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共享中心智能化范文
時間:2024-03-08 18:02: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共享中心智能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智能建筑設施設備;設施設備動態管理信息系統;系統化維護資源;多管道信息驅動
中圖分類號:TM8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09)21-0108-03
為適應省廣播電視自身發展新平臺的需要,廣電新中心建設即將開始,其建設目標是:功能設施齊全,工藝技術先進,裝備精良適用,建筑布局合理,造型新穎獨特,環境優美宜人,并具有安徽特色兼有文化交流和旅游觀光功能的廣播電視中心。為達到舒適、節能、安全、快捷、滿足廣電行業需求等目的,這一現代智能建筑將安裝各種用途的智能化系統,如智能變配電系統、太陽能光伏系統、消防報警系統、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央空調及冷熱源系統、機房專用恒溫恒濕空調系統、電梯系統、安防系統、一卡通系統、智能照明系統、公共廣播及多媒體信息系統等。同時還將安裝其它一些建筑物附屬設施,如綠化景觀噴泉、熱飲水裝置、衛生節水潔具等。
現代建筑是建筑藝術和智能化技術的完美結合。有統計數據顯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建筑的運營、使用和維護成本是建設成本的20倍,因此智能建筑的管理將是比建設好智能建筑更重要的問題,特別是智能建筑設施設備由于大量采用現代的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及控制技術,無論是工作性質還是運行管理都與傳統的機電設備有較大的差異,如果管理思路不能符合智能化系統的特點,那么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對于廣電管理服務中心來說,在“管理集約化、保障科學化、服務人文化”的經營理念指導下,應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采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圖形顯示技術,提高設施設備管理水平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物業設施設備管理模式的發展
傳統的物業設施設備維修和管理一般采用二級保養、定修結合的事后維修方式,管理模式為靜態管理的計劃定保定修,有的是手工臺帳,有的雖然應用了設備管理軟件,使得設備的靜態信息數據記錄規范化,能提高工作效率,但仍屬于對手工管理的簡單模仿。傳統靜態管理模式最大不足之處就是滯后性,缺乏對基礎數據的收集和統計分析,無法準確掌握設備的實時狀態,對維修效果不能進行有效的評價。另外各部門分管的設備系統無法實現協同,領導無法及時了解設備系統的運行情況,不能實現設備的精確管理。況且對于像廣電中心這樣的建筑園區來說,如果還采用傳統的設施設備管理模式,將是不可想象的。
智能建筑設施設備的運行管理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國際物業設施管理協會(IFMA,International Facil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對FM所下的定義是:“以保持業務空間高品質的生活和提高投資效益為目的,以最新的技術對人類有效的生活環境進行規劃、整備和維護管理的工作”。物業設施管理涉及的領域很廣泛,它包括對不動產、土地、建筑物、設備、房間、家具、備品、環境系統、服務、信息物品、預算和能源等設施的管理。
智能建筑設備動態管理信息系統(IBMIS)就是以系統思想的方法,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和設備管理理論的最新發展成果,并結合國家有關設備管理的法律、法規,對智能建筑物業設備管理活動中的信息進行收集、提取、分析、統計、輸出,并形成支持組織決策的信息系統。動態設備管理信息系統改進了靜態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不足,基本實現了對設備的動態管理。兩者的對比見表1:
管理服務中心通過現代物業設施設備管理模式將能全面獲取建筑物的環境、業務、財務、設備的信息,從經營戰略的高度進行設施設備管理,全面提高物業設施設備管理水平。為了提高設備的安全可靠性,降低維修成本,提高服務品質,真正實現狀態監測、檢修、動態管理的目的,應當應用基于多種信息驅動技術實現設施設備動態管理。
二、智能建筑設施設備動態管理的實現途徑
廣電中心智能建筑園區總建筑規模達35萬平米,根據未來管理和使用需要,將建設基于建筑設備管理系統(BMS)、辦公自動化系統(OAS)、物業管理系統(PMS)、通訊與網絡系統(CNS)四大控制與信息數據系統的網絡化綜合信息集成與交互管理平臺。采用Internet/Intranet和Web技術,建立以瀏覽器/服務器(B/S)為模式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授權的計算機桌面系統,都可以在.NET信息安全保護模式下通過網絡瀏覽、查詢、監控園區設施設備綜合信息,包括設備運行狀態、報警與故障信息、必要的設備控制和運行,以及設備的維修管理等。IBMIS隸屬于物業管理系統(PMS)的一個主要應用模塊,并且需要與BMS、0AS進行集成。實現的途徑如下:
(一)維護管理資源的系統化
園區所有需要被維護和管理的各種設施設備的基本個體及其復合體的集合統稱為維護管理資源。為了便于IBMIS識別和管理,我們要按其系統構成進行分解,在不增加管理成本和無用數據的情況下而區分出來的最小單位資源可以被定義為簡單個體。例如對于建筑智能化系統,維護資源包括了被控設備所屬的維護資源和控制系統所屬的維護資源這兩個部分。理想的分解是將設備所有組件和部件分解到零件,并按其連接關系予以組織,實際應用中為減少系統信息量,分解到能滿足正常維護即可。
系統化維護資源管理為我們找到了從被控對象設備、通信設備、通信線路、接口、專業控制子系統到集成平臺的完整資源組織形式和資源分布表達形式,方便了設備實體與IBMIS維護資源的關聯,使之成為實現園區設施設備動態管理的基礎。
(二)構建設施設備與系統檔案
狹義的設施設備檔案為以固定資產管理為目的,反映設施設備屬性的文件或文件管理系統?;緦傩园?名稱、規格、型號、制造廠家、制造日期、產地、出廠編號、購買日期、價格、經辦人、安裝位置、使用日期、技術文檔等。
廣義的設施設備檔案以系統化維護資源管理為目的,反映設備或系統屬性的文件或文件管理系統。其結構除了包括基本的狹義設備和系統屬性,整個設備系統屬性是一個分級的分布式樹形結構,與對應的維護資源管理樹同構,其屬性分布在樹形結構的不同層次上,以表達構成設備或系統的組織結構。所以廣義檔案由設施設備靜態檔案和動態檔案兩個部分組成,靜態檔案是反映資源個體原始屬性部分,動態檔案包括設備狀態管理、維修管理、備件管理、變更管理等,反映的是資源個體屬性隨對象條件狀態變化而變化的部分。為便于新中心建成后的管理,工程建設期內就要按照系統化維護資源管理的思想,對所有采購安裝的設施設備的靜態數據予以登記、編碼和備案,成為將來構建動態設施設備檔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