含隔水層主要包括了兩個水層的埋藏同條件、地下水類型、流向等,對這些情況進行勘查完后還要分析含隔水層的實際分布情況,對整個工程施工地的地層滲透系數等情況進行全面勘查了解。
3.2確保水文地質參數測定的準確性
水文地質參數測定的準確性是保證工程地質勘查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其準確性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確定含水層。在工程地質勘查的水文地質勘查中,要對地下水的水位進行確認和測定,一般來說,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得先確定地下水的水位是靜止還是多層含水層,依照確定的含水層采取不同的測量方式來獲得數據。
(2)測定流向。在工程地質勘查的水文地質勘查中,要注意確定地下水的水流流向,測定地下水流的流向時一般采用幾何法。
(3)壓水試驗。在工程地質勘查的水文地質勘查中,壓水試驗是一個較為重要的試驗,其主要目的是確定透水率。壓水試驗要與工程地質測繪和鉆探資料結合,按照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確定試驗孔位,試驗劃分段以巖層的滲透性特點來劃分,這樣能夠測定出實際需要壓力基數,計算出透水率。
4結束語
水文地質問題能夠從多角度影響中國的工程施工建造。在工程地質施工進程中想要更好的確保工程設備的質量和安全,需求我們認真落實和充分做好水文地質方面的工作,對在工程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和遇到的水文地質問題進行具體的剖析。
參考文獻
[1]吳學林.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J].廣東科技,2014.
篇3
關鍵詞:天津市地下水;工程建筑;區域地下水評價
1天津市地下水
1.1天津地下水現狀
天津市人口眾多,對水資源的需求量,遠遠大于其他城市,所以天津市的地下水長期的是處于嚴重開采的現狀,因此我們發現問題越來越突出,比如我們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面下沉,還有就是許多廠家,把工業污水偷偷的排到地下,從而造成我們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地下水的質量,以及它在空間還有時間上的變化,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地下水的勘察和調研,不僅是我國的一項問題,也是世界上研究的一個重點[1,2]。針對天津地下水這種現狀,我們要結合到我們以后的工程建筑中去,因為上文作者已經提到,地下水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我們工程建筑的質量,與我們的人身還有財產安全密切相關,所以加大對它的研究是時代的趨勢,也是我們發展城市經濟的必由之路。
1.2天津市地下水的開發利用
天津市它坐落于我們華北地區的北部,由海河連接著,自古以來經濟發達。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城市,但是天津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它的年降水量不大,地下水的分布區域,也不是很均勻,分布的條件復雜,埋藏的深度,也是隨著地區的不同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我們對天津市地下水的開發,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在歷史上天津曾經出現干旱問題,因此在那段時間里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人們都在忙著從事同一件事,那就是打井,打井熱造成天津地下水的大量被使用,現在隨著市區城市的建設,和人哭的逐年增加,市區的用水量,也出現了歷史上從沒有過的歷史,這一現象導致我們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甚至出現坍塌的現象,我們國家近幾年采取引灤入津,這一分針的采取,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了了我們的我們市區地下水的開采量還有可開采量的平衡,但是由于地質條件的限制,在局部區域也存在著過渡開采問題。地下水不論是對對農業還是對工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對待其,要慎之又慎[3-5]。
2天津市地下水對工程建筑影響
2.1地下水的化學物理性質還有侵蝕性
地下水的形成我們知道,它是由地表逐漸深入到地下的,期間需要經過巖石,巖石中含有大量的可溶解性的物質,因此地下水中一般含有酸堿度,地下水中一般都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地下水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他們一般情況下以氣體狀態存在于水中。當我們的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的逐漸增加時,那么我們地下水溶解碳酸的能力也會逐步上升。當水中HCO-3的數量增大的時候,這是水中也必須有相對數量的CO2,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平衡,他們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我們把游離的CO2稱為平衡CO2。當游離的CO2和新生的HCO-3保持穩定的時候,其他的部分將對碳酸鹽進行溶解,因此這后一部分的二氧化碳被我們稱之為侵蝕性CO2。這并不是說,CO2和我們的碳酸鹽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發生化學的反應,他也存在著特殊性,而溶解碳酸鹽二氧化碳眾多我們熟知的作用里面的一個,還有就是,SO2-4它混凝土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能夠生成水硫酸晶體,這就會對混凝土結構造成嚴重的破壞,這種破壞廣泛的存在于我們工程建筑行業中,還有就是鎂鹽和混凝土中的Ca(OH)2相互作用從而形成Mg(OH)2還有非常容易易溶于水的CaCl2,這些都會使我們的混凝土建筑,遭到致命的破壞還有侵蝕。
2.2地下水對工程建筑的危害
地下水對工程建筑的影響,首先我們先講一下地下水位的變化以及它對工程建筑的影響還有危害。如果地下水位上升那么我們的地基的承載力就會變低,重要問題就是可能造成建筑的坍塌,還有就是滑移等系列問題。如果由于氣溫原因,從而引起地下水的凍漲等問題,那么我們地上的建筑物,可能就會因為上升和下降的變化,從而導致建筑地基嚴重變形。尤其是對于結構不穩定的土壤來說這種情況,尤為嚴峻,是我們進行工程,建筑中,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再者我們要說的一個問題就是地下水侵蝕可能會對混凝土,還有可溶性石料,金屬制品造成嚴重的侵蝕性的危害[6,7]。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們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化學物質,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會在我們以后的工程建筑中,帶來很大的危害性還有就是破壞性,地下水化學物質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我們建筑材料的使用壽命,還有就是它的穩定性還有安全性,所以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實現做好調查與研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減少地下水對工程建筑造成的不良的影響。
3天津市區域地下水
3.1不同區域的質量
我們現在以縣級行政區作為我們劃分的依據,對地下水的質量進行分析,比較各個行政區地下水的質量差異。從而我們就能整體上了解天津市整體的地下水的狀況,我們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各個行政區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地下水質量遠遠低于同等級的縣級行政區,還有就是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除了薊縣還有寶坻區外,水質相對較好外,其他各個行政區的水質都是五級,地下水存在的問題眾多,比如我們的環境污染問題,還有就是工業污染。從調查的結果中我們發現在天津各個行政區,他們的深層地下水,質量要好于我們的淺層地下水,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人類生活中,主要用到的還有就是污染到的都是我們的淺層地下水,而深層地下水由于埋藏的深度較深,所以受污染的程度也就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并不所有區域的深層地下水的程度都好,比如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塘沽,還有北辰區,深層地下水的質量也是比較差,這主要是和他們的本身土壤中含有的氯化物有關,當然也和當地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與關系。
3.2不同水層地下水的質量
地下水,分為以下幾種他們分別是淺層地下水,承壓水,深層地下水。從調查結果中我們的出了淺層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最高,而承壓水,和深層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是成下降的趨勢的,所謂水質量的好壞,主要是看我們誰中所含有的氯化物的含量,還有鐵元素,高錳酸鉀等一些列元素的含量,從調查中我們發現淺層地下水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與深層地下水之間差異是比較明顯的,而我們的承壓水處于兩者之間,水的酸堿度,還有氯化物的含量是我們做調查所必須研究和調研的一部分,缺一不可。淺層地下水的含量占地下水含量的絕大部分,因此它的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天津地區,淺層地下水分布的區域也是相對來說比較集中的,它主要分布在塘沽,漢沽,大港,東麗,北辰,市區等,但是靜海還有寶坻的淺層地下水相對于其他地區來說,還是比較少的。
4結語
本篇論文主要是結合我們天津市區地下水的狀況,綜合分析了地下水對工程建筑的影響,還有就是對天津市地下水區域進行了一個比較詳細和系統的分析與調研,我們通過文章了解到,天津地下水的現狀,還有它的開發和使用的現狀,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了問題,找出問題的解決的方案還有措施,從而保證我們以后再開發地下水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講的是地下水與我們的工程建筑,密切相關。我們要在工程開始之前,對當地的地下水做一個詳盡的分析與調研,從而保證了我們工程建筑的使用壽命,還有就是提高了我們的工程建筑的效率,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以天津為例,分析了它不同區域之間地下水的差別,以及造成這種現象的自燃原因,還有就是次生問題原因。整片文章的布局作者始終保持著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綜合分析各項的研究數據,保證我們研究的準確性,還有對以后工作的可指導性,作者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我們的地質工作人員,還有我們社會上的各個群體有所幫助,使它們明白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并不容樂觀,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路線,保護我們的地下水不受污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綠色的家園。
作者:唐宇鵬 單位:天津華北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顏於滕,淺析地下水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及對策,中國礦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09.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S].
[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S].
[4]尹國勛.李振山地下水污染與防治[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5]文冬光.加強地下水污染調查與防治[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5.
篇4
【關鍵詞】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地質勘察;影響
在工程勘察中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水文地質問題始終是一個極為重要但也是一個易于被忽視的問題。由于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時有發生。為此,在巖土工程勘察中要求查明與巖土工程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評估地下水對巖土工程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評估地下水對巖土工程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影響。為設計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質資料以消除或減少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危害。
1. 水文地質評價內容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評估內容在以往的工程勘察報告中,由于缺少結合基礎設計和施工需要評價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地區已發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礎下沉和建筑物開裂的質量事故,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我認為在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對水文地質問題的評價主要考慮以下內容:
(1)應重點評價地下水對巖土體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響,預測可能產生的巖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工程勘查密切結合建筑物地基基礎類型的需要,查明有關水文質問題,提供選型所需的水文地質資料。
(3)應從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對工程的作用與影響,提出不同條件下應當著重評價的地質問題,如:對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礎中水對砼及砼內鋼筋的腐蝕性;對選用軟質巖石、強風化巖、殘積土、膨脹土等巖土體作為基礎持力層的的建筑場地,應著重評價地下水活動對上述巖土體可能產生的軟化、崩解、脹縮等作用;在地基基礎壓縮層范圍內存在松散、飽和的粉細砂、粉土時,應預測產生潛蝕、流砂、管涌的可能性;當基礎下部存在承壓含水層,應對基坑開挖后承壓水沖毀基坑底板的可能性進行計算和評價;在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基坑,應進行滲透和富水性試驗。并評價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凍沉降,邊坡失穩進而影響物穩定性的可能。
2. 巖土水理性質
(1)巖土水理性質是指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時顯示出來的各種性質。巖土水理性質與巖土的物理性質都是巖土重要的工程地質性質。巖土的水理性質不僅影響巖土的強度和變形,而且有些性質還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穩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對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測試比較重視,對巖土的水理性質卻有所忽視,因而對巖土工程地質性質的評價是不夠全面的。
(2)既然巖土的水理性質是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顯示出來的性質,首先介紹一下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及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 然后再對巖土的幾個重要的水理性質及研究測試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
(3)地下水的賦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巖土中的賦存形式可分為結合水、毛細管水和重力水三種,其中結合水又可分為強結合水和弱結合水兩種。
(4)巖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質及其測試辦法有五種:軟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給水性;脹縮性。軟化性是指巖土體浸水后, 力學強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軟化系數表示,它是判斷巖石耐風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標。在巖石層中存在易軟化巖層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會形成軟弱夾層。各類成因的粘性土層、泥巖、頁巖、泥質砂巖等均普遍存在軟化特性;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巖土容許水透過自身的性能。松散巖土的顆粒愈細、愈不均勻,其透水性便愈弱。堅硬巖石的裂隙或巖溶愈發育,其透水性就愈強。透水性一般可用滲透系數表示,巖土體的滲透系數可通過抽水試驗求??;崩解性是指巖土浸水濕化后,由于土粒連接被削弱、破壞,使土體崩散、解體的特性。巖土的崩解性與土的顆粒成分、礦物成分、結構等關系極大,以廣東地區的殘積土為例,一般崩解時間5~24h,崩解量1.79~34,以蒙脫石、水云母、高嶺土為主的殘積土以散開方式崩解,而以石英為主的殘積土多以裂開狀崩解為主。給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飽水巖土能從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給水度表示。給水度是含水層的一個重要水文地質參數,也影響場地疏干時間。給水度一般采用實驗室方法測定。脹縮性是指巖土吸水后體積增大,失水后體積減小的特性,巖土的脹縮性是由于顆粒表面結合水膜吸水變厚,失水變薄造成的。巖土的脹縮性往往是產生地裂縫、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對地基變形和土坡表層穩定性有重要影響。標定巖土脹縮性的指標有:膨脹率、自由膨脹率、體縮率、收縮系數等。巖土的水理性質尚有持水性,溶水性,毛細管性,可塑性等。
3. 地下水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變化和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 地下水升降變化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在工程勘察中要注意調查了解地下水位條件及其升降變化。在天然條件下地下水位一般是季節性變化雨季水位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地下水位的天然變化是區域性。漸變的。而且變幅較小但是,人為因素引起的局部性地下水為升降變化的幅度往往大于天然變化所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更為嚴重。
(1)水位上升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潛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其主要受地質因素如含水層結構、總體巖性產狀;水文氣象因素如降雨量、氣溫等及人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響,有時往往是幾種因素的綜合結果。由于潛水面上升對巖土工程可能造成如下影響;土壤沼澤化、鹽漬化,巖土及地下水對建筑物腐蝕性增強;斜坡、河岸等巖土體巖產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一些具特殊性的巖土體結構破
壞、強度降低、軟化;引起粉細砂及粉土飽和液化、出現流砂、管涌等現象;地下洞室充水淹沒,基礎上浮、建筑物失穩。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礦活動中的礦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壩、修建水庫截奪下游地下水的補給等。地下水的過大下降,常常誘發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質惡化等環境問題, 對巖土體、建筑物的穩定性和人類自身的居住環境造成很大威脅。
3.2 地下水位對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1)地下水的升降變化能引起膨脹性巖土產生不均勻的脹縮變形,嚴重若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別是低層或輕型建筑物的破壞。當地下水升降頻繁時或變化幅度大時。不僅使巖土的膨脹收縮變形往復,而且會導致巖土的膨脹收縮幅度加大。因此,在膨脹性巖土地區進行工程勘察時應特別注意對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的研究,特別地下水往往升降變化中高度和變化規律這對地基基礎深度的選擇(宜選在第下水位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下,不宜選在地下水位變動帶內)有主要的參考價值。
(2)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內,當地下水位在基礎底面以下壓縮層范圍內發生變化時, 就能直接影響建筑物的穩定性。若水位在壓縮層范圍內上升時,軟化地基土,使其強度降低、壓縮性增大,建筑物可能產生較大的沉降變形若水位在壓縮層范圍下降時,巖土的自重應力增加,可能引起地基基礎的附加沉降,如果土質不均勻或地下水位的突然下降也可能使建筑物發生變形破壞。
(3)在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位變動帶和地下水位以下,具有明顯的變化規律土體從上到下,有天然含水量、孔隙比由小大一小,壓縮模盆、承載力由大一小一大的變化規律。這是由于地下水位以上部位, 經長期淋濾作用,鐵鋁富集,并對土顆粒起膠結和充填作用,增大了土拉間連接力, 往往形成“硬殼層”,因而含水、孔隙比小而壓縮模和承載力增高而位于地下水位變動帶的土層,由于地下水積極文替,土中的鐵鋁成分淋失,土質變松,因而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壓縮模量、承載力降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層,由于地下水交替緩慢, 氧化、水解作用減弱,加之上扭土層的自重壓力作用,土質比較密實,因而含水貧、孔隙比減小,壓縮模、承載力增高。
(4)巖土特別是各類軟質巖石、風化殘積土、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等, 其物理力學性質的變化規律,與地下水位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分析研究巖土物理力學的變化規律時,應充分重視地下水位這一重要影響因素。
3.3 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狀態下動水壓力作用比較微弱,但是在人為工程活動中由于改變了地下水天然動力平衡條件,在一定的動水壓力作用下,往往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巖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
4. 結語
巖土工程問題中,地下水問題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準確合理地查明地下水位,不僅使資料的可靠程度更高,而且可更好地用巖土體的潛在能力。因此,為提高工程勘察質,在工程勘察中不僅要求查明與巖土工程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以消除下水對巖工程的危害隨著工程勘察的發展,其必將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切實做好水文地質工作將對勘察水平的提高起極大的推動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巖土工程勘察規范[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年2月.
篇5
關鍵詞:水文地質;勘察;問題;對策
水文地質是工程地質勘察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利用水文勘察報告實現空間改造,體現了水文地質結構布局的特殊性。為了更好地開發與利用工程地質環境,要做好水文地質勘察與分析工作,為工程地質改良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
1工程概況
依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堤防本工程等級為2級,水利工程建筑物與堤防相同,設計等級為2級。又根據《泵站設計規范》的等級劃分標準,貴陽控制工程泵站設計流量為70.0m3/s,泵站工程為大(2)型,對應的主要建筑物設計等級為2級。水利工程等別為Ⅱ等,主要建筑物設計等級為2級,次要建筑物設計等級為3級。臨時工程按4級建筑物設計。根據《貴陽市城市防洪排澇規劃》,貴陽市城區防洪標準近期按100年一遇,遠期按300年一遇,城市除澇標準按20年一遇設計。
2水文地質條件
2.1地表水和地下水
勘察期間水位為9.8m。場地區內⑥-2層重粉質砂壤土及其以上各土層地下水位以下含水,構成場地表層主要潛水含水層。本次勘察分別觀測了G39孔(左岸)、G03孔(河邊)和G32孔(右岸)地下水位,水位分別為7.2,8.4和7.1m,根據地下水的分布趨勢分析,地下水水位沿河道兩側向兩岸逐漸降低。G03孔⑨層中砂承壓水水位為7.88m。
2.2水的腐蝕性
(1)地表水。據調查,擬建場地周圍無有害污染源對場地地表水造成污染。本次勘察在中采取地表水進行了水質分析,該處地表水對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鋼筋砼中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弱腐蝕性,分析結果如表1。(2)地下水。據調查,擬建場地周圍無有害污染源對場地地下水造成污染。本次勘察在G03號鉆孔和G35號鉆孔中采取地下水進行了水質分析,該處地下水對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鋼筋砼中鋼筋無腐蝕性。
3主要工程地質問題評價
3.1區域穩定性評價
根據場地地震烈度為6度,相應的的加速度為0.05g,場地8km以內無現代活動斷層,場地區周邊無M≥5級地震活動,綜合分析認為,區域構造穩定性較好。
3.2滲透性評價
貴陽控制工程各層土的滲透系數及滲透性分級見表2。
3.3液化土層判別
場地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相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287-2008)和《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和其他相關規范,本工程可不考慮地震液化的影響。
3.4特殊性土
(1)填土。場地內①層填土為新近填筑的人工填土,為特殊性土。該層土均勻性差,分布不均。(2)軟土。②層淤泥為新近沉積粘性土,流塑狀,河道全場地分布。低強度,高壓縮性,工程性質差,屬軟土。③層淤泥質重粉質壤土和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流塑狀,低強度,壓縮性高,工程性質差,屬軟土。
3.5滲透變形評價
地基土中①層填土主要以砂壤土和粉質壤土等少粘性土,在地表廣泛分布,結構松散,土質松軟,防滲抗沖刷能力差,根據地區經驗,該層土極易發生滲透破壞;④層砂壤土和⑥-2層砂壤土砂性較大,分布范圍較廣,透水性強,易發生滲透破壞。依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487-2008)附錄G對①層填土、④層砂壤土和⑥-2層砂壤土進行滲透變形判別和臨界水力比降計算,判別、計算結果見滲透變形判別成果表。
4各建筑物主要工程地質問題評價
4.1閘、站
閘室底板底面高程為-0.8~1.2m,位于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強度低,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泵站底面高程為0.1~0.5m,位于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上,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水閘上游消力池底板底面3.2m左右,位于②層淤泥,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水閘下游消力池底板底面3.2m左右,位于②層淤泥,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水閘上、下游第一節翼墻底板底面為1.9m左右,位于④層重粉質砂壤土中,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水閘上、下游第二節翼墻底板底面為2.9m左右,位于②層淤泥上,不滿足地基持力層的需求,可采用換填法處理,亦可采用樁基,以⑦層粉質粘土或⑧層粘土為樁端持力層。閘室開挖深度5.6~12.5m,開挖深度內各層土的滲透性均較強,且淤泥土的含水量較大,強度較低,邊坡穩定性較差。本工程建議采用井點降水和管井降水相結合的方法降低地下水。并確保在基坑開挖和基礎澆筑時,地于水位位于坑底以下,其距離不小于0.5m。本工程邊坡所涉及的土層抗沖刷能力和邊坡穩定性均較差,建議邊坡比不大于1∶3,且邊坡應采取適當的水土保持措施。
4.2交通橋
采用鉆孔灌注樁,以⑧層粘土或⑨層中砂為樁基持力層。樁徑、樁長可通過計算確定,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成孔和澆注的時間性和連續性,尚應加強泥漿護壁。
4.3臨時圍堰
②層淤泥淤泥不能滿足強度和變形要求,鑒于其厚度較薄,建議將其全部清除。另外,河道兩側的生活、生產垃圾及植物根莖,亦應清除。④層重粉質砂壤土一般能滿足強度和變形要求求,但是下臥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⑤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強度低,高壓縮性,厚度較大,地基土在上部荷載作用下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沉降和變形。建議對④層重粉質砂壤土進行局部處理或加大堤身寬度。
5結論
水文地質用于工程地質勘察分析,體現了地質工程改造的發展趨勢,將其用于地質規劃與改造具有戰略性意義。為了改變傳統地質勘察問題,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勘察分析,掌握地質工程作業方案,為地質勘察規劃與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利用水文地質結果指導水利項目改造,從地質環境、水文條件等方面展開工作。
參考文獻:
[1]于世君.淺談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7):132.
[2]張曉東,閆佳杰.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淺析[J].西部探礦工程,2015(3):145-146.
[3]崔愛敏.水文地質問題在巖土工程中的危害性分析[J].城市建筑,2013(8):117.
篇6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重要性;應用
一、關于水文地質與巖土工程
想要充分體現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就要對水文地質有著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水文地質是與巖土工程存在一定的區別,但兩者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的關系。一般來說,水文地質問題主要是指地下水在經過不斷活動中所產生的變化狀態,是一門專門研究自然界地下水的學科知識,它可以對地下水的分布情況及運動規律進行研究,并通過采樣試驗,確定地下水的性質和化學含量。這樣才能對地下水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進一步提高子地下水的利用率。其次,水文地址問題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而地下水通常都是巖土縫隙中的水,從一定程度來看,一旦進行不合理的地下水灌溉工程,就會很容易發生次生鹽堿化的現象,不僅會對周圍河流造成嚴重的污染,甚至還會引發地面塌陷,最終導致建筑物地基的安穩性受到極大的威脅。
巖土工程是在工程建設中有關巖石或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的科學技術,土木工程中涉及巖石、土、地下水的部分稱巖土工程。按照工程建設階段劃分,工作內容可以分為巖土工程勘察、巖土工程設計、巖土工程治理、巖土工程監測、巖土工程檢測。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地下空間與地下工程,即以城市地下空間為主體,研究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各種環境巖土工程問題,地下空間資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類地下結構的設計、計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術,如淺埋暗挖、后構法、凍結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優化措施等。邊坡與基坑工程,即重點研究基坑開挖,包括基坑降水對鄰近既有建筑和環境的影響,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計算理論和方法,基坑支護結構的優化設計和可靠度分析技術,邊坡穩定分析理論以及新型支護技術的開發應用等。
二、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水文地質是巖土勘察中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很容易導致巖土地質災害的發生,而為了工程能夠繼續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又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一環扣一環的直接表明水文地質對工程能否順利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說水文地質中的地下水對建筑物的影響,其酸堿強度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穩定性,地下水作為正常水位以下的巖土體的組成部分,對巖土體的工程特性有著最直接影響,最直觀的來說它是建筑的最直接接觸的環境。所以迄今為止,水文地質問題在巖土工程勘察中一直是非常重要以及必須要解決的工程環境問題。如果不重視或者直接忽略水文地質所帶來的巖土工程勘察問題,對整個建筑物基礎建設的工程將有著破壞性的影響,特別是在水文地質條件頗為復雜區域,巖土性質問題未得到完全了解的情況下進行工程施工,會導致嚴重的巖土工程災害甚至是會引發自然災害。因此,在巖土工程勘察的過程中,必須徹底查明相關工程的水文地質條件,一方面降低了資源浪費和財力損失,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水文地質問題所帶來的巖土工程災害和自然問題。
三、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的應用
1、自然地理條件的勘察
巖土工程的勘察工作為巖土工程、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巖土數據,進行水文地質的勘察,可以為巖土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可靠的水文勘察依據。所以需要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應用水文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中包含很多內容,自然地理條件的勘察是其中的組成部分,自然地理條件的勘察需要包含的內容有地下水文特征、地形地貌。水文特征主要是指工程建設地區的氣候,濕度、熱量等,而地形地貌則是工程施工場所周圍的水系、平原等的特征,地形是否開闊、地貌是否受到了侵蝕等。
2、地質條件的勘察
在巖土工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地質條件非常重要,其影響工程地基施工建設的質量,還影響著地面上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耐久性等,所以需要對地質條件進行勘測。巖土工程勘測中水文地質的地質條件勘察,主要是對工程建設所在區域的地質構造特征、基底構造、地層巖性、構造運動等進行勘測,為巖土工程的施工提供地質勘測數據支持。
3、地下水位勘察
在巖土工程、建筑工程等施工中,地下水位對地基施工、地上建筑物的安全性均會產生影響,地下水位的變化,會造成建筑物、地基出現下沉、變形等,所以在施工前,對地下水位進行勘測,有重要的意義。地下水位的勘測需要對近3~5年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水位變化等進行勘測。同時還要對地下水的排泄條件、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補排水關系等,對地下水位產生的影響進行勘測分析。因為地下水位對巖土工程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位的勘察工作是重點內容。
4、隔水層、含水層的勘察
在巖土工程勘測中水文地質的勘察包含了很多的內容,除了以上這些需要勘察之外,隔水層、含水層的情況也需要進行勘察。隔水層和含水層的地下水類型、地下水流向、水位、變化幅度等,都需要進行勘察,其中主要對含水層的厚度、深度、分布進行勘察,還可以通過現場地層滲透系數等水文地質參數,對巖土工程的地下隔水層、含水層進行勘察,進而判斷水文地質對建筑材料產生的腐蝕程度進行判斷。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施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準確地勘察出地下水文地質,可以為巖土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個有效的水文地質參數依據,還可以保證巖土工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所以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的應用在提高巖土工程勘察質量中,有重要的意義。
結語
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必須要重視水文地質問題,地球地殼運動形成山河湖海,形態千變萬化,我們要不斷地去觀察、發現、解決地質上的各種難題,只有不斷探索和了解它的特點,提升巖土工程技術水平,才能避免巖土工程勘察中出現危險情況。
參考文獻:
[1]吳學林. 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J]. 廣東科技,2014,(20):144+116.
[2]藍強. 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及作用[J]. 山東工業技術,2014,(24):48.
篇7
關鍵詞: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勘察
中圖分類號:TU195 文獻標識碼:A
建筑工程或巖土工程在開始之前,都要對水文地質進行勘察。水文地質的條件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水文地質主要是對地下水的各種特性和分布情況進行研究。合理利用地下水,能夠有效減少開礦時的不利情況。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會對整個巖土工程造成一定危害。而地下水水位變化的情況,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引起。
一、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性
雖然水文地質勘察在實際工作中容易被忽略,但是它的重要作用卻是不可替代的。地下水是巖土體的一部分,地下水水位發生變化時會對巖土工程的質量產生一定影響。我國地質情況比較復雜,尤其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非常復雜的地方,工程建設中常常忽略了對水文地質的勘察。某些施工單位只是簡單的在工程附近或者較淺地方開展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對工程底下的水文地質狀況沒有足夠重視。整個工程最初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做得不到位、不徹底,會對后續的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會造成嚴重危害。為了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一定要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重視起來。
二、水文地質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主要評定內容
1.水文地質勘察,主要是對地下水的特征及其具體分布情況進行勘察??辈楣ぷ鏖_始之前,要對自然狀態下的地下水分布情況有一定了解,同時運用一定科學方法精算出工程進行時,人為因素對地下水的影響以及變化的地下水對工程會有哪些損害。
2.不同地域的水文地質條件是不同的,應該對工程建設地當地的巖體成分進行分析,結合地層結構,預先將影響工程的各項因素羅列出來,再結合專業研究人員和相關設計人員的調查情況和分析、建議,對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問題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出合理解決方案。評價工作主要是對地下水的特征、分布情況等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地下水的水位和水的腐蝕性做一定評價,研究地下水對巖土體甚至工程可能有的影響,并總結出合理應對措施。
3.施工項目開始之前,要進行水文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不僅需要掌握當地地質環境方面的資料,還要組織專業勘察人員對當下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詳細勘察??辈焖脭祿転橄乱徊焦ぷ鞯拈_展提供水文地質參數。
三、巖土勘察需要對水文地質做出內容評價
1.對工程建設地點周圍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勘察,尤其地下水的各項情況。并查閱相關資料,確認地下水對整個工程項目以及工程施工問題的影響,提前做好相關防范措施。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廢水殘渣,這些廢水殘渣滲入地下之后,會影響地下水的質量。所以在工程建設中一定要將廢水殘渣清理干凈,避免影響到工程質量。
2.施工地周圍的巖土結構要進行詳細勘察并分析,將影響嚴重的問題標注出來,做好相關防護措施。水文地質勘察時,要對地下水的分布狀態、活動情況等進行重點勘察??辈熘邪l現的問題,一定要為其制定防護措施,避免這些問題影響建筑物的安全。
3.工程用到的伸入地下的材料,要考慮它的質量是否過硬、能不能經受住地下水的腐蝕。地基選擇時,一定要仔細勘察,避免巖土變軟威脅建筑物的安全。
四、巖土的水理性質研究
巖土水理性質和巖土物理性質共同構成工程地質性質。巖土和地下水在相互作用下會表現出一些不同的性質,即巖土水理性質。巖土水理性質會對巖土的強度產生影響,進而到整個建筑物的質量。水文地質勘察既要對巖土的物理性質進行勘察,更要對巖土水理性質詳細勘察。地下水形態靈活,在巖土中的存在方式比較多元,不同存在方式使得巖土水理性質也不是唯一的。4種地下水形式:
1.強結合水。在一定強壓環境下,會出現密度大于普通水并且水體有粘性和一定彈力的強結合水。重力作用對強結合水沒有影響。弱結合水只受到較小吸附力影響,它能在顆粒水膜中緩慢移動。結合水受到的約束力比較強,在巖土層流動性不大,所以它對巖土水理性質的影響不是很大。
2.毛細管水。顧名思義就是地下水在巖土層比較細窄的縫隙中出現的狀態。毛細管水的受力情況主要來自毛細管力和重力。毛細管力比較大時,毛細管水位跟著上升;相反地,毛細血管力較小,其水位會明顯下降。毛細管水這樣來回的流動,會使整個巖土層逐漸變軟,以至于腐蝕了建筑物的地基。
3.重力水。也就是人們通常理解的“地下水”。這種地下水能夠自由地在巖土層的孔隙中任意流動且狀態活躍。由于重力水能對巖土水理性質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它也是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的重點。
五、地下水對工程帶來的諸多影響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離開水很難活下去。水是相當寶貴的,它孕育了許許多多的生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正是對地下水的分布和它的特征進行分析,為整個巖土工程提供有用數據。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在巖層中的分布是不一樣的,有的分布在巖層中。巖層中的地下水發生變化,很容易對巖土本身產生影響。地下水水位上升,會使巖層整個質地變黏變軟,最終導致巖體松散,造成巖土沼澤化。還會造成斜坡坡體疏松,使整個斜坡最終滑向地面。有些溶洞雖然屹立多年不倒,但是溶洞下的地下水水位上升之后,使得堅硬的巖石被水浸濕、腐蝕,久而久之整個溶洞就會崩塌。同樣的,地下水水位下沉,也會引起一系列問題。下沉的情況通常是由于地表降水太少,水分不能滲入地下。而發生降水少的情況多是由人為因素導致的。人為破壞植被導致生態環境發生變化,降水減少。地下水不能跟地表水進行有效循環,導致整個水質出現大面積的污染。河流中的水因不能循環也會出現富營養化問題,水生動植物的生命會遭受威脅。另外,地下水水位頻繁的上下浮動,會使巖土不斷處在膨脹、收縮狀態,長期下去會使巖土和土壤發生解體,整個地面崩塌。地面上的建筑物勢必會被嚴重損壞??梢?,水文地質勘察中地下水情況的重要性。地下水水位可分為3種狀態:
1.地下水水位上升。氣候發生變化,氣溫和降水量也會跟著發生變化。降雨多,則滲入地下的水分就多,地下水水位出現上升情況。人為因素導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的情況也不少見。水電站工程和大壩建設等工程類項目,都會對地下水產生直接影響。不論人為因素還是自然因素,都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巖層結構。巖層經過地下水的長期浸潤,再遇上下雨天的話,很可能造成泥石流。巖土體本身就具有一定滲透性,地下水水位升高會直接影響到已經建好的各種工程的堅固性,嚴重的還可能引發工程事故;正在建設的工程也會被這種情況影響,導致工期延長,不能按時完工。此外,水位上升會嚴重影響巖體硬度,山體硬度大大降低,橋梁和山體容易發生垮塌,嚴重時很可能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2.地下水下降。降水少,相應地滲入地下的水分就少,整個地下水水位下降。但更多的是人為因素導致地下水出現水位下降的情況。過量抽取地下水、日常不節約用水、資源浪費、植被破壞、生態環境惡化等都會引起地下水急速下降。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和地表之間的水循環不能正常進行,海洋出現海水營養化,河流湖泊則會水量驟減最終干旱,而地面降水也會越來越少。長期下去整個自然環境定會越來越沒有生機,大量農作物和其他植物都會在降水稀少的情況中枯萎死去。同樣,地下水水位勢必會影響到巖土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
3.地下水水位頻繁升降。地下水有升有降說明它是循環著的,若是頻繁升降也會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地下水頻繁升降,整個巖土結構就會被改變。有的地方厚一點,有的則薄一點。這種不均勻的形狀會對建筑物造成影響。而且頻繁升降會使巖土層中的各類元素缺失,如鋁、鐵等。另外,頻繁升降很容易讓巖土層的狀態不穩定,最終導致巖石疏松、土壤解體。山體和建筑物的安全性、質量等嚴重受到影響。
結語
水文地質勘察對整個巖土工程的影響十分重大,它既是巖土工程的基礎工作,也是其重要環節。地下水的分布情況和特征要詳細勘察,確保整個工程在安全地基上進行,保證工程和建筑物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晨芳.淺談對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勘察的認識[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7):7.
[2]譚麗昆,譚曉偉.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淺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3(5):305.
[3]曾憲軍.地質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重要性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5(21):331-332.
篇8
關鍵詞:石油工程;地質勘查;方法
1概述
20世紀初,石油工程地質勘查科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我國全體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上世紀五十年代該門學科在我國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顧明思議,石油工程地質勘查主要是石油工程建設工作和自然地質勘查工作的有機結合,它是一項難度高、責任大而又相對系統、復雜的工程。近年來,我國石油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狀況并不樂觀,經常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引發一系列惡性事故甚至重大安全事故,在嚴重影響石油開采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還對人們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及時的對石油工程地質勘查工作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有效的探討,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2我國石油資源現狀
自改革開發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我國石油資源問題,在幾代探測和開采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發現先后發現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遼河油田等大型石油油田,實現了我國石油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1949年我國石油年產量僅為七萬噸,截止到2017年我國石油年產量已經高達1.92億噸,石油產量產生以驚人的態勢進行著增長。但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石油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石油資源的供需矛盾逐漸顯著。因此國務院頒發相關報告提出,在石油工程建設中必須要將石油資源的勘察放在首要位置,積極對新地區、新領域進行重點勘察,同時保證在石油勘察建設中注意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堅決不允許以破壞生態系統為代價。
3石油工程地質勘查的方法與原則
3.1石油工程地質勘查的方法。石油工程地質勘查的主要方法有石油工程地質繪測,石油工程地質勘測,地球物理勘測和石油工程地質長期觀察等,這些勘查方法為石油工程建設提供了多層次、多元化的幫助,保證了石油工程建設施工的質量和施工效率,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石油行業的發展。3.2石油工程地質勘查的原則。石油工程地質勘查工作在石油工程建設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專業的地質勘查研究后,人們可以對當地的地質地貌情況、地下水源情況、地下巖石情況以及地下存在的礦物質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為石油工程建設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通常情況下,石油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主要要遵循實用性原則,結合當地實際地理環境,借助全球定位系統、水文地質勘測系統以及石油地質勘察測繪等系統,對該地的地質地貌進行觀察監測,為后期石油工程建設提供有用的數據信息。但是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石油工程勘測工作遇到了許多新型復雜的問題,過去的地質勘查方法已經無法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石油工程建設對地質勘察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計算機技術在石油建設工程中的廣泛應用,石油地質勘察工作的效率和精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此外,借助于計算機的模擬技術,能夠在正式開工前對石油工程的設計方案進行模擬施工,并對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作出一定的評價,這樣有助于石油工程建設管理相關人員發現設計中的問題和不足并作出及時的補救,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石油建筑工程的建筑成本,使石油建設企業能夠更好的獲取最大利潤,另一方面保證了石油工程的建設質量,降低了后期的檢修過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同時也最大程度避免了出現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4我國石油工程地質勘查存在的問題
4.1質量問題。在我國石油工程地質勘查過程中,質量問題是較為普遍存在,造成影響較大的問題。首先,部分石油工程地質勘查人員對該項工作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認識到地質勘查作用的重要性,導致勘查工作不認真甚至在具體環節中分不清具體應該進行勘察的項目,導致勘查結果不具備參考性和針對性或者造成嚴重的勘察質量問題。另外,還有一部分勘察人員在對地質分析過程中沒有使用恰當的計算公式和研究理論,造成勘查結果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對石油工程建設來說沒有實際意義。最后,還有些工作人員在撰寫勘查報告時存在撰寫失誤現象,影響了報告的準確性,給后期石油建設工程帶來了一定的隱患。4.2專業技能問題。石油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相對來說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因此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實踐能力。但當前的實際情況是,我國多數地區的石油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并不高,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都有所欠缺,甚至有一些地質勘查人員不是專業出身,對相關技能十分陌生,這無疑給專業地質勘查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障礙和影響。另外,施工設計人員也存在不懂業務的現象,有些施工設計人員對地質勘查工作缺乏了解,設計內容存在一定的缺陷,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給當地的地質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在給當地自然環境帶來影響的同時也給施工安全造成了相當的隱患。4.3勘測周期設置問題。石油工程地質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完成地質勘查工作后不能馬上遞交勘查報告,而是要等待一定的周期。但是實際工作中仍有一些工作人員在勘查工作基本完成之后就立刻上交了勘察分析報告,這樣沒有充足的研究周期會導致石油地質勘查數據不夠準確,施工時問題重重,甚至還會造成一定的安全問題造成重大的石油工程事故。4.4人才問題。要想勘查出高質量高水準的地質分析結果,需要地質師具有極高綜合素質和極強的工作責任心。當前地質類科學還屬于比較冷門的專業,我國各大高校中地質專業的生源普遍較少,要想在少量的生源中培養出高級人才可謂難上加難。此外,地質勘查工作更注重的是實際操作經驗,沒有經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和實踐指導,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地質師的,可以說培養一名真正地質師的難度要遠遠高于培養碩士或者博士的難度。因此人才稀缺問題也是限制我國石油工程地質勘查的主要問題之一。4.5勘查技術和制度管理問題??辈榧夹g管理是石油工程地質勘查質量工作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當前一些石油地質勘查部門編寫的地質報告存在不是地質師親自編寫的狀況,另外報告編寫過程中缺少院級地質負責人進行質量把關。導致上交的地質報告中存在較多的漏洞和錯誤,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審查難度。此外,還存在一些上級審查單位進行勘察報告審查不嚴的現象,慢慢助長了地質勘查部門勘查技術不過關,責任心不強的現象。
篇9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查;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 A
一、工程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問題
1.1 勘查周期不合理
工程地質勘查的最終結果是要提交地質報告,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缺乏足夠的勘查周期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沒有能夠對地質條件進行足夠的清楚認識,最終會導致施工單位控制不住資金的投入,以及施工后發現問題再次修改設計等情況的發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經濟損失。
1.2 監管問題
工程地質勘查是先設計和施工之前而進行,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這一步時,選擇合適的勘查單位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實際情況下,有些建設單位對于這方面的認識不到位,不能夠正確了解到工程地質勘查的重要性以及所處的位置,這就造成了,建設單位在選擇勘查單位時,對勘查單位沒有較高的要求限制,隨意性比較大[1]。
1.3 勘察工作量的布置不滿足工程勘查規范的要求
(1)勘查工作中對勘察點的布置不按規定的要求隨意布置,也不論地質條件的復雜性,把孔規定在允許范圍外,勘察深度也沒不從基礎地面算起,使勘探孔不滿足最小孔深要求,對地層劃分精度不夠,造成無法摸清河道、溝渠對工程的不利埋藏物和加層的分布范圍。(2)對高層建筑的裙房和有地下室的建筑場地沒有考慮抗浮設計要求,對高層場地勘查對基坑支護考慮很少,不能結合地基條件擴大勘查范圍。
二、工程地質勘查技術分析
2.1 地形與工程測量
在地形測量和工程測量過程中,應該采用全國通用的坐標系統以及最新的國家高程基準點。如果勘查的是邊遠地區的小礦區,周圍沒有全國坐標系統基準點,這時候,可以運用全球定位系統,建立獨立的坐標系統測圖,以獲得當地相關的測量數據。不過,在測量過程中,要對定位儀器的型號、定位時間、定位程序、測量精度等進行詳細和全面的說明,對于測量的精度要求,應該嚴格執行相關規范,滿足相關的要求。對于比例尺不同的勘探線剖面,應該保證其是實測剖面[2]。
2.2 地質填圖
對于地質填圖,不管采用何種比例尺,都應該將地質觀察作為基礎,填圖的精度要求,應該滿足同比例尺的地質測量規范。對于大比例尺地質填圖來說,它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于礦產勘查、礦山建設。因此,在選擇比例尺的時候,應該以礦體規模、形態復雜程度、不同勘查階段的要求作為依據。做好地質點的布設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將其布設在界線上面或者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當布設完成之后,應該使用儀器法將其展繪到圖上。如果是薄礦體、標志層或者其它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在必要的時候,應該擴大表示。
2.3 水文地質工作
水文地質工作也是勘查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對于不同比例尺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測量、環境地質調查等,都應該滿足相關比例尺規范的要求,此外,還應該滿足礦區內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程的實際需要。對于專門水文地質工作和巖礦石物理力學性質測定,都應該跟相關的規范和標準進行,以保證測定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3]。
2.4 探礦工程。
在探礦工程中,對于覆蓋層小于三米的淺部礦體,可以采用探槽、淺坑的方式,而如果覆蓋層大于三米,則應該采用淺井。在鉆探工程中,應該提高工程質量,保證質量符合相關規范和要求。對于礦芯、頂板、底板三至五米范圍內的巖石、標志層,以及全孔巖芯的采取率,應該按照相關規范進行,不得低于相關規范要求或者勘查設計要求。
2.5 采樣
采樣也是工程地質勘查中的重要工作,在采樣的過程中,應該嚴格執行相關的規范,不允許錯號、錯樣現象的發生,采樣工作必須一步一步進行,嚴禁進行選擇性采樣。如果遇到難以識別的礦石,或者可能發生礦化的地段,應該分別進行取樣工作,以對地段的情況進行更為全面的了解。在煤質采樣過程中,應該考慮到煤的種類、工業用途、相關指標等情況,然后再進行采樣工作。在砂礦的采樣工作中,其淘洗、稱重工作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
三、改善問題的相關措施
3.1 加強勘查市場和項目的管理
管理工作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加強對勘查合同、綱要進行嚴格細致的審查和管理,杜絕盲目的工程地質勘查。還應加強對勘查現場的監督和勘查報告的審查,防止勘查數據信息造假,核實勘查工作量、資料數據分析及結論建議,避免出現嚴重的問題。對于勘查市場需要政府部門及相關社會監督機構予以強有力的監督,合理完善工程監理體制,避免惡性競爭帶來的后果。通過對項目多方面的管理,能夠有效地促進項目的穩定進展,在科學、規范及合理的項目管理下,會使得工程地質勘查的質量和進度得以有效的控制[4]。
3.2 加強工程技術人員培訓
地質勘查單位應以適應發展的需要,加強對地質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和再教育,培養其對自身所在領域新的規范及標準學習和掌握,促進知識的更新換代,最終的還是圍繞著總體上提高工程地質勘查的質量。
3.3 提高勘查水平注重先進技術
地質工程勘查過程中多應用各種先進技術,提升施工檢測和監測技術設備,用以確保其工程設計和施工參數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工程地質勘探結果的重要數據主要來源于取樣和原位測試,對于取樣和原位測試工程勘探技術問題的解決是重中之重。測試數據是地質勘查中分析與評價的基礎,完整、可靠、適用,得到的分析評價才有意義。工程地質勘查信息的快速采集、有序管理、綜合分析、高度處理,將信息化數據用于工程設計中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是本行業發展趨勢。
3.4 制定地方性規范,加強地區性研究
我國國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大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區域,由于是在不同的成因環境下形成的,其對應的物理性質都存在很大差異,其中的力學性質差異就尤其明顯。因此,制定地方性勘查規范,加強地區性工程地質研究很有必要。
3.5 科技創新提高效率
地質的勘查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運用。所以,在進行勘查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各種科學技術的運用,以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促進勘查工作更好的發展。對于重要的地質問題,要進行深人的研究,加大研究力度,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效益。在現代社會,要想促進地質勘查的進一步發展,必須重視科技創新,建立完善的創新體系,以更好的促進勘查工作的發展,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益。
四、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更好的勘探到礦產資源,使自然資源在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運用有效的勘查技術和方法,并根據實際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事實上,工程地質勘查的實踐表明:新理論的研究能夠為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出現奠定堅實的基礎,并能夠促進勘查技術的升級和方法的進步。另外地質勘查工作技術人員,要具備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自身出發要能夠精心做好工程地質勘探的本職工作,不斷努力提升專業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文華,任慶弟. 工程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危害及地質問題[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5).
[2]杜鵑. 工程地質勘查現狀與發展[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5).
篇10
關鍵詞:地質勘查;水文地質;巖土;危害;措施
中圖分類號:U469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地下水作為巖土體的主要組成部分,與巖土體的工程特性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是建筑施工的地質環境基礎。在進行工程地質勘查和設計施工的過程中,加強水文地質勘查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穩定性、耐久性,直接影響著地質工程質量。因此,在進行工程地質勘查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水文地質問題進行充分研究,對水文地質危害進行預防和控制。
一、工程地質的簡要概述
我們將人類活動范圍內進行的工程施工中有關問題的研究、調查以及解決的措施的一門科學稱之為工程地質。人們研究工程地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通過對施工場區以及周圍環境的地質條件進行詳細的考察,并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分析和預測在某個地質條件下,工程施工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根據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并依此為依據來選擇最適合的工程地質施工地點,為有關的可能會出現的有害的地質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保證地質工程在設計方面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在施工過程中的可行性、穩定性。
能夠提出對巖良的建設性措施;能夠準確的鑒定巖土的成分;能夠分析并確認巖土組織的自然屬性對地質工程穩定性的影響。上述三點是地質工程主要的研究內容。但是,地質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務是有針對性的,可以專業的回答在工程施工方面遇到的地質問題,并能夠給予相應的解答,其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對地質的實地勘察來了解工程地質問題,以及通過相應的措施和解決辦法來確保地質工程施工安全、有序的進行。
二、水文地質勘查評價內容
1. 影響工程質量的水文地質因素相關資料顯示,影響工程質量的水文地質因素主要包括:①地下水位與地下水類型;②隔水層和含水層之間的組合關系;③隔水層與含水層各自厚度;④隔水層和含水層水分的分布、水頭等特點;⑤巖土層滲透系數及滲透性的強弱;⑥地下水位變動幅度。
2. 水文地質評價內容
在對水文地質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主要對以下內容進行分析。
1)對地質地下水位與巖土層之間的狀況進行分析,觀察兩者對建筑物的作用效果。根據分析資料,對可能出現的巖土工程危害進行控制,提出相關解決對策。
2)工程勘察過程中要對建筑物的基礎地基類型及相關水文地質進行分析,根據地基及水文地質資料對水文地質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
3)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不同條件下的地下水對建筑物基礎地基的影響進行分析。例如:①觀察地下水對埋藏的鋼筋、砼等的腐蝕效果;②對軟土巖石、強風化巖、膨脹土等巖土體進行分析,對可能出現的膨脹作用、軟化作用、崩解作用進行研究;③對地下水位基坑滲透及富水狀況進行分析,對人工降水可能出現的土體沉降、邊坡失衡等狀況進行控制。
三、巖土水理性質
巖土的物理性質和水理性質是巖土具備的重要性質。在地下水和巖土之間存在著某種必要的相互作用,而此時顯示出來的各種巖土的表現稱之為巖土水理性質。在實際的工程地質勘查過程中,巖土的水理性質通常是直接影響工程建筑穩定性的因素。在過去的工程地質勘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忽視對于巖土水理性質的研究。對于巖土水理性質的研究有利于加強對巖土強度和形變的了解。在實際的工程地質勘查過程中,如果忽視了對巖土水理性質的研究,那么說明在此勘查過程中沒能全面的評價巖土工程地質。從以下兩點介紹一下巖土的水理性質:①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可以分為結合水、毛細管水和重力水三種,其中結合水又可分為強結合水和弱結合水兩種;②巖土的重要的水理性質;巖土的重要水理性質包括:于透水性、淤軟化性、崩解性,榆給水性、虞脹縮性。
四、 地下水升降變化造成的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工程地質效果,水位的升降變化直接導致工程地質土質發生轉變。土質土壤空隙加大,造成土壤的滲水性、透水性等性質發生轉變。
1、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工程危害
水位上升可以導致巖土工程出現土壤沼澤化、鹽漬化等,造成巖土工程質量大打折扣。地下水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建筑物的腐蝕效果加重,導致巖土體出現滑動。部分水位上升還可能導致巖土結構破壞,造成巖土層結構強度降低,出現流砂、管涌等現象。除此之外,上述狀況還可能導致河岸、斜坡等崩塌,造成地質不良的產生。在實際地質工程中,導致水位上升的因素主要包括大量降雨、溫度上升、含水層結構及總體巖土性質改變、施工因素等。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降低可以導致低劣、地面沉降等,導致工程地面出現塌陷,造成地下水枯竭。這種狀況加劇了地下水位惡化狀況,對工程地質的穩定性、安全性具有非常大的威脅。在正常地質中,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因素有許多種。其中大多數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采礦人員采礦活動、建筑水庫補給、地下水大量抽取等。
3、地下水動壓力作用引起的工程危害
地下水動壓力改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地下水天然動力平衡效果降低,造成移動水壓出現改變。巖土工程地下水動壓力改變還可以引起巖土層出現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現象,造成水文地質整體狀況大幅降低。除此之外,地下水動壓力作用還可以導致地下水天然動力平衡條件發生轉變。這種狀況導致人為工程活動效果降低,造成巖土工程危害加重
五、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應該注意的事項
1、高度重視在水文地質中遇到的問題
為了確保地質勘查的質量,在工程地質的勘查過程中,不僅僅要深入的研究水文地質問題,還要重點研究和巖土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在實際的勘查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
1)自然地理條件。主要包括研究地區的氣象水文特征(包括季風情況和氣候的濕潤程度)和地形地貌(水系、地貌的侵蝕情況、地質環境等)等內容;
2)地下水位的情況。主要是要注意最近幾年該地區的地下水位的變化趨勢,以及有效的分析地下水與地表水之間的補給關系等內容;
3)科學有效的分析含隔水層情況。其主要的分析內容包括對這兩個水層的埋藏條件、地下水類型、流向、水位等內容進行勘察。除此之外,還要研究含水層的實際分布情況以及其厚度和深度等。
2、重視水文地質參數測定
在工程地質的勘查過程中,應該及時的做好以下工作來保證獲得精準的水文地質參數:
1)及時測定水文地質勘查中的地下水壓,即要做好壓水試驗,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試驗的起始壓力、最大壓力和壓力基數,并根據壓力和入水量的關系繪制成最終的P-Q曲線;
2)用幾何法測量和確定地下水的流向,用充電法測定地下水的流速;
3)做好工程地下水位的測定工作,凡在工程地質勘查的過程中遇到地下水層時,都需要及時的測定其水位。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不同的巖土水理性質對巖土地質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響,直接決定著地質施工質量。通過對不同水文地質狀況進行全面研究,可以在最大限度控制危害因素,減少巖土工程存在的風險隱患。水文地質勘查狀況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在進行水文地質勘查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存在的水文問題進行全面勘查,確保從本質上降低水文地質對地質工程的影響,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建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結算審核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