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風光范文

時間:2023-03-17 22:40: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風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村風光

篇1

農村風光真好:

聞著那新鮮的空氣,

讓你心曠神怡;

聽著樹上小鳥的歡唱,

會讓你覺得大自然是多么美妙;

草地上一片蔥綠,

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

不再膽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綻放出自己的美麗。

農村的風光真好:

有新鮮的空氣,

歡唱的小鳥,

蔥綠的小草,

篇2

邯鄲驛里逢冬至,報膝燈前影伴身。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兒童冬雪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

篇3

2100年我已經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了。突然,我突發奇想,想到宋朝逛一逛,于是我穿上隱身衣坐上時空飛機,來到了宋朝的一個夏天。

夏日里,到處生氣勃勃。一個偏僻的地方,有個又低由小的茅草屋,草屋一旁的小溪邊上有有許多青青的草,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忽然,我聽見草屋內有人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相互說話取笑。走近一看,是一對白發老夫妻呀!放眼一望,老夫妻的大兒子在溪東的豆田內鋤雜草;二兒子在樹陰下編制雞籠子;可愛調皮的小兒子十分討人喜歡,他在溪頭豹蓮蓬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想:這個農家多么美滿、幸福呀!

篇4

2、音樂包含才藝,唱歌,搞笑,顏值,舞蹈,團體,脫口秀,美食包含戶外美食,探店,試吃,廚藝,生活包含健康,寵物,情感,旅游,魔術,時尚,手作,親子,廣場舞,科教文包含體育動漫,科技,教育,藝術。

3、鄉村風俗可以直播婚禮、拜年、殺年豬,教育可以直播K12、奧數、高考、畢業論文或者職業教育內容,親子可以直播育兒知識、早教知識、婦幼保健、幼兒故事、繪畫、幼兒營養美食。

4、試吃可以直播美食試吃、小食試吃、美食吃播,健康可以直播健康養護、養生、減肥,情感可以直播生活話題、職場話題、戀愛技巧、婚姻困惑,音樂可以直播地方晚會、社區音樂會、室內唱歌、樂器表演、吉他教學。

篇5

1、《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p>

此詞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2、《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正剝蓮蓬?!?/p>

全詞純用白描手法,描繪農村人家的生活畫面,情態活靈活現,流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在藝術結構上,全詞圍繞小溪布置畫面,布局緊湊而構圖清新悅目,展現出農村充滿生機而又寧靜平和、樸素安適的景象。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過去5年,云和先后建成13個中心村、15個特色村、9個歷史文化村,10個精品村,初步打造了6條美麗鄉村風景線?!笆镌坪印憋L景線以全省總分第一的成績創成省級精品示范道路。云和還先后榮獲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

美麗鄉村一村一景

為了讓優越的生態資源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變為“真金白銀”,提升村民們的幸福指數,一場鄉村美麗變革在云和的一個個小山村里悄悄展開。

石塘鎮長汀村原是云和湖畔的一個荒蕪小村莊,早年進村要靠輪渡,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村集體幾乎沒有收入。今年年初,云和提出打造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區,村委主任帶著村干部緊緊抓住時機,在這一片廢棄的荒灘上投資200多萬元建起了山里的“大?!?。一時之間,長汀村聲名大噪,僅“五一”三天小長假便接待游客3萬余人。

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建設主題,2015年,云和對16個精品村進行提升和改造,依據每個村的主題,個性化打造出主題背景?!吧碁╅L汀”、“漁家龍門”、“花海石浦”、“水上小順”……一個個特色鮮明的村莊點綴著云和這座童話小城。今年11月21日晚,央視《走遍中國》欄目播放了在該縣攝制的《“美麗鄉村”火起來》專題片,更是把云和的這些特色小村莊介紹給了全國各地的觀眾。

精品村建設的春風吹開了,帶動了云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步伐。陳村村全面完成特色化立面改造,景觀綠化工程,青石闌干,拆除砼路面和破舊構筑,卵石游步道等項目建設,并通過了項目驗收;參照金華浦江羅源村的建設模式,完成了規溪、云壇2個村“七彩村莊”建設;西灘頭村、小順村、長汀村、金水坑村、梓坊村5個精品村創建工作順利完成,湖濱村、規溪村2個特色化項目也已順利竣工……

如今,走進云和的這些小村莊里,每一個都有自身特色,每一個都各有情懷,真正實現“一村有一品、一村有一景、一村有一業、一村有一韻”。

美麗鄉村連點成線

在美麗鄉村建設之風的吹拂下,云和的一個個小村落或返璞歸真,或粗獷豪放,或古樸野趣,依著自己的山水田園環境,釀出了別樣的鄉村風情。為了進一步提升云和對外的整體形象和發展環境,全面展示云和的特色品牌,2015年,云和組織發動了美麗鄉村風景線創建工作,并制定了《關于云和縣推進美麗鄉村風景線創建的實施意見》。一個個美麗鄉村從“單打獨斗”到“抱團出擊”,不僅提高了知名度,還彌補了單一景點體量小的不足。

“十里云河”風景線是云和重點打造的風景線之一,全長44千米,串起了沿線的小順村、長汀村、石浦村等18個特色村莊,乘水上觀光巴士一路往上,小順村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汀村的綿延沙灘、石浦村的爛漫花海、梓坊村的休閑垂釣……一條風景線上便可領略風格各異的魅力風光。在今年的浙江首批省級精品示范道路評選中,“十里云河”風景線還成功入選全省第一批省級精品示范道路。

除了“十里云河”風景線,按照“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體推進”的思路,云和還計劃運用2年時間打造“最美梯田”、“浪漫婚紗”、“畬鄉風情”、“梨花微雨”、“茶田古道”美麗鄉村風景線,真正實現“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

美麗鄉村美景生金

濃墨重彩繪新景,綠水青山帶笑顏。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但“看得山,望得見水”的農村將令城市更向往。云和的鄉村美麗升級,不僅僅美了環境,更是富了百姓。

緊水灘鎮石浦村原是一個以勞務輸出和香菇種植為主要產業的貧困小山村,近年來在美麗鄉村建設之風的吹拂下,村干部們帶著村民利用石浦村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生態,在村子里種起了百畝花海。去年“五一”期間石浦村一下子涌進來了20萬人次游客,僅國慶期間就實現旅游收入800余萬元。游客的到來也帶動了餐飲業的迅猛發展?!白唏R觀花”農家樂平均每天接待用餐20余桌,收益高達6000元?!扒帻執丁睗O家樂更加火爆,平均一天接待50桌400多位客人。

篇7

【關鍵詞】新農村;生態;景觀;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1 引言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平穩增強,以及近年來惠農政策的大力實施,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滿足。與此同時,農村居民的精神需求,也在逐漸增長。因此構建一個設施完備同時風景宜人、環境整潔、富含鄉土底蘊的農村生態景觀顯得尤其重要。

2 天湖村概況

本次規劃區天湖村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三市鎮中部。面積179.07公頃,距離三市鎮4.9km,,下轄12個居民小組。秀美的汨羅江從南面繞村而過,隔江就是與該村完全不相同的高山地貌,山水風光與村內的田園情趣相互映襯,別具一番風味。

根據天湖村的自然景觀、交通區位、農業資源等優勢,結合長株潭發展的契機,規劃將天湖村定位為集生態農業,生態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型新農村。

圖2,土地利用規劃圖

3天湖村生態景觀現狀

天湖村有大面積生態農田和生態茶園,這些構成了天湖村生態景觀格局之一,是村莊在發展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物質記錄。茶園中的步行土路,農田旁邊的休憩小屋等都包含了特殊的農村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而這些也是當地自然景觀的構成部分。因此天湖村的生態景觀是由農村聚落景觀、農業生產景觀、人文景觀河自然環境統統構成的景觀綜合體,具有很大的生態、娛樂、美學等價值。

4天湖村生態景觀構建策略

4.1 提取自然景觀要素,延續自然肌理和村莊生態風貌

(1)茶園形態與農田走勢

規劃中延續原有土地肌理,保持農田與茶園的方格走勢,形成方格狀的村莊道路系統。

(2)組團建設

村莊居住點以組團形式集中建設。以道路為廊道分割、生態農田和生態茶園為基地,形成由居住斑塊、生態廊道和大地景觀共同構成的綜合性農村風貌。

(3)邊界控制

為了更好的保護農村生態景觀,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而生態綠廊、農田、茶園等自然邊界則是最佳的控制因素。

4.2 完善景觀結構,有效發揮農村景觀功效

規劃的景觀結構為:“一心,一帶,三軸,三片區,多節點”的景觀格局,即一個綜合性景觀中心、一條濱江風光帶,兩條道路景觀主軸,以及生態農田風貌區、生態茶園風光區和農村居住風貌三大片區。

(1)“一心”

指天湖村綜合服務區的綜合性農村景觀。位于村落的中心區域,結合村莊內的過境干道建設布置商業街、文化體育活動場地、村莊服務中心、特色農莊旅社等,形成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的村莊綜合服務中心,塑造農村綜合性的中心景觀。

(2)“一帶”

即汨羅江風光帶。沿江種植觀賞性茶樹,結合茶園布置休閑散步道,小型廣場,體育活動設施等休閑活動場所。

(3)“三軸”

整合現有的綠地資源,沿主干道布置街頭廣場等活動場所,營造多元交通公共空間,同時也改變了單調的交通模式,增強村內道路的交流、交往職能。

(4)“三片區”

由農村居住區、生態農田區和生態茶園區這三大風貌片區共同構成了天湖村的主要景觀風貌區,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的復合型景觀風貌,使村莊內景觀豐富多樣,充分體現自然野趣的鄉土風。

4.3 生態廊道建設

4.3.1 道路廊道

道路景觀廊道的主要功能是組織交通和旅游線路,它不僅能隔絕污染、更好的塑造鄉村景觀,同時也是村內的生態通道。天湖村的道路廊道主要有三種:生態型,生產型,游憩型。各類廊道有相應的功能和特點,但都遵循一個原則,即與環境協調。因此在道路廊道中的植物配置選擇,以本地植物為主,使其更好的發揮優化本土風貌的作用。

4.3.2河流廊道

本次天湖村規劃中,保留村莊聚集點南面的水塘與部分水渠,同時將水渠部分改道引入村莊中心的大水塘,形成中心景觀。另一方面則讓水渠穿過民居,形成生活性水空間。

4.3.3 節點景觀

節點景觀是農村景觀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村民活動的主要場所。豐富的節點景觀不僅有利于村內居民的交流與戶外活動,也使村莊的景觀層次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完整。

5 結語

對于規劃設計者而言,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村莊物質空間層面上的整改與更新,更多考慮的應該從保護村莊原有生態系統并帶動村莊發展的角度,進行適度的開發建設。本次規劃將自然生態系統與村莊生活空間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天湖村資源優勢引導村莊規劃設計,形成了有利于天湖村鄉村旅游發展的物質形態。不僅有助于農村的土地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也建立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景觀格局和生態經濟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帆,石錦安;鄉村景觀與生態茶園構建模式探討――以雅安和龍茶園為例;安徽農業科學, JournalofAnhuiAgr.i Sc.i 2010,38(27):14873 -14875

(2)孫博,王寧,姚翔;新農村建設中生態景觀構建的對策;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

(3)朱宇恒,吳銳;和而不同:新農村風貌規劃建設的方針和原則――以長興縣五個鄉村更新實踐為例

(4)王峰;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面面觀及研究探析

篇8

本期我們為讀者奉上的是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第四屆會員優秀作品展中的風光類題材的作品及其特色簡析。

風光攝影是以大自然和人對自然的改造成果為題材的,包括自然風光,城市風光,農村風光等。一幅好的風光攝影作品,不但要表現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要表現出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表現作者強烈的感彩和審美情趣,藝術作品中的自然是人化了的自然,跳躍著人的生命和感情。以大自然的景物來抒發感情,表達內容,其中有著特殊性和復雜性。風光攝影是在特定的空間中來選擇。組織景物。安排畫面布局的,它不如靜物攝影有布局的自由。攝影者不但要在美的自然中表現美,還要在質樸平凡中創造美。

“風光攝影”一詞是從題材角度來命名的,究其體裁,既涉及藝術攝影的領域,也包含紀實攝影的范疇。兩者一個是走在社會生活前面,作為人類眼睛的延伸和發現工具的風景攝影;一個是在古典視覺藝術殿堂中尋求審美資質的畫意風景攝影。它們各自都有不同的舞臺和觀眾讀者。前者是客觀記錄式的,后者是主觀審美式的??傊?,在自然界面前,精心布控光線的技術攝影也好,融入自己心境的主題攝影也好,均是用鏡頭語言描繪對自己腳下土地和山河的熱愛。

從立意選材方面談起。在風光攝影中,無論是平淡無奇還是雄偉壯麗,它都包含著無限量的視覺美點。有時候它只存在片刻,稍縱即逝,有時候它藏在極普通的外表下,貌不驚人,難以辨認。很多女攝影家們善于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將生活中隱藏的視覺美點通過手中的相機表現出來,或充滿趣味,或引人遐想,或催人振奮。

例如女攝影家應華媚的作品《古老的歌謠》,拍攝主體選擇的竟然是微波蕩漾的河水。水的倒影因為漣漪而變形,在動與靜之間,隱約能夠看到,河岸邊的古鎮正在舉行某次節慶活動,人們張燈結彩、衣著鮮艷,似乎還舉著什么花環之類的慶祝用品……這種似是而非,留給人深刻的印象和無限的遐想。這就是拍攝者在立意選材上的精妙。又如在女攝影家陳建強作品《幼兒園的風景》中,沒有拍攝幼兒園中孩子們嬉鬧的場面,甚至畫面中沒有一個孩子的形象,只有一條長長的晾衣桿和一些紅綠藍白的褲子,但是我們卻能夠知道,在這個有著鮮明民族風格的小樓里,大概生活著哪個年齡段的小朋友:好像他們之中,女生占了多數,因為這些褲子是那么鮮艷搶眼;他們去做了什么,到泥地里玩了嗎,怎么集體洗褲子?以上這些都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視覺美點。女攝影家對日常生活的熱情,使她們的拍攝題材永遠無窮無盡,美麗的眼睛里到處是美麗的風景,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也一定給她們的生活帶去更多樂趣。

篇9

關鍵詞:審美價值;豆子;細節描寫;美學意味;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5-00-02

我們在教學魯迅的作品時,就應該適應當今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努力挖掘魯迅作品中美的一面,給學生以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的熏陶。魯迅的作品中也有很多的細節描寫,特別是他的許多散發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小說,選取了在農作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豆子”作為道具,蘊含了了極其豐富的思想感情。

一、“豆子”見證了“我”與閏土的交往,是我們純樸友誼的象征,也是農民樸實敦厚形象的寫照

《故鄉》是1921年發表在《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說,具有濃厚的鄉土深情。那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和月夜沙地中英俊的少年……是作者兒時故鄉的優美圖景和壯美場面的重現,閃爍著藝術美的光輝。作者的審美理想和情趣潛藏在回故鄉前后的敘述中,現實的無可奈何和不甘如此的矛盾構成了作品復雜的感情基調。但我認為其中對豆子的細節描寫也有著很大的作用,《故鄉》中寫“我”二十年后重回故鄉搬家,童年的好友閏土來訪,有這么一段描寫:

……他遲疑了一回,終于就了坐。將長煙管靠子桌旁,遞過紙包說:“冬天沒有什么東西了。這一點干青豆到是自家曬在那里的,請老爺……”文中閏土欲言又止,“一點干青豆”確乎“禮”太薄了些,可對于家境十分窘迫的閏土來說,這“一點干青豆”許是留了來年要做種的,不到過年、不待上親是絕不會拿出的,這“禮”委實又是“重”的,是閏土發自內心地對昔時好友的真誠,也是對作為“老爺”的我的尊敬。這“一點干青豆”是今天商品社會中的極品厚禮之類所無法比擬的,卻在小說中閃爍著閏土人性的“真誠”之光。

二、“豆子”抬高了孔乙己的身份,幫助他在短衣幫面前找回一點尊嚴;“豆子”彰顯了他在孩子面前的善良和迂腐的性格

選自《吶喊》的《孔乙己》,塑造了封建社會沒落知識分子孔乙已的典型形象。小說通過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孔乙己窮困、潦倒、迂腐而麻木,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最終成為可憐又可笑的滑稽形象。魯迅是要借人物的悲劇來展現其根源,而不是結果。并借人物悲劇來揭示種種社會現象。

同樣的豆子的細節在其中也有生動的描寫,小說《孔乙己》中,孔乙己一出場便引來眾人的取笑,如何應對?小說中有了如此生動的一筆:

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p>

看似閑閑的一筆,實是對短衣幫的有力回擊:我雖不能像長衫主顧“踱”到包間里要酒要菜,慢慢坐喝,但“一碟茴香豆”的下酒菜也是你們難以望其項背的,經濟、物質的支持似乎挺直了他的脊梁,贏回了一點自尊。這種心理大有“笑貧不笑”的意味,可見其迂腐、自欺欺人到何種地步!第二處情節便是笑聲引來了孩子,孔乙己給孩子們分食茴香豆,其善良的本性可見一斑。

借助“茴香豆”的道具將孔乙己的憨態渲染得淋漓盡致,其和孩子分享“茴香豆”的短暫快樂更突出他處境的凄涼。

三、“豆子”散發著清新的鄉野氣息,詮釋著平橋村淳樸好客的民風以及和諧親密的人際關系,象征著農村小朋友的淳樸、無私和憨厚

《社戲》主要通過“我”小時候在平橋村的一段生活的敘寫,重點寫了和一群農家小朋友去趙莊看社戲的過程,表現了那里民風的淳樸、平橋村人的熱情好客以及那一群農家少年的熱情無私,表現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小說除了一般的描寫之外,也有兩處寫到了“豆子”: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汽中撲面的吹來。

……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江南水鄉農村風光的清新便也在“豆子”的香氣中彌漫,字里行間莫不滲透著對農村風光的熱愛,而且“豆子”香氣的誘惑也為后文的情節埋下伏筆。

歸航途中重點寫“偷豆”。桂生說“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成”,偷豆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似乎不偷也不行。阿發一句“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來回摸了一遍才作出判斷:“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倍嗝吹毓o私,其憨厚淳樸之態躍然紙上。摘豆、剝豆、煮豆、吃豆,商討對策,以及后面“六一公公”送豆,所有這一切都流淌著樸素的感情,以至“我”至今還在懷念“我實在再也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其實“我”所掛念的“羅漢豆”,寄托的是“我”對平橋村的孩子、老人那種樸實真摯的感情,他們勞動的本領、辦事的能力,農村特有的風光、自由的空氣、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和諧關系便成為我永遠的向往。

四、“豆子”成了阿毛慘劇發生時的物證,成了祥林嫂悲劇命運的象征

小說《祝?!分幸灿信c“豆”有關的情節。祥林嫂逢人便講她日夜不忘的故事,“阿毛剝毛豆被狼吃了”成了她一生的重大轉折,成了她揮之不去的一生的最大傷痛。重嫁賀老六本不情愿,而且賀老大年紀輕輕死在傷寒上,但這一切并沒有斷了她的希望。兒子阿毛成了祥林嫂生活的全部意義,聽話的阿毛已能幫媽媽剝毛豆,這給祥林嫂的心理帶來了莫大的慰藉,可就在這時,阿毛被狼叼走了,“只見豆撒了一地”,慘劇發生時只有“豆子”與他為伴,本來表現阿毛懂事能干的豆子,卻成了恐怖一幕的唯一“物證”。從此祥林嫂的命運便如這撒得一地的豆子一樣無從拾掇,其走向死亡成了必然,這“撒得一地的豆子”便也成了她悲慘命運的象征。

綜上所述,魯迅先生在小說中對“豆子”情有獨鐘,除了寄寓了他對農村、農民命運的思考關注之外,“豆子”也成了他演繹小說、推動情節發展的巧妙道具,“豆子”使他的作品充滿了鄉土氣息?!靶〉谰摺碧N含大情感,文學作品中的細節描寫往往更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從而達到宏觀描述所沒有的獨特的美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辛棄疾;蘇軾;農村詞;繼承;發展

[作者簡介]康麗云(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宜春學院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江西宜春336000)

在中國文學史上,由于文人自身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階級局限性等諸多因素,描寫農村風光,反映農民生活的詞作并不多。從詞的發展史來看,最早寫農村詞的是蘇軾。蘇軾打破了“詩莊詞媚”的界線,開拓了詞的表現領域,創作了清新明朗、樸素無華的農村詞。繼蘇軾之后的辛棄疾,以一種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關注農村題材,他常常用通俗淺近、樸素清新的語言創作農村詞。辛棄疾的農村詞無論是在題材的選擇上,還是表現手法的運用上都直接承繼了蘇軾的農村詞,并且有所發展。本文僅從農村場景的描繪上,農民形象的塑造上,表現手法的運用上三方面探討辛棄疾農村詞與蘇軾農村詞的繼承與發展關系。

一、農村場景的描繪上

農村場景的描繪包括描寫農村的自然風光以及農民的生活圖畫兩方面。

蘇軾不僅是一位具備多種藝術才能和有過杰出革新創造的優秀作家,而且是一位廉正賢明的地方長官。他在任密州、徐州和杭州知府時,曾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如筑堤壩,修水利,灌溉農田,親自組織領導農民抗水災,抗旱災等等,并多次請奏朝庭減免農民的賦稅。他還以“世農”自居,表示愿意世代務農。由于蘇軾關注、熱愛農民及農耕生活,因此他創作了一些反映農村生活的農村詞。其農村詞雖然數量不多,大約只占其全部詞作的十分之一,卻描繪了農村的自然風光和農民的生活圖畫。如著名的《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五首: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采桑姑。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排踏破羅裙。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軟肌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這組詞創作于1078年,蘇軾時任徐州知府。這一年竟然一春無雨,旱情嚴重。徐州城東20里有一石潭,與泗水相通。作為一州長官蘇軾和老百姓一起來這里求雨,捉魚放生于石潭。得雨后,蘇軾又趕去參加石潭祭神“謝雨”的儀式,與民同慶,沿途所見所聞,寫下了這組組詞。詞既描寫了農村寧靜質樸的自然風光,如“日照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麻葉層層苘葉光”;“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等詞句。也描寫了農民的生活圖畫,如“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等詞句。表現了蘇軾熱愛農村,關愛農民的情懷。

繼蘇軾之后的辛棄疾,進一步把農村題材寫入詞中,其詞也描繪了農村的自然風光及農民的生活場景,但題材更廣泛,反映更全面。

辛棄疾把農村的一蟲一鳥、一魚一雁、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等自然景物都攝入了筆端。如“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看云連麥隴,雪堆蠶簇”(《滿江紅?山中即事》);“朱朱粉粉野蒿開”(《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春入平原薺菜花”(《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新柳樹,舊沙洲,去年溪打那邊流”(《鷓鴣天?戲題村舍》);“宿路窺沙孤影動,應有魚蝦入夢”(《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陌上柔桑初破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村點暮鴉”(《鷓鴣天?代人賦》)等詞句,都繪聲繪色地描繪了農村樸素清新的自然風光。

辛棄疾還善于選擇農村典型的生活場景,反映農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雞鴨成群晚未收,桑麻長過屋山頭”(《鷓鴣天?戲題村舍》);“青裙縞J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旱已嘗新,隔墻沽酒煮纖鱗”(《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詞句,描寫了農民的勞動生活。

又如“竹樹前溪風月,雞酒東家父老,一笑偶相逢。此樂竟誰覺,天外有冥鴻”(《水調歌頭》);“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滿江紅?山居即事》);“夜來歸夢江上,父老歡余。荻花深處,喚兒童、吹火烹鱸”(《漢宮春?答李兼善提舉和章》)等詞句,描寫了農民的熱情好客。

再如:“自言此地生兒女,不嫁余家即聘周”(《鷓鴣天?戲題村舍》);“壽酒同斟喜有馀,朱顏卻對白髭R。兩人百歲恰乘除。婚嫁剩添兒女拜,平安頻拆外家書。年年堂上壽星圖”(《浣溪沙?壽酒同斟喜有馀》);“東家娶婦,西家嫁女,燈火門前笑語”(《鵲橋仙?松岡避暑》)等詞句,反映了農民的風俗習慣。

辛棄疾在繼承蘇軾描寫農村自然風光,反映農民生活場景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農村的各種自然風光,把農民的勞動、人情、風俗等生活場景寫入詞中,擴大了農村詞的表現范圍。

二、農民形象的塑造上

由于蘇軾能夠深入到農村中去,對農民的勞動生活情況有著直接的了解和認識,并且與農民的關系友好親密,因此,他在詞中塑造了一些農民形象。如《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之一下片:“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采桑姑”。描寫一群在戶外勞作的農民乍見官家求神隊伍的心理動作的反映。農民們平時怕見官家,猛地見到官家隊伍來了,個個嚇得象膽小的麋鹿那樣,紛紛跑開。但是他們內心充滿了好奇,所以并未跑得太遠。當他們看清這是一支為百姓謝神而來的隊伍,并不會傷害他們時,他們又順著謝神的鼓聲自動跑回來圍觀。有些小伙子還趕緊跑回村里,把消息告訴那些年輕的村姑們。詞人用了兩個生動的比喻,出神入化地勾勒出了農民的心理神態。

又如:“黃童白叟聚睢盱”;“道逢醉叟臥黃昏”;“隔籬嬌語絡絲娘”;“牛衣古柳賣黃瓜”(《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等詞句,描繪的是勤勞、質樸的黃童、白叟、醉叟、繅絲姑、賣瓜者的農民形象。

辛棄疾曾在江西農村閑居近二十年,與農民有著長期的親密無間的交往,并且和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會因農民的痛苦而痛苦,因農民的歡樂而歡樂,因此,他在詞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農民形象。象白發的老農老婦,年輕的浣紗女子、采桑姑娘,活潑可愛的村野山童,還有漁夫、蠶婦、山民、瓜農等都被辛棄疾栩栩如生地描繪在詞中。如《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描寫了一老一少兩個人物形象。秋風吹起,一位淘氣頑皮的孩童在梨棗園中,手把長竿,偷打梨棗。這幅情景被一位老人看見,這位老人童心未泯,充滿了好奇之心,因此他悄悄隱身一邊,靜靜地閑看孩童偷打梨棗。孩童的專注神情,老人的閑適神態被活脫脫地描繪出來了。

又如:“一川明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描寫的是一位身段窈窕、體態輕盈、神情羞怯、勤勞質樸的浣沙女子形象;“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云,賣瓜人過竹邊村”(《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描寫的是冒雨回家的賣瓜農形象;“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浣溪沙》),描寫的是面對豐收在望,眉頭舒展的老農形象?!白砝飬且粝嗝暮茫装l誰家翁媼?大兒鋤頭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舍》),描寫的是一位農家五口人的生動形象。老人恬淡閑適,大兒、中兒質樸勤勞,小兒淘氣頑皮的形象,被辛棄疾描繪的有聲有色。

蘇軾在農村詞中,更多的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塑造農民形象,所描寫的農民形象數量也有限。辛棄疾在繼承蘇軾描寫農民形象的基礎上,極富感彩地描繪了各式各樣的充滿泥土氣味、純真樸實的農民形象,讓農民在農村詞中獲得了主人公的地位,使得農民形象成為詞壇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鮮活形象。

三、表現手法的運用上

蘇軾在具體創作農村詞時,主要運用的是白描手法。如《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之二上片:“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排踏破羅裙”,描寫一群村姑出門觀看官家謝神隊伍的心理神態。她們出門看熱鬧,總是要先打扮一下,但又害怕誤了時間,詞人用“旋抹紅妝”的運作描繪了她們此時的心理狀態。村姑們還不好意思一個人擠在人群中看熱鬧,只能“三三五五”地遠遠地站在家中的“棘籬門”前觀看,即使如此,她們仍是感到很害羞,總是把同伴推到前面,自己站在后面,在相互推讓之間,以至于“踏破倩羅裙”了。簡潔的三句把村姑們的心理與神態勾畫的淋漓盡致。

又如《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之四上片:“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痹~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寫農村質樸的風光,通過“落棗花”、“響繅車”、“賣黃瓜”的特定景象,逼真地勾畫出了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真實地傳達出了久旱逢甘雨之后農村出現的歡快情景。

辛棄疾在農村詞中繼承了蘇軾的白描手法。如《鷓鴣天?戲題村舍》:“雞鴨成群晚未收,桑麻長過屋山頭。有何不可吾方羨,要底都無飽便休。新柳樹,舊沙洲,去年溪打那邊流。自言此地生兒女,不嫁余家即聘周?!鄙掀串嬕慌赊r家樂的景象。農民們滿足于有成群的雞鴨,有比房子還高的茂盛的桑麻的閑適生活。下片用柳樹、沙州、溪水的自然景象,來表現農民生活的安穩、悠閑。詞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一幅農村生活圖象。

又如《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閑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痹~人用白描手法描寫一位回娘家探親的村婦形象。由于長年忙碌,村婦只有趕在寒食時節,趁著蠶生農閑之際回娘家。她著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了“青裙縞袂”,體態輕盈地走上了回娘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