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信息管理范文
時間:2023-12-26 18:01: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基礎信息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首先在網上找到大慶市的矢量地圖,矢量數據分為5個圖層,分別為光纜線路、主干線桿、單位、底圖和礦區邊界。點圖層包括:單位、主干線桿;線圖層包括:光纜線路;區圖層包括:礦區邊界。
2)然后給矢量化圖形賦屬性,給各要素圖層添加名稱等字段。
3)將建立好的空間地理數據文件通過空間數據庫引擎(ArcSDE)建立地理數據庫與屬性數據庫的連接。存儲的關系數據庫用的是Oracle數據庫,建立的數據庫用戶為SDE。此處通過ArcCatalog建立起ArcSDE與Oracle數據庫的連接,然后將建立的地理數據圖層導入到Oracle關系數據庫中,并以此建立起空間數據庫與屬性數據庫的關聯關系。
二、屬性數據庫設計
現在流行的數據庫工具主要包括SQLServer,Oracle,DB2,Access等,本項目使用的數據庫是Oracle11g。根據功能的需求,這里建立的數據庫包括信息光纜日常維護表(XXGL_RCWH)、核心交換機表(XXGL_HXJHJ)、信息光纜屬性表(XXGL_SX)、用戶表(XXGL_USER)。在地圖查詢的時候可以通過輸入或選擇屬性數據能夠查詢到其對應的地理數據,并且能夠在地圖上高亮顯示。地理信息圖就是利用ArcGISDesktop建立的電子地圖,它是該系統的基礎和前提。ArcMap是ArcGISDesktop中一個主要的應用程序,具有基于地圖的所有功能,包括制圖、地圖分析和編輯。ArcMap提供兩種類型的地圖視圖:地理數據視圖和地圖布局視圖。在地理數據視圖中,你能對地理圖層進行符號化顯示、分析和編輯GIS數據集。在地圖布局窗口中,可以處理地圖的頁面,包括地理數據視圖和其他地圖元素,比如比例尺,圖例,指北針和參照地圖等。圖形數據進行分層管理存儲之后,由于采用手工數字化,沒有統一的坐標系統,需要在ArcMap中對其進行投影和校正。投影采用西安80地理坐標系,校正參考的控制點坐標主要來自于百度地圖上相應位置的經緯度坐標。校正后的數據可正確的顯示當前鼠標所處的經緯度。本系統由于進行了系統用戶權限設定,所以系統做了用戶的管理功能,如果有用戶申請注冊,系統會自動在管理模塊中顯示用戶申請注冊信息,系統管理員可以進入系統對注冊用戶進行確認,只有確認后申請用戶注冊才算成功,本模塊也可以進行用戶的密碼修改和權限管理。
三、結論
篇2
(杭州凱信測繪有限公司,杭州 310019)
(Hangzhou Kaix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Ltd.,Hangzhou 310019,China)
摘要: 隨著人口的增加,國民經濟的需求普遍提高,土地資源越來越成為全國各地的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浙江杭州市作為背景,本文希望能夠開發一套基于GIS的地籍測繪管理信息系統來取代傳統的管理手段,減少工作壓力的同時,也為國土資源管理可以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he deman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rises generally, and land resources across the country,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Hangzhou city as a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hopes to develop a set of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eans, which can reduce stress at work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 the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rise to a new height.
關鍵詞 : 地籍測繪信息管理系統;GIS;地籍測繪業務;數據;設計
Key words: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GIS;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operations;data;design
中圖分類號:P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19-0074-02
作者簡介:王飛舟(1981-),男,浙江臨安人,總經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測繪專業,2002年6月畢業于浙江工業大學工程測量專業,本科;黃蓉蓉(1983-),女,浙江余姚人,2006年7月畢業于浙江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大專,主要從事地理信息專業。
0 引言
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及土地有償法規的實施,地籍變更的工作量日益增多,面對海量的地籍管理信息及日常變更數據,傳統的人工測量方法已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地籍管理的現代化已勢在必行。利用GIS(地學信息系統)技術理論進行地籍測繪與相關信息管理工作是目前“數字城市”戰略所提出的重要城市建設理念。從側面體現了人們對于空間信息的強烈需求與建立智能化城市的決心?;贕IS的地籍測繪信息管理系統包括了對測繪數據的接收、歸檔、處理分析、管理、、服務及維護等一系列步驟,是一套完整的、具有指導意義的人性化信息管理系統,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城鄉發展的快速助推器。
1 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簡言之就是國家制定相關法規和市場秩序對土地進行調查、定級、等級、統計等等的相關管理工作。在我國,地籍管理工作要遵循幾個原則。首先,所有管理工作一定要按照國家規定依法統一進行;其次,地籍管理要具有很規范的系統性與流暢的連貫性;第三,地籍相關數據資料一定要準確可靠;最后,地籍資料的管理一定要做到概括而全面。對于一個地區來說,地籍信息資料的數量非常巨大,它主要可以歸納為權屬信息與空間信息兩大類。從產權角度講,地籍信息又可以分為土地產權主體信息和土地產權客體信息,這其中從屬關系既復雜又繁瑣。所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理論與地理信息系統來管理和規劃地籍測繪信息是一種必要也是必然。
2 杭州市地籍數據庫管理需求
2.1 基于GIS的地籍數據庫管理
杭州市是浙江省內最早實現利用GIS技術建立地籍測繪信息管理系統的城市。這一規劃由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地籍數據管理部門發起,它包括了部門內部的相關原始數據,基于GIS技術而建立的Oracle數據庫。所有的建庫數據都由GIS系統采集,已經實現了完全的智能化管理。
2.2 原始圖形數據測繪分析
杭州市對原始圖形數據的測繪分析采取1:500的成圖尺寸比例,其參照空間與當地地形數據完全一致。地籍調查數據信息包括了杭州市全部的8個區,其中有6個區的地籍數據管理由市政府進行操作維護,其它兩個區由測繪院操作。在數據測繪方面,杭州市所采用的數據格式也是MDB格式,而且均為明碼代碼表示。
杭州市對原始屬性數據的記錄是按照各個地區街坊進行調查和組織的。原始數據主要可以歸納為歷史檔案數據與調查數據兩大部分。如表1。
2.3 數據輸入輸出及相關統計
數據的輸出輸入應該結合市政府與測繪院的數據格式交換來綜合考慮,杭州市主要將業務辦理過程中的地籍數據交由測繪院來完成并提供。
杭州市測繪院在地圖加載ArcGis所支持的數據格式包括了bmp、jpg、CAD和shape等等。而生成影像的導出格式類型也有bmp、gif、tiff、jpg和png五種。其次,圖件制作主要涵蓋了對儲備宗地與臨時宗地兩種宗地圖的測繪打印,它涉及到了宗地號、宗地圖形面積和權利人在原始數據圖形上的表達;還利用界址點符號來設置和標注表格形式表達具體數據。地籍圖在完成之后會通過分區域圖和分幅圖兩種方式確立分幅標準并進行打印。
統計方面,杭州市對于宗地的統計采取從面積、用途和使用權限等等角度入手進行相關的組合統計,并利用Excel表格出表。而對于一些臨時及儲備宗地統計,則采用建筑基底面積*樓層的算法獲取,而且也會根據所采集的數據越來越多而逐漸完善地籍信息[2]。
3 基于GIS的地籍測繪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杭州市在地籍系統管理規劃上是以國土資源局地籍信息管理系統作為基礎的,并且采用GIS技術實現了辦公管理的全平臺自動化。在表單、統計表的制作與錄入,以及業務流程的規劃方面都采用了自定義的方式,進而實現了地籍管理業務的圖文一體化與自動化,真正建立了基于GIS地籍測繪信息管理為核心的大型綜合軟件監管平臺。
3.2 系統的構建
①網絡環境。
如圖2。
②軟件體系。
該地籍測繪信息管理系統所采用的是面向指定對象的組件技術。系統主要通過OA平臺上的二次開發來實現信息管理的運轉。并且在GIS平臺的圖形處理分析和數據審批指導下,能夠高效率的完成同時段批量信息的處理。系統所采用的是Windows XP系統和Oracle9i數據庫,在操作安全性與穩定性上都有保證。
3.3 系統相關功能的設計
①自動化的辦公平臺。
由于該系統采用了基于OA的自由化平臺,所以它允許設計者進行任意快速的二次系統開發,并且能夠在各類地籍管理案件中實現信息發送、簽收、回撤、回退、委托、掛起和督辦等功能,十分便利。
②基于GIS的基礎管理平臺。
該系統所采用的GIS系統是基于Oracle9i數據庫建設的,它也是系統的后臺服務器。該平臺不但能為多用戶提供最為良好的數據集成平臺,也能基于GIS所模擬的空間數據3D模型來規范網絡環境下所有數據的共享。
③系統集成的圖文一體化。
系統中的圖文一體化也正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所構建的,這也是杭州地籍管理系統的特色所在,就是實現了所有業務案件中的數據圖形關聯呈現模式。這不但有利于用戶查詢,信息直觀一目了然,也便于工作人員進行業務關聯處理。
3.4 系統構建后具體模塊的功能應用
如圖3。
4 總結
本文簡要地探討了基于GIS技術模式下杭州市地籍測繪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應用,得出了以下結論:第一、基于GIS的地籍測繪信息管理系統充分的剖析和利用了杭州市當地的地理信息系統內涵,并能夠具體了解該市的地籍管理業務需求,是較為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先進管理系統,值得推廣;第二、在基于GIS技術的系統建設下,讓杭州市在地籍管理方面有了新的認識,摒棄了傳統中繁瑣復雜的建設理念。
所以整體來說,基于GIS技術來建設城市地籍測繪管理信息系統是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它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也為地籍檔案的規劃與統計、用戶資料的查詢與應用提供了便利,是城市建設的得力助手。
參考文獻:
[1]袁進軍,郭貴海,侯英敏,等.WebGIS的測繪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測繪科學,2010,35(6):200-202.
篇3
關鍵詞 :信息技術 ;通信系統 ;管理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is a information society, with the computer and network system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ich and colorful,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And how to follow the pace of The Times, the use of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ols,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growing needs are met, and it has become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function module and system mainly describe the interface, and analyses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low, stru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ystem;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TN9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系統包含的主要模塊及功能
根據使用情況,可將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分成幾大模塊,主要包括審計、工程、立項、設計、資源調配、需求管理等六大模塊。需求管理的功能是對需求進行審批,并在需求完成后負責錄入工作。主要是在綜合調度室、工程建設室、安裝維護部門使用。資源調配管理模塊的功能是受理需求部門上報的各項需求,通過設置調配室主任,簽發和審核各種需求調配單,最后由調配管理崗接受各種反饋的結果。設計模塊的功能主要是由所長分配各項設計任務,進行工程的審核和設計工作,最后由投資項目計劃室來接收各種設計上報的文件。立項管理模塊主要是受理沒經審核的由投資計劃室上報的項目,然后由采購室采購材料,計劃室進行審核,最后由施工單位或工程建設室發放項目任務書。工程管理模塊的功能主要包括受理工程項目任務,同時對任務進行下達,并負責結算、審核、變更、延期、停工等各項管理工作。審計管理模塊功能主要是對施工單位編制的結算文件進行審批,并做好內部結算工作。
二、系統的主要接口
通過分析系統結構,我們可以看出系統的主要接口包括:資源系統、響應系統、繪圖軟件、設計平臺、 與辦公系統 OA以及與 ERP系 統相連的接口等。與設計平臺的接口是對上級下發設計任務進行接收和提取,通過對設計軟件的調用等一系列環節,直接將設計數據進行上傳,為各個崗位提供查詢服務。通過采取同樣的方式,施工單位可利用電子接口,將最終編制的結算結果回送到項目管理系統。設計員將繪制的施工圖紙通過制圖軟件接口上傳到項目管理系統,以提供快捷的查詢服務。按照同樣的方式,可將竣工圖紙中的相關信息進行傳送。與ERP系統的接口主要是自動生成材料申請單和訂單,同時對材料差額和庫存情況提供相應的查詢。與辦公系統 OA的接口主要是將審批流程轉移到OA系統,同時進行相關處理工作,通過OA系統進行數據的提交、處理和存儲,最終實現生產、辦公及決策數據間的轉換,也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實現資源的共享。與客戶響應系統的接口主要是對通信工程項目信息進行及時、準確的反饋,規避數據的重復錄入。信息資源管理接口是根據資源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三、通信工程項目信息管理
實施策略
主要戰略是建設項目信息門口網站。
(2)核心任務是建立信息系統的數據流程。
(3)重心和主線是項目信息管理中的財務、質量管理、合同進度、通信工程造價。
(4)建立質量、費用、進度三者之間的項目劃分編碼的統一關系。
(5)成功運作的關鍵是單位的管理者首先應用項目信息管理系統。
2、結構與處理流程
和其他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區別包括:通信工程項目信息系統的規律、特點、效率性能及內部結構,同時還包括外部環境。
(1)處理流程和外部結構
通信工程建設項目的信息管理,往往要包括眾多的信息源,如材料供應、技術設計、施工單位、項目業主等參與單位,由于有各自不用的工作性質,所以各個信息源所對應的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和外部結果也不一致。
(2)內部結構
主要包括項目圖檔、項目辦公與決策、項目物質、設備、項目合同及項目造價等等管理功能。作為大型的通信工程建設,其信息系統的目標和核心功能針對不同的項目周期階段,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實施階段,業主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的主要目標是合同管理、造價、質量及項目進度一體化的集成處理。而在規劃階段,項目設計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是處理圖檔。
(3)處理流程
因為通信工程項目信息系統存在著功能目標和系統結構上的差異,所以具有不同的內部處理流程。通過總結大型項目建設經驗,可以將信息管理系統內部處理流程歸納為:
①在質量、費用和進度上,建立信息管理控制系統項目編碼和項目劃分上的對應關系。
②系統控制是以施工工具、人力資源、設備及材料等自動產生的需求為計劃,以施工圖設計及概預算數據庫為基礎,以進度計謀網絡圖為工具來實現其預期的基本目標。
③必須確保概預算劃分編碼和財務科目設置、在連接點上財務科目編碼和采購合同、采購合同編碼和物質需求計劃的一一對應關系。
④保證文件包編碼、圖紙檔案立卷及質量驗收項目范圍的對應關系,真正建立數字化項目技術檔案。
3、信息流路線分析
(1)項目管理模式要以信息流為核心,信息流處理流程包括信息的產生、傳遞、處理、反饋以及再傳遞和再處理,最后儲存信息。從施工單位角度出發,信息的來源主要包括雇主、工程師、以及工程項目本身,通過對工程項目進行設計,進而提供大量待處理信息,主要涵蓋了驗收、測量信息、往來文函、圖紙信息、變更信息、質量安全信息機施工信息等等。而如何傳輸和儲存這些信息呢?這是項目管理模式所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主要包括設計組織結構、進行工作的WBS分解等等。而作為工作路線,通信工程項目信息路線主要包括三種路線類型:橫向信息、自下而上的信息、由上而下的信息:
①橫向信息
主要是指處于同一層的不同的兩個部門之間的信息關系,除非發生緊急或特殊的情況,為了將時間盡可能的縮短,才會發生橫向信息關系。所以針對線性工程管理組織系統,如果規定不能進行橫向流,則為了實現時間上的信息關系,則只能按照由上而下或由下向上的關系來進行,從間接上增加了信息流的時間。
② 由下而上的信息
作為最基本的渠道,為工程項目經理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參考的下層項目進展和執行情況。通信工程項目經理,必須要對項目目標的實現情況及約束條件熟練掌握,同時充分了解干擾項目完成的因素及資源計劃的變化情況,對通信工程項目內部工作人員工作及所涉及的部門和單位,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熟悉和了解。
由上而下的信息
主要是指上級通知下級的信息,主要包括三種信息:既下級想要了解的、應
該了解的和必須了解的。
下級必須了解的信息具體包括:工程項目規章制度及相關標準、內部相關任務及職責、項目開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對項目的約束條件及目標和目的。
下級應該了解的信息包括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發現的問題,工作的進展情況及目標的變化情況和項目的約束條件。
下級想要了解的信息包括一些發生的特殊情況,與工程項目有直接關系,著重指的是近期工程項目的工作安排。
結語:本文通過分析通信工程的特點,同時針對通信工程項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管理和項目建設中難點和重點問題進行研究,集中探討了在通信工程項目中各種優化措施及具體的指導方案,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質量及項目進展的平衡、穩定的發展,提供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務,促進這個通信工程的建設,同時促進社會科技、經濟、文化建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維忠;王慕維;冀為民.河南電力通信網同步系統的優化 [J].電力系統通信, 2008.11
篇4
圖書館基礎管理發展
1前言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傳輸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引領了信息產業革命性的變革。為傳統的信息業尤其是圖書館業帶來了強有力的沖擊。圖書館在這一背景下,如何管理,如何持續發展、如何更好的為社會、為廣大師生服務,成為了圖書館管理人員必須認真思考、并且積極探索和扎實推進的一個重要課題。
2圖書館的社會職能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圖書作為知識的載體,越來越成為科研、講學、求知等必不可少的信息來源。2l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和網絡技術高速發展,信息量增大,知識爆炸,信息傳播速度也加快。面對龐大復雜的文獻資料,對其歸納、分類、檢索成為了圖書館管理中重要的職能。作為圖書的管理場所,圖書館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圖書館具有五大基本社會職能:搜集和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職能;社會文獻整序的職能;傳遞文獻信息的職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職能;開發智力資源,進行社會教育的職能。圖書館的五大職能是一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互為補充的整體,是圖書館實現社會價值的保障。
圖書館是一個動態的信息集散場所。圖書館里安靜的環境,良好的秩序,有助于培養人們良好公共道德,建立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關系。
3圖書館基礎管理存在的問題
3.1從業人員普遍素質不高
由于圖書館管理歷史遺留下來的慣性工作模式,管理人員長期從事簡單、僵化的手工操作。對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文獻信息管理技術認識不夠。對于圖書館管理更是缺乏創新。圖書館多年來沉淀了不少沒有經過專業素質培訓的工作人員,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知識和技能更新速度慢。不能很好的適應現在的圖書館的現代化管理和服務。
3.2重視硬件建設、忽視服務意識
在圖書館界,許多人仍然受傳統的觀念和思維定勢所束縛,在評價圖書館工作時仍然以館舍面積的多少、擁有藏書的種冊數作為衡量的標準;仍以被動服務為主,等待信息用戶上門,缺乏市場服務意識,在主動開發信息服務市場方面更是力度不夠,使得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社會效益差。
3.3文獻信息管理缺乏統一標準
目前犬部分圖書館都已配置了計算機、通訊設施等相關的電子設備,有些圖書館已通過各種網絡將自建的數據庫向用戶提供服務。但卻無法提供高標準的文獻信息。信息資源沒有統一的標準。各館工作人員由于知識素質和經驗等問題,對文獻信息的加工處理并不一致,尤其在建立書目數據庫時,各有各的標準,這對今后實行文獻資源共享是極為不利的。沒有針對信息市場和信息用戶需求,而是盲目地上項目、建數據庫,致使數據庫建設缺乏統一領導,處于無序狀態。
4圖書館基礎管理思路
圖書館服務要做到“以人為本”,一切工作要以是否能滿足讀者學習的需求為判斷基準。以此不斷推進圖書館基礎管理的改革,進而不斷提升學校圖書館為學校教育的作用,不斷豐富和提升圖書館的社會職能。
服務工作是圖書館的工作重心,也是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歸宿,圖書館要在網絡化、數字化的環境下履行自己的職能,滿足讀者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就必須樹立一種創新的理念,建立一套有力的創新制度。把創新轉化為每一個館員的內在需要,使館員由依賴變為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集體創造力,才能適應知識經濟社會而和諧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學校教學工作,服務于社會的經濟建設。
5提高圖書館基礎管理的基本措施
5.1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基礎管理隊伍
計算機技術是剛剛興起但又發展極為迅速的學科,一旦與圖書館的基礎管理相結合就將使傳統的圖書館管理面臨全面的改革。
一個網絡信息化時代的現代化的數字圖書館,需要一批掌握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外語知識、圖書情報專業知識等的復合型人才。這些人熟悉網上資源的分布情況,善于將網絡上新的知識信息與書本上的知識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具有提供和儲存信息的能力,將信息及時的搜集歸類。還精通信息理論和技術,又熟悉圖書館學,可以不斷了解和掌握各學科的新動向,為用戶提供新的知識信息。
此外管理人才隊伍還需要不斷的更新和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在信息獲得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信息傳遞能力的各方面綜合能力的要不斷提高。同時也要注重政治思想素質、心理素質等的提高。
5.2提高服務意識,強化市場觀念
以往的圖書館管理制度和服務模式,主要側重于對館藏資料的“管理”的角度,管理人員好承擔的主要是“圖書管理者”的角色,體現的是“以書為本”的管理理念。
在網絡環境下,一定要堅持以“讀者為本”的原則。管理人員的服務由被動為主動、為積極,一定要以讀者或用戶的需要為根本出發點。用戶可以是個人、團隊、企業或者是某個行業。圖書館的發展離不開這樣的用戶群體。要急其之所急,想其之所想,購其之所需,解其之所難,緊緊圍繞市場需求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
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和信息查詢等優勢,為企業開展包括情報檢索服務、重點課題服務、網上信息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定期向企業提供所需的相關的專題綜合信息,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小結
新形勢下的圖書館基礎管理工作是一項日常的、細致的、艱苦的工作,更是信息化、網絡化、高科技、綜合性的一項工作。隨著社會的不斷進行,人員對于知識、信息的獲取更加渴望,所以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日益關鍵,提高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綜合能力尤為緊迫。所以我們樹立為讀者服務的思想,增強自身的危機意識,不斷創新、勇于開拓,力爭把圖書館基礎管理
工作順應時代變化,為經濟建設服好務。
參考文獻:
[1]四川省圖書館文獻建設委員會.論圖書館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四川圖書館學報,2001(5).
[2]伍昭竹.新時期高校圉書館信息服務的思考.圖書館論壇,2002(1).
篇5
【關鍵詞】基礎信息 屬性管理 MESA ACCESS AUTOCAD
1 引言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介質彈性和密度的差異,通過觀測和分析大地對人工激發地震波的響應,推斷地下巖層的性質和形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鉆探前勘測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重要手段。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發地震波,在向地下傳播時,遇有介質性質不同的巖層分界面,地震波將發生反射與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檢波器接收這種地震波。收到的地震波信號與震源特性、檢波點的位置、地震波經過的地下巖層的性質和結構有關。通過對地震波記錄進行處理和解釋,可以推斷地下巖層的性質和形態。地震勘探在分層的詳細程度和勘查的精度上,都優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3 基礎信息在MESA軟件中的管理
地震隊基礎信息的檢查和整理我們是通過MESA軟件實現的。MESA軟件重要的屬性和分選過濾功能非常強大,而以MESA軟件為平臺,也能用圖形直觀的顯示出數據位置、屬性信息,且能分選顯示其它觀測系統屬性,提供甲方快速抉擇所需要的信息。
3.1 屬性的建立
首先定義炮點索引屬性,并設置不同的值用于區分不同的生產進度,preplot=0,測量=1,鉆井=2,下藥=3,采集=4,空炮=5.這樣定義可以直觀的看出各個環節的施
工進度,并可通過不同的顏色、符號進行區分。
在MESA軟件中,數據的管理是通過屬性管理實現的,而屬性可以分為一般屬性和特殊屬性。
3.1.1 一般屬性
一般屬性就是標準SPS格式中所包含的所有屬性。包括樁號,點索引,坐標等,這些屬性在地震勘探中是必須要求的。這里不做過多的說明。3.1.2 特殊屬性
特殊屬性就指在標準SPS格式中不包含而是根據需要我們自己定義的屬性。特殊屬性是在數據信息保存進ACCESS數據庫之后建立的,根據每天各班組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狀況可以隨時建立相應的屬性信息。例如,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有些炮點是雙發雷管,有些炮點是單發雷管,建立了雷管個數的屬性,部分地區記錄能量弱,于是相應的建立了能量的屬性。墨西哥8630隊在進行地震基礎信息管理時,設置炮點特殊屬性50個,檢波點屬性15個。3.2 屬性的應用3.2.1 用屬性分選。
例如,查詢2012年3月4號測量第4小組的生產情況。步驟如下,
(1)輸入全工區的生產數據;
(2)選擇“filter option”;
(3)在上拉菜單選擇“F E C H A TOPO”,賦予“FECHA TOPO”值為64(這里的時間顯示為julia day,2012年3月4日的julia day 值為64);
(4)同樣的方法,選擇“T O P O_ GRUPO”,并賦值為4;
(5)單擊FILTER OPTION圖標。3.2.2 查詢某一點的屬性
例如,我們想要知道關于16485671的所有屬性。步驟如下:
(1)按住SHIFT鍵并左鍵單擊所需要查詢的點。
(2)下拉菜單中,選擇自己需要查詢的信息。
用屬性分選的方法去查詢數據信息主要側重于達到查找各班組生產關于產量,進度,速度的一些信息,某一點的屬性查詢側重于達到查找問題點的信息。兩者各有所長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綜合起來詳細的查詢更多的信息。
4 基礎信息的應用
每天的生產信息經過統計和檢查之后,導出CAD格式,利用AUTOCAD軟件以圖件的形式為各班組提供直觀的生產狀態及進度,例如廢炮補井,無許可地區的點的偏移情況等等信息。如圖1所示。
圖1 各個班組生產狀態和進度圖
(紅色代表采集,紫色代表下藥,黃色代表下藥計劃,黑色表示鉆井,藍色表示測量)
總體來說,基礎信息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為各班組提供自己班組的當前生產情況,指導各班組做好第二天的施工計劃,安排好各小組作業測線及樁號范圍。例如鉆井組,通過生產狀態和進度圖,鉆井組可以知道自己班組施工在什么位置,有多少炮點測量組還沒有進行測量,有多少炮點因為工農許可問題而需要偏移,采集組當天有多少廢炮,在什么位置,補井組如何進行調度等等之類的大量信息。二、為隊領導提供項目總體進度,為項目施工計劃提供支持。地震隊的施工是各個班組相互協作的工作,各個環節之間需要達到一種生產進度相對平衡狀態,單個班組施工速度太快不行,太慢也不行。通過各個班組生產狀態和進展圖,可以為生產組織者提供規劃、平衡施工進度的工具。
篇6
關鍵詞:應急管理系統;氣象;信息平臺;構建
中圖分類號:Q93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從實踐來看,應急管理系統是一個集合體,它主要是由突發事件形成過程中所產生的突發事件預防、恢復以及處理等過程中的信息共同構成。就信息來源而言,可將其分成內生與外生信息, 其中前者主要是指危機自身的相關信息,比如危機征兆、爆發標志以及影響數據等;而后者則主要是指危機管理實踐中的主體形成信息,比如法律法規、預案、調查與預警報告以及命令通告和總結報告等事項。
1、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的目標
氣象應急信息平臺建設是加強應急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同時對建立健全功能齊全、統一指揮以及反應靈敏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實踐來看,當前國家氣象局已對建設氣象局氣象應急平臺項目做出了很大的投入,同時在防御、處置各類氣象災害過程中事故中, 能夠充分發揮應急值守與信息匯總協調的有效作用,從而為全面建設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創造了基礎和條件。但需要注意的一個事實是在當前的省級及以下氣象應急信息平臺建設過程中, 各區、市氣象局存在著不平衡,、缺乏統籌規劃等現象,因此應用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還要注意加強該地區的信息資源優化與整合,尤其是要注意實現公共事件現場與氣象應急系統之前的數據信息正確傳輸與反饋。
2、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的作用
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可實現突發性事件信息的及時接報與處理,并對相關氣象事件進行跟蹤與反饋,從而實現應急值守工作的規范化與科學化。通過這一平臺,可是各縣、區氣象局統一模式,在事發后的兩個小時之內, 即可向市級氣象局報送事件信息;市氣象局也可在事發后的兩個小時之內, 通過該平臺向省一級的氣象局報送事件信息,并向相關單位和部門進行通報,同時向國家氣象局進行信息報送。通過該平臺可形成一個高效、快捷的信息報送系統,對于及時應當各類氣象重大公共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氣象公共事件發生以后,可以及時地報送相關監測、預報、預警以及服務信息,再結合該事件的實際進展狀況,對事件進行控制和評估。實踐中,利用該平臺可建設數據庫,即存貯突事件接報、預警、監測監控等信息,同時還可以對相關的預案進行存儲,存貯資源信息、人口、危險源以及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實際發展狀況,存貯相關的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專家經驗以及典型案例等。
3、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的內容
從當前省級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的整體框架來看,主要呈現出多級、兩維和一主線的結構形式。其中,多級主要是指國家、省以及地市、縣級,;兩維主要是指地方政府與氣象管理部門;一主線主要是指基于氣象應急平臺, 實現以橫向到邊與縱向到底的現代化應急管理策略。從實踐來看,該平臺可有效滿足應急值班之需求, 完成應急預案的職能要求,并保持24小時的無故障聯絡。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的具體內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圖片新聞、重大突發性氣象事件的信息(其中主要包括各省、區以及市內發生的各類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信息);同時還包括預警預報產品、應急管理工作的實時動態(其中主要包括氣象信息應急管理工作中的相關信息以及地方動態信息等);除以上內容外,還應當包括監測評價產品、公告欄、氣象災害發生時的各類預警信號、應急相關的專題信、國家與氣象部門應當氣象事件的各類應急管理法規、預案等;同時,還包括該氣象事件應對的評估總結,其中主要指對各類重大氣象災害、突發事件所進行的應急保障總結與經典案例分析。加強科普信息宣傳, 宣傳如何預防氣象災害、如何避險與自救、互救,盡可能地將減災的影響降到最低, 同時還要增強廣大群眾的危機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實踐中,可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手工各類緊急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相關通告,將應急管理系統值班室的電話號碼提供給個單位,公布于眾,增加查詢功能,并在過程中加大對信息的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后臺管理。
4、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的技術
首先,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應當堅持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則和要求。第一,統籌規劃與分級管理。由于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各地區的氣象局, 因此應當統籌規劃,對其進行總體設計。同時,還要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加強建設和規劃,從而實現業務與技術支撐的協調發展。第二,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各地區氣象局應根據實際情況,堅持節約之原則, 加強重點建設和高效實用, 以免出現重復建設等現象。同時要不斷整合自身資源,加強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從而實現氣象應急管理平臺的資源與信息共享。第三,注重內容實效。實踐中應加強對應急平臺及相關系統的硬件設施建設,重視相關技術的應用開發與信息源共享, 以保證氣象信息管理平臺的實用性。
其次,加強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建設,為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通信網絡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寬帶通信網及互聯網,特別是電信部門有線與無線通信系統, 承載有 /無線的語音、視頻、數據等信息。對不同機構的通信手段進行統一整合,安裝必要的安全保障設備, 從而為應急用戶提供一個相對比較統一信息管理平臺,實現語音、圖像以及相關數據信息的實時傳輸;異地容災備份系統建設過程中,要注意本地氣象災難發生時由異地設備提供容災恢復業務, 并建立容災備份系統。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若無容災備份系統, 則任何一環出現故障, 都可能會造成業務難以正常進行,甚至導致數據大量丟失。
結語:總而言之,氣象應急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關系著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現代化建設以及保持社會穩定和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魏玖長 趙定濤.基于元搜索引擎的危機信息監控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管理科學,2005(05).
篇7
關鍵詞:專賣店 信息系統 庫存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1)12-0158-01
1、研究的背景
畜肉類品牌專賣店在經營、本地配送、控制市場銷售終端、扁平化管理等新型商業模式上進行著企業的快速擴張,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信息渠道不通暢、控制力弱化、管理效率降低等大企業流行病,如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設備,利用信息管理軟件構建可以集中、實時反映各專賣店的經營銷售狀況的信息管理系統,是提高企業決策的及時性、有效性,增強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下層的管理監控能力的有效方法。
2、研究概述
利用新型電子秤和收銀設備,結合現代計算機數據處理的技術手段,可以將專賣店的銷售流水數據和通過寬帶網絡實時或準實時的匯總到公司總部,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匯總,同時,公司總部也可通過網絡技術將銷售價格,促銷信息等數據統籌置入專賣店收銀設備,實現信息的雙向交流,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基于網絡電子秤的畜肉專賣店銷售信息管理系統功能主要包括:
(1)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可以及時(實時)了解各銷售終端的銷售(運營)狀況,他不僅需要了解各銷售終端節點的數據,而且需要了解某些或全部銷售終端節點的數據匯總,即各種實時數據和動態數據。
(2)企業需要隨時掌握各專賣店(銷售終端)的庫存狀況,以便實現配送商品的合理分布,減少企業資金總占用量。
(3)企業總部需要控制各專賣店(銷售終端)的資金流和財務數據,減少各種管理風險。
3、系統開發軟硬件環境
本系統采用Microsoft Visual 2008為前臺開發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2008為后臺數據庫。系統通過C#技術實現數據庫服務器與前端電子收銀秤之間的數據連接。
4、信息系統設計
基于網絡電子秤的畜肉專賣店銷售信息管理系統的基本設計思路是,公司屠宰加工配送部門將片豬通過冷藏運輸車運送到各專賣店,同時將該批次信息送遞專賣店,專賣店接收總部銷售指導價格,置入銷售電子秤,同時掃描批次標簽,將批次置入銷售電子秤,完成專賣店當天銷售的系統配置工作。
專賣店進行片豬分割和包裝,電子秤稱重后,打印附著商品信息碼、批次碼、部位名稱、單價、凈重等,形成分割包裝后擺放到柜臺進行銷售,或者根據顧客需求,分割指定部位,通過電子秤稱重后進行銷售。
由于采用具有網絡接口的電子秤設備(上海寺岡公司產品),因此,每一筆銷售數據都可以實時的傳送回集團公司總部服務器,專賣店工作人員不需要進行其它專門的操作,即可完成專賣店銷售數據的采集任務。
集團公司可根據各專賣店的流水數據,進行各項數據的統計分析和毛利的計算。
其主要功能模塊包括:
4.1 數據遠程接收子系統
數據遠程接收子系統是系統核心功能組件,安裝在公司總部服務器,可實時/定時接收遠程電子秤銷售流水數據,并存入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供其它子系統調用。主要功能模塊包括:數據網絡讀取、數據容錯及校驗、數據管理。
4.2 銷售信息管理主系統
銷售信息管理子系統是系統系統核心功能組件,采用B/S結構設計,后臺程序安裝在公司總部服務器,公司總部各辦公電腦可采用瀏覽器方式進行調用和讀取銷售流水數據,形成年月日統計、按專賣店統計、按單品銷售利潤統計、流水統計等各式各類統計報表,進行單店毛利計算,單品毛利計算等數據分析,提供表格、條狀圖、圓餅圖等多樣統計形式,并可導出成電子表格數據供格式打印。主要功能模塊包括:流水瀏覽、統計報表、毛利計算、數據導出等。
4.3 專賣店管理子系統
專賣店管理子系統屬于系統可擴展組件,可安裝于各專賣店,主要功能是對電子秤信息進行友好的人機界面設置,利用配備的條碼掃描槍,讀取配送車輛傳送過來的質量可追溯編碼,并置入電子秤。
4.4 遠程電子秤管理子系統
遠程電子秤管理子系統安裝于公司總部管理部門電腦,可以遠程對所有專賣店的電子秤信息進行設置和瀏覽,人機界面友好,主要是對銷售單價、銷售部位等進行設置。
4.5 銷售數據實時投影子系統
銷售數據實時投影子系統安裝于公司總部管理部門電腦,可將各專賣店銷售信息,毛利情況,通過LED屏幕或者大型組合屏幕,投影出來,供實時監管和管理。
4.6 系統管理子系統
系統管理子系統屬系統基礎組件,主要用于管理系統用戶、權限分配以及系統參數的設置。
5、系統特色與創新
通過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采集畜肉產品在屠宰加工和專賣店銷售過程中與質量相關的數據,建立產品信息數據庫,并通過先進的物流碼識別技術對產品批次進行管理,配合倉儲物流的規范化管理,對產品的物流狀態進行定位跟蹤,進一步強化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現場數據采集和肉制品管理、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的能力,降低生產管理成本。
基于網絡電子秤的畜肉專賣店銷售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操作方便、擴充性能好,在投入實際運行中反映效果良好、穩定可靠,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施亮,傅澤田,張領先.基于RFID技術的肉牛養殖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0,(01).
[2]孫鐵昆,楊新軒.管理信息系統需求管理工具的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6,(12).
[3]賀毅,傅加平.基于UML的協檢員管理信息系統建模[J].電腦與信息技術,2009,(04).
[4]韋沛文,陳婉玲.管理信息系統問題之我見[J].微電腦世界,1995,(05).
[5]袁國賢.基于.NET的可擴展Web管理信息系統[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4,(05).
篇8
一、實現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會計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近年來,眾多企業都紛紛意識到信息化的會計管理系統對企業管理決策的重要性,并開始引入一些有利于實現會計信息化的管理工具。當前,企業會計管理包含企業作業成本、企業變動成本、企業預算評估以及企業的績效匯總等眾多問題管理,并且完成這些工作的流程非常復雜,對于絕大多數財務人員來說,完成這些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會計信息化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信息化手段,在企業會計理論管理中可以納入信息技術,以幫助會計人員輕松解決成本管理和投資分析等問題。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有利于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真正使用,云計算的出現和大數據的迅速發展,為實現會計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許多企業已經在會計管理中已經投入使用信息技術,大大提高了企業辦事效率。
(二)會計信息化管理強化企業風險預警
風險管理是企業會計管理之中的重要內容,隨著會計管理方式的進步,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必定會有所提高。對于普通財務人員而言,當面對多且雜的財務數據時,他們很難對企業內潛藏的財務風險做出準確的判斷,因此就實現不了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完全掌控。通過企業會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可以在系統軟件中設置相對應的財務風險預警管理模塊,并設置一些預警指標,以幫助財務人員有效識別和分析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因此,推進企業財務會計的信息化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三)會計信息化管理能促進企業會計職能的轉換
隨著財務會計行業的不斷發展,企業所需要的財務人員已不是普通的賬房先生了,而是具有戰略性意識的財務管理會計,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完全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中去,這就需要會計人員完成從傳統的會計記賬、編表向參與企業戰略研究工作的轉變,要積極投入公司整體運作。會計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推動信息化會計的廣泛應用,加強企業風險預警。隨著財務績效管理在企業績效管理中占有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會計管理中財務人員在企業中的影響力必然得到提升,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會計職能的轉型。
二、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問題分析
企業會計管理的信息化是我國財務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由于我國現階段對其的認識不到位,造成我國企業尚未充分有效利用這一信息系統。因此,我國企業在會計信息化管理實踐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落后的財務定位
盡管近年來,我國的會計改革卓有成效且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在會計信息化管理的實踐上還是較為落后的。其實我國很多企業都還沒有成功實現從傳統財務會計到現代信息化會計的轉型。會計行為和企業價值創造過程被剝離分開,會計的主要職能仍然是以價值記錄為主,其作用僅僅是記錄企業資金的動向。另外,許多企業仍在追求機械會計程序,而對于現代金融共享中心并未完全建立,從而導致財務數據落后于業務數據,嚴重影響了企業工作效率,增加了企業成本,使企業管理決策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受到很大的干擾。堅持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方式,將財務部門視為普通部門,這種落后的財務定位必然會成為實現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的最大絆腳石,進而影響會計信息管理的實踐與發展。
(二)缺乏規范的內部控制與管理制度
從根本上來說,會計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就是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以實現現有會計管理的數字化、便利化和自動化。因此,應該把企業原本應具有的相對規范的會計內部管理控制與管理制度作為建設會計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前提條件。然而在我國許多企業的發展中,會計信息化管理尚還處于早期階段,會計管理制度是較為混亂的。企業的財務部門主要發揮的是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功能,會計工作人員在整個企業的戰略制定、預算規劃、分析成本、控制成本和績效評估的整個過程都是全程參與的,如此繁重的工作量需要一個好的財務管理制度來協助完成,要發揮財務會計部門的最大價值。此外,對于那些剛剛轉型成功的企業而言,財務會計管理部門與其他企業部門尚處于磨合階段,對于公司的財務賬目不能及時進行預算、評估,相應環節的調整未能優化,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著較大疏忽。因此,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和管理體系若尚不能規范,就不能為會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配套環境,并制約著會計的信息化發展。
(三)會計管理軟件發展滯后
作為會計信息化管理系統核心的會計管理軟件,在會計信息化管理實現過程中自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國會計信息化管理的實踐之中,市場上仍缺乏有效的會計管理軟件,無法滿足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需求。此外,一些中小企業將會計信息化管理建設簡單的理解為財務的信息化建設,只是一味地購買財務軟件,又或是將大量資源重點放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上,沒有真正的促進會計信息化管理建設進程。因此,會計信息化管理軟件缺少發展的助力,其功能已經不能夠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非線性回歸、投入產出模型等會計管理的公式及模型難以得到有效利用,從而影響企業決策者對會計信息管理的構建,限制其實踐和發展。
(四)缺乏高素質財會人員
實現會計管理的信息化不僅要求傳統財務會計人員融進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中,還要求其必須掌握與信息化有關的一切計算機知識,但是這樣的會計工作人員往往是供不應求的。這會導致會計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進而大大降低了企業管理決策的效率,與最初的理念相違背。由于缺乏高素質且精通管理的會計工作人員,使我國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配置不合理,對各個業務的了解有所欠缺,所以就不能為企業決策提供及時且有效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
(五)企業會計從業人員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不到位。
在會計信息化管理的初步實踐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為信息化建設提供資金上的支持,然而部分企業的管理者和財務對于實現會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很不到位,在他們看來,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實現只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與財務相關的工作量,甚至還把會計信息化等同于會計電算化,未能夠真正意識到實現會計信息化管理對企業信息化管理巨大優勢。
三、實現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一)加快財會定位轉型
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需要完成從傳統財務會計向過現代化會計管理模式的成功轉變。這要求企業要充分認識到財務會計部門的重要性,將此部門從價值記錄者培養成價值創造者,將其放在前臺業務部門之列,使會計從業人員在企業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評估過程中都能有所作為,可以為企業為管理層和其他員工提供各種信息決策支持,實現財會部門轉型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企業應實現會計信息化標準化管理
企業的良好發展與會計信息化的標準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而實現會計管理信息化是以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為前提的,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制度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企業應定期進行制度化管理及專業性會計理論知識的培訓,檢查他們對現代信息技術掌握的程度。企業還要根據相關內控規定建立信息化的會計管理體制,做到權責分明、分工明確,使各個會計從業人員都能在企業管理中發揮最大價值。另外,企業在挑選財務管理軟件時,要關注軟件公司的商品化程度,避免給會計信息化的規范管理工作帶來影響,企業要及時制定統一的會計信息化管理標準,從而使企業會計管理盡早步入規范化的發展軌道。
(三)構建好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環境
企業會計信息化是由現代信息技術與會計理論知識相結合形成的產品,先進的信息技術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良好的會計信息化發展環境對企業的發展前景是非常重要的。企業不僅要與ERP、XBRL這些新技術接軌,與此同時,還要深入探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并據此制定相關的戰略決策。對于發展過程中會計系統及其他系統的整合,企業應該從各個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使其具有強大的系統性,以實現企業資源管理與分享的一體化。企業在發展中要注意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和其他相關數據庫系統的建設,網絡基礎知識可以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行,而對數據庫的科學管理則能夠提高企業會計管理信息化的質量。
(四)加強對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人才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我國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普遍不高,他們了解的僅僅是一些基礎的會計理論知識,以會計的核算功能為側重點,以至于不能夠適應會計管理信息化的需求。這要求高校及企業要加緊對會計人才各個方面的教育培訓。不僅要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促使其掌握扎實的財會理論知識,以提高他們的基礎業務能力;同時還要對他們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加以培訓,從而使其能夠在會計信息化管理建設中提供高效有序的服務。另外,會計從業人員也應該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改進知識結構,加強對其他領域的了解,拓寬相關的專業視野,并結合自身實踐,成為綜合能力較強的高素質人才,為會計信息化建設服務。
(五)提高從業者對會計信息化管理的認識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各行各業的發展與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對于會計信息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企業的管理層應該有一個清晰且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要加強與有利于企業會計發展的信息技術的結合,以盡力發揮出企業會計領域的信息化管理職能。與此同時,國有企業還需要將那些實效性滯后、內容單一的會計信息進行優化和整合,進而為后續國有企業的資源配置和制定會計管理規則等工作提供豐富的決策基礎和管理經驗。
參考文獻
[1]程瑞.會計信息化管理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研究與分析[J].現代交際,2016(11).
[2]皮惠瓊.實施會計信息化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J].現代商業,2010(09).
[3]聶小英.關于會計信息化與企業財務管理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7.
[4]潘朝輝.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6(24).
[5]李小奕.管理會計信息化在我國中小企業應用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6(59).
篇9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working focu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hould shift from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o information trigger and decision support,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s.
關鍵詞: 組織機構;信息管理;流程優化
Key words: organization structure;information management;process optimization
中圖分類號:TU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8-0055-02
0 引言
信息管理是人類為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對信息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社會活動。其工作內容是有組織有目的的收集、加工、輸入、輸出信息。
1 組織機構現狀
我國常見的工程單位組織機構形式是傳統的職能型組織。
在一些建設模式下,建設單位同時也是運營單位,項目部按照職能等劃分生產、營銷和財務等部門。項目實施則依據業務內容,由工程單位的相關職能部門承擔并完成。該結構形式結構簡單,有利于建設到生產的過渡和充分利用資源。但是由于業務依托的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的“平級”地位,沒有賦予相對“權威”的管理權限,跨部門協調難度大,經常會遇到掣肘現象。
項目管理組織機構中信息的重要性已經被認識,但是限于職能型組織機構的制約,信息管理部門的地位是從屬的、被動的,主要進行數據統計和匯總,缺乏對內外部相關信息的獲取和分析,難以形成綜合信息流并為項目部提供決策支持。
2 信息管理現狀
與傳統項目管理組織機構相適應,傳統的信息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項目經理部在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數據和資料等。①技術資料。②開工、竣工資料。③洽商、變更記錄資料。④材質與產品檢驗資料。⑤施工試驗報告資料。⑥施工記錄資料。⑦預檢記錄資料。⑧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資料。⑨驗收資料。⑩質量評定資料。{11}各類建安工程文件資料。{12}施工日記資料。{13}其他資料[1]。
從上述內容看,傳統的信息管理主要是工程內部的資料收集整理,缺少信息的加工、匯總和外部相關信息查詢。與現代意義上的信息管理的信息收集、信息傳輸、信息加工和信息儲存職能相去甚遠,傳統項目管理組織機構中沒有充分發揮信息管理的職能。
3 信息管理與流程化組織
要充分發揮信息管理的作用,應當從項目管理組織機構革新入手。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學者對組織機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程與組織結構的關系方面。
組織結構是一個組織內各構成部分或各個部分間所確立的關系的形式。流程是指工程單位為滿足各相關方的價值需求而進行的一系列連續活動。泛指建設單位的各類與建設經營有關的活動。組織機構進行優化后處理流程時的模式發生了變化,變得更為高效。流程主要可以分為戰略流程、業務流程和支持流程三類[2]。
信息管理在組織結構中屬于支持流程,但其作用并不限于支持流程,信息管理將戰略流程、業務流程和支持流程所需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形成信息流,通過傳導機制準確傳遞,為組織的戰略決策、發展創新提供支撐。
在組織機構和流程優化后,信息管理先導性和活躍性就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事實上,很多流程都是由信息積累到一定程度觸發的。例如戰略流程中,當影響工程單位未來發展的信息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工程單位會在分析預測基礎上形成今后若干年的發展規劃。在戰略制定流程中,工程單位還需要不斷根據信息改進戰略。在戰略實施流程中,工程單位的組織機構也將根據戰略進行優化[3]。
4 信息管理的實現模式
傳統的項目管理組織機構是以人財物為核心的,現在必須過渡到以人財物和信息為核心,并且應當突出信息的地位。但實現模式的可行性值得商榷。
工程單位可以采用傳統組織結構與流程優化組織結構相結合的形式。保留或設立若干傳統部門,用以處理本單位日常業務、平衡內外關系、維持正常運轉,保證工程單位生存的基本環境,信息管理承擔其傳統業務。在關乎發展等其他重大事項方面則可以施行流程優化,形成動態流程機制。信息管理則在這部分流程中承擔引領、搜集、分析和判斷等業務,為本單位的正確決策提供信息流支撐。
5 改革信息管理模式的實踐
某特大型冶金建設工程年總投資74億元,產能是54 萬噸鋁,配套炭素廠產能32萬噸/年,工期三年。在工程建設初期,建設單位按傳統方式組建了項目管理機構,工程建設中依照上圖運行的結果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傳統組織結構的通病,為此建設單位充分借鑒國內外項目管理機構的組成經驗,并咨詢相關專家的基礎上對項目管理組織機構進行了改革,將建設單位的業務工作劃分為常務性的和流程性的兩類:本部門可以獨立完成的常務性工作(包括對內對外)仍然由傳統組織機構來完成,將重大的、需要跨部門協調運作的事項按性質再劃分為3種流程(戰略、業務、支持)。
為保證人事組織的順暢,這些流程一般由項目經理牽頭,各部門抽調負責人及精兵強將組成機構運作,特別突出信息在決策中的基礎性作用。例如在招標采購中,信息管理部門負責按要求提供設備價格、原材料價格、能源價格、產品價格、各類價格政策優惠政策、運輸、人力資源等相關信息,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與同其他部門一起形成若干可行性方案,供決策使用,為企業節約了大量資金。
6 結語
組織機構的流程優化應當與傳統組織機構相結合,不能完全打破項目部常設機構的設置,否則會出現日常事務無人負責,內外聯系混亂的局面,如撤銷組織部,對內對外黨務、工青婦等事務的管理就會混亂。職能型組織機構應付事務性工作,而流程型組織機構負責戰略性突發性的業務,對緊急事務實現快速反應。在這種流程體制下,部門利益、小團體利益得到了限制。
信息管理應當做到傳統工作和決策支撐相結合,傳統的檔案工作是建設工程后續工作的依據,其重要性也不能忽視,而且應當進行信息化改造,如憑證、資料、檔案電子化等。
與流程優化組織機構相適應,信息管理主要業務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收集,更重要工作的是主動的信息觸發,流程性的工作往往以信息為先導,如收集并分析信息,在原材料價格走低時進行招標采購。
參考文獻:
[1]屈青山.推行項目信息管理 提升項目管理水平[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7,(2).
篇10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目標
中圖分類號:TH-39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縣級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縣城的范圍逐漸擴大,與鄉鎮之間的差異逐漸縮小,原有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已經無法適應城鄉發展了。原來的地籍管理采用的是城市和農村兩個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它們有不同的土地分類、成圖比例尺等。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不斷進行改革,城鄉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城市的個人購房管理以及集中土地產權管理逐步得到加強,過去的城鄉二元體制的地籍管理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地籍管理的需求了,建立現代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統迫在眉睫。
1 當前階段縣級地籍系統發展概述
縣級地籍信息系統伴隨著地籍數據電子化進程的步伐而出現,其是根據縣級地籍管理部門對地籍數據查找、快速輸出等日常管理的需要而逐步建立起來的信息管理系統?,F階段的縣級地籍信息系統還只涵蓋了地籍部門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小部分。鄉鎮和城鎮地籍管理政策發生變化后,由于政策調整方針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導致地籍數據的準確性出現了問題。比如說,將原來的兩級地類代碼變成三級地類代碼,那么在新地籍信息系統中如何將原來的兩類地籍代碼信息轉變成三級地籍代碼則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那么如何解決分類的準確性問題則需要在實施地籍信息系統時予以充分考慮。另外,在地籍信息系統不同時效性下的最大兼容性也是當前地籍信息系統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是必要的。
2 城鄉一體化縣級地籍系統任務
2.1 土地產權管理
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縣級地籍信息系統,那么首先就要實現城鄉土地產權管理的一體化,其中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集中土地使用權等相關的權屬界限圖和權屬信息,實現縣城與鄉鎮土地產權管理的緊密融合,根據現實土地產權管理的需求開發出各種權屬類型的登記模塊,最終實現縣級城鄉的土地產權一體化管理。
2.2 土地利用勘測
根據新的土地分類標準將不同的地籍管理系統融合起來,建立相應的土地全書庫和地物接線圖數據庫,在統一的標準下進行信息的分類,保證土地利用的科學合理。開發出適應新分類標準的土地類別變更、統計模塊,以便各項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
2.3 數據庫管理
縣級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統還沒有相應的數據庫構建標準,應遵循《國土資源部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國土資源部縣(市)級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以及相應的國家標準的內容,確定屬于自己的數據庫建設標準,保證本標準能與國家標準實現轉換。
2.4 歷史檔案查詢
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信息已經沒用或是實際情況發生的變化,對此需要對數據庫的信息進行變更處理,而變更的過程和結果都要做好備忘和記錄,這樣在查詢歷史檔案時才能將以前的信息呈現出來。
2.5 數據利用
在數據查詢上,根據“土地登記信息公開查詢制度”的要求逐步完善查詢方式,滿足用戶的查詢需求。在數據轉換上,應保證本信息系統能在其他部門或是領域得到推廣使用,確保本系統能與其他GIS軟件實現數據的交換,實現資源共享。
3 一體化地籍管理系統的設計目標
3.1 統籌管理地籍信息來源
縣級城鄉地籍管理的的載體是圖像資源和屬性信息,這些信息是進行詳細的農村土地使用現狀、城鎮土地利用現狀、土地登記以及GIS系統等獲取的信息,尤其是GIS系統,實現城鎮和農村土地利用的動態監測,為地籍管理帶來高新的各種地理空間圖像資源,確保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數據資源的準確性和豐富性。
我國的土地詳查工作已經完成三四十年,而那時候的技術水平與現在有巨大的差距,許多詳查信息根本沒法運用到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上,尤其是數字化資源非常少,嚴重影響了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所以說,在進行信息系統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強地籍調查工作,運用先進技術進行詳細的地籍調查,并充分利用其它部門以及信息系統上的資源,不斷完善地籍信息,查清縣城以及各個鄉鎮的土地數量、質量、類型、權屬、位置、地形、地貌等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進行數字化轉換,建立地籍管理數據庫,并根據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以及信息的類別將其分成不同的子數據庫,實現信息的分門別類管理。
3.2 地籍信息采集
在地籍測量過程中,許多野外信息的測量都需要借用先進測繪技術和軟件,如:清華三維Eps for windows、廣州開思CASS for Autocad等,采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建立地籍信息采集系統,確保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動態管理。測繪軟件必須與GIS軟件實現無縫隙對接,確保兩者采集信息的共享。所以說:測繪軟件必須具有代碼簡單、操作方便、數據文件結構完整、邏輯關系清晰、冗余度小等特點。
3.3 土地與產權登記系統
土地登記是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程序,任何地方的地籍管理都必須遵守這一程序。我國現行的土地登記原則包括初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其他登記等,地籍管理部門將固定模式的表格發給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或是它項權力的擁有者,讓其填寫表格內容。對于縣城來說,若宗地數量≤2萬或是土地發證量≤5萬,那么就采用Foxpro或是visual Foxpro等普及型數據庫作為系統建設平臺,滿足土地登記管理的需要。
3.4 土地檔案管理系統
地籍管理信息系統中涉及到大量的資源,GIS軟件和測繪軟件總是在實時更新信息,而這些信息則必須充分利用起來,保證地籍管理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設計土地檔案管理系統。如:將測繪軟件獲取的野外地圖、地形數據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地圖層模塊,將該地區的相關地籍要素代碼輸入進去,從而形成地籍圖形數據庫。在土地登記中,宗地名稱、編號、用途、權屬、質量、類型等權屬數據則可以以人機交互的方式直接錄入到信息系統中,建立屬性數據庫,然后將屬性數據庫與圖形數據庫結合起來,將某地的圖形資料與屬性資料結合起來,快速實現對地籍數據庫的查詢、分析、制圖、統計、監測、變更、應用等處理。
目前縣級城鄉一體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是利用GIS技術構建的,建立SQL數據庫,實現對縣城以及鄉鎮地籍管理工作的一體化管理。GIS技術可以獲取大量的地籍方面信息,既可以是圖像,也可以是圖形,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MAP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是一種成本低、見效快、開發容易的信息系統,目前已在中小城鎮地籍管理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結束語
縣級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是當前地籍管理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其開發和利用是地籍管理工作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內容,進行城鄉一體化的地籍管理是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助于更好開展地籍調查工作,提高信息利用率,更好保護農村的耕地資源,監控土地利用情況,及時發現土地違法使用情況并迅速處理,保證國土資源的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和整理,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閆麗亞,周忠紅.建立縣級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工作流程初探[J].科技信息,2009(3):57,47.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礎教育論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