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風范文

時間:2023-03-16 20:14: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詩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詩風

篇1

摘要:白居易作為中晚唐一位杰出的詩人,一生創作了82首詠史懷古詩,然而學界對其詠史懷古詩研究較少。筆者擬在整理白居易的詠史懷古詩的基礎上,根據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詩風的變化來對其詠史懷古詩做分期研究。

關鍵詞 :白居易 詠史懷古 風格 分期

白居易現存詩2740首,其詠史懷古詩共82首(筆者據《白居易全集》統計,丁如明、聶世美校點,上海古籍出社1999年版)。歷來對白居易其人其事曾有許多分期研究,而且觀點多有不同,曹磊在《白居易創作心態研究》(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中,詳細綜述了各種分期情況,此處不再贅述。筆者綜合各種資料研究發現,曹磊將詩人的思想分為前中后三期是很有道理的,故筆者亦從此說法,將白居易的詠史懷古詩分成前中后三個階段來研究。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生活和社會背景下,白居易有著不同的思想和創作心態,因此在詠史懷古詩中所傳達的思想也會不同,有必要對其詠史懷古詩做分期研究。

一、白居易前期的詠史懷古詩——沉郁雄勁的憂患之歌

白居易前期的詠史懷古詩主要是從貞元四年(788)《王昭君二首》的創作開始,時年17歲。德宗建中四年兩河兵亂,白居易幾經戰亂而離家遠游,年少的他耳聞目睹天下喪亂,從小便勵志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王昭君二首》其一),借王昭君被胡沙摧殘以至于面目全非的典故來表達詩人對百姓所遭罹難的感慨,昭君如此姣好的容顏尚且如此,更何況天下蒼生呢!“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知宮里時”(《王昭君二首》其二),詩歌繼續深入,傳達了詩人渴望大唐中興的美好夙愿。

《渭上偶釣》作于元和六年(811),時白居易四十歲,母陳氏卒,丁憂退居。詩人于渭水垂釣,記起昔年太公望,“昔有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渭上偶釣》),從而感慨自身,希望早日回歸朝廷,為皇帝建言。此時的白居易雖情不得已,也還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詩人仍然自言“興盡釣亦罷,歸來飲我觴”(《渭上偶釣》)。

、

在退居下邽期間,白居易創作了著名的《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寫出了對人生的思考。其效法陶淵明,在山村中飲酒閑樂,“吾聞潯陽郡,昔有陶徵君?!渌豢杉埃倚ё砘杌琛保ā缎諠擉w詩十六首》),字里行間也夾雜著詩人的無奈,只好飲酒聊以度日?!俺跻芍页迹戏徘??!0廉Y間臥,憔悴澤畔行”(《效陶潛體詩十六首》),想到屈原被楚王放逐,劉伶被棄于山林,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劉伶買醉竹林,屈原卻是“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這讓詩人更加矛盾,雖然明白“彼憂而此樂,道理甚分明”(《效陶潛體詩十六首》),但是他還是不肯放棄仕進之心。

前期的詠史懷古詩主要還是期望著積極用世,而筆者在此從詠史懷古詩中所探究的詩人當時之思想,并非全如前人所說的理想豐滿、斗志昂揚,而是我們恰可以看到詩人內心的另一面。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前期白居易的詠史懷古詩風格應該是沉郁雄勁、滿懷激情而關心民生疾苦的。

二、白居易中期的詠史懷古詩——矛盾彷徨的悲慨之音

中期以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為界,直至大和三年自請外放為止,《讀史五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之作,深刻反映了白居易中期屢遭貶黜、心境沉浮、徘徊矛盾的心態。

元和十三年遷忠州刺史,白居易心中又重新燃起希望。然而險惡的仕途再次挫傷了白居易的希望,希望的產生和破滅不過一瞬間,詩人內心更加掙扎與絕望,曾經的壯志在幾度仕宦浮沉中消磨殆盡?!俺逊澎`均,國政亦荒。彷徨未忍決,繞澤行悲吟。漢文疑賈生,謫置湘之陰。是時刑方措,此去難為心。士生一代間,誰不有浮沉。良時真可惜,亂世何足欽。乃知汨羅恨,未抵長沙深。”(《讀史五首》其一)詩人再次想起屈原和賈誼,先賢的境遇比自己更加悲慘,一方面是對屈子、賈生的同情以及與他們同病相憐的無奈;另一方面也借古抒懷,感慨自己身世之悲。屈原作《離騷》,徘徊江畔,正與此時的白居易相似。面對人生道路的選擇,自己是該繼續曾經的濟世之志還是就此退隱,仍然無所適從?!蹲x史五首》其二則以司馬遷和嵇康身陷囹圄作比:“馬遷下蠶室,嵇康就囹圄。抱冤志氣屈,忍恥形神沮。當彼戮辱時,奮飛無翅羽?!庇髯约合胍獖^進卻苦于“無翅羽”,詩人通過對歷史的深刻沉思,想到黃綺、巢許等隱士,不禁萌生退意。當然此時的白居易內心仍然在掙扎。

可以說此時白居易仍然懷著報國救世的志向,只是心境有所變化,體現在詠史懷古詩中,則是詩人的自我解脫。因此,這一階段的詠史懷古詩總體風格是悲慨彷徨的,詩中增加了更多對古人的追憶,更深切地透漏了詩人的身世遭際之悲,以及在悲慨中蘊含的人世和出世的矛盾心態。

三、白居易后期的詠史懷古詩——超然閑適的退隱之思

后期是從大和三年白居易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到會昌六年詩人逝世為止的十七年時間。大和三年,詩人五十八歲,可以說已近花甲之年。白居易罷刑部侍郎,遷往東都洛陽,從此過著半隱半仕的生活。此時,白居易已然看透了世間百態,最終轉向獨善其身。大和四年所作《思往喜今》:“憶除司馬向江州,及此凡經十五秋。雖在簪裾從俗累,半尋山水是閑游。謫居終帶鄉關思,領郡猶分邦國憂。爭似如今作賓客,都無一念到心頭?!笨梢哉f這是詩人對人生的階段性總結,從此以后,終于可以打開心扉與山水相伴。世事依然紛亂,詩人仍然關心著民生,卻已不再摻雜自己的人生之悲。從詩中可以看出,此時的詩風已經趨向閑適,初期那種沉郁雄勁的風格逐漸消弭。自大和七年到會昌元年,白居易長期居于洛陽,詩人的心境也在品讀書籍中逐漸豁然開朗,開始接受老莊等逍遙隱逸的思想。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保ā蹲x老子》)“去國辭家謫異方,中心自怪少憂傷。為尋莊子知歸處,認得無何是本鄉?!保ā蹲x莊子》)此時詩人終于閑暇,不只是職務的空閑,更在于內心的幽靜,故而于閑適之中讀書品茗,享受天倫之樂,讀讀老子和莊子,開始理解道家的逍遙隱逸思想。

大和九年,白居易作《詠史》:“秦磨利刀斬李斯,齊燒沸鼎烹酈其??蓱z黃綺人商洛,閑臥白云歌紫芝。彼為菹醢機上盡,此作鸞凰天外飛。去者逍遙來者死,乃知禍福非天為?!痹娙藢⒗钏古c黃綺作比,李斯兢兢業業為大秦帝國之基業奮斗終生,終了卻晚節不保;而黃綺閑云野鶴,歌舞逍遙一生。白居易此時更希望能做鸞凰翱翔天外,認清了現實,禍福由天。正如大唐王朝日漸衰微,地方割據勢力日漸做大,自己卻無法挽回;好友相繼離世,而自己只能在夢中驚醒,空自嗟嘆??雌萍t塵凡事,白居易也就不再做王朝中興之夢,而是面對現實,面對自身,曾經為黎民為天下而四處奔走的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不如以樂觀的心態靜觀其變。

可見,白居易晚年的詠史懷古詩在諸多的人生磨礪中轉向了超然閑適。諸多學者一貫喜歡把白居易這個時期的思想和詩歌向消極靠攏,筆者以為不然。這并不是一種消極避世的心態,他并沒有放棄對民生的關懷,也沒有放棄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只是以另一種超然閑適的心態來創作詩文,來面對一切。

綜上所述,白居易的詠史懷古詩更多的是反映自身心境的變化,前期詩風以沉郁雄勁為主,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和仕途的沉浮,詩風又由悲慨彷徨轉向超然閑適,風格的轉變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變化,以及人生態度的轉化。白居易詠史懷古詩在其詩歌全集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創作藝術成就頗高。筆者學識有限,謹以自己所學所思整理出白居易所有詠史懷古詩82首并進行簡單的分析賞析,當然其中難免有誤。筆者將白居易的詠史懷古詩茲列附錄于文后,還望諸君批評指正。圈

參考文獻:

【1】王拾遺.白居易生活系年【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

【2】朱金城.白居易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3】(唐)白居易.白居易全集【M】,丁如明、聶世美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社,1999.

【4】池萬興,劉懷榮.夢逝難尋——唐代文人心態史[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附錄:白居易詠史懷古詩

《長恨歌》、《雜感》、《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其一、其十二、其十三、其十四、其十五、其十六>、《詠懷》<冉牛與顏淵>、《詠懷》<自從委順任浮沉>、《題靈巖寺》、《昭君怨》、《繚綾》、《讀史五首》、《杭州春望》、《雜興三首》、《八駿圖》、《放言五首》<其三、其五>、《李夫人》、《隋堤柳》、《訪陶公舊宅》、《答<四皓廟>》、《哭王質夫》、《驪宮高》、《立碑》、《讀<漢書>》、《過昭君村》、《李都尉古劍》、《嘆魯二首》、《讀鄧魴詩》、《登樂游原望》、《讀謝靈運詩》、《偶然二首》<其一>、《題潯陽樓》、《冀城北原作》、《讀老子》、《競渡》、《七德舞》、《題四皓廟》、《青?!?、《李白墓》、《題故曹王宅》、《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讀莊子》<去國辭家謫異方>、《讀莊子》<莊生齊物同歸一>、《題謝公東山障子》、《讀道德經》、《采詩官》、《過顏處士墓》、《王昭君二首》、《渭上偶釣》、《吳官辭》、《閑臥有所思二首》<其二>、《詠史》<九年十一月作>、《經溱洧》、《寄盧少卿》、《梨園弟子》、《游襄陽懷孟浩然》、《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后》、《海漫漫一戒求仙也》、《池上閑吟二首》<其一>、《奉和晉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師感悅發中斐然》、《書事詠懷》、《毛公壇》、《采石墓》、《讀鄂公傳》、《題岐王舊山池石壁》、《晚歸香山寺因詠所懷》、《王子晉廟》、《二王后一明祖宗之意也》、《蜀路石婦》、《胡旋女一戒近習也》、《司天臺一引古以儆今也》、《羅敷水》、《游石門澗》、《登城東古臺》、《春題華陽觀》、《和李勢女》、《過故洛城》

篇2

采擷一顆紅豆,那是千世抹不平的憂愁,曾經虛浮的青春年華,至今任如華隨水流,忘不了的繞指柔。

送你一朵玫瑰,并著飽含深情的淚水,把淚水化成一縷相思,看著它在冬天枯萎,卻無法說無所謂

記得你的羞澀容顏,畏懼這歲月流年,是人世轉動的滄桑,讓你我不再相見,似金柳的黯然幽倩

篇3

媽媽說:“你還小,不懂事,等長大了,你就會明白的?!闭f著,媽媽嘆了一口氣。

“為什么,你每次都說我小,我已經不小了,都11歲了!”

“你……我說你,你都要頂嘴,太不像話了,我連做媽應該有的權力也丟了嗎?”

這時,爸爸——海歐,走了過來,說:“什么事呀!這么吵?”

百合說:“爸爸,你過來給我評評理?!?/p>

“哎呀,娘倆又吵架羅!”

“老頭子,還在廢話哪,你女兒長了不少本事了,我說一句,她頂十句!”

“不,爹爹,明明是媽不告訴我為什么要進攻人類!”

爸爸一聽,臉色嚇得蒼白,說:“女兒,萬萬不可得罪臺風老祖宗??!”

“哦,原來爸爸也是一個膽小鬼,為了這,珍珠姐姐生病了,云娜姐姐被放在羞恥柱上!”

“女兒,話怎么可以亂說呢?她們哪,是自作自受……”

爸爸話還沒說完,女兒百合卻說:“我要參加好臺風家族?!?/p>

話音剛落,只見百合的影子一閃,就到了人類世界。

“女兒,女兒……”

海歐和蝴蝶哭著叫著百合。

在百合干了許多好事,和人類交成好朋友的時候,蝴蝶來了。

“媽媽,我不許你傷害我的好朋友!”

“孩子,為了我們臺風家族的利益,我只能這么做?!?/p>

篇4

雷鋒這個名字是我們最熟悉的。他可是我們的好榜樣。他也做過許多好事,我們數三天三夜也數不完。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雷鋒叔叔的故事吧!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痪盼辶晗奶?,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幾年里,雷鋒克服困難,勤奮學習,受到師生的的一致好評。他幫助落后的同學,愛護集體的糧食,并與壞份子做斗爭,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鄉親們的一致好評。在畢業典禮上,他上臺發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聽了雷鋒叔叔的故事,我覺得助人為樂是一件快樂的事,雷鋒為了大家,不顧一切的努力。

四年級:宋印歆

篇5

——杜甫《春夜喜雨》

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草》

4、冬風: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5、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篇6

蕭索竟終古。

木落秋草黃。

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大漠。

邊邑無遺堵。

白骨橫千霜。

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凌虐。

天驕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

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

發卒騷中土。

三十六萬人。

哀哀淚如雨。

且悲就行役。

安得營農圃。

不見征戍兒。

豈知關山苦。

( 一本此下有

爭鋒徒死節。

秉鉞皆庸豎。

戰士死蒿萊。

將軍獲圭組。

四句 )

篇7

家風家規故事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5000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的印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內心深處。同時,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傳承,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家風家規是一個家庭的文化傳承,也是對后輩人的一種鼓勵和鞭策,好的家風家規,是經歷了很多事情形成的,是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每個家風家規都有很多刻苦銘心的事情記錄,他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文化的積淀和傳承。

我家有個木質小方桌,四四方方,端莊大氣,看上去很有時代感,記得小時候我經常在這個小方桌上吃飯、寫作業、玩游戲,可以說這個小方桌記錄了我們一家人生活的點點滴滴。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考試完數學,家長在輔導我修改述學試卷的時候,很認真的對我說,“你是個小馬虎,很多錯的題目,不是你不會做,而是不認真審題寫錯的,分數不應該這么低”,聽過后,我還很生氣,不服勁,認為自己考的分數還不錯,于是給媽媽說我們班的某某某比我還低!家長聽了,馬上就說別忘了我們的家規“謙為貴、信為本”,做任何事情要謙虛,不懂就要問,絕對不能驕傲自滿,同時要講誠信,有信心,腳踏實地,勇攀高峰。聽了家長的話,自己內心一陣,低下了頭認真反思,“謙為貴,信為本”,本以為六個簡簡單單的字,卻有這么深奧的內涵,家規的力量原來這么給力,當你驕傲的時候他會提醒你,當你迷茫的時候他會鼓勵你。從小到大我經歷了很多事,但是始終沒有忘記這六個字。這件事情雖然已將過去很久,但是當時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家規就是告誡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要走正道,匯聚正能量,不斷前行,不斷進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現在已經成為父親的我,更為深刻的感受到家風家規的重要意義,有責任和義務把這六字家風家規繼承和傳承下去,讓下一代知道家庭的歷史、國家的歷史,做一個有目標、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一是讓孩子多看書,快速的掌握知識和了解歷史,增強對國家發展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讓孩子多參加實踐活動,多到黨的革命圣地、博物館參觀,了解中國的歷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三是以身作則,將“謙為貴、信為本”以實際行動讓孩子去用心感受到六個字的內涵。四是加強引導,孩子在成長中要加強引導教育,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家規家訓的形成是伴隨著每個家庭每個成員經歷的很多事情不斷演變而形成的。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的事情,這些事情看似雖小,但是隨著不斷的經歷和總結,家規家訓逐步形成。而且內容精辟,深入人心,不斷流傳,鑄就一個人的成就、一個家族的輝煌和一個民族的復興。

篇8

2、《蜂》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詩如下: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篇9

“快追,抓住她們!別讓她們跑了!”一群官兵在后面追,一群漂亮的女孩兒在前面拼命的跑,呀!要抓住她們了,只差幾步遠了?!翱炫苎剑 彼齻儑樀媒辛似饋?。突然,不知怎的,也許是女孩們跑快了,也許是官兵們的速度慢了。他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長了,隔的好遠 但是官兵們還是不停地追,女孩們還是不停地跑。過了很長時間,女孩們突然停止了。因為他們已經跑到懸崖邊了,前面沒有路了?她們想要往回跑,可是官兵已經追過來了,眼看就要抓住他們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一陣風吹過,所有的女孩都不見了。官兵們柔柔自己的眼睛,東瞅瞅,西瞧瞧。就是看不到女孩兒們,只好灰溜溜的回去了。

原來,是一個仙女救了她們。仙女問她們:“這些官兵為什么要追你們呀?”女孩們說:“我們本來生活在一個美麗富饒的小村莊里,村子里的人們和睦相處想一家人一樣。我們生活的非??鞓贰?墒腔实垡x宮女,縣官就把我們抓去獻給皇帝。路上,我們便找機會逃了出來.”仙女聽后生氣的說:“可惡的皇帝。不過現在沒事了,你們可以回家了.”那些女孩們說:“不行,那些官兵是不會罷休的,我們回家就會連累我們的家人和村子里的人.”就在他們想辦法的時候,一個女孩一轉身,看到了路旁的風鈴草。這種風鈴草特別好看。它們有尖尖的嫩葉和細細的腰,滿身都是紫色的小鈴鐺,時不時的發出清脆的響聲。那個女孩說:“要不然,我們就做這種草吧,反正比被縣官抓去當宮女好!而且生活在村子的周圍,還能經??吹阶约旱挠H人?!?/p>

從此,在一個美麗的山村周圍,多了一片片漂亮的風鈴草。每當人們出工、收工時。風鈴草就會發出“叮鈴鈴、叮鈴鈴…的清脆的響聲。似乎在訴說著對親人的思念。

篇10

還家驚四鄰。

壽陵失本步。

笑殺邯鄲人。

一曲斐然子。

雕蟲喪天真。

棘刺造沐猴。

三年費精神。

功成無所用。

楚楚且華身。

大雅思文王。

頌聲久崩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