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面試口語范文

時間:2023-03-19 18:29: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面試口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語面試口語

篇1

比如自我介紹,這個是基本都會問的,但是也不要隨便回答。自己事先寫好,背熟,面試時候自然一點流利地講出來,至少可以留下一半的好印象。

對于平時不用英語的人來說,如果有機會去外企面試,至少前一天要把自己的英文簡歷閱讀幾遍,找找感覺,象自我介紹這樣的準備材料,也要熟讀。不然真正面試的時候,一張嘴結結巴巴,單詞發音也不準,句子也不連貫,那就功虧一簣了。

這里想說的是,除非你應聘翻譯,或者一些中高層職位需要和外國人做工作交流的,一般的英語口語測試都很容易通過,不用緊張。不過HR都不喜歡這樣的人:簡歷上寫的是“英語聽說讀寫流利”,結果面試的時候結結巴巴說不出來的。還有一些人一個勁強調,自己大學英語很不錯,就是工作了沒機會接觸,現在生疏了,只有給自己一段時間,英語一定沒問題。

與其說這些話的,早干什么了?早做準備,面試的時候才會一鼓作氣、一氣呵成,求職應聘好公司好職位的人多了,憑什么就給你鍛煉的機會呢?

所以,不要奢望狗屎運經常會降臨,要真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必要的付出還是要做的。英語口語,不是非要參加什么培訓班或者背誦多少新概念才行,要應付外企的面試,有本不錯的《面試英語》,其實也足夠了。

另外有一個快速提高面試口語的辦法,就是請留意那些外企招聘廣告里,關于該職位的英語描述和任職資格要求。

篇2

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方法、新材料的應用與日俱增。在這個大趨勢下,口腔醫學工作者要想順應時代的潮流,就必須能夠快速更新知識,與國際社會接軌,把握口腔醫學的最新動態[1]。目前,全國各大高等醫學院校逐步意識到雙語教學的重要性,雙語教學模式成為了教學改革的熱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4]。口腔頜面外科學是一門以臨床知識為主的臨床學科,培養的學生不僅具備口腔知識,而且也具備較高的臨床操作能力。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雙語教學情況和教學效果進行了評價和分析,從而進行總結,發現在雙語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從而更好的提高口腔頜面外科學的教學水平。

一、資料與方法

1.前期基礎 組成了雙語教學研究小組,2013年12月中旬已對雙語教學模式進行了充分討論,針對單一語言教學的現狀與存在問題進行剖析,打下了基礎。2014年9月,14級三年制口腔專業學生入學,從入學開始,對學生進行英語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同時課題組教師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英語水平,為實施階段提供良好的支撐。

2.組織實施 選取我校2014級三年制口腔1班口腔??粕?60人)進行口腔頜面外科學雙語理論教學,課堂講授內容包括教科書第三章、第四章,占總學時數的35%;授課前、后分別對班級160名同學進行調查問卷。

3.所獲數據利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頻率來描述和分析數據結果,對比研究數據采用2 檢驗。

二、結果

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評價,結果見表1,從表1可見贊成開展雙語授課的學生比例由76.4%增加到96.5%。79.8%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比授課前提高了22.3%,其余幾個方面學生比例在授課后也都有顯著的提高(P

三、討論

篇3

通過調查統計,雖然外企的面試形式各異,但基本流程是差不多的,求職者應在不同階段做不同的準備:

初次刷選

面試官會根據你的簡歷問一些有關個人的問題,最常見的是請你用英語作自我介紹,這個階段對口語水平要求不是很高,只要你能熟悉一些日常會話即可;還有些公司也會有一部分英語筆試,比如中英互譯的題目,主要考查求職者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

二次刷選

當你順利通過初次刷選后,他們會通知你進行第二次面試,主要是考察你對專業領域的認識。比如應聘市場部,則應聘者通常會被要求談一談以往最成功的案例,或者自身的業務強項等。技術類崗位相對來說更具難度,所以技術人才應該熟悉本專業的英文術語,能夠用英文與國際專家交流,因此理工類人才對本專業英語的學習至關重要。

最好刷選

當你一路過關斬將后,將會面對最好一輪面試,這將是對英語口語能力的極大挑戰。一般來說,最后一輪面試將是和公司高層管理進行交流,外企高管一般都是外籍人員,當然面試也就變成全英語的了。求職專家提醒,高管詢問的問題一般會和公司的精神、企業文化有關,所以求職者應事先充分了解該公司的企業文化,可事先準備一份英文底稿并熟記,在面試時就能夠流利一些。

外企英語面試要注意的問題

事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真正到了面試關,也可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比如,沒聽懂考官的問題、不知如何回答等等。遇到這些情況,應聘者該如何處理呢?

篇4

情感過濾假說指出,第二語言習得的成功,有大量可理解性的輸入環境遠不夠,它還取決于學習者的情感因素??死暾J為情感因素就像過濾器,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變成語言吸收。情感可以促進或阻礙語言輸入。如果學習者比較焦急、緊張,這種情感因素肯定阻礙語言的輸入,從而不利于語言習得??死暾J為影響語言習得的情感因素有:(1)動力。目的明確就動力大,進步大。(2)性格。自信不自卑,語言習得進步大。(3)情感狀態。焦慮壓力大,情感屏障高,獲得的輸入少,進步小。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如果心理障礙大,缺乏自信心,動力不足等情感高時,都不利于語言的學習。只有降低情感過濾,消除學習者的心理障礙,學習者才能積極地學習。

2基于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下英語專業學生口語教學設計

筆者認為,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教學不應同于非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課也不應僅僅局限于糾音,鼓勵學生開口,用英語聊聊天,等等;相反,在口語實踐教學中,教學目標應該是讓學生主動愿意開口表達思想,讓學生真正主宰課堂,教師須處于配角位置去做好課堂引入。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教育部擬在北京英語高考中直減50分,接著部分地區試行取消高考英語,這使當代英語專業學生的未來雪上加霜。關于社會的實踐應設計到英語專業口語課上,比如實用的模擬面試、個人演講、小組討論等,常見實用的口語交流應作用于英語專業學生。以下部分,筆者結合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來分析模擬面試、個人演講、小組討論與口語課的結合。

2.1模擬面試

面試是邁入職場的第一步。因此,把面試設計到英語專業口語課也會得到不錯的教學效果。第一步,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常見的面試問題,讓學生在課前分別整理答案,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們模擬有經驗的面試者上臺向其他同學傳授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準備答案階段,就是語言輸入的過程,學生可通過各種形式獲取大量的語言輸入,大量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是向其他學生傳授經驗的前提。同樣,在臺上傳授這個過程中,準備傳授經驗的學生有動力去表現好自己,讓當聽眾的同學聽懂,這種積極的情感會促進他的語言輸出。而對聽眾學生而言,臺上的同學輸入的是新的內容,而又可能是每位學生日后極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這種情感會促使臺下學生們的語言輸入。第二步,就是真正的課堂模擬面試。通過第一步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的熟悉,學生在模擬面試現場,可以根據對吸收的語言輸入再綜合自身儲存的知識量來回答考官問題。這個過程就是檢查吸收理解的過程。對于面試的學生而言,一般都有想被考官錄用的心理,這種情感也同樣可以促進主動地輸出語言。總之,模擬面試能鍛煉學生語言輸入和輸出能力,也為學生進入社會第一步打開了一扇窗。

2.2個人演講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社會交際中,演講都是一種常見的語言輸出形式。激情澎湃的演講無疑能帶動氣氛,生動而智慧的演講能啟迪心智。演講不僅能展現個人魅力,也是一種有效的語言輸出和語言輸入過程。因此,英語專業口語課加入個人演講也是真正能促進學生輸出語言,從而習得語言的教學方法。演講是一種很重要的個人能力,可能會有些學生不喜歡在人前說話,因此,這個課堂任務,教師應鼓勵讓每位學生參加,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盡量過濾學生的負面情感。演講結束后,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提問,提問不僅可以檢查聽眾學生對演講者所輸出語言的吸收情況,反過來,也是在考驗演講者口語輸出能力。一般情況下,精彩的演講方式和提問方式能活躍氣氛,營造積極和諧的語言環境,這會帶動學生積極主動提問,輸出語言,從而不僅真正達到口語教學的目的,也鍛煉了學生演講能力、心理素質、個人表現能力。

2.3無人領導小組討論

無人領導小組討論是當今公司面試最后環節中最能突出人才的方式,同樣,它也是一種理想的課堂模式。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可獲得可理解性的輸入,此輸入遠比預先安排的語言輸入更有效。因為,一方面,一些消極的情感會被過濾掉。學生是主角,教師一般不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是絕對的配角,因此學生在用英語討論時沒有太多的壓力,不會過于焦慮、緊張,這就過濾掉了消極的情感,使學生更能無顧慮地投入到討論中。另一方面,在討論中,自然會出現不同的意見,因此,學生會更加集中精神去聽,去吸收他人的語言輸入,去開口輸出自己的見解。如果口語課堂能經常有這些小組討論,學生的心理和語言能力會得到持續的進步。小組討論是一種間接的合作模式,會營造出輕松和諧的語言環境。這種語言環境有助于語言的輸入和輸出,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些積極的情感會自動激勵學生開口講英語,不怕出錯,從而促進學生的語言習得和綜合能力。所以,小組討論活動更容易創造語言環境,更容易讓學生自然地輸出語言。除模擬面試、個人演講、小組討論三種教學活動外,教師可以根據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適時設計其他各種教學活動,比如情景表演,營造一種輕松有效的課堂語言環境,減弱學生的消極情感因素,通過各種形式促進學生自己主動輸入、輸出語言,并且,設計的教學活動應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幫助。

3結語

篇5

關鍵詞 民航飛行人員;英語口語測試;英語學習;反撥效應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2)05-0023-05

一、研究背景

中國民航飛行人員英語能力測試(Pilot’s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of CAAC,PEPEC)用于評估飛行人員的基礎英語能力及在正常和非正常無線電通話中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對被測試人的英語能力進行評估,其中4級為工作級,5、6級為專家級。

測試的最后一部分是口語能力面試(Oral Proficiency Interv- iew,OPI),主要測試被測試人的口頭語言運用能力及語言的綜合表達能力。從語言的發音、結構、詞匯、流暢程度、理解能力以及應對能力等六個方面,對被測試人的英語能力從6級到1級進行評估。這是一種基于計算機視頻的、面試員與被測試人之間的半直接考試,即面試員與被測試人以電腦為媒介進行視頻和發音連線,從而完成口語考試任務[1]。OPI測試分為:準備階段、等級初評階段、等級評定階段以及結束階段。面試員根據不同測試階段的測試要求,進行由淺入深的提問。該測試分值占PEPEC總成績的30%(4級)或40%(5、6級),考試時間約為15分鐘。

由于PEPEC是大規模高風險考試,以及OPI所占的分數權重,必然會對學生英語學習產生明顯的反撥效應。民航英語口語測試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SP)測試的一個分支,國內外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并不多見,更沒有人對中國民航飛行人員英語能力測試口語能力面試進行過研究。因此,本文從語言學習者角度對口語能力面試進行反撥效應實證研究,從而深入了解該項測試與學生英語學習的關系。

二、研究理據

反撥效應(Backwash Effect)是指測試對教與學的影響[2]。在語言學界,不同學者用不同的術語表示測試與教學的關系,如基于測量的教學[3]、后果效度[4]、系統效度[5]、考試影響[6]、課程連結[7]等。由于在學術文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術語是反撥效應,為了保證研究的連貫性和嚴謹性,本文采用這一表達方式。

有關反撥效應的理論模式,Alderson和Wall[8]的反撥效應假設和Hughes[9]的反撥效應模式運用得最為廣泛?;谏鲜隼碚?,創建OPI反撥效應研究基本理論模型:參與者(教師、學生等)對該考試的態度,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結果(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

結合上述理論模型及民航英語口語測試與學生英語學習的關系,提出四個研究問題:學生對OPI的了解程度;OPI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的主要影響;OPI對學生英語學習反撥效應的性質和強度;備考課程對學生參加OPI起的作用。其中問題1、2涉及OPI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反撥效應,問題3、4涉及OPI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反撥效應。

(二)研究對象

個案學校為中國民航大學,被試為飛行學院大三2個班的養成飛行員。由于在出國飛行訓練前,要對這些學生進行民航專業英語培訓,并且在培訓期結束前要參加PEPEC考試,因此他們對該測試的認識和態度是最直接、真實和重要的數據。被試人員共56名,均為男生,年齡為20~22歲,其中22人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且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參加過PEPEC考試。

(三)研究工具

采用多種研究手段,包括課堂觀察、問卷調查、面對面訪談,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首先進行課堂觀察,調查課堂教學情況并為學生的具體學習行為提供細節性信息;其次通過問卷調查從學生對OPI的了解程度、對OPI各項措施的態度、OPI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反撥效應及對備考課程的評價四個維度進行分析;最后,通過面對面訪談對得出的數據進行分析和驗證。

1.課堂觀察

研究中的課堂觀察是前期觀察,目的是調查OPI是否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及學習行為產生影響。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學時間的分配;備考資料的使用;訓練的語言技能;學生民航專業英語(主要是無線電陸空通話)和通用英語的學習;學生的反饋等。

OPI備考課程由一位教師承擔,共持續8周。在2011年4月~5月間共進行6課時的課堂觀察與記錄。為保證信度和效度以及后續研究,在課堂觀察時采用現場做筆記并現場錄音的方法。

2.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手段,以上述理論模型為基礎,根據國內外實證研究的主要結論,以及專家同行的觀點和建議,設計OPI反撥效應問卷調查表。為避免非預測性問題和歧義,在作為樣本發放之前,進行了試測,由6名學生完成。根據試測的數據結果和反饋建議,對其進行修改,形成最終的調查問卷。該調查問卷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被試的個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為OPI對被試的反撥效應調查,共18題,均采用李克特式(Likert Scale)五級量表。問卷一次性發放給學生,被試自愿完成,共收回有效問卷54份。

3.面對面訪談

面對面訪談是輔助研究工具,目的是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定性解釋,并盡可能提供精確和細節性信息。訪談在問卷調查之后進行,選取完成調查問卷的10名學生。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學生對OPI的態度以及OPI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為使訪談自然、順利進行,沒有進行錄音,采取現場做筆記的方法。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表1、2、3、4是問卷中18個問題涉及的四個不同方面的人數比例、得分平均值和標準差,以下各表都按平均值從高到低排列而成。

(一)學生對OPI的熟悉程度

表1數據顯示,大多數學生對OPI的測試內容和測試程序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測試對這兩項的反撥效應較弱。評分標準和測試題型兩項的平均值最高,標準差最低,說明測試對這兩項的反撥效應較強,特別是評分標準一項,對其不了解的學生比例37%(25.9%+11.1%),高于對其了解的學生比例33.4%(3.7%+29.7%)。

有三個主要原因解釋以上現象:第一,PEPEC實行的時間比較短,學生對其組成部分OPI測試的了解程度不夠;第二,學生對測試內容、測試程序比較了解與講授OPI課程的教師在課堂上反復強調密切相關;第三,學生認為評分標準與他們的測試關聯度不大,一部分學生認為只有教師才應該去關心該問題。

(二)學生對OPI測試標準的態度

表2數據顯示,大多數學生認可OPI測試的必要性,說明它對學生有顯著的反撥效應。根據與題項的相符程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OPI分數所占PEPEC分數的比例很合理,能準確反映英語口語能力,考察的6方面內容很合理。OPI在工作級(即4級)占PEPEC分數比例為30%,在專家級(即5、6級)占40%。它體現了專門用途英語測試的重要特點:真實性。語言測試中的真實性是指受試者在測試中使用目標語完成測試任務與其在現實生活中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語言測試與語言交際的一致程度[8]。所以,OPI是在真實或接近于真實的語境中,通過完成實際任務,測試考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其特點是實用性和交互性強,因此,大多數學生認為能準確反映其英語口語能力。

對于喜歡OPI的測試形式,即基于計算機視頻的半直接考試選項,學生的態度各異。從平均值和標準差顯示的數據看,該項對學生有很強的反撥效應??傮w而言,學生的態度分為兩種:大多數學生認為就傳統的面試型考試而言,機助英語口語考試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由于有過類似測試的培訓或經歷,這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心理緊張因素,比較公正;但是,另一部分學生認為他們更喜歡傳統的與考官面對面形式的口試,因為面對計算機,表達效果不夠真實自然,而且增加了他們考試的焦慮感。

(三)OPI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反撥效應

從表3可以看出,OPI測試對學生英語學習影響的整體性質是正面的,該項的平均值最高,證明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顯著的積極反撥效應。積極的反撥效應是指考試能對教學和學習產生有利的影響,這種有利影響是指測試能“反映和鼓勵良好的課堂實踐”[9]。

關于OPI測試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反撥效應,表3數據顯示,OPI對學生的無線電陸空通話口語、聽力學習反撥效應較強,而對通用英語(EGP)口語、聽力學習反撥效應較弱。OPI屬于專門用途英語測試,體現了與通用英語測試的區別。二者的區別就是專業針對性:ESP測試中,受試者的專業知識和語言水平共同影響測試成績;而EGP測試中,影響受試者測試成績的主要是其語言水平。ESP測試的專業針對性直接影響其結構效度的定義和對測試分數的解釋[10]。在陸空通話中,管制員與飛行員使用的是一種有別于任何生活語言的專業語言。對這種專業語言特性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如何、對這種專業語言使用的熟練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陸空通話質量的高低。而通話的每一句話都是在傳達有關的指令,必須要做到百分之百準確,因為通話質量達不到要求所產生的任何差錯和誤解都會給飛行安全埋下事故隱患[11]。因而,OPI測試既評估被測試人的通用英語能力,同時,也是對其民航專業英語(以無線電陸空通話為基礎)能力的測試。

從學生的訪談了解到,在英語學習的五項基本技能中,他們認為口語能力是提高得最慢的一項,這也與陳紀梁、陶偉的研究一致[12]。而且,通用英語口語和聽力又是民航專業英語口語和聽力的基礎,所以,大多數學生認為OPI測試對其英語學習有正面反撥效應。同時,該測試還是一種高風險測試,因為測試的準確性關系到飛行安全,測試成績關系到飛行員工作崗位的高低或有無[13]。而且,反撥效應的程度和類型會因考試風險高低程度而發生變化[14]。因此,學生認為測試對英語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四)學生對備考課程的評價

有關備考訓練作用一項的平均值和標準差的數據說明,大多數學生對備考課程持肯定態度,測試對此項的反撥效應不明顯。在前期的課堂觀察中,發現講授OPI的教師教學態度認真、內容充實。在第一次課首先對OPI進行了整體介紹,包括測試內容、題型、程序及評分標準,并對學生詳細講述了該測試主要從六個方面對被測試人的語言能力進行考察。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基本按照OPI考試的四個階段(即準備階段、等級初評階段、等級評定階段以及結束階段)所涉及到的內容,以專題的形式分別進行介紹。課堂活動的主要形式包括:回答問題、小組討論、口頭陳述、情景對話。接受訪談的部分學生認為:一方面,飛行學院的教學非常重視學生的英語口語訓練,從大一開始就開設外教的口語課,大二時開始開設民航專業英語口語課,所以,一些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比較高,不需要進行備考訓練;另一方面,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OPI又是一項水平測試,一部分學生認為不可能通過短期的培訓使英語口語提升一個層次,但是另一部分學生認為備考課程確實幫助他們提升了民航專業英語口語能力。

關于教師的敬業精神、教學策略的數據表明,測試對這兩項有一定的反撥效應,大多數學生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于教學效果一項,在4個題目數據中平均值最高,標準差較低,說明測試影響了教師在備考課程上的教學效果,大多數學生認為對英語口語學習有正面反撥效應,備考課程確實對自己的口語學習有促進。但是,由于OPI的權重,整個備考過程產生了一定的學習焦慮。

對本研究的定量和定性數據分析表明,OPI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反撥效應比預見的要復雜,但是,整體而言,產生的是正面反撥效應。其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反撥效應較強,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反撥效應較弱。具體表現為以下四點:第一,大多數學生對OPI測試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對評分標準和測試題型兩項的反撥效應顯著;第二,OPI測試的必要性及測試的形式兩項對學生有顯著的反撥效應;第三,OPI測試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正面反撥效應,其中,對民航專業英語學習(主要是無線電陸空通話英語學習)有很強的反撥效應,而對通用英語學習的反撥效應較弱;第四,大多數學生對備考課程持肯定態度,對此項的反撥效應不明顯,對于該課程教師的教學效果卻有顯著的反撥效應。

總之,口語能力面試為飛行員英語能力的自我評價提供了一個客觀、公正的手段,有利于其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并意識到英語交流的重要性,使其在常規及非常規情景中與管制員的對話進行靈活的轉換,保持對話的互動性。

參考文獻:

[1]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中國民航飛行人員語言能力考試大綱[Z],2010-01-20.

[2]Alderson,J.C.& Wall,C.Does Washback Exist? [J].Applied Linguistics,1993 (2): 115-129.

[3]Popham,W.J.The Merits of Measurement-driven Instruction [J].Phi Delta Kappa,1987(68): 679-682.

[4]Messick,D.E.Meaning and Values in Test Validation: The Science and Ethics of Assessment [J].Educational Research,1989(18): 5-11.

[5]Fredericksen,J.R.and Collins,A.A Systems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Testing [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 27-32.

[6]Baker,E.Alternative Assessment and National Policy.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 Students'''' Issues: Focus on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Washington,D.C,1991.

[7]Andrews,S.The Washback Effect of Examinations-Its Impact upon Curriculum Innovation.Paper Pres- ented at the 19th International JALT Conference.Sonic City,Omiya,Japan,1993.

[8]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9]Bachman,L.F.and Palmer,A.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0]Bailey,K.M.Working for Washb- 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 [J].Language Testing,1996(3):257-279.

[11]黃大勇.ESP測試的特征、存在依據和設計原理[J].考試研究,2007(3): 66-75.

[12]王愛國.陸空通話與飛行安全[J].中國民用航空,2006(1):69-70.

[13]陳紀梁,陶偉.談大學英語口語考試及其反撥作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1(1): 82-84.

[14]黃大勇,吳土星,張永忠.民航英語測試的特征和設計原理[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08(3):18-25.

An Empirical Study of Washback Effect of Aviation English Oral Test on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OPI

CAO Jia,WANG Aigu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 China)

篇6

北師大歷史學考研復試流程:復試共分為3個環節,筆試、英語口試、和面試。北師大歷史學研究生錄取辦法:1、復試包括專業課筆試、綜合情況面試、外語測試(口語、聽力)三部分,滿分240分。其中專業課筆試,滿分100分;綜合情況面試,滿分120分;外語測試(口語、聽力),滿分20分。復試總成績低于144分者,為不及格。不及格者不予錄取。2、考生總成績=初試成績+復試成績3.所有復試合格考生分專業按照總成績高低排序,從高到低依次錄取。

北師大歷史學考研復試常見問題:北師大的復試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效率比較高,基本上面試的當天就知道是否被錄取,不像一些院校幾日后才告知錄取結果。而且,可以給一些學生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專業內(各方向間)調劑的機會。復試基本上持續3天。第一天上午報到后,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統一參加復試筆試,不過各個方向的考題不一樣。當天下午各個方向分別進行英語口試。接下來的兩天,是專業課面試。這兩天中的第一天,也就是復試第二天,進行的是中國史和世界史,3個大專業的專業面試。當天面試結束后,會公布這幾個專業的錄取情況,未能通過的同學可以選擇調劑到上線人數不夠的專業去。第二天,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和課程教學論等幾個方向進行面試,第一天接受調劑的學生和本來報考這幾個方向的學生一起參加各個方向的面試。當天面試通過后,會公布這幾個方向的錄取結果。未能被錄取的同學,可以選擇調劑成教育專業碩士,參加下一天的考核。但學術型碩士的復試這天就結束了。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關鍵詞】中職英語 口語互動 教學探究

在開展中職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語言學習缺乏熱情,往往借助死記硬背來完成學習任務。他們不擅長甚至不愿意來表現自己的語言技能,結果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步入了“雙D”(即deaf English、dumb English)的死胡同。如何使學生樂于參與英語課堂教學?如何使學生積極發掘自身的語言天賦?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中職英語口語互動教學能激發學生的“雙A”(即ambition、activity)。

一、激發學生興趣,營造多維互動的課堂氛圍

曾有學者提出學習外語的成效二函數,即智力認識活動和情意因素。的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集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注意力,形成師生融洽的情感交流,便于學生展開豐富的語言聯想,從而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能夠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亦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是實現課堂教學互動的基礎。比如在中職一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著力培養學生的準確發音,于是給學生播放英語原聲電影和英語BBC廣播節目,讓學生跟隨朗讀,糾正學生錯誤的語音語調。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我選擇了經典的西方故事(如小紅帽Red Riding Hood)編排成戲劇,讓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用英語進行對話表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大呼“表演過癮”,連平日羞于開口的學生也能進行“talk show”,自然流利地展現自己的風采。

多維互動的課堂氛圍要求師生通過各種感官全方位參與,構成認知與情感和諧、多維互動的教學關系。要實現互動,必須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正確處理聽說的關系,以活動教學為中心

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足夠的信息輸入,輸入(聽)是輸出(說)的基礎。要實現課堂互動必然要求加大語言信息的有效輸入。這些信息的輸入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要具有時代特色和專業特點。這樣學生會感知到整個教學過程的強烈節奏,他們會欣然接受信息的輸入。愉悅的課堂感受也為其信息的輸出打下了良好基礎。

教師的信息選擇應貼近生活、貼近職業,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才能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才能使課堂互動具有真實性、實效性。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我盡量做到生生兼顧,常采用的訓練方式是“one by one”操練模式,鼓勵每個學生對詞匯、句型進行訓練,每節課布置一個話題,每次讓部分學生上臺進行講述訓練,讓每個學生自始至終有“我是課堂一分子”的感受,特別是讓學困生沒有“被遺忘”的感覺。這種方式還避免了在“抽問模式”中優生爭先恐后、學困生事不關己的現象,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

聽說能力的培養,需要在“練中學”,即要靠大量生動形象而且貼近生活、職業的實際情景活動中來體現。針對職業學校學生擇業、就業的現況,我把課堂改造成職場面試會,讓學生模擬面試官、求職者,運用英語進行即興交流。在練習中指導學生如何表達語言技巧,表現自己的專業特色,給學生提供了交流的舞臺。

三、正確對待學生口語訓練錯誤,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學生口語訓練出錯在所難免,然而如何對待這些錯誤,有時會成為課堂教學互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英語口語訓練課和詞匯語法課不同,如果把重心過多地放在學生的語言基礎上,在會話過程中糾正詞匯語法錯誤,勢必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直接影響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但如果不及時糾正錯誤,又會使這些錯誤定型為一種語言模式。該怎么辦?專家一般把口語訓練分為控制性操練、指導性操練和自由操練三個階段。我認為糾錯應集中在控制性操練階段。因為這一階段訓練的主要內容是句型結構、語法規則等,這一過程主要是語言的內化過程,這一過程中形成的錯誤一旦定型,就很難糾正了。

在自由操練階段主要是語言的自由表達階段,它更重要的是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只要出現的錯誤不影響主要意思的表達,就不要輕易打斷學生強行糾正,而是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大膽開口。交流過程中學會變通,遇到語言障礙,要學會把難點簡單通俗化。如求職面試中面試官提問“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job?”面試學生想要回答“I think teamwork(團隊合作) is the most important.”但單詞“teamwork(團隊合作)”沒想出來,我就鼓勵他就用了“I think working with others is the most important.”同樣可以表達原來的意思。糾正錯誤的分寸把握得當,既保護了學生嘗試的積極性,又因為讓學生感受了“成功”的喜悅,更加激發了其嘗試的積極性。

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授語言基礎和語言技能,更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課堂教學的互動,給了中職生自由發展和思考的空間,使他們信心十足地投入到語言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鄭燕.淺談職高語文教學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策略[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4,(04).

篇8

該放棄呢?還是堅持到最后一關?我思忖著,仔細分析了一下所面臨的處境:其一、我所應聘的職位是辦公室文員,說英語的機會應該不多,沒理由考難度大的專業類英語口語,考日常用語的可能性極大;其二、筆試的時候,我留意觀察了那些競爭者們,我的條件絕對不差;其三,也是最關鍵的,硬著頭皮考上它一場,我什么損失都沒有啊。

考慮好了對策之后,我到書店買了本《漫游日本》日語基礎書及配套的一盤磁帶,接下來便是依照計劃按部就班的6天了。

第一步,用中文寫下問題及相應的答案。這一步驟的要求是越細致越好。假設自己就是考官,想問考生哪些問題,諸如:“請介紹一下你的個人經歷”、“說說你的家庭狀況”、“你的業余愛好是什么”、“你為什么要到我們公司應聘”、“你對日本了解多少”等等大大小小凡能想到的問題,然后寫下自己的回答。

第二步,用英文翻譯上面的問與答。這一步驟的要求是越規范越好。翻譯時稍沒把握好時,便立刻翻看詞典、語法等工具書,同時讓那本《漫游日本》派上用場。我先譯成中文再譯成英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意思表達得更全面,條理更清晰。

第三步,背誦及模擬考試。自問自答地進行實戰演習,以便更好地適應面試。

最后,別忘了該公司來自日本,學習幾句簡單的日本問候語,全面地翻看一下日本國情介紹,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面試的那天下午,略施粉黛的我身著職業裝進入考場,面對著中日兩方共6位考官時,我首先用中日兩文說“下午好。”其后所考的英文口語涉及到個人經歷、興趣愛好、日本國情等諸多問題,我從容應對總算說得過去。

篇9

英語面試技巧一:注意英語時態的變化運用

應聘者在參加英語面試前大都作過充分的語言知識的準備與練習,并做好了面試前的形象準備。那么在眾多的英語語法規則中為什么要單獨強調時態的運用呢?其一是因為由于和漢語的表達習慣不同(漢語中動詞沒有時態變化),這是一個口語中極其常見的錯誤。但同時來說,時態又是比較基本的語法點,一旦用錯,會讓面試官對面試者的英語能力產生質疑。其二是因為在面試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很多關于個人經歷,教育背景,工作經驗,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表述某件事情或是某個想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配合正確的時態,否則就會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后果。例如:你已經參加過某項專業技能培訓與你正在參加或計劃參加就是完全不同的。

英語面試技巧二:尊重個人及文化差異,注意情景面試技巧

任何面試都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也就是說面試官是否欣賞你也可能成為最后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英語面試的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由于對英語語言的駕馭能力不足,而引發的不敬甚至冒犯。

具體而言,主要有兩種做法要特別注意避免。首先是要避免使用過于生僻的單詞,或是地方俚語之類接受群體相對比較小的表達方式。因為這種表達方式很有可能造成聽者的困惑與曲解。

其次則是要避免過多、過于主觀地談及宗教文化或時事政治方面的問題。不少面試者出于第一項提到的急于展示英語水平的目的,或是想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常常會犯這個錯誤。

在英語面試中,面試官很有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與地區,有一定的個人傾向。因此作為面試者,在不了解情況的狀態下,如果談到此類話題,謹慎而有節制的發言才是上上策。

英語面試技巧三:以英語為載體,展示工作才能

篇10

企業性質:民營企業前年我從一家要即將倒閉的外資企業出來,在網上尋找工作,最終被現在的一家農牧企業找到,開始了面試歷程。第一次,接到公司招聘負責人的電話,說我的簡歷已經過了初審,初定于某月某日日到公司面試。面試的前一天,對方又發來短信提醒,當時我想這企業還蠻正規的;面試當天,我如約而至,一到公司,接待人員安排到三樓會議室填表并等候面試。大概十點鐘,該來的都來了,公司的老總也到了,然后就開始了面試。先由招聘負責人進行了企業介紹,花了半小時多點,老總又發表了感人的講話,便開始逐個面試,面試到我時已是中午12點。三天后,對方通知我去復試,結果我一到,被通知需做演講,還說發過短信,可我根本沒看到,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我感覺沒發揮好,講了30分鐘之后被通知回去等消息。終于在她們要放假時通知我參加第三次面試,并且帶上老婆。還是那些問題,并了解了家里的情況,仍未直接決定,讓我回去等通知。過程有點繁瑣,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面試我的有總裁、財務總監、技術經理和行政主任。其實我并沒有抱多大希望,結果最后通知我春節后上班,我便去了。網友“天堂的聲音”分享了他最遺憾的一次面試經歷:

企業性質:民營500強上一次找工作是在4年前了,當時應聘一家外資企業。這家企業提供的崗位、工作地點、待遇等等條件都是非常向往的,但要求比較高,抱著嘗試和期盼的心理投遞了簡歷,沒想到居然對方打來電話約見面試。第一面是招聘專員,水平不怎么樣。問了一些常規問題后就結束了。二面是位HR經理,一開始就挑釁我,故意問一些刁鉆或較偏的專業知識,還好本人不是泥捏的,經過一番有理有利有節的斗智斗勇,變成了我在面試這位HR經理,過程很搞笑。其中有個問題我確實不知道,所以很謙虛很禮貌的詢問對方,“這個問題我確實沒有接觸過,在這方面還是有所欠缺,不過您提到的這點我認為很有必要,您能幫我解惑嗎?不管這次面談的結果如何,我認為能有貴公司面試的機會本身就是一種提高,當然我也不會放棄進入貴公司的機會,同時能有這樣的提高我認為很值”。這位HR經理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吧,當場就傻了。哈哈笑著岔過去了。三面的時候是HR總經理和一位外籍人士,HR總經理人挺和藹交談了一些工作崗位之外的內容,就快在面試結束的時候,而我自己也認為差不多的時候,HR總經理提出由旁邊的外籍人士(后來才知道是中國區HR負責人)進行外語口語交流。我一下也傻了,不得不老老實實告訴對方,自己英語口語方面還達不到工作的要求。HR總經理為了不讓我難堪,友好的提出嘗試對話幾句,經過一番憋,還是鱉的磕磕絆絆,最后草草收場。結果可想而知,最后未能成功。整個面試經歷和過程都發揮的比較好,本以為一切都水到渠成了,沒想到最后栽在了英語上面(唉,雖然大學時候是6級水平,可就跟大多數學生一樣都是啞巴英語哈)。這次面試真的很遺憾也很無奈,誰讓自己缺乏一些硬件條件呢,看來以后還得找個機會練練英語了。PS一下,那個獵頭也是,當時也不告訴我要求英語口語的,我之前還特意問獵頭這個崗位有哪些要求來著的。很遺憾啊,各方面條件都這么完美的工作機會就此錯失!網友“聶劍飛”分享了他最痛快的一次面試經歷:

企業性質:外企那是一次到外企去面試的遠程面試,對方在新加坡,問了我一些過去的工作經驗,以后的工作規劃,再就是用英文介紹自己,我就用一句話介紹了自己,然后面試官就說回去等通知,結果第二天就給我offer。其實我感覺我在面試中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且這次面試是獵頭找到我的,但是后來給我的offer沒有多大誘惑力,有可能得到的太容易,在公司表現的輕浮和隨意,結果沒幾天被人給炒掉了,還好當時有另外一個offer,否則我就慘了,在此奉勸大家,外企的競爭力沒有過去強了,再就是里面的人不太講情義,抓到你的一個毛病,沒有警告,直接辭退,不要那么向往外企,是金子,在很多地方都會發光的,不是特定的一個地方。網友“晴天艾米”分享了他最可愛的一次面試經歷:

企業性質:法資 其實面試次數真心不多,無論成不成功,過程無一例外都是和諧的,并沒有遇到奇葩的人或事。印象中最可愛的那次面試,是我第一次跳槽。新公司就在舊公司樓下,所以新公司經理打電話來說能不能下來聊聊時,我就借口上洗手間跑了出來,跳過所有環節直接老大面試。當時心里挺怕的,一來年輕心里沒底,二來對方是央企又要直面老大。結果一進去,老大就說最近很辛苦吧?工作很忙嗎?不緊張,來喝茶。我就傻眼了,接下來半小時基本都是老大在說,告訴我待遇怎樣的,假期旅游各種介紹,中間基本沒我插話的份,偶爾問問我喜歡去哪里旅游以后大家可以一起去。半個小時以后的結語:你是偷跑出來的吧,我不耽誤你太多時間。公司歡迎你來,你那邊辦完手續就可以直接過來入職。有什么事隨時打電話給我!這種情況下,我只能本能反應“哦”了一聲,結果就是這樣的口頭offer成立,我真的就這么入職了?,F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愛到不行。后來知道了老大已經事先查過我的情況了,在沒面試之前已經確定我通過,難怪面試中什么都沒問我。感謝老大,讓我第一次跳槽跳得那么歡快。

網友“名字不能用”分享了他最有意義的一次面試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