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路上范文

時間:2023-03-15 05:5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求學路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為一名到內地來求學的藏族學生,最大的感受莫過于漢族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在他們身邊,真的就像是在自己的父母身邊一樣。

今年,我在內地求學已經是第七個年頭了,但是初次離家的情景仍歷歷在目。2003年9月,年僅12歲的我離開了家鄉,滿載著父母的希望和家鄉人的囑托,來到了東海之濱――上海。在這座富有現代化氣息的大都市里,原本自信的我,自以為什么都見過的我,真的不知所措了,開始懷疑自己能否適應這異地的生活??僧斘业竭_學校――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校的時候,慈祥的漢族老師語重心長的問候和幫助,把我的疑點全部打消了。對像我這樣的雪域學子來說,普通話是第二語言,我們的母語是藏語,所以到內地來先要過語言關。漢族老師不辭辛苦,放棄節假日來陪伴我們,并且耐心地教我們知識,陪伴著我們走出了孤獨。他們教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使我們成為有用之材?!懊糠昙压澅端加H”,每到節假日,我們都會特別想家,想念父母。這時,可親可敬的老師們就會放棄休息,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到學校來陪我們。就算是春節,老師們也會來學校帶我們包餃子,和我們一起過年。學校還特別為我們的藏歷新年舉行慶祝活動,禮堂里歡歌笑語,好不熱鬧,我們的孤獨感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

有一次凌晨一點多鐘,我突然發燒,室友扶著我來到了校值班室。值班老師看到我的模樣,二話沒說就抱著我去了大醫院看急診。醫生給我打吊針,老師就一直照顧著我,在醫院里足足呆了四個小時。她不時關切地問我:“好點了沒有?”看到她那著急的樣子,一股熱流傳遍我的全身。

2007年9月,我第二次踏上了求學之路,來到了渤海之濱――天津,來到了紅光中學。學校里一座極具特色的建筑給了我特別溫馨的感覺。在這所學校里,漢族老師們特別辛苦,默默地為我們忙前忙后。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我擔任了校學生會文藝部的部長。在學習之余我組織同學們開展了很多有益的活動。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我認真工作,努力學習,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我明白,是學校為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讓我充分發揮潛能,讓我鍛煉提高。

感謝所有在我求學路上幫助過我的人們,我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感謝國家對西部地區的好政策和無私的援助,我相信我們藏族同胞會永遠銘記在心的。

篇2

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別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卻漠然視之。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只會把別人的給予當作理所當然,只會一味索取而不知回報,他的生活會因體驗不到相互給予的快樂和為他人創造的*快樂而枯燥乏味。相反,一個懂得感恩和回報的人,會生活得輕松而滿足,因為他能夠從為他人創造的快樂中享受給予的樂趣。所以,我們說,感恩是一種生存智慧,是一個人維護自己內心的安寧感和提高幸福感必不可少的能力。 感恩,不僅是一種內心情感,更是一種外在行為,是以“寸草心”報“三春暉”的赤子之舉。感恩有時只需要一句問候、一束鮮花、一次擁抱,甚至一個笑容。我們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勞動,在未來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只要我們心懷感恩,便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的美麗! 我們要感恩時代。同過去相比,我們的物質生活可以說是極大地豐富了,我們要感恩時代的賜予,珍惜現在的擁有,增強奉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懂得回報社會。

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感謝父母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重人倫、報親情。我們要感恩學校。感恩學校中的每一個人給予自己的關心、幫助和支持,珍惜學校共有的每一份榮譽和成功。

我們要感恩老師。感謝老師對我們的啟迪和成長的幫助,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和教誨。

 

同學們, 如果你心存感恩,當你因沒有履行學生的職責而受到老師的批評時,就會虛心接受,因為你知道,老師是真心幫助你;如果你心存感恩,放學后就不會在外逗留,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回家。因為你知道,父母正著急地等你;如果你心存感恩,當同學間有了矛盾,哪怕你再委屈,也會用正確的方法去化解,而不是大打出手,因為你*知道,同學不是敵人,要珍惜這份友情;如果你心存感恩,當你想要抽煙、賭博、爬墻外出上網時,就會自覺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因為你知道這樣做不但浪費青春、影響健康還白化了父母的血汗錢;如果你心存感恩,當你上課睡覺、講話、無心學習時,你就會提醒自己要克服,

因為你知道,你的身后是父母和老師殷切期待的目光。 同學們,我們要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激老師的教導之情,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意,感激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感激創造這一切的偉大勞動者們!同學們,請用行動表示我們的感激之情吧!為父母留下一個真心的微笑,為老師留下一點休息的時間,為朋友留下一雙支持的友誼之手,為我們自己留下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種情感,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不管他的起點與終點相距多遠,只要他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并珍惜它,就一定能成為一個不斷進步的人,一個能擁有親情、友情的人,一個生活快樂、幸福的人!

篇3

 查看更多《商丘師范學院學報》雜志社信息請點擊: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     

        名家特稿

        (1)一類復蒙日-安培方程dirichlet問題數值解探討(二) 殷慰萍

        (8)lagrange系統的lie對稱性與動力學逆問題 梅鳳翔 李彥敏

        數學研究

        (11)基于som網絡的人口分類 王鑫

        (15)線性變換下的三維剛體運動 王塞楠

        (17)一種閾值化的小波圖像去噪算法 薛明志 李天鈞

        學術動態

        (20)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徐仁新教授蒞臨我校講學 無

        數學研究

        (21)一類特殊雙色有向圖的指數界 羅美金

        (25)確定s_n的元素的階的集合o_n的第一種方法 孫宗明

        學術動態

        (27)東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鄭建國教授蒞臨我校講學 無

        數學研究

        (28)r~n中具有非負laguerre截曲率的超曲面 姬秀 胡傳峰

        物理學研究

        (33)雙星系統軌道角動量的約化表示及應用 劉偉民 李嬡 司夢

        學術動態

        (36)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李鐵生教授蒞臨我校講學 無

        物理學研究

        (37)核素分布的三循環 王昱應 王星

        (40)空氣中yag激光誘導cu等離子體羽的研究 喬紅貞

        化學研究

        (43)烷基鋅與醛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研究進展 趙文獻 張朋飛 王瑾 劉冠軍 趙瑞娟 張安安 陳東麗 劉念 雷曉明

        學術動態

        (56)河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張帆教授蒞臨我校講學 無

        化學研究

        (57)苯酚紅與鯡魚精dna的相互作用 李志成 王興明 董明軒

        (61)h_4siw_(12)o_(40)/zro_2-al_2o_3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 楊水金 段國濱 杜茗卉

        (65)陰離子摻雜型ag/tio_2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國防 凌翠霞 丁秀云

        學術動態

        (68)河南省化學會常務理事會在我校舉行 無

        生物學研究

        (69)幾種農藥對灰巴蝸牛毒殺效果研究 田素梅 王玉玲

        地理學研究

        (7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社區規劃研究 史本林 張竟竟

        (78)加快河南鄉村文化產業集聚區建設戰略對策研究 李學鑫 史本林

        體育學研究

       

; (83)影響中國體育產業結構演進的制度因素分析 劉盼盼

        (87)建立“以錢養事”機制,實現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最優需求 高嵩 秦小平

        (91)安徽省高校大學生生活方式現狀的特征分析研究 錢振宇 劉一平

        (97)皖北地區城市體育發展現狀研究 朱毅然

        (102)論均等化視角下高校體育的公共服務職能 姚彬彬 何青

        (105)論農民工體育——基于差異公民資格的視角 胡煉 秦小平

        (109)運動處方對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干預的實驗研究 張琳

        (113)午睡對運動員訓練后身體機能的影響 閆林 周越

        (118)河南省高校大學生體育傳播媒介使用現狀研究 馬寧

        教育與教學研究

        (122)《地質學基礎》圖解化案例教學研究 王貴成 程黎

        (126)利用校園人工湖進行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的探索 劉紹堂 張慧鋒

        (131)高校公共體育引入體育影視教學模式的探討 張永龍

        (134)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體育教材使用現狀調查 陳偉

        (137)多媒體教學在高校籃球戰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宣暄

        無

篇4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水的三種物態;

(2)知道升華和凝華,了解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3)能用物態變化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現象;

(4)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環過程及對人類生命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嘗試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通過觀察圖片或視頻、實驗探究、查詢資料、認識自然界中形形的水.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知水的三種狀態及其相互轉化,欣賞大自然中水的物態變化的妙斧神工;

(2)關注水資源危機,養成節水意識和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教學重點

探究碘升華和凝華實驗.

三、教學難點

建立“水循環”的大圖景,并與各種物態變化聯系起來.

四、教學用具

碘的升華和凝華管、酒精燈、火柴、多媒體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師:上課,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關于水的圖片.(多媒體播放奔騰的江河水、皚皚的冰山雪嶺、浩翰的海洋、飄蕩的白云)

師:這些圖片展示了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運動著,變化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本節課我們將探究教材第五章第4節《地球上的水循環》.

(板書課題:第4節 地球上的水循環)

(二)新課教學

1.導出地球上多姿多彩的水

(多媒體播放霧、雪、露珠、霜等圖片)

師:自然界中,水以各種形態存在,霧、雪、露珠、霜等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它們都是水的物態發生變化形成的,你知道水有哪幾種狀態嗎?

生:水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師:你知道常見水的固態、水的液態、水的氣態名稱有哪些嗎?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并將答案寫在學案上.

(板書:地球上多姿多彩的水)

生:水的固態:冰、雪、霜……水的液態:露珠、霧、白氣、雨…… 水的氣態:水蒸氣.

2.引出猜想:水的固態和氣態之間能否直接轉化?

師:自然界中的水描繪了一幅幅壯麗的景色,請欣賞水在自然界中的物態變化.(多媒體播放水在自然界中的物態變化)

師:水在自然界中不斷發生物態變化,并形成云、霜、雪、冰、霧等現象,你想知道它們在形成過程中發生了哪些物態變化嗎?回憶復習前面我們探究了哪幾種物態變化?以水這種物質為例.

生:

師:你還想知道水的三態之間可以發生哪些物態變化嗎?你對水的物態變化有其他猜想嗎?

生1:固態的冰能否直接變成氣態的水蒸氣?

生2:氣態的水蒸氣能否直接變成固態的冰?

師:即物質能否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或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中間是否要經過液態過程?

3.介紹探究實驗裝置

師:在兩端封閉的玻璃管內盛有碘,請觀察玻璃管內的碘是什么狀態?(學生觀察)

生:碘通常是固態.

師:若給固態碘微微加熱,碘吸熱會發生物態變化,能否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氣態碘蒸氣冷卻放熱,發生物態變化過程中,能否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

師: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你們的猜想,能否舉例說說你的猜想?

生:小組討論.

師:請各小組說說你們的猜想,并舉例說明你的猜想.

生:我認為固態碘可以直接變成氣態,生活中放在衣柜里防蛀蟲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會變小,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中間沒有經過液態過程.

師:同學們討論了自己的猜想,你的猜想是否正確?需用實驗來驗證.

師:實驗中用酒精燈給玻璃管內固態碘微微加熱,你認為使用酒精燈加熱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1:用酒精燈外焰加熱.

生2:用燈帽熄滅酒精燈,不能用嘴吹滅.

生3:不能用點燃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

師:除了同學們說的這些外,老師還要提示同學們在用酒精燈對玻璃管內碘加熱時,要均勻加熱,否則玻璃管受熱不均勻膨脹程度不同,會引起玻璃管的破裂.

師:所謂均勻加熱就是在火焰上方輕輕來回移動玻璃管幾下.(邊講邊示范動作)

師:實驗中,重點觀察碘的狀態變化,中間是否出現液態碘?并分析引起碘狀態變化的原因是吸熱所致還是放熱所致?并將實驗現象記錄在學案上.(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

4.進行實驗,觀察現象,歸納結論

師:請同學講述實驗記錄的現象,通過實驗探究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生:物質可以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此過程要吸熱.

師: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升華.

生:物質也可以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此過程要放熱.

師: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凝華.

師:通過實驗探究,我們知道物質三態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發生物態變化時,物質要吸熱或放熱,伴隨著能量轉移,我們在判斷物質發生哪種物態變化時,你認為最關鍵是要弄清什么?

生1:弄清是吸熱還是放熱.

生2:弄清物質的初始狀態和變化后的狀態.

師:最關鍵是要弄清物質的最初始狀態和變化后的末狀態.

5.學以致用

師:分析下列現象中發生了什么物態變化?(多媒體播放)

(1)北方寒冷冬天一直冰凍的衣服也會晾干.

生:冰直接變成水蒸氣,是升華現象.

(2)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小,最后不見了.

生:固態樟腦丸直接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

(3)寒冷冬天,冰雕作品一天天變小.

生:固態冰直接變成水蒸氣,是升華現象.

(4)氣溫降到0℃以下時,水蒸氣遇冷附在草木上形成霜.

生:霜是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形成的固態霜.

(5)用久的燈泡內壁會變黑.

生:固態鎢絲先升華成鎢蒸氣,鎢蒸氣遇冷的玻璃凝華成固體鎢附在燈泡內壁,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升華后凝華.

(6)-5 ℃時寒冷冬天,在窗戶玻璃表面會有冰花形成.

生:冰花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

師:冰花形成在窗戶內表面還是外表面呢?為什么?

生:冰花形成在窗戶內表面,是室內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凝華形成的.

(7)北方寒冷冬天,樹枝上出現“霧淞”.

生:霧淞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

師:同學們,你見過舞臺上煙霧繚繞的景象嗎?你知道它在形成過程中發生了哪些物態變化嗎?我們先來認識一種叫干冰的物質.(多媒體播放介紹干冰的視頻)

師:現在,你能解釋舞臺上利用干冰來形成煙霧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物態變化嗎?

生1:干冰升華吸熱.

生2:干冰升華吸熱,導致溫度降低,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即看到的白霧.

師:由于干冰很容易升華且升華要吸熱,運輸食物常用干冰作致冷劑,防止食物變質.

師:利用干冰還可以進行人工降雨,同學們課后討論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過程中發生了哪些物態變化?

6.引出自然界中的水循環

師:水是生命不可缺的要素,它不斷循環著,變換著自己的形態,假如你是一滴水,你將怎樣在地球上旅行?下面請欣賞自然界中的水循環,并思考水在循環過程中發生了哪些物態變化?(多媒體播放自然界中的水循環過程)

師:水在循環過程中發生了哪些物態變化?

生1:地球上的水蒸發變為水蒸氣.

生2:水蒸氣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態的云.

生3:小水滴相互聚集形成大水滴下落形成雨,若遇更寒冷氣流,再凝固形成冰雹.

師:水是我們生命的源泉,你知道地球上水的覆蓋面積大約是多少嗎?

生:約70%.

師:海水和淡水分別約占多少?

生:海水約占97%,淡水約占3%.

師:水資源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人類對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隨著人口增多和經濟快速增長,水資源遭到污染,并出現嚴重危機,請看這些圖片.(多媒體播放圖片)

師:大自然正向我們敲響警鐘,地球干涸.(播放圖片)

師:同學們,看了這些圖片,你認為我們中學生該怎樣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水資源?

生1:要節約用水.

生2:珍惜水資源,用淘米水澆花,沖廁所.

生3:做好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工作.

師:同學們,你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標志嗎?(播放圖片)

生:國家節約用水標志.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伸出我們的雙手,保護我們地球上的水資源,讓地球上的水更清、更藍、更美!不要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后的一滴水!

(三)本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回答)

(四)交流

師:同學們,假如你是一滴水,你將在地球上怎樣旅行?請欣賞某某同學帶來的“小水滴的自述”.(多媒體播放)

篇5

關鍵詞:“一帶一路”;人才;商務英語;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0-0122-02

“一路一帶”戰略的提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戰略,它不僅是商路的延伸,而且也是國家利益、邊疆安全的延伸。實施這一戰略所產生的當代中國經濟產業升級、產業轉型,必然帶來迫切的人才需求。解決“一帶一路”進程中的人才短缺,是未來教育界契合國家戰略的重大課題,也是當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必須承擔的責任。

一、“一帶一路”戰略對商務英語人才需求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受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分別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耙粠б宦贰睂嬛乱惠唽ν忾_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從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法規標準、雙邊或多邊貿易投資實施情況看,我們對他們的相關投資政策的解讀以及專業技術人才和翻譯人才都比較缺乏,在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教學、課外實踐特別是英語翻譯與自身應具備的商務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相去甚遠,這直接影響我國政策溝通信息的準確性。因此,“一帶一路”的戰略推進,不但需要“絲路基金”、“亞投行”這樣重要的經濟基礎,更需要的是大批人才的基礎。加大商務英語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對相關專業的設置、調整和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的開發、引進,是形成“一帶一路”智力支撐的重要前提。

二、制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教學短板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需要寬泛的人才布局,因此具有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能夠熟練運用商務英語專業知識和對外貿易的實際操作,具備綜合學科知識,并能熟練地使用現代辦公設備的復合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是國家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對高校提出的人才培養標準。而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恰恰在“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出現若干塊短板,呈現出與國家人才需求的不對稱趨勢。

(一)使用的教材與教學方式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新形勢

目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材知識結構都比較單一,與商務英語專業相關的課程開設過少;真正的商務英語專業教材也是鳳毛麟角,至于涉及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教學參考資料幾乎為零。這些問題制約了商務英語多元文化人才的培養,這樣的教學短板不適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人才培養。

(二)偏重語言基本訓練,忽視語言能力培養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外語教學過分偏重語言基本功的訓練,而忽視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受傳統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影響,我們仍然過分強調詞匯量的增加以及正確的語法等語言知識的教授,而忽視了學生正確使用語言能力,即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即使學生的詞匯量再大,由于缺乏語言能力的培養,一旦到了關鍵時刻,就會找不到準確的表達方式與準確的詞匯應用,往往會由于詞不達意而影響翻譯的質量,從而制約商務談判的實質內容。

(三)注重英語本專業,淡化學生綜合文化知識和能力訓練

多年來高校商務英語緊緊圍繞本專業的學習、實訓,牢牢抓住詞匯、語法、句式基礎訓練本無可厚非,但是由此而忽視學生對相關綜合知識的學習掌握也是得不償失。我們知道,英語本身只是一種交際工具,它是一切綜合知識在語言方面的具體體現,若缺乏綜合知識與具體業務的物質內涵,語言本身就是“空殼”。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客觀要求我們必須突破種族、語言與文化的限制。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在課程設計上,需要考慮甚至安排這類的文化課,畢業生恰恰因為缺少這方面的綜合文化知識,他們雖然擁有語言的表達形式,卻沒有語言的表達內容。

(四)高校商務英語師資隊伍薄弱,不適應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商務英語師資隊伍的薄弱是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通病,它是導致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綜合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數商務英語教師都是畢業于外語院校和英語師范類專業,所學專業多為語言文學或語言教育,他們的語言基本功扎實,但商務英語專業的相關知識卻極其匱乏,大部分教師因欠缺商務背景知識,又缺少商務工作崗位應具備的外語知識,即“雙師”素質差,因此很難勝任教學工作的需要,以至有些高校竟然聘請外國留學生做商務英語專業課的兼職教師。很多教師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理念和采用的教學方法同原有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方法幾乎沒什么區別,加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欠缺,雖然通曉英語,但缺乏實際工作能力而有悖于“一帶一路”的人才需求。

三、“一帶一路”人才需求,呼喚商務英語教學改革

大學商務英語專業要順應“一帶一路”人才需求,肩負起為我國對外開放培養具有綜合文化素質和較強競爭力的實用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責任。要培養符合“一帶一路”需求的商務英語人才,必須加快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具體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一帶一路”人才需求作為教學導向

“一帶一路”的人才需求與變化對商務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要把以往側重對商務基礎知識的了解轉向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翻譯能力的培養。把市場需求,尤其是要把拓展“一帶一路”的外向型企業人才需求作為教學方向。在市場選人才而不再是人才選市場的今天,教學必須具有國際市場理念,培養的人才才有出路。在教材的選擇上,首先應注意語言的交際功能,這樣不應該受各種機構評估的束縛而違心地選擇某種規劃教材,這樣不但束縛了教師的手腳,更限制了學生知識結構的豐滿。作為商務英語,高等院校的專業英語教材還應該在考慮到其專業特色的基礎上,突出其崗位特點。教材的設計上,考慮到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需求,可以增加大量的諸如“一帶一路”拓展中涉及的一般國際標準的產品簡介、操作說明、維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并輔以相應的課堂活動安排。同時,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制定應針對在“一帶一路”實踐調查基礎上,有的放矢地進行。

(二)依據“一帶一路”實踐特點,改革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方式

遵循“一帶一路”實踐過程所凸顯的特點,應該從“實用性”、“交際性”出發,在教學中應大力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實踐案例為教材,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挖掘其潛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善于合作、講究效率的能力。在理論教學方法改革同時,加大實踐、實訓教學力度,建立教學、科研、生產培訓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基地。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服務意識和團隊意識的培養,把語言學習融入信息處理中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從事各種商務活動能力。因此,商務英語模擬實驗室的創建、虛擬公司的創立以及多家實習公司的簽訂都能大大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加速學生將理論知識向技能轉化的過程,進而加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技能操作的熟練程度。

(三)依據“一帶一路”外向型需求,推行“產學合科”的培養模式

推行“產學合作”,加大企業參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方向性和針對性,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商務英語專業的實習、實訓基地的設置,最好安排在具有進出口權的企業或公司,這樣,學生有了親臨實踐第一線的機會,就能鞏固所學。另外,高校還可與一些外資企業或公司聯系,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采取“工學交替、半工半讀”的組織管理與教學形式。這不僅為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走出一條與企業合作辦學的創新之路,不但能加強對學生商務技能的培訓,而且為“一帶一路”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環境與土壤。

(四)保證“一帶一路”人才需求,必須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首先,商務英語要不斷引進既有實踐能力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高素質教學人才來充實師資隊伍,完善合理師資結構。其次,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要選派教師定期到“一帶一路”涉外企業中實習鍛煉,熟悉其運作環節,從中獲得最新的市場信息。同時,各院校應鼓勵英語教師到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做外銷員、商務師、導游、翻譯等來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適應學校教學要求。

(五)模擬“一帶一路”真實條件,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仿真,改善教學環境,培養綜合素質的涉外人才

知識經濟和網絡信息時代,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教學提供了一個絕妙的空間和舞臺。教師可以利用從“一帶一路”獲得的當地風土人情、語言風格、等第一手信息材料,制作課件,使學生可以獲得與當地客觀實際相吻合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涉外適應能力。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梢詾樯虅沼⒄Z專業的學生增添內容涉及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宗教、藝術等學科基礎知識的講座,用以充實除本專業外的其他綜合知識。教師要利用網絡建立商貿英語學習網站,隨時向學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專業知識,尤其是“一帶一路”拓展進程中前沿信息和最新知識,以便于學生使用和查找;也可針對隨時發生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或進行案例分析等,從中不但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更重要的是彌補了教學中的缺陷。

參考文獻:

[1] 李紅秋.關于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商務英語翻譯人才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5).

[2] 蔣希蘅,程國強.國內外專家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看法和建議綜述[N].中國經濟時報,2014-08-21(005).

篇6

男:在這金秋送爽的八月

女:在這碩果累累的季節

男:你們收獲了夢想

女:你們收獲了希望

合:你們用十年苦讀

將夢之歌唱響

你們用求學路上那一份執著

將希望的火炬再一次點亮

男:正如寶劍磨礪出的亮光

女:正如寒冬臘梅吐露的馨香

男:榜里

你們的名字

叫起來顯得那么響亮

女:榜里

你們的成績

聽起來是那么的張揚

男:金榜題名的那一刻

浸染了你們

十年求學路途中勤奮努力的跋涉

女:金榜題名的那一刻

彰顯了你們

十年寒窗遨游學海的堅強

男:那一刻

媽媽幸福地

淚落兩行

女:那一刻

爸爸驕傲地

挺直了脊梁

合:他們忘卻了青絲里增添的白發

他們忘卻了生活里歷經的滄桑

男:可知否

在你們的背后

還有好多親戚朋友

滾燙而期許的目光

女:可知否

在你們成功的路上

還有老師和同學們

激情而熱烈的鼓掌

合:你們的收獲

已不再是一個人圓夢時的歡唱

你們的收獲

已成為整個社會的驕傲和贊揚

男:今天,大家在這里

為你們下一程求學途中艱難的跋涉

伸出一雙援助的臂膀

女:今天,大家在這里

為你們下一階段健康的成長

灑播了一片燦爛的陽光

男:希望你們再一次帶著夢想起飛

立志做祖國的棟梁

女:祝愿你們再一次帶著夢想起飛

不愧于大家對你們殷切的期望

合:我們也會向著你們挺進的目標航行

沐浴學海之上耀眼的陽光

我們也會朝著你們拼搏的方向前行

領略書山之巔那一處最美麗的景象

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

讓我們共同締造最美的夢想

為了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我們必須立志高遠

在不息的奮斗中

篇7

吹不落樹上的葉字

我站在高山上,

任憑雨的吹打

只是有點失敗

內心有點傷痛

自從我踏上求學路

就決定學不到本領決不返回

求呀求

求呀求

在這條路上受盡了

饑餓

歧視與打擊

又有誰知

曾試著放棄求學

于社會中屢次碰壁

受盡磨難

走上社會才發現

知識是最重要

如今又返校園

當知識一點點增多時

我仍感到滿足

盡管遭受失敗

我心中仍快樂

要問為什么不放棄求學

因為我將高深的理論追求

為了求學

受盡孤獨

在無人關懷中與病魔斗爭

所付出的努力

只有自己知道

為什么不放棄求學

因為為了以后的路更好走

因為為了美好的未來

因為有偉大的理想

選擇了這條路

我知道自己已無路可走

自己已走到路的盡頭

是唯一成功的機會了

因為我們要用知識改變命運

求學樂在其中

愈知道的愈多

愈感到自己無知

因此要不斷的求

求學已成為了終身的任務

求學永不停

篇8

有了我,

她不再是少女,

她成為了女人。

她的雙手不再纖細、

青絲中沾染了白發、

容顏被歲月遺留了痕跡。

此生,她愛我甚于她的生命。

——寫在文前

有一個女子,愛我甚于生命,恒古不變的真情永生銘記。

最初,當她得知有了我,身材變樣也不在乎。四季交替,我在她體內安然生長,她的肚子一天天變大,漸漸地她的身體開始臃腫,行動不再自如,我成為她的負擔。但對于她而言,我不是負擔,即使是,也是甜蜜的負擔,她甘愿承擔。

那一日,她歷經疼痛、甚至在生死邊緣徘徊,為了我,她心中的寶貝,那些疼痛都能忍受,她知道她不能柔弱,必須堅強。當她看到我的臉孔、聽到我的哭聲,她忍受疼痛嘴角上揚,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襁褓中的我,不分晝夜,只要餓了就會哭訴自己的饑餓。她從不會抱怨,聽到我饑餓的呼叫不管何時何地,她會喂飽我。那段時光,她總會被我的哭聲吵醒,徹夜不能眠,黑眼圈爬上她的臉上也不在乎。

我開始牙牙學語,她十分耐心重復的教著那簡單的名詞,日復一日的。當我含糊不清吐出一句“媽媽”,她的眼淚情不自禁的落下,那是幸福的淚水。牙牙學語的我,是她讓我明白了語言的奇特。

不愿再在襁褓中呆著的我,開始學走路,用雙腿走向那未知的未來。她總是細心地教導我一步步前行,摻扶在側,當我開始從她前面的幾步奔入她懷中,她的喜悅之色溢于言表。那時的我也會摔倒,她會在一旁一邊自責自己的疏忽,一邊仔細檢查我的傷口,其實摔在我身疼在她心。蹣跚學步的我,沒有最初她攙扶的雙手,就不會有遠方。

我開始上學,她為我準備了新的書包、新的文具,一切都是新的,塞滿了書包。我現在明白,書包填充的是她對我滿滿的愛與期盼。求學路上,她會為我成績優異而滿心歡喜,激勵我再接再厲。為我成績落伍而鼓勵我,要我繼續努力,幫我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從中吸取教訓,她一直那么相信我。在這條漫漫求學路上,她一直寄予我很高的期望,期望我能彌補她那時沒有條件求學的愿望,她的難過一直匿于言表,藏在心里。

當我生病了,她擔憂得日夜不眠、陪在我身旁,照顧我;當我在人生旅途中受挫了,她會在我身邊鼓勵我;當我做錯事了,她會毫不避諱的指出我的過錯、讓我糾正它;當我餓了,她會為我準備好飯菜;當我冷了,她會替我添加衣裳;當我累了,她會把握抱入懷中,讓我安心休息;當天氣轉涼了,她的聲音穿透電話,嘮叨著讓我注意保暖,別受涼了;當我遠行,她會為我打點好一切;當我離開,她的目光追隨到有我的地方。她為我做的遠不止這些,因為她的愛是那么偉大的,大到我不能一一表達。

她對我的關愛毫不吝嗇,總是溢于言表。為了我,她奔波勞累,再艱難也會挺住,因為我是她的希望,是她的一切。她愛我在最初時已甚于她的生命。

有一個女子愛我甚于生命。歲月無情的改變她許多,但唯一不變的是她愛我的言行。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我,開始穿上華麗的外衣,學到了許多,以至于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我們之間有過爭執與矛盾,有時我也會不懂事的傷了她的心,她從來不忍心責罵我,只會獨自難過。但在她眼中,無關年齡大小我始終她的孩子,會原諒我的過錯。

不管時間的車輪如何轉動,我會記住我最初的模樣,裸露的來到這塵世間、一無所有。是她賜予我生命,養我、育我,那個愛我甚于她生命的女子,我才會擁有現在的一切。

篇9

從這座山,翻過那座山,孩子們背著書包去上學。野葡萄叢油黑變綠,牽?;ㄓ珊谧冏希⒌男鹿佑珊谧兗t。遠遠近近,紅日把他們擁抱。

天漸漸黑了,山溝囊著夜霧。

從這座山,翻過那座山梁,孩子們背著書包放學回家。山楂果由紅變黑,路邊草垛由黃變黑,男孩的褂由藍變黑。遠遠近近,說說笑笑。

黑黑的,天邊的云。

黑黑的,山溝的道。

遠處,狼在嚎,羊爛邊的黃狗汪汪叫。黑洞洞的天,忽然亮起一盞燈,哦,那是月亮喲,多像焦急的母親提起這燈籠迎孩子回家睡覺。

傳說,山溝里藏著一把能打開智慧寶庫的金鑰匙。山溝的孩子們就是這樣,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漫長又遙遠的求學路上,辛勤刻苦地尋找,打開知識的寶庫,用知識的力量改變村莊,改變山溝的面貌。

篇10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封建社會,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長期獨領,它的成就代表了全人類在封建時代所達到的水平,是世界科技文化發展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在這個“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時期,明初的文學家宋濂,在他的這篇贈序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艱辛的求學歷程,勉勵后人在優越的學習環境中更應勤奮、專心致志地學習。

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子,使同為學生的我感到這似乎不是幾百年前的故事,而是我的身邊事,更使我知道求學路上一路坎坎坷坷,我們應不畏艱辛,勇于探索,才能業有所精,德有所成。

古人因家境貧寒而借書親手抄寫,雖然辛苦卻一點也不放松,抄完便跑去送還,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終于有機會看到各類書籍。而面對著父母為我買的一大堆書,我卻很少細心地讀過,真不敢與古人相比。古人向先生請教問題時畢恭畢敬,遇到先生訓斥、呵責時,他的態度變得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辯解,直到先生高興了,才再次請教。面對古人在如此艱難的求學條件下,對知識的渴望與決心,我羞愧得無地自容。古人為了求學,不畏天氣寒冷,即使四肢都凍得動彈不得,一日只吃兩餐,穿戴不如他人也全都不在乎,而我們豐衣足食從不為受凍挨餓擔憂,也沒有奔走的勞累,更不必親手抄書,但仍學業不精通,那只能怪我們用心不專一了。

從發生在古人身上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我終于明白勤奮與艱苦是相互聯系的,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在我們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勤奮求學,這樣才能業有所精,德有所成,將來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