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詩范文
時間:2023-04-08 05:31: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端午節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歌頌端午節的詩:屈原塔作者: 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歌頌端午節的詩:端午日作者: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歌頌端午節的詩:端午日賜衣作者: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歌頌端午節的詩:競渡曲作者: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馀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篇2
2、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K軾《浣溪沙·端午》
3、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獜堮纭逗投宋纭?/p>
4、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呚暋段缛沼^競渡》
5、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w蕃《端午三首》
6、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篇3
2、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出自蘇軾《浣溪沙·端午》。
3、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出自張耒《和端午》。
4、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出自邊貢《午日觀競渡》。
5、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出自舒頔《小重山·端午》。
6、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出自文天祥《端午即事》。
篇4
20xx端午節放假安排
20xx年端午節時間是20xx年6月7日,星期五。20xx年端午節假期是20xx年6月7日--6月9日,共3天假。其中,6月7日端午節是法定假日。20xx年6月10(星期一)上班。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正陽節、龍日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端午習俗主要有食粽子與賽龍舟。
端午節的意義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地大物博的中國,端午節在各地的叫法也不盡相同,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屈原日、女兒節、詩人節等。記得小時候,端午節時若是在學校,食堂會準備好粽子,一下課同學好友便相邀去吃粽子,五角錢一個,于是潛移默化的這一天就成了粽子節。當然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一件正事那就是吟詩作對,畢竟這一天也叫詩人節。
古往今來,眾多文學大家為端午寫下來了多如繁星的詩詞文章,而要追溯這個端午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屬屈原。穿越到兩千多年前,在汨羅江畔,在經歷過一系列人生失意之后面容憔悴失魂落魄的屈原遇見了漁夫,漁夫說“您是三閭大夫嗎?曾經如此灑脫豪情萬丈的你怎么這樣了?屈原說“舉世皆濁吾獨清,眾人皆醉吾獨醒”。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屈原不愿隨波逐流,終于抱著一塊大石頭,以決絕這個世界的方式投汨羅江里自殺了。
聞一多將屈原視作“掙脫枷鎖變成人”的“奴隸”。他的自沉,既是對物欲橫流功利時代的最后反抗,也是對人格獨立的渴望,更是對思想自由的向往,他真正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心”。唐人褚朝陽說“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也在提醒著我們,在吃著粽子時也不要忘了屈原,他象征著我們中國人的骨氣。
篇5
農歷五月初五日,天天盼望的端午節終于到了,我帶著媽媽為我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箬葉,糯米,紅棗,小蘑菇。還帶了一些系粽子用的繩和勺子。便興沖沖地來到了學校。
來到班里,有許多同學正在討論包粽子的方法,還有些同學已經開始自己包粽子了。
老師進班了,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是端午節,學校組織了這次“學包粽子,賽包粽子”的活動,咱們班就有我來教,今天還有一場以年級為單位的包粽子比賽,前三名是有獎品的,你們學會了以后,回家還可以幫媽媽包,給媽媽當助手。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差事,所以,一定要努力學習哦。”我們滿口答應了。包粽子,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我每年都見媽媽包過,陌生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自己動手包過。學包粽子開始了,老師說說;“先準備箬葉,糯米,還有其它雜糧,根據自己的口味,喜歡吃什么,就包什么。”老師一邊說一邊示范講解,只見她把兩片箬葉折成漏斗狀,先舀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板栗等餡料后,再舀一匙米包合。然后用粽繩扎緊。我們似懂非懂地看著,然后開始模仿起來。可能是因為我緊張的緣故吧,包出的粽子總是沒有梭角,所以米從縫隙鉆出來了。即使是包住了,也不像個粽子,倒像個湯圓或菜包什么的,反倒把一雙手亂得黏乎乎的,老師正在巡視,見了哈哈大笑,溫和地對我說:“做事別急,學做好一件事情要有一個過程,得有耐心,慢慢領悟。”老師包粽子的動作嫻熟,沒我那么費力,我對老師佩服地五體投地。那些有一定的基礎的同學已經學會了。我也摸清了些門道。俗話說:看事容易做事難。包了十幾次總算大功告成,勉強像個粽子。以前我只是知道好吃,沒想到粽子這么難包……看著大家包好的粽子,老師的喜悅溢于言表,開心地說:“包粽子不但要觀其形,還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包好,走,我們去準備參加比賽吧。”只有認真學,專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篇6
2、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
3、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
4、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
5、黃鱔,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粽子的時候,也是一年里鱔魚肉鮮嫩、富有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俗諺。
6、鴨蛋,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征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7、艾饃饃,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面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
8、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里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篇7
1、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龍舟競渡形式祭龍祖的習俗。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忠君愛國,后亦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2、總的來說,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農歷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后形成端午節文化相沿迄今。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名端陽節,詩人節,女兒節,……這天,因為天降小雨,所以我便在自家過節了。
早上,我早早地起床,趁媽媽還在睡覺的當兒,我躡手躡腳地走進書房,拿出卡紙,做了一張節日賀卡,賀卡上有我畫的媽媽的笑臉,還有我用紙做的小百合花,我還在卡上面寫下了對媽媽的祝福,賀卡做好后,我悄悄地走進媽媽的床邊,把賀卡放到媽媽的枕邊,可是不小心把剪刀弄掉了“咚”的一聲,媽媽被驚醒了,我像受驚的小鹿一樣,慌忙跑到廚房躲了起來,等了一會兒,見媽媽沒出來,我又再次走到媽媽身邊,發現媽媽已經安心地在睡覺了,我也小心翼翼地爬到床上,實然間,媽媽便坐了起來,高興地說到:“寶貝,我們去包粽子吧,今天是端午節哦?!?/p>
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為什么要包粽子啊,我們不是買有綠豆糕,咸蛋嗎?況且咱家也沒包粽子的料???”媽媽神秘的笑著說:呵呵,我昨天買了回來,叮叮,這不是嗎?于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包粽子,媽媽還給我講,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每個節氣都會有來歷的哦,你知道屈原嗎,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出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篇9
2022端午節祝福語簡潔大氣 端午節優美的是祝福語
1、端午節到了,送你一包粽子:青青的葉兒是純潔的友誼;紅白的餡兒是無盡的關懷;下鍋后是浪漫;咬開后是溫馨;吃起來是甜蜜、祝你開心每一刻,平安每一天!
2、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簡簡單單,越久越真;好緣份,久久長長,地老天荒。真誠的友誼叫人終身難忘,祝端午節快樂!
3、許一個美好的心愿祝你快樂連連,送一份美妙的感覺祝你萬事圓圓,發一條短短的信息祝你幸福綿綿。祝端午節快樂。
4、端午節又要到了,在享受假期的時候,也拿起手機為親朋好友送上一條端午節的短信或者是當面的祝福語吧,提前祝大家鼠年端午節快樂!
5、輕輕的問候融入了我所有的心愿,淡淡的祝福傾瀉了我無窮的真誠,悄悄的一則短信靜靜地填滿屏幕!永遠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祝端午節快樂!
6、端午佳節到,粽子可以不會包,買了味道也挺好;龍舟可以不會劃,岸邊觀賞也很妙;深深的祝??梢圆粫懀D了心意也周到。端午節,??鞓沸奶飦砜M繞!
7、一粒米就是一個愿望,一個祝福。我把愿望和祝福統統都包了起來,在端午節的那一天送給你,愿你的日子像五彩線一樣五彩斑斕,事業像龍舟一樣永爭上游。
8、粽子巧搭配,吃出健康來,木耳和菠菜,護胃促消化,瘦肉和蔬菜,防止血糖高,白蘿卜拌菜,爽口添美味,飯后一杯茶,解膩是王道。關懷送到,假期安好!
9、喝上一杯雄黃酒,好運必定能長久,吃上一粒香粽子,快樂伴你一輩子,戴上一個小香囊,幸福生活萬年長,再來一個賽龍舟,今年又是大豐收,端午節愿你吉祥如意,開心永伴。
10、“粽”裁就是“粽”把煩惱剪裁;“粽”理就是“粽”把憂愁清理:“粽”統就是“粽”把快樂統率;“粽”子就是“粽”愿你天天過好日子。端午節安康!
11、端午節百花香;粽子清香飄四方;東方送你搖錢樹;南方送你貴人扶。西方送你工作好;北方送你沒煩惱。方方好運方方行;信息傳達粽子情!祝您端午節安康!
12、縫個香囊銹個荷包,自制幾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葉,街頭買了瓶雄黃酒,加上內心深處的幾許關懷與牽掛,作為禮物送給你們,祝朋友們端午節安康!
13、給回憶永不褪去的色彩、給思念自由飛翔的翅膀、給幸福永恒不朽的生命、給生活輕松燦爛的微笑、給你我所有的祝福,祝端午節安康!
14、粽子包著棗,祝你安康永不??;粽子夾著肉,愿你愛情長又暫;粽子沾點糖,看你快樂幸福長。不同的粽子無我雷同的祝福:端午快樂!
15、端午粽子香,祝福要成雙。安康福運送,收到就珍藏。順心如意送,珍藏就吉祥。端午節將至,愿你的生活甜甜美美,事業順順利利!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16、劃龍舟,掛菖蒲,前途事業不用愁;喝黃酒,貼五毒,年年歲歲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過端午,吃粽子,中華傳統永長久。端午節安康。
17、五月五,粽飄香,端午呈祥,一聲問候幸福安康;插艾葉,賽龍舟,喜慶節日,萬水千山粽是真情。愿你在端午節,粽是開心,粽是快樂,粽是好運,粽是幸福,粽是健康。
18、悄悄的一條信息,帶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深情,一份情誼,一份如意,一份溫馨,一份守望,一份牽掛,一份安康都給你。端午節安康。
19、我的祝福不求最早,不求最好,但求最誠;我的祝福不求最美,不求最全,但求最靈。祝您及家端午節快樂!幸福安康!
20、落日余輝,映著彩霞,迎著微風,向著天際,絲絲柔柔的微風,傳去了節日的祝辭,飄向遠方的你,愿你擁有這美好的一切,端午節安康。
21、愛人是路,朋友是樹。人生只有一條路,一條路上多棵樹。有錢的時候莫忘路,有難的時候靠靠樹。幸福時候別迷路,休息時候澆澆樹。端午節安康!
篇10
端午美食之粽子:開胃健脾
每年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相傳它起源于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殉國,以寄托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國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習俗。
傳統粽子的主料為糯米和葦葉。按“本草”中的藥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而葦葉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功能,經過長時間的蒸煮,葦葉內的有效成分可與內餡部分的營養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據了解,端午節后,氣候一下子變得潮熱難耐,人們普遍會有“浮火”,食欲不佳,此時吃粽子,是適應時節的需求,確實是藥食同源的解暑良“藥”。
端午美食之艾糕:健脾利濕
說端午不得不話艾草。中國自古就有端午“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葉”的民俗。我國最早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記載,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等作用。至今還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新鮮艾葉做成的艾葉糕對祛除暑熱、健脾利濕非常有好處。
端午美食之咸鴨蛋:滋陰清肺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外還要避五毒,即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征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嚇跑了,也就是吃五紅,分別是烤鴨、莧菜、咸鴨蛋、龍蝦、雄黃酒。與五紅類似,江南民間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及雄黃酒。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都包括咸鴨蛋在內。
特別提醒,咸鴨蛋咸而微寒,能滋陰,清肺,可治夏季膈熱,咳嗽,喉痛,齒痛,泄利等病癥。同時,咸鴨蛋還能有效補充人體在夏天鹽分的缺失和營養物質的消耗。
端午節之雄黃酒:殺菌解毒
俗話說“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端午前后,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已步入梅雨季節,天氣條件有利于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彩帶中醫師提醒,雄黃內含砷、汞等有毒物質,遇熱極易分解為三氧化二砷,有劇毒,即使小劑量服用, 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所以,一般不建議直接飲用雄黃酒。
端午節之五加酒:祛濕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也是民間的習俗之一。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肝腎壯筋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余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古人稱農歷5月為“毒月”,五月初五則被稱為“毒日”,這是因為農歷五月天氣漸熱,空氣中的濕熱、溫毒之氣郁蒸,易滋生蚊蟲,各種病原微生物也大量繁殖。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全民族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美好節日。在我國,艾蒿、香包、雄黃酒被稱為“端午三友”。按照傳統習俗,在端午節,人們會在門口掛上菖蒲、蒿草、艾葉驅邪,喝雄黃酒、五加酒,吃粽子,掛香囊,以表達保持健康體魄的美好愿望?,F在的端午節,一些古老習俗已經慢慢被摒棄,然而事實證明,我們的傳統習俗蘊含著很多養生學問,下面就為你介紹端午習俗中的養生奧秘。
“端午三友”之艾葉、菖蒲――驅毒除瘟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將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有的用艾葉、菖蒲燒水洗澡,并噴灑在房前屋后。
艾葉(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凹矣腥臧?,郎中不用來”。艾葉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臨床上常用來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五月艾的藥效最佳?,F代研究表明,艾葉含有的桉油精,具有很強的抑制微生物生長和殺滅細菌的作用,插艾草、菖蒲來消毒,可謂事半功倍。其中,熏艾草的消毒功效更大。
現代人已經很少在家門口掛艾葉、菖蒲等草本植物。對這個問題,專家說,可以采取煙熏和噴氣霧劑的方法來解決。普通家庭可以選擇在端午前后把門窗緊閉,然后用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煙熏2~4小時以上,這樣可起到殺菌作用。另外,還可以到商店購買殺蟲驅蚊的氣霧劑來達到滅害蟲的目的。
“端午三友”之雄黃酒――殺蟲解毒
俗話說“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端午前后,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已步入梅雨季節,天氣條件有利于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后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
有醫生表示,喝雄黃酒不僅不能驅邪、解毒,反而會引發中毒癥狀。雄黃內含砷、汞等有毒物質,遇熱極易分解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有劇毒,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重者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甚至會致人死亡。
與其喝雄黃酒來解毒,還不如直接將其外涂在毒蟲叮咬和長包長癤、生痱子的地方更有效。涂灑雄黃酒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在端午節,將雄黃摻在酒里制成雄黃酒,甩灑在居室的墻角和床下,具有較強的滅蚊和殺蟲作用。由于雄黃能從皮膚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積涂擦,以防中毒。
“端午三友”之香囊――散風驅寒
“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民間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的民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術、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兩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將這幾味中藥研細,然后放在布袋中,縫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這幾味中藥,中醫認為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在端午時節,隨身攜帶一個香囊,就好像是帶著一個作用非凡的“空氣凈化器”。
健康吃法一、糖尿病人忌食粽子
很多人喜歡吃五花肉做的肉粽。專家指出,肉粽雖然蛋白含量高,卻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應避免食用,可選擇豆沙粽、小棗粽和八寶粽等。因為糯米升糖指數高,不管是甜粽還是肉粽糖尿病人都應避免食用。胃腸有病的人也不建議吃粽子,因為粽子不易消化,尤其吃了油膩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適。胃酸過多和胃潰瘍的人也應當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體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選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糧、薯類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專家還指出,糯米溫中補氣,適合脾胃有病的人吃,把糯米煮粥趁熱喝確實可滋養脾胃,特別有益于脾胃虛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涼后再吃,或者涼后再熱了吃,就難消化以致傷脾胃了。如果再加上大量動物油脂,更不是人人能夠承受。另外,粽子屬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減少米飯、饅頭、面包等主食的量,避免能量過剩,引起增肥問題。
健康吃法二、粽子最宜趁熱吃
專家還提醒,吃新包出來的熱粽子比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反復加熱。因此最好自己動手制作,吃剛包好的熱粽子。包粽子時要注意,粽葉蒸后放置一段時間顏色發暗是正常的。不要選皮色鮮綠甚至藍綠的粽子,因為粽葉很可能是經過硫酸銅處理,安全性沒有保障。
在保留上,粽子可以放在冷凍柜里速凍后長期保存,吃的時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爐化凍。存放時最好分成一次吃完的小包,用塑料袋包嚴實,和其他肉類等生食品分開放,避免交叉污染。
健康吃法三、吃粽子每餐別超50克(1至2個),千萬別配冷飲吃
醫生提醒,糯米熱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過多。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纖維質,黏度高、不易消化。因此在做粽子時,加上一些雜糧米或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等,可減少腸胃負擔。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湯,如冬瓜、竹筍、絲瓜湯等能幫助消化。吃粽子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但不能配冷飲,因為那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健康吃法四、喝熱紅茶解膩
粽子因為多油,多吃容易膩,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會容易讓人感覺到膩,食滯。東莞凱悅酒店大廚陳師傅介紹,熱的紅茶有去油膩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陳師傅介紹,吃粽子的時候拿紅茶來配就可以了。紅茶不需要特別指定哪一種,但是一定要是熱的,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解膩作用。
同時,陳師傅還特別介紹,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健康吃法五、莞香茶葉助消化
除了一般的紅茶,一種東莞土生土長的茶葉也利于人們在吃粽子時品嘗,可以起到助消化去暑的作用。這種莞香茶葉更像一種中藥,是東莞老中醫劉石堅推薦的一款茶葉。
劉石堅介紹,這種莞香茶葉是大嶺山上一種野生的小灌木,一米多高,葉子摘下來后曬干,再加工就成了茶葉,有解暑、清熱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的時候配上它,有助于消化。
茶葉放進水里泡開后,有著淡淡的黃色,拿近來聞,有一種帶點酸帶點甜的山楂味道,有一種提神的感覺,喝進口里,淡淡的,剛好沖淡粽子的味道?;▓@粥城黎平介紹,這種茶葉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喝了,它滿山遍野地長在大嶺山的山上,許多人會把它砍回來當柴燒,而一些人則會拿來泡茶喝,在盛夏的時候可起到解暑助消化的作用。
健康吃法六、吃粽子配煉奶
東莞的枧水粽外皮清淡無味,許多人喜歡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過東莞的藍小姐告訴記者,她喜歡用煉奶來配粽子吃。把粽子切成塊后,蘸上煉奶,既不容易膩,又可以讓清淡的粽子變得有味道。
藍小姐說,粽子要選用枧水粽,如果選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讓人感覺到膩。藍小姐說,這種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讓人聯想到西式的餐點,這種中西結合的方式是她吃粽子時最喜歡的。
健康吃法七、蛋皮煎粽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