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處理方法范文

時間:2024-02-02 17:51: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海洋垃圾處理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海洋垃圾處理方法

篇1

海洋垃圾大多為塑料

人類的不少垃圾經過內陸水域流向海洋。海洋垃圾主要由人類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都是廢棄的塑料制品。美國海洋學家查爾斯?摩爾在1997年駕船穿過北太平洋環流時,發現了垃圾污染海洋的嚴峻形勢。摩爾發現,有大量塑料瓶蓋、塑料袋、高頻絕緣材料和微小的塑料芯片漂浮在海面上,陽光和海浪慢慢分解它們,使它們變成小碎片,在太平洋上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塑料漩渦”,此外,海洋上巨型的垃圾堆也是隨處可見。

這些塑料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越來越多的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因誤食塑料垃圾而死亡。海鳥常常會誤食海洋上漂浮的塑料垃圾,導致消化系統受到阻塞,最終被活活餓死。海洋中的塑料碎片在被小魚誤食以前,就像海綿一樣會不斷吸附重金屬和污染物。它們在通過較大的魚、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向食物鏈的上層移動的過程中,毒性會不斷濃縮?!熬G色和平”組織的報告說,他們發現至少有267種海洋動物因誤食海洋垃圾或者被海洋垃圾纏住而備受折磨。

人工生態島可自給自足

為了消除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危害,不少研究人員呼吁沿海國家和國際組織打撈海洋垃圾。荷蘭科學家認為,要把垃圾從海洋打撈到陸地上再進行處理,成本會很高,這讓許多國家沒有積極性。他們提出了一種新思路:對海洋垃圾進行就地處理,把各種海洋垃圾收集到海洋中的某個地方,然后采用特殊的方法把它們聚合在一起,建造成一個結實的人工島嶼;再島嶼上鋪上從陸地運來的泥土,這樣就可以建造出一個可以生長植物的生態島嶼了。

荷蘭科學家打算從受垃圾污染最嚴重的太平洋入手,用收集到的4.4萬噸塑料垃圾建造成第一座人工生態島。根據設想,這座人工塑料生態島的面積為1萬平方千米,和美國的夏威夷島大小差不多。由于小島遠離大陸,所有的物資和能源將盡量自給自足。能源主要依靠太陽能、風能和波浪能,這些能源海島上都特別豐富。這座小島可以滿足50萬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可以接收25萬名常住居民和25萬名游客,與一個小型島國的規模相當。

根據荷蘭科學家的設計藍圖,他們希望在收集到4.4萬噸的塑料垃圾后,對這些塑料廢品進行無毒無害處理,制成一個個中空的“浮動平臺”;把這些平臺連接起來可形成小島的“地基”,再在上面鋪上泥土和砂石,然后建設道路、農田、沙灘和房屋。除了一些特殊的物資外,小島居民的衣食住行大多能自給自足。這座人工島是一座海上水域,也被稱為“海上威尼斯”。整座小島并非一塊完整的陸地,而是島中有島,許多河道和湖泊分布其中,各個小島之間靠船舶作為交通工具。人工小島從空中俯瞰就像是一把不規則的扇子,扇骨就是分布其中的水道。

人工生態島一舉三得

參與設計人工生態島的一位科學家表示:“我們設計人工生態島主要有三個目的:第一是清理海洋上規模龐大的塑料垃圾;第二是創建出一塊新陸地;第三是建立一個可供人類生活和居住的環境。這一計劃不但可以通過海洋垃圾創造出一個新的人類浮動棲息地,并且能把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清理掉,讓海洋變得更加干凈。”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越來越多的沿海居民將會因海平面的上升而失去家園。此外,還有一些沿海居民在颶風和海嘯中失去家園。科學家將在海洋上建造越來越多的人工生態島,為這些災民提供美好的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