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眾山小范文
時間:2023-03-16 23:20: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覽眾山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原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譯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與此相關的名勝為泰山。
全詩內容為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全詩意思為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岱宗即為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想競選區三好學生。
要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班里,作為一名中隊委,我能尊敬老師,熱愛班集體,積極為班集體服務。有一周日,我要給班里打印八榮八恥的標語,結果家里的打印機壞了,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班里使用,我和爸爸晚上十點多外出終于找了一家復印店,完成了任務。周六周日,在家里,我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干家務活,有一次媽媽生病了, 我親自下廚房,給媽媽作了一頓好吃的飯,媽媽直夸我好懂事。
在學習上,我也能積極要求進步,上學期,經過我的努力,我的每科總評都達到了A,獲得了校三好學生稱號。這學期,雖然學的知識比過去更難,更復雜了,但我仍然認真學習,爭取成績超過上學期。
課余時間,我能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目前我已開始加強短跑和跳遠鍛煉,爭取在今年的運動會上為班集體獲得更大的榮譽。
篇4
第一代攬勝
Range Rover Classic
26年生命周期的經典
在攬勝之前的路虎最初車型,像那些Land Rover Series I、II、III,更多還是瞄準農業、軍事任務,為簡單、實用而生,但有著遠見卓識的管理層一直都希望把路虎的強大能力與舒適性有個很好的結合,他們堅信這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
1967年,他們開始打造攬勝的第一款原型車,而從那時開始,攬勝就樹立了與眾不同獨具韻味的外形基因。它還因為自己成功的設計,在巴黎盧浮宮作為“工業設計上的成功范例”進行展出。后來為了區分于后續攬勝,把第一代攬勝稱為Range Rover Classic,這是對第一代攬勝最尊敬最恰當的稱謂。
1969年,原型車打造完成,到1970年,第一批共26輛車生產出來,它們的牌照從“YVB 151H”一直到“YVB 177H”。如今,這輛綠色車身牌照為“YVB 151H”的第一輛攬勝,被路虎公司收藏。巧合的是,第一代攬勝的生命周期竟然也持續了26年。
越野與公路的結合
最早期的第一代攬勝,把實用作為了最重要的訴求,我們可以從簡單但質樸的內飾和配置感受到:布座椅、塑料中控臺,都可以直接用水龍頭沖洗,一些便利性配置在最初的車型上都沒有配備,比如動力轉向、空調、皮座椅等。
第一代攬勝取得勝利,關鍵還不只是經典的造型,更來自強大的性能,尤其是優異的底盤懸掛設計。為了越野的實用需要,它自然采用了非承載車身,梯形車架有著很強的剛性。開始的攬勝有著巨大的離地間隙,但為了改善車身過高帶來的翻車危險,后來把高度有所降低。前后硬軸是必然的選擇,但它創新地采用了螺旋彈簧的懸架形式,讓它有非常長的伸展和壓縮行程,既保證了強大的惡劣路況通過能力,更能盡力保持車身的水平。配備的羅孚V8發動機順滑而強勁,尤其能提供強大的低扭,讓它在公路上的性能上也足以媲美那個年代的轎車。
1981年,它才開始推出4門版本。即使在1996年停產時,它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棒的一款車。從它開始,攬勝作為豪華SUV的標桿就屹立不倒。它的原始的機械味道至今仍吸引著很多的狂熱粉絲,而它在越野和公路上廣泛的能力,也在之后的攬勝得到了傳承。
第二代攬勝 P38A
明確的豪華SUV定位
第一代攬勝已經慢慢樹立了自己高端豪華的印象,在著手第二代的開發時,定位很重要。管理層為攬勝的未來設定了一個明確的定位:要比正在開發的“發現”高端。攬勝的價位要高但不能高不可攀;它要保證相對的獨享性但也要讓有激情的用戶認為他們早晚能夠擁有一輛。
對第一代攬勝的換代早在1987年就已經列入了計劃,但直到1990年,有了3億美元資金的支持,這個稱為38A的項目才正式展開,并且定下了上市日期是在1994年。結果就是,第一代攬勝果然就這樣一直生產了25年,直到1994年代號P38A的二代攬勝推出,這也足以反映第一代攬勝之完美。
第一代攬勝外形的成功,留給第二代一個難題:車型開發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外形風格,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正如當時的外形設計主管George Thomson所說,“重建像攬勝這樣的經典是巨大的挑戰,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打造一個既熟悉、又現代的外形;既取悅現有用戶,又要吸引豪華車新的熱愛者?!?/p>
最終,在包括Pininfarina、ItalDesign、Bertone等著名設計公司的參與下,五份獨立的設計方案進入到了最終選擇的階段。經過反復評選,甚至讓現有攬勝車主的投票,最終確定了第二代攬勝的方案,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P38A的樣子。它的外形多了些圓潤,但仍保持著第一代的穩健,懸浮式車頂從這一代開始采用,之后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當然,現在看起來,第二代攬勝是最不像攬勝的一代,它沒有太清晰的家族基因,與其他品牌的SUV也有些類同,也有可能是之前和之后的攬勝太成功了吧。
帶有明顯BMW痕跡
為了面對越來越激烈的豪華SUV市場,第二代攬勝也在豪華性上進行了提升。
盡管與第一代攬勝共享的部件不多,它在結構上的設計還是與之前的攬勝非常類似的,包括應用不少鋁材料的車身。原來的發動機和變速器進行了重新調校,雖然希望在性能上有所提升,但動力輸出的增加都被車身重量的增加拖累了。
1994年開始,路虎屬于了BMW旗下,受到這個德系豪華品牌的影響,它開始應用大量的電子技術,比如從1993年開始,引入了電子牽引力控制系統(ETC)和電控空氣懸掛(EAS)。它也開始采用大量BMW的技術,比如:可以選裝寶馬的直六2.5升柴油發動機,發動機管理系統是來自寶馬7系的BOSCH系統。當然,BMW投入到P38A研發上的資金也是個大數目,據說達到了4.5億美元。
懸掛方面,它引入了電子控制的空氣懸掛(Electronic Air Suspension),可以根據車速自動調節高度,還可以檢測車身是否水平來自動調節。
內飾方面,它開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豪華”SUV。在中控臺和內飾布局上,有了明顯的寶馬味道和德系風格。
第三代攬勝 L322
坎坷的身世
第三代攬勝的問世過程,見證了路虎更換主人的坎坷歷程。
早在1994年寶馬接手攬勝后,他們的高層就已經意識到,憑第二代攬勝很難在激烈的豪華SUV競爭中占據優勢。開發新攬勝的重要性,讓他們早在1996年就開始第三代攬勝的項目了。就在這時,第三代攬勝歷史上一個必須記住的人出現了,Wolfgang Reitzle博士,他當時是BMW產品開發部的經理。憑借個人對攬勝的強烈熱愛,他全力推動了第三代攬勝的項目。
管理層提出的設計要求很簡單:拋開第二代攬勝,從新開始。
1997年,四款全尺寸模型最終提交給管理層等待決策,其中兩款來自BMW,還是在Chris Bangle的指導下完成的;另外兩款來自路虎。最終,來自路虎的一款取得了最終的通行證。
1999年,路虎公司被福特收購,被稱作是第三代攬勝的“教父”的Reitzle博士也跟隨著基本完成的攬勝項目來到了福特。但一年多之后,福特因為花費了太多資金在收購路虎上,第三代攬勝的量產一直遲遲未來。隨后,因為某種原因,Reitzle博士離開了福特公司,沒能親眼見證自己作品的正式量產和上市應該是他最大的遺憾。
穿著西裝越野
L322在長、寬、高、軸距等尺寸方面有了全面的增加,但它成功保留了攬勝傳統的基因,比如優雅的車身姿態和指揮官式駕駛坐姿,卻又結合了現代的設計元素。很多人說,在氣質上,第三代攬勝才是最像Range Rover Classic的車,這是對它外形設計最大的認可。
這代攬勝,仍帶有不少寶馬基因,比如它使用了寶馬那款4.4升V8發動機,但對低扭進行了重新調校。它最大的變化,就是非承載車身的使用,以及獨立的空氣彈簧懸掛。很多車迷擔心,這還是不是之前那個強大的攬勝。實際上,管路交叉連接的空氣懸掛系統,表現出了與硬軸懸架類似的性能,有著令人滿意的越野能力;在公路上的操控性和舒適性,讓它具有更廣的適應性。
篇5
我喜歡譚嗣同的那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為了理想與信念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那種大義凜然;也喜歡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泵鎸λ劳龅奶谷唬腋矚g望岳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钡膲阎居魶Q心。
這首詩出自杜甫筆下,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輕狂”的漫游生活。此詩寫于北游齊趙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使人感到作者的那種蓬勃的朝氣。
這首詩里,我最喜歡的一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睆倪@一句中,我可以看出作者的雄心和氣概。從“一覽”這個詞中我能體會到詩人敢于攀登高峰的雄心,和服飾一切的豪情壯志。
這首詩通過對泰山的雄偉的描寫來抒發作者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
作者通過這首詩里表達了自己內心中的情感,對于攀登絕頂的那種決心和壯志讓我喜歡上了這首詩。
篇6
造化鐘神秀③,陰陽割昏曉④。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⑤。
會當凌絕頂⑥,一覽眾山小。
【注釋】
①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夫(fú):發音詞,無實在意義,強調疑問語氣?!、谇啵褐干n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墼旎哼@里指大自然。鐘:聚集。神秀:天地之靈氣?!、荜庩枺宏幹干街?,陽指山之南?!、輿Q眥(zì):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迺敚簯?,終當,定要。
【品賞】
《望岳》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的浪漫豪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詩中以飽滿的熱情形象地描繪了這座名山雄偉壯觀的氣勢,抒發了作者青年時期的豪情和遠大抱負。
前面六句實寫泰山之景。開頭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設問統領下文。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二句的“齊魯青未了”自問自答,生動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綿延 、高大?!扒唷弊质菍懬啻涞纳缴拔戳恕笔潜憩F山勢坐落之廣大 ,青翠之色一望無際。這是遠望之景。
三 、四句是近望之勢。“造化鐘神秀”是說泰山秀美無比,仿佛大自然將一切神奇秀麗都聚集在這里了,一個“鐘”字生動有力,將大自然寫得有情?! 瓣庩柛罨钑浴?,突出泰山的高聳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與昏暗的兩個天地 。“割”字形象貼切,“割”本是個普通字,但在這里,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五 、六兩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靜轉動?!笆幮厣鷮釉啤泵鑼懮窖旗F層層繚繞,使胸懷滌蕩,騰云而起,用“層云”襯托出山高。“決眥入歸鳥”,是瞪大了眼睛望著一只只飛回山林中的小鳥,表現出了山腹之深。一個“入”字用得微妙傳神,好像一只只小鳥從遠處徐徐而來,又徐徐而去,足見山腹是何等深遠了。
最后兩句寫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產生了登臨的愿望?!皶斄杞^頂”中的“凌”字,表現了作者登臨的決心和豪邁的壯志。“一覽眾山小”,寫詩人想象登上絕頂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顯得低小,以此襯托出泰山的高大。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首詩的題目是“望岳”,全篇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著一個“高”字,從而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勢渲染得纖毫畢現,令人如親臨其境。
【考點預測】
1.試分析“割”字的表達作用。(“割”本是個普通字,但在這里,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句做賞析。(此句是本詩的主旨句。不僅表現了詩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寫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從這一哲理句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3.對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詩人由望泰山而產生登臨意愿,于是想象登臨泰山絕頂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詩的第二句,作者沒有用筆墨直接去勾畫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著力寫泰山占地廣大,以距離遠襯托山勢高峻,用筆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運氣、福氣的意思,這句是說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實為泰山的運氣。
D.全詩格調高亢,尤其是七、八兩句表現了詩人勇攀高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讀來催人奮進。
(答案:C)
【真題鏈接】
1. 全詩緊扣“望”字來寫,“望”的角度是( )
A. 由近望到遠望 B. 由遠望到近望
C. 由俯視到仰視 D. 由仰視到俯視
2. 對“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 這兩句詩對仗工整。
B. 表達了作者心情的激蕩和眼界的空闊。
C. 作者睜大眼睛望著歸巢的鳥兒隱入山中。
D. 層云圍繞在我的身旁,鳥兒從山中飛出。
3. 最能體現詩人希望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的詩句是( )
A.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B.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C.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D.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 在我國文學史上,歌詠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詩被譽為詠泰山的絕唱。下面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 詩歌有虛寫,有實寫,虛實結合,意境高遠,氣勢磅礴。
B. 寫出了泰山的渾厚與蒼涼,表達了詩人俯視萬物、桀驁不馴的性格特點。
C. 詩歌能讓人浮想聯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偉氣勢,同時又能讓人體會出詩人的情懷。可謂形神兼備。
D. 詩歌語言精煉傳神,如“鐘”“割”,充分體現出詩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追求。
(2012山東泰安卷)
5. 對下列詩歌寫作技巧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望岳》詩句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是自近而遠,時間是從暮至朝,由登岳想到望岳。
B.《渡荊門送別》中“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用流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
C.《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生”和“入”運用擬人修辭方法,賦予“日”與“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篇7
1、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王之煥《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6、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7、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8、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3、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14、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1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17、經典詩句: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8、王灣《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20、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21、王安石《等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2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篇8
桑梓造一園,名曰:“琴山園。”過園門氣勢磅礴,兩邊各一聯:“琴山山水水連天 ,湖瀲飛鷺飛沖天。”此聯不謬。
園內草、木、花皆是,更有一湖,名曰:“琴山湖”。其碧波蕩漾,水波粼粼,夕陽斜影,乃人世仙境也。余與友觀之,興正濃,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斜陽余暉,映之,碧瓦飛甍,直接宵漢,乃四層琴山樓也,登斯樓也,園內之景一覽無余,湖 , 波如星點;橋,連綿不斷;林,風吹沙沙。
過石拱橋,見一舍一亭,浮雕連綿花紋不斷,又見亭梁上,乃浮雕也,人面惟妙惟肖,仙鶴欲展翅,大鵬沖青天,獅虎仰天吼,孔雀開屏俏,無不活 靈活現,美妙至極。入舍內,見柱楠絲木,花紋大梁。推后門,本以為此終點,卻見土地平坦,有美池、桑木、五亭,可謂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一“桃花源”也。美池內,金魚戲水,卵石疊層,妙哉!忽大風起,只聞得沙沙如蠶吞桑葉,呼呼如狂風驟雨。旁有一樓,乃八層琴山樓也,壯哉!大理石雕刻龍鳳,碧瓦盡蓋樓頂,浮雕花紋,云云。
此樓建至山頭,如拱云天。登琴山樓,頗有一覽眾山小之勢。 君不見:范仲淹登岳陽樓之豪情,李白登黃鶴樓送友之情,王之煥登鸛雀樓感慨之情。今吾登琴山樓,感故園之壯觀也!
夕陽西下,月光悠悠,吾歸矣!
篇9
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坐一輛出租車,向著目標地——五龍口獼猴區發起進軍!
清爽的早晨,一步一步地向觀光電梯邁進。開始精力充沛,跑了一段樓梯,就欣賞周圍的風景,看猴子。精力越用越少,最后幾階時,完全靠棍子支撐。經過奮力拼搏,終于上到了頂。
站在電梯里,電梯在不斷地升高,眾山在不停地下降,一覽眾山小,綠色在眼前晃動著。
走出電梯,就要去體驗一下“太行第一滑”了。
走在山間小道上,聞著桃花香,覽著眾山小,觀著群猴戲。
經過長途跋涉,千轉萬轉找到了“太行第一滑”。自己的腿不知怎么地,不知不覺地顫抖著,怎樣也停不了,不過,最終還是邁出了第一步。滑梯把大家帶到了山底。
吃罷午飯,去后山看猴子表演。走走歇歇,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經過長時間地等待,表演在熱烈地鼓掌聲中開始了。
第一個節目:猴子升旗。小猴子動作很靈活,比人升旗都快,引得連連贊嘆。
還有一個節目是“猴子投籃”。聽到這,我就說:“它要比我玩的好,我就不練籃球了。”
沒想到,大家大家當真了,附和著說猴子投進了球,比我好,這是擺明了說我連猴子也不如,只好帶著怨氣,下山去。
篇10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