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試題及答案范文

時間:2023-04-06 03:56: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試題及答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計算機試題及答案

篇1

1下列設備組中,完全屬于計算機輸出設備的一組是(

)。

A.噴墨打印機,顯示器,鍵盤

B.激光打印機,鍵盤,鼠標器

C.鍵盤,鼠標器,掃描儀

D.打印機,繪圖儀,顯示器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本題可采用排除法,A、B、C選項中都有鍵盤,而鍵盤是計算機輸入設備,故可排除A、B、C,選擇D。

2數據庫設計中反映用戶對數據要求的模式是(

)。

A.內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設計模式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內模式。概念模式是數據庫系統中全局數據邏輯結構的描述,是全體用戶公共數據視圖。外模式也稱子模式或用戶模式,它是用戶的數據視圖,給出了每個用戶的局部數據描述,所以選擇C。內模式又稱物理模式,它給出了數據庫物理存儲結構與物理存取方法。

3有三個關系R、S和T如下:

其中關系T由關系R和S通過某種操作得到,該操作為(

)。

A.選擇B.投影C.交D.并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關系T中包含了關系R與S中的所有元組,所以進行的是并的運算。

4一般而言,Intemet環境中的防火墻建立在(

)。

A.每個子網的內部B.內部子網之間C.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交叉點D.以上3個都不對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Internet環境中的防火墻建通常建立在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交叉點。

5計算機網絡中傳輸介質傳輸速率的單位是bps,其含義是(

)。

A.字節/秒B.字/秒C.字段/秒D.二進制位/秒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計算機網絡中傳輸介質傳輸速率的單位是bps.即二進制位/秒。

6軟件詳細設計生產的圖如右圖:該圖是(

)。

A.N-S圖B.PAD圖C.程序流程圖D.E-R圖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N-S圖提出了用方框圖來代替傳統的程序流程圖,所以A不對。PAD圖是問題分析圖,它是繼承程序流程圖和方框圖之后提出的又一種主要用于描述軟件詳細設計的圖形表示工具,所以B不對。E-R圖是數據庫中的用于表示E-R模型的圖示工具,所以D不對。根據圖中所示表示方法是進行軟件詳細設計時使用的程序流程圖。

7在下列模式中,能夠給出數據庫物理存儲結構與物理存取方法的是(

)。

A.外模式B.內模式C.概念模式D.邏輯模式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是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內模式。概念模式是數據庫系統中全局數據邏輯結構的描述,是全體用戶公共數據視圖。外模式也稱子模式或用戶模式,它是用戶的數據視圖,給出了每個用戶的局部數據描述。內模式又稱物理模式,它給出了數據庫物理存儲結構與物理存取方法,所以選擇B。

8下列的英文縮寫和中文名字的對照中,正確的是(

)。

A.CAD——計算機輔助設計

B.CAM——計算機輔助教育

C.CIMS——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

D.CAI——計算機輔助制造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CA——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制造,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AI——計算機輔助教學。

9字長是CPU的主要性能指標之一,它表示(

)。

A.CPU一次能處理二進制數據的位數

B.CPU最長的十進制整數的位數

C.CPU最大的有效數字位數

D.CPU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長度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字長是CPU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指的是CPU一次能并行處理的二進制位數,字長總是8的整數倍,通常PC機的字長為16位(早期)、32位、64位。

10下列軟件中,不是操作系統的是(

)。

A.LinuxB.UNIXC.MS DOS D.MS Office

篇2

關鍵詞:大型機場;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TN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概念

計算機網絡安全根據計算機的使用者不同而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從普通的使用者角度講,計算機網絡安全是指在網絡傳輸中保障個人及商業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避免他人用非正常手段截取、竊取、破壞、篡改信息,以保障個人隱私和個人利益不受侵害。二是從網絡運營商的角度講,計算機網絡安全是保護和控制本地網絡信息的訪問、讀寫等操作,避免出現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非法占用、控制網絡資源,防御黑客攻擊。

2、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特征計算機網絡安全有很多特征,但是最主要的是下面的五個。

(1)完整性完整性是指計算機中的數據如果沒有經過授權,就不能隨意修改的特性。就是說數據在保存或是傳輸過程中要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不能丟失的特性。

(2)保密性保密性是指當計算機中的信息如果沒有經過允許,就不能泄露給沒有授權的用戶,也不能以其他任何形式被非法用戶進行利用。

(3)可控性可控性是指當網絡中的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要時刻的對數據進行嚴格的控制,防止出現不必要的差錯。

(4)可審查性可審查性是指當計算機網絡出現了安全問題時,要有方法能檢測出來,即出現網絡安全問題時能夠提供解決的對策。

(5)可用性可用性是指計算機中的信息能夠被已授權的用戶進行訪問并按自己的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用戶需要時能否存取和使用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

(1)非人為的、自然力造成的數據丟失、設備失效、線路阻斷。

(2)人因攻擊:如社會工程、釣魚等行為。主要指采取非計算機手段,轉而使用其他方式(如人際關系、欺騙、威脅、恐嚇)等非正常手段獲取信息。釣魚則使用假冒、欺騙性的網站,獲得網絡用戶的敏感信息如賬號、密碼等。

(3)物理攻擊:主要是指通過分析或調換硬件設備來竊取密碼和加密算法。物理攻擊比較難以防范,因為攻擊者往往是來自能夠接觸到物理設備的用戶。

(4)服務拒絕攻擊:通過使被攻擊對象(通常是服務器)的系統關鍵資源過載。從而使目標服務器崩潰或癱瘓,以致停止部分或全部服務。根據利用方法不同又分為資源耗盡和寬帶耗盡兩種方式,服務拒絕攻擊時最容易實施的攻擊行為,也是最難對付的入侵攻擊之一,其中目前已知的服務拒絕攻擊就有幾百種,典型示例有死亡之ping、淚滴、UDPflood、SYNflood、Land攻擊、Smurf攻擊、電子郵件炸彈、畸形消息攻擊等。

(5)非授權訪問:對網絡設備及信息資源進行非正常使用,如非法進行讀、寫或執行等。

(6)掃描攻擊:在連續的非授權訪問嘗試過程中,攻擊者為了獲得網絡內部的資源信息及網絡周圍的信息,通常使用SATAN掃描、端口掃描個IP半途掃描方式。由于互聯網目前廣泛使用的TCP/IP協議族中,各個層次不同的協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可以利用操作系統和網絡的漏洞進行攻擊。

(7)遠程控制:通過操作系統本身的漏洞或安裝木馬客戶端軟件直接對用戶的及其進行控制的攻擊,主要通過口令猜測、特洛伊木馬、緩沖區溢出等方式。

(8)身份竊?。褐赣脩舻纳矸莼蚍掌鞯纳矸荼凰朔欠ń厝?,典型的有網絡釣魚、DNS轉換、MAC地址轉換、IP假冒技術等。

(9)假消息攻擊:通過在網絡中發送目標配置不正確的消息,主要包括DNS高速緩存污染、偽造電子郵件等。

(10)竊聽:攻擊者通過監聽網絡數據獲得敏感信息,如通過抓包軟件等。

(11)重傳:攻擊者實現獲得部分或全部信息,然后將此信息重新發送給接受者。攻擊者一般通過協議解碼方式,如FTUUser等,完成重傳。解碼后的協議信息可表明期望的活動,然后重新發送出去。

(12)偽造和篡改:攻擊者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信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插入,再發送給接收者。

4、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防范措施基本的網絡安全措施應包括這個網絡的安全傳播過程。首先應設置安全的行政人事管理,設立安全管理機構,制定完善的人事安全管理、系統安全管理和行政安全管理規則制度。其次是技術方面的措施,主要的技術手段有以下6種。

(1)物理措施:采取具備優良性能的傳輸工具,制定嚴密的安全規制,保護交換機和大型計算機等關鍵硬件設施。

(2)訪問控制:嚴格把關用戶訪問權限,確保嚴格控制陌生用戶的訪問可能造成的侵襲??梢赃x用安全穩定的網絡操作系統,對用戶的身份證進行設置,設置加密的口令并進行定期的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權限,控制網絡設備配置的權限等。

(3)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技術措施之一,是保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手段??梢栽谡麄€網絡過程中加以應用。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獲后不能直接被利用,能在用戶的數據被截取之后減少用戶的損失,用很小的代價即可為信息提供相當大的保護。按作用不同,數據加密技術一般可以分為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完整性鑒別以及密鑰管理技術四種。

(4)隔離技術:通過防火墻劃分VLAN、VPN等方式分隔成獨立區域,將重要的子網絡與其他網絡隔開,可以更好的使重要的數據得到保護,不會輕易的就被截取。

(5)備份措施:可以避免因硬盤損壞。偶然或者而已的數據破壞、病毒入侵、網絡攻擊等帶來的影響,同時也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

(6)防火墻:主要指的是一種對計算機及其網絡流經的通信數據進行掃描的一種軟件技術。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掃描和過濾,避免計算機被黑客侵入,造成數據和程序縱和控制。

(7)其他措施:其他安全技術包括數字簽名、認證技術、智能卡技術和訪問控制等。

(8)改善計算機應用環境,規范人員操作流程。為了實現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高速運行,需要不斷改善計算機應用環境,增強使用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提高網絡管理人員的技術手段和安全意識,規范使用人員的操作流程,避免出人為因素造成的網絡安全問題。

結語:總之,計算機網絡出現安全問題是無法避免的。只要我們永不懈怠,及時解決出現的安全問題,同時高度重視對大型機場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預防。采用先進的技術去建立嚴密的安全防范體系,加強防范意識,構造全方位的防范策略,給大型機場計算機網絡正常的運行以保證,使計算機網絡更加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鈕炎.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2.

[2]馬小青.淺析網絡安全問題及其防范措施[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5

篇3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校園網絡安全;惡意軟件 ;教學損失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02-0017-02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它已經全面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計算機網絡在給人們生活提供了各種方便的同時,它的威脅也相伴而生。。面對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問題,網絡用戶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并認真做好相關保護防護工作。

1 威脅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主要問題

目前的主要問題是人們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認識不足,網絡安全制度不健全。廣播電視大學校內的計算機數量在不斷增加,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大小也在不斷的擴大,而電大校園網絡的網絡安全的管理制度卻無法與之相適應。目前存在只重視硬件建設,忽視軟件管理和維護的情況。面對當下復雜的網絡環境和不斷更新變異的網絡病毒,網絡安全問題隨時可能發生。電大對網絡的依賴性逐日增加,一旦發生網絡安全問題,那么現有的學校校園網絡將受到毀滅性破壞,造成嚴重的教學事故。

威脅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原因主要包括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兩個方面。

1.1 內部網絡原因

1)計算機操作人員瀏覽安全性很差的網站。個別操作人員甚至會從安全性很差的網站上下載數據。這種操作方法會使得廣播電視大學校園網絡的安全性受到很大的威脅,大大增加了計算機病毒入侵校園網的可能性。

2)網絡安全管理制度不具體。當下電大網絡安全的困境在于硬件建設基本到位,但管理不夠詳細具體,明顯慢于廣播電視大學網絡發展的速度。電大遠程教育與網絡技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但電大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規范、不具體卻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電大的發展。同時也威脅到電大校園網絡的安全。

3)缺乏專業的網絡安全維護人員。計算機網絡技術正迅速在電大遠程教育課程中占據制高點,但相應的網絡安全維護人員的數量卻沒有成正比增加。網絡環境的復雜多變讓網絡維護舉步維艱,網絡安全的維護人員只能主觀判斷重點防護的對象,不能顧及到整體。即使安裝了殺毒軟件也不能夠做到及時更新和升級,會導致一些新的病毒的入侵,使網絡安全無法獲得有效的保障。電大校園網絡缺乏專業的安全維護人員,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的學習和培訓,只能處理一些簡單的網絡安全問題,從而無法第一時間維護電大校園網絡的安全。

1.2 外部網絡威脅

主要威脅是來自外部網絡的網絡黑客和網絡病毒的攻擊。病毒破壞用戶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主要方法有:利用操作系統或登錄口令間接登陸入侵、對用戶計算機中的系統內置文件進行有目的的篡改,使用竊聽裝置或監視工具進行非法檢測和監聽、利用TCP/IP直接破壞,利用路徑可選實施欺騙等

另外,在校園網中,一臺電腦感染了計算機病毒,病毒就會迅速的傳播到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上,其他計算機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將會非常高。計算機病毒會使個人電腦的運行速度變慢,甚至造成整個學校網絡的堵塞和癱瘓。帶來的直接后果是造成用戶數據丟失和系統軟件的毀滅性破壞。

2 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保護的相關建議

面對當下電大校園網絡的安全維護的為題,加強技術力量是必要的,但更要加強管理。將網絡維護的解決方案落到實處,這樣才能使網絡安全有保障。既要加強技術措施的保障,也要加強網絡監管得力度,將小事做實。如做好防火墻的維護、殺毒軟件的更新和升級等。

除了上述的兩個方面,對計算機使用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業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持、管理落實和用戶培訓三者是一個有機地結合體。只有三者都得到完善,才能構成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

為了提高電大校園網絡的安全性,筆者結合電大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應對措施。

2.1 訪問控制管理

訪問控制是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一種常見的方法,即設定各級網絡用戶不同級別的網絡權限。登錄口令是進行訪問控制最簡單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各級網絡用戶在實際操作中用本級別獲得的網絡權限進行數據操作,從而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網絡安全。此舉的另一有效性在于防止有關人員訪問網絡安全性很差,威脅程度很高的網站,并禁止從這些網站下載任何數據。

網絡管理人員要對各級人員的登錄口令進行保護,非授權用戶就難以越權使用相關信息資源??诹畹脑O置應相對復雜(如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漢語拼音、空格等多重組合)??诹钸€要進行定期進行更改,以保證口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網絡操作人員在設置密碼或者是登錄口令是要避免使用簡單易猜的生日、電話號碼等數字。增加口令的復雜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口令的安全性。另外,網絡管理人員還應該在登錄不同的系統時設置和使用不同的登陸口令,保證登錄口令的針對性和安全性。

2.2 數據加密處理

數據加密是能夠保護計算機網絡中的數據安全的重要的措施和方法之一,可以有效保障數據信息或資源的安全性。數據加密包括應用層加密、傳輸層加密、數據鏈路層加密三個方面。電大教育的特殊性在于線上教育和線上考試的比重較大,對網絡安全的要求較高。采用數據加密處理之后可以有效保證學生的相關資料不泄露,保證線上成績的真實有效。

2.3 制定切實可行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維護措施

電大的遠程教育和在線課堂越來越依賴網絡。如何讓校園網絡能夠高效安全地運轉,就要真正根據校內網絡的實際情況制定定出一套符合實際的高效的網絡安全使用辦法,讓維護網絡安全落實到每一個人。

由于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病毒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在網絡中傳播。計算機技術的逐漸成熟同時也增強了病毒的危害性、破壞性、高感染性和傳播的隱蔽性。防范網絡病毒的入侵就成為維護電大校園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要定時進行計算機病毒的殺毒工作,為了保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要進行有效的病毒防護工作。

首先,要讓計算機操作人員對網絡病毒的危害性有個清醒的認識。有些人員認為裝載了殺毒軟件,電腦的運行速度變慢,對電腦中毒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不訪問不健康的網站,不下載不無關視頻就不會“中招”。這種掉以輕心的觀念必須改變。其次,即使安裝了殺毒軟件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要安裝可以定期進行更新的殺毒軟件,堅持經常查殺毒的良好習慣,并對殺毒軟件進行定期更新和維護。

2.4 防火墻技術的應用

防火墻技術是指通過在局域網網絡外建立有效的網絡監控系統,有效的監控網絡情況,盡可能地對外部屏蔽網絡內部的信息、結構和運行狀況,從而,以監測、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墻的數據流,達到保障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目的。

電大要對專業的維護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要學習最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完善電大的校園網絡,保證學生的相關信息不泄露,相關資料不丟失。

2.5 應用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簡稱叫做IDS,是近期才出現的最新網絡安全技術。它能夠在發現網絡安全威脅的同時進行有效的網絡安全攔截,并能夠準確定位攻擊源。目前電大的校園網網絡還沒有應用這項網絡技術,這對網絡安全的維護人員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

電大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計算機網絡安全息息相關。廣播電視大學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問題是學校管理中的一件大事,要增強人們防范意識,努力減少不安全因素,讓網絡發揮出最大作用,不斷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加強計算機管理,促進遠程教育的高速發展,迎來廣播電視大學的新輝煌。

參考文獻:

[1] 王惠琴,李明,王燕.Web的數據庫安全管理技術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7).

[2] 黃發文,徐濟仁,陳家松.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初探[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6).

[3] 雷崢嶸,吳為春.校園網的安全問題及策略[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9).

篇4

1.對于兩個數a與b,規定ab=a×b-(a+b)。試計算35。

2.設a*b=,那么求5*(2*8)。

3.

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7*4=?210*2=?

4.定義運算為,如果3(5)=3,求。

5.對于任意的整數與定義新運算””:=

(其中是一個確定的整數).如果12=2,則29=_______。

6.找出下列各數列的規律,并按其規律在(

)內填上合適的數:

(1)18,20,24,30,(

);

(2)11,12,14,18,26,(

);

(3)2,5,11,23,47,(

),(

)。

7.按一定規律排列的一列數依次為…按此規律排列下去,這列數中的第7個數是________。

8.觀察如下圖的點陣圖和相應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規律:

(1)在④和⑤后面的橫線上分別寫出相應的等式;

9.用黑白兩種顏色的正方形紙片,按黑色紙片數逐漸加1的規律拼成一列圖案:

請問第n個圖案中有白色紙片的張數為(

)。

A.4n+3

B.

3n+1

C.n

D.2n+2

10.已知一列數:1,-2,3,-4,5,-6,7…將這列數排成下列形式:

1

1

2

-2

3

3

-4

5

-6

4

7

-8

9

-10

5

11

-12

13

-14

15

按照上述規律排列下去,那么第

10

行從左邊數第

5

個數等于(

)

A.50

B.-50

C.60

D.-60

課后練習

1.將新運算“*”定義為:a*b=(a+b)×(a-b)。求27*9。

2.設p、q是兩個數,規定pq=p2+(p-q)×2。求30(53)。

3.如果2*1=,3*2=,4*3=,那么(6*3)÷(2*6)=?。

4.規定

(、均為自然數,),如果,求。

5.小說《達芬奇密碼》中的一個故事里出現了一串神秘排列的數,將這串令人費解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為:1,1,2,3,5,8…,則這列數的第9個數是

.

6.找出下列各數列的規律,并按其規律在(

)內填上合適的數:

(1)12,15,17,30,

22,45,(

),(

);

(2)

2,8,5,6,8,4,(

),(

)

7.已知:,,,…若(a、b為正整數),則a+b=_________。

8.觀察左下列圖形:它們是按一定規律排列的,依照此規律,第8個圖形共有

枚五角星。

9.圖中每個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規律,則第5個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有

個。

10.自然數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如下,從排列規律可知,99排在第幾行第幾列呢?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1行

1

4

9

16

25

第2行

2

3

8

15

24

第3行

5

6

7

14

23

第4行

10

11

12

13

22

第5行

17

18

19

20

21

篇5

【關鍵詞】網絡資源 開放式考試系統 試題庫

學分制是當前職業學校教學改革中的一個引人關注的熱點,實行學分制是職業學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教育部關于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改革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逐步實行學分制,建立“學分銀行”,允許學生半工半讀,分階段完成學業。

隨著當前校園計算機網絡的逐步普及,網上辦公、網上課程等校園網的應用正逐步深入。我校從2003年秋季招收的學生開始就試行了學分制改革,通過學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為了更好地執行和完善“學分制”中的考核評價體系,在校園網上創建開放式考試系統,并實施網上開放式考試,這是推進校園網應用、帶動教育現代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

一、“開放式考試系統”的組成

“開放式考試系統”由四個子系統構成:命題系統、閱卷系統、測試系統、監控系統,下面介紹系統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特點:

首先,教師利用“命題系統”,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生成考試或練習的試題庫。本試題庫中不僅包含試題,還包含試題的標準答案、評分細則。完成的試題庫為“測試系統”提供題目,同時為“閱卷系統”提供標準答案、評分細則。然后,“測試系統”為考生提供練習、考試的環境,根據試題庫的內容要求進行考試或練習。“測試系統”的整個工作過程中,受到“監控系統”的控制。第一,在開始考試前要對回收數據的服務器進行配置。第二,考試過程中“監控系統”和“測試系統”協同工作,完成上機測試工作。第三,考試結束后,“監

控系統”要將考試結果保存起來,為閱卷系統提供數據。

二、標準化考試試題庫

標準化考試是依據現代考試理論,借助現代統計法和網絡技術,嚴格按科學程序命題和實施考試,有效地控制各種誤差,具有統一標準的考試。這種考試要求命題科學化,管理手段規范化、現代化、制度化。由于試題編制標準化,使用試題難易程度相對穩定,再加之評分、計分的標準化,增加了考生之間成績的可比性,保證了考生成績的真實性。

標準化考試試題庫的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包括單項選擇、多項選擇、是非題等。標準化考試的形式通常是考生填涂答題卡,式后由機器統一掃描閱卷。此種方式最易出現的問題是存在填涂不規范、漏涂、錯涂等現象,導致成績有誤。

隨著微機網絡的普及和應用,軟件的開發,在校園網上設置試題庫并開設網上考試,特別是標準化試題的考試已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而只是一個管理問題而已,這種網上考試,它不僅提高了考試效率,而且創造了一種無紙化考試的新模式。

三、標準化試題庫的創建與維護

在校園網上開展標準化試題的考試對試題庫的創建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顯然,數據庫技術是最好的選擇??荚嚁祿熘饕譃樵囶}庫與答題庫及輔助管理三大部分,前兩部分又分為單選庫、多選庫及判斷庫三塊。每一道題目以記錄的形式存貯到數據庫系統中,記錄的結構就單項選擇題而言包括題目編號、問題內容、標準答案、分值、命題標記等字段內容。

題庫的增加、刪除等維護工作交由軟件系統來輔助完成。題庫文件被置于服務器中,教師身份被軟件系統確認后,可以在校園網內、外任意一臺計算機上隨時進行題庫維護及命題工作;學生也可以通過internet和校園局域進行選題和答題。

四、考試電腦化、網絡化的基本要求

1.硬件方面,要求配備文件服務器一臺,教師機一臺,考生用機若干(人手一臺),局域網連通,服務器要連接寬帶直接上網。

2.軟件方面,Windows NT4.O或Novell 4.0以上。Windows98/2000,題庫管理與開考系統一套,包括四個模塊:題庫維護模塊、命題設置與開考模塊、學員考試模塊及成績管理模塊。

3.管理方面,服務器及網絡必須維持開通狀態,以便于教師對題庫的日常維護。開考時,考生的姓名及考號是由考生自己錄入的,為防代考,監考人員必須檢查軟件畫面上的考生編號與姓名是否真實。試畢應及時備份,確保數據安全。

五、應用實例

例1.在CAD考證測試中的應用CAD的考證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操作題,另一部分是基礎知識題。后者為標準化試題,這一部分的測試已往采用紙面方式,2000年下半年,在我??键c,采用該試題庫管理與考試系統先后三次對近200名同學測試,效果良好。其操作流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教師登錄;

(2)教師進行試題庫維護與命題;

(3)系統設置;

(4)考生登錄并開考(學生版);

(5)考畢,考試成績立即反饋到學生機與教師機的畫面上。

例2.在省計算機中級考試基礎知識考前訓練中的應用。省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基礎知識選題主要是計算機基本知識,題型有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填空題及操作題。本系統收集了多次考試的題目,讓學員進行考前集訓,測試自我掌握情況,訓練中,學員可以隨時參考標準答案。

六、結束語

開放式標準化考試試題庫一詞并不鮮見,但真正用電腦進行題庫管理,并直接服務于考試的并不多,而通過電腦網絡實現網絡化、無紙化考試的更是難尋。上述題庫管理與考試系統經推廣可以直接應用于英語等其它科目。從軟件技術的角度看,上述軟件系統的開發并不難,本文旨在推動試題庫的創建,以及推廣普及計算機網絡與軟件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1]張量,詹國華.開放式、智能化計算機考核閱卷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1,37(10):36-39.

篇6

[關鍵詞] VFP; 無紙化考試; SQL; 計算機評卷

[中圖分類號] G420;TP3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05- 0102- 02

1 引 言

Visual FoxPro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數據庫開發軟件,也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所要求科目之一。在全國高校中,計算機專業開設該門課程,是作為數據庫開發的一門高級語言;非計算機專業開設該門課程,是作為繼計算機基礎課程之后,深入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一門計算機語言類課程,且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對于VFP課程的學習,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實際操作,如:數據庫的建立、程序的編寫、表單的建立、SQL語句的編寫等。而對于這些實際操作的考核,用傳統紙質試卷無法做到[1]。

因此,有必要開發基于微型計算機的無紙化考試系統,來克服紙質試卷的缺點。另外,無紙化考試還具有降低考試工作量、提高效率、防止作弊、考試環境與工作實際類似、增加學生動手能力、低碳等優點[2]。

2 系統設計

本系統基于局域網進行設計,使用Visual FoxPro 6.0語言進行開發。包括三部分:服務器端、學生端和改卷程序。

2.1 服務器端

服務器端的作用是對考試數據的輸入、導出、維護和監控。具體功能有:

2.1.1 試題包的導入

可以在考試前導入試題包。試題包包括:單個文件網頁(mht)格式的文本文件,用于在學生端進行顯示,供考生讀取試題信息;供考生實際操作和SQL語句操作的各種文件。為了防止相鄰考生作弊,試題包有多個,學生登錄時隨機抽取一套。導入試題包內容的命令為:Copy file *.* to目標文件夾\*.*。

2.1.2 考生表的導入

考試前需導入考試班級學生的名單,名單的格式為DBF,結構為:

學號(C型,8),姓名(C型,8),狀態(C型,6),班級(C型,20)。

導入考生表的命令為:Copy file考生表.dbf to目標文件夾\考生表.dbf

2.1.3 顯示考生狀態

為一個表單,上面顯示正在考試班級的每個考生的狀態(未登錄,登錄,已交卷)及整個班級處于各種狀態的人數。其中,統計處于“已交卷”狀態的人數的命令為:

count for狀態=’已交卷’to thisform.text3.value

2.1.4 備份考生考試數據

每場考試結束后,需要備份的考試數據。數據包括學生的答題卡和實際操作產生的各種文件,改卷程序將依據這些文件為學生評分。

2.1.5 添加考生信息

在實際考試中,經常需要臨時添加考生到某個考場中,采用的辦法是,建立一個表單,上面添加4個文本框,用來輸入學號、姓名、狀態、班級信息,然后用如下命令添加到考生表中:

insert into考生表values(alltrim(thisform.text_xh.value),alltrim (thisform.text_xm.value),alltrim(thisform.text_zt.value), alltrim(thisform.text_bj.value))

2.2 學生端

學生端的作用是提供考生登錄時的身份驗證,從服務器把考題隨機拷貝到學生端計算機,交卷,以及考試的試題板等[3]。具體功能為:

2.2.1 登錄時驗證信息

為了防止誤輸入別人學號及走錯考場,考生登錄時,需要輸入自己的學號,系統根據學號在服務器端的學生表中查詢出相應的姓名,顯示在學生端,供考生確認。

2.2.2 二次登錄和防止學生重復考試

在考試過程中,難免出現死機、斷電等非正常退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允許學生再次登錄,從非正常退出前的狀態下繼續做題,正常交卷。前提是需要監考老師輸入二次登錄密碼。判斷考生非正常退出的命令是:

IF len(alltrim(xmzt(1)))>0 and alltrim(xmzt(2))=’登錄’

messagebox("您已經登錄過,如果想再次登錄,請監考老師輸入二次登錄密碼")

ENDIF

2.2.3 隨機抽取試題和二次登錄抽取試題

為了防止學生作弊和猜題,本系統采用隨機抽取試題:服務器端有多套試題,分別保存于不同的文件夾中,考生在學生端經過驗證后,隨機復制一套試卷到學生端計算機。

本系統采用對時間函數產生的數值進行處理獲得隨機數的辦法。例如服務器中有6套試題,分別保存于6個文件夾中:shiti 0,shiti 1,…,shiti 5,對這6套試題復制的命令如下:

Shiti_NO=alltrim(str(SEC(DATETIME( ))%6))

Shiti_direct=’\\sever\shiti’+ Shiti_NO+’\*.*’

COPY file &Shiti_direct to考生目錄

經過對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抽取試題套數的統計,發現每套題被抽中的概率相同,從而實現了隨機抽取試題的目標。

2.2.4 在學生端顯示試題

考試需要顯示試題給學生,在表單中,顯示大量文本通常使用的是編輯框,但編輯框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數據源不靈活,文本的頁面無法設置(如行間距和頁邊距等)。這為實現試題顯示的方便性和美觀性帶來了困難。

為了克服這些缺點,本系統采用的是使用VFP 6.0提供的瀏覽器控件_webbrowser 4,利用格式為MHT的網頁文件作為其數據源的辦法。

本系統使用3種題型對學生進行考核:選擇題、實際操作題和SQL題。題板為一個表單,上面添加一個頁數目為3的頁框,每個頁上面放一個_webbrowser 4控件,每個_webbrowser 4控件的navigate屬性設置為存放相應題的MHT文件,如:

thisform.Pageframe1.Page1._webbrowser41.navigate(‘選擇題.mht’)

其中“選擇題.mht”為頁面已經設置好的文本文件。實際操作題和SQL題也做類似設置即可。

2.2.5 答案的保存

根據題型的不同,答案有3種情況:實際操作題答案為學生所創建的各種文件,保存于考生目錄中,交卷時直接提交即可。本系統設計為只要學生是從答題板上啟動的VFP軟件,則系統自動把考生目錄設置為默認目錄,學生所做實際操作題全部保存于考生目錄;選擇題答案的保存采取的辦法為設置數個按鈕數目為4的選項按鈕組,在其InteractiveChange事件中加入如下代碼:

If thisform.Optiongroup.Option1.value=1

UPDATE 答題卡 set 選擇1=’A’

ENDIF

對于SQL題的答案,本系統設計為要求學生填寫在題板中設置好的編輯框中,在編輯框的InteractiveChange事件中加入如下代碼:

UPDATE答題卡 set sql1=this.value

2.2.6 答案的提交

無紙化考試的關鍵之一是如何把學生所做的答案準確無誤地提交。本系統設計了兩種交卷方法:第一種是手動交卷,在考試時間截止之前,點擊答題板上的“交卷”按鈕,經過學生確認以后,學生端即可把考生目錄中的所有文件提交到服務器上。使用的命令為:

COPY file *.* to \\sever\VF收卷\考生目錄

第二種交卷方法是系統自動交卷,配合Timer控件的倒計時,在考試時間只剩5分鐘的時候提醒考生一次。時間耗完,使用上述命令強制交卷。

2.3 改卷程序

如何對學生提交上來的答案進行計算機自動改卷,是無紙化考試另外一個關鍵。本系統改卷程序的功能主要包括標準答案的輸入、批改試卷和成績輸出[4]。

2.3.1 標準答案的輸入

為一個表單,上面放置一個表格控件,向表格控件添加如下內容:試題套數(C型,2),數個選擇題答案(C型,1),數個SQL題答案(memo)。改卷程序依據這些數據對學生的選擇題和SQL題進行批改,判分。

2.3.2 試卷的批改

有3種題型,需要3種改卷方法。

第一種,選擇題的批改。只需要把考生答題卡表中的選擇題答案分別和標準表中相應試題的選擇題答案進行比較,相同說明考生做對。

第二種,對實際操作題的批改。雖然實際操作題也為客觀題,但實際考試中涉及多種操作,多種操作產生多種格式的文件。這給批改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本系統采取的辦法是先建立一個文件夾,文件夾中放入標準的實際操作產生的各種文件,把考生的文件夾中的文件和標準文件夾中的文件進行比較,相同說明正確。

對于文件的比較,在VFP中,表單文件、項目文件、報表文件、數據庫文件等都可以把它們當作VFP數據表的形式打開,打開之后,用比較表內容的方法比較即可。

第三種,SQL題的批改。SQL題屬于主觀題,答案可以不唯一。這也是無紙化考試的一個難點。本系統對SQL進行批改的方法主要分3步[5]:

(1) 關鍵部分的檢查,比如查詢的字段名,某些查詢條件等。如果關鍵部分不正確,則該SQL語句肯定不正確,不加分。

(2) 第(1)步正確的情況下,判斷SQL語句是否有語法錯誤。判斷的方法是執行語句,能執行則說明無語法錯誤。此時需要用到VFP軟件中ON ERROR命令。此命令的功能是當程序發生錯誤時,執行指定的操作。

(3) 如果第(2)步正確,需要判斷執行的結果是否滿足要求。判斷的方法是,讓標準答案表中相應的SQL語句執行,查詢結果生成一個表。讓學生答題卡表中的SQL語句執行生成另外一個表。檢查這兩個生成的表內容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說明預判斷的SQL語句正確。

2.3.3 成績輸出

由程序生成的成績表為DBF格式,為了方便成績的查看,設置了導出為XLS格式的功能,相應的命令為:

Use成績表

COPY TO成績表TYPE XLS

3 驗 證

本系統用于筆者所在學院2009級1 023人和2010級1 012人的VFP課程期末考核。系統運行順利,減少了教師50%以上的工作量,節省了70%以上的批改試卷的時間;VFP成績公布后,無1名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提出異議;本系統配置簡單。使用結果驗證了本系統的正確性和實用性。

主要參考文獻

[1] 申杰,王文凡,等. 高?!禫isual Foxpro應用》課程考核改革的探索[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4):175-177.

[2] 李曉宇. 新時期高校無紙化考試系統應用的幾點思考[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8):36-37.

[3] 李健,陳劍英,等. 一種基于能力考核的無紙化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計算機與現代化,2011(11):158-161.

篇7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無紙化;WEB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01-0000-02

考察西方各國的情況,這些國家在普及計算機知識,全方位、多層次地培養各行各業計算機應用人員方面,尤其在開展全國范圍內、定期的各類計算機考試方面已經積累的大量寶貴經驗,為了適應和趕上國外計算機網絡考試技術的發展和規模,我國必須盡快實現國家經濟信息化,提高全社會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使我國的計算機應用與國際社會接軌的形勢的要求,在我國也已經設立或引進了各類計算機考試。為了適應科技和教育的發展,針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重在考察和測試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開發自主的基于WEB的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不僅祛除了傳統考試的諸多弊端,還可以通過改進考試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質量都,符合現代教育的需求。

一、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的總體設計目標

1.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應達到的目標

根據計算機基礎專業教學考試的實際需要,按照學院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現制定符合特點的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考試系統應實現以下目標:

(1)無紙化考試:考試結果均直接提交并存儲在服務器上,無需上交軟盤,考卷也是自動顯示在學生機器的屏幕上,無需卷紙。

(2)打字題優先:按照學院制定的要求先考打字題,學生只有先完成并通過打字題后才能繼續參加考試,否則將不能繼續考試。

(3)根據考試要求設計試題:可以通過添加適當的模塊實現打字題、WORD操作題、Excel操作題、PPT操作題、基本操作題、上網操作題等題型的考試。

(4)有效的監考:對正在考試的學生,系統將拒絕其他學生用相同的學號注冊進行考試,保證學生的唯一性;對己交卷的學生,系統將拒絕其再注冊進行考試,以保證考試的時效性;監考人員可在工作站機器進行監控、查詢學生的考試狀態等信息,以便監考人員查驗。

(5)定時交卷控制:考試時間結束時,系統自動將所有題目的答案存盤并上傳到服務器中,打字題的計時是單獨的。

(6)題庫維護:只需把題庫安裝到服務器上,對試題庫的維護只在服務器上操作即可,節省人力物力。

(7)自動評分:考試的答案全部存儲在服務器中,利用自動評分系統可快速地對所有的學生答案進行評分。

(8)組卷:采用隨機、順序等方法進行自動組卷,保證學生考試抽題的公平。

2.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實現的功能

根據上述考試系統應達到的目標,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可劃分三個功能:

(1)用戶登陸功能

(2)學生考試功能

(3)試題管理功能

系統功能結構圖如下:

系統功能結構圖

3.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模塊分析

根據系統建設目標和系統功能要求分析,可把系統劃分為多個功能模塊。這些模塊通過有機的組合,共同完成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的任務。這些模塊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用戶登陸模塊:此模塊主要功能是根據用戶權限的高低,進入不同的管理界面。用戶登錄方式很簡單,只需要輸入用戶名、密碼就可以提交。系統根據分配的權限高低,進入不同的管理界面。

(2)學生考試操作模塊:模塊主要功能包括打字題操作測試,WORD操作題測試,EXCEL操作題測試,PPT操作題測試,WINDOWS基礎操作題測試,網絡操作題測試,考試計時,自動評分并顯示成績,抽題,交卷功能。

(3)試題管理模塊:包括對題庫的管理,對考試題的管理,自動組卷,在線監考等功能

4.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的總體設計

根據系統目標、系統功能要求及對系統功能模塊的分析,結合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的實際要求,本系統采用三層B/S結構。即Browser/Web Server/DB Server,這是一種典型的三層網絡分布式應用程序框架,它是由B/S發展而來的,相比于B/S二層結構,其優點是便于系統的維護。

四、主要模塊研究方案與實驗測試

1.用戶登陸模塊

(1)學生用戶登陸功能:學生通過自己的學號進行登陸,由學號進行身份驗證,由于每個學生只有一個學號而且是唯一對應的,如果學生輸入的學號與服務器的信息對應則可以登陸進行考試,否則不允許登陸,需要重新輸入學號登陸。學生的登陸權限只能進入考試系統進行考試,沒有進入管理系統的權限。

(2)系統管理員登陸功能:系統管理員通過已經存在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陸,如果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正確,則進入到試題管理頁面,否則不能登陸,需要重新登陸。系統管理員具有用戶設置、題庫維護、考題設置、組卷等權限。

2.學生考試模塊

(1)打字題模塊:根據學院的要求學生登陸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后首先測試打字題模塊,共180個字符,考試時間為6分鐘,每分鐘平均打字在30個字符即可通過考試,以15分為滿分,學生達到14.5分至15分即可通過打字測試。如果學生的測試分數達不到上述要求,則不能進行下面的考試。

打字題操作界面如下:

(2)計時模塊:學生的考試時間為60分鐘,考試用計時器倒計時剩余5分鐘時提示學生保存并關閉打開的文檔。

(3)評分模塊:每做完一個項目的操作都可以進行評分操作。打字題的評分,測試學生錄入文字的個數,測試學生錄入文字的正確率,打字操作分數=“打字個數”*“打字的正確率”*5/60,其他操作題不做說明。

(4)抽題模塊:根據學生考試機器IP地址的不同,系統自動抽取不同試卷,使相鄰N位同學試卷各異,防止考試中的作弊行為。

3.試題管理模塊

(1)組卷模塊:組卷功能包括了系統自動組卷和教師根據管理員手動生成考試試卷兩種方法。組卷時可以選擇各種題形,并根據試題的難易程度,代號,分值進行操作。自動組卷是系統的難點,它是指根據組卷的策略,題庫中用優化算法智能組合試題生成試卷,教師審閱后可進行手工修改。指由教師手工組卷,最后經教師確定存入試卷庫。試卷庫試卷以密文形式保存;提供完善的試卷庫管理功能,可供教師瀏覽、修改、刪除、查詢等操作。

(2)試題維護模塊:可以對不同的題型和試題進行添加,修改,刪除操作。每個試題都有自己的編號,分值等屬性。

結束語

通過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的使用,使考試更加科學化、程序化、高效化、節約化,同時使考試更加客觀、公正、合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為因素對考試的影響,尤其對測試和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操作能力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奕軍.基于三層結構的網上動態考試系統設計與相關技術的分析,安徽機電學院學報2002年3月第17卷

[2]李劍波,汪永琳,李海明.計算機技術基礎課考試系統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6.34.(4):28-31.

篇8

關鍵詞:試題庫;自動組卷;隨機數

考試是考察教師教學成果和反映學生學習程度的主要手段。考試試卷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人才的選評和學校的教學質量。傳統的手工組卷是一種拼湊式的組卷方式,存在著不少的弊端,如試卷的編輯、整理工作繁瑣、組卷效率低;缺乏衡量和評價試卷難度和試卷質量的客觀標準;也存在自教自考,試題數量和試卷難度不合理的情況以及在試卷中容易出現錯、漏、缺現象。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不斷普及,改變了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式,也使教育觀念、教學模式、教育評價及考試模式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诰W絡的開放式試題庫通用平臺建設,可改革考試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用計算機代替傳統的人工組卷,規范組卷程序,使組卷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實現考試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1-4]。

一、理論力學試題庫的三層體系結構

理論力學試題庫以面向Intrnet環境下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B/S)結構的方式開發。該系統既可以在網絡環境下,以單服務器多客戶端的方式運行,實現多客戶端的并發訪問;也可以在單臺主機上運行。同時可以通過網站的后臺,進行數據的更新和維護。

理論力學試題庫系統的B/S體系結構,分為數據層、應用層和表現層三層。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的通信采用HTTP、FTP和TCP/IP三種模式。數據庫服務器主要包含圖形、圖像以及文字、報表和屬性數據庫等,采用SQL Server設計數據庫。應用服務器主要包括抽卷、答案、歷史、用戶管理等應用功能??蛻舳瞬捎糜蒝C++自主開發設計的客戶端瀏覽器(如圖1所示),也可以采用微軟的Explorer瀏覽器獲取表現層的功能。但是,Explorer瀏覽器沒有對題庫進行直接操作的菜單或工具條功能,對于試題庫的調用只能轉到功能菜單頁面,既不美觀,操作也較繁瑣[4-8]。

圖1是采用VC++自主開發設計的客戶端瀏覽器,可實現HTTP、FTP和TCP/IP通信。有方便快捷的用戶菜單和工具條實現對題庫的直接使用。圖1(a)中工具條中的各項功能也可通過調用圖1(b)中所示的各菜單的子菜單項實現,從而為題庫的操作提供了多種選擇,實現了高效、快捷、方便。

理論力學試題庫包含的主要題型有是非題、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計算題和簡答題六種題型,題量總計10027道,按題型組建6個數據表。知識點總計153個,各題的屬性信息包括章、節、圖、知識點等。

二、理論力學試題庫的功能模塊

試題庫的用戶權限有兩級:教師和管理員,各自具備的權限如圖2和圖3所示。

教師可輸入基本信息(身份證號、姓名等)和密碼注冊,待管理員審核通過后就可進行填單、抽卷、答案、歷史、打印和留言等操作。填單即輸入考試的班級、學期、科目等相關信息,通過點擊圖1(a)中的“填單”工具條,就會出現如圖4所示的填單頁面。填單后相關信息將存儲在數據庫中以備調用。

抽卷就是由系統隨機抽取試卷。通過點擊圖1(a)中的“抽卷”工具條,就會出現如圖5所示的試卷頁面。答案就是生成與最近抽卷相應的答案。通過點擊圖1(b)中的“答案”工具條,就會出現如圖6所示的試卷頁面。在填單時數據庫中存儲的試卷相關信息,會自動出現在試卷和答案的抬頭區域,如圖5和圖6所示。

歷史就是教師可查看歷年考試試卷和答案以及命題人的相關信息。通過點擊圖1(a)中的“歷史”工具條,就會出現如圖7所示的試卷頁面。也可通過點擊圖1(a)中的“登錄”工具條登錄,然后查看修改自己抽取的試卷和答案,并對其中不滿意的試題局部重新隨機抽取或指定抽取。同時按需要更改頁面布局、風格等。

最后通過點擊圖1(a)中的打印機工具條,就可打印輸出試卷和答案。同時可以對題庫存在的問題和試題及答案的錯誤給管理員留言。

管理員具有最高權限,可對教師、算法、試題、答案、歷史、數據等進行管理和維護。教師管理就是審核、修改、刪除和查詢檢索教師的基本信息以及重新設置教師的密碼;試題和答案維護可以對試題和答案進行查詢檢索、編輯、添加上傳、刪除和數據格式轉換等操作;歷史管理可以查詢檢索歷年試卷和答案,進行數據位置查詢、屬性查詢、數據關系查詢分析、空間疊置分析、緩沖區分析等;數據備份/恢復就是對整個數據庫隨時備份,以備發生故障或數據丟失時能及時恢復數據,以及題庫的轉換、導出、導入、處理過期數據等。

理論力學試題庫采用發射隨機數的智能隨機組卷方法,通過特定算法可保證在連續抽取的1000份試卷中任何兩套試卷試題的重復率低于10%。同時采用章、節、知識點劃分試題屬性。通過編制特殊程序可保證某章、節的知識點不會在不同題型中重復出現,從而實現了知識點的最大全面均勻覆蓋,提高了試卷的科學性、合理性。

試題庫的組卷方法有很多,隨機智能組卷知識是其中重要的一種。算法維護功能可用于組卷規則和算法的改進、升級和更新,從而使系統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

三、結 語

理論力學試題庫采用打包軟件制作了安裝卸載模塊,可方便地安裝和卸載。試題庫在通過了多年的使用和改進,組卷和評價體系日趨完善,便于教師查漏補缺,改善教學。較之以前的人工組卷大大改善了學習考核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張萍,王建忠,余壟,等.免疫網絡安全考試系統[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24(8):162-164.

[2] 楊永破.網絡智能試題庫系統建設研究[J].計算機科學,

2007,134(112):296-299.

[3] 楊昱咼,王紅艷.基于題庫自適應在線考試系統的分析

與設計[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8,30(4):157-160.

[4] 洪贊云.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設計方法[J].中國成人

教育,2004,(10):71-72.

[5] 蘇艷艷.把課件做成CHM幫助文件風格[J].教育與職業,

2004,(27):52-53.

[6] 范開元,米西峰.基于Web的網絡多媒體CAI課件開發和

設計探究[J].教育與職業,2009,(15):160-162.

[7] 袁建洲,尹矗等.JavaScript編程寶典[M].北京:電子

工業出版社,2006.

篇9

【關鍵詞】 高校 計算機 無紙化考試 現狀 對策

引言

由于高等院校的連年擴招,導致生源豐富,而《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高校的公共基礎課,參加考試的學生人數眾多,考務壓力十分巨大。因此,采用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系統將成為必然趨勢。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系統能夠對題項進行隨機編排,從而實現了“一人一卷”的考試模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考試違紀情況的發生。同時,機器自動閱卷也減輕了教師的考務壓力,極大了地提高了考務和閱評工作效率,避免了人為差錯。本文就當前我國高校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的實施現狀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提出了發展的對策。

1. 高校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的現狀

1.1考試操作問題

傳統考試時,考生可在試卷上根據自己的習慣對暫時沒有做的或有疑問的試題進行標記,而機考只能點選答案。由于部分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系統不夠完善,就造成了無紙化考試在現有狀態下只能是以選擇題、判斷題來作為試題使用,這樣會造成考核的局限性。

1.2多樣性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所使用的無紙化考試系統僅僅局限于計算機類、外語類科目的考核等等。學生針對不同考試系統的適應較為困難,作為系統管理員的后臺操作也較為繁瑣。如果其他系統若能相對從操作上統一,這樣能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1.3考試界面問題

無紙化考試系統的考試界面,最常見的專用考試交互界面,以及基于網絡瀏覽器的考試界面。體現除了的問題是在在色調上讓考試產生壓抑感。如果能用在色彩搭配、界面特效方面做一些改進,如界面設計的更為時尚等,讓考試界面不但簡潔、明了,還清新、亮麗。當考生面對屏幕是,能產生愉悅心情,以輕松的心情投入考試,效果會更好。文字的顯示在界面設置里更為重要,如果文字顯示過小會造成學生考試的困難,這樣在限時的條件下,參加無紙化考試學生的成績就會有一定影響了。

2. 促進高校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發展的對策

2.1提升硬件基礎

進行無紙化考試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硬件基礎,如:能夠處理大規模的并發訪問和自動批卷的服務器,暢通的網絡和充足的客戶機和標準的考試場所等。在物質基礎的需求上,無紙化考試要遠遠高于傳統的筆試考試。

2.2加強人員培訓

由于無紙化考試與傳統的考試方式在答題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方面有一定的差別,這就要求考試的主體要有初步的電腦操作能力。此外還要有專業的軟、硬件維護人員與專業教師通力合作,在做好日常題庫和考試環境的維護工作的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各種應急措施與預案,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2.3防止考生作弊

考生登錄時應采用身份驗證方式,必須輸入正確的準考證號及姓名方可進行考試。系統從用戶提供的本場考試的N試卷中,隨機為每一位考生分配一份試卷,減小相鄰位置考生試卷相同的機率。即使相鄰位置的考生分配到同一份試卷,那么這兩位考生試卷的試題順序經過系統隨機排列的,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考生抄襲。可以采用分段考試,考生回答選擇、判斷、填空這些常規題時,考試系統屏蔽了操作系統的部分功能鍵,如:Alt+Tab和Ctrl+Alt+Delete等。當回答完常規題后,方可回答操作題,以防考生切換到操作系統中查找答案??忌驒C器故障需換機考試,則由考點管理員授權后方可換機登錄繼續考試,以防學生在考試過程中互換考號登錄代考。

3. 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系統的主要功能

3.1用戶管理

用戶組織采用無限層次的樹形結構,對用戶集中分類管理,用戶可以任意增加組織管理節點,同時授權該節點培訓管理員可在所屬管轄范圍內管理、組織考試。部門之間可以整個自由移動。不僅支持人員單獨錄入,同時EXCLE批量導入人員信息。

3.2權限管理

管理員可以根據實際管理需要來定義角色和權限,由此分配對題庫、題型、資源、試卷等考試模塊的操作權限。

3.3題庫管理

題庫采用無限層次設計,各類題庫分級方式允許用戶自定義題庫名稱。實現題庫的分類、建立、批量導入/導出等題庫分類管理功能。

3.4題型管理

系統提供填空類型、單選類型、多選類型、判斷類型、問答類型、論述類型六個基本題型的基礎上,增加了連線類型、操作類型兩種題型。同時試題題干、選項、答案全面支持圖片、音視頻文件。

3.5資源管理

系統為每個題庫單獨提供題庫資源管理,包括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任何文件,便于用戶分類管理各類資源。解決用戶在導入導出題庫時無法導入其對應媒體文件。支持Excel導入題庫,通過Excel導入功能,實現大量題庫的快速建立。

3.6試卷管理

無紙化考試系統支持同時連接多個題庫,支持Access或SQL格式題庫。用戶可以隨時進行添加、修改、刪除自己的試題,試題內容支持圖文混排,試題可按知識點分類,方便管理、查找。用戶也可將題庫中的試題導出到記事本、Word、Excel,以及系統特定的題庫格式,方便其它教師檢查、交流。同樣,用戶也可將Word、Excel以及題庫中的試題進行導入。

3.7考試管理

針對考試要求比較嚴格,可以設定參考范圍、答卷時間、答題信息、考試次數等。同時系統采用頁面動態緩存技術、COM+組件和手工保存模式保證考試的順利進行。

3.8監控管理

實時監控每一個考試生的考試狀態,可以強制考生暫停、提交當前考試行為。并且系統屏蔽了操作系統下切換窗口的功能鍵(ALT+TAB),防止在本機抄襲的可能。

3.9統計分析

系統可以提供個人成績、知識點、正確率等各項指標統計分析。提供基于WEB的圖形統計報表,在IE瀏覽器即可表現各種圖形,擺脫原來只有C/S才可以實現的功能。

3.10安全管理

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系統可以防止來自Internet的非法入侵,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數據泄露、被惡意破壞的可能性;其次系統對考試各個環節的信息均使用訪問密碼和標準成熟的加密算法進行高強度加密,這樣數據的安全性就有了更好的保障。系統充分考慮各種網絡環境下的各種異常的容錯處理,如各個環節的計算機死機、掉線的狀態恢復,大數據的斷點續傳,應考終端的斷電續考等等,使考試能夠順利進行。

總結語

總而言之,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系統能夠有效的解決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試卷管理混亂、學員在臨考前盲目猜題、押題、考試過程中作弊、批改不方便、效率不高等問題,無紙化考試系統能夠實現試卷管理、自動閱卷、試題庫更新、隨機生成試卷、學生成績管理等功能,并能查看學員試卷進行試卷分析實現了"考試標準統一、評卷標準統一、題量統一、考時統一",使學生考試形式更加多元化,有力促進了高校全面展開信息化教學,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辦公的自動化程度。不僅節約了資源和時間,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推動了高校學生考試管理工作走向規范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喬劍濤.無紙化考試的應用現狀及前景分析[J].價值工程.2011.10.

篇10

關鍵詞:考試系統;計算機應用基礎;office操作題;VBA;自動評卷

中圖分類號:TP311.52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眾多學校的基礎必修課程,修讀的學生人數眾多,該課程除了要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更需要考查其操作能力?,F有較多科目的在線考試系統,以客觀題居多,主要包括題目和幾個備選答案,題目較好增加修改,評分也較容易。個別能實現操作題的考試系統也是需要事先在系統里固定好題目,再為每道題目編寫好評分代碼,才能實現操作題的評分功能。使得題庫中試題增加困難,內容難以修改,不能真正實現考試系統的全智能化。本文主要基于VBA編程語言的使用,對操作題的題庫管理進行了精心設計,實現了《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中的OFFICE操作題的自主出題和自動評分。

1 VBA的介紹

VBA是嵌于Office軟件的標準宏語言,它是一種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將Microsoft Office中的每一個應用程序都作為一個對象[1]。每個對象都有相應的屬性值,屬性是對象的一種特性或該對象行為的一個方面。通過獲取對象的屬性值,可知當前文檔相關內容的設置狀態[2]。例如:在Word軟件中,獲取第2段的段落的對齊方式的VBA屬性值如下:ActiveDocument.Paragraphs(2).Alignment=wdAlignParagraphLeft通過對獲取的屬性值進行判斷,是實現自主出題和自動評分的基礎和方法。因Office軟件的功能非常強大,需要考核的操作內容也較多,有很多的對象和子對象,每個對象又有眾多屬性,對所有對象的全部屬性值進行獲取判斷是難以實現也是沒有必要的。為了使整個系統更為高效,更有針對性地獲取相關對象的特定屬性值,對常用的對象和屬性進行了分類分層的劃分,還進行了編碼設計,方便在數據庫存儲相關信息。例如,對WORD的常用操作的詳細分析,將操作歸納成表1所示的類別,并列明每個類別包括的具體操作點,同時給操作類別和操作點編號。對常用的對象和屬性進行了分類分層的劃分,使得自主出題和生成答案更為高效。

2 Office操作題的出題管理及生成答案

2.1 Office操作題的試題添加。為了方便實現Office操作題的自主出題和自動評分,在設計題庫的試題增加時,將題目按不同的操作要求分點進行錄入,為每個操作要求選擇好操作類型、操作要求、操作位置等。

Office操作類題的管理界面中提供試題添加、刪除、修改功能,圖1為Word操作題的管理界面,Excel、PowerPoint操作題管理界面與其相類似。

試題管理界面主要包括:(1)題號;(2)標題;(3)難度;(4)總分;(5)操作要求;(6)原始文檔、參考文檔、素材的上傳;(7)生成答案。

其中“操作要求”是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道題由多個操作要求組成,操作要求具體包括:(1)操作要求描述;(2)操作類型選定;(3)操作點選定。選擇好操作類型后,其對應的操作點就會出現供出題者選擇項。操作類別和操作點內容是根據考核操作點的相似性及VBA對象的層次關系事先設定好的,如表1所示;(4)操作位置選定。因試題答案生成和評分主要使用相同對象屬性比對的方法,文檔中不同位置涉及到的對象和屬性也不同,在題目添加時選下操作位置,可更好地定位。如word試題包括:標題、段落、頁眉頁腳、文尾、全文、其他位置。如為其他位置,則需進一步指明;(5)分值。如每個操作的分值累加起來大于題目的總分值,會給出錯誤提示。

2.2 “生成答案”功能?!吧纱鸢浮笔菍崿F出題和評分全智能化的關鍵,也是本系統的創新之處。它是將出題者上傳的“原始文檔”和“參考文檔”的相關對象的特定屬性值進行對比,將不同的屬性值作為答案存入數據庫中。因文檔中涉及的對象和屬性眾多,故比對的對象只局限于添加試題時操作要求所設定的操作位置、操作點所涉及的對象,對這些對象的相關多個屬性值進行比較,找出兩者的不同作為答案,并存入數據庫中。這樣就可以不需為每道題單獨編寫評分代碼,使用戶可以隨意對試題進行增加修改等操作,實現自主出題智能化。

下面以一個Word操作要求為例描述“生成答案”的過程。操作要求:請將標題的文字設為隸書二號加粗。操作類型:字體設置。操作點:字體、字形、字號。位置:標題。“生成答案”步驟如下:(1)查詢數據庫中的“Word對象參照表”,得到“0101(字體、字形、字號)”操作點對應的對象對Font,其對應的屬性為Name、Size、Bold、Italic四個;(2)循環獲取參考文檔和原始文檔“標題”位置對象Font各屬性的值后進行對比,如果相等,則對比下一個屬性的值。如果不相等,則表示此處有更改,將參考文檔的對應的屬性值存入試題庫作為答案。屬性值的個數為循環的次數。對于本操作要求,則循環對比標題Font對象Name、Size、Bold、Italic四個屬性的值,可得到Name、Size、Bold三個屬性不同,則將這三個屬性值及其相對應的對象、屬性存入數據庫中作為答案。Italic屬性值相同,可忽略。

3 Office操作題的自動閱卷評分

Office操作題的自動閱卷評分方法與“生成答案”的方法相似,只是由參考文檔和原始文檔的屬性對比變成了答卷文檔與數據庫中答案數據的對比,相同則得分。使得閱卷評分速度快,效率高。

4 結束語

本文基于VBA編程語言,根據OFFICE操作題的考核特點,對其常用的對象和屬性進行了分類分層管理,并創新性地設計了“生成答案”功能,成功實現了OFFICE操作題的自主出題和自動評分功能。不足之處是Office操作題的試題錄入較為繁瑣,每個操作要求考核的內容較為單一。

參考文獻:

[1]唐學軍.VBA的OFFICE操作題自動批閱技術的實現[J].軟件,2014(35):43-44.

[2]王亞利,李井竹.基于VBA的Office操作題自動閱卷技術的研究與實現[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8):5-7.

作者簡介:梁慧娜(1977.12-),女,實驗師中級,工程碩士,研究方向:實訓室建設、智能算法、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