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海子范文
時間:2023-03-21 00:32: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春暖花開海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海子 詩歌 多主題表達
提起海子,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1964年生于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的“麥地之子”,這位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至龍家營之間的一段火車慢行道上臥軌自殺的“詩歌王子”,以短短的七年創作時間為我們留下了幾萬行優秀的詩篇,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永恒的遺憾與困惑。本文試圖從三個方面來探討該詩的主題,旨在揭示該詩的多主題傾向。
一、對失戀感傷情緒的深情詠嘆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臥軌自殺只差兩個多月的時間。根據張應中先生的推斷,構成這首詩的起因可能是海子不成功的初戀?!昂W釉谥袊ù髮W任教期間與女生B發生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1986年分手,B于1987年畢業后去了深圳發展。海子雖然與初戀女友結束了戀愛關系,但仍保持著友情性質的通信往來,特別是海子去世前一段時間?!辈浑y看出,該詩所表現出來的感傷情調正可以作失戀解之?!皬拿魈炱?,做一個幸福的人/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詩人經歷了失戀的陣痛,終于想從失戀的悲傷中站起來了,終于想重新追尋自己的新生活了。海子從小生活在農村,經濟貧困讓他飽受了饑餓之苦。正因為物質貧困,海子才想到要在塵世中獲取幸福。因而,詩人在第二節熱情洋溢地寫道:“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由于詩人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幸福的人”,因而他獲得了短暫的幸福與滿足,這瞬間的安慰讓單純的詩人欣喜若狂,竟然想把“幸福的閃電告訴每一個人”。在第三節,詩人還是抑制不住心中喜悅的沖動,甚至想“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甚至打算祝愿自己的“情敵”(“陌生人”)與前女友“終成眷屬”。然而,詩人終究無法走出失戀的陰影,這一切達觀與快樂都不過是他自己的“虛設”,這只是他在“下決心”的時候心中的意想而已。
二、對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
海子被文學史家定位為“后朦朧詩”的主要代表之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是其后期詩歌中最為好讀的篇章。在海子的心中,一直存在著知識分子“達則兼濟天下”的精英意識,試圖拯救這個世界。在海子的心中,似乎有一個農業帝國,那里山明水秀,給人以無限慰籍。他早期的詩歌中無不充滿著“天空”、“土地”、“村莊”、“麥子”、“農婦”、“大海”等意象,早期的作品是“以浪漫主義為底色的生命意識和鄉愁意識?!比欢?,隨著工業文明的興起,海子所向往的“農業帝國”在現實生活中不堪一擊,不得不宣布破產。詩人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中,以反諷的筆調,在看似快樂的敘述中表現了自己心中的哀傷與絕望的情緒。開篇時,詩人寫道:“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顯然,此時的詩人心中還充滿著矛盾與困惑。因為他從明天起打算做的那種“幸福的人”,并不是他心中最想要成為的那種人。他需要的幸福不是塵世之中諸如“喂馬,劈柴”之類的日常生活,也不是諸如“周游世界”的物質享受,也不是諸如“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的浪漫情緒,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那種精神的超脫。詩人所追求的幸福在現實之中是注定要碰壁的,他也只能用語言幻想自己能夠獲取到“超物質”的超凡脫俗般的“幸?!薄娉蠛#号ㄩ_,借此表現自己不愿流俗,愿永葆精神的絕對潔凈美麗的超越情懷,從而有力的揭示了詩人孤苦的生活現實和生存境遇。
三、對人類存在價值的終極追問
在閱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時,我們不妨放開眼界,把該詩看成是詩人對人類存在的一個隱喻和象征性的描寫。該詩的前兩節,詩人為我們展示的不過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場景。在對這些場景的描繪中,海子飽含深情的歌詠與描繪。詩中的“我”,在此時是人類的化身。詩中的歡樂也是超越了“小我”而上升為“大我”立場的歡樂。詩人熱情洋溢地寫道:“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薄T娙吮砻嫔鲜窃凇霸改恪?,事實上詩人也是在“愿我”,“愿我們自己”,只不過,這樣的愿望難以實現罷了。于是,詩人在失望(絕望)之中,為自己描畫了一幅美麗的 “烏托邦”,為自己設計了一個理想的“桃花源”。就是這樣,詩人以婉曲的筆調,感傷地摹寫出了人類的美好愿望,又隨之把它輕輕地否定和毀滅。正是在這樣的美好愿望的生生滅滅之間,人類社會得以向前發展進步,人們也在希望與失望之間,“痛并快樂著”生活?!藗兛释男腋?,看似切近,實則遙遠。它仿佛在你眼前,然而,又永遠不會真正地兌現。它能夠給你的,或許只能是永遠的在自我安慰與追尋中得到精神上的撫慰。海子正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體現了他對人類生存價值的終極思考與追問。
篇2
詩哭了,緊緊拉著我的衣襟,不停地問著為什么。
“為什么海子要在山海光與我不辭而別?不是說好了,我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是說好了,從今天起開始熱愛生活?……”
“我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為什么你還要與我相別!為什么?”
詩用她那小小的粉拳捶打著我的胸口。淚流在她那粉嫩的臉上,卻滴在我的心間,撞擊著我良心的心弦。我無法忘記我們相戀的那些美好時光。在那些日子里,她是那樣美,我們去看夕陽,我們去數繁星,我們去聽鳥鳴,我們去賞蜂飛蝶舞,我們去觀柳絮飛揚……然而一切都成過往,此刻詩在哭泣!
“詩,對不起!多保重,我得走了。相信我,我會記得,我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不會像海子一樣一去不返,我會回來的,相信我。”
詩還在哭,兩行眼淚像奔涌不息的清泉流個不停。她沒有說話,只是淚流滿面。哭花了臉的她依然是那樣美,美得讓我不忍心離她而去。
詩,我的戀人,她能給我無限的溫暖。理化生,我向往的天堂,那里有太多神奇的力量。在二者之間,我該如何選擇,我該何去何從?我好迷茫,我的心中滿是惆悵。
詩沒有了海子,如今,我又怎能忍心拋棄她,讓她再度受傷害?但我,若放棄了天堂,放棄了那些神奇的力量,我將會如一片浮萍,漂泊不定,沒有了方向,我的白天將會滿是黑暗。我好害怕,害怕那種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的日子。我不想,不想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
可我也不能沒有詩,沒有詩的日子里,我會很孤獨,我的世界將會天昏地暗。我同樣很害怕,害怕自己會相思而死,走進海子的世界里,另一個國度。
海風輕輕地吹著海面,海面泛藍泛藍,那些花開了又落。詩的心中有一泓苦泉,淚如泉涌,永不盡。
望著傷心流淚的詩,我好無助,好自責。曾經那些比翼雙飛,??菔癄€的誓言,那些相隨天涯海角的蜜語,難道就如一片浮云,風過后就會云淡風清嗎?
我輕輕拭去詩眼角的淚水,緊緊拉著詩的手。傷心地對詩說:“詩,你應該明白,理化生是我理想的天堂。當然,你才是我生命的全部。曾經的誓言,曾經的美好,是我生命的所有,我不能沒有你。我想帶著你開始我的征程,只是一路艱辛,我不忍心你受太多的苦?”
詩再一次淚如泉涌,擁如我的懷抱:“我愿意,我不怕苦,我不怕,不怕……”
第二天,我們離開那片海,那所房子,那座花園,開始了我理想天堂的征程。走過海灘時,我發現詩哭了。
篇3
改變壞習慣、
改變態度。
面朝大海,我定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普嘗名族風味,娛游四周
從明天起,關心事物及每個人;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給每一條小路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不曾相識的人,我也為您祝福,
愿您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您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您在塵世獲得幸福;
篇4
在我第一個星期在新學校時,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地上學,放學。一個人在路上,想著曾經大家一起走在路上的情形。一直到鼻子變得酸酸的,才不得不逼自己停下來。抬頭一看,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那么遠的路了。一直到那個星期末。終于在一團烏黑里,眼淚,開始低落。想念是漫長的,思念是飄碎的。
牛奶、
Yellow
、金龜、暴牙、菜魚、田雞、小雞、小紅、賀賀、蔥頭、溫大、大淑、
01
、吖帆、吖容、臭臭、搭檔、何鬼、小麥、阿郭、小棉、小可愛、范范……一個個的名字,從記憶的深處開始不自覺地跳出來。
在從前,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每天要有牛奶,
Yellow
,金龜的陪伴下回家,接著在十字路口后,我和
Yllow
走向左,牛奶和金龜走向右。呵呵……可愛的金龜有多細心。因為有色狼的傳聞,他要等待牛奶的上樓后,才獨自離開。這些,都已經離我而去了。我走在我們曾經走過多少遍的路上,開始倒帶我們在一起的歡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對你們的思念。
我的搭檔——從初一到初二的器樂大賽。我們一起在舞臺拉奏我們的曲子、一起拿過我們共同的獎項、一起在操場上追逐打鬧。親愛的,記得我們的認識么?我還是記得那么地清晰。開學的時候,特長生都在一個教室里開始考試,盲目地在一群人里想要找到一個熟悉的人,可是并不如愿。突然間,看到一個跟我一樣一個人的女孩子,她看起來很友善呃。等到坐座位時,我找到她,并在她旁邊坐下了。你會認為我開始跟她說話了么?不,我沒有。一直沉默到我看著她翻著一本厚厚的樂譜。好奇地問:“你準備拉什么曲子?”。于是,接下來后,我在心里說‘我希望跟這個女孩子一個班呢’。考完試后,我還要到別的地方去報到,于是,就沒有再見面了。
一直到上學。在教室里看到她。開始笑了。原來,自己的心愿實現了呵。
一節心理健康課。老師讓我們自己找朋友。我和她猶豫地走到了一起,兩只手握在了一起。開始自我介紹。呵呵。于是,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奮斗。
《漁舟唱晚》,《瑤族舞曲》。這兩首曲子,我們排練了很久吖。終于,有了很大的豐收呢。我一直記得你。我的搭檔。如果你在初二并沒有轉學,那我和你一定是管弦樂團里的兩個首席呢。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的姐姐。園園姐姐和我都喜歡的一個句子。
篇5
海子,一個著名的詩人,他的詩總關及生與死,總是告訴人生命之意義,那唯美的文筆,令人沉醉其間。
可以這樣說,我不喜歡詩,亦不喜歡寫詩。一次偶然,在一本書中看到了海子一首詩中的片段,就著魔似得去尋找他的詩。人說,讀一個人的作品,就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心,果然如此。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焙W樱麑⑹裁炊甲8A艘槐?,即使是與自己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可是,他祝福了世間萬物,唯獨,沒有祝福他自己。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墒?,他終沒有做到,他用了一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有人說,海子死后,世上就再也沒有像他這樣將感情溶于詩中的詩人了。
海子,他悄悄離去,就如曾經悄悄地到來?;疖噳哼^的,是肉體,卻更是壓過了靈魂?;疖嚭魢[而過了,帶走了一個生命,也帶走了海子最最厭惡的罪惡。若有靈魂,他的靈魂一定在海邊吧,看著春暖花開。
篇6
無意之間,看到了一句話,它是多么的經典。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呵,絕望的海子,面對著遼闊的大海,
發出了如此的感慨。
難道,
面朝大海,是面對死亡。
是到達另外一個春暖花開的世界嗎?
不,
海子看到了大海,就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
不再是風雨交加,黑暗丑陋。
而是一個溫暖、快樂,有著濃厚氣息的春天。
他表達了自己感傷、失落、憧憬的心情,
把這句話揮灑地淋漓盡致。
或許吧,
生活給不了他想要的,
可是,
請面對生活吧,
篇7
《相信未來》這首詩,明顯表現出了對于現實生活的不滿――相信未來,分明就是不相信現在嘛。作者立足于現實而又不滿于現實,對現狀失望而不絕望。相信未來,對未來充滿希望,對現實的不滿或明或暗地寓于字里行間?!爸┲刖W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社會無情地剝奪了他的一切,讓他的人生陷入困頓之中。
在人生的逆境、困境之中,作者將希望寄托于未來,相信黑暗終將過去,光明終將到來,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他是個積極的樂觀主義者,他讓一大批迷茫的青年人看到了人生的希望,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去追求美好的希望和未來。
透過《相信未來》,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其詩作中表現出來的面對社會現實的那種壓抑和痛苦,也感受到了他對光明的不斷追尋、渴望、憧憬,他在為理想而掙扎、而奮斗。他因不滿于現實而把希望寄托于未來,不放棄人生的理想和希望。在詩作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雖身處逆境之中但勇于奮斗的生活的強者。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用樸素明朗而又雋永清新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希望每一個陌生人在塵世中獲得幸福的真誠善良的祈愿。在這首詩中,我們也看到海子內心深處對現實社會的極度的不滿,這伴隨著海子對他人的祝福和對塵世的關懷,最終導致海子隕落。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里,作者不滿于現實繼而逃避現實,將人生的希望寄托于未來世界,寄托于幻想的世界,是個典型的厭世主義者。
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社會劇烈變革的時代,外來思想與文化蜂擁而入,理想主義盛行一時,面對紛亂的社會現實,海子迷茫了,痛苦地尋找著自己的理想,卻看不到出路,只好把希望寄托于虛妄的未來世界。從《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和詩人的自殺行為,我看到了一個生活的弱者,生活的逃兵。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今天是不幸福的!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這可是理想的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金蘋果!
……
透過文字的表面挖掘作者心靈深處的思想與情感,我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相信未來》不滿于現實而寄希望于未來,其中蘊含著為光明而奮斗之意,給逆境、困境之中的人們以前進的動力,催人奮進;《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回避現實而寄希望于未來(明天),其中蘊含著厭世之意,讓逆境、困境之中的人們消極避世,引人步入死亡境地。海子是個生活的理想主義者,又是一個厭世主義者――“積極”的厭世者,他生活在理想、夢幻之中,身在此岸現世,心在彼岸來世,不能在現實社會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就希望在虛幻世界得到滿足,不能正確面對現實世界,從而在鐵軌和車輪之間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篇8
一、教學設計
(一)合理的學情分析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曾經說過,備課要做到“三備”,即“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其中的“備學生”,我們通常理解為“了解學生”。同時,學生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這一環節充分了解學生,“了解他們對一定學科的有關知識、技能掌握的范圍和質量;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了解他們的思維特點、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等?!诹私鈱W生的基礎上,預測他們在學習新教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盵1]這些都可歸結為“學情分析”,這也正是充分了解學生以有效確定學習起點的主要措施。
學情分析,就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學生需要”的分析,知道什么是學生已知的,什么是學生未知的,哪些又是學生渴望知道的;同時,也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思想狀況。只有這樣,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才能找準教學起點與教學終點,并在教學過程中對癥下藥,向學生傳授他們未知的、渴望知道的知識。這樣既沒有教學時間的浪費,也真正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同時自然也就成為了學生喜歡的語文教學,這也才是有效的語文教學。
在研讀饒滿林老師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課堂實錄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饒老師在教學設計這一環節中充分關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生與課文間的距離。首先,饒老師以海子的生平介紹作為整首詩的導入,其中“20世紀末中國詩壇的奇特現象”“世紀末最偉大的天才詩人”“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詩人”等評價無疑對即將開始的學習起到了強烈的渲染效果,讓學生對海子本人和即將學到的詩產生了濃濃的興趣與期盼。其次,這堂課所面對的是高一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對詩歌整體基調的把握也已具有一定能力,因此,饒老師將這堂課的學習起點定為對這首詩基調的整體感知。然而,相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本身,學生對它的整體基調的初步認識卻只是一種朦朧的、模糊的感覺,這便是學生與這首詩之間的距離。再次,這是學生第一次在課本中接觸海子這一詩人,因此饒老師在教學中補充了關于海子名字的由來及海子的故事,使學生對詩人性格等方面有所認識,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另一方面彌補了學生關于海子的知識空白。饒滿林老師所做的這些都取決于他在教學設計中對學情的分析,這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這堂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逐步深入的結構
一堂課的結構就如建筑的整體框架,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所呈現出的又是階梯狀的框架,正如王榮生教授所說:“一堂好的語文課,教學環節兩到三個,環節之間呈階梯狀,每一環節的大部分時間,是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學的活動’”。[2]好的結構不僅支撐著教學活動有條不紊的開展,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從既定的學習起點嚴謹、有序地走向學習終點。
饒滿林老師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課,通過“誦讀”“賞讀”“創讀”三個環節將整堂課一步步推向。在“誦讀”部分,饒老師以一段動情的開場白引出這首詩,把這位令人崇敬的、充滿神秘色彩的詩人——海子帶進了學生心中,“20世紀末中國詩壇的奇特現象”“世紀末最偉大的天才詩人”“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詩人”這些美譽讓學生對海子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后,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自由誦讀、學生推薦代表誦讀、教師范讀、學生集體誦讀,使學生對詩的整體基調有了初步的感悟。在“賞讀”部分,饒老師設計了環環相扣的三個問題:“詩中哪一個詞最能體現這種溫馨、美好,同時也能體現本詩主旨?”答“幸?!?;“詩人的幸福已經擁有了嗎?詩人以什么為幸福?”答案為“愛”;“詩人愛的是什么?”答案為愛生活,愛親人,愛自然,愛所有人;將這堂課一步步推向,詩的主題也隨之漸漸浮出水面。在“創讀”部分,饒老師設計了兩個問題:“海子的幸福和愛既然如此溫馨、美好的情景,為什么要從明天起,而不從今天起?”“根據本詩主旨,聯系海子平生,請你以‘幸福’為話題,對海子說一句心里話”;將讀與寫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詩的主題也得到了升華。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一課例中,饒老師通過“誦讀”“賞讀”“創讀”這三個環節,既有對內容的賞析,也有學生的獨立思考,使學生對這首詩的認識從初步的感知漸漸上升到主題的認識,最終達到人文關懷的高度,整個過程思路明晰,結構簡約,由淺入深,步步推進。
二、教學過程
(一)精心的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一堂課的開場白——導入語,它往往能夠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的作用。一個引人入勝的導語就如同唱戲的開臺鑼鼓,“未開場先叫座兒”,能夠為這堂課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導入的設計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其中較為常用的有故事式、詩歌式、提問式、抒情式及標題式。本課所采用的是故事式的導入,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新課,能夠使學生在愉悅或不知不覺的狀態下進入學習新課的情境中。
在饒滿林老師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課教學過程中,首先,饒老師以兩只小螞蟻相遇的故事作為課堂導入,引出偌大世界中若能相遇便是緣分的道理,從而拉近了他與原本陌生的學生間的距離,緩解了公開課的緊張氣氛,為公開課營造了一個格外輕松的氛圍。隨后,饒滿林老師用PPT展示了海子的生平介紹,其中“20世紀末中國詩壇的奇特現象”“世紀末最偉大的天才詩人”“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詩人”等評價無疑對這首詩蒙上了一層充滿神秘色彩的薄紗,起到了一定的渲染效果,讓學生對海子本人和即將學習的詩歌產生了濃濃的興趣與期盼。
在饒滿林老師的精心設計下,課堂氣氛變得格外輕松,同時,埋藏在學生內心對海子和這首詩歌的好奇與濃厚興趣也被饒老師挖掘出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堂課就在這樣一個輕松、愉悅的氣氛下展開了。這一成功的課堂導入也為整堂課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二)深情的誦讀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同時也是抒情的藝術。它具有形之于聲的特點,因此,較其他文學形式更適合誦讀。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痹谠姼杞虒W中,誦讀這一教學方式屢試不爽,教師常常通過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營造氛圍,把學生帶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讓學生在深情的品讀中走進詩歌、品味詩歌?!艾F代新詩在格律上雖不像古典詩歌那般有嚴格的規范和要求,但卻強調詩歌的節奏韻律,強調詩歌具有音樂一樣的旋律美,并以之作為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盵3]因此,在現代新詩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新詩的這些特點,指導學生讀準、讀好詩的節奏與韻律,并且通過不斷吟誦涵詠,感受詩的音樂美,從中體驗作者的詩情,獲得美的享受。
學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誦讀自然也少不了。饒滿林老師設計了多種多樣的的誦讀,有自由誦讀、學生個體誦讀、教師示范讀、集體誦讀。首先,通過學生自由誦讀,使其對詩歌整體基調有了初步的感知;其次,通過學生個體誦讀,加深了學生對情感的體驗;再次,通過饒老師的示范誦讀,為學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與營造氣氛的作用;最后,通過全班的集體誦讀,使得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又上了一個臺階。誦讀入心,處處動情,無疑為魅力課堂的構建增色加分。此外,詩歌教學中的誦讀,對理解詩歌內容、品味詩歌語言、陶冶情操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饒老師這節課的成功,誦讀的環節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教師誦讀的成功產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學生后來的誦讀方式明顯更講究,更準確。
(三)恰當的拓展
海子的詩,意象單純淳樸,但卻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它不是單一的指向某一情感,而是包蘊豐富多元的情感。因此,饒滿林老師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教學中,向學生拓展了相關的文學知識,既使課堂更為飽滿、充實,又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恰當的延伸有利于升華詩歌的精神,有利于對詩歌內容理解,有利于升華詩歌的意蘊。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課例中,饒滿林老師在多處做了相應的延伸。例如,當饒老師講到“詩人愛的是一種最原始、最自由、最平凡普通的生活”時,延伸到陶淵明、托爾斯泰、梭羅,從而讓學生理解了詩人所追求的生活,實際上是人類高尚心靈的共同追求,是人類精神的一種回歸;當講到詩人對自然的愛時,饒老師補充介紹了海子的求學經歷及其名字的由來,使學生知道海子心中的自然不是普通的田野森林,而是與他生命連為一體的自然;再如,隨后饒老師延伸的詩人在北京郊區昌平縣的孤獨生活、他的詩歌遭到酒店老板冷嘲的際遇以及臥軌自殺的人生結局,讓學生從海子對幸福的向往與現實的孤寒中領悟到海子的絕望,這也正是本詩的真實面目;最后,面對意猶未盡的學生,饒老師朗誦了海子另一首著名的詩《村莊》作為整堂課的句號,然而這仿佛更像一個休止符,結束了卻仍余音裊裊。
(四)動情的活動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的課程基本理念包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4]由此看出“學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教學的核心是‘學的活動’,教學環節就是對學生‘學的活動’的組織,教學流程就是‘學的活動’的充分展開?!盵5]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課例中,當饒滿林老師講到“海子對幸福的向往與現實的孤寒中領悟到海子的絕望,這正是本詩的真實面目”時,為了化解海子這一消極厭世的情緒,引導學生應該要抱有一種樂觀向上、積極開朗的心態,他設計了以“海子,我想對你說”為開頭的句段進行寫作訓練活動,讀寫結合,學生的作品深情動人,有祝福海子在天國獲得幸福的,有鼓勵海子樂觀對待生活的等等,這一詩意的“學的活動”將學生與海子本身拉的更近了,感情更切了。饒滿林在他的執教感言里這樣寫道:“我抓住時機讓學生對海子說一句心里話,把思、說、寫結合起來,讓學生盡情地宣泄內心的震動,不出所料,學生所寫的心里話非常感人?!盵6]
三、教學效果
饒滿林老師在他的執教感言中這樣記錄道:“在這個越來越物質的時代,詩歌越來越奢侈了,幾個人的堅守就多少顯得有點傻氣,他們往往被人看作是理想主義者,不懂現實人情,虛高飄渺,但我想,越是在這樣的時代,越需要這樣一批傻傻的堅持者,而我,愿意做其中的一員。我希望一首好詩依然可以打動學生,我希望詩中內蘊的激情依然可以震撼某些已然麻木的心靈,我希望一堂欣賞詩的語文課能真正地彌漫著詩味?!盵7]筆者想,饒老師希望這堂課達到的效果應該不僅僅是彌漫著詩味的語文課,還應包括點燃學生對“詩性閱讀”、對詩歌的追求與執著。
通過對該課例的反復研讀,試把自己想成是個聽課的旁觀者,也試把自己想成聽這堂課的學生,無論哪種方式,給筆者留下最深的感覺都是:很想把這首詩再深情的朗誦一遍。筆者想,在聽這堂課的學生應該也會如此,也許下課便會去找海子的其他詩歌讀讀,或是去讀讀其他詩人的現代詩,這便是這堂課所收到的效果。
饒滿林老師執教的這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無疑可以稱得上是一堂成功的課,但在以下幾方面仍有待商榷:整個教學過程預設太強,學生基本完全依照教師預想的過程進行;對詩歌主題的多元指向品讀不夠,對詩歌的解讀過于單一。
注釋:
[1]陳隆升.從“學”的視角重構語文課堂——基于語文教師“學情分析”的個案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2,(4).
[2]王榮生,高晶.“課例研究”:本土經驗及多種形態(上)[J].教育發展研究,2012,(8).
[3]蔣德均.中學詩歌教學方法探微[J].教育論壇,2005,(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王榮生.以“學的活動”為基點的教學[J].教育科學論壇,2009,(12).
[6][7]饒滿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執教感言[J].語文教學通訊,2012,(7).
參考文獻:
[1]張青云.用激情照亮詩心[J].語文教學通訊,2012,(7).
篇9
關鍵詞:海子;詩意;解讀;感受;體味;品味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1-0039-01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選入滬教版語文教材九年級下冊),是海子的一首堪稱經典的抒情短詩。教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應當站在詩人寫作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代語境之中,引導學生圍繞“從明天起”這一詩眼深入探究,品味詩人海子的詩意人生情懷,思考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理想。
一、感受詩人的幸福與悲涼
問題一:詩人追求的是怎樣的塵世幸福?
海子在25年的短暫生命歷程里,雖然才華橫溢、創造力非凡、始終保持一顆圣潔的詩心,但生活貧困、單調。這首詩寫于1989年1月13日,距其同年3月臥軌自殺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顯然,詩人在詩里所渴望的幸福,是經歷了人生痛苦體驗的結晶。
海子所描繪的塵世幸福,充滿了田園氣息:擁有一棟面朝大海的房子,喂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當然還要去“周游世界”。詩人熱愛的目光不單單局限于個人的狹小天地,從第一節的“我”的心愿,擴展到第二節的和親人通信,告訴親人們自己的幸福,還要欣然地給每一座山、每一條河命名,再到第三節給陌生人送上祝愿――“愿有情人都成眷屬”,令人不禁聯想到魯迅先生的“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的悲天憫人的博愛胸襟。只是,隨著詩人熱愛的對象不斷擴大,他內心痛苦也一點點地滲透到詩句里。從深情地祝愿他人,到最后自己“只愿”,看似細微的情感落差,掩飾不住詩人擁抱塵世幸福的艱難與悲涼。
二、體味詩人的欣然與無奈
問題二:詩人為什么要“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詩人已飽嘗現實的艱辛、困頓、壓抑、孤獨,為何不在今天就掙脫煩瑣的世俗生活?為何非要明確地表示要“從明天起”?這是欣賞這首詩時,必須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也是打開海子的心靈之門的一把鑰匙。那座裝滿幸福的房子,是詩人詩意棲居的地方;詩人所面對的大海,則裝滿了詩人浪漫的想象,想象是欣然的,是充滿歡悅色彩的。然而,詩人一方面在尋找一個世俗的親密、和諧的幸福家園,一方面又在竭力逃離壓抑的凡俗生活。因為“我”渴望幸福,更渴望與人交流,包括親人和“陌生人”,只是關于靈魂的幸福的深切理解,難以在塵世間找到交流的對象,而世俗的幸福自己又難以觸及。詩人將所有的祈愿都交給“明天”,自己只在心靈的現實中徘徊。無論是“喂馬、劈柴,周游世界”,還是和親人通信,都不在今天付諸行動,流露出對當下幸福的缺失和不自信。而寄幸福的希望于明天,也并非相信幸福真的能夠在明天得以實現,所以詩里的“明天”也只是一個縹緲的虛指,或許“明天”永遠都不會來臨。
在教學設計中,不妨圍繞詩眼“從明天起”,層層深入地挖掘下去。這樣,便不難洞悉詩人隱秘的心靈世界,看到憂郁的海子陷入了怎樣難以自拔的憂郁之海,進而感受到詩人那些關于幸福的詩句里浸滿了怎樣難以言說的憂傷。
三、品悟詩人的渴望與失落
問題三:詩人如何表達內心的矛盾糾葛?
這首詩的詩句是如此明朗,卻又充滿著種種矛盾糾葛。首先,注意“春暖花開”這一意象。春天本應該是一個溫暖的季節,是一個生命葳蕤的季節,而詩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受不到春天的溫暖,只能在詩句里感知溫暖如閃電般流逝。詩人選擇在春天里獨自寂寥地離去,更足以見證其無法看到生命春天的刻骨絕望。其次,仔細咀嚼詩中的三個“愿你”。詩人將自己幻想的幸福,告訴親人,也告訴給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甚至連遠方的陌生人,也送上了由衷的祝福。只是,美好的祝福都慷慨地贈予別人,詩人自己卻像一枚花瓣,從生命的枝頭猝然跌落。那么渴望幸福卻始終無法企及幸福,內心里止不住熱淚奔涌。另外,細細品味“只愿”這一詞語里藏著的情思。詩人將幸福與每個人分享,將祝福饋贈給每一個人,卻在全詩的結尾陡然宣布“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顯然,那些美好無比的幸福,永遠只能是詩人心中的一個永恒而縹緲的夢幻。當夢醒來時,“我”依然無路可走,離開,或許就是最好的抉擇。從渴望的峰巔跌入失望的谷底,折射出詩人對世俗幸福的親近與排拒,流露出詩人的欣悅與悲傷。詩中既表露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赤誠熱愛,又流露出不甘墮入俗世的清高,既展示了詩人遺世獨立的“王者”般的倔強、孤傲,又展現了詩人希望“詩意地棲居”現實大地的柔柔情懷。那些無法排解的痛苦與現實的矛盾沖突,不僅讓詩人產生“數不清,理還亂”的精神苦悶,還在叩問廣大讀者:該如何堅守心靈的高地?如何呵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如何抵達人類理想的遠方?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的教學,應當結合時代語境,結合海子的人生際遇和詩歌創作經歷,對文本進行富有穿透力的解讀,如此才能真正欣賞到這首詩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才能真正讀懂一個瘦弱詩人的剛毅而柔美的英雄主義夢想,才能更好地在教學實踐中突出重點,破解難點,收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10
清晨,走出樓門,太陽暖暖的照在身后,身影都有些軟軟的,心里那絲陰霾也漸漸消融。行走在大街上,盡管有些喧囂,卻有種說不出靜謐在心底。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有些陌生的世界,恍然間,已經很久沒有沐浴在陽光下了。不知何時,對悲傷上了癮,習慣了用冷漠的雙眸看著生活,心就如一灘死水,什么也不能蕩起一絲漣漪。那一刻,迷失了自己,越走越遠……
近乎貪婪地享受著柔軟的陽光,呼吸著變得清新的空氣,耳邊暮然響起了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挑水,砍柴…”,人生來不就是要幸福的嗎,從現在開始,做個幸福的人,對自己說聲久違了
幸福也許真的很容易,就那么簡簡單單。五音不全,卻不妨礙濃濃的愛意;言語平淡,也足以表達內心的深情;笨笨的方式,同樣能暖人心底;注定沒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擋住幸福的腳步?;蛟S生活沒有那么多的萬事如意,順順利利,可幸福不會因此止步。時??吹綄W校中那些帶有缺憾的身影,或許腿腳不便,卻堅定走向教室,沒有什么能阻止他們追求的腳步,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如,就帶著這春光一步一步走下去……
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認真的去學習,認真的去吃飯,認真的去睡覺,認真的去感受生活的每一刻,每一秒……拋開頹廢,刪掉空虛,睜開眼,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戀愛。帶一顆童心,用心去發現每一天的改變,從屋角鉆出的小草是否還是那么俏皮,短促胖是否還是單身的喵喵叫,路邊賣飯包的大媽是否還那么熱情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