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祖國詩歌范文
時間:2023-04-05 01:45: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頌祖國詩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偉大的祖國?
我親愛的母親?
黃河長江為您歌唱?
用奔騰的旋律?
演奏慶典的樂章?
東方紅歌聲響徹萬里長空?
五岳昆侖為您歡呼?
高舉巨人的臂膀?
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長城內外為您梳妝?
用金色的稻麥?
編織您富麗的霓裳?
您帶領我們一路風雨跋涉?
陽光為你深情的含笑?
用宇宙的熱能光亮?
展示你無比強大的力量
冰雪消融春潮激涌?
歌聲伴著鴿哨飛揚?
沸騰了兒女的心房?
展示明天的希望理想?
火箭衛星擁抱宇宙天空??
打開記憶的長卷?
走進歲月的遠方?
您踏著國歌激越的旋律?
從悲壯的傳說中走來?
思源思進三個代表?
在歷史深沉的畫面上?
有過民族的驕傲與榮光?
有過強盛與輝煌?
也有過恥辱與衰敗?
是鋼鐵交織的信念?
沉重的苦難與憂患?
留下累累傷痕在心中?
孕育出東方黎明的血紅?
您的兒女不愧為龍的子孫?
為了您的自由?
多少人在刑場上戴鐐高呼
多少人在炮火中陷陣沖鋒?
我們為您壯行編歌祝福?
為了您的誕行?
井岡毛竹點燃燎原烈火?
輝映二萬五千里鐵流?
無論征程多么艱難遙遠
我們相信未來不是夢
中華大地將開遍勝利花朵
當十月的陽光照亮神州
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在
雄偉的天安門城樓上
揮起巨臂宣布
了
莊嚴的宣告傳遍四海五洲
啊五十六年崢嶸歲月
您激勵我們一路挺進高歌
看大江東去浪淘沙
春天的故事把新時代記錄
看戈壁沙漠井架林立
西部開發正如火如茶
在改革開放的大道上
您意氣風發昂首闊步
我們描繪新世紀的宏圖
聽您鏗鏘的步伐
那是力和美的旋律
看您崛起的雄姿
那是中華振興的圖騰
篇2
金秋的風
送裊裊暗香而來
霜中的菊
獻片片芳菲一季
吻夕陽余輝
愛溢出溫柔的眼眸
望四野安詳
激情飛上詩句
聽黃河汩汩
載無數苦難歷史
觀河沙沉沉
積淀多少回憶
滿目瘡痍
是你舊時的容顏
兒時的艱辛
留下了不滅的烙印
風霜雪雨
半個世紀的搏擊
淵遠流長
五千年文明的足跡
歷史的長河
翻滾著昔日英勇的浪濤
篇3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雞-----喚醒拂曉的沉默,
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叱咤時代的風云,
你是威風凜凜的雄獅-----舞動神州的雄風,
你是人類智慧的起源-----點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個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國!
那就是中國啊,我的祖國.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搏動的心臟跳動著五千年的脈搏,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涌動的血液奔騰著長江黃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黃色的皮膚印著祖先留下的顏色,
篇4
同志們:
在舉國上下滿懷豪情喜迎59周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由區黨委、×××、區工會共同舉辦的××地區慶祝建國59周年《頌祖國建小康》歌詠比賽,今天在這里隆重地開幕了!這次歌詠比賽是全區“十·一”系列慶?;顒拥闹匾M成部分,是對×區群眾性文藝活動成果的一次大檢閱。在此,我代表區黨委和×××向來自各條戰線、各個部門和單位的全體演職員表示熱烈的歡迎!
最后,衷心祝愿這次歌詠比賽取得圓滿成功!
篇5
鮮花穿過我們燦爛的笑容,
鴿子送去國慶喜悅的歡樂。
國慶游行訓練的體會心得,
將匯聚成一支精彩的詩歌。
祝福——
每把花束帶去我們的心愿,
每張微笑伴著秋風的吹來。
我們的笑臉將呈現給世界,
我們的祝福要奉獻給祖國。
祖國——
聽到祖國一詞想起是莊嚴,
見到祖國一詞感覺是神圣。
觸到祖國一詞表情是肅立,
見證祖國繁榮富強是發展。
母親——
很熟悉的聲音,
是母親的呼喚。
向祖國母親獻禮,
帶去我們的祝愿。
生日——
當天安門的五星紅旗再一次升起,
當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中國北京。
我們將迎來祖國母親六十歲華誕,
那將迎來的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國。
快樂——
當快樂鐘聲在清晨敲響,
我們在訓練場組成隊伍。
艱苦勞累化為排練動力,
把我們的快樂展現祖國。
訓練成果作為禮物送祖國,
精彩詩歌作為驚喜頌祖國。
篇6
一、聲之茂
朗誦時的聲音應該是層次豐富的,力求把詩歌的意蘊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同學們注意朗讀時聲音的一些變化。
首先,要注意聲音的停頓和延續,要學會給詩歌標上相應的記號。比如《再別康橋》中的第一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毙枰nD和延長的地方往往是作者情感起伏的地方,在誦讀的時候要注意體會。
其次,要注重聲調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比如:“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這兩節中,加著重號的詞需要讀出重音?!安皇乔迦?,是天上虹”這一句前后之間要讀得稍微快一點,“彩虹”二字則要分開讀,讓聽的人能體會到作者情感的變化,進入詩歌的意境。再如《回延安》借鑒了陜北信天游爬山調的格式,兩行一節,一節一韻,詩行錯落有致,讀起來悠揚高亢。所以同學們朗讀時,要循著詩歌的感情,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同時,詩歌中又有大量口語化、方言化的語言,給人以清新質樸之感,在朗讀時要讀出這種讓人感覺特別親切的感受。
再次,要注意語音的變化。不同的詩歌,朗讀時所用的語音也是不一樣的?!痘匮影病肥菬崃腋呖旱模砸粽{就比較高、比較急;《再別康橋》則是低沉的、緩慢的、深情的,所以朗讀的音調要用中低音;《歌詞三首》中,《我的中國心》和《黃河頌》都是比較高亢激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則充滿了活力和希望,所以語調應當比較輕快歡樂。
二、情之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把詩歌讀得動人心弦,首先得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
這5首詩歌都可以用一個“情”字來概括:《回延安》中濃郁的親人之情,《再別康橋》中對母校的綿綿別情,《我的中國心》中澎湃的愛國之情,《在希望的田野上》對祖國繁榮富強的贊頌之情,《黃河頌》中強烈的民族感情,可謂豐富多樣。這些感情應成為同學們朗讀的基調。
篇7
方案一:慶國慶活動方案
在慶祝xx周年之際,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展示自己的風采,以積極的態度展示班級個性,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展示學生才藝,我校少先隊大隊部特舉辦“慶國慶”系列活動。
一、活動對象:
1—6年級17個班級
二、活動內容:
教室布置、黑板報、手抄報評比。
三、活動要求:
1、教室布置
(1)張貼物規范,無灰塵、無破損;
(2)衛生角規范,衛生工具擺放整齊;
(3)室內無衛生死角,門窗潔凈,講臺、地面無灰塵紙屑。
2、黑板報
(1)主題鮮明,突出重點,有實際教育意義;
(2)以文字,宣傳畫形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形式新穎,圖文并茂,布局合理,有整體美感;
(4)書寫美觀、工整、字體清晰,字距、行距適當。
3、手抄報
(1)手抄報必須包含報頭、插圖和文字等三部分;
(2)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繪插圖,不能有任何粘貼;
(3)主題要突出,具體題目自行設計;
(4)統一使用8開紙張,頁面為橫向,注明班級、姓名。
四、評比時間:
1、手抄報:9月25日(周三)下午放學前,各班上交10份較好的手抄報進行評比,9月26(周四)日展覽優秀作品(凡展覽作品,每份為本班加0.2分)。
2、教室及黑板報:9月27日(周五)晨讀時間。
請各年級班積極組織,布置好本班教室,創辦出一期高質量的黑板報和手抄報,為校園文化再次構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方案二:慶國慶活動方案
為慶祝第XX個國慶節,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加學生國情的相關知識,在班級內營造熱烈的節日氣氛。特舉行“我的夢,中國夢”慶國祝活動。
一、活動主題:我的夢,中國夢
二、活動時間:9月27日下午
三、活動對象:全班學生和正副主任
四、活動內容:
集合列隊,整理隊伍。
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輔導員報告人數。
(一)全體立正。
(二)出旗。(鼓號齊奏,全體隊員敬禮)
慶國慶活動方案5篇慶國慶活動方案5篇
(三)唱隊歌。
(四)中隊長講話,宣布活動開始。
(五)活動過程
1. 副班主任開篇語
2. 國旗知識知多少。
(1)認識國旗全體齊唱《國旗國旗,多美麗》
(2)認識國徽
(3)欣賞國歌
3. 愛祖國詩歌朗誦。(各小組朗誦愛國主義詩歌)
《沁園春·國慶》、《國慶頌》、《我的祖國》、《寫給祖國母親的歌 》、《國慶》、《永遠我愛你 中國》、《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
每個小組朗誦一首,通過詩歌喚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詩歌振奮學生愛國情。
4.畫一畫,我的未來夢
每個學生以國旗為主題,畫國旗,想國旗下自己的未來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冠軍或英雄,想象自己為國爭光的那份自豪之情。
篇8
一、看標題
讀一首詩,首先看的是詩歌的題目。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詩歌的有機組成部分。有的標題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內容,有的標題揭示了作品的線索,有的標題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調。這些信息,有時又是理解詩歌內容、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例如,李益的《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標題中的“聞風”二字是全詩的線索,也是理解全詩內涵的關鍵。首、頷兩聯寫臨風而思友、聞風而疑友來;頸聯寫風吹葉動,露滴沾苔,用意還是寫風;尾聯入幌拂埃,也是說風,是遐想,期望風至寄思友之意。可見,全篇緊緊圍繞“聞風”進行藝術構思,通過微風形象,表現詩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發思念故人的情懷。
二、看作者
“知人論世”,語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清代沈德潛《說詩語》云:“又如題畫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寫出登臨憑吊之意;題畫人物,有事實可拈者,必發出知人論世之意?!敝苏撌?,用于古典詩詞鑒賞,指要了解詩詞的作者及寫作背景。會知人論世,才有可能讀透具體作品。如,王維的詩歌,在語言方面,清新自然,詩中有畫;在內容方面,主要寫山水田園生活,特別是清靜優美的自然景物。如果考試的時候,選用的是一首王維的詩歌,就可以朝這些方面去思考;即使不是這樣的風格,這些內容也是一種反面的參照和提示。
三、看注釋
注釋是鑒賞中最值得注意的內容之一,雖短短幾字,卻是出題人給的暗示。有些是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該詩的思想內容;有些是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本詩的用典或者意境;有時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詩的寫作風格。所以一定要仔細研讀注釋,注釋往往解釋詞語和典故,而詩人又往往用典故來表達深刻的主題。辛棄疾的《摸魚兒》中“長門事”的典故,是暗示自己受別人的誣陷,不受重用?!熬瑁灰?,玉環飛燕皆塵土?!眲t警告當權的主和派不要得意忘形,他們的結果也將是很悲慘的。
四、看詩眼
詩是感情的結晶,因而詩中最能顯現感情的字眼,恰恰是窺視該詩內蘊的窗口。所謂“詩眼”,即能夠傳達詩歌主旨的關鍵詞、議論抒情的關鍵句。通過它,就能了解詩歌的內容,領會詩人的感情。如,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币粋€“愁”字定下了全詩的感情基調,是窺視作者內心世界的窗口,緣何而愁?細品上下詩句便可知曉。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痹婎}中的“喜”與詩中的“好”字,最能體現出作者的感情。
五、看議論抒情句
詩言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些在詩中有直接的表露,這比通過寫景句來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容易得多,并且也更為準確。如,辛棄疾的“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一問就表現了作者還想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思想。
篇9
初中語文現代詩選編分析。
一、篇目和分布
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下冊課本共選編12首現代詩,篇目如下:《在山的那邊》《理想》《秋天》《化石吟》《金色花》《荷葉母親》《天上的街市》《靜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未選擇的路》《黃河頌》《華南虎》。前8首分布在上冊六個單元,后4首分布于下冊一、二、六單元。
八年級上下冊均未選編現代詩。
九年級上、下冊課本共選編11首詩歌,情況如下:
《沁園春雪》《雨說》《星星變奏曲》、《蟈蟈和蛐蛐》《夜》《我愛這土地》《鄉愁》《我用殘損的手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祖國》《黑人談河流》。前5首集中構成上冊第一單元,后6首集中構成下冊第一單元。
二、詩歌類型及思想
初中語文課本選編的23篇現代詩,含中國新詩16篇,外國詩7篇。其思想內涵主要側重于下列幾個方面:
愛國思鄉:如《我愛這土地》《鄉愁》。
追逐理想:如《在山的那邊》《理想》。
親近自然:如《秋天》《蟈蟈和蛐蛐》。
珍視親情:如《金色花》《荷葉?母親》。
表達哲理:如《未選擇的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表述科學:如《化石吟》。
三、編者意圖
從以上的情形看來,編者的意圖還是比較明顯的。
首先,詩歌思想性強,能對學生進行道德教化,譬如九年級下冊的現代詩構成愛國為主題的單元,就能更好的激勵學生的愛國之心。
另外,詩歌特有的語言可以訓練學生推敲字詞,形成良好語感的能力。任舉一例,《在山的那邊》課后練設計:聯系上下文,品位下邊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第三,詩歌是純粹的文學樣式,學生可獲得藝術感染力,從而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p>
四、優勢和不足
新詩是一股清新的風,是一扇別致的窗戶,給學生帶來別具一格的見識和享受,它喚起了沉睡在學生體內的無限詩情。
但美中不足,三年接觸23首,實在太少,比起79首古詩和數量眾多的其它文體,分量太輕,八年級根本就是一個空白。另外,選文政治性很強,內容保守,作者年代比較靠前,缺少真正美質兼顧的詩,缺乏現代氣息。
正因為此,我們更需要把握住這一絲亮色,用科學的授課方式,點燃學生的詩情,或許還可保存一分詩國遺韻。
初中語文現代詩教學淺探。
一、詩歌的教學目標
詩歌教學應達到怎樣的目標呢?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其他的教學要求,總結如下:
1.能準確、清晰、大聲的朗讀,做到節奏明快,重音準確,情感恰當。
2.學會識別、賞析名句,并能背誦默寫,適當積累一些詩歌常識。
3.能通過自己的解讀建構詩歌的形象和意境,并能領會詩歌表達的主旨。
4.接受詩歌這種藝術形式的熏陶,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加深對家鄉和祖國的感情。
二、詩歌的教學方法
我實施并總結了一些詩歌教學的方法,就此獻給大家,希望能拋磚引玉。
1.朗讀法
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點明了朗誦教學的重要性。同時,詩歌的課后練習中基本都有朗讀及背誦的具體要求,比如《秋天》中“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想想寫景的次序,再背誦全詩?!边@也表達了編者在這方面偏向。
朗讀的方式有范讀、齊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從目的講,可以讀識字、以讀摩形、以讀悟情、以讀品言、以讀索意。朗讀的要求各異,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讀出表情。一般一首詩歌宜交叉使用多種朗讀方法。
我校教師何朝偉,教學《秋天》,教學環節設計為初讀――品讀――悟讀三步,以讀貫穿整個教學流程,深入淺出,學生學習輕松,效率頗高。
2.填詞法
詩歌語言凝練,值得琢磨,賈島為了“推”與“敲”,走火入魔,啟發我們在學習中當扣開字句之門,方能達到詩人的思想世界,與其靈魂共舞。
揣摩字詞的方法很多,填詞法不失為一種可供借鑒的好辦法。
例如《秋天》,主要通過三個意境展現秋的優美絢爛:農人喜秋收、漁民閑搖歸、牧女思笛音。詩句多用偏正短語,而這些意境多靠修飾成分表現。所以我在教學本詩時,先提出句子主干,讓學生朗讀,總結每節的內容。再展開想像,填上修飾性的詞語。學生學到此已非常興奮,他們腦里的秋天已經豐富多彩。最后朗讀何其芳的原詩,品析他詩意而獨特的秋天已不在話下。
3.提問法
問題可引發思考,好的問題能開啟思維,讓其進入較深的精神層面。詩歌教學中提問應當簡練到位,層次分明。
比如筆者在上《金色花》一詩時,提出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在組內討論。
(1)“我“為什么要變成一朵金色花?(2)為什么“我”一再不讓媽媽知道自己的行蹤?(3)作者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這三個問題解決了諸如母子之情、宗教意境、表達技巧等諸多問題,對這幾個問題的探討避免了老師零零碎碎的嘮叨,避免了學生傾聽的疲勞,而且培養了學生深層閱讀的能力,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他們表達和交流的技巧。
4.改寫法
意象是詩歌的靈魂,不論意境還是主題的理解,都要通過它作為橋梁。改寫主要是以描寫的表達方式對詩歌的形象進行描繪,也可以散文的方式全文改寫,加強理解。下筆之前,先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在細節上做充分補充。
《沁園春?雪》這首詞的上闕主要寫景,但要有與下闕渾然一體的理解,必須揣摩作者站在高山觀景時意興豪邁的胸懷。要求同學們改寫上闕時,不僅把北國的雪景細膩的描繪出來,而且要關注的感受。結果的越來越重的呼吸、他起伏的胸膛、他激動時鼻翼的煽動、他產生“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時,吐了一大口煙圈都想到了,這首詞帶上了人的溫度,顯得鮮活無比,課堂其樂無窮。
5.仿寫法
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讀寫結合是趁著讀的余溫未消捉筆仿寫,這種寫的激情更甚。通過閱讀促進寫作,通過寫作深化閱讀,寫詩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濟慈的詩《蛔蛔和蛐蛐》,通過盛夏蟈蟈歌唱和冬夜蛐蛐鳴叫兩個美好的意境,表達了一個主題,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詩很簡單,同學們十分鐘就學完了,剩下的時間我們也來寫一寫,也寫兩個意境,表達一個意思。結果很多同學寫出了讓人喜出望外的習作。
篇10
今天上午天氣陽光明麗,清風送爽,廈門市植物園紀念碑里的紅旗飄飄,歌聲嘹亮,蓮龍小學的師生們正隆重地舉行 “啟航明天,爭當四好少年”的大隊主題隊會。
廣場上,少先隊員們身著整齊的服裝,個個精神絕佳,大家都鼓足了干勁,要一展新時代四好少年的絕佳風采。朗誦的演員們獻上了深情并茂的詩歌朗誦《祖國頌》他們聲音響亮、富有感情,撥動著在場每個人的愛國情懷;表演《感恩》的同學們舞姿優美、動作整齊,動作難上加難:劈腿、前翻跟斗和后翻跟斗她們表現出了對祖國的感恩;接著是合唱《假如天空沒有小鳥》《賣報歌》……她們的歌聲悅耳動聽;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一個節目是另大家最期待的——書法表演,前面的同學表演后面的同學寫字,寫出來的字筆酣墨飽、筆走龍蛇讓大家豎起大拇指說:“好,好!”終于到我們表演《快樂課間》了,下課的時候我們有的:在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有的在伸懶腰、有的在寫作業、還有的在還橡皮……在表演的時候我看見了爸爸和弟弟正為我加油鼓勁呢!我跳的更起勁了,每一段我都有著每一段的表情來展示我的舞姿,快跳完了,我也快沒力氣了,但是我一直堅持著。跳完了我們給大家敬了個標準的禮,此時此刻,臺下掌聲響徹云霄、驚天動地。我們按著順序走下去,這個時候我才松了一口氣:這幾個禮拜的刻苦訓練還好沒有白費……
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嘉賓對我們連連稱贊:“這次表現的很不錯,還讓我感受到了同學么的四好:舞蹈好、
品質好、氣氛好、范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