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婦聯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4-01-31 17:52: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基層婦聯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去冬今春以來,我縣按照自治區黨委和市委要求,以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實現自治區提出的“富民興桂”戰略目標和“”工作思路,以及市委提出的“三新”戰略,著眼于增加農村民收入、保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廣泛深入地開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規劃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發展,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始終是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問題。開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對推動我縣兩個文明建設,加快農村“四個培養”工程建設和完成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三級聯創”的各項任務,意義重大。為此,我縣高度重視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并把它當作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戰略措施來抓,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去年初,我縣已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制訂了全年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計劃。如縣科協認真做好了教育培訓規劃的制定、教學計劃的落實、教材的選編、教師的選聘、教學輔導和管理工作,同時做好跟蹤服務,與有關部門共同搞好技術職稱評定。農此文來源于業、教育、財政、婦聯和共青團等相關部門結合各自的工作特點,積極配合支持,做到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把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做好。

二、因地制宜,統籌安排

為確保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能夠正常開展,并取得預期效果。我們結合全縣各鄉鎮具體情況,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員干部采取不同的培訓方式:一是對未經過實用技術培訓的黨員干部進行普及培訓,使他們盡快成為當地的生產骨干和致富能手;二是對具有初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中青年黨員、基層干部進行較為系統的培訓,使他們具有初級以上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術,成為推廣實用生產技術的骨干;三是對農村基層主要干部進行經營管理知識、wto知識和適用技術的培訓,提高他們現代農業意識、科學管理能力和決策水平,使他們成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領導者和示范者。

在形上,我們根據農村農業生產特點和生產周期,因地制宜、合理靈活地安排教育培訓課時。在農閑季節,舉辦重點培訓班,把廣大農村黨員干部集中到縣城,聘請區內外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專家教授及本縣涉農學會會員對學員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在農忙季節,一是進行現場實地指導,派遣科技巡視員到鄉鎮田邊地頭進行培訓后的跟蹤輔導服務,幫助學員把在培訓學到的科學技術真正運用到生產實踐中;二是組織學員到科技示范場、示范村、示范點參觀學習;三是聯系科技生產示范點作為學員實習基地,增強學員從事生產的實地操作技能,從而達到以理論為輔、以實踐和技能培訓為主的目的。據統計,去冬今春以來,我縣共舉辦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班期,參加學員人次,農村黨員接受科技面達%。此外,我縣還采取“走出去”的辦法,組織學員到外地農業發達地區參觀學習,去年底,我縣共組織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前往某省湛江、佛山等農業發達地區參觀學習,使學員真正開闊了視野,領會了先進農業科學技能。

在內容上,根據各鄉鎮的主要經濟作物、水產畜牧和養殖業的特點而確定。如在廉州、石康、石灣設置以無公害蔬菜、禽畜養殖技術等方面內容進行重點培訓;在西場、沙崗等沿海鄉鎮則設置以高密度精養對蝦等海水養殖技術進行重點培訓;在星島湖、廉州則設置以花卉種殖技術進行重點培訓等。

三、培訓效果明顯,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素質整體增強,農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干部的科學文化素質,讓他們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利用科學技術共同致富奔小康,是開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目的。我縣自開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以來,工作效果明顯,一批以科技創建的農業生產基地訊速崛起,使我縣農產品增加了科技含量,農業普遍得到增產,農民生活得到明顯提高。據統計,我縣自開展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以來,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元,比增.%,讓全縣農民群眾在自家門口真正嘗到了一頓豐富的“科技大餐”。

四、存在問題

學員分布區域廣,集中培訓時間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員學習的情緒。

篇2

1.認真學習宣傳黨的十精神。在全鎮廣泛開展黨的十精神的宣講活動,引導廣大公民深刻領會黨的十關于法制宣傳、法治建設一系列重要論述的精神實質,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進一步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2.突出學習宣傳憲法。認真學習貫徹《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把學習宣傳憲法放在首位,深入學習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提高廣大公民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進一步形成人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

3.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緊緊圍繞黨的十確定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突出全鎮“落實十精神、堅實現代化步伐”的發展主題,深入開展“深化法律六進,服務科學發展”法制宣傳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廣泛學習宣傳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服務保障民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努力為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科學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深化重點對象法制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

4.突出加強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黨政辦、組織辦、司法所、宣傳辦開展領導干部集體學法、法制講座、法律培訓、“菜單式”選學、在職自學,黨委政府中心組理論學習集中學法每年不少于2次,公務員每年學法不少于40學時,行政執法人員每年不少于60課時的法律知識更新學習培訓。領導干部參加各類法制講座學習每年不少于2次。切實加強公務員通用法律知識和專門法律知識的學習培訓和考試考核等制度。不斷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法律素質,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和推動發展的能力。

5.齊抓共管青少年法制教育。團委、文衛辦、派出所、交巡警中隊、學校組織開展青少年集中法制教育不少于4次,學校每學年法制教育的內容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程中不少于10%。堅持中小學校法制教育計劃、課程、教材和師資的“四落實”。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各類符合青少年特點的法制教育實踐活動。加強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輔導員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格局,為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6.有效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招商服務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障中心、安監辦、工會、工商分局、國稅分局、地稅分局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的集中培訓和個人自學,保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每年學法時間不少于36課時,職業技能培訓時法制教育不少于4課時。貫徹落實《省企業學法用法評考辦法(試行)》,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等各個環節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堅持學用結合,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各個環節,深入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管理、誠信經營的能力。

7.大力抓好農民和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民政辦、安監辦、村鎮建設管理中心、勞動服務和社會保障中心、文體中心、農副公司、婦聯、計生開展對農民和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不少于4次6課時,加強村“兩委”干部法律知識培訓,組織集中培訓不少于6課時。結合“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基層“六五”普法隊伍作用,利用村(居)民法制學校、法律圖書角等普法陣地,組織開展各類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將法制宣傳教育與社會管理相結合,針對農民工的工作生活實際,深入開展“農民工學法活動周”等活動,不斷增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加大創新創優力度,不斷擴大法治文化建設覆蓋面和影響力

8.全面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加強各單位部門協調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實現上下聯動,堅持因地制宜,推動建設法治文化陣地,形成良好的法治宣傳氛圍。

9.扎實開展法治文化活動。堅持專業化與群眾性相結合,充分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參與法治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不斷打造法治文化作品和節目精品。開展各類法治文化作品的評選、展覽和法治文化節目的會演、巡演等活動。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和各類法律頒布實施紀念日、節慶紀念日和主題宣傳日(周)期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不斷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0.不斷加大法治文化傳播力度。有效利用廣播、報刊、網絡等大眾媒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擴大法制宣傳教育的社會影響。繼續采用法制講座、座談會、知識競賽、文藝演出和宣傳欄、墻報、橫幅標語等傳統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及時、有效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11.全面提升法治文化建設工作成效。加強對法治文化建設的工作研究,總結成功經驗,查找和整改薄弱環節,不斷推進整體工作。積極開展法治文化建設選優評優活動,加強對先進典型、成功做法的宣傳推廣和學習交流,充分展示法治文化建設的優秀成果,努力推動法治文化建設向更高目標邁進。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著力抓好“六五”普法工作有效落實

12.不斷強化“六五”普法工作責任落實。堅持“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各單位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主管部門和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進一步明確法制宣傳教育分工職責,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確?!傲濉逼辗ㄓ行蛏钊胪七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