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親祝福語范文
時間:2023-03-28 00:16: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定親祝福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 鍵 詞】 農村孩子;兄弟姐妹;和睦相處;策略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港灣,親情更是促動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的一劑良方。我們對五年級孩子進行了一次親情關系的心理健康現狀調查,以下是一小部分親情檔案的內容:
當哥哥或姐姐的,占43%;當弟弟或妹妹的,占49%,獨生子的,占8%。
42%的孩子認為爸爸媽媽喜歡弟弟或妹妹多一點;38%的孩子認為爸爸媽媽喜歡哥哥或姐姐多一點;14%的孩子認為爸爸媽媽喜歡自己多一點;6%的孩子認為兩個都喜歡。
喜歡理由例舉:
喜歡姐姐更多些,認為姐姐的學習成績比自己好,聽話,會做家務!
喜歡弟弟更多些,每次無論弟弟做錯什么事,都會護著他,說他還??!
喜歡自己更多些,因為我年齡小,要多關愛我一下!
兩個都喜歡,因為我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都是他們生出來的!
……
以上的調查顯示:農村孩子雙生子頗多,他們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產生了一些情緒上的困擾,并由此對有著血緣關系的親人,特別是兄弟姐妹不懂得尊重和愛護,甚至是把父母對自己嚴格要求的關愛方式歸根于不喜歡自己,而產生了誤解。
良好的親情關系是維系家庭成員融洽相處的前提,是幫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促進孩子個性形成并健康發展的保障。我們教師作為孩子的引路人,有責任和義務來改善孩子與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關系。
一、在學校生活中夯實親情力量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體會家庭成員的責任感和幸福感
班集體是一個大家庭,用心經營好這個“家”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互相合作,共同關愛。同學們如同兄弟姐妹,老師更是長輩親人。因此,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增強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體會到自己所處“家庭”角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在班級中我采用“專業的崗位專人負責制”,除常規的班級委員設置外,還專設了燈扇管理員、衛生角管理員、圖書管理員等二十多個崗位,盡量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盡一份心,擔一份責。同時,我還根據男女生的不同特長,引導孩子們找適合自己的活干。每次遇到重活、臟活,男孩們便爭著做,而那些需要整理、分發的工作往往是細心的女孩子們的專利。
班隊活動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更是達到良好教育效果的一個有效載體。平時,我有意識地多開展一些班隊活動,結合班級實際,利用身邊的事例,讓孩子們學會了互相關愛、互相體諒。班中有一位殘疾女孩小楠,因肢體殘疾,生活獨立能力較差,于是,孩子們就成立了的“愛心接力小隊”,像對待姐妹一樣地照顧起了小楠在校時的一切生活,幫助她拿飯菜、扶著她上廁所、背著她上下樓梯……特別是一些調皮的男生,不再偷偷地欺負小楠,居然也會主動幫小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集體的力量無窮大,是“大家庭”的關愛,讓小楠也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是班集體的關愛氛圍,讓孩子們學會了關愛他人,快樂自己;是學校班集體生活,讓孩子懂得了作為家庭成員的職責和義務。
(二)利用形式多樣的輔導活動讓心靈得到釋放
有了開心事,大家一起分享,有了煩心事需要尋求幫助。校園廣播中的“心靈小花園”欄目是校園生活中孩子們值得信賴的欄目。每次欄目組都能收到不同孩子的來信,其中,有關兄弟姐妹間相處的故事偏多?!暗艿芤畼專瑡寢尵唾I,我要芭比娃娃,媽媽不肯!”“每次妹妹向媽媽告狀,媽媽都批評我,有時還打我,從來不聽我的解釋!”“弟弟搶了我的彩色筆不還我,爸爸卻還支持他在我本子上亂畫,還說他的畫有創意!”……針對此類問題,我先進行普遍現象的羅列,發現一般都是當哥哥姐姐的受委屈較多,于是,我就向孩子們進行關愛親人、照顧幼小等方面的家庭職責的講解,還向孩子們傳授面對這些狀況時的應對方法和自我調節的策略,同時提醒當弟弟妹妹的,要學會體諒哥哥姐姐,努力爭做家庭優秀小成員。
此外,利用每周四中午“陽光小屋”的開放時間,我邀請相關的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談心和輔導。在與孩子們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兄弟姐妹產生的一些煩惱大都來自于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從一個獨生子變成了雙生子,一下子難以適應,最關鍵的還是一個角色定位問題。于是,針對此現象,我將當哥哥姐姐的孩子們組成了一個小團體,再把當弟弟妹妹組成了一個小團體,通過同角色間互相交流“與兄弟姐妹在一起的開心事和煩心事”,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在有著共同語言的同伴中得到心靈的釋放。之后,讓兩組孩子互相傾聽彼此的心聲,知道無論是當兄弟還是當姐妹的,都有著不同的煩惱和感受,而解決煩心事最有效最關鍵的人物就是自己,帶著這個問題讓孩子們進行第二次溝通。果然,孩子們都認識到謙讓、寬容和體諒,只要做到兄弟姐妹間互相關愛,才能找到更多的開心事,也就不會出現那么多的煩心事。
在輔導過程中,還發現有一大部分雙生子間的矛盾原因來自于家長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于是我邀請了相關的家長朋友共同來參加團體輔導活動。通過面對面的互訴心聲,拉近孩子與家長之間距離,親子疙瘩得到疏解。由此,通過其他親子團隊的力量來分享或改進各自的親子關系,把平時沒有機會表達的意愿向對方表露,真正釋放自我的情緒,達到“將心比心”的效果。
陽光社團的組建更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社團成員由班級中的心理委員組成。每周三下午在心理咨詢室進行社團活動,心理委員遞交一些從班級中收集到的較難處理的個案進行梳理和分析,并通過團隊的力量設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再回到各自班級中開展同伴間一對一的幫扶工作。而同伴之間的促動往往是最有效的,因此,許多孩子喜歡將自己的煩心事傾訴給同齡人,特別是與兄弟姐妹之間的小故事,更愿意向小伙伴敞開心扉。通過心理小社團的“一線”工作,使孩子們的一些親情問題得到及時的舒緩和化解。
(三)結合學科間的目標互通進行親情教育的落實
在各學科的教學中都有親情教育這個內容板塊,特別是語文和品德學科。因此,我在進行文化和生活知識等技能傳授的基礎上,十分注重親情教育和感恩教育,將親情教育落到實處,充分地落實好新課程所提倡的重情感、重體驗的這一目標。
二、在家校互動中融洽親情關系
(一)親情作業能鞏固親情間的融洽關系
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真正善良的孩子。每天,我都會讓孩子完成一件有孝心的事:為父母洗洗腳、剪剪指甲,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給父母泡上一杯熱茶、制作一張小賀卡、送上一句祝福語等等。只要孩子們用心去做了,即使只是一件小事,也能讓孩子們從中體諒父母的辛勞,懂得分擔,懂得感恩。
兄弟姐妹屬于同齡人,共同的家庭成長環境會促就其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因此,我經常設計一些親情小游戲,如“手指游戲”“大風吹”“圈圈舞”等,并讓孩子們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共同體驗游戲帶來的親情快樂。
古人云:“兄愛而友,弟敬而順?!钡艿苊妹靡驗槟暧?,在生活和學習上往往是個弱者。于是,我就安排哥哥姐姐們當小老師,在家輔導弟弟妹妹做小家務和家庭作業,讓“小老師”們覺得學有所用,讓“小學生”們對“小老師”們倍感信賴,以此來增進彼此間的親情關系,懂得彼此關愛、互相謙讓才是最親密的兄弟姐妹之情。
(二)用家長學校培訓來補充親情和諧的能量
讓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融入每個家庭,讓家長們掌握一定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配合學校每一次的家長學校培訓主題,我都會進行會后的補充和延伸,從孩子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微妙變化,到學習習慣的培養和養成等方面,通過短信互動、電話聯系、上門家訪等方式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因人而異,分別處理好不同的家庭親子矛盾,努力讓每個家庭的氛圍更加融洽。
三、在社會實踐中加強親情教育
(一)借助視頻媒體讓親情教育有形呈現
在社會生活中借助視頻媒體是有效的親情教育途徑。利用孩子們愛聽、愛看的心理特點,推薦有關親情關系的歌曲、電影、電視劇,建議讓父母和孩子們共同欣賞,如歌曲《可愛的家庭》《我愛我家》《相親相愛一家人》等,又如影視劇《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父母》《我愛我家》等,讓豐富的視頻內容使親情教育有形呈現,讓身邊的故事感染和感動每個家庭成員。
(二)利用社會輿論讓親情教育促生成長
在課余時間,和孩子們一起收集與親情相關的一些社會報道和實事新聞,共同剖析、借鑒親情融洽的方法。同時,鼓勵和支持家長們積極參與社區和相關部門組織的“五好家庭”“幸福家庭”“和諧家庭”等優秀家庭的評選活動,通過家庭成員間的同心協力去參與活動,更讓每個家庭成員感受到“家”的榮耀和幸福。
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心靈成長,通過多種途徑為孩子們能親密融入家庭創設合適的親情條件和親情活動。讓孩子們懂得家是自己成長中的重要港灣,只有尊重家庭中的每個成員,盡好自己的一份責任,用心、用情去融入,才能無愧于家庭小主人這一光榮稱謂;只有家庭成員間彼此相親相愛,才能讓家庭這棵親情之樹更加枝繁葉茂,才能在親情的大樹下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江山. 如何與兄弟姐妹相處[J]. 影響孩子一生的經典閱讀(小學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