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機床產品市場趨勢范文

時間:2023-12-25 17:50: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控機床產品市場趨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數控機床產品市場趨勢

篇1

參展商陣容強大

作為我國第二大的機床專業展會,本次上海國際機床展會集合了來自歐洲、日本、韓國和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參展,與會境內外商家達1200余家,展會面積達10萬平方米,展出機床產品千余臺,堪稱一次機床行業的盛會。

據悉,此次展會云集了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大連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油機機械工業(昆山)有限公司、臺中精機集團、菱商(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菱重機床(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山崎馬扎克機床(上海)有限公司、瓦爾特(無錫)有限公司、邁克邏邁帝克數控機械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等廠商均攜重磅產品參展。略為遺憾的是,一些國內一線廠商如沈陽機床、濟南二機床、武漢重型、重慶機床等缺席展會,使展會稍有失色。

展品類別包括金切機床、金屬成形機床、各類功能性部件、檢測和測量設備以及各類特種加工機床及專業設備,相關知名配套廠商,如德力西電氣等也參加了展會,完成了對相關產業鏈的全覆蓋,使行業內不同領域實現了一次時間和空間上的緊密交流。

應該說,無論是從參展商的規模和影響力,還是展品的豐富度,均顯陣容強大。

展會期間, 2013年國際軌道交通建設與裝備技術研討會、智能化制造技術論壇、上海機械網采購配對會等配套活動也同步舉行,進一步加深了行業內的交流。

國產高端產品已成氣候

以機器人和高端數控機床為主體的智能制造已經是大勢所趨,未來將成為主要的制造模式。之前有分析稱,至2020年,國產高端數控機床將成為主流,而這一趨勢已經日漸明顯。隨著“‘S’試件切削工藝技術”、“數控重型曲軸銑車復合加工機床”、“大型復合材料構件鋪帶機”、“大型高質量鑄件的材料冶煉與成型控制技術”、“大型關鍵件模鍛工藝技術”、“大型全自動快速柔性沖壓生產線”等具有代表性的機床行業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取得相關突破和成功,有的已經成功在市場上應用,我國高端機床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積淀,初成氣候。

這一趨勢,具體體現在此次展會上,表現為國內參展商均主打中高端產品,并以高端為主,低端產品已經難覓蹤影。許多國內企業展出了自主研發的精確度、可靠度、效率較高的“三高”機床產品。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之一——大連機床最新研發HDM-65臥式加工中心與大連機床承擔的另一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VHT800立式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均參加了此次展會。

代表高端數控機床較高技術水準的國產龍門五面體加工中心、數軸聯動的立式或臥式五軸加工中心、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等在展會上也時??梢?。南通科技的VCL系列高檔系列立式加工中心與漢川機床的臥式加工中心系列就是其中的代表。

自主研發數控系統需要空間

“對,我們帶來的產品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面對記者的提問,某國內廠商現場工作人員回答道。

然而當記者問起數控系統是否為自主研發時,該工作人員卻直搖頭:“不是,我們用的是發那科的數控系統?!?/p>

這樣的經典場景不止一次上演,被問及數控系統時,“發那科”或“西門子”是最常見的回答。

高端數控系統的薄弱,一直是中國機床業的痛處。據了解,國內產品在高速和高精度上表現不佳,在高速和高精度表現上以及在五軸加工和智能化方面,國內數控系統比國外產品表現要差,其平均無故障時間僅為國外國產品的1/4。盡管近年來國內高端數控機床產業蓬勃發展,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的研發和市場的保有量卻沒有大的提升。過去的一般看法是國內電子基礎產業落后,決定了我國高檔數控系統的弱勢表現。

普拉迪數控技術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劉文杰卻不這么看。劉文杰告訴記者,他們選擇數控系統的時候,通常是根據客戶的要求:“一般是客戶要進口的數控系統,我們就安裝進口的,要國產的,我們就安裝國產的?!眲⑽慕苷f,之所以現在高端數控系統市場多被國際巨頭所盤踞,國內客戶的偏好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拔覀儯ㄖ冈摴荆┯凶灾餮邪l的系統,否則怎么對得起這個?!眲⑽慕苤噶酥刚刮簧系摹皣腋咝录夹g企業”字樣,“國內數控系統的水平是在進步的。”劉文杰還認為,目前國內客戶普遍存在對進口數控系統的迷信并不可取。

應當看到,國內數控系統與國際水準確實存在差距,但是,對于正在成長的國內數控系統我們應當給予更多的信任,促成其茁壯成長。

激烈競爭即將到來

在走訪了眾多展商后,記者發現,此次展會多數展商參展的目的并非是展示最新成果,而是帶有明顯的營銷傾向,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所展出的產品大多是最能適應市場需要的主流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相比北京國際機床展的規模和影響,東博展相對要小一些,歷來不以最新產品展示為主。再加上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機床行業的資金鏈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快速形成銷售、回籠資金是緩解資金壓力的手段之一,所以展出最有可能達成銷售的產品就成了大多數廠商的選擇。

日系機床企業在展商中占了相當大比重,三菱重工、三菱機電、發那科、加茂精工株式會社等行業巨頭均參加了展會,足見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而中國市場對日系機床也反應良好,因為相對于國產高端機床的薄弱和德系機床價格的高昂,性價比較好的日系機床往往是采購企業的首選?!叭绻麌a機床足夠好,我肯定不會買日本的機床。”一位前來觀展的采購商告訴記者,“畢竟對日本懷有很復雜的感情。”

與世界經濟的低迷相比,中國機床市場正迅速增長,因此中國市場對國際機床企業的吸引力與日俱增,除了日系企業外,以德國企業為代表的歐洲機床企業也正在加緊對中國市場的開發,據悉,2014年歐洲機床展暨第16屆上海國際機床展將在明年舉辦,這可以被視作歐洲企業大力開發中國市場的一個標志。

激烈的競爭即將到來。據了解,我國高端機床市場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日本、德國等企業占主導,中國臺灣機床、大陸機床、韓國機床在中端市場三分天下,低端則是國產機床的天下。

未來的行業方向和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都決定了中國機床產業勢必要向高端挺近,而中端市場份額的拓展,是其中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國際行業巨頭對增長較快的中國市場的關注度日益提升,并且有意在中端機床市場擴大影響,對于還在成長初級階段的中國機床行業來說,這意味著競爭的加劇和對行業高端化進程的沖擊,如何才能平穩度過,為產業爭得一個成長空間,值得深思。

鏈接1

首屆歐洲機床展暨第16屆上海國際機床展新聞會會在滬舉行

7月2日,第15屆上海國際機床展在上海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當天,2014年歐洲機床展暨第16屆上海國際機床展新聞會也在第一時間舉行,上海東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瓊先生向來自業界相關企業及相關媒體了聯合展將于2014年7月14至1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消息。

據了解,2014年歐洲機床展暨第16屆上海國際機床展將由上海東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歐洲機床行業聯合會(CECIMO)和MP Organisation私人有限公司(MP)聯合主辦。據主辦方介紹,該展會,此次展會總面積預計為10萬平方米,將按產品種類劃分展區,以便于優質的采購商最快捷的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本次展會展品主要類別包括機床,精密工具,零件,部件,配件,生產過程自動化,度量及質量保證以及服務等,主辦方在每個產品類別下制定了精準的產品代碼。

CECIMO總干事Filip Geerts先生說:“中國是CECIMO協會成員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自2005年對中國的出口持續增加,2012年機床產品出口額高達37億歐元,占CECIMO成員國海外銷量總額的20%左右。另一方面,CECIMO成員國在同一年從中國進口了三億四千八百萬歐元的機床產品,促使中國成為了歐洲第四大海外供應市場?!?/p>

Filip Geerts介紹說,聯合展將繼承歐洲展會的良好傳統,參加歐洲機床展暨第16屆上海國際機床展意味著遵守嚴格的展商準入規則,會確保參展商的知識產權不受到任何侵犯,展會上會有大規模產品現場演示,按產品種類劃分展區是展會的顯著特色。

老牌歐洲制造商法斯頓以及中國領軍機床制造商大連機床等企業的代表也參加了此次會,并對2014年歐洲機床展暨第16屆上海國際機床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并對參與展會表現出極大的期待。

鏈接2

2013年國際軌道交通建設與裝備技術研討會舉行

7月2日,作為第15屆上海國際機床展(東博展)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的2013年國際軌道交通建設與裝備技術研討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SNIEC E1-M13和E2-M14舉行。

據悉,本次研討會以“鏈接城市新夢想,構建城軌新服務”為主題,由上海東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南京辰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旨在開展隧道/軌道交通及地下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等方面新理念、新理論的探討,展示相關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成果。

上海穩得交通能源研究所、南京軌道交通產業協會、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 、英國Romax(諾邁士)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奇威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 、德國賓德粘扣帶有限公司 、上海敏泰液壓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肯信嘉益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南大傲拓科技江蘇有限公司 、ABB等對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并派出相關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討會。

會上,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院、上海穩得交通能源研究所所長、高鐵“動靜系統”創始人於岳亮高工主持了“高層次控制系統(ATP)在高鐵和地鐵系統中的應用”議題的討論,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新銳科創中心創始人、名譽董事長張國富碩士主持了“軌道交通空氣彈簧系統檢測臺”議題的討論。

研討會還就我國隧道/軌道交通工程及地下工程未來市場趨勢、軌道交通與城市新生活新服務的鏈接以及業內“政、產、學、研、用”間的可持續交流與合作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目前,中國已崛起成為世界軌道交通裝備生產大國和系統技術強國。

鏈接3

智能化制造技術論壇在展會期間成功舉辦

7月3日上午,由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和上海東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智能化制造技術論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SNIEC E2-M17舉行。

本次活動是第15屆上海國際機床展(東博展)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目的是提供智能化制造最前沿理念、最新技術的平臺,促進業內在智能化制造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篇2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來到大陸投資建廠至今,在臺資企業中,艾美特不但在國際市場中確立了自己的市場地位,也是最早做大陸內銷市場的企業之一,更是臺資家電品牌在大陸最成功的一個。蔡董認為,任何一個成功的品牌,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艾美特也沒有特殊之處。

從1991年建廠開始,艾美特來到深圳已經將近二十年。在這二十年期間,艾美特由單一的外銷,轉變為內外銷兼營;產值由建廠初期的幾千萬元發展到2010年將達到20億元。這個奇跡的誕生是必然的,背后支撐艾美特的是高素質、始終領先于行業的研發團隊;全球最先進的研發、生產設備;高品質的產品贏來的超穩定的客戶群;一流的生產工藝以及管理手段的先進性。

研發團隊是一個企業領先于行業的基礎。艾美特的研發、設計人員不但數量大,達到400余人,同時也是一個聯合國團隊:來自日本、法國、韓國、臺灣、香港及大陸內地,目前艾美特的研發副總裁來自日本。這使得艾美特每年自行開發的新產品可達200多款。強大而優秀的人才隊伍,奠定了艾美特國內第一精致小家電的霸主地位,也成為國內兩季產品的人才輸出基地。目前多個企業的核心研發人員都出身于艾美特,他們的身上也打上了艾美特在產品制造上精益求精的烙印。

與很多制造企業新產品依靠模仿不同,為了確保公司強大的研發、設計能力,艾美特對于產品研發的持續性高投入。據透露,艾美特每年都會將總營業額的7%以上的投入到研發環節上,于是,艾美特新產品的銷售收入已經占到企業總銷售收入的60%以上。2004年,艾美特獨自研制開發的塔式氣流扇,成為艾美特為國內外電風扇高端市場推出的高新產品;2007年,推出一款集電風扇和電暖器合二為一的冷暖塔式氣流扇,更加奠定了艾美特電風扇行業的絕對領導者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直以來,艾美特不遺余力地對基礎生產和檢測設備的投入。在艾美特的研發中心有數百臺全球最先進的高速高效的專用繪圖電腦,以及可聯合作業的超高速、超大容量的進口主服務器,確保設計開發數據的安全、完整。2008年艾美特公司還投入數百萬元購買國際最先進的設計軟件,實現設計軟件的及時更新換代,時常保持最先進的研發硬件基礎。

在產品檢測方面,艾美特先后從日本、韓國、歐盟等地購買了恒溫恒濕機、風量測試儀等精密檢測設備,組建了環境測試室、壽命測試室、靜音室等高精密的實驗室,以保證艾美特產品的優質。艾美特總裁辦公室里放著四臺電風扇,幾乎聽不到任何的聲音。

精品來自于精制。為確保產品的精密度與精確度,艾美特組建了精密模具制造廠,配備了國內最先進的CNC加工中心機組、數控機床機組、精密磨床、線切割、火化機組等一系列進口設備。2002年,艾美特還從臺灣引進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半圓型定子繞線機”、“塑封成型機”等,成為國內首家使用如此先進設備的小家電生產企業。在電暖器的電機生產過程中,艾美特引入電腦環檢線,所有檢測項目全由電腦程序自動控制,能自動檢測馬達的耐壓測試、高中低檔電流、功率、絕緣電阻、短路、遮斷電流等,同時在電腦中即時做出正確判斷和顯示,并自動打印相關資料及存盤。

在模具制造過程中,艾美特采用先進的CNC數控銑床和CIMATRION、WORKNC軟件系統,精密快、慢速線切割技術、火化機、3D測量設備等。五金模具組設計制作的自動沖模技術,配以臺灣進口的高速沖床,可達到時產8000件成品的超高效率。

為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需要,艾美特自1997年就在成立計算機中心,并構建網絡化的管理平臺。目前,在艾美特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所有環節,完全實現網絡化操作、網絡化管理,并完全實現了公司總部與外辦的實時對接。在這種網絡化、信息化的管理平臺下,內、外部信息的及時溝通、交流,市場咨詢的快速傳導等使艾美特公司的各項管理更加科學、更加合理。

艾美特發展的另一條主線是對于國際國內市場的關注和對于市場趨勢的正確判斷。有了穩定而優質的產品品質,讓艾美特成為國際知名兩季產品代工企業,贏得了松下、東芝、三洋等國際知名品牌的青睞;對國內市場的持續投入,讓艾美特的兩季產品成為美譽度最高的品牌。據透露,艾美特在國內有著眾多的“粉絲”,單單這些回頭客和口碑傳播,艾美特每年就能保持10%左右的增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臺灣企業看到了大陸投資設廠政策優惠,勞動力成本低廉,開始在大陸設廠做出口制造業,向全世界出口。而這一舉動的背景正是臺灣制造業在本地發展遇到的瓶頸:人工缺少,工資上漲、貨幣升值以及各方面資源的稀缺。這使得臺灣的中小制造企業市場運作靈活,善于規避各種風險。同時,也正是因為過于靈活,臺資企業更缺乏國際性的大品牌,都無法發展成為國際性的大企業的視野,同時,大多數的臺灣中小企業都只做國際市場,來到大陸之后的臺資企業,也鮮有人嘗試大陸的內銷。

最初,艾美特憑著優異的產品品質和對歐美等國際市場的了解,產值迅速增長,與多個國際大品牌結成了戰略合作關系。然而,憑著運作臺灣市場的經驗,艾美特居安思危,在1996年歐洲遭遇涼夏,企業業績受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依然決定增資擴大深圳工廠的規模,一方面開拓日韓風扇市場,一方面將原來在臺灣的研發部門搬到了深圳,實行廠辦合一,提升了企業的運行效率效率。艾美特認為,當市場風險加劇的時候,那些沒有遠見的企業就會被潮水淹沒,而那些有前瞻的企業,則早已做好各種準備。1998年,艾美特的電暖氣上市,平衡了產品和銷售的季節單一性。更讓眾多臺灣同行瞠目的是,艾美特著手嘗試開拓大陸的內銷市場。因為,大陸有十幾億的人口,家電產品又是每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作為家電企業,做好大陸的市場銷售,應該是臺灣制造企業最重要的戰略目標,這也是艾美特發展規劃中的一個重要的戰略規劃。

與外銷市場的流程相對簡單不同,國內市場不但流程復雜,且風險較大。而艾美特做國內市場的原則就是穩扎穩打。顯然,與其他臺資家電品牌的冒進與不理智,艾美特的策略雖然略顯保守,但卻是最符合國內市場特性的做法。從1998年內銷總額的幾百萬元到目前的近十億元,十余年間,艾美特經受了國內流通變革的考驗。從最初邁進各地的百貨商場,到與家電連鎖賣場合作,再到牽手超市,從電視購物到網購,銷售模式從商到直營,再到銷售公司新模式的嘗試,艾美特一直都是緊跟著流通模式的發展,也在變革中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