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原范文
時間:2023-03-26 18:43: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草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挽一縷清香,在原野里爛漫。
攜一代風流,抒寫錦繡詩篇,
群群高樓,風雅漫步云端。
夢回大草原,情系敕勒川,
牧一群牛羊,在碧野中游玩。
摹一幅長卷,盡顯大好河山,
座座城市,壯志胸懷無限。
夢回大草原,隨風去瀏覽,
白云悠悠遠,醉了時光的臉。
夢回大草原,隨香去飄散,
篇2
大草原,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
40多年前,我就曾在蒙族作家烏蘭巴干、敖德斯爾、瑪拉沁夫的小說里領略過大草原的奇麗景色:那飄逸著奶香的蒙古包:那搖曳著鈴鐺的勒勒車:那充滿著歡樂的那達慕以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情畫意不知多少次縈回在我的夢里。想不到今天,我竟有機會真正的走進大草原,親身感受了大草原的濃郁氣息和更深層次地了解了它的豐厚、博達、充滿傳奇色彩的人文景觀。
時序剛進入8月中旬,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地區)正蘭旗(縣)的草原上已是秋意襲人。一早起來,我和20多位來自全國6個民族省(區)參加全國文聯工作座談會的朋友都穿上了夾克或西裝。今天,我們要到草原深處的內蒙古現代文學創始人之一、著名詩人納賽音朝克圖的家鄉扎格斯臺蘇木(鄉)去參觀考察。6點多鐘,太陽已升起來了,寬廣的天穹上布滿了斑斕的云霞,有的似游戈的巨鯨、有的如奔馳的駿馬、更多的像那如雪似浪的羊群。絢麗的陽光抹在漫無邊際的草原上一片金色,晨風吹過,離離的牧草猶如一匹巨幅的軟綢柔和地騰躍著綠浪。我們的汽車在平展展的草原上飛跑,一群群剛出牧的牛羊驚愕地跑動著擠在一起,伸長脖子豎起耳朵瞪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多么綺麗的草原之晨啊!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哎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哎耶/還有你姑娘/這是我的家哎耶……望著車外的美景,聽著車里流淌的蒙族歌手藤格爾天籟般的歌聲,我的整個身心仿佛完全融入了茫茫草原里。突然,汽車轟地一聲停了下來,原來是車輪陷進沙窩里,跑不動了。我們只好下車,把事先擱在車上的木頭搬下來墊在車輪下讓車爬出沙窩。內蒙古文聯副主席哈斯烏拉告訴我們,這地方原來是一片沙漠,現在雖然長滿了牧草,但下面的沙層很軟很深,因此在這沒有公路的草原上行車,就要作好走路的準備。我們放眼四望,果然附近有許多沙丘,金黃金黃的。在沙丘旁邊,都長著一從叢一簇簇的紅柳,高約2米。這是一些非常耐旱和耐寒的灌木,是當地牧民唯一扎圍牛欄羊圈的好原料。
汽車爬出沙窩后又繼續前行,跑了幾十公里才見到一、兩間平頂小磚房,這就是牧民的家。內蒙的同志說,如今內蒙的牧民基本結束了游牧生活,都建了安居點。由于地廣人稀,居住分散,多是單家獨戶的牧民每年放牧著五、六十頭牛、一、二百只羊日復一日地在孤獨的大草原上生活,酷夏要與干旱抗爭,嚴冬要與暴風雪拼搏,他們就像沙漠上的紅柳一樣以頑強不屈的旺盛生命力深深地扎根在草原上。這就是內蒙古民族形成頑強、勇敢、傲岸性格的淵源。
上午11時,我們終于來到了扎格斯臺蘇木。蘇木(鄉)的領導和幾十個牧民遠遠地前來迎接。我們剛下車,他們就雙手捧著哈達,右手心上還托著一只只盛滿酒的銀碗,唱著酒歌,非常熱情地敬給每位客人,當我虔誠地接過酒碗時,也用剛剛學會的蒙古族禮節回敬主人。
迎賓儀式結束后,我們跟隨蘇木的領導和牧民一道翻過兩道沙丘來到內蒙古著名詩人納賽音朝克圖的紀念處。這是一個小小的沙包,上面建有一座2米多高刻有納賽音朝克圖名字的石碑,四周景色很美,有山丘、草場,還有一個大水泡子(水塘),依山傍水,是塊風水寶地。觸景生情,我腦中立刻浮現出詩人早期寫作的一首詩:春天,溫暖的陽光下/原野上漫步著拾糞的姑娘/秋夜,皎潔的銀月下/大路上蠕動著運草的車輛/嚴冬,暴風雪猖獗的時候/大戈壁便成為遮寒的屏障/酷夏,烈日燃燒大地的時候/人們在濃密的樹陰下乘涼/歌唱……樸實的語言,四季的風光,恬靜的生活,深遠的退想,組成一幅幅精致的圖畫,生動的表現出詩人對家鄉大草原的由衷贊美和無比熱愛。我們懷著無比敬仰的深情把幾束從草原上采來的鮮花敬獻上墓臺后,莊重的祭奠儀式便開始了。首先由蘇木領導致祭詞,然后由正藍旗委宣傳部長特斯古介紹詩人生平。特斯古說,納賽音朝克圖在內蒙古文壇的地位等于漢族著名作家巴金。他二十世紀30年代到日本東京大學留學,1944年回國。從1936年起他就開始用蒙文創作詩歌,著作很多。代表作有《沙漠?我的母親》、《金橋》、《心旅集》、《狂歡之夜》等。他的詩在內蒙古幾乎家喻戶曉。特別是在他的家鄉,牧民們把他視為民族精神的驕傲和象征?,F在,這里的很多牧民都會寫歌作詩。納賽音朝克圖就像一顆金色的文化種子播撒在廣闊的草原上,遍地開花,碩果累累。他永遠生活在內蒙人民的心中。
離開納賽音朝克圖紀念碑,我們又上車跑了10多公里來到扎格斯臺蘇木所在地阿拉騰斯熱圖嘎查(村),這是納賽音朝克圖的出生地。主人把我們迎進詩人的故居、一座蒙古包里。蒙古包比較寬敞,鋪著地毯,地毯上擺著一排小方桌,高尺余,上面擺滿了奶茶,奶酪。我們席地而坐。兩個身穿鮮艷民族服裝的姑娘給我們敬茶。大家隨便吃了點東西,便出去參觀蘇木(鄉)專門為我們舉行的那達慕(娛樂活動)。
附近的草場上已經來了許多牧民。大多數是騎著馬來的,也有不少騎摩托車來。人歡馬叫,一片節日喜慶景象。那達慕未正式開始,我卻結識了一位牧民朋友,他叫格日圖樂。他告訴我,他一家4口,養牛50頭,羊200多只,年收入20000多元。現在家有小型風力發電機、電視機、摩托車,日子過得很富裕。他說,像他這樣的人家在蘇木里是很普遍的。難怪今天趕那達慕的牧民個個都是心歡體胖,神采飛揚。
這時候,會場上的擴音器唱起了草原《贊歌》。蘇木領導宣布那達慕正式開始,熱情洋溢的歡迎詞之后,十幾位身材剽悍的牧民身穿召德格(摔交服)跳躍著雄健的鷹步走進了會場中間,然后他們便兩個一組分開、捉對摔起交來。摔交比賽程序和乒乓球比賽一樣按單淘汰進行,勝者進入復賽,最后決出冠軍。在眾多摔交手中,最令人注目的是一位腰圓體胖的小伙子,名叫朝克巴圖。他臉色堂亮,肚皮隆起,手腳粗壯,體重126公斤,活像一名日本相撲。他那鐵塔般的身胚誰也撼不動他。最后,他輕松地連續戰勝5名對手,取得了冠軍。相反,在另一項賽馬比賽中,卻是一位年僅13歲的少年摘取桂冠。
那達慕直到下午5點鐘才結束,我們又回到蒙古包里,這時,蘇木和嘎查的領導用蒙族最隆重的全羊宴來款待我們。煮熟的全羊被砍成幾塊用托盤裝上擺在桌子上。整個蒙古包彌漫著誘人的肉香。主人又一個一個地給我們敬酒,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忘情地抓起了肉塊,揮動著蒙古刀一塊又一塊地割下又香又嫩一點腥味都沒有的羊肉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直到太陽西沉的時候,我們才踏上歸途。一路上,大家都很高興,歌聲不斷。誰料,半路上汽車炸了兩個輪胎。四周草原一片,無人救助。黑夜中,我們困守在車上,聽著草原上呼號嘯叫的夜風的吼聲,真是不寒而栗。直到凌晨兩點多鐘,旗里才來了車接我們回去。這是一個終生難忘的草原之夜。
次日,會議安排我們到風景如畫的金蓮川去考察元朝皇帝忽必烈創建的元上都遺址。汽車離開正蘭旗縣城東行20公里就到了金蓮川。這是一片更加廣闊更加美麗的大草原。牧草非常豐盛,有的長得比人高。紅的、黃的、紫的各種各樣的野花在牧草間競相開放。這是一片開滿鮮花的草原,無邊無際,遠接天邊。這里的羊群更多、更大。有上千只羊一群的,遠遠望去就像彩云飄動。牧羊人卻活蹦亂跳,時而追逐著離群的羊兒,好一幅塞上牧羊圖。
元上都遺址就在這金蓮川里。據歷史記載,元憲宗六年(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桓州東、灤河北岸(即金蓮川)興建新城,3年基本建成,命名為開平。中統元年(1260年)3月,元世主忽必烈在開平即位,正式設立開平府。忽必烈為奪取天下,在這里博攬人才,廣招天下名士,設立金蓮川幕府。于是,有元霸業,世祖肇基,在上都稱汗。蒼蒼金蓮川,容不下忽必烈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他乘威盛之勢,由漠南揮鞭直驅,翻越長城,喝令中原,滅了宋朝、遼國,在北京建立了大都,就把開平“陪都”稱為上都。
我們來到元上都遺址時,還清晰地看見組成上都的宮城、皇城、外城的輪廓,非常雄偉壯觀。3層城郭都是用泥墻壘成的,高約5、6米。外城城墻每邊長2200米,里面都按皇宮的布局建構??梢韵胂螅@座元初的皇都是何等壯麗輝煌。可惜,明朝滅掉元朝后,卻一炬把元上都化為灰燼,只留下一片歷史的滄桑。
在考察中,我們知道元上都在元王朝的政治、軍事上具有極重要的地位。曾有六代元朝皇帝在這里即位登基。當時,元朝實行兩部巡幸制度,每年春季皇帝帶領大批僚屬從大都(今北京市)赴上都,舉行祭祀、佛事、狩獵和其他娛樂活動,秋季返回大都。皇帝每年在上都理政時,許多蒙古宗王貴族都要前來朝覲。有的外國使者也到這里游歷。忽必烈就曾在這里接見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因此,元上都作為我國歷代王朝中版圖最大的元朝的“陪都”,在歐洲與“絲綢之路”,“馬可?波羅橋”共享盛名,成為歐洲人心目中美麗的東方神話。
在元上都文物陳列館里,我們看到許多珍貴文物。這些文物都顯示著蒙漢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記得前幾天在途經呼和浩特時,我們曾經謁拜過歷史名勝昭君墓。漢代時,昭君出塞、蒙漢和親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兩千多年來,蒙漢人民世世代代友好往來,和平相處,共同創造了祖國北疆的燦爛文化,把內蒙古建成了一個美麗富強的地方。
篇3
吱、吱、吱、吱······,我們隨著知了的叫聲,坐上了開往內蒙古大草原的火車······
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還有藍藍的天。那里的藍天比別處的更加可愛,空氣也十分清鮮,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低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我們訪問的是猛哥爾豹旗。汽車走了許久,遠遠地望去,我們看到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也漸漸的多了,最后我們還看到了馬群。到了猛哥爾豹旗,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幾座蒙古包,和許多匹馬。走進蒙古包我們還看見了一個英雄的畫像——成吉思汗。吃過了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喝過了奶茶,我們換上了蒙古人的衣服,騎上了馬,玩耍起來,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我高興極了。時間過得很快,太陽這時已經偏西了,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汗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篇4
1968年,我在哈達吐大隊插隊,附近有個黃花谷。誰到了那里,都會被那一眼望不到邊的萱草花給“震”?。耗菚r大片大片的被俗稱黃花菜的萱草鵝黃滾滾,一直鋪滿了整個山谷。黃花的碧綠葉片又寬又厚,盛開的黃花和我的手掌心差不多大。最神奇的是所有的黃花的高度完全一樣,遠遠望去,下邊是碧綠的葉,中間是蔥綠的莖,上邊一截則是金燦燦的黃花,三層界限分明,宛如世界上最大最好吃的三色蛋糕。這么大面積的黃花,竟然沒有任何雜草。讓一心想要“戰天斗地”的我們在大自然的神奇面前驚嘆和臣服。
每當放牧到黃花谷,我們知青就會利用這個時間去采集黃花。草原吃蔬菜很困難,我們隊只有一戶人家種菜,而且只種一些白菜和蘿卜,因為無霜期短,天氣冷,白菜蘿卜都長不大,更難保存,只能做成酸菜,偶爾請知青品嘗。所以我們全靠采集一些野生“蔬菜”來調劑。野韭菜、地耳、白蘑菇就是我們夏天經常吃的“菜”,黃花也非常好吃,比我們打鹵面里的“黃花菜”(即花骨朵)香味要濃烈得多。每次去黃花谷,我們也想采一些花骨朵留起來慢慢吃。可是由于黃花谷的黃花開花的時間太一致了,這個想法從來沒能實現過。
知青一到草原,就穿上了牧民做的蒙古袍,女知青因為要從事男牧民所做的一些工作,都穿男式袍子,胸前和后背也有個大口袋。草原早晚溫差大,夏天放羊也仍然要穿棉袍子,“口袋”里就可以經常裝些野味帶回家了。
我的好朋友關靜在北京從來不吃羊肉,從北京出發,直到太仆寺旗的時候,她還未適應羊肉的氣味。我們在餐館吃飯,她卻一直蹲在餐館外面。說也奇怪,她一到大草原,聞不到羊肉的膻味了,沒費勁就可以吃羊肉了。可是她始終還是更喜歡吃“菜”,所以她很快就成為采集野味的能手,只要她出去放羊回來,總能從她的“口袋”里掏出許多美味來。例如散在草叢中的各種鳥蛋,但是鳥蛋只能趁熱吃,一旦冷了,就變得非常腥。雖然如此,“黃花炒鳥蛋”仍是大家認為最美味的菜肴。
有一天,關靜一進蒙古包,就把手伸進她的大口袋,小心翼翼地掏了半天,終于掏出來兩只長著白色絨毛東倒西歪的小鳥。我們還從來沒有這么近距離地看剛孵化不久的小鳥,大家都驚喜地叫著,歡呼著,并急切地問關靜:“這是什么鳥?是什么鳥?”關靜看大家這么著急,更加放慢講話的速度,先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鏡,咽幾口唾液,然后慢條斯理地說:“是老鷹!”話音剛落,蒙古包里一片尖叫聲。等大家平靜下來以后,關靜才頗為得意地講她的“掏鳥經歷”。
原來她在放羊的時候,看見對面山上有一個鳥窩,于是她就攀巖去掏鳥窩,想到那里“拿”幾只蛋回來,可是沒有想到那竟是一個老鷹的窩,而且里邊的蛋早已經孵化成小老鷹了。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因為老鷹隨時都有可能回來,如果用那尖尖的嘴巴啄你幾下,不說啄瞎你的眼睛,也得讓你流點血……關靜這位戴著眼鏡的“大家閨秀”竟然毫不猶豫地拿了兩只放在自己袍子的“口袋”里,等她剛從巖上下來,那老鷹就回來了,好險啊!
平時關靜是最講衛生的,可是這次小鷹在她的袍子里拉了兩泡屎,還撒了點黃黃的尿,她絲毫也沒嫌棄,沒抱怨,只是邊清理尿液糞便邊嘿嘿地笑著。小鷹毛茸茸十分可愛,我們喂它們東西,它們也吃得很歡,可大家都去喂它,每天喂很多次,最后小鷹被我們給撐死了。
知青們還養過一只小梅花鹿,小鹿是因為腿受傷后被我們抓到的,我們醫好了它的傷,所以它很親近我們,而大家也給它充分的自由。我們給它脖子拴上繩子,繩子的另一頭綁一個小木樁,它就拖著這小塊木樁在我們包附近自由奔跑,尤其是它的跳躍動作,那叫一個“優美典雅”,就像一名超級芭蕾舞演員。后來小鹿終于掙脫那個小木樁,逃走了。
命運最悲慘的就是那只小狼,是我們和牧民一起掏狼窩抓到的,一窩共有6只小狼,牧民當場就殺死5只,只將狼皮帶回來。在我們的要求下,這只小狼被活著帶回我們蒙古包??墒撬詮倪M了我們包以后,就用圓滾滾的小亮眼睛瞪著我們,對于我們任何的友好舉動都警惕性極高地加以拒絕,身體向后縮,使拴它脖子的繩子勒得很緊很緊,連續幾天不吃不喝,終于有一天,它掙脫了繩子跑出蒙古包,但是一出包,慘劇就發生了,附近幾家的牧羊狗圍上去,一下子就把它咬死了。這讓大家覺得很遺憾,我們本來還想好好養它,并且想訓練它成為最棒的牧羊“犬”。
多年后我成為一名大學教師,在課堂上經常忍不住就會講到草原的美麗,講到黃花谷……一位家住內蒙古草原的學生在課后給我發來電子郵件,除了說了許多她多么喜歡我的課,說能在南方遇到一位曾在草原生活過的老師有多么的出乎意料以外,最后用了相當的篇幅鄭重其事地告訴我:“老師,您說的那美麗的草原現在根本見不到了,由于過度放牧,草原植被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牧草稀疏而矮小……”
篇5
天蒼蒼,我的愛是何等壯麗。野茫茫,我的愛是何等遼闊。風吹草低,我的愛是何等熱烈。牛走羊奔,我的愛是何等鮮活而生動啊。
我愛那達慕大會上那些野性的漢子們,他們讓我知道了什么是豪邁。我愛敖包邊唱歌的那些含羞的姑娘們,她們讓我知道了什么是柔情。我愛那飄香的奶茶,還有奶茶里那些溫暖的微笑。我愛那奔馳的駿馬,還有馬背上那些蒼涼的歌謠。我愛馬頭琴激動人心的沉吟,我愛蒙古長調悠揚婉轉的傾訴。我愛那潔白的哈達,愛那熱氣騰騰的烤全羊,愛那豪爽溫馨的勒勒車,甚至還愛那讓我望而生畏的迎客的馬奶酒,只有在大草原上,才有這貼心貼肺的玉液瓊漿啊。那芳醇和甘洌,伴著熱烈的酒歌和滾燙的豪情,醉紅了我的臉,醉熱了我的心,醉得我真想變成一團大草原上的泥土,永遠地睡在這里,再也不離開這芳草碧連天的溫暖和浪漫……
有時候,真想把心種在草原上,隨便長成一棵草,或者任意開出一朵小花。愿意是什么顏色的就是什么顏色的,愿意是什么形狀就是什么形狀……頭頂是藍藍的廣闊的天空,腳下是金色的遼闊的大地,身邊是奔放的自由的風和豪邁的純潔的歌聲,多么美麗又浪漫的一個好地方啊。這里沒有煙塵滾滾的喧囂,沒有鋼筋水泥的森林,沒有厚厚的圍墻和精巧的藩籬,沒有各種各樣的蝸角功名和蠅頭利祿。踏上這片熱土就會有一種奔騰的沖動,有一種馳騁的欲望,仿佛揚鞭一嘯,就可以雄姿英發地千里奔馳,遠遠甩開身后萬丈紅塵的所有束縛與名韁利鎖的所有羈絆……
寬肩膀的大草原,高嗓門的大草原,粗線條的大草原,意識流的大草原……這里能夠解放我們的靈魂,放松我們的心情,凈化我們的血脈。這里有著別樣的魅力,別樣的風姿,別樣的感悟……如果你不相信,那么就請你親自到大草原上來看一看吧。觸摸那久遠雄渾的滄桑歲月,感受那原始本真的自然風光,傾聽那桀驁不馴的動人天籟,貼近那博大寬廣的蓬勃生機……相信好客的大草原早就張開了熱情的臂膀,等待著擁抱你呢。
篇6
來到大草原,我興奮不已。放眼望去,一碧千里,到處都長滿了青青的小草。陣陣微風掠過,草兒輕輕地搖動,好像在歡迎游客們的到來。
藍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云兒的姿態萬千:有的像和尚念經,一手拿著一串佛珠,一手拿小木錘敲著木魚;有的宛如仙女身披綢緞,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像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手里拄著拐杖,慢慢地向前挪動;有的像一只巨大的鯨魚,張開血盆大口吞食著小蝦、小魚……向遠處望去,草原好像和天連在了一起,白云隨風飄動,從草原上輕輕掠過。
草原上有許許多多的駿馬,它們被自己的主人打扮得花枝招展,看上去十分漂亮,像一個個美麗的小女孩。
草原上的馬多,騎馬的人也很多。有的是初學騎馬,他們讓牧馬者帶著,慢慢地,一搖一擺地向前,直害怕掉下來似的。有的則是騎馬老手,他們騎在馬上,躍馬揚鞭,像一個個賽馬高手,動作及其瀟灑。
膽小的不敢騎馬的人,三五成群地爬上草坡,在草坡上盡情嬉戲、玩耍。有的甚至還來了個“驢打滾”,從草坡上一直滾到草坡下。
篇7
輝騰錫勒草原上到處是雄壯的牛,矯健的馬,乖順的羊,草原并不像我夢中那樣,是一望無際的草灘,而是有許許多多的美麗的小丘,這是我發現北邊有一片大風車,風車非常大且非常高,足有幾十米高,這些風車是風力發電的風車,白色的風車和綠色的草原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里的天空比別處的更可愛,藍藍的天襯托出朵朵美麗的云彩,這些云彩形態各異,有的云像大馬,有的云像雄鷹……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輝騰錫勒的最美麗的地方——黃花溝,黃花溝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不和草原一樣到處是綠色的草,而是遍地黃花,所以名叫黃花溝,走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到了黃花溝的盡頭,我們發現在這里可以騎駱駝,爸爸說你去騎騎駱駝吧,我非常激動,但是我的心也充滿了害怕,因為,眼前這個兩米多的龐然大物,我將要騎上去,我小心翼翼的騎上了駱駝,騎在駝峰上,我感覺非常的舒服,因為駱駝走得很穩當,坐在上面一點也不顛簸,而且后駝峰像個靠墊一樣,舒服得很,心里害怕的心情全部消失了,騎完了駱駝,我們順著一條小道,爬上了停車場,爸爸開車又帶我去了馬場騎馬,我本想馬肯定也跟駱駝一樣騎上去非常舒服,于是我馬上騎上了馬,哎呀!馬可不與駱駝一樣,而是非常顛簸,我在馬背上像一只叩頭蟲,不停地扣動著頭,在騎馬回來的路上,我本想讓馬跑跑,感受一下馳騁疆場的,誰知兩個原因否定了我,第一我踩不到馬蹬,馬跑起來非常危險,第二,這匹馬是馬群中的的一匹烈馬,我更不敢跑了,爸爸的馬在前面跑著,我的這匹馬沉不住氣了,就瘋狂地甩動馬尾,大鼻孔里呼哧呼哧的響著,有時朝天鳴叫一聲,不過沒辦法,還是只能慢慢走回去。
草原的藍天和白云,草原的青山和綠草,奔馳的駿馬和駱駝,都讓我難以忘懷。
篇8
1990年8月14日至8月31日,呼倫貝爾盟政協考查團一行31人,赴草原四旗一市考查。四旗是: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鄂溫克旗,一市即滿洲里市。
大草原上第一個旅游點
陳巴爾虎邊貿旅游點是大草原上的第一個開放的旅游點。8月15日在陳旗旗委達格爾扎布書記和政協韓主席的陪同下,考查團驅車進發旅游點。
旅游點設在海拉爾至額爾古納右旗的公路旁,距海拉爾市二十公里,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坦的大草原。這里靠近莫爾根河,莫爾根河美麗婀娜,曲曲彎彎一直伸向很遠很遠。
旅游點由二十幾個白色蒙古包組成,遠遠望去好像一朵朵白色蘑菇點綴在大草原上。旅游點左側有一座人工制作的敖包山,山頂上還有一棵人工小樹。敖包山既是年輕人談情說愛的地方,又是供旅游者攀登眺望的地方,還可以供信男善女虔誠祈禱。
草原旅游的開發擴大了陳巴爾虎的知名度,迎來了貴賓游客 ,又搞活了經濟,增加了收入。
巴尼家做客
應巴尼同志的邀請,考查團到巴尼家做客。巴尼的全名叫敖其爾?巴尼,蒙古族人,當年52歲。巴尼家住莫大木吉蘇木,離溫克首府巴彥托海二百四十里,從巴彥托海到莫大木吉是我國最好的天然牧場之一,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草原牧場。
巴尼的家在莫大木吉蘇木西南十公里處。考查團的車隊下了公路便進入巴尼的放牧區和草場,這里使用鐵絲圍成草庫侖,其中是成群的牛羊。巴尼和老伴像過年辦喜事一樣,穿著民族盛裝,在家門口放鞭炮,操著不太熟練的漢話: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看來這兩句歡迎詞也是剛學會的。巴尼自己介紹說:“黨的改革開放方針好,我承包牛羊和草場,生產年年有進步,三年三大步。現有馬六十多匹,牛二百余頭,羊一千余只,生產大發展生活大提高,黨和政府還授予我勞動模范稱號?!?/p>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巴尼的家庭宴會開始了,巴尼代表全家向考查團成員一一敬酒。大盤大盤的手扒肉端上來了,使用蒙古刀割肉我還不太熟練 ,好像巴尼講漢話一樣,只可以簡單的對付一陣子。考查團團長鄂文佳頻頻舉杯深表感謝,并祝巴尼的事業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參觀延壽寶明寺
8月21日上午的任務是參觀考查阿爾山上的喇嘛廟,廟的名字叫延壽寶明寺。該廟有九百多平方米的廟堂建筑,寺內金碧輝煌。前大廳是喇嘛們念經頌典的地方,地上鋪著紅地毯,桌上擺著鑼鼓和香火,后廳高高懸掛著達賴和班禪的巨幅畫像,整個大廳整潔肅穆。寺外還有一排排平房,是喇嘛們的住房和食堂。廟內住持叫蘇打布格,是呼盟政協委員。蘇住持極其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帶領全體喇嘛在廟前迎候。
參加祭山會
8月22日,我們從東新巴旗去西新巴旗參加祭山盛會。這里的祭山會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是蒙古族的民族風俗。每年古歷七月初三這天,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各族牧民們都從四面八方集中到寶格都烏拉山(簡稱寶山),參加祭奠山神大會。
據介紹今年的祭山會盛況空前,大草原上近一萬名牧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寶山下。為了有利于看賽馬、看摔跤時占據個好位置,不少牧民提前一兩天來到寶山,架起了各種各樣的蒙古包,建起了各種顏色的大小涼棚。粗獷好客的牧民們身著各自的民族服裝:各種各樣的大袍子,各種式樣的大小禮帽,還有各種顏色的寬腰帶和皮靴。
祭山會有三個大項目:一是祭山,二是賽馬,三是摔跤。
看祭山。喇嘛念經,善民祈禱。喇嘛是神職人員,屬于知識階層。寶山坡上有一泉井,現已無水,牧民稱它是神泉。善男信女們為了尋找幸福都向泉井磕頭,并紛紛向泉井投錢。祭山臺設在寶山腳下,是一個四方水泥平臺,牧民們紛紛向臺上敬獻哈達,敬獻煮熟了的全羊、半羊和各種供品。二十位身著紅色黃色袈裟的喇嘛成一字形,盤腿席地而坐,面向祭山臺默誦經文。信男善女們有的為了美滿婚姻請喇嘛摸頭頂,有的為了家庭富裕子女安康,虔誠地祈求喇嘛祝福。
看摔跤。摔跤是蒙古族傳統體育節目。蒙古族摔跤既和國際摔跤不同,也和其他民族摔跤不同,具有蒙古族的特點。摔跤者必須身著短袖摔跤服,肥肥的長褲和大馬靴。不分體重不分胖瘦。只要把對方摔倒在地就算取勝,勝者還得跳起凱旋舞。有一個大胖子叫山其爾,是鄂溫克人,他體重二百八十斤,身高兩米 ,一餐可吃半只羊。在摔跤場上他特別顯眼,只要一上場便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山其爾上場兩分鐘便戰勝了兩個對手,十分鐘連續戰勝了五個對手,獲得冠軍稱號。
看賽馬。賽馬分大馬和小馬,成年人騎大馬賽程十公里,少年騎小馬賽程五公里。我目睹了48名少年賽馬。發令槍響,48名少年騎著48匹三歲的小馬,開始了五公里賽。跑在最前面的是著紅袍戴紅帽的英俊少年,他幾乎是趴在那匹赤兔馬背上,兩腿緊緊夾住馬肚子。他一馬當先跑在最前面,一手緊拽馬韁繩,另一手猛力揮鞭。騎赤兔馬的小伙子,在成千上萬觀眾的歡呼聲中勁更足了。他的赤兔馬越跑越快,率先到達了終點。
首次參加祭山盛會,我大飽了觀賞民族體育的眼福,同時對大草原民族風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漫游達來湖
達來湖也叫呼倫湖,是一個內陸湖,也是我國最大的半咸水湖。在中蒙邊界上還有一個貝爾湖,呼倫湖和貝爾湖遙遙相對,人們稱它們為姐妹湖。據達來湖漁場書記介紹:達來湖長為七十四公里,寬為三十二公里,面積為兩千三百余平方公里,湖水平均七米深,水最深處可達三十七米 。達來湖是一個天然漁場。特點是大、活、肥、潔。 大就是水面積大,可撲魚水面有三百四十萬畝;活就是水是活的,烏爾孫河把呼倫湖和貝爾湖貫通,水大水小兩湖可調劑。肥就是水質含營養成分高,每年還有大量的牛羊糞水流進湖內;潔就是水清潔無污染。
由達來湖漁民創造的冬季破冰大面積撲魚的方法,對于發展漁業、提高勞動生產力,都是及其寶貴的經驗。
篇9
可我卻是孤零一個人.每天清晨,或許又是美好的一天,對我來說,不會再是了.父母敞開大門,任我隨心所欲,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只有自由.在這片土地上,我永遠像揮拍不去的蒼蠅,到處亂撞著.
自由,渴望自由,這不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權利嗎?或許,我應該憎恨它了,擁有了它,我卻嘗不到親情的溫暖,任何人對我的關懷與付出的愛.
晚上"凱旋歸來",兩手空空,一無所獲,滿腦子只想著"家"!只有家才是我逃避困難,解除憂愁的地方,我開心了.可是在這個空曠的房子里,靜悄悄的,只印下我的孤身背影和回蕩著時起彼伏的哭泣聲.
我害怕了,開始埋怨起父母,為什么只給我自由,卻得不到他們一句貼心的話語.哪怕只是一聲"好女兒"也行呀.我厭倦這樣輕松自在,別人又渴望得不到的生活.
一年一度中秋佳節,一家人團團圓圓,快快樂樂,一起談天說地,一起舉杯邀月.這是我覺得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然而無論我是如何的追求與渴望,從我有記憶的那天起,卻怎么也回憶不起有這樣的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也只好學學有樂觀精神的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很漫長的那一次后來啊,我和媽媽大吵了一架,跑開了.最后,外婆打電話,傷心地對我說"傻孩子,以后不許再胡思亂想了,天下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呢?他們是太忙了,以后不要在做令你媽媽生氣的事情了,知道嗎,他們只想為了這個家呀?。?/p>
篇10
1、呼倫貝爾大草原位于東北部,大興安嶺以西,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
2、呼倫貝爾大草原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千米(一億四千九百萬畝),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國旅游二十勝景之一。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