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中醫藥教育體系范文
時間:2023-12-28 17:48: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述中醫藥教育體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四川旅游 泰國旅游 海外客源 合作交流
一、四川旅游發展簡述
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省處于青藏高原邊緣及四川盆地,由于地質結構的強烈反差,形成了變幻多端多的自然景觀和多樣氣候并存的獨特現象。從高原風光、雪山草原、峽谷森林到無垠平原;從江河湖泊到溫泉瀑布,從巖溶地區到丹霞地貌,一應俱全,是中國自然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之一。四川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使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同時它又具有悠久深厚的藏、羌、彝等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歷史淵源,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目前四川擁有3項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大熊貓棲息地;1項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佛教圣地”峨眉山-樂山大佛;1項世界文化遺產:“道教圣地”都江堰-青城山,是全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最多的省。羌年還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四川還具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處,溫泉精品旅游景區25處。四川也以三國文化,美食文化、大熊貓聞名世界,是通往青藏高原的門戶。2006年省會成都市被評為中國首批 “中國最佳旅游城市”,擁有“天府之國”,“休閑之都”的雅號,民間素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美譽。
四川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旅游產業,經過20余年的發展 ,其旅游產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到2012年,四川旅游外匯收入超過7.98億美元,旅游經濟呈現持續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13年1-7月,四川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3.8萬人次;累計實現外匯收入3.63億美元。入境旅游。接待入境旅游者164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5.9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5.9%和67.8%。日本、 美國、新加坡、泰國是四川的傳統客源大國。[1]
二、四川泰國旅華客源市場的現狀
四川是泰國游客傳統的旅游目的地,泰國也是四川重要的境外客源市場之一,在我國入境旅游市場中體現為較為特殊的“泰流現象”。2004年以來,泰國旅游市場親蓉度有所下降,對四川的偏好在減弱。[2 ]這說明四川的市場競爭對手對泰國的吸引力在增強,同時也說明四川的泰國旅華市場產品有待創新和提升。四川旅游資源雖然得天獨厚豐富,但海外客源的挖掘還有待深化,相關研究也較為匱乏。四川和泰國盡管旅游合作已有多年,但通過在知網的搜索,筆者發現有關四川與泰國旅游交流合作的研究文獻寥寥。四川旅游如若拓展泰國市場,需要進一步加強四川旅游產品對泰國游客的吸引力。
三、四川拓展海外旅游市場的建議——以泰國為例
通過一系列的田野考察及文獻查詢,筆者認為四川的冬季旅游資源、教育旅游資源及宗教文化旅游資源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是未來創新海外旅游市場重要的旅游資源。
(一)四川冬季旅游資源的推廣
泰國地處熱帶,年均氣溫24~30 ℃,全年沒有冰雪寒冷天氣,以陽光濱海度假旅游為主,因此,四川可以針對泰國旅游市場設計具有地域差異的冰雪旅游產品體驗游。實施冬季旅游的品牌化和差異化戰略,打造四川冬季旅游富有感召力的品牌效應。
1.四川冬季旅游資源分析
四川發展冬季旅游的條件得天獨厚。它既有以九寨溝、 峨眉山、 西嶺雪山、 貢嘎雪山、海螺溝、達古冰川等為代表的傳統冬季雪山溫泉旅游產品,也有規劃建設中的創新冬季旅游產品。例如,四川茂縣規劃將茂縣九鼎山國際高山滑雪場建設成為“亞洲第一、國際入門級”的大型滑雪場和亞洲重要旅游目的地,以高山體育運動為功能特色,供體育運動、度假休閑、旅游觀光的優質大型風景名勝區。九鼎山太子嶺滑雪場一期工程示范區已于2013年初開門迎客。此外,四川冬季還有西昌、攀西陽光度假旅游產品。鑒于四川冬季旅游產品主要集中在彝,藏、羌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還可以和地方民族風情游結合在一起。
2.四川冬季旅游的現狀
長期以來,無論是旅游經營者還是游客都認為冬季是四川旅游的淡季,忽略了對冬季旅游產品的開發和設計。四川省從2005 年才開始重視冬季旅游市場。[3 ]
基于四川旅游政務網2004 -2010 年的旅游統計數據,冬季入境旅游人數占全年的比重的四分之一左右,這表明冬季旅游一直是四川旅游中薄弱的環節,知名度不高,客源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國、新加坡、韓國和泰國,占四川冬季入境客源總量的50% 左右,人均停留時長接近兩天,低于春夏季節,但冬季的人均花費高,市場發展潛力大。四川需要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加強冬季旅游市場的研究,采取多種措施創新冬季旅游產品,增強冬季旅游產品的競爭力。
3.四川發展冬季旅游的措施
首先,四川需要加強冬季旅游產品的創新設計,實施國際化營銷策略,強化四川冬季旅游品牌形象以吸引泰國客源。四川內陸的冬季冰雪和泰國的陽光海灘相比較,其特色是一冷一熱的互補性鮮明對照。四川在面向泰國營銷冬季旅游產品時應合理設計個性化旅游產品,延長游客的滯留時間,以多樣化產品和服務終端滿足游客需求,提高人均消費水平。通過打造四川冬季“冰雪節”,“冬季溫泉之旅”,“西昌、攀西冬季陽光休閑之旅”,“西嶺雪山,峨眉山、九鼎山滑雪之旅”,“海螺溝、達古冰川之冰川旅”,提升四川冬季旅游的感召力。此外,還可以把川內其他旅游產品與冬季旅游產品進行整合,推出四川冬季“四川民族風情游”,“購物游”、美食游等旅游產品。
其次,四川需要加強旅游管理,升級服務水準,促進冬季旅游市場的繁榮。例如,可以實行冬季優惠門票;培訓優秀的冬季旅游服務從業人員,特別是冬季滑雪旅游服務人員;用網絡化的智能手段為游客提供景區的天氣、氣候和景觀等實時及預報服務。同時還需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深化蜀泰雙邊冬季旅游的交流和合作。
四川發展冬季旅游的潛力巨大,有實力成為中國冬季旅游除了東北和海南以外最具競爭力的第三極。
(二)四川教育旅游資源與泰國的合作開發
1.四川教育旅游資源與泰國的對照分析
四川和泰國都具有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但目前雙方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還很有限,未來與泰國的教育旅游開發合作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近年來,泰國出現了學習中文的熱潮,社會對懂漢語又懂泰語和英語的復合型人需求日益增大。泰國很多學校都開設了中文課程,許多家庭不惜重金為孩子聘請中文教師。同時,隨著經濟和人口的增長,中國民眾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中國優質教育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普通民眾子女的留學需求越來越大。而泰國的教育國際化程度很高,師資多具有歐美留學背景,教育體系和西方發達國家接近。與歐美國家相比,泰國的留學費用更低,離中國更近,與中國文化相通,民眾也很友好。目前中國普通民眾對泰國的教育優勢了解的不多,蜀泰可利用各自的特色教育資源、加強宣傳,擴大雙方的教育交流合作,打造更為成熟的互派留學生的游學產品創造條件。
2.四川開發教育旅游資源的建議
第一,挖掘泰國青少年短期游學市場。泰國每年的3~5 月和10月份都是各類學校的假期,可以針對泰國學生打造修學旅游產品,開發普通話之旅,漢語夏令營,四川文化之旅夏令營, 讓泰國青少年在游學的過程中學習和了解漢語及四川的特色文化。
第二,拓展蜀泰高校游學產品。目前泰一些大學已建立了穩健良好的合作關系。例如,成都大學和泰國清邁大學簽訂了辦學合作協議書,雙方在本、碩、博人才培養、師資培訓、圖書資料和教學信息交換、學術創新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有益嘗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辦學成效。利用這些平臺,可以設計泰蜀大學生游學旅游產品。例如,泰國學生可以以游學的方式到四川學習漢語、中醫、針灸、太極等傳統文化,同時可以探索開展學歷教育。
第三,加強旅游人才的培養。隨著四川旅游業的發展,四川對高素質、國際化的專業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泰國在旅游人才培養和旅游管理方面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同時,隨著中國客源的增多,泰國也需要更多懂漢語、了解中國旅游政策、法規及文化習俗的旅游專門人才。因此,加強雙方旅游人才培養的合作和交流十分必要。
(三)四川文化旅游項目的提升
1.四川文化旅游資源市場分析
四川除了自然旅游資源異彩紛呈,其人文旅游資源也豐富多樣。四川歷史悠久,文化宗教景觀眾多,與佛教及道教的淵源深厚悠久。既有馳名天下的佛家圣地峨眉山、樂山大佛、道教名山青城山、號稱“川西第一道觀”成都青羊宮,也有馳名中外的三國文化歷史遺跡等文化宗教旅游資源。
2. 四川拓展文化宗教游的建議:
四川的宗教文化考察游、三國文化游等是傳統上吸引泰國客源的主要旅游資源。這些旅游資源需要不斷深入挖掘,在旅游服務和管理上與時俱進。
第一,提升傳統旅游資源的內涵及智能化服務端
泰國是一個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國民多信奉佛教。 他們對佛教文化有比較獨特的情感。因此可進一步開發以宗教文化考察為主題的旅游產品。如漢傳佛教文化考察游, 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之旅。 可以利用四川現有的佛教景觀和典故來設計佛教文化之旅項目,打造現有佛教旅游資源升級版。泰國的中老年游客普遍對“中醫藥”、“道教養生”感興趣,可開發“道教養生之旅”,同時促進泰國游客對中國傳統醫學、道家養生文化的了解。
泰國人對三國文化非常熱衷、至今泰國很多寺廟里供奉著三國人物。 而成都是三國文化故地,因此可以將三國文化資源進行區域整合,聯合推出深度體驗型的三國文化旅游產品,借助 “三國文化” 的整體概念打造四川三國特色文化之旅。同時,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四川文化游可以多部門合作,借助數字化的智慧旅游手段,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移動電話、計算機云技術等開發多種語言的模擬宗教及三國名勝實景體驗游客戶服務端。
第三,加強政府間合作,不斷創新文化旅游產品
四川應以加快入境旅游發展為突破口, 促進旅游產業的結構調整及合理轉型。同時,不斷創新,提供更多個性化旅游產品,例如美食旅游,購物旅游,會展旅游等等以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此外,四川若提升海外旅游市場,還需整合旅游資源,應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力,加強雙邊政府間的合作交流,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等硬件,同時,在交通、 簽證手續、 旅游管理、旅游服務、旅游外宣等軟件方面不斷改進,以拓展四川海外旅游市場。
參考文獻
[1] 四川旅游政務網. http:///sc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