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師范文
時間:2023-04-02 22:04: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字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五代時期,王定寶的《唐摭言》中記載李相讀《春秋》時,“婼”應讀“敕略切”,李相誤讀為“敕晷切”,小吏向他解釋后,李相感到很慚愧,于是“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2、唐朝時,齊己作了一首詩,名為《早梅》,詩中有一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鄭谷認為“數枝”不能突出“早”字,不如改為“一枝”。齊己覺得很有道理。當時讀書人稱鄭谷是齊己的“一字師”。
3、元朝時期,薩天錫送濬天淵入朝,誦讀了一句“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很多人都夸贊他,只有山東一位老叟認為應將“聞”改為“看”,薩天錫問為什么要這樣改,老叟說:“唐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薩天錫彎下腰,拜老叟為“一字師”。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確實,孩子們的名字里面名堂還真不少,用得好的話,還是鮮活的教育教學資源呢。
姓氏起源,破解生命密碼
一般而言“帥”是男孩,“妍”是女孩,但也有個別女孩叫“偉”。起名,往往與家長的審美觀有關:“浩”“川”“宇”如長江之水,代表家人審美觀較為豪放;“寧”“梓”清新如茉莉,說明家人審美方面傾向于婉約。個別孩子的名字聯合了父母的姓,表明孩子是兩個家庭的希望。
尤其有意思的是,幾乎每個姓的后面都有美好的故事,也算是鄉土教材。
比如“宮”———公元前655年,晉獻公要攻打虢國,就派人帶著稀世名馬和珍貴玉璧為禮物,要求虞國國君準許晉軍過境攻打虢國。虞國與虢國本是友好鄰邦,兩國訂有攻守同盟,但虞君卻垂涎于名馬玉璧,答應了晉的要求。虞國大臣宮之奇知道后連忙勸阻虞君說:“不能借路啊!虞虢兩國的關系就像人的牙齒和嘴唇,俗話說‘唇亡齒寒’,失去了嘴唇,牙齒就要受凍。再說晉獻公是個貪得無厭的人,虢滅亡了,他還會允許虞國單獨存在嗎?”但虞君卻鬼迷心竅一般,聽不進他的忠告。宮之奇仰天長嘆說:“看來虞國是注定要滅亡了,我不能等在這里做晉人的俘虜?!庇谑牵瑢m之奇率領族人奔往曹國(山東定陶縣西南)去了。晉滅虢之后,果然在回師途中,順便把虞也滅掉了。宮之奇的后人,便成了宮姓。
我給孩子們講姓氏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而且宮姓的孩子還感到挺自豪。之后,講姓氏故事便成為我班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一。
克制惰性,激起心中的小宇宙
他,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性格單純,但很貪玩,滿腦子都是籃球明星。他親昵地稱姚明為“大姚”,稱科比為“球神”,可惜,就是記不清該背的唐詩宋詞。
考試一再失利后,他被我叫到辦公室。我耐下性子,開始別開生面的訓話:“孩子,你知道媽媽為什么給你起名叫澤嗎?”他搖搖頭說不知道。我說留個作業,回家問問媽媽,明天告訴我。
第二天,他告訴我,媽媽希望他長大能成為大人物。
我故意睜大眼睛說:“大人物能恩澤一方。老師希望自己是伯樂,不耽誤你這匹千里馬。偉人要不斷地開拓進取才是??!”
之后,我從圖書室里給他借來名人傳記,貝多芬“扼住命運喉嚨”的堅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抱負,用書籍激發少年要強的心。他發奮學習,現在各門功課都很努力,成績由一般到了優秀,正朝著“偉大”邁進!我在心里祝福他,親愛的澤澤。
“一字師”,強化規范用字意識
我班上學生30人,統計起名字來總計涵蓋了44個字(重復的不計)。這是我班的活教材,每個人負責選擇自己名字中的字,幫全班同學過關,達到會讀、會寫(筆順對,結構好)、會解釋內涵。
語文課前,每天交流一個字,效果不錯。課前,在講臺上板演自己名字的時候,每個孩子都特別用心。這些“一字師”,有的語文成績并不好,但不會寫錯自己名字中的字。別人寫錯這個字的時候,會很不樂意,糾正起來一絲不茍,比如:“瀟”字為左右結構,“胤”字先寫里面再寫兩邊,“斌”字不要多一撇……
有時候,我也將自己的名字一筆一劃地寫在黑板上,分解著“廉”字給孩子們看,并開玩笑說:“不會寫老師名字可不行。將來我們分別了,想我了,郵遞員叔叔看不懂信封上的錯別字,我就收不到你的信啦?!?/p>
篇3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高適,一次在視察中路過杭州清風嶺,他被山景所迷,日夜留戀,并在僧房墻上題詩一首“絕嶺秋風已自涼,鶴翔松露濕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閑竹房?!彼麑懲旰螅诙毂愦掖疑下妨?。途中,經過錢塘江,正值月落時候,他仔細看著江潮,發覺江水隨潮而退,只剩半江了。昨夜誤題“月落一江水”豈不是天大的笑話。有心回去改吧,無奈公務在身,只能留待歸途時再說了。
視察回來,他特地趕到僧房改詩,誰知進去一看,“一”字添了筆劃,赫然一個“半”字在墻,正與他心中設想的分毫不差。高適后經多方打聽,方知改詩的是駱賓王。后來人也就戲稱駱賓王是高適的“半字師”了。
清代有個學者名叫龔煒。有一天,他看到一首詠菊詩,其中有兩句是:“為愛南山青翠色,東籬別染一枝花?!彼芟矚g這富有意境的二句詩,然而又覺得后一句的“別”字太生硬。于是他反復推敲,將“別”字抹去右偏旁,這就成了“另”字。這半字一改,的確增添了更濃的韻味,人人稱妙。龔煒從此就有了“半字師”的美譽。
篇4
近年來,國際大型制藥企業紛紛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或將新藥研發業務外包到中國,推動了我國研發外包服務產業的發展。北京、上海等作為我國人才、技術的集中地,也成為國際制藥企業轉移研發業務的首選地之一。
模式多樣 特色鮮明
國際制藥企業向中國轉移研發業務的模式多種多樣,或是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或是與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發服務企業等進行合作。但即使是自建研發中心,其定位、目標也都各不相同。
1.自研與合作研發并存
自建研發中心是國際制藥企業向中國轉移研發業務的一種重要形式。近10年來,國際制藥企業紛紛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并將其部分研發業務轉移到中國研發中心開展。由于各企業發展戰略的不同,這些研發中心也各具特色。
化合物及中藥提取物活性物質的篩選 進行化合物篩選,是多數國際制藥企業在中國研發中心的工作,然而從合成的有機化合物中篩選活性化合物已經變得越來越艱難。由于中國擁有豐富的中藥、天然藥物資源,中國的中藥有著幾千年的研究經驗與成果,這對世界的新藥研發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部分具有戰略眼光的外企開始從中篩選活性物質,這成為近年來一些國際制藥企業在中國開展研發業務的新途徑。如諾華與上海藥物所合作,從中藥中篩選活性成分用于新藥的開發。按照阿斯利康一位負責人的說法就是“把東方的有效成分、化合物挖掘出來,供全世界的研發中心開發適合他們的藥物;從西方把成熟的藥物研究開發經驗移植到中國,開發中國人、亞洲人需要的藥物”。
創新藥物的開發將創新藥物的前期篩選轉移到中國,是近年來國際制藥企業轉移研發業務的重點。創新藥物研發是高風險、高投入的科學研究。目前較為先進的藥物篩選技術是高通量藥物篩選,但其研究周期長、耗費大。這對于人力成本逐漸高漲的西方國家來說,長期開展這方面的業務,企業負擔沉重。以往,國際制藥企業對于中國制藥科技領域的發展水平持懷疑態度。現在,隨著各大國際制藥企業研發中心中國研發人員的比例不斷增加、大量留學的中國人歸國創業,國際制藥企業逐漸意識到中國的研發能力已經迅速發展起來,而且中國的人力、原料等資源成本比西方國家廉價很多。因此,國際制藥企業已越來越重視在中國建研發中心開展創新藥物研究,代表性企業有羅氏、拜耳、強生等。
基礎性研究由于東西方人種的差異,疾病相同但表現出來的癥狀有可能存在差異,這對國際制藥企業開展基礎性研究工作、揭示東西方人種的差異以及對于其開發新藥或者藥品進入亞洲市場提供了相應的科學依據。因此,部分國際制藥企業在中國的研發中心開展了相應的工作,如阿斯利康、諾和諾德、葛蘭素史克等。
隨著各國GLP、GCP的頒布和實施,藥物安全性評價需求不斷增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從事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的機構超過84家,其中1/3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GLP認證。2007年度上述機構對701種藥物進行了安全性評價,完成的試驗項目總數為2216項,其中在GLP條件下完成的試驗項目總數為1156項。國家藥物安全評價中心實驗動物房、北京大學動物中心、昭衍新藥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已通過AAALAC認證,藥明康德、上海藥物所等單位也正在建設國際標準的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中心,為國際制藥企業提供國際標準的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服務。因此,近年來國際制藥企業也逐漸將藥物安全性評價業務轉移到中國開展。
臨床研究進入中國的國際制藥企業基本上都會在中國開展臨床研究,因為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規定,其生產的藥品進入中國市場需進行注冊管理,為驗證其藥效與藥物安全性,必須開展臨床研究。一些國際制藥企業
在中國設立的研發中心因此要承擔相應的臨床研究工作。此外,中國人口眾多,擁有豐富的臨床資源,能夠快速招募到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利于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縮短臨床研究時間,推進新藥產品上市。如我國乙肝、癌癥、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較高,而且我國人口基數大。對于開發治療這些疾病的國際制藥公司來說,選擇在中國開展臨床研究,可以很輕松地征集到合適的病例,而這在美國、歐洲卻很難辦到。
2.風險共擔、收益共享
2007年8月,和黃醫藥與美國禮來就開發癌癥及炎癥性疾病中多靶點藥物簽署了合作協議,金額高達1億美元,創國內之最。2008年11月,雙方在新藥研發方面再一次簽署了高規格共同開發與合作計劃。根據協議,禮來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與和黃醫藥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開發新的癌癥藥物靶點。禮來將向和黃醫藥支付比前一次合同更高的簽約金、潛力候選藥物定金以及每個重要研發階段的里程金。和黃醫藥還將獲得由雙方合作產生的產品全球銷售收入的提成。隨后,和黃醫藥與美國強生、德國默克、寶潔等公司又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3.技術、資源共享
諾華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合作研發模式是技術、資源共享。上海藥物研究所從藥用植物提取物中分離純化天然成分,經諾華公司篩選,發現十幾種活性物質可進一步研究開發。該合作期的研究計劃已于2004年7月順利完成,同年底雙方又共同簽署了第二輪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上述合作的特點是:以中草藥中的天然化學成分為研究對象,注重技術轉移;提升天然化合物分離速度和質量,知識產權共享;通過國際企業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過相互溝通,不斷拓展新的合作領域。雙方的合作已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互信,合作的深度日益得到加強。
4.研發管理合作
美國禮來與上海開拓者化學研究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是研發管理型合作,這種方式也被稱之為獨占性外包。2003年,禮來與上海開拓者化學合作,成立了上海開拓者化學研究管理有限公司-禮來實驗室。該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為早期化合物的合成,由美國禮來公司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中方負責組織科研隊伍和實施科研計劃。禮來將中國視為研發戰略伙伴,并將在中國的研發項目納入其全球藥品研發體系中,有助于公司降低研發成本,提升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對于中方來說,參與跨國制藥公司的研發,有利于學習國際先進的研發模式和流程,提高自身的水平,將國內優秀人才儲備下來,進而促進中國參與全球藥品研發。
5.合同研發服務
合同研發服務是國際制藥企業如輝瑞、諾華、禮來、默克等與國內從事研發外包服務企業如藥明康德、睿智化學、康龍化成、保諾科技、美迪西等最為普遍的一種合作模式,也稱為合同研發。雙方根據合同要求,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為客戶完成相應的研發服務。很多國際制藥企業選擇這種合作模式。但是,這些合作多為含金量較低的合作。
6.研發外包服務集中度較高
國際制藥企業轉移到中國的研發業務,主要集中在幾家研發外包服務企業,如藥明康德、開拓者化學、美迪西、先導化學、輝源生物科技等。從技術市場登記的合同分析可知,藥明康德承接的研發外包業務占上海研發外包業務總量的50%左右,其次是美迪西、開拓者化學、睿智化學等幾家企業。通過對企業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些企業大都是在國際制藥企業從事多年研發工作的中國人回國創辦的企業。他們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國際化的管理經驗,按照國際標準建設企業,憑借其高層人員在國際制藥企業的聲譽,逐漸成為國際制藥企業轉移研發業務到中國的主要承接商。
7.外包業務并非核心業務
通過對技術市場合同數據庫的資料分析可知,2006~2008年,21家國際制藥企業委托上海研發外包服務的合同總金額分別為6.65億元、10.56億元和7.71億元,分別占同期上海市研發外包服務總額的39.71%、63.65%和37.94%;三年的合同總額為24.92億元人民幣,占同期上海市研發外包服務總額的46.44%。可以看出,國際制藥企業轉移的研發業務占了很大的比例。2007年是全球研發投入最多的一年,大部分國際制藥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都在15%~25%之間。以阿斯利康為例,2007年其全球銷售額達到287.09億美元,其全球研發投入為47.37億美元,占銷售比為16.50%,轉移到中國的研發業務占比為1.14%。其他國際制藥企業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均低于阿斯利康。由此可見,國際制藥企業轉移至中國的研發業務微乎其微,非其核心研發業務。
8.核心技術“內部轉移”
葛蘭素史克在上海設立其全球第32個研發中心時稱,該中心將為全球范圍研發用于治療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藥物,這也是其在全球重點拓展的一個業務領域;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也表示,羅氏在滬設立的全球藥品研發中心,將承擔藥物研究、藥品開發、生產制造和市場銷售環節的整體布局任務;拜耳與強生也緊隨其后,于2009年先后宣布了他們在華新設研發中心的新藥“創制”業務定位??梢姡畛跬赓Y醫藥企業進入我國市場只是生產和銷售,現在已經逐漸轉變為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尤其是新藥研發的一些核心業務也正向其在華研發中心轉移。需要強調的是,這僅僅是一種“內部轉移”,其核心技術絕不外包。
分散風險 追求利益
從技術經濟學角度分析可知,跨國藥企的研發服務轉移活動是具有成本驅動與技術驅動雙重特征的,是典型的市場經濟行為,追求經濟利益與創新效率最大化是其本質。
1.降低研發風險
創新藥物開發通常從10000個化合物中篩選出5個能進入臨床研究,最終僅有1個能進入市場。開發一個新藥需花費6~8年時間,耗資約8億美元。全球醫藥研發投入逐年遞增,批準上市的新藥數量卻呈現遞減趨勢?;陂_發新藥越來越難,再加上市場競爭和藥價限制等不利因素,為降低研發成本,許多大型制藥公司將研發轉移至低成本國家。將新藥研發的各環節業務外包出去,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研發風險。
2.縮短研發周期
研發外包服務的專業和高效可以縮短國際制藥企業新藥研發的周期,實現快速上市。一方面,通過研發外包,制藥企業可以大大提高研發的質量和速度。由研發外包企業承擔研發項目與企業獨自研發相比,大約可以節省25%~35%的時間。另一方面,制藥企業還可以借用研發外包豐富的經驗和對新藥注冊程序的熟悉,使得新產品注冊速度加快,爭取藥物早日占領市場。第三方面,國際制藥企業可以通過研發外包接近快速成長的新興藥品市場,利于開拓全球市場,更容易獲得世界范圍內的認同。
3.降低企業運作成本
醫藥產業鏈分工日益明確,研發外包可使國際制藥企業實現最佳資源配置,專注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國際制藥企業通過將非核心業務剝離并外包,降低了企業運作成本;把企業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最有價值的核心業務上,不斷鞏固和提升核心競爭力。而且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下,國際制藥企業研發模式戰略調整的重點就是更加集中在某些專業治療領域,縮小“研發管線”。
4.低價獲取人力資源
篇5
2、按程序進行的禮節,例如:儀式、司儀、儀仗;
3、禮物,例如:賀儀、謝儀;
4、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例如:儀器;
5、法制、準則:儀刑。
篇6
1、自以為是,漢語成語,拼音是zì yǐ wéi shì,意思是總以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都正確,不接受他人意見,形容主觀,不虛心。
2、出自《荀子·榮辱》:“凡斗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3、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主觀不虛心。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2、青梅竹馬:青梅:青的梅子;竹馬:指小孩將竹竿騎在襠下做馬。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F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鶴子梅妻指宋隱士林逋以鶴為子、以梅為妻事。清董以寧《河滿子同程村閑話》詞:若比孤山林處士,但非鶴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兒女。
3、瞪眼咋舌: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同瞪目結舌。
4、逸趣橫生: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5、暗香疏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后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6、驛寄梅花:請郵差寄送梅花。比喻向遠方友人表達思念之情。
7、一字之師: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8、電光石火: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現多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9、驛使梅花:《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表示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10、歲寒三友: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11、妻梅子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表示清高。
12、月落參橫:亦作月沒參橫。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夜深。參,二十八宿之一?!稑犯娂嗪透柁o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饑不及餐。宋秦觀《和黃曹憶建溪梅花》:月沒參橫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老。
13、魚傳尺素: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14、不過爾爾:爾(前):如此,這樣;爾(后):通耳,罷了。不過這樣罷了。有輕視人的意思。
篇8
有的時候失去的友誼不單單只是兩個字,而是一個讓你離不開的人,一個唯一了解你的人,失去她你會很寂寞。
一天,小夢和小玲吵架了,原因只是一個超級拉姆,小玲告訴小夢,她永遠不會再和小夢說話,當時小夢只是認為他在開玩笑,因為畢竟她們是六年的朋友了。
一天、兩天、三天......三十六天,小玲再也沒和小夢說話,小夢覺得好無聊,這些天一直處于精神崩潰中,雖然看不出小玲有什么變化,不過她成績一直在下降。
突然有一天,小夢碰到了一個奇怪的可愛精靈,她會各種小魔法,只不過沒有大魔法,她告訴小夢,小玲被乞靈蛇帶到毒蛇洞里了 ,乞靈蛇是一只很可怕的蛇,他會的魔法遠遠比小精靈多,從此,小夢開始了探險之旅,想知道小夢在路上遇到什么危險嗎?在遺失的友誼(二)會找到答案。
篇9
1、東施打一字的答案是:妞。
2、具體分析:東施,丑女。女丑=妞。
3、東施效顰【解釋】: 效:仿效;顰:皺眉頭。比喻胡亂模仿,效果極壞?!境鎏帯浚骸肚f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p>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第一個兒子丑陋不堪,但做事認真,頭腦聰穎。盡管如此,我不大看重他,雖然我像愛其他兒子一樣愛他。在我看來,他思維方式太簡單,目不左右,也不眺望遠方。他總跳不出他那狹隘的思維模式,換句話講,他總是在那狹隘的思維圈子里繞來繞去。
老二長相漂亮,身材修長,體格標準。他擊劍的姿勢令人心醉神迷。他也很聰明,而且經驗還很豐富。他見多識廣,因此就是對于家鄉的一草一木、自然風光,他都顯得比那些呆在家里、足不出戶的人更為熟悉、更為親切。然而這一優勢肯定不僅僅、更談不上主要歸功于經常外出旅游,更多地是因為這孩子具有獨一無二、別人無法模仿的本領,比如每個想模仿他那連續翻滾、爐火純青的跳水動作的人都很欣賞他這一特點。模仿者最多走到跳板盡頭,然后便勇氣喪盡、興趣全無,再也跳不下去,而是一屁股坐在地上,舉一舉雙臂,表示抱歉。盡管如此,我與他的關系也并非毫無陰影、無可挑剔(對于這樣的孩子我本應該感到滿意)。他左眼略小于右眼,而且還老是眨巴著。當然這只是個小小的缺陷,這甚至使他的臉比沒有它看起來更為帥氣。比之于他非常孤僻的性格,再沒有人責備那只小眨巴眼了。我這個做父親的卻要這樣做,當然并非這個身體上的缺陷令我感到痛苦,問題在于他精神上某種與此相應的小小的怪異、某種深入他血液的怪毒、某種使他身上那只有我才能看到的稟賦無法充分發揮的無能。但是另一方面,正是這點卻使他成為我真正的兒子,因為他這個缺陷又是我們全家的缺陷,只是在他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而已。
第三個兒子也很漂亮,但這卻不是我所喜歡的那種漂亮,那是歌唱家的漂亮:彎彎的嘴唇、撲朔迷離的眼神,腦袋必需一塊帷幕襯托才能顯出其美,他胸脯挺得老高,雙手頻繁地舉起來又放下,兩條腿軟弱無力、忸怩造作。另外他五音不全,只能迷惑一時而令行家全神貫注,轉眼便又無聲無息。盡管一般情況下我按耐不住想炫耀這個兒子,但我更喜歡將他深藏不露。他自己也無意拋頭露面,但這并不是因為他了解自己的缺陷,而是因為他清白無辜。他也深感與時代格格不入,雖然身為我家里的一員,但卻屬于另一個對他來講永遠失去了的家。他經常百無聊賴、無精打采,怎么也提不起神來。
我的第四個兒子可能比其他幾個為人更為隨和。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時代產兒,人人都理解他。他站在公眾場合的時候,人人都想給他點頭致意。也許是這種普遍的贊許,使他的性格有點放蕩不羈,行為無拘無束,言論隨便、無所顧忌。他的某些話語人們百說不厭、津津樂道,但僅僅是某些,因為總的來說,他又失之于過分隨便。他就像一個人,下跳動作優美動人,像燕子一樣在天空中飛翔,最后卻在荒漠之中可悲地了卻殘生。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這種思想使我看都不想再看他一眼。
第五個兒子善良、可愛,凡是許諾的他就不折不扣地兌現。他微不足道,以致于人們站在他身邊卻感到孤獨一人似的??墒撬挂糙A得了一些聲望。如果有人問我這是怎么回事兒,我則無言以對。也許清白無辜最能沖破世間萬物的喧鬧,脫穎而出,而他恰恰是清白無辜的,或許太無辜了。對每個人他都友好相待,或許太友好了。我承認,如果人們在我面前夸贊他,我會感到很不舒服。這說明,如果表揚像我兒子這樣毫無疑問值得表揚的人,那么表揚也未免太容易了。
我的第六個兒子看來比其他幾個性情憂郁,至少第一印象如此。他整天垂頭喪氣,卻又絮絮叨叨、廢話連篇,因此,人們不知道應該怎樣對待他才好。如果處于劣勢,那么他就會陷入無盡的悲傷之中,無法解脫;處于優勢時,他又喋喋不休,以此來保持這種優勢。不過我并不否認他具有某種忘我的激情。天氣晴朗時,他苦思冥想,猶入夢境。他并沒有病——相反,他健康狀況極佳——但有時,尤其在早晨,他感到陣陣眩暈,可是無需幫助,他也不會跌倒。這種現象可能是由于他身體發育情況引起的,就他的年齡而言,他個子太高了,這使他整體看來不很漂亮,盡管某些部位特別美,比如手和腳。另外,他的前額也不漂亮,皮膚和骨架都有些干癟。
與其他兒子相比,我更喜歡老七。人們不懂得去贊譽他,不理解他那與眾不同的幽默感。我并沒有過分夸他,我知道他微不足道。假若世界不是唯獨犯了不賞識他的錯誤,那么它就仍然完美無缺。在家里,我不能沒有這個孩子,他既帶來不安,又帶來對傳統觀念的敬畏,而且至少在我的感覺里,他把兩者融合為一個無懈可擊的整體,然而他自己卻不大懂得怎樣去利用這個整體。他雖然不會使未來的車輪轉動起來,然而他的這一天賦卻是如此令人鼓舞,如此充滿希望,我希望他子孫滿堂,代代相傳。可惜這一愿望看來無法實現。他勇敢地面對周圍的議論,表現出悠然自得,對此我雖能理解,但卻不喜歡。他倒是懷著這種自我滿足的心情獨來獨往,對姑娘不屑一顧,盡管如此,卻從沒有心情不愉快的時候。
我的第八個兒子叫我頭痛,但我說不出為什么。他像個生人似的看著我,而我卻覺得自己身為其父,與他親密無間、密不可分。歲月治愈了許多創傷,以前只要想到他,我都會不寒而栗。他走自己的路,斷絕了與我的所有聯系,而且,他頭腦固執永不回頭,身體矮小而健壯,肯定會闖遍所有他所喜歡的地方,(只是年輕時雙腿很弱,但現在可能已經長好了。)我經常很想叫他回來,問問他究竟怎么啦,問問他為什么如此地疏遠父親,以及他到底想要什么。但是現在,他已發展成這個樣子,這么多時間都已經過去,就只好這樣了。我聽說,他是我的兒子中唯一蓄著大胡子的人,這對于一個如此矮小的人當然并不美觀。
我第九個兒子風度翩翩,天生一雙對女人甜甜蜜蜜的眼睛。有時甚至能把我迷住,雖然我知道,這不凡的風采用一塊濕海綿就足可以抹去。但這小子的不尋常之處是他壓根沒有誘惑人的意圖。一輩子仰臥在沙發上,目光盯著天花板,他會感到心滿意足;或者,閉目養神更是美妙。每當進入這樣的美妙境界時,他便話匣大開,而且,高雅不俗,用詞簡練,直觀明了。不過話題僅限于狹小的范圍,而他又不可避免地要越出這范圍的限制,一旦超越,話語便空洞無味。但是,如果人們還有一線希望覺得能被他那睡意濃濃的目光注意到,就會示意他就此打住。
我第十個兒子不誠實。我不想完全否認這一缺點,也不想完全承認??梢钥隙ǎl要是看見他帶著超越他的年齡的威嚴神態走過來,看見他穿著禮服,紐扣總是扣得緊緊的,戴著一頂陳舊而過分仔細地擦洗過的黑禮帽,看見他面孔呆板微微凸出的下巴,眼皮沉甸甸地耷拉在眼睛上,有時伸出兩個手指摸摸嘴唇 ——如果誰看見他這樣,就一定會想,這是個極其偽善之徒。但是,讓我們聽聽他怎樣說話吧!他講話明白易懂、措辭謹慎、言簡意賅,回答問題尖刻而生動;他能夠驚人、自然得體、愉快地與整個世界融為一體。這種相融的本領往往能使人引頸抬頭,洗耳恭聽。許多人自以為聰明過人,又因此覺得他的外表令人惡心,但卻為他的言辭所深深地吸引。然而現在又有一些人不去理會他的外表,但卻覺得他的話語偽善不堪。我作為父親不想在此取此舍彼。但我必須承認,第二類評論者比第一類評論者無論怎么講更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