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信范文

時間:2023-04-04 10:50: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微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其實廣告傳播的核心內涵從來沒有革命性的變化,只是技術手段、傳播效率的提升。在傳統媒體上,品牌就像用大喇叭喊話,聲音越大效果越好,而在網絡媒體上,品牌開始做自己的形象網站、發送廣告郵件、投放門戶網站廣告等等,但傳播效果總是存在損耗。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我們必須擁有一個可以引導消費者關注的平臺入口,對于電視媒體來說,“央視”是有效入口;對于電視欄目來說,“央視春晚”“爸爸去哪兒”都是有效入口;對于傳統互聯網來說,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百度搜索、360導航都是有效入口?!叭肟凇睕Q定了媒體平臺的價值,“入口”也決定了品牌傳播的價值。在微博、微信火爆之前,很多品牌都想自己做手機APP應用,只要客戶下載了APP,就可以隨時通過手機與消費者溝通,我們也就綁定了目標消費群。但其實品牌APP應用,就像品牌自己的官方網站,如果想要消費者天天來看,關鍵是有效的流量導入,微信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終端流量的“入口”。筆者以最簡化的方式,分兩個層次來解讀微信。

第一個層次,微信已經成為大眾媒體平臺。一個朋友圈,一個訂閱號是微信成為大眾媒體平臺的關鍵。以前我們不知道受眾是否在看電視、看報紙、看雜志、聽廣播,或是否看我們投遞的DM廣告雜志,而現在智能手機成為媒體平臺,利用“微信”建立訂閱號就像在客戶手機上安裝了直投郵箱,只要客戶訂閱了,我們就可以把消費者感興趣的信息投遞出去,并可以隨時與消費者保持互動。消費者如果對我們的DM內容感興趣,還可以隨時在朋友圈里傳閱,與更多朋友分享。如果品牌自己不建立微信訂閱號,還可以用其他訂閱號與媒體進行合作。每個訂閱號都像一本雜志,訂閱號的雜志內容經營好壞也決定了這個訂閱號的品質,所以傳統媒體延伸到APP或公眾號的傳播效果會更好,因為不管什么媒體,重要的是內容。內容的新穎、制作的精良、話題的勁爆都成為消費者愿意持續關注和分享的焦點。

第二個層次,微信已經成為智能服務平臺。微信的服務號就像品牌的服務中心,消費者需要了解的信息都能利用服務號查詢,并且服務號還能成為一個智能中心,與受眾隨時保持互動,隨時解答問題,隨時舉行活動。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數據來感受一下這個強大的智能服務接口,維也納酒店連鎖品牌利用這個智能服務接口每年成交酒店訂房銷售額1個億,萬達影城利用這個智能服務接口每天銷售8000張電影票。在筆者看來,品牌開通的微信服務號就像品牌在智能手機上的“MINI宣傳網站”再加上“400電話服務中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要把品牌營銷服務搬到智能手機終端上,這是一個必然趨勢,其實在如火如荼的網絡營銷中,很多品牌的管理者其實還沒有真正相信傳統網絡營銷的力量,尤其是傳統行業,如煙草行業,但今天移動網絡的營銷之戰已經開始。持續成功的品牌就是能夠接受新技術整合帶來的高效傳播平臺,能夠接受新溝通方式帶來的高效傳播手段。

篇2

3、SG三分刷爛籃網、PG傳球18000米、FS街籃PG、上FREE虐人去;

4、傳球進筐、籃板咋爛籃筐、分球分到天堂、飛鷹組控球后衛;

5、投籃萬人迷、離殤得分后衛、沫惜灌籃、金牌得分后衛;

6、海人組灌籃、暴徒組大前鋒、絕世組大前鋒、透明后備球員;

7、寒涵投籃高手、格雷灌籃高手、黒腤幽靈資深球員、獨醉資深球員;

8、銘記灌籃高手、霸道暖君灌籃高手、藍鯨組灌籃高手、虎霸三界猛三分球;

篇3

2、心疼,不是在你離開。而是當你再次出現。

3、像我這么單純的人,做不來這么有心機的數學題。

4、賺錢,能治愈一切矯情。

5、我再也不喜歡你,像秋葉枯藤衰敗在故里,后會無期。

6、想你的人一定會來找你,沒有例外。

7、我是風,永遠沒有方向。你是水,永遠不會受傷。

8、什么樣的關系,就該談什么樣的話題。

9、大張旗鼓的離開都是試探,真正的離開沒有告別,悄無聲息。

篇4

今晚天是萬圣節,發個小小短信主要是為了提醒你:夜里會有群魔亂舞,切記要早回家,把門拴好,把窗關好,把被蒙好,若是害怕就早點睡覺吧。哈哈!

大鬼吃小鬼,小鬼吃人,而你憑借奇丑無比的容貌,全部通吃;人家瓜子臉,蔥苗指,而你卻是南瓜肚,真是海量海量。有你這樣的朋友真好,萬圣節我再也不用怕鬼了。萬圣節,你一定要開心,幸福哦!

萬圣節來了,我要每家每戶去要短信,誰要是不給我回短信,我就到廟里給他燒根香,祝福他收到這條短信的時候手機壞掉。呵呵!祝你節日快樂哦!

為你制作了一個鳥籠當面具,為你縫制了一身狗皮扮怪物,給你個破燈籠讓你蹦著走貓步,還給你個破麻袋專門讓你裝禮物。那樣,我想你一定會引來鬼怪無數,和你一起跳舞。呵呵,萬圣節快樂!

萬圣節夜晚,當你走在偏僻的小路上時,被一群討要糖果的小鬼圍住了,你急忙丟了一顆糖給他們,結果小鬼們為了分糖打了起來!哈哈哈!我祝你萬圣節快樂,不被鬼包圍!

惡魔的地獄烈焰竟不再煌煌,你的生命火燭也要黯然無光,救贖仍在繼續,迅速將冥府的面罩褪下,點亮最后的南瓜燈,在萬圣伊始舉起手機大喊:我要請你吃飯!

大鬼小鬼統統讓道,我的祝福到了。老妖小妖一律閃開,我的信息來了。新朋舊友全部接招,愿一切都好!此短信具有降妖除魔之功能,祝萬圣節快樂無邊!

萬圣節到了。送你一南瓜燈,愿它給你帶來快樂,帶來吉祥,消除你的不快和憂傷。送你一短信,祝你萬圣節快,心想事成!

上聯:青面獠牙面目猙獰,面面相赫,下聯:歡聲笑語詭異嚎叫,異語同聲,橫批:同樂萬圣節。祝各位開心鬼吃好喝好玩好!

萬圣節的夜晚,女人狂歡請男士陪護,碰見色鬼有用;男人狂歡請準備好護身符和小袋血漿,碰見吸血鬼有用;遇見其它類型的鬼,請他們吃糖果即可解決。祝你萬圣節遇鬼快樂。

關于萬圣節的微信祝福語

你看不到我的面容,你聽不到我的聲音,我做著什么樣的鬼臉你也無從知曉,我說著什么樣的鬼話你也無處聽聞,萬圣節之夜,告訴你我是開心鬼,愿你天天開心,祝福的短信天天接!

萬圣節到了,扮成吸血鬼,擁有永恒的青春與健康;化成巫婆,學會各種帶來好運的咒語;接近僵尸,收獲僵尸新娘一樣美好的愛情。祝你萬圣節快樂。

將祭案擺放揮撒供品,禱告亡靈陰府快樂,祈福陽間親人吉祥如意,亡魂安然世人幸福。揮灑祭酒天地間,兩界生活盡燦爛。萬圣節,愿朋友快樂!一帆風順!

萬圣節:我把南瓜做成燈,驅走你心里的‘鬼’;我把南瓜做成湯,滅掉你心里的‘魔’;我把好運的咒語,放在祝福的短信里;愿收到的你萬圣節快樂如意!

萬圣節忠告:出門見到鬼別急,說一句話嚇死他:扮我,扮的一點都不像,遇到鬼追莫激動,回頭回復一句:還以為是真鬼,原來還是個裝的。

小鬼對大鬼說他寂寞難耐,男鬼對女鬼說他很孤獨無聊,萬圣節的夜晚讓我們盡情狂歡,過一個歡樂的萬圣節。祝萬圣節快樂!

萬圣節就要到了,一起去參見萬圣節化妝派對吧。不過你長的這么有個性,不打扮也蠻像鬼的,記得準時赴約哦!萬圣節快樂!

萬圣節到了,祝你出門遇見色鬼,吃飯撞見餓鬼,喝水碰到酒鬼,乘車遇見醉鬼,朋友都是機靈鬼,自己變成膽小鬼!祝萬圣節快樂!

萬圣節,為你送去一份祝福,祝你身材像魔鬼一樣迷人,眼神像魔鬼一樣誘人,本領像魔鬼一樣超人。哈哈,萬圣節快樂。

戴上開心鬼面具,穿上幸運化妝服,點亮幸福南瓜燈,品嘗吉祥如意糖,跳起健康快樂舞,歡度美好萬圣節。萬圣節到,好運伴你不分離,精彩生活莫錯過!

關于萬圣節的微信祝福語

提上杰克燈,驅走黑夜,帶來光明;穿上化妝服,改變相貌,使妖魔膽顫心驚;騎上掃帚,幻想飛翔,讓美夢成真。萬圣節到了,愿你玩的開心!

你是幽靈,盤旋在我思念的午夜幽靈,你是僵尸,塵封在我心中的千年僵尸,你是吸血鬼,吸干我生命的美麗吸血鬼,萬圣節,請讓我盡情的想你,就像個開心鬼。

萬圣節到了,送你一個吉祥護身符,保你平安讓你舒心,并附上幸福開心果若干,送你快樂給你幸福,無論什么節日都變狂歡節!

今天日子很特殊,西方鬼怪將聚眾跳舞,為保你平安出入,請頭戴草箍,臉帖鬼符,身披麻布,反穿內褲,手持桃木,端坐尿壺,聽我念咒:阿彌托佛,萬圣節快樂!

請注意,在前方發現一個不明物體正在游走,別動,很可能是萬圣節偷跑出來的鬼魂!請你雙手合十,默念魔咒:萬圣節快樂!這樣才能保你萬圣節平安開心!

明天天是萬圣節即鬼節,祝你身材越來越像魔鬼,腦袋常常冒出鬼點子,你的勞動價值越來越“鬼”,天天出門都能遇到“鬼”人!預祝萬圣節快樂!

帶上南瓜面具扮個鬼臉祈求平安。穿一身怪服異裝討要幸福糖果。點一盞南瓜臺柱燈前途光明。拋灑祭品魂靈分享吉祥如意。萬圣節,愿你幸福年年好運連連!

串門就得吃飯,過節就得送禮,今天不同尋常,咱也趕個時髦,發條短信給你,萬圣節,祝你節日快樂啦,禮輕情意重啊!

篇5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個支持跨平臺、跨運營商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的即時通訊軟件,其不僅具備即時性、交互性、開放性,還具有交流靈活性、傳播便捷性、內容簡潔性等特點。它所提供的開放平等的交流平臺契合了中職校學生渴望平等交流、樂于展示自我的價值需要。據統計,學生微信使用率達90%以上。這就為學校使用微信創新教育教學管理帶來了新的途徑和方法。

二、微信在學校中的應用

在5月23日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強調,要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微信作為青年人廣泛使用的軟件,具有龐大的用戶群體,是方便的傳播平臺,擁有良好的使用體驗,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學習內容和更加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微信為創新學校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首先,微信的最大的優勢就是建立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平臺,而教育教學正是建立在雙方互動的基礎上。另外,微信可展示圖文、語音、視頻的等多元內容,老師容易將想要表述的內容以相關方式解釋清楚,而且微信上師生互動快捷簡易,學生在學習上的疑問瞬間可解。

1.微信在教學中的運用

微信運用在教學中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一是課堂教學有效延伸。微信的視頻功能,很方便做微課。教師視頻便捷,只需將課中的視頻關鍵部分錄一下,就可以供學生在有疑惑時反復查看,便于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學習、理解、掌握。與傳統課堂相比,微信視頻可以成為無時不在的老師。

二是移動學習方便快捷。利用班級微信公眾平臺,既可以將預習、自主學習、復習、答疑、檢測、評價等完整的學習流程等學習資料推送給學生群,也可以直接將答疑解惑發送給指定的學生,而學生只要擁有移動設備,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意地點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學習,從而實現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是分層教學更有效果。傳統教學很難實施分層次教學,而現在學生可以利用微信進行有選擇的學習。在課堂上進行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無法顧及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利用微信的互動方式,老師可以針對不同個體進行專題輔導,對單一主體,可一對一指導,并對某知識點存在學習障礙群體,可以組成臨時學習組進行統一指導。教學的針對性就增強了很多,對于共性問題,老師也不用像以往,重復個別輔導。學生可以通過查詢歷史問答加以借鑒。

四是教學輔助更具時效。微信可以將教學任務及內容進行精準推送,同時可在后臺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統計學生對推送的教學任務信息的瀏覽情況,保證了教學的時效性。傳統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只能在學校里請教老師,造成學生遇到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答?,F在通過微信,老師進行伴導型學習輔導在線解難答疑,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五是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微信本身非學習資源載體,但它提供了一個快速整合網絡教學資源的平臺,其功能強大的分享能力可將相關教學資源有效整合。通過二維碼掃一掃等功能,學生可以方便查到所需的海量學習資源,并可實現對相關資源有效利用。

2.微信在學生管理中的運用

一是創新班級管理模式。微信的溝通是雙向的,班主任可以通過微信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而學生也可能通過微信了解班主任的日常動態與生活點滴。微信的溝通模式能夠大大避免學生對老師在心理上的陌生感,從而解決師生互動交流場所有限的問題,甚至對那些不愛接觸群體的學生,可以避免真正面對面的約束感和緊張感。大家可以利用微信的互動性和即時性,通過群聊方式,對社會熱點問題、關注的熱門話題,甚至是針對班級或學校的某一現象或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通過宣傳班上的好人好事、優秀學生的點滴日常行為,樹立榜樣,促進班級學生共同進步。同時家長的關注參與,也使班主任、學生、家長形成教育的合力,益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是學生成長展示平臺。微信作為自媒體工具,學生彈指之間即可表達喜好、宣泄情感、發表感悟,將自己個性化文字、照片、視頻等 “曬”在群中。“曬”行為有助于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求。在“曬”的過程中,與同學、班主任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同時,大家的贊許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緩解壓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微信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

首先,微信可成為服務窗口,為師生參與學校管理提供途徑。微信的核心功能是溝通和交互,微信訂閱號可以每天發送一條信息到智能終端。由于微信具有雙向及時溝通功能,學生可以向學校提出咨詢或建議并得到及時回饋,提高了學生參與學院教育教學管理的參與度,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如利用推送功能推送關于學校的就業動態、學團活動、校園文化等方面的最新資訊信息,可以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運用投票功能對學生喜歡的教師、優秀學生進行網上進行評比,對最喜歡的食堂、飯菜進行打分等,鼓勵先進,樹立典型;還可以借助微信平臺進行課程調查和課程評價,在師生互動中尋找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最喜歡的教學方式,這樣教與學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其次,微信成為教育教學交流平臺,促進教師成長。在學校內部建立微信群,每一個學科建立橫向微信群,各部門之間建立縱向微信群。每一個微信群功能明確,這樣校內即可建立有效的縱向、橫向溝通交流機制,最大限度將所有教職員工融入到這個溝通體系中。在群中交流的教育教學經驗在累積的過程中不斷進化,可以給正在成長中的教師提供有益參考,逐漸演變成具有旺盛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教學提升途徑。實踐證明,這種形式不僅效果好,而且過程性的思考都及時記錄在冊。此積累的過程,對學校數字化管理會有更深層次的感受和促進,同時會對創新學習形成潛移默化的認可。

最后,微信促進形成健康校園文化氛圍。學校的文化氛圍體現一個學校的軟實力。運用微信可加強教師文化、制度文化、學生文化、課程文化建設,很好地傳播正能量,如在微信上展開話題討論、主題學習、互動交流、展開討論,形成文化共識。好人好事,張揚美與好,曝光不良現象,鞭笞丑與惡,引導師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潤物細無聲,通過此類養成教育,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微信在學校管理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加強組織建設是微信發揮作用的保障

運用微信新媒體可以對學校的師生關系進行再梳理、再組織,把微信中的朋友圈建成網絡上的學校,通過逐級的圈層聯絡,實現組織的再強化。建立在熟人社會基礎上的網絡社交,已經成為師生員工一種生存狀態,增強了彼此聯絡,并分享豐富資訊,為思想引導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和豐厚資源。加強學校微信體系建設,是應用新媒體手段聯系、服務、引導師生員工,擴大教育教學管理有效覆蓋的新探索。微信組織的建設要注重與實體性的組織建設統一起來、開展活動與微信上的聯系、引導和服務統一起來,使其相互促進、形成合力。微信要發揮其作用,內容是關鍵,要通過內容將廣大師生聯系起來、組織起來。學校要建立專門工作隊伍,建立信息收集、加工、的機制,聯合學校其他部門,保證內容供應的質量和頻次。

2.加強管理才能讓微信發揮正能量

微信提供的虛擬社交網絡弱化了學生的社交能力。長期沉溺于微信的聊天,阻礙了學生現實的社交表達。若經常接觸微信中的非主流負能量的信息,學生的道德意識會被弱化。自媒體時代,信息的控制力減弱,學生的道德意識正處于養成階段。此階段他們過多接觸負能量消息,必將弱化其道德意識,降低其道德標準。

第一,要加強微信管理體系建設、檢查督導、工作考核激勵等內容,形成可借鑒、可操作、易推廣的工作流程,便于管理人員按規范操作。

第二,要加強微信核心人員培養。一個群體能否活躍,關鍵看人才,在微信群里尤其如此。如果沒有幾個核心的成員定期進行聯絡、維系,很難活躍。因此,在建群的時候,要從細節入手,操作環節要考慮充分,通過溝通交流,培育一批活躍度高、有號召力的骨干成員。

第三,要加強網上網下互動。微信群的活力基于熟人圈子,如果群里的人長期不見面,活躍度會逐漸衰減。因此,不僅要線上交流,更要線下活動。因此要設計好的載體,組織微信群里的師生開展活動,加強聯絡、增進感情,促進活躍。

第四,要加強服務意識與服務功能。學校可以通過微信群來信息、動員師生。師生員工在微信群里反映的訴求,要給予積極回應,積極幫助解決,讓師生覺得這個群是大家可以依賴的平臺。

3.加強對后臺的開發才能發揮其優勢

微信提供了二次開發接口。怎么充分使微信的特點與學校的現實運用相結合,還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與開發人員、使用部門進行溝通,進行不斷地探索。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很快,學校管理者應該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潮流,主動將微信等現代技術應用在學校教學管理中,鼓勵、支持廣大教師積極探索新知識新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管理,提升教育教學服務水平,加快學校適應社會變革的步伐。

篇6

2.寒風呼呼吹,大雪飄飄飛,短信字字情,祝福暖暖心:天氣多變,友情不變!在這個寒風凜冽的大雪節氣里,愿你快樂吉祥、幸福綿長!

3.冬雪雪冬寒更寒,雪花飛舞漫天揚。冰天雪地凍傷人,嚴寒整裝棉衣穿。大雪節氣寒冷防,護膝腰兜帽戴全。防治腰腿病跟犯,祝你身健全家歡。

4.小雪過后是大雪,一天更比一天寒;近期朋友未相見,發條短信表心懷;隨時加衣保溫暖,謹防感冒是關鍵;寒冬酷雪摧不休,唯有友情長久遠。

5.早晨起來,我走到屋子外面,那風還在吹著,絲毫沒有減小的意思。這風大得簡直快要把我吹倒了,害得我連站都快站不住了。這時,我的穿戴簡直成了一個大胖子。雖然,我穿得那么多那么厚,可是,那風還是一股勁地往我的身子里面鉆。這時,我看到路上的行人全都拿出了各種抵御寒冷的武器,什么棉衣,棉大衣羽絨服圍巾帽子……可是,有一些人嘴里還在說:“冷死了,冷死了!”

6.養生跟著節氣走,大雪時節這樣補。溫熱食物多吃點,補氣生津抗嚴寒。苦味食物常來點,提神醒腦防上火。祝你健康少生病,幸福溫暖度寒冬。

7.今日大雪:問候遠方的朋友,記得照顧好自己。

8.苦了,歇歇心,將苦澀的味道即刻遺棄;累了,停停腳,將滿身的疲倦徹底拋棄;煩了,閉上眼,將煩亂的心情立刻丟棄;冷了,多添衣,祝大雪節氣更如意。

9.夜半大雪埋江關 方孝孺 《題南屏對雪圖》

10.大雪驚飄揚 蒲壽宬 《白水巖》

11.大雪節來到,歡樂祝福到,請快穿好棉衣,戴好棉帽,來到院子中間等待幸福的來到。我已將美好的祝愿托給每一片雪花擁向你的懷抱,將你淹沒在幸福的雪花之中。大雪節快樂。

12.大雪節到了;請你把失意磨難卸一卸(雪),請你將疲勞苦厭歇一歇(雪),我來把祝愿為你寫一寫(雪);祝你大雪節順利美好不卸,快樂健康不歇,事業輝煌常寫!

13.深山大雪懶開門 杜荀鶴 《喜從弟雪中遠至有作》

14.讓一個問候,為你披上御寒外套;讓一句祝福,為你送上冬日暖陽;讓一份牽掛,為你遮擋紛飛大雪;讓一點關懷,為你點亮滿天星光。寒冬時節,保重身體!

15.念著我們的情誼,一起看雪,念著我們的過去,一起賞雪,念著我們的快樂,一起弄雪,念著我們的祝福,一起鬧雪,念著我們的未來,一起記住今年大雪,大雪飄雪,愿你大雪愉快。

16.大雪來到天漸涼,飲食調養保健康,養腎防寒溫補宜,羊肉栗子是良方,晨起食粥暖身妙,枸杞紅棗里面熬,每日多喝白開水,增強免疫防感冒,溫馨關懷已送上,快樂安好伴身旁!

17.冬天,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地上撲的是雪,厚厚的,軟軟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皚皚的,又松又軟;樹上蓋的是雪,積雪把樹枝壓彎了腰。太陽照在白雪山上,發出耀眼的光芒。

18.大雪塞空迷遠近;壯哉組練從天來 陸游 《弋陽道中遇大雪》

19.值此冬季到來之際,送你價值一毛錢的短信一條,不要小看這條短信,它包含我十分祝福,十分溫暖,外加十心實意!

20.雪小快樂,給你臉上畫笑窩;雪大功能,預示好運伴你行;雪新朋友,煩惱他傾聽;雪舊相識,困難他支持。雪飄了,我的朋友你還好嗎?想你哦。

篇7

2.合適的才是的!

3.想酷,就得腳踏實地。

4.用我們美麗的鞋襯托親美麗的腳!

5.緊跟時尚潮流,享受經典生活。

6.時尚生活,一路有你。

7.腳下的路不停止,精彩才能延續。

8.鞋履人生,經典永恒。賣鞋的廣告語

9.緊跟時尚前沿,追求和鞋生活,一路與你相伴。

10.潮流、品質,魚和熊掌可兼得。

11.踏風而動,時尚引領!

12.鞋是生活生活的見證,是人生的印記。

13.踏上生活的旅途,你的伴侶在哪?

14.精挑細選的質量,緊隨潮流的航向。

15.一旦擁有,有足潮流!

16.一埠到位,步步為贏。

17.鞋見證品味,流傳歲月。

18.一雙鞋,陪你到世界盡頭。

篇8

以微信為載體的微信公眾平臺一經推出就廣受歡迎,迅速發展成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模式。高校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合理運用現代傳媒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建立起信息傳遞、交流溝通的新模式。

一 微信公眾平臺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自媒體模式,一經推廣應用便大范圍傳播,在高校的大學生群體中更是十分流行,無論在校園、課堂、食堂,還是寢室,大部分大學生都是“手不離機”的“低頭族”,這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1 增大了大學生價值觀引導難度

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采取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或者通過紙質文件、電子文件等相對封閉的“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傳播模式。而微信公眾平臺卻提供了一種新的載體,在這種模式下,大學生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從傳統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接受,同時,每個學生還可以通過轉發成為信息的者、傳播者。但是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所呈現的信息種類各異、層次不齊,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單位所傳播的價值導向是不同的,因此大學生所面對的價值觀是多元的,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一種價值觀評價問題、引導學生幾乎成為不可能。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對許多問題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及獵取信息的新鮮感,但是又缺乏豐富的知識結構、理性的判斷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限制了自己的思考空間。微信公眾平臺上傳遞的信息,對于一些不合適的內容如果處理不當,會逐漸滲透進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甚至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因此,微信公眾平臺傳播信息的無孔不入對大學生的身心成長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正逐漸產生影響,加大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價值觀引導的難度。

2 增大校園輿情監控難度

微信公眾平臺的廣泛應用也給校園網絡輿情監控帶來難度。首先,傳播主題多種多樣。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無所不包,不同的傳媒機構紛紛推出專屬的微信公眾平臺,占領自媒體輿論陣地,同時擴大本機構的社會影響力。其次,傳播速度飛快及時。微信公眾平臺屬于即時通訊軟件,當信息編輯成功后,點擊發送可以立即到達目標人群,并不需要像傳統媒體需要排版印刷等,這樣,當最新的話題出現,相關媒體可以迅速做出回應并及時到達關注人群。再次,信息傳播的監控屏障相對薄弱。信息的權利不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擁有,信息無數的受眾也成為信息源,因此,增加了追溯信息的根源和控制信息不斷復制的難度?!谶@種現實情況下,傳統的高校輿情監控效果會下降,輿情的滲透融合、反饋調適、傳導教育、動力激發和預測與決策輔助功能等將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實施。

3 提高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迅速發展,但是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有利教育手段還需要一個過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始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來拓寬教育方式及覆蓋面,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目的開通的賬號數量也在逐漸增加。但是,并不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樹立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作為載體開展工作的意識,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微信公眾平臺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雖然新的媒體工具的出現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一平臺,也會為我們的工作帶來機遇。

1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以手機為終端的移動互聯網目前已經成為重要的輿論陣地之一,各種媒體紛紛推出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傳播的信息內容龐雜,高校大學生一方面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圖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但另一方面高校大學生由于知識結構有限,思考問題缺乏理性的辨別能力,很容易受到自媒體上的不良信息甚至謠言的影響,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將陣地拓展到微信公眾平臺等自媒體領域。

2 打造了校園文化建設新載體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來傳播,而通過微信平臺可以及時地將一些校園文化活動信息傳遞給學生,讓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來。而學生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了解校園的各種動態,比如學校最新的發展概況,各種社團活動的信息以及各種與學習生活相關的服務信息,并進行在線咨詢,可以使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告別了傳統單一的宣傳模式,擴大了信息的普及面并激發受眾關注的積極性。因此,微信平臺已逐漸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載體,成為傳播校園正能量的有效途徑。

3 提供了師生互動交流新平臺

由于授課時間及空間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通常都是大班授課,人數眾多,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可能來自于不同專業、不同年級,教師無法通過教學過程認識了解所有同學,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機會很少,無形之中拉大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有了微信公眾平臺的技術支持,可以形成語音、視頻、文字、圖片的雙向溝通,教師可根據社會熱點問題及時傳遞正向輿論,在與學生交換問題觀點時,更容易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即可根據當前學生狀態調整教育手段,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及時性。

4 支持移動學習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學過程只能在教室中、課堂上完成,時間地點固定,而有了微信公眾平臺的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將文本、音頻、視頻等多種適合移動學習的材料群發給自己的學生,而學生只要擁有移動沒備,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車站、機場或某一個特定等待的場合隨時掌握自己想學的知識。如此,學習便無時無處不在發生。此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學習材料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展示,通過新的技術工具傳播正能量,引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

三 對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議

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今天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這個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以手機為傳播工具的移動互聯網領域也是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這個工具,迎接新挑戰。

1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下,人們普遍重視教育者的作用,強調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從而忽視被教育者主體作用的發揮。然而在自媒體的環境下,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打破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的束縛,大學生可以自主地與他人交流思想和發表言論,人的獨立性和個體性逐漸突顯,大學生不愿再充當單純的被動的教育客體。教育者要根據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切實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牢固樹立平等的教育觀念,積極激發大學生自身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2 加快建設校園微信公眾平臺

國務院辦公廳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中指出,“要求著力建設基于新媒體的政務信息和與公眾互動交流新渠道,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各類權威政務信息,尤其是涉及公眾重大關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規方面的信息?!蓖瑯?,作為社會重要組織的高校也應加快建設校園微信公眾平臺,一是學校層面的官方微信,及時快速地傳遞學校最新的發展動態;二是團委和各種學生組織管理運營的微信平臺,及時與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相關的各類訊息;三是學院基層單位的具有本學院特色的微信平臺,提供學院動態,傳遞學院精神;四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我建立的服務學生的微信平臺,可以迅速傳遞知識信息,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通過這一載體,一方面積極傳播正能量,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參與到校園文化生活的建設中來。

3 努力打造新媒體宣傳隊伍

針對新媒體的發展形勢,學校應組織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努力打造高素質的新媒體宣傳隊伍,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政治水平。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有深厚的理論水平,還要具有熟練的新媒體操作能力,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要掌握相關的使用技術,能夠運用微信公眾平臺編輯、相關信息,并了解微信公眾平臺傳播的特點,分析受眾的特征,科學地應用微信公眾平臺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以真實或虛擬的身份與大學生進行對話、討論,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互動,及時解決消息傳遞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阻止不良信息的進入,使自己既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輸者,又成為信息的收集者、者和管理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英]詹姆斯·庫蘭.大眾媒介與社會[M].楊擊,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3]鄭美紅,郭寶平.手機媒體對大學生思想的負面影響及教育對策[J].新聞知識,2011(2).

[4]李福霞,試論手機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和對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4).

篇9

In recent years,Wecha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Many people express themselves,exchange ideas and deliver information by Wec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reasons for Wechat to be known.To begin with,Wechat is a relative cheap way of communication,which cuts down a great deal of the cost of making a phone call.Next,Wechat is to the taste of the majority of people.Its attractive interface and various functions are loved wildly.Furthermore,convenience also accounts for its popularity.It is available everywhere and at any time.

However,problems exist meanwhile.Firstly,our identity can be revealed when we use Wechat.As a result,we can be in trouble.Moreover,it may make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face to face less.To make the matter worse,relationship could break down.Last but not the least,our attention might be drawn too much to focus on study.

That's all.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chat will improve as time goes by.

【參考譯文】

近年來,微信越來越受歡迎。許多人表達自己,交流思想,傳遞信息,通過微信。

有一些被稱為微信的原因。首先,微信是一個相對便宜的溝通方式,從而減少了大量打電話的成本。其次,微信是大多數人的口味。其精美的界面和各種功能都愛瘋了。此外,方便也占其受歡迎的程度。它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

然而,問題存在的同時,首先,我們的身份可以發現,當我們使用微信,作為一個結果,我們就麻煩了。而且,這可能會使與他人的交流,面對面少了。更糟糕的是,關系破裂。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我們的注意力會被吸引過多集中于研究。

這一切,毫無疑問的是,微信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

 

更多推薦:

1.有關微信的英語作文

2.有關于微信的壞處英語作文

3.有關微信的利與弊英語中考作文

4.英語中考作文:談談對微信的看法

5.如何使用微信英語作文

6.有關微信的介紹中考英語作文

篇10

關鍵詞:微博 文體 微博新聞

微博是傳統博客的一種變體,用戶可以通過手機、E-mail、Web等方式短消息,實現即時分享。當前,微博已經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媒介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生活,使新聞傳播出現新的形態和傳播方式,而且逐步催生出一種新的新聞文體,本文試圖探究這種新型新聞文體突出的特點。

基于微博技術特點而催生的文體特征

從技術上講,微博用戶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自己喜愛的形式構成文本,上傳到網絡,方式簡單而又隨意。

文字簡短,事件核心突出。微博對內容字數設限,如新浪微博為140字,多一個字都發不出去。由于技術上對字數的限制,導致微博新聞文字簡短,有的甚至只是只言片語。一般來說,該類文本的主要內容突出,寫作雖不講究文法,但迫于字數的限制,自發地形成類似于倒金字塔寫法中的導語部分的獨特形式,能夠直接交代出事件核心,使得followers的注意力指向非常明確。例如,一則關于香港人質事件的后續微博新聞文本:

“一個民調顯示,香港媒體的公信力創下1998年以來最高,學者相信和最近媒體關于菲律賓人質事件報道的表現有關,負責任的報道,讓香港產生上下同心的感覺。至于i認為媒體存在自我審查的比例,也創1997年以來新高,認為媒體對批評特區政府有顧忌的人數也上升?!保ㄩ偳鹇掇?010年9月15日9:25)

短短的百余字,要素較全面且令人一下子捕捉到了重點。

不過,多數的文本作者不是傳統的新聞人,他們的寫作更為簡單,如兩則關于“曹操墓事件”的文本:

“曹操墓發掘方回應‘造假說’”(覃伯玉社會 2010年9月21日00:46)

“閆沛東稱真曹操墓在河北磁縣證據將全部公布”(szshkq12010年9月14日10:44)

上述兩則文本,雖非五要素俱全,但也已經明確了事件的核心。

施拉姆曾經在其著作《傳播學概論》中提出了一個信息選擇或然率公式來解釋受眾對媒介的選擇幾率:選擇的或然率=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報償的保證是指傳播內容和信息使受傳者感到滿意的程度,費力的程度是指使用某種傳播方式或傳播媒介的難易程度和所耗費的精力及所付出的代價,也就是說,傳播媒介帶給受眾的信息價值越高、受眾獲取信息越容易,受眾對媒介的選擇幾率就越大。在微博新聞文本中體現出來的文字簡短甚至可以說言簡意賅的特點,使人們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就可以判斷該信息是否有價值、是不是為自己所需要,在當前閱讀以快速瀏覽為特征的時代,微博新聞的這一特點顯然符合大眾口味。

形式與表達的隨意性。微博在獲得用戶資格及使用這兩個關鍵環節中都體現出“零”門檻。獲得用戶資格時注冊的過程非常簡單,網民只需填寫電子郵件地址、設置登錄密碼即可;而在使用過程中,只要會用手機發短信或者會上網,就可以將自己的所做、所見、所思發送到個人微博上,而且,微博在寫作要求上呈現出“零編輯、零語法、零文采、零形式”的特點,這反映在文本形式上,就形成了微博文體與傳統新聞文體最明顯的不同:微博主在內容和措辭上不受約束,以自己的所好、所能信息,在表現形式上也可任意選擇。

“學校餐廳門口,讓我又看到舟曲的照片了……那個‘泥石流’啊?!保╩iyo晶2010年9月12日)

“舟曲賑災之沙川新區發放篇 看領的物資,這是一個三口之家。沙川安置點除了住著泥石流的幸存者,還有房屋被毀壞或者因為洪水浸泡成危房,無家可歸者。”(北京的nadie2010年9月12日00:26)

這兩則文本很具代表性,從文字上看,它們不受任何文字規則約束,不講求語法,不約而同地口語化;從形式上看,它們沒有段落、沒有標題,不講求層次。除了文字運用的隨意性外,微博主還可以自由選擇通過圖片、音頻、視頻來信息,上述第二則文本中就配發了圖片,這些手段,使微博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立體化的傳播,既使各類信息相互補充,又更具感染力。

文本碎片化。這是微博新聞文本與其他新聞文本最為顯著的不同。所謂碎片化,是指完整的內容被切割成許多零碎的小塊。微博新聞文本的碎片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微博操作簡易便利的終端服務器,使其具備4A特性,即Anytime(傳播的即時性)、Anything(內容的多樣性)、Anywhere(信息的多渠道性)、Anyone(任何人都可以擁有傳播權)。傳者文化水平良莠不齊,加上微博快速傳播的本性,使得不少微博新聞文本在寫作中缺乏推敲,邏輯性不強,內容松散,不能有效傳達準確信息,甚至鮮有價值。

其次,微博對于字數的限制使得新聞文本不能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一條信息往往需要經過傳者多次才可完成,這其中,既包括一位傳者多次的,也包括多位傳者的。特別是遇到突發事件或重大事件時,一位微博主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將事件完整地表述出來,這時就會出現多位微博主從各自的角度去傳達信息,方有可能組合成事件的全景圖。

筆者以2010年6月26日杭州《青年時報》的微博對一起交通事故的連續直播來說明微博的碎片化特征:

【10:11】今天早上,一輛保時捷在留下鎮政府邊上,把一位騎摩托車(或電動車)的人撞了,被撞的是杭城某報的投遞員,因搶救無效死亡。這些忙碌在馬路上的“蜜蜂”,每天承受的風險不是一般的大,謝謝他們的努力,默哀。

【13:42】保時捷駕駛人涉嫌在撞人后涉嫌逃逸,目前,杭州交警部門正在抓捕肇事者。

【18:12】肇事保時捷車牌號為浙A-8444K,沿西溪路由東向西行駛至留下鎮中國農業銀行門口時,與騎電動的沈志財相撞。下午3點多,肇事司機溫州籍駕駛人章方理在某賓館被警方緝獲。

同一天發出的這三則報道,單個來看信息均不完整,它們都只是傳達出新聞事件的一個或兩個要點:發生車禍,死者是某報投遞員;警方在抓捕肇事者;肇事者身份及其被捕等。而且這些文本與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相比,結構隨意,內容上沒有嚴密的邏輯關系。這是典型的碎片化的特征。

文本的碎片化使得微博新聞存在著明顯的先天不足。一方面是媒體對突發事件的跟進難度很大。不可否認,微博在即時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單篇微博文本信息量小,難以提供完整的信息,而且由于邏輯性不強,在細節或關鍵環節上往往出現斷層,倘若再經用戶多次轉發,就很難找到初始信源,這使得人們想要核實信息、尋找關鍵點,以便對事件進行跟進采訪或深入報道時難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則是重大新聞事件完整性的缺失。一則微博難以傳達新聞事件的全貌,即便多個微博作者通過多次傳播完成了一個新聞事件的完整傳達,但是,微博本身無法自發完成有效信息的整合從而誕生完整真實的新聞來;同時,由于微博信息發送的零門檻和低成本,使信息上傳過度,造成了信息的極度“超載”,如果想要在其中提取到有價值的文本,進而快速整合出事件的整體面貌,無疑如大海撈針。

基于微博主內心訴求而催生的文體特征

微博主使用微博的動因較復雜,其中根本心理需求和社會補償需求這兩大類動因,促使微博新聞文體表現出不同于傳統新聞文體的特點。

情緒化的個人表達。微博使用者首要的心理動因是其自身根本的心理需要,包括自我表達、自我形象塑造、個人信息傳播等。對于微博主來說,微博的零門檻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表達自我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他能夠讓人們認識自己、認同自己。這是一種自我形象塑造的機會,可以極大地滿足微博主內心的需求。

目前,微博的內容主要包括:記錄現場、評議時事和心情,后兩者都不可避免地傳達著自己的所思所感。而由締元信(萬瑞數據)與多家媒體合作完成的一項調查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該調查報告稱,在微博上最主要的行為目的是“寫微博,發表自己的觀點或發泄情緒”者占微博用戶的74%,主要內容是“個人情緒感受”者占76%。①由此可見,微博主寫作微博最主要的內在動機是自我表達和自我情感宣泄,于是,我們就看到在眾多的微博文本中,毫不掩飾地抒發著或溫和或激烈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嬉笑怒罵皆成微博的態勢。

這種情緒化的個人表達,有利亦有弊。一方面,微博隨心所欲地記錄自己“正在想什么”,這些過去更多出現在朋友之間的心靈溝通,極有感染力,能夠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促進不同背景下的人們相互了解和理解,實現媒體溝通、協調不同群體的功能。而另一方面,一些過度情緒化的文字經過轉發,在廣泛傳播的同時被內容再造,加入了更為豐富的解讀,這樣,原有情緒就可能被擴大化;同時,情緒化的表達也使followers的注意力過多地指向個人情緒符號,而相當程度上忽略了純粹的事實信息以及對于其真實性的判斷。

訴求指向明確。微博主使用微博的另一需要是渴望社會性補償,即希望通過事件信息及個人思想的傳播,獲得一定的社會影響。當一則博文被廣泛關注、轉發時,信息的交流會迅速擴散,不僅會使微博主人氣迅速上升,擴大其社會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它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引發人們議論的熱點甚至輿論的焦點,所以,微博主寫作微博時,對于自己“正遇見什么”和“正需要什么”往往表達得非常直接和明確,他期待這些文本的傳播能促進他所關注和希求解決的問題獲得更多解決的機會并朝著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事實也證明,不少情形下,網絡和現實社會也的確因此產生了強烈反響。像著名的微博“我要上大學”,在簡要說明李盟盟不能順利錄取的前因后果之后,明確地請求網友以轉發該微博的方式聲援李盟盟,助她圓大學夢。而江西宜黃“9?10”拆遷事件中鐘如九的一系列微博,渴望幫助的訴求也非常直接和明確。

由上述分析可見,微博新聞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體特征,這是區別于傳統新聞的特征,催生這些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微博本身的技術特點,筆者認為,“微”新聞體已經誕生。

隨著微博新聞的出現,新聞寫作進入了動態的、立體的、有聲的多媒體網絡表達空間,其文本的表現形式更加自由多元,取材的視角更為個性多樣。而這種新聞文體面臨的發展困境也越來越浮出水面,最突出的一點是,微博人人皆可“登堂入室”的特點,使人人都具備傳播而且是即時傳播的權利,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當前還沒有建立硬性的信息管理機制,制約的力量只是道德自律,這就造成了微博新聞不容樂觀的現狀:有效信息被擠壓、信息無法核實或者失實、過于情緒化的對駁,等等。微博新聞如何長久健康地發展,有待人們進一步思考。

注釋:

①《微博媒體特性及用戶使用狀況研究報告》第8頁,締元信網絡數據,http://wrating.com/report/2010-08-16/1281949804d419086.shtml.2010-08-1617:02。

參考文獻:

1.彭蘭:《傳播者、受眾、渠道:博客傳播的深層機制》,《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

2.陳紅玉:《由突發事件看微博的傳播機制》,《傳媒觀察》,2010(8)。

3.呂辛福:《微博客的新聞傳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為例》,《今傳媒》,2010(8)。

4.耿偉、張晉:《微博:140字新聞短語時代到了?》,《新聞傳播》,2010(4)。

5.應吉慶:《微博客:發現新聞與新聞的新途徑》,《新聞實踐》,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