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十個約定范文
時間:2023-03-27 02:5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狗狗的十個約定,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其中也包括我,我喜歡狗狗。是因為它善待我們,在我們沒在家的時候,它總會安靜的呆在家門口,等待主人。當有陌生人靠近的時候,它會提高警惕,為主人牢牢看守家門,看到主人的身影時,它是第一個跑向前去迎接主人。在你難過的時候,也是它,用舌頭舔你的臉,只為逗你開心,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其實它也在為你難過,它的眼角,早已注滿了淚光,在不經意間,它的淚水順著面頰滑落的時候,它會轉過頭去,只怕你會更加難過。狗狗可以這么善待人類,而我們對它們又如何呢?請記住,狗狗的壽命,只有十年,它從一出生陪伴你的只有這十年,如果愛它,就請尊重這十個約定:
一·10個約定
1.盡管遺憾,和你在一起的時間,也就只有十年左右。2.為了增進相互理解,請給予我們彼此足夠的時間。3.請與我多說說話,好嗎?4.不要吵架,不要打罵我,因為我不想咬你的。5.我不聽話的時候,總是有理由的,請你在責備我之前好好地想想你對我做了什么。6.請你相信我,因為我永遠是你的伙伴,我一直陪著你。7.你有學校也有朋友,但對我來說,我就只有你。8.即使我上了年紀,沒有以前可愛,也請不要遺棄我。9.和你一起度過的歲月,我一輩子都不會忘卻。10.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請你目送我離去,因為有你在我身邊,我才能幸福地去天堂旅行。所以,請無論如何不要忘記,我一直愛著你。如果真的愛它們,就請尊重它們,尊重這十個約定,并且時時刻刻問問自己做到了嗎?時時刻刻記住,它的壽命只有十年左右!
初二:王思雨
篇2
【關鍵詞】河北師范大學;頂崗實習;音樂教育
如今國家對中小學學生的培養要求全面的素質教育,音樂文化多元化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全方位的在學校中運用,這就要求學生在音樂課上不僅僅是會唱一首單旋律的歌曲那樣簡單,而要多方位的尋求藝術的價值,這決定了實習生在世界音樂文化、民族傳統文化、地理歷史文化、文學戲曲文化等方面都要有所涉獵,從而進行游刃有余的教學活動。但如今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很多實習生是實習過程中出現了在學校所學與實習所教的兩大知識構架難以相溶的局面的,很多授課屬于現學現賣,例如在人音版九年級上冊的演唱曲目中《重整河山待后生》實習生對歌曲創作背景和演唱方法不甚了解,其所試唱后總有種流行歌曲的錯覺,可見這“照葫蘆畫瓢”的京韻大鼓可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一、現象與問題
以河北師大音樂學院為例,擺在現實的有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文化素質偏低
近些年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建立了很多特長班,這些班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低分學生收容所”而對于特長來講大部分都是幾個月的專業“惡補戰”對比藝術專業類院校來說考入了藝術教育類院校就比較容易了。注定了在藝術教育的高師預備隊伍中有著一批“兩全兩不精”的隊伍的出現,當然這重大擔子還要錄取學校來扛。
2.教育導向失衡
教育部在對師范類的基本原則和政策指出“堅持師范教育適度超前、優先發展的原則,主動適應基礎教育事業發展需要”。高師類院校本應以培養優秀的中小學教師為主要目標,但如今個別教師很大程度上向專業類音樂院??待R,把成為演員、藝術家為最終目標來培養學生,忽略了學生的真正專業是“音樂教育”這無形中給教學雙方又增加了不必要的難度和負擔。
3.課程設置與教師資源的問題
現開設的教育理論課程僅有“心理學”、“教育學”、“音樂教育導論與教學法”,從課程上來說除了上述三各科目外,其它設課很少或幾乎沒有與中小學的具體音樂課程相聯系。所以統編教材和設課理念上高適應思考如何和中小學的實際情況來接軌;對于造成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很大一方面是由于擴招導致的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授課教師平均在每個學生上花的時間少之又少,出現了“費力不討好”的局面,教學成果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優秀教師資源短缺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以上三點問題直接導致了師大音樂學院學生成為“一專”易尋“多能”難求的教育局面,從而致使部分實習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的課堂組織調度能力差,授課體系貫通能力差,課外活動組織能力差,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二、對策與改革
1.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本身的各項學習水平的不均衡性,決定了在高師教育中要加強其各科學習的能力,特別是在實踐基礎課程上,要在教學過程與考試上要嚴格把關。從而達到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的雙向提高。
2.調整教學計劃,合理整合課程安排
國內很多的師范類院校的音樂教育重心失衡已成為一個普遍問題。對此沈陽大學教師魯曉對其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提出‘三個統一’即音樂藝術的特殊性和音樂教育規律的統一,多元化音樂教育與中國音樂教育的統一,高師音樂教育與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統一?!边@就要求學校“走出去和拿過來”所謂走出去是教師和學生定期走出大學課堂,設身處地到中小學進行觀摩、考察和訪問,并與其他國內外院校的音樂教育問題進行學術交流等等。拿過來是根據走出去的實踐調查整合并努力改革教材內容使之與當下教育改革相契合,達到更好的音樂教育效果。
3.充實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
伴隨著高校擴招的展開,大學生人數逐漸攀升,師資問題也日益突出。從而導致教師負擔過重、精力不足,影響授課質量,在音樂術科的特殊的教學時表現的尤為突出,所以積極引進優秀的音樂類教師人才成為重中之重。所以當下在綜合提高本有教師的素質的同時,也有必要吸引德學兼顧的高水平音樂教師,以此來壯大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優良隊伍,營造更好地教風與學風。
三、結語
在《荀子?樂論》篇中有這樣一段話“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睆闹形覀儾浑y看出,音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它可以善民心、感化人,能移風易俗,使之國泰民安。所以作為音樂教育機構更應該扛起身上的職責,擔負起身上的重任,也希望高師學校能正視問題的存在,并進行有效的解決,以求更好為社會地培養出發展型、綜合型和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
篇3
號稱半個獸醫的艾樸:嘿,先贊一個!喜歡小動物的都是超有愛心的“童鞋”!艾樸姐姐也很喜歡小動物,現在也養了一只狗狗(已經是8只小狗崽的媽媽了,而且有一只叫“小五毛”的小狗狗被老編白鳥領養了)。不過艾樸姐不贊成你現在養狗狗,因為飼養任何小動物都需要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份責任心?,F在的你因為要讀書,根本沒有時間去照顧你的狗狗,更沒有能力給它幸福。其實動物和人一樣是有感情的,它也會需要你陪,正如《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中說的:“你有學校也有朋友,但對我來說,我的生活只有你?!焙臀覀円粯樱饭芬矔兴鼈兊男愿?,有主人疼、有主人陪的狗狗性格會乖巧許多,相反,經常家里沒人陪的狗狗性格就會怪癖些。我同學家的狗狗就是因為沒人陪得了抑郁癥,然后經常在家亂發脾氣,而且喜歡咬人,結果大家都不喜歡它,最后成了流浪狗!所以既然喜歡它就要對它負責任對吧?以后等你有時間了再養也行呀!而且到時候也可以和艾樸姐姐交流,幫狗狗看病、打針、接生,還有當“月嫂”,姐樣樣都還行哦!
已經榮升為“狗干媽”的小米:姐姐我也特喜歡小動物,從讀大學開始就陸陸續續養了小白兔、熊貓兔、小倉鼠……以姐姐我多年的飼養經驗來說,養寵物確實需要時間精力,還有大大的責任心。你看艾樸姐姐,每次出差都不安心,生怕她家的狗狗餓著凍著渴著了。一有小毛病就急成啥樣,和養崽沒啥區別了。自從我家的小倉鼠“多多”死了后,姐就傷心欲絕,決定收手再也不養了。確實也是工作太忙顧不過來,有一餐沒一頓的,豈不是苦了我家的娃了。現在姐有時間就去小動物保護協會做義工,看看那些小崽子也挺好的。要不等放暑假你也可以和姐一起去體驗一下!
“湊熱鬧的”甜蜜的負擔:孩子是爸媽甜蜜的負擔,狗狗也會成為你甜蜜的負擔哦!
啥時候都“一本正經”的文墨:嗯,同意樓上諸位的看法!正如許三多常說的:不拋棄不放棄!你確定你能做到你就養吧!
“愛看電影的”了了答:你說你喜歡小動物,那先推薦你看看以下這幾部電影,就知道你有多么喜歡小動物了。嘔血推薦!剛剛艾樸提到的《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這個真的很不錯,很感人!看完后你再決定養不養狗狗吧!還有其他關于狗狗的電影,像《忠犬八公的故事》《導盲犬小Q》《馬利和我》《靈犬萊西》《人狗奇緣》《南極大冒險》(又名《零下八度》)……記得準備紙巾哦,反正我是看一部電影擦了半盒紙巾。你還是拿毛巾吧,低碳環保些!
“小五毛他爹”白鳥:親,你愿意接納它嗎?從今往后,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你將永遠愛它、珍惜它,直到地老天荒!一生一世,不離不棄,你愿意嗎?
頭上四條杠的荼荼:YES,I DO!樓上的,你以為你是神父呀,貌似你家小五毛是公的吧!你是孩子他爹,還是它的啥子呢?
艾樸:“小五毛他爹”,你可要好好待我家小五毛呀。告訴它,干媽想它了……
網友Baby Club問:我很想和老師們討論一些問題,可是每次見到老師的時候就說不出話了。我應該怎么辦???
曾經和老師說話會口吃的白鳥答:先找個和藹可親的老師,從請教問題開始,然后膽子大了再和老師討論問題。不要怕什么,在老師眼里,你是好學的學生,或者是可愛的孩子。好學的學生和可愛的孩子哪個老師不喜歡呢?
讀者簡丹提問:我很懶,但又想成績好,請問有什么辦法嗎?
有點內向的老編牙子答:懶不是罪,又懶又貪就是罪了。能讓你這個懶人獲得好成績的方法我沒有,但良言還是有兩句??禳c勤快起來吧,調動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抓緊時間,努力學習,這是你獲得好成績的唯一出路。相信我,這個世界是屬于勤快人的,懶人必將無立足之地!
讀者如果藍天一直藍問:我覺得我現在活得像行尸走肉,想擺脫這樣的生活,又不知道怎么做,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
喜歡藍天白云的巧克力答:藍天一直都是藍的,否則就不是藍天了,但成長的歲月里不可能永遠陽光明媚。趕快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做你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不要放縱自己,學會自制,學會擔當,不要在成長的花季頹廢,否則你的藍天會越來越少。
網友現實摧殘的我問:我是一個男孩,面對男孩我外向,面對女孩我內向,這是為什么呢?
曾經在青春期糾結的小編荼荼回答:恭喜你哦,因為你長大啦!邁入青春期的娃在面對異性的時候總是會有那么一點點的自卑,怕自己表現得不夠好,會在對方的心里留下差的印象。出現這種情況也沒關系的,只是因為長大了的你渴望異性的肯定而已。越是在意對方會越表現得內向,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啊,自信一點就好了。
郁悶的張明啟同學來信詢問:我是一名中學生,我覺得自己有暴力傾向,總喜歡打同學,甚至還說要砍死他們,爸爸越罵我,我就越生氣,越想動手,有幾次我甚至想拿刀,嚇人吧!我該怎么辦?
也曾叛逆過的了了回答:按心理專家的說法,你應該正處于心理叛逆期,且伴有暴力傾向。很多同學步入初中后,面對成長中的各種挫折和壓力,似乎有股莫名的火要發泄。其實,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無所顧忌,一味地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必須要給自己設定底線,否則,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p>
網友一心向書問:同學誤會我了,怎么辦???
覺得誤會不是一人的錯的孫編輯答:如果只是誤會,那就好辦??梢匀ジ瑢W認真地解釋清楚,如果解釋得清楚的話。也可以什么都不解釋,如果解釋不清楚或者你同學自以為是地不想聽你的解釋的話。然后就是真誠待人,與人為善,做最好的自己。
網友天天問:我同學要我去幫助打架,可是我不想去,但又不好說出口,怎么辦?
反對暴力的小編荼荼回答:哎,這個為啥說不出口?難道說出口后那位就不去打別人反而來打你了?你不僅要拒絕而且還要感化那位要打架的“暴力分子”。今天他打別人,明天別人打他,又不是演什么勞什子的黑幫警匪片!如果你這位同學依然固執地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的話,大不了以后不跟這樣的人做朋友啊。再說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免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歡迎光臨“問我吧”:全體老編會傾情回答讀者們提出的各類問題,不管是學習上的困惑,還是生活中的苦惱,盡管將你的問題交給我們吧。你可以寫信給我們,也可以發電子郵件到郵箱,或者加QQ號碼455070581和讀者交流群275475940,歡迎你來問。
此外,熱烈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除了通過郵局寄信投稿外,你還可以將稿件按欄目發送電子郵件到以下各個責任編輯的信箱。
成自來: 文墨:
孫世奇: 巧克力:
篇4
忠犬八公的日式表現
說到日本影壇里的寵犬形象,較早為大家所知的大概要數1987年走上銀幕的忠犬八公了。影片《忠犬八公物語》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東京大學上野教授與愛犬小八的感人故事。平日里,教授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著阿八,幫它捉虱子,為它洗澡,半夜下雨還親自起床去看它,為它生火取暖,甚至與之同眠,難怪妻子都會吃阿八的醋。阿八則像孩子一樣每天送教授上班,下班時又早早在車站等候其歸來,無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甚至教授離世后依然如此,直到自己也走到生命的盡頭。該片公映后大受歡迎,榮獲當年日本電影票房的冠軍,后來又被好萊塢看上,翻拍成《忠犬八公的故事》,依然催淚無數。
與好萊塢版簡單的溫馨感人不同,日本版則顯示出其日式的別具匠心,細膩而不失厚重。首先是對細節的著迷。拿阿八出生一段來說,影《導盲犬小Q》片開始就是一個狂風肆虐大雪紛飛的夜晚,與室外的寒風大作不同,簡陋的小屋格外溫暖,不止因為有爐火與燈光,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期盼一件讓人溫暖的事情——小狗要出生了。鏡頭生動表現了狗媽媽的分娩與哺乳過程,以及大家的滿臉興奮的表情。正是這些巨細無遺的細節,讓小八的到來為寒夜添了幾絲暖意。
此外,影片很好地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相結合,因而多了幾分厚重之感。與出生時的惡劣天氣不同,阿八與教授第一次相見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這預示著此后小八的生活將會發生明朗的轉變,事實證明它與教授相處的日子果真大多風和日麗。但教授離世后,阿八的天空再次陰暗了起來,鏡頭里也處處是陰雨和風雪。將小狗的處境與自然環境結合起來,這本是日本人所擅長的;更重要的是故事建立在戰爭的背景之上,社會的冷暖參差與阿八的忠心耿耿形成鮮明的對比,進而讓影片多了幾分社會反思的意味。
借你一生,伴我成長
小狗的親友里,不止有上野教授一樣的老人,也有孤單寂寞的小孩。將小狗的生命與孩子的成長相聯系,也是寵犬電影治愈方式的一種。與小狗朝夕相處的點滴,難免會讓那些敏感的小孩生發些人生感悟,從而讓成長更有分量,這也是善感的日本人所擅長的。而且人狗壽命的差異,會讓其中的關系更加意味深長,畢竟小狗的平均壽命只有10歲,所以往往是小狗用一生來陪伴小孩的一程。
電影《秋田犬蓬夫》中,主人公小亮因為誤會攆走了愛犬小白。不料小白戀主,終日露宿街頭、挨餓受凍,卻天天在暗中注視并守護著小亮。直到有一天,小亮迷失在森林,又遇上了兇惡的黑熊,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小白英勇出現。至此,小亮才明白小白的用心良苦,突然領悟到:就算全世界都不在乎你,至少還有小白。有趣的是本片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而且劇中的小白正是現實故事中的蓬夫。
電影《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中,少女明莉非常孤單,媽媽過早離世,爸爸永遠忙于工作。愛犬索克斯成了其惟一的伙伴,代替已故的媽媽保護并陪伴她成長。等到明莉長大成人,索克斯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回想起與愛犬相處的點滴,明莉由衷地說了一句“謝謝你,多虧了你我才一點也不感到寂寞地成長?!本拖褡鹬刈约旱哪赣H一樣,明莉肯定了索克斯在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功勞,這恰是對索克斯生命尊嚴的維護。就像當初媽媽從索克斯的意愿出發為它和明莉定下10個約定一樣,他們從未因為索克斯是小狗而忽略其生存的權利與意義,相反總是平等地對待這位忠實的朋友。
如果說索克斯見證了明莉的成長,那么《再見!小黑》中的小黑則見證了一個學校幾代人的成長。流浪的小黑獨自混進一間中學,受到同學們的關愛,而且成了老校工的伙伴,為其清苦寂寞的生活帶來了溫暖。它在日升日落間見證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入學然后畢業,見證著木村與同學雪子愛情的生長??呻S著歲月流逝,小黑的身體一天天下降,大家就召開全校大會為它募捐治療。只是愛心不敵天命,小黑還是離開了大家。于是大家為它舉辦隆重的葬禮,還撰寫祭文,很多老校友也回來為它送最后一程,校長亦為之拭淚,老校工更是傷心不已。本片同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為一只小狗做手術、寫祭文、舉行葬禮,要知道,在一個對弱小生靈不屑一顧的國度,這樣的故事頂多被視為一個小題大做的兒科游戲;但影片卻從幽微出發,以小見大地洞示出其對萬物生靈的尊重。
導盲犬:伴我同行
犬類們還有一個特殊的用途,就是導盲。對于主人來說,一只導盲犬不僅是生活中的忠實伙伴,更是自己的眼睛和拐杖。導盲犬在日本發展比較完善,他們不但有專門訓練導盲犬的基地與技師,專門的導盲犬協會,還有為退休的導盲犬提供的養老院以及為離世的導盲犬準備的公墓。日本人沒有放過對導盲犬的表現,而且他們找到了獨特的表現方式,依然是靠細節鋪墊來感人心脾。
《導盲犬小Q》中,沒有好萊塢式引人入勝的完整情節,有的只是豐富生動的細節。影片講述了小Q從出生到死亡的故事。從出生寫到死亡,是影片表現尊重生命的一種方式,這樣一來在戲劇性上或許會顯得平淡,卻是小狗生命的完整呈現,而且其中瑣碎的生活細節更容易拉近與觀眾的情感距離。影片開始,小Q剛剛出生,它正和其余的兄弟姐妹一起接受母親的哺乳。接著影片具體介紹了小Q被遴選為導盲犬種子的過程,以及它和寄養家主人的相處趣事,如櫻花下散步、玩玩具皮皮等。后來它又去接受導盲犬的訓練,進而結識了新主人渡邊,二者從逐漸磨合到快樂相處,最終成了彼此的親人。后來渡邊病逝,小Q不久也隨之而去。同樣《貝魯娜的尾巴》表現的也不過是些主人公雯與導盲犬貝魯娜相處的點滴。但正是這些不厭其煩的細節鋪墊,不經意間為觀眾上了一堂關于導盲犬的科普課,也借人狗相處的點滴傳遞著感人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兩部影片都采用了畫外獨白的方式。畫外音最早來自于日本電影中古老的辯士傳統,無聲電影時期,辯士會站在銀幕旁為觀眾講解劇情,后來進入有聲時代,就發展成畫外獨白了。淡淡的畫外獨白,為影片增加了幾分個人回憶的味道,敘事從客觀進入主觀,仿若是主人公對家中親人的深情回憶,十分親切。
人狗情未了
人狗之間的生死別離太過傷感,日本人就想出了人狗情未了的故事,讓逝去的愛犬以戀人的身份重返人間,再續人狗情緣,算是對主人和小狗彼此思念之情的撫慰。這恐怕也只有泛情的日本人才會想得出。電影《犬狼星》又名《戀上女主人》中的導盲犬小白在一次車禍中喪生,但因心愿未了無法進入天堂。在神的幫助下,它借助一個男人的身體返回了人間,找到了自己的女主人,并與其發生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篇5
[關鍵詞]美國;電影;《忠犬八公》;啟示
2009年美國電影《忠犬八公》公映,好評如潮,全球轟動,票房極佳?!吨胰斯罚℉achi:a dogs shory),是日本電影《忠犬八公物語》的翻拍美國版。該片由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國際巨星李察·基爾主演,講述了一段人和狗之間感人肺腑的故事。
關于狗狗主題的電影很多,有表現戰爭時期、反特時期的狗,如中國的《賽虎》《犬王》《白樺林的哨所》《狼犬歷險記》等,前蘇聯電影《義犬救主》;也有表現和平時期的電影,如中國的《那山 那人 那狗》《卡拉是條狗》《人狗情未了》《老人與狗》等,美國的《馬利與我》《101只斑點狗》《靈犬萊西》《南極大冒險》《忠狗德拉姆》《再世人狗緣》《奇犬良緣》《都是黛西惹的禍》《叢林赤子心》《本吉》系列、《消防犬》等,日本的《狗狗心事》《導盲犬小Q》《我與狗狗的十個約定》《忠犬八公物語》《心動奇跡》等,韓國的《人狗奇緣》等。光《靈犬萊西》就有1943年、1994年以及2005年三個版本。而《神犬也瘋狂》系列電影就有14部之多。關于狗狗題材的動畫片更是數不勝數。
在眾多關于狗狗的影片中,美版《忠犬八公》廣受中外電影愛好者的一致好評,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忠義:永恒不變的主題
人狗情緣的話題在中國文學史上屢見不鮮,主旨大多為刻畫狗之忠義。在《搜神記》中有《義犬?!?,《搜神后記》有《楊生狗》,《太平廣記》有《義犬救主》,《聊齋志異》有《義犬》,故事大同小異,皆為表現狗之忠心舍命救主。在中外電影史上,表現狗之忠義的影片頗多,以韓國影片《人狗奇緣》、日本影片《忠犬八公物語》、美國影片《忠犬八公》以及《靈犬萊西》最為光彩耀眼。在美國影片《忠犬八公》中,主人公帕克在課堂上突發中風而去世,他的愛犬“八公”在曾經等待主人歸來的車站整整等待了十年之久,從青年到暮年步履蹣跚,一直到死,刮風下雨飛雪雷電也無所畏懼。這漫漫十年之久至死不渝的等待,支撐著“八公”的是什么?是八公與帕克自見面起的那份緣,是八公念念不忘的帕克對自己的那份“好”:到“家”的第一天晚上“燈開著比較好”;風雨雷電之夜,“抱入臥室”,“一起看棒球賽”,“一起吃爆米花”,“趴在地上示范撿球動作”,“一起洗澡”……在影片《人狗奇緣》中,狗狗“心心”在被小主人伊燦粗暴驅趕后仍然沿著漫長鐵路線去了釜山,最后慘死在了乞丐頭子的棍棒下?!鹅`犬萊西》中,萊西被公爵從英格蘭帶到了遙遠的蘇格蘭,憑著對小主人喬的忠誠之心,一路翻山越嶺,橫渡沼澤大河,忍饑挨餓,途遇歹徒,瘦得皮包骨頭奄奄一息,最終回到喬的懷抱。這種人與狗的情緣、狗對人類的忠義一直是東西方文學藝術孜孜以求予以深刻表達的主題,美國和日本對此主題影片的駕馭已經到了極致,精品佳作比比皆是,這是我們中國影視界特別應該值得借鑒的地方。這并不是說中國影視界沒有人狗情緣的佳作,只是數量極少,《那人 那山 那狗》就是這方面少有的佳作。中國拍攝狗的著眼點在于狗狗之勇猛以及階級性,這一點在戰爭題材影片別突出,如《賽虎》《犬王》等。我們應該在突出狗狗階級性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人狗故事中人性、人狗情感等普遍性主題思想的發掘。
二、車站:人生之隱喻
旅行與車站一直都是文藝作品中隱喻的象征物。在車站上演著一幕幕相遇與別離,追尋與回歸。在美國影片《忠犬八公》中,八公與主人公帕克在一個叫Bedridge Station的車站偶然相遇,預示著人生的開始。離開車站回到家,然后八公與帕克一起每天從家里去車站搭火車去上班,下班后帕克搭火車回到車站與等在車站的八公一起回家,周而復始,直到有一天帕克中風去世,八公在車站苦苦等待,預示著人生的結束。影片最后帕克的外孫羅尼收到父親的一份禮物:一只秋田犬,羅尼把它也叫做八公,然后與新八公快快樂樂地一起走在鐵路的鐵軌上,預示著生命的重生。在影視作品中,當一個老人行將去世之時,他通常會說,我走完了我人生的“最后一站”。在韓國影片《人狗奇緣》中,同樣也存在車站隱喻。年幼的妹妹蘇伊帶著名叫“心心”的狗狗在離家不遠的汽車站等待放學回家的哥哥伊燦,兄妹倆與“心心”相依為命,快樂地生活,直到一個冬天蘇伊、伊燦與“心心”在冰面上滑冰,蘇伊不幸溺水而亡。伊燦自責并歸罪于“心心”,狠心將“心心”趕出家門,自己一人在火車站乘火車去釜山尋找媽媽,誤入乞丐團伙,遭乞丐頭子毒打追殺,“心心”為救伊燦頭受重傷奄奄一息。伊燦帶著“心心”回到家。重傷不能動的“心心”咬著伊燦的褲腿,心領神會的伊燦將“心心”帶到蘇伊曾經等他的那個汽車站,在那里“心心”帶著對蘇伊的懷念死去。時光仿佛回到了從前。這正如人生,經歷過悲歡離合,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佛說,“剎那便是永恒”,“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999年獲得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巴西電影《中央車站》中的“中央車站”意象同樣也是人生的隱喻。 “中央車站”中每一個人都是流浪者,開卡車的凱撒,幫人寫信謀生的朵拉以及朵拉的鄰居艾琳莫不如此。朵拉帶著約書亞離開車站去遠方尋找他的父親耶穌,最終完成自己的贖罪之旅,回到了熟悉的“中央車站”。人生經過無數次的流浪又重新回到原點?!爸醒胲囌尽背蔀槿藗內松内H罪之旅的隱喻。
三、動物視角:客觀真實之鏡
在所有關于狗狗的影片之中,美版《忠犬八公》是惟一一部采用動物灰白視角鏡頭的影片。在其余的狗狗影片中均采用人類鏡頭,居高臨下地去審視動物。在美版《忠犬八公》中多次運用八公的觀察視角,鏡頭隨著八公的眼睛來“狗眼看世界”,影片的色彩由彩色變為黑白,而黑白正是狗狗眼中的世界基色。從小八公被裝進籠子到達車站的那一刻,八公就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著我們人類的世界。這是一種紀錄片式的紀錄方式,客觀真實,避免了從頭到尾以人的視角來觀察世界。在影片中,觀眾隨著狗狗觀察的鏡頭或前視,或仰視,或俯瞰,甚至翻轉。在看女主人凱特修剪花木時,八公倒轉腦袋看著她,鏡頭也跟著翻轉,凱特整個人頭下腳上地倒了過來,樣子很萌,也很溫馨。其實,動物看世界,并非像我們人類那樣看出世界的絢麗多彩,它們的世界很單調,只有黑白兩色,單調而孤獨寂寞,人類才是它們的精神家園。1987年著名美國導演喬·坎普執導的《叢林赤子心》也是一部動物視角影片,整部片子幾乎全是由動物來主演,故事情節相當感人。但該影片雖采取動物視角,但鏡頭全部采用彩色,明顯是人類觀察世界的基色。電影與紀錄片最大的區別是是否存在虛構,紀錄片最大的特點是真實性,而電影則允許虛構夸張。無論是日版的《忠犬八公》,還是美版的《忠犬八公》,都改編自193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1924年一只秋田犬被他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帶到東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門口目送著上野秀三郎出門上班,然后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澀谷火車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上野秀三郎在大學里突然中風,搶救無效死亡,可八公依然忠實地在車站等著他。這樣一直持續了10年,1935年八公11歲因病去世。為了紀念八公的忠誠,人們在澀谷車站為八公建造了一尊銅像。正是因為電影《忠犬八公》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這一點在影片最后有所交代),影片中與眾不同的動物鏡頭視角,再加上國際大牌影星李察·基爾以及瓊·艾倫的精湛表演,使得無論是日版還是美版的《忠犬八公》獲得了極大的成功。1987年8月1日上映的日版《忠犬八公物語》,票房收入超過40億日元。美版的《忠犬八公》2009年8月8日在日本上映后,截至2010年6月除美國外票房就超過4 500萬美金。
四、神秘主義:增強文本之耐讀性
科幻神秘主義元素一直是美國影視界慣用的電影創作手法,諸多美國懸疑神秘主義科幻大片屢創票房神話。2009年公映的科幻大片《2012》就是充分利用了神秘的瑪雅文明預言世界末日這一神秘主義元素創造一個科幻大片的一個票房神話,上映首周就在全球狂攬225億美金。神秘主義一般與科幻關聯密切,將神秘主義元素融入家庭溫情電影的佳作并不多,美版《忠犬八公》就完美地將神秘、溫情、飆淚等藝術創作元素融為一體,成為電影史上一個大膽突破。神秘主義往往與宗教聯系在一起,八公來自日本中部的一座佛教寺廟。同為大學教授的同事Ken告訴外公,“這不是一條普通的狗”,“‘hachi’,日本漢字,number of good fortune(代表著幸運)”,“‘八’的精神意義是上通天堂,下達地獄”,“它找到你,命中注定”。這為外公的突然去世預留了一個線索。外公反復訓練八公撿球,八公就是不撿,Ken告訴他,“八公會去車站,證明你們之間存在一種特殊關聯”,“如果讓它撿東西就必須有一個特殊緣由”。這是劇情發展的又一個關鍵暗示線索。有一天外公要去上班,八公一反常態“拒絕”像往常一樣跟隨外公去車站,還不停地朝外公狂吠,不停地轉圈圈,在給外公暗示:不要他上班!看到外公堅持去上班,從來不撿球的八公叼著球去車站找外公,平生“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撿球的八公試圖在車站通過這種方式來阻止外公,這一“反常行為”與前面Ken所說“撿球必須有一個特殊緣由”相關聯,可外公高興之余并未注意這一關鍵性暗示,在課堂突然中風去世。動物具有非凡的超能力(特異功能)一直是影視藝術創作反復運用的電影元素,很多人相信黑狗、黑貓、章魚、蛇等具有預測未來、邪惡(驅魔辟邪)的特異功能,以此增強影片的神秘主義色彩來吸引觀眾。在《木乃伊》系列、《盧浮魅影》《國家寶藏》《咒怨》《衛斯理之黑貓》等影片中都有使用黑貓來驅趕邪靈的橋段。
美國影片《忠犬八公》的熱映票房驕人,除了人狗情緣感人至深、善待動物這一深刻主題外,還有非常重要一點值得我們借鑒,那就是表現手法的創新,無論是車站隱喻,還是動物視角平等理念以及神秘主義元素的合理介入,都使得該片獨具匠心而大受觀眾喜愛。
[參考文獻]
[1] 邵牧君.中國電影創新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2] 蔡衛,游飛.美國電影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篇6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備課先備學生的道理非常淺顯,也因為淺顯,所以容易被忽略、被簡化。一些老師,寧可花一個上午備教材、知識點、教法,也不肯花十分鐘與學生交流,這無疑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一些老師把備學生簡化成教學設計前面的一段話,或者認為備學生就是了解學生課文讀過沒有,生字會不會寫,知識點掌握情況如何。
關于備學生,我們在工作中做了如下嘗試:
一、備學生整體現狀:對癥下藥,解決普遍問題
每接一個新班,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來觀察和了解學生,了解他們在聽說讀寫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筆者曾中途接手四年級教學,開學幾節課,逐一聽完每個學生朗讀后,發現學生朗讀時普遍裝腔作勢,于是,在前兩個月的課堂教學中加大了朗讀指導的比重,以開火車的方式讓每一個孩子充分暴露缺點,針對這些缺點及時指導,讓學生明白“自然的像說話一樣的朗讀”才是正確適宜的。兩個月后,學生朗讀水平顯著提高。另一次接手三年級,開學之初學生上課發言聲音一個比一個小。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每周都會開展兩次演講活動,鼓勵每個孩子上臺做30秒鐘演講,既鍛煉了膽量又提高了音量。半學期以后,學生普遍發言聲音洪亮。對癥下藥,想來就是如此。
備學生整體現狀,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能為教師制訂整個學期教學計劃提供客觀的依據。
此次課程改革,強調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學習方式。如何尊重?作為教師,我們可否從備學生個性開始?走進學生中,用心去研究。誰膽大誰膽?。渴裁丛驅е滤懶??誰適合嚴管,誰要松管?誰學習熱情不夠,是什么導致的?誰接收快,誰需要放慢節奏?諸如此類關乎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行為,教師要先心中有數,弄清楚為什么存在這些差異,并理解這些差異,在具體的教學中,給不同學生以不同的關照。這是一種教育的慈悲情懷。
所以,我還做了另一件事——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聽課習慣、讀書習慣、習作水平和閱讀量,逮住時間就進教室跟孩子聊天,以便更準確地了解孩子的語文學習狀況,逐漸發現每個學生的問題。哪個孩子喜歡語文,為什么喜歡?哪個孩子不喜歡,為什么?會傾聽的學生有哪些?不會傾聽者表現在哪里?誰喜歡閱讀,讀什么書?誰不喜歡閱讀,是什么原因導致他不愛閱讀?學生積累了多少名篇,認識了多少名家?誰作文寫得好?誰字漂亮?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對于我們的教學至關重要。
筆者甚至認為,充分了解學生比備課更重要。每上一堂課之前,首先要思考學生的起點是怎樣的,如果不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備課,就可能導致出現“揠苗助長”的現象。反之,如果教材上的知識學生多數都已經會了,不了解這一情況的你還一味講解,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教學設計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講學生之所缺,練學生之所需。老師要不斷問自己:40分鐘以后,我能夠讓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哪些提升?這是備課時第一要做的事情。此外,要確定哪些東西是學生原本欠缺現在應該教給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得用自己的一雙慧眼觀察學生的情緒,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興高采烈,而是冷漠呆滯,教師還要一成不變地照設計講下去嗎?如果學生心不在焉,學習信心越來越弱,教師還不趕緊懸崖勒馬嗎?這些看似與文本教學沒有關系的細節恰恰決定著教學的效果。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發現不同個性孩子的不同需求。以閱讀為例。筆者班上的學生普遍喜歡閱讀,但是仔細了解學生,會發現有的男孩性格懦弱、畏懼挑戰,我就會推薦《老人與?!贰杜秩沼洝贰妒指泻ⅰ贰赌泻⒌拿半U書》,讓他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勇氣;而那些一腦子稀奇古怪想法的孩子就讓他多讀科幻小說、推理小說,使其思維更加清晰縝密;關心歷史的可以讀《上下五干年》《資治通鑒》;喜歡追星的讀讀《林肯傳》《奧巴馬傳奇》《普京歸來》《風雨哈佛路》;關心時政的去翻《巖松看日本》《巖松看美國》《LooK英國》;熱愛動物的去看《再見了,可魯》《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醉心軍事的讀讀《西點軍校的經典法則》;理解水平很高就多讀《呼嘯山莊》《紅與黑》這樣的世界名著。不同的書籍塑造不同孩子的個性,前提是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了解班級里不同孩子的個性特征。
三、備學生未來需要
《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第一條,可見它的重要性。越來越多優秀的教師意識到,教學生一年,想學生一生。所以,我們備學生,不但要備學生現狀、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還要備學生未來的需要。作為教師,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一本語文書、一本教參之余,未來我們的學生還需要哪些能力和素養?課堂40分鐘有沒有立足學生一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