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建設年范文

時間:2023-04-01 20:32: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能力建設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縣政府年以來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著力抓好“推進科學發展、應急和謀、發明性工作、統籌協調、團結和諧、清廉從政、化常為專、服務基層和企業”等八個方面的能力建設,進一步增強縣體裁局局機關及其公事員特別是指導干部的執行落實認識、崗位責恣意識、能力席位認識,努力到達執行能力有提高、本職工作上程度、服務群眾見成效的目標。

二、活動內容

“能力建設年”活動是以縣體裁局局機關及其公事員為主體的本身建設活動,立足點是提高實行崗位職責的執行能力,中心是推進依法行政。活動自始至終要充分表現主體性、實踐性和群眾性,充分發揚各部分和公事員在能力建設中的自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各部分要依照“明確職責、制訂標準、提高能力”的基本工作要求,嚴密結合單位實踐,突出重點,考究辦法,扎實推進。

三、辦法步驟

(一)發動預備階段

1、學習發動?!澳芰ㄔO年”活動要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積聚的經歷,采取卓有成效的方式進行思想發起,指導廣大公事員積極自動地投入到“能力建設年”活動傍邊,結合體裁系統各自工作實踐,普遍開展“為什么要增強能力建設”、“重點增強哪些方面能力建設”、“如何開展能力建設”大評論活動,以此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自覺性和自動性。

2、明確職責。一是明確崗位職責。明確部分和內設機構的本能機能,重點明確體裁系統各崗位的工作職責,擬定崗位職位仿單,并歸檔立案。二是堅持履責系統。重點圍繞縣委、縣縣政府下達的目的任務逐級逐層分化下達,明確工作時限和要求,任務落實到崗,責任到人,并制訂量化審核目標,層層簽署目的責任書,構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履職系統。三是開展能力席位標準評論。以崗位職責為基本,以能力匹配為準則,以思想程度、綜合本質、專業能力為基本內容,開展能力席位標準評論,分層分類明確每個崗位的能力席位標準。

(二)組織施行階段

篇2

關鍵詞:軍隊院校;青年教員;執教能力

“軍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主渠道,在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盵1]青年教員作為軍隊院校教學科研的生力軍,是軍隊院校改革和創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加強青年教員隊伍建設,對軍隊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和新型軍事人才培養質量有著深遠影響。

一、師德教育打牢思想根基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高度概括,應成為軍校教員的理想追求。要注重培育引導青年教員嚴謹治學、潛心育人、淡泊名利、自尊自律;通過制定師德規范和師德考核標準,全面實施“鑄師魂、育師德、樹師表、正師風、練師能”的教育工程;加強以“教書育人”為主題的教學責任心教育,大力提倡科學求實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弘揚為人師表、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師德師風,掀起了人人爭當師德先進,個個勇創教育佳績的熱潮,努力形成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甘為人梯的優良教風。

二、系統培訓夯實能力基礎

軍校教員大多由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優秀學生通過分配的途徑產生,雖然在專業研究上具有一定的能力,但在教育理論、教學組織和方法等教學基本功上經驗大多不足。因此,開展系統培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建立短期與中期培訓相結合、“學校、專業系、教研室、導師”四級培訓相配合的培訓機制,在最短的時間內使青年教員完成由知識的接受者到知識的傳授者之間角色的轉變,逐步提升青年教員執教能力。學校組織崗前培訓,強化青年教員教育基本理論、教學組織能力、教學基本功等基本素質;專業系定期組織試講、觀摩、考核等活動,建立定期考評機制,壓擔培養;教研室科學制定青年教員成長路線規劃,有步驟、有重點逐步提升青年教員能力;指導導師抓落實,采取跟班聽課、命題備課等方式,抓好青年教員培養末端落實。

三、崗位練兵樹立正確導向

以理論學習為先導,以教學方法研練為基礎,以技能訓練為重點,組織開展信息化教學競賽、優秀青年教員公開課、教學能力與素質基礎知識競賽、教學技能競賽等活動,把崗位練兵比武競賽和日常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供全方位展現青年教員風采的優秀平臺,積極樹立優秀教員典型,以點帶面,以競賽帶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不斷改革創新競賽模式,豐富競賽內容,公平競賽評判,積極營造青年教員傾心教學、聚焦教學的濃厚氛圍,在青年教員隊伍中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良好局面,提升青年教員加強執教能力提升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科研攻關提升創新能力

“科研和教學能力是教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重要能力,二者相輔相成,對教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盵2]青年教員教學經驗少,知識儲備不夠豐富,久而久之勢必導致其教學內容書本化、教條化,教學效果空洞,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因此,青年教員隊伍建設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科研對教學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斷強化青年教員的科研意識。要強化青年教員把科研作為自身職責要求的意識,教員不僅要傳授好知識,更要講授科學的思維方式,激發和指導學員創新,跳出“教書匠”的狹隘自我定位;要強化青年教員把科研作為對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助推劑,把科研作為自身加快知識更新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不斷提升自身知識儲備,確保始終走在學生的前面,走在書本的前面。在講授書本基礎知識的同時利用科研成果輔助、充實教學,豐富、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五、教學督導助推教學質量

“有效的監控是質量的保障”,這是現代管理學的一條基本原理,也是院校實施教學督導制度的根本原因。要充分發揮督導組專家在資歷、學識和經驗方面的優勢,對青年教員進行重點督導,在師德、教風、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幫帶。要不斷改革創新督導制度,切實轉變過去“只督不導”的簡單收集、整理、反饋情況的做法,把督導由幕后推向前臺,切實實現“由督向導”的轉變,進一步拓展督導職能,發揮智囊作用,從提升教學能力的方法層面對教研室、教員進行指導。建立督導專家和青年教員結對指導幫扶的良好機制,突出抓好個別能力較弱的青年教員培養,做到有的放矢,確保青年教員隊伍執教能力的整體提升。

六、團隊建設打造成長平臺

“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第一要素,同時也是提高教員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重要內容。”[3]教學團隊建設包括文化建設、課程建設、執教能力建設等方方面面,其在建立團隊合作機制、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開放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等方面,對青年教員的培養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更是培養青年教員教學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對青年教員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理念、開展課程改革的思路和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打造一個優秀的教學團隊,為青年教員搭建科學向上的成長平臺,能夠有效激勵和促進青年教員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丹.關于加強青年教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陜西教育,2011(12):24.

篇3

關鍵詞: 建筑節能;設計理念;探討

Abstract: in the new century, the urgent issues we face is one of ecological, energy sav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consumer structural upgrade,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prosperity, economic growth of energy dem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a larg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nearly 30% of glob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buildings. Therefore, the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concept; explore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建筑節能的設計理念

(1)建筑護結構的熱工設計應適當超前。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建筑護結構熱工性能的規定性指針實際水平較低,距離舒適性建筑的要求甚遠。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必然會逐步提高,因此建筑護結構的熱工設計適當超前是必要的。

(2)秉承“因地制宜”的節能設計理念。重視當地氣候環境因素和資源條件,如外界湖泊,綠化,當地氣候,降水量以及地形等等因地制宜、創造良好的建筑內部微氣候。如在建筑周圍布置適當綠化,水面等方法,調節小環境內熱輻射程度和空氣濕度;結合地形設計建筑形體與朝向,合理分隔建筑內部空間以引導自然空氣在室內的流通。合理利用,建立壽命周期成本觀念,尋求最佳的合理方案,設計滿足人們對建筑室內環境需求的綠色節能建筑。

(3)建筑設計者要有社會責任感。建筑節能是貫徹國家能源節約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大事,由于建筑的使用年限較長,使用期內耗能巨大,建筑設計者實際上承擔了一份涉及到國家發展戰略和后代人生存條件的社會責任。建筑師們不僅應該在具體的設計中貫徹節能環保的理念,更應該肩負起引導社會大眾對樹立多樣的,正確合理的建筑審美要求的責任。不攀比,不片面最求奢華現代立面效果。以近十幾年來大為流行的玻璃幕墻外墻為例,這種設計確實具有其鮮明獨特的美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現代化高檔次建筑的代表符號,引發國內外建筑設計師及社會大眾對其的熱捧。但是隨著此類建筑的增多,其弊端也逐漸明顯。大面積的玻璃外墻不利于建筑保溫隔熱的熱工需要。即使采用高成本的雙層中空隔熱玻璃及防輻射涂層,但其反射陽光,造成城市光污染問題依然難以解決。目前形勢下對于玻璃幕墻是否適宜繼續推廣仍無統一定論。在此情況下,建筑師應發散思維,多方面發掘其他美觀實用的建筑形式,不盲從拘泥于一點。

(4)重視建筑設計工作者的繼續教育,提高設計者的綜合素質。重視新型節能材料及節能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由于節能新技術發展很快,涉及許多技術領域,在設計實踐中,堅持節能新技術的學習,了解新型節能材料,完善設計者的綜合素質和節能設計水平是實現建筑節能設計目標的基礎。而不斷了解新興節能材料,推廣新型高效節能做法是每個合格建筑師的責任。例如最近筆者了解到,有一種近年來新開發推廣的“管道式日光照明裝置”,利用高反射率的采光管道,經過采光,反射,濾除眩光自然折射過程將日光引入室內,并可通過開關控制亮度,以達到舒適良好的采光效果,基本上可以解決白天室內采光需求,非常環保。值得在日后的工程考慮應用。

2從六個方面入手做好建筑節能設計

在建筑設計中,秉承節能設計的理念,應用建筑節能設計的方法設計節能的建筑,是設計者必不可少的手段,其中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是重中之重。建筑圍護結構由窗、墻、屋面和門等構成,是控制建筑能耗的最重要因素。建筑節能設計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建筑體形。在建筑設計中,應對建筑的體形以及建筑群體組合進行合理地設計,以適應不同的氣候環境。一般建筑物的外形越簡單,建筑物體形系數越小,熱量交換量亦越少,建筑節能的效果就更好。若建筑的體形系數不滿足規范要求,則應對圍護結構進行綜合判斷,提高圍護結構的熱工設計標準。

(2)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的朝向和間距會對建筑物內部采光、得熱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建筑布局應考慮朝向與節能的因素。一般來說,坐北朝南的建筑物能夠避免太陽的東照西曬,從而降低日照影響,若同時配合以相應的遮陽隔熱措施,則效果將更加顯著。因此,在設計中根據日照和太陽入射角確定建筑朝向范圍后,可進一步根據季風主導方向進行調節,選取合理的朝向,以獲得良好的夏季穿堂風,并盡量利用建筑的體形變化做到多利用天然能源。

(3)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建筑平面的巧妙布局常能獲得較好的節能效果。在住宅平面設計中,夏季穿堂風和全明房是建筑物節能的關鍵因素。恰當的平面布置有助于形成理想的通風作用。通過建筑物門窗的合理設置,形成通風口,組織并誘導自然通風,既起到節能作用又克服了空調的使用所造成的室內空氣質量差的缺點。并且合理的開窗位置帶來良好的自然照明環境,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也減少了不必要的照明浪費。

(4)建筑物的門窗。建筑物的外門和外窗是夏季陽光入射和冬季冷風侵入的主要通道,其能耗占建筑物總能耗的比例較大。因此,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觀景等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減小建筑物外門窗洞口的面積,是節能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采用目前流行的大型落地窗的設計應慎重。選擇節能型門窗也是建筑節能設計的關鍵。所選擇的節能型門窗在抗風壓性、氣密性、水密性、保溫性上必須有嚴格保證。目前,國內節能型門窗主要以斷橋型鋁合金隔熱門窗和多腔室的PVC塑鋼門窗為主,采用雙層玻璃、鍍膜玻璃、三層玻璃等,而以高水密性、氣密性的中空玻璃最為節能。

(5) 建筑物的墻體。墻體是護結構的主體,可以采用保溫性能好、蓄熱能力及強度較低的砌塊墻體,也可以采用復合墻體的形式,如內保溫復合墻體、外保溫復合墻體,夾芯復合墻體等。由于外墻內保溫做法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點,例如減少了用戶的建筑實用面積,內保溫層易開裂,室內翻新裝修裝潢時極易破壞保溫層等,難以得到大范圍的推廣應用。而隨著建筑節能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外墻外保溫技術逐漸成為建筑墻體保溫的主流。外墻外保溫是將憎水性、低收縮率的保溫材料通過粘結或錨固等方法牢固地置于建筑物墻體外側,并在其外側施工裝飾層的方法。目前主要有聚苯板薄抹灰外墻保溫,聚苯板現澆混凝土外墻保溫、聚苯顆粒漿料外墻保溫等幾種墻體外保溫技術。外墻外保溫不僅在建筑節能方面有突出作用,還兼帶保護建筑維護結構,對解決墻體開裂屋面滲水等問題很有幫助。是一種經濟性好且多效的建筑做法,值得學習推廣。

(6) 建筑物的屋頂。受陽光直接照射的建筑物屋頂,表面溫度比其它圍護結構高得多。對此,除必須采用高效保溫材料作為屋面保溫層的措施以外,還可從建筑設計角度考慮,在頂屋設置通風隔熱層或將頂層作為設備間等,形成二次隔熱,減少屋面溫度的影響;在炎熱地區的屋面還可以采用倒置式、綠化、蓄水、淺色坡屋面等方法進行節能。

3 新能源系統在建筑節能設計中意義

人類社會目前消費的能源,包括建筑使用消費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石化能源。這些能源資源有限,不可再生,終究要枯竭。利用太陽能、地熱以及其它非常規能源給建筑物采暖、制冷、供熱水甚至供電,可減少對常規能源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是一種能量密度較低的環保能源,其中熱利用的太陽能熱水器技術已趨成熟,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太陽能熱水器的最大生產國和使用國,但是目前太陽能熱水器綜合利用的技術水準較低,安裝、使用和管理都處于一種無序狀態,對建筑外觀產生一定影響。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必須綜合考慮太陽能技術和經濟、環境、人文等因素之間的合理關系,將太陽能設計成一個子系統融合在建筑之中,即實現太陽能與建筑的一體化是今后建筑設計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篇4

關鍵詞:生態節能;規劃設計;生態技術;可再生能源

中圖分類號:TU201.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21世紀,隨著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耗越來越多,因此,生態節能成為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關注的重點,被越來越多人推崇,尤其是在建筑行業,越來越多的建筑設計中都加入了生態節能這一理念。但是,由于生態節能是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新型方式,所以,在建筑領域中,很多建筑師都沒有完全清楚生態節能的特點,只是簡單地認為生態節能是在建筑材料與建筑構造中采取節能措施進行施工,卻忽視生態節能在設計階段的重要作用。我國建筑行業要想從注重數量轉變為注重質量,就必須在生態節能上下苦功夫,生態節能設計能夠保證建筑品質,同時也是建筑行業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建設生態節能建筑是這個世紀,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二、建筑設計生態節能理念分析

建筑設計生態理念指的是,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綜合運用建筑學以及生態學原理,結合當地的環境特色,從自然、建筑以及人三者所構成的整體環境出發,遵循當地的氣候特征進行建筑設計,以及運用節能方法,把建筑物打造成一個和諧的充滿自然氣息的人工生態環境。在生態建筑中,一般包括三大主題,第一個主題是以人為本,就是建筑設計要以人為中心出發進行設計;第二個主題是在對室內外熱環境保證健康、舒適的基礎上,實現對資源的節約與循環利用,響應節約型社會的口號;第三個主題是要保證建筑物與周圍的生態環境相符合,和諧發展。

生態建筑顧名思義就是要符合生態環境發展的特征,同時還要具備節能的特點以及使用綠色能源。另外,在取材上,應該注重選擇可再生循環利用的材料,保護生態環境,使建筑與自然合二為一,達到和諧的效果。

三、建筑設計中節能的目的

建筑設計中生態節能的目的就是把生態決定因素以及生態學原理相結合,通過建筑設計,解決人類居住中的環境與生態之間的問題,從而使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創造出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效益優化。

建筑設計中的生態節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

(一)盡量減少破壞生物圈,加強對建筑周圍環境的觀察,使建筑設計符合生態發展要求,充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二)建筑設計要充分考慮用戶的感受,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設計,便于用戶使用。

(三)使用戶在居住后能夠與自然融為一體,充分感受自然的特色。

四、生態節能建筑的設計與規劃

在進行生態節能建筑的設計時,首先就必須要保證設計能夠合理規劃。在設計中,要全面貫徹“生態建筑是適應自然而生。而不是為了改變自然而生,建筑與自然要相和諧”的建筑理念,所以,在設計時,設計師一定要對以下節能的因素進行深入研究,在大自然中充分融合建筑需要,賦予建筑物靈魂。

(一)氣候的適應性以及節能

目前,我國氣候存在著多種不同特點,全國氣候區分為5個,不同的氣候區條件差別大,因此,不同地區的生態建筑節能設計都有不同的要求,在北方,生態建筑節能設計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冬季防寒保溫;在南方,生態建筑節能設計的最主要特征是保證建筑物在夏季能夠隔熱通風;而我國中部地區,則屬于冬冷夏熱的氣候特征,因此,在生態建筑節能設計上不但要注重夏季氣候特點還要注重冬季氣候特點,既要考慮防寒保溫,還要考慮隔熱通風防潮。所以,生態建筑節能設計一定要根據各地區的氣候特點,對當地的自然因素如風、太陽等可再生資源充分運用。

(二)建筑選址與節能

建筑基地的選址特點應該是一些避風、向陽的山坡或者平地上,這是實現生態建筑節能以及提高采暖效率的前提條件。同時,建筑選址還要避免選擇離交通主干道近的地方,否則會出現噪聲污染,如果建筑選址在噪聲污染嚴重的地方,就必須在建筑周圍實施保護措施,如綠化隔聲帶。

1、建筑朝向

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一定要合理考慮建筑的朝向,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盡可能增加建筑的太陽輻射量,建立自然采光系統,據不完全統計,最有利的建筑朝向是南北方向,但是特定朝向會受到其他因素制約,因此,在進行生態建筑節能設計時,可以運用節能朝向偏角15°之內的設計方案。

2、基地通風

在生態建筑節能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組織自然通風:①在濕熱地區, 規劃應滿足最佳通風條件;②在嚴寒、寒冷地區的冬季, 強風會降低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加速熱損失, 規劃應致力于防風;③夏熱冬冷地區, 建筑既要考慮夏季的隔熱和降濕, 又要能適應冬季保溫、保濕,這就要求建筑的通風設施應具有很強的可調性;

3、綠化遮陽

建筑最理想的遮陽手段是綠化遮蔭,可以防止夏季過熱。最理想的建筑遮陽植物是落葉喬木,其茂密的枝葉能夠有效起到阻擋陽光的目的,從而降低建筑環境的溫度。

(三)建筑形態設計與節能

生態節能建筑的形態要求體形系數小,這樣既能保證冬季能夠有充分的日輻射,得熱多,同時又能夠有利于避寒風。生態建筑節能體型的選擇受多種因素限制,這些限制的因素包括:冬季日照輻射量、氣溫、日照度、建筑局部風環境狀況以及建筑朝向等,所以,建筑體型設計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確定。

五、結束語

建筑設計中生態節能設計是一項綜合性高、涉及項目多的系統工程,在設計的全過程,應當要全面體現生態節能的理念,無論是建筑采光、通風,還是對能源的使用等各方面的因素都要全過程貫徹生態節能技術。生態節能建筑設計牽扯的專業領域很多,包括建筑設計、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構造以及政策法規等,因此,要想實現生態節能建筑,就必須要依靠多個部門的協調合作,從能在建筑設計中充分貫徹生態節能理念,使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相協調。

參考文獻:

[1] 李海英.生態建筑節能技術及案例分析[M].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篇5

摘 要:我國屬于能源分布不均衡與能源利用率較低國家, 能源狀況充分反映了能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建筑行業開展建筑節能的必要性。本文探討了民用建筑設計理念中貫穿節能思路,探討了節能技術與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筑整體環保節能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徑,從而為民用建筑的整體節能環保提供了示范作用。

關鍵詞:民用建筑節能設計

Abstract: In China, its energy distribution is imbal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is low, which full reflects the problems of energy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penetrating the energy saving idea into the civil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 ways to apply t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nd the renewable energy in entir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ivil building, providing exemplary role for the entir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of civil building.

Key words: civil building; design for energy efficiency

當前,能源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節約資源不僅僅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全社會的問題,已經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進程中,能源一直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因而節約能源問題應得到各行各業的高度重視,應當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努力的問題。

一、我國當前民用建筑設計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當前采用的一些節能技術與設計思路缺乏系統性

目前的節能建筑大都是由開發商和設計院找到一些節能的技術進行拼裝, 缺乏系統性。一是體現在片面照搬國外技術而不考慮本地實際條件, 如對于某些日照時數少的地區, 盲目推廣太陽能設備, 造成設備閑置; 二是不算經濟賬,不考慮成本效益原則盲目推廣節能技術, 如在地質條件較差的地區, 打超深井安裝地暖, 造成成本超支; 三是適合高層建筑的節能建筑體系目前發展不夠成熟, 外墻表面的材質選用, 保溫材料、 防火以及施工和檢測的配套技術在這方面都缺乏研究。 如有的外墻處理技術雖然保溫性好, 但存在壽命短、 防火性能差、 外裝飾受外界影響大等缺陷。

1.2 現有民用建筑節能標準規范的科學性不足

從我國目前已經制定的 《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 《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等節能設計標準以及其他配套標準看, 一是節能標準規范覆蓋面過窄, 由于我國各地特殊的氣候地理條件, 這些標準遠不能滿足各種地理氣候條件下的各種建筑的需要, 有些標準往往只能適應有限的幾個地區; 二是節能標準規范的制定缺乏整體規劃, 其中強制性條款和推薦使用的內容界定不夠科學。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起步較晚,之前一直認識不足, 科研投入不足, 使建筑節能技術研究不足,成果不多, 投入生產的科研成果更是少之又少, 導致節能標準規范的制定缺乏科學依據。

1.3 現有民用建筑節能標準與規定未完全落到實處

自 2001 年我國實施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的國家標準以來,據建設部對 2000-2004 年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情況的調查, 按當時在全國抽查的 3000 多個已建和在建項目計, 設計階段大概有50%左右的項目沒有按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區設計,在施工階段大概只有23%左右的項目符合標準。2005 年,在設計階段時是53%,在施工階段時是25%。2007 年專項檢查的結果是:在設計階段已經達到了 97%,在施工階段達到了 71%。 目前仍有近1/3的建筑未按節能標準建造。隨著工作力度的加大, 盡管這個比例在逐年提高, 但是差距還是存在的。從執行情況看, 項目在審批時, 往往沒有真正做到對項目可行性計劃書中是否包括有關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內容條款進行嚴格審查, 使得一些不合節能設計標準要求的設計得到錄用。這里說明的問題是, 節能理念與技術,在設計階段與執行階段,都存在著一個有待逐步發展與完善的空間。

此外, 社會建筑節能意識還不強,人民群眾對節能建筑的重要性、 緊迫性還認識不夠, 建筑節能市場機制尚未形成。 節能法規的配套政策未完全建立, 稅收優惠政策難以落實。部分地方對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薄弱。行政監管留有死角,規劃審查把關不到位, 節能設計變更隨意性較大。

二、在民用建筑設計與規劃中貫穿節能理念的思路

2.1 建筑總體布局設計的節能理念

總體布局設計是每個方案設計的起始點,是建筑設計的重中之重, 關系到整個建筑功能使用方便與否的關鍵,在建筑節能設計方面同樣如此。 總體布局設計應從建筑選址、 分區、 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 建筑方位朝向、 建筑體型、 建筑間距冬季季風主導方向、 太陽輻射、 建筑外部空間環境構成等方面進行研究。 目前建筑方案設計通常已由業主購得土地,其周邊道路、 環境等情況大多已經被限定, 單體建筑的選址和主要開口方向往往建筑師無法控制。在此約束條件下, 建筑師應因勢利導, 考慮建筑的體量、 朝向、入口方式等方面。比如: 設計中建筑開口應充分避開冬季主導風向, 利用夏季涼爽時段的自然通風; 建筑主體朝向應充分利用冬季日照, 夏季避免引起東西曬和眩光; 入口不利條件可以用照壁、門斗等改善。以優化建筑的微氣候環境, 利于節能。總之, 盡一切可能給建筑設計一個有利于節能的高起點。

篇6

關鍵詞: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理念;節能意識;注意事項

隨著我國能源需求越來越大,節能已經成為社會極為關注的問題。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戶其中就包括工業建筑能耗。在近幾年來,在建筑節能方面,人們比較關注民用建筑物的節能,然而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相比,工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因此,明確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理念、提高節能意識、降低工業建筑耗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工業建筑節能方法和注意事項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理念

(一)堅持綠色工業建筑的創造理念

工業建筑的生產工藝設計必須合理,同時還要為工人和技術人員創造一個舒適的勞動環境,工業建筑師必須將綠色引入設計理念中,在基本的建筑過程中主張自然、清新,并且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創造綠色工業建筑。

(二)注重建筑外環境的節能設計

注重建筑外環境的節能設計關鍵的是應該對建筑進行選址優化,并且對建筑進行合理的布局,民用建筑在選址的時候,很重視日照,并且要避風來建造,然而工業建筑在選址的時候經常會受到工藝選址和布置的限制,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對建筑室內熱環境和建筑能耗的多少帶來影響。因此必須充分了解工業建筑所處地區的氣候條件(諸如日照、主導風向、氣溫、降水等)、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等等,做到因地制宜,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且將設計、技術和能源的有效節約相互結合起來,然后對其選址和布局進行科學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邁向節能設計的第一步。

對建筑的體形和建筑空間組織進行分析,是建筑節能的基本條件,其中建筑體形的主要系數是指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包圍的建筑空間體積的比值。如果建筑的空間在組織上比較規范合理,整個布局規劃得體,體形系數就會小,就可以減少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通過外界面的熱工損耗。因此在滿足最基本的功能條件下,能夠使建筑體形系數減小,是節能設計最為關鍵的環節。此外,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的重點是必須符合生產工藝的需求,為了能夠實現節能的效果,建筑師必須在廠房的選址和布置的過程中能夠與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相互間的協調,避免浪費不必要的空間。

二、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的方法

(一)工業建筑平面、立面的節能設計

建筑師在建筑平面和立面節能的具體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樹立科學的節能理念,并將節能理念貫穿進去,必須能夠滿足生產工藝的基本要求,能夠了解門窗的實際數量、位置及大小以及外墻的厚度,并且將其結合起來,同時,在設計門窗時,由于門窗處傳熱損耗要比外墻大,因此在滿足生產采光的基礎上,按照工業生產的相關規定來確定窗戶的實際面積。為了能夠使里面整體造型生動活潑,建筑師必須使里面造型能夠和節能達成一致。

(二)工業建筑外墻的節能設計

建筑外墻的熱損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因為護結構中墻體占據的面積較大,建筑圍護結構的隔熱性太差,在加上氣密性不好,這樣就會使能耗造成損失。所以建筑節能的關鍵就是加強對外墻的保溫和隔熱,其中工業建筑節能的墻體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外墻自保溫體系指。外墻自保溫體系主要是利用單一的墻體材料來滿足節能的基本要求,其中具有很強的保溫性能和耐火性能,而且施工的技術也非常簡單的。工業建筑的圍護墻體屬于非承重墻體,墻體的預留孔洞非常多,套管的數量多,外墻自保溫體系自身擁有一定的承載力,能夠滿足工業建筑設計需要。

2.外墻外保溫體系指。外墻外保溫體系主要是指將聚苯板附加在基層的墻體外面,用聚氨酯等絕熱保溫材料來制作保溫層,或者在外墻上涂抹一些保溫泥漿。該體系的技術理念較為合理,很適合在工業建筑中應用。

3.金屬壓型彩鋼復合板保溫體系。在工業建筑中,鋼結構的使用非常廣泛,因為這類廠房跨度、高度的要求很大,通常護墻體都采用金屬壓型彩鋼復合板,可運用巖棉夾芯材料。這種復合板的導熱系數很小,質量較輕,對鋼結構廠房的節能保溫有很大的優越感。

(三)工業建筑門窗節能的設計

門窗是建筑護結構最主要的耗能構件,同時也是建筑節能設計的一個關鍵位置。門窗是冬季和夏季陽光直射的主要通道,為了使建筑節能,那么就要求門窗必須具有非常好的氣密性。在一般情況下,窗戶的傳熱系數要比墻體的傳熱系數要大,因此,門窗能夠改變室內的熱、光環境,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節能的效果。其中使門窗的能耗減少的基本方法有:

1.使門窗的熱工性能提高。在通常情況下,玻璃在門窗面積中所占的比例大約是在70%以上,對于在寒冷的天氣中人員流動非常的大的地方應該采用中空玻璃,這樣能夠達到節能的效果。在生產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選擇導熱系數比較小的材料來制作門窗框,這樣做有利于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性能。

2.增強門窗的密封性。使用先進的、新型的、密封性非常好的門窗材料,其中門窗的框與墻之間的縫隙可以用毛氈材料,同時可以用橡膠來粘縫。

3.其他方法。遮陽可以運用百葉窗或者窗板,在天氣非常寒冷的地區的外門設置防風門斗,以減少冷熱氣流的交換,提高建筑物的整體節能效果。

(四)對屋面的節能設計

對屋面的節能設計主要是為了使建筑物在冬季溫暖,在夏季涼爽,目前,工業廠房的建筑最多是兩層,屋面在結構總面積中占據的比例很大,因此,對屋面的節能設計非常重要。

使屋面能夠做到節能,關鍵是不能選擇密度非常大的保溫層,同時也不能使用導熱系數非常高的保溫材料,以免屋面所承受的重量和厚度太大,另外,屋面保溫層不能選擇吸水性非常好的材料,以防止在對屋面進行保溫層作業時影響了保溫效果。因此,屋面的節能可以在屋面的外層使用淺色的飾面材料。

(五)應用建筑節能設備

建筑節能設備主要是由空調、通風設備、照明設備、變配電、電梯、自控設備組成。在選擇的時候應該選用節能效果較好的空調系統,同時還要考慮到不影響環境的情況下選擇設備,此外,還要做到能源的反復利用,例如太陽能的利用等等。

三、工業建筑節能的注意事項

(一)增強設計人員的節能意識

節能意識能夠促使建筑節能工作順利開展并且能獲得很好的效果,工業建筑節能也不例外。在人們的思想意識里,工業建筑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要比民用建筑低視為正常,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相比較,其體量非常大,在非常緊張的投資環境下,有些廠房和民用建筑運用相同標準的保溫措施,這樣就造成了嚴重的浪費。事實上,這種節約方式致使一些廠房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被浪費,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工業建筑節能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設計人員沒有節能意識,雖然使工業建筑節約了一次性的投資,但是卻使常年的使用能耗不斷加大,從多方面考慮是很不經濟的。

(二)做好后期的維護工作

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的關鍵是做好后期的維護工作,在減少建筑內能源需求的基礎上,還要利用可再生能源,當整個工業建筑節能完工以后,應該對其進行尾火虎,以延長節能設計的使用壽命。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工業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將更好的節能技術和節能材料引用到節能設計中,同時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創造出更經濟,適用的工業建筑節能設計。

參考文獻:

[1]孫崢,孟德云,張瑞釗.我國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的幾點探索[J].天津化工,2012(5).

[2]劉增峰.淺談建筑節能與建筑設計[J].建筑科學,2010(5).

[3]王克敬.建筑外墻節能技術[J].現代農業,2010(2).

篇7

關鍵詞:節能理念;建筑設計;應用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國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為社會的壓力,能源的過度消耗更為突出,這也導致目前中國出現能源短缺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建筑業已經從過去的高消耗、高污染的設計形式逐漸轉變為節約能源的發展方向,建筑節能是必經之路來實現這種轉變,這是世界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

2節能建筑的特點

現代節能建筑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本著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理念,將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是新時期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建筑業長足發展的根本保障?,F代節能建筑主要具有如下幾個顯著特點:

2.1節約資源和能源

節能建筑的設計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因此,突出的特點之一,可以大大減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自然資源在利用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

2.2環保環境保護的概念

主要是指環保建材、節能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嚴格規范原材料的選擇,滲透環保概念,選擇無污染的建筑材料,并嘗試建立廢物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環模式。從采礦的原材料,廢物的再利用,以及整個過程中達到保護環境的效果,建立一個全面的節能建筑設計理念,而不是簡單的建筑環境的使用過程。2.3地域性明顯這種建筑設計追求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設計風格。要利用當地擁有的材料類型進行建筑施工,以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習俗為依據,無論是從美學角度還是從建筑的角度或從當地人的生活習慣來看,這樣的建筑能夠滿足人們對建筑節能的理想追求。這樣的設計形式能夠保證環境的環保和節約能源,通過不同的建筑風格,實現類似的建筑設計風格在不同地區的完美體現。

3建筑各部位保溫節能設計

3.1維護結構保溫節能措施

維護結構是建筑物保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節能設計措施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外墻內保溫:施工工藝成熟,總體造價低,溫度升降速度較快,適用于我國間歇采暖地區,但是存在對室內空間及環境的影響,使用范圍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2)外墻外保溫: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生產過程,它的生產過程即將外保溫系統的功能按照一定成效、一定要求、按照設計要求、執行相應方案賦予到節能建筑上。施工組織安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的進度與質量。節能保溫材料的使用,節能實踐中常用的絕緣結構,可以有效地降低壁面溫度應力和收縮變形,減少揮發性有害氣體絕緣材料不能消除對人民生活的影響,(4)城市窯洞技術:作為目前積極探索和研究的新型節能方法,該技術不僅對建筑外墻,而且對建筑物內部也可以進行有效的保溫隔熱設計,避免了其他幾種節能措施的不利方面,是我國建筑節能設計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研究的重點。近年來,火災造成的外墻保溫,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所以保溫措施對防火性能有較高的要求,不同的建筑物安全等級、不同耐火等級的保溫材料的墻體,確保外墻保溫材料符合消防要求;

3.2屋面保溫節能設計

建筑屋頂受熱現象十分明顯,屋面保溫設計方法和建筑圍護結構和建筑屋頂的措施,這一方法能夠提高室內和室外建筑材料的熱性能的屋頂的能量轉移,一般用于通風屋面,保溫,隔熱,屋頂綠化,坡屋頂通風屋頂。經常使用不僅節約建筑材料,具有結構簡單、建設難度小和維護簡單等特性,更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具有防水、防漏功能,建筑保溫效果更明顯。屋面保溫節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外表面層的太陽輻射,因此在屋頂的傳熱結構兩交換,屋頂結構以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二是壓力流的工具使用,通過傾斜的屋頂獨特的布局氣流,建筑屋頂的熱耗散之間的屋頂和傾斜,使得它非常適合在建筑的自然通風,改善室內熱空氣的熱效應。目前常見的做法為架空層施工:2~3塊實心粘土磚墩配鋼筋混凝土板、肋、架空層鋪設輕質保溫材料。屋頂綠化作為一種新型節能和美化的方法。主要功能有:增加綠化,改善建筑的微氣候,減少熱島現象的形成,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減少屋面排水,提高屋面的節能效果,同時還具有保溫效果的建設,不僅適用于建筑,而且在工業建筑和商業綜合體廣泛采用,為三維結構的實現,對城市空氣和高效節能的建筑理念的重要作用。

4節能理念在設計中的運用

4.1充分利用,減少能耗

建筑節能設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的設計系統、輔助建筑本身如照明設計來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建筑施工可以根據地形、緯度采用的設計定位、特色采光窗,通過鏡面反射和散射原理,完成室內光接枝,增加室內的能見度。使用太陽能裝置。最常見的是太陽能熱水系統,也有一些太陽能發電系統。在進行保溫隔熱材料的夾層施工時,也可以選擇保溫板,特殊加氣混凝土完成。

4.2與時俱進,改善方案

要想實現節能環保的目的,就必須始終以節能方案為核心,設計出新式的方案。開達到環保節能、增加效益、保證質量為核心的目的。方案的內容包含傳統的建筑設計內容,以及關于建筑項目節能評價標準和管理標準的相關辦法。通常有代表性的中小型建筑設計實施方案及設計方案,它有以下特點:一是內容新穎,二是來源廣泛,三是選題真實,四是類型健全。權衡各方面因素,找到最優平衡點,做出最好的選擇,為建筑物的構建做出最好的合理規劃和設計。

5結語

總體來說,建筑節能的設計不僅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利益,而且也給我國帶來了和諧、可靠、穩定的目標。所以對建筑節能理念應該不斷的創新,這樣能夠在根本上進行了節約能源,而且還提高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體現出了人們的思想不斷的進步,同時我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世宇.綠色節能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4(15).

[2]黃珂.建筑設計中節能設計理念的重要性與具體應用[J].江西建材,2014(24).

篇8

賦能理念:師德建設的新視角

教師師德問題日顯突出,一方面是市場經濟浪潮下多元價值觀對教師職業良心的沖擊,另一方面,不可否認其緣于學校師德建設工作的機械與乏力。傳統的師德建設往往是命令式、強迫式,忽略了教師的主體參與,許多教師冷漠應付,學校管理者雖付出了了很大精力但收效甚微。賦能理論的提出,為師德建設提供了新的視角。

師德建設應該重視教師力量

傳統的師德建設以“抓”為核心,推行行政管理模式,主張用外在的規范去約束、教育教師,強調教師對教育教學應有原則和規范的認知和遵守。只是,在師德建設中,一旦失去了教師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便喪失了教師的科學精神和為人師表的靈魂。

賦能理念強調德源于心,師德建設應給人以內在的力量,而不是強加于人。在師德建設中,我們要不斷為教師創設各種環境和氛圍,激發其主觀能動性,鼓勵教師利用個人的力量,充滿信心地做出決定和采取行動,促使其不斷向更高的目標發展。這種積極的變化將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使之不斷尋找發展契機。如此周而復始,就會提升教師的師德智慧。

師德建設應該尊重教師權益

傳統的師德建設過于強調教師的社會價值,常把教師比作蠟燭、春蠶、媽媽,要求教師必須用奉獻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師德宣傳的榜樣多是偉大的形象,教師難以效仿。

賦能理念重視個體內在的需求,鼓勵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同時,在師德建設中也更尊重教師個體的權益。賦能理念視角下的師德建設,號召從個人和人性的角度為教師“松綁”,將教師的個人權利和自由納入師德視野,并作為中心加以重視,切實滿足教師低層次的生存需要。提倡師德高尚,并非要求教師犧牲個人權益。唯有教師幸福生存,教育教學的質量才有可能真正提高。

師德建設應該秉持積極視角

傳統師德建設的考核與激勵措施總是針對兩頭,而忽視了默默耕耘的多數群體。因此,許多老師認為師德培養和自己無關,往往“消極應對”。

實際上,既然每一個人都是向善的,我們的師德建設就應該從積極的視角出發,重新審視教師的言行,努力挖掘并精心呵護教師內心深處的那份善。道德是點亮心靈的火把,而不是訓斥的皮鞭,是不斷地發現內心的美德和人性的光輝,引領人走出狹小自我的力量。師德培育也是如此。賦能強調激發每個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實際的或潛在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從而使每個人都能順利地走向屬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專業化發展:師德賦能路徑探索

教師賦能在西方教育管理界已經逐步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其作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視角。而在我國,教師師德培養和專業化發展,常常被割裂為兩張皮,學校管理者常將教師的“德”與“才”一分為二,并采用相應的管理和教育模式。殊不知,教師的“德”與“才”是相互滲透、并存不悖的。教師的師德問題往往源于“境界不高、能力不足、心態不正”,這些“才”方面的不足恰恰是師德建設的核心方向。

學?;谫x能理念,將師德建設納入到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框架中,拓寬了師德建設的視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親近大師:點燃教師專業激情

專業激情源于專業評價與專業期待。教師這個專業應該是什么樣的,怎樣才是成功幸福的教師?教師對職業的意義、重要性的評價和看法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師德水平。師德建設尤其應激發、激活、喚醒教師的專業理想目標,使其成為具有理想信念、有生命自覺和價值自覺的現代教師。

學校多次邀請一線的名師大家到學校做個人成長報告,讓教師感受到專業成長的力量,明確專業發展的方向,以此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促使其實現從“舊我”向“新我”的演變。老師們認識到,教師的幸福不僅包括家庭幸福、生活幸福,更包括專業幸福。只有專業幸福才有家庭和生活的幸福。

學習契約:尊重教師學習權益

在學校里,最應該學習的其實是教師。諸多師德問題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往往正是因為教育教學能力不足而導致心態失衡。因此,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培訓,除了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常規培訓,還包括社會機構舉辦的諸如心理健康教育、健腦操、阿福童等有益項目。每學期,校長室都會向全體老師、推薦眾多的培訓項目,鼓勵老師通過自主報名并簽訂學習契約的方式獲得學習機會。學校約定,只要教師愿意學習并主動開展相應的學習實踐,學校將承諾保障每位老師的學習權;如確需控制人數,將根據報名次序確定人選。學習契約改變了教師的學習心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人人爭取學習機會,從而改善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為每一位教師成長提供可能。

多元發展: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每位教師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發展目標也不應相同。滿足教師個體發展的需要,以此制定個性化發展目標,能有效提升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從而為專業成長提供動力。

學校依據多元智能理論,結合每位教師的特質,邀請生涯規劃專家與每位教師作面對面的溝通,從教學、輔導、德育工作、個人特長等角度幫助教師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專項,量身定制個人崗位成才規劃。同時,學校每年推出一批實踐性較強的研究性項目,鼓勵教師結合個人特長及興趣,開展項目研究,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加快專業成長,努力擁有某一方面特長或成為專家型教師。

教育體察:幫助教師解決困惑

教師的專業成長除了更新理念外,更需要具體的舉措扶持。面對學校年輕教師多、教學經驗不足等問題,學校以校長、中層行政、名師、名班主任為主成立了四個體察小組,每兩周分別開展一次班級教育教學體察活動,幫扶年輕教師。

活動前,先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提出教育教學中的困惑,并梳理評價自己已經采取的措施。體察小組成員在與教師充分溝通后,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深入班級聽課調查,從學生的視角體驗學習過程,觀察、診斷課堂教學效益,幫助老師論證問題,探究緣由;并通過查閱文獻和討論分析,提出書面解決方案。兩周后進行跟蹤回訪,落實方案并做反饋調整,真正幫助老師解決困惑。同時,學校鼓勵教師利用體察小組的資源,不斷促進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

生命關懷:注重教師心理需求

教師是社會中的文化階層,他們有著較多的自尊、自主、自由的需要。為此,學校不斷改善校園環境、辦公及教學條件,讓教師有舒適感;成立瑜伽、羽毛球、乒乓球、唱歌等多個工會活動小社團,定期開展活動,讓教師有放松感;支部和工會定期走訪教師家庭,噓寒問暖,讓教師有被關懷感。同時,學校倡導領導對教師要體現出贊賞、激勵和引領;部門管理者對教師要體現為尊重、關心和服務;教師對同事則體現為團結、平等和合作。以此積極營造人文化的管理氛圍,創造關懷教師生命的管理文化,提升教師的歸屬感和職業幸福感。

感動人物:匯集教師正面力量

篇9

關鍵詞:建筑設計;節能環保;設計原則;方法

1建筑設計中環保節能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占整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不斷上升,每年由于新建和改建建筑消耗了大量能源,帶來自然環境的惡化。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水污染嚴重、土地資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嚴重問題。如不注意防止水、土和空氣的污染,綠化與水面嚴重不足、空氣污濁、氣溫升高、能耗劇增。自然環境的日趨惡化,結果是建筑系統內和建筑系統外的物質良性循環與能量的良性轉換受到嚴重破壞,也就是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居住區中的氣候設計,不僅僅是一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減少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問題,也是一個直接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F可持續發展是本世紀人類所面對的巨大挑戰。

2節能環保下的建筑設計原則

隨著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和能源短缺的壓力,“節能建筑”、“綠色建筑”成為當前建筑設計中最重要的話題。節能建筑是指利用水、陽光等可再生資源,達到人們所要求的目標。在節能環保的建筑設計中,要遵守以下原則:

(1)最高資源利用率原則。在建筑設計中,要對水、土地、能源以及各種建筑材料進行有計劃的利用,提高效率的利用,盡可能的節約資源。

(2)最小環境影響度。在工程建設中,勢必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要注意,防止建筑對水、空氣和土壤的污染。盡量使用本地建材,減少建材運輸中對環境的影響。循環利用資源,重復利用建筑材料,鼓勵建筑材料的重復利用,充分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的壽命。

(3)以人為本。這里的以人為本,不只是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更應該考慮到生態環境的平衡,爭取做到對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有利。

(4)對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作出更多的考慮。創造一個良好的安靜和諧的氛圍,良好的照明系統,合理的空間布局,還要考慮信息通訊系統,有利于使用者可以和外界很好的聯系。

3建筑環保節能的個體設計

3.1建筑的體形與建筑節能

(1)控制體形系數。體形系數系指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同的建筑體積之比。體形系數越大,說明單位建筑所分擔的熱散失面積越大,能耗就越多。建筑體形系數還與建筑物的體形是否規整及建筑物的體量大小有關。一般來說,控制或降低體形系數的方法有:減少建筑面寬,加大建筑進深;增加建筑物的層數;加大建筑物的長度或增加組合;建筑體形不宜變化過多。

(2)控制表面面積系數。從獲取更多的日照輻射,降低耗能的觀點來看,表面面積系數越小越好。從節能意義來說,長軸朝向東西的長方形體形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長軸朝向南北方向的長方形體型的建筑節能效果最差。

3.2良好的構造設計

建筑的構造設計除了滿足其作為建筑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要求之外,還進一步對墻體、樓板、屋頂、門窗等進行了設計,以此滿足建筑在營造舒適環境的同時兼顧建筑的節能要求。例如利用物理的光學原理將吊頂設計成折線形,可利用其反光更充分地利用太陽光;設計建筑外墻時可采用新型節能墻體設計,利用環境減少耗能;屋頂中庭的采光頂,采用雙屋玻璃形成“呼吸外壁”,從而降低環境因素的影響;還可以在樓層板的設計中,將循環水管布置在樓板處的裝修空間,冬天可熱水取暖,夏天可冷水降低室溫。

4現代建筑中的環保措施

4.1節水

環保型建筑需要有效解決廢水再利用問題。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充分有效的利用雨水,通過收集建筑物頂部及地面雨水,經過必要的處理,可以作為中水再利用;第二,對于家庭生活廢水,經過相應的處理,同樣可以作為中水使用。

4.2新能源的應用

節能環保新型建筑,不但要關注能源消耗的控制,還需要不斷研發新能源,將工業余熱、太陽能以及地熱等能源充分利用起來,用于建筑物采暖或者是熱水供應等方面。例如,在地熱方面,借助埋地換熱器可以將地下熱能充分導出,實現冷熱交換,進而達到向建筑物空調及熱水供應提供能量的效果。相比較地上環境空氣,地熱溫度變化幅度不大,在夏季和冬季兩個季節可以分別提供相當低的冷凝溫度以及相對高的蒸發溫度。除此之外,太陽能也是極富利用價值的新能源,日本的大部分居民小區都設置了太陽能利用系統,借助安裝在屋頂的吸陽板將太陽能收集起來,在借助太陽能電池自控系統,依據室內需要自動控制熱風或者冷風的輸入。

4.3綠化

綠色植物不但可以起到防曬降溫、防塵的效果,還可以有效提升空氣負氧離子濃度,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進而維持建筑物區域的溫度、濕度,降低噪音,為廣大居民營造出舒適的居住環境。在建筑物中發展陽臺綠化、屋頂綠化,在建筑物前栽種攀爬類植物,開發建筑物周邊綠地,可以促進節能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建筑物綠化不要忽視任何一塊面積,即使是一小塊地,栽種綠植,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化和點綴作用。除此之外,綠化中也注重使用新型材料,例如,日本在建筑物綠化方面就廣泛使用人工土壤,這種人工土壤與天然土壤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有效降低負荷重量。發展屋頂綠化,一方面,借助土壤可以達到一定的隔熱效果,另一方面,植物自身的蒸騰作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陽及隔熱效果,進而減低室內空調使用,達到節能目的。

5加強建筑節能設計方面的學習

5.1學習現有的節能技術

加大對年輕建筑師的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等方面的知識的普及教育,掌握當前先進的技能技術。建筑師不能只是設計時套用標準圖,更重要的是要明白節能原理,才能在設計中按照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部位,采取相應的節能措施,所以必須加強建筑節能方面的學習。

5.2學習建筑節能新“理念”

在推行節能理念同時,眼睛不僅要“向外看”,引進學習國外先進節能理念,而且要學會“向內看”,從傳統建筑模式、風格中學習節能辦法。強調中國節能建筑發展的民族性、地域性應該是設計師們的共同理念。

中國傳統民居(如京津風格的四合院、桂北風格的吊腳樓、嶺南風格的騎樓長街、陜北風格的窯洞、草原風格的蒙古包……)都蘊含了豐富的節能理念,它們的設計和用料都給建筑師以無窮的啟示。

這種以房子包圍院子的建筑方式,有效地減少了冷空氣入侵,符合京津一帶夏季炎熱,冬季嚴寒的氣候特點。吊腳樓為每扇四柱撐地,橫梁對穿,上鋪木板呈懸空閣樓,繞樓三面有懸空的走廊,廊沿裝有木欄扶手,符合南方夏季炎熱、濕度大、空氣流通需求量高的特點。中國傳統民居都是在與周邊生態環境共存共生的條件下,各類功能利用與自然環境達到完備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擁有獨立的形態樣式,可以成為當代建筑節能的借用范式,形成新的節能理念。

6結語

環保節能型建筑不同于傳統的建筑,環保節能型建筑的設計可以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一建筑設計逐漸成為建筑界的發展趨勢,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環保節能型的建筑設計需要充分考慮節能、健康、節電及循環利用等幾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建筑真正實現環保節能。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建筑電氣設計;安全;節能;供電線路;變壓器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y and people's income, intelligent building, building automation surge i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ll kinds of strong electrical safety when using power facilities become significant security hidden danger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our increasing at the rate of billions per year construction square meters.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building,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accounts for about 27%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on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in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points and energy saving concept application points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Keywords: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Safety; Energy sav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transformer

中圖分類號: S972.7+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建筑電氣設計中安全理念

對建筑電氣設計的安全性從電力供應、供電線路、電涌防護、建筑消防控制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電力供應

電力在現在建筑中占有重要作用,如果失去電力供應,建筑就會處于癱瘓狀態。保證建筑電力的穩定供給是保證居民正常生活得基礎。因此,為了保證供電可靠性,現代高層建筑至少應有兩個獨立電源,具體數量應根據負荷大小及當地電網條件而定。兩路獨立電源原則上是兩路同時供電,互為備用。此外,還須裝設應急備用柴油或燃汽輪發電機組,要求在15秒鐘內自動恢復供電,保證事故照明、電腦設備、消防設備、電梯等事故用電。對于高壓開關柜應根據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的要求,選用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開關手車式高壓開關柜。對于電力變壓器,根據防火要求,主樓內是不允許裝設大容量的油浸電力變壓器。對于低壓配電柜的出線,應做成手車式。

(二)供電線路

近年來,電氣火災不斷增加,而電氣火災的首要原因是:電氣設備或線路故障。電氣故障主要是帶電導體之間的短路和帶電導體與“地”之間的短路。這里所說的“地”,是泛指與地有聯系的設備外殼、金屬管道及構架等外露可導電部分的短路,通常將前者稱為短路,后者叫做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雖也表現為短路形式,但它在短路電流值、故障后果和保護措施上與相問短路均不相同。帶電導體產、發生短路時,由于短路電流大,可令保護電器設備自動切斷供電,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而接地故障卻因短路電流小,特別是電弧性接地故障,無法令保護電器設備動作,它不僅能導致人身電擊,也能引起電氣火災。通常電弧性接地故障起火的危險性及發生的幾率大于一般的相間短路。

在設計中,我們將防電氣火災的RCD保護設備設在進線處。在選擇RCD的I、時,未選用其上限值,最佳的保護作用是I≤300mA。其動作時間為0.25s(據廠家提供的資料,跳閘時間

誤差為±20%,即t=0.25s時,跳閘區間為0.3~0.2s)。當電源總箱供電范圍內任一處發生能引燃起火的接地故障時,進線處的RCD都能及時切斷電源,從而避免電氣火災的發生。

(三)電涌防護技術

為了保護建筑物免遭雷電襲擊,設計了由避雷帶(針、網)、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的外部防雷系統。然而,雷電電涌可通過室外線路入侵建筑物內的設備造成毀壞,同時雷電流強大的瞬變電磁場感應產生的沖擊過電壓可造成建筑物內敏感設備的損壞。在電子時代的今天,建筑物內設置的敏感電子設備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大,而這些設備的工作電壓卻在不斷下降,因此它們受到電涌的襲擊而損壞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其后果可能使整個系統運作中斷,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些都是外部防雷系統無法保護的。

為了防止上述瞬態沖擊過電壓的主要措施有:

采用等電位聯結,屏蔽、室外電纜在進建筑物前接地;

在電源線路裝設電涌防護器(簡稱SPD)。當雷電電涌或內部過電壓值大于電涌防護器的動作特性時,均能在瞬問使電涌防護器動作,并通過等電位裝置,形成等電位。也就是說,防范雷電電涌及過電壓的措施,是在最短時間內(納秒級)令其釋入電路上產生的大量脈沖能量,通過等電位裝置將其泄放至大地,從而降低設備各接口間的電位差,保護用電設備。

(四)建筑消防控制

建筑消防設計指火災自動報警滅火系統,包括火災探測器、分區消防報警控制器、消防中心和氣體自動噴射滅火及自動灑水滅火系統等四個部分,實現報警滅火自動化。其中,消防線路要求要求穿金屬管或者暗敷,目的是火災發生后可以保持消防線路的正常使用,保證信號、命令得到有效的傳輸。消防水泵的控制尤為重要,為且確保安全,消防水泵的控制應設置兩路:一條由引至消防水泵控制柜;另一路則引至消防控制室。

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理念

(一)供配電系統的節能設計

1、合理選擇變壓器

目前電力變壓器選用10型及以上較為節能。SC(B)10新系列環氧樹脂真空澆注干式變壓器選購優質低耗的晶粒取向冷軋硅銅片;先進的硅鋼片剪切線;階梯步迭鐵心接縫;合理的鐵心、線圈結構,SC(B)10新系列比現行國標《干式變壓器技術參數和要求》(GB/T10228)空載損耗PO下降33%,負載損耗平均下降15%,總損耗平均下降約19%。。變壓器的長期工作負載率不宜大于0.85,在選擇變壓器容量和臺數時,應靈活根據負荷變化情況,綜合考慮投資和年運行費用,對負荷合理分配,選取容量與電力負荷相適應的變壓器,以實現其經濟運行,減少由于輕載運行造成的不必要電能損耗。此外,降低變壓器的環境溫度、平衡三相負荷、合理選擇變壓器接線方式、季節性造成的負荷變化時靈活投切變壓器等也是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徑。

2、提高供配電系統的功率因數

盡量降低用電設備的無功損耗,提高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關于電感性用電設備的選擇,可使用有補償電容器的用電設備,也可以通過并聯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電容器可產生超前無功電流抵消用電設備的滯后無功電流,進而實現降低整體無功電流數量、提高功率因數的目標。

3、合理控制線路能量損耗

盡量選擇電阻率較小的導線,合理控制導線長度,增加導線截面積。從短期看,這有可能增加線路費用,但是從長遠看,這顯然是比較經濟劃算的,因為這有利于節能目標的實現,減少建筑能源消耗數量,進而較大運行費用。

4、合理選擇供電電壓

同等情況下,電壓越高,損耗越小。供電電壓等級的確定應考慮技術經濟合理性及電力公司的相關規定等因素。當用電設備總容量在250kW及以上或變壓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上時,宜以10(6)kV供電。對一個工程的空調冷水機組,考慮節能因素,經方案比較盡量采用10(6)kV冷水機組。

(二)電氣設備的節能設計

1、空調系統的節能

其主要內容包括:(1)冷凍水與冷卻水系統的優化控制;(2)冰蓄冷系統的優化控制,現行的冰蓄冷控制技術還很不成熟,冰蓄冷控制策略仍需作深入研究,尤其是在蓄冰裝置優先方式下的融冰策略的研究,對于提高冰蓄冷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冰蓄冷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具有決定性的意義;(3)熱交換系統溫差與流量的優化控制;(4)變風量系統等控制技術。

2、電機的節能

用變頻調速的方法來減少電機輕載和空載運行。同時采用變頻調速器,水泵流量進行節能的經濟效益也是非常顯著的,當所需流懿減少,水泵轉速降低時,其電動機的所需功率按轉速的三次方下降。

3、電梯的節能

包括電梯的合理選型(如速度、載重量、調速方式等)、停層計劃及群控策略。

(三)照明系統的節能措施

在建筑中照明節能是一項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做到既滿足工作、生活的照度標準要求,又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這是照明設計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1、照明光源的選擇

光源是能量轉換成光的器件,是實施照明節能的核心。對設計者來說,為實現以上限值,必須選用高效節能光源和適合的燈具。設計時光源選用主要原則是應選高效節能光源。照明光源選擇還應考慮以下幾個要素:光效、色溫、顯色指數、光源壽命和價格。

2、節能照明設計控制方式選擇

節能照明設計控制的方式選擇可根據自然光照的變化,進行設計決定照明點亮的范圍,比如對靠外墻窗戶的照明燈進行單獨光照的控制設計;住宅照明中可根據家庭使用特點和時段進行照明的節能設計和控制選擇,并根據照明使用特點進行智能照明開關的設計;不同場所應采用適當的節電開關,如定時開關、光控、聲控開關等;如:人離開房間時延時切斷除冰箱和電腦外的其他電源;走廊,電梯前室、樓梯間及公共部位的燈光控制可采取定時控制,集中控制及凋光和聲光控制等方式。有ba系統的,可納入ba系統進行集中管理,條件允許的還可以采用智能燈光控制系統進行更全面,更靈活的節能控制;對建筑形式和經濟條件許可的建筑,還可隨室外天然光的變化自動調節室內照度,或利用各種導光和反光裝置如光導管等將天然光引入室內進行照明。

3、合理選用燈具

燈具節能應主要體現在高效率上,若效率過低,則很難用其他方法補救其節能效果。在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已明確規定,室內外燈具效率分別高于50%和70%,在所有燈具中,直接型燈具效率最高;帶格柵式和帶保護罩的燈具效率最低。故在滿足眩光限制和其他特殊要求下,應選擇前者。同時,根據使用現場不同,采用控光合理、光通量維持率高、光利用系數高、照明與空調一體化的燈具等,以達到節能目的。

結語

綜上,隨著我國建筑的高檔化和高層化,建筑電氣的安全和節能也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電氣設計人員在設計中要精心考慮,反復比較設計方案,拿出一套符合各種技術指標,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行之有效而又切實可行的安全節能措施,從而達到真正安全節約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帥.關于建筑電氣照明節能的探討[J].山西建筑,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