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美女范文
時間:2023-03-16 16:04: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國四大美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有中國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它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有塔里木盆地,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有柴達木盆地,它是我國地勢最高的盆地;有準葛爾盆地,它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
走過了盆地便來到了高原。中國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有內蒙古高原,它位于中國的北部地區,古人稱這個高原為“翰海”;還有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坐落在中國大地上的四大佛山是: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其中,五臺山被稱為“大智”,峨眉山被稱為“光明山”。鑲嵌于山水間的還有享譽海內外的四大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云崗石窟。
游了這么多的地方,累了吧!來點吃的, 大家喜歡吃魚嗎?有誰知道中國四大家魚是哪四種呢?有人回答說肯定有鯉魚,告訴你,你的答案是錯誤的,四大家魚中根本就沒有鯉魚,四大家魚分別是:青魚、草魚、鰱雨、鳙魚。
說到現在,你一定羨慕無比,更讓你能大飽口服的還有中國四大菜系:魯菜、川菜、蘇菜、粵菜。還有主要糧食也就是中國四大糧食作物:稻谷、小麥、玉米、大豆,不能挑食啊。
夏天真熱啊,你們知道中國四大河流、四大淡水湖嗎?中國四大河流是: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四大淡水湖分別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詩人劉禹錫曾贊美過洞庭湖: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很多人都喜歡養花,因此,讓我帶你去看中國四大名花:牡丹、水仙、、茶花。
也有很多人喜歡讀書,我帶你們領略一下中國古代四大藏書閣它們是:北京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拿著書在亭子下面閱讀是多么愜意的事,中國四大名亭是:滁州的醉翁亭、北京農壇陶然亭、湖南長沙愛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再帶你逛一逛有趣的中國四大回音建筑:北京天壇回音壁、山西蒲州的曾救寺的鶯鶯塔、河南三門峽的蛤嫫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石琴。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她們長得非常漂亮各是:西施、貂禪、王昭君、揚貴妃,還有四大名捕:無情盛崖余,冷血冷凌棄、鐵手鐵游夏、追命崔略商。如今我們只能在書畫里才能看到他們。
科學文化方面更有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是東漢時代的蔡倫發明的,指南針是東漢時代王充發明的,火藥是唐朝時機發明的,膠泥活字印刷術是北宋畢生發明的。
篇3
王姓是占中國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復雜。1、出自姬姓。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為“王家”、延用成姓。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后,屆于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后人。4、出自田姓。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后。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7、出自少數民族。8、出于自改姓為王氏的。9、由復姓簡化而來。這種情況的王姓較多,據統計至少有14個,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孫、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樂王。10、出自元朝王室。
群望堂號
【堂號】王姓堂號有“三槐”、“槐陰”,其中“三槐堂”比較有名。
【郡望】1、太原郡:戰國秦莊王置郡。此支王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司徒王允。2、京兆郡:三國魏時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畢公高之后。3天水郡:西漢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4、中山郡:漢置郡。此支王氏,其開基始祖為北魏中山王王睿。5、陳留郡:西漢置郡。此支王氏,其開基始祖為媯姓齊王建之孫安。6、河東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靈王太子晉及周平王太孫赤之后。7、河南郡漢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鮮卑族可頻氏王氏之后。
王姓歷史名人
王姓作為中國十大姓氏之一,在各個歷史朝代,都有上乘表現。秦代有為輔佐始皇平安趙、燕、薊、荊等地區的大將王翦。西漢末年有攝政王王莽,后建立新朝,稱帝十五年。東漢思想家、哲學家、無神論者王充,捍衛和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其主要著作為《論衡》。元代著名戲劇家王實甫,一生創作雜劇達十四種之多,其代表作《西廂記》。明代哲學家王守仁,發展陸九淵之說,創立陽明學派。清代有被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其著作宏富,思想博大精深,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唯物主義。
王翦:戰國末期泰國名將,同時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王昭君:漢平使者,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
王羲之:山東臨沂人,東晉大書法家。其子王獻之也是著名書法家。
王勃:唐代詩人,唐初四杰之首。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家之一,宋神宗宰相。
王重陽: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創始人。
篇4
靈魂的美到底有哪些呢?
靈魂的美在于道德。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有些事物是由于它們的本質而美,例如道德。”魏晉時,某縣有個將軍叫許允,他的妻子德才兼備,就是相貌丑陋。許允不愿意娶她,并責怪她說:“婦女應該有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四德,你具備哪幾條?”新娘說:“我只缺少美貌罷了。在美中,德行美排在首位,你好女色而不重德行,怎么能說你知書達禮呢?”許允慚愧。此后,夫妻倆互相尊重,恩愛到老。當今,有的人的道德逐漸淪喪,在公共場所上鬧事,在公園里踐踏草坪,亂摘鮮花,在樹干上亂寫亂畫,毀壞公共設施,公共汽車上不給有需要的人讓座、互相打鬧、推撞,在別人的家門前亂扔垃圾,對一些犯罪行為視而不見,對自己無益的事情充耳不聞……那么,他們即使有俊俏的外表,也只是虛幻的。
靈魂的美在于修養和知識。良好的修養能使人形成文雅的氣質、風度,而缺乏修養的人往往品行粗野、野蠻。一個人盡管他的穿著有多么的漂亮,樣子有多么的迷人,若然他沒有良好的修養,在別人的面前,無論他怎樣的掩飾,始終會露出自己不好的一面,外表多么漂亮也是沒有用的。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注意學識的修養,文明素質的提高,是增加外表美和靈魂美的途徑之一。馮玉祥將軍出身行伍,開始沒有什么文化,又具有軍閥氣。后來,他潛心學習,有了很大的改變,他憂國憂民,積極抗日,這時的馮將軍意氣風發,氣宇軒昂,外有男子漢的不屈不撓的威儀,又內秀其中,眼光敏銳,思維清晰。相比之下,曾為馮將軍部將的韓復榘雖讀過幾年書,但投身軍隊后就不在接受文化熏陶,只有率兵作戰的英勇,后來他在濟南大學校慶會上對學生訓話道:“你們這些烏合之眾,是科學科的,化學化的,都懂七八國文,兄弟我是個大老粗,連中國的英文都不懂……”這種缺乏修養的人,猶如鮮花沒有芳香,還美嗎?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個人去見工,本來他的學歷是不符合老板的要求,但他在面試完畢后,有禮貌地向老板鞠了一個躬。就是因為他的修養,改變了老板對他的看法,他就被錄用了。道德修養的提高,不僅會凈化一個人的靈魂,還能促使他步向成功。
靈魂的美在于理想。雨果說過:“人類的心靈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質。”在歌德創作的《浮士德》里的浮士德與魔鬼非斯特訂下契約:魔鬼甘當仆人,但當浮士德一旦感到滿足,喊出“你真美呀!”他便將死去。先前,他怎么也找不到“美”的感覺,后來,他獲得了一塊還邊封地,招募勞動力填海造陸,以建立自己的王國。他想到將建成“在自由的土地上住著自由的國民”的理想王國,在這種預感中得到滿足,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你真美呀!”隨后,他倒下了。在大千世界里,萬物之靈的人是最美的。在歌德看來,人的真正美不在個人享受之中,而是為人群謀幸福的理想的實現。眾所周知,列夫?托爾斯泰也中擁有一副平庸、丑陋的外表,他希望盡其畢生的努力去拯救、改變全人類,他潛心文學,給世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得到許多人的認可、尊敬和崇拜。所以,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謂的“丑”,在理想中會變成美。以為偉大的藝術家或作家,取得了這個“丑”或那個“丑”,只要用“魔杖”觸以下,“丑”便成了美。
篇5
關鍵詞: 剪紙;鍛煉;培養;創設
【中圖分類號】 K89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3)02-0287-02
中國民間剪紙作為一個古老而富于傳統的美術式樣,它寄托著人們的愛與恨,抒發著人們的情與美,在中華民族的搖籃里,孕育發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紙不僅表現了人們的審美愛好,并蘊含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
一 初中教學中開設剪紙教學的意義
1.動手能力。
現在的初中生大多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電視、電腦、網絡和各種媒體的世界里,孩子們動手制作的能力嚴重退化。剪紙活動能使孩子們的手部肌肉得到鍛煉,提高手部動作的靈活性與精準性。在鍛煉動手能力的同時享受制作的樂趣。
2.培養創新意識。
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創作新鮮有活力的作品,是初中階段美術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以剪紙教學中的團花為例,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剪紙技法和一些基礎圖案以后,剪紙課堂為他么營造了寬松的學習氛圍,他們運用剪紙這種古老而新鮮的美術語言創新出了許多獨具個人審美特色的作品。
3.培養良好的品格與修養。
學生們進入初中課堂,學業量突然增加,再加上進入青春期階段,造成學生們浮躁、易煩、易怒等不良情緒。他們需要找到一個課堂來緩解、調適情緒。在剪紙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們既要勇敢果斷,又要耐心細致。所以極大的培養了孩子們的“三心”即“精心”、“細心”、“耐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與修養,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二 剪紙教學過程的初探
1.教學時間與地點固定,保障學習的連續性與持久性。
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技法精湛,內涵深厚,專業性較強的藝術課。絕不是一兩節課就能掌握和精通的。
2.創設良好的剪紙藝術課堂氛圍。
創設輕松、愉快、藝術氛圍濃的剪紙課堂是教好剪紙的第一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來,愿意學,專心投入課堂,享受過程,既而深深的熱愛上這門藝術。為此我主要從以下 兩方面入手:
(1)輕松入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有時是培養出來的。大多數學生沒有真正接觸過剪紙這門藝術,所以對它有一種陌生感距離感,害怕自己學不會,學不好,所以入門時的第一堂課保證成功至關重要。
(2)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無論哪一門技藝都是入門容易精通難,剪紙也不例外。輕松入門以后接下來的是如何深入學習圖案,熟練掌握技法。
在圖案方面經過我多年的剪紙教學經驗我編輯了一部豐富實用的剪紙教程,在教程中我整理了一套剪紙初學基礎圖案,共二十余種,(月牙紋、鋸齒紋、卷云紋、花瓣紋、葉子紋、幸福墻紋、如意紋等。
剪刻技法上,初學階段我提倡能剪則不刻,避免初學者對刻刀造成依賴性而不能熟練運用剪刀。初期剪法我主要歸納為四種,即剪、鋸齒剪、花心剪、葉脈剪。
3.鼓勵創作,展現自我。
我認為剪紙的學習可分為“學”和“習”兩個階段?!皩W”為初級階段,“學”即摹,通過摹體驗整個制作過程,摹多了就會熟,熟了便能生巧。這時可進入“習”這一高級階段,“習”即嘗試創作。剪紙本身就是具有創作性的活動,我鼓勵學生,運用前一段所學基礎圖案,再根據自己頭腦中感知過的物體表象,進行設計構思,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記憶力及思維能力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他們用藝術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創作出大量的新作品、好作品。
4.滲透內涵,欣賞評述。
剪紙絕不僅僅是一門單純的技藝,剪紙藝術博大精深,內涵深厚,承載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寄托著老百姓對生命的理解與期盼。每一堂課每一個圖案我都會滲透一些人文及民俗知識。例如花瓣紋這一章(我自編的剪紙教程),講到荷花紋這一課時,首先介紹荷花是中國花歷中六月的代表花卉,它的守護神是我國四大美女中的西施,講述西施采蓮的傳奇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在腦海中描繪一幅美麗的畫卷,創設更加浪漫的課堂。自古人們就非常喜歡荷花,其原因除了它姿態優雅、清麗脫俗外,還因為荷又有“和”、“合”的諧音,將荷與金魚放在一起,寓意“金玉和堂”,將荷與蓮蓬放在一起,寓意“多子多福”,將荷與葉子、水草放在一起,寓意“合家歡樂”,將荷與鴛鴦放在一起,寓意“和和美美”等等。這些圖案和寓意中,蘊含著人們無限的智慧,學生們在這樣的情境中,飽含浪漫的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行學習和創作他們的作品。
5.佳作展示,體驗成功。
每當我的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創造性的完成一幅剪紙作品時,我都會通過某一種方式展示出來,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們對剪紙的興趣和再次創作的欲望,他們會更加自信、更加努力的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佳作展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剪紙作品裝飾教室,美化環境。
將學生們的日常作品粘貼在剪紙教室及各班級玻璃窗上作裝飾,紅紅的窗花通過玻璃的通透感更顯出剪紙那種獨特的鏤空美。同時也給各班的班級文化建設增添了濃濃的一筆。
(2)將作品拍照存檔,留作基礎教材。
我將學生們的優秀作品拍照后存檔,用這些素材制作課件,再配上一些名家名作和優美的民樂,利用多媒體教室講授剪紙欣賞課。
(3)學校校刊及班級文化專欄的展示。
面向全校中小學生3000多人的校刊,是學生與教師才藝展示的一個平臺,剪紙組的剪紙作品已成為這一平臺上最亮的那顆星。
(4)學校藝術節、元旦聯歡會、家長開放日等慶典活動展示。
在學校舉辦的大型藝術節、元旦聯歡會、家長開放日等一系列的大型慶典活動中,每一次剪紙組內的作品都成為學校的一個亮點,展板上一幅幅千姿百態的剪紙作品受到了同學們、老師們、學校領導以及家長們的高度認可和贊揚。
篇6
大家好!
從西安到延安,車程大約4個小時,途中我們將路過于右任的故鄉——三原、“藥王”孫思邈及書法家柳公權的故里——銅川、民族始祖黃帝的安葬之地——黃帝陵。從黃帝陵所在的黃陵縣起,我們將進入黃土高原。在穿越洛川、甘泉和富縣后,“圣地”延安就會出現在你們的眼前。
在大家的心目中不知對陜北、對延安有什么印象?……“遍地是牛羊”……“腰鼓打得壯美”……“民歌好聽”……“姑娘好看”……“排排窯洞”……“陜北剪紙”……哈哈!看來大家對延安知道得還真不少呢!好!這一路上,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美麗而神秘的陜北。
陜北黃土高原,總面積約9.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那里,溝連著溝,一道道山來,一道道梁,可謂“高天厚土,渾樸曠遠,凝重蒼雄、豐富壯美”。說起陜北,大家一定知道這么一句順口溜,叫“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這就是大家常常說起的“陜北四美”。
米脂婆姨資質出眾,樸實熱情,她們是陜西女人及整個大西北女人的出色代表。傳說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獻出生在米脂。米脂婆姨周身都洋溢著自然的熱情,在陽光的強烈照射和西北風的勁吹之下,她們顯得比江南女子更接近于土地,更具有旺盛的精力。
有道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睆墓胖两?,這句話被當作佳話廣為流傳。大家要真想知道“綏德漢”的由來,最好看看《宋史》,便可一目了然??菇鹩⑿墼里w被臭名遠揚的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殘害于大理寺風波亭(今杭州浙江醫科大學內)。當時的愛國將領韓世忠聞知此事,怒發沖冠,拍案而起。一次,在皇帝面前,當著滿朝文武大臣,拎著權傾朝野的秦檜衣領大聲質問:“‘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昔日曾不可一世的秦檜,此時嚇得面色如土,語無倫次,戰戰兢兢。從此以后,“了不起,綏德漢!”便成了人們夸贊綏德男人的口頭禪。
大家知道嗎?我們陜西男子還有一個可愛的稱呼,叫“楞娃”,一個“楞”字,不失幽默地抓住了陜西男子的某些特點,比如說為人老成正統、待人溫厚誠懇、脾氣倔強堅毅,等等。但如果以為“楞娃”們都是老實巴交的笨人王老大,那就大錯特錯了,“楞娃”們精著哩,大智若愚,心頭比誰都有數。不過“陜西楞娃”們喜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碗吃面條。一大海碗的老稠酒,一口氣就喝下去了。從表面上看他們是溫和中庸的,但一火起來擎脾氣就犯了,七八頭牛都拉不回來。
清澗縣位于榆林地區的南端。那里盛產紅棗。清澗縣的紅棗,個大、色亮,吃起來口感很好,產量為陜北各縣之首。清澗縣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袁家溝村,它是一個只有1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于1936年2月的一個白雪覆蓋的日子里,在那里寫下了著名的詩詞 《沁園春,雪》。
陜北人的喜怒哀樂,就如陜北的環境,沒有什么過渡性的中間地帶,毫不掩飾。大家聽過信天游沒有?那歌唱得真是絕了。我給大家唱兩句:“燕麥開花零零稀,忘了我娘老子忘不了你。說下日子你不回來,撿畔上跑爛我十眼鞋?!薄澳闶悄銇砦沂俏摇D阕吣愕纳絹砦易呶业臏?,說不上話來擺一擺手。是我的朋友招一招手,不是我的朋友往遠里走。”
可以說民歌是陜北人心靈開出的花?!芭藨n愁哭鼻子,男人憂愁唱曲子”。陜北人有無論喜怒悲樂的哪種情感都會唱民歌的情景,特別是在艱難的歲月,人們吞咽下的是粗糧瓜菜,唱出來的卻是甜蜜蜜的民歌,不信,您聽:“親口口,拉手手,咱們倆個一搭搭走?!?/p>
走在陜北,無論在那綠格茵茵的山峁中,還是在崎嶇彎彎的小道上,隨時都能聽到人們那高喉嚨、大嗓子“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回蕩。甚至納鞋底、紡線線的婆姨們,行程、騎驢、夏天在大樹下納涼的中老年人,隨時也能聽到他們低婉吟哼的民歌聲,它可謂陜北人民生活中的第二種語言了。
陜北人不但愛唱,而且愛跳。這“跳”包含著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秧歌;其二是打腰鼓。說起陜北秧歌,大家應該不陌生。據《米脂縣志》記載:秧歌“起源古代祭祖”,時轉陽春,歌以樂之,故名“陽歌”。在陜北有些地方把秧歌隊的“傘”稱為“日照”,這是最古老的太陽神崇拜的延續。又據《吳堡縣志》記載:秧歌“源于水稻之鄉”,是插秧時所唱的歌,《明初由江南傳入陜北,與舞蹈相結合”??梢?,陜北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產物。陜北秧歌的特點有兩個:一是“鬧”,二是“扭”。因此,陜北秧歌又稱為”鬧秧歌”或“扭秧歌”。每年的春節是陜北秧歌大比拼的時節,當然也是鬧得最紅火的時候。一般是鬧完本村,鬧外村;鬧完鄉里,鬧城鎮。到處都彌漫著一種喜慶的氣氛。
陜北高原雄渾粗曠,因此,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又誕生了許多種剛勁有力的鑼鼓藝術。陜北鑼鼓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志丹扇鼓、黃龍獵鼓、黃陵抬鼓、土基對面鑼鼓等。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文鼓、武鼓之分。文鼓以扭為主;重扭動身姿,活潑圓滑。武鼓以打、踢、跨、跺為主;重擊鼓表演,豪放熱情,歡快有力,虎虎生威;它既有“柔”的魁力,又有“剛”的氣魄;鼓點節奏分明,鼓聲明亮,凝時若瑤池蓄水,動時似銀瓶乍破;其動作繁復,變化神速;纏腰鼓搖頭擺尾,神氣十足,過檔鼓腿勢瀟灑,陽剛雄勁,下岔鼓穩健安詳,如雁落平沙,還有鯉魚跳龍門、一條鞭、飛燕、三腳不落地等鼓法。表演時鼓手頭攏白羊肚毛巾,身著羊皮褂,腳扎綁腿或穿“英雄靴”,英姿諷爽,舞之剛勁激昂,剿悍豪放,氣勢磅磺,宛若鷹擊長空,氣勢如虹,觀之令人熱血沸騰、情不自禁。一位美國研究者在看到安塞腰鼓在滿天黃塵中飛揚舞動的時候震驚了,他說:沒有想到在溫良敦厚的中華傳統民間舞蹈中,還有這樣劍拔彎張、野性末泯的一支隊伍。
改革開放以來,安塞人打腰鼓打出了盛名,1997年安塞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舞鼓)之鄉”,被人們稱為“中國一絕”,號稱“天下第一鼓”。1900年,安塞腰鼓參加了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的大型舞蹈表演,轟動了全場觀眾,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這樣的場面太激動人心了!”在舉世矚目的和慶典中,安塞腰鼓又出盡風頭。慶祝回歸委員會的官員們高度評價說:“震人心魄,打得精彩,打出了國威?!?/p>
近幾年,安塞縣的許多農民鼓手和延安工礦企業的許多業余鼓手,紛紛被全國各地機關、單位和企業請去改行當了教練,安塞腰鼓已響遍了祖國大地。
陜北人不但腿上功夫了得,手上的功夫亦是令人佩服。延川縣有個叫高風蓮的老人,可以一邊唱,一邊剪紙花,一曲唱罷,一件精美的紙花就在她隨心所欲的剪裁下完成。
剪紙藝術是窯洞藝術的素描,起源于服裝剪裁和服裝裝飾,被譽為“群芳母親”,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稱。陜北剪紙,種類多樣,內容豐富。有窗花、炕圍花、窯頂轉花、家什裝飾剪貼花、服裝佩飾替樣花等。以粗擴有力的刀法表現農家的男耕女織、家禽飼養、豐收碩果、集市貿易、婚嫁迎娶以及各種鄉俗活動,使形式和內容渾然一體,達到完美統一。陜北剪紙,主要用以裝飾窯洞。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的窯窗上貼滿了紅紅綠綠的窗花,一家一院便是一個小型展覽。一村一戶就是一個很大的藝術天地,為農家土院增添了美好的節日氣氛,表現了勤勞樸實的陜北勞動人民純潔的感情和審美情趣。這真是“一剪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陜北剪紙主要以安塞剪紙和洛川剪紙盛名,到了延安后,我一定請大家看一場精彩的剪紙藝術表演。
各位朋友,你們知道為什么陜北的男子強壯高大,陜北的女子紅潤靈秀?我告訴大家,那是因為陜北的風味小吃特別好吃,特別有營養。陜北,由于地處黃土高原,土地寬廣,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農、林、土特產品豐富多樣,生長期長,營養積累豐富,口味絕佳。陜北羊肉是陜北風味最美的一道菜。每當秋冬之季,羊子肥美,宰殺烹煮,香滿城鄉。尤其是燉羊肉,把宰殺的羊連骨帶肉剁成塊狀,五厘米長短,加入調料,人鍋慢火炕得爛熟。燭時羊骨髓即骨腔內的精髓也隨之燭人湯中,原汁原味,鮮美無比。食時單是那青花大碗盛滿羊肉朝你面前一蹾,不由你便想起秦將白起、漢將樊噲……大塊羊肉連羊骨熬燭的香湯,再加點紅油辣子、蔥花、香菜,那股濃郁鮮美的香味對唾液腺的刺激,絕非其他正宗菜系可比。游客往往一碗燭肉下肚,便無須再吃其他食物了,大快朵頤,食后渾身暖洋洋,滿口留香的感受足以便你流連忘返。
當然,吃羊肉的同時,一定要喝陜北特有的米酒。陜北米酒,用軟黃米加工而成。這種酒酸甜適口、消膩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飲料。賀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詩中贊道:“一口口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弊阋娒拙频囊酥幜?。吃飽喝足,穿上羊皮襖,拿上一把傘一把鏟,再趕上一群羊,您就成了黃土坡上的牧羊人。雨傘、羊鏟是牧羊人的勞動工具。所謂羊鏟不過是一把不足一寸寬二寸長的小鐵鍬,用來鏟土塊拋打遠處吃草的羊只,以招呼它們歸隊。鏟柄的另一端則系著用牛皮做成的鞭子,是用來趕羊群的。雨傘大多是用紅色的油布制作的,結構簡易但傘帽比較大。這樣的雨傘主要有兩種用途:晴天用來遮陽,雨天用來避雨。因為牧羊人整天與羊為伴“游山玩水”,不知哪天下雨哪天晴,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傘、鏟不離手,獨具風情。
陜北的窯洞是陜北風景的象征。到陜北不看窯洞,不算到過陜北。陜北的黃土厚實堅硬,丘陵溝壑密織如網,特別適合打洞箍窯。陜北有句俗諺,叫“箍窯蓋房,一世最忙”。箍窯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傳統觀念,窯洞箍得怎樣,關系到子孫后代吉兇盛衰大事。因此,箍窯必請風水先生看地勢、定方向、擇日子來選定。現在的選址大都趨向實用,選擇向陽、背風,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陜北窯洞最大的優點是堅固耐久,冬暖夏涼,且大門大窗,寬敞明亮。其造型簡潔,上部拱圓,下方端直,契合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思想。其建筑風格古樸、凝重,與周圍黃土丘壑諧和,渾然一體,很能體現延安人樸實、內斂、含蓄、深沉的性格。
陜北窯洞做工十分考究,尤其是門窗。窯洞門窗的窗根為鏤花空格,有各種造型圖案,疏密有致,透亮實用。再把剪貼好的各色窗花貼于窗紙上,花色艷麗,琳瑯滿目,仿佛一座民間藝術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