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藥劑學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4-01-12 17:41: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藥劑學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藥劑學的認識

篇1

關鍵詞:老年人群;藥物濫用;藥學知識普及;藥物

1國內老年人濫用藥物情況

老年人是藥品濫用問題上受到最大傷害的群體。青年人文化程度普遍提高,防范意識增強;兒童多數都在父母或者長輩的監護下用藥,安全性較高[1]。由于老年人大多存在一些慢性疾病,除定期遵循醫囑的藥方以外,難免會被眾多藥品廣告所迷惑,導致濫用藥品或保健品。陳曄等[1]在溫州市的12個社區選取了6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60歲以下的成年人,共分成兩組,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共發放1300份問卷。調查顯示,在購藥途徑上,60歲以上的老年人買藥更偏向于就近的社區服務中心,用藥咨詢偏向于社區醫師,其次才是社區藥師。可見在藥品信息方面,老年人較成年人更易聽信熟人,輕信藥品廣告。從用藥情況來看,多數人普遍認為抗菌藥物是“萬能的”,多數老年人都會不在醫囑下自行服用抗菌藥物,只有少數人不會濫用抗菌藥物。唐晶等[2]選取了農村和城市的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老年人用藥情況。結果顯示,多數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疾病,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屬于亞健康狀態。從用藥動機方面來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大部分老年人渴望被關注與關心,二是他們都認為藥品和保健品對身體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三是根據自身經驗來用藥。在這三方面因素中,農村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要多于城市老年人。不難看出,農村地區普及藥學知識的程度遠遠不及城市。正是因為藥學知識沒有作為基本常識向社會宣傳,才會導致老年人錯誤用藥。王秋梅等[3]以探討老年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其相關的危險因素為目的,選取209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根據多因素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調查對象中27.3%未能遵醫囑用藥,用藥依從性差與多重用藥、抑郁、衰弱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相關。老年人由于多重原因導致用藥依從性差,其中一個重要的隱藏因素,就是缺乏執業藥師指導合理用藥和普及藥學常識。因此,需要加強對老年人的用藥宣教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多為用藥的弱勢群體。一方面由于社會上嚴重缺乏資深執業藥師的專業指導;另一方面,多數老年人對藥學專業人員缺乏信任,以至于藥學知識得不到有效的傳播,導致老年人缺乏藥學知識而濫用保健品或是抗生素等。

2老年人群藥學知識普及度不高的原因

近年來,市場上治療疾病的同種類藥品越來越多,傳統用藥觀念已經不能滿足患者正確選擇最安全有效的藥品需求,濫用抗生素現象加重。因此,國家對執業藥師需求量逐漸增加。執業藥師不僅是能夠指導合理用藥,同時也應向群眾普及一些藥學基礎知識。但是,藥品知識的社會普及方面實施的并不完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傳播體系,總結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2.1老年人服藥依從性差

2.1.1傳統用藥觀念

由于老年人屬社會特定人群,多半會伴隨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久而久之,久病成醫。在對疾病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基礎上,當身體出現不適時,并沒有去醫院咨詢醫師和藥師的意見,便自行決定停藥或加大藥量,甚至自行購藥。同時,根據自身用藥習慣,上呼吸道感染卻習慣性當成感冒而濫用消炎藥[3]。

2.1.2老年人記憶力下降

基于老年人腦血管的退行性變、腦血流量的減少及耗氧量的降低,老年人常出現記憶力減退和反應遲鈍等知覺功能的改變,常常會因對藥品說明書產生歧義或是忘記醫囑出現誤服、漏服或多服。也可能因思維判斷能力降低,而不能辨別被藥商夸大療效的藥品和藥師開的處方藥[4-5]。

2.1.3老年人渴望被關注

現今,人口流動性加劇,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由于子女長期不在身邊而渴望被關心照顧。同時由于年齡不斷增加,各器官功能緩慢衰竭,常會感覺體力不支、睡眠質量下降、食欲下降等現象。他們既沒有詢問藥師的意見,也不去醫院做檢查。一些藥品推銷員抓住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對老年人噓寒問暖,以此降低老年人的防御心理。老年人為了緩解身體不適或是填補內心的空虛,盲目迷信進口藥和新藥[5-6]。

2.2藥師的社會認同度低

調查顯示,只有21.11%的老年人表示曾經接受過藥師指導,絕大多數老年人的用藥信息來源于醫師,有問題咨詢藥師的僅有15例。而我國公眾對藥師缺乏認識,主要原因包括:①社區藥學人員普遍存在著學歷低、職稱低的問題,且藥學服務技能的培訓項目少,因此很難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②盡管醫院的藥師均受過較好的專業知識教育和培訓,但目前患者過度集中于大醫院就診取藥,導致其只能忙于藥品的簡單調劑,無法發揮其藥學服務的專業優勢[7-9]。國外藥學服務相對成熟。在英國的社區醫院,就有臨床藥師直接面向病人服務,其工作甚至細微到教老年病人吃藥的時間順序。在很多美國人眼里,藥劑師就是他們的健康咨詢師[7-9]。

2.3傳播藥學知識力度不夠

調查顯示,醫院、社區或學校會定期開展一些醫學知識講座,卻很少到有關于藥學知識的講座。正因為國家對藥學知識的普及還不夠重視,導致一些社區、醫院、藥店和學校沒有定期開展藥學常識和用藥指導的講座[10]。除缺少定期講座外,由微信、微博等信息網絡組成的微媒體也沒有被充分利用。在醫療服務的模式中,微媒體在之前傳統的“面對面”醫患交流之下進行拓展創新,實現患者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等移動平臺與醫生“點對點”交流,打破了醫患溝通的時空限制。由此可見,若藥師與群眾可以通過微媒體建立公眾平臺,實現了微信、微博為機構和個人提供實名認證服務,提高了微媒體藥師服務的權威性和法理性,既便于用戶甄選,又可驅逐虛假營銷[11-12]。

3提高藥學知識普及度的有效措施

3.1呼吁社會各界關注老年群體

隨著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口流動性增加,“空巢老人”成為社會熱點之一。根據上述種種原因,老年人渴望被子女關注,渴望得到社會的關懷?;蛟S并不是因為執業藥師專業水平不夠,或是執業藥師數量少,而是藥師并沒有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因此呼吁社會提高對老年人的關注度。例如,醫院應以公益性為目的定期舉辦一些老年人免費就醫用藥活動,除對其進行身體檢查以外,藥師根據身體狀況進行用藥指導,可以以貼近老年人生活為目的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鼓勵老年患者提出問題,尤其是對病情有關的問題,這有利于醫生和藥師知道所患疾病的進展情況,能促使其配合治療。各大藥店藥師應關注老年人購藥需求、購藥原因的同時,對藥物會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詳細講解,告知老年患者不要盲目相信新藥和進口藥。最重要的一點,提倡家人以及護理工作者應該多多鼓勵、安撫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13-14]。

3.2提高執業藥師的綜合素質

據了解,美國藥學教育分為4年制、5年制和6年制,4年制畢業獲得藥學學士學位,5年制授予藥學碩士學位,與此對應,6年制畢業則將獲得藥學博士學位。美國由最開始以培養藥學理學學士學位人才為主轉化為培養藥學博士學位為主。同時,美國藥學教育認證委員會規定藥學教育至少要保證1500小時的見習時間,且執業藥師資格的門檻要求是博士學位,可見,美國對藥學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視程度[15]。在我國,截止2017年統計,擁有執業藥師資格證的人數在35萬左右,而既是碩士學歷又擁有執業藥師資格證的人數僅僅1萬人左右??梢?,社會對高素質的執業藥師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強化藥學服務,需提升藥師的整體素質,實現社區至少配備一名執業藥師,且社區藥師和大型綜合醫院藥師具備同等學歷和實踐技能,以此提高社區醫療機構的藥學服務能力。既能提升藥師的社會影響力,也可以促進老年人合理用藥。

3.3加強各機構宣傳力度

為盡可能保證居民做到合理用藥,能夠掌握基本的藥學知識,每個社區醫院應配備至少一名臨床藥師,定期為居民進行公益藥學知識講座,包含用藥搭配、搭配的不良反應、搭配療效更佳的藥物等,尤其要為老年人解決一些慢性疾病的相關用藥。醫院以及醫療機構中的臨床藥師應定期面向各個學校和幼兒園進行藥學知識教育,使藥學同醫學一樣深入人心。同時,大力提倡微信平臺增加一些藥學知識的新聞或文章,利用網絡資源使人們在關注娛樂熱點的同時,又可以接受到藥學常識的普及。醫院可以通過組建團隊創建一個微信公眾平臺,具體進行分工,微信平臺的整體策劃由藥劑科主任負責,合理用藥文件的審核屬主管藥師負責,藥師則負責協助主管藥師和主任的相關工作,同時維護平臺的信息模塊[16-17]。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提供合理用藥的宣教,可以使患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閱讀學習。微信用戶隨時隨地利用智能手機設備進行微信接收和信息交流,可以更好地普及合理用藥知識,提高合理用藥意識,增強藥物療效,減少藥品不良反應。

篇2

關鍵詞:高血壓;中醫藥;血管重塑;防治;綜述

中圖分類號:R544.1R255.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3.057文章編號:16721349(2014)03036003

1989年Baumbach和Heistad在研究高血壓病時首次提出了血管重塑的概念[1]。近年來,有學者提出高血壓病血管重塑程度與中醫證型有密切關系,尤其與陰陽失調、痰濁內生、瘀血內阻等病因病機相關聯。而中醫藥干預高血壓病血管重塑在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中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本文就中醫藥干預高血壓病血管重塑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中醫對高血壓病血管重塑的認識

1.1高血壓病因病機中醫古籍對于高血壓病并沒有專屬的稱呼,但是,對于高血壓病癥狀及并發癥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百年,《素問?至真要大論篇》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提出風邪引起頭暈,責之于肝;《靈樞?海論》認為眩暈主因是“髓海不足”,《素問?玄機原病式》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于風火,有“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的論述。之后,歷代醫師對其均有論述,如《蘭室秘藏》“眼黑頭眩,風虛內動。非天麻不能除”?!杜R證指南》“眩暈者,中風之漸也”等等。近代依據其證候特點,才將其歸納在“眩暈”“頭痛”“肝風”“肝陽”等范疇。一般認為本病的主要病位在肝、腎、心,病之本為陰陽失調,病之標為風、火、痰、虛、癖是虛實相兼的疾病。病因為情志失調、飲食不潔、久病過勞、先天稟賦異常。病機為肝陽上亢、肝腎陰虛、痰濕中阻、瘀血阻絡、陰陽兩虛[2]。眩暈病的病因病機為變動在肝,根源在腎,肝腎陰虛是眩暈病的發病基礎,瘀血阻絡為眩暈病的標實之證,以“肝陽上亢型、肝火上炎型、痰濁上蒙型、氣血虧虛型、肝腎陰虛型、瘀血阻竅型”為其主要證型。王玉燕等[3]將124例高血壓分為肝火亢盛、陰虛陽亢、陰陽兩虛和痰濕壅盛四個證型,探討中醫證型與頸動脈IMT、彈性及順應性的關系,結果顯示:肝火亢盛型患者血管受損的程度較輕,僅表現為血管彈性及順應性的減低,無明顯IMT增厚,而陰陽兩虛、痰濕壅盛型除血管阻力及搏動指數明顯增高外,頸動脈IMT較正常組顯著增厚。王英杰等[4]提出肝陽上亢證患者發病年齡較輕,血管重塑的程度較輕,痰濕壅盛證炎癥反應及

1)為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科技計劃重點基金項目(No.2013SK2025)胰島素抵抗與血管重塑關系密切,肝腎陰虛證、陰陽兩虛證病程較長,多同時伴有靶器官的損害,血管重塑程度較嚴重。

1.2中醫絡病對血管重塑的認識中醫認為高血壓血管重塑與中醫絡病具有一致性。高血壓血管重塑包括動脈形態結構和功能特性的改變[5],高血壓血管重塑體現了絡病的微觀化自然病程,治絡之法和治絡之藥可能有助于高血壓結構改變的逆轉,表現為血管保護作用,有希望改善疾病結局這一假說[6]。高血壓病是全身性血管疾病,在病位(血脈)上與絡脈關聯,屬于絡脈病變范疇,而血瘀證是影響“絡病”發展進程和長期轉歸的主要證候因素[79],高血壓引起的心臟和血管病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血管重塑作為影響病程發展的最重要可能因素之一,概言之病邪深入臟腑,遞次損傷心絡如浮絡、孫絡、纏絡等,包括絡脈自病和久病入絡[10]。郭慧君等[11]提出導致高血壓絡病的原因有虛有實,虛者因肝腎陰虛,或陰陽兩虛,絡脈失榮;實者因肝郁氣滯,或肝陽上亢,使絡脈絀急,痰濕、瘀血阻滯絡脈,導致絡脈瘀滯。中醫認為高血壓病發病機制不僅僅與肝陽上亢、肝腎陰虛、痰濕中阻、癖血阻絡、陰陽兩虛有關,與絡病更存在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從絡脈入手,開展深入研究,將為尋找有效防治方法提供理論及客觀依據。

2 中醫藥干預高血壓病血管重塑的研究

如果降血壓的同時未糾正血管重塑,單純的血壓降低反而會使血管的功能儲備惡化,收縮和舒張功能均下降,嚴重影響對相應器官組織的血液供應[12],因此,無論西藥抑或是中藥,除傳統的ACEI抑制劑和AngⅡ受體拮抗劑外,尋找既能降血壓,又能抗血管重塑的降壓藥物變得尤為重要,以下是近幾年許多學者相關方面的研究進展。

2.1單味中藥治療血管重塑鉤藤中的有效成分為鉤藤總生物堿,主要是鉤藤堿和異鉤藤,分別占總堿的28.9%和14.7%,也是鉤藤中含量最大的生物堿成分[13]。其具有高生物活性,且無證實有明顯副作用,在治療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壓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優勢?;羟郲2]研究證實鉤藤總生物堿可抑制AngⅡ的促RAEC增殖效應,可明顯改善D半乳糖誘導的衰老RAEC形態結構如細胞形態、大小及微絨毛數量、分布等,對D半乳糖介導的RAEC衰老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顯著降低衰老細胞陽性率和端粒酶活性表達,促進衰老內皮細胞的凋亡。川芎可使大動脈血管病理性重構得到改善和逆轉,可調節內皮素及降鈣素代謝平衡,擴張血管,減輕心臟負荷。林蓉等[14]發現川芎嗪可以抑制缺血缺糖引起的血管內皮細胞釋放乳酸脫氫(LDH)、丙二醛(MDA)生成,降低細胞膜流動性,提高一氧化氮(NO) 水平,從而達到保護VEC 的目的。川芎嗪對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凋亡具有保護作用,可能與抗脂質過氧化作用有關。還能擴張冠脈,抑制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物,減輕缺血所致的心肌細胞損傷;防止心室重構發生。趙燕等[15]發現丹參酮能抑制兔內毒素血癥模型PMN與EC黏附的作用,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其機制與降低TNFα水平、抑制黏附因子CD11a/ CD18、CD11b/ CD18的表達有關。李先偉等[16]觀察芝麻素對腎性高血壓大鼠血流動力學、心肌NO和ET1的影響,結果芝麻素組能顯著降低平均動脈壓(MAP)、左室收縮壓(LVSP)、左室舒張末期壓(LVEDP)、LVWI、ROS和ET1含量,升高左心室最大收縮和舒張速率、頸動脈流量和NO濃度(P

中藥有改善和逆轉高血壓血管重塑的作用,單種藥物粗提?。簺Q明子提取物,夏枯草、銀杏制劑、黃芪提取物;從植物中提取的單體成分,槲皮素、阿魏鈉酸,丹參酮ⅡA磺酸鈉,芒果苷,白藜蘆醇等;人參、黃芪、丹參、川芎合用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半枝蓮、金銀花、丹皮可明顯改善內膜及中膜的增厚,降低血清TNFα水平,降低增殖內膜中膠原纖維水平[17];冬蟲夏草、麝香酮也有改善高血壓大鼠血管重構的作用[18,19]等等。

2.2中藥復方治療血管重塑芎芍膠囊:徐鳳芹等[20,21]研究芎芍膠囊(由川芎、赤芍的有效部位川芎總酚和赤芍總苷組成)對實驗性兔動脈粥樣硬化(AS)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增殖、凋亡的影響,結果芎芍膠囊可明顯降低血漿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水平,抑制VSMC的遷移、增殖,促進VSMC的凋亡,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抑制血管重塑。鉤藤復方:劉宇等[22]發現,鉤藤復方能有效抑制血管壁OPN和bFGF的含量及其基因表達,抑制并逆轉高血壓血管重塑的病理進程。芩丹膠囊:以清熱平肝、化瘀和絡為組方原則,方中黃芩、黃連、鉤藤清熱瀉火平肝,丹參、川芎、地龍活血化瘀通絡;輔以益母草、桑寄生、萊菔子化瘀利水、補益肝腎,對高血壓引起的動脈損害具有明顯的保護和逆轉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抑制血管壁骨橋蛋白mRNA的表達,降低局部AngⅡ含量有關[2,3]。

連萸煎:中藥連萸煎劑能夠降低SHR血壓;抑制SHR主動脈、腸系膜三級動脈血管壁重塑,其可能機制是與其下調SHR主動脈壁IGF1、ERK2、VEGF蛋白的表達有關。其降低血壓的機制可能與其抑制SHR血管壁重塑有關[24]。舒脈膠囊:余勝等[25]觀察舒脈膠囊(當歸、黃芪、仙靈脾、菟絲子、雞血藤、丹參等)對AngⅡ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及其對細胞周期的影響,舒脈膠囊具有抑制細胞增殖的效應,并且是通過抑制細胞周期良性轉化而發揮作用。清熱降壓方:孫敬昌等[26]對清熱降壓方抗高血壓血管重塑的實驗研究顯示:清熱降壓方不但能夠降低SHR血壓,而且能夠改善SHR主動脈和腎動脈的病理損害,降低SHR胸主動脈、腎動脈中膜厚度/管腔內徑的比值。溫膽片:曾燕靜等[27]觀察溫膽片(半夏、竹茹、茯苓、郁金、炙甘草等)對痰濁型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流動力學影響,溫膽片對患者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峰值均較安慰劑組有改善(P

3結語

中醫藥在高血壓病的防治中對血管重塑上具有一定的作用與發展前景,可指導臨床用藥,對心血管病的治療具有一定意義,早期、長期配合中藥具有防止血管重塑發生作用的研究,給高血壓靶器官保護的藥物治療研究開拓了思路。高血壓的治療不應僅僅局限于降低血壓本身,還必須重視血管的保護及血管重塑的干預。在研究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首先,單味中藥或者中藥復方在干預高血壓病血管重塑問題上,仍然缺乏完善的循證醫學理論,進一步研究其作用機制,對預防血管重塑帶來的不利影響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再者,人體內血管重塑過程是否與動物模型一致有待證實,尋找判斷血管重塑對中藥敏感而客觀的檢測指標也迫在眉睫。因此,今后工作應加強相關方面的研究工作,讓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及其并發癥更好地發揮優勢。

參考文獻:

[1]Baumbach GL,Heistad DD.of cerebral arterioles in chronic hypertension[J]. Hypertension,1989,13(6 Pt 2):968972.

[2]霍青.鉤藤總生物堿干預高血壓血管重塑及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研究[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09.

[3]王玉燕,龔乃鵑,董瑾瑩,等.高血壓病中醫證型頸動脈血管內中膜厚度、彈性及順應性的相關性研究[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9(5):269270.

[4]王英杰,胡婉英.原發性高血壓病人血管重構與中醫證型相關關系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5(1):1113.

[5]Kingwell A,Cameron D,Dart M.Large arteryst iffness and baroreflex function[J].Circulation,2002,105(8):56.

[6]楊傳華,陸峰,張翠英.高血壓血管重塑與絡病的相關性[J].山東中醫雜志,2005,24(11):643645.

[7]Gohlke P,Lamberty V,Kuwer L,et al.Vascular remodeling in systemic hypertension [J]Am J Cardiol ,1993,71:2E 7E.

[8]李輝,徐貴成,劉坤.高血壓病相關病證的臨床調查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3,1(3):142 144.

[9]韓學杰,沈紹功.絡活膠囊水煎劑治療高血壓病臨床及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02,11(1):4 6.

[10]楊傳華,陸峰 ,張翠英.高血壓血管重塑與絡病的相關性[J].山東中醫雜志,2005,11(24):11.

[11]郭慧君,壬知佳.中醫藥干預高血壓病血管重構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4):472475.

[12]Barman SA,Zhu S,White RE.RhoA/Rhokinase signaling:A therapeutic target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J].Vasc Health Risk Manag,2009,5:663671.

[13]Dimmelers,Assmus B,Hermann C,et al.Fluld shear stess stimulates phosphorylation of aki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Involvement suppression of apoptosis[J].Circ Res,1998,83(3):334341.

[14]林蓉,劉俊田,甘偉杰,等.川芎嗪對缺血缺糖狀態下培養的血管內皮細胞ECV304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04,29(5):462 463.

[15]趙燕, 尹毅, 呂曉菊, 等.丹參對內毒素血癥早期中性粒細胞(PMN) 與內皮細胞(EC) 黏附作用的影響[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35(3):320322;346.

[16]李先偉,楊解人,朱蕭俊.芝麻素對腎性高血壓大鼠血流動力學、心肌一氧化氮和內皮素1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7,13(4):33.

[17]馮利,張繼東.血壓血管外膜重構機制及藥物干預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09,49(47):114116.

[18]吳秀香,李淑云,馬克玲,等.冬蟲夏草對腎性高血壓大鼠血管重構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5,18(1):4546.

[19]李文娟,秦琴保,劉春嶺,等.麝香酮對易卒中型腎血管性高血壓大鼠血漿內皮素和腦血管重塑的影響[J].中國卒中,2006,1(9):615618.

[20]徐鳳芹,徐浩,馬魯波,等.芎芍膠囊對動脈粥樣硬化兔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7):794796.

[21]徐鳳芹,徐浩,劉劍剛,等.芎芍膠囊對動脈粥樣硬化兔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28(10):912915.

[22]劉宇,魏國,金迪,等.鉤藤復方對RH 大鼠動脈組織中OPN、bFGF 含量及mRNA 表達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2,39(4):750753.

[23]Lü Yijing.Qindan Capsule(芩丹膠囊) changes adventitial collagen synthesis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Chin J Inter Med,2013,19(9):689695.

[24]劉蓓.連萸煎劑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血管重塑的干預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07.

[25]余勝,董建勛,郝鈺,等.舒脈膠囊對Ang Ⅱ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細胞周期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2(3):178.

[26]孫敬昌,李運倫.清熱降壓方防治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血管重塑機制研究[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9(4):313315.

[27]曾燕靜,潘競霞,劉柯兵,等.溫膽片治療痰濁型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流動力改變[J ].內蒙古中醫藥,2008,14(2):10.

[28]靳宏光,黃永生.夏膝口服液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腎素血管緊張素Ⅱ水平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5):1019.

[29]雍蘇南,譚元生.復方七芍降壓片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及8異前列腺素F(2α)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5):558560

[30]范建民,唐瑩,譚勝真,等.復方七芍降壓片對SHR血壓及GPⅡb/Ⅲa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8):950952.

[31]李國菁,譚元生.復方七芍降壓片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8):2526.

[32]譚勝真,劉鑫.復方七芍降壓片對二腎一夾高血壓大鼠IL6、TNFα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08,14(3):46.

[33]Seye CI,Kong Q,Erb L,et al.Functional P2Y2 nucleotide receptors mediate uridine5'triphosphateinduced intimal hyperplasia in collared rabbit carotid arteries[J].Circulation,2002,106(21):27202726.

篇3

【關鍵詞】 藥劑學,改革,教學

藥劑學是一門綜合的技術學科,它作為藥物制劑研究的基本理論和制備工藝,是藥劑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在當今市場經濟的社會形式下,藥劑人才的培養方向傾向于培養高校學生的職業性、技術性和畢業去向的基層性。藥劑學這一門課程培養的人才是掌握適度基礎理論知識和藥品的現代化生產技能、知識面廣、綜合素質高的能勝任藥品生產、營銷和管理等崗位的實用人才。據此,筆者結合我校情況總結了藥劑學教學方法的改革經驗[1]。

1 課程改革

本課程全體老師構建了新型的藥劑學課程教學體系,具體內容為以藥劑學課程為龍頭,以藥物動力學、生物藥劑學、藥物新技術作為系列藥劑學課程新模式的教學基礎。該課程體系分為兩個模塊,藥劑學1模塊內容包括生藥學、藥動學和治療藥物檢測,藥劑學2模塊包括藥劑學、藥物新技術和新劑型。藥劑學課程體系的兩個模塊之間相互聯系和對立,靈活實現了課程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的完美統一。

2 課程內容改革

近幾十年以來藥劑學發展速度十分迅速,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技術的更新周期都比較短,因此藥劑學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對教學課程內容進行改革。改革主要體現在對教材內容的改革上。經過改革之后的教材內容具有很強的系統性,教材基礎是傳統劑型,在此之上又輻射了藥物制劑的配制、單元操作和新劑型,教材的宗旨是將各部分知識相互滲透又保持各部分的獨立性,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由淺入深、有助于安排有特長老師的教學領域、有助于非藥劑專業學生從興趣和愛好出發選擇學習內容。

課堂教學時數在不進行增加的前提之下,把落后、重復的教學內容刪除,增加新的技術和劑型,目的是讓學生對藥劑學的基礎理論進行較好地掌握,對藥劑學的發展有良好的認識,對藥劑學新知識和基礎理論的關系有一個總體的了解,讓學生形成一個創新的思維[2]。

3 教學方法改革

將教學模式的中心由教師轉變為學生,積極將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推廣,實行多種新型教學模式結合的方法,例如討論式、啟發式和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等,這些教學方式提高了課堂的互動性。對雙語教學進行推廣,在課堂之上教學時使用漢語,每章總結用英語完成。漢語教學是課堂的主要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對專業術語和藥物名稱的雙語教學。

4 教學手段改革

課堂授課全部使用多媒體。任課老師的備課方式是集體進行的,通過集體備課對教學的要點和特色進行研究,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參照不同章節的特點和要求。為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本著共享資源的原則老師之間互相交流多媒體課件。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利用課件學習藥劑學知識,課件的應用讓學生在復習時有復習資料可查閱。

5 實驗教學改革

將實驗教學內容和醫藥行業的研發方向結合,讓學生在實驗課上掌握片劑、軟膏劑的制備技術和新技能,學生的視野通過實驗課得到了開闊。本校藥學院購進了藥劑學領域的先進設備,如離心造粒機、滴丸機、高壓乳勻機等,新購進的機器在進行調試時進行全程錄像,錄像作為教學資料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的實驗技能得到了提高[3]。

實驗指導過程中采用動畫指導,這樣的方式更加直觀生動,學生掌握起來比較簡單。藥品劑型設計和制備實驗專門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首先開始查閱相關文獻,自主設計實驗內容,該實驗在實行之后效果很好。藥劑學的實踐性也很強,藥劑學專業學生通過實踐見習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4]。

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到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中,身臨現場學習參觀、親自感受,這讓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對課程的認識都得到了提高。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深刻認識了課堂的知識和藥劑制備的操作流程。

6 考試內容改革

考試內容的改革主要從教學方式開始,為避免學生單純因為分數而考試,應該把學生成績由期末筆試決定改變為多種方式結合得出學生成績。主要的改革內容有:教學模式改革、考核模式改革、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學生的期末成績由三個方面組成:期末筆試成績、實驗技能成績、平時考試成績。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要從實踐和知識理論結合出發,通過在實際操作中鞏固所學課堂知識才能培養出藥劑學所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7 結語

隨著我國醫藥體制的發展和改革,現代化的醫藥人才越來越被國家所需要,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刻不容緩。教師應該多在教學過程中摸索新的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以職業道德為指導思想,從教學大綱出發進行各方面的改革,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挖掘學生自身潛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和良好的操作技能,體現出藥劑學的特色,通過不斷改革為培養實用型醫藥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躍進.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藥劑學教學改革探討 [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16):36

[2] 黃慶德.中藥藥劑學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6):526

篇4

[關鍵詞] 藥劑學;實驗教學;內容;考核

[中圖分類號] R9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1(a)-146-02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與合理應用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屬于藥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位于藥學知識結構金字塔的頂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應用性,是一門專業知識綜合性較強的應用技術學科,對學生將來參加工作、學習、生產實踐具有密切的關系[1]。

藥劑學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藥劑學基本理論,培養學生在實際中的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藥劑學實驗教學不僅僅是對理論課教學的驗證與延伸,而且是提高學生藥劑學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的最好途徑,同時藥劑學實驗是藥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藥劑學的基本理論,培養學生在藥物制劑、調劑、生產制備、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新藥開發等前沿知識,從而使學生們認識到藥劑學實驗教學在藥劑學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隨著現代藥劑學知識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其研究領域已經從傳統的劑型制備的參數研究向上下游廣泛拓展,包括了制劑前的藥物研究到制劑制備后的藥效學評價、藥動學研究等的“一條龍”研究[3]。因此,通過實驗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藥物劑型和制備理論、生產工藝技術及質量控制的基礎知識,而且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驗教學的相互映證,幫助學生們初步建立起制劑設計和制備能力,具有進一步的分析和解決制劑質量問題的能力,為以后更好地從事藥學及相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 現行藥劑實驗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藥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往往不重視實驗,認為實驗課就是藥物簡單的加和,實驗結果好與壞無所謂,實驗課就是理論課的依附,只要學好理論就可以,這種理論脫離實踐的錯誤思想。但是,傳統的藥劑實驗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幾乎完全是驗證型實驗。所謂驗證型實驗,是指學生通過實驗來直接驗證已學過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在這種實驗模式中[4],教師包辦一切,老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做,甚至老師將實驗結果預先告訴給學生,而學生只需按部就班操作就能得出實驗結論,造成學生只會操作、不會動腦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們養成了習慣,使得“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不足。在實驗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的依然是灌輸式教學,機械式操作,學生一味地追求完美的實驗結果,而忽略了個人的創新及獨立思考能力,這對于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參與式教學,啟發式操作,問題型結果相去甚遠,而這種教學方法往往會挫傷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

2 藥劑學實驗改革內容

本校對于人才培養的定位是根據社會的需要,從而培養出具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是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具有一定創新性,強調實踐性、技術性和應用性。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這一教學培養目標,我們就應在注重藥劑學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做好每個藥劑學實驗的準備工作,包括實驗前的預試、儀器的調試,嚴把實驗教學質量關,開展好實驗教學,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水平,培養出高素質的藥劑學專業人才,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筆者對藥劑學實驗進行改革,具體方法手段如下:

2.1 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醫藥領域中藥物的制劑新技術不斷的應用以及制藥設備的不斷完善,制劑工藝不斷更新,這種更新速度已經遠遠超過教材改版的速度,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實驗不能再以液體制劑、半固體制劑等一些手工作坊式的實驗為主,我們可以結合實驗室現有設備與條件,應用視頻技術與實際操作進行講解,這樣既可以補充教材相對滯后的內容,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藥劑學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生產環節脫節的通病。為適應現代教學要求,我們將多媒體技術充分用于實驗教學,例如:根據實驗室現有設備,利用制粒機、壓片機、包衣鍋進行阿司匹林片的制備,老師結合多媒體與儀器進行講解,讓學生自己完成儀器的拆卸、安裝、使用,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有利于學生對實驗進程的把握,提高效率,避免實驗的盲從性。

2.2 對現有藥劑實驗內容進行改革

為充分調動學生們做實驗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實際動手能力,更好地適應藥劑學科飛速發展的要求,本藥學院藥劑教研室開設了片劑、乳劑、微囊等劑型的綜合設計性實驗,同時對一些現有的藥劑學實驗內容進行改革,具體做法如下:

2.2.1 對一些驗證性實驗進行精簡 在前期的實驗教學中主要以驗證實驗為主,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劑型制備實驗,通過改革擬對部分驗證實驗進行精簡,保留傳統經典的劑型制備實驗,如選擇液體制劑、栓劑、軟膏劑等制備,規范學生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處方設計實驗中強調處方分析,篩選出最佳處方工藝,尤其是在實驗過程中用到的藥物和附加劑要有代表性。例如乳劑的處方設計中最好選擇不同親水親油平衡值的表面活性劑,這樣學生在實驗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水相和油相配比,又要考慮乳化劑的用量,尤其是要驗證乳劑穩定性的問題,這樣學生在設計不同處方時都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選出最佳工藝處方。

2.2.2 增設綜合性實驗 利用省部共建購買的一些新的儀器設備,如沸騰制粒機、壓片機、包衣鍋、溶出儀、崩解儀等增設一些綜合性實驗,如“阿司匹林片劑的制備與質量檢查”實驗,在學生自行壓制阿司匹林片的基礎上,利用制粒機對阿司匹林進行制粒,制好的粒再利用壓片機進行壓片、包衣。學生可以對自己包的阿司匹林片進行物理性質檢查,包括包衣片的外觀、重量差異、崩解時限、脆碎度、硬度等,使學生在宏觀上可以初步掌握較為完整的片劑生產和質量控制過程,對藥劑學理論知識有深刻的認識,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實驗,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內容綜合運用到實踐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科研能力。

2.2.3 增設設計性實驗 主要是藥劑實驗方法的綜合運用并帶有初步科研性的實驗[5],實驗前要求學生首先明確實驗目標,全班分成若干組,進行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最后學生們通過集體探討與老師指導的方式設計出該藥物的處方工藝研究。例如,制備阿司匹林片劑。要求學生掌握阿司匹林片的理化性質、用途和常用劑量等基本性質,并提出制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除教材外,提倡學生到圖書館查閱相關的專業書,另外還可以登錄學校的網站,要求學生自行查閱文獻,利用實驗室現有的條件與設備在本實驗室完成制備過程,這樣既可以幫助同學們提高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培養學生們做實驗的興趣,使學生們真正體會到藥劑學實驗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們對實驗的重視程度,充分利用實驗教學資源,使學生進一步深入地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

2.2.4 實行開放式教學 開放實驗室是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可以彌補課堂實驗教學的不足,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實驗的主體。學生們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參加,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有專門的老師進行全程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們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可以申報學校學生創新科研項目,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通過開放實驗與科研項目相結合的形式,真正參與到科研活動中,使其感覺到學有所用,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通過實行開放式教學可以提高儀器的利用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2.3 改革考核方法

實驗教學成績的考核也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考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6],提高學生對待實驗的重視性。實驗考核是檢查學生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一種手段,我們將改變以往藥劑學實驗考核,老師根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學生的能力擬定相關的標準,如考核的內容、考核的方式方法、最終考核的成績評定方法等,并使學生明確實驗應掌握的程度。同時為了避免學生只是為了應付技能考核在考核時積極操作練習而平時做實驗就應付的狀況,將學生的實驗技能考核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種方式,在期末對實驗內容單獨進行一次考試,可采用筆試、口試、實際操作等方式給學生評分。而實驗技能考核成績總評方法如下:平時實驗操作情況占10%、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占10%、實驗報告完成情況占20%、實驗技能考核成績占60% 的比例進行總評,得出實驗技能考核的最后成績,這樣既可調動學生平時實驗的積極性,也較全面地反映了學生技能掌握的情況。

3 小結

通過藥劑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希望能夠提高學生對藥劑學實驗的興趣以及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而我們現在已開設的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雖然不夠完美、成熟,但它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對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藥劑學理論知識具有很大的幫助。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思考、探討、改進教學,才能使藥劑學的實驗教學從層次、內容、形式逐步趨于完善,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藥劑技能水平,才能達到高素質的藥劑專業人才的需要,才能適應當前社會用人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梁健欽.淺談《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9(2):115-116.

[2] 何純蓮,趙冰潔,黃浩.實施開放性實驗教學創新實驗教學模式[J].藥學教育,2006,22(1):43-45.

[3] 賈乙,唐淵,劉雅.等.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J].教育論壇,2009,7(25):87-88.

[4] 應曉英,高建青,袁弘,等.適應藥劑學發展探索新的藥劑學實驗教學模式[J].實驗室科學,2008,(4):54-55.

[5] 周彥彬,姚瑤,丁燕飛,等.談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J].藥學教育,2003,19(3):42-43.

篇5

【關鍵詞】藥劑學;現代藥劑學;新技術;基礎研究

1藥劑學概念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配制理論、生產技術以及質量控制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其基本任務是研究將藥物制成適宜的劑型,保證以質量優良的制劑滿足醫療衛生工作的需要。由于方劑調配和制劑制備的原理和技術操作大致相同,將兩部分合在一起論述的學科,稱藥劑學。現代藥劑學有很大發展,還包括生物藥劑學、物理藥劑學等。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劑型及制劑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劑型的基礎理論、制劑的生產技術、產品的質量控制以及臨床的合理應用,研究、設計和開發藥物新劑型及新制劑是其核心內容。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高分子材料學、分子藥理學、生物藥物分析、細胞藥物化學、藥物分子傳遞學及系統工程學等學科的發展、滲入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藥物劑型和制劑研究已進入藥物傳遞系統(drug delivery system,DDS)時代,緩控釋、透皮、靶向、大分子藥物給藥系統及基因轉導系統已逐漸成為其發展主流。

2現代藥劑學的發展

在現代藥劑學的發展中,首先對藥劑學的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有較大提高,回溯到50年代中,藥劑學原來分為調劑學與制劑學,自從60年代以來,由于對藥物制劑在體內的生物效應有了新的認識,改變了過去的“化學結構唯一決定藥效論”的片面看法。而進一步認識到藥物的劑型在一定條件下能較大程度地改變經效,這就是生物藥劑學的觀點。隨著生物利用度理論的深入研究,進一步明確如何通過劑型選擇、處方設計及工藝改革來影響藥物從劑型中釋放出來的速率,即改善藥物的溶出和吸收,以提高藥物制劑的生物利用度,使藥物在體內發揮充分療效。

其次在新劑型的研究方面,近年來著重研控制釋放的種種劑型以達到緩釋、恒釋的目的,或探索靶向輸送的各種劑型以及使藥物引向病變部位達到較高的濃度,避免或減少藥物對正常器官和組織的毒副作用。前者如緩釋性眼用膜劑、經皮給藥系統(TTS)、子宮內給藥器及滲透泵控釋片等;后者主要用于抗癌的各種新劑型如靜脈乳、脂質體、磁性微球等。90年代中期,從發展趨向可以預計化藥物劑型號和制劑研究將進一步深入藥物傳遞系統(DDS)時代。

在藥物制劑生產的技術方面,近年來應用了不少新工藝和新技術。例如,在片劑生產中應用了靜電溶液包衣工藝以及快速包衣鍋的革新,改革了傳統的糖衣操作,又有采用靜電干粉包衣法以革除了過去用溶劑包衣的舊方法。又如國內某些藥廠還成功地探索應用程序控制噴霧包衣裝置。對片劑新輔料的尋找近幾年來也獲得了不少進展,如國內已開發的有羥丙甲纖維素(HPMC)、低取代羥丙纖維素(LS-HPC)用粘合劑和崩解劑,丙烯樹脂系列用作薄膜包衣材料,羧甲基淀粉鈉用崩解劑等。設備方面有混合、制控、干燥一次打哈哈和完成的定型因以及每小時可壓300萬片的高速壓片機用等等。

在注射劑量的生產技術與研究方面的進展,主要體現在品種大量增加,例如近20年來,在輸液制劑方面,除了原有品種外,尚出現了復方氨基酸注射液和靜脈用脂肪乳劑等新品種,這為臨床開展全靜脈營養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溶劑(注射用水與非水性溶劑)及附加劑(助溶劑、增溶劑、抗氧劑、抑菌劑等)的選擇以及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方面也有不少新的進展,從面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在注射劑工藝設備方面,有層流式高效空氣凈化操作臺、全自動洗瓶菌機、全自動蒸氣高壓滅菌設備以及輻射滅菌、靜電濾過除菌設備等采用。此外,如微孔慮膜在注射液濾過操作中的使用,終端濾器在輸液中的應用以及遠紅外錢滅菌干燥機對注射劑玻璃容器的處理等等。

對制劑質量控制方面,目前各國藥典都設計了新的檢驗裝置用于制劑質量檢查。例如對片劑、膠囊劑等本劑型的生物利用度采用深出速率測定儀以測出藥物的溶出度作為控制生物利用度的體外指標。又如注射劑的熱源檢查,除了家兔法以外尚可采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法這一新的檢驗技術。對注射液的澄明度檢查儀方面有光電自動燈檢機、庫爾特計數器、激光燈檢機、微粒分析儀及國產QX―3―1型細胞計數器等,均已開始使用。

我國近幾年來,由于堅持中西醫藥結合的方面,運用了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配合臨床實踐,積極開展中藥劑型的研究和改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從而進一步豐富了藥劑學的內容。

綜上所述,藥劑學從50年代以前的調劑學進入到藥劑科學的新時代,使制劑產品從傳統經驗工藝階段上升到科學制藥水平,又在有關學科的相互滲透下逐步形成為醫學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現在的藥劑量學的含義應該是:研究藥物傳遞系統的設計、組制、評價和應用的綜合應用科學。它的基礎是特理化學、化學、數學,計算機學與生命科學,涉及的領域從藥物本身分子理論性質到分子與機體細胞的關系,以及影響藥物傳遞和治療的生理過程與機制,目的是為了創造用最少量的藥物提供最大的療效和最小副作用的適用性強的藥物傳遞系統。

3我國藥劑學創新和發展應結合實際情況

目前,我國藥劑學已從單純的技術型學科向理論和應用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發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縮小,特別是在靶向給藥系統、透皮給藥系統、中藥新劑型、片劑成型理論、藥物制劑穩定性理論和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在靶向給藥系統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

篇6

[關鍵詞] 藥劑學;片劑;說課設計;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8(b)-0198-02

說課,是教師在認真領會課程標準精神和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教育科學理論,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向領導、同行或評委,就教學方案的指導思想、教學程序、教學效果等進行介紹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說課可以是針對具體課題的,也可以是針對一個觀點或一個問題的,講清“我將怎樣教”和“我為什么這樣教”這兩個問題[1],就達到了說課的目的?!罢f課”是教師把教案轉化為教學活動前的一種實戰演練,是一次授課計劃的展示。教師通過說課,可以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理清教學的思路,這樣可以克服教學中重點不突出、訓練不到位等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說課,可以引導教師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教學,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目前課程說課已經成為推動教師職業素質發展的動力?!爸v課”則是實實在在的教學活動,是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去實施一次授課計劃的過程。因此,兩者在目的、內容、對象、形式、方法、評價標準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2]。

《藥劑學》課程片劑章節的說課設計主要包括說教材、說教學方法、說學法等內容,教師認識所講授章節在藥劑學中的地位、課程的教學目標,筆者現對《藥劑學》課程片劑章節的說課介紹如下:

1 說教材

1.1 教材選用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與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藥劑學宗旨為制備安全、有效、穩定、使用方便的藥物制劑,該課程在人才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本章節的理論課、實驗課學習,掌握片劑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備方法、質量檢查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選用沈陽藥科大學崔福德教授主編的《藥劑學》第7版,本教材,具有一流的水平和較高的權威性,在國家高等教育醫藥類人才的培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2教學目標

片劑是《藥劑學》重要內容,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本章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為:掌握片劑含義、特點;常用輔料的性質、特點和應用;普通濕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的方法;片劑成型的影響因素及壓片中可能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熟悉片劑的崩解機制及影響因素。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思維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藥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學習精神。

2 說教學方法

2.1問題式導課法

前期教學中已就散劑、顆粒劑進行講授,學生對于其含義、特點、制備工藝等問題已有充分認識,在此基礎上,筆者通過提問、圖片等方式引出片劑。如,通過提問“散劑、顆粒劑存在的不足?如何彌補?目前市售制劑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劑型?等”導出新課——片劑;由視頻、實例圖片引出諸多不同類型的片劑制備相關的問題,由此展開教學。

2.2課件演示,比較討論

片劑的教學可綜合利用情景設置、多媒體動畫、PBL問題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查閱文獻、自學、分析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代表性片劑實驗“復方阿司匹林片劑的制備”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片劑相關知識。課件演示,利用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地將片劑的壓制方法、工藝過程展示給學生,給學生以直觀、鮮明的印象,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引導學生對出現問題的原因、解決方法進行思考。

3說學法

3.1以制備工藝流程為主線,系統學習

藥劑學設計學科較多,內容繁雜,學生不易掌握,特別是片劑章節,為此筆者引導學生以制備工藝流程為主線,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3],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根據工藝流程圖將輔料、制粒、壓片、質檢等內容依次相連,并可將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等相關章節內容有機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快地理解新知識。

3.2典型實例分析,強化學習

通過典型制劑處方分析、制備工藝設計、實驗操作等環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專業課學習與未來工作相聯系,強化學生對該課程在其知識結構中重要性的認識。

3.3查閱參考書、文獻了解片劑研究現狀

科技飛速發展,制劑理論、技術、設備、輔料不斷進步,查閱文獻可彌補教材內容滯后、授課學時有限等問題,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將學生培養成能適應信息快速更新需要的新型人才。知識積累需要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掌握學習的重點,突破學習的難點,培養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進行學習的能力。

4 說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研究者的心態或視角,審視自己教學實踐的過程,剖析教師在教學設計等方面有哪些可取之處以及存在的不足之處,對教學中的缺點和錯誤進行反省、對教學中的優點和長處的肯定和堅持。如對教材分析獨到之處、課程資源開發中過人之處等。結合說課認真反思教學中的不足, 征得專家和同行的幫助,提高教學質量。

說課不僅要求教師對所講授的內容熟悉, 而且要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手段,說課是教師間平等的學習機會,可以發現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對年青教師的培養十分重要,對培養專業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好的借鑒作用[4-6]。

[參考文獻]

[1] 陳曉育,劉美紅. 淺析“說課”[J]. 中國科技信息,2009,23(13):211-212.

[2] 劉俐. 淺析“說課”與“講課”[J]. 當代教育論壇,2009,4(8):12-13.

[3] 龍曉英,楊帆. 藥劑學流程教學法探討[J]. 藥學教育,2004,20(2):30.

[4] 張立明,陳靖,付雪艷,等. 開展說課活動 提高教師水平[J]. 藥學教育,2010,26(4):49-50.

[5] 馬桂茹,王麗紅. 淺析教學及教研改革的手段之一 ——“說課”[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4):44.

篇7

[關鍵詞]藥劑制劑;臨床治療

現階段醫藥知識云集,藥劑學分工也越來越細。臨床醫師和護士在本科教育時也許會缺乏藥學知識的專業性的系統培養,如臨床藥理學、藥劑學、藥物治療學和藥物經濟學等藥劑學知識大多是通過繼續教育或自學獲得,相對來說藥劑學知識不是很全面,對臨床藥物的應用缺乏準確得當;雖然專科醫師對本??频乃帉W知識非常熟悉,但跨??频乃帉W知識有時會顯的不足。臨床上還有不少全科和其他科室,應用的藥物都非常廣泛,不可能像??漆t師那樣對一些藥物的應用自如。而藥師具有系統全面的藥學基礎知識,經過專業的教育和實踐,因此,藥師下到臨床,參與到臨床醫師的治療中去,應當充分應用自己掌握的藥學知識,為臨床用藥提供藥學服務。這樣最大限度的幫助患者,對患者的治療康復療程能起到很大作用。

藥劑學參與臨床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藥物制劑規格方面

在臨床用藥時,由于患者本身存在個體差異性,再加上疾病多樣性以及給藥途徑不同,因此,臨床用藥相對來說較復雜,要求同種藥物有不同的規格。由于藥師接觸藥物最多最全面,也對藥物的各種特征包括規格等較熟悉。因此在臨床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藥師的參與能有效降低由于規格問題導致的用藥不當。更有助于病人的臨床治療。

2藥物制劑用法方面

比如:霧化吸入器正確使用是保證吸入法治療有效成功的關鍵,吸入方法的正確與否和療效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一些哮喘發作的病人用霧化吸入藥物治療效果不是很顯著,埋怨藥物沒效果,殊不知是由于吸入方法錯誤,霧化吸入器的不當使用所致。所以只有掌握正確的吸入方法,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藥效,改善哮喘患者的痛苦【2】。這樣的話,就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藥師指導給患者正確的用藥方法,藥師不僅要以自身的藥學知識彌補醫生、護士存在的不足,同時也該對患者進行用用藥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3】。

3藥物制劑結構方面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臨床藥物品種越來越多,新的藥物制劑、新的藥物劑型也是層出不窮,比如控釋制劑、乳劑、脂質體、經皮吸收制劑等。但是這些制劑在給臨床用藥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不合理用藥,比如用藥的方法、途徑、時間等。控(緩)制劑的工藝和釋藥原理有特殊性,口服控釋制劑若服用方法不當,比如在咀嚼或碾碎后服用,會破壞用于控制藥物釋放的保護膜、骨架或滲透泵結構,造成藥物快速釋放,降低藥物的療效。這樣一方面達不到緩釋、長效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控緩釋制劑的劑量通常是普通制劑的2-3倍以上,因此藥物突然釋放會造成血藥濃度驟然升高,這樣有可能可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導致患者中毒【4】。因此控釋制劑片劑一般要求整片吞服,切勿咀嚼或碾碎;一般也不能將藥物分成兩半,假如片劑面有劃痕,則可按照說明書從劃痕處掰開后服用。小丸膠囊劑可打開膠囊直接服用小丸,但也不能碾碎,以免破壞小丸的緩釋結構。這些專業的藥劑學知識對臨床病人的治療都很重要,因此,藥劑學應用于臨床治療對病人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局部用藥的全身不良反應方面

比如:皮膚局部用激素,全身吸收少,一般不會糖皮質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但是若皮膚廣泛病變,或者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導致藥物濃度的累積,也可以引起糖皮質激素的全身不良反應。如誘發或加重潰瘍病、骨質疏松、免疫抑制等。對于藥物的局部使用,不僅要關注局部不良反應,也應該注意全身吸收引起的不良反應[1]。特別是眼、口腔、鼻腔等局部用藥引起的全身不良反應。

藥劑學與醫學同屬生命科學,密不可分。藥劑學在現代醫學的形成與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直接作用。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根據藥物的使用目的和藥物的性質不同,可制備適宜的不同劑型,不同劑型采用不同的途徑給藥,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可能會大相徑庭[2]。藥劑學對于解決臨床藥物生產和使用問題,對于正確評價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對于臨床醫生合理的使用藥物非常必要。總之,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新藥篩選方法的改進、制藥設備和工藝的高效化,出現了許多新藥物、新制劑。它既方便臨床治療,也給人們以啟示“化學結構唯一地決定著藥效”的片面看法已經過時了。認識到劑型,生物因素一級藥物的臨床應用方法對藥效的影響。因此必須重視藥劑學這一學科,充分利用這一學科的特點,使之更大地促進醫學的發展,更好地促進醫藥的結合。

參考文獻:

篇8

隨著中藥事業的飛速發展,中藥藥劑學的學科地位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尋找好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能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變得至關重要。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自覺的掌握基本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分別對中藥藥劑學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流程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開放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和對比式教學法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中藥藥劑學;多模式教學方法;人才培養

隨著生物醫藥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中藥藥劑學在中藥學類的幾大專業,包括中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等專業中已屬于主干專業課程,也是執業藥師、主管藥師等各類考試的必考科目。然而中藥藥劑學所涉及的內容繁多而且知識點零散,很容易混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系統的將各個知識點全部掌握,致使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為了適應我國藥學事業和中藥現代化、國際化的飛速發展趨勢,致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生產實踐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成為中藥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1]。為了適應時展的要求,我們要努力尋找合適的中藥藥劑學課程教學方法,通過合理的應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不僅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熟練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教會學生們“學以致用”,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

1流程式教學法

流程式教學法是將中藥藥劑學中零散的知識點串成一串,猶如一條線,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清晰的思路,學習起來更簡單、更容易掌握[2]。傳統的中藥藥劑學沒有明顯的引導性思路,學生只是全身心的集中于一堆繁瑣的文字之中,并沒有清晰的學習思路,然而隨著學習內容的不斷增加,需要學生掌握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就會使學生們感到腦容量明顯不夠,學習過的內容猶如一團亂麻,理不出頭緒,往往舊知識還沒消化,新東西又出現了。學生在掌握中藥藥劑學的各種知識點時不能僅靠死記硬背,而需要對學習內容有條理的分析背誦,如學習各種劑型時就可以沿著劑型的制備流程進行記憶,這樣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掌握各種劑型的有關內容。龍曉英等[3]對本科生、專科生、執業藥師與主管藥師應試者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該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創,是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進行教學的方法[4]。案例教學法包括案例主線式和課后作業式兩種方式,案例主線式是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引出知識點;課后作業式是指學生課后對案例再次分析對課堂講述的內容加以鞏固。案例教學法的基本過程包括:提出典型案例、根據案例提出課堂討論題、預測學生討論問題時出現的各種偏差、課堂討論及課后總結[5]。如在對滅菌制劑與無菌制劑學習過程中,可以引入“欣弗”事件作為典型案例進行講解,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違規生產所致,其未按規定的工藝參數進行滅菌處理,其降低了滅菌溫度,縮短了滅菌時間,增加了滅菌柜的裝載量,使滅菌不徹底,降低了滅菌效果,導致患者在使用了其公司生產的“欣弗”注射液后,先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通過引導學生對此案例的討論分析,重點強調中藥制劑的“安全第一”的觀念,明確其危險性,使學生對滅菌與無菌技術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認識[6]。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適當的案例分析,可以更生動的讓學生了解到所闡述知識點的重要性和現實生產意義,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引起足夠的重視。

3實驗教學法

實驗教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想通過實踐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驗證,學會運用課堂講述的一些理論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吨兴幩巹W》實驗課與理論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使學生具有熟練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較高的創新能力,實驗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畢業后從事藥學工作的能力高低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活躍學生的思維,在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盡量安排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指根據實驗要求或自行擬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自學和獨立工作的能力。設計性實驗是根據實驗內容和目的,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獨自設計實驗方案,挑選實驗所需儀器,再根據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實驗,實驗結果各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對實驗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合理的綜合性及設計性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組織能力和自主實驗的能力有著特殊的作用[7]。

4開放式教學法

開放式教學法是指安排學生到當地的一些制藥企業見習或參觀,邀請經驗豐富的藥廠工作人員對車間的總體布局以及相關產品的制備工藝流程進行介紹,對操作器械做以詳細講解的教學法。學生通過企業實地參觀,可以把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與藥廠所見實物相融合,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對課堂所學知識更進一步了解,對于課堂上碰到的疑難問題通過實地參觀得到解決,開拓視野,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學能力。如在學完片劑相關理論內容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到藥廠制片車間參觀,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使學生們對片劑的制備工序、布局、工藝條件以及相關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更加熟悉,明確生產過程需要注意的要點等,使學生們對片劑的學習更容易[8]。

5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強調在教師的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啟發學生就特定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中藥藥劑學課程大致分為劑型、基礎理論和制劑新技術三部分內容,其中劑型中片劑和注射劑是兩個重點教學章節,而且也是新藥研發的常用劑型。理論課上教師在簡單介紹劑型特點和制備方法以后,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分別給出不同的藥物的名稱、臨床適應證和臨床常用劑量,其中每一種藥物代表某一類藥物的化學性質。各小組分別對給出的內容進行文獻查閱、劑型選擇和處方設計,然后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做出最優選擇。各小組組內討論完畢由1名代表對本組討論結果做以匯報,匯報過程中各個小組的同學可隨時提出問題或發表不同意見,對于難以解答的問題可以求助老師解答。通過這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6對比式教學法

中藥藥劑學中藥物的劑型包括十幾種,各劑型之間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很多不同之處,容易混淆。對比式教學,可以使講述的內容簡單化、清晰化、明確化,而且接受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提高學習效率。例如[9],甘油作附加劑,在不同的劑型中,就會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軟膏劑中,甘油的主要作用是保濕,防止皮膚表面涂抹軟膏后干燥失水,所以在軟膏劑中甘油作為保濕劑使用;而在栓劑和膜劑中主要是起到增塑的作用,增加柔韌性,所以甘油在栓劑和膜劑中是增塑劑。再如,在“藥酒和酊劑”這一節的學習中,可以通過表1的比較來幫助學生記憶。綜上所述,中藥藥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學內容日趨綜合化,培養和造就創新型的復合型藥學人才是藥劑學教育者所面臨的艱巨任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的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才能把握中藥藥劑學的教學方法精髓。

參考文獻

[1]余江南,郭紅.順應時展要求,深化藥學教育改革[J].中國藥事,2003,17(10):641-642.

[2]龍曉英.流程藥劑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3.

[3]龍曉英,楊帆,易軍.藥劑學流程教學法探討[J].藥學教育,2004,20(2):30-32.

[4]涂明華,楊耀防,姚果原,等.醫學??茖W校人才培養類型及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00,8(1):13-15.

[5]劉素梅.藥劑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藥學教育,2002,18(3):57-59.

[6]袁子民,程嵐,呂佳,等.案例教學法在中藥藥劑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2):45-46.

[7]趙琳,程嵐,袁子民,等.中藥制藥專業《中藥藥劑學》實驗課教學探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4):187-188.

[8]黃自通.改過制藥專業藥劑學教學方法初探[J].科教文匯,2007,8(22):95.

篇9

目前中藥藥劑學的教學大多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上均有一些需要改進之處,本文在分析該課程現階段比較普遍的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方法,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1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教學方式單一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一般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教與學的互動性不夠,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的依賴性,不去主動思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靈活多樣地運用各種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來。

1.2 教學手段固定 中藥藥劑學現在普遍采用的教學手段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部分結合實驗教學,學生在固定的理論教學或有限的實驗操作中很難將所有的劑型一一熟練掌握。因此就需要在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記憶,使其更容易掌握枯燥的理論知識。

1.3 教學內容滯后由于教材編寫的相對滯后,有些內容過于陳舊繁雜,重點內容不夠突出,有些內容和現代中藥制劑的研究和生產不相適應。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及時更新,在講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適當的授以本學科進展概況和前沿理論,以使學生能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2 從多方面對教學進行改進

2.1 多樣的教學方法應用

2.1.1 案例教學法在中藥藥劑學的各種制劑技術的講解過程中,每種方法的理論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在了解這些理論的同時,如果能結合具體的實例以加深印象,能夠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解中藥的提取與精制方法時就可以針對一種常用的中藥,以多種不同的方法提取,以所需要掌握的不同精制方法一一舉例,如水提醇沉,醇提水沉,澄清吸附,樹脂富集等。還可以結合具體的精制成分,比較各種方法的優劣,以加深各種方法的理解從而更好的掌握。

2.1.2 類比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一味以專業的理論知識講解難免會造成枯燥的感覺,學生在每次相對較長課堂教學時間內很可能會出現精神不集中的現象,因此在講解專業理論的同時,可以適當的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現象來類比。如在講解泛制法制備丸劑時可以類比于“滾雪球”,在講解注射劑中常用附加劑之一抗氧劑所起的作用時,可以類比于其為保護主藥的“擋箭牌”等等。這樣的類比一方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也能加強記憶,使學生對知識更加牢固的掌握。

2.1.3 流程教學法中藥藥劑學由于其劑型豐富,每種劑型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多而散,學生普遍反映學習這門課程雖然沒有深奧的理論,但應用較困難,所以考試也就難考出好成績,為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使學生建立一個清晰的學習思路,把各個章節獨立介紹的板塊之間聯系起來,增強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習效率。如用圖表的形式將藥劑學每章的基本內容歸納總結,再用“流程圖”的形式給同學介紹:內容簡介(介紹一章的學習內容和要求)→劑型的定義、特點、分類、質量要求→制備的工藝流程→質量控制,學生通過比較可較容易地區分各種劑型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增強章節與章節之間的聯想,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2.2 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

2.2.1 理論教學理論教學仍是中藥藥劑學的重要手段,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將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工具相結合,傳統的板書教學方法仍是有效的方法。教師在書寫板書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緊密跟隨教師的上課思路,從而能更好地理解所講解的內容。另外教師在寫板書的過程也保證了學生能有時間對講解內容進一步消化,增加了課堂的節奏感,而不是一味地教師講解,學生被動地聽講。

另外,在中藥藥劑教學過程中,有許多知識是和實踐結合比較緊密的,這些內容板書無法形象地表達,這時就需要結合一些現代的教學手段。ppt(power point)幻燈片能夠以圖片、表格、動畫、聲音等多種方法將制劑中的一些設備、流程、制備過程等形象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能夠有感觀認識,加強記憶。因此,在中藥藥劑的教學過程中,要緊密結合這些方便有效的現代教學手段。

2.2.2 “實物”教學中藥藥劑學所涉及的劑型非常的多,由于教學資源有限,不可能將所有的劑型都通過實驗的方式得以驗證,因此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上市成藥的展示,加強學生對某些劑型的感官認識,特別是一些非常見的新劑型,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2.3 參觀教學中藥藥劑學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制劑的生產,學校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和工業生產的條件有所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某些常用的劑型,如片劑、膠囊劑等工業化大

生產的過程進行了解,于是參觀一些制藥企業就顯得非常必要。另外也可以以影像(dv)的形式將某些劑型工業化大生產的過程展現給學生,以使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也是在學校有限的實踐教學條件下,學生對理論知識應用的很好補充。

2.2.4 自主設計性實驗教學中藥藥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可鞏固和驗證學生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可使學生受到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實驗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授的操作方法。如可以預先給學生實驗主題,如某個制劑的制備,然后由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自行確定實驗方法并實施,最后在教師指導下作出實驗總結。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積極的思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的科研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篇10

關鍵詞: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考核體系;藥學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1-0117-02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新興藥學交叉學科,是藥學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渡锼巹W與藥物動力學》課程包括“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既不相同又關系密切的兩大部分,“生物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的生物因素與藥物療效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藥物動力學”是應用動力學原理與數學處理方法,定量描述藥物在體內動態變化規律的科學?!渡锼巹W與藥物動力學》的內容是將會是藥學專業學生在未來工作中面向臨床、面對病人的重要理論基礎,是指導臨床個體化用藥的技術保障,同時也是執業藥師考試的重要內容。因此,高校藥學專業的老師十分重視該課程的教學與改革,努力通過各種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一、《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考核體系的現狀

多年來,高?!渡锼巹W與藥物動力學》的課程考核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把“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分開進行考核,即在期中考試時考核“生物藥劑學”的內容,期考時考核“藥物動力學”的內容,學生的期評成績由兩門總分進行平均;另一種是在期考時只進行一次考試,考核內容為“生物藥劑學”和“藥物動力學”的內容,其考試分數即為學生最終的期評成績。隨著高校對實驗技能水平的重視,《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課程考核慢慢地融入了實驗課,實驗課(占20%)和理論考試(80%)共同組成了學生的期評成績。但這幾種課程考核體系均存在不足之處,有的過分強調理論而忽略了實驗教學,有的雖然融入了實驗教學考核內容,但因《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學科的特點,不能完全體現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特別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無法體現,為此課程考核體系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建立《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多維度考核體系

我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不斷摸索、改進、再嘗試,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考核體系的改革有了深刻的認識,主要的改革方向是由單一的考核向多維度考核轉變。即學生的期評成績由理論課成績(占60%)、平時小測驗(占10%)、實驗課成績(占20%)、軟件操作成績四部分組成(占10%)。

1.理論課的考核。我們對于理論課的考核總的原則是考試題目多涉及理論結合實際的試題,讓學生思考,少出死記硬背的試題。具體而言在理論考試中讓學生學會解決存在問題,以學生為本,堅持實施考試與執業藥師、研究生考試接軌??荚嚨姆绞娇梢圆捎闷谥泻推诳純烧呦嘟Y合,考試方式我們采用的是開卷和閉卷相結合的模式,即80%分數的試題采用閉卷考試,內容是教學大綱中需要學生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內容;20%分數的試題采用開卷考試,題目的靈活度大,大多是結合臨床實際,發散學生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如我們在考查“藥物代謝酶誘導劑”知識點時,出了一道課本上沒有提及而臨床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即“一患者服用苯妥英鈉的同時,又服用西咪替丁,結果出現眼球震顫、精神紊亂等苯妥英鈉的中毒癥狀,試解釋其原因”,只要學生掌握了該知識點,舉一反三,很容易就可以回答該問題。

2.平時小測驗。平時小測驗是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通過運用在課堂上的5~10分鐘對學生進行一些小測驗,促使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加強復習,避免出現在期考前突擊看書的情況發生。小測驗的次數可以根據情況而定,一般開展3~4次,測驗的內容以基礎為主,題量少而精,盡量不要出客觀題。除了平時的小測驗,作為平時成績的補充,我們也開展過其他方式的考核。例如我們在前一周對學生布置了一個和課程內容相關的主題,讓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小組,在一周內查閱文獻資料,然后以ppt匯報的形式在下次理論課上派代表上臺演講,老師們在臺下進行打分,該分數即為這組同學的同一分數。這種考核方式雖然耗時長,但卻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團隊意識,以及鍛煉ppt制作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因此廣受學生的歡迎。

3.實驗課成績。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我們將實驗課成績分為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平時開展的實驗,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開設了5個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僅要仔細、認真,而且要做好實驗記錄,并在課后把實驗結果以實驗報告的形式上交。老師根據學生實驗情況及實驗報告的書寫情況,特別重視在報告中對實驗內容的討論部分,綜合起來給學生打分。第二部分是在學生在完成5次實驗后安排一次實驗技能考核,讓學生隨機抽題,從5個實驗中抽取一個作為考核題目,然后單獨完成實驗任務,老師根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表現進行打分。實驗課的總成績就是這兩部分考核成績的平均,這樣既可以體現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夠體現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實驗數據的記錄、處理,實驗結果的分析,啟發學生對實驗內容提出改進意見,使學生參與到整個實驗的設計中來,不斷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

4.軟件操作成績。《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中藥物動力學的內容是應用動力學原理與數學處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要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機體中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過程的動態變化規律,即研究機體藥物的存在位置、數量、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因此藥物動力學中房室模型的擬合、藥物動力學參數的計算、藥物動力學與藥效動力學的相互關系、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研究都需要運用到藥物動力學軟件。因此我們開設了藥物動力學軟件課,讓學生學習并掌握國外軟件NONLIN和國內軟件3P87/3P97的使用方法,并進行實例練習。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學生掌握到一定程度后,老師將出題給學生,學生運用軟件進行操作,其結果作為學生的藥動學軟件操作成績。通過采用這種“四位一體”的多維度考核體系對學生進行考核,成功地避免了傳統考試“一考定成績”的弊端,又充分考查了學生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該門課的掌握程度,為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善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優秀學生構建了良好的體系。雖然我們已經實施《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多維度考核體系有兩年時間,也取得了預期的效果,但并不能說明該體系沒有完善的空間。我們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現有的成績組成較為合理,但各部分所占的比重仍有調整的空間。理論成績是否可以降低至50%,而將其他成績的比重相應地提高?我們將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嘗試和調整,以學生的滿意度、接受度和期評成績為重要參考指標,優化該組成的比例。此外對于其中的一些細節,如在實驗考核過程中如何細化評分點,平衡各實驗考核內容的一致性等方面的內容還需要我們不斷完善。我們相信通過多年的探索,將會建立起一套科學、標準、完善的《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多維度考核體系。

參考文獻:

[1]劉德勝,代現平,陳向明,等.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2,(7):700-702.

[2]賈永艷,李民,祝俠麗,等.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1):162-163.

[3]郭劍偉,王成軍,魚梅.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教學思考[J].大理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5(6):81-83.

[4]謝海棠,黃曉暉,孫瑞元.國內外常用的藥代動力學軟件介紹[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1,6(4):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