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組織財務管理范文
時間:2024-03-07 17:47: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共組織財務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公共組織財務管理學是一門綜合運用各種科學知識和方法,以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組織財務管理過程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促使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組織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學科。在我國政府逐步向服務型政府、效率型政府轉變的背景下,作為公共管理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的《公共組織財務管理》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在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仍沿用以課堂理論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這種方法顯然已不能適應公共組織財務管理的實用性與實踐性特征,由此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結構單一、實踐操作能力薄弱,無法適應公共財務管理工作對相關人員的要求。本文將結合作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公共管理類專業《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學生對實際業務的生疏感。
第二,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性把握不到位。
第三,課程內容有待整合,仍然缺乏較統一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
二、《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探索
(一)明確教學目的
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既具本文由收集整理有較強的理論性、規范性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公共財務的理論知識和管理要求,還要具備相應的實際操作能力,唯此才能適應社會和市場對公共財務人才的要求。針對長期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現象。我們必須首先明確公共組織財務管理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公共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制度和基本原理,形成較強的財務意識,掌握一定的公共財務實務技能,為日后的相關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建立合理、清晰的教學內容體系
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與公共管理學、公共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等很多學科都有著密切聯系,在授課過程中,這些學科的基本知識都會有所涉及,教學實踐要求我們形成既能適應學生特點,又能滿足實務要求的合理、清晰的教學內容體系,筆者認為公共組織財務管理的教學內容體系如圖1-1所示,其中在后三部分內容的教學中要著重體現公共組織的財務核算實例和具體財務管理制度在實踐中的應用。
圖1-1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教學內容體系圖
(三)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需要調動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公共組織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單方"灌輸式"的講授方法,學生積極性不高。然而本科教學的基本要求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科知識體系,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方法選擇上不應放棄講授法。我們當然不贊同單方面"填鴨式"講授,但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系統講解是實現授課體系完整、知識內容連貫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加寬理論認知的深度與廣度,還應同時實施其他多種教學方法,最終實現以綜合能力培養為導向、提升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雙向互動為根本、聯系實踐深化理論知識為原則的課堂教學。下面對實踐中的幾種課堂教學方法做一簡單介紹,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綜合靈活地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1、討論教學法--主題式發言
2、閱讀式教學法
3、案例式教學
(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力度
公共組織財務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單純的"紙上談兵",學習純理論的知識,并不能實現根本的教學目的。因此應適當引入多方位實踐教學,使學生學以致用。例如,與校外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成立實踐基地,讓學生不定期地到各類公共組織去觀摩學習,加深理解,增強實務操作技能。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園資源,高校自身就是一個公共組織,可以邀請學校財務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舉行講座,介紹公共組織財務管理實務,在制度允許的前提下,吸納學生從事學校、院系、社團等的財務工作,只要教師善于發現、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五)改革單一的考核方式
篇2
關鍵詞:建安企業;施工項目;動態財務管理
一、動態財務管理的界定困境及內涵
動態財務管理實際上就是財務管理在其理念趨于成熟后,實現動態化轉型的一種發展趨勢及落實,是對財務管理原始或者傳統形態的揚棄及升華。因為其揚棄及升華本身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所以動態財務管理實際上是一個籠統、變化而不完全確定的概念。正因為如此,動態財務管理雖然在現在是業內熟語,但卻沒有比較確切的界定。雖然,基于動態財務管理本身的特征,在界定方面存在困難。不過,在整體上看,卻有相對穩定的系列內涵或者內容。從其定位方面來說,動態財務管理完全突破了傳統財務管理側重于結算及資金管理的偏狹范圍,而將期觸角伸向財務策劃、合規控制、風險管理等多方面的系列事項,拓寬了財務管理的內容范圍。從關注維度方面來看,動態財務管理已經超越了財會部門的本位主義及組織暫時發展的短視情況等傾向,而著眼于組織或特定項目全局,直向組織或項目的戰略目標,有更高的層次及更寬的視野。從其作用方面來看,動態財務管理實際上推動財會部門及工作超越純碎的財務支撐,而在財務資源整合、業務決策甚至戰略布局等方面也開始起到一定的作用。從實務層面來看,動態財務管理可以充分發揮信息化時代的優勢,采集更多更密集的信息,打造外顯或者說透明度較高的財務管理模式及流程,推動財務即時監控、深度財務分析及風險預測的實現,糾偏事后監督的缺陷而提升事件整改的時效等。建安企業的系列施工項目,數量多,施工現場分散,涉及的相關方較多,相當一部分資金流動并沒有局限在項目組織內部,部分項目的規模及涉及的資金額度往往比較龐大,具有其他組織罕見的復雜性,財務管理的壓力及風險更高,對財務管理走出傳統或者原始形態而趨于動態化轉型的內在需求度更大。
二、建安企業施工項目組織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困境
1、認知意識方面的不足及障礙
在企業管理的各方面中,相當一部分建安企業非常重視市場的開拓及建筑業務的爭取,而相對忽視財務管理工作,僅把其定位在比較原始而傳統的財務支撐方面。在施工項目管理的各方面中,部分建安企業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也比較有限,他們寧可選擇偷工減料來提升利潤,也沒有意識到利用財務管理的升華推動項目組織增值。此外,因為動態財務管理在具體概念界定方面的困難,建安企業內部的在崗財會人員對此普遍缺乏比較清晰而到位的認知,即便是有心推動趨于這方面的轉型提升,也很難落實在具體實務層面。
2、財務管理成熟度方面的不足及障礙
基于建工行業的特殊性,建安企業的規模體量一般比較可觀,相對于其他包含大量中小企業的行業企業來說,在整體上說其財務管理工作比較規范到位。不過,部分建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存在著成熟度不足的問題,部分建安企業工程項目財務管理制度僅提及資金收支、票據管理、現金流動、報銷管理、分包付款臺帳、機械費用等和資金直接相關的系列事項,而對諸如資產管理、預算管理及財務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及其需要的相關方面數據信息的關注力度較小,投入的人力及資源極其有限,導致系列方面工作的薄弱,致使采購過多資源或資金浪費現象時常發生。具體到特定的施工工程項目組織而言,其財務管理工作的成熟度更是問題,很難為其趨于動態化轉型提供基礎性支撐。
3、施工預算管理方面的不足及障礙
動態財務管理的實現應該和預算管理工作密切結合,沒有預算管理工作的高質量推進很難談動態財務管理的轉型實現。雖然,大部分建安企業接納并在不同程度上踐行了預算管理及全面預算管理的理念,不過具體到特定的施工項目組織中,預算管理大都呈現有明顯而嚴重的粗放型特征,預算編制粗糙,成本單元細分缺乏精細度,預算執行控制及分析形式化嚴重,預算調整在幅度、程序等方面的隨意性過大問題,導致項目超預算現象比較普遍。
4、施工項目組織方面的不足及障礙
對于施工項目組織自身而言,上述第二點所言及的財務管理成熟度問題是其一。此外,基于建設工程健康有序推進的考慮,大多數施工項目組均被授予比較大的權限,在財務管理各方面也有比較獨立而完整的權限。這些施工項目組織不具備獨立法人資質,他們在推進相關工作往往存在較為嚴重的本位主義傾向,容易將部分問題和風險轉移到總公司、分公司或其他施工項目組中,實際上防礙了建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制約了其推進實現動態財務管理的限度。
5、信息化建設方面的不足及障礙
對信息化時代利好的充分吸納和利用,較高的信息化建設水準是動態財務管理實現的時代背景之一,也是必要條件之一。對于建安企業來說,從總公司層面來看其信息化建設水準一般相對較高,不過在分公司層面來看往往稍微偏低,而具體到施工項目組織層面則不容樂觀,硬件設備缺乏及軟件及模塊設置不夠充分,導致施工工程一線情況的系列數據信息往往很難及時進入信息系統中,在信息共享設置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無法為動態財務管理提供比較充分而到位的支撐。
三、建安企業施工項目組織實施動態財務管理的要點
1、堅持預算先行
建安企業施工項目組織推動實施動態財務管理,需要堅持預算先行的原則。具體而言,應該在施工預算編制階段,在充分調研及審視分析的基礎上,依托科學的流程,強化全覆蓋、精細度和精準性,避免單純依靠過往經驗而導致方案或草案粗枝大葉。在施工預算執行階段,應確保嚴格依案推進,避免預算及實務推進兩張皮的現象發生。同時,應該提升預算分析的涉入頻率,提升預算調整或整改的時效,依托預算分析及調整的動態化特征催化動態財務管理的實現。
2、拓寬關注維度
在施工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推進的過程中,應該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壓低或者減縮收支結算及資金管理的分量,將更大的精力及資源投入應對動態財務管理模式、財務籌劃、財務分析及合規控制等系列事項中。在關注和資金直接相關的數據信息時,還應當關注諸如采購、物料、設備、人力、安全等多方面的信息。在關注現金流動情況時,應強化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管理的關注和重視。在關注財會基礎工作推進之外,應強化對會計信息質量、財務資源配置等方面工作的推進,提升項目組織財務管理的成熟度等。如上所述,均應在建安企業總公司、分公司及施工項目三個層次的財務管理制度中有所體現。
3、強化價值導向
在施工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推進的過程中,應該揚棄將狹隘的成本減縮等當成其目標導向,而應該將價值提升當成其終極導向。在財務信息采集中,應擴大目標范圍,注意將諸如時間、風險、組織價值有關的系列事項納入其中。在財務分析中,應該在著眼于支付流程及核算情況之余,分析施工項目推進及預算方案的差異,以是否利于組織價值提升為終極標準對此進行審視和評判,并籍此思考整改或調整的路徑。在成本控制方面,應該避免單純思考壓縮成本額度,應該在組織價值提升導向下,在更大的范圍內以更靈活的態勢,推動財務資源及其他資源在財務管理工作實務中實現事中的優化配置,而非僅是事后的思考反思。
4、提高統籌層次
因為施工項目組自身的系列缺陷,實際上很難作為一個獨立的組織推進動態財務管理。所以,在推進動態財務管理落實的時候,應該提升財務管理的統籌層次,應該以母公司或分公司為具體的統籌層次,進而適當縮減施工項目組的權限,在修正財務管理機制的基礎上思考構建具體的動態財務管理模式,籍此整合財會工作崗位分配及職責說明,重塑具體的工作流程。
5、重視信息化建設
在施工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推進的過程中,應該優化思考推動信息化建設工作。具體而言,一應該根據動態財務管理系列事項的要求,優化升級在用的信息系統或軟件,開發新的功能,推出更多的新模塊及權限設置,以便為施工項目涉及到的系列相關方的人員輸入相關信息及在盡量大的范圍內實現信息共享。二是應該將電腦等硬件搬進施工現場,或者借助手機終端,實現信息系統和施工推進之資源消耗的無縫對接,以為借力信息化成果推動動態財務管理的實現打造便利條件。
參考文獻
[1]顧宏.加強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研究[J].財會研究.2009(01)
[2]江晨蕾.信息化時代下的動態財務管理模式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4(15)
[3]楊道衡.電子商務時代動態財務管理模式研究[J].財經界.2014(21)
篇3
關鍵詞:母子公司財務控制全面預算管理流程重組
隨著集團企業規模迅速擴大和集團產業日益呈現多元化,導致整個組織結構更加復雜化,進而使得整個集團企業內部形成了一種以資本為核心的多級委托關系,因此出現了以財務管理多元化為主導的產權關系復雜化、決策關系多極化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存在,很容易導致管理主體缺位以及行為失控。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通過對業務管理過程細節的分析,針對母子公司財務控制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全新的預算流程管理思路。
一、母子公司財務控制管理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
母公司對于子公司的財務管控工作目標,是為了實現企業整體效益的最大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需要進行全方位分析和考量,主要的考慮因素包括企業外部因素、母公司內部因素、子公司內部因素這三個層面。
(一)外部環境因素
基于從復雜性和穩定性兩個方面對于企業的外部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分析,企業所處的行業、區域以及供應商、客戶等多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通過研究發現,當外部環境趨于不穩定時,整個環境的動態性因素也就越強,而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的開放性也就越高。在這種開放的系統之下,為了應對復雜環境的基本需求,企業一般會采用適當開放的管理模式,通過對子公司加大分權力度,保證集團整體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而當外部環境相對穩定時,集團企業一般會通過適當的集權來提升管理效益。
(二)母公司內部因素
母公司層面影響因素較為復雜,其包括的內容也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母公司的集團類型。資本型企業與生產型企業的運行模式存在較大區別,資本型經營企業一般較為關注子公司的財務情況,而相對放松對生產控制環節的控制,而生產型企業則正好相反。其次,受到集團的整體發展戰略影響,作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指導性思想,企業的戰略選擇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導向作用。再次,是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隨著技術的發展,先進的管理模式成為母子公司之間高效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過高效的財務管理工作,企業能夠有效降低母子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另一方面,這也有利于提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因此,母公司會根據企業的發展現狀,對財務控制工作做出適當的調整。最后,管理層的領導作用具有導向性,不同的管理模式,對于財務控制工作的效益有著千差萬別的影響。
(三)子公司內部因素
對于子公司層面的影響因素,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子公司的戰略選擇。由于一般的戰略選擇分為防御型和創新型兩種,采用防御型戰略的子公司相對而言市場穩定,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方式也較為集中;而創新型戰略的子公司,由于其面臨的市場較為復雜,故而母公司對其管理相對較為松散。其次是子公司具備的風險管理能力。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工作的目標,是降低子公司財務管理的風險。如果子公司具有較高的財務管理能力,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則母公司的管控相對輕松,子公司會擁有較大的經營自;反之,如果子公司財務運營的自我約束能力不足,則母公司會通過加強財務控制工作,實現降低子公司財務風險系數的目標。再次,子公司的布局特點因素。一般而言,如果子公司的地域分布較為分散,則這種分散式布局會對母公司的集權化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多數領導者選擇分權式的財務控制模式。最后,子公司的地位重要性因素。如果某個子公司擁有其他子公司所需要的優勢資源,則其對整個集團的影響就越大,相對而言母公司對其財務管控的集權程度也會越高。
二、母子公司財務控制流程的優化程序
為達到集團企業財務管控中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的準確落地和有效實施的目的,首先應對母子公司已運行的各項業務流程的關鍵環節進行深入分析,且充分借鑒業務流程重組環節的實施步驟,采用流程圖形式展現集團業務構成及其工作流程,在此基礎上形成財務控制流程優化工作的規劃方案。
(一)總體規劃階段
總體規劃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得到管理層的支持和授權;其次,確定項目組成員、項目目標及工作范圍;最后,制訂出具體的項目實施計劃。
(二)現有流程環節的梳理
首先,應該對母公司現有職能部門、所有子公司的各業務單元及核算流程進行歸納、梳理,收集相關文件、資料和數據;其次,立足于業財融合的角度與目標,總結出各管理層級、各業務環節及具體核算流程的關鍵控制點,并用流程圖方式描述和展示出來,保證其直觀性和適用性。
(三)現有流程環節的診斷
對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梳理完成后,應基于現行業務管理流程單元和環節的關鍵節點進行判斷,針對具體業務流程和財務預算管控環節逐項分析存在的問題,并診斷原因。在流程環節診斷過程中,應該具體分析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現狀,結合流程管理工作的特點,分析出母子公司在流程管理過程中的差異性,為確定流程重組的重點環節和財務控制點奠定基礎。
(四)新流程的設計環節
通過對現有流程的梳理診斷,針對其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預算管理流程優化思路和初步方案,并形成完善的文件格式,以供討論和向管理層匯報,經反復修改后,最終確定新流程方案。
(五)新流程的評估環節
主要是通過各種評價指標,對新流程優化效果進行綜合評估。即對優化后的財務與預算管理流程進行分析和比對工作,發現其中的優點和不足,能夠及時做出調整和改善,進而推動集團企業財務預算管控流程的持續改進。
三、母子公司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程序控制缺失
在我國一些集團企業中,母子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通病主要集中在未做好業務與預算的全流程融合管控,即業務管理與預算管控之間縫隙較大,在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板與疏漏,這就導致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工作無法達到理想目標。一些集團企業現階段實施的母子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針對年終考核而進行的,且多數以子公司年度利潤為考核指標。因為業財融合的基礎和相關流程匹配度不夠,母子公司間財務預算管理的程序控制環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子公司對于母公司的財務預算管理要求缺乏系統、深入的理解,進而對于集團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性明顯缺乏必要的意識和重視度,直接影響了其對母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往往使得子公司的財務行為超越了母公司的財務控制范圍,無法實現集團全面預算管理的預期目標。
(二)組織規劃缺失
在目前一些集團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中,由于母子公司財務控制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分權情況,使得子公司很容易形成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預算管理模式。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過分關注局部利益的考量工作,而對整體利益考慮不周。在集團融資方面,因母子公司間缺乏有效溝通,有可能導致母公司財務資源分配出現不合理性,使得成本支出擴大,造成母公司在預算方面出現分析失誤,加大了集團公司的整體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因此,如果集團公司缺乏一致性的財務管理模式,很多時候會因為母子公司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各要素之間的優化組合不夠,使得企業的資金管理環節出現漏洞,將導致企業缺乏必要的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對母公司的綜合能力產生削弱和消極影響。
(三)科學性和系統性不足
在整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設計過程中,要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分析和調研工作。雖然,在現階段的流程設計工作中,針對流程的設計已經相當完善,但是對于各流程細節的結構,卻缺乏必要的論證。此外,由于很多時候缺乏對子公司實際情況的考慮,忽略了時間、公司結構等方面的變化,使得整個流程的設計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偏差的情況??偟膩碚f,由于設計人員責任意識的不足,導致整個流程設計過程出現誤區,從而使得母公司的財務控制工作缺乏必要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四)工作人員對管理流程的重視程度不足
全面預算管理流程的建設工作一般都是針對財務管理水平不足的子公司而開展的,致使整個預算管理流程設計工作的難度高于一般的企業設計內容,因此,各母公司才會對其投入大量資金。整個子公司的高效管理能力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密切相關的,因此,集團公司對其優化方案會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基于流程設計方案優化和對比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成為了整個設計環節中非常重要的內容。由于對流程管理工作的重視度不足,使得設計人員很容易出現為了應付相關企業標準,而未能進行必要的論證,這也使得整個流程設計方案難以達到最佳效果,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母公司的財務控制能力。
四、全新預算管理流程的設計方案
(一)構建完善的改良目標
經過認真的對全新預算管理流程進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已經被整理和調整,全新的流程設計已經初具雛形。作為應對現有流程問題的解決措施,流程再造工作必須結合企業財務控制管理模式的相關要點進行設計,以便于新型管理流程更加合理、更加行之有效。在設計新型管理流程的過程中,應該明確流程改進的方向,把握整個流程設計優化的主要方向,明晰流程管理的指導思想。針對流程執行過程中的完整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的不足,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改良計劃進行設計。
1.規范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企業在制定預算時,應該選擇分權和集權相結合的模式,以便于強化各部門在預算編訂過程中的作用,細化全面預算流程編訂的細節,最終保證流程的科學化和有序化。在流程編訂中,通過對流程管理的明文規定,明確相關部門各自的權限和各自的責任。
2.加強人員教育工作通過優化流程細節和明確界定設計部門的權限,制訂出相對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流程操作方法。這不僅是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細節、操作規范的必然需求,而且也是保證企業的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能夠具備和崗位職能高度匹配的工作能力和素養的必然要求,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整個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能力。
(二)優化流程設計環節
根據現階段流程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現行的改進方案,由項目優化小組提出一系列的流程優化和改革方案。預算編制工作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涉及到子公司內部的各個領域和各個部門。只有執行人充分參與到預算的編訂工作之中,才能保證他們能夠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預算編訂的重要性,才能保證整個預算編訂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1.構筑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
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預算管理委員會會根據董事會的相關戰略規劃,在每年的11月下發次年度的預算目標,預算會計則會根據總規劃進行預算細化和分解。各子公司以及具體職能部門遞交各自的預算申請,再通過層層上報工作,實現對整個預算內容的整合。在經過預算管理委員會的討論之后,經由董事會批準,在12月中旬正式下發執行。在預算調整的內容方面,由于全面預算管理中的母子公司的總體戰略呈現一致性,因此,當編制預算的內容如果涉及到企業總體戰略規劃、資源配置以及重大戰略決策等內容時,一般不會也不能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做出調整。因此,需要對預算的調整工作制定出嚴格的權限,加強對預算調整的控制。另外,夯實財務管理基礎,制定《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是強化財務預算的嚴肅性、嚴謹性、約束性的有效方式。
2.明確母子公司的預算管理權限
現階段,在我國的全面預算流程管理中,雖然制定了完善的財務處理流程,但是依然存在著信息失真、信息滯后等問題。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首先應該明確母子公司各自的管理權限,母公司有權制定和改變預算的內容和規模,且對子公司的預算管理有監督權。而子公司具體負責公司內部的預算管理工作,并定期將財務報表上報中部,受母公司的監督和管理。
3.加強母公司預算管控的力度
在預算管理過程中,母公司能夠通過專業財務管理系統或軟件對子公司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同時也加強了對子公司的預算情況追蹤。如遇突況造成預算超支的情況,計算機系統會自動進行報警工作,因此,子公司必須通過正規的申請環節才能執行新預算。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授權控制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通過限定經濟業務方面的審批權限而得以實現的。與此同時,要加強對預算外支出的執行控制力度,進而從源頭上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減少虛假會計信息的比重,以確保對預算管理工作的控制能力。
(三)優化組織設計環節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作為一個涉獵較廣、參與部門繁多的流程,必須對流程設計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才能保證新流程的順利執行。因此,在確定新流程方案的基礎之上,項目組應該制訂出具體的組織結構調整方案,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專業的預算咨詢委員會,在董事會的授權之下設立,負責向董事會提出企業全面預算改革工作的具體建議。預算委員會的主要成員包括:企業財務負責人、財務部門負責人及預算管理人員、分管企業發展和運營的部門負責人,可以視企業特點和實際情況增加審計、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士。一般情況下,會議每年召開一次,提前15天通知相關人員參會的具體內容,同時需遞交子公司初步擬定的預算方案。該會議必須對各子公司的預算管理提出系統化的建議,由財務部門負責匯總委員意見,形成財務預算草案,經由企業經理層審核同意之后提交董事會。子公司的預算管理委員會,對子公司的董事會負責,監督本級預算管理工作,并定期向母公司預算管理委員會匯報工作,接受上級預算管理委員會的監督和管理。
五、結束語
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建立完善的監管體制,減少財務風險和危機損失是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這就在客觀上對企業預算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流于形式和浮于表面,而應付諸具體應用實踐。針對全面預算的處理,首先母子公司均需在思想上樹立預算工作的重要性意識;其次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應借助專門的技術和手段,確保整個集團預算管理工作的科學完整性和順暢高效性。
參考文獻:
[1]胡四修.跨國企業集團內部財務控制博弈研究[J].學術探索,2013,(1):72-76.
[2]孫國愛.煤炭企業集團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J].會計之友,2013,(15):48-49.
[3]徐習兵,王永海,曹廣堂等.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環境與控制績效的作用機制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3,(10):169-171,181.
[4]趙麗,裴富才.加強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環境建設的幾點思考[J].財務與會計,2011,(3):44-45.
[5]萬彥.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探討[J].中國商貿,2011,(33):91-92.
[6]劉劍民.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動態模式的組織、位置與發展路徑[J].管理世界,2012,(12):181-182.
[7]廖亮亮.公司治理與財務控制的互動關系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9):89-95.
[8]劉文錦.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創新[J].財經科學,2012,(10):117-124.
篇4
【Abstract】 AIM: To define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porcine valvular tissue and tissueengineering bioprostheses material treated with epoxy chloropropan so as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mitigation. METHODS: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porcine valvular tissue and acellular tissueengineering bioprostheses material treated with epoxy chloropropan wer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plasma protein adsorption and platelet adhesion in vitro. Fresh porcine valves and porcine valves treated with glutaraldehyde were tested as control. RESULTS: Porcine valvular tissue treated with epoxy chloropropan showed lower plasma protein adsorption [(0.120±0.008) g/kg vs (0.183±0.017) g/kg, P
in vitro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fresh porcine valve. Epoxy chloropropan treatment further reduced the plasma protein adsorption [(0.102±0.004) g/kg vs (0.116±0.013) g/kg, P
【Keywords】 heart valve prosthesis; epoxy chloropropane; protein adsorption; platelet adhesiveness
【摘要】 目的: 研究環氧氯丙烷(EC)處理對生物瓣膜及組織工程瓣膜去細胞支架材料表面性狀的影響,探究EC處理生物瓣膜防鈣化的機制. 方法: 通過血漿吸附試驗和血小板吸附試驗測定EC處理的豬主動脈瓣以及經去細胞處理的組織工程豬瓣支架材料對血漿中蛋白質和血小板的吸附程度,與戊二醛處理的生物材料進行對照研究,評價EC處理對生物材料的表面性狀的影響. 結果: EC處理的生物瓣膜較戊二醛處理的生物瓣膜對血漿蛋白質吸附率減少[(0.120±0.008) g/kg vs (0.183±0.017) g/kg, P<0.05],血小板黏附率減少[(1.158±0.120) ×1012/kg vs (1.737±0.093)×1012/kg, P<0.05],對豬主動脈瓣去細胞處理過程能夠減少血漿蛋白質吸附率[(0.116±0.013) g/kg vs (0.134±0.011) g/kg, P<0.05]和血小板黏附率[(0.769±0.136) ×1012/kg vs (1.052±0.185)×1012/kg, P<0.05],EC處理能夠進一步減少血漿蛋白質吸附率[(0.102±0.004) g/kg vs (0.116±0.013) g/kg, P<0.05]和血小板黏附率[(0.744±0.097) ×1012/kg vs (0.769±0.136)×1012/kg, P<0.05]. 結論: EC處理能夠進一步改善生物瓣膜和組織工程瓣膜去細胞支架材料的表面性能,有利于提高植入循環系統后的血液相容性和減緩瓣膜鈣化.
【關鍵詞】 心臟瓣膜,人工;環氧氯丙烷;蛋白質吸附;血小板粘附
0引言
生物心臟瓣膜植入人體后對血漿中蛋白質和血小板的過多吸附容易引起血栓形成以及瓣膜的鈣化,影響瓣膜的使用壽命,因此,生物瓣膜的表面性狀是評價瓣膜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環氧氯丙烷(epoxy chloropropan, EC)是經篩選的生物瓣膜防鈣化劑,動物實驗證明EC能使戊二醛處理的瓣膜鈣化明顯減輕,僅為對照組的1/317,且瓣膜的力學性能和組織穩定性良好.EC處理的豬瓣(XJ豬瓣)臨床應用300余例,隨訪15 a,未發現鈣化,使用壽命長[1,2].在組織工程瓣膜研究中,應用EC處理去細胞豬瓣支架材料毒性低,初步實驗研究種子細胞能夠生長. 我們對EC處理的生物瓣膜及組織工程瓣膜去細胞支架材料的表面性狀通過血漿吸附試驗和血小板吸附試驗予以評價.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瓣膜來自正常成年豬主動脈瓣,熱缺血時間在2 h以內,置入4℃ PBS溶液中保存. 血漿和血小板來源于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血庫,解凍后3 d內使用.
1.2方法
① 去細胞處理: PBS溶液中漂洗2次,10 min/次,置入Triton X100溶液中12 h, 1 g/L胰蛋白酶消化3 min, PBS溶液中漂洗2次,10 min/次,4℃PBS溶液中保存; ② EC處理: 瓣膜修剪后,置入3 mL/L戊二醛溶液中處理48 h,PBS溶液中漂洗2次后,置入2 mL/L環氧氯丙烷溶液中48 h.均為室溫條件; ③
血漿蛋白吸附試驗: 實驗共分6組,新鮮豬瓣組,EC處理的豬瓣組,戊二醛處理的豬瓣組,戊二醛加EC聯合處理的豬瓣組,去細胞組織工程豬瓣組,EC處理的去細胞組織工程豬瓣組,每組瓣膜各10例.各組瓣膜PBS漂洗3次,5 min/次,置入10 mL血漿中37℃振蕩3 d,取出后再漂洗3次,5 min/次,標本凍干測定質量后剪碎勻漿,置于Tris Buffer(14 mmol/L Tris, 120 mmol/L NaCl,3 mmol/L KCl,pH 7.4)4℃, 2 min,12 000 g離心,4℃, 30 min,采用Bradford’方法測定上清蛋白質濃度.蛋白質吸附率=吸附的蛋白質(μg)/瓣膜質量(mg); ④ 血小板吸附試驗: 分組情況同血漿蛋白吸附試驗,各組瓣膜PBS漂洗3次,5 min/次,置入10 mL富含血小板的血漿中37℃,3 h,血漿在標本放入前和取出后分別用血小板計數儀測量血小板計數,血小板黏附率=(富含血小板血漿中的血小板數-標本黏附后殘留血漿中的血小板數)/瓣膜質量(mg).
統計學處理: 實驗結果以x±s表示,應用SPSS10.0軟件進行處理,經方差齊性檢驗,血小板黏附率各組之間方差平齊,則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用SNK法;由于血漿蛋白吸附率各組之間方差不齊,故采用多個樣本比較的非參數檢驗KruskalWallis方法比較,P
2結果
經戊二醛處理的生物瓣膜蛋白質吸附率較新鮮瓣膜組高,而經EC處理后蛋白質吸附率明顯下降. 去細胞瓣膜組較新鮮瓣膜組蛋白質吸附率明顯下降, 經EC處理后去細胞瓣膜組蛋白質吸附率進一步下降. 血小板黏附試驗顯示戊二醛處理的生物瓣膜血小板黏附率較新鮮瓣膜組高,而經EC處理后血小板黏附率明顯下降. 去細胞瓣膜組和經EC處理后去細胞瓣膜組較新鮮瓣膜組血小板黏附率明顯下降(Tab 1) .表1血漿蛋白吸附率及血小板黏附率(略) 3討論
人工瓣膜是一種植入人體后與血液密切接觸的人工裝置,全世界每年超過175 000個人工心臟瓣膜應用于臨床,目前無論機械瓣還是生物瓣均未達到理想程度[3,4]. 生物瓣和目前的研究熱點組織工程生物心臟瓣膜為中心血流型,無需終生抗凝,但長期植入人體后的鈣化使其易于衰壞[5-7]. EC化學改性生物瓣膜的方法實驗證明具有顯著的防鈣化作用[1,2] . 然而EC處理對生物瓣膜和組織工程瓣膜去細胞支架材料表面性狀的影響尚未有實驗研究.
當血液和人工裝置表面接觸時,機體凝血系統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人工裝置的表面會迅速吸附血漿蛋白,進一步引起血栓的形成.血漿蛋白吸附的多少主要取決于人工裝置的表面性狀和機體的自身的血凝狀態.纖維蛋白原是主要吸附的蛋白質,其他的血漿蛋白有: 白蛋白、γ-球蛋白等.血小板的黏附繼發于血漿蛋白吸附之后,這一過程是血小板膜黏蛋白(platelet membrane glycprotein) 、血漿von Willebrand因子(vWF)等參與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黏附過程包括: 吸附、接觸、附著、擴展4個過程,它是一個血小板重要的在體內、體外均具有的特征性功能,血漿蛋白吸附的多少影響血小板黏附的數量,而兩者都影響人工裝置表面的血液相容性. 因此,血漿蛋白吸附率和血小板黏附率是衡量人工裝置表面性狀的兩個重要指標[8].
本結果顯示戊二醛處理的生物瓣膜蛋白質吸附率和血小板黏附率較新鮮瓣膜組高,而經EC處理后蛋白質吸附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均明顯下降.分析可能的原因為戊二醛處理后的瓣膜組織含水量下降,蛋白質結構由于其強烈的交聯作用而皺縮,使表面結構較為粗糙,而經EC處理后,組織含水量增加,表面光滑,因而吸附較少的蛋白質和黏附較少的血小板;另一種可能的機制為戊二醛的交聯和EC的改性改變了瓣膜組織中蛋白質側鏈基團的結構以及表面的電荷性質,繼而影響了對蛋白質和血小板的吸附.在實驗中,我們發現去細胞豬瓣較新鮮豬瓣蛋白質吸附率和血小板黏附率低,可能是去細胞的過程去除了細胞殘骸、脂質、膽固醇等成分,使瓣膜結構以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等細胞外基質成分為主,親水性好,表面結構光滑,因而吸附的血漿蛋白和血小板少,而EC的處理同樣又能進一步改善其表面結構.本實驗中,血小板黏附率和蛋白質吸附率的結果是一致的,可能是血小板的黏附主要決定于蛋白質的吸附量.從本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EC處理能夠進一步改善生物瓣膜和組織工程瓣膜去細胞支架材料的表面性能,有利于提高植入循環系統后的血液相容性和減緩瓣膜鈣化,同時對于EC處理方法在生物瓣研制領域特別是在組織工程瓣膜支架材料的處理中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易定華,劉維永,王伯云,等. 減輕異種(豬)主動脈瓣鈣化的實驗研究[J].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1988;4:48-51.
Yi DH, Liu WY, Wang BY, et 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for alleviating calcification of porcine aortic valve [J]. Chin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88;4:48-51.
[2] 易定華,劉維永. 生物心臟瓣膜鈣化機制及抗鈣化研究[J]. 中華外科雜志,1996;34:631-633.
Yi DH, Liu WY. Study for mechanism of heart valve bioprostheses calcification [J]. Chin J Surg, 1996;34:631-633.
[3] Karl H, Gulshan K, William G, et al. Outcomes 15 years after valve replacement with a mechanical versus a bioprosthetic valve: Final report of the veterans affairs randomized trial [J]. J Am Coll Cardiol, 2000;36:1152-1158.
[4] Eric WR, Michael J, Janusz T, et al. Hemodynamic comparison of secondand thirdgeneration stented bioprostheses in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J]. Ann Thorac Surg, 2001;71:S282-S284.
[5] Steitz SA, Speer MY, McKee MD, et al. Osteopontin inhibits mineral deposition and promotes regression of ectopic calcification [J]. Am J Pathol, 2002;161(6):2035-2046.
[6] Sacks MS, Schoen FJ. Collagen fiber disruption occurs independent of calcification in clinically explanted bioprosthetic heart valves [J]. J Biomed Mater Res, 2002;62(3):359-371.
篇5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模式
一、國外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模式簡介
(一)美國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模式。美國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依附于基金會計。基金會計主要是指以基金為基礎,按照基金種類分別核算和報告的一種會計模式。而基金是按照制度的約束和限制,根據執行特定活動的用途或者為了實現一定的目的而分別設置的。由此,美國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模式是項目管理模式。
(二)英國、瑞典農業事業財務管理模式。英國、瑞典的非營利組織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國家財政供應的,如瑞典農業部的機構;另一種是市場化運作的,如英國農技推廣咨詢服務中心。英國、瑞典兩國農業部門在經費管理上,主要采取三種形式:預算管理模式、項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模式。
1.預算管理模式。英國、瑞典的預算管理程序和我國相似,主要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決算等。不同的是英國、瑞典在編制預算、執行預算方面比較嚴密。概括地說,該預算管理模式主要采用零基預算、滾動預算等方式來編制,涉及內容包括部門預算和項目預算等,預算編制完成后需要經過國會審議批準后才能執行。
2.項目管理模式。英國和瑞典農業部對所有的經費都實行項目管理,即通過項目承擔單位將資金落實到項目上并完成項目。在英國,農業部將項目分為競爭性項目和非競爭性項目,由各非營利組織提出項目申請或進行項目競爭。各單位對競爭性項目投標時,所申請的項目經費一般包括項目直接費用、項目管理費用(一般為直接費用的30%)和必要的項目收益(一般為直接費用的15%)。然后,機構組織有關專家形成一個或多個評審委員會,對項目進行評審,對于非競爭性項目也要進行評審,然后由政府指定。項目管理模式可以做到專款專用,并便于監督和控制。
3.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西方普遍采用的一種項目管理方式。在英國,機構是自收自支的非營利組織,有自己的業務和財務目標。在瑞典,機構專門代政府部門管理項目經費,相應的機構所需經費也由財政供應。英國、瑞典兩國市場化運作的非營利組織在改革過程中,經歷了從申請項目到競爭項目,從依靠政府到面向市場,從事業性到企業性、競爭性的三個根本性的轉變,最終加強了非營利組織的成本控制力度。
二、影響非營利組織選擇財務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一)非營利組織規模大小對財務管理模式選擇的影響。與營利組織類似,非營利組織也有規模大小之分。但與營利組織不同的是,非營利組織的組織規模不是按照注冊資本或資產規模來判斷。由于非營利組織沒有注冊資本的概念,因而不能根據注冊資本來劃分組織規模。資產的概念雖然有,但由于非營利組織運作模式的差異,資產并不能完全反映組織的規模。例如,有些組織人員很少、辦公地點也由企業無償提供,自身不能說有多少資產,但其卻可以通過動員志愿者募集大量資金并將資金提供給需要的人。因此,資產也不適合作為劃分非營利組織規模大小的標準。筆者認為,非營利組織應根據其服務范圍劃分其規模的大小。服務范圍廣的非營利組織其規模應該比服務范圍單一或狹窄的非營利組織規模要大。根據這一標準,我們將非營利組織規模劃分為超大規模非營利組織、大規模非營利組織和小規模非營利組織三種。
1.超大規模非營利組織。我們把服務范圍跨國界的非營利組織稱為超大規模非營利組織。例如,國際紅十字會,其服務范圍遍及海內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地域基本不受限制,員工總數超過12 000名。這種超大規模非營利組織由于其涉及地域廣泛、管理幅度寬,不適合采用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只能采用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但為了確保組織的宗旨,其可能就世界范圍內的某一重大事件采取統一行動。例如,我國汶川地震就得到了世界各國紅十字會的援助。
2.大規模非營利組織。我們把服務范圍限定于一個國家范圍內多個地區的非營利組織稱為大規模非營利組織。例如,希望工程其服務范圍限定在我國范圍內,但又不只服務于某個地區。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實施以來,至2004年15年間累計接受海內外捐款22億多元,資助250多萬名貧困學生上學讀書,援建希望小學9 508所。這種大規模非營利組織從理論上可以采用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和集權分權結合式財務管理模式。具體選擇哪一種模式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3.小規模非營利組織。我們把服務范圍只限定于一個省、市或地區的非營利組織稱為小規模非營利組織。例如,山東省臨朐縣扶貧經濟開發協會,其服務范圍只限于山東省臨朐縣;一些地區性的醫院等也僅在當地范圍內服務。對于小規模非營利組織,其應該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二)非營利組織社會職能特點對財務管理模式選擇的影響。例如山東省非營利組織主要包括公辦非營利組織和民辦非營利組織兩大類。其中,公辦非營利組織主要是指事業性單位。這兩類單位的社會職能特點完全不同,對財務管理模式選擇的影響也有較大差別。
1.公辦非營利組織。南開大學的謝泗薪、張金成等(2002)認為,公辦非營利組織主要履行“提供公共物品”、“控制外部性”、“保證公平性”和“給法律、秩序和經濟穩定提供一個框架”四項職能。提供公共物品職能認為某些不排他的公共物品雖然有公眾需要,但由于其不具有排他性,因而無利可圖,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不會提供,只能由政府提供;控制外部性職能認為由于有些社會行為具有不利外部效應而另外一些社會行為具有有利外部效應,政府必須從制造不利外部效應的主體收取一定的稅費發放給制造有利外部效應的主體。保證公平性職能認為為了保證公民擁有平等的權利,只能由政府出面對損害公民權利的行為進行制止。給法律、秩序和經濟穩定提供一個框架職能認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趨利性,其行為可能會妨礙法律、秩序和經濟穩定運行,因而政府出面解決以保證法律、秩序和經濟穩定。通過上述介紹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哪一個職能的履行,都需要政府的權力和權威的保證。任何一個非政府的組織都沒有權力、沒有能力行使這樣的職能。財權決定了事權,如果實行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則不同組織對待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態度,則可能導致新的不公平、非秩序的出現。因此,政府的權力和權威是履行這些職能的關鍵,這一特點直接決定了公辦非營利組織只能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并適應行政財務管理特點,采取預算管理模式。
2.民辦非營利組織。南開大學的謝泗薪、張金成等(2002)認為民辦非營利組織的職能源于以下四種理論:
(1)公共物品理論。公共物品理論認為一部分民辦非營利組織的存在源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的失敗。政府由于財力的限制,不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只能選擇贏得公眾廣泛支持的公共物品。而另外一些公共物品則由于只有部分公眾或特定公眾需要,政府無法提供,只能由民辦非營利組織提供。此時,民辦非營利組織的職能為向社會提供“空隙”服務。該類民辦非營利組織根據其規模大小可以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和集權分權結合式財務管理模式。并且由于這種針對社會特定主體的服務多以項目形式展開,因此,具體可以采用項目管理模式。
(2)契約失靈理論。契約失靈理論認為當服務的購買或消費處于某些特殊的環境,或者受服務本身特殊性的影響,特別是對那些要由技術知識和專門技能或專家提供的服務,消費者可能無法準確地評價某些服務的質量或數量。為了避免營利性企業利用信息不對稱欺騙消費者,這些服務只能由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非營利組織來提供。這類組織多以各種中介組織的形式存在。該類組織的規模多數比較小,因而適合于采用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在具體操作上可采用管理模式。
(3)消費者控制理論。消費者控制理論認為有些“自理型”、“互利型”的民辦非營利組織專門只給本組織成員或支持者提供服務,如各個行業協會。此類非營利組織的建立是為了保證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和控制成本,從而避免私人企業主對其組織成員進行壟斷式的剝削。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通常希望由自己來控制某一組織,使之遵循“無利潤分配”機制,保證盈余能全部用于該組織未來的運營。由此可見,該類非營利組織除了不進行分配和不以營利為目的外,都與營利性組織相似,即由資金提供者控制該組織,此外,該類組織規模一般不大。因此,此類非營利組織完全可以參照營利性組織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4)政府補貼理論。一部分民辦非營利組織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且該補助成為該類非營利性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在這種情況下,此類非營利組織可以參照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結合預算管理模式。
(三)資金籌集的權利和義務對財務管理模式選擇的影響。對于非營利組織來說,資金來源十分關鍵。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應能體現出資產籌集的權利和義務之間的匹配關系。一般來說,資金籌集方應該對資金的運用具有一定的權利;也只有其對資金的運用有一定的權利,才能將資金的籌集視為其應盡的義務。因此,對于組織規模較小的非營利組織,采用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資金的籌集、投資和運用都集中在非營利組織的高層,權利義務對等。而對于組織規模較大和超大的非營利組織,可選擇三種財務管理模式之一,此時,到底選擇何種財務管理模式應主要看資金籌集的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方式:1.資金籌集的權利集中在非營利組織總部或高層,各地非營利組織分支機構或部門或組織成員只是為了完成上級分配的任務或被動接受社會各界提供的資金時,非營利組織可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2.資金籌集的權利部分集中在非營利組織總部或高層,各地非營利組織分支機構或部門能夠自主確定其是否需要對外籌集資金以及籌集資金的數額,總部或高層只負責工資等必要資金的籌集時,應選擇集權分權結合式財務管理模式。3.各地非營利組織分支機構之間除了宗旨相同外,相互獨立,完全自主確定資金籌集數額、資金籌集方式等時,應選擇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三、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模式及其適用情況
綜上所述,大部分非營利組織可選擇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并視具體情況輔以預算管理、項目管理和管理模式等,也可以同營利性組織類似,選擇信息系統作為輔助財務管理的工具。只有少部分規模較大的非營利組織適合選擇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對于選擇集權分權結合式財務管理模式的非營利組織,應該把握好集權和分權之間的度,具體應該結合資金籌集的權利和義務而定。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模式匯總。
參考文獻:
1.陳金羅.深化非營利組織理論研究,促進非營利組織法制建設[J].科協論壇,2005,(8).
篇6
公路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其公益性已被社會各界廣泛公認,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財務管理的部分職能,現行的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無論是管理理念、職責,還是管理方式,都已落后于財政體制改革的步伐,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研究公共財政體制下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方式,對加強行業財務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目前,公路建設單位屬于執行國家公路事業發展計劃的非盈利性經濟組織,其財務收支活動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因此,公路建設單位符合公共部門的特征,其財務管理具有行使部分財政管理的職能,屬于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的一部分。
從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范圍、內容、任務看,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主要是依托國家法律、法規進行資金籌集和監督使用,不斷提高資金效率,保全公路資產,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基礎保證,但現行財政管理體制下,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似乎走入了誤區。主要表現在:本該作為公共財政管理的卻采用了企業財務管理,而該按企業財務管理的卻當作公共財政來管理。如果完全按公共財政方式管理公路建設單位財務,就會養成不計成本、不講效益、不顧風險的惡習,造成資源浪費、資金使用效益低下、財務風險加大;若按照私人部門(企業)的方式管理公共財務,就會迷失非贏利的組織目標和財務方向。因此,在向公共財政體制過渡期間,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究竟如何管理,確實令人困惑,因此,在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必須解決“管什么”?!叭绾喂堋钡膯栴}。
二、公共財政體制下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思路
公路主要是為社會提供快捷、安全,舒適的通行便利,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基礎,因此,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應按照新的公共管理思路,以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以公共財政管理為基礎,借鑒企業財務管理技術和方法進行,根據公路建設單位財務活動特點和規律,筆者認為,公共財政體制下的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思路應是:(1)轉換理財觀念,樹立公共財政意識,遵循非盈利的組織目標開展活動;(2)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強化財務責任,防范財務風險;(3)增強成本意識,提高公路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益:(4)建立健全公路建設單位財務法規制度,完善財務程序和手續、嚴格財務開支標準,適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5)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審計監督“三位一體”的財務監督體系,加強對公路建設單位預算執行、政府采購的監督,提高公路建設單位財務活動的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三、財政體制改革對公路事業發展的影響及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公路建設單位預算編制需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1、正確處理預算管理與計劃管理的關系?,F階段,我國經濟體制正處于轉型時期,在完全建立起公共財政之前,國家管理經濟的手段是采取計劃和預算的雙重管理,公路建設單位的支出既要執行部門預算管理,又要執行年度計劃管理,而現實情況是計劃與預算編制的時間不同步,兩者在編制時掌握的信息不一致,給公路建設單位財務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在宏觀層面上協調好預算管理與計劃管理之間的關系,以利于基層單位預算的編制、執行。
2、關于預備費用比例問題,預備費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應付當年預算執行中自然災害救災開支及其他難以預見的特殊開支,國家對預備費提取比例、開支范圍還沒有統一規定,而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自行確定,公路最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襲擊,按照目前政策規定的比例預留預備費和預備費開支范圍規定,顯然是無法保證當年預算中的自然災害救災開支。因此,國家應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適當考慮統一預備費的比例,以利于不同特點單位的預算執行。
3 關于預算編制時間的問題。各基層預算單位編制預算的時間只有一兩個月,甚至一些地區只有一個星期。這對于細化預算、編制零基預算而言,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雖然近兩年一些省級財政部門提前至7月底8月初下達編制預算任務,但仍不能滿足客觀需要,沒有充分的時間對預算項目進行周密的論證、測算預算指標時信息資料收集掌握不完備、不準確,勢必影響公路建設單位預算收支安排與實際需要的一致性,影響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制度的實施,導致預算后期執行困難,影響公路事業的發展,因此,國家應對預算編制時間進行適當調整,延長預算編制時間。
(二)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如何確保公路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的問題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是規范財政支出管理的重要舉措,能夠有效地解決我國現行分散支付管理的各種弊端,實現了從源頭上制止腐敗,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透明度的目的。但公路有其自身的行業特殊性,從目前實施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情況看,對事業的發展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篇7
如何搞好財務檢查,使檢查真正發揮作用,促進財務業務管理,化繁為簡,分三步驟進行:
首先是,抓住重點,要以公共組織的會計憑證、賬簿、會計報表等核算資料為依據,檢查現金、銀行情況,看是否有貪污挪用。即核對被檢查單位的庫存現金余額是否與賬面現金余額相符,若出現庫存現金余額小于賬面現金余額,且數額較大,就可能存在取款沒有入賬,有長短款無法彌補的嫌疑,或公款私存、貪污挪用等問題;若數額較小,就可能有錯賬或挪用現金現象看是否合規合法。即先核對被檢查單位銀行賬戶開戶的合法性,看是否符合開設賬戶的規定,再核對銀行對賬單與銀行存款日記賬,看賬實是否相符。同時,還要核對銀行存款日記賬的每一筆記錄是否與銀行對賬單中的每一筆記錄一致,有無賬戶出租、出借、套取現金等現象,并將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與銀行存款總分類賬余額相比較,看開戶是否在規定的幾家商業銀行內。如果不是就要查原因,算算利息收入情況是否全部入賬。同時還要檢查定期存款情況,有無審批記錄手續,有無私款公存,套取利息等現象。
其次要深入檢查公共組織的各種會計核算資料所反映的業務是否合法合理,內容是否真實完整,數據是否準確可靠,說明是否清晰全面,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是否合規合法,要素填寫是否完整,報銷簽批手續是否齊全等。同時,還要根據單位的經濟業務,看有無與其單位業務無關的費用開支,是否用不正當手段套取公家財物,私設“賬外賬”,或貪污行賄等違法違規行為,若一個單位的正常支出賬簿記錄上、下月銜接不上(出現隔月現象),就可能存在問題。如部隊支付的水費、電費等,這些費用地方服務單位都是按月收取的,若上、下月銜接不上,就要追查原因,看費用是否有無故意歪曲、涂改、偽造、弄虛作假等情況,證賬之間、賬賬之間,賬表之間是否相符,運用科目是否正確。有無侵占固定資產、庫存材料、存貨等;有無賬外經營固定資產;有無將固定資產、庫存物資、存貨等無償提供給關系人使用而撈取好處;有無私借私用部隊設備搞經營,謀取個人利益;有無侵吞物資等現象,還要深入實際,對公共組織的設備、材料、物資等實物資產的存放、保管及領用等方面進行檢查,對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及債權債務進行細致的清查、核對,檢查各項財產物資帳實是否相符,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還要發現被檢查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查明具體事實和原因,確定有關人員的責任。
篇8
【關鍵詞】 財務管理專業; 本科; 課程體系
當前,我國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按層次大致可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等課程模塊,本文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研究(僅限于理論課程),發現各個模塊的劃分標準、包含范圍、學分、課時安排等差異較大。
一、財務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現狀
(一)公共基礎課程與學科基礎課程
東北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大學財務管理專業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任意選修課的學分占比為46%,31%,23%,0;64%,22%,10%,5%;39%,29%,22%,10%(見表1)。公共基礎課占比最高,近40%以上,三個院校之間公共基礎課與學科基礎課模塊的學分占比差異較大。此外,英文與數學課程在公共基礎課模塊中占比最高,接近或超過50%。
從表2可以看出,全國工商管理類學科會計學專業與財務管理專業育人指南(2008)就學科基礎課程設定了管理類、經濟類、法律類三個基本模塊,東北財大加入了會計、財務管理、稅法等課程;上海財大把計算機、數學、社會學等劃入學科基礎課;對外經貿只選擇了一些管理類、會計類、財務管理類課程作為學科基礎課,將初級會計(會計學基礎)、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基礎遷移至學科基礎課,而把大量相關的管理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稅務、審計學、資產評估等課程都設計進入學科基礎選修課體系(見表3)。
(二)專業必修課程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專業必修課多采用會計與財務管理兩個模塊,會計模塊的課程門類基本一致,一般為基礎(初級)會計、財務(中級)會計、管理與成本會計(有些院校將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設在學科基礎課模塊中)。但對于本專業的主干課程――財務管理課程模塊設置的方式、門數、課時安排,各個院校間差異較大,由此導致專業必修課的設計有很大不同。
1.專業必修課程的門數、學時與模塊設置
上海財大的專業必修課分為專業核心課與專業方向課兩個模塊(見表4),對外經貿與東北財大在學科基礎課外,只設立專業方向課,考慮學科基礎課里設置的有關會計學與財務管理學課程,三個院校的專業必修課包含的門數相差兩門,學時數相差近50~160學時不等,學分相差9分。專業必修課會計模塊相差50~60學時、2~4學分;財務管理模塊相差近30~130學時,5~8學分,較會計模塊的差異度大。上海財大的其它模塊為稅務籌劃(51學時,3學分);對外經貿為證券投資分析、投資銀行業務課程(共72學時,4學分);東北財大為資產評估原理(48學時,3學分)。三個院校會計課程模塊學時數占專業必修課總課時分別為36%,44%,35%;財務管理課程模塊為54%,39%,52%;其它課程模塊為10%,17%,13%,相比較而言,東北財大的會計課程與其它課程模塊學時最少,上海財大財務管理課程模塊學時最多;對外經貿的財務管理課程模塊學時最少,會計課程模塊學時數超過其財務管理課程模塊,其它課程模塊學時最多。
2.財務管理課程模塊的設置方式與門數、學時
總體來看,很多高校對主干課程按照財務管理的層次、環節、主體進行混合選擇,課程內容重疊、交叉較多。
從表5可以發現,對外經貿公司財務課程的學時僅達到上海財大與東北財大的一半,財務工程與財務分析的學時均低于另兩所院校。教育部《育人指南》(2008)推薦的該模塊課程為財務管理(或公司財務)、財務工程、跨國公司財務,這三所院校基本采用此模塊,課程名稱有所區別,并增加了財務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等,但很多院校仍然設立財務管理基礎、中級財務管理課程,而對于高級財務管理,財務工程、計算級財務管理或財務軟件、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等課程是否設置在必修課中沒有達成一致。
(三)專業選修課
設計專業選修課時,各個院校一般都會盡可能地使選修課門類廣泛,以滿足學生志趣的需要與就業、升學所需的知識補充?!队酥改稀罚?008)推薦的專業選修課達到20門,東北財經大學將專業選修課分為研究型與應用型兩大類,每類各10門左右,需修滿20學分,上海財大只設置了9門,需修滿12學分。
二、優化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路
劉淑蓮(2005)指出,“厚基礎、寬口徑、活模塊”課程體系構建模式, 需特別重視“寬口徑”內部各課程之間、“活模塊”內部“大模塊”與“小模塊”課程之間、以及“寬口徑”與“活模塊”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系, 從而實現課程體系整體上的優勢互補,使各種類型的課程真正形成實現培養目標的合力。但從目前各高校財務管理課程體系來看,這種橫向聯系遠遠不夠,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整合。
(一)提升公共基礎課程的有效教學
公共基礎課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工具方法課(包括大學英語、大學計算機、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語文等)和通識選修課。如前所述,公共基礎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比例已經較高,尤其英語與數學在公共基礎課中占比最高,在削減課時總量、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和各科教學內容都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公共基礎課必須從授課內容組織、授課形式、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提倡因材施教,提升有效教學,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素質與能力,為專業課的學習作好鋪墊。比如:可以采取課堂+網絡+實踐的多元教學,實現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可以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農村社會調查、城市社會調查以及專業調查等活動相結合;大學英語與大學計算機采用分級教學,并將考級引入評價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要下大力氣研究大學數學、語文、計算機等課程的應用性教學,整合教學內容,提高其專業針對性,使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進行有效銜接。
(二)加強學科基礎課的學科特性
目前,高校學科基礎課程模塊的學分、課時、課程之間的差異較大,究其根源,各校還是對財務管理學科定位意見不統一,個別高校仍然有按人授課的傾向。數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都是財務管理學的上游學科,財政學、金融學、統計學、會計學等以及公司管理的相關功能學科如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都是其旁側學科,所以學科基礎課中需設置諸多模塊。除經濟學、管理學、財政學、金融學、統計學、會計學外,從近幾年財務管理學科的發展來看,財務管理需要納入戰略與組織的框架中,需要重新審視財務管理的流程,有必要將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公司治理、管理信息系統、風險管理等加入必修課,管理相關功能學科的課程可以列入學科選修課,而數學、社會學、計算機等納入公共基礎課中。
有調查顯示,三類課程成績總體屬于優秀水平的學生,其學科基礎課的優勢更加突出;而三類課程成績總體較差的學生,其學科基礎課的成績在所有課程成績中是最差的。因此,要充分挖掘各類學科基礎課的特點,合理規劃課程安排,特別加強與其他課程之間知識點的銜接,以便學生順利地完成從公共課到專業課的過渡。比如:數理統計課程是結合統計分析軟件對現實數據的分析來培養學生基本的統計分析技能,現實案例數據完全可以取自財務報表、市場調查、宏觀經濟、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從統計學的角度初步了解其他領域的相關知識。
(三)專業必修課與專業選修課按照專業方向整合
財務管理本科教育的“通才”目標已成為各院校的共識,公共基礎課與學科基礎課的學分、學時占比一般都接近70%,30%的專業課則承載了反映各院校培養目標與辦學特色的任務。教育部規定了專業核心課程,并不能任意更改,但一些院校的專業核心課程還是各有側重,另在專業選修課中設計不少相關領域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學分、學時難以整齊劃一,但包含的內容應由教育部或財政部統籌規劃,以體現人才培養的規格、標準。比如在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中,專業內容應涵蓋哪些核心知識點,這些知識節點又如何前承基礎課內容,如何順應后續課程內容,必須保證核心課程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穩定性,避免交叉重復,課程內容與學科發展脫節。這樣才能保證本專業特有的技術知識的學習,體現專業學習的深度,而不是通才名義下的“萬金油”。
專業選修課側重于對專業理論與技能的深入與強化,學校不是簡單地堆砌課程,應將其與專業方向課進行匹配,確定相應的專業方向選修課模塊。根據目前社會的實際需求,可以開設企業財務管理、個人理財、資本運作等模塊,并明確各自模塊中的課程組合。為避免學生在選修時更多地依據個人興趣,隨意性較大,可以根據財務管理第一門課程的導讀以及與專業老師的交流,同時安排專業調研或實習類課程,讓學生較為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在本專業中的志趣與特長,由此選擇今后職業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丁澍,繆柏其,葉大鵬.高考成績與大學成績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08(11).
篇9
摘 要 本文論述了建立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的重要意義及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評估的作用,提出了建立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企業財務管理 評估制度
財政部2006年底的新《企業財務通則》,初步構建了政府宏觀財務、投資者財務、經營者財務三個層次的企業財務管理體制。企業財務管理評估,是主管財政機關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內部環境及流程、財務制度體系的健全性和財務制度執行的有效性等財務控制進行客觀評價,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和要求的監督活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已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財政部門有必要建立和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筆者擬就加強建設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進行初步的探討。
一、建立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的重要意義
財政部門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引導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控制財務風險,對于各個企業乃至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源頭上控制違法違紀行為,保障宏觀經濟運行體系安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對我國各類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制度執行情況普遍欠佳,這直接導致包括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在內的許多企業發生財務危機乃至破產倒閉,這給宏觀經濟運行體系帶來較重大的安全隱患。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評估,通過評估手段監督企業財務制度的執行,有利于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保障宏觀經濟運行體系的安全。
(二)促進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健全防弊糾錯機制
加強財務管理是防范企業各類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財務管理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美國薩班斯法案出臺后,國際上對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性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個規范、有效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系,可以提高企業的市場認可度和財務信息的公信力,增強企業融資及發展能力,并適應境內外資本市場監管的要求。通過財政部門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評估,有助于推進企業財務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引導企業規范財務行為,促進企業不斷完善內部財務機制,進一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維護企業各方利益,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
目前,我國有關主管部門相繼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企業內部控制的評估辦法,但各自獨立、各有側重。如稅務部門主要側重對企業納稅額的真實性進行評估、審計部門主要側重對企業重大財務違紀事項進行評估、國資委主要側重對影響企業國有資本金績效的內部控制要素進行評估等。財政部門需要協調各專業評估的關系,為進行財務管理有效性的自我評估和外部評價提供統一標準,既維護國有權益,又保護其他投資者以及經營者等各方的利益,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
二、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評估的作用
建立和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其意義不僅在于維護企業和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對于財政部門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健全財政職能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履行公共服務職責
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系,是我國目前財政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及其實施具有公共特征,屬于典型的公共服務。它具有很強的外部性,財政部門制定的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可以作為企業提高自身財務管理水平的指引。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是公共財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財政部門作為主管企業財務的政府職能部門,立足于維護公共利益和履行公共責任,有義務為全社會制定統一的企業財務基本規則,為各類企業創造一個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和制度保障。
(二)搭建財政企業管理的工作平臺,健全公共財政職能
國家財政與企業的財務關系,隨著經濟體制和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而不斷演變。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國家財政對企業實行“統收統支”高度集中管理的模式。經過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國有資產管 理體制改革和公共財政體制的不斷調整,企業逐漸確立了獨立自主的市場主體地位,財政部門與企業的財務關系也逐漸“疏遠”。財政部門與企業“過緊”的財務關系束縛了企業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但是“過松”的財務關系同樣不利于企業和國家財政事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可以搭建起實現以下幾個功能的平臺:1.轉變財政管理的方式,由過去的直接行政審批改為間接監督引導。財政部門的這種新型管理方式,既是對企業的監督管理,又是為企業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2.實現財務監督關口的前移,變事后處理為事先防范。通過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將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壓縮到最低限度,從而控制企業財務風險及其可能引發的財政風險,奠定財政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3.為財政政策的實施、財政資金的安全使用提供制度保障。面對企業紛繁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政府每做出一項經濟決策,都需要有科學、可靠、準確的信息做支撐,用全面、綜合、有效的評估方法得到的企業財務評估結果,可以為政府相關經濟決策服務,特別是為財政資金投向提供決策依據,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
三、建立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應注意的問題
企業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歸根結底是人、制度、執行三方面不能協調一致的問題。因此,在研究建立我國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應高度重視人的行為尤其是管理者的行為評估
內部控制不是一項制度或機械的規范,而是分布在企業中的一連串廠的行動,是防止那些可能影響組織目標有效實現的風險因素造成的實際損失或者使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貫穿于組織各項活動中的一系列行為或措施。由此可見,企業內部控制是針對人的財務行為的控制。各項活動中的一系列人的行為(包括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是通過財務制度,如財務決策、財務監督、財務預算、費用管理制度等加以規范的,行為后果通過財務指標來綜合反映。因此,設計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應當綜合考慮反映人的行為后果的定性與定量指標,充分揭示廠對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性的影響。
(二)應當著重評估企業財務制度的健全性和符合性
它包括兩層涵義:一是內部財務制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新通則的要求,且與企業自身的經營活動要求相適應;二是設計的內部財務制度能夠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得到貫徹執行并發揮作用,為實現企業財務目標提供保障。
(三)應當重點關注企業財務制度的持續完善機制
設計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應注重促成企業形成“自我持續完善制度”的長效機制,增進企業組織成員的內部財務控制意識,激發管理層和員工參與評估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評估過程中學到企業財務管理知識,熟悉本部門的控制流程,使風險更易于發現,糾正措施更易于落實,更有效地改善內部控制環境,防范財務風險。
(四)財政加強對企業財務制度建設的引領、指導和監督作用
財務制度建設的主體是企業,財務管理評估制度既是企業自身加強管理的需要,也是財政監管的需要。在公共財政框架下,財政兼有重要的經濟調控和經濟監督職能,對企業承擔著社會責任和公共道義。各級財政部門不僅需要按照規章管理企業財務,服務于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大局,改變企業財務管理無章可循、職責不清的局面,從源頭上整治企業財務秩序,化解財政風險,而且需要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評估制度體系引領、指導企業完善財務制度,監督財務制度的執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
篇10
關鍵詞:高?!∪骖A算管理 內部財務管理體制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以及中國加入WTO,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面臨著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越來越多的挑戰。財務管理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管理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財務狀況,乃至學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高校作為獨立法人實體地位的確立,高校原有的財務管理體制;經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并探討解決這些問題,是當前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重要課題。
一、我國當前高校的內部財務管理體制現狀
我國高校目前普遍實行的財務管理體制有“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兩種形式。這兩種財務管理體制的區別主要在于財權的分權程度不同。是集權多點還是分權多點,兩種體制各有所長。適應不同辦學規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高校,規模較大且管理水平較高的學校多采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體制,規模較小的和管理不規范的學校多采用“統一領導、集中管理’體制。這兩種模式的優點在于能夠保證財務權力的集中。便于直接管理,保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保證學校的發展不會偏離方向。在高校的財務管理實踐中,由于制度設計和組織機構設置的因素影響。兩種管理模式還存在一些共性上的不足,主要表現在:由于財務管理分權不當,不能充分調動學校內各基層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于責、權、利不能有效地結合,影響了財務指標的考核和財務目標的實現。
二、高校全面預算管理與內部財務財務體制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集系統化、戰略化和人本化理念為一體的現代管理模式,它通過業務、資金、信息的整合,明確、適度的分權、授權,戰略驅動的業績評價等,來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戰略有效貫徹、經營持續改善、價值穩步增加的目標。全面預算管理能解決傳統管理的不足,以預算管理為主線,單位內部各管理部門在單位的預算目標的指引下,合理分權,互相配合,明確責任,有效考核,努力完成單位的總體發展目標。高校財務全面預算管理是指高校按照其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收支計劃。是高校進行各項財務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指導和考核高校各項財務活動的標準性文件,是高校控制日常支出和組織收入的重要依據。高校的預算包括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督等環節。高校財務管理體制從財務集權式管理向財務分權式管理轉化,全面預算是其主要實施基礎。新財務管理體制的具體實施就是學校設置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相應機構,圍繞全面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和分析考核來劃分學校和學院之間的管理權限,通過編制合理可行的全校綜合預算,并制定預算管理和業績考核等制度來確保新體制的順利實施。
三、基于高校全面預算管理的內部財務管理體制設計
1、組織結構設計
高校實行“統一領導、資金集中、分級管理、內部核算”的新財務管理體制,要處理好集權與分權的關系,做到財務管理統而不死、放而不亂。在新財務管理體制下,學校保留統一制定學校財務方針政策和財務規章制度、制定經費分配政策的權力,通過適度分權、授權,將人事、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權力下放給學院,同時按照財權與事權相結合的原則,也將部分財權下放給學院分級管理。學校財務管理適度分權,實行分級管理,必須靠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利用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學校管理的主線,加強對全校財務工作的統一組織領導,引導各學院按照學校發展目標來安排使用好經費予以保障,必須建立多層次、學校推行全面預算管理。首先要在組織結構上職責明確的預算組織結構。在校長下設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學校全面預算的組織領導,統一領導學校的財務工作,確保學校對財務工作統一領導的地位。為了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的順利實施,在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預算管理辦公室、審計工作委員會、業績考核委員會來具體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通過這些機構對各學院全面預算的制訂、執行控制和業績考核進行組織協調和全過程的控制。學院作為全面預算實施管理體制的參與單位和責任單位。在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負責本學院預算的制定和具體實施。
2、預算編制程序設計
預算管理的實質是合理配置稀缺資源,由于資源的有限性,人們必須進行預算,使組織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可見,預算本身就意味著平衡。一個不考慮收入彌補支出的財務計劃就不能稱其為預算。所以,高校編制預算的首要原則是“收支平衡,不留赤字”原則。我們提出的全面預算管理就是要求學校各級次的預算都包括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使每個部門的費用支出都被控制在本部門可能獲得的收入范圍內。使學??偸罩ьA算的平衡關系建立在各部門收支平衡的基礎上,提高預算控制的有效性。學校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編制一個科學合理的預算尤為重要,預算編制程序和編制方法的選擇受學校分權管理模式的約束限制,反過來其又將影響到學校分權管理模式的選擇。所以。選擇科學的預算編制程序和編制方法對全面預算管理至關重要,也將影響到高校財務管理新體制的具體實施。我們認為,高校的預算組成為:學校總預算=校級預算+院級預算+專項資金預算一校院之間的轉移支付。校級預算是學校一級進行資配置、調控財力分布的手段,它所反映的是學校一級可以支配的財務的使用計劃。高校將校級可支配的資金等作為收入來源,按照全校性的公共需要和跨院系的公共需要的事權安排的資金支出,并對二級單位承擔事權進行補助,編制學校校級預算。院級預算是高校中各個二級財政主體進行資源配置的手段,它所反映的是本單位可支配財力的使用計劃。院級預算的來源是本級可支配收入,按照事權,院級財務負責本單位補充性的人員經費,本單位范圍內的教學、科研、對外服務經費,以及受益范圍為本單位的后勤經費的安排。上述校院兩級預算一般指經常性預算和建設性預算,但除此之外,校院兩級還會有專項預算。專項預算包括按照要求必須專款專用、附有限定性的資金,比如:行動計劃的特殊專項、科學事業費的專項、教育事業費的專項,以及科研項目經費收支等,這些經費不能納入校級和院級經常性預算來進行統籌調劑平衡預算。但是從總量上,專項的收支又是學校的總收入和總支出組成部分,這部分經費也必須編制預算,否則會形成預算與決策在口徑上的差別。學??傤A算,是高校作為一個完整的預算主體,按照事業發展規劃提出的財務收支計劃。從內容上講,學??傤A算應該涵蓋校級預算、院級預算和專項資金預算,但不是上述三種預算的簡單加總,因為三種預算之間有重復內容,重復內容應予扣除。匯總出學??傤A算后。高校要以此為基礎向教育主管部門上報學校預算,即所謂部門預算。部門預算的編制要經過“兩上兩下”的過程,基本確定了政府部門與高校之間的預算保障和約束關系。分層次的預算體系在運行上主要體現如下的關系與程序,從功能上說,內部預算解決的是校內層次和單位之間的信息和保障、約束關系,上報預算解決的是高校與主要資財提供者之間信息及保障、約束關系。
3、預算執行控制體系設計
預算控制是圍繞確定的預算目標組織實施的。其基本的職能是通過嚴格規范的控制過程,衡量工作,評估績效,糾正偏差。研究預算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預算單位提高管理水平,保證當年目標和事業任務的完成,促進事業的發展。預算控制包括收入預算、支出預算和平衡預算。收入預算是學校預算的基礎,學校應當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知識、技術、人才密集的優勢,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收活動。確保收入預算的實現。在財務開支方面。要確保不突破支出預算,并在執行中堅持“一支筆’審批制度,優先確保人員經費開支,嚴格控制支出項目,學校財務要充分發揮平衡預算的杠桿作用,增強管理職能,提高辦公自動化手段,及時反饋會計信息,為學校財務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總之,當前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研究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是高等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學校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根本保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