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的對聯范文

時間:2023-04-10 13:33: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春節的對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春節的對聯

篇1

2、繁榮昌盛鑄輝煌,和諧發展興駿業。

3、合家歡樂迎富貴,滿堂歡喜永平安。

4、慶佳節萬事如意,賀新年八方來財。

5、春風得意財源廣,平安富貴家業興。

6、年年順景則源廣,歲歲平安福壽多。

7、新春福旺迎好運,佳節吉祥開門紅。

8、慶盛世繁榮發展,賀新春偉業騰飛。

9、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

篇2

下聯:合家歡樂財源進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日日財源順意來

下聯:年年福祿隨春到

橫批:新春大吉

上聯:迎喜迎春迎富貴

下聯:接財接福接平安

橫批:吉祥如意

上聯:百世歲月當代好

下聯: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上聯:春雨絲絲潤萬物

下聯: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一帆風順吉星到

下聯: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上聯:日出江花紅勝火

下聯:春來江水綠如藍

橫批:鳥語花香

上聯:春滿人間歡歌陣陣

下聯:福臨門第喜氣洋洋

橫批:五福四海

上聯: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聯:家家順心永安康

橫批:四季興隆

上聯:春*明媚山河披錦繡

下聯:華夏騰飛祖國萬年輕

橫批:山河壯麗

上聯:東風化雨山山翠

下聯:政策歸心處處春

橫批:春風化雨

上聯:創大業千秋昌盛

下聯:展宏圖再就輝煌

橫批:大展宏圖

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民安國泰逢盛世

下聯:風調雨順頌華年

橫批:民泰國安

上聯:精耕細作豐收歲

下聯:勤儉持家有余年

橫批:國強富民

上聯:發憤圖強興大業

下聯:勤勞致富建小康

橫批:科技致富

上聯:歡天喜地度佳節

下聯:張燈結彩迎新春

橫批:家庭幸福

上聯: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聯:接鴻福步步高升

橫批:好事臨門

下聯:和順門第增百福

下聯:合家歡樂納千祥

橫批:歡度春節

上聯:冬去山川齊秀麗

下聯:喜來桃里共芬芳

橫批:新年大吉

上聯:一干二凈除舊習

下聯: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上聯:一年好運隨春到

下聯:四季彩云滾滾來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聯: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一年四季行好運

篇3

下聯:相伴健康天使

橫批:福如東海

上聯: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下聯:春光耀輝滿堂春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一帆風順吉星到

下聯: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上聯:春雨絲絲潤萬物

下聯: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歡天喜地度佳節

下聯:張燈結彩迎新春

橫批:家庭幸福

上聯:大順大財大吉利

下聯:新春新喜新世紀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舊歲又添幾個喜

下聯:新年更上一層樓

橫批:辭舊迎新

上聯:春聯對歌民安國泰

下聯:喜字成雙花好月圓

橫批:國泰民安

上聯:喜滋滋迎新年

下聯:笑盈盈辭舊歲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千年迎新春

下聯:瑞雪兆豐年

橫批:年年有余

上聯:歲通盛世家家富

下聯:人遇年華個個歡

橫批:皆大歡喜

上聯:迎新春江山錦繡

下聯:辭舊歲事泰輝煌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下聯:春光耀輝滿堂春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百年天地回元氣

下聯:一統山河際太平

橫批:國泰民安

上聯:歡聲笑語賀新春

下聯:歡聚一堂迎新年

橫批:合家歡樂

更多熱門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春聯大全:帶“春”字的迎春對聯

2.2016新年新氣象對聯大全

3.2016經典春節對聯大全帶橫批

4.2016關于好的新春對聯(推薦)

5.2016稅務機關新年對聯精選

6.春節對聯帶橫批大全

7.2016關于猴年新春對聯大全

8.帶橫批的春節對聯大全2016

篇4

下聯:猴節正氣報新春

橫批:萬象更新

上聯:勤羊辭舊千家同喜

下聯:頑猴鬧春萬戶皆福

橫批:喜氣盈門

上聯:猴喜滿園桃李艷

下聯:歲遷遍地月光明

橫批:家和萬事興

上聯:羊歌盛世方報捷

下聯:猴舞新春又呈祥

橫批:猴年大吉

上聯:辭舊歲三羊開泰

下聯:迎新春六猴送安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羊隨新風辭舊歲

下聯:猴節正氣報新春

橫批:欣欣向榮

上聯:羊歌盛世方報捷

下聯:猴舞新春又呈祥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福旺財旺運氣旺

下聯:家興人興事業興

橫批:喜氣盈門

上聯:春雨絲絲潤萬物

下聯: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內外平安好運來

下聯:合家歡樂財源進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一帆風順吉星到

下聯: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上聯:天地和順家添財

下聯:平安如意人多福

橫批:四季平安

上聯: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聯:接鴻福步步高升

橫批:好事臨門

上聯:冬去山川齊秀麗

下聯:喜來桃里共芬芳

橫批:新年大吉

上聯:春滿人間歡歌陣陣

下聯:福臨門第喜氣洋洋

橫批:五福四海

上聯:萬事如意展宏圖

下聯:心想事成興偉業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歡聲笑語賀新春

下聯:歡聚一堂迎新年

橫批:合家歡樂

上聯: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聯:家家順心永安康

橫批:四季興隆

更多熱門相關文章推薦閱讀:1.2016年新春對聯大全(帶橫批)

2.關于2016新年的對聯

3.關于學習的對聯帶橫批【經典】

4.2016年辭舊迎新的對聯帶橫批

5.關于春節的對聯精選

6.關于2016結婚對聯大全(優秀)

7.新年對聯大全2016(帶橫批)

8.2016春節對聯大全(千古絕對)

篇5

家過小康歡樂日 春回大地艷陽天 橫批:人心歡暢

多勞多得人人樂 豐產豐收歲歲甜 橫批:形勢喜人

壯麗山河多異彩 文明國度遍高風 橫批:山河壯麗

財連亨通步步高 日子紅火騰騰起 橫批:迎春接福

福旺財旺運氣旺 家興人興事業興 橫批:喜氣盈門

大地流金萬事通 冬去春來萬象新 橫批:歡度春節

大地歌喚彩云 滿園春關不住 橫批:春*滿園

盛世千家樂 新春百家興 橫批:歡度佳節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豐年 橫批:年年有余

歡聲笑語賀新春 歡聚一堂迎新年 橫批:合家歡樂

共享錦繡年華 相伴健康天使 橫批:福如東海

財源滾滾隨春到 喜氣洋洋伴福來 橫批:財源廣進

春風入喜財入戶 歲月更新福滿門 橫批:新春大吉

大順大財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紀 橫批:萬事如意

占天時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財寶 橫批:財源不斷

高居寶地財興旺 福照家門富生輝 橫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順家添財 平安如意人多福 橫批:四季平安

春歸大地人間暖 福降神州喜臨門 橫批:福喜盈門

內外平安好運來 合家歡樂財源進 橫批:吉星高照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年年順景則源廣 歲歲平安福壽多 橫批:吉星高照

五更分兩年年年稱心 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橫批:恭賀新春

五湖四海皆春* 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萬象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辭舊歲 橫批:喜迎新春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樓 橫批:四季長安

一帆風順吉星到 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一干二凈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更多熱門相關文章推薦閱讀:1.2016關于猴年春節對聯集錦

2.2016有關猴年春節對聯

3.猴年春節對聯大全2016

4.猴年新春對聯大全2016

5.2016關于猴年新春對聯大全

6.2016猴年新春對聯集錦

7.猴年春節對聯 2016

8.2016猴年新春對聯大全

篇6

  春節過年心得感悟

  不知不覺間牛年已經過去了,虎年已經來到。在剛剛過去的豬年的最后一天,我們又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那一年一次的春節晚會。無論每年的春節晚會如何去演,風格如何去改,其實都很難做到讓全國所有人都滿意,眾口難調嘛!

  要說我吧,在今年的春節晚會中,最讓我喜歡的算是小品《擾民了您》和曹云金的相聲《說你什么好》了。小品中的每一句話都使我們捧腹大笑。

  我把春晚中的精彩部分看了又看,怎么也看不夠,《擾民了您》的臺詞風趣幽默,同時,又看到了年輕人勵志時的不易。再看相聲,演員曹云金的嘴也太溜了,真是讓人說他什么好!還有魔術《團圓飯 》的表演讓我至今還迷惑不解,太神奇了!

  這次春晚太精彩了!

  春節過年心得感悟

  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每當想到春節,我便想起去年春節我和爸爸放鞭炮的情景。

  記得年前大人們都忙著買東西辦年貨,媽媽又是買菜又是聯又是包餃子。我們小孩卻不像大人那樣忙。大年三十那天,媽媽讓我和爸爸貼好了春聯,爸爸忽然想起了忘記買鞭炮了。我們爺倆就決定一起下樓買鞭炮,來到賣鞭炮的攤位上,鞭炮的花樣可真不少??!有沖天炮、旋轉炮、刺花炮、摔炮、禮花炮、黑蜘蛛炮、還有大炸雷。反正各種各樣的鞭炮說也說不完。爸爸給我買了比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又買了噼噼叭叭的鞭炮和沖天炮又叫二踢腳,還有五顏六色的禮花炮。走在路上,我就忍不住往地上扔了幾個摔炮,摔炮摔在地上“啪啪”得響了起來,我感到好玩極了。

  到了中午,我就聽到震耳的鞭炮聲。爸爸也拿出了我們買的鞭炮。點上火只聽到鞭炮辟天開地的響了起來,整個樓層都回蕩著鞭炮聲。我躲在遠處捂上耳朵,直到鞭炮聲結束,我才敢走到近處看一看。接著,爸爸又拿出一個二踢腳,把它拿在手中,點上火只聽到“嗖”的一聲,二踢腳像小火箭一樣沖上天空,然后爆炸。我高興得拍著手,難道真正的火箭就是這個原理發射上天的嗎?

  到了晚上,整個城市燈火通明,天空中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我點燃了一個刺花炮,刺花炮“刺刺”的發出耀眼的火花。我把手舞動起來,刺花炮跟著我的手臂舞動,劃出一個個閃亮的光環。接著,爸爸開始放最美麗的禮花炮。點上火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彩球從禮花炮的炮管中沖上天空,色彩斑斕美麗極了。

  這個除夕我過的真得很快樂,這是我最快樂的春節了。

  春節過年心得感悟

  不必說紅通通的燈籠、不必說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白雪、不必說香噴噴,圓鼓鼓的餃子、更不必說穿著新衣服的孩子們,這熱鬧的春節期間,正踏著濃濃的年味走來。

  除夕夜來到奶奶家,原本寬敞的屋子一下變得擁擠起來;原本冰冷的氣氛一下熱鬧起來。奶奶和媽媽開始炒菜、包餃子,而爸爸和爺爺聊起了當年的陳年舊事,我們幾個孩子卻打鬧在一起。菜很快就上齊了,明亮的客廳中的桌子上擺滿了美食佳肴,讓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們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時光在我們的一片歡聲笑語中度過。

  “守歲全家夜不眠,懷盤狼籍向燈前”。守歲可是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全家人吃完餃子,圍在一起歡聲笑語的看著春晚,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和爸爸在庭院里點燃了新年的炮竹,清脆的鞭炮聲喜迎了新的一年。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大年初一,是春節期間開始的第一天。早晨,拿起一副新對聯,開始除舊迎新,把舊對聯撕下來,可是那舊對聯好像在跟我淘氣,死死的站在門上,不愿下來。最后,我出動了殺手锏,有水潑在門上,那舊對聯像打了敗仗一樣,慢慢飄落下來。拿出那副新對聯,把膠帶貼上去,掛在門前,按壓,大功告成。

  看著這紅紅的對聯,心里美滋滋的。

篇7

我們期待著新的一年終于到了,那么你知道牛年春節對聯該怎么寫嗎?為了方便大家,共同閱讀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2021牛年春節除夕夜四字新年對聯最新【90對】,歡迎閱讀!

2021牛年除夕大門口四字新年對聯1、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2、風和日麗;

人杰地靈。

3、長空溢彩;

大地流金。

4、六畜興旺;

五谷豐登。

5、術有專攻;

業精于勤。

6、龍吟國瑞;

虎嘯年豐。

7、龍吟虎嘯;

臘盡春歸。

8、龍騰虎躍;

水嘯山吟。

9、龍飛鳳舞;

月滿春盈。

10、龍興華夏;

燕舞陽春。

11、東風解凍;

春日載陽。

12、四時吉慶;

八節安康。

13、四時為柄;

萬象皆春。

14、白雪融臘;

紅梅賦詩。

15、冬迎梅至;

春伴燕歸。

16、一年肇始;

百業興隆。

17、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18、一聲爆響;

萬里春回。

19、人登壽域;

世躋春臺。

20、人臻五福;

花滿三春。

21、人游化日;

天與長春。

22、人增壽紀;

天轉陽和。

23、九州國泰;

六合春新。

24、九州永泰;

四季長春。

25、三江春水;

五岳青松。

26、三江生色;

四海呈祥。

27、三山生色;

五湖呈祥。

28、與山同靜;

隨地皆春。

29、山間明月;

江上春風。

30、山川添秀;

大地回春。

31、山川毓秀;

松柏長春。

32、山河似錦;

歲月更新。

33、千峰月色;

五湖春光。

34、門迎百福;

戶納千祥。

35、天開長樂;

人到恒春。

36、天開文運;

人喜春暘。

37、天開化宇;

人在春臺。

38、天涯月色;

芳草春暉。

39、開門納福;

舉步迎春。

40、日上花梢;

鶯穿柳帶。

2021牛年四字新年對聯經典1、歲豐人壽;

春和景明。

2、光飾竹徑;

影透花蔭。

3、年逢大有;

日過小康。

4、年年大吉;

歲歲有余。

5、年年如意;

歲歲平安。

6、年豐人壽;

景泰春和。

7、年年如意;

處處春風。

8、華燈飛彩;

喜爆放紅。

9、華燈飛彩;

喜炮迎春。

10、江山永固;

日月長恒。

11、江山不老;

神州永春。

12、江山壯偉;

桃李芬芳。

13、慶云兆日;

芳草迎春。

14、陽春召我;

淑氣宜人。

15、江山不老,祖國長春。

16、江山如畫,大地皆春。

17、江山壯麗,桃李芬芳。

18、金甌永固,玉宇長清。

19、九州安定,萬眾團結。

20、九州共慶,兩岸同春。

21、九州生瑞,四海騰歡。

22、九州生色,兩岸連心。

23、九州永泰,四季長春。

24、花開富貴;

竹報平安。

25、花迎喜氣;

鳥唱春光。

26、花香四季;

月滿一輪。

27、懷同霽月;

量洽春風。

28、時和景奉;

雪瑞花奇。

29、時和世泰;

人壽年豐。

30、時和世泰;

物阜民安。

31、財源茂盛;

人壽年豐。

32、鳶飛魚躍;

燕語鶯啼。

33、抬頭見彩;

動手生財。

34、抬頭見喜;

舉步生風。

35、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

36、魚游深水;

鳥占高枝。

37、河清海晏;

人壽年豐。

38、詩書門第;

陶淑人家。

39、春風梳柳;

時雨潤苗。

篇8

調查報告是在占有大量現實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用敘述性的語言實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觀事物。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家鄉春節文化習俗調查報告范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家鄉春節文化調查報告1一、前言:了解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稱陰歷年,俗稱“過年”。

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別稱是過年。在過去的.傳說里,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要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二、內容: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小年——臘月二十三

北方的“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

小年也叫祭灶節。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據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令”。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告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題寫桃符”

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和窗花。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厭服邪氣者也?!钡搅宋宕鷷r,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也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后世春聯之濫觴。后來,造紙術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習俗。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對于祖先的祭拜,在我國由來已久。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

“大年三十是除夕”

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歷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餃子形似“元寶”,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大年初一,開門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紅炮竹,即保證爆炸以后,紅的紙屑能夠遍地鋪滿,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象征新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時滿院瑞氣,喜氣洋洋,這就是“開門爆竹”一說。而且滿院的爆竹碎紅是不能掃的。如果非要掃,必須從屋子周圍掃到中央,這稱為“聚財掃”,據說這樣才可以聚集財氣。同時,這一天,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年初二,媳婦回娘家

農歷正月初二初三,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依照古時習俗,女子無故不得擅自回娘家,所以這一天娘家的兄弟必須前往男家迎接,邀請姊妹們回娘家聚會,一頓家宴之后,再回家探親。但這一道手續在現代已簡化成了電話邀請。

年初三,呆一天

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年初四,接神遲

俗話說“送神早,接神遲”,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卻在下午四點左右。家家戶戶備牲禮果菜,并焚香、燒紙、放鞭炮以示恭敬。

年初五,趕窮無 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節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有觀燈等習俗,故又稱燈節。

三、結尾:春節的意義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日子,也是親朋好友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人們祭奠祖先,除舊布新,祈求豐年,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家鄉春節文化調查報告2一、調查報告的原因:

寒假期間,我隨家人過了一個祥和快樂的春節,在過春節時,發現了一些風俗習慣,在中國人的過年習俗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過年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我帶著疑問走訪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調查報告的內容:

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春節,代表了新的一年的開始;春節,意味著新春的到來,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復始的過著春節,可為什么要過春節呢?相傳,古時候有個吃人的怪物叫“年”?!澳辍泵扛?65天就會出來吃人。有一個聰明的小孩想了一個辦法:他讓人們在門前貼上紅對聯,掛上紅燈籠,并放鞭炮?!澳辍北粐樑芑睾?。從此,人們每年都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澳辍睆拇嗽僖膊桓页鰜砹?。所以人們第二天都會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見到了人都會說“過年好”。這個習俗也就被傳了下來。直到今天,人們仍會說“過年好”。

春節,人們都會在一起吃團圓飯,無論多遠,也都會想方設法趕回家。臘月二十九,人們就開始忙著貼對聯、“?!弊?、掛門錢。把“?!钡惯^來貼,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們就忙著包餃子,男人們就去“上墳”?!吧蠅灐币馕吨胱屗廊サ挠H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氣息,同時也表達了晚輩對已故親人的懷念與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餃子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習俗。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去“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塊、花生、棗、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春節,長輩會給晚輩們一些壓歲錢,意味著給晚輩們添歲,也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愛與期望;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還得串親戚。人們會從大年初二走親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們交流過去一年的得與失,為新的一年繪新譜。

三、調查報告的總結

春節的習俗來源已久,在中國民族流傳了上下幾千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望“春節習俗”在中國大地上發揚光大。

家鄉春節文化調查報告3五千年云卷云舒,五千年斗轉星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蘊藏著許多“舉世宏偉”民俗文化,春節民俗無疑成為這里面的大話題。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進我的家鄉——禮縣,去探個究竟。

進入臘月,我們這里的老老少少就開始期盼著新年的到來。大部分家庭里邊都喂著肉豬,大概臘月初八前后就要殺掉它,作為新年即將到來的一個重頭戲。說到這,我們還流傳著一句童謠活著叫它小曲吧!“臘月八,眼瞧花,還有二十二天過年呢!有豬的把豬殺,沒豬的啃娃娃……”因此大多有條件的家庭在三、四月份都要到集市上去買頭小豬崽來喂,到了年底殺了讓其來扮演這出重頭戲。

過上半月,小年也差不多就到了。在這期間當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呢!諸如收拾屋子、給孩子買新衣服等等。小年的晚上我們這要送灶王爺的,還有一個俗稱是說灶王爺要上天呢。反正這些老祖宗手里的東西我暫時是搞不太清楚了。今天家長會在集市上買來灶糖,晚上燒香點蠟的時候給灶王爺獻。過不了會兒,小孩子們就會爭先去取下來自己吃。這樣小年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隨著年味的越來越濃,人們也越來越忙了。三十的一天就忙著寫春聯、貼春聯。到了晚上,毫無疑問全家人在一起包餃子吃,據說會在餃子里面包上面額不等的硬幣,如果某個人吃到它的話,以示來年的好兆頭;所以吃餃子的時候全家人會非常的熱鬧。年夜飯吃完后,婦女就收拾廚房,男子去燒香點蠟,開始“接先人”,具體怎么回事,我了解的也就只有這么多了。之后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暢談心聲?,F在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開始注重起精神文明了,這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象征。

經過漫長的一月的“折騰”,新年也就隨之到來了,大年初一早上家里的妻子和女兒會一塊做一頓豐盛的大餐以示來年的好運勢,吃完之后就是非常熱鬧的迎喜神了,鞭炮聲、臺鼓聲,各種象征好兆頭的東西一應俱全表演起來,可熱鬧了。但是這里問題著實不少,有不少人把這樣的習俗早已拋之腦后了,搞不懂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蛟S是因為他們太現實,不在乎這些表面上華而不實的東西?即便是如此,他們只顧著“掰長城”,也就是打麻將賭博,雖然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但是他們不會顧那么多,靠那些東西去賺錢?這樣可以嗎?贏了的.人又能怎么樣!說著說著就遠了,不過我只是實話實說罷了!初一完了之后,和平常時間就沒什么區別了,拿什么來拯救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民俗呢?

過了幾天,大概初八開始到十三,大伙就開始準備春節的另一重頭戲了,即社火活動。由指定的一屆社火會成員四人來操辦,全民參與,用四五天的時間來糊龍、船、毛驢、獅子、牛娃,還有裝身子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十三晚上八點左右開始演出,共演三個晚上,順序依次是狂龍、秧歌、花棍、牛娃、毛驢、獅子、耍拳、渡船等一系列活動。我們村的這一系列裝扮都是人工制作的,一代代相傳,少說也有半個多世紀了吧,這應當是一大特色。每年外村的人前來觀看的人也不少,頗受鄰村的歡迎。以前我小的時候,就這么十幾項活動也能進行兩個多小時,

但近幾年只進行一個小時多一點,也說不清什么原因,就我個人覺得原因有這么幾點:

1、老一輩演員現在歲數也大了,大多都已退休,或不愿意再去演,把它淡化了,新的演員缺乏演技,無經驗,演出時間縮短;

2、人員的流失,大多外出務工人員沒有返鄉,還有兒童進城求學,上課時間太早而無法去出演;

3、思想觀念上的不重視,直接導致淡化社火活動,這包括村干部,社火會成員的不重視;

4、資金收集困難等等。至此,社火活動就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正月十五鬧元宵了,這個在全國各地都算是一項重要的春節民俗了,其具體情況想必大家也都熟悉的,我也就在這里不多廢話了!我們這里的春節民俗活動也就這么個情況,說了這么多你有沒覺得大這另你小有震撼呢?!

作為當代大學生,并且身為歷史(文化遺產)專業的學生,深感背負重任之大!看到我們民俗當中的好多東西流失了,我想問題的根源還是在于現在的人對精神文明的東西重視不夠,政府給保護這些民俗文化的投資力度不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民間無力支付保存和發展它的費用。因此應加大政府對它的投入力度。當然民間人們也應從思想上根除對民俗的不重視,這樣的話,我們民間寶貴的精神財富才不會就這樣散失。對我們當地的民俗遺產重塑當初的雄姿我還是挺有信心的,我個人對今年我們村的民俗活動也貢獻出了微薄的力量,相信我們民間的這些精神財富在政府和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會發展的更加輝煌!

家鄉春節文化調查報告4調查地點:甘肅省武威市

調查對象:家中的人及附近男女老少

調查人:______

調查方式:通過自己家過年、上街走訪、詢問、觀察,向老人們了解,實地考察進行查詢,觀看家鄉春節節目。

調查目的:時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卻紛紛過上了洋節,漸漸淡忘了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春節臨至,身為華夏子女,更應了解這豐富多彩,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日——春節,現在我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文化內涵吧!

“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宵,這年才算過完了,我居住的武威市民勤縣的春節習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過親身體驗,上街走訪,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接下來我將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來一一介紹:

說起家鄉民勤春節習俗應該從臘八說起,農歷十二初八,民俗稱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此后“年味”日漸濃郁起來。臘八主要是吃臘八粥素食,民勤傳統的臘八粥用米、豆、麥、青稞等五谷(或糧食、大豆、黃米、玉米、扁豆)和寬面條熬煮熟后,先用來敬門神、灶神、土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后一家大小一起歡歡喜喜,團團員員享用五谷雜糧的臘八飯?!芭D八飯”用的水,須是凌晨的井水。因此,農村有搶“金馬駒”之俗。最早打上井水者,便謂得到“金馬駒”,就要發財。所以這天婦女爭先恐后的早起搶“金馬駒”。飯也是天未亮吃罷為好。俗語說“臘八飯,黑洞洞,田苗長得黑沉沉?!鳖A示莊稼茂盛、豐收。此俗現仍流行。

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爺”,是民勤正式的祭灶日,一般也可以說從此揭開春節序幕。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位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所以家家戶戶也不約而同的蒸上祭灶的灶卷饃,大概有點點那么大小,獻到灶臺即可,讓灶神享用,以示堵口。臘月二十三日祭灶與過年有著蜜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天上諸神引路的,所以除夕都要燈火通明,迎來諸神一起過年。至今有這樣的講究:婆媳做飯是要說說笑笑,就是讓灶神爺知道一家過的和睦幸福。長幼有序,對老人不能惡言,不能不敬。對上門的人不論貴賤要笑臉相迎,做到謙恭謹慎。因為灶神爺時時觀察你的一舉一動,否則會得報應。

臘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掃房”這兩天家里人都會忙著打掃房間,庭院,廁所,豬圈雞舍等,過個干干凈凈的年,萬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這兩天都上陣,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

臘月二十五到二十九“辦年貨”、蒸饅頭、炸“饃饃”。家里的年輕人會去街上買年貨,不過現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于是大多數人都去自己的鄉里或鎮里,有的還去民勤縣城里面買。好菜,好肉不管貴不貴,想要得都買下。說到肉我們民勤縣人大多是自家養豬的,所以豬肉一般不會買了。買些魚肉等等。還有寫對聯的紅紙或者直接買寫好、印刷好的,門神,香。

饅頭一般常見的,不過有大小兩種?!梆x饃”有很多種,面是前幾天就準備,已經發酵好的,要看家里婦女的廚藝怎么樣了,手巧的女人會做各種各樣,色香味美,脆而不干,甜而不膩。女人們會使出十八般武藝,將“饃饃”做得最好。得到正月里來的客人、親戚的贊。接下來當然要說除夕了,除夕也就是臘月的最后一天,春節的前夜臘月三十?,F在多稱為“年三十”、“除夕”,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當然“除夕之義就是舊歲至此夕而除,新歲自明晨開始,有除舊布新之吉兆。這天也是我們吃、喝、玩、樂的日子,人們在中午便開始在大門、街門、房門上貼大紅對聯,門楣上掛門頭子(彩色紙刻花紋的裝飾品)和黃錢(黃紙上刻的花紋)。然后在下午要在肉鍋里煮上餃子,用碗端上,拿上紙錢去莊子的前面迎先人,先燒紙錢,后致祭品,再放炮,意思是讓祖先們來家中過年。太陽一落,家家都在堂屋里(院落中的上房,一般不住人,只供祖先牌位及先祖畫像等)點燭焚香,祭祀祖先。所有男人(婦女在過年期間,不能進堂屋)都衣帽齊整,上香焚表鳴磬。祖先牌位前要獻上食品供物。接下來是裝倉。所謂裝倉,是把豬肉(豬頭最好)羊肉(過去的闊氣人家還有雞鴨魚肉)煮熟了,每人撈上一碗,吃得盡飽,孩子們往往吃得很高興。倉裝完了,全家人坐在一起,說故事,拉家常,有的'玩牛九紙牌,興的是一夜不睡,老人有一種說法“除夕”是熬壽的時間,誰休息得最遲,誰的壽命也就越長,年輕人可是沖這一點也要玩個天大亮。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守歲,即是對即將逝去的舊歲留戀之情也是對即將來臨的新春懷著希冀,如果徹夜不眠,毫無倦意,就是預兆來年的精力充沛。俗稱“熬壽”。

大年初一,大概到凌晨四五點左右,男女老少更換新衣,繼則端上盤供,長輩們就準備燎天蓬的東西,當然燎天蓬之前要看今年的喜神在何方,農村一般要看自家的牛臥的方向,牛頭朝哪邊,就意示今年的喜神方向,然后全家老小,拿著花炮、燒紙、香、祭祀物品,出戶迎接喜神,按“歷書”所指喜神方向獻盤敬香。在喜神所在方向架起一堆大火,大人小孩都要從火上跳來跳去,嘴里喊著“東去東贏了,西去西成了,牛羊滿圈了,騾馬成群了”意思是希望來年吉祥如意,五谷豐登。此即所謂“燎天蓬”。歸來,開始吃餃子、拜年,先由小輩依次“磕頭”遞拜家長,進茶奉酒。然后,出拜親族、鄰里,各家都在客房里擺著油馃、馓兒和酒菜招待。晚輩給長輩磕拜后,長輩為了表示誠意和關懷,要給小輩壓歲錢。這一天,人人見面都要問“過年好!”,平輩相遇,拱手致賀。拜年完了,他們有的彈唱,有的玩牌打麻將,整天都沉浸在歡快的情緒之中。

大年初二拜岳父、岳母都成為民勤一種鄉俗,無論是新婚夫婦,還是老女婿,在初二都要去岳父岳母家道賀春節快樂。沒娶過媳婦的必須到舅父母家去,沒有特殊原因不能錯過這一天。

初三是過年的最后一天。早晨仍在堂屋里上香禮拜,并把門楣上、倉子上、箱柜上掛的黃錢一律扯下來焚化,叫做“化錢”。意謂先祖來家過年,現在歡送他們回去。緊接著就是“打醋炭”,是在每個房里的火盆上或火爐中燒上一塊石頭,備好一碗帶油花的陳醋,打醋臺者手端一個大木勺,勺里放著燒紅的石頭,同時在石頭上澆醋,醋遇上石頭,就有濃煙般的熱氣冒起來,彌散整個房間,發出一種酸噴噴的異香。打醋臺的人走向各個房間,各個角落。然后把剩下的醋和石頭倒在大門外,據說這些東西驅瘟除邪,清除一年的災禍疾病,因之又名“除百病”。打醋臺的人前腳走,后面的人就跟著把房間、院落打掃一遍,三天的過年就算基本上結束了。

接下來從正月初四各鄉鎮排練的秧歌隊、社火隊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樓院、政府機關之間,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勤小調在文化廣場傾情演出,開著三輪車、小汽車的農村居民進城看戲、看社火成了新時尚,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日。

人勤春來早,正月初十就感受到了濃濃的元宵節氣氛。龍年元宵佳節準備得非常充分,氛圍營造得格外熱鬧。由縣城東小十字從南向北穿過文化廣場步行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寫著“龍年大吉”的拱形彩門,彩門內一幅巨型的象征中華傳統文化、祈禱人們萬事如意,平安祥和的九龍壁富麗堂皇地矗立著。其次,依次擺放的是“瓜果飄香”長廊、“蟠龍柱”、“龍王治水”、“勁牛”、“花團錦簇”、“玉兔送?!?、“航天模型”。兩側對稱布臵“金錢樹”、“蘋果樹”等各種花樹。整體猶如傳統庭院前庭、中院、后院、左右廂房式對稱布局。在最北端是在玉兔指揮下的兩條巨龍正歡快地玩?!岸垜蛑椤庇螒?。

正月十五日便是元宵節,古稱“上元節”也是我國一個普遍的傳統節日,在民勤縣城四大街人山人海、人頭攢動,吃元宵、鬧社火、放煙花、觀燈、猜燈謎、蕩千米等,展現出民勤人民團結奮進、平安和諧、率先發展的時代風采,演奏出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生態良好、經濟發展、上下一心的和諧音符與篇章中結束一年一歲的春節。

調查心得:

通過這次寒假社會實踐,我想,春節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視,是因為它代表了人們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滿,希望工作順利,前途無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惱和憤懣都將在大家彼此的祝福聲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積聚力量,春節,給了每一個人暢舒胸臆的機會。春節還意味著團圓,在當今親情日漸淡薄的形勢下,春節提醒孩子“?;丶铱纯础?,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體驗家的溫暖。春節也意味著春意融融,春天來了,萬象更新,憂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當春風輕拂楊柳、小河潺潺歌唱時,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光陰流轉之速而增添寬容和大度。春節實在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春節是四季之首,我們的足跡將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開始了一次始發,所以多一點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點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家鄉春節文化調查報告5前言

隨著經濟社會全球化,農村經濟也得到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年青一代受到世界綜合文化的影響,在思想與興趣等方面出現“西化”現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有所淡化。春節期間,我對家鄉農村的春節文化習俗進行了適當的調查,分享給同學們,借此激發同學們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并思考改革與創新、繼承與發揚。

下面向大家匯報關于春節習俗的三個方面的調查結果。

一、春聯

走訪和觀察了幾十戶人家,認真查看和欣賞了各種對聯,現將我的分析匯報給大家。

1、春聯的格式

正門對聯:貼在門堂中,紙張較寬大,字數一般4-5個大字,少數鐵門有7個大字的。

門旁對聯:貼于門兩旁,一般木門旁較窄,多數是7個小字對聯,也有9個小字對聯。有些人家是大鐵門,則是7-9個大字對聯。

門頭橫聯:貼于門堂上方,多數情況下木門才有,字數講究為偶數,字數一般是10個字,通常是由一副完整對聯構成的,

“四個字”:貼于門頭正上方,特大字,反應主人的吉祥心意。常見為“紫氣東來”、“飛熊鎮第”、“耕讀傳家”等。

“福”字:正門的最上方通常貼一個“?!弊?。有的正貼,也有倒貼的。倒貼寓意“福到”。

柱聯:貼于各種柱子上,大字對聯,通常7-9個字。

迎喜條:通常貼在家門口的樹上,如“迎喜接?!?、“四季平安”、“四方來財”等

2、春聯的內容

正門對聯的內容多半都是積極、樂觀、祥和、祝福等等美好的。

祈愿類的,如“花開富貴,竹報平安”

言志類的,如“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祝壽類的,如“福如東海水,壽比南山松”

歌頌類的,如“國夢圓時家夢好,政風暢處世風清”

寫景類的,如“幾行綠柳門戶曉,一樹紅梅萬戶春”

行業類的,如“聯通千里全家福,信達萬戶百姓歡“

勵志類的,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3、春聯的材質與種類

(1)地方工藝的紅紙人工書寫:比如,我爺爺就喜歡買當地叫“鳳凰特紅”紅紙,在白紙上涂上紅色涂料,越曬越紅。用碳素墨水書寫對聯,即使一年過去了,還是黑字黑的發亮,紅紙則鮮紅如新。

(2)印刷版:就是在一般的紅紙上印刷黑色字跡的對聯,這種對聯開始好看,時間長了就會裉色發白。

(3)燙金版:也屬于印刷的一種,在紅紙上印刷燙金字對聯,金光閃閃,很好看,但陽光曬的時間長了,字就會掉下脫落。

很多年青人不太講究,喜歡買印刷版對聯,方便省事。但是年齡大一些的人喜歡買好紅紙,請人到家寫對聯或訂購手寫的對聯。其實,后者賦有傳統文化氣息,值得推崇。

4、貼春聯

(1)時間

貼春聯通常時間是除夕當天的上午,貼好春聯就等著吃午飯了。但也有提前一天、二天貼春聯的。大人們說,民間有習俗,窮人家過年就是“年關”,但只要貼上春聯,債主見到了就不會上門要債了。

(2)程序

“總把新桃換舊符”,貼春之前,通常要上一年的舊春聯撕掉,把門清理干凈。

農村一般會先“打”好“漿糊”,然后裁好對聯,做好準備。先在門上相應部位涂上漿糊,然后把對聯拉直,輕輕貼上去,稍微調整后,用抹布壓平即可。有時候要借助椅子、凳子和梯子才行。

貼對聯也講究文化,傳統文化要求左邊為上聯,右邊為下聯,而上下聯的判斷依據是平仄聲,需要了解對聯知識并拼音基礎好。如果家里人沒有文化,你從他家的春聯貼法就可以看出來。

5、特殊的孝聯

對于家中有人去世的家庭,很多人家會貼1-3年的孝聯,以示對親人的沉痛悼念。

二、煙花爆竹

在傳統的習俗中,春節放煙花爆竹是不可缺少的,硫磺硝煙味總是和春節的氣息緊密整合在一起。人們總是以為煙花爆竹放的越響亮,來年的運氣就會越好。網絡查詢可知:放爆竹是為驅逐一個叫“年”的吃人怪物,以確保民眾平安,進而演化為一種祈福平安的民間習俗。

1、燃放時間

(1)過小年,臘月二十三的晚上,目的是為了送灶神回娘家(天堂)。民以食為天,期盼灶神能“上天說好話,下地保平安”。

(2)除夕年夜飯時。過去,年夜飯是在晚上,如今“搶過年”,不少人家上午沒到十點就吃飯了。

(3)除夕半夜12:00時?!氨褚宦暢f歲”,守夜結束時,爆竹聲震天,接“灶神”回家,迎接新年的到來。

(4)正月初一的早晨,俗稱“開門炮”。民眾很講究“開門炮”,希望一次呵成,預示新的`一年中一切順利!

(5)正月初三早上“送年”。過去,表示節日完成,需要開始下地干活了。

2、煙花爆竹的種類

(1)禮炮型煙花:觀賞性強,沖擊力大,安全性要求高,燃放需要在空曠地帶,當然價格也是較貴的。據說是近十多年才有的,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往往燃放的既多又“豪”!

(2)鞭炮:有普通鞭炮與閃光炮(如“遍地紅”)兩種,前者是傳統簡裝鞭炮,價格較便宜,后者是精包裝、安全性好的鞭炮,價格較貴。鞭炮燃放起來持續響亮,預示順當,是春節必不可少的。

(3)手持煙花:通常是兒童們手持燃放的觀賞、娛樂型煙花。我小時候就喜歡纏著父母買這種煙花玩。

3、反思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即使在鄉下不限放煙花爆竹,相對于往年,燃放的數量已經有所減少。以往,除夕及正月初一,特別是在人口密集的村莊和街道,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硝煙味道,讓人咳嗽不已,簡直令人窒息,呼吸困難!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還在小學,爺爺奶奶要求爸爸過年也要放煙花。后來,經過爸爸、媽媽和我的建議和反復勸說,爺爺奶奶就再也不要求燃放煙花。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在老家爺爺奶奶準備好過年的鞭炮,爸爸在單位和小區里再也沒有燃放過任何煙花或炮竹。作為老師,爸爸每到春節都教育學生愛護環境,不要燃放煙花爆竹,他確實以身作則做到了。

煙花易冷。不管煙花爆竹多美,過多地燃放的確對環境空氣產生了污染,需要我們理性對待。聽在曾經在上海過春節的大舅說,上海過春節非常安靜,根本沒有一點兒鞭炮聲,但大街上的年味也很濃厚?;蛟S,我們也要改變思想觀念,對傳統文化進行改良與發展,對煙花爆竹進行必要的控制。

三、走親訪友喜酒忙

1、走親訪友是春節最熱鬧的事情。

現代人工作繁忙,不少親人打工在外,春節成為親戚之間互動的主要時期。一般地,走親訪友都會帶點禮品。禮品多數為酒類、乳制品,也有其他的,如香煙、保健品、糖果或玩具等。到家后,主人會招呼大家先圍在火盆周圍,端出各種糖果零食,泡上家中最好的茶水,一起拉起家常。

一般地,血緣關系近、平時關系好的親朋好友會留下來一起吃飯,仿佛不吃飯是對主人的不尊敬。老年人特別希望親戚朋友在家里多熱鬧一段時間,所以有不少親友會選擇聊天、喝酒、打牌,把熱鬧的氣氛搞的濃厚,主人會很開心,事后也會津津樂道。

2、喜酒扎堆禮金重

因為平時在外工作的人多,鄉村多半是婦孺兒童和老人,所以很多人把喜酒安排在春節期間,比如結婚、喬遷,甚至還有把孩子周歲喜酒提前或推后到春節期間,圖的是親戚朋友都能到場,熱鬧一些。這些扎堆的喜酒無形中使得春節變得更加匆忙,甚至會遇到一天要喝2-5家喜酒的情況。

3、反思與新氣象

走親訪友帶禮品導致浪費較大,雖然有的家庭可以把A帶來的禮品轉送給B,而B又流轉給C,但最終家家都會留下一類酒品和乳制品等,而今禮品動輒幾百元,導致每個家庭花銷很大。但實際中,很多家庭一年也喝不了幾瓶酒,禮品往往過期了也用不掉,浪費驚人。

喜酒扎堆使得很多人春節禮金花銷很大。隨著經濟的發展,禮金越來越重,由于崇尚禮尚往來,禮金的攀比導致的經濟壓力也不小。

然而,春節也出現了新氣象。

(1)有不少家族統一意見,春節往來不再帶禮品,彼此之間見面聊天、喝酒、打牌,圖個熱鬧,就非常不錯。

(2)也有一些家族搞AA制新團拜,把家族的親人約到酒店,一起見面吃飯、聊天、娛樂,不要天天張家李家到處跑,效果也是很好的。

(3)也有家族輪流到訪。今年一起到A家、B家,明年一起到C家、D家,等等。這樣很多家庭可以解放出來,主辦家庭也能一次待百客,節約了時間和精力。

結束語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有重大經濟因素參與,我的調查報告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我的調查報告能激發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并思考改革與創新、繼承與發揚,使得這一傳統節日的意義和內涵得到更好的豐富與發展。

家鄉春節文化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春節習俗調查報告范文3篇

春節習俗調查報告范文

春節調查報告范文

傳統節日調查報告范文3篇

寒假春節調查報告范文3篇

關于春節調查報告范文

春節習俗調查報告范文(2)

過年調查報告3篇

黨員干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總結

篇9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黏;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孩子們用稚嫩的童音唱著熟悉的童謠,仿佛把我們帶回到了數著日子期盼過年的童年時光。

年是什么?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說法。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像獅子,身體像牛。到了冬天,山里的食物太少了,“年”就要跑出山來闖進村子,見人傷人,見畜傷畜。一到冬天,人人都很害怕,大伙兒只好搬到遠遠的地方去逃避“年”。時間長了,人們發現,“年”雖然兇猛,卻害怕三樣東西:一是紅色,二是火光,三是巨響。所以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有這三樣東西,“年”就一定不敢進村了。村里的人都說好了,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上用紅色涂抹的大木板,門口燒著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覺,在家里敲敲打打,到處發出巨大的聲響。夜深了,“年”竄到村口,看到處處紅色、處處光亮,聽到巨響,十分害怕,趕快掉頭躲進山里,從此就不再出來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為驅趕怪獸獲得的勝利互相祝賀道喜。以后每到冬天,人們都忘不了往年防御“年”的日子,家家戶戶照樣掛上紅色木板,點著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歡慶平安。這樣代代相傳,“過年”的習俗就形成了。

當然這只不過是民間流傳的故事而已,其實,“年”原意是指谷物成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年”字,不過寫法與今不同,它是由“禾”和“千”兩個字加在一起組合成的。古書上將五谷成熟、豐收之年,稱為“有年”;大豐收的年份,稱為“大有年”。以后,人們便把谷物的一熟算作一年。到了周代,正式以“年”名歲,一年的開頭叫做“歲首”。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劉徹主持制定太初歷,正式確定每年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旦”。太初歷實際上是繼承了夏歷的歷法,并采納了二十四節氣,以利于指導農業生產,所以才叫做“農歷”。農歷元旦還有許多別的名稱,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開頭第一天。后,正式采用陽歷,將每年的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歷元旦改稱“春節”。

為了增添喜慶氣氛,并表達對來年的祈望和祝福,人們在新年時都會在門窗上貼上“?!弊?,而且人們習慣把“?!弊值惯^來貼。倒貼“?!弊质墙琛案W值搅恕钡闹C音表示“福到了”的意思。關于倒貼“?!弊?,還有這樣的傳說:

我國古代歷來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風俗。清光緒某年臘月二十四,慈禧太后傳旨,叫翰林院的翰林們寫些慶賀春節的對聯。但是其中連個“?!弊侄紱]有,太后很不高興,命令說:“去寫幾個‘?!謥??!焙擦謧兠厝懥艘欢选案!弊炙蜕?,太后從中挑了幾張,讓大總管李蓮英帶著太監到宮內各處去張貼。誰知有個太監不識字,把一個“?!弊仲N倒了,當晚誰也沒有發現。第二天,太后出來欣賞對聯和“?!弊?,正巧看到,剛要發怒,腦子轉得快的李蓮英急忙上前說:“老佛爺請息怒,這是奴才有意把它倒著貼的。這“?!弊值官N,就是福‘倒’了。福到了,不是大吉大利嗎?”慈禧聽后,轉怒為喜,不但沒懲罰那個太監,還賞了他幾兩銀子。后來這個習慣傳到了民間,成為一種風俗。

除了貼“?!弊?,慶賀春節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項目,就是貼春聯。春聯,就是我們俗稱的“門對子”。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寫上對來年的美好祝愿。其實,春聯就是古代的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用來驅鬼辟邪的。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換下舊桃符。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闭f的就是這件事。

篇10

1 關于春節的介紹

1.1春節的起源

春節指華夏傳統歷法夏歷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歷元旦不同),農歷正月初一,又稱農歷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

1.2春節的習俗

掃塵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弊?/p>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1.3春節食俗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包餃子

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2 關于大學生對春節的認識了解調查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強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在寒假期間,對在校大學生,通過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以了解他們對春節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0份,收回86份,有效問卷86份,問卷回收率為78.2%,問卷所反映出的問題具體如下:

2.1中國傳統春節跟西方圣誕節相比,您更喜歡哪一個?

A春節 B圣誕節

由圖表可知,94%的同學更喜歡春節,這說明在文化開放交融的今天,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還是比較高的,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2.2您了解春節的習俗嗎?

A非常了解 B了解部分 C不太了解

由圖表可知,86%的同學對于春節的習俗只是了解部分,并不十分清楚春節的具體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卻越來越少,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

2.3您知道春節的來歷嗎?

A非常清楚 B不太清楚 C不知道

由圖表可知,僅有34%的同學非常了解春節的來歷,而11%的同學不知道春節的來歷,這反映出,當今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太少,缺乏對傳統文化深入了解,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2.4您年三十的晚上你都干什么?(單選)

A看春晚,吃年夜飯 B上網通宵(玩游戲、聊天)

C出去玩(放鞭炮、煙花)等 D其他

由圖表可知,71%的同學在年三十晚上還是會進行守歲、吃年夜飯的活動,10%的同學喜歡出門放鞭炮、煙花等,這說明,對于春節中一些常規性的活動,同學們還是比較能傳承的。但是,在當今社會,這些習俗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所以還需要多一些關注。

2.5您給親朋好友拜年的主要方式?(多選)

A手機短信 B打電話 C上網發賀卡以及QQ拜年

D去家里問候 E不拜年

由圖表可知,42%的同學選擇打電話拜年,18%的同學選擇通過網絡拜年,15%的同學選擇電話拜年,僅有24%的同學選擇去家里問候拜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交流日益便捷,手機短信,網絡聊天。這些技術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會面越來越少。與以前挨家挨戶拜年相比,現在的拜年大部分只是走一種形式而已,缺少了年文化的味道,這值得我們去反思。

3 存在問題

3.1西方文化的影響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青年們或多或少的會感覺身心疲憊,因而需要機會放松。此外,高新技術的發展,各國文化之間相互交融也十分明顯。中國的傳統節日注重的是一種習俗和紀念,比如清明節、端午節、勞動節、國慶節等,而西方的節日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放松和情感的表達。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青年人逐漸熱衷于西方節日,圣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萬圣節,這些節日為廣大青年提供了一個放松自己、張揚個性、表達情感的平臺,同時商家也迎合了這股潮流,捕捉、甚至制造消費熱點。從以前的不為人知,到現在的眾人皆知,商家的炒作和新聞媒體的宣傳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從這方面來說,青年們更加追求一種享受,而逐漸淡化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大部分同學還是比較喜歡春節的,但春節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更多的是出于一種對中國傳統的崇敬之情。

西方文化節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容小覷,我們必須正視各種文化,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3.2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年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也很少關注傳統文化方面的信息。對于青少年來說,更加注重生活的享受,對傳統文化的起源等便很少了解??傊?,現代社會的人們可能只是了解有哪些傳統節日,而真正了解節日起源,深入體會傳統文化的人卻越來越少。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逐漸淡化,很多傳統工藝也因此失傳,對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來說,無形是一重大損失。

3.3對傳統文化的實踐不充分

以前,人們對待傳統節日都很期盼,而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形式。拿春節來說,以前的人們總是提前幾周開始準備年貨,做新衣服,收拾屋子,做各種春節食物,而現在,由于工作繁忙,人們很少去在意這些事情,多數到了春節前幾天才開始準備?,F在的春節,少了很多過年的味道。對于春節的各種習俗,以前人們總是習慣自己寫對聯以表示對新春的祝福,而現在,大街上各種對聯花樣十足,雖是好看,但卻少了好多意義。

高新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生疏了不少。拿拜年來說,以前人們總會挨家挨戶的拜年,以表新年的祝福,而現在,人們更多的是通過短信、網絡等進行祝福。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溝通的機會逐漸減少。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親身實踐越來越少,不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4 建議與對策

4.1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傳統節日的關注程度,合理的調整各種傳統節日的休假實踐。一方面,可以讓人們得到身心的放松,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體味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政府應該加大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程度,對于那些即將失傳的傳統藝術,應該給予相應的財政支持,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政府可以建設相應的組織,以督促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為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更多可行的途徑。

4.2學校及各工作單位

學??梢远嘟M織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以提高同學們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進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組織各種文藝演出,優秀文章征稿以及春節對聯等活動。這樣,學生們可以從中收獲很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從而更好的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要加強教育力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要多關注、多實踐,在創新中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4.3媒體部門

媒體可以加大宣傳的力度,增加各種途徑,拓寬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比如一年一度的春晚,媒體方面應該迎合廣大人們的需求,投其所好,才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此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公益廣告,加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4.4個人

正確對待西方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自身做起,多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利用空閑時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多了解、多思考、多實踐,不斷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要具有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自己寫一幅對聯,做一個油燈等等。用實際行動弘揚傳統文化,在實踐中體味傳統文化的內涵。

同時,我們也應該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的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

5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