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入門教程范文

時間:2024-01-03 17:51: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工基礎入門教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工基礎入門教程

篇1

電工電子技術教材建設EDA技術一、引言

教材是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標志,當然更是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是電類專業學生非常重要的技術基礎課,而電工學、電子技術是我院非電類學生的重要技術基礎課,這些課程的共同特點是實踐性非常強。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工作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對于培養應用型的高級人才是至關重要的。

二、教材建設背景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養知識面較寬、基礎較扎實、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為主要目標。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材建設作為教學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課程建設的主要物化形式,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現有的教材體系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還存在著差距。

國內本科電工電子類現有教材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適用于國內一流本科教學的教材。這類教材大多由名校名師編寫,體現了學術型本科院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其共同特點是強調理論知識,重視理論研究。對理論要求較強,編寫質量普遍較好。第二類,是適用于高職高專院校的教材。這類教材大多由高職院校教師編寫。主要是強調實踐技能技巧,教學目標為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第三類,是最近幾年編寫的應用型本科教材。目前出版的該類教材大多是將前兩類教材的內容模塊進行簡單的重組或增減,對教學內容沒有進行很好的梳理,沒有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和學習要求,編寫質量普遍不高,不能滿足應用型電子信息類等專業對該課程的教學要求。因此,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電工電子類教材體系至關重要。

三、適應新形勢的系列教材

電工電子類系列教材以培養自主學習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進行編寫的,具有非常突出的特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打破教材理論性強的特點,突出體現應用性

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人才的要求,以“加強基礎,突出應用”為教材的建設思想,進行了教材改革與建設工作,開發、編寫合適的教材。在教材內容安排上,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方法,在滿足本科教學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對教材降低了理論難度,而增加了應用性、實用性的內容,重點介紹成熟經典知識的基礎上,適當介紹相關學科的新發展、新方法、新技術。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學起來更輕松,動手實踐更主動,積極性和熱情更高漲。

2.同步建設實驗與實訓教材,使之與理論教材相匹配

開發編寫出與理論教材相匹配的《電工電子技術實踐教程》和《電子技術實踐教程》,這些實踐教程與傳統的實驗指導書相比,不僅包括驗證性和綜合性實驗外,還增加了實用電路設計單元和軟件仿真單元,學生可以根據設計要求和提示自主的完成電路的設計過程,為學生自主學習和設計提供了內容和途徑。

3.開發制作配套教材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使問題形象化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的一些內容比較抽象,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講清楚,課堂教材枯燥無味,因此,在開發理論教材的同時,根據教材內容的章節順序制作了配套的多媒體課件,供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或參考,可以大大減少教師自己制作課件的工作量。多媒體課件的恰當運用,是課堂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把課程中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原理、知識以生動逼真的動畫等形式展現出來,把抽象問題形象化、通俗化,有效地化解了教學中的難點,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EDA仿真內容,使電子電路變得更加生動

電子技術發展飛速,配套的相關軟件和技術也應用而生。引入了兩款仿真準確,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應用廣泛的開發軟件,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峨娮蛹夹g實踐應用》引入了Multisim這款EDA軟件,該軟件主要解決的是純硬件電路的仿真問題,書中提供了很多電路詳細的仿真操作步驟及虛擬儀器的使用?!稊底蛛娮蛹夹g》教材中加入了FPGA的實踐設計部分,它是利用嵌入式編程的方式,來實現數字電子電路的設計,《EDA技術》為電子電路的設計提供一個新方向、新思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四、教材建設的創新之處

1.建立了課程完整性、系統化的教材體系

此次教材建設包括6本理論教材和4本實踐教材,將紙質教材、教學資源、軟件仿真融為一體。這些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編寫方式,把教材的精華從各個角度呈現給師生,既有重復、強調,又有交叉和補充,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教學資源有機的整體,使教材從原來的“單兵作戰”轉化為“系統布控”,大幅度提高了教學服務水平。

2.教材突出了應用性特點

理論教材中穿插了很多小型的、實用的、效果明顯的應用電路。教師可以在課堂講授過程中,配合EDA軟件仿真,讓學生形象的看到實驗現象,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增加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和樂趣。實驗教材中不僅包括基礎和綜合實驗單元,還增加了課程設計單元。這部分內容根據實際課程設計過程為藍本,將設計步驟,器件選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最后還提供一些典型的課程設計題目以及技術指標,供學生設計實現。這樣的設計很好的將實驗與實踐緊密的結合,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3.增加EDA技術,多手段多途徑設計電路

利用現代EDA技術,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計算機設計能力,使學生在創造性思維基礎上使用先進設計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證明,采用EDA仿真方式,具有不受器件及設備約束的特點,隨時隨地利用計算機進行電路的模擬仿真。增加了EDA內容,學生可以在上課前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也可以在課后進行相應電路設計與驗證,通過仿真結果加深對電路的理解,從而找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也可以進行自主的電路設計,EDA仿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創新能力的一種重要渠道。

教材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必要條件,教材的建設應更適合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建設的教材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供幫助。

五、結語

電工電子類課程的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明顯加強了,學生的就業領域也拓寬了,就業質量也得到了提高。在本課題研究結束后,我們將進一步針對本教材建設實施中的一些問題開展深入研究,使建設的教材更適合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學生成為“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的人”。

參考文獻:

[1]李平.電子設計自動化快速入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