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創業范文

時間:2023-03-19 01:0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藥創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藥創業

篇1

在現代社會,醫藥對人類生活質量的巨大影響,使得該行業高增長、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藥工業發展駛入快車道。近30年整個制藥行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7%,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同時也高于發達國家中主要制藥國近30年來的發展速度,中國由此成為發展最快的制藥國之一。

盡管醫藥產業發展迅速,但在高速發展中也暴露出了單方面追求數量規模,而忽視了發展質量的問題。很多醫藥企業的發展還是靠規模優勢,廣泛存在管理水平低、藥品科技含量低、市場開拓能力差、缺乏自主知識產權藥品、產權制度單一等制約發展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醫藥企業尤其需要通過加強創新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與其它行業相比,創新對醫藥行業的重要性和醫藥企業增長對創新的依賴更顯著。在醫藥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對目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醫藥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

創業板上市給醫藥企業、特別是中小型醫藥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而企業的創新能力,即新產品的上市能力又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中。本文對已在創業板上市的15家醫藥企業從申報藥品情況、品種儲備和立項能力、專利申請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數據來源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庫和企業招股說明書、年報、季報等文件,使用數據截止到2011年6月底)。

創業板上市的15家醫藥企業及其在本文中所用的簡稱為:

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萊美)、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科)、北京北陸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陸)、上海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凱寶)、海南康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芝)、青島華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仁)、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飛)、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晨光)、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沃森)、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香雪)、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振東)、浙江佐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佐力)、重慶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安)、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瀚宇)、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舒泰神)。

為了便于分析和評價,現根據如下原則對上述三種情況中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并賦予分值,并最終根據分值高低判斷企業創新能力:

1.已申報品種最能反映一個企業的研發和創新能力,所以認為此模塊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最為顯著,現將化學1類(或中藥天然藥物1類)評分為10分,其他注冊分類的品種根據注冊分類高低(即申報品種本身技術含量高低)評分,評分結果見表1。

2.除了企業的申報品種外,在研(未申報)的品種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企業產品儲備和立項能力,即今后申報和新品上市的能力。對產品儲備情況根據第1項所述原則進行評分。

3.企業申請專利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而一個企業產生知識產權的能力是技術創新的表現,現將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兩類,將已經授權的發明專利賦予1分,已經受理的發明專利賦予0.5分;已經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賦予0.6分,已經受理的實用新型專利賦予0.3分(一般發明專利比實用新型專利對企業創新能力影響更大,故賦予不同分值)。

一、 2009年-2011年品種申報情況

一個企業的申報新品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其創新能力,如表4所示,對各企業2009年、2010年、2011年(截止到2011年6月1日)申報品種情況進行統計,并根據產品注冊分類進行評分(分值賦予表見表1)。

由表2可以看出,福安藥業的申報品種最為突出,大部分為仿制藥,萊美藥業申報品種也較多。

二、 在研新品儲備情況

除了申報品種外,在研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該企業產品儲備能力,現對各企業招股說明書和年報中提取數據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3。

由結果可知,福安藥業在研新品占優勢,多為化藥3類和6類產品。萊美藥業儲備品種結構較為合理,除了化學3、6類藥還有化藥1類、化藥4類等,儲備產品具有較大潛力。

三、 專利申請情況

專利是一個企業擁有無形知識產權的反映,其中藥品的專利又是藥品保護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藥品商業價值的衡量標準之一。對各個企業已授權的和已受理的專利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為了便于比較,特將專利賦予相應分值:

已授權發明專利:1分

已受理發明專利:0.5分

已授權實用新型(外觀)專利:0.6分

已受理實用新型(外觀)專利:0.3分

結果見表4??梢钥闯?,萊美藥業分值比較高,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立項品種較多,需要保護的技術多;1類新藥、4類、5類新藥一般都為專利藥物,設計的專利也較多。

四、綜合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對三個方面的評分進行匯總,得出下表,并按照如下分值區間進行定級:

≥ 90分 A級

40分―89分 B級

20分―39分 C級

≤ 20分 D級

由表5可見,萊美藥業和福安藥業占有絕對優勢,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差距較大,這是創業板醫藥企業的一個特點。

篇2

Abstract: I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serving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necessary for colleges'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pecific ways and thought about implanting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technology.

關鍵詞: 高職;醫藥營銷技術;創業教育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technology;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3-0282-02

1 醫藥營銷技術課程培養創業意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高校規模擴張、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當前就業形勢嚴峻,高職畢業生就業更成為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學生通過自主創業拓展就業渠道,不僅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主觀需要,而且也是緩解就業壓力的客觀需要,通過創業可以帶動就業,也必將成為高職院校穩定生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

教育實踐證明,創業意識是可以強化的,我們可以通過教學過程強化創業意識,這對于創造力開發及增強創業能力均會產生良好的催化劑作用。

醫藥營銷技術作為醫藥營銷專業的主干課程,自然有著醫藥營銷專業學生創業意識培養的重要責任。同時,創業教育有利于教師與學生抓住機遇,積極關注社會發展需求,將本專業知識應用于實際,創新性地模擬市場經濟活動,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緩解就業壓力,也提高了就業質量。

醫藥營銷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同時緊密聯系市場,市場理論、4P理論的模擬教學活動讓創業教育成為一種可能。同時,學校人才培養計劃就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更加的重視實踐教學,把創業意識和創業理念融入教學中,真正體現“做中學,學中做”,樹立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2 創業教育嵌入醫藥營銷技術教學的具體做法

依據職業教育以實踐性為特征、以訓練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教學要求,通過模擬教學、情景模擬等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精神等內容的創業教育實踐。下面以醫藥營銷技術課程中的市場學教學為例,闡述本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嵌入創業教育。

2.1 教學設計的思路 市場學具體教學內容涉及市場調查,市場細分,產品定位,營銷策略選擇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前后知識逐步遞進,前面的知識可以在后面得以應用,把市場學設計成一個具體的創業大項目,讓學生容易完成,把大項目分解成若干小項目,引導學生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最終實現創業策劃書。通過此次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提前做一次創業項目設計,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拓寬學生思考問題面。

2.2 教學方法的應用 在醫藥營銷技術教學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為項目教學。在市場營銷教學中,傳統的教學形式是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基本上是被動的。項目式教學是師生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的實施來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過程達到學習的目的,更好地讓學生完成學習過程,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它是一種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尋找信息。學習者只有在碰到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才會去主動獲取更多知識,這種學習更強調主動性。項目式教學的總體目標就是以項目為載體讓學生轉換角色,合理定位師生角色,合理理清課堂教學的結構,引導學習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讓教學效果最大化。

2.3 教學具體實施

2.3.1 提出創業項目 從4P理論教學之前,從市場調查理論開始,給學生分組,5~6人一組,讓學生先結合自己的創業夢想,每一組定下一項創業項目。根據此創業項目設計調查問卷開始前期的調查,2人一組,這個創業項目開店費用的調查包括選址、店內裝修、店面房租等,另一方面對本店產品現在市場上同類競爭產品的品種、價格、市場占有率,對該產品可能銷售對象的年齡層次、收入情況、消費情況、消費偏好等進行前期調查,形成調查報告。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創業活動的模擬中。

2.3.2 創業項目的客戶 根據調查報告,在老師指導下對產品市場進行細分,并根據目標人群的特點選擇目標用戶,確立目標市場。這個過程也就是學生將來創業過程中思考誰將是我們的客戶?為什么選擇這些客戶作為我們服務的對象?如何選擇客戶對企業最有利?通過真實的數據,模擬的分析,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業能力。

2.3.3 設計創業產品 根據學生選擇出的目標客戶,設計具體的產品,確定本公司即將經營的產品,給本產品的核心產品、有形產品以及附加產品進行產品設計,設計出一個概念性明確的產品。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學生在此過程中積極性高,對于小組出現不同意見時也能通過討論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2.3.4 選擇產品策略 給產品進行市場定位及產品定位,確定產品的價格策略,設計促銷方式。通過設計一句話的廣告詞,采用的促銷方式及手段,來簡單地體現產品定位。讓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產品定位,并以此定位確定其他相關的產品活動。最后,為了完成一份完整的產品創意策劃書,還需要對此項目的經費預算進行統計,通過查閱資料,完善產品策劃書。

2.4 教學總結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引入了真實的數據和將來的創業項目來思考并完成項目,通過開展專題研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注重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通過學生探索創業的過程,不斷思考,對市場營銷知識由淺到深,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不但正式體會一次創業的過程,還能提高創新能力。

項目實施結束后,教師的評價也是相當重要的。教師應對學生的成果的得失進行點評和總結。

學生在整個完成項目的過程積極性高,但是整體思維能力差,教師在項目完成過程中指點相當重要,糾正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誤區,以及缺乏整體觀念問題。多讓學生去總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理清自己學習的得失,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在教學工作中,老師能發現學生創新思維和想象力極其豐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進行了創業教育又能讓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

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創業作品詳細化、完善化,讓優秀的作品參加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積極參加校內外競賽,通過比賽促進學習,有些創業思想和創業策劃的確具有獨創性。

參考文獻:

[1]張燕清.電子商務教學中培養創業人才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2(7):4-5.

篇3

合計貢獻上榜富豪149人。其中,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機械設備三大領域成為財富新貴的搖籃,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則是他們實現財富夢想的沃土。同時,男性、49歲、高學歷是其基本畫像。不過,因二級市場股票估值較高,財富新貴的身家中不乏水分。

中小企業的批量上市,給“新財富500富人榜”注入了新鮮血液。截至2011年3月31日,共有566家中小板企業和196家創業板企業掛牌上市,由此創造出數以千計的億萬富豪。相比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因高成長、高科技含量而享受了更高的估值,其創業者的身家亦隨之暴增。財富效應歷來是激勵創業的最佳要素,為給后來者提供榜樣,《新財富》以2010年12月31日收盤價(部分2011年上市的企業按上市首日收盤價)為基礎,編制出各涵蓋最富50人的2011年“新財富中小板富人榜”、“新財富創業板富人榜”(表1、2)。

中小板富豪家底殷實,

李鋰、邱光和、李水榮進總榜單前十

與創業板富人榜相比,中小板富人榜更顯份量,其中最富50人的上榜門檻為54.5億元。據粗略統計,截至2011年3月31日上市的566家中小板企業中,共誕生1500名億萬富豪,平均每家企業2.65名;而同期196家創業板公司催生了近600名紙上億萬富豪,平均每家企業約為3名,千萬富翁、百萬富豪則不計其數,創業板的批量造富能力非同凡響。與創業板相比,更多的國企、更為集中的股權結構,是中小板單家企業誕生富豪更少的原因。但由于收入和盈利規模遠高于創業板企業,中小板富豪家底更為殷實。

統計顯示,中小板最富50人的總財富為5427.2億元,人均108.5億元。李鋰家族依托420.7億元身家毫無懸念地成為中小板首富。資料顯示,李鋰家族透過樂仁科技、金田土科技、水滴石穿科技、飛來石科技合計持有海普瑞75.59%的股權,一度登上內地首富的寶座。

2011年“新財富500富人榜”中,中小板貢獻了129名富豪,且李鋰家族、邱光和家族以及李水榮家族還 分列總榜單的第四、六、十位,這是中小板富豪在歷年富人榜上錄得的最好成績。

創業板造就近600名億萬富豪,蔣仁生成首富

18億元是今年創業板最富50人的底線。這50人的總財富規模達1632.8億元,較2010年的934.9億元增加74.65%,平均身家由2010年的18.7億元提升至32.66億元。

盡管“2011新財富500富人榜”的上榜門檻由上年的19.2億元大幅提升至28.7億元,但來自創業板的富豪由上年的8人增加至20人,創業板的造富能力可見一斑。據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表述,未來3年,創業板公司計劃擴容至1000家,因此,未來“新財富500富人榜”上將有更多創業板富豪的面孔。

2011年的創業板富豪中,身家最高的是蔣仁生家族。其合計持有智飛生物69%的股權,即2.76億股,按2010年12月31日收盤價35.48元計算,市值達97.9億元。排名第二的是萬邦達的王飄揚家族,其持有萬邦達54.49%的股權,市值84.3億元。向日葵的吳建龍以78.5億元位居第三。大富科技的孫尚傳、愛爾眼科的陳邦分列第四和第五位,財富為65.2億元和57.9億元。

縱覽創業板公司的造富能力,股價高漲且抗跌的匯川技術最為搶眼。資料顯示,從事電器機械制造的匯川技術,19名自然人股東全部晉身億萬富豪行列,最高者朱興明24.6億元,最低者李曉春3.2億元。神州泰岳造富能力位居第二,16名自然人股東身家過億元,其中,王寧、李力二人身家均為24.6億元,最低者1.2億元,另有10余名千萬富翁。排名第三的漢森生物,共有11名自然人股東身家過億元,最高者20億元,最低者1.2億元。

信息、醫藥、機械:財富新貴的搖籃

2011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的上榜富豪,多來自資本密集型產業,房地產、綜合、機械與電氣設備、金屬與冶煉是貢獻富豪最多的四大板塊,合計貢獻231名富豪,占比46%。但中小板和創業板富豪,則大多事業初成于新經濟、互聯網等新生業態方興未艾的世紀交迭之際,因此,他們的創業路徑更體現在高技術的開發與運用上。

中小板最富50人和創業板最富50人的行業分布,印證了上述創富模式的轉型(圖1)。統計顯示,信息(電子)技術與文化傳播、醫藥生物、機械與電氣設備三大行業是孕育創業板富豪的搖籃,最富50人有37人出自其中,占比逾七成。盡管中小板公司數量更多且行業分布更趨分散,但信息(電子)技術與文化傳播、醫藥生物、機械與電氣設備、日用消費品四大行業貢獻的富豪數量也超過了五成。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板首富李鋰和創業板首富蔣仁生均出自生物醫藥領域,這足以表明,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國民對醫療保健需求日益強烈的今天及未來,生物醫藥依然大有可為。而來自傳統制造業的富豪則占比偏低,兩份榜單的前十名中,中小板僅有從事化工的李水榮家族、金屬與冶煉的黃澤蘭家族兩席,而創業板為零。

事實上,不管是剛剛實現鯉魚跳龍門的創業板富豪,還是心態漸趨成熟的中小板富豪,他們的財富主要來自實體產業領域,僅中小板富豪龔虹嘉一人的財富實現歸結于完美的天使投資。同時,創業板富豪和中小板富豪多實行主業聚焦策略,甚少多元化,這與他們的公司在細分領域尚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回報率相關。不過,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在產業鏈中地位的提升,跨領域投資尤其是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行為將趨于顯著。

北京、廣東、浙江、江蘇成最佳創業沃土

中小板和創業板富豪的區域分布甚為有趣。統計顯示,創業板最富50人中,來自北京、廣東、浙江和江蘇的富豪達34人,四地貢獻率近七成;中小板最富50人,上述四地貢獻率也近七成。中西部省份如河南、內蒙古、江西、廣西、甘肅等則鮮有上榜富豪(圖2)。

上述現象大抵與時下各地的創業環境相關。學界通常用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項目、教育與培訓、研發轉移、商務環境、市場開放程度、基礎設施和創業文化等九個指標來衡量某一地區創業環境的優劣。從這九個指標來看,北京、廣東、浙江和江蘇成為富豪的主要發祥地并不突兀。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具有政策靈敏、文化底蘊深厚等優勢,因此,北京的上榜富豪多來自信息(電子)技術與文化傳播領域,如華誼兄弟、石基信息、東華軟件、樂視網、漢王科技等,事實上,正是北京良好的創業環境,催生了百度、新浪、搜狐、京東等一批優秀企業。地處珠三角的廣東,則歷來是中國最富創新之地,又背靠深交所的地緣優勢,中小板和創業板的開閘自然迎來大批富豪。而民營經濟發達的江浙,是藏富于民的典范,也是孕育富豪的沃土。

有意思的是,中國經濟的橋頭堡上海卻在孕育財富新貴上近乎失聲。這可能與上海的經濟結構密切相關。上海以重工業見長,而輕工業雖然不弱,但也多以國企為主,鮮有市場上叫得響的民企或品牌。另外,其強烈的排外文化也是抑制創業的基因。

受益股價高估值,但身價升縮水幅度大

相比主板或海外上市以及尚未上市的富豪而言,創業板和中小板富豪的財富中“水分”更多,這主要是基于投資者因企業高成長而給予的高估值溢價。統計顯示,2008-2010年,A股發行市盈率為26.75倍、53.33倍和59.33倍,作為發行主體的創業板和中小板企業,其大股東自然是高估值的受益者。

以兩大板塊首富為例。中小板首富李鋰旗下的海普瑞從事肝素鈉原料藥生產,其下游是抗血凝的肝素制劑。盡管行業歸屬于原料藥,且該細分領域因較強周期性而估值水平長期低于醫藥制造業,但上市前高增長的記錄以及對未來的良好預期,使得海普瑞以148元招股,對應市盈率73倍,遠高于同期原料藥生產商新和成15-20倍的估值。目前,面臨價格和擴產壓力的海普瑞遭遇股價大幅下挫后2010年靜態市盈率仍高達30倍,而新和成為20倍。而創業板首富蔣仁生的智飛生物從事疫苗的研發和生產,發行市盈率雖不及創業板瘋狂時期上市的沃森生物的134倍,但63倍市盈率相對滬深整體30倍估值而言仍在高位。

一級市場的瘋狂直接導致了眾多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在“完美上市”后陷入二級市場長期低迷的困境,其創始人身家猶如天空的一抹虹,美麗卻短暫。如神州泰岳2010年收入和凈利潤增幅均在10%以上,但這樣的增幅顯然無法支撐69倍的發行市盈率,以致創始人王寧、李力的身家均由2009年的34.6億元減至2010年的24.6億元。再如周慶治,因南都電源利潤下滑,其身家由上年的43.8億元減至28.7億元。事實上,因高估值退潮,眾多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目前的股價仍低于上市首日收盤價,甚至處于破發狀態。

財富新貴三大特征:男,49歲,高學歷

2010年《新財富》的首份創業板最富50人榜單中,我們發現財富新貴具有“男性、46歲、高學歷”三大顯著特征,今年我們的榜單擴展至中小板最富50人,這一特征依然明顯。

首先,男性依然是財富新貴的主流,占據了絕對優勢。創業板最富50人中,只有6名女性上榜,且其中5名是在夫家的蔭庇之下,僅尤洛卡(300099)的王晶華一人為獨立創業。中小板最富50人中有4名女性,其中,東方園林的何巧女、奇正藏藥的雷菊芳都是不折不扣的女性創業家??磥?,即便在男女平等的當下,中國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格局依舊未變。

篇4

2016年2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以下簡稱《綱要》,明確了未來十五年我國中醫藥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

綱要提出,要堅持中西醫并重,落實中醫藥與西醫藥的平等地位,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以推進繼承創新為主題,以提高中醫藥發展水平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體制和政策機制為重點,以增進和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為目標,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促進中西醫結合,統籌推進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中國直銷行業中,以中醫藥產業為核心的企業不在少數,而權健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為一家立足于健康產業的集團型民族企業,成立十二年以來,權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始終秉持和恪守良心企業的發展準則,不斷為系統傳承、科學振興和務實發展中醫藥文化進行著探索和嘗試,堪稱推動中醫藥產業創新升級的楷模和典范。

《知識經濟》:權健在中醫藥產業深耕多年,你認為傳承和推廣中國中醫藥產業和文化,應該怎么入手?

束昱輝:《綱要》指出,我國中醫藥資源總量仍然不足,中醫藥服務領域出現萎縮現象,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薄弱,發展規模和水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中醫藥高層次人才缺乏,繼承不足、創新不夠;中藥產業集中度低,野生中藥材資源破壞嚴重,部分中藥材品質下降,影響中醫藥可持續發展;適應中醫藥發展規律的法律政策體系有待健全;中醫藥走向世界面臨制約和壁壘,國際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

《綱要》的說明了國家對于中醫藥產業的重視,從中也可以看到中醫藥產業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和改善。對于權健來說,我認為中醫藥秘方作為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臨床上對同一病或同一類病癥往往具有“藥到病除”的療效,它不僅是中國人民的財富,更是世界大眾的福音,有其無可替代的“內核”價值,甚至可以被視為中醫藥文化的根基。

因此,要想真正意義地承襲、振興和發展中醫藥文化,使之得以在當下漸趨沒落的不利背景下崛起和突圍,首要的任務,便是最大程度地挖掘和保護散落于民間的中醫藥秘方,進而通過科學、系統的產業化運作,將之轉化為真正造福于大眾健康的優質產品。

《知識經濟》:權健在傳承中醫藥產業和傳播中醫藥文化方面,具體做過哪些嘗試?

束昱輝:創業十二年以來,權健從祖國悠久、浩瀚的中醫藥文化寶庫當中積極汲取養分,并將這一無價的資源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命脈和支撐力,先后挖掘、收集和整理針對各類疑難雜癥的民間中藥秘方600余副。

我們也戰略性地把公司的發展基調定位為“以中醫文化作為根本指導,以經典秘方作為核心依托,以弘揚國粹作為責任義務,以促進健康作為使命天職”,將企業打造為一個集中醫藥秘方搜集整理、養生調理品研發、中醫學教育研究于一身的產業化集團。

與此同時,權健積極傳播中醫藥文化的理論和價值,配合著自然醫學服務中心的發展。近年來,權健堅持由養生技術培訓入手,對包括《藥性賦》、《四診合參》、《八綱辨證》、《古典刺絡療法》、《中醫理論基礎》、《簡易灸療技術》《九種體質分析》、《簡易罐診罐療技術》在內的中醫類著作進行宣講,受訓人數已逾百萬,間接獲益者更是無從計數。

《知識經濟》:權健是如何以中醫藥秘方為基礎,研發和拓展了目前的產品系列?

束昱輝:2004年,在火龍液秘方的基礎上,歷經了無數次的改良、調配和試驗之后,權健終于憑借最原始的人力生產出了第一桶用于權健火療的“火龍液”產品――這是我創辦權健之后的第一款產品。

火龍液誕生后,權健火療便呈燎原之勢,迅速在市場中取得突破。截至目前,權健全線產品均在中醫藥秘方基礎上創新研發而成,產品涵蓋營養保健產品、自然醫學產品、本草女人香系列產品、草本護理日用系列產品、家庭養生護理品以及中草藥等諸多方面??梢哉f,基于經典中醫藥秘方而衍生出的優質產品在權健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知識經濟》:《綱要》中指出中藥產業集中度低,野生中藥材資源破壞嚴重,部分中藥材品質下降,影響中醫藥可持續發展。權健在管控產品品質方面,有哪些措施?

束昱輝:多年來,權健堅持以愛心和誠信鑄就高品質的產品,始終將產品質量視為企業發展戰略的基石,嚴格把控產品質量。

權健產品采用從供應鏈源頭采購到最終顧客使用各個環節全方位系統化的網狀管理體系,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高品質、可信賴的健康產品,同時為廣大會員提供了一個良性的市場運作環境。與此同時,權健積極推進產、學、研的緊密合作,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致力于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和“大健康”產業戰略的穩步推進,為中醫藥的進一步發展,造福人類貢獻自己的力量。

具體拿中藥飲片為例。中藥飲片不僅僅是中成藥的重要原料,更是整個中藥產業的關鍵支柱,它在中醫臨床辨證施治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產地的不同、品種的差異、采集的時間、炮制的規范、貯藏的條件、配伍的規律、煎煮的長短、服用的方法等等因素的千差萬別,同中藥性能的優良與否有著直接的關聯,即使同一種藥材,其藥性亦會因為這些因素的不盡相同而南轅北轍。當下,中藥飲片產業之所以頻頻出現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一套統一而規范的標準化體系。對中藥材行業而言,規范化種植,是源頭保障的有力手段,而中藥材標準化的制定和推行,才是徹底杜絕一切弊端的先決條件。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權健堅持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遵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相關標準,在國內多地建立起了企業專屬的藥源基地。通過對包括種植、采收、加工、包裝、貯運在內的一系列流程進行嚴苛的管理和控制,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中草藥內在質量的穩定性,使得可能出現的所有隱患在源頭上便得以規避和杜絕。

如果沒有精確把控質量的意識,只是單純的重復作業,即使握有再多的秘方,歸根結底,也無異于廢紙一張。醫藥行業直接關乎人的生命,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任何細微的紕漏,都將導致無可挽回的后果。從事這個行業,每時每刻都需要提醒自己,我們給他人帶去的應該是福利,而不是災難。

《知識經濟》:推動中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權健有哪些創新的舉措來促進產業發展?

束昱輝:在不斷挖掘中醫藥秘方和保證中醫藥產品品質的同時,為滿足中醫藥產業化的夢想,權健還規劃建設了高端化、高質化、高標準的生產基地。憑借超大規模的現代化廠房,先進的生產設備,將為生產符合國際標準的高質量產品提供強有力的生產及物流保障。正在建設中的權健華東總部,占地1600畝,投資60億元,未來將大力開拓生命信息、高端醫療、健康管理、照護康復、養生保健、健康休閑和保健品研發、生產、銷售共七大領域,打造配套完善、全國一流的權健生命科學產業園。

權健除現有的中草藥、保健品、中醫藥妝品等領域,對醫療領域的進軍正在有序進行。自2013年起,權健投入巨資在華南、華東、華北、西南、西北、東北六大區域相繼建設集體檢、治療、康復、臨終關懷于一身的世界特大規模的腫瘤醫療機構。目前一期工程業已完成并面向全國營業。四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天津權健腫瘤醫院將建成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藥品開發于一體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超大型三級甲等腫瘤??漆t院,同時也將成為世界單點面積最大、設置床位最多、治療設備最多、最先進的腫瘤治療機構。

為行之有效地解決長期以來困擾醫學界的“治病難,病難治,治病貴”的宿疾,權健全程規劃和設計了中國醫療網,此網涵蓋了各類常見病和疑難病的診斷方案?;颊叩卿浐?,可根據自身病癥的表現和特征,選擇系統呈現出的人體模型的相應部位,按照“已知疾病”和“未知疾病”進行診斷。待疾病得到確診后,患者可持系統出具的處方就近選擇權健醫療機構取藥或者治療,亦可前往指定的醫院配藥或者治療。

與此同時,但凡通過“中國醫療網”進行疾病自檢的患者,其基本情況、診斷情況以及特別要求等一系列信息,將儲備至權健總部,經由相關醫療專家會診并開具對應處方后,給予權健醫療機構內部制劑及配套方案支持。

篇5

[關鍵詞] 開放式創新;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路徑;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 Q8131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3(c)-009-03

Open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path to China′s bio-medical industry

SUN Yanxiang1, XIAO Wen2

1. Management College of Zhejiang Tradi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2. Economic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29, China

[Abstract]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re ability of bio-medical industry. Focused on the main factors which hamper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of China′s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open innovation mode and concerned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duce the open innovation into China′s bio-medical industry, the impact on the bio-medical industry also be discussed, through which offered a path choice to sustainab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bio-medical industry from four inspects: make open innovation strategy of bio-medical industry, participate global innovation alliance, strengthen multi-level innovation subject and construct multi-dimension support of open innovation.

[Key words] Open innovation; Bio-medical industry; Innovation path;Innovation ability

目前我國生物醫藥行業企業有700余家,2009年總銷售收入約753億元,是醫藥行業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然而數據顯示,全球生物產業以每5年翻兩番的速度增長,醫藥衛生相關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美國2003年就已達到15%,法國占GDP的11%,我國目前只有4.7%,發展潛力很大。在我國,許多省、市已將生物醫藥作為戰略性產業加以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作為知識最密集和研發密度最高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其創新能力是產業核心能力的重要表征。如何在開放式創新環境下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提升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戰略問題,也是本文關注的主要問題。

關于開放式創新背景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路徑選擇的研究,目前學界并沒有直接針對性地展開研究?,F有國內外文獻對現象研究較多[1],但未能對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是生物醫藥產業開放式創新的影響機制作系統的分析,因而,無法提出切合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實際的對策建議。本文將就開放式創新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影響進行分析,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持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提供可資參考的思路。

1 阻礙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1 生物醫藥研發經費嚴重不足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投入至關重要。雖然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加,R&D 經費投入強度(R&D經費占產值比重)不斷上升。但是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較落后。目前,跨國藥企的研發投入占其銷售收入的10%~15%,我國醫藥產業研發投入僅為年銷售收入的1.02%。研發經費的不足制約了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1.2 生物醫藥科研缺乏廣泛合作

我國生物醫藥的研發主要靠企業自身,而在發達國家生物醫藥科研是企業、研究院、高校等組成的一個高效率團體。因此,我國生物醫藥企業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與科技合作難免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而且,因為不能實行資源共享和集約化規模從而極易導致低水平重復研究和重復投資的浪費現象發生。

1.3 生物醫藥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偏低

從市場環境來看,國內醫藥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陷入低水平競爭的怪圈,明顯缺乏競爭力[2]。企業對生物醫藥的研發受限于資金和人才,因此相比較于國外的生物醫藥研發,我國的生物醫藥研發更像是“小打小鬧”。 我國醫藥企業也因此難以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一些關鍵、重大技術始終難以獲得突破,產品更新速度緩慢,這是我們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重視的現實問題。

1.4 缺乏適合生物醫藥產業化的機制

目前我國現行的生物醫藥機制不利于資金和資源的合理利用、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不利于產品的開發和上市、不利于產值和利潤的提高,更不利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這五個“不利于”導致我國如今仍未形成生物醫藥產業化的良好運行機制,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瓶頸。

1.5 生物醫藥產業化人才匱乏

首先是生物醫藥專業化人才匱乏。由于生物醫藥研發涉及多學科領域的知識與技術,因此對于生物醫藥的專業化人才如藥學信息、生物工程人才極為不足;其次是管理人才,這些年來,去國外學習生物醫藥的高級人才回國后都選擇自主創業,因此一些高素質的生物醫藥研發管理者、市場策劃戰略家更是少之又少,這也不利于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2 開放式創新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影響

2.1 開放式創新的界定

由美國學者Henry Chesbrough[3]2003年提出的開放式創新模式是指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同時利用內部和外部相互補充的創新資源實現創新。開放的本質是外部創新資源的獲取和利用,強調企業對內外創新資源的整合。開放式創新是一種與封閉式創新截然相反的創新模式。近幾年來,這種創新模式被人們廣泛關注。相關研究表明,盡管國內近期創新研究的數量呈現平緩的趨勢,但是與國際學者研究一致的是對于開放式創新議題的研究卻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4]。

2.2 開放式創新對生物醫藥產業的影響

開放式創新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影響被研究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評估[5]。就生物醫藥產業而言,筆者認為,開放式創新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影響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2.2.1 提高生物醫藥企業競爭力開放式創新環境下,一些基礎技術很容易從生物醫藥企業以外獲得,生物醫藥企業可以在新技術已被開發出來之后直接通過從外部企業購買或者收購新建企業,然后充分挖掘創新技術的潛在用途或是重構價值鏈,實現價值突破[6]。這樣可以節省前期研發的時間和成本,縮短產品研發的周期,從而提高研發的效率,增強生物醫藥企業的競爭力。

2.2.2 促進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封閉創新條件相比,開放式創新將限制創新資源流動的企業邊界打破[7],過剩的資源可以轉移到企業外部去,不足的資源可以從外部引進來,進而資源可以在生物醫藥產業鏈條內跨企業流動。對單個企業而言,這一特征所起的作用也許并不十分顯著,但對于整個生物醫藥產業以及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動其意義將非常重大,并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進入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活動中。

2.2.3 加快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速度在生物醫藥產業內,企業運用開放式的創新模式,通過信息技術等將顧客集成到創新過程中,使顧客成為企業的合作生產者,讓企業充分了解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從而引導產業創新的方向。這樣可以明確企業的創新目標,縮短市場對產品的接受時間,以迅速占領市場,排擠競爭對手,提高企業影響力。

2.2.4 降低創新風險成本快速變化的創新世界使得創新風險大大增加,開放式創新突破了單個企業的邊界,不同的創新主體分擔了企業創新風險,提高了成功率。由于不同的生物醫藥企業其專長是不同的,如有的生物醫藥企業專長于基礎研究,有的專長于產品開發,有的專長于市場化運作,因此,對于各有特長的企業在創新中通過合作的方式擴展了他們的慣域,最大程度提高了創新成功的機會,最大程度降低了失敗的風險,這是一個聚集優勢的過程。

3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開放式創新的創新路徑

3.1 制定生物醫藥產業開放式創新戰略

在產業創新范式轉變的大環境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必須把握住這一大方向,并主動制定企業開放式創新戰略和應對策略,使得我國生物醫藥企業在研發創新模式上緊跟世界潮流和步伐,并增強其國際市場競爭能力。

3.2 參與全球技術創新聯盟,構建多維的新型國際創新合作體系

主動融入國際,善于向國際先進水平學習。善于向國外先進同行學習,在開放中學習進取。近年來,跨國公司的R&D國際化帶來了全球創新資源的整合[8]。在R&D國際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全球的創新資源,包括市場資源、科研資源和人才資源,使我國生物醫藥企業能快速成為擁有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人才資源和研發能力的現代化生物制藥企業。

3.3 強化多層次的產業創新主體,推動產業創新資源的集聚

生物醫藥產品是科技密集型產品,企業的產品研發能力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其企業研發能力的增強,關鍵因素在于企業要充分利用企業外部創新資源的能力。通過與大學、研究機構緊密協作,把大學、研究機構的新技術應用于新產品開發,善于利用企業內、外部的新技術和新創意,為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節省資金和時間,不斷開拓并強化企業研究成果商業化途徑和渠道,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利潤空間形成產業優勢。開放式創新是當今新的一類創新模式,它要求更多并行、多角度的創新資源整合[9]。通過有選擇地與外部創新要素的有效聯接,多渠道獲取外部創新資源以彌補內部資源的不足,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資源的集聚,從而促進創新。

3.4 構筑生物醫藥產業開放式創新的多向支撐

構筑涵蓋政府、行業協會、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多元化的開放式創新的支撐體系。通過構筑生物醫藥產業開放式創新的多向支撐,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系統。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系統的建設有助于開放式系統創新模式的運行。產業經濟的發展、創新要素的集聚、基礎設施與平臺建設,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對企業的開放式系統創新活動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其效果往往較國家層面的支撐更為快速和顯著。

4 討論

數據顯示,全球生物產業近年來以每5年翻兩番的速度增長,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因而,開放式創新在我國生物醫藥產業不斷提升產業競爭能力,進而實現轉型升級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梢灶A期,在未來幾年中,如何通過自主創新和開放式創新以提升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核心競爭力將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謹就開放式創新環境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的路徑選擇進行了初步的規范性分析,如何系統地用計量分析工具深入地對開放式創新對生物醫藥產業的影響機制進行實證的分析,顯然是進一步深入探討的領域。

[參考文獻]

[1] 柴金艷.基于開放式創新的知識產權管理理論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8,27(9):18-20.

[2]黃速建,王欣,葉樹光,等.開放式系統創新模式研究――以天士力集團為例[J].中國工業經濟,2010,24(2):1-11.

[3]Henry W.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Inc, 2003:23-25.

[4]鄭小平,劉立京,蔣美英.企業開放式創新理論的研究述評[J].中國科技論壇,2007,23(6):40-43.

[5]劉春香,虞樂安.長三角、珠三角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創新能力的評價與比較[J].工業技術經濟,2009,28(5):60-65.

[6]楊靜武.開放式創新模式下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28(2):43-47.

[7]劉向東,孫道銀.開放式創新理論框架:價值創新思維的實現途徑[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4):4-5,29.

[8]Philip Cooke. Regionally asymmetric knowledge capabilities and open innovation: Exploring ‘Globalization 2’-A new model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 [J]. Research Policy,2005,34(5):1128-1149.

篇6

王立杰2006年開始從事創業培訓,2009年涉足農業創業培訓,2010年進入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領域?!督洕酚浾卟稍L王立杰過程中,他多次強調“創業培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p>

曹繼鵬便是很好的案例。2013年時,曹繼鵬是濟南職業學院大一學生,他想做時代弄潮兒,通過創業實現人生理想?!半m然曹繼鵬具備各方面條件,但缺少系統和專業的創業培訓?!蓖趿⒔苷f,隨后,曹繼鵬參加了王立杰的培訓,把所獲與所得運用到企業運營和拓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曹繼鵬在校期間企業銷售額就已突破了6000萬元,成為當地有名的學生企業家。

“我比較注重潛移默化把創業核心精神和靈魂滲入到學員創業培訓中?!蓖趿⒔芙忉屨f,學員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無窮創業知識的同時,能獲得寶貴的精神引領,也更能有效幫助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創業。

為此,王立杰還獨創了自己的一套創業培訓體系:培訓前篩選――培訓中培養與評估――培訓后跟蹤服務與評價。

具體而言,培訓前篩選包括學員和培訓師資的篩選。前者組織方根據學員自愿參訓的申請,初步判斷學員的參訓熱情與動力,然后對學員進行綜合素質測評,以此作為學員參訓的參考,最后通過學員的自我展示和組織方的面試最終確定學員參訓的名單。師資方面則選擇具有人社部統一培訓和認證的培訓專業講師、大學教授、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成功企業家等。

培養體系是整個培訓體系的核心,包括理論課程、沙盤模擬、市場采購與銷售的實戰和企業實踐4個部分。理論課程涵蓋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包括最初成立企業的構思、企業市場現狀和前景、企業的人員組織、法律責任、預測啟動資金需求、制定利潤計劃等。沙盤模擬是通過沙盤讓學員掌握企業的經營過程和企業的運營方法,從中檢驗學員的創業綜合能力,補充學生創業經驗的不足。市場采購與銷售的實戰是讓學員真實走向市場,組織方給予同樣的資金,學員完成不同的采購與銷售任務,借此鍛煉學生的市場行為能力與綜合銷售能力。企業實踐是讓學生到相關合作企業中去觀摩、操作、調研、咨詢等,通過這種方式降低創業的難度、提升學生創業的意愿,達到培訓后成功創業的目的。

評估體系是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每位授課導師的內容。

培訓后的跟蹤服務與評價體系是對培訓學員進行為期半年的跟蹤服務?!安扇峋€專家咨詢、一對一指導、QQ群、微信群等方式解決學生就業、創業或者初創企業面臨的問題與疑惑。”王立杰介紹說。

萬事總有源頭。王立杰也是如此。當記者問到他最感興趣的領域,他脫口而出“農業領域的創業培訓?!蓖趿⒔苷J為,現代高科技農業是一項神圣的事業,帶動農民科學致富、智慧致富是一項千秋萬代的工程。因此,他也常常致力于高科技對農業發展的研究,并將心得體會和研究成果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多年的經驗積累,使王立杰在這一領域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方法――創辦企業模擬板塊。這套模塊的重點是能預演未來?!澳M真實投入,用畫布研討、成稿、展示、路演,最后專家點評,提出建議方案并完善?!蓖趿⒔苷f,這能提升創業成功率。目前這套體系已被農業部定為典型,在全國推廣。

篇7

為鞏固機關效能年活動成果,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提升創業服務水平,根據省、市、縣關于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相關精神,__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結合工作實際,多措并舉扎實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局活動領導小組,黨組書記、局長__任組長,副局長__任副組長,局機關__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創業服務年活動日常工作。

二是確定工作重點:

1、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協助上級部門做好食品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各項工作。

2、組織開展對全縣醫藥產業情況的調查研究,提出產業發展建議。通過調研進一步摸清醫藥產業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建議。要支持、引導全縣以武山為(來源:文秘站 )基地的中藥材生產上規模、以鐘山藥業為主體的藥品生產加工上水平,以蘭天玻璃為主體的藥包材產業上臺階,以同生醫藥公司為主的藥品配送企業上檔次。

3、加強對國家基本藥物品種的全過程監管,促進我縣藥品質量水平不斷提高。嚴格監督藥品生產企業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落實質量受權人制度,強化風險控制體系建設。嚴格監督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實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加強對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基本藥物質量的監督檢查。強化對基本藥物銷售、配送、使用單位,特別是農村和社區基層醫療機構用藥的監督檢查。加強藥品抽驗,加強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工作,及時向社會公布抽驗結果。建立健全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完善藥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監督實施藥品召回制度,防范基本藥物安全隱患。

4、繼續推進我縣城鄉一體化食品藥品安全“三個網絡”建設,鞏固“城鄉統籌、食藥兼顧、三網并建”成果,逐步實現城鄉食品藥品均等化服務。

5、建立健全投資創業服務體系。努力創建優質高效的政務和服務環境、寬松透明的市場和企業經營環境、優越的創新創業成長環境、公平正義的法制和社會環境。

6、進一步深化機關作風建設。大力倡導服務之風、創新之風,務實之風,說法之風。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全面規范行政行為,優化創業者經營和建設環境。

篇8

[關鍵詞]數據包絡分析(DEA);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效率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2)11-0071-05

遼寧“十二五”時期及未來更長時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依賴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壯大,而生物醫藥產業則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近幾年,遼寧生物醫藥產業依托其原有產業基礎和本溪醫藥產業基地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生物醫藥是產業周期最長、投資最大,知識最密集的產業領域之一,能否成為遼寧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和增長點,一方面要求產業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離不開政府產業政策的引導、稅收的優惠以及財政金融的扶持,特別是對全省生物醫藥行業的一些重點龍頭企業和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的扶持。本文利用DEA分析方法對全省45家重點生物醫藥企業進行創新效率和競爭力評價,詮釋遼寧當前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科技創新水平,并對這些企業進行綜合效率排名,篩選出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以為決策者和科技管理者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扶持提供參考。

一、DEA模型及基本原理

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由Charnes、Coopor和Rhodes于1978年提出,該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過保持決策單元(DMU?熏Decision Making Units)的輸入或者輸入不變,借助于數學規劃和統計數據確定相對有效的生產前沿面,將各個決策單元投影到DEA的生產前沿面上,并通過比較決策單元偏離DEA前沿面的程度來評價它們的相對有效性。DEA方法對評價對象做出評價,它能充分考慮對于決策單元本身最優的投入產出方案,因而能夠更理想地反映評價對象自身的信息和特點,同時對于評價復雜系統的多投入多產出分析具有獨到之處。

DEA方法的特點是:適用于多輸出——多輸入的有效性綜合評價問題,在處理多輸出——多輸入的有效性評價方面具有絕對優勢;DEA方法并不直接對數據進行綜合,因此決策單元的最優效率指標與投入指標值及產出指標值的量綱選取無關,應用DEA方法建立模型前無須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當然也可以);無須任何權重假設,而以決策單元輸入輸出的實際數據求得最優權重,排除了很多主觀因素,具有很強的客觀性;DEA方法假定每個輸入都關聯到一個或者多個輸出,且輸入輸出之間確實存在某種聯系,但不必確定這種關系的顯示表達式。

本文應用DEA中的BCC模型(考慮規模收益狀況)分析問題,模型如下圖1:

其中n稱決策單元DMU,評價指標體系由m個投入和t個產出指標組成。它們分別表示:“消耗的資源”和“工作的成效”。設Xij為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i種類型投入的投入量,yrj為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r種類型產出的產出量,θ為效率評價系數, 為規模收益系數,s+r與s-i分別為松弛變量,表示產出不足值和投入冗余值,ε為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在計算時可取ε=10-6。λj、s+r、s-i、θ為待估計參量。

求解后,通常當θ?觹=1,且s+?觹r=s-?觹i=0時,DMU為DEA有效,其形成的有效前沿面為規模收益不變,且DMU為規模且技術有效;

當θ?觹﹤1并且s+?觹r≠s-?觹i≠0時,則認為DMU為DEA無效,或者是技術無效,或者是規模無效,當s+?觹r=s-?觹i=0,則技術有效;令K= ,當K=1時,稱DMU規模有效,K﹤1時,規模收益遞增,反之遞減。

二、指標的選取

指標選取的基本原則就是能夠科學反映高新技術企業投入與產出的真實情況,指標數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遵循有針對性和代表性,并考慮其可獲得性,以符合DEA方法對指標選取的原則。

決策單元(DMU)應具有相同的任務和目標、具有相同的類型、具有相同輸入和輸出指標,按此要求并考慮各生物醫藥企業之間的比較。本文選取遼寧省科技廳2010年監測的全省高新區內的45家重點生物醫藥企業作為決策單元,其數據來源是遼寧省科技廳2010年對這45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監測數據。表1表示的是這45家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分布在遼寧全省各市高新區,其中大連和沈陽企業居多。

輸入指標的選取。生產過程中最基本的投入要素是勞動和資金。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科技研發人員數量,高學歷人才以及科研經費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投入指標。本文選取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活動人員占從業人員數比重(X1)、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占從業人員數比重(X2)作為勞動投入指標,把科技經費內部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X3)作為資本投入指標。

輸出指標的選取。一般以企業的創新產出為輸出指標,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新產品收入、利潤及專利等都是重要的,而且這些指標能夠體現創新能力,所以本文以擁有專利數量(Y1)、新產品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Y2)和利潤率(Y3)這三個指標為產出指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企業利潤有正有負,使得統計軟件無法操作,所以在技術上,我們對這些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

三、模型分析結論及啟示

本文借助統計軟件deap2.1首先對這45家企業輸出和輸入指標進行DEA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其中,te表示綜合效率評價系數,是考慮規模效率的技術效率,ae表示不考慮規模收益的純技術效率評價系數,ce表示考慮規模效益的規模效率評價系數,scale為規模收益狀況,“—”表示規模收益不變,drs表示規模收益遞減,irs表示規模收益遞增。se表示超效率分析后的綜合效率(用于綜合排名)。

從綜合效率方面來看,有包括沈陽中海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遼寧民康制藥有限公司、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生物醫藥企業綜合技術效率為1,為DEA有效,占全部45家企業的三分之一,能夠說明這些企業不但規模收益不變,而且還能合理利用企業內部科技資源,實現產出最大化。另外從整體發展水平來看,45家生物制藥企業綜合技術效率的平均值為0.689,總體處于較低水平,說明遼寧生物醫藥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需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實現跨越式發展。從各企業發展水平的橫向比較來看,綜合技術效率的最高值為1,最低值為0.133,各企業發展存在一定差距,企業間發展很不均衡。

從純技術效率方面來看,有包括沈陽中海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遼寧民康制藥有限公司、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生物制藥企業的純技術效率值為1,說明遼寧有近一半的企業能夠合理配置科技資源,能在當前投入水平下盡可能地實現最大化的產出水平,相比較而言,其他24家企業純技術水平還有待提升,當前的投入產出比較低,資源缺乏科學合理的配置,使用效率低下。

從規模效率方面來看,有包括沈陽中海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遼寧民康制藥有限公司、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規模收益不變,有25家企業為規模收益遞增,對于這些企業可以通過提高投入規模增加產出水平。而另外4家企業為規模收益遞減,應適當減小生產規模。

利用統計軟件EMS對以上投入產出指標進行超效率分析,目的是對45家生物醫藥企業進行綜合效率和競爭力排序,表2中列出這些生物醫藥企業綜合排名,排名靠前的企業大多具有較好的科技基礎,多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其特點是企業內部科技研發人才較多,人力資本結構較為合理,科研經費投入的意識較強,力度較大,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競爭力。

四、啟示

生物醫藥產業是遼寧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財政投入的重要領域,其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遼寧本溪醫藥產業基地的快速發展更為提升遼寧生物醫藥產業的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然而,當前遼寧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企業規模偏小,且較為分散,缺乏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其主要原因一方面遼寧的生物醫藥產業起步較晚,產業發展仍處于產業初級階段,需要很長的時間培育;另一方面,生物醫藥行業的研發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產品創新少,缺乏專利保護,工藝支撐技術有待提高,上下游銜接不暢,社會中介不強,風險投入小,政策環境有待改善,有些產品還出現高水平重復現象。

遼寧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十二五”時期是遼寧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實現趕超的關鍵時期。為此,我們應該準確把握政策導向和微觀主體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對發展潛力較好的企業給予重點扶持,這對有效利用好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投入資金,加快提升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的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遼寧應加快制定生物醫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從全省的戰略高度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找準我省在全國醫藥產業發展中的位置,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和重點發展領域,確定財政和金融支持的重點項目和范圍,使之成為指導我省未來一段時期內生物產業發展的綱領。其次,積極培育市場主體。一要緊緊抓住當前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機遇,開展駐點,定向招商,把引進生物醫藥產業大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二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在省級或市級企業中培育一批牽動作用大,關聯程度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給予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爭取三年內培育出3-5個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1-2個知名品牌產品。再次,要重點培育創新型人才。遼寧省內有十多所醫藥類高校,每年培育兩萬名高校畢業生,所以,遼寧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有著良好的人才儲備,要加強企業、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合作及產學研合作。由政府出資成立生物醫藥領域人才培育基金,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同時,加快培育具有掌握、運用和創造高新技術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魏權齡.評價相對有效性的DEA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2]段永瑞.數據包絡分析:理論和應用[M].上海:上??茖W普及出版社,2006.

[3]宋小敏,楊青,萬君康.高新技術企業綜合評價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2,(1).

[4]程紅星,陳永莉.基于DEA的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分析[J].科技創業,2009,(12).

[5]劉井建,陳偉.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綜合評價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7).

篇9

陳會長表示:實踐告訴我們,改變粗放型的、低端重復生產的發展方式,轉型創新、調整產品結構,要突出重點,找準切入點,重點應推進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原始創新。我們要以自主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否則與國外的差距將越來越大。盡管原始創新周期長、環節多,新藥審批時間長,資金投入大,但必須迎難而上,既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又加速推進,下好棋,起好步,出成果。對這一點,早一點認識,就早一點主動。自主創新是從制藥大國走向制藥強國的必由之路。

第二,搶仿全球一大批專利到期藥品。

據資料介紹,2008-2010年專利到期藥品有468個,專利即將到期的藥品2011年有167個,2012年有227個,2013年有285個,2014年有326個,2015年有293個。到期和即將到期的合計共1756個,市值超千億美元。其中:抗感染藥492個,呼吸系統藥220個,內分泌代謝藥382個,心血管系統藥322個,消化系統藥193個,抗腫瘤藥175個。我們要把握住世界專利藥到期高峰的機遇,做好搶仿工作。

搶仿專利藥,一要結合企業實際,有選擇性地確定搶仿目標;二要對到期專利藥品進行調研分析,有針對性地選擇好具體品種;三要組織好力量進行自主開發或合作開發等。要搶仿就要仿好,仿得一模一樣,仿好了,功底扎實了,再去自主開發搞原創專利藥才有基礎,這也是提升研發水平的實戰練兵。

第三,有選擇性、針對性地抓好國外已生產、非專利藥的仿制工作,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新興國家2009年醫藥市場增幅達12~13%,我國更是達到了20%。全球仿制藥處方量增長了5.9%,而同期品牌專利藥處方量下降了7.6%,所以,仿制藥市場潛力非常之大。預測2011年全球處方藥市場銷售規模將增長5%~7%,2013年全球仿制藥市場容量將達2500億美元,加上我國新醫改后市場擴容,這將給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帶來機遇。

第四,開發高端新劑型和新的釋藥系統。將已有藥物開發成新的藥物制劑,也是重要的研發創新。國外一個原料一般有8~10個制劑品規,我國一般在4~5個以下。美國制劑品種規格有15萬個,為我國的43倍,德國有6萬多個規格,為我國的17倍,所以,我們轉方式、調結構也包括開發新劑型、新療效和新的釋藥系統,如緩釋、控釋制劑、控釋微丸、透皮控釋劑、靶向制劑、脂質體制劑及腫瘤藥領域的微球、脂質體,單抗等。高端新劑型藥物是我們調結構的重要領域之一,青島市黃海藥廠的硝苯地平緩釋片一個品種銷4億元,利潤近億元,當然他們對市場開發工作也做得“深耕細作”,事實說明,有好品種、好劑型,如果市場開發不好,也是要被打入“冷宮”的,所以要兩手抓,一手抓研發創新,一手抓市場深度開發。

第五,改變原創藥的化學結構也是創新,也是調結構。如阿斯利康的奧美拉唑2001年專利到期,他們通過手性藥物合成拆分工藝,推出了左旋奧美拉唑,提高了療效,另外又把奧美拉唑轉為OTC,延長了產品生命周期。日本武田藥廠將奧美拉唑工藝改造結構后,申報了藍素拉唑又變成了新藥。日本三共制藥將辛伐他汀結構中含有的內酯環,改為羥基酸,又形成了普伐他汀新藥,使之成為水溶性藥物,療效更好,形成了新的專利。這方面已有不少可學習借鑒的例子,創新之路廣得很。

第六,開發復方制劑,不但增加新療效,而且服藥方便。如國外很多降血壓口服復方制劑已獲準上市:德國勃林格的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片;日本常用處方藥坎地沙坦酯,甲磺酸氨氯地平(8mg:2.5mg、8mg:5mg二種):諾華藥廠的氨氯地平/纈沙坦/氫氯噻嗪片;日本第一制藥的氨氯地平,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印度Lupin的小劑量復方氨氯地平/貝那普利膠囊。又如我國有肺結核患者近400萬人,開發復方抗結核藥大有必要,像開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西胺+異菸肼復方制劑既可創自己的品牌。又滿足了結核病治療之需。

第七,研究藥品不同特點,開發自己的特色藥品,特色品牌藥。

如糖尿病治療藥物是市場用藥大戶,在口服用藥方面,合資、外資企業做了很多工作,不少產品已有自己的品牌和復方制劑了。我們也可開發胰島素新的給藥途徑或新的復方品種,創造自己的品牌(如二甲雙胍/吡格列酮復方片)。

從抗生素頭孢類10個品種來看,頭孢呋辛抗菌譜廣、抗耐藥性好、穩居銷售額首位,頭孢曲松、頭孢拉定、頭孢克洛和頭孢哌酮作為老抗生素品種市場份額逐年下降,增速放緩,其中5個新的小頭孢產品中,頭孢米諾、頭孢硫瞇、頭孢唑肟呈現兩位數增長。我們要根據市場情況以變應變,才能持續增長,求得發展。

第八,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可考慮自產原料藥制劑化或制劑所需的特色原料自產化,是加快轉變方式、調結構、增效益的必然。它的好處是:一是優化了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優勢,提升了原料藥的附加值,并向多劑型制劑延伸;二是降低了原料成本、提高了產品毛利率,提升了產能的協同效應和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同時更要看到,制劑創新、搶仿專利藥和仿制國外非專利藥,在拉動醫藥產業發展中取得的效益、效率是大于原料藥的。

第九,發掘、盤活自身的優勢和潛在產品,老產品可開發新用途和新的適應證。

在發展中不斷創新,做到原有優勢產品更具優勢,特色產品更有特點、特長。如: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主要技經指標;通過技術轉讓,成果轉化、合作開發、兼并、收購和重組來獲取新品,這些都是轉變方式,調整結構的措施。對已有優良產品、獨家產品既要傳承,也要創新。市場需要的中、小產品,也要向做專、做精、做優的方向發展。老產品開發新用途和新的適應證,也是升級換代。

我們要在關注老品傳承的基礎上,挖掘潛力增加新用途,如加蘭他敏、雷公滕、腫節風、秋水仙堿都大有文章可做。

第十,轉變發展方式,首先要轉變思維方式、工作方式、轉變觀念。要站得高看得遠,敏感地發現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和善于捕捉新的增長點。并爭取政府支持做好創新工作。

企業要樹立創新的主體地位,增強創新的緊迫性、主動性。要明確發展戰略定位,制定調整產品結構計劃,加大科研開發費投入,利用社會資源,借助外力,構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培養研發領軍人才,重視信息情報和專利申報工作,盤活資產和已取得藥品批準文號的存量資源。主動申報國家重大專項,專利新品,搶仿產品的創新計劃及技術改造,專項計劃,申請政府關于創新方面的財政補貼,以擴大經費來源。增強創新活力。

篇10

國家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頒布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報告藥品不良反應是我們醫療衛生機構的法定義務。我院自成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小組以來,堅持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的信息咨詢工作。經過2a多的努力,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探索出一套適合我院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方法?,F報告如下。

1藥品不良反應(ADR)的概念

ADR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1]。服用假藥、劣藥、過期失效藥、超劑量用藥、用錯藥及擅自改變用藥方法或用藥途徑等發生的有害反應均不能按ADR對待。ADR的主體是藥品,廣大患者是弱勢群體,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藥物、認知藥物的不良反應,安全、合理、有效、經濟地使用藥品是我們廣大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

2ADR監測的目的

人們對ADR的認識是隨著對藥品的廣泛使用,深入研究而逐步加強的。從20世紀60年代震驚中外的“反應?!保ㄉ忱劝?,thalidomide)事件到20世紀末引人關注的“苯丙胺”事件,ADR的危害一再向人們敲響了警鐘。國家ADR監測中心調查顯示,全國住院患者中發生ADR10%~20%,因ADR死亡者0.24%~2.9%,因ADR住院者0.3%~5%[2]。ADR的發生極大地危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存質量,增加了患者的治療成本。ADR報告與監測的目的就是通過規范報告和監測,加強上市藥品的安全監管,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藥品,并通過適當的評價和控制來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3ADR監測工作程序

3.1成立醫院ADR監測小組

為了確保ADR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我院首先成立了ADR監測小組。組長由業務院長擔任,副組長由藥劑科長和醫務科長擔任;監測員由各臨床科室的主任、護士長擔任;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藥房主任擔任;成員由門診藥房、病區藥房、急診藥房的主任以及資歷較高的中級以上職稱的藥學技術人員組成;并設立ADR專家組。

3.2明確ADR監測小組職能

接受上級主管部門ADR監測中心的業務指導,承擔全院ADR監測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評價及上報,負責ADR報告表的發放與管理工作,對各臨床科室的ADR監測工作進行業務指導。藥劑科負責全院ADR監測資料的收集整理上報信息和向臨床反饋工作。為了使廣大醫務人員自覺樹立ADR監測意識,我院的ADR監測小組還定期舉辦ADR專業知識講座,并對及時上報的ADR的科室和個人進行表揚。

3.3ADR報告的填寫

醫師、護士、藥師等如發現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藥品不良反應時,應填寫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或電話通知ADR監測小組,小組成員及時到臨床核實報告情況,填寫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應詳細詢問用藥史,記錄ADR的發生、發展、轉歸,包括ADR發生時期、癥狀、嚴重程度、持續時間、治療干預、因果判斷及預后等。經與專家小組共同分析、評判、整理后上報。

3.4ADR報告的收集

3.4.1臨床科主任、護士長的參與有利于ADR報告的收集。各臨床科室主任、護士長是ADR監測小組的成員,可以從臨床治療或護理的角度要求醫生或護士監測ADR,觀察患者用藥時的情況,獲得第一手ADR資料。另外,醫師查房處理醫囑時可發現一些漏報的ADR資料。

3.4.2藥師到臨床參加查房,是獲取ADR資料的又一途徑。藥師定期到臨床參加主治醫生查房,一方面可參與臨床用藥,另一方面可觀察患者的用藥情況,尤其是ADR的情況。

3.4.3注意門診發藥窗口ADR報告的意識培養。要求藥房調配人員發現ADR后,及時與ADR監測小組的成員聯系。藥師在發藥窗口調配處方藥品時,通過患者要求退藥或用藥咨詢時,可發現藥品不良反應,可先記下患者的電話或通訊地址以便跟蹤填報。

3.5ADR報告的反饋

將監測到的ADR信息及時反饋到全院各臨床科室,并通知發生ADR的患者,使他們了解用藥知識,防止ADR的再次發生。當臨床懷疑不良反應由其他原因引起時,ADR監測小組成員及時協調有關人員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此類情況再次發生。安全用藥、合理用藥是ADR監測工作的核心。我院ADR報告涉及前5位的藥物有:抗生素、靜脈輸液藥物、心血管藥物、神經系統藥物、中藥。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除與藥物本身的結構和性質有關外,還與臨床廣泛使用有關。

4體會

4.1醫院領導的重視是開展好ADR監測的前提

醫院開展ADR監測工作,首先應得到院領導的足夠重視。藥劑科負責人應經常向醫院領導回報開展此項工作對提高醫療質量,加強醫院管理的重要性。定期回報開展ADR監測工作的情況、取得的成績、各兄弟醫院開展ADR監測的有關信息,爭取得到醫院財力及人力的支持。

4.2搞好ADR監測知識的宣傳是開展ADR監測工作的基礎

ADR監測工作是一項長期性醫療管理工作,但我們的部分醫務人員對ADR的認識度仍然很低,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ADR報告的內容和統計資料是加強藥品監督管理,指導合理用藥的依據,不作為醫療事故、醫療訴訟和處理藥品質量事故的依據[1]。醫院是ADR主要發生場所,要做好ADR監測工作必須加大ADR監測的宣傳力度,如舉辦講座、專題座談、板面宣傳等方式,大力宣傳ADR危害嚴重性。使廣大醫務人員正確認識ADR監測報告的重要性,正確認識ADR與醫療差錯或事故的區別,自覺樹立ADR監測意識,使ADR報告制度化。

4.3充分發揮藥師在ADR報告與監測中的作用

藥師要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開展合理用藥咨詢,幫助廣大醫務人員、患者正確認識藥物,認識藥物的不良反應,減少或避免ADR再次發生。是藥三分毒,聯合用藥的品種越多越容易發生不良反應。特別是治療窗窄的藥物如氨茶堿、地高辛、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環孢素A等,ADR的發生率較高[3]。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對治療窗窄的藥物開展臨床血藥濃度監測,根據測定結果,運用藥動學理論,有根據地協助醫生給患者調整用藥劑量或給藥間隔,設計個體化給藥方案。從而做到合理用藥,降低ADR發生率,提高ADR報告率。如:臨床藥師在參與患者的藥物治療中,可根據自己的豐富的藥理學知識和臨床用藥經驗,結合患者個體提出合理化用藥建議,可及時地、有效地干預和預防ADR的發生。根據美國相關資料分析,在致死性ADR中67%是可以防止的,其中57%可通過臨床藥師的工作加以防止;在致殘的ADR中,有84%是可以防止的,其中41%可通過臨床藥師的工作加以預防[4]。藥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藥學信息上的優勢,做好用藥參謀,及時把國家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情況的通報和國外ADR有關信息反饋給臨床,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和預防ADR的重復發生。我院開展ADR監測工作實踐證明,由于院長重視,組織機構健全,醫、藥、護團結協作,ADR監測工作已基本走向正軌,不但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依據,而且減少了ADR帶來的危害。但是,由于我院實行的是自愿呈報制度,加之醫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對ADR的判斷存在偏差,因而漏報率比較高,距WHO要求的每百萬人口年均300份,嚴重病例報告≥30%的指標還相差很遠??傊?,ADR監測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同時也是一個新興的技術學科,建立ADR監測機制和工作程序,充分發揮ADR監測系統的作用,搞好ADR監測,保障臨床合理用藥,降低ADR發生率,從而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管理辦法(S),2004

[2]曹立亞.我國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概況[C].中國藥師周大會報告論文集,200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