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氣發展方向范文
時間:2024-04-08 17:11: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市燃氣發展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eople of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fuel gas in our daily lif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gas business also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e fuel gas management to put forward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e fuel gas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constantly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develop unique to new ways of ga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ere 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uel gas management discussed, and according to the fuel gas management work i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faced
Key words the city; The fuel gas management; Positioning; thinking
中圖分類號:F29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當今社會,燃氣行業發展飛快,燃氣管理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和革新。日趨激烈競爭態勢和激烈的競爭環境,都對燃氣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而燃氣企業無論是因為外在的壓力,亦或是出于企業內部本身期望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燃氣管理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城市燃氣管理工作的定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1、城市燃氣管理的定位
當今社會燃氣行業作為一個不可或缺的新領域,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燃氣行業必須要面對其身份的轉變,既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它已經不僅僅只是貼著“國有”標簽的大型企業,而是在市場機制下成為了一個監督者和管理者;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舊的管理模式和觀念已經無法跟上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要求燃氣行業掌握并運用各種不同的管理方式來進行宏觀調控的管理機制;燃氣行業已經成為一個全國范圍內的經濟體系,僅對國有企業旗下的燃氣企業管理的管理方式是無法滿足市場機制的需求的,要求對整個燃氣行業進行統一而規范的管理。而在各個大城市里,企業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定位好各自的位置,平衡好企業、政府以及市場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政企要分開,在城市燃氣管理中政府行政部門只是扮演著一個協調者的角色,行政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推動燃氣事業的穩步發展,企業才是城市燃氣管理中的主體,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發揮主導作用。同時,燃氣企業還要不斷的總結燃氣管理的經驗,探索新的適合于自身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以應對新環境下的激烈競爭和挑戰。
2、燃氣管理的工作思考
我國的燃氣行業在在蓬勃的發展中,在未來的幾十年里,燃氣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須品,燃氣行業也將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燃氣事業面臨著新的發展環境,這是個難得的發展機會,同時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隨著我國燃氣事業的不斷發展,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浪潮中,燃氣行業市場化的進程加快,激烈的競爭環境和如狼似虎的競爭對手都對燃氣行業管理方式發起了沖擊。目前,我國的城市管理體制改革頗具成效,燃氣行業管理也進入到了信息化管理的階段。
綜合上述原因,城市燃氣管理工作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①燃氣管理工作的思路;②燃氣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
2.1燃氣管理工作的思路
⑴維護市場秩序。維護市場秩序就是以市場經濟體制為前提的的情況下,改變燃氣以往的經營模式,既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獨家壟斷模式,以市場經濟作為主導,逐步實現以市場為中心,秉著既開放又要求規范的原則,推動燃氣行業的市場化進程。在保證各方利益的基礎上,調整并規范政府、燃氣公司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有效的維護市場秩序。因此,燃氣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要以市場為中心發揮政府的作用,主要起到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鼓勵競爭,引進競爭機制,有效的提高行業之間的競爭意識,以宏觀調控的管理方式,逐漸培育燃氣市場。②本著既要開放又要規范的原則,規范市場,完善法規,以此使企業的行為規范化,維護市場秩序。③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的作用,平衡調控,穩定市場。
⑵依法行政,規范管理。就是政府用法律法規來規范市場上的行為,通過法律手段清除掉采用不正當競爭手段的企業,保護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使其逐漸的規范化和法制化,形成適應市場規律的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燃氣行業健康、快速、穩步的發展。
⑶確保安全供應。燃氣行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燃氣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點,因此就存在著諸多的安全問題和隱患,從事該行業本身就存在危險。因此,在燃氣管理過程中,要把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問題放在首位,制定能夠保障人身安全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確保安全供應,加強行業管理。城市燃氣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燃氣安全工作也就成為了城市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問題絕對是燃氣管理的中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可以借鑒西方的管理經驗,引進西方先進的設備,燃氣行業本身也要積極探索關于城市燃氣安全供應的新方法和措施,與經濟、行政手段相結合,建立安全可靠的城市燃氣管理機制。
⑷抓好管理。
燃氣行業的管理工作要著重注意以下的問題:燃氣企業的管理,主要針對的是企業職工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燃氣行業的管理采用以總體規范化管理為中心,局部各區縣的重點管理相結合的措施。把燃氣安全與服務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時不能忽視對中小燃氣企業的管理;燃氣行業自身的管理上,要把進行基礎性的管理工作作為重點來抓,爭取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事務中探尋出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2.2、燃氣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和增強信息技術的實力成為全球的各個知名企業的首要任務,希望借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面對這種局面,我國燃氣企業也必須加緊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增強信息化技術的實力。信息化適應了當今時代的發展,也滿足了燃氣企業的現代化建設和管理的需要。在燃氣信息化過程的管理中,要對公司日常各項內容進行管理,對人、物等方面進行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我們要從整個管理系統為出發,實時監控天然氣輸配過程,確保用氣計劃、天然氣的儲配等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應對突發事件時,能及時提供相應的參考決策,確保安全高效生產;燃氣公司在用戶管理上,要盡可能做到方便用戶,針對不同的用戶需要提供與之相對應的的服務形式,如互聯網遠程服務、語音服務、電話服務等,使用戶與燃氣公司之間的溝通做到及時有效。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在燃氣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有計劃的培養人才,為燃氣行業培養高精尖的人才隊伍。為保證系統的日常正常運行,燃氣企業內部必須有系統維護的能力,這就要求建立自身的系統維護力量,這是不可忽視的問題。系統維護應當能夠完成系統硬件、軟件和網絡平臺的日常維護,處理一般的系統故障、系統參數設置、數據庫的維護和備份、用戶權限分配、在應用層面上對軟件功能和界面進行調整修改等。同時,還要注重企業員工自身素質的提高,掌握新型管理工具,這將成為推動一個企業走向現代化和成熟的有力基石。
3、結語
燃氣行業首先要做好對自身的定位問題,要明確在未來的日子里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路線問題。燃氣行業管理的工作中,政府和企業要明確自身的定位,這樣才能有利于燃氣行業快速健康發。企業在未來的燃氣行業占有主導地位,畢竟我們要面臨國外同行業的競爭壓力,只有國內企業在燃氣行業中發展壯大,才能具有和國外的公司競爭的資本之地,在今后的競爭中爭得先機。燃氣行業發展的另一個基石就是燃氣信息化,燃氣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堅持和不斷完善。我們要本著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之上實施重點突破,燃氣行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健康穩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遠剛,劉曉,程丹.城市燃氣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J].煤氣與力,2006.(26)
[2]王玉,郭杰.企業信息化項目管理的關鍵[J].現代企業,2005.(2)
篇2
關鍵詞:水平定向鉆;非開挖技術;管線
能源問題是世界各個國家都面臨的主要社會發展因素和制約問題,更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關鍵性戰略問題。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燃氣儲運是保證人們生活健康良好發展的前提,更是國家當前和長遠經濟發展和社會功能和資源問題協調統一發展的基礎前提和關鍵性措施。能源發展和改革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更是國內外經濟技術開發和綜合利用的結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經濟、安全應用奠定了堅持的基礎依據。隨著西氣東輸工程的逐步完善,燃氣問題已經逐步得到解決,燃氣開采和油品市場的開放,逐步成為企業家和國家投資的重點形式,也是一項長期施工和管理分析的主要方式和管理應用方法。
一、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概況
1、水平定向鉆進技術原理
在當前的社會中,水平定向技術已成為當前燃氣管道施工應用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安裝于地表的鉆孔設備進行綜合分析,以相對于地面較小的入射角鉆入地層形成先導孔,然后利用導孔設計直徑所需要的大小方式來鋪設管道或者排線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具體需要來利用它的跟蹤和指導作用。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益的完善和保證。管道水平定向鉆進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是利用四種不需要通過傳統開挖方式進行管道的排線和施工,是使用機械進行鉆掘、排土及清渣,最終實現在管道施工過程中的倒置率直和管道的埋設。是一種現代化的地下施工技術和工藝。這種施工技術的運用首先需要導航儀引導鉆頭和鉆桿去穿越地層,更是采用在鉆進當中的鉆進方向嚴格管理,確保鉆孔方向能夠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分析。管道水平定向鉆進技術的鋪管技術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通過采用水射流和切削式的成孔方式進行施工,并且能用接頭附近的電磁信號方式來控制方向,運用這種方法可以鋪設各種管徑不大于1m的管線,當時其在管道鋪設的過程中長度較長,而且控制方式和管道鋪設質量要求日益精確,即使在城市地下管網錯綜復雜的地區,也可以在施工的時候保證針對其他地區的影響較低,成為影響施工技術領域的關鍵因素,當然,由于水平定向鉆進技術在我國的起步較晚,且在施工的時候各種技術措施和技術方法的不成熟,比起世界各個先進國家來說無論是在研究方式和施工工藝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和差別,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進行良好控制與完善的管理是當前施工的主要重點形式。
2、水半定向鉆進技術的優勢
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施工占地面積比傳統開挖式小,對地面交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影響也比較小。而且使用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施工會隨意破壞地表,使地表的使用壽命更長久,也不會破壞綠地,不污染周圍的環境,這些優勢決定了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更適合施工點在繁華的市區或者文物古跡保護區。最后,水平定向鉆進技術的施上精度也比較高、人力和財力損耗比傳統技術低,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水平定向鉆機系統簡介
水平定向鉆機由鉆機系統、動力系統、控向系統、泥漿系統、鉆具機輔助機具組成。
鉆機系統:用來完成鉆進和回拖過程??梢愿淖冝D盤轉向和輸出轉速及扭矩大小,以便于不問作業的不同要求。動力系統:可以為鉆機系統提供鉆機動力??叵蛳到y:它是引導鉆頭正確鉆進的方向性工具。泥漿系統:泥漿系統町以為鉆機系統提供合適的泥漿。鉆具及輔助機具:是鉆機鉆進中鉆孔和擴孔時所使用的各種機具。
二、燃氣管道中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l、燃氣管道中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施工前的準備
地下三有管線的勘測施工之前必須要先確定地下是否有管線以及管線的位置。并且依此設計出合理的施工鉆孔軌跡。注意鋪管材料的選擇鋪管材料的物理性能應從質量密度、抗拉強度等方面來選擇。燃氣管道采用三層PE結構外覆蓋層和傘線涂層采用加強級防腐,焊口采用熱縮套進行補口。
2、燃氣管道中水平定向鉆進技術的施工裝備
鉆機鉆機應該根據工作位置的不同分為坑內始鉆式和地表始鉆式。水平定向鉆機水平定向鉆機的豐要技術指標足鉆機的最大扭矩、軸向最大回拖力。水平定向鉆機有大中小型機之分,這需要視工程對象來選擇。施工設計參數這一過程需要注意鉆近角和曲率半徑的確定和施工地覆蓋層的厚度。地質調查地質調查豐要是包括探孔數量和探孔深度。探孔數量是依據地質狀況是否單一來確定的。
3、燃氣管道中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施工的關鍵技術
水平定向鉆進軌跡設計水平定向鉆進軌跡設計是施工中成敗的關鍵環節,是施工過程中具體操作的理論指導。導向孔軌跡導向孔軌跡設計必須要考慮到地下管線、地質狀態、水文狀態、地表環境、鋪設物材質、穿越物深度以及長度等因素。
三、燃氣管道中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應用的常見問題及方法
l、水平定向鉆進機器日前的發展方向一直朝著高性能、大功率的方向發展,體積普遍較大。解決方法是:根據施工地點和具體要求來選擇靈活的鉆機尺寸。
2、在水平定向鉆進施工過程中,因為地下地質的條件復雜,回拖管道時燃氣管道表面很容易劃傷。解決方法:將導向孔直徑擴大于管道外徑一倍以上,可有效避免孔壁對燃氣管道的表面劃傷??偠灾?,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燃氣管道建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傮w看來,我國水平定向鉆進技術的市場發展前景還是十分廣闊的。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是一項技術先進、實用性強、效益好的施工技術,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管道建設中不得不挖開地表或公路的現象。不過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水平定向鉆進技術的應用是不甚成熟的,我國需加大對水平定向鉆進技術在各個領域的研究力度,認真總結各例施工經驗,同時積極引進西方國家的先進理論和技術,使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更好的為我國城市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篇3
關于北京市“十一五”供熱專項規劃的幾點意見
十年以來,北京市供熱專項規劃的缺失和供熱政策的不科學、不合理及多變,給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已造成并將持續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從規劃方面來看,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供熱專項的區域控規就比較好,前瞻地、實際地解決了北京快速發展總體布局和構架。
對公示的“十一五”時期專項供熱規劃,從總體上來說,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都是可以肯定的。北京市終于有了一個專項供熱規劃,輔之于多個管理機構的調整,一個統籌考慮,規劃,建設,改造,管理四統一的供熱發展局面有望在不長的時期內逐步完成。下面提出幾點意見,供參考。
一、關于城市熱力網作為發展工作重點的質疑
擁有全國最大的城市供熱管網算做“成就”值得商榷。北京城市供熱網不僅是全國最大的,而且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供熱不宜遠距離輸送,已成共識。北京市熱網早已大大超過公認的經濟輸送半徑。如果從政治角度考慮不得不這樣做,那么涉及對環保、經濟、合理、壟斷經營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則應嚴格限定它的遠端發展。北京城市熱網的發展,主要應充分挖掘原有熱網干線的供熱潛力,加密和改造管網,提高熱網干線的負荷密度。比起先進地區,北京熱網干線負荷密度還有3倍左右的潛力。這已經是極大的浪費,再無限制地發展,簡直是犯罪。
二、
關于新增燃氣熱電廠的商榷意見
燃氣熱電廠新增熱源的入網,存在明顯的經濟黑洞,把它作為“十一五”供熱發展重點應該慎重。燃氣熱電廠用作發電,肯定沒有坑口電站的經濟性好;用作供熱,更不如貼近用戶的燃氣鍋爐供熱。其污染排放還大大高于僅為解決供熱而增加的排放量,這是得不償失的。已在建的草橋燃氣熱電廠一兩年內即可充分暴露存在的經濟性問題,反面的樣板有一個已能充分說明,北京地區在現行能源價格體系條件下,燃氣熱電廠的發展將使政府和社會付出慘重的經濟代價。
三、
發展燃氣供熱,應量力而行,留有規劃余地
積極發展燃氣供熱是方向,但是考慮到燃氣供源、量的不確定性和城市供熱使用的峰值特性,應留有足夠的規劃裕量,以避免出現2004年冬季燃氣緊缺的困境。
四、
嚴格限定“積極發展燃氣供熱區域”,適當擴大清潔燃煤集中供熱區
氣源的發展,完全有可能跟不上需求的發展。加之國際上能源市場的突變因素,未雨綢繆,在宏觀戰略和發展控制上應明確樹立北京市發改委在2010年規劃中提出的“煤在全市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短期難以改變”的定識,嚴格限定“積極發展燃氣供熱的區域”。
不僅在遠郊,可以考慮在四環以外的邊緣集團集中住宅區采用清潔燃煤集中供熱;地處北京市下風頭的通州、大興地區也應該規劃清潔煤為主的集中供熱。
五、關于“在低密度住宅區可以適當發展燃氣分戶采暖”
燃氣分戶采暖即使在低密度的住宅區也同樣存在嚴重的低空污染、安全隱患、可靠性差、能耗高、經濟性差等弊病,建議除了別墅區以外,嚴格控制在住宅區使用燃氣分戶采暖的供熱模式。
六、城市供熱市場化是城市供熱健康發展的關鍵轉貼于
城市供熱市場化嚴重滯后,導致國家財政投資、補貼負擔越來越重,經濟效益越來越差,服務質量低、能耗居高不下。大量事實證明,北京市供熱投資和供熱能耗都存在著30%的節省空間,分布于政策、體制、管理、技術四個層面。推進市場化進程,即可減掉政府財政重負,又可超額完成節能“10% ”目標。建議在供熱專項規劃中加強市場化引導推動的措施和力度。
七、供熱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多年來沒有一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供熱專項控規,穩定的城市供熱能源政策和統籌管理機構,政出多門,供熱安全,環保,節能,經濟幾個主要因素宏觀掌控、把握出了問題,沒有搞清楚哪個是第一位的問題,導致“百花齊放”浪費了寶貴的社會資源,給以后供熱市場的發展和整合也留下了很大的障礙和阻力。政府涉及供熱的市發改委、市政管委、市規劃局、市環保局如何統籌協調管理及各自職責的科學合理界定,對于城市供熱健康有序發展是個第一位的問題。
市熱力集團出于企業利益的考慮,深度影響了市供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教訓的代價至今在政府管理層面沒有一個清醒地認識。
篇4
政府要加強對市政工程編制工作的重視,根據市政工程規劃編制工作的具體內容和要點,出臺并落實統一的市政工程規劃編制辦法,加強市政工程規劃編制工作的法定性,并監督各個單位予以落實和執行,使市政工程規劃能夠得到徹底的貫徹和實施。同時,政府應監督有關部門編制市政工程規劃的基本體系,并且制定一套規劃編制工作的技術要求和成果規范,從而幫助上級領導部門對市政工程規劃編制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并保障規劃編制工作能夠按照一定的標準順利進行,使城市愈加規范、和諧,實現多元化、綜合發展的基本目標。
2.加強對市政工程規劃編制工作的動態管理
市政工程規劃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既是對城市未來發展的引導和控制,也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綜合性規劃。因此,市政工程規劃編制工作不能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應該在對城市深入、細致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并對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在市政工程規劃的過程中與城市發展動態緊密結合,隨時補充新的政策、新的技術,從而使市政工程規劃編制工作能夠切實得到落實與發展。
3.搭建全方位的溝通平臺
雖然市政工程規劃依賴于專業要求和行業發展要求,但是其發展方向與具體工作落實是與各個行業和部門相互連接的,不僅包括市政工程的設計單位、政府主管單位等,也包含著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如果能夠建立并完善溝通機制,搭建促進各方進行平等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就能夠有效促進市政工程規劃編制工作的科學發展,立足于城市的發展現狀,使城市規劃更加符合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杜絕各種市政工程的浪費現象,保障市政工程能夠在城市建設中發揮出重要的基礎保障功能。
4.加強對規劃編制工作內容的管理
對于市政工程規劃編制工作內容的管理,應在宏觀管理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符合城市具體情況的內容,以保障規劃編制工作的科學性。其中,應加入有關城市規劃的基礎資料調查,如自然條件、現行規劃、政策梳理、社會經濟等情況的調查,并且對一些重點工程如道路工程、給排水工程、燃氣工程等進行更為詳細、深入的分析和規劃,加大重點工程的規劃深度。對于規劃成果的展示,應以書面和電子文件兩種形式進行,對市政工程規劃的成果進行說明。
5.結語
篇5
燃氣熱水器發展較快,各品類都有自己的優勢。
衛浴市場包括熱水器和浴霸兩類產品,2016年前三季度市場規模達到443億元,占整體家電市場規模的7.3%,衛浴產品的增長速度為10.3%,相比整體家電市場保持較好的發展趨勢。市場規模最大的就是熱水器產品,總規模達2685萬臺,同比增長速度接近9%,銷售額增長速度更快。衛浴市場的美好前景吸引很多品牌進入,2016年1~9月份,電熱水器線上銷售的品牌為192個,其中新增品牌為64個,占比達33%。燃氣熱水器線上在銷品牌127個,新增品牌47個,占比達37%。很多相關品類的品牌都開始涉足燃氣熱水器行業。
從品類上看,燃氣熱水器在市場的占比以及規模超過了50%,同比去年的48%有所上升,與國內燃氣管道的鋪設,以及煤改電,煤改氣政策的關聯性很大。以前,很多地方不通天然氣,在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近幾年,天然氣管道的鋪設,具備了安裝的基礎,因此,近幾年,燃氣熱水器市場增長較快。市場發展有序,CR10集中度90%以上,燃氣熱水器產品在線上的市場集中度更是超過了線下,整體市場呈現有序的情況。從市場占有率來講,市場表現的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2017年,熱水器市場規模預計達到4033萬臺,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速度達到5%,電熱水器市場保持穩定的發展,市場規模達2247萬臺,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速度達2.9%。燃氣熱水器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速度,零售量將達1665萬臺,零售量同比增長達8.5%,零售額同比增長達11.8%,燃氣熱水器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放大。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份額在萎縮,因為太陽能熱水器在大城市安裝受限,樓頂面積也不夠,管路太長,舒適性差,安裝成本高,水的浪費較大。現在一些消費者每天都要洗澡,如果遇到天氣原因,還沒辦法使用。
空氣能熱水器是商用市場的主流,如酒店、學校、工廠和宿舍,集中供熱的地方一般都選擇空氣能熱水器。此外,空氣能熱水器不僅僅是供熱水,與空調的原理差不多,包括采暖,烘干,也都能做到。如北京的煤改電,因為空氣能熱水器在采暖和節能性上較好,因此具備一定的優勢。在北京煤改電的過程中,很多地方的用電環境都有所提升,再加上政府的補貼,鼓勵消費者裝空氣能熱水器。而大型的酒店電費較高,空氣能熱水器節能的優勢就很明顯。但在家用市場,占比較低。因為空氣能熱水器水箱很大,有外機,壓縮機,蒸發器等,成本較高。此外,因為都是100~200升的,在安裝上受限。雖然目前很多廠家推出了將水箱和主機集在一起的一體機,但相對來講,推廣難度較大。
電熱水器的發展方向是功率大型化,體積小型化。
熱水器產品與水電相關,未來產品發展會更多集中在安全方面,安全是消費者非常重視的一個因素。此外,據中怡康對消費者的調研發現,消費者購買電熱水器產品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產品尺寸,因為電熱水器的發展方向就是加熱速度越來越快,體積越來越小,從儲水式的發展也可以看出來,以前是做2KW、80L的,現在都在推速熱,以速熱式產品為主,以前是一組發熱管,現在是兩組,2KW變成了4KW,80L變成40L,最終的方向就是即開即熱,不需要等待。
即熱式行業是個細分的行業,細分的市場,市場容量并不是很大,不管參與的品牌有多少,市場仍然會受硬性條件的限制。不像凈水行業,參與的品牌多了,消費者接受度就會提高,行業就會發展起來。即熱式行業有發展的瓶頸,并不是做的品牌越多,做的人越多,行業就會無限制的擴大。就像飯店只有八桌的接待能力,結果來了十桌的人吃飯,就會出現有人吃不上。解決的方案就是去別的餐館吃,要么坐等其它人離開,這也是行業一些品牌退出的原因。但行業的蛋糕還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有些品牌在競爭和不斷洗禮中退出了行業,其實這樣反而使得行業的發展更為理性。
即熱式電熱水器市場的蛋糕基本是固定的,隨著硬件條件的改善,未來蛋糕也會進一步做得更大。近兩年,行業的增長開始放緩。在市場退潮時,行業中的質疑聲音也會多起來,再加上近兩年大的經濟環境不好,行業受到的沖擊還是客觀存在的。這也是行業發展正常的陣痛期。長遠來看,行業的發展會更理性,更健康。從目前看,即熱式行業只要凈下心來做市場,隨著硬件用電環境的改善,未來就會有較好的趨勢。
衛浴產品的發展要聚集用戶痛點,電熱水器的發展方向就是功率大型化,體積小型化,即熱式產品是方向,市場蛋糕也會越做越大。即熱式電熱水器在整體熱水器市場中占的份額較小,一些大品牌發展起來的速熱式產品,會帶動行業的發展。
不論什么能源,最終仍然會以電的形式展現。以前裝空調都需要增容,現在用電條件已經改善了很多。未來有可能裝三相電,因為發的電越來越多,硬件條件只要跟上,隨著發電技術的成熟,會促進即熱式熱水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做市場,把握趨勢很重要。以此來分析,雖然即熱式電熱水器市場近兩年有一定的萎縮,等到硬件條件完善后,電表、電線達到安裝的門檻,就可以解決行業發展受限的問題。
熱水器企業應該根據趨勢做好自身的產品拓展。
未來,熱水器企業會進一步多元化發展,即熱式電熱水器企業的品類多元化發展應該集中在熱水上,核心仍然該是快速加熱上,如奧特朗把即熱式、儲水式成了二合一的多模熱水器,既有即熱式的功能,也有速熱式的功能,屬于組合式電熱水器。還有電熱龍頭,也是即熱式熱水器的應用,與小廚寶合二為一,是一個集成的概念,解決水路太長,舒適性不好的問題。在即熱式范圍內做延伸,首先是在熱水器領域做布局,核心還是在快速加熱上。與此同時,以熱水產品為核心向外延伸也是方向,如燃氣熱水器和空氣能熱水器是品類上的延伸。
堅持很重要,但也不能坐等市場,奧特朗從快速電熱水器,到多模熱水器,再到電熱水龍頭,在產品的發展和堅持上有一定的創新。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辦法擴大自身的規模,迎合當下的市場需求,推出適合用戶的產品,在核心領域做適度的擴張,讓產品之間互相補充,打造出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又能發展得更加穩健。目前的市場是成熟、穩健的市場,在這樣的階段,即熱式電熱水器要發展好,應該重點抓產品,包括產品的功能以及創新的應用都要貼近消費者需求。
隨著熱水器市場有序化發展、品牌操作日益成熟、產品不斷升級,據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電熱新產品線上投入1201個新機型,線下新增1180個新機型,整個家用電熱水器市場處于激烈競爭狀態。
對2017年的熱水器產業來講,競爭將主要圍繞大中型企業之間展開,同樣市場競爭熱點也只會鎖定在少數品類上。在國家倡導房地產行業“去庫存化”的大背景下,以及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將會撬動熱水器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做好渠道布局,取得突破性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衛浴行業線上布局都不錯,大品牌對線上的跟進很快。一些大品牌雖然布局線上較晚,由于品牌的拉力,線上渠道發展較快。通常線下做得好的品牌,在做線上時,也是很好的優勢。電商的發展速度較快,如奧特朗在線上的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在線都有布局,在熱水器行業內做電商較早。奧特朗在渠道布局的面也比較廣,KA以前銷售的占比最高,近兩年,KA銷售占比有下降趨勢,而在建材和專賣店渠道的銷售占比也在提升。尤其是引進了即熱龍頭,更是重視建材市場。
篇6
前言
城市燃氣管網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擔負著輸送能量的工作,是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必要保障,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燃氣管網建設發展很快,各種管線縱橫交錯。這些管道埋設于地下,長期受到外部土壤和內部介質的強烈腐蝕而經常發生腐蝕泄漏事故,常常導致管道設備非計劃性檢修、更換和停產,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據資料統計,一個工業發達國家,每年由于金屬腐蝕的直接損失,就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4%。
陰極保護是指將被保護金屬(如煤氣管道)進行陰極極化,使電位負移到金屬表面陽極的平衡電位,消除其化學不均勻性所引起的腐蝕電池,使金屬免遭環境介質(如土壤)的腐蝕。即用輔助陽極或犧牲陽極材料的腐蝕來代替被保護管道、設備的腐蝕。從而達到延長被保護管道的使用壽命,提高其安全性和經濟性的目的。經實踐證明這是一項投資少,其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的技術。陰極保護技術發源于160多年前,70年代初陰極保護技術日趨完善,成為歐、美、日等國的(聯幫)法規標準。我國早期的部頒標準SYJ7-84就已規定油、氣管道必須采用陰極保護。從環境保護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SY/T系列規范均要求,對油、氣管道建設均須實施陰極保護。
概述
陰極保護分為外加電流保護和犧牲陽極保護兩種方式,目前昆明市煤氣輸配管網系統除在昆明焦化廠至昆明城區l號17.9KMφ630中壓主干管采用外加電流陰極保護外,二號主干管和其余城區管網均普遍采用犧牲陽極保護。因其施工方便,可靠性高,投資少。一般陰極保護系統投資只占管網總投資的3-5%。其在有效保護下,可延長管道使用壽命一倍以上。(陰極保護系統是指陰極保護設施:如外加電流保護站、犧牲陽極、絕緣法蘭、檢測樁和被保護對象——煤氣輸配管網。以及相應的檢測、管理軟件。)
2000年底統計,城市燃氣管網總長1113.82公里,城市燃氣用戶38萬戶,犧牲陽極總計1200多組,大口徑絕緣法蘭近4000套,調壓站252座,煤氣閥門567個,煤氣集水井4142口,城市燃氣管網設施總投資405461314.37元人民幣。目前已服役15年以上的埋地燃氣管網和設施已面臨著進入大修甚至部分更換的階段了。對我市燃氣管道的腐蝕原因進行深入調查和管網運行15年來陰極保護運行效果綜合評價,可以總結成功經驗,同時檢討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做好管網腐蝕工作,提前預測和防范事故隱患,盡量減少突發事故發生和經濟損失。
由于埋地燃氣管道遭受土壤腐蝕和其它干擾影響,據國內一些地區的地下管道使用壽命統計,低的3-5年,高的10多年,嚴重的幾個月就會使管道腐蝕損壞和發生泄漏事故。昆明城市燃氣管網工程自1982年開工建設以來就實施了陰極保護,投入運行至今,由于腐蝕穿孔泄漏造成的事故僅有二例。總結經驗,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環境調研、確定方案
自1982年昆明煤氣工程開工建設以來,煤氣管網不斷擴大,煤氣管網從1986投入運行至今已有15年,在1988年《昆明市煤氣管道腐蝕調查與陰極保護應用效果》報告中,曾邀請省外專家對煤氣管網陰極保護作過(首次)調查結論:
1、昆明市區土壤腐蝕性:中等、強腐蝕各占50%。因采樣淺,實際土壤腐蝕性比分析化驗值高。
2、采用陰極保護最大保護度為98%,平均保護度為59%。
3、采用陰極保護與未采用陰極保護管道平均失重,平均最大腐蝕深度、平均最大腐蝕速度之比分別為:1:2.76,1:2.52,1:2.49
4、采用陰極保護防腐技術可減緩管道腐蝕,延長管道壽命1.49—1.76倍,其經濟效益是顯著的。
昆明城市燃氣管網工程全面實施陰極保護,(當時)在國內城市燃氣管網中尚屬首次大規模應用,并取得成功。
根據對昆明市土壤腐蝕性和土壤電阻率等項的調查結果,從經濟性、管理和安全性考慮,我們采用在城郊主干管實施外加電流陰極保護,在城區中低壓管網和庭院小區實施鎂、鋅犧牲陽極聯合保護。
二、加強管網防腐、絕緣和陰極保護
昆明城區煤氣管網普遍采用瀝青玻璃布加強和特加強級防腐,其中也在昆明煙廠和龍泉路段試用了10多公里的聚乙烯膠帶防腐,由于環保等方面的要求,今年開始采用環氧煤瀝青防腐。按照規定在防腐管出廠前,均要求作電火花耐壓試驗。在現場施工中有要求對防腐層破損點和接口進行現場防腐和電火花檢查,對回填土的要求也有具體的規定。
為了確保管網的保護電位和避免交叉影響,我們首先將中低壓主干管和城區管網用絕緣法蘭分隔開,同時又將城區中低壓管網與小區和大庭院管網用絕緣法蘭實施分隔,城區中低壓管網也同時按四個片區分隔開。把調壓站、閥門井也同時采用絕緣法蘭隔離,兩端管道用電纜跨接“送電”。在城區燃氣入戶立管處全部采用φ57絕緣法蘭隔離。這樣做投資相對增加,但對保證管網陰極保護效果也是必要的。采用鎂、鋅犧牲陽極進行聯合保護,平均每l至2KM埋設一組,同時在各片區選擇10處埋設了“腐蝕樣片”,便于將來作對比分析。檢查樁的設置根據管理的需要和各區段電位的調控確定。
三、配合大修改造、有針對性的實施腐蝕控制
在煤氣管網投入運行初期,由于焦化廠出產的煤氣氣質凈化不好,腐蝕性雜質硫化氫含量過高,在2—4g/Nm3,經脫硫工段后,效果不佳,含量仍高達1.5g/Nm3。而城市煤氣質量標準規定H2S含量不能大于20mg/Nm3。另外氯化物、溶解氧、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雜質和水的含量過高,使管網冷凝液中吸收了大量的腐蝕性介質,必然對金屬產生腐蝕。特別是冷凝液在主干管和城區中低壓干管凝水器和坡度較低的管段聚集。[注:后期(1993年以后)由于煤氣氣質凈化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有關指標均接近或達到了部頒標準]
1989年3月,為配合昆明西站立交橋的建設,需要對煤氣中壓干管進行改造,我們借此機會對兩個中壓凝水器內壁和部份管段部位內壁進行了取樣分析和化驗。結果證明管道凝水器內壁的腐蝕最嚴重,集中在凝水器液相部位和焊縫處(其中如兩處凝水器內抽水管的腐蝕液相部位外壁最大腐蝕坑深達0.95—2.88mm/年)。兩處凝水器內液相側壁最大腐蝕坑深2.34—3.66mm,平均最大腐蝕坑深2.01—2.73lmm,平均最大腐蝕速率0.923—0.43lmm/年,兩處液相封頭最大腐蝕坑深1.6l—2.80mm,平均最大腐蝕坑深0.892—2.147mm,最大腐蝕速率0.635—1.095mm/年,氣相封頭部位最大腐蝕速率0.35l—0.356mm/年,液相側壁和封頭連接處焊縫部位平均最大腐蝕坑深2.12—5.34mm,最大腐蝕速率1.388—2.93
4mm/年。
為了解決凝水器內部的(液相部位環境)腐蝕問題,我們采用了小規格鎂陽極和鋅陽極安裝在凝水器內部實驗,陽極鋼芯一端焊接在凝水器測壁下部,兩端面作防腐處理,并在陽極底部作絕緣處理,用以替代凝水器內(電解)液體對內壁的腐蝕?,F已在φ219以上管段的凝水器中推廣應用,至今未發現因凝水器內壁腐蝕穿孔的事故。
四、防止貴昆電氣化機車雜電干擾,保障主干管安全運行
在昆明焦化制氣廠至昆明城區17.9Km的l號φ630中壓主干管上,我們采用了外加電流保護,保護度為98%。其中有一段約4km長與貴一昆電氣化鐵路橫穿和平行交叉,雜散電流干擾較強。
(貴昆電氣化鐵道建設方案于1981年通過國家級鑒定,先于煤氣管網建設,貴昆電氣化采用將llOKV經降壓至27.5KV(即鐵道上方接觸網上),供電方式采用BT單相單邊供電,該BT供電技術不先進,經鐵軌流入地中的雜散電流大(AT供電先進)。沿線建14個牽引變電所,其中在金馬村就有一處變電所。貴昆電氣化鐵道的負荷及牽引電流,初期是單機運行,牽引電流平均值300A,損失580A,今后是雙機運行,牽引電流將增加一倍,平均為600A,瞬時1000A。其機車牽引電流由牽引變電所架空接觸網機車鋼軌(和土壤)回流線牽引變電所。雖然按技術要求,鋼軌與枕木間采用絕緣,但流入地中的雜散電流為總牽引電流的50%,在短路的故障時更高。據國內有關部門報道,電氣化機車由于雜散電流泄漏對其它地下金屬設施干擾強、范圍大,在幾公里內均屬受干擾的范圍,在雜散電流和感應電的影響下,管道上感應電可達57V,對鋼管造成的腐蝕率為2mm/年,嚴重可達6mm/年,東北輸油局長輸管道松山段,曾遭受交流雜散電流腐蝕達5mm以上。造成油氣管道腐蝕穿孔的故事時有發生)。
經協商,鐵二院同意在金馬村向貴陽方向2400米至昆明站采取吸回裝置,可減少地中雜電90%,以減輕雜散電流對煤氣管道的影響,同時二院要求煤氣主干管采用接地排流措施。由于雜電干擾腐蝕速度遠大于土壤腐蝕速度,為避免這4KM煤氣主干管與貴一昆電氣化平行交叉段受雜電干擾腐蝕,當時我們在原17.9KM煤氣主干管已采用外加電流陰極保護的情況下,在與貴一昆電氣化鐵路平行交叉的煤氣主干管上增加了6組鎂陽極作為接地排流措施。
經多次檢測,并在1993年邀請福建三明無線電廠的專家一起對主干管雜電干擾影響進行現場測試,(從昆明往貴陽方向開行列車時,在沿鐵路附近干管上測得的交流電Vac=0.46—0.01V,Vac起動=0.59—5.70V,在干管與鐵軌交叉處外加電流保護站電測點測得的Vac=2.4V……)結果證明,采取吸回裝置和犧牲陽極排流措施后,雜散電流對主干管的影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證了煤氣主干管的安全。
五、運行保護效果和失效原因分析
從十多年的累計測試數據和近期的數據分析,運行保護效果如下:
1、1號17.9KMφ630主干管的平均保護率為98%;
2、2號18.5KMφ630主干管的平均保護率為87%左右;
3、城區一至四片區中低壓干管的平均保護率為80%左右,其中三片區一處,二片區四處未達到—0.85V保護電位;
4、城區一至二片區庭院、小區平均保護率為80%左右;
5、城區三片區庭院、小區平均保護率為70%左右;
6、城區四、五片區庭院小區平均保護率為68%左右,其中有2l處庭院末端電位在0.592V-0.823V;
7、(二環路以外及郊區)五、六、七、八片區中低壓干管平均保護率為65%左右;
失效原因分析:
1、由于一期工程和二期部分工程中對主干管和城區中低壓干管等的防腐層質量較為重視,生產維護管理也跟得上,特別是一期工程和二期部份工程中煤氣管道和犧牲陽極的施工單位均屬國有集團公司對工作質量把關較嚴,責任心較強。因此,一號主干管和一至四片區城區中低壓干管的保護效果都較好。
2、二期工程后半期和三期工程中由于犧牲陽極施工和監督相對脫離,而驗收時發現的問題又未能及時返工和處理,造成防腐層破損等原因導致的保護電位下降。如:陽光小區等大片區庭院。
3、由于管網和犧牲陽極投入運行已十多年,瀝青防腐層老化,陽極輸出電流不斷上升,保護電位呈下降趨勢,陽極消耗過大,從而使保護率逐漸下降。
4、由于城市改擴建、拆遷等原因導致的管網“短接”和防腐層破損漏電導致的保護電位下降。
5、由于維護管理人員少和現場施工監督不力,造成的犧牲陽極維護管理根不上管網建設速度,不能及時的維護犧牲陽極設施和更換陽極材料,也是導致保護電位下降的原因。
六、今后發展方向
1、加強管網管理維護力度,力爭實現信息化管理
綜上所述,我們將在已取得陰極保護有效應用經驗的基礎上,力爭克服問題和不足,采取措施從各方面抓緊工作。從保證管網安全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遠期效益來看,陰極保護是為管網長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服務的。就城市煤氣行業的性質而言,“安全也是一種效益”。安全的前提是須有質量的保障,無論從陰極保護工程質量和防腐層質量;或者從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以及軟、硬件的必要投入都需要有標準、規范來約束;有措施來監督;有資金來保障。同時,建立健全陰極保護系統的運行管理機制,明確職責和管理范圍,實現檔案等數字信息化管理也應列入議程。
2、普查與監測同步
掌握和摸清我市地下燃氣管線的腐蝕現狀,是防災和應付突發性泄漏事故的需要,對維護城市“生命線”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檢測這些管線的損壞情況,預測其壽命;運用新技術對新、舊管線進行防腐蝕處理,延長其使用壽命。為了避免管道發生腐蝕穿孔事故、提高管網運行的安全性、增加管網使用效率。對燃氣管網可能出現的腐蝕和泄漏進行提前預測和防范,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措施的運行管理維護和腐蝕控制監測,特別是面對突發事件和災害,做出快速的正確決策和有效的救援響應。
下一步將通過管網腐蝕情況調查和腐蝕樣片分析,掌握管網腐蝕現狀和規律,同時增加管道內壁和外壁的各項目腐蝕監測。向專家和同行學習,建立陰極保護管理信息系統,使陰極保護工作從單一的管理維護、腐蝕控制職能向腐蝕監測和隱患預報職能提升,最近,公司正在進行管道壁厚減薄量(金屬蝕失量)的探測與計算,擬建立管道壁厚減薄量數據庫,為今后管網大修或更換計劃提供依據,實現管網安全連續的運行。
3、區分新、舊管網的保護措施
從測試數據分析,有些管段的保護電位并不均衡,采用傳統的犧牲陽極埋設方式,不能使管道達到有效的保護。今后我們將采用分散式埋設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并在雜散電
流干擾強的地段埋設犧牲陽極,達到保護與排流的雙重效果。對新、舊管網采取絕緣法蘭分離,對舊管網防腐層老化進行綜合評估和陽極逐步更新替代。
篇7
【關鍵詞】天然氣;發電;分析
西方發達國家發電能源利用率高、排放污染物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天然氣在發電用一次能源中占有較高的比例,從而形成了成熟的以燃氣輪機為中心的高效清潔發電技術。天然氣發電在我國仍處于發展階段,如何更好的應用天然氣發電技術達到經濟、高效的目的,將是我國未來一個時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發展天然氣發電的必要性
“十二五”及以后一個時期,我國節能減排任務十分繁重。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了在今后5年碳排放強度下降17%的發展目標,這對電力工業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優質能源,燃燒產物幾乎不含二氧化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相對于燃煤發電,天然氣發電在節能減排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此外,發展天然氣發電,可以改善電力系統運行工況,提高電力系統的效率和經濟性,還能充分利用燃氣、電力消費季節性峰谷特性互補的特點,對電網和天然氣管網運行起到“雙重調峰”作用,從而在更高的層面上提高我國能源利用效率。截至2010年底,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約4%。如果到2030年天然氣消費比例提高到15%,將減少煤炭消費量的10%,每年僅燃料替代一項即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億噸以上。因此,在我國大力推廣天然氣發電是十分必要的。
二、天然氣發電在我國的主要發展方向
目前,天然氣發電在我國主要有兩種主要應用方式:一是大功率燃氣蒸汽聯合循環,單機容量從數萬到數十萬千瓦不等。二是分布式供能系統,單機容量從數十千瓦到數萬千瓦不等。
1.大功率燃氣蒸汽聯合循環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包括常規的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聯合循環,以及把燃氣輪機與蒸汽輪機合而為一的注水、注蒸汽、濕空氣燃氣輪機循環。大功率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發電效率大于50%,明顯高于現有發電設備,并具有良好的調峰能力。
2.分布式供能系統
分布式供能系統由先進的小功率燃氣輪機與回熱、吸收式制冷組成,可同時輸出的熱、冷、電能,如果設計得當就可以獲得比集中供電更好的經濟效果,且污染小,因而非常具有生命力。城市里分布式供能系統生產的電能不僅可以自用,還可以并網輸出。平衡電網峰谷差,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而在偏遠的農村、漁區和牧區,分布式供能系統由于建設周期短,成本低,靈活機動性好,其優越性將更加突出,同時分布式供能系統符合我國發展分布式能源的戰略思想,在今后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三、天然氣發電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天然氣發電在我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國集中式天然氣發電裝機不斷增加,2010年為2642萬千瓦,占總裝機的2.73%。發電量為776.27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1.84%,預計2015年,集中式天然氣發電裝機超過4000萬千瓦,占電源總裝機的比重約2.7%。但目前,我國天然氣發電的經營狀況令人擔憂。國內集中式天然氣發電裝機主要分布在京津塘、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電價承受能力強的大城市,由于當地地方政府給予一定補貼,基本上能處于保本微利狀況,而中等城市的天然氣發電項目則基本處于虧損狀況。
四、天然氣發電面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制約我國天然氣發電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天然氣價格過高導致缺乏市場競爭力
從能源價格上來看,按照同等發熱量計算,天然氣價格高于煤炭,因此天然氣發電站上網電價過高,無法從經濟性上與煤電進行抗衡。同時,我國用電價格同國外相比顯得偏低,因此即使天然氣與煤的價格相當,也使天然氣發電缺乏盈利的空間。
2.國內天然氣發電核心技術水平落后
目前,大功率天然氣發電組的核心技術仍被歐美國家所掌握,我國在此方面起步較晚,且核心技術的研究需投入大量的科研經費及研究人員。因此,現階段我國天然氣發電的核心裝備仍采用進口,導致成本的不斷上升。
3.天然氣管網建設有待成熟
如今,通過“西氣東輸”工程的深入開展,國內主要天然氣管網體系已基本構建形成,但各省、市的天然氣管網建設仍相對較為落后,較高的管輸費和中間運營商的存在,無形中提高了天然氣發電站的用氣成本。同時,各省、市冬季用氣高峰的調節能力差(北方尤其突出),往往出現冬季“氣荒”的尷尬局面,對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的發電站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因此要使天然氣發電在我國取得更大的應用空間,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政府應給予必要的扶持
由于天然氣發電在經濟性上與煤電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想要更好的發展天然氣發電,離不開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譬如通過對天然氣發電站進氣價格予以一定的優惠;利用主干線直接向發電站供氣,減少中間管輸成本等手段,加大對天然氣發電的扶持力度。
2.核心設備國產化
天然氣發電核心設備的國產化,也是早日突破天然氣發電發展瓶頸的重要手段。現階段可通過引進一批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盡快改善我國發電設備的組合結構,掌握先進技術,積累運行經驗,同時通過消化、創新和合作生產等方式為以后的自主生產提供基礎。
3.優化天然氣發點布局
根據“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情況,結合地下儲氣庫、液化天然氣(LNG)工廠等為天然氣發電提供穩定的氣源。同時應根據國內管道建設的規劃,對天然氣發電進行合理的布局和統籌的考慮,避免重復建設。
綜上所述,天然氣發電近年來在我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并且隨著國家對于環境保護的不斷重視重視,將在未來展現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翁史烈,陳漢平,蘇明.燃氣輪機發電技術的發展及其天然氣能源利用.應用能源技術,2008
篇8
關鍵詞:建筑空調; 能耗分析; 節能途徑
一、目前中國空調能耗的現狀
1、我國目前的能耗現狀
建筑的發展將會帶來新的建筑能耗問題。目前,中國的能耗由三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工業用能,我們人均10000元GDP消耗的是200多噸的煤。我們所說的工業用能主要是冶金、建材、化工、石化、煤炭、有色等六大領域,這六大領域的能源消耗占工業用能的80%以上,第二部分主要是交通用能,主要取決機,輪船、汽車等公共交通用能。第三大用能就是建筑用能。但在目前現有的400億平方米的城鄉建筑中,95%仍然屬于高能耗的建筑,許多建筑的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全國空調高溫負荷已達到4500萬kW/小時,按照目前建筑能耗水平發展,到2020年,建筑能耗將達到10.89億噸標準煤。一句話,能耗問題相當嚴重,情況十分緊迫。據不完全統計,采暖空調用能占全部建筑用能的60%,生活熱水用能占全部建筑用能的15%,電器用能占全部建筑用能的14%,炊事用能占6%??梢?,空調能耗問題已經逐步成為影響我國建筑發展的突出重要的問題。
2、空調普及率和應用
與國內建筑發展相對應的是空調市場的高速增長。目前,空調在我國建筑物中普及率的不斷提高使得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空調市場,占全世界空調市場利用率的12%。這主要得益于上述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尤其是近10年內我國空調的社會生產量增加20%,大大高于GDP增長速度。
空調普及率可分房間空調器與中央空調兩部分來看。近年來,在大城市里房間空調器發展迅猛。1997年每百戶家庭空調普及率北京為35%,上海為50%,廣州為55%,到2001年家庭空調普及率北京為90%,廣州為100%,上海100%,也就是說,在南方的大城市房間空調的普及率基本達到100%,相比大城市中央空調的發展,中小城市以及農村的發展相對滯后,但發展空間廣闊,很可能在很短時間里達到接近大城市普及率。
與房間空調器相比,由于氣候條件不同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中央空調發展也不盡相同:南方中央空調的普及率為60%~70%,長江流域大城市為40%~50%。華北地區大約為20%~30%。據統計,各地普及率發展還在進一步提高。
3、空調限電和能耗
空調的快速普及帶來了新的能耗問題。在我國,家用空調基本是用電力驅動。據統計,我國每年家用空調裝機容量為3000萬千瓦,2003年,國家批準開工的大中型電廠項目裝機容量約為3300萬千瓦,這基本與空調的裝機容量相同,因此,從某種角度上看,新增電廠的裝機容量基本被中央空調的裝機容量消化掉了。
目前,在我國采用中央空調的新建工業建筑中普遍存在著中央空調的高能耗問題。據重慶、上海的統計,中央空調的用電量占全市總用電量的23%和31.1%,中央空調的高能耗問題給各城市的供配電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根據數據顯示,其在總電量中的比重仍呈上升的趨勢,空調用電已經直接影響到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目前國內空調形勢和節能發展方向
為緩和電力瓶頸,很多公司和專業人士在推廣應用燃氣空調。目前,在世界范圍內80.4%的空調是以電力為能源。其余19.6%中的90%是用燃氣為能源。電力空調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但由于燃氣空調有著不用氟利昂,有利于環保,用電少,運行成本低等優點,使得它在平衡城市能源結構,緩解城市用電緊張方面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在上海就出臺了鼓勵使用燃氣空調的相關政策。但此類空調在北京等燃氣資源短缺的城市則缺少必要的使用條件,電力空調仍占相當大的比重。因此,降低電力空調的能耗,提高其能效比仍是目前空調節能的重點工作。
空調系統的節能措施主要有水力系統的平衡技術、水泵和風機的變頻技術、變水量和變風量技術、熱回收技術。以及為提高水系統、通風系統的保溫水平、減少熱損失、采用自動控制技術、蓄冰蓄能空調技術等等。
但就我國空調系統的整體水平而言。空調能耗仍比較高,首先表現在系統設計不合理。由于目前我國建設規模大,建設周期短,空調系統的設計很難做到精心設計、合理設計、優化設計;其次,由于節能措施應用很不普遍,業主、投資方對采用新型節能措施仍認識不足;此外,還有投資費用有限、運行管理水平低等因素也制約了節能效果。根據測算,具有良好的運行管理的中央空調系統可輕松節能10%一20%。
針對以上在能耗方面存在的問題,空調的節能方向主要應該從設備和系統兩方面著手進行。首先要提高空調設備的能效比。制冷設備制造廠家要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創新,不斷提高制冷設備的能效比。
其次是提高空調系統的能效比,關鍵在于提高空調系統設計合理性。在投資性能價格比合理的情況下盡可能采用各種節能措施。
三、關于空調能耗及節能技術的建議
1、當前我們要盡快出臺有關空調節能設備的標準、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標準、空調系統運行管理的規范。
2、加強空調用能方式的研究。目前新型用能方式很多,科研企業和高校要聯合起來加強空調節能系統的開發研究,推廣普及節能新技術,讓大家接受、掌握,特要注重節能理念的推廣。
3、加強暖通設計師空調運營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真正提高節能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城市供熱技術;未來發展;探討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供熱技術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不斷采用新的供熱技術,妥善解決好目前城市供熱中存在的問題,把節約能源放在首要的位置,真正實現綠色供熱節能供熱。
1 城市供熱技術未來發展方向
預計今后十年,集中供熱企業將實現由粗放型經營到質量、效益型的轉變,集中供熱效率的提高有賴于技術發展的創新與推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供熱自動化控制水平提高鍋爐自動控制、換熱站自動控制、無人值守自動供熱機組等將的到廣泛應用、自動化控制水平的提高,不僅保證了供熱的可靠性,而且提高了供熱效率。
1.2 大型供熱機組比重增加, 一些城市未滿足熱負荷的急劇增加,正建設單機容量300兆瓦以上的大型供熱機組,代替小型供熱機組,300兆瓦以上的供熱機組也在太原、北京、沈陽等城市投入運行,大型供熱機組比重將日益增加。
1.3 城市熱、電、冷聯產快速發展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既需供熱又供冷的公用建筑大量增加,一些城市以熱電廠為熱源,實行熱、電、冷聯供。夏季熱負荷的增加,使熱電廠的綜合效益明顯提高。
1.4 分戶計量開始實施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頒布實施和人們節能意識的提高,以促進供熱系統和節能為目的的采暖分戶計量工作開始實施,溫控閥、熱量表、自力式壓差控制器、自力時流量調節閥、變頻循環水泵、蓄熱器等在供熱系統中推廣應用。
1.5 大力推廣鍋爐節能技術利用鍋爐自動控制,分層給煤燃燒,水泵、風機的變頻調速等技術,高效省煤器等降低鍋爐房能耗指標。
1.6 開始使用潔凈燃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加強,以油、氣、水煤漿等潔凈的燃料代替煤炭而作為都市使用的主要一次能源已成為必然趨勢。部分城市開始發展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熱電廠,已達到高效、節能、減少污染、提高電網調峰能力的目的。
1.7 供熱新能源開發方興未艾地熱能、核能、熱泵、垃圾焚燒、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日益得到重視,促進了供熱能源結構的調整,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1.7.1 地熱能。地球是一座天然的巨大能源庫,它內部蘊藏著大量熱能。地熱能為地球上存儲的全部煤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的一億七千萬倍。地熱能取自“天然的地下鍋爐”,不需要燃燒任何燃料,更省去了復雜龐大的燃料運輸和燃燒系統,避免熱因燃燒而產生的污染,因此是一種清潔、廉價的能源。我國的華北、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地區蘊藏有地熱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將對改善供熱能源結構、減少污染起巨大作用。
1.7.2 垃圾燃燒等新熱源。垃圾焚燒可實現垃圾的無害化、降量化及資源化,將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用于供熱或發電,使城市垃圾成為新能源變為可能,這既有利于環境保護,又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安裝有近十座垃圾焚燒爐,生產的熱水用于集中供熱。而我國南方深圳等城市也已經有垃圾焚燒的成功的經驗,利用垃圾焚燒技術處理城市垃圾一備越來越多的城市所采納。
1.7.3 核能供熱技術。核能是一種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新能源,核燃料的熱值比煤高270萬倍。核能過去主要用于發電,近幾年已逐步應用于供熱。由于供熱反應堆比發電廠的動力反應對輸出蒸汽或熱水的壓力和溫度低的多,其安全性大大提高,故可靠近城市和熱用戶。另外投資費也大大降低,一般僅為動力的1/10,其經濟性也可和燃氣、燃油供熱站相比較。清華大學核能研究院開發的5MW試驗性供熱堆已正式投入運行,沈陽熱力公司2*200MW核能供熱機組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核能供熱正在走進百姓生活。
1.7.4 熱泵供熱技術。熱泵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熱源(空氣、土壤、水、太陽能、工業廢熱)轉換為可利用的高品位熱能,從而達到節約高位熱能的目的,特別是將低位能源轉換為采暖用能方向,熱泵有獨到的優勢。熱泵技術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目前技術上已十分成熟,熱泵裝置目前已進入家庭、公共建筑、廠房以達到供空調、采暖、熱水供應所需的熱量。熱泵在上海、廣州等南方城市已有大量應用,以青島為代表的北方城市也已開發出新型的熱泵產品。
2 城市供熱新技術的應用
太陽能熱泵技術近年來應用比較普遍,太陽能熱泵一般是指利用太陽能作為蒸發器熱源的熱泵系統,區別于以太陽能光電或熱能發電驅動的熱泵機組。它把熱泵技術和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可同時提高太陽能集熱器效率和熱泵系統性能。集熱器吸收的熱量作為熱泵的低溫熱源,在陰雨天,直膨式太陽能熱泵轉變為空氣源熱泵,非直膨式太陽能熱泵作為加熱系統的輔助熱源。因此,它可全天候工作,提供熱水或熱量。
太陽能熱泵將太陽能利用技術與熱泵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特點:
2.1 同傳統的太陽能直接供熱系統相比,太陽能熱泵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采用結構簡易的集熱器,集熱成本非常低。在直膨式系統中,太陽集熱器的工作溫度與熱泵蒸發溫度保持一致,且與室外溫度接近,而非直膨式系統中,太陽能集熱環路往往作為蒸發器的低溫熱源,集熱介質溫度通常為20℃~30℃,因此集熱器的散熱損失非常小,集熱器效率也相應提高。有研究表明,在非寒冷地區即使采用結構簡單、廉價的普通平板集熱器,集熱器效率也高達60%~80%,甚至采用無蓋板、無保溫的裸板集熱器也是可以的。
2.2 由于太陽能具有低密度、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等缺點,常規的太陽能供熱系統往往需要采用較大的集熱和蓄熱裝置,并且配備相應的輔助熱源,這不僅造成系統初投資較高,而且較大面積的集熱器也難于布置。太陽能熱泵基于熱泵的節能性和集熱器的高效性,在相同熱負荷條件下,太陽能熱泵所需的集熱器面積和蓄熱器容積等都要比常規系統小得多,使得系統結構更緊湊,布置更靈活。
2.3 在太陽輻射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太陽能熱泵往往可以獲得比空氣源熱泵更高的蒸發溫度,因而具有更高的供熱性能系數(COP可達到4以上),而且供熱性能受室外氣溫下降的影響較小。
近年來,隨著太陽能事業的發展和建筑節能的要求,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和“全天候供熱”已成為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的重要議題?!疤柲芘c建筑一體化”就是把太陽能產品作為建筑部件安裝,使其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建筑美學要求,并盡可能地利用太陽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規能源以減少建筑能耗對常規能源的依賴,降低建筑能耗占我國總能耗的比例,并提高常規能源利用率。由于太陽能熱泵具有集熱效率高、供熱性能系數高、形式多樣、布置靈活、一機多用、應用范圍廣等優點,能較好地滿足“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要求。由于太陽能具有低密度、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等缺點,常規的太陽能供熱系統很難滿足“全天候”的要求,為滿足“全天候”的要求,常規方法是采用電加熱或燃氣加熱為輔助熱源,但容易引發安全問題,且消耗了大量優質能源,而采用太陽能供熱系統就能較好地解決“全天候”的問題。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泵主要應在公共建筑物上,例如,北京奧運村和奧運場館的生活熱水和加熱的能量都采用太陽能熱泵供熱系統。
參考文獻:
[1] 谷加勝 淺析對城市供熱技術發展的展望[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半月) ,2008(05)
[2] 林富海 城市供熱技術發展展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5)
篇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common heating methods. There are three main categories:①urban central heat supply network,②scale residential heating,③household heating.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s of residential real estate are commercial residential buildings,market determines product and what the market need is what we built. After market research,if the market customers like some heating methods,we were on our way to provide that.
關鍵詞:集中熱力網供熱;規模集中供熱;分戶供熱
Key words: centralized heat supply network;scale residential heating;household heating
中圖分類號:TU8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9-0061-01
1城市集中熱力網供熱
集中供暖分戶計量是目前國家非常提倡的一種供暖方式。采取集中供熱、分戶計量可避免以上采暖方式的諸多弊端。對于普通的社區,集中供熱,分戶計量應是以后采暖方式的一種發展方向。因為只要有眾多企業能生產出美觀質高的暖氣片,這種采暖方式既安全又經濟而且還相當美觀。
城市集中供熱中的熱電聯產方式,熱電聯產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熱能發電后,將其低品位熱能供熱的綜合利用能源的技術。目前我國大型火力電廠的平均發電效率為33%,而熱電廠供熱時發電效率可達20%,剩下的80%熱量中的70%以上可用于供熱。一萬千焦熱量的燃料,采用熱電聯產方式,可產生2000千焦電力和7000千焦熱量。而采用普通火力發電廠發電,此2000千焦電力需消耗6000千焦燃料。因此,將熱電聯產方式產出的電力按照普通電廠的發電效率扣除其燃料消耗,剩余的4000千焦燃料可產生7000千焦熱量。從這個意義上講,則熱電廠供熱的效率為170%,約為中小型鍋爐房供熱效率的2倍。同時熱電廠可采用先進的脫硫裝置和消煙除塵設備,同樣產熱量造成的空氣污染遠小于中小型鍋爐房。因此在條件允許時,應優先發展熱電聯產的采暖方式。
大力發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方式,這是寫入我國二十一世紀白皮書中的基本國策,應從各方面支持和保證。只要有可能接入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網的,就應要求接入。
2小區鍋爐供暖方式
適用于中型住宅社區,其優點是安全、清潔和方便,并且采暖時間可由小區業主協調決定。而其缺點是費用比城市集中供熱方式略微有些高,由于管理不當還存在污染問題。目前石家莊市區不許建燃煤鍋爐,只能用燃氣、燃油或電鍋爐,運行費用較高。和城市熱力管網集中供熱一樣,用戶不住也得交錢,否則會影響其它層的供暖;還有就是容易出現系統失調、冷熱不均等狀況。
3分戶采暖主要有分戶燃氣爐采暖和分戶電熱直接采暖兩種
燃氣壁掛爐天然氣取暖是一種重要形式,自20世紀90年代進入我國,在短時間內有了飛速的發展。雖然集中供暖仍然是我國政府推薦的方式,但是由于我國采暖地域廣闊、形式多樣,而且目前我國在積極推進分戶計量采暖,再加上壁掛爐采暖、生活熱水一體的結構形式,使得壁掛爐在目前的建筑采暖方式中也有著很廣泛的應用。
燃氣壁掛爐采暖運行的費用主要有燃氣費、電費、水費,在這幾項費用中,燃氣費所占的比例在90%以上,所以燃氣價格對壁掛爐采暖的運行費影響最大。對于特定區域的特定建筑,單位建筑面積的采暖運行費主要只和燃氣價格有關。
目前,在我國利用燃氣壁掛爐進行采暖和生活熱水供應是可行的,是眾多采暖方式中很有競爭力的一種形式,而且系統的運行費用按照北京目前的情況看還是可以承受的,戶式燃氣爐供暖一般在低密度住宅使用比較適合。這種方式建設快,用戶入住后采暖費、室溫標準和戶內設備管理都由用戶自行控制,計量收費簡單,能很快實施。但使用費用高于集中供暖,需要住宅做好墻體的保溫。而且也有其缺點:
①燃氣排放有空氣污染等問題,在密集的高層公寓式樓群中應用戶式燃氣爐采暖,燃燒的廢氣會滯留在小區內,污染環境。天然氣本身雖然是清潔燃料,但把熱源分散到各家,特別是高層住宅,同時使用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對環境的影響不可低估。②一般壁掛爐都放在空間不大的廚房或陽臺上,緊鄰居住房間,由于使用條件及產品質量方面的原因,存在安全隱患,在東北地區就曾發生過爆炸事故,同時其還有噪聲問題。③它是一個需連續長期運行的設備,其檢修維護住戶難以勝任。雖然減輕了物業的負擔,但把設備維修的工作推給了用戶,用戶直接和廠家的對峙中,顯得力不從心。④嚴冬季節長期無人居住時,也需保留低溫燃燒。⑤對樓房要求較高,需設置煙道并預留安裝位置,影響樓房的外立面效果。⑥不能滿足公建等建筑的要求。
分戶直接電熱采暖方式包括低溫電纜采暖方式、低溫電熱膜采暖方式等。特點是可根據需要調節室溫,達到節能目的,室內溫暖舒適,取消了暖氣片及管道,增加了使用面積,節省了鍋爐房、熱力站及室外管網,計量方便。
家用電采暖方式,它的優點是占地面積小,安裝簡單,操作便利,采暖時間、各房間溫度可調,可獨立計量。電熱膜取消了傳統的水循環供暖方式,不會發生跑冒滴漏事故。電熱膜產生的溫度自然、舒適,無干燥感采暖的同時也能提供生活熱水。舒適性高,最先進之處在于具有多種時段、不同溫控預設功能。這種采暖設備根據需要一周內可預設多種不同溫度,一天里也可預設多種不同時段溫度,可大大提高住宅的舒適度。但也有其缺點,比如:用電高峰期,不能保存蓄熱,像電暖器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另外就是它作為家庭采暖設備前期投入較大。
目前我國大型火力發電廠的平均熱電轉換效率為33%,再加上輸送損失,電熱采暖的效率僅為30%,遠低于熱電聯產的170%,也低于燃煤或燃氣采暖的85%~90%。電力作為高品位的能源轉換為低品位的熱能,存在浪費,在能源利用上不合理。除非發電以水電和核電為主。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能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還是以火電為主,采用電熱方式,在能源的合理利用上存在問題,一般情況下是不合適的。
4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