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企業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4-02-18 17:48: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糧食企業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勞動用工管理

企業的運行模式為租賃經營,實行全員聘用制,簽訂勞動合同。

(一)基層糧食購銷企業的租賃經營者,由糧食購銷公司總經理提名,經局有關科室考察,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由糧食購銷公司聘用,聘期以租賃合同為準。

(二)基層糧食購銷企業的經營管理層由租賃經營者提名,局有關科室考察后,經糧食購銷公司經理辦公會議研究,報請局長辦公會議備案,由所在企業聘用,實行一年一聘。

(三)基層糧食購銷企業總賬會計由糧食購銷公司總經理和財務審監部門提名推薦,人事、紀檢部門進行資格審查,經局長辦公會議研究同意后在系統內實行委派制。企業出納員由財務審監部門提名推薦,由所在企業聘用。

(四)對糧食購銷企業競爭上崗聘用的管理和業務人員,企業聘用期滿后,根據其工作表現和年度考核測評情況,符合聘用條件的,繼續聘用;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應與其辦理解聘手續。各企業新增或調整人員,必須經區局書面同意后,由局辦公室通知相關企業辦理用工或解聘手續,并簽訂勞動用工或解聘合同。未經區局同意招聘的人員,所聘人員區局不予承認。

(五)企業由于工作需要,需新增有關崗位工作人員的,由企業每年3月底前,向局辦公室提出下一個糧食年度用工書面申請,并填寫新增人員申報表,經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批準后,根據企業所需工作崗位要求的條件,按照公開招考、競爭上崗的原則,由區局負責組織招考和錄用。新錄用人員與用人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完善相關聘用手續,享受在崗員工同崗人員有關待遇。對特殊崗位需要聘用人員的,經局長辦公會議研究可實行一事一議。實行人事年報制度。

(六)糧食購銷企業必須按規定及時為聘用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有條件的單位,要積極為員工交納工傷、生育、失業等保險,以解決企業和員工后顧之憂。其中應由個人繳納部分,必須由員工個人繳納,企業不得為其代墊。

(七)杜絕任何形式的人事勞動關系掛靠。各基層購銷企業不得為非聘用人員提供勞動用工關系、養老保險手續的掛靠,否則,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均由承租人及責任人承擔,造成不良后果的將追究責任。

二、工資及分配管理

篇2

[關鍵詞] 食品衛生;公共衛生管理;監督

[中圖分類號]R15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8(a)-198-03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hygiene management in the railway enterprise

LI Ming1, MA Lanyun2

(1.Ji'nan Railway Institute for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Ji'nan 250031, China; 2.Ji'nan Railway Institut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nan 25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hygiene management at different levels of quantitative factors in the railway enterpris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or hint to the policy-makers. Method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found in health inspection and the status quo. Results: There were many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to implement the quantify levels of food hygien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railway companies. Conclusion: The system can b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by increasing publicity, evaluating the rank firstly and then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strict hygienic permission examination, establishing an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so on.

[Key words] Food hygiene;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Inspection

食品衛生涉及每一個人的健康,食品衛生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部門、食品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作。為了合理配置衛生人力資源,鼓勵企業自律,自2002年衛生部發出通知實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以來,鐵路企業衛生監督機構就著手開展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的相關工作,但進展緩慢。隨著2007版量化評分表的公布和使用,量化評分的標準更加完備。近期個別鐵路地區開始對旅客列車餐車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但是全國各地區差異很大,大多數鐵路地區停留在只評A級單位的水平上,而且鋪開的面不廣[1]。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筆者對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有利條件、不利因素和對策進行了分析,以期給決策者提供參考或提示。

1 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不利因素

1.1 各方重視程度不夠

首先,企業管理者主要注重生產效益和生產安全,對生活保障和服務水平沒有放到突出的位置,致使衛生監督管理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也就沒有具體的行動。其次,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有畏難情緒,企業效益不好,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需要一定的資金進行改造,考慮成本控制的問題,難度會更大,只好不再提出要求,致使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推行受阻。另外,食品加工經營單位在鐵路內部屬于后勤單位,為生產一線服務,管理者認為服務到位就可以了,服務質量要求不高,從主觀上不重視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最后,鐵路衛生監督機構也沒有足夠重視或力不從心,轄區經營網點太多,每個點都要評級、改造、驗收,工作量明顯加大,現有監督力量有限,經費不足,認為應該先保證現有工作不出問題,所以對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采取了延后的做法。

1.2 宣傳力度不夠

雖然鐵路衛生監督機構開設了培訓班,對監督人員、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和一部分從業人員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并分發了宣傳材料,但是,單位衛生管理人員學習不深入,企業主要負責人不知道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造成申請資金投入少和無投入,并且社會知曉率低,未形成社會普遍要求。北京市公眾認知情況調查表明,公眾對實施該制度總體認知率還很低[2]。

1.3 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

鐵路企業本身就是一個以運輸生產為主的單位,對于主業以外的部門管理革新缺乏積極性,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到運輸生產上,在近幾年運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無暇顧及后勤服務性部門,加之宣傳跟不上,監督機構的呼吁不及時,決策者認為雖然節約了監督成本,但是增加了食品經營投入,對整個鐵路企業來說意義不大。

1.4 資金投入不足,效益不顯著

推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要求進行軟件、硬件設施的改造和更新,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資金,而投入的資金產生不出直接的經濟效益,反映在服務質量上也不明顯,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效益不顯著,也是造成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1.5 不符合標準的單位難以取締

在企業內部,考慮到職工群眾的生活便利,尤其在偏僻小車站,若取締了職工食堂,職工就無法就餐,無法保證運輸安全。衛生條件差總比沒有飯吃要好。鐵路監督機構和餐飲經營單位有共同的上級領導,執行取締難度很大。因此,監督人員也有懈怠情緒。

1.6 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要求偏高[3]

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要求偏高,鐵路許多小加工經營單位難以達標,使推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難度加大。它們是為了方便職工而設,沒有競爭對手,也不以盈利為目的,分級與不分級對它們來說沒有很大的關系,即使列車餐車分出不同等級,但是,每列列車只掛一節餐車,沒有競爭者,也達不到讓消費者對其進行優勝劣汰選擇的目的。

2 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有利因素

2.1 政令暢通是實施的保證

鐵路組織機構嚴密,管理嚴格,上級組織下文件,下級組織堅決執行,可以從鐵道部或鐵路局下文件,限期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效果會很好。

2.2 有強有力的宣傳工具

鐵道報、鐵路電視臺、車站和列車廣播室、局域辦公網、單位宣傳欄等多種宣傳媒體或媒介,都應加強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宣傳,有很暢通的渠道,宣傳全方位,效果更明顯,有了廣泛的宣傳發動,才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2.3 鐵路食品加工單位軟、硬件設施較完備

鐵路食品加工單位軟硬件設施較完備,多數不需要大規模改造,資金投入相對較少,日常管理較全面,有一整套管理制度,衛生管理水平較地方同等規模的餐館高,日常考核較連續,考核獎懲制度能落實到實處。

2.4 地方政府推行后能起到帶動作用

地方餐飲企業掛出衛生等級標牌后,對不知道衛生評級的鐵路職工和管理者都是全新的事物,會促進他們的學習和探討,從而使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與之比較,激發他們把自己經營管理的餐飲網點評定衛生等級的積極性。

2.5 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成果

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投入了大量物資,加工經營場所衛生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食品加工設施有了更新,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得到健全和落實,臺賬資料逐步完善,而且成了長效機制,借此良機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會更加順利。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人們的衛生意識逐漸增強,奧運會期間的各種保障衛生的做法在延續,人們要求食品衛生安全的呼聲隨著奶粉事件的出現更加高漲,這都有利于該制度的推行和實施。

3 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對策

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要加大宣傳力度。只有少數食品衛生管理員通過培訓,了解衛生分級管理制度,絕大多數負責人和從業人員不知道這項制度,更不用說廣大普通職工。所以,應加大宣傳力度,使從業人員和多數普通職工都了解這項制度的內容和作用,才能為這項制度的推行創造良好的氛圍。鐵路應利用宣傳工具多樣化的優勢,多方位加以宣傳,提高職工、家屬和旅客的知曉率,為實施該制度打好群眾基礎。

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不應拘泥于評分表,可允許有缺項,全面評級、推開,一旦被評級別較低,企業就會引起重視,更有利于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工作的開展和衛生狀況的改善。實施該制度的最終目的就是在現有衛生監督人力資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保證監督質量,逐步改善食品衛生安全,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健康。衛生質量是否改善是實施該制度成功與否的關鍵。允許企業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也是符合現實的。

嚴格把好衛生許可關,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許可,使經營者自覺進行設施和管理的改進,這樣使容易改進的關鍵項目先整改到位,對于確實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才能改進的項目,在評估了該關鍵項對該企業危險性不大的情況下,可以放寬改進時限,邊經營邊整改,但應對員工作出該關鍵項的風險提示或警示,在操作時注意,防止由此產生問題。

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應建立激勵機制,與企業主要負責人考核評先掛鉤,鐵路許多站段已經將衛生管理納入每月和每季度的綜合量化考核,而且分值較高,若發生食品衛生安全事故,年終先進一票否決。若實行衛生信譽度上等級有獎,降低等級處罰的激勵約束措施,企業負責人就會有積極性。

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宜先易后難,逐步推開。對于行車公寓、酒店、大型食堂先行評級掛牌,然后對中、小食堂、餐車、伙食團(指鐵路內小車站或工區內有3名以下炊事人員、30名以下就餐者用餐的小型食堂)進行評級。對10名以下就餐的小伙食團可以杜絕發生食物中毒為底線,對其供餐的品種進行限制,只允許做熱菜,禁止冷拼菜,然后適當放寬量化評分表上對硬件的要求,如機械設備、水池數量等。

鐵路企業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應加強企業的主動參與意識。食物中毒是影響運輸生產的事情,如果行車人員發生食物中毒,就成為行車安全隱患,所以企業負責人應提高認識,為保障職工家屬和旅客的健康,保障運輸安全,也應該做好食品衛生安全這項工作。

評級后應留出一定的過渡期,作為整改期,循序漸進地改造,然后從監督頻次上逐漸調整,讓企業適應監督模式的改變?,F在各類評級都只有監督機構和被評級單位知道,未評級單位不知道具體情況,形不成“比、趕、超”的競賽效應。應該利用現代技術從互聯網或局域網信息,使他們相互了解評定情況,相互學習和借鑒,共同提高衛生水平。

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工作。為了節約衛生監督人力資源,避免重復工作,尤其是鐵路沿線點多、線長,網點相距幾十公里,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路上,在日常衛生監督過程中,對食品經營單位附帶進行日常衛生監督量化評分工作,積累數據,在全面評分時,就不必每個網點都去幾次,這樣既是一次宣傳,又節省了有限的人力和時間。

對全國鐵路系統而言,可按不同地區、不同餐飲類型[4],實行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以平衡地區差異和行業水平的差異,由各監督機構自行制訂評分標準,如列車餐車、中間站伙食團等,與地方餐飲單位有著不同的環境和內部管理模式,只要先評定出等級,便于監督管理,不斷提高衛生水平,就是最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李軍,宋仰東,張玉華,等.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A級單位評定問題分析[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7,19(2):141.

[2]田建新,常麗媛,高靜,等.北京市實施餐飲量化分級管理公眾認知情況調查[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7,19(5):411.

[3]陳解華,黃飚,龔大福,等.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效果淺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3,10(5):292.

篇3

一、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安全

糧食安全是政府行為,政府必須承擔起保障糧食安全的義務,切實履行建立糧食安全體系的職責,實現穩定糧食生產,穩定糧食供應,保障低收入階層糧食供給。首先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化、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市耕地和糧田面積逐步減少,而且減少幅度有逐年增大的趨勢,特別是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日益深入和生態建設的不斷發展,種植業生產將呈現蔬菜產業和其他高效優勢產品生產規模持續擴大、糧食生產規模逐漸縮減的趨向。目前,我市現有人口107萬,糧田面積69萬畝,人均僅0.65畝,因此,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嚴厲打擊非法占用和破壞耕地的行為,切實保護和建設好基本農田,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大力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改善糧食品種結構和質量。近年來,受結構調整和市場價格低迷的雙重影響,我國農業科技保障體系也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國家資助和將研究與推廣的重點由高產轉變為優質,由糧食作物轉向其他經濟作物,由此也導致了我國糧食生產能力的下降。到目前為止,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比任何時候都薄弱,大批糧食生產的先進實用技術不能得到及時推廣,糧食品種結構和質量不適應市場要求,缺乏市場競爭力,適銷對路的優質糧食和專用糧食,供不應求,一些質量較差的糧食滯銷,積壓較多。因此,大力推廣糧食優良品種種植,形成規模優勢,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及時市場行情,科學預測市場走向,引導農民合理種植,不失為提高糧食經濟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二、切實轉變職能,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今年,我省糧食全面放開,推向市場。要確保糧食安全,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徹底轉變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職能,把國有糧食企業推向市場,真正做到政企分開,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

(一)轉變職能,真正發揮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作用。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必然要觸及到政府糧食權力機構,如果其職能仍然不改變,繼續扮演集運動員和裁判員于一身的計劃經濟特殊角色,那么,不管改革搞得多么轟轟烈烈,都將是"換湯不換藥",名改實未改的徒勞行為,經不住市場經濟的沖擊。因此,改革必須先從轉變政府糧食機構職能入手,具體應調整為四大職能:第一大職能是負責制定糧食流通的政策法規。為本轄區搭建合法自由經營的平臺。第二大職能是負責隨時掌握糧食流通動態。全程跟蹤監督糧食行業執行政策法規情況,加強市場宏觀政策調控,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所賦予的職能,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執行力度,確保市場不亂,農民增產增收。第三大職能是掌管本級糧食安全。負責平時安全信息調查,安全體系建設、制定本級應急方案,掌握一批國有地方儲備糧庫以及應對戰爭等突發事件的糧食供應等工作。第四大職能是負責建立本級國有糧食企業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并使其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從而使其獲得最大的發展空間,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保證國有資產增值。從而,通過規范政府糧食機構職能,切實理順政企關系,真正實現"政企分開",使之成為完全意義上的政府糧食職能機關。

(二)積極培育龍頭骨干企業,充分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以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促進糧食流通,支持農業結構調整。要結合糧改,打破行政區域設置模式,采取兼并、合并、捆綁經營等形式,組建有一定規模和經濟實力的糧食購銷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外糧食市場流通。有條件的工商企業可考慮組建工貿一體化的集團公司,發展集團經營。要借鑒外地的成功經驗,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控制糧源,搞活經營。工業企業要努力優化產品結構,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以品牌為帶動,壯大企業實力,實現企業規模的擴張和產品技術的升級換代,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盡快把企業做大做強,以推動糧食經濟快速增長。

(三)構建私營網絡,不斷增強國家糧食體系的抗險力。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競爭,多元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加入WTO與市場多元化發展,建立私營糧食經濟已是大趨勢。目前,我國糧食經濟基本上還是停留在由國有糧食企業獨家搭臺唱戲的格局,這是一種不健全的也是經不起風浪的糧食市場經濟,必須在新組建國有糧食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糧食私營經濟,以激活糧食市場發育和補充國有糧食企業經營。一要完善允許發展私營糧食經濟的相關法規。在承認私營糧食企業合法性的同時,要以法規的形式明確私營糧食企業與國有糧食企業同為國家糧食經濟體系,為其開辟一片生存發展的空間。二要擴大私營糧食企業經營的自由度。要一視同仁,準予私營企業申辦企業、商標注冊和經營管理,使其獲得發育壯大的土壤。三要著眼長遠發展。隨著多元經濟的交融發展以及私營糧食企業的壯大,要準許私營糧食企業進行跨省市經營,以及允許與國有糧食企業"公平競爭"、"公私合營"、"相互兼并"、"私代公營"等多種形式發展。四要對私營糧食企業進行必要的規范管理。包括"規定企業經營規模,保證糧食質量安全,要求其在緊急狀態下聽從國家調度,切實引導私營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通過鼓勵私營糧食企業發展的辦法,扶持一批競爭力強的私營糧食企業,組成一個補充國有糧食企業的私營經濟網絡,進一步加固糧食經濟安全體系。

三、加強糧食市場監管力度,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

糧食市場既要放開又要管好。國務院17號文件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明確賦予了糧食等有關部門對糧食市場監督檢查和行政處罰權,糧食、工商、物價、衛生、技術監督等有關部門,要切實負起對糧食市場監管的責任。一是抓緊建立嚴格的糧食市場準入制度。糧食、工商等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嚴把市場準入關。進入糧食市場的經營者,必須在經營資金、倉儲設施、檢驗和保管能力等方面符合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二要加強對非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服務和監管。非國有糧食企業參與糧食流通,對于方便農民售糧,活躍糧食市場,具有重要作用。既要依法加強監管,引導他們合法經營,又要為他們提供服務,維護其正當權益。三要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要堅決打擊壟斷經營、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囤積居奇、哄抬糧價、摻雜使假、坑農害農和損害消費者權益等不法行為,保護合法經營和公平競爭。公安、工商、糧食等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對當地糧食經營者和跨區收購的糧食經營者的日常管理,通過市場巡查,保護正當經營,及時查處收購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四要建立健全糧食經營信息統計體系。通過建立糧食臺帳制度,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掌握糧食經營者的購銷、儲存等基本數據和有關情況,密切監測市場糧價動態,及時掌握糧食供求和價格的最新變化,及時糧食生產、消費、價格等信息,正確引導市場預期,保持市場穩定。

篇4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強調糧食安全什么時候都必須常抓不懈。要堅持放開市場,積極搞活流通,完善產銷銜接。對我們做好新時期的糧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指示,進一步加快__米業市場建設,是全面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的具體行動。建設國際稻米城是縣委、縣政府的重要戰略決策,按照“一城六甲”發展戰略要求,實現__稻商甲天下,當前就是要積極打好現代物流戰,使世界稻米及相關副產品的交易流通向我縣集中。__米業市場是現代物流重要載體之一,建設好__米業市場對于建設國際稻米城,打造世界稻米物流園事關重大、意義十分深遠。下面我就如何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做好米業市場建設作個發言,談幾點粗淺的看法,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一、目前__米業市場建設情況

為弘揚稻作文化,發展壯大我縣糧食經濟,推動__、__、__湖三縣乃至全上饒農業及養殖業的發展,提高糧食企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二四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建設__米業市場。__米業市場建設工程是我縣重點建設項目,上級領導對該項目的建設非常關心。二五年元月,時任__省委書記__同志親臨現場視察,同年省委副書記副省長吳新雄同志也考察了__米業市場建設項目,對我縣建設__米業市場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省發改委,外經貿廳“根據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有關市場、商業網點、城鄉貿易等政策,主動對接,爭取更好的政策、資金支持”。二六年縣委、政府依據我縣發展目標的戰略定位,決定改(擴)建__米業市場,使之適應建設國際稻米城,打造世界稻米物流園的需要,之后又進一步的改革__米業市場的產權,組建__米業市場有限公司,真正達到產權明晰、機制靈活、運轉高效的目標。

__米業市場有限公司根據建設方案和資金狀況,于20__年投資200萬元興建容量500萬公斤原糧倉庫; 20__年拆除陳營糧油購銷公司的老辦公樓和四幢上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的舊倉庫;20__年8月在原辦公樓舊址上投資20__萬元開工興建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的__縣糧食科技大樓,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信息系統總裝和集成項目已完成招標,12月份正式施工,計劃20__年3月驗收。__糧食經濟科技大樓的建成標志__米業市場一期工程順利完工,糧食科技大樓內競價交易中心、檢測中心、配送中心也將投入使用。

__米業市場以鐵路專用線為依托,擁有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目前有福建、浙江、廣東、上海及本省客戶30多家。經營品種有豆粕、玉米、稻谷、大米。20__年交易量為20.6萬噸,交易額3.3億元;20__年交易量為24萬噸,交易額4.2億元;20__年交易量為35.87萬噸,交易額為11.06億元。市場與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建立了穩固的糧食購銷合作關系,帶動農戶2萬多戶。

__米業市場二期工程將于20__年3月啟動,主要建設擁有100個攤位的有形市場,改造站臺倉庫,新建會員公寓,經營倉庫和藥劑庫,爭取稻谷期貨落戶__。

二、下一步市場建設的主要任務

__米業市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__貢米集團和__米業市場有限公司的努力下,取得了市場建設和經營業績的雙豐收,為下一步市場建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

(一)以國家發展物流建設為契機,爭取政策支持

國家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穩定國內經濟,擴大內需,促進增長,今年11月5日召開了國務院常委會議,出臺了在兩年內以4萬億元投資的刺激經濟方案,計劃在今年底前向各地新增1000億元投資。其中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和糧食物流建設是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這也是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加大對產糧大縣財政獎勵和糧食產業建設項目扶持力度的重要體現。我們迅速抓住這一有利機遇,積極申報項目,11月13日國家發改委文件下發后,11月16日我局就擬定了__米業市場擴建項目建議書等申報材料,正式申報“__縣50萬噸糧食倉儲設施建設項目”和“__縣糧食現代物流中心擴建項目”。計劃項目擴建期為2年,即20__年至20__年,項目總投資4.1億元(__縣50萬噸糧食倉儲設施建設項目投資3億元,__縣糧食現代物流中心擴建項目1.1億元),其中申請國家投資3.6億元,招商引資300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20__萬元。通過申請項目資金,爭取政策支持,為__米業市場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二)以完善設施建設為重點,打造一流市場環境

__米業市場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即將啟動。縣糧食局將騰出1000萬公斤倉容,交付__米業有限公司拆倉空地,用于米業市場二期工程建設。到目前為止已騰倉400萬公斤,剩余部分正在加緊集并、銷售,預計在12月底可全部完成空倉任務。二期工程重點改造鐵路專用線站臺庫,新建100個攤位有形市場和以電子商務為平臺的無形市場及相關倉儲設施,按照十七屆三中全會“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的要求,籌建國內第一家稻谷期貨交易市場,建設會員公寓等配套服務設施,完善市場服務功能,通過內聯外引,培育和引進糧食經銷商、批發商、物流企業入市交易,逐步形成服務本土,輻射周邊,承接四海、面向世界,打造以糧食中轉、批發、期貨、倉儲、配送為主體的一流的米業交易市場。

(三)以實現長期發展為目標,建立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要實現__米業市場的長期發展,就必須按照市場規則的要求,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管理理念,實行生產科學化、管理現代化、市場網絡化、服務社會化的產業化管理,建立現代市場體系。

1、以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建立完善的糧食產業體系。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以市場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基礎,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糧食生產和收購是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的重要基礎,糧食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糧食生產,充分掌握糧源。因此,我們要重視基地建設,掌握優質糧源,依靠省級龍頭企業__貢米集團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通過政府引導,貢米集團領辦,農民自愿參與,在全縣建立糧食專業合作社,根據社員需要,為社員提供良種、標準、技術、農資、收購“五統一”服務。實施糧食訂單戰略,擴大糧食訂單面積,穩固糧源基地,更好地帶動農民增收,逐步形成以訂單經營為基礎、優質基地為依托、糧食收購為主體、糧食加工為支撐、糧食貿易為紐帶、農企雙贏為目的的產業化經營格局。

2、主動與糧食產銷區域對接,建立完善的糧食流通體系。十七屆三中全會要求堅持開放市場,積極搞活流通,完善產銷銜接。糧食購銷市場全面放開后,糧食購銷市場化、經營主體多元化、流通秩序規范化,為__米業市場的繁榮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__地處__四大商品糧基地(長三角平原、洞庭湖平原、__湖平原和江漢平原)之一__湖平原南岸,鄱、余、萬三縣素稱“漁米之鄉”,其商品糧達18億市斤以上,糧食產量大,商品率高,加之__省以至周邊湖南、湖北、安徽等省為我國著名的糧食主產區,可加大糧食流通量。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我縣充足的糧源優勢、凸顯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優勢,筑巢引鳳,突顯洼地效應,主動與糧食產銷區實現無縫對接,建立完善的糧食流通網絡體系,形成__米業市場“賣全國、買全國”的市場優勢,推進傳統糧食經營方式向現代流通方式轉變,促進大市場、大糧食、大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