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優秀作文選范文
時間:2023-04-06 21:44: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優秀作文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家人在暖暖的燈光下,吃一頓可口的飯菜,晚飯過后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看一臺精彩的節目……這是多么美好的時光,而這一切在我和媽媽眼中卻只能是一種奢望。
我的爸爸在莫桑比克工作,那是一個遙遠的非洲國家。四年前,爸爸作為“國際友好使者”奉命前往莫桑比克從事基礎建設,四年間從未回過家,平時我們只能通過電話和信件聯系,而我們家最開心的事莫過于跟爸爸通電話了。
由于時差的問題,媽媽每次給爸爸打電話時都已到深夜,媽媽就那樣一直坐在沙發上等待和爸爸通話的時間。電話通了,我早已是睡眼蒙,聽到媽媽叫我和爸爸通話時,我像是吃了興奮劑一樣從床上躍起,抓起電話,仿佛有千言萬語要對爸爸說,可一時卻語無倫次,只是一聲聲叫“爸爸”,話還沒說,眼淚先流了出來。媽媽怕我一哭出聲會讓爸爸難過,就“搶”過電話和爸爸先交流:“你在那兒過得還好嗎?別惦記我和孩子,康康長大了,身體也壯了,學習也不錯……”正說著,我就沖上去央求媽媽讓我和爸爸說兩句。我接過電話急切地說:“爸爸我想你了,能讓我和媽媽去看你嗎?”爸爸熟悉的聲音從世界那頭傳過來:“兒子,行啊行啊,爸爸也想你??!”我還沒說兩句話,媽媽捅了捅我說:“行了!國際長途。你說的盡是不著邊的話,說點兒實際的?!眿寢層纸舆^電話,和爸爸說起來,媽媽說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坐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此時我覺得那根電話線傳遞的不僅是話語,而且傳遞著親人無盡的思念與關懷。我和爸爸雖然天各一方,遠隔千山萬水,但是我們的心卻永遠連在一起。
別人家的溫暖是在團圓之時的天倫之樂,而我家的溫暖是在每周的電話中,隔著萬水千山,通過那條細細的電話線和爸爸訴說無盡的思念。
篇2
以前是媽媽幫我借,今天媽媽讓我自己去借,把我送到圖書館門口,說40分鐘后來接我,然后就去忙了。
我走在樓梯上擔心能不能借到書,忽然,我想起媽媽以前給我借過《生命探奇》系列書,但沒有借全。這套書介紹宇宙、地球、動物、生物技術、海洋、物理化學、環境等方面的知識,很有趣。我決定把這套書借全。
我到了管理臺,把借書證遞過去,管理員接過借書證,給我一塊有號碼的板子,并告訴我板子是用來代替書的位置的,看完后把書挨著板子放回去,再把板子抽出來。我說:“阿姨,能告訴我《生命探奇》系列書在哪兒?”阿姨告訴我在科普書柜上,我說:“謝謝阿姨。”
篇3
昆山中心學校702班蘇歡
每個人在母校的生活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甜蜜也有苦澀。我在母校待了九年。在這九年里,我幾乎每天都在盼望著中學生活的到來,可是現在離開了母校才知道母校的生活才更加無憂無慮,與母校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讓我覺得回味無窮。
記得第一次進入母校時是2005年9月1日,這是我第一次進入校園。我依偎著爸爸媽媽,對校園滿懷著憧憬,對老師充滿著敬仰走進了校園。剛一進入校園我就被高高的教學樓和綠草如茵的操場所吸引了。來到窗明幾凈的教室,我便看見了天真爛漫的同學,和謁可親的老師和散發著油墨香氣的課本,覺得一切也都是那樣的誘人。早讀的上課鈴響了,爸爸媽媽就要和我說再見了,我看見別的小朋友都在哭,我也很想哭,可是我忍住了,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看見我哭,我環視了一下校園,覺得校園里也挺好玩的,而且還有老師在陪著我,于是我就讓爸爸媽媽走了。他們剛一走,我便又想哭了,就是眼淚遲遲不肯落下,我一直在心里想:不要哭,你永遠是最棒的。到了放學,我也沒掉一滴眼淚。第二天是外婆送我去上學,外婆剛要回家,我就嚎啕大哭起來,外婆看見我哭也不忍心,但最后她還是選擇了離開。老師一直安慰著我,和我說了許多話,最后我終于不哭了。第三天、第四天也是如此,可不知道為什么第五天我居然一聲也沒哭,老師們都夸我是個乖孩子,我聽了心里就像樂開了花一樣。
光陰似箭,轉眼我就上一年級了,同學還是原來的同學,但老師卻變了,他對我們的要求也更高了,他讓我們努力學習,為自己設立一個目標,上課也要認真聽講,要像一棵幼苗盡情地吮吸著知識的甘泉,讓我們多學寫字,爭取讓我們的字寫得更加漂亮……
當我上了六年級時,我就會想起總有一天會告別美麗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我就會有深深的眷念之情。九年了,母校仍是沒有變,只是人換了一波又一波,而我對母校的不舍之情也在心中慢慢地萌芽。我每天迎著朝陽,踏著晚霞,在這里茁壯成長,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懂得了怎樣做人,更讓我感受到了童年的歡樂與幸福?;仡櫨拍甑臅r光,謝謝敬愛的老師,我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您的汗水和心血,我的每一點進步,也都離不開您的教誨和幫助。日夜操勞的您,額頭上早已爬滿了皺紋,黑發也已被粉筆的灰塵染成了白發。老師,您是園丁,呵護著我們茁壯成長;您是春蠶,無私地教育著我們;您是蠟燭,永遠傾注于教育事業。時間如同流水,轉眼我們也即將畢業了,在考試前一天,我多么想對老師說一聲:“老師,謝謝您的栽培!”可我總是舍不得說,到最后也沒有說出來,現在覺得還有些遺憾??荚嚱Y束后,我漫步在校園內,始終有些依依不舍,但我也是一只不系之舟。當我走到校門口時,我回過頭來,對著母校默默地說:“母校,今天我以你為榮,但再等幾年,我也要母校你為我而感到自豪!”
母校的學習生活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與母校在一起的這些日子也如天堂一般。等到我們成為祖國的棟梁時,再來母校相聚,再來看望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我沒有辜負您的希望!”
篇4
無為縣昆山中心學校903班劉文捷
點點涂鴉,染出多彩人生畫卷,綻放多姿美麗夢想。—題記
花開花落、葉落歸根、看燕云雁歸。在四季中,我看到了“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的春,領略了“綠葉濃蔭,海榴初綻”的夏,欣賞了“落殘霞孤鷺齊飛,夜靜云帆月影低”的秋,感悟了“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的冬、、、、、、四季,是你們用自己渲染了大地,那春之青翠,夏之濃綠、秋之金黃、冬之潔白,便是你們一生的畫卷開出的夢之花、、、、、、
染出多味風情
東晉年代,朝廷中污穢遍野, 佞臣當道,奸詐平庸之人比比皆是,而陶淵明又怎能與之為伍?他看透了平庸之人茍延殘喘的卑劣行徑,果斷將其拒之門外,兩袖清風,衣袂翩翩地向那一片山川走去,與之相融,達到“心外無物之境界,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他雖然沒能在世俗社會中開出一朵勝花,但他卻 開出了一朵奇葩,綻放他的夢。他醉心于田園靜謐之情,不羨世界繁華,就算食不果腹,依然覺得“種豆南山下,草勝豆苗稀”是最好的歸宿。不怕“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辛苦,因為心中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期盼。他寧愿為常年躬耕的老人,去詠唱那 樸素田園,即使在窮山惡水之地,也能吟出繁花勝地。即使他沒能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但他卻用那詩情畫卷染著自己的夢。
那一處處田園風光,讓他染出多味風情。
你一首首田園詩情,便是他染出的人生畫卷。。。。。。
染出炫麗光彩
“沒有人規定鋼琴一定要手彈!”
2009年,中國達人秀冠軍得主劉偉,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當他說出自己的經歷:小時候,由于一場無情的交通事故,劉偉為了保住性命,失去了自己的雙臂。從此,劉偉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甚至和父母一個簡單的擁抱都“可望而不可即”小小的劉偉,心靈受到了重創……直到他,看見了鋼琴,他聽著從黑白鍵中流出的音符,他心醉了……他做了一個大膽且自信地決定:“我要彈鋼琴!”
“簡直是異想天開 ?!庇腥苏f到。
但劉偉憑著自己的努力,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帶著一雙隱形的翅膀,飛向成功的方向……
終于,他站在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演響了生命之歌,綻放了夢想之花……那一排排鋼琴琴鏈,讓他染出炫麗光彩。
那一首首鋼琴曲譜,便是他染出的別樣人生……
染出別樣人生
正值花開半夏的我,追逐著人的足跡,品讀歷史的滄桑,在潛移默化之中,慢慢升華。
我讀杜甫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言壯志,我讀李白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灑脫;我讀蘇軾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奔放;我讀李清照那“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的憂愁凄婉……在經典中,我汲取養分,努力積蓄力量,等待開出夢之花,開拓別樣的人生……
在夢想的道路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懷著一顆追夢赤子心 虔誠且努力前行。即使現在我無法實現我的夢想,無法讓我的夢之花,綻放,但我愿意等待,等待中積蓄力量,不怕路途有多艱辛,我都會至死不渝地朝著它前行。
白娘子等待了一千年,終于和許仙”只羨鴛鴦不羨仙“:孫悟空等待五百年,終于和唐僧一起西去取經,終成正果;王寶釧在寒窯等待了十八年,終于和薛平貴終成眷屬……我不畏懼我不嫌時間太長,我愿意等待,等待明天染出別樣的夢,染出別樣人生……
潮落潮汐,年復一年,看雁去燕歸:四季愿意等待,等待用自己去點染大地,望、那“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春;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那“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
領略其中,驀然回首,我心醉了……
朋友,請你盡情揮筆吧,用你的汗水去點染,去裝扮你的夢之花吧!—后記
篇5
當下同學們怕作文、寫不好作文,老師豈能只怪及學生而不反思自己呢?我們應當摒棄“師道尊嚴”的舊俗,寓賞識教育于作文教學之中,把它作為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積極強化手段,讓作文在“賞識”中飛翔。賞識的核心是“你不會寫,教會你寫;你不喜歡寫,讓你喜歡寫”,特點是讓同學們在學習作文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學中運用的幾種有效的賞識方法。
一、賞識學生習作,滿足其自尊的心理需要
習作,是一項難度較大的綜合性作業,最能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所以,“不應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自尊心”,更不能扼殺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因此,對學生作文要充分肯定,就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閃光點,同時也應提供各種“舞臺”,讓學生賞識自己的“勞動”成果。
1.評語賞識
在批改作文時,我拒絕使用諸如“內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選材幼稚”“屬流水賬,語句欠通順”“詳略欠分明”等冷冰冰的評語,而是采用肯定激勵型評語、征求意見型評語和指明方向型評語,如:“你很有才氣,寫出這樣生動的句子,連用了三個成語!”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今后的作文里會用上更豐富的詞匯;又如學生寫作文時沒用好標點,我這樣寫評語:“老師讀完你的文章上氣不接下氣。下次別這樣小氣,用上你的逗號、句號”;再如學生在文章里多次出現“然而”,我這樣寫評語:“你是‘然而’專業戶呀,有這么多的‘然而’,請把它批發出去!”這樣幽默風趣的評語能讓學生在“樂”中得到啟發,在“笑”中認真修改。
的確,寬松的評價環境,對學生作文興趣的激發和自信心的培養都是非常有利的。幽默的評語往往在學生樂開懷時,打動了學生,從而架起學生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長期使用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能讓學生不斷領悟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2.講評賞識
講評賞識主要有兩種方式:①提名賞識――將上次作文寫得好的和進步大的,逐一提名表揚;②范讀賞識――將優秀作文當作范文在班上朗讀,不僅極大地鼓勵了作者,而且會使其他同學產生羨慕和學習心理,能收到“一石二鳥”的功效。
3.競賽賞識
適當開展學習競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利用同學們的好勝心理,精心設計和組織多種形式的作文競賽。對獲獎的學生及時進行獎勵,并作為選派參加高一級競賽的依據,大大提高了同學們作文的主動性和競爭意識。
4.發表賞識
發表,這是一種高層次的賞識,對學生最具誘惑力。誰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發表呢?因此,想辦法給學生提供發表作品的機會,可大大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1)在教室的墻壁上開辟一個“優秀作文選刊”專欄,將每次作文中的優秀作文刊發在這個專欄中,一直堅持,從不間斷。(2)每學期編印一本《優秀作文選》。(3)及時推薦優秀作文給各種報刊發表,如《語文世界》《快樂語文》等,這是最高級的發表賞識。學生每次發表文章,我都在班上表示熱烈祝賀,號召大家學習,鼓勵大家積極發表文章。
篇6
無
(1)第十四屆“雨花獎”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正式啟動 無
第一閱讀
(4)打工女孩的中國夢 何映宇 張玥焯
心靈故鄉
(8)桃花源與瓦爾登湖 莫礪鋒
(13)汶河岸邊是我家 李玉洋
會意自然
(16)師法植物 陳魯民
(18)裊裊茶香 悠悠茶道 于丹
無
(20)域外箴言 林靜靜(編譯)
生命悟讀
(21)含淚微笑 劉悅
(23)游思錄 巴特爾
(25)三張照片 勞拉·布拉德福德[美] 韓星(編譯)
英雄贊歌
(28)愛將 賀捷生
時評選登
(34)清風兩袖朝天去 季音
(36)用人的三個層次 朱伯蘭
成功證明
(38)如果猴子能吃掉鱷魚 張軍霞
(40)沒有資本,就是最大的資本 清風慕竹
品味時尚
(42)旁觀時尚 押沙龍
(46)“贊”,以及單音流行語的崛起 高姜山
透過現象
(49)什么是愛國 陳文茜
(52)比薩餅的分法 鄭也夫
(54)平凡是種境界 姜維群
應試閱讀
(57)慢 李娟
(61)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黑白
篇7
【關鍵詞】七年級 語文 銜接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087-01
每年秋季,初中都會迎來新一級七年級學生。從以往的情況來看,一些成績優秀的小學生到了初中后,一段時間內成績會有所下滑。如何讓新生盡快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讓習慣小學教材的新生盡快地適應初中教材對學習的新要求,筆者結合自己課改的體驗,談談從小學到七年級的語文銜接教學。
1、摸學情
一班新入學的學生,在學習的方法、習慣、態度、心理,以及知識面,所讀的課外書,所接受的教學方法等方面是各不一樣的。我們可以采取問卷調查來了解情況,比如可以這樣問:我們學了六年語文,那么“語文”是什么呢?你在學習語文方面有哪些方法和習慣呢?你愛學語文嗎?為什么?你小學五、六年級的老師在課堂上是怎樣教你們的?除了“優秀作文選”,你還讀過哪些課外書呢?你最喜愛的名言或格言是什么?你外出旅游過嗎?你對未來的打算是什么?等等。教師整理歸類這些學情,以便在新學期教學中“有的放矢”。
2、激興趣
語文學習是用時長、見效慢的一門功課,如果學生對這門課缺乏感情投入,則難以保證他們長期“好學”、“樂學”,所以語文教師的責任就是“把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煽得旺旺的(劉錫慶語)”。通過問卷調查,我們要發現新生學習的優勢和劣勢,肯定和指出他們的長處和不足,鼓勵或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求知欲。
3、明內容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開篇的“寫在前面”,以親切的談心的方式介紹本冊課本,把語文學習比著一次“旅行”。整冊書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為線索,按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大板塊組成六個主題單元,分別是:生命體驗、理想信念、自然美景、科學世界、家庭親情、幻想世界。每個單元在同一主題之下分布著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三十篇課文每課課前有提示。課下有注釋,課后有練習,“讀一讀,寫一寫”在最后。全書根據《課程標準》增設“課外古詩詞背誦”和“名著導讀”,最后附加“書法練習和欣賞”。
4、定目標
學習新教材,要反復朗讀、速讀課文,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概括要點,通過對語言的品味,積累語言材料學習表達技巧,還要有所創新,并學會圈點勾畫的方法。
在說不盡的人生話題中,體味人生,關愛生命,思索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書寫大自然的美景、美情、美語中,陶冶愛美的心靈,鍛煉發現美的眼力;在探索自然的奧秘中,豐富科學知識,激發求知欲望,培養科學精神,在真摯美好的家庭生活中,體驗濃濃的親情,在亦真亦幻的世界里,激活自己的想像力。
5、提要求
(1)做好預習。上新課前讀兩三遍課文,還要讀提示、注釋和課后練習。(2)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每人準備一本工具書,生字新詞自己查“字典”、“詞典”注音解釋。(3)統一要求。上課說普通話,作業用方格本做,當天練習課外完成第二天早自習前交,大作文課內完成當堂交。(4)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上寫眉批、旁批,記下自己的疑點、討論時答題的要點、老師講的重點。(5)做學習的主人。這一點最關鍵。課改的焦點就是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盡可能自己提出問題,大家共同討論;全班交流時,踴躍發言,用心傾聽;課后要問一問自己:“我提了幾個問題?我參與討論了哪幾個?我同意誰的觀點?我還有何疑點?”(6)課外閱讀不可或缺。這不僅是“新課標”的規定,更是培養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需要。
6、漸過渡
七年級新生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最不適應的恐怕就是老師的“教法”了;可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新課標教材如何教也是心里沒譜呀。因為課改首先考慮的不是教師的“教法”,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將教學關注的焦點聚于學生,把教學當成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換句話說,講適應,首先是教師的“教法”適應學生的“學法”。
篇8
"小荷作文庫"走過了幾年的歲月,我們見證了它的成長.這里沒有胡亂的鏈接、骯臟的廣告,有的是同學們真摯的情懷、樸實的情愫,我喜歡它的清純,更喜歡大家對它的熱愛。
新的朋友不斷地成長,這里我想說:你們不要急于求成,切勿急功近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當我看到一個個新手在盲目地追隨的時候,我想我們應該明確自己是來干什么的。當你看到好的文章而欣喜時,你應有所觸動,是不是也想說點什么、寫點什么呢?那就把自己的感想寫出來,把自己的生活反映出來。
老友們,盡管走的走,留的留,有的還一如既往地愛著這里,我還是想提出幾點看法:不要太在意別人怎么說,畢竟網絡是虛幻的,我們盡管走我們自己的路,有時候一點挫折或風語就能把你們這些“老將”拉下馬,動不動就發一些要離開作文庫的感言,實在讓人有點發麻。其實,是有那么一些人損人不利己,“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但我想其實他們是最空虛的。我覺得我們在這里應該留下的是時光的痕跡,是生命的精彩。我知道有一些朋友將要小學畢業了,可能以后也會很少光顧這里,但我想,你在這里留下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曾經讓人感動過或還將感動后來者。我還想勸有些朋友,莫要為自己打造虛偽的光環,有的為了獲得高分,或為了獲得好評,處心積慮地拉分是不足取的,“是金子總會閃光的”!
正在這里成長的朋友們,我想作文庫是你們值得學習和鑒別的地方,雖然里面不是精美文章的匯萃,但卻是大家生活中真實的存在,我們不必要掩飾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因為我們正在學習和成長;我們不必去追求優秀作文才有的高妙,因為這才是我們實際的生活。如果你認為只有上了報刊雜志或優秀作文選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的話,那就錯了,事實上社會已太多虛偽的東西,我們需要的是純樸的思想、真實的情感、切近的生活。
篇9
[關鍵詞] 作文教學;心理環境;寫作興趣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p>
在作文教學中,如果只注重對學生作文技能的訓練和指導,忽視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愉快的心理環境,學生會越寫越怕、越寫越厭,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
一、激活學生的情感基因
情感,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紐帶,它能明顯地反映師生之間的關系,對作文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師生之間關系融洽、和諧,彼此相互理解、尊重,也就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反之,就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降低指導講評的效果。
例如,在作文《我的爸爸》講評課上,老師展示一些優秀作文時神采飛揚、滿臉喜氣,并不時發出陣陣贊嘆聲,而讀到一個后進生的作文時,就眉頭緊鎖,陰沉著臉,并不耐煩地說:“這位同學的作文,看不出你爸爸有什么特點,語言不通順,描寫也太差?!边@位學生的爸爸是某工廠的鍋爐工,因工作需要長期上夜班,平時臉色很不好,他的文筆平時較差,寫他爸爸難看的臉色像蔥心綠,亂蓬蓬的頭發像一窩草,這樣寫惹得安靜的教室立刻哄堂大笑。教師繼續讀著這個后進生的作文,卻全然沒有在意這個手托腮幫、歪頭怒視周圍的學生。
可想而知,在這種缺乏情感鼓勵的環境中,學生怎么聽得進老師的講評,怎么會思考、修正自己作文中的問題呢?又怎么能激發他們內在的寫作動機和興趣呢?
教師是作文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調節者。學生的情緒會因為老師的調節得當而自然高漲;反之,就會情緒低落,甚至厭倦。每當此時,特別是對作文基礎差的學生,老師則更多要報以親切和藹的態度,更要注意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能公開點名批評、訓斥,更不能挖苦諷刺。否則,學生就會變得緊張、膽怯、傷感,對作文產生厭惡之感。所以,教師良好的指導講評態度,是學生良好作文情感心理的開端??陀^公正的評分、切合實際的評語是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融洽和諧的關鍵。因此,在作文指導講評時,要注意促進學生情感因素的投入,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創設愉快良好的心理環境。
二、引導學生互評互改、相互欣賞
語文教師在作文課上要讓學生相互欣賞,切勿出現互不服氣、相互歧視的現象。在作文課上常常會看到有些作文寫得好的同學趾高氣揚,看不起作文寫得差的同學,甚至嘲笑或漠視那些想求教于他們的后進生。這不僅會傷害同學之間的情誼,不利于同學之間的團結,還會造成一種無形的等級差別,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币虼耍處熞谡n堂上引導學生互評互改、相互欣賞。
講評中互評互幫既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融洽了課堂氣氛,又能夠幫助一些同學克服寫作的畏難情緒。在這種良好愉快的環境中學寫作文,寫作自然就變成一件輕松的事。在講評課上,學生們最愛聽的是小伙伴的作文,心里會產生一種親近感和競爭感,容易產生共同語言和心理上的共鳴。這不僅使學生能看到別人作文的長處,也能激發和培養向別人虛心學習的精神,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有這樣一個事例。在學校舉行的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演講比賽中,有位同學獲得了學校一等獎。當演講成功回到教室里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榮譽屬于大家!”他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寫稿時,其他同學提供素材并在小組內討論、修改完善之后交給他的。接著他又說:“我的成績也是大家的,沒有你們及時給我材料,我怎么能以充實的內容、飽滿的激情而獲獎呢?”這番話如同蜜水灌進了每個人的心田。同學們嘗到了有難大家幫,有成績大家分享的甜頭。因此,在作文指導講評中,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個友愛、團結、合作、互相關心、共同進步的心理環境,這對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教師可利用學生外出參觀、游覽訪問、主題班會等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寫作情境。如:開展“祖國在前進”這個主題中隊會時,發動同學們都去找祖國各條戰線突飛猛進、蓬勃發展的圖片、數字及事例,然后,讓同學們分類寫圖片說明,用事例說明各條戰線60多年來的成績。老師鼓勵大家都動手、動腦、動筆,用最充實的例子、最準確的數字、最優美的語言來歌頌自己的祖國。這樣做,既能進行愛國教育,也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寫作情境。
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去撥動學生愛好作文的心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們大都愛表現自己,教師就要有意識、多層次地滿足學生的這種表現欲。課堂上沒有讀到的作文,就摘取其中的片段或佳句在黑板報等其他地方表現展出來。這樣做,既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又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質量高的習作就推薦到有關報刊上發表,或收集到班級優秀作文選集中。一旦他們的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就會產生強烈的沖擊波,使他們更上一層樓。
例如,筆者班上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他的習作《再見了,我的母?!钒l表在《優秀作文選》上,并獲得了50元的稿費。那天,他興奮地舉著匯款單跑來告訴老師,并把稿費交給家長存入銀行,還宣布今后這個存折將會存入他第二、第三或更多次稿費。以后他陸續參加了幾屆全國作文比賽和市級比賽,均獲獎。升入中學后,仍喜愛寫作,并立志要當一名作家。這些事實不都足以說明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情景、對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嗎?
四、 作文指導課上要生動感染,鋪陳美好
作文課的指導,既需要邏輯的分析,也需要生動形象的感染。在作文指導課上,教師生動形象的描述定能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和欲望。
陸機在《文賦》中說:“詩緣情而綺靡?!眲③脑凇段男牡颀垺分兄赋觯骸熬Y文者情動而辭發。”
古人深知,教人作文只有讓學生胸中感情澎湃,如鯁在喉,才能寫出好作品,打動讀者的心靈。怎樣讓學生對人和事物入耳目、入心腦,從而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呢?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作文指導時用生動的語言感染學生,創設寫作情境。這樣才能吸引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引導學生在語言魅力感染的基礎上,喚起對語言使用的沖動,鋪陳良好的創作心理狀態。
篇10
要積極發展學生作文的興趣,首先就必須探究當前學生作文興趣缺乏的原因。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小學生獲取作文材料的知覺過程不健全
事物是怎樣通過知覺――信息進入大腦的,而成為小學生作文材料的呢?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分析一下。讓學生帶來各種小動物玩具和布娃娃,在校園的草坪上進行了一次觀察、想象、作文訓練――在這次訓練中,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帶來的布娃娃和小動物玩具,抓住它們各自的特點,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編童話故事。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一般說來,這―過程,大致需要經歷三步。
第一步:“攝取”
事物的外部屬性具有可見、可聞、可感的直觀特征。人們通過各感官直接而迅速地攝取。眾多的信息刺激了人的感官,感官使之轉化為生物電脈沖,通過神經傳導輸入中樞,最后投射在大腦皮層上。
第二步:“疊印”
事物的種種信息通過人的各種感官進入大腦后,必然激起曾經感知過的類似的體驗。大腦對感官提供的種種信息進行整理、結合而產生的直接映象與以往經驗中的表象疊印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完整的表象。
第三步:“篩選”
二、目標過高。學生情感可能受挫
作文教學離不開知識,認識水平這一基礎,兩者之間是同步發展,互為發展的整體。目前還有不少教師對作文教學的目的不夠明確,常追隨考試這根指揮棒,講求“近期效益”,作文教學超綱,拔高的現象極普遍。如有些學校三年級就要求命題作文,高年級則要求“面面俱到”。
三、封閉式教學。作文脫離學生實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