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變奏范文
時間:2023-03-23 03:57: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的變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出生于一個偏遠的小村莊,我的到來給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莫大的欣喜。聽母親說,父親那時極寵溺我,常常抱著我逗我憨笑,柔聲地呢喃著“寶貝”“公主”,常常采了山花插在我的辮子上……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父親喜歡上了喝酒。在他的心里,酒逐漸搶占了我的位置。
那天,父親又喝酒了,滿身酒氣地回到家,狠狠地打母親。我驚呆了。聽著母親的哀嚎,我在幼小的心里開始密密地編織起仇恨。
于是,我漸漸不滿于他的一切行徑。我學會了頂嘴,學會了伶牙俐齒地還擊。而他,則只是怒視著我,拳頭舉起又無力地垂下。我相信,他不敢打我,因為我已無所畏懼。
很快,我上學了。每天早出晚歸的我很少和他打照面,偶爾相遇也絕不會多說上一句話。
有那么一天,早晨很冷,天空的雪花大片地飛舞,萬物都顯得那么沉靜。我剛想開門上學去,他喊住了我,手里握著個剛烤好的紅薯?!巴饷嫣炖?,拿著暖暖手吧?!蔽覜]有去接那紅薯,轉身便走。不過,轉身的一剎那,我的心莫名地一顫,倒不是因為那紅薯,而是他那灰色的面容和謙卑的眼神。
幾個月前,我離開家開始了住校生活。我很少回家,而他卻每兩個星期就來看我一次。每次,看到他興致勃勃地到來,快樂的神情和著一身的酒氣,我依然沒好氣。
又是一個周末,知道他又要來,我故意回去得很遲。暮色將至時,我才慢吞吞地回到住處?!安粚Π?,他說他坐下午早班車,怎么還沒到呢?”我突然感到有些不安,快速奔向車站。
到了車站,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聽人們議論說一輛出租車撞到了一個鄉下人。我拼命跑向出事地點,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我第一次感到失去父親的恐慌。原來,我是那么地在乎父親!
我哭著沖進人群,見出租車前正坐著一個鄉下人,而他卻不是我的父親。一瞬間,我那剛才還滿是淚水的臉,竟像山花綻放一般,有一種失而復得似的驚喜。
我正忙著擦眼淚,父親卻出現在我身前,手里拎著大大小小的袋子,著急地說:“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哭了?”我不好意思地搖搖頭,然后幸福地仰起臉,順手接過那大大小小的袋子輕快地走在他身邊。
那晚,我寫了日記,結語是:愛是一支婉轉的曲子,在不斷變換的節奏中方顯出繽紛,見其真誠。
簡評
篇2
情景一
傍晚,在街頭的一棵大樹后面,一個小女孩攔住了一位中年男子。小女孩央求地說道:“叔叔,您能幫我去那個報亭買份報紙嗎?”中年男子說:“可以?!庇谑撬弥∨⑦f過來的一元錢買了報紙?;氐綐浔澈?,他問:“你怎么不自己去呢?”小女孩說:“我怕被媽媽看到?!敝心昴凶悠婀值貑柕溃骸澳銒寢屧谀睦??”小女孩:“就在那兒賣報紙?!敝心昴凶佑謫柕溃骸澳悄銥槭裁匆獜乃抢镔I報紙呢?”“我給她送晚飯時她還剩下一份報紙,她告訴我,如果今天不賣掉,明天就沒人買了。我在這里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了,報紙肯定賣不掉了?!薄?/p>
愛始于對親人的關懷。這種基于血緣關系的情感,往往是人間最真摯、最純潔的愛。
情景二
月月是個聰明、漂亮、樂觀的小姑娘??墒?,突然間她被無情的白血病擊倒了。病痛的折磨讓她難以忍受,高昂的醫療費用讓她的父母束手無策。她對生活漸漸失去了信心,甚至在痛苦中做出了最壞的打算……
正當月月絕望的時候,老師來了,同學們來了,報社的記者來了,數不清的好心人來了……他們送來了鮮花、水果、營養品,還有現金,還在社會上發起了愛心捐助活動。月月深受感動,她在日記里寫道:“痛苦漸漸遠去,絕望已銷聲匿跡,生活變得美好起來。我相信,明天會更加燦爛……”
從月月的情緒變化中我們看到,愛給人以溫暖,愛使人樂觀,堅強。生活中的每一份關愛都會深深地感動我們,這份感動就是愛的源泉。
情景三
江詩信,一個年逾七旬的產黨員。從1992年起,他省吃儉用,個人出資達55000元,資助了鄂、豫、陜山區共1264名貧困兒童。12年來,有184個單位和2000多名“愛心使者”自愿加入到江詩信愛心助學的行列中,其中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只有7歲。江詩信和他的志愿者們一道,先后把2000多名失學兒童重新送回了課堂,其中有39名受助者跨進了大學校門。江詩信的愛心行動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篇3
我在校長工作崗位上,經過二十多年的觀察體會到:優秀的教師在教育方法上可為千差萬別,各有千秋。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這就是對學生的愛。作為一名教師,熱愛學生,要體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問題和困難中,但更多的是體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愛學生是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前提,是開啟兒童心靈的鑰匙。
一、教師要從心靈上走近學生
首先,教師要把師愛分給每一個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里。青少年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一門藝術,它要求教師穿越學生心理的堡壘,透視學生的心靈,設身處地為他們分憂,為他們墾植“真、善、美”的種子。作為老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愛,愛是信任的基礎與前提,師生間有了愛,一切困難都好解決。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關愛學生是老師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老師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關心學生的身體、學習和家庭生活情況,使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老師要熱愛所有的學生,只愛“金鳳凰”不愛“丑小鴨”,不是真正的愛學生。老師要把自己的溫暖和感情傾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通過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化學生。
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不少老師把這一教育過程簡單化了,以為對學生嚴厲的要求就是愛學生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淺層次的理解,這種方式對認知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尚未完全覺醒的學生往往不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更多的是使學生對你產生抵觸情緒,造成逆反心理。例如,就是不愛聽你的課,不愿意完成你布置的作業,不懂也不稀罕問你,對你敬而遠之……
二、教師要從觀念上走近學生
教師要有平等的觀念做學生的朋友。因此,老師要積極創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多聽聽學生說,不是只要學生聽你說,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然后為他們擺脫煩惱、化解困惑。這樣的情才能動人,這樣的愛才具有說服力,這樣的教育才能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傳統教育中,教師和學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學生被動接受教育,主觀感受被忽略,情感的交流被抑制,許多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當今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養成了養尊處優的不良毛病。要求老師要與學生做心靈相通的朋友,應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做到把學生看成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平等的朋友。構筑平等的師生關系需要放下架子,擺脫居高臨下的姿態,在實施教育的具體過程中,不要習慣于單純地從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帶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去進行說教、指正,要善于傾聽,了解學生怎么想,怎么看,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小事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愛護,如學生的學習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經過時,不是旁若無人地走過去,而是幫他撿起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多一點理解和寬容,從愛出發,了解學生真實的感情需要和豐富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給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向老師求教。
老師要像春風一樣,能開啟學生的心扉,像春雨一樣,能滋潤學生的心田,像春暉一樣,能溫暖學生的心懷,像春雷一樣,能叩擊學生的心弦。用真心換真情是老師工作的精髓所在。要用一顆平等的心與學生交往,尊重學生,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欣賞學生,讓我們獻出一點愛,讓愛創造出教育的奇跡。
三、教師要從感情上走近學生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么老師就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家長們把掌上明珠捧給我們,把稚嫩的生命交給我們,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關愛他們、呵護他們,其次才謹慎細致的引導他們認識這個對他們來說,五彩繽紛、眼花繚亂的世界,讓他們學到知識、學會生存的本領,盡自己所能的對他們實施教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愛學生:
1、愛學生,首先就要關愛學生。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要把學生真正放在教師的心坎兒上。關懷學生是師愛的起點,也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催化劑。
2、愛學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熱愛學生的具體表現,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個人積極上進的內部動力,它及其脆弱,經不起任何粗暴和冷漠。自尊心的激發,能形成一種戰勝困難的意志力,否則會使人消極悲觀,自暴自棄。
3、愛學生,就要深刻理解學生。理解是愛的別名,是一種理智的愛,也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的心理成分。常言說:“嚴師出高徒,嚴是愛,松是害?!蔽艺J為,松也是愛,松是寬容,松是理解,是更高層次的愛,這種愛的教育效果有時勝過千言萬語。
4、愛學生,就要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普通、持久而高尚的,越是滿懷深情的愛學生,就越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愛。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懷,才是連接心靈的線索。
5、愛學生,就要不失時機的教育引導學生。恰當、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用具體事例去感化他們,完全徹底的為學生負責,為學生服務。
篇4
(一)能夠熟悉《鱒魚五重奏》的主題旋律,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特點。
(二)結合欣賞音樂作品,初步了解變奏曲式、變奏手法等相關音樂知識,并試著運用有關知識創作簡單的變奏旋律。
二、教學重點
(一)欣賞《鱒魚五重奏》,并能進行簡單的變奏創作。
(二)熟悉音樂的主題,對歌曲中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
三、教學難點
(一)對變奏曲式和變奏方法的了解。
(二)創作簡單的變奏曲并表現出來。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 鋼琴 投影膠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課堂情境
學生進入教室,師生問好。學生分四個小組圍成圓形坐。
教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美妙的音樂,希望我們這節課成為“歡樂的課堂”。(計算機展示“歡樂課堂”頁面,背景音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使師生情感得到交流。)
(二)欣賞音樂作品《鱒魚》
第一步:
教師點擊“大家一起來”頁面。展示《鱒魚》歌詞,并示范演唱歌曲《鱒魚》。(自彈自唱)
第二步:
熟悉音樂主題,教師帶領學生反復哼唱歌曲《鱒魚》第一段,并彈琴范唱。使學生通過學習,熟悉《鱒魚》的音樂主題。
第三步:
1. 計算機展示《鱒魚五重奏》的音樂主題,并播放音樂。讓學生先完整體會“變奏曲”的風格。
2. 分段欣賞音樂作品,感受“變奏曲”。教師簡介音樂作品及創作背景和變奏曲概念。(點擊計算機,展示相應頁面)然后把學生分為四組,分別指定著重留意不同的音樂要素及變化,并填在人手一份的表格中。要求第三組把節奏音型用圖型譜表示出來。
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分段欣賞,把各段落的音樂變化分辨出來,教師要特別著重節奏音型的不同,并用手勢引導,提示學生根據音型的疏密、起伏特點創作出不同的圖型或線條來表示。
各組學生討論聽辨的結果,并把答案填寫在教師準備好的投影膠片中。
教師把學生填好的投影片投影,師生共同歸納:樂曲由主題及六個變奏構成。主題的每次出現都作了不同的變化和發展,從而產生了不同的情緒。通過分段欣賞音樂作品《鱒魚五重奏》,并讓學生分辨各段音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變奏曲的風格。
(三)欣賞音樂作品海頓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
教師:剛才我們共同感受了利用音色、速度、力度、情緒、節奏音型等變化,可以使音樂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以及情緒的變化?,F在,我們來欣賞另外一首同樣也是用變奏手法進行創作的音樂作品。同時簡介音樂作品及作者,教學生哼唱音樂主題。
計算機展示海頓肖像和音樂主題并播放音樂,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變奏曲的風格特點。
(四)創 作
1. 對音樂“小星星”進行變奏創作。
2. 師生共同演唱“小星星”主題。(教師彈鋼琴伴奏)學生分為四組,各自選題創作。
a. 可愛的“小星星”b. 快樂的“小星星”c. 浪漫的“小星星”d. 時髦的“小星星”或學生自行命題創作。
創作可以從節奏、音型、速度、力度、情緒進行變奏,要求根據選題改動歌詞,并且表現出來。(音樂可以通過教師表現出來,但鼓勵學生自己表演)
學生可能在創作時,需要教師啟發鼓勵,教師可在學生創作前給學生示范。
3. 計算機出示“小星星”音樂主題、教師創作的作品。
4. 讓學生用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創作,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篇5
關鍵詞:瑪依拉變奏曲傳承創新發展
一、引言哈薩克族歌曲《瑪依拉》的來歷
哈薩克族歌曲《瑪依拉》原型是由前蘇聯,也就是現在的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族民間歌唱家瑪依拉?夏姆斯迪諾娃?瓦力(Shamsondinova爺爺的名字),Vali(父親的名字),全名是Maira Shamsondinova Vali自己作詞作曲并演唱的,整個歌曲是在冬不拉的伴奏下表現,草原風味濃厚,抒情性強。這位女子1896年5月6日出生在帕維拉達爾(Povladar)的地方,長得美麗,聰明、開朗活潑、惹人喜愛、又善于歌唱,周圍的人們經常都會來傾聽她美妙的歌聲.此段是作者本人經哈薩克斯坦國立音樂學院,作曲系Ermek omirov(葉爾米克?吾米諾夫)教授考證得來的。
這首《瑪依拉》歌曲是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中國新疆北部哈薩克族中流傳,后來王洛賓先生民間采風翻譯詞,又由上海音樂學院的作曲家、鋼琴家,丁善德改編成鋼琴曲和鋼琴伴奏。作者本人我暫時在論文里對哈薩克跨界民族音樂文化不做深層次的研究,只是先對“瑪依拉”歌曲的出處來源做一個考證。
二、關于《瑪依拉變奏曲》變奏手法
歌曲《瑪依拉變奏曲》是由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青年作曲家胡廷江老師改編而成的。就是在哈薩克族歌曲《瑪依拉》的主題動機上運用了變奏的音樂創作手法創作了這首作品,并更好的展示了哈薩克族聲音的高亢、嘹亮,富有草原意味的特點,“花腔部分”就像草原上唱歌的百靈鳥,歡樂自如。改編者又對原曲進行創新,在結構、調式、情緒上都呈現出新的術高度和藝術特點,融入了西洋音樂和民族音樂的演唱技法,是一首專業性很強的花腔女高音歌曲,更具色彩性,更加動聽,把瑪依拉天真美麗的形象表現得更加惟妙惟肖。
變奏是由代表基本樂思主題的最初陳述及其若干次變化的重復或展開。
1.節奏.旋律的高低和長短本身就包含著節奏的要素,節奏融合在旋律之中,并且體現為節拍。《瑪依拉變奏曲》較原曲更能體現一種節拍和速度,更富于整體的變化性??炻嗌?,由快入慢,或由慢入快,都體現出一種流動的變化。氣氛熱烈歡快,以3/4 拍的節奏貫穿始終,主題動機節奏型如下:
3/4 X XX XXX XX XX X XXX--
2.語言.傳統的聲樂理論中認為美的聲音要透過清晰的語言表現出來,在《瑪依拉》歌曲中,各句句末字分別為“拉,家,下,花”,壓“a”韻,因此,變奏中作者增加的部分全為“啊”的開口音,使得歌曲在語言上無比和諧、連貫,一氣呵成,沒有瑕疵。
3.華彩部分――“花腔”。華彩是演唱者對歌曲的基本旋律進行即興裝飾變化的一種手段,在樂句或樂段重復時使用,以使音樂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在《瑪依拉變奏曲》中,從第二段開始,每句句末增加一段“花腔”,這段花腔基本旋律音的素材如下:
三、《瑪依拉變奏曲》結構與演唱分析
1.《瑪依拉變奏曲》結構
《瑪依拉變奏曲》在結構上是一首經過兩次變奏回到主題再現的變奏曲,變奏部分與主題直接有聯系,加深了主題形象;變奏在表現主題的基礎上,又與之相區別,使歌曲更為生動豐富。中間的間奏加A2 部分在調性上從E 大調變換到A 大調,隨后再現到E 大調,在調性上的變化使得歌曲對比性更為強烈,整體結構和調性的布置,也體現出歌曲帶有再現的復三部的性質。曲式結構圖如下:
2.《瑪依拉變奏曲》的演唱分析
改編后的《瑪依拉變奏曲》與原曲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作曲家借鑒了西洋聲樂中花腔的演唱技法,在歌曲中融入了大量的花腔技巧,大幅度地提升了歌曲演唱的難度,增強了藝術表現力,使瑪依拉的音樂形象更加飽滿,并成為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歌者都喜愛的曲子。
引子部分: 鋼琴前奏部分保留原來曲調,為整首樂曲的感情基調奠定了重要作用,也為第一部分的導入做了鋪墊。
第一部分:A主題的旋律與《瑪依拉》歌曲完全一樣,aabc樂句構成,旋律發展比較穩定,起伏不大,以四度、二度、三度進行為主,伴奏以跳躍的八分音符渲染出歡樂的音樂氛圍。演唱時,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把瑪依拉美麗大方、熱情開朗、歌聲悅耳的形象特點積極表達出來?!皝硗藗償D在我的屋檐底下”一句,演唱時需做一個漸慢的處理,以表現瑪依拉嬌媚、俏皮的形象特征,隨后音樂回原速,情緒一如既往地熱烈、歡快。
第二部分: A1樂段第一部分是主題音樂的第一次變奏,主旋律的基礎上加入了花腔華彩樂句,裝飾性變奏的創作手法,歡快的情緒進一步升華,長達17 小節的花腔solo旋律以二度上、下行為主在高聲區進行,充足的空間把瑪依拉的歡樂情感盡情揮灑。
第三部分:A2樂段是對A主題的第二次變奏,歌曲轉入A 大調,引入新的音樂材料,音樂情緒也隨之變化,速度變慢,旋律線條在中、高聲區進行,伴奏音型以柔和的連音形式出現。用連貫靈巧的花腔,把瑪依拉對歌唱的熱愛及愛情的向往充分展現。
第四部分:A’是再現樂段,再現前面的A主題。音樂主題與調性回歸到E大調上,速度也回到原來的速度。演唱時,還是保持住歡快活潑的情緒,把瑪依拉美麗、熱情、歌聲悅耳的形象特點積極去表達出來。
結尾部分:在最后的華彩段落(162-185小節)長音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交替使用,情緒活潑、俏皮,聲音干凈、靈巧,注意氣息,漂亮的high升C 輕盈透亮、直上云霄,歡樂的情緒達到頂點!
四、結語
這首花腔女高音歌曲《瑪依拉變奏曲》是對哈薩克族歌曲《瑪依拉》的傳承和創新發展,分析它不但可以讓人們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表現這首新作品,還可以去認識、了解哈薩克民族的音樂特點、民族文化、民俗風情、生活習慣等。希望更多的少數民族音樂作品讓人們所知曉,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參考文獻:
[1]帕諾夫.哈薩克蘇維埃共和國大百科全書[M]阿拉木圖出版社,1982年.
[2]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3]方露娜.《高屋建瓴的聲樂藝術―――談花腔技巧的藝術特色及訓練》,《藝術教育》,2006 年第12 期
篇6
秋天是個淘氣的孩子,前兩天還是陽光明媚,可這兩天呢卻下起了綿綿細雨。說起這個秋雨,他可是個十足的變奏師,帶給你不同的心情,不信你瞧!
喜。雨寶寶也沒跟我說一聲,就悄悄地來到蘇州觀光游覽了,差點沒讓我高興死,因為今天可是有體育課的喲,我最怕去大操場跑步了,現在雨點寶寶為我解除了心頭之悶,好似它們跟我是雙胞胎姐妹一樣,知道我心里想的一切。我在這里,要跟雨點寶寶們說一聲:“謝謝了!”
怒。雖然雨點寶寶們帶給我了歡樂,但也讓我氣憤。因為我今天只穿了一件單衣!從學校到吃飯的奶奶家,一路雖然有傘媽媽的照顧,但只穿了件單衣的我還是連續的打著噴嚏。親愛的雨點寶寶們呀!你們可不可以少下點雨呀!
樂。“嘻嘻嘻,哈哈哈……”咦?哪兒傳出來的笑聲?哦!原來是在雨點寶寶們的陪襯下嬉戲的小朋友們啊!他們在雨中跑啊!跳??!笑啊!就像一群重獲自由的鳥兒們,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盡情地玩耍。我看得入了迷,真想快快加入他們的行列里歡快地嬉戲。
秋雨真像一位變奏師,帶給了我們喜、怒、樂,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篇7
關鍵詞:藝術歌曲;五重奏;音樂材料;演奏處理
引言
舒伯特是一位多產作曲家,短促的一生中,創作了約1500首音樂作品。這些作品中的藝術歌曲一類,就達634首,而且每首均可稱得上是膾炙人口的精品。因此,“歌曲之父”的美譽對舒伯特來講可謂當之無愧。同時,舒伯特作為一位杰出的器樂作曲家,也像許多浪漫派音樂家一樣,對各種樂器尤其是鋼琴的特殊魅力也十分陶醉,他創作的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以及室內樂、交響曲等等都為世人矚目。
一、藝術歌曲《鱒魚》及《鱒魚》鋼琴五重奏的創作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的轉變時期,他的交響樂、鋼琴奏鳴曲、室內樂繼承了古典主義的傳統。而他的藝術歌曲與一些鋼琴作品卻帶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在藝術歌曲領域他將詩人與音樂家的關系升華了,是他為藝術歌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之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他將器樂伴奏放在與人聲旋律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器樂與人聲奇妙的結合――鋼琴和歌唱的二重奏。
“歌曲之王”舒伯特在1817年創作了著名的藝術歌曲《鱒魚》。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動描繪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動的鱒魚的可愛形象;而后,鱒魚被獵人捕獲,作者深為不滿。作者用分節歌的敘事方式表達了他對鱒魚的命運無限同情與惋惜的心情,提示了歌詞深刻的寓意:善良與單純往往要被虛偽與邪惡所害。
舒伯特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曾經創作完成了許多室內樂作品,這首《鱒魚》五重奏(OP.114號),則是他所有的室內樂作品中最著名、最受人喜愛的一首。這部作品旋律優美,充滿明朗靚麗的光澤,洋溢著生命的無限活力,令聆聽者難以忘懷。由于作品的第四樂章是根據舒伯特創作的歌曲《鱒魚》的主題而寫成的變奏曲,所以這部作品被世人稱為《鱒魚》五重奏。
二、兩首作品的材料分析
藝術歌曲《鱒魚》是用變化分節歌寫成的,歌曲是二段式結構。主―屬的和聲結構貫穿全曲。旋律簡潔、明晰、朗朗上口。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均分節奏融入附點和十六分音符的彈性動力之中,使歌曲明快、愉悅。
五重奏的第四樂章是小行板,變奏曲式,以歌曲《鱒魚》的旋律為主題進行變奏。臉炙人口的旋律描繪了深山溪流中自由悠游的小鱒魚。它的「主題部分即是取自舒伯特自己藝術歌曲“鱒魚”的主要主題。在歌曲中,“鱒魚”的音樂體材分為AAB三大段;在五重奏的第四樂章里,歌曲中的A段就成了這里的「主題了。根據這個主題,后面共發展了五個變奏。在前三個變奏當中,舒伯特所采的是定旋律變奏手法,即有一聲部保留了主題原型不變,其它聲部配合著予以變化(變奏I由鋼琴主奏主題;變奏II中提琴;變奏III則是由低音大提琴)。變奏IV綜合了性格及音型上的變奏,調性上則穿插著大小調變化。變奏V是個優美如歌的段落,改變自主題的旋律在此以不同的風貌呈現,主奏樂器為大提琴。尾聲部分再次回到主題原型,主題旋律這回是由小提琴與大提琴共同合作主奏完成。
三、鋼琴技術研究
1.歌詞、歌曲、伴奏的音韻結合
我們在為藝術歌曲伴奏的時候,考慮三個藝術要素:歌曲、歌詞與伴奏。與鋼琴獨奏時分析樂曲有很大的不同,這里是三行譜表加一行歌詞。鋼琴專業學生彈伴奏時往往只看旋律,研究歌詞的非常少。所以我們通過學習藝術歌曲的伴奏,特別是為外文歌曲伴奏時,要盡量地去了解外文怎么唱。在這個歌曲中,要盡量去了解德語怎么唱。
第7小節,歌詞的第一句是“在明亮的小河里有一條小鱒魚”,在德語中小河這個單詞“Bach-lein”是個重讀音節。由兩個F組成的單詞里,第一個F是個重讀音節。
再看鋼琴聲部,六連音后緊接著的上行六度b D上有一個重音記號,從歌曲、歌詞來看,這個音都是處于一個比較重要的音位。我們在彈獨奏作品的時候,只需要考慮我們鋼琴演奏的聲部是如何理解的并做一定的處理,但是我們在彈鋼琴伴奏時,我們就不能只考慮自己的聲部,也不管是什么歌詞,也不管是什么旋律。歌詞、歌曲、鋼琴三者是相結合的。因此,我們在彈這個重音的時候,首先要了解歌詞和歌曲的要求,所以我們不能把這個重音記號看作是音量的強調,而應該看成是一個重讀音節的語氣上的變化。那么,我們在演奏的時候,不過分強調這個音的音量,而只是發音點稍微低一點、稍微沉一點,并且在bD―bA這個下行音時做一個漸弱的處理。踏板在這里可以輕輕的點一下,讓這個連音和從強到弱的感覺更加明顯一些。
2.藏頭露尾A――露尾
掌握藏頭露尾的技巧是器樂重奏、合奏的基本功。
變奏Ⅲ中,鋼琴雖不是主題聲部,但是長達21個小節的三十二分音符音型,在三個八度間“上串下跳”,并以f的力度與主題聲部的p形成對比,我以為這個非主題的聲部已經升華到第二主題的高度,使聽眾從歡快的、長短不等、非常規(四連音節奏的第一、二個音之間輕微斷開)斷句的“無窮動”中似乎看(聽)見鱒魚與河水嬉戲的歡樂情景。在音質的處理上與弦樂聲部形成一定的差距。這種演奏技巧是鋼琴演奏常用的,雖然樂譜未標明奏法,筆者以為可用近似non legato、portato的奏法,使音粒明晰,聲音圓潤又有穿透力。
具體奏法是:①手指迅速、下鍵快,非連音的奏法;②輕微的、不易覺察的斷開;③“無窮動”:指這個變奏的鋼琴聲部是一個很長的,不再細分小句的大句。隨著音位的變化,做出力度的漸變。雖然樂譜上沒有力度變化的標記,但我認為,要“活”起來,“游動”起來,做一些處理是音樂的需要。同時,與其他聲部形成長句與短句,動與少動,寬闊音域與相對狹窄音域的對比,才能體現重奏的效果――既相對獨立又互為一體。
3.藏頭露尾B――藏頭
室內樂重奏各個聲部要相互配合,演奏相互默契,聲音要完整統一在一個整體下。合作中的平衡感是很難做到而又必須做到。因此正確處理演奏中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個別與整體的關系顯得特別重要。
重奏時,鋼琴應盡量與弦樂音色一致。這就要借鑒弦樂演奏的方式。無論是大、中、小提琴還是低音提琴,若想要使它們發出千變萬化的聲音,一靠“運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壓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觸點這三種因素的不同結合”;二靠手指以不同的速度與力度在指板上按弦。
那么,要在鋼琴上彈奏出如弦樂般的音響效果,就必須將這兩種運動方式“合二為一”――以手腕與手臂的大運動,與手指掌關節的小運動相結合,使鋼琴不僅發出輝煌、鏗鏘的音響效果,也能發出嬌媚柔美或厚實溫存的聲音。
變奏Ⅲ中,鋼琴既要亮出來,但又不能遮蓋主題聲部。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在主題收句的地方,正好是鋼琴旋律線的高點,因此,鋼琴聲部可以在上行時做漸強處理,下行時做漸弱處理。與主題聲部相互配合,時讓時出。好比復調各聲部不同的旋律、不同的線條有組織的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既對立又統一的完整的音樂結構。
變奏Ⅳ中,鋼琴聲部與弦樂聲部強有力的和弦交替演奏,因此聲部的力量與音質也是一致的、均衡的。(演示)一個重量,較有力地放下。雙手四個手指整齊地找到同一個水平面,然后靠牢固的支架及略用向下擺動的腕力演奏,使之發出較厚實的和弦音,音樂顯現不祥的預兆。到第5小節,鋼琴轉入pp,輕輕地彈,做出適當的讓步,讓第一聲部(小提琴)三連音音群突現出來。
變奏Ⅴ中,鋼琴在休息四小節后加入了一個短句,好象鱒魚在作曲家心中重新回來的幻影。鋼琴不能彈得很亮麗,要盡量的輕柔。特別在結尾,鋼琴左、右手雖然是交錯的節奏,但是一定要彈的非常的柔,要靠近弦樂的音色以表達惋惜悲哀的心情。因為五重奏是有情節的,所以我們理解這一段的故事情節是鱒魚被釣起來了,所以在排練時,我們特別注意五個聲部的融合性。經過反復的練習,大家把音點減到最小,只強調音響的融合性。就像合唱隊員的吐字,強調韻母的協和,不突出聲母以避免個性的張揚。
結論
藝術歌曲《鱒魚》是舒伯特藝術歌曲創作中的一部杰出作品。用歌曲的曲調改編成《鱒魚》鋼琴五重奏同樣是室內樂作品中的一首傳世之作。兩首作品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樂曲嚴謹的構思、豐富的內容、戲劇性的效果,使之從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以至于在今天仍保持著長久的藝術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馬慧玲著.《歐洲古典樂曲欣賞》.北京出版社 1985年1月
第1版
[2]竇曼麗.《舒伯特和他的A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
篇8
專輯:以愛之名
藝人:蕭敬騰
風格:流行
發行日期:2012年11月30日
推薦:《福爾摩斯》《以愛之名》《爸爸》
評分:4.5
“愛”這個主題,貫古亙今從未被人遺忘,也是蕭敬騰的人生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在他害羞、安靜的外表下,他努力去實踐這個容易也不容易的課題。在2012全新專輯《以愛之名》中,蕭敬騰借由他深愛的音樂,唱出他不可或缺的全部:包括他對愛情的期待、對兄弟的愛、爸爸對孩子的愛、對社會的愛……簡單直接、不矯情做作,一如他簡單單純的個性。這張專輯網羅了華語音樂圈黃金制作陣容全力打造,包括了五月天阿信、怪獸、青峰、阿弟仔、方文山等,讓蕭敬騰極具爆發力的嗓音與扎實的歌唱實力,在這張專輯中有更強大的發揮。
專輯:有吉他的流行歌曲
藝人:盧廣仲
風格:流行
發行日期:2012年11月20日
推薦:《校園歌手》《只有夜來香》《有吉他的流行歌曲》
評分:4
這是盧廣仲的第四張專輯。從一把吉他開始的音樂之路,讓他陸續創作許多《有吉他的流行歌曲》,但經過四張專輯的磨礪,他的世界也向四方拓展了,情感和音樂的光譜擴大了。這張專輯則將音樂推往更多里程碑:不僅是盧廣仲第一次擔任制作人,還有他創作的更加歡樂與極度哀傷的歌,讓人聽了仿佛前一秒還在他的快樂正能量里笑出來,下一首歌卻把探針深深插入你有過最憂傷的經驗。歡樂與傷心,熱鬧和寂寞,一體兩面地存在這張專輯里。
專輯:365
藝人:JPM
風格:流行
發行日期:2012年11月30日
推薦:《365天》《我沒有很想你》《She Wanna Go》
評分:4
迎向2013年的第二張全新專輯《365》,取主打《365天》的“365”為題,俐落的表達一整年每天的循環,不間斷的努力,不變的愛。此次JPM除了帶來全新曲風,也將步伐由超越自己對焦到整個團體黃金三角的互動張力,并希望借由兄弟之間的情誼,相同對愛的追求,呈現三個人加乘力量的全新進化與不同撞擊的專輯核心,用獨特的語言、輕松的態度,表達對愛的溫度及想法。專輯10首歌曲,以多元的曲風,加上整體以“愛”為軸心的概念歌詞呈現,希望帶給大家比第一張更加成熟的蛻變印象。
專輯:惜.君
藝人:劉惜君
風格:流行
發行日期:2012年11月27日
推薦:《南海姑娘》《我只在乎你》《忘記他》
評分:3.5
這張專輯是劉惜君2012的全新翻唱專輯,借以這張錄音室作品向偶像鄧麗君致敬,并在鄧麗君誕辰60周年之際用音樂緬懷鄧麗君曾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溫暖,專輯命名《惜.君》以惜君之名命為專輯名稱,也代表著珍惜、愛惜鄧麗君之意。劉惜君特別翻唱鄧麗君不同時期的十首經典歌曲,包含《我只在乎你》《夜來香》《恰似你的溫柔》《何日君再來》等七首經典國語歌曲,以及三首粵語歌曲。十首歌曲皆重新編曲,老歌新唱,曲風從爵士到巴莎諾瓦、民謠到輕搖滾,風格多元化,給人全新的聽覺體驗,歷久彌新。
專輯:獨奏者的秘密
藝人:薛嘯秋
風格:古典
發行日期:2012年11月
推薦:《音雄》《獨奏者》《探戈1977》
評分:4.5
90后鋼琴家薛嘯秋,以超速度感的炫技鋼琴絕技、古典混搭現代的曲風吸引了大量從不聽古典音樂的年輕粉絲,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鋼琴魔指。近日發行的《獨奏者的秘密》是由薛嘯秋原創的一張新古典的音樂專輯。薛嘯秋在創作中加入了年輕時尚的音樂風格,古典與創新的大膽結合,讓音樂更富有生命力。此外,創作專輯精選出《探戈1977》、《未完待續》、《秘密》等曲,拍攝成古典樂界首部微電影,也屬推陳出新之舉。
外語新碟
專輯:Radio Music Society
藝人:Esperanza Spalding
風格:爵士
發行日期:2012年11月
推薦:《黑金》《情不自禁》《瀕危物種》
評分:4.5
埃斯佩蘭薩·斯伯丁的這張《電臺音樂社團》專輯,把豐富的黑人音樂元素與傳統爵士曲式融為一體,歌曲流暢易懂。整張專輯依舊保持了埃斯佩蘭薩比較另類的爵士風格外,還能感受到音樂的清新與優美以及歌手獨特的嗓音魅力,一經發行便打入競爭激烈的美國Billboard Top200綜合排行榜前十名,并拿下爵士專輯榜的冠軍,這也是爵士歌手近來在銷量上取得的最好成績。
專輯:The Movies
藝人:Maksim
風格:古典/流行
發行日期:2012年11月
推薦:《碟中諜》《教父》《天使愛美麗》
評分:4.5
當今最受歡迎的跨界鋼琴王子馬克西姆出生于克羅地亞,擁有2米07的身高、俊秀臉龐和極富吸引力的個人魅力。2003年發行專輯《鋼琴玩家》將古典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結合獲得極大成功,在亞洲多個國家獲得銷售金獎、白金獎,在香港更獲得雙白金獎的至高榮譽。全新專輯《電影琴緣》收錄當今最受歡迎電影主題曲,以鋼琴配合電子音樂的時尚方式改編演繹包括《加勒比海盜》、《極速風暴》、《角斗士》等12首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音樂,可謂首首經典。
專輯:Songs
藝人:Domingo
風格:古典/流行
發行日期:2012年12月
推薦:《吻我》《女王之歌》《無論如何》
評分:4.5
新專輯包括多首多明戈首次錄制的經典流行曲目,更有樂迷耳熟能詳的情歌。樂迷們翹首企盼的專輯不僅有多明戈傳奇式的演唱,更有與之合作的眾多偉大及新晉藝術家,如百老匯女星梅根·希爾提,二人合唱意大利語/英語版《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依舊》;風頭正火的法國年輕音樂人扎茲,合唱雅克·布雷爾的經典香頌《老情人》。此次的專輯曲目全部選自70年來全球最流行的音樂,囊括四種語言,從40年代墨西哥經典情歌《吻我》,到90年代歌后仙妮婭·唐恩的大熱單曲《從此刻開始》。
專輯:Goldberg Variations
藝人:Murray Perahia
風格:古典
發行日期:2012年12月
推薦:《詠嘆調》《變奏曲2號》《變奏曲5號》
評分:4
莫瑞·普萊亞在此張專輯中處理了巴赫最為杰出的鋼琴作品:哥德堡變奏曲,呈現了自己對這部作品的理解,也為這個時代貢獻了全新、有張力的不朽作品。完成了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的《哥德堡變奏曲》演出之后,英國媒體將普萊亞的演奏形容為“詮釋的至高代表”。這張錄音專輯的發行是普萊亞享譽盛贊的巴赫演奏歷程的延續,此前,其第一張巴赫專輯《巴赫:英國組曲》在1998年榮獲格萊美最佳器樂獨奏大獎,當中普萊亞能在最簡單的和弦組合中表現強烈的感性沖擊,讓旋律流淌的同時,演奏卻干脆利落,為人們帶來驚喜。
專輯:The Legacy Project
藝人:John P. Kee
風格:流行
發行日期:2012年12月4日
推薦:《Blessings》《You've Been So Good》《The Legacy Project》
篇9
《幻想曲2000》與雷斯畢基《羅馬之松》(終曲)
《幻想曲2000》是迪斯尼動畫中最瑰偉、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一般在電影中,音樂是為電影服務的,這部片子不妨倒過來看:為8段不同風格的古典音樂拍攝的動畫短篇集錦。片子開場就是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配合抽象的幾何圖形變化,巍然莊嚴中又有著超現實的觀感。
《幻想曲2000》第二節:一群鯨魚在無垠大海中遨游。
但,最讓我難忘的當屬影片第二節及其配樂:一群鯨魚在無垠大海中遨游,龐然生物們整飭有序的游弋,恰似暗夜行進的巨型軍隊,畫面神秘而優美,最后鯨魚們飛上青天,似乎飛翔于云海一般!配樂正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雷斯畢基(Ottorino Respighi)的交響詩:《羅馬之松 終曲》(The Pines of Rome finale),色彩富麗、描摹生動的管弦樂技法非常精妙!RR唱片《典范錄音30周年》精選中就用這首曲子壓軸,動態、臨場感堪稱示范級,筆者強烈推薦!
《墜入》與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
《墜入》這部電影有點魔幻、有點玩敘事技巧,片子一開始,黑白的畫面搭配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不斷切換的慢鏡頭配合著這個小快板(雖說是快板,其實更像行板,據說貝多芬曾猶疑過,是否把Allegretto標為Andante),低音弦樂器上的節奏搏動宛如心臟跳動,這組有點意識流味道的影畫非常毒人,當時就有種一口氣看完影片的沖動!
說起《貝七》,肯定要提小克萊伯,筆者推薦的版本正是著名的ORFEO版,錄制于1982年5月。
為何我對這段配樂如此傾心,因為初識《貝七》正是從其莊嚴的第二樂章開始的(而不是最著名的“酒神的狂歡”快板):千禧年,跨界天后莎拉布萊曼發行其全新大碟《月光女神》,其中有首神秘空靈的歌曲叫《失去的孩子》,就是以此樂章改編的,對其旋律很是熟稔,后來才聽的小克萊伯的完整版,進而迷戀上了《貝七》:這部動靜反差非常大的交響曲作品。
莎拉?布萊曼 《月光女神》。
《時光倒流70年》與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要不是這部片子的配樂里有我摯愛的拉氏《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十八變奏、要不是電影海報上的女主角太純美 我想我不大會有興趣去看這部情節有點俗套的電影。拉氏的這段變奏與電影情節的搭配真可謂極具匠心,出現在了男主角在酒店第一次看到女主角照片時,深情凝視的鏡頭。影片最后無奈的結局,現在想來,總是會讓我有點悵然所失,這段變奏旋律優美、帶著幾分憂傷,表達的正是一種追憶過去的落寞感。
《時光倒流70年》電影海報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這段變奏有各種輕音樂的改編版,商場大堂等公共場合經常拿來做背景音樂。完整的古典樂聆聽,筆者推薦這張魯賓斯坦彈奏、萊納指揮芝加哥協奏版。
魯賓斯坦彈奏、萊納指揮芝加哥協奏版《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2001:太空漫游》與理查德?施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是一部晦澀、混沌、充滿著象征意味的科幻電影,由讓人敬畏的的美國大師級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執導,天才般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寓意即便放在當下,也足以讓“21世紀的高科技支撐下想像力反而萎縮到只能在故紙堆里翻找靈感的好萊塢影人汗顏”(影評人語)。
音樂在這部片子里是絕對的主角(該片極少對白),和大氣絢爛的畫面相配合,共同傳達著影片的意圖,逼迫觀者去思考音畫背后的含義,其中兩段印象深刻的配樂分別是理查德?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Also sprach Zarathustra)和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的《藍色多瑙河》(blauen Donau),尤其后者,搭配的是華麗的太空飛船內部細節展示鏡頭,一段美輪美奐的情景。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根據尼采同名哲學著作而寫的交響詩,筆者推薦卡拉揚和柏林愛樂1983年錄制的版本(此版也是DG唱片公司“金裝卡拉揚”系列之一),輝煌的管弦樂音響效果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該作生澀嚴謹的一面,適合入門聆聽。
《現代啟示錄》與瓦格納《女武神的騎行》
科波拉《現代啟示錄》是部看完之后再也不忍看第二遍的影片,漫天的炮火喻示著人類末世的地獄景觀:一片兵戈之象,全片最經典的鏡頭莫過于直升機飛行隊長帶領部隊轟炸越南村莊那一段,瓦格納《指環》中著名的“女武神的騎行” (Ride of the Valkyries)一段被用作配樂,伴著直升機引擎的轟鳴聲、無辜村民的哀號,暴戾血腥混雜急弦繁管,是戰爭片中最經典的片段之一。
瓦格納《指環》實乃長篇大部頭,說實話,筆者沒有完整聆聽過,有興趣的可以完整聽完,如果沒有耐心,可以單獨找“女武神的騎行”這一管弦樂作品。
篇10
眼影變奏曲
彩妝的吸引之處就是能隨著心情mix & match,自由簡易地配合不同色彩,體驗鮮艷色彩帶來的妝容效果。Bobbi Brown特意推出Mini Bobbi Brights Palette迷你繽紛明亮眼影組合,以20種色彩及3種不同質地的眼影,變奏出不同的色彩配搭,讓你發放春日美態。
1.先在眼窩掃上珊瑚紅色調。
2.再在眼窩角上位置掃上淡黃色眼影。
3.眼頭再掃上金棕色眼影。
面頰可輕輕印上淡粉紅色胭脂。
Sparkle Glamour Quad ¥380
純手工制作,將不同的顏色拼合一起,
內有4種全新色調,適合用于不同眼妝。
Pot Rouge #6 ¥200
可作唇膏胭脂兩用,色澤自然,持久度佳。
Mini Bobbi Brights Palette ¥620
獨特的雙折疊設計,內附鏡子及迷你眼影掃,輕巧方便,易于攜帶。
Lip Gloss Trio ¥340
集合3種唇彩色調,可單獨或配合唇膏使用。
1.先在唇部涂上粉紅色唇彩。
2.于唇山加上shimmer感重的金色唇彩。
櫻唇閃爍季
每年春天,Kanebo Coffret D'or 都會以閃爍柔和的色彩去展現女性初春的嫵媚美態,今年除了以一系列4色的pastel 眼影來打造出漸變妝容外,更將所有產品重新包裝,重點凸顯在櫻唇,如此一來,方能更加凸顯女性最甜美可愛的一面。
1/ 將閃白色眼影掃在眼窩及眉骨位置,打好高光。
2/ 用閃啡色掃在眼窩后1/2位置,有助凸顯輪廓。
3/ 用深紫色作眼線用,畫在上下眼線位置。
4/ 眼窩前及下眼頭則掃上閃粉紅色,眼妝更具層次及光澤感。
5/ 最后涂上黑色睫毛液。
3D Mascara #BK39 ¥220
為Kanebo 首創,可用溫水38℃卸除的睫毛液,能梳出細致分明、豐盈濃密的睫毛。
Eyes Appeal Shadow #01 ¥310
4色眼影可助你打造立體眼妝,
令眼妝更閃爍迷人。
本季的眼妝依舊以閃爍色澤自然的效果示人,不過重點會放在雙唇上,由于新唇彩及唇膏都加入了高密度油分,可大大提升閃爍感、立體度及貼服度,更可去除唇紋,很輕易便可畫出立體豐盈、富水潤感的櫻唇。
1/ 雙唇先涂上米色唇膏。
2/ 之后再涂上同色唇彩,唇部中央可涂厚點,增加豐盈感。
BU Rouge #195 ¥220
內含水溶性膠原蛋白,有保濕及修護功效,可令色澤更突出更真實。
Essence Stay Rouge #BE192 ¥220
是1支潤澤及亮麗于一身的唇彩,而且容易上色。
1/ 將橙色胭脂混合后,斜掃在兩邊面頰。
2/ 在T字部位、下巴及兩側腮幫位置掃上高光。
3/ 在腮骨則掃上閃粉,這樣可令面容更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