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股票走勢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1: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色金屬股票走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前幾天。我們幾個股友在一起談論近期股市時。大伙臉上笑開了花,賺了點錢,心情自然舒暢。只有小劉悶悶不樂,我問:“現在股市這么火,你前段時間一直持有的云鋁股份近期暴漲呀!賺了錢,怎么還不高興呀?”小劉苦笑著說:“別提了,提起這事我就郁悶!咱運氣真背,持有云鋁快一個月了,可就在它將要大漲的時候,我卻拋棄了它,換了前期漲勢兇猛的醫藥股,哪知道,我前腳剛走,有色金屬板塊大漲,特別是云鋁‘芝麻開花節節高’,這我倒不生氣,畢竟,是我拋棄了它,踏空行情也就算了??勺盍钗矣魫灥氖俏覔Q的醫藥股不知哪根筋搭錯了,大盤上漲,它一個勁下跌。我重倉買進的,現在全套牢了。想換股翻身吧!沒資金了!”

我很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膀,說:“總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毙u頭說:“以前我炒股。買好股后就放在那兒,一般不怎么看盤,主要是咱工作忙沒時間關注。因為不怎么關注,也不太清楚莊家怎么操作,反正,過一段時間,見股價和自己的心理價位差不多時,就賣出。因而,我還常能獲利。這些天,休息在家,閑著無聊就上網看看盤,順道到股吧里轉轉。壞就壞在這兒。我這個人性格比較優柔寡斷,耳根子軟,一有風吹草動,就如同驚弓之鳥,變得患得患失。股吧里很多人都說現在醫藥股比較好,要炒就炒這個題材,我結合盤面分析,想想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上半年,我要是一直持有康美藥業,現在獲利也不少。再看看云鋁股份K線圖,這只股票很不穩定,漲了一點,又落下去。還不如落袋為安為妙,就這樣,我一時沖動,錯失行情?!毙⒆詈笳f了一句:“還不如不看盤!”

其實。散戶炒股主要是和莊家斗法。莊家不怕散戶有多高的操作技巧,最怕的是散戶不看盤。莊家就是利用散戶的貪婪與恐懼,制作一些所謂的消息、盤面讓你關注。他讓盤口風起云涌,使你就變得患得患失,神魂顛倒,喪失理性。散戶豈有不敗之理!

篇2

持續上漲了1年多的中國股市,在去年四季度進入了一個加速上行的階段,到今年1月份滬市綜合指數逼近3000點的時候,出現了大幅調整。此后,股指雖然很快收復了失地,并且在春節之后成功地站上了3000點,但緊接著又出現了幅度更大的調整。大盤的這種走勢,無疑會給后市的運行蒙上陰影,同時也引發了股票估值是否過高、市場是否存在泡沫的大爭論。顯然,如何看待近期的股市調整,并且在調整中回避風險、發現投資機會,是廣大投資者都面臨的重要課題,對于指導今后的市場操作具有很大的意義。

股指下跌是市場結構調整的產物

對于今年1月份以來股市的下跌,特別是對于發生在2月27日的暴跌,市場上各界人士已經作出了很多的解釋。譬如說,有的人認為是股市上漲太多,獲利盤豐厚,同時估值水平不低的結果;也有的人認為是和有關方面出臺調控政策,影響了投資心態,從而引發開放式基金的大規模贖回有關;還有的人則認為是世界性的流動性過剩狀況出現變化,資金開始撤出新興市場的產物,特別是“2?27”暴跌,就是間接地受到日元利率上調的影響。如此等等,還可以舉出很多。應該說,這些分析都是很有道理的,也確實揭示了當時市場出現調整的某些內在因素。但是,反過來說又都是不那么全面。事實上,在這幾次的股市調整中,下跌最慘的并不是估值最高的股票,卻是一些在價格上尚有某些優勢的績優股,這說明市場估值偏高并非大盤下跌的唯一理由。至于說有關方面所出臺的調控政策,現在看來基本上都不是專門針對股市的,而且有些在當時傳播甚廣的所謂“政策”,事后都證明是子虛烏有的。而數據也顯示,基金盡管確實在短時間內遭遇過凈贖回,但數量并不多,相反在更多的時間里卻是凈申購,投資者對新基金的認購十分踴躍。還有周邊市場的調整應該說也確實對中國股市產生了壓力,但這種“蝴蝶效應”由于中國股市并不完全開放,其作用是有限的。在3月5日,世界資本市場全線大跌,可次日的中國股市依然出現幅度不小的上漲,看得出,對周邊市場的作用也確實不能夸大。

其實,人們還可以從中國股市近期的表現本身來探討下跌問題。前面提到,自去年四季度開始,中國股市呈現了加速上漲的態勢,但這只是就綜合指數來說的。當時大盤的上漲,主要是依靠了少數大市值股票。當然,這些股票本身質量一般也是可以的,所以人們還是將其定位在“價值回歸”上。而與此對應的是,市場出現了典型的“二八現象”,也就是大多數股票在這個時候是下跌的。這實際上是市場的一次結構調整,而與少數大市值股票過快上漲的背景下,隨著這些個股的風險高度積累,令看空市場的“泡沫論”有了宣泄的機會,在工商銀行市值超過花旗集團時,終于導致了這批股票的下跌,其影響所及就是整個市場的回落。實際上,現在回頭來看,當時還有不少股票(主要分布在鋼鐵、煤炭等板塊)是處于估值的洼地。但是,在那些大市值股票下跌以后,市場熱點并沒有轉向對估值低的股票的挖掘,而是走了一個極端,移向了那些具有很強題材特征的高市盈率股票以及虧損股上,形成了ST股票的大幅上漲行情。主要是依靠這類股票的上漲以及隨之而來的輻射效應,原來市場上的“二八現象”在1月份變成了“八二現象”,從而支撐了股市的再度上行。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大市值股票仍然下跌,但憑借著ST股票等的上漲,股指突破了3000點。然而,問題在于這個時候市場的結構被進一步扭曲了,一旦這些股票的上漲動力出現了闕如,那么股市就再也沒有什么板塊能夠支撐其正常運行了,暴跌就此展開。毫無疑問,暴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出現了績優股滯脹與回落,虧損股則雞犬升天的局面,這在一個價值投資理念正不斷深入的市場上是難以持久的。只要績優股不能止跌,那么虧損股上漲越多,市場的風險就越大,直至來一個總爆發。股市的結構性矛盾,就這樣成為引發今年股市震蕩加大、調整頻繁甚至出現暴跌的一個重要契機。

市場結構調整中的理性投資機會

從人們最一般的投資心理來說,恐怕都是希望股市一直上漲的。當然大家也都清楚,必要的調整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對股市的長期發展也是有利的。所以,當調整真的來臨時,往往也就是市場情緒最為不穩定的時候。尤其是出現了結構性調整,投資者的反映尤其復雜。今年初,在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市值股票開始回落而盤面呈現“八二現象”的時候,客觀而言也是有一些人為之叫好的,認為這是市場的一種主動“糾偏”。也就在這時,有人發現了在一些低價股中所存在的機會。在央企注資、整體上市等題材出現的背景下,形成了相應題材股的行情。現在看來,其中也不乏合理的因素,但是當這個題材被無限地擴大,甚至與每年年初都會出現的虧損股重組概念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原本尚屬合理的市場結構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演變為一波具有“搶錢”色彩的短期投機性行情。顯然,對熱炒虧損股有興趣的主要是短線資金,而這種沒有基本面支撐的操作,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將會帶來市場大幅震蕩的命運。從市場結構調整的角度來說,它雖然使得像中國人壽、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這類股價較高的大市值股票出現了理性的價值回歸,但卻因為讓不少績差股、虧損股乘機上漲起來,不但不能化解市場已經在積累中的風險,相反還使之有所放大。在本輪行情中,按算術平均法計算的平均股價和市盈率、市凈率等,就是在這個時期上升最快。前面提到,由此形成的市場結構,并不適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因此也就為股市的暴跌埋下了伏筆。

不過,當人們反思近期由于市場結構不合理等因素所導致的股市震蕩的同時,也不難發現在隨之展開的新的市場結構調整中,存在著大量的理性投資機會。一個明顯的事實是,當暴跌開始的時候,幾乎就沒有任何股票得以幸免,其中受打擊最大的除了原來已經調整下來的大市值股票,另外就是在前一階段已經出現滯脹的那些績優股,而這兩類股票多數還是基金等機構的重倉股,其結果就是使得不少基金的凈值大幅度下跌。如果說,在結構調整的初期,這種下跌對于釋放積聚在這些股票上的風險,提升其投資價值,吸引新資金的介入不無好處的話,那么在暴跌出現的時候,它們則遭受到了集體的“誤殺”。然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其投資機會事實上就顯現出來了。畢竟,現在股市上漲的大背景是得到公認的,各種資金力量都對市場的長期走牛不抱任何懷疑,這決定了股市的結構性調整不可能演化為全局性的下跌,相反不過是上漲過程中的一個曲折而已,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在這種情況下,當結構性調整以一種頗為極端的形式表現出來時,實際上也就預示著這種調整可能已經進入了尾聲。

從實踐來看,春節長假后第一天股指創新高而基金重倉股的逆勢下跌,預示著市場結構性矛盾已經十分尖銳,此后股市的普遍下跌則是矛盾的集中爆發。這以后,大盤連續多日出現了陰陽相間的走勢,客觀上開始了對暴跌的修正,在這背后則是展開了新的結構調整。人們注意到,到了本周二,終于出現了ST股票的大面積下跌和以銀行、地產為代表的基金重倉股的全面上漲,這實際上就是結構調整所顯露的成果。在周三和周四,這種局面得以進一步延續。于是,大盤也就連漲了3天,滬市綜合指數也重返2900點。

顯然,如果把前幾天股市的下跌看作為是由于基本面因素,或者僅僅是因為估值偏高的因素所作用的結果,那么大盤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重新上漲起來。如果沒有市場結構性調整的因素―也就是在部分股票下跌的同時,另一部分股票則上漲起來,形成了一種熱點的切換在起作用,那么大盤很可能現在依然在低位徘徊。進一步說,在結構性調整過程中,一定有部分股票會出現上漲,而及時地抓住這些股票,實際上也就是抓住了投資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最近的市場結構調整中,確實是有不少股票脫穎而出的,其中像低市盈率的鋼鐵、煤炭、有色金屬類股票;具有良好成長性的汽車、機械、券商類股票;通過資產注入等企業狀況有實質性改變的房地產、醫藥、濱海開發類股票等,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里需要一提的是,那些市值最大的金融類股票,整體上也是出現了一定的上漲,其中一些估值仍然比較高的如中國人壽、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則上漲力度比較有限,其他的則依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紛紛走出了與其業績、題材相對應的行情。在這里,人們注意到了這樣的現象,也就是時下的市場結構調整,是比較多地參照了業績以及成長的因素,相反對于僅僅是具有題材的績差股、虧損股,或者是存在較大操作杠桿的大市值股票,則關注不多。于是,也就形成了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個股的表現一般都比較理性,也能夠尋找出某些相關的理由,同時大市值股票走勢的相對溫和,也避免了股指的過快上漲狀況再現。就整個市場來說,行情的運行比較平穩有序,進行股票買賣的可操作性也比較強,而且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都能夠有所作為。顯然,這樣的市場格局,比前一段時間的暴漲暴跌更讓人適應,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給人一種比較“和諧”的感覺。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投資者從中可以比較容易地獲取較多的投資機會。

也許由于市場是處于長期牛市的格局之中,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股市不太可能出現具有強烈趨勢性特征的下跌。換言之,行情的運行更多會以市場的結構調整為主要形式展開,只有在結構矛盾特別尖銳、常規調整手段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暴漲暴跌。因此,怎樣從市場的結構性調整中尋找理性的投資機會,就成為投資者最需要研究的問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績優與成長會成為目前一個階段的市場主線,熱點無疑會向這一主線傾斜。既然結構調整的趨勢是這樣,那么沿著這一主線展開個股的選擇,應該說是不會有錯的,并有機會獲得好的收益。

建立多層次市場以化解結構矛盾

股市的結構是動態的,因此出現調整也是必然的。但對照海內外資本市場,人們很容易發現境內市場的結構性調整力度大,頻度也高,這是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