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范文

時間:2023-03-18 17:21: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們小時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小時候的我們會常常因為一根棒棒糖而與小伙伴爭得面赤通紅。小時候的我們會經常一個愛不釋手的玩具而對爸爸媽媽皺著眉,瞪著眼,紅著臉,撅著嘴,憤憤地提出抗議。小時候的我們時常因為一件一見鐘情的衣服而在服裝店前賴著不走,撒嬌、耍賴,甚至在地上打滾,都是我們和爸爸媽媽的家常便飯。

小時候的我們,明明是兩瓣一樣大小的蘋果,卻來回比劃半天,知道一瓣被拿走才叫嚷道:“你,你!對,就是你,把蘋果給我。”接著又指著那桌上的另一瓣說:“哪小的你拿去”

小時候的我們最喜新厭舊,還總念叨:“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面對一個嶄新的布娃娃,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把玩膩了的布娃娃拋棄,去追隨它的腳步。對待家長的責問,也就一句話了事:“不就是一個既漂亮又可愛的布娃娃么?買一個又不會怎么樣!”

小時候的我們看到小朋友被欺負,我們會奮不顧身,兩肋插刀。但往往結果總是不是想象中的那樣:“你英勇地保護了小朋友,還堅持以德服人,對那幫壞孩子做了一次令他們刻骨銘心的思想教育。”最終當然是你小朋友沒救著,倒是你壯烈犧牲了。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問題一籮筐,堅持首要原則:打破沙鍋問到底。至于次要原則就是:千萬別把爸爸媽媽不會的問題來來回回、反反復復地問個不停,會被打屁屁喲!“爸爸,89+5等于多少?”“媽媽,加拿大的首都在哪?”溫暖的房子里到處都會出現我們的小問號。

小時候的我們喜歡一個人偷偷躲到一個極其隱蔽的角落把一大堆零食獨吞:最討厭把零食分給別人一份。如果有例外,那就是他有新奇的零食或者是小玩具。當我們被迫將零食分他人一半時,我們會將一大份藏起來,只給他少的可憐的一小份。

小時候的我們無所畏懼??荚嚦煽兞畎职謰寢尨蟮坨R,面對爸爸媽媽的責備、老師的批評,我們卻總是一意孤行。下次考試又帶了個大鴨蛋給爸爸媽媽當下酒菜??粗职謰寢屌繄A睜的臉,不吭聲,還是是除了殺手锏:豆大的淚珠“啪——啪”地往下掉。爸爸媽媽一看,可慌了,忙說:“對不起呀,孩子。爸爸媽媽剛才是太兇了點。乖寶寶,別生氣了!”

篇2

其實,再過若干年,現在的時光,依然可以被將來的我們稱為“小的時候”。只是明顯地感覺,有些東西慢慢地變了,有些昨天,慢慢地遠了。

去年“六一”節,好多同學都圍在教室里的電腦前看各種動畫片的片頭,《葫蘆娃》、《哪吒傳奇》、《哆啦A夢》、《數碼寶貝》……那些都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每換一部片頭,都會引起班里的一片大叫,同學們臉上先是充滿驚喜,然后會興奮地和一起大叫的人談起動畫片的內容,有些人還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地邊唱邊跳。記得當我看到那些片頭時,特別激動,甚至心跳都加快了。那令人懷念的旋律、熟悉的畫面會勾起我的不少思緒。記得班主任進班后,笑了笑,跟路過教室門口時探頭的老師說:“他們過節呢!”那時自己最愛看關凌主持的《卡通世界》。后來又開始看電視劇,喜歡上了趙薇,從《還珠格格》到《京華煙云》,“小燕子”變了,我也變了。還記得在一次小學聚會上,每當一個同學到場,大家就不約而同地鼓掌歡呼,然后熱情地握手擁抱,接著就是一起聊小學發生的各種趣事。有一中途轉學而走的同學忽然對我冒出一句:“不知道為什么,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居然是你?!蔽耶敃r一怔,雖然只是向她微微一笑,但心中已靜靜升起一份深深的感動。幾年沒有聯絡和見面的人,樣貌變了,嗓音變了,曾經靦腆的也關不上話匣子了。歡笑,眼淚,純真,稚嫩,我們將一個個熟悉的畫面珍存在心底,再輕輕吹去上面覆蓋的灰塵,小心翻開,于是昔日的讀書聲和震耳的尖叫又徘徊在耳畔。原來那親切和熟悉并未隨時間消退,而是在重聚后變得更真、更濃。聚會就要結束了,可大家還沒聊盡興,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們已經有了說也說不完的回憶。

對于長輩來說,我們永遠是他們膝下的孩子??晒怅幩萍?,歲月如梭;又不得不讓我們發出感慨,畢竟我們在一天天長大,我們有了“小時候”。

還曾記得,那是剛穿上高中校服不久,在樓道里看到三四個小學生在搬書,于是我和同行的幾個同學下意識地走過去幫他們搬,還模仿大人的口氣囑咐他們,要是搬不動就回班再找人,不能逞強呦!我們幫忙搬到教室直到放好碼齊。那些小學生齊聲說:“謝謝大姐姐!”一瞬間,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曾經的我們。這樣的場景便與我記憶中的畫面重疊在一起了。想起以前,總覺得高中很遙遠,可現在,又覺得小學很遙遠??磥砦覀兙嚯x成年已進入倒計時了。

在高中的這些日子里,最難忘、最懷念、最留戀的,應該算是我參加的學校話劇《無人生還》演出了。記得剛被通知參演話劇排練并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時,內心說不清是興奮還是不安。因為我渴望在聚光燈下展示自己,卻也害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的話劇,導演、編劇、演員、劇務,全部是學生,雖然會有老師輔助指導,但我們并沒有底氣。直到經過無數次的排練,直到互相鼓勵著登上舞臺,我們才充滿著等待久久的自信而從容自如地發揮。那一刻,面對臺下坐滿的觀眾,我們忘了緊張,只是盡情地去演,去釋放。不會刻意去想下一句臺詞,下一個動作,一切都是如此自然地展現出來,之前排練時的焦慮、顧忌都拋至腦后。我們緩緩地將故事演繹,把握著全場的氣氛和節奏。我們堅信,我們才是舞臺的主人。謝幕時,全場掌聲雷動,我們走到臺前,以最真實的微笑致謝。那一刻,排練時的一幕幕又閃過腦海,令我們幸福地陶醉著、回味著。殊不知,在沒有參加這次演出之前,我們這些人是站在臺上就不知道手放在哪里,站在聚光燈下就不知道該邁哪條腿的人啊!我終于明白了,這就是蛻變,這就是成長。不論有多少得失,不論結果是什么,我們經歷了、理解了、覺醒了、快樂了。至少在這青蔥歲月里,我們無憂無慮地走過。

前兩天去書店,又憶起自己與書有關的日子:漫畫,故事書,言情小說,再到現在的文集,雜志,名著,當然,還有輔導書。在一點點變化吧,從以前是因為好奇去看,到現在看某些文章會產生共鳴,大腦的需求不斷變化,思想內容好像也漸漸變充實。屋里的書柜上,早就不見那些封面花花綠綠的書了。有時,甚至還會從媽媽的書柜上取下兩本,慢慢地看,細細地想。

從被讓座到主動給別人讓座,從不明事理到能聽懂長輩間的談話,從依賴到獨立,“小時候”這個詞,一點一點,逐漸被增添到我們每個人的字典里,它記錄一段過去,成為一種話題,還原成一個與現在不同的自己。

篇3

現在的孩子愛玩什么?袁女士有點擔憂:讀初中的兒子在去年“十一”黃金周參加了一個動漫展后,家里立刻成了動漫的世界:房間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動漫人物海報、家里的DVD整天放著動漫片,家里幾乎所有手所能及的地方―――客廳、臥室、飯廳、書房,甚至廁所,都有漫畫書。

“我實在無法理解這些動漫有什么值得迷戀的。不過只要不影響學業,一般還是不會阻止孩子?!痹空J為。

網絡動漫成新寵

調查顯示,網絡、動漫等已漸漸成為青少年最新的娛樂方式。由團北京市委、中國人民大學政府管理與改革研究中心針對12~24歲青少年曾經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形式新穎的網絡娛樂、手機娛樂、動漫、DIY等新娛樂方式,已經占青少年娛樂內容的50.3%。而像體育運動、看電視等傳統的娛樂方式僅占18.3%和12.3%。廣東省青少年研究所的調查也表明,目前在中學生中最流行的是上網:80%以上的孩子經常上網,其中過半的孩子天天上網,每次上網時間為1~2個小時。調查還同時表明,46.5%的學生認為嘻哈音樂是當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代表。

孩子處于游戲缺失狀態

“十五瞑,月當圓……”一聽到這些歌謠,許多成年人都會想起童年時“踢鐵罐”的快樂。但這種“快樂”,現在的孩子還有嗎?一位民俗專家憂心忡忡地告訴記者,現在“至少八成小學生不會踢鐵罐,傳統童年游戲面臨失傳。”過去,跳繩、跳房子、砍包、踢毽等曾經風靡校園,現在幾乎絕跡。

現在的孩子玩什么?某小學的一位老師曾用這個問題問過學生,得到的答案是“我們會玩電腦游戲呀!”

學生告訴記者,“我們下課就是聚到一起聊天,聊一些電腦游戲的體會與秘笈,像什么‘魔獸’、‘傳奇’、‘CS’之類?!敝劣谔K,他告訴記者,只會簡單的單搖,不會編花、雙搖。踢毽他最多能連續踢10個,這在班里已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記者在大街上隨機采訪了十多名小學生,得到的回答大多是“玩電腦,看電視”或是“沒有時間玩”。在一所寄宿制小學工作的李老師向記者介紹,學校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節之夜,都會組織各班賞月。在操場上,每個班級的同學圍在一起做游戲,結果,20多個班一般只有兩種游戲內容――丟手絹和老鷹捉小雞。

曾經有一種游戲在一些小學生中流傳:通過下蹲、深呼吸、擠壓胸部以使大腦供血不足,神經興奮性增強,從而造成人為腦缺血昏厥產生幻覺。這種游戲被稱為“死亡游戲”,對學生身體發展極為不利,甚至會構成生命危險。一些學校緊急控制了這種游戲的蔓延?!罢媸峭膳碌?,他們居然把生命當作了游戲?!币晃焕蠋熣f:“現在的學生處于一種游戲缺失狀態,他們不知道該玩什么?!?/p>

玩就像維生素必不可少

玩,對于孩子的成長,就像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孩子們參加集體游戲,可以培養群體合作精神,還能掌握現實規則,從而切身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樣適應現實規則等?!霸谕婕w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還能夠互相學習到怎樣解決矛盾與沖突?!崩蠋熖貏e指出,集體游戲還能培養孩子勇敢、果斷等優秀個性品質。

由于缺少集體游戲,現在的許多學生性格孤僻,不愛和別人交往。電腦游戲的繁榮以及高樓大廈的出現,限制了孩子與同齡人的交往,一些學生表現出了自私傾向。這種情況對于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缺少游戲還直接導致了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有調查顯示,近四五年來,中小學生除速度素質下降幅度較小以外,耐力、柔韌性、爆發力、心肺功能等均有明顯下降。

會玩的學生才會學習

“我們根本沒時間玩,更不用談會不會玩了?!边@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周六上午學英語,下午學舞蹈,晚上是鋼琴;周日上午學數學,下午完成學校的作業?!边@是一名正在上四年級的小學生的周末計劃。在許多家長和老師的眼里,玩對于孩子而言就是浪費時間。即使是課間10分鐘,一些老師也要求學生在教室看看書,不要耽誤時間。

“我們也知道,應該給孩子一些玩的時間,但玩的時間多,必然影響學習?!币晃患议L很無奈地說。

玩是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呢?記者采訪了教育專家。專家們認為,適當的游戲不但不會影響學習,相反,會玩的學生往往會學習。學生的課外時間太少,游戲太少,學習負擔太重,最后只會使他們對學習感到厭倦,把很多心思用在如何逃避學習上。

沒有動漫就坐立不安

廣州某高校學生小王告訴記者,他因為復習考研,每天晚自習回家后覺得壓力特別大,玩一會CS或魔獸可以調節緊張的心理,對緩解學習壓力很有幫助;動漫迷小劉也表示,自己如果3天不接觸動漫就會覺得全身癢癢、坐立不安,即使碰到考試,他也會抽時間看點漫畫書,或者自己畫幾幅漫畫,過一把動漫癮。

對此,廣東省青少年研究所曾錦華所長表示,目前很多中學生包括一些大學生學習壓力很大,網絡多元化的娛樂功效能更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娛樂需求,更好地放松減壓。而真人秀和街舞等體驗型娛樂活動之所以受到青少年的青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類活動的主體精神正是青少年所希望的“張揚自我”。

為什么這些流行文化會對青少年產生如此大的魅力?曾所長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缺乏群體或交流式的生活,即使是與別人交流時也貫穿了“競爭”的思想。因此,他們希望能自我宣揚。比如街舞、街頭籃球,他們只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表現自我,獲得別人的認同,正規比賽他們反而沒那么大的興趣去參加。在現在的社會背景下,青少年普遍有這樣的心理需求。

獵奇、張揚、反叛

在都市生活的絢麗多彩中,現在的青少年追求時尚、創造并引領著時尚,他們每天都在制造新的生活理念、消費方式和文化名詞。專家指出,目前青少年流行文化主要有4個特點:獵奇、張揚、反叛、受外來影響很大。這些特點和他們父輩的流行文化有很大不同。就連他們現在崇拜的明星,也和上一代人有很大差異。調查顯示,59%的青少年崇拜演藝人員,17%喜愛體育明星,崇拜科學領域領軍人物及政治人物的人卻相當少?,F在的青少年喜歡并模仿他們認為個性獨特的明星,他們認為這也代表著一種自我張揚,而且這樣的自我張揚不需要成本,也不需要多少技巧和涵養。

有關專家表示,青少年流行文化呈現這樣的特點與目前社會的發展狀況是分不開的。社會發展的穩定,帶來的是人們對社會文化的需求增加,特別是青少年,更希望在沉重的學習壓力下能夠通過自己喜愛的娛樂方式來放松身心;獨生子女個性張揚的心理需求,社會其他方面為了利益而推波助瀾,也使這些流行文化發展較快?,F在,青少年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文化選擇群體,社會生活的多元化選擇也為孩子們提供了條件,這是文化環境變得更寬容和諧的表現,是社會文化發展的基本趨勢。

孩子的至愛家長難懂

但是,很多家長卻提出:自己很難理解孩子喜愛的流行文化,他們不明白:明明有好好的合身衣服不穿,偏愛穿那超大T恤和要掉不掉的垮褲;往墻壁上噴寫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圖案就能感到快樂?孩子口中念念不忘的“Cosplay”“Hip-Hop”自己更是聞所未聞。更重要的是,他們擔心孩子會沉迷其中,耽誤了學業。

一位家長說:“孩子成績本來還不錯,但自從迷上網絡游戲后,就日夜想著攻關,怎么說他都不聽,最后不讓他在家上網他又跑到網吧去,經常連課都不上?!崩钆縿t對孩子的追星行為十分不解,“我兒子剛念初一,非常喜歡周杰倫,家里貼滿了他的海報,他穿什么衣服兒子都模仿,滿嘴唱的聽都聽不清楚,實在不知所云?!眱鹤邮置詰賱勇姆断壬f,他發現,孩子喜歡的很多動漫不但情節不合邏輯,也沒有什么主題,“孩子看完了能有什么好處?除了學幾句‘哇塞’、‘酷’、‘爽’之類的怪詞,連句完整的話都快不會說了?!狈断壬行鈶嵉卣f。

對于這種現象,有關專家表示:青少年流行文化對孩子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他們的個性在這樣的活動中得到張揚,讓他們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更富有競爭意識;另一方面,在學業階段,如果過于強調個性的張揚,很容易讓孩子忽略個人修養的培養。因此,如果孩子對流行文化的沉迷只是一種興趣的選擇,家長不必因此就否定孩子的愛好。

別讓愛好變成不良嗜好

像動漫、街舞這樣的青少年流行的外來文化之所以不被家長認同,主要是因為孩子和家長在這方面的認知上產生差異。家長總是不自覺地想把孩子拉入成人思維的軌道,家長的成人自我判斷意識沒有接受孩子的流行文化,因此與孩子難以溝通。而孩子喜愛的數字娛樂工具,對家長而言多數是出于職業需要去使用,是為了生存;孩子則是出于興趣去享受,是一種消費。

許多家長看動漫也許看不出什么意義,可對孩子們來說動漫卻承載了很多意義。在他們眼中,動漫沒有文學那些繁雜的文字,有的只是簡單的畫面和輕松的對白。那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更直接,更容易理解。讀高一的小燕說:“喜歡動漫的人看動漫,就像喜歡小說的人讀小說,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動漫讓我忘卻了生活中的不愉快,讓我在厭倦的時候找到心靈的避風港。”

孩子和家長不同的動機和思維難免會產生分歧,這時很多家長會以權威、管制的方式去約束孩子,但往往會適得其反,使孩子產生對立情緒,從而將這些原本健康的喜好變成了不良嗜好。因此,專家建議家長們:當孩子沉迷流行文化時,首先要耐心溝通,幫助孩子理性分析,才能讓他接受正確的觀點?!袄绾⒆酉矏蹌勇?,哪怕家長根本不感興趣,也要不露聲色。家長可以針對動畫片的內容和孩子聊聊,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可以鼓勵孩子說出他的看法。這樣既能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了解,也能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p>

作為家長,面對自己并不了解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不能要求孩子迎合自己的觀點、看法。家長們應該先讓自己充電,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喜好,安撫孩子壓力大的心情,在溝通過程中尋找與孩子的共同語言,幫助孩子獲得更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生活。

引導孩子健康地玩

教育專家指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許多家長和老師出于各種理由剝奪了孩子玩的權利。一些學校、家長過度擔心孩子的安全。有些學校還明文規定反對學生在校內“又蹦又跳”。家長則用高檔玩具把孩子留在家中,這樣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

篇4

不知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影院看了郭敬明的《小時代》,大三時在宿舍里傳閱的《小時代》終于搬上了屏幕。電影里營造出來的視覺效果繼承了《最小說》一貫的封面風格。唯美的畫面,清新的視覺,逆光一縷灑在肩上穿過發絲,微風一拂裙擺搖曳芳心蕩漾,一幅幅唯美、清新的畫面,讓人感覺時光溫暖,歲月沉靜。

電影里的《小時代》精致而奢華,時尚并且高端,各種奢侈品的植入讓每一幅畫面都充滿華麗。然而,我們的"小時代"與奢華無關,而且注定與石油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因為我們是油田的孩子。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因為野外工作的性質,父母經常是缺席的。這樣的環境不僅造就了大多數孩子堅強的個性,同時也使同學關系變得格外親密。

然而當我們走上崗位,繼承了父輩們的愿望,那些曾經約好永遠在一起,永遠不疏遠的閨蜜、摯友卻都散落在長慶油田的各個角落,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揮灑著自己的汗水,與彼此的人生軌跡漸行漸遠。我們的"小時代"仿佛永遠被定格在了高中,那個安放在燕鴿湖畔的母校。

翻看高中時代的照片,翻曬著舊年的往事,那泛黃的畫面依稀還能辨認出伙伴們舊時的摸樣,笑靨如花,神采飛揚?,F在的我們任誰也難以展現出那樣明媚的笑容。高中的照片上,大家還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清然和師兄在照片里笑的一臉溫柔,她倆的感情在那時便已初見端倪。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所有的故事都能保持當初的樣子該多好。燕鴿湖畔的槐樹每年花開還是馨香一片,然而當年樹下那個說好要照顧清然一生一世的儒雅少年卻早已去了南方,追逐自己的夢想去了。還記得師兄走了的那個夏夜,清然在我肩頭哭的淚眼婆娑,她說她不愿離開自己的父母,不愿放棄石油工人這份工作,所以只能割舍這份感情了。時間抹平了清然的傷痛,并且讓她成長為一朵盛開在戈壁沙灘的鏗鏘玫瑰搖曳在風沙中。

接下來這張是我和雅風的照片,兩個女孩笑的沒心沒肺的。雅風現在在一個轉油站上當資料員,原本粗枝大葉的她現在卻心細如發,幾十口油水井的資料在她這里了如指掌。在我們背后的角落里還有一個高高瘦瘦的男孩扮著鬼臉,我管他叫徐徐,誰也沒有想到我們最后走到了一起。在大學里的愛情無疾而終后,我便不再相信誓言,可是他的一句話還是打動了我,他說:"站在青春的尾巴上,面對三十而立,我只愿和你并肩一起看似水流年。"不知道他從什么地方看到這句話,因為他不是詩情畫意的人,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喜歡這個調調。我們的愛情像多數石油工人一樣,常常是一處相思,兩處閑愁。但是,我們的感情卻在一日一日的相思中與日遞增。

篇5

新電影會起來,因為二戰之后新電影都起來,先是德國、法國新浪潮,再過來香港新浪潮、臺灣新電影,大陸(第五代)也起來了。我們起來的時候,基本上電影已經找到一個新的狀態,跟臺灣之前幾年一樣。我們那個年代開始有新的燈光,以前的燈光都是變頻燈,那個光其實很不足。你拍電影,眼睛看得到不見得拍得出來,你要拍一個蠟燭光的話,光不夠,然后你把它旁邊都加亮了,那個蠟燭光就不見了。常常就是,那時候燈光,還有攝影器材、鏡頭,開始也有改變,還有它的光圈可以開很大,再加上換成1:1.85,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光,不需要前面加個壓縮鏡頭……這些都會引你向一個寫實的方向走。

當時《光陰的故事》做了,然后我們跟“中影”合作《小畢的故事》,后來也幫“中影”拍《兒子的大玩偶》。這些片子都不錯,票房紀錄不錯,它效果是完全新的,跟以前的完全不一樣。我們這群大概都是二戰后出生的嘛,那時候新電影的導演們,像我是沒出國的,有些大部分都是臺灣念了電影,或者去國外念電影回來,可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吧。特別是楊德昌啊,他是念電腦的,在美國待了十幾年,雖然他變成拍電影的,這個是很奇怪。楊德昌他35歲回來,他的角度是不一樣的,臺灣跟美國的差別看得很清楚,他馬上可以解剖,知道問題的所在。那我們看到另外的,他看到這一塊,回來幾個片子都非常厲害,眼光不一樣。楊德昌后來不生病的話,應該還有很多片子會拍。我們這一群人的新電影,大部分都會拍自己成長的經驗,大陸很多(同期的導演)拍自己的年代,是不太一樣。當時出來是主要有票房,《光陰的故事》賣得不錯,《小畢的故事》賣得更好咯。

電影傳達我對這世上種種的看法

我感覺中國人跟外國人的表達方法也不大一樣。像中國人的戲曲,題材是一直在轉換的,戲曲跟演唱的東西是一樣的,我們是用臉譜,抽象的,沒有實像,沒有布景,這些都是用類似臉譜代表的,動作,唱腔,唱了一千年都是一樣的題材。而且我們是抒情言志,有點像詩的這個傳統。戲劇真的是非常非常不一樣。電影呢,從默片開始改成有聲之后,需要對白,需要聲音,那做法完全不一樣。臺灣那個時候我們拍的片子,基本上還是用影像的語言多,而且跟西方的不太一樣,所以他們會感覺很意外,非常有特色,不是獲獎而已,(他們)不會看過這種電影,它還打動人。就是你創造了另外一個形式,表達的方法,臺灣新電影會起來,這個有很大的原因。

當時我們根本不會想票房這個事情,我沒有想這個,楊德昌也沒有。我們做的,是別人做不到的、別人沒有的,因為你生活在這里(臺灣),你有一個不同的角度,這東西是全世界沒有的。你真的是不關乎這個票房不票房。這都是信心,這是你對自己的信心,這很簡單的啊,就是你把電影當什么,這很重要啊,它就是傳達我對臺灣或者人、對這世界上種種的看法和角度,越老越懂得分辨。所以你意志很強,非常清楚,也不需要去妥協或干嗎,無所謂。形式你都可以嘗試,無所謂,但里面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是人的信念。

你本身有很多感覺、感想,或者你想表達,這些東西蠻重要的。我說了,要背對觀眾嘛,背對觀眾才能開始,一直想著觀眾,你在創作什么呢?能討好到你嗎?會有什么好作品?就算有,熱情很足,然后出來一個非常好,然后你是不是想下一個更好?你這樣一直想,哪一天就像(當年的)香港電影,錢很容易賺啊,臺灣(片商)都捧錢去……所以拍的都是一樣的東西,你都耗光了。

新電影早就結束了

我們新電影出來,剛開始賣座,以為一直會賣座,沒這件事的。我們很快就沒了,因為同質性太高,大家拍的都是那些東西,一下子就下去,世界的起伏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實面就是這樣,逃不掉的,1986年以后就慢慢沒了,很快啊,剩下沒幾個人啦,(只有)我跟楊德昌。我是后來因為跟外國合作,那時候就宣布不拿政府補助的輔導金。

篇6

Do:

我已不記得小時候何時學會走路的,只是從長輩們的談話過程中知道了我出生時的樣子,知道了嬰兒時期的一些事??墒?,那時侯,自己還不懂事,不會有太多的回憶,有的也只是傻事吧。Do是第一個音符,沒有很歡快的感覺,只有深沉、安靜的感覺,就像嬰兒熟睡了那樣。

Re:

記憶中只有朦朧樣子,看著照片上的自己,只覺得不可思議,原來小時候的自己是那個樣子——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短短的頭發。只依稀記得小時候,隔壁的大伯逗我的事,還記得,那是在家門前的鳳仙花前,他只是嚇唬我這個、那個,而我對他的話卻是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這時候,他便會哈哈大笑。而現在,他因病去世多年,在我的腦海中,他的摸樣也是朦朧的,只有小時候的那些事深刻地留在了記憶深處。

Mi:

在我的記憶中,音樂永遠是我的最愛。長輩口中的我、照片上的我、我記憶中的我總是迷戀著音樂,會隨著音樂起舞。記得小時候在幼兒園里,老師一直教我領操;

在家里,總會跟著音樂跳舞。似乎對我而言,音樂有種特別的魅力吸引著我,直到現在。

Fa:

記憶中的事情越來越清晰,總是會回憶起小時候那些啼笑皆非的事。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去爺爺市里的那個住所去玩。那次,因為爸爸媽媽有些事,所以我就先去了。在那里玩了一會,就聽見爸爸媽媽上樓,一興奮就甩手把爺爺的玻璃杯打破了,我下的哇哇的哭起來。這時候,爸爸媽媽正好走了進來,問我怎么回事。我哽咽地回答:“爺爺的杯子被我打碎了,爺爺,爺爺沒有杯子喝水了……”說完,周圍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后來在周圍那么多人的解說下,我才慢慢停止了抽泣。

So:

音符越來越多,節奏越來越歡快,回憶也越來越有趣——還記得小時候酷愛看“還珠格格”,還記得小時候總是被姐姐弄哭,然后找媽媽倒眼淚,還記得小時候爬到柜子上學“美少女戰士”的絕招,還記得小時候……

La:

音符的不同組合也能譜成悲傷的樂曲,就像那些傷心的回憶——還記得小時候因為任性被媽媽罵,還記得小時候沒有實現愿望而失望,還記得小時候因為爺爺的離別而哭,還記得小時候……

Ti:

篇7

-早晨的時光我不應該浪費。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聽見鳥鳴的聲響,很久沒有感受到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身上暖暖的樣子。很久沒有聽見有人對我說早安。很久沒有聽見小區的廣播和出來晨練的老人。

-我感覺,有點與世隔絕。

-今天早晨的時候我醒了,但還是錯過了那些我認為最美的瞬間。

-今天沒有陽光。沒有鳥鳴。沒有晨練的身影。

-我像個抓住夜的衣角不愿放手的孩子,賴了這么久以來時間最長的床,我縮在被子里用手機聽英語廣播。廣播里偶爾伴有電流的聲音,偶爾有電視雪花的聲音。在加上老外嘰嘰呱呱的聲音。我覺得我像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只有黑白電影的80年代,回到那個只是穿了一件的確良的衣服就能趾高氣揚的在大街小巷散步的時代。我想那時候的電影比我們現在的24寸液晶電視還洋氣,比我們現在左手摩托羅拉右手諾基亞還洋氣吧。更別提還去追捧蘋果5了。幾張布票才能換一件的確良比我們刷空銀行卡去買香奈兒的東西更洋氣得多。

這一切只因為。那時候的人們知道幸福得來不易。那時候的人們知道該怎么享受生活,該怎么抓住時間。

比起他們。我們是幸福很多。我們從來不知道穿草鞋是什么感覺。我們不知道沒有電腦只聽收音機的感覺,我們不知道要走好幾里路圍觀黑白電影的感覺。然而我們也不知道當那些年邁的老人回憶童年時臉上曬滿幸福的感覺。

-小時候,父母會因為家里沒錢而哭鼻子、長大后,我們會因為家里太有錢而失去父母。

-很矛盾,我不知道我們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福,不知道我們是得到的比失去的多。還是失去的比得到多、

-這些煩人的矛盾,總讓我對我們的小時候牽腸掛肚、。

于是,我開始想念起我們的小時候、

-小時候,我們會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哭鼻子。因為哭過之后我們會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長大后。我們會因為得到后又失去的東西,哭鼻子。因為我們知道哭過之后再也不能去擁有。

-小時候,我們只知道喜歡就是愛。愛就是喜歡。

長大后。我們才知道。喜歡不是愛。愛不是喜歡、

-小時候,我們只要疼就會放聲大哭??捱^痛快。

長大后,我們疼不能哭。卻笑得痛快。眼淚忍出內傷、

-小時候。我們只會因為一句,我不理你了而難過。

長大后。我們會因為一句,我不愛你了。而傷心、

-小時候,我們總是說長大后。長大后。

-長大后。我們卻總是說小時候。小時候、

我們從來不知道該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來劃分時間。可是每過一天。我們卻總會說起一些詞——從前以前曾經

看著鏡中自己的棱角在生活中逐漸有輪廓。內心的輪廓卻在生活中逐漸沒有棱角時。

我會感嘆原來時光早已磨碎了我們那么多刻骨銘心的年輪。

看著烏云密布的天空。沉重的空氣讓內心壓抑的情感很想頃刻間涌泄而出、

篇8

2、活動目標:

⑴通過看照片、錄像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

⑵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⑶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3、活動準備:

⑴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

⑵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寶寶卡。

⑶幼兒時期與照片相對應的錄像、攝像機、電視機、錄像機。

4、活動過程:

⑴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

“這里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

“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么?”(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現現在與小時候的變化)

“這些是你們自己的東西,為什么你們會穿不上、用不著呢?”

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F在,我們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著了。

⑵認識寶寶卡、比較小腳的變化

“請你們和小時候的小腳比一比,發現我們的小腳變大了、變胖了。我們小時時候的東西也用不著了,因為我們長大了?!?/p>

⑶對比錄像和照片,說說自己的變化。

1)身體上的變化

①量身高、體重,通過現場量身高、稱體重了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②吃飯,通過看小時候媽媽喂奶的照片,再看現在自己吃飯的錄像了解到自己長大了。

③牙齒、頭發,通過看嬰兒期沒有牙齒、頭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現在的小朋友用牙齒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頭發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教師總結:你們小時候很小、很輕,沒有頭發和牙齒,每天吃牛奶和稀飯?,F在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胖了,長出了牙齒,會自己吃許多有營養的飯菜。

2)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①穿衣服,通過看小時候媽媽抱著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現在我們會自己穿衣。(通過看錄像)

②走、跪、拍球,幼兒看錄像里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③搭積木、畫畫,通過看錄像知道自己會玩各種各樣游戲、會畫畫。

總結:我們小時候什么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伙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⑷讓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

“你們的本領是和誰學的?在哪里學的?”

篇9

在蘭蓮花里,我們――八零后的一代,回憶童話般的小時候……

地點:后海蘭蓮花酒吧 時間:11月8日午后

人物介紹:蔡俊杰:北京龍騰精英模特公司87年

高尚:中央戲劇學院大學生84年

鐘佳宜:北京春天傳媒85年

李梓:留英學生85年

孫華清:天津人藝簽約演員84年

主題:童話里的童年

小時候

文_Pamose

小時候老師最愛讓我們背課文,

每節語文課都戰戰兢兢;

小時候覺得爸爸很強壯,

有他在什么都不用怕,

不用擔心;

小時候想象自己的愛情是王子和公主,

美得神圣而遙遠;

小時候經常光著屁股露著膀子,

在河里消遣夏天;

小時候想長大了穿漂亮的衣服,

過風光的日子;

小時候敢當著同學老師的面大談個人理想,

崇高得遙不可及;

小時候六一前幾天老擔心節目不能上臺,

31號晚卻激動得無法入睡;

小時候一過年就成了購物狂,

因為有了壓歲錢;

小時候因為怕狗,

老是繞路去上學;

小時候覺得長大了會是社會的棟梁,

出人頭地;

……

小時候老想長大怎樣怎樣,

惟獨不曾想到,

長大后的自己是如此的懷念過去。

人大了,小時候過去了

……

記得清

曾經的簡單心情。

卻算不出

成長中流失的美麗!

小時候記憶深刻的課文

我們的小學從那個時候開始了。從此以后我們就陷入了各種課本的大海之中??!現在,想回到大海里,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那條小魚了……

蔡俊杰:我們那時侯好像語文第一課是“春天來了,冰雪融化了……”什么的吧!那時候,每篇課文都會背誦,記憶力超好!現在,怎么會常常丟手機和錢包?!

鐘佳宜:恩?好象應該是“一二三……人口手吧”?!學這些的時候,我覺得一年級的課程好簡單。這些我都已經會了。慢慢才感覺到,書本像一個陷阱,到大學時,課本好多,好深奧!

高尚:我都記不起來了,你們記得真清楚。

李梓:記憶最深刻的應該是:烏鴉喝水吧,第一句:“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碑敃r覺得,這個烏鴉真聰明,覺得很可愛。后來,了解到烏鴉晦氣之類的話。覺得對以前它的形象也沒有太多改變!

孫華清 :還記得這么一段話嗎?“蕩秋千,我玩一會兒就下來,因為別的小朋友也想玩?!边@篇課文給我的印象很大。我覺得現在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道理,去理解、禮讓別人。

誘惑無數的電視節目

電視對于小時候的我們,常常像一個誘人的蛋糕,總覺得里邊充滿了無限的秘密。長大了,慢慢地知道,電視故事里,有你,有我,有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孫華清:《新白娘子傳奇》我小時候一共看過N多遍,但是如果現在放,我還是會去看。不僅是故事的吸引,更多時候我看著看著,就能想到很多事情。告訴我的也不再只是人蛇的戀情……

蔡俊杰 :我開始看電視的時候,就覺得有很多港臺很好看的連續劇,《笑看風云》等等,不了解香港,但是覺得很好,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成功。也開始喜歡周潤發,喜歡張曼玉。

高尚:小時候看電視,總是冒著很大的危險。父母會用學習來教育我,看電視影響學習,還會用影響視力來教導我,看電視會變近視?,F在,我到了中戲讀書,父母常常會笑著說,是因為電視看多了才考上的。但是,我覺得自己小時候還是看的少……

鐘佳宜 :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喜歡上了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那時候每天把作業趕快寫完,為了就是回家能跟媽媽討價還價,看電視。但是常常也看不到,就回學校問同學。課間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是講電視的“大師”,很有意思!

李梓:可能我對電視的喜歡程度沒有那么深吧。記憶中,小時候很喜歡看動畫片。后來,認識的字越來越多,開始喜歡看書,覺得書比電視有意思!現在,很少看電視了,大部分都變成看電腦、看碟片了。

告別它,仍然喜歡它

文_歐陽縈雪

小時候母親在一個大學的圖書館工作,我看了她那里所有的童話故事。在讀那些童話故事時,因為堅信好人總會有好的結局,所以總是懷著一顆喜悅的心去讀它,當正義終于戰勝邪惡、王子終于娶回公主的時候,我慢慢的合上書本,想象自己是維護正義的主人公,想象自己是美麗的公主,歷經書中的磨難,體驗著成功之后的喜悅。當然,童話并不總帶來歡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讓人愛憐的小女孩,經歷了那么多的苦難,最后仍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還有科學童話,它教給了我們很多的科學知識。例如我知道了接骨木和樟樹(應該是樟樹吧)不能種植在一起,因為接骨木受不了樟樹的氣味,但為什么要把它們種植在一起,好像記不得了……

現在,我對童話依然是那樣的喜歡,只是,喜歡并不意味著擁有。每當經過書店中兒童讀物的柜臺,眼光掃過那些熟悉的童話故事時,我的心里總會有一絲微笑,一些輕松;但是,我不會放慢腳步,因為我知道,還有別的故事在等著我……就讓它們靜靜地躺在那里吧,等著某個欣喜目光的出現―――因為在那目光出現的時候,才是它最燦爛的時候?;蛘?,在累了的時候,找一本童話書靜靜地坐一個下午,體會一段兒時的純真……

亦真亦幻的童話故事

曾經那么喜歡公主嫁給王子;喜歡好人打敗壞人;喜歡每個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長大了才知道公主會和平民喜接連理;“壞人”很多時候也是那么可愛;幸福的生活也會有遺憾……

高尚:童話故事,我還是比較喜歡看傳統中國水墨畫的故事。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那是最早的時候很喜歡看的?!缎⊥锰蕴浴废盗泄适?。尤其是里邊的音樂,讓心很透亮。

李梓 :上小學時每次看《海的女兒》,都會因為她堅強毅力和犧牲精神而潸然淚下。也是因為這樣的故事看多了,感覺自己也會常常比較傷感??赡苁切睦锾M环N美滿的結局了!

鐘佳宜 :我覺得我喜歡的還是有點特別的,我故事里邊有森林、木屋等等,這樣場景的童話。比如小紅帽、白雪公主、九只天鵝等等,覺得這樣場景下的故事,我能想象的出,很美好。

孫華清 :我還喜歡看《丑小鴨》的故事,盡管它小時候受到了大家的嘲笑和排擠,但是,它用它的努力和善良換來了美麗。我喜歡這樣立志類型的童話,因為我堅信,只要擁有善良,就擁有了所有的美。

蔡俊杰:還記得《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嗎?我小時候看過動畫片,后來又看了書。當時覺得我如果是尼爾斯就好了。我想每個人都會常?;孟胱约壕驮谕捁适吕?。在當時我們的眼中,每個童話都是神圣而美好的。它們都有一個很美麗的結局。

深秋的童話

我們都曾渴望過一個永恒的童話,在秋天里等待著,凄凄品嘗成長。把往事寫成童話,走在這樣的詩行里,記憶永遠年輕,如青青澀澀的年少時光。

秋天,不愿看到落葉紛飛,然而,記憶中那條悠長小路仍讓如蝶的落葉覆蓋,掩飾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

春天的風,夏天的樹,秋天的雨,冬天的路。記憶深處,流水飄走了美麗如夢的故事,愿落葉別卷走秋天的童話。

踏著落葉徘徊在秋的深處。也許,等到歲月里不再有痛楚,就可尋尋覓覓一段走遠的美麗時光,就可風風雨雨重拾一個秋天的童話。

站在這個季節里帶著期待,我等著……

站在這個季節里帶著憧憬,我追求……

時尚又孤單的游戲

八零后的我們,是時尚的一代,是“無法無天、全家我老大”的一代,又有人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請你同時關注:我們是努力、勇于奮進的一代!

蔡俊杰:我小時候,特別是放假的時候,常常是被反鎖在家里的。因為大人要去上班,外邊車多,怕我一個人跑出去玩,發生危險!就一個人,無聊地看電視,等父母們回來!

李梓:喜歡小時候夏日的傍晚,院子里所有的小朋友都回來,我們在一起做游戲??赡苡螒蚩偸亲矫圆睾妥牡?,我總會很開心。漸漸地大家都上學了,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更多是有關學習的內容了!

高尚:小時候玩得比較多的是游戲機,學習好了,父母獎勵的。超級瑪麗、魂斗羅、赤色要塞……還有很多名字叫不出,總之那時侯圍著那種橙色的游戲卡轉。常常是自己玩,有時候會跟同學一起,但是不多。我記得從那時侯起互相之間串門就開始少了。父母的工作也開始忙了!

篇10

今天,那位好玩伴的媽媽過來了,聊起了我們小時候,我想,是??!記得之前還沒有搬家的時候,我們也是很好的,只是,搬家后,或許是因為我更宅了,而且玩伴也越來越忙了,所以,一直都沒有碰見吧!現在,走在路上,應該得定眼一看,才能發現哦,原來是你把!

聊起了小時候我們兩個一起在玩!其實,我的那個玩伴,也是一個非常念舊的人,記得,我們已經好幾年不碰面了,突然,在路上碰面了,認出來了,卻也聊得歡!記得小學六年級遇見的時候后,也就經常地聯系了!會一起約上去拍拍照,去買買東西!總感覺,沒有見面以及沒有聯系,都已經不是問題!見面了,還是那樣熱情!

她,一個很愛美的人!記得小時候,吵吵鬧鬧的事情,記得小時候,會因為一句你不美了而生氣的他!小學那段時間遇見后,她一直都說越長越好看了!其實,我還是一個學生,能有她這個已經卸下考試重任踏上賺錢的路好看呢!她,也越發的喜歡打扮了!當然,也越發的讓我感覺到了美的感覺!

她!或許吧!兩個性格完全不一樣的人,卻也能有一大堆的話說不完!

她媽媽開始說起,她是怎樣地喜歡出去玩,媽媽開始說,我是怎樣地宅,如若媽媽不出去,我就不會主動出去的,而且,每次都是要趕的!她說羨慕我這樣的性格,可以那么乖,宅的住,媽媽說羨慕好玩伴的性格,可以那么外向開朗!哈!

貌似是兩年沒有見面,也有兩年沒有聯系了!媽媽前幾個星期還告訴我說遇見了她,然后差點認不出來,變化好大,變得太美而不敢相信是小時候那個小屁孩了!我說,她一直都很美??!只是現在更喜歡打扮了吧!畢竟,肯定比學生時代要美吧!

她媽媽開始說起了自己還在讀書,而好玩伴,明明與自己同齡,卻受不了學校的制度,怎么說也說不讀!

是啊,當時玩伴不讀的決定告訴過我!哈!現在想想,是的,好懷念,我們在不同的學校讀書,然后,一起互換課本,我教他數學,她展示她的文采,讓我驚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