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習俗范文

時間:2023-04-01 23:10: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習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秋習俗

篇1

中秋節日饋贈,稱為賀節、送節、追節,也稱送節禮,往往在節前數日甚至月初就開始趕辦節禮,相互饋送,路上行人往來如梭。

送禮時間各不同

一般送禮要趕在節前,但也有在節后送的,如在甘肅洮州,中秋節后第二天以餅果饋送親戚。作為團圓象征的月餅和時鮮的瓜果都是饋贈佳品。其他節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廣東東安要送糖飴;在湖南藍山,親友間多饋贈鴨;在江蘇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鴟、糖餅相饋贈;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饋贈糍餅,取意其圓;福建同安分節前一二日,親友間互送月餅、番薯、芋魁,中秋時以此祀先和祭神;在臺灣嘉義,節前人們互送月餅、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禮數頗多,如在江蘇地區,必要送禮的有學徒向師父送禮,分家的兒子給父母送禮,女婿要給岳家送禮,書塾學生要給教書先生送過節錢。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親戚之間互贈節禮。

娘家送禮至女家

在中秋節,母家給女兒家送禮較為普遍。在河南新安,母家攜棗糕(用面疊作數層,下大上小,內夾棗)、月餅、梨、柿、石榴等看視女兒,稱為“送糕”。在山東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習俗,節前家家戶戶買上月餅、鯉魚之類的禮物,挑擔、騎驢、坐車,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閨女。

對于新嫁女,母家送禮更為隆重。在浙江烏青,有新嫁女的人家要以盤或箱盛月餅,送至女兒家,叫做“致秋節”。浙江雙林的新婦之母家必備果品、粉圓(意為團圓)相送。在江蘇高郵,娘家給新出嫁的女兒送節禮,但不留餐。在福建福鼎,父母給已出嫁的女兒送中秋節禮,第一次送節稱“送頭年”,禮品要豐厚,以中秋@、月餅為主,再加酒、雞、鴨。其中,中秋@又有白@(米漿加鹽蒸熟)、糖@(米漿加紅糖蒸成)、肉@(米漿加鹽、肥豬肉、蔥頭油、蔥葉等蒸熟)、芋蛋@(也稱檳榔芋@)等各種,@圓味美,象征團圓。

女兒收下中秋@和月餅,其它禮品一般退回,再添上幾種禮品為壓禮。收下的中秋@,切成一塊塊,分給鄰居和親戚、朋友,叫做“分頭年@”。

女婿回贈丈人家

女婿也要給丈人家送禮,如在浙江溫州,女婿送丈人的禮品,一般是一對鴨子加魚、肉、豆糕?;乇P用三錦、粉干、雪梨。有外孫的,必須加大月餅和“賞月食”。在浙江樂清,中秋這天女婿、外甥、干兒需向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饋贈禮物,俗稱“望八月十五”或“望中秋節”,禮物有粉干、魚、肉等。女婿望第一個中秋要有鴨、魚、肉等六樣禮物,其余禮物則以月餅為主,其次是芋艿和茶食包等。送時還帶著絲竹伴奏,饒有情趣。

有些地方要給外孫、外甥送禮。在福建藤山,凡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餅,附以鯉魚餅送給外甥孫。在江蘇高郵,外婆要在中秋這天送給外孫扎制“寶塔”,直到外孫十歲為止。在福建福鼎,當舅舅的每年中秋節都要送給外甥中秋餅和柚子,有幾個外甥就要送幾份,直送到外甥16歲為止。

篇2

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當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著河流,跟著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團圓吃月餅。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

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2、中秋月圓人團圓:所以,中秋節像征著家人團聚,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要殺雞、殺鴨,家里的長輩做上各種好菜,嫁出去的女兒也要帶著孩子回娘家“送節”,其實就是送月餅和一些禮品給父母。一到晚上,全家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

3、拜月: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焚香拜月說出自己的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每人一塊。

4、玩花燈、觀潮:中秋玩花燈的習俗多集中在南方。不過中秋節的花燈主要是給孩子玩,所以不如元宵節那么隆重,大人們做出各種樣式的彩燈,外形雖然樸素,但制作簡易,很受孩子的歡迎。在浙江一帶,還有觀潮的習俗,一到中秋節的晚上,江邊人山人海,很熱鬧。

篇4

中秋過節,始于唐代。中秋節的韻事是賞月,有唐明皇游月宮的傳聞,到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中秋節“臨軒玩月,……安排家宴,團聚子女,以酬佳節”的記載,形成風尚。月餅被列為節日佳品,流傳至今。坡有詠《小餅》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已將“月”和“餅”聯系在一起。

明代以來,有許多關于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記載。月餅用以祭月,及作為饋贈的禮物,流行于民間?!锻鹗痣s記》說,每到中秋,百姓制作面餅互贈,呼為“月餅”。《熙朝樂事》也說,中秋,民間以月餅為禮品相互贈送,取團圓之意?!段骱斡[志》亦云:“中秋民間以月餅想遺,取團圓之義。”明末彭蘊章在《幽州風俗》中寫道:“月宮餅,制就銀蟾絮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年藥,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單顏。”說明廚師將嫦娥奔月的傳說藝術地再現于月餅之上。

到了清代,清統治者的宮廷生活皆襲明制,每遇中秋,便制月餅。為了適合本民族的飲食習慣,清宮月餅的餡心中摻入了奶油等,出現了“敖爾布哈月餅”、“**月餅”等特色品種。敖爾布哈為滿語,漢意是奶餅子。在塊形上,清宮月餅小者寸許,大者尺余。重量上,輕者盈兩,重者二十斤強。在品種上,除以上所舉**月餅外,尚有桃頂月餅、供尖月餅、自來紅月餅等二十余種。月餅的花色品種進一步斗奇爭妍。據說大的直徑有一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用做祭祀。

中秋節到來時,家家戶戶除吃月餅外,有些地區還有自己的應節食品,以增添節日氣氛。比如陜西西安一帶,每到中秋節,當地每家做饃,全家共吃一饃,稱“團圓饃”。饃有頂、底兩層,中間加芝麻。饃上層用大碗拓一個圓圈,象征中秋之夜,圓中刻“石頭”一塊,上站一個吃蟠桃的“小猴子”。饃在鍋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狀,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則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父母家則送饃上門,以示全家團圓不忘。在江臺一帶,每逢中秋節,則以藕橫斷為餅,包以碎肉,敷以小麥屑,入油鍋炸熟,謂之藕餅。俗稱“荷花”,寓意和睦團圓。

中秋佳節,各地有不少有趣的風俗。東北的一些地區,人們采摘葡萄、梨子等生果祭月;陜西的一些地區,賞桂花、劃船、爬山、夜吃西瓜;安徽婺源地區必食塘魚;江蘇南京一帶食烤鴨或鹽水鴨;云南昆明每戶必做“合家大月餅”,然后一人一塊分而食之;山東泰安一帶吃小包子;江蘇武進人早上吃糖芋頭。有些少數民族更是隆重。仡佬族人在中秋前全寨合伙宰一頭公牛,取出牛心留到中秋節晚祭祀祖先,分吃牛肉。朝鮮族人于中秋之夜,由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爬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月亮為好運。最后點燃“望月架”,人們圍著火堆吹起筒簫、嗩吶,敲起長鼓、銅鑼,歡歌曼舞直至深夜。

篇5

尋烏:抬故事喜慶豐收

“抬故事”是尋烏縣中秋節的傳統民俗活動,一般是由8歲以下的小孩化裝成戲曲或者神話中的人物,站在特制的故事棚木架上表演,常見的節目有《唐僧取經》《白蛇傳》《八仙過?!返取9适屡锒酁榉叫文炯?,用彩布裝飾起來,由青壯年輪流抬著巡村表演,借此來表達人們慶祝豐收的喜悅心情。

宜春:儺(nuó)舞祭月

儺舞被稱為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每逢中秋佳節,宜春都會以跳儺舞的形式來慶祝。表演者頭戴面具,身著五顏六色的古代服裝,有的拿著各種兵器,有的撐著帝王出行時的華蓋,手舞足蹈,表達驅邪(xié)祈(qí)福的愿望。儺舞面具由樟木雕刻而成,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怒目圓睜,有的雄壯威武,形狀各異,造型奇特。

婺(wù)源:龍燈越長越興旺

在婺源,每逢中秋節,有“擺龍燈”的傳統習俗?!皵[龍燈”也叫“迎龍燈”,用收割后的干稻草綁接成龍的形狀,在稻草上插滿香。到了晚上月明之時,村民用棍子插入稻草中并點燃上面的香,高舉著來回游走于各村莊之間,形成了一條火龍,“擺龍燈”因此而得名。

吉安:燒塔被視為好運象征

“燒塔燒塔,越燒越發?!薄八馃猛?,來年豬牛壯?!薄诩?,燒塔仍然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中秋節一大早,人們便來到村子的開闊場地上,用瓦片層層堆積,壘(lěi)成一個寶塔,晚上,全村男女老少齊聚塔前,燃放鞭炮,再把帶來的柴火扔進寶塔點燃,隨著火勢上躥,寶塔通紅,猶如火龍騰飛一般。人們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祈愿生活就像寶塔中的烈焰(yàn)一樣紅紅火火。

你知道嗎?外國人也過中秋節呢。雖然他們的中秋節習俗和咱們的不大一樣,但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越南:聽阿貴,打花燈

越南的孩子們都在中秋節晚上聽阿貴的傳說。阿貴相當于越南版的嫦娥。相傳一個叫阿貴的小男孩得到仙樹后,用污水澆樹,結果仙樹騰空飛上月宮,阿貴手拉著樹根,也被帶往了月宮。晚上,孩子們提著鯉魚燈出游玩耍,寄托著長大“跳龍門”的美好寓意。

坦桑尼亞:月圓節

每當公歷九月的月圓之夜,是坦桑尼亞的“月圓節”,各家各戶的大門都輕輕地打開,人們靜悄悄地走出家門,來到空曠(kuàng)處,圍成一個個圓圈,默默地坐下。直到皎潔的月亮高懸中天,人們才打破沉默,開始熱烈地交談,并舉行各種各樣的慶?;顒?,歡度一年一度的節日。

篇6

秋月兒圓又圓,親朋好友在身邊,擺滿月餅和糕點,香香月餅嘴饞饞,一口下去少半邊,含在嘴中粘又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秋節民間都有哪些習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民間都有哪些習俗吃月餅

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燈

燃燈以助月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臺上等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月

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樓,好游者則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備核肴酒漿,文人賦詩,俗士講古,往往通宵達旦。

吃鴨子

云南的仫佬族講究在這一天買餅子,殺鴨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鴨、咸水鴨、樟茶鴨也往往在這個時候賣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沒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鴨回家吃,估計味道也不賴。

吃田螺

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經查,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梢姶苏f法言之有理。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關于中秋節民間故事關于中秋節民間故事篇【1】

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云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余,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關于中秋節民間故事篇【2】

月下獨酌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皩τ俺扇恕本錁嬎计婷?,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独钤娭苯狻罚骸按藢υ陋氾嫞艖堰_觀以自樂也?!痹娙松蠄鰰r,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關于中秋節民間故事篇【3】

玉兔入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舍地離開妻兒,踏著云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么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多么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并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于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舍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愿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從此小兔告別父母和姊妹們,到宮陪伴嫦娥住了。

中秋節別稱月夕

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與之相應,又稱仲秋八月十五日為“月夕”,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這也是叫“月夕”的原因之一。

玩月節

是日,古代有月下游玩、設宴賞月的習俗,所以被稱為“玩月節”。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秋”條稱,“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當時的皇家還會舉辦“中秋晚會”。民間也不會早早休息,連小孩都不肯睡,“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p>

拜月節

篇7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大家對于中秋節了解多嗎?相關知識你都知道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中秋節各地的風俗習慣介紹”,歡迎閱讀與借鑒!

中秋節的習俗和來歷介紹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它不同于元宵節的大型燈會,而主要是在家庭、兒童中進行。南方民間還有燃燈習俗,燃的是寶塔形狀的寶塔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搭成;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一種是素馨茉莉燈,這種燈香氣四溢。在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都有砌寶塔燈的習俗。江西清江,中秋多鏤瓜作燈,其形似月。兒童堆砌瓦礫作浮屠(佛塔)狀,中置薪柴,點燃后,“四面玲瓏,如火樹”。湖南寧鄉兒童堆寶塔,中間焚燒,“以紅透為吉兆”。這些燃燒塔燈或鬧寶塔的民俗,都有著求取生活平安的意義。

明清時期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注入更多月神的神性意義和現實社會的倫理意義。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秋天該收獲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明清時期,祭月、拜月成為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鼻宕刑刂频募涝略嘛?,這種月餅較其他月餅為“圓而且大”,“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特制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后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在明代,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的方式是,在市場上買一種特制的“月光紙”,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在臼中搗藥。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一丈多長,畫像金碧輝煌,非常精致。當時,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成蓮花狀。晚上,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后,將月光紙焚化,一家人共享撤下來的供品。

明清以后,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清人昵稱玉兔為“兔兒爺”。人們用黃沙土做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制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20世紀初,民間索性將祭月稱為“供兔兒爺”。名稱的變化,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高懸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里已俗化為可觸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雖然人們依舊供奉它,但它已失去神圣的品性,成為一種世俗觀念的表達。

中秋節各地的風俗習慣福建中秋節的習俗

福建浦上杭縣的女子在拜月時要請月姑:在月光下,擺好香案,上面放著月餅、芋頭、水果、花生、茶酒等物。然后拿出一個紗笠,外面披上衣服,中間橫穿一根木棍,代表月姑的雙手。請月姑時,兩個女孩子抬著紗笠站在香案前,唱起“月姑歌”:“月亮姑,月亮娘,請你下來逛一場。請一姑,請二娘,請三姑話就長,請四姑花就開,請五姑上夫臺,請六姑姑就到,請七姑姑就來。一來就來。勿使在河邊企呆呆,勿使在深山詐酒醉,勿使在路邊詐頑睡,就地備有青茶共綠酒,亦有月餅共芋頭,亦有竹篙你曬布,亦有簸箕你篩米,亦有長麻你來撕,亦有短麻你來搓,長麻長衫袖,短麻短衫衣?!睋f,月姑請下來時。

紗笠會自動搖擺,抬者會感到有重量。此時,人們就向月姑詢問愛情、婚姻、兒女等,月姑用點頭的方式回答,直到深夜為止。最后,還要唱起“送月姑歌”:“一更深,二更深,腳底無鞋涼到心,十月清江沒點水,鵝爬鴨叫送你上天云?!闭堅鹿脮r,不準男人在場觀看。

江蘇中秋節的習俗

在一些地方盛行中秋夜燒塔的活動。用碎瓦片砌成的高一米左右的塔,頂端留一個供投放燃料用的塔口。中秋夜時,點燃谷殼、木或竹等燃料,等火旺時潑松香粉,火焰會突的爆開,場面極為壯觀。

江蘇無錫縣中秋夜要燒香斗。香斗四周糊著繪有月宮景色的紗絹,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族旗。

江西中秋節的習俗

江西吉安縣,中秋節傍晚,每個村都要用稻草將瓦罐燒紅,然后放些醋,便會有香味溢滿夜空;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到八月十七日,一直要懸掛通草燈。

安徽中秋節的習俗

安徽婺源地區,中秋節時,兒童用磚瓦堆起中空寶塔,然后掛上帳慢、匾額等裝飾品,并在塔前放一桌子,上面放置各種器具用來敬“塔神”。晚上,在寶塔內點亮燈燭。

四川中秋節的習俗

四川,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殺鴨子,打耙,吃麻餅、蜜餅等。一些地方還把點亮的橘燈懸掛在門口。有的兒童會沿街舞動插滿香的橘子,稱為“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要祭土地神,表演雜劇等,俗稱“看會”。

一些地方還形成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如香港地區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門刊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奸IF湖的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山東中秋節的習俗

在山東一些地方流行“中秋唱月”,用來祈求五谷豐登。當中秋明月升起之時,孩子們端著月餅,或在街上,或在村頭唱,“唱月餅,賽月餅,來年更盼好年景”,以此寄托對來年的美好愿望。

廣西中秋節的習俗

廣西一些地方,每逢中秋之夜時,有“歌舞鬧月”的風俗。在銀色的月光下,青年男女在吹響悠揚的蘆笙、跳起歡快的民族舞蹈的同時,尋找自己的意中人。

貴州中秋節的習俗

貴州一些地方,中秋有“對歌賞月”的習俗。傳說貴州某地一位老人有三個聰慧美麗的女兒,為應對眾多的求親者,便與他們約定在中秋之夜賞月時對歌訂婚。從此,每到中秋時青年男女都要相互對歌,互訴衷腸。

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1、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2、燃燈: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笨磥韽墓胖两裰星锶紵糁灼湟幠K坪鮾H次于元宵燈節。

3、猜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4、吃月餅: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5、燒塔: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

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篇8

論文摘要:體育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具有很強綜合性的科學和藝術。本文結合籃球教學中學生的表現,分析學生心理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體育教學心理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在體育教學當中一直都貫穿著兩條主線:一條是“知識對流”,另一條是“情感對流”。體育的教學活動正是在知識與情感、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之下完成的。在更高的意義上說,知識往往是通過情感這個媒介才會更好地被學生們所接受。由此看來,要想做好體育教學,教師除了具備充足而豐富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情感、全心全意的付出更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就像我們所說,體育教學也是一門科學,單方面的情感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為了更好的教育學生,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素養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教育者不能掌握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時刻變化的心理狀態及學生之間心理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不能有效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把學生的心理狀態調適到最佳狀態,并使之盡可能地保持這種狀態的話,在體育教學中,尤其在是競技體育教學中,是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的。作為一名教師,這種情況下,即便擁有再多的專業知識,在教育上也是不成功的。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心理特征,有的放矢,采取相應的手段和對策,各個擊破。這種方法對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培育人才的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教育心理學中的認知理論認為,人對新事物的理解分為三個階段:感知,認知和理解。感知和認知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人要通過這種實踐去理解一個事物的內在規律。也就是說,知識技能的獲得是一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將理性認識運用于實踐,循環往復的過程,即觀察、思維、實踐的有機結合以及靈活運用,這就是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所經常強調的,要看、想、練結合起來。在這三個要素當中,觀察是起點,思維是中心,實踐是根本。因而,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注重觀察,更重要的是要適當地調動學生勤于思考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建立起正確的動作和概念,正確地掌握練習的方法和技巧,科學和有效地指導學生,充滿熱情地投入到體育實踐和練習當中去,最終達到讓學生受益終生的目的。 

二、學生的心理能力與運動智能 

(一)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即順利從事心理作業所需的能力。一般在心理學中,我們將心理能力劃分為言語理解、知覺速度、歸納推理、演繹推理以及記憶力五個維度,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心理能力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作用。 

1.言語理解能力 

體育教學中,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和時間性都對體育教學活動有著細微但重大的影響。因此,對學生的言語理解能力的培養應該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擁有良好的語言理解能力,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也會幫助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 

2.知覺速度 

知覺,顧名思義就是感知和覺悟的意思,一個學生對某個動作或技能的知覺速度關系到他對該項動作和技能的理解和領悟程度。誠然,由于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每個人的知覺速度都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善于觀察、理解能力較好,那么他的知覺速度就會比較快,相應的對體育動作和體育技能的掌握也就快。 

3.歸納和演繹 

歸納能力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及時總結出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中的要點,進行系統歸納,使知識結構得到梳理。這樣才能把已有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升華到更高的層次。演繹能力則考查學生是否能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篩選擇優,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也會有出錯的時候,這時就要求學生運用自己的演繹能力。這兩種能力相輔相成,是學生心理能力的深層表現,從這兩種能力的高低可以判斷一個學生是否具有較高的心理 

能力。 

4.記憶力 

記憶力就是指一個人的記憶能力,記憶能力可以關系到體育動作和技能在學生頭腦中再次展現的效果。一個學生的記憶力越強、越細致,他對教學內容的復習能力和復制能力也就越強,對技能的掌握就越精確,越完美;反之則越弱。 

(二)運動智能 

運動智能對學習的成功十分重要。籃球運動需要從事者將耐力、手指靈活性、腿部力量以及其他相關能力綜合運用、協調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分析并確定學生的運動智能水平,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發揮潛能,更加自由和自如進行體育活動。運動智能一般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能力。 

1.力量因素 

這里所說的力量因素涉及四個方面:軀干力量、靜態力量、動態力量和爆發力。如我們所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時時處處都受到力量因素的影響。無論跑步、跳遠還是足球、籃球,力量因素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跑步和跳遠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爆發力和耐力,而足球和籃球則需要軀干力量、靜態力量、動態力量和爆發力的綜合運用?;@球的運動時間持續比較長,也就是動態力量的運用的過程;籃球投籃剎那,特別需要軀干力量的助推;籃球運動中的靜態防守是靜態力量的最好體現;而爆發力在籃球中則表現為快攻和回防。 

2.其他三個因素:軀體的協調性、平衡性和耐力 

這三個因素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也是很常見的。軀體協調性和平衡性在健美操、跳遠等技巧性的項目中較為常見。耐力在長跑項目和游泳項目中較為常見。而籃球這種大球運動,要求學生同時具備這些能力,在場上運球傳球防守時,協調性和平衡性十分重要,而完成現代籃球規則中強對抗性的比賽,耐力也必不可少。 

三、籃球教學中學生群體心理特點 

(一)不同的心理特征 

據研究,在籃球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的心理會具有“鮮明、多樣、易變”這樣的特征,經過教學實踐仔細觀察、分析,我們將學生心理變化特點歸納為以下幾種: 

在技術學習內容簡單的時候,學生往往掌握動作很快,這時學生常表現為對練習滿不在乎,并伴隨有自滿情緒;一旦遇到困難,動作難度變大,完不成動作的時候則表現出了急躁、自信不足、抗拒練習等行為。 

在聯系技術組合或戰術配合時,學生會常因為得失球權或配合的失誤,產生相互埋怨的消極情緒,隨著練習進度的推進,學生的心理也會隨之不斷變化。 

(二)分析學生心理變化的原因 

1.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目的是否明確,是決定學生心理變化方向的主要因素 

通過和學生交談我們發現,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對體育運動沒有正確的認識,對運動本身不感興趣,上課采取“見習”策略,或抱著學兩招以應付考試的態度,學習十分被動。 

2.學生的身體條件和技術掌握的程度對學生心理也有很大影響 

身體條件越好,技術水平越高,個性越強的學生,越有求知欲望,學習情緒越高,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而那些素質、技術比較差的學生,總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再多的練習也沒用,缺乏自信,大多不喜歡主動練習,進而產生厭惡心理。 

四、不良心理因素及其相應措施 

(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表現及特征 

1.無力型性格 

這類學生外部表現為精力和體力的不足,很容易疲勞,常常向老師抱怨自己身體的不適,時刻懷疑自己的健康,有疑病的傾向。這導致他們經常情緒不高,運動負荷加重,意志較脆弱,耐力不足,不能迎難而上,屬于消極型。 

2.不適應型性格 

不適應型性格指的是對環境的不適應,對外界變化的抵抗能力差。冬季的低溫、大風、下雨,都會使這類學生畏手畏腳,拒絕活動;夏季他們又怕熱、怕曬,專門找陰涼的地方,屬消極型。 

3.循環型性格 

這些學生經常在興奮和憂郁的兩極之間波動。在情緒高漲時,會一時沖動而不計后果,運動中缺乏冷靜思考,對教師的要求充耳不聞,其技能掌握通常出現極端化,屬于不穩定型。 

4.分裂型性格 

此類學生表現為性格內向、不合群、害羞,回避與他人的接觸,情感淡漠。這些學生即便參加活動也是應付了事,屬于消極型。 

5.焦慮型性格 

這類學生對事物和人表現出焦慮和緊張、憂心忡忡、猶疑不決的狀態。這些學生的好勝心比較強,但又恐怕自己的技術不如別人,更怕考試成績不好。這種性格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屬于不穩定型。 

(二)相應措施 

1.加大時間和練習次數 

課程開始前,教師應事先將內容告訴學生,以便他們對將要進行的課程有所了解,合理地分配體力。 

2.在準備階段,教師要營造輕松的氛圍 

學生通過一些輕松的活動或游戲,熟悉運動練習的環境,并進行充分熱身。與此同時,課程中要盡量多地采取新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們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 

3.技術練習和對抗比賽結合 

學習任何籃球技術都可以采取比賽的形式,比如學習投籃的時候,可以把學生分組,依次投籃,以哪一組率先達到一定進球數為勝。對抗性比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 

4.培養學生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的品質 

教師應有意識地在課程中培養學生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的品質,以應對大劑量的訓練和克服訓練中的困難。 

總之,在籃球的教學過程中,不同學生的不同心理變化會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果。因而,體育教師需要隨時根據學生心理變化的特點及其產生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因勢利導調節他們的情緒,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于令寶.培養學生的心理能力對籃球教學的影響[j].新課程,2010-05. 

[2]謝桂英,周萍.解析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心理能力和體質能力[j].教學與管理,2010(15). 

篇9

摘 要 隨著籃球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各個強隊之間的差距日益縮小。同時,隨著籃球規則的不斷變更,罰球已成為籃球比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罰球得分也是不可忽視的。相關數據統計:比賽中罰球得分在總分中一般比例可達15%-20%左右,更有甚者可占總得分的25%-30%。罰球命中率有時也會成為決定比賽的關鍵因素,所以珍惜每一次罰球得分抓住每一次機會,因此對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并運用心理學理論對影響籃球比賽中罰球命中率的因素進行分析與研究,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調節及訓練手段,為訓練比賽提供參考。

關鍵詞 籃球 罰球命中率 心理因素 對策

一、研究目的

在運動訓練中,體能、技能、戰術、心理和運動智能共同構成了整個競技體育過程,而心理能力在競技體育比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他要素都只有在其心理能力的參與和配合下才能充分體現。運動員水平越高,競技越激烈,心理能力對比賽的結果影響相對就越大,在某種情況下,還會成為決定性因素。據有關分析,影響罰球命中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身體素質、技術、心理狀態、關注度、賽場氛圍等等,但是對于受過一定訓練的運動員來說,罰球的成功與失敗,不再僅僅只是身體和技術的問題,而是心理問題成為其罰球失誤的主要因素。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進一步探析影響罰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對策。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罰球時運動員的心理。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了有關影響罰球問題的數篇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2.訪談法:通過面對面地交談來了解受訪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心理,再進行邏輯分析,從而為本研究提供材料。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穩定的心理狀態是運動員發揮運動技能的前提條件,不良的心理狀態會嚴重影響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因此在實踐中找出影響罰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訓練,對籃球競技水平的提高將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一)影響罰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分析

根據相關運動心理學資料的查閱及對相關專家的調查訪談,分析得出影響罰球命中率的因素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即內因和外因進行闡述分析。運動員的自信心、情緒、生理和經驗等內在因素和比賽環境、比賽背景、比賽現狀等外在因素相互影響共同引起事件的改變,在比賽中運動員會受到情緒、注意力、自信心等諸多因素影響,從而影響技術水平的發揮,以下將詳細闡述。

1.罰球時自信心的影響

自信心是發揮運動員能力的前提條件之一。自信心不足會使隊員無法產生強烈的投籃動機,感到全身不舒服,罰球時猶豫不決從而導致在比賽中罰球不中。自信心也是運動員保持沉著冷靜和集中注意力的來源,自信心還是運動員本身毅力的表現。這種自信心來源于隊員良好的競技狀態與自我感覺,來源于自我控制心身的能力。大家都知道飛人喬丹,他之所以是一代巨星,之所以是大家學習和追捧的對象,恰恰就是因為他擁有強大的自信心,王者的霸氣。在賽場上,他的自信他的霸氣讓許多和他對防的運動員感到恐懼,尤其是他那雙眼睛似乎能直接就把對手擊垮。同時,他也用這良好表現去感染去鼓勵自己的隊友,帶領公牛隊數次獲得總冠軍。從中可以看出自信心在比賽中具有何等的重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運動員的運動技術水平的發揮與自信心密切相關,自信心能使不利局面轉變為有利局面,在逆境中保持鎮靜與平衡。也既是說良好的心理素質能使人頭腦清醒、身體靈活、肌肉放松、反應及時、注意力集中。相反,當心理素質低下時,則表現出反應遲鈍、肌肉僵硬、自控力差等特征。通過對參加過各種比賽的籃球隊員訪談就可以看出,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隊員害怕罰關鍵球,而且當第一罰不中時,自信心大大的減弱,而在訪談中敢于罰關鍵球,自信心足的運動員,僅占訪談總人數的很小一部分。以上訪談調查表明,如果運動員缺乏足夠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尤其在比分落后或不利局面下,就會產生恐懼消沉等消極情緒,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動和發揮自己的潛力,從而破壞了正確的動力定型,對罰球來講,則影響技術的發揮,降低了命中率。

2.比賽背景的影響

籃球比賽中,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比賽級別不同,規模不同及關鍵程度不同,都足以會引起運動員罰球時的緊張。尤其是籃球職業化和國際化以來,比賽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在國內聯賽中,一些關鍵場次運動員會考慮到,進入季后賽的名額,爭奪中冠軍的機會,個人付出的回報,個人的追求等等因素。在重大國際賽中,運動員代表國家出戰很容易就會考慮到國家的榮譽,民族的尊嚴等等。這一連串的憂慮無形中為自己增加了更大的負擔,籃球比賽一般是在40分鐘的時間里分出勝負的,在比賽中由于時間的不斷消耗,在比分又很接近的情況之下,罰球運動員的心理負荷會更大,這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必然會導致心理狀態的改變,運動員的反應、判斷、肌肉感覺都會隨之改變,出現肌肉僵硬、呼吸不均、眼睛模糊、手顫抖、本體感受器失調,結果導致罰球失誤。

(二)提高罰球命中率的對策

分析了以上的各個因素對罰球命中率的影響,以下我將針對各個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訓練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對運動員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施加影響,使得運動員的心理產生適宜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的變化,使其具有自我動員、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下面將對方法進行詳細闡述。

1.加大訓練強度,強化技術動作

正確的技術動作是發球成功的關鍵,罰球手法是否正確和穩定,直接影響罰球命中率,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要時刻糾正運動員的投籃動作。在罰球時,也讓運動員自我默念正確動作程序,接球-拍球-舉球-蹬地-伸肘-伸臂-屈腕-撥球。同時還要將罰球訓練安排在訓練課的高峰時期進行,使運動員身體各機能達到比賽狀態時進行罰球訓練。由于反復的正確的訓練,使得運動員形成意念與肌肉感覺相互聯系,在比賽中有助于運動員形成有意識地自我控制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罰球命中率的目的。

2.模擬實戰訓練,強化穩定心理

比賽中隊員想要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并非易事,只有在平時的訓練中加強技術的訓練,通過參加比賽獲得直接經驗是一個方面,而重要的是通過模擬實戰訓練獲得間接的“直接體驗”。所以在日常的教學訓練比賽中,實時樹立以賽代練的訓練思想,教學中當雙方比分相持的情況下教練員突然宣布停止比賽,并指定雙方各運動員依次進行罰球,在罰球時其他隊員叫喊、喧嘩、喝倒彩等來進行干擾罰球隊員。由此來決定雙方比賽的勝負而且要對勝負有一定的獎懲,這種訓練會在運動員的心理上產生一種壓力而且具有競賽的緊張氣憤,通過有意識地制造比賽的緊張氣氛可以提高運動員適應比賽的心理穩定性,消除比賽中隊員心理的緊張,從而提高在實戰中的罰球命中率。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通過以上的討論和分析,籃球比賽中影響罰球命中率的因素是有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共同決定的,運動員個人自信心、情緒、生理經驗等內在因素是變化的基礎。而比賽的背景、環境和現狀一系列外在因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2.在訓練對策上也是多方面的,通過對運動員技術動作、意志品質、自信心、自我控制和借助高科技對運動員進行訓練。使各種訓練方法與技術、戰術、身體的訓練相結合,綜合提高運動員的能力。

(二)建議

1.訓練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應遵循自覺自愿、重視個體差異、持之以恒的原則,并根據不同的對象、性別、年齡,運動經驗、智力水平和不同的要求,有重點地、區別對待地進行。

2.心理訓練是適應現代運動競賽的需要而運用發展起來的,與競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所以心理訓練要有針對性,特別要注意全面與重點相結合的原則,必須與身體、技術、戰術等有機的結合起來。

3.在心理訓練內容方面,應當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征的訓練。只進行全面的心理訓練,而忽視重點的心理訓練,將會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發揮。

參考文獻:

[1] 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

[2] 孫民治.現代籃球高級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

[3]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6.

[4] 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6.

篇10

人行為獲得成功的因素總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觀察力、想象力、分析力、記憶力、判斷力等,另一類則是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欲望、情感、習慣、態度等等。在人類生活中,兩種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非智力因素所起到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引導、動力、強化等,這一因素在高中籃球教學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良好的學習動力能夠促使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如投籃的單一性練習,定點帶球變向等,這些教學環節都需要大量的重復練習才能使動作熟練,達到自動化的狀態,而這個過程十分枯燥,肌肉單一性的練習也會容易造成疲憊,這時如果學生有積極地學習動力,就能夠自我主動克服困難,不會產生畏難情緒,就容易更好的掌握動作技術;而反之,如果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情緒低落,即便教師講解的再精彩、內容再精細,學生學習起來也缺乏精力,往往事倍功半。

二、高中籃球教學中非智力因素影響分析

1、籃球教學中的學生

動機學生的體育動機是學習籃球的一種心理歸因,這種歸因是學生對籃球需求的一種體現,或者是內在的,或者是外在的,或者是物質的,或者是精神的,這種心理歸因與學生所處的外在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籃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高中學生所處的一種心理狀態,有的學生會因為受到批評而努力學習,而有的學生則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動機和應用動機。總體而言,學生想要獲得某種需求而發展自己所建立起來的欲望就會轉化為學習動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激發原始學習動機,同時也要根據倒U理論,在教學過程中引導教學動機。例如,對于一些簡單的籃球投籃動作,高中學生好動,往往喜歡自己投,這時教師通過準確的示范和動作技術要點的講解后,就可以組織學生自行投籃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激發出來,而對于一些難度系數較大的動作,這時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會降低,這時教師除了準確的示范和講解外,還要善于運用語言、手勢等去激勵學生,如“好棒”、“加油”、“再加把勁”、豎大拇指等方式激勵學生,使學生動機水平提升,以便更好的學習籃球。

2、籃球教學中的焦慮情緒

焦慮是高中學生上體育課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概括來講是對一種負面結果預測的不愉快情緒,焦慮可以分為穩定型焦慮和暫時型焦慮,穩定型主要是指人遇到各類事情所表現出的一種焦慮,而暫時型的則是指某一特定狀態下的一種焦慮,具有短暫性。對于高中學生來講,籃球課表現的焦慮既有穩定型的,也有暫時型的,但其中的焦慮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要善于分析,并進行積極誘導。筆者通過查閱文獻,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總結出學生焦慮的四方面原因,一是初中接觸過籃球的比沒有接觸籃球的焦慮水平低,這與籃球基礎技術有一定關系;二是穩定型焦慮學生比暫時型焦慮學生的焦慮等級不同,穩定型焦慮相對高一點,這與個人特征具有一定關系;三是性格外向的比性格內向的焦慮水平低,而通過逐步練習,兩個焦慮水平差距縮?。凰氖墙虒W環境引起的焦慮水平不同,好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焦慮水平一般低于差的教學環境中的學生。教師通過把握學生的焦慮原因,然后再通過倒U理論中適宜焦慮水平的知識,合理調節學生的焦慮,使學生焦慮水平達到最佳學習狀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學生有一個較好的焦慮水平,就要事先讓學生了解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方式、環境、難度等,先讓學生有一個總體的概念,同時讓學生自我想象教學場景,尤其是自教師講解完動作要領后,學生要充分想象自己練習的場景,把動作規格內化在大腦中,這樣在實際運動時,就會降低運動難度。此外,還應該在學習中讓學生學會自我語言提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背過系列動作提示語,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邊練邊說,以此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3、籃球教學中的情感態度

情感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它對人的心理、行為控制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籃球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當兩者在情感相互榮洽時,課堂就會產生好的學習效果,否則就會相反。因此,對于老師來講,在籃球教學時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因為教學以外的原因使得情感不穩定,出現教學情感失控,把本不屬于課堂的語言、行為帶給學生,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情感最直接的就是語言,良好的語言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學習籃球。對于高中學生來講,文化課的壓力十分大,在籃球教學時,如果教師能夠通過活潑的、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語言教學,學生學習起來就會輕松,心情就會舒暢,學習籃球也會更加積極,如果相反,教師在教學時更多的是講純理論,而且詞不達意、言語繁冗,這時本來學習積極性較高的學生也會因為教師的語言而出現情緒低落,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情感的同時,要多運用積極向上、具有正能量的語言把學生好的情感激發出來,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籃球。

4、籃球教學中的意志品質

意志品質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克服難所進行的一種心理活動。在籃球教學中,高中生的意志品質千差萬別,好的意志品質在遇到學習困難時往往能自覺克服,積極進取,而意志品質弱的學生就會打退堂鼓,產生不愿意學習籃球的想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善于發現、了解每個學生的意志品質特點,又要善于鍛煉、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尤其對于意志品質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談話鼓勵,在課上,可以通過一些做力量、練投籃等形式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語言激勵,如“堅持住”、“還差一點點”等,通過逐步加大困難,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此外,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適當設計有一定難度的練習,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既要通過語言引導,又要通過練習刺激,這樣有利于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