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水景設計要點范文
時間:2024-02-18 17:47: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園林水景設計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園林景觀;水景設計;要點;探析
中圖分類號:TU986.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引言
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水是人類與自然的聯系紐帶。自古至今,水的魅力無人能擋,眾多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贊譽水的美妙。水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最富有魅力的物質,在自然環境景觀中,水景也是獨具特色的、最富魅力的元素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更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自古至今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設計都是其中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自然形成的小型湖泊或河流,還是人工開鑿的小池或假山河流,人們根據其形態在周圍建造相應的人工景觀,用巧妙的手法將人工風景與水景充分結合,形成獨具自然美感的水景設計,不但講求意境美還講求自然之美,可以為人們到來無窮的美感享受。
2園林景觀水景的種類和設計原則
2.1園林景觀水景的種類
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是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水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地勢或者園林土建架構仿天然溪流、瀑布、湖泊、泉水等形成的水景,這種水景在我國傳統的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常常會用到,不但可以有效利用園林工程的地勢地形來造景,還能讓人感受到自然景觀的美感。另外一類是依靠噴泉設備來造水景,這種水景設計需要現代化的造景設備來進行造景,也是近些年在建筑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并能夠制造出各種現代化的水景造型,能讓人們充分感受到水的魅力和活力。
2.2園林景觀水景的設計原則
水景設計是園林景觀設計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園林景觀的最具有魅力的部分所在,首先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設計的基本功能就是滿足人們的美感需求,讓人感到賞心悅目,因此,在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最重要的設計思路就是要滿足藝術美感,讓人們感受到園林景觀水景的魅力,給人們帶來美感。其次,園林景觀中的水景還具有調節小氣候的功能,各種自然的或人工建造的小溪、人工湖、各種噴泉都具有凈化空氣、調節空氣濕度、改善氣候環境的功能,使人們感到空氣清新,心情隨之舒暢,因此,在水景設計中,還要考慮到水景的氣候調節功能的優化設計,在增加美感的同時優化水景的調節功能,盡可能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最后,在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水景設計并不是一個獨立的作品,而是要結合園林整體景觀來進行設計,達到水景與整體景觀的和諧和統一。水景的形式有流水、落水、靜水、噴水等多種形式,即使同一種形式的水景,也有不同的水勢和形態,在進行水景設計時,要研究水景與環境的關系,從而確定水景的形式、形態等,與環境達到和諧統一,并富于變化,這樣才能做出一個比較優秀的水景設計來。
3園林景觀水景設計要點
3.1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的造型設計
水景造型設計是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在進行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時,要先對園林景觀環境進行分析,明確環境的基本要求,在分析各種水景形式,做出不同的組合方案,并從這些組合方案中選取比較合適的優化方案進行總體設計。另外,在進行園林景觀水景設計的過程中,水景形態有靜水、流水、落水、噴水等幾種,這幾種形態的水景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水景形態,變化多姿,形態各異。在實際的水景設計中,要注意水景形態的選擇,選擇水景形態時,要和周圍的景色和景觀造型相符合。目前,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水景造型中許多高科技噴泉在廣場和園林景觀設計中被廣泛應用,各種噴泉造景急劇趣味性,令人感受到水景的美麗。
3.2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的水池設計
在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景觀水池的設計不僅關系到水體的樣式,還關系到水體的靈活性和水下設備的安裝。一般情況下,常見的景觀水池深度大約為60厘米到80厘米,這樣的深度一方面可以保證吸水口的淹沒深度,一方面也便于池內管路設備的施工、安裝和維護。在進行園林景觀水池設計時,水池深度設計要注意與水體形態和水體設備安裝相一致,在池深60cm到80cm的設計中,實際上會存在著安全隱患,一旦有兒童或大人落入水池會產生危險,因此,在進行水池深度的設計和選擇中,要根據實際水體情況和設備安裝情況適當進行改善,將水池深度建設到比較適宜的高度,一方面可以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一方面也讓人能夠更加與水親近,使人感受到水的靈動和魅力。
3.3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的電氣照明設計
在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現代水景設計已經成為廣泛使用的設計之一,主要體現在水景照明設備和電氣設備的應用上。目前,水景照明常用設備是水下照明燈,尤其被廣泛利用在噴泉水體中,在進行噴泉水體照明燈具的選擇時,要注意燈具的密封設計和質量,因為水體在受到強烈的波動和撞擊時會產生非常強的力量,燈具在受到強烈的外力撞擊下容易損壞或者會迅速老化,便會出現安全隱患。因此,園林景觀水景設計照明設計方案中,一定要選擇質量有保證的照明設備,并安裝比較安全的電壓,如果電壓比較高,可考慮在水景照明燈附近設置變壓器,確保照明設備不漏電,保護人身安全。
3.4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的水源水質控制設計
在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水源、水位和水質是水景極為重要因素。水景水位的控制,對于一些涌泉、雪松噴頭等都極為敏感,水位一旦有變化,其噴射高度和景觀形態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在進行水景設計時,水位的控制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設計,做好獨立的水位平衡控制盒液壓式水位控制閥門來更好的控制水位。在園林景觀水景設計中,水景的水源和水質也要有保證,目前,水景所用的水源大多是自來水,只有少數會采用較為清潔的天然水或地下水作為水景水源。水源會直接影響水景的水質,水景水質首先要求清澈無色無異味,只有保證良好的水質,才能讓人們感受到美感。在進行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時,也要充分注意到園林水景的水源和水質,從何處引入水源,水的流入和更換,也是水景設計中的最重要因素。
4結語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不但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使人能夠放松精神,還能夠美化居住環境,凈化城市空氣,調節城市小氣候。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是園林景觀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時,設計者要根據園林景觀的整體造型來進行水景設計,使水景造型和周圍環境融合起來,并采用各種不同的水景造景,制造出變化多姿的水景姿態來,為園林景觀添加靈動性,讓人們更多的感受到水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孫鵬飛.芻議園林景觀規劃中的水景設計[J].現代園藝.2012.(22)
[2]張永 湯遠英.結合經驗探討園林景觀中的水景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2.(2)
[3]胡國鋒.有關園林綠化中的水景設計經驗淺談[J].現代園藝.2012.(24)
[4]秦小振.談水景設計[J].山西建筑.2011.(12)
篇2
關鍵詞:園林水景;依山水景;設計
水景設計是園林景觀建設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環節,由于水本身具有的特殊性,造成了水景設計及其工程建設的特殊性。依山水景是水景設計的一大亮點,強調協調好園林小品、駁岸、山石、動植物等之間的關系,結合水景特點進行相應的設計結構。水景設計是園林設計的重點和難點,一直以來倍受園林設計者的關注和重視。筆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從亭臺、橋梁、水榭、石舫、駁岸、山石和動植物設計等方面出發,淺析了園林水景中依水景觀的設計途徑。拋磚引玉,旨在為促進我國園林工程建設的進一步發展進上綿薄之力。
一、園林水景中依水景觀的設計
(一)亭臺的設計
在比較開闊的水景處設置亭臺是很多設計師經常做作出的選擇,因其水流各有不同,有的幽靜深遠、有的碧波萬頃、有的明朗開闊,所以亭臺的設計也會相應變化,別具風格,但是從我國歷代的優秀園林設計中不難發現,不管是哪種水景,在水面設計搭配上一個亭子都回特別出彩,因為大部分優秀的園林設計都少不了亭臺,但前提是要根據水景的大小、特點與水面情況進行巧妙的設計,將水景與亭美的融合成一體,才能展現出亭臺應有的作用,增添其觀賞價值。
(二)橋梁的設計
在生活中通過橋梁的搭建,將被山水阻隔的兩部分有機的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暢通的道路,以方便行人與車輛通行,這也是橋梁最主要的作用。由于它的功能與形狀特點,人們形象的稱其為“人間彩虹”,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于橋梁的喜愛。而“小橋流水”更是作為中國經典的風景繪畫風格與園林設計景觀被大家所熟知,故橋梁的設計在依水景觀設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依水景觀設計中,橋梁的作用不僅在于通行,更多是與水景呼應實現其觀賞價值。橋梁本身因其形態與特點、功能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設計師會依據園林中水景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橋,不過在設計中常使用以下幾種橋。
1.拱橋
拱橋兼具實用性與美觀性,上可通行、下可通航,而且種類眾多,有單拱橋、雙拱橋或多拱橋等,還因其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環而成為設計者的寵兒,像北京的玉帶橋與十七孔橋都是頗具代表性的設計,讓人過目不忘。
2.布石橋
布石橋采用的跨水方式比較原始,在生活中這種方式早已被其他先進的跨水技術所替代,但是由于其給人帶來的親切與自然感而在園林水景設計中經常使用,其比較適合設計在跨度較小的地方,如淺灘或小溪處,讓游覽者行走在布石上或者蹲下去時更容易的親近水面,給人以原生態的美感,但因其沒有護欄,行走在上面的時候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小心落人水中。
3.浮橋
浮橋的建設模式屬于一種臨時性的搭建方式,不用進行任何基礎性橋墩的建造,只用船或浮筒來代替橋墩,通過繩索固定橋梁板,雖然這樣很簡單省事,但是其穩定性比較差,行人通過時會有些搖搖晃晃,所以建造浮橋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通行,而是讓人們在通過橋時克服對于搖擺狀態的恐懼感,激起大家的冒險欲望,增加更多的樂趣。
(三)水榭的設計
水榭是指建筑在水邊或水上,供游覽者休息與觀賞風景的園林建筑,其典型建筑形式是臨水邊處架起一個平臺。平臺的一部分與水岸連接,另一部分則延伸進人水中,并通過在水下架設梁與柱支撐起整個平臺,讓水榭形成懸浮于水面的感覺。而在多個水榭之間經常由短廊或長廊連接,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以維持整個水景的流動性,讓人在來回行走中賞盡風景。
(四)石舫的設計
石舫是仿照船的造型而由石材制成的裝飾性建筑,一般鄰近水面建造,上部船艙由木質材料構建而成,下面的船體是石料砌成的,被固定并半浸于水中。如果處于兩面或三面臨水,會與陸地有連接;如果是四面臨水,一般會與平橋或走廊相連形成一個整體,將空間無限的延伸,更增添水景的可觀賞性。
二、依水景觀之駁岸設計
駁岸位于水景陸地與水域邊緣的交界處,建造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固河岸防止其被水沖刷與淹沒,當然也起到了美化水景的作用,一般是根據園林水景本身的地形地貌、水面條件、地質特點、材料特性、植物設計、施工方法等選擇不同的駁岸形式與建造結構,常見的形式有小島、水洲、河堤、池岸等,設計盡量順其自然,不破壞原有的水景形態。
三、依水景觀之山石設計
在一般的繪畫與園林設計中,山水都被認為是一體的,所以在水景設計中,山石的設計也是不可以忽略的重要一環,它既可以當中雕塑景觀供人們欣賞,如通過將巖、壁、峽等山石的引人,將水景進行分割從而增加景觀的層次感,或形成瀑布、小溪、假山,或形成河流、水簾洞、洞穴等不同形態;又可以當作實用性的設施使用,如石凳、指路牌、圍欄、垃圾桶等;還有的設計師會以山石為主題進行依水景觀的設計,從各具形態的山石中營造出不同的山水奇觀。
四、依水景觀之動植物設計
(一)動物的設計
在水池中飼養魚類或者鵝、鴨子等小動物,給水景增加動感,也讓游覽者與動物進行互動來增加趣味性。同時,動物的存在也保證了整個水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助于景觀環境的維護。
(二)植物的設計
根據水面的情況與水景的大小、地理氣候環境等特點,來選擇種植適合的植物種類、顏色與疏密度,如在湖內種植蓮花、綠萍等;在走廊種植藤類植物,增加走廊的生機。而且植物營造的良好生態環境,也會吸引周圍的動物,如小鳥、蝴蝶、蜻蜓,讓人在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趙憶勇,歷顏衛.園林水景處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房地產業,2011(02).
[2]賈珊珊,李桂霞.論園林水景設計與環境的關系[J].現代商貿工業,2011(12).
篇3
【關鍵詞】園林景觀;水景施工;施工要點
在園林景觀中,水景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從古至今,水一直是園林藝術融入自然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園林景觀講究“有水則活”,現代園林多設計人造瀑布、廣場噴泉、山間溪澗等水景設施來將水景與園林環境自然的結合起來。水景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為了園林水景更好的發展,本文就提出工程中應注意的幾個施工要點,以供參考。
1.池體的施工要點
1.1水池的砌筑要求
對水池進行砌筑時,通常使用混凝土將池邊和池底一次性澆筑為一個整體。當水池的深度大于500mm時,需要改用鋼筋混凝土進行澆筑。為了增加水池結構的穩定性,在地面以下修建水池時,必須將水池底部的土基部分進行夯實處理,對于土質較差的部分要進行換填土處理。同時混凝土池底的厚度需在100mm與150mm之間。當設計的水池處于樓板面上時,池底的混凝土厚度宜控制在100mm左右,考慮水池的水壓力作用,池深控制在400mm以下。
1.2池底的施工要點
池底的施工首先要保持平整堅實。如遇到軟土層或者土層過濕,要在土基上鋪設 10cm左右沙石層進行夯實處理,保證土質密實、穩定,然后才能進行混凝土墊層的澆筑。混凝土墊層澆筑后1~2小時才能根據設計圖紙綁扎鋼筋骨架,綁扎時要注意鋼筋的尺寸及放置位置。安裝柱基及模板時,注意所用鋼筋的型號、間距,埋件的數量、位置,保護層的厚度等,確保符合設計的要求,避免模板在澆筑過程中的扭曲變形。澆筑池底時要求一次成型,避免施工縫隙。
1.3池壁的施工要點
工程施工應該選取型號不能低于425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施工所用的沙石的半徑需小于4cm且吸水率低于0.6為宜。池壁所用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大于0.6,灰控制在1:2到1:2.5之間,含沙量在35%到40%之間,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含量不能少于320kg。為了保持池壁的穩定性和一體性,在澆筑混凝土前需要對施工縫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毛處理,并清理其中的垃圾,并保證接觸面的濕潤性。若池壁中需要預埋管道,要于壁底預留振搗孔,利于空氣的排出和混凝土的振實,防止縫隙的產生。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要在濕潤的環境下進行養護處理,養護時間大約兩周左右,防止池壁開裂。
2.水池飾面的施工要點
水池的飾面工程多集中于池岸的施工。飾面的施工要做到細致自然,要與園林的自然景致相融洽,不可粗制濫造,影響整體性。當用小卵石對池岸進行鋪砌時,要采用大小相近,顏色基本一致的卵石。鋪砌時將光滑的一端向上放置在白水泥砂漿鋪層上,用木錘或橡膠錘進行拍壓,避免接觸面的損壞,卵石的鋪砌密度要均勻適中。當采用大理石碎塊對池岸進行鑲嵌時,要嚴格篩選大理石碎塊的顏色、大小和性狀,鋪砌時也要注意大小、密度的適中以及與園林環境的協調、一致。飾面施工中要保持地面的平整與縫隙的填實,保證行走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飾面施工中同樣要注意防水防漏的處理,特別是飾面的嵌縫施工。
3.防滲防漏的施工要點
3.1水池砌筑時的防漏方法
如果池體對防漏的要求比較高,可以在池體的澆筑過程中就在混凝土中加入防水粉或避水劑等防水材料。若池體的防漏要求一般,普遍采用防水砂漿抹面。抹面往往是在池體澆筑完成并于濕潤環境下保養24小時后進行的,抹面要分兩次進行,每次的抹面層厚度都應控制在10mm左右。等到第二次抹面初凝時,要將抹面壓實并進行抹光處理,增加防漏性。
3.2防水混凝土的配制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控制在水泥:中砂:細石子=1:2:4。在制作過程中首先配制質量約為水泥量3%的避水劑并將其置于桶中,并逐漸加水進行攪拌。當加水量達到根據水灰比計算出的用水量時停止。然后將此混合液與配好質量的水泥和沙石進行攪拌,得到防水混凝土。
3.3防水抹面層砂漿的配制
砂漿的配制也是首先將適量的避水劑置于桶中,并逐漸加水進行攪拌。形成混合液體后與配置好質量的水泥和沙石進行充分攪拌,其中水泥標號的標號不小于425號,水泥:中砂=1:2,避水劑用量控制在水泥量的5%上下。在選用防水劑和避水劑時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防水劑不能夠大面積承重,并不適合作為水池抹面砂漿的防水材料,在選購時要認真辨別。
3.4面層的防水涂層
對于防水要求比較高工程,需要加大池體的防水防漏的性能。一般在抹面完成后,再在水池的內表面抹面的基礎上加涂高效防水涂料。常用的防水涂料有氯丁-1防水涂料、聚氨脂涂膜防水涂料和JM-811防水涂料。
4.施工材料選擇
4.1水下照明設施
為了體現水景的夜間效果,往往需要配套安裝水下照明設施。設施一方在水和太陽的影響下面密封材料容易老化,另一方面暴漏在外容易遭到破壞,均會出現漏電問題,使水體帶點,形成安全隱患。所以照明設施的電壓應該控制在12V左右,并對設施配置抗腐蝕、高強度、密封好的外殼,進行接地處理。同時應設置漏電保護,確保游客安全。
4.2水泵的選擇
在水景工程的水泵配置中,施工單位為了降低成本,往往不建筑泵房,直接使用潛水泵作為水景工程的水力設備。由于潛水泵的可靠性低,一方面會使水景工程不能正常的運行,給園林的整體造型帶來影響。另一方面潛水泵和水下燈具存在同樣的漏電現象,導致水體帶電,形成安全隱患。但是,如果構建泵房,采用離心泵作為水景工程的水力設備則需要比較長的管道,既增加工程成本又破壞了園林的整體觀賞效果。因此,高性能、高可靠性潛水泵的研究對水景工程相當重要。
4.3管材的選擇
傳統水景工程通常使用的熱鍍鋅鋼管易銹蝕,既減少了使用壽命又影響水景的美觀。近年來常采用不銹鋼管、銅管以及UPAC管材來避免管材的銹蝕。其中UPAC管材雖使用壽命較長,但其耐熱性較差,受到陽關照射易老化變形。因此,工程中往往將UPAC管材深埋于池底下,而部分則選用不銹鋼管或銅管。
5.結語
水可以為園林景觀增添格局之美,可以藝術地再現現代園林自然之美,可以說水是一個園林的靈魂。所以水景工程是園林施工的關鍵點,水的各種表現形式都能增添園林的藝術之美。但是這些美都需要完善的施工技術為基礎,嚴格按照設計規定施工。只有充分的掌握施工中的技術要點才能讓人們更好的享受水之美、園林之美。 [科]
【參考文獻】
[1]何淼,劉憲國,劉曉東.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6.
[2]秦春艷.室內園林水景的類型及施工要點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 (13).
[3]蘇斌.探析園林景觀工程水景設計施工[J].現代園藝,2012,(14).
篇4
關鍵詞:風景園林水景設計依水景觀
1園林水景設計概況
在各種風格的園林中,水體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是園林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種園林要素。有許多設計師把園林水景設計比作是一棵樹:她的根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園林理水藝術特色;她的源泉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水態;她的干就是表現各異、姿態萬千的水景,如噴涌、垂落、流變和靜態的水景;她的葉就是以水為中心元素的其他園林景觀,如亭榭、船橋、動植物、駁岸和其他共同構筑園林形象的景觀;以獨具的特色的一古一今兩個水景園實例作為我國園林水景藝術之花奉獻給大家。
中國園林素有“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之說,由此可見水對于景觀的重要性??墒?,現在的水景現狀卻令人勘憂。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大噴泉卻靜靜的躺在水里而不噴水,到處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還有那筆直高深的蓄洪大壩,更不用說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水景現象,這是一種很可悲的水景現象!人固然有著親水的本性,而設計師們也在努力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而如今水資源日益貧乏,如何去營造一個既能滿足人們觀賞的視覺效果又能達到設計藝術的景觀設計呢,這成了當前設計師們面臨的重要問題。
2水景觀的設計形式
水景觀概括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利用地勢或土建結構,仿照天然水景觀而成。如溪流、瀑布、人工湖、養魚池、泉涌、跌水等,這些在我國傳統園林中的有較多應用。近年來,水景的應用技術發展很快,許多技術已大量應用于實踐中,水藝景觀已逐漸形成相對獨立的工程分支,但在工程設計實踐中系統的指導理論尚不完善。
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的建設使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積快速增長。雨水徑流量將大大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而單純考慮將雨水徑流快速排出,所需雨水管道、雨水泵站等設施的容量、輸送能力必將隨之增大,這對于城市建設是一個沉重的包袱。一個好的水景設計,必然是在優秀的藝術效果設計的基礎上,上述各專業系統完美結合的產物,其設計要點如下:
2.1造型設計及噴頭選擇進行水景的總體設計,應先分析環境氛圍的基本要求,再分析各種水景形式,分列不同的組合方案,繪制效果圖,從中選優。
水景形態有靜水、流水、落水、噴水等幾種這幾種形態又可衍生出多姿多彩的變化形式,特別是由于噴頭技術的發展,噴水姿態更是變化萬千。有了這些素材,再通過專業人員的藝術設計,即可以勾畫出優美的水藝景觀。
另外,不同的景觀形式適合不同的應用場景。比如音樂噴泉一般適用廣場等集會場所。它是以音樂、水形、燈光的有機組合來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美感;同時噴泉與廣場又融為一體,形成了建筑的一部分。而住宅區的樓宇間更適合設計溪流環繞,以體現靜謐悠然的氛圍,給人以平緩、松馳的視覺享受,從而營造宜人的生活休息空間。
2.2水體建亭、水面建橋水面開闊舒展,明朗,流動,有的幽深寧靜、有的碧波萬頃,情趣各異,為突出不同的景觀效果,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鄰水面,以細察漣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蕩,亭宜建在臨水高臺,或較高的石亟上,以觀遠山近水,舒展胸懷,各有其妙。一般臨水建亭,有一邊臨水、多邊臨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環繞等多種形式,在小島上、湖心臺基上、岸邊石磯上都是臨水建亭之所。在橋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間層次。
橋是人類跨越山河天塹的技術創造,給人帶來生活的進步與交通的方便,自然能引起人的美好聯想,固有人間彩虹的美稱。而在中國自然山水園林中,地形變化與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橋來聯系交通,溝通景區,組織游覽路線。而且更以其造型優美形式多樣作為園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因此小橋流水成為中國園林及風景繪畫的典型景色。在規劃設計橋時,橋應與園林道路系統配合、方便交通;聯系游覽路線與觀景點;注意水面的劃分與水路通行與通航;組織景區分隔與聯系的關系。
2.3水源與水質控制目前水景所用水源大多數為自來水,少數以較為清潔的天然水體或地下水為水源。我國是一個缺水國,多數城市用水緊張,如何節省水資源,又保持景觀水質,越來越成為一重要課題。業內較為普遍的傾向是采用中水再處理后作為水景觀的水源。景觀水質首先要求清澈無色無異味。水景觀如果沒有良好的水質作保證,就談不上美感。為此,在夏季日照正常的地區,一般7~15天需換水清理一次。其原因一是塵土飄落導致濁度升高,更重要的是因為藻類滋生使濁度與色度影響觀感,以至達到感官難以接受的程度。
3前景展望
2004年12月2日,景觀設計師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認定為我國的新職業之一。園林景觀設計屬于現代新興的服務型行業?!皥@林景觀設計師是運用專業知識及技能,以景觀的規劃設計為職業的專業人員,他的終身目標是將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動與生命的地球和諧相處。”
改革開放20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景觀設計的熱潮,景觀建設已經成為城鎮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景觀設計師的需求日益增多。目前已有上萬計的設計人員從事景觀設計工作。但是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中國在人居環境的建設和管理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景觀設計專業人才依然奇缺。由于景觀設計專業長期包含在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及園林設計等諸專業設計之中,從事景觀設計專業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景觀建設的質量提升。
從各優秀園林的設計方案不難看出,依水景觀以它獨特的觀賞特性和美學表達方式,在園林水景規劃設計中已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它表現形式多樣,易與周圍景物協調統一,同時它靈活,巧于變化,能夠豐富水景的設計。依水景觀能否充分表達作者的意圖、如何在統一中求變化以及豐富空間表達效果等問題上,都需要設計者全面的思考與探討,這也是由依水景觀自身特點所決定的,所以說,依水景觀與水景設計之間的關系,是值得我們耗費精力、氣力去追求、探討的課題。
水資源日益缺乏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因此,對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營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們每一個景觀設計師的責任,正如約翰·O·西蒙茲先生所言:“我們可以說,景觀設計師的終生目標和工作就是幫助人類,使人、建筑物、社區、城市以及他們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諧共處?!毙鲁浚?/p>
參考文獻:
[1]朱鈞珍.《園林理水藝術》.[J].北京:林業出版社.1993.26-28.
篇5
關鍵詞:風景園林;水景設計;依水景觀
一、園林水景設計概況
在各種風格的園林中,水體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是園林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種園林要素。有許多設計師把園林水景設計比作是一棵樹:她的根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園林理水藝術特色;她的源泉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水態;她的干就是表現各異、姿態萬千的水景,如噴涌、垂落、流變和靜態的水景;她的葉就是以水為中心元素的其他園林景觀,如亭榭、船橋、動植物、駁岸和其他共同構筑園林形象的景觀;以獨具的特色的一古一今兩個水景園實例作為我國園林水景藝術之花奉獻給大家。
中國園林素有“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之說,由此可見水對于景觀的重要性。可是,現在的水景現狀卻令人勘憂。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大噴泉卻靜靜的躺在水里而不噴水,到處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還有那筆直高深的蓄洪大壩,更不用說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水景現象,這是一種很可悲的水景現象!人固然有著親水的本性,而設計師們也在努力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而如今水資源日益貧乏,如何去營造一個既能滿足人們觀賞的視覺效果又能達到設計藝術的景觀設計呢,這成了當前設計師們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水景觀的設計形式
水景觀概括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利用地勢或土建結構,仿照天然水景觀而成。如溪流、瀑布、人工湖、養魚池、泉涌、跌水等,這些在我國傳統園林中的有較多應用。近年來,水景的應用技術發展很快,許多技術已大量應用于實踐中,水藝景觀已逐漸形成相對獨立的工程分支,但在工程設計實踐中系統的指導理論尚不完善。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的建設使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積快速增長。二是雨水徑流量將大大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而單純考慮將雨水徑流快速排出,所需雨水管道、雨水泵站等設施的容量、輸送能力必將隨之增大,這對于城市建設是一個沉重的包袱。一個好的水景設計,必然是在優秀的藝術效果設計的基礎上,上述各專業系統完美結合的產物,其設計要點如下:
1、造型設計及噴頭選擇進行水景的總體設計,應先分析環境氛圍的基本要求,再分析各種水景形式,分列不同的組合方案,繪制效果圖,從中選優。
水景形態有靜水、流水、落水、噴水等幾種這幾種形態又可衍生出多姿多彩的變化形式,特別是由于噴頭技術的發展,噴水姿態更是變化萬千。有了這些素材,再通過專業人員的藝術設計,即可以勾畫出優美的水藝景觀。
另外,不同的景觀形式適合不同的應用場景。比如音樂噴泉一般適用廣場等集會場所。它是以音樂、水形、燈光的有機組合來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美感;同時噴泉與廣場又融為一體,形成了建筑的一部分。而住宅區的樓宇間更適合設計溪流環繞,以體現靜謐悠然的氛圍,給人以平緩、松馳的視覺享受,從而營造宜人的生活休息空間。
2、水體建亭、水面建橋。水面開闊舒展,明朗,流動,有的幽深寧靜、有的碧波萬頃,情趣各異,為突出不同的景觀效果,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鄰水面,以細察漣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蕩,亭宜建在臨水高臺,或較高的石亟上,以觀遠山近水,舒展胸懷,各有其妙。
一般臨水建亭,有一邊臨水、多邊臨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環繞等多種形式,在小島上、湖心臺基上、岸邊石磯上都是臨水建亭之所。在橋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間層次。
橋是人類跨越山河天塹的技術創造,給人帶來生活的進步與交通的方便,自然能引起人的美好聯想,固有人間彩虹的美稱。而在中國自然山水園林中,地形變化與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橋來聯系交通,溝通景區,組織游覽路線。而且更以其造型優美形式多樣作為園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因此小橋流水成為中國園林及風景繪畫的典型景色。在規劃設計橋時,橋應與園林道路系統配合、方便交通;聯系游覽路線與觀景點;注意水面的劃分與水路通行與通航;組織景區分隔與聯系的關系。
3、水源與水質控制。目前水景所用水源大多數為自來水,少數以較為清潔的天然水體或地下水為水源。我國是一個缺水國,多數城市用水緊張,如何節省水資源,又保持景觀水質,越來越成為一重要課題。業內較為普遍的傾向是采用中水再處理后作為水景觀的水源。景觀水質首先要求清澈無色無異味。水景觀如果沒有良好的水質作保證,就談不上美感。為此,在夏季日照正常的地區,一般7~15天需換水清理一次。其原因一是塵土飄落導致濁度升高,更重要的是因為藻類滋生使濁度與色度影響觀感,以至達到感官難以接受的程度。
三、前景展望
2004年12月2日,景觀設計師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認定為我國的新職業之一。園林景觀設計屬于現代新興的服務型行業?!皥@林景觀設計師是運用專業知識及技能,以景觀的規劃設計為職業的專業人員,他的終身目標是將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動與生命的地球和諧相處。”
改革開放20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景觀設計的熱潮,景觀建設已經成為城鎮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景觀設計師的需求日益增多。目前已有上萬計的設計人員從事景觀設計工作。但是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中國在人居環境的建設和管理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景觀設計專業人才依然奇缺。由于景觀設計專業長期包含在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及園林設計等諸專業設計之中,從事景觀設計專業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景觀建設的質量提升。
從各優秀園林的設計方案不難看出,依水景觀以它獨特的觀賞特性和美學表達方式,在園林水景規劃設計中已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它表現形式多樣,易與周圍景物協調統一,同時它靈活,巧于變化,能夠豐富水景的設計。依水景觀能否充分表達作者的意圖、如何在統一中求變化以及豐富空間表達效果等問題上,都需要設計者全面的思考與探討,這也是由依水景觀自身特點所決定的,所以說,依水景觀與水景設計之間的關系,是值得我們耗費精力、氣力去追求、探討的課題。
水資源日益缺乏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因此,對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營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們每一個景觀設計師的責任,正如約翰?西蒙茲先生所言:“我們可以說,景觀設計師的終生目標和工作就是幫助人類,使人、建筑物、社區、城市以及他們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諧共處?!?/p>
參考文獻:
〔1〕朱鈞珍.《園林理水藝術》.〔J〕.北京:林業出版社.1993.26-28.
篇6
關鍵詞:園林景觀;水景設計;重點;分析;設計要點
從古至今,園林設計在我國設計行業中屬于設計要求較高的一種,其主要對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從而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一定的美感。在園林設計中,水景設計不但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而且還能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中起到烘托、點睛之效果?,F如今,為了能夠滿足各類人對園林的需求,園林景觀設計,充分結合現代化的設計特點,使園林景觀能夠實現愉悅心情、放松身心的目的。
1園林景觀中水景設計的作用
在園林設計中設計水景,可以使園林的整體景觀設計呈現出一定的靈活性,水景的設計充分融合了園林規劃、環境保護以及生態開發,能夠從很大程度上展示園林設計獨具的藝術性,所以,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園林的水景設計務必獨具創意,才能更好地展現水景設計的效果。第一,在園林中設計的水景進行點綴,可以達到優化園林景觀的效果,還能充分利用園林的空間資源。設計人員通過水景的設置,體現出水的柔美與活性,并以此為基調充分結合一些水景植物或者假山等,然后通過豐富開闊人們的視野,進一步提升園林設計的觀賞效果以及藝術效果。第二,在園林設計中加入水景,能夠凸顯出巧妙與靈活之感,再加上假山、花壇噴泉或者瀑布等設計,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例如,線性的水景設計就是借助活水來營造出河流、小溪以及噴泉等小型的自然風光,采用曲折或者直型的狀態來表現,從而達到吸引觀光者注意力的作用,能夠使游客體會到整個園林設計的審美理念。第三,園林的水景設計大多是通過點面結合、點線結合或者線面結合而組成,這樣的組成搭配往往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這種設計能夠使人的視覺體現出極為豐富的層次感。在具體的水景設計過程中,這種豐富、多變、靈活的形式能夠充分結合水的特點,將園林整體設計的空間層次感展示出來,從而形成了“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視覺及藝術效果。第四,水景在整個園林空間設計中體現了烘托的效果,此效果通常都是以水池或者湖泊等表現形式傳達出來,并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展示各類動態、靜態美景的融合,達到交相輝映的效果,再設計一些走廊、涼亭等小品加以點綴,營造出一種放松、寧靜的意境。
2水景景觀的設計方法及其要點措施
2.1水景設計的要點內容
在整個園林設計中,水景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靜態水景、噴涌水景、垂落水景以及流動水景4種:
2.1.1垂落水景。
垂落水景的表現形式是將水從上到下地噴出,充分結合自然的動態模式來激活水景,甚至活化了整個園林中的自然元素。垂落水景的表現形式大多像下雨的形態一樣散落,例如,常見的小型瀑布或者垂暮等就屬于垂落水景。
2.1.2噴涌水景。
一般情況下,噴涌水景所用的水源大多都是選擇地下泉水資源,也有很多采用的是人工噴泉、水管噴泉方式[1]。
2.1.3靜態水景。
靜態水景的表現形式始終保持一種平靜狀態,雖然觀光者從視覺或者聽覺方面來判斷屬于靜態,但當其受到自然因素影響時,例如,結合刮風,才會將韻味十足的水景展現出來。
2.1.4流動水景。
流動水景大多通過人工進行改造,使水景能夠形成疊水、管流等流水狀態,這種設計主要為了體現水的柔態。
2.2水景設計的方法
為了使主要的水景設計內容更加突出,設計人員大多會采取靈活的設計方式來強化水景意境,例如,搭配植物、動靜結合等形式,都是水景設計過程中經常使用的設計形式。
2.2.1動靜結合。
水景設計過程中所應用的動靜結合的形式,指的是表現出動態于靜態的形態,而這種靜態、動態形式大多是通過設置噴泉、小溪、瀑布、涌泉以及湖水方式表現,從而把動態表現方式與靜態表現方式有效融合,不僅能起到強化水景活力的作用,而且還能將水景物體獨具的觀賞性體現出來。例如,在設計靜止的自然景觀當中,可以采取階梯式的人造瀑布來體現,使水景能夠形成與靜態景觀相互融合的效果,從而以水景帶動一些靜止景觀,提高景觀的觀賞性。其中,自然景觀中還可以借助色彩以及其它形式來提升景觀的活力。
2.2.2選擇合理的給水方式。
若要更好地展現水景形態,需要借助恰當的給水來表現,利用合理的給水方式強化水景所表達的意境。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務必結合水景設計的具體地形條件,充分結合園林中其它的客觀因素等,將水景設計所要表達的主體理念呈現出來。例如,如果水景需要借助懸掛式的瀑布來表現其形態,需要借助假山高度的落差條件以及采取高位給水循環的方式來體現。作為一名專業的景觀設計人員,應當具有獨特的審美眼光,能夠將物體與物體合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所要呈現的效果,并且還應當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能夠將園林中的一切現有資源充分整合利用,選擇更為恰當的給水方式,從而實現因地制宜的目的。
2.2.3合理搭配動植物。
想要使水景設計更好地展現出自然美觀,設計人員可以在水中選擇搭配合適的動植物,以此來增加水體視覺的空間,還能有效改善景觀水體質量。首先,選擇動物搭配??蛇x擇一些觀賞價值更高的動物,值得注意的是,選擇的水生物應當具有多樣性,也可以根據園林當地的地理條件、氣候等進行選擇,目的是為了能夠使水生物食物鏈更加完整。其次,選擇植物。植物是水景設計過程中的重要部分,選擇的植物應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能夠合理地進行搭配,不但可以保證植物健康的生產,而且還能使植物本身的色彩、密度更加協調,這樣才能夠與水中的植物以及其它的植物更好地形成層次,從而達到烘托主體的效果。此外,水中的動植物相互協調,倒影在水中才能形成更好的視覺效果。
2.2.4設計水景建筑。
水景建筑包括樓閣、亭臺以及水景橋等,但從園林的整體景觀、水景的質量、安全等角度出發,用于景觀設計的一切材料都應當做好防腐工作,并且還應對建筑上的裝飾、雕刻等給予重視。
2.2.5山水的融合設計。
山水的融合設計也是一種動態與靜態融合的方式,水體具有的流動性恰好和山體的靜止感結合,水體的動態也能更好地襯托山體,從而凸顯剛性的美感。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將山與水融合,在水體中設置假山、景觀石以及湖石等,從而將靜態的水景轉化成為具有動態美的景觀。例如,石駁岸在園林水景設計中屬于最常用也是最普遍的一種石景觀,包括鵝卵石、混凝土等石駁岸,這些駁岸與水融合成一體,展現出獨特的藝術[2]。
3結語
綜上所述,水景設計理念更多來源于設計人員對自然、對藝術的理解,在園林水景的實際設計過程中,結合水景所在的地理條件以及氣候等選擇相應的植物、動物等進行點綴,還要掌握更多設計要點,全面提高水景設計質量,將設計理念充分融入到設計中,為觀光者帶來輕松、愉快的視覺享受,同時將園林藝術更好地展示出來。
參考文獻
1錢鋮.現代園林景觀水景設計的要點分析[J].現代園藝,2015(1)
篇7
關鍵詞:水生植物,栽植技術,綠化建設
Abstract: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pools, streams, and the water edge zone, need to use wet wet resistance strong ground cover plants, used to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and can prevent and control weeds damage on water,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is the rains washed out into the water, reduce the degree of eutrophication of the water body. Landscape waters grow aquatic plants in addition to the landscape need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urpose is to make use of aquatic plants absorb water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other nutrients, thus to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water eutrophication status.
Keywords: aquatic plants, plant technology and greening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S68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水生植物功能
1.1生物多樣
水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品種繁多,從陸生逐漸過渡到沉水,層次豐富。此外水生植物的株形、葉形、花形也各具特色。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成為野生動物、水鳥和昆蟲提供棲居地,正是由于這些水生動植物的不斷繁衍和相互作用,使水體成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態環境。
1.2美化環境功能
水生植物具有造景功能,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水生植物就是營造園林水景的重要素材之一。各種水體,都得依靠植物來配置出豐富多彩的水體景觀,水生植物對水景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以其灑脫的姿態和優美的線條、絢麗的色彩點綴水面和岸邊,并形成水中倒影,使水面和水體變得生動活潑,加強了水體的美感。
1.3凈化水質功能
水生植物不僅有美化環境的作用,同時還具有凈化水質的功能。水生植物能行光合作用吸收環境中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改善水體質量,且能消除水體中許多污染元素,因此說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態恢復功能。據研究:水蔥能凈化水中的酚類;蘆葦具有凈化水中的懸浮物、氯化物、有機氮、硫酸鹽的能力,能吸收汞和鉛,對水體中磷的去除率為65%;沉水植物還可以促進水中懸浮物、污染物質的沉積,并可通過吸收、轉化、積累作用降低水中營養鹽,從而抑制水體內浮游藻類生產量,同時能防止底泥的再懸浮,提高水體的透明度。總之,水草茂盛則水質清澈、水產豐盛、水體生態穩定,缺乏水草則水質渾濁、水生動物稀少、水體生態環境脆弱。水生植物在美化水體景觀、凈化水質、保持河道生態平衡方面具有顯著功效。
1.4保護河岸、涵養水源功能
利用植物根系具有較強的穿扎固土能力,在坡面上和消落區(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間的水位變
化區)種植耐水濕的喬灌木和地被植物,一方面減少地表徑流,另一方面防止或減輕水流、波浪對河岸的侵蝕和沖刷,起到固土護坡作用。同時,植物的根莖葉的生長對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結構與性能,提高了土壤持水性,增加了土壤抗侵蝕能力。所以岸邊種植水生植物既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土護岸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態環境,所以通過種植植物來固土護岸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可行的生態護坡形式。
1.5經濟效益
水生植物是良好的綠肥,又是好的飼草,它們營養豐富,生長很快,水中的氮、磷被它們吸收后轉化成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如果湖水按三類
水質,每噸水含氮5克,一噸鮮草可吸收800―1000噸湖水中的全部氮素,可以使數千噸湖水變成一類或二類水,而一畝水面可生產鮮草幾十噸,凈化湖水數萬噸。如果用這些草來養魚、養鴨、養鵝又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所以在種植水生植物時,可有目的地挑選一些利用價值較高的水生植物如綠萍、浮蓮等。再在水中放養適量魚蝦和水禽,適時收獲水產品,使水體保持一個較為穩定生態環境,從而獲得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2.水生植物栽植質量控制關鍵要點
2.1嚴格控制栽植土和栽培基質的要點:
1)栽植土的理化性狀和結構應符合設計要求,栽培基質配比應能滿足水生植物生長和開花要求;
2)栽培土和栽培基質不得含有污染水質的成分;
3)飲用水源水域采用的栽植土和栽培基質,栽植前必須經有資質的化驗室化驗,取得化驗結果后方能栽植。
2.2重點檢查栽植槽防滲材料的鋪設和栽植層施工質量的要點:
1)栽植槽的防滲設施設置的高程、尺寸、范圍以及與其他部位或岸坡的連接等,都應符合主體工程設計要求;
2)栽植土層或栽培基質厚度,有設計要求均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設計要求的應≥50cm。
2.3栽植和工程養護的控制要點:
1)栽植種類、品種和單位面積栽植數應符合設計要求或合同約定;
2)栽植范圍基本符合設計要求,點景栽植配置合理,觀賞效果好;
3)栽植后生長出新苗期間應控制水位,防止新生苗(株)因水淹沒窒息死苗;
4)水生植物生長期間應防除水中雜草,應調節好水質防止污濁,水生植物病蟲害應采用生物防治,在飲用水源水域實施防治措施時,嚴禁使用化學農藥。
2.4栽種水生植物,必須掌握一些原則,使其生長良好。
1)日照:大多數水生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尤其是生長期(即每年四至十月之間),如陽光照射不足,會發生徒長、葉小而薄、不開花等現象。
2)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須底土外,栽植其它種類的水生植物,須用田土、池塘爛泥等有機黏質土做為底土,在表層鋪蓋直徑一至二公分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動造成水混濁現象。
3)施肥:以油粕、骨粉的玉肥作為基肥,約放四、五個玉肥于容器角落即可,水邊植物不須基肥。追肥則以化學肥料代替有機肥,以避免污染水質,用量較一般植物稀薄十倍。
4)水位:水生植物依生長習性不同,對水深的要求也不同。
漂浮植物最簡單,僅須足夠的水深使其漂?。怀了参飫t水高必須超過植株,使莖葉自然伸展。水邊植物則保持土壤濕潤、稍呈積水狀態。挺水植物因莖葉會挺出水面,須保持五十公分至一公尺左右的水深。浮水植物較麻煩,水位高低須依莖梗長短調整,使葉浮于水面呈自然狀態為佳。
5)疏除:若同一水池中混合栽植各類水生植物,必須定時疏除繁殖快速的種類,以免覆滿水面,影響睡蓮或其它沉水植物的生長;浮水植物過大時,葉面互相遮蓋時,也必須進行分株。
6)換水:為避免蚊蟲孳生或水質惡化,當用水發生混濁時,即必須換水,夏季則須增加換水次數。
水生植物的養護主要是水分管理,沉水、浮水、浮葉植物從起苗到種植過程都不能長時間離開水,尤其是炎熱的夏天施工,苗木在運輸過程中要做好降溫保濕工作,確保植物體表濕潤,做到先灌水,后種植。如不能及時灌水,則只能延期種植。挺水植物和濕生植物種植后要及時灌水,如水系不能及時灌水的,要經常澆水,使土壤水分保持過飽和狀態。
參考文獻
王飛超,文劍平.水生觀賞植物在園林水景中的應用【J】.林業實用技術,2006
篇8
關鍵詞:水景園林景觀效應原則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aesthetic appeal,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landscape designers use water to the clever,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and introduced to wat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ndscape effect of water and water scene in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water scene in the garden landscape planning in the role.
Keywords: water scene, landscape ,effect ,principle ,role
中圖分類號:K92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我國自古以來則非常注重水體,在園林設計的書籍內經常提到“一池三山”、“無園不水”、“清泉石上流”等設計理念。涓涓細流可給景色注入生機使山石草木靈動起來,并可對影成雙、虛實相生,在園林景觀中以水環繞建筑物,可產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鄉情趣,而水景則被定義為園林營造的一種方式,其是以水為主體,輔以植物、動物、雕塑等裝飾,用各種材料人工構筑的水池、瀑布、噴泉等構成室內外水體景觀。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水景越來越多的被利用,水景工程也由傳統園林建筑的配套工程,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工程,在其施工中應結合其自身特征,掌握施工要點方能最終得出令人滿意的水景。
一、水景的景觀效應
1、基底作用
廣闊的水面,能夠起到托浮水中景觀的基底作用,即使水面不大,也能在整個空間中感受到其面的效果,水面仍然能夠作為岸畔或者水中景物的基底作用,產生倒影,擴大和豐富整個視覺空間。
2、系帶作用
水面能將不同的景點和園林空間聯系起來進而產生整體的效果。水體的連接作用主要有2 種類型,一種是線型系帶作用,另一種是面型系帶作用。如杭州西湖的帶狀水面蜿蜒了數千米,一直可達平山堂。如今,許多公園內部的景點也都依水而建,使整個水面和周圍的景點好像一條翡翠項鏈一樣,顆顆美麗,并且具有整體性。
3、焦點作用
跌落的瀑布、噴涌的噴泉等動態形式的水都具有吸引人的注意力的作用。在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處理好它們與環境的比例和尺度等關系外,還要考慮其位置關系。通常都是將水景安排在空間醒目或者視線比較容易集中的地方。這樣,水景才能充分發揮其焦點作用,常見的形式有噴泉、水簾水墻等。
二、水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
1、理通水系,切忌死水一團
“疏水之去由,察水之來歷”。水景是現代人對古代風水的延伸,在選址時一定先察源頭,既要疏導水的出路,又要考察水的來源,不可成為一團死水,否則藻類滋生、水質渾濁、顏色黯淡,影響觀感,甚至達到人體感官難以接受的程度。
2、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注意安全性
水景可賞、可游、可樂,在立意時一定要明確其功能。
水體在公園、地產項目中的應用日趨廣泛,在滿足水景觀賞、游憩功能的同時,必須注意其設施的安全性。硬底人工水體近岸2.0 m范圍內的水深不得大于0.7 m,達不到此要求的應設護欄; 無護欄的園橋、汀步附近2.0 m范圍內的水深不得大于0.5 m。人造瀑布主體的基礎和結構要牢固。
3、注重水體與周圍環境元素的滲透,增強人的親水性
水體雖可單獨作為園林的主體,但和亭、橋、建筑物、雕塑、植物、景石等其他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將會創造出獨具風格的園林景觀。當人們進入到與周圍環境相搭配的水景,將會感受到“人水合一”、“人景合一”。國內地產界近年來流行“親水”風,即以自然或人造水景、湖泊為樓盤的主要賣點。
4、保證施工操作的可行性和生態性
水景工程的施工包括水系的規劃,閘閥、駁岸、護坡、水池等基礎設備及植物、構筑物和聲控、光控等配套設施,涉及到結構、防滲等技術性強的專業領域,在營造時要堅持科學性的原則,保證施工操作技術的可行性。
中國園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進行水景營造時,也應注重生態效應,如編柳拋石護坡和竹樁駁岸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5、注意運行的經濟性
(1)根據水景所處位置的不同,選擇合理的取水方式,如引用自來水、江湖水或地下水等;
(2)科學地選擇給水管材和合理地布置管網;
(3)進行水的循環利用和再利用,如人工水池、噴泉和瀑布等;
(4)合理設置噴泉、人工瀑布等的開放時間。
三、水景在園林景觀規劃中的作用
1、環境空間的活化。一片空地,無容納任何參照物,就不能稱其為空間。但是,一旦容納了某些實物,并因著這些實物的結合便形成了空間,可見空間的基本屬性是容納??臻g正因為容納了實物,而有了這些實物及其組合所產生的某些特征。景觀空間正因為添加了水這一元素,而使景觀空間具有了水的活性,景觀空間因此而活化。園林水景帶給人們最直接的就是視覺上的感受。在有限的空間中,水景通過各類組合使我們能夠盡情發揮,通過將各類自然水體以不同形式融合,再加以人工的處理,就達成了活化景觀空間的目的。
(1)拓展空間,大面積的水體,對景觀空間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首先,水充分發揮了其無形的特點,其若虛似無的形態模糊了景觀空間的界限,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山水一體,大大延展了園林景觀的視覺范圍。其次,水上的景配上水中的倒影,特別是應用各類燈光效果布置成的夜景,既給水面營造出光輝與律動,還豐富和擴展了景觀空間,產生深遠、開闊的感覺。面狀的水在景觀環境中常采用規則或不規則式,或者由多個大小不一的水池組成立體水池,造成視覺上由一變二,由二變多的效果,大大拓展了空間。
(2)引導空間,點式水景具靈活且小巧特性。在環境布置中常與花壇、親平臺、小品等結合,構成噴泉、小瀑布、跌水等。在園林景觀空間中起到點睛作用,作為空間的焦點吸引人們的目光,而起著引導作用。線式水景一般采用動的活水,結合噴泉和河湖等形成景觀。依據其延展的不同可分為平直型和折型平直型如園林中的河、湖,具有方向(流向)性,自然而然引導人的視線,能成明確的軸線,清晰地劃分出園林空間的界限,用來作為自然的分界線,給人限分明的感覺又不顯得突兀。折型形態狹長而在某一流向上的展開和延伸,如隱時現于林中的溪流,蜿蜒曲折,深幽而含蓄,又不會破壞景觀的整體性、造景觀空間有明顯的分割。給人造成連綿不斷的空間印象。
(3)劃分空間的層次,水景表現上充分利用水本身的特點和其他要素的搭配,可營造出豐富的視覺層次。在園林水景中,首先可充分利用水的可塑性和樣的形態,將點、線、面上不同層面的水景串成一體;其次,利用水靈活多變特點,配合空間上縱橫向斷面的疊合及時間差,構成立體三維空間,形成立體景,再次,借助園林中其他要素制造景深從而獲得豐富的空間層次。
2、突出園林景觀主題特色。
(1)充分發揮水的特性。靜水常以湖、潭、池等形式出現。波平如鏡,微風拂過,波光粼粼,更烘托出靜。皓月當空時,天上水中兩輪明月交相輝映,同樣令人陶醉。靜水營造的是一種極靜的安詳氣氛,配合水榭、臨水平臺等休憩處所,為身處喧囂鬧市的人們創造出靜謐的思考環境。動態水指流水、瀑布、噴泉等景。動態水景充分反映出水青春洋溢的一面,在燈光、背景音樂的烘托下,使人也感染到了朝氣蓬勃、歡快向前的魅力。它調的是一種歡樂動感的氣氛,是適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供人們嬉玩、互動的場所。
(2)與其他環境要素的結合。水有時借助小品、雕塑、棧道平臺、橋、水榭、動植物等來突出所要表達的主題。水與構筑物的結合在中式園林中,水體常與臨水棧道平臺、橋、水榭結合在一起,既為人們提供了就近觀賞水和休憩的場所,也賦予水景特殊的涵義,形成了景觀的主題。水與小品、雕塑、山石的結合在歐式園林中,水體往往是和雕塑、規整的樹林、大面積平整的草坪等結合起來,共同塑造出完整的規則的視覺形象。有時水從雕塑中流出來,因應雕塑的形態造到不同的噴泉。雕塑和噴泉的結合常布置在水體的中央,形成園林景觀的主景。雕塑的題材表現出鮮明的時代風格,融合了水的特性,表達出有某種寓意。
參考文獻:
[1] 伊紅珊,劉輝芳. 石家莊泄洪渠河道生態設計[J]. 安徽農業科學, 2009,(14) .
[2] 丁自峰. 北方城市居住區水景地域性設計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09,(33) .
[3] 董曉璞,羅萌,蘆曉蕾. 西北地區城市水景設計探析[J]. 現代農業科技, 2009,(02) .
[4] 王鳳蘭,李敏婕,黃子鋒. 校園水體景觀改造研究——以廣州某高校為例[J]. 廣東農業科學, 2009,(11) .
[5] 伊紅珊. 城市水景的生態駁岸施工設計[J]. 河北林業科技, 2009,(02) .
[6] 伊紅珊. 城市水系景觀生態設計[J]. 河北林業科技, 2009,(04) .
[7] 王彤云. 北方城市中的水景設計[J]. 菏澤學院學報, 2010,(04) .
篇9
關鍵詞:園林施工;細節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膠州三里河公園是我處的一項比較重要的工程,在工程之初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方案,同時在總結上一次工程中存在著因多資源浪費事項后,因此這次,在這次生態景觀綠化工程中,施工管理人員有目的的進行科學的園林施工中細節問題的控制工作。本文主要針對本項目施工控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探討,并總結得出一些經驗以供參考。
二、膠州市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施工中的細節問題
1、工程概況
膠州三里河公園位于膠州市新城區,總占地面積31.8公頃。公園合理組織地形、水體、道路、建筑小品、自然植被等景觀要素,展示出“一心兩橋三園多丘十八景”的自然山水格局,成為具現代景觀特色、富歷史人文氣息、適宜人居住休閑娛樂的城市流水公園。
而作為膠州市自然植被工程部分,主要以景觀植物為造景主要素材,并沿河設置一系列的主題廣場、藝術小品、特色植物園和各種水上活動區,力圖在河道縱向上,營造出一種自然生態型的景觀序列,在狹長的用地范圍內創造出連續、動感的“長幅畫卷”的景觀特質;在河道橫斷面景觀配置上,分為河面、河灘、河堤、堤外綠化帶4部分,河面寬度1 000~1 200 m、河灘寬度50~200 m、河堤(濱河大道)24 m、堤外綠化帶寬度70 m,保持足夠的景深效果。
2、施工二次深化設計中的細節問題
在膠州市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的施工二次深化設計過程中,十分強調公園園林系統的規劃設計。而不是盲目地大量栽植大型樹木或者是古樹,卻使得這些栽植的數目很少成活,而且還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環境;或者雖然移栽成活了,但也是在砍去大量枝干的前提下成活的,這樣以來,樹木的恢復就會持續很長時間。
同時,膠州市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的施工二次深化設計嚴格按照無障礙原則。因為要想處理好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就必須遵循無障礙理念。尤其避免了刻意的營造景觀,人為不合理地設計一些障礙物,這樣是不合理的。
園林規劃設計水平往往對居住品質和能源消耗產生很大的影響。在膠州市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中,為提高施工二次深化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采取了更多的先進科技手段進行設計的輔助工作。首先,設計師在規劃設計階段使用建筑日照分析軟件。同時,設計時還考慮了通風系統的性能,這樣才能更好地降低相關能耗,有效節約資源。此外,在設計過程中還使用了計算機三維模擬技術,來做未來環境模擬,通過模擬結果調整規劃方案,最終得到滿意的結果。
另外,膠州市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在施工二次深化設計過中還對動態和靜態的交通狀況作出了良好的組織。尤其是在規劃設計車庫的時候,充分利用了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這樣就能使得能源消耗降得更低。
3、土石方施工的細節問題
1.表土清理。在膠州市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的土石方施工之前,需要按照工程設計要求將施工區域表土清除15cm,將工程施工區域的雜草等全部清除掉,然后需要對施工區域進行碾壓,碾壓要求保證壓實度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三。碾壓完成之后需要將工程施工區域的中邊樁放出。碾壓結束之后需要對地基進行加寬處理,地基四周各加寬0.5m,測量壓實后的地基厚度,將其控制在20cm左右,要求填充物顆粒直徑小于15cm,同時還需要保證基床部位不超過10cm,這樣才能保證最終的壓實效果。利用挖掘機以及運輸汽車將土方運到指定位置,安排專人對雜草以及樹根進行處理。土方處理完畢之后需要用推土機對施工區域進行粗推平處理,利用人工進行整平處理以及邊線清理。然后需要在施工區域上建立白灰墩,同時還需要對填土松鋪厚度進行控制,將所需儀器調整就緒,留作后續使用。
2.填土含水量檢查。要保證在土質最佳含水量的百分之二左右對土質進行壓實;如果在壓實過程中土質含水量較少,那么需要補充土質中的水分,可以使用灑水機對土均勻灑水,同時還需要用旋耕機對土進行攪拌,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土方前一天在土方表面灑水,然后讓水自動滲透到土中,然后再使用,如果土中含水量較高,那么就需要除去土中多余的水分,可以采取將土攤開晾曬的方法解決。
3.松鋪厚度和填料的控制。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土方地基厚度進行嚴格控制,每層厚度不能超過20cm,如果使用的材料中存在體積較大的硬質巖,那么需要其剔除,要保證所使用材料中單位材料個體直徑不能超過15cm,基床部位要小于10cm。在地基施工之前需要對地基使用材料進行測試,保證所使用材料符合道理設計要求,要求土方最小CBR值和工程設計相符。在使用不同土質材料進行鋪設過程中需要注意材料分層,要使用相同材料填充時同一材料連續厚度不能夠超過50cm。盡量避免同一材料使用過多層數。
4、園林景觀施工的細節問題
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細節問題以及其處理措施
4.1
土方工程
4.1.1
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
土方工程根據其使用期限可分為永久性工程和臨時性工程兩組,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土方工程,都要求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密實度,使工程質量和藝術造型都符合原設計要求。同時施工中還要遵守有關的技術規范和原設計的各項要求,以保證工程的穩定和持久。
4.1.2
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
①栽植土質量不符合要求
分析:
在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或為了節約成本,或因為對于一些植物生長要求不了解,往往會采用一些不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導致植物的成活率不高或者生長勢不好,處于亞健康狀態。
措施:
1、在設計中要對植物栽培土壤質量的要求做出明確說明,例如其對土壤水、肥、熱、氣的要求。
2、栽植土要選用結構疏松通氣、理化性能較好的、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以為植物提供充足的養料,
避免使用保水能力差的沙質土壤或粘性較重的土壤。
3、在種植前對鹽堿成分過高或者營養成分較低的栽植土壤進行改良或施加營養土。
②回填土方局部或大面積沉降
分析:
1、回填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混有碎石、淤泥質土、建筑垃圾等物質作為填料,填土不易被夯實從而造成沉降。
2、回填土含水量過多或過少均會對其造成影響,因為無法達到最佳含水量下的夯實密實要求。
3、與施工季節有關,在冬季施工,基底土質受凍,而未在其解凍前就作為回填土回用,就像回填了凍土塊一樣。
措施:
1、回填土要選擇合適的土料,避免采用含有大量碎石、淤泥質土、凍土塊、建筑垃圾、有機物含量大于
5%的雜土作為填料。
2、填土的密實度
要根據工程的性質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回填土的壓實系數由干密度來控制。
3、加強對回填土料的質量、含水量、施工操作規范和壓實密度實度的現場檢驗,按照規定取樣,嚴格按照每道工序的質量要求進行控制。
4、對于含水量較大,不能達到要求的土層,可以采用晾干、風干、翻松或均
現沉降現象;打底及造型選用的混凝土質量太差;
鋼絲網鋪設不當,分塊過多,相互之間連接不密切等等。
措施:
1、在施工過程中處理好基礎,如果遇到軟質地基或者基礎層鯉魚水中,則要進行樁基處理。
2、打底及造型選用的混凝土要質量要符合設計要求。
3、鋼絲網鋪設時盡量減少分塊、應用木槌和其他工具造型。
4.3
園林水景工程
4.3.1
水景施工技術
園林水體要求穩定、美觀的水岸以維持陸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積比例,防止陸地被淹沒或者水岸坍塌而擴大水面。
4.3.2
園林水景工程中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措施
①水池未進行試水
分析:
試水工作應在水池全部施工完成后方可進行。試水的主要目的是檢查結構的安全度,檢查施工質量。
措施:
試水時應先將管道封閉。池頂放水入池,入水分幾次進水,視具體情況,控制每次的進水高度。灌水至設計標高后,停1d,進行外觀檢查,做好水面高度標記,連續觀察7d,水位無明顯降落及外表無滲漏方為合格。
②施工不善,水景污染
分析:
園林水景仿天然水景而成,為園林曾添了不少情趣,但其水質易受到污染惡化。
措施:
1、所有管道進行嚴格防腐處理。
2、管道安裝完畢后,水池內必須沖洗干凈。
3、每7-15d換水清理一次,進行中水處理,降低N、P含量。
4、用指定化學藥劑對水質進行凈化處理。
4.4
園林給水排水工程
園林中的用水點較為分散,用水點分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變化較大,所以園林給水過程中水質可以根據用途的不同分別處理。園林排水工程情況也和城市排水系統情況有些差別,園林排水作業主要有搜集輸送天然降水、廢水和污水,以及污水的處理和排放。從排水工程設施來看,主要有作為排水工程主體部分的排水管渠和作為水體凈化的污水處理設施。因此在排水類型、排水方式、排水量構成、排水工程構筑物等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園林的給水排水主要問題是如何合理布置管道結構,必須使用過濾設備,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沖刷等。
4.5
大樹移植工程
大樹移植工程是指對胸徑為10cm以上,樹高4m以上的大型樹木的移植工作。只是在城市綠化過程中,
為了提高樹木造景效果經常采用的重要技術措施。大樹移植能在最短時間內改善環境景觀,較快的發揮園林樹木的效應。大樹工程移植過程中主要要注意起苗過程,仔細認真,按照規定帶足根系,使植物不受損毀。植樹過程中深度要符合要求,搗實覆土,避免樹木種植后不久出現傾斜。
5、日常養護的細節問題
在膠州市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建設過程中,當工程全部建設完成之后,還通過鞏固成果,使其充分發揮本身的作用,尤其是不能輕視后期的養護工作。雖然說建設很重要,但是養護工作的重要性還要超過建設,因此對于園林的養護工作十分有必要。園林養護工作的內容大致有:澆水、整形修剪、防治蟲害、除草松土。植物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缺少了水,但是不一樣的植物對于水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另外,在不同季節植物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要詳細分析植物的實際情況,做好及時澆水工作。接著依據園區內栽種的植物來決定到底需要澆多少水。品種不同的花木,對于水分的需求也不相同。抗旱力強的植物對于水分的需求比較少,而蔭生植物對于水分的需求則比較多,還有淺根系植物由于抗旱力弱,因此澆水時多澆一些。養護質量的管理是園林建設中獨特的一面。
對于膠州市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而言,植物的成長期往往比施工建設時間要長,另外還有很多植物都是在完成基本建設以后才可以栽種的,所以,在施工完成的很長時間以后,園林的建設質量才可以逐漸固定下來。這一特點使得養護質量的管理成為園林建設質量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養護質量的管理有四個基本步驟:對規程進行確立;開始執行規程;對執行情況進行詳細檢查;重新對規程進行修訂或者是對違規行為進行糾正。
6、本次三里河公園自然植被工程施工工程的特點
三里河公園設計的植物品種共有百余種,根據場地的空間特征,植物的觀賞特性及生態類型,將公園分為18個主題景觀區,分別是:綠蔭暢響、凌波望月、碧水銀灘、銀湖連檣、春華秋實、星海棧橋、靈島浮翠、春拂瑤臺、水瀑嘉蔭、藝苑花語、玉菘傲霜、山溪石磬、葦花秋水、秧歌歡舞、幽篁清聽、介亭春樹、波緣怡境、柳影花堤。三里河公園地形起伏較大,高點與低點高差相差10余米,因此在栽種植物時,因地制宜、因需選種、因勢賦形,喬、灌、花草、藤本植物合理搭配,常綠、落葉樹種適當配比,形成了高低錯落、季相豐富的復層混交的植物群落,使植物在觀賞性、生態性上有機結合。
三、結束語
總之,三里河公園綠化施工中注意了植物的合理布局及其品種與色澤的搭配,并做到了因地制宜、因需選種、因勢賦形。喬木、灌木、草本、藤本、常綠樹、落葉樹、彩葉樹按一定比例配置,形成了一個和諧有序、穩定的群落,植物季相變化豐富,使公園成為城市居民或游人造訪最多、停留時間最長的城市綠色空間。
參考文獻:
[1] 林劍榮. 園林綠化施工技術要點及保障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2(12).
[2] 鐘蕙. 探討園林綠化施工技術管理弊端及改進措施[J]. 華章. 2012(11).
[3] 肖恩,楊家成. 園林綠化施工要點與技術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10).
[4] 周大群,潘和明. 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技術管理探究[J].中華民居. 2012(02).
[5] 何潤. 關于園林綠化施工的質量管理與技術規范的研究[J].現代園藝. 2012(06).
篇10
關鍵詞: 房地產; 園林景觀; 成本控制
近年來,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飛速發展,與之相應的房地產園林景觀行業也取得了快速發展。小區園林建設的升級,對于美化環境和改善業主生活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房地產園林環境不經意中成為消費者判別住宅產品優劣的重要標準和購房取向的重要參考,而房地產商則往往把小區景觀規劃建設視作塑造樓盤營銷環境的最有效手段,好的園林景觀規劃建設,能促使樓盤附加值得到全面提升。于是各開發項目紛紛加大力度打造各式風情的園林廣場、花園景觀,把一座座小區點綴得美輪美奐。但是,在房地產園林景觀營建的過程中,如果只講究質量和藝術效果,而不有效的控制成本,無形中會引起開發成本和房價猛增等現象的產生。
因此,如何在園林工程設計、建設及后期養護過程中節約資金,合理計算園林工程造價,建設耗費少、成果大,又使居民獲得滿意的園林景觀,成了營建商十分關注的問題。
1 設計過程成本控制
景觀設計造就了好的園林建設與美好的舒適環境。房地產對于園林的設計是與經濟相掛鉤的,如果園林造價低,就會影響效果,而造價過高,又會給開發商增大成本。因此,在規劃設計階段進行充分論證,對設計的思路、特色、功能,單方造價指標(如硬景與綠化所占造價比例),各項綠化指標,中長期及四季觀賞效果,樹種配置原則,建設成本及維護管理費用的計算等內容作出詳細評價,可減少園林建設的浪費,尤其在景觀作品的設計要素――地形、水景、道路、小品、植物等方面要結合樓盤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論證,對這些設計元素進行綜合取舍合理配置,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是控制成本的一個有力手段。所以首先對方案文本設計招投標工作的評判以及設計單位的選擇至關重要。
1.1 地形設計與成本關系
在小區環境地形設計過程方案考慮上,首先要滿足園林功能的要求,其次要考慮到實現園林功能的成本。這就要求做到“利用為主,改造為輔,因地制宜,順其自然”的原則,避免進行大規模地形改造工程。地形設計中不一定要把地面都堆平,要充分考慮與樓盤環境的和諧統一,充分保護與合理利用樓盤環境中原有的地形、地貌、地物,對原有的自然地形盡量從現狀出發加以利用,通過“以山就勢”、“以坡就勢”的設計理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地形。通過保持場地原有的地貌特征,盡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既節省了工程費用,又能夠凸現自己的特色。
1.2 水景設計與成本關系
水景的設計,可以使社區環境充滿靈氣,平添休閑氣氛。近年來,各類樓盤都以自然或人造水景、湖泊為主要賣點,更為能以“未來親水景觀”樓盤自居而自豪,房地產開發中水景住宅成為一大熱點。但在住宅環境水景的設計中,如果只考慮到水景營建初期的美觀、豪華,而忽視了水體景觀較高的運行成本以及后期較高的維護管理費用,長此以往,由于發展商難以支撐而就會導致園林水景逐漸變成石板旱溪景觀,還有水系施工質量通病引起的維修費用等,而且由于目前大多設計做不到循環利用,對水資源的浪費很大。因此,小區在營造水景時,要有長遠考慮,不能圖一時之亮點,設計中的水景面積在整體環境景觀中所占比例不宜過大,在滿足營銷及點綴的基礎上盡量縮小水域面積。
1.3 道路設計與成本關系
道路是住宅區環境的構成框架,它除了具備疏導居住區交通、組織居住區空間的功能外,還由于各式各樣的道路鋪裝形式,使道路本身也構成居住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因此,在進行居住區道路設計時,有必要對道路的鋪裝材質進行科學考慮,根據小區的道路級別和所在各區的特點,選用不同的鋪裝面層。如區內干路(消防路)可能較為順直,由混凝土、瀝青等耐壓材料鋪裝單價成本不高; 而宅間路則富于變化,由石板、裝飾混凝土、卵石等自然材料鋪裝而成。要避免不考慮實際功能,一味追求華麗氣派,不分場合大量使用價格昂貴的花崗巖鋪裝,以減少前期建設成本和花崗巖遭損毀后的更換成本。
1.4 景觀小品設計與成本關系
景觀小品是指體量小巧,有一定使用價值和裝飾作用的建筑、游憩、觀賞設施和指示性標志物,具有組合空間、美化環境、方便居民生活等作用。由于景觀小品造價低,對居民區的環境美化作用顯著,所以小品設計及運用日益受到重視。但住宅區中景觀小品的設計量要少,景要巧,忌諱奢華,切實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要分布合理,設置的地點要恰如其分,保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不能無原則濫用,尤其要嚴格控制雕塑及亭、廊、花架等構筑物的數量,應貫徹“植物造景為主,園林建筑為輔”的原則,以提高園林價值,有效控制建設成本。
1.5 綠化設計與成本關系
在住宅區的整體環境中,綠化種植占很大的比例,一般住宅區的綠化比率應在30%左右,高檔住宅區甚至高達50%,綠化種植設計是否合理對于住宅區景觀成本有較大影響。種植設計中要堅持喬、灌、草結合的配置原則,并合理控制草坪所占比例; 設計中要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不要盲目選用貴重樹種,而選擇鄉土樹種綠化小區不僅可以降低住宅區綠化成本,也容易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 設計中選用的大規格苗木數量不宜過大,不搞“高價建綠”,在入口處、中心廣場及綠地重要位置適當點綴即可; 設計中應控制草花的擺放數量,代之以木本花卉,草花應為點綴,不適合大面積使用。
2施工過程成本控制
在房地產企業自行施工景觀過程中,為了通過有效的途徑來控制成本,就需要景觀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遵循成本控制的相關原則,在執行工程質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有計劃地組織施工過程,合理制訂施工方案、控制施工進度、嚴格加強質量管理、降低材料成本,把各項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的范圍之內,力求將成本、費用降到最低。
2.1 施工方案
住宅區園林景觀工程建設前期需制訂科學實際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同,工期就會不同,合理的工期,將使項目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水平。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著工程成本的提高。制訂施工方案時,要聯系工程項目的規模、性質、復雜程度、現場等因素綜合考慮??梢酝瑫r制訂幾個施工方案,進行比較,從中優選最合理、最經濟的一個,施工方案的優化選擇是施工企業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徑。
2.2 施工進度
施工進度控制是住宅區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點控制目標之一。進度快則各方面管理費用節省,也可較快實現景觀展示要求,為營銷爭取先機;若工期延誤則管理成本增加及造成展示延遲,不利營銷創利。要求項目經理和工程技術人員在既定的工期內,編制出最優的施工進度計劃,在執行該計劃的過程中,經常檢查施工實際情況,并將其與計劃進度相比較,若出現偏差,便分析產生的原因和對工期的影響程度,制訂出必要的調整措施,修改原計劃,不斷地如此循環,直至工程竣工驗收。它是保證景觀工程項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資源供應、節約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2.3 工程質量
在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嚴把工程質量關,加強施工工序的質量自檢和管理工作,真正把質量管理貫徹到整個過程中。采取一切可能的防范措施,消除質量隱患,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絕返工現象的發生,避免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尤其對綠化土質、綠化苗木質量、土球大小以及苗木的栽植質量把關要更加嚴格,否則可能會導致苗木死亡。這樣,不僅損害了工程形象,還增加了工程成本。
2.4 材料成本
景觀工程材料成本在整個項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達70% 左右,而且有較大的節約潛力,往往在其他成本項目(如人工費、機械費等)費用增加時,要靠材料成本的節約來彌補。因此,材料成本的節約,也是降低項目成本的關鍵。在購買工程材料時,要通過市場行情的調查研究,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貨比三家,擇優購料; 而且要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以降低運輸成本。同時要安排好材料進出場的時間,加強現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植物方面要盡量減少過夜苗和苗木損耗。
3 養護過程成本控制
小區園林景觀的經濟性,既要顧及造園工程近期的建造成本,這關系到售價和開發利潤; 更要顧及長期的養護成本,這關系到物業管理費用。整體工程項目應以便于養護管理作為必要的標準,盡量使園林景觀在日常養護和運營中,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若忽視養護管理問題,過高的園林維護成本成為壓在物業管理公司肩上的重擔,進一步又是加壓在業主身上的一筆物業管理費用。尤其是在綠化種植方面,由于景觀設計師在作種植設計時,往往很少考慮今后養護成本,因此,許多建成的綠地在養護管理時令養護人員叫苦不迭和開支大增。有的小區綠化,由于建設成本和建成后維護管理費用超過單位經濟實力,只有低水平維護,最后觀賞效果不理想,很多應有的功能喪失,有的草坪被雜草擠占,綠化帶太多難以很好修剪,蛀莖害蟲易為害難以防治等。一些小區的綠化設計方案廣泛采用大色塊、大草坪,且大量應用造型植物,這些因素都使后期管理成本有不同程度提高。另外住宅區環境中的人工湖維護費用也比較高,水費、電費的消耗都很大,若來不及維護,造成蚊蟲孳生等,這也會給小區的業主們帶來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