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命運挑戰范文

時間:2023-04-10 15:42: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向命運挑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向命運挑戰

篇1

如果你失去兩只手,會不會痛不欲生?

要是你同時喪失了一只眼睛、一只腳、兩只手,

你還活得下去嗎?

為什么一個世上最不幸的人,

能夠活得這么成功、這么自信、

這么快樂和幸福?”

帶著這些疑問,我滿懷著強烈的好奇心,翻開了《我是謝坤山》一書。

本文作者謝坤山,在十六歲是就被高壓電“電”成喪失了一只腳,雙手,后來又失去了一只眼睛。

雖然,在形體和外表上看,謝坤山沒有雙手,沒有一條腿和一只眼睛??上攵谌粘I钪?,行動難免會帶來一些不方便。于是,謝坤山想方設法,用自己的能力吃飯:他在短短的右臂套上鐵環,插上自己制成的“坤山牌”湯匙,自己獨立吃飯,和家人一起享受香噴噴的飯菜;同時也發揮創意,用衣夾做成克難式的蓮蓬頭,讓墻角、水龍頭、水管、甚至洗衣板,都成為了他無所不在的“雙手”,從而享受洗澡的快樂與清爽……在生活中,謝坤山逐漸學會了獨立生活,不再依靠家人的照顧。

謝坤山雖然在形體外表上有所殘缺,但是他面對往后的人生路途,面對未來,他下定決心,要維護自己的人格,絕不乞討,要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于是,他發愿想當作家。但是,要想當作家,必須要會寫字,可是他沒有手能夠握筆。但謝坤山沒有就此放棄;沒有就此服輸;沒有就此就此自暴自棄;沒有就此沉淪下去;沒有就此屈服。反而另他有所深刻的領悟和體會:“沒有手,我還有嘴??!嘴巴不是用來吃飯、說話而已,它還能咬住筆寫字,不是嗎?只要我不去想我失去了什么,只想自己還擁有什么。那么即使目前一無所有,也不會代表我永遠不會再有。我相信,人只要不自我設限,那么未來的路必將無限的廣闊?!?/p>

篇2

書中的主人公是霍金,他在小時侯時患上了一種極其嚴重的絕癥,醫生說他只能再活多兩年半,但是霍金并不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生命,而是勇敢地站起來,與病魔做斗爭。最后,他病入膏肓,全身都不能動彈,只有兩只手指可以動彈。他雖然離宇宙如此的遙遠,但他的心卻飛出了地球外面,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他活了一個有一個春秋,為我們寫下了一萬多字的書冊。

真是個偉大的人,但是,在同一個地球上,有一些像霍金一樣患病的人,又是怎樣的對待生命?

當他們知道了自己的病后,就好像覺得自己快死了,就這樣不敢出來和病魔爭斗,覺得自己無能。我想:那樣的人活著就等于在坐牢,過著悲痛的日子。

篇3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霍金。他的肌肉一天天地萎縮下去走路走不穩,站不起來,但他還努力鍛煉,堅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樓,腳不行了,他就用手拉著扶手艱難地上樓。后來,十個手指也只有兩個能動了,他不懈氣,努力工作,用腦思索,最后,命運作了退卻,許多年過去了,他活了下來,成為了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

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人可以向命運挑戰。向命運挑戰需要一種不怕失敗,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其實,像我們這些正常人,雖然不需要命運挑戰,但我們可以向學習、生活挑戰。在學習上,不要會了就驕傲自滿,要向更難的進攻,因為學無止境。在生活中,不要成功了就得意忘形,在成功的道路上可能還會有更大的挫折等著我們。

有一天晚上,我做出了一道難題,尾巴都上天了,就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地說:“看我厲不厲害,做出了這么難的題?!钡乙豢吹阶郎系恼Z文書,就想起了霍金。我馬上安靜了下來,對自己說:“要向學習挑戰。”

篇4

佛曰: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題記

死,在眾人嚴重也許會是個不吉利的字眼,而活著呢?活著為的又是什么?是體驗人生?是打算做自己想做的事?這都不是理由,因為這些全都是為活著而活著。人,總會有死的一天,就打出生以來,你便會不斷地成長,巴浦洛夫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死,是生命的升華。這是一個瀕臨死亡的人的親身感想,在這世界上,能淡淡一句“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的人又有何多?

史蒂芬·霍金就是這樣的人?!断蛎\挑戰》一文中介紹他是英國牛津人,于21歲時考進了著名的牛津大學,后卻不幸地患上了脊髓側索硬化癥,醫生說他只能活兩年半了。看到這里我不禁一陣心寒,兩年半,僅兩年半能有多久,連孝敬父母都每能來的及,命運對他也太不公了。我炯炯有神的雙瞳閃爍著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文字:“反正就是一死,命運的能耐再大最壞也不過如此。他對命運說:‘隨你的便吧。’他對自己說:‘時間只有兩年半了,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義的事,讓生命留下一點輝煌。’”我原以為他會因此而沉淪下去,那樣痛苦地活著,最終平庸地消失,不過看到他的決心我就放心了。只是事不如人,禍不單行,霍金的病情逐漸加重,終于致使他做上了輪椅,而且還得了肺炎,不得不切開氣管,從此再也不能說話了。我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唉,造化弄人?。⑿谋刃?,如果是我,我真的沒臉茍活于世。面對殘酷的命運,霍金依然沒有退卻,仍頑強地與命運作斗爭,看到霍金如此我心中也暗暗地下了一個決心:好死不如賴著活,人生一定要留下燦爛輝煌的一筆,不然就是白活了。幾個兩年半過去了,霍金憑著頑強的毅力與執著的信仰活了下來,終于,他發現了黑洞的蒸發性,成為了名垂千史的大科學家。

霍金感人的事例足以說明:死,并不可怕;命運,是可以挑戰的?;钪娜司透鼞摮浞值乩眠@寶貴的生命,讓它在這世間活出意義來?;艚鸨瘧K的命運的確可以用“造化弄人”四個字來形容了。其實這不全是蒼天殘忍的原因,在兒時,霍金也曾是一個只會喝酒玩樂,成日無所事事的浪蕩子,只是后來患上了絕癥,才知道生命的可貴。也許吧,種下的禍根,只有自己品嘗,前半生的過錯只有用下半生來彌補。讀了《向命運挑戰》這篇課文,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人生路看似漫長,其實不多,只要把心思全放到某種事業上去,你就會覺得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讀過這篇文章的人大概都會有所感悟,生與死,進與退,珍惜與浪費......這些極端不同的詞語距離看似很遠,其實只在你的一念之間。記著,我們不要輕言放棄生命,無論如何都要努力活著,為社會作出貢獻,為活著而活著!

篇5

生命是寶貴的,一個生命,為了了結自己許下的諾言,走入了另一個世界。他就是珊迪,一個賣火柴的小男孩,為了給別人找回4個便士,生命之光燃盡了。

當讀完這一個摧人淚下的故事,淚水早已打濕了我的衣衫,打濕了我的臉頰,一個讓人瞧不起的孩子,居然擁有如此的誠信與美德,讓人心頭為之一震。誰也不可能相信,飽受饑寒的小珊迪,竟為了4個便士與弟弟,而慘死了,更何況,4個便士不是他的,而是別人的!生命是寶,但誠信是金!為了影響社會,為了讓江湖騙子改惡行善,為了取得別人的信任,為了自己的弟弟比利!他死了,但留給了人間了一片誠赤的心,讓我深受感動。想到我們家庭富裕的孩子,總把“一定”與“絕對”掛在嘴邊,可實際上,你做到了嗎?我們真是很慚愧喲!

生命就如一只蠟燭,誰也不知道它能燃燒多久,經歷了風風雨雨都沒能熄滅,而他倒下時,是被誠信吹倒,發出了最后一點神圣的光,給了人們最后的光明,又悄然無息的滅了。一只神圣的蠟燭,永不會熄滅,不會在人們心中熄滅,它將把誠信傳導給別人,讓他們也要發出神圣的光。

一只“蠟燭”,從到世上,他從未見到過母親,弟弟是他唯一的親人,他什么也沒留,只留下一絲感恩的眼光與一片真誠的愛,孩子們,一個個朝氣蓬勃,像一位位整裝待發的士兵,誠信與英氣是你們的槍!

如今,珊迪這個孩子,感動全國,震撼了世界……

篇6

很難想象,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不僅學會了讀書、寫字和說話,并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四年的學業,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海倫·凱勒令我萬分佩服,一個有著殘障的人既能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她既能克服重重困難在老師的教育與幫助下學會讀書、寫字、說話,更何況,她還是一個重度殘障者,這一切太讓我驚訝了!我佩服她!回想起自己曾經的那些“光輝事跡”,不禁慚愧不已……

我常常會在做事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挫折,在遇到這些煩心事兒的時候,我通常會先發一陣子勞騷,然后扔下不管,到了不得不解決它們的時候才給逼出一丁點兒靈感,找到鑰匙打開緊鎖的腦瓜,把它一下子解決了。虧我還是個不缺胳膊也不少腿的正常人呢!假若海倫也如同我這樣,她就不會懂得讀書、寫字、說話,也不會成為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聾盲人了。她是一個重度殘障者,怎么會成為19世紀的杰出人物呢?這很簡單,因為她始終堅信:人生的最大災難,不在于過去的創傷,而在于把未來放棄。正因為這個信念,她并沒有因為她向命運勇敢地發出了挑戰書!她憑著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對幸福快樂的追求,奮勇與命運抗爭,她跨躍了重重困難,并最終沖破人生的黑暗與孤寂,贏得了光明與歡笑。

向命運挑戰,改變了海倫一生的一次挑戰,一次著名的挑戰,使她成為了19世紀的杰出人物。雖然我還沒到向命運挑戰的程度,但我會向困難挑戰,迎接我的成功!

篇7

命運是什么?它就是我們一生中的一切遭遇。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命運,或幸運,或悲慘,或尋常,或離奇,或一帆風順,或坎坎坷坷。記得有位登山專家說過:“如果在山上遇到大雨,千萬不要向山下跑,一定要頂著風雨往山頂跑。山頂的風雨固然大些,但他卻不足以危脅你的生命;而往山下跑,看似比較安全一些,然而你卻有可能被卷入洪流,被活活淹死。”命運也是這樣,逃避它,順從它,你只有向它屈服,永遠不可能成功;而你若迎向它,挑戰它,你卻能獲得成功。

世界上著名的天文學家霍金所遭到的命運就十分殘酷, 17歲時,他考上了著名的牛津大學??稍谒?1歲時,他不幸患上了萎縮性脊柱側索硬化癥。醫生告訴他最多能活兩年半。本似十分光明的前途卻被蒙上陰影,霍金的人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果他在嚴酷的命運前軟弱一下,對命運屈服,他就可能痛苦的生活,平庸的消失。但是,霍金并沒有這樣想,這樣做。他對命運說:“隨你的便吧!你的能耐再大,最多不過是一死?!彼忠泽@人的毅力與命運抗爭。腳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飯、說話都要由機器或其他人幫忙,體重也只有40公斤,但是,他的大腦還很行,他讓助手把資料攤在桌子上,一頁頁地閱讀,靜靜的思索……

命運在他面前好像做了退縮,一年兩年半過去了,幾個兩年半過去了,霍金還堅強地活著……

霍金的事例告訴我們,人是可以向命運挑戰的。

篇8

他是歐洲大陸叱咤風云的音樂大師,他是勇于向命運挑戰的英雄,他是德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就是貝多芬。

貝多芬艱苦的童年早早地?就了他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對鋼琴情有獨鐘,《月光曲》、《命運交響曲》這些膾炙人口的鋼琴曲一次又一次地使我心潮澎湃。我的文筆尚顯笨拙,不能寫出心中所有的感觸,我也不能完全領會貝多芬的情感,但從那急促的節奏,粗獷的旋律,狂野的伴奏中,我似乎感受到耳聾的貝多芬對世界的宣告:“我要與命運叫板,我不屈服于命運!”貝多芬是偉大的。耳聾,對一個音樂家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但貝多芬憑借百折不撓的執著精神戰勝了病魔,贏得了世人的尊敬。這正如他所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必惗喾沂怯赂业摹T谀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百年”的年代里,左有歌德,右有尼采;前有海頓,后有舒伯特,而貝多芬依然坐得高傲與自負,仍然以他溫暖柔和的古典音樂滌蕩著人們的心靈。貝多芬是頑強的。無處不在的挫折使他的靈魂更加高貴,沒有享受過家庭溫情的他面對耳疾的痛苦毫不畏懼,自強不息,不屈不饒,最終登上了音樂殿堂的頂峰。

無論是感情上的波折,生活中的不如意,還是經濟上的困窘,都不能成為貝多芬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都不能使他停止前進、放棄自己鐘愛的音樂事業。

篇9

車站街學校,班,楊語聰,88759173

我一向認為殘疾人不如常人,他們在生理上有缺陷,不會有大的作為,可我

.

讀了《向命運挑戰》這篇文章后,這個想法動搖了。我從霍金身上明白了,有一

種意志叫——堅強

霍金17歲考上了著名的牛津大學,不幸的是,他21歲卻患上了萎縮性脊髓硬

化癥,除兩根手指外,其它部位全部失去活動能力。他僅靠那兩根尚能活動的手指

敲擊鍵盤,與其他人進行學術交流,醫生對他說最多活兩年半,他對自己說:“時間

不多,努力做些事,讓生命留下些輝煌?!倍嗌賯€兩年半過去了,霍金依然活著,是

堅強的意志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設想一下,如果霍金當時悲觀失望地說:“算了吧,只有兩年半的時間了,一切

努力都沒有了意義”他可能早已平庸地從世上消失了。

自古以來,有多少像霍金一樣的人呀!古有孫臏,司馬遷。今有張海迪,海倫

.凱勒。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洪占輝,母親離家出走,父親重病在身,他和

妹妹相依為命,一般人早已輟學了,可洪占輝不向命運低頭,利用節假日打工賺錢,

帶領妹妹上學。他同樣以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命運,感動了數人。

我是健康的,是幸福的,不用付出慘重的代價向命運挑戰,但堅強的意志是不

缺少的。

六一前夕,老師選我為模特隊隊員,從此,我們模特隊成員早來晚歸,有時為了

世一個動作做到完美,要做幾次,十幾次,幾十次。馬上就要正式表演了,時間更

緊促,可天不作美,那天天空有飄起了雨絲,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我們只好冒雨排練,

雨無情地下著,滴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滴在每個人的心里,淚水和雨水混為一團堅

強的力量鼓舞著我們前進。

終于,正式登臺表演了,我們以颯爽的身姿,優雅的氣質,贏得了師生家長的陣

陣掌聲。

聲。是堅強的意志創造了可嘉的成績。

堅強的意志可以支撐,忍受了七十二刀的無麻醉眼部手術。堅強的意志讓

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生命壯歌,堅強的意志激勵著中國工農,完成震驚

中外的二萬五千里。

篇10

可是老人沒有沮喪,沒有倦怠,他繼續出海,向限度挑戰。他終于釣到了一條魚。如同那老人是人中的英雄一樣,這條魚也是魚中的英雄。魚把他拖到海上去,把他拖到遠離陸地的地方,在海上與老人決戰。在這場魚與人的惡戰中,魚也有獲勝的機會。魚在水下堅持了幾天幾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窮于應付,它用酷刑來折磨老人,把他弄得血肉模糊。這時,只要老人割斷釣繩,就能使自己擺脫困境,得到解放,但這也就意味著宣告自己是失敗者。老人沒有作出這樣的選擇,甚至沒有產生過放棄戰斗的念頭。他把那條鯊魚當作一個可與之交戰的敵手,一次又一次地做著限度之外的戰斗,他戰勝了。

老人載著他的魚回家去,鯊魚在路上搶劫他的獵物。他殺死了一條來襲的鯊魚,但是折斷了他的魚叉。于是他用刀子綁在棍子上做武器。到刀子又折斷的時候,似乎這場戰斗已經結束了。他失去了繼續戰斗的武器,他又遇到了他的限度。這時,他又進行了限度之外的戰斗:當夜幕降臨,更多的鯊魚包圍了他的小船,他用木棍、用槳、甚至用舵和鯊魚搏斗,直到他要保衛的東西失去了保衛的價值,直到這場搏斗已經變得毫無意義的時候他才住手。

老人回到岸邊,只帶回了一條白骨,只帶回了殘破不堪的小船和耗盡了精力的軀體。人們怎樣看待這場斗爭呢?

有人說老人桑地亞哥是一個失敗了的英雄。盡管他是條硬漢,但還是失敗了。

什么叫失?。恳苍S可以說,人去做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失敗。

但是,那些與命運斗爭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爭的人,卻天生地接近這種失敗。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魚來咬他的鉤,于是他常常失敗。一個常常在進行著接近自己限度的斗爭的人總會常常失敗,一個想探索自然奧秘的人也常常會失敗,一個想改革社會的人更是會常常失敗。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內的生活的人才總是“勝利”,這種“勝利者”之所以常勝不敗,只是因為他的對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投入斗爭。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敗”這個詞還有另外的含義,即是指人失去了繼續斗爭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類向限度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失敗。而沒有放下手中武器,還在繼續斗爭,繼續向限度挑戰的人并沒有失敗。如此看來,老人沒有失敗,老人從未放下武器,只不過是喪失了武器。老人沒有失去信心,因此不應當說他是“失敗了的英雄”。

那么,什么也沒有得到的老人是勝利的嗎?我確是這樣看的。我認為,勝利就是戰斗到最后的時刻。老人總懷著無比的勇氣走向莫測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戰勝的。

他和其他許多人一樣,是強悍的人類的一員。我喜歡這樣的人,也喜歡這樣的人性。我發現,人們常常把這樣的事情當作人性最可貴的表露:七尺男子漢坐在廚房里和三姑六婆磨嘴皮子,或者衣裝筆挺的男女們坐在海濱,談論著高尚的、別人不能理解的感情。我不喜歡人們像這樣沉溺在人性軟弱的部分之中,更不喜歡人們總是這樣描寫人性。

正像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樣,很多人每天也走向與他們的限度斗爭的戰場,仿佛他們要與命運一比高低似的。他們是人中的強者。

人類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當人們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這個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擴大了。人類在與限度的斗爭中成長。他們把飛船送上太空,他們也用簡陋的漁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馬林魚。這些事情是同樣偉大的,做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遠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類前進的道路上,強者與弱者的命運是不同的。弱者不羨慕強者的命運,強者也討厭弱者的命運。強者帶有人性中強悍的一面,弱者帶有人性中軟弱的一面。強者為弱者開辟道路,但是強者往往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