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童年范文
時間:2023-04-06 11:55: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懷念童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童年是什么?是一方樂土,讓我沒有煩惱;是一片藍天,任我自由飛翔;是一個美夢,夢醒后就不再天真。童年是一陣風,風過之后,迎來金秋;童年是一個魔方,轉出幼時的喜怒哀樂……可仔細一想,它又好像什么都不是。那么,童年到底是什么呢?
我特別懷念那金色的童年。冰淇淋可以當一頓飯吃;作決定只需要用“石頭、剪刀、布”;最可怕的懲罰是“我不跟你玩了”;即使是犯錯,也只需要說聲:“對不起,我下次不敢了!”滴幾滴眼淚,就可以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什么事都可以傻笑著裝做不知道……記憶中的童年,無憂無慮,還有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傻事、趣事。如今,那一些幼稚、可笑的童年往事,隨著時間的流逝已漸漸變得模糊不清,只留下那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在歲月的陽光里閃閃發光……
也許,童年更應該是一首歌。記憶中的那點點滴滴,就像是一個個跳動著的音符。但是,我更覺得童年是瑰麗無比的詩篇。那是一首深情的詩,一首快樂的詩,一首洋溢著自由和幸福的詩!詩中有我溫馨的家園,詩中有我夢想的樂園,詩中有我兒時的伙伴,詩中還有我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淡淡憂傷……
童年時一首無言的詩,是一個多彩的夢!童年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詩篇。我懷念童年!
江蘇省太倉市第四小學四年級:蘇婷
篇2
懷念,猶如一部懷舊的電影,輕輕的淋濕心靈,懷念,猶如彩色的夢境,載滿錯綜復雜的心情。
童年的記憶是一顆塵埃,落在過去掉在嚴眼里,就想流出淚來,我知道童年已我遠去,雨季的生活,
不在是一壺沏好的茶那樣平靜平淡。我懷念童年的日子,用眼淚,用心,用文字......
童年這段路使我腳踏實地的走完生命的一部分。它送我走過一段平安快樂的歷程,
走到它的盡頭,用手輕輕的送他走,在以后會迎來有風有雨的歷程,他洗禮著我,
鼓勵著我,是我堅強,但我仍然會夢見童年里的那縷陽光;夢的見童年里的那場細雨。
心情隨時間而變,年齡隨時間而變,現在我長大了,
失去了我的朋友----“童年”只留下了一份關于我們的友情記錄。
與“童年”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同一片陽光,共聽同一片喧鬧,共賞同一片寧靜。
分離的那天,我緊緊抓住他的手,
懷念,猶如一部懷舊的電影,輕輕的淋濕心靈,懷念,
猶如彩色的夢境,載滿錯綜復雜的心情。
童年的記憶是一顆塵埃,落在過去掉在嚴眼里,就想流出淚來,
我知道童年已我遠去,雨季的生活,不在是一壺沏好的茶那樣平靜平淡。
我懷念童年的日子,用眼淚,用心,用文字......
童年這段路使我腳踏實地的走完生命的一部分。
它送我走過一段平安快樂的歷程,走到它的盡頭,
用手輕輕的送他走,在以后會迎來有風有雨的歷程,
他洗禮著我,鼓勵著我,是我堅強,但我仍然會夢見童年里的那縷陽光;
夢的見童年里的那場細雨。
心情隨時間而變,年齡隨時間而變,現在我長大了,
失去了我的朋友----“童年”只留下了一份關于我們的友情記錄。
與“童年”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同一片陽光,共聽同一片喧鬧,
共賞同一片寧靜。
分離的那天,我緊緊抓住他的手,帶淚的哀求,挽留他在我身邊。
他卻抽出手說:“不要留戀過去的,要把握現在的,
以后還會有人陪你同行。”我輕輕的點點頭,看著他遠去的背影,
才知道自己長大了,沒有了生活在童年的機會和權利。
失去了童年卻得到了成熟與堅強,乘著童年送我的小小船,順著時間的喝駛向風雨中......
篇3
童年詩一首美麗的詩,它擁有著歡快的節律,擁有著鮮明的主題,似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包容在其中。這首美麗的詩在人的記憶中詩那樣的難忘,又要又一點共鳴就會讓你陷入會議漩渦中,難以自拔。
在春風的輕撫下,你的浮躁和煩惱立刻會被它帶走的一干二凈,只剩下一顆純凈的心靈。這顆純凈的心靈可以讓你去找回那些美好的回憶。在百花齊放的春天里,幾個孩子在綠草上追逐著美麗的蝴蝶他們的歡笑聲夾雜在花香之中順著清風向你迎面撲來。這是你會調動你的五官把這些信息分離出來。頓時,你童年的影子就會爬出你的心頭。兒時的歡笑就像在你的耳邊回蕩。兒時玩樂時歡快的汗水就會轉變成無限思念的淚珠滾落。這是復雜的淚水,這是多種情感交織而成的淚水!這飽含了你對童年的無限懷念!這時,你才會發現,童年時多么的美好。詩是多么的歡快!
同樣,在夏,秋這兩個季節里,童年這首詩在孩子們的身上也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最富有表現力得還要數冬季。在空曠的空地上,一層雪白的毛毯鋪在上面。這似乎是上天特意給孩子們準備的禮物,一群群孩子在白毯上任意的打鬧著,他們的歡笑聲在空野里回蕩著,他們似乎格外珍惜上天對他們這來之不易的賞賜!的確,孩子們是最天真的!大人們在這時候都躲在溫暖的家里磕瓜子,看電視,還口口聲聲抱怨這鬼天氣,他們太不知足了。只有孩子們才是最天真無邪的,只有他們才敢在這寒冷中玩耍!童年這首詩的確太賦予感染力了!
童年,這首單純,無邪,熱情的詩;你太值得人們懷念了!
篇4
我喜歡班里的每一個同學,他們純樸而又善良。他們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成為我美好的回憶。我們就像是一家人,雖然我們不是兄弟姐妹,但我們的感情勝似親兄妹。盡管平時我們會有一些小磨擦,但每一次磨難后都會使我們成長,使我們更懂得爭惜友情。
時間就像是嚴酷的執法官,每好的童年已成為過去,我今生都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童年只能成為我美好的回憶。我已經跑完了人生的第一站,接下來的歲月還很漫長,無數的困難還等著我去挑戰。
人生其是就是一堂課,無論哪種情感都是人一生所必須經歷的。人生是一把雙刃劍,凡事有的必有失。世界殘酷而又現實,美好的事物總會過去。
篇5
在那里,有歡樂,有憂傷,有……許許多多的感情溶在一起,便成了一鍋美味的湯。
每每回憶起那段時光,我的心中總會暖暖的,甜蜜蜜的。
我想起了伙伴們,還有跟屁蟲麻狗子,捉魚趣事呵,挖野菜呀 ……
篇6
童年就像七色光一樣,炫麗多姿,童年就像七巧板一樣,豐富多彩,童年就想水珠一樣,晶瑩剔透。
每當我踏上故鄉的土地,就會不自覺地想起我的童年,回想起我就讀過的學校,住過的大院。故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大街小巷,都勾起我對故鄉的回憶,對童年的懷想。
曾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學年有五個班,教室比較少,只好上下午分著上課。學校離我家很近,但我小的時候非常淘氣,像個假小子,從來不走平坦的大道,總是愛東鉆西串,翻墻爬門的抄近道去學校,不是褲子刮個口子,就是鞋面磨個窟隆,回到家里免不了媽媽的一頓嘮叨,有時也會經歷一頓皮肉之苦。
曾記得,我的童年是個運動健將,跑得飛快。每次運動會上,都有我的身影,就像和我的同學在網上聊天說的那樣,兩個小辨子一晃一晃的,特神氣。我的小伙伴們都在為我加油,助威,而我每次都不負重望,給班級爭得榮譽。
曾記得,跟我在網上聊天的那個男生,非常的可愛,長著一頭的卷發,他在網上跟我聊天時給我講了一段他童年有趣的一件事情,差點笑飛我。
他講的故事是這樣的;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的同桌放了一個屁,把他興奮的忘乎所以,使勁拍桌子,可想而知后果如何,讓老師批評了一頓,放學不讓回家,留下寫檢查,認罪態度較好,要不然差點找家長。我聽完之后,立即就想起了老師的樣子,叫什么名子,我倆不約而同的在上寫出了老師的名子"高柏香"。童年的記憶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刻骨銘心。
曾記得,童年無忌,玩累的時候,小伙伴們湊在一起海侃,依然記得玩伴的模樣,依然記得自由自在的童年,無拘無束的童年,倆小無猜的童年,從不安分的童年。
篇7
前些天和幾個朋友聊天時,有位朋友說到“頭痛粉”,說她媽經常念叨:“以前有個頭痛腦熱,吃包頭痛粉就解決了,靈得很!現在到處都買不到。是不是太便宜了,工廠不再生產了?真是懷念?!?/p>
我憑直覺告訴她,頭痛粉多半是非甾類的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之類的藥粉,而不是嗎啡類的成癮的鎮痛藥,怎么會不生產呢?為此,我進行了一番調查。
頭痛粉現改名為“阿咖酚散”
查尋從網上的百度搜索開始。先看百度百科的“頭痛粉”詞條。其中表示:頭痛粉為阿咖酚散的商品名。百度到的大量網頁都是在阿咖酚散的后面加個括弧“(頭痛粉)”。也即,頭痛粉就是現在的阿咖酚散。到一些售藥的網站查查,上面賣的頭痛粉也標的是阿咖酚散。
脆到學校周邊的一個小藥房去看看,問售貨員有沒有頭痛粉。售貨員立即回答有,隨后拿出阿咖酚散的紙包來,說,這就是老牌的頭痛粉,一毛錢一包。看來頭痛粉還依然暢銷,依然廉價。
阿咖酚散現有63個廠家獲準生產,市上不應缺貨;改名也才十來年,人們還不會忘記。其藥品說明書范本在食藥監局的網站公布。有兩種規格,一種每包含阿司匹林230毫克,對乙酰氨基酚126毫克,咖啡因30毫克;還有一種也是這三種成分,但劑量更大一些。
頭痛粉為什么要改名呢?
我在食藥監局的網站上,找到了頭痛粉等改名的材料。在《關于征求阿魏酸鈉等藥品國家標準(草案)意見的函(藥監安函[2002]138號)》中附件里標明,阿咖酚散的曾用名為解熱頭痛粉、頭痛粉、止痛退熱散、解熱止痛散。曾用名是不再法定使用的藥名,阿咖酚散是上述成藥的通用名。該通用名中的阿、咖、酚,分別代表復方中的三個主要成分阿司匹林、咖啡因和對乙酰氨基酚;散表明是用的藥粉形式。
此函的大背景是,藥監局把以前由各省管理的普通藥品收為國家管理,原有的藥品地方標準要升級為國家標準(“地標升國標”)。像頭痛粉這類普藥,很多省都有藥廠生產,處方也不盡相同,藥名多種多樣。由國家管理后,為避免混亂,同時更有效率,要統一成國家處方,一個檢驗標準。于是,就把這一些藥物收編成:阿咖酚散。
為什么那些被人耳熟能詳的、有巨大的商業價值的頭痛粉等藥名不能再用了呢?這是因為只有使用藥品通用名,才能避免一藥多名,或一名多藥,即解決藥品名的混亂問題。事實上,在以前,不同廠家的頭痛粉處方雖大同小異但并不一樣,這會造成混亂,增加藥品監管、使用的困難。而頭痛粉的名稱則因“表示治療部位”(會導致濫用),依“藥品商品名稱命名原則”在廢除之列。藥監局利用地標轉國標的工作時機,解決了這類藥名規范的問題。
處方中的對乙酰氨基酚從何而來
看到阿咖酚散的處方,我心中一愣:這可不是早就聲名在外的“頭痛粉”?
為什么我會起疑心呢?藥學界人士都知道:藥物成分中的對乙酰氨基酚是上個世紀80年代后的新秀,而頭痛粉卻有近百年的資格。很可能原處方用的是其同門大哥――非那西丁。
非那西丁與對乙酰氨基酚就像面貌酷似的兩兄弟,非那西丁僅多出一個乙基。它們都是在十九世紀后期,從退熱冰(乙酰苯胺)衍生出來的解熱鎮痛藥。退熱冰退燒奇效,但因毒性太大試用后不久即被淘汰。后在其基礎上陸續出來上述兩個藥物,命運卻大不相同。非那西丁問世較早,出場就受到歡呼。它被做在了很多制劑中,其中包括著名的APC(由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和咖啡因組成的復方,藥名由每個成分的西文的首個字母組成,又名復方阿司匹林)。而遲生5年的“小弟”對乙酰氨基酚,則隱蔽在同門“大哥”的光輝之下,“藏在深閨人未識”,在老的藥物手冊中都不單列,僅附在非那西丁的欄目下:用途同非那西丁。
到上個世紀40年代后期,藥物代謝研究中發現被冷落的“小弟”,正是非那西丁的代謝活性產物,即“大哥”在肝臟被脫掉乙基化成“小弟”后,才起作用。人們于是另眼看待這位“小弟”。
以后形勢急轉。在1982年,衛生部(現衛計委)曾發文宣布廢棄127種藥物,第二位的就是非那西丁的單方。因為就在60年代,世界各國紛紛報道非那西丁會導致腎衰、腎癌和視網膜毒性,而陸續被發達國家的藥政部門廢掉。后來我國也及時跟上了這個變化,而“小弟”卻因體內的代謝方式不同,沒有類似的惡性,卻有相同的藥物作用,成了降熱退燒的主要用藥。
之后,我國雖未明文禁止在復方中用非那西丁,實際上好多復方中的非那西丁都被換成了毒副作用小的撲熱息痛。導致腎衰腎癌的非那西丁人們唯恐避之不及(2013年香港衛生署曾呼吁勿用維C銀翹片,就是因為從產品中檢出禁用的非那西丁成分)。好在撲熱息痛的西文的首字母也是P,于是APC變成了新APC。1982年底衛生部(現衛計委)曾特發通知,可生產含撲熱息痛的復方阿司匹林(APC),與原有的含非那西丁的復方阿司匹林(APC)并存。同文還確定了含撲熱息痛的APC處方。
現處方的前身是“愛皮西(APC)”
APC即復方阿司匹林,也是當年著名的成藥。頭痛腦熱是常見疾病,藥物療效明顯,又便宜,藥名又上口,哪有不出名的呢。上世紀80年代過來的人大都有這個藥的印象。記得我讀中學的時候(上世紀60年代),同學們背地里叫校醫為孔AP(類似孔乙己),據說是學生找他看病,總是拿幾片APC打發。由此可見APC的流行。
現阿咖酚散的那個較小劑量的處方,與82年衛生部(現衛計委)欽定的含撲熱息痛的APC處方完全一致。頭痛粉就是APC的一個別名吧?
為證明此,我在圖書館里繼續查尋。陳新謙的《新編藥物學》在醫學界鼎鼎大名,被譽為醫生的案頭書。在第九版(1963)里,在復方阿司匹林欄目下標明:“成藥平熱散、止痛退熱散、天字頭痛粉等均屬APC制劑,其處方大同小異?!鳖^痛粉上另有一個腳注:但頭痛粉(天津出品)除APC三種成分外,尚含少量苯巴比妥。
后來我看到了一些當年頭痛粉的外包裝圖片,含有處方。例如重慶制藥廠的處方(1997年)為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0.30克,非那西丁0.30克,咖啡因0.05克)。另有鐘牌的頭痛粉的說明,也是阿司匹林(醋柳酸)、非那西丁(醋酸酰對乙氧基苯胺)和咖啡因三個藥,但阿司匹林的用量較大。
就頭痛粉的忠告
隨醫藥工業的進步,現在大部分的散劑(藥粉)都被使用方便的片劑、膠囊替代;而阿咖酚散仍以粉劑出售,確實是個奇跡??赡苁且A暨@個傳統,是原汁原味的頭痛“粉”。
不過APC(或頭痛粉)的處方,產生在現代藥學發展的早期,代表的是當年的水平。而在上個世紀70年代,發現了阿司匹林類藥物的藥理作用后,把這類藥歸為非甾類抗炎藥。阿司匹林與非那西丁或對乙酰氨基酚都同屬這一類藥?,F推崇的該類藥的用藥原則是:同類中單選,不合并用藥。因為合并用藥不增加療效,只會增加副作用。
現在絕大多數解熱鎮痛的藥物或抗感冒藥都只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中的一種,就是這個道理。這些處方比阿咖酚散合理,應優先選用。阿咖酚散的產量雖大,知名度也高,但并未選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或許就是這個考慮。
篇8
那時候,每每槐花還只在樹梢上露頭,我們這幫孩子就已經急不可耐了,倒不是為了賞花,而是為了填飽肚子,也許在那饑餓的年代,孩子們會更饞吧。一時間,伙伴們爬樹的爬樹,做鉤的做鉤,有不少人還早早就號定了一棵樹,隔三岔五就去探看,唯恐別人捷足先登。
等到滿樹雪白的時候,早有靈巧的身影在一群小腦袋的仰望中攀了上去,捋一把槐花往嘴里一塞,滿臉都是得意的表情。樹下的孩子全眼巴巴地望著,有的還忍不住一個勁地吞口水。樹上的吃夠了,亮了嗓子招呼樹下接應的注意,然后折下一枝,嗖地往下一扔。立即,就有許多個身影哄地圍了上去,吵吵鬧鬧地胡撲亂搶。
折夠了,鬧足了,樹上的人嗤地溜下來,和接應的收攏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興奮地談論可以美美地吃一頓槐花飯了。圍觀的一伙臉上便滿是羨慕,有的甚至忍不住巴結地叫叔叫哥,央求能給自己分上一點兒。
那年我弟弟剛滿六歲,有次他在樹下圍了一個下午,央求我的同學二狗能給自己吃一點兒。二狗抱了滿滿一懷,說:“給你吃可以,你得說你哥是孬種!”弟弟猶猶豫豫地,終于擋不住誘惑,照二狗的意思說了。二狗得意地哈哈大笑,然后折下極小的一束扔給了弟弟。
“沒出息!”我恨恨地罵了弟弟一句,拽著他的胳膊就往回走。我家后院有一棵槐樹,這會兒父母不在家,就招呼弟弟等著,自己脫了鞋,又“呸呸”往手上吐了兩口唾沫,摟著樹身笨拙地往上爬了起來。樹太高,我攀爬的技術又不到家,有幾次好不容易爬到了半腰,卻又哧溜溜滑了下來。
弟弟用一根手指在臉上劃著,一個勁地說:“孬種!孬種!”我臉上火辣辣的,心里又急又惱,恨恨地罵了弟弟一句,緊了緊褲帶,接著再爬。這一回我有了進步,幾乎馬上就要接近樹冠了。就在這時,母親的身影闖入了我的視野,她急匆匆地,大約是從地里回來拿什么東西。我嚇了一跳,母親可是一再叮囑不許我們爬高的,這回讓她發現還得了?我心里一緊張手腳也軟了,一陣風聲從耳邊響過之后便失去了知覺。
等我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右腿和左腕已經裹上紗布,母親在一旁暗自垂淚,弟弟則顯得手足無措。傍晚時分,父親風風火火從幾十里外的工地上趕了回來,氣呼呼地一把拽過弟弟吼問事情的經過。母親哇地哭出聲來,她一把推開父親,把弟弟護在懷里,說:“吼什么吼,娃兒們要是能吃飽肚子怎么會去眼饞樹上的槐花?”
父親大瞪著雙眼,呼呼地喘著氣。猛然,他像想起了什么,操起斧頭直奔后院。起先,我們都還莫名其妙,直到后院里傳來咣咣的砍樹聲,母親才醒悟過來,她急匆匆地向后院跑去。但是晚了,只聽得轟地一聲,那棵老槐樹已被父親砍倒了。
那晚,母親做了一大盆槐花飯。弟弟撐得直打飽嗝,我也狼吞虎咽地連吃了三碗。母親靜靜地看著我們長吁短嘆,父親則叭叭地抽著旱煙,一口一口地吐出濃濃的煙霧……
多年以后,那個夜晚和那頓槐花飯依然不時出現在我的記憶里。
篇9
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
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
君持使者節,風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
胡不屏騎従,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
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便。
篇10
一位讀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他筆下的醫院是這樣的:那里(兒科)有很多小朋友,他們都將被打針,我雖然想做個勇敢的孩子,可看見明晃晃的針頭時,我還是哭了。很多小朋友和我一起放聲大哭,他們也很害怕。有一位小朋友一直哭,結果又挨了(家長)打。
大部分兒童在醫院體會了針頭進入肌肉的痛苦后,直接產生了對醫院的恐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體驗是刻骨銘心的。
當我們將目光投入到這些可能還不太會表達自己真實思想的兒童身上的時候,我們發現,其實,在幫助兒童消除對疼痛的體驗方面,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沈虹女士的孩子因為腺樣體肥大影響呼吸,要在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做切除手術。手術雖然不大,卻著實令沈虹犯難。她回想起侄子做這個手術時的經過。侄子做這個手術時是局部麻醉。他極不配合,醫生費了很多口舌才把手術做完,因為那次手術,侄子到現在都怕見“白大褂”。自己的孩子會不會也這樣呢?當沈虹把這份疑慮告訴大夫時,大夫笑了,告訴她,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時根本不用家長費事。
到了手術的那一天,沈虹把孩子送到手術室門口。一個多小時后,孩子從手術室里被推了出來,神志清醒,她輕松地說:“我好像睡著了,一點兒也不疼?!?/p>
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的張寶泉教授曾有過這樣的尷尬經歷:一次,他在醫院遇到兩位本院職工的孩子,已經上中學了。在她們小時候,張教授曾為她們做過咽扁桃體切除術,手術是在局部麻醉下做的。與她們擦肩而過時,張教授聽見一個孩子在嘀咕:“你還記得他嗎?”“記得,”另一個孩子咬著牙回答,“就是他壓著我們做手術,疼死了,能不記得嗎?我都恨死他了。”張教授禁不住苦笑。
可是,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術的沈虹的孩子,對大夫就是另一種感情了。每次去北京協和醫院看病,她總要回耳鼻喉科,去看看給她做手術的大夫叔叔,還要給叔叔表演耳朵會動的“絕技”,逗得大夫直樂。而大夫與患兒之間能有如此良好的關系,正是有賴于在臨床普遍開展的全麻技術。從這個意義上說,全麻技術用于兒童的小手術,無疑是一場兒科的革命。從此,無數兒童遠離了疼痛。
但并不是每位家長都了解全麻技術,一位帶著孩子來就醫的劉女士看上去有點憂心忡忡,她告訴記者,她擔心全麻技術是否安全,萬無一失?會不會影響智力的發育或者導致其他方面的殘障?劉女士說:“如今都只有一個孩子,如果全麻技術會給孩子留下后遺癥的話,還不如讓孩子忍痛算了?!眲⑴康南敕ù砹讼喈斠徊糠旨议L的心態。作為國內最早把全麻技術帶入對兒童實行的扁桃體摘除手術的醫生之一,張寶泉教授肯定地說:如今全麻技術在臨床上已經相當安全,其他臨床輔助技術也日臻成熟。
張寶泉教授指出,兒童在接受手術時,需要一定量的藥物使其安眠。常用的氯氨酮、安定等藥物在臨床上應用已久,成熟的控制手段使這些物一般不會造成太大的副作用,而且能自然醒來,能讓兒童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度過難關。從簡單的道理上講,全麻技術是通過去除神經反射來完成的,使肌肉得到松弛,痛覺消失,患兒處于昏睡狀態,從而減少了不良的心理情緒反應,使得神經系統、人體組織與器官在一種平和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
目前兒童常用的止痛藥物分為局麻藥、中樞鎮痛藥以及吸入式麻藥。麻醉方式分為阻斷呼吸和不阻斷呼吸兩種。對于阻斷呼吸的方式,要依靠人工呼吸,
技術以外的關懷
所以人工監控將比較重要。局麻藥通過藥物阻斷神經將痛覺傳入大腦,因為藥物作用部位不在大腦,所以不會影響智力。中樞鎮痛藥以及吸入式麻藥是經注射或由肺呼吸進入血液而起作用的,通過代謝和轉化,血液內濃度逐漸降低,藥物被排盡時患兒也就清醒了。目前,在醫院的耳鼻喉科和普外科針對兒童的普通手術中,全麻技術已得到了普及。
技術以外的關懷
很難想象,兒童對醫院還可以有另一種感覺。
在某合資醫院兒科候診區,記者見到了一個溫馨的場面:這里布置得如同一個小小的游樂場,幾位患兒在一旁嬉戲。這里有彩色的滑梯、可愛的卡通玩具,候診室一角的電視播放著迪士尼動畫片,讓人幾乎忘了這是一家醫院。一位玩得很盡興的兒童,接受過治療后,走的時候還有點戀戀不舍。
兒科醫生劉安寧大夫對記者說:“在候診時,我們盡量為患兒創造一個溫暖的環境,讓他們的身心先放松下來?!?/p>
這樣的“放松”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陳一心副教授指出,全麻技術和其他輔助治療技術的完善,確實可以消除兒童對手術的恐懼記憶,但術前的心理準備、術后的心理關懷,同樣是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的重要因素,也同樣是重要的人文關懷內涵。這種關懷對醫院來說,首先就是要創造適合兒童的治療環境。當然,家長要下的功夫也不容忽視?!爸挥屑议L和醫護工作者一起配合,給孩子充足的心理支持,那么手術帶給孩子的心理創傷才會降低到最小程度?!标愐恍膹娬{說。
手術(包括劇烈的疼痛刺激)是一種心理應激事件,是一種創傷性體驗。在這過程中,如果患兒得不到相應的幫助和安撫,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心理支持,同時疼痛刺激的強度足夠大、持續時間足夠長,日后就可能出現相關的心理障礙。
與這種創傷性應激反應相關的心理障礙可以表現為睡眠障礙,如長期睡眠紊亂,與創傷體驗有關的惡夢反復出現;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尤其是記憶障礙,如創傷性遺忘或錯誤記憶、健忘、反復出現的痛苦性回憶;情緒障礙,易觸景生情,出現持續性回避行為等等。有文獻表明,生命早期遭受精神創傷所造成的影響更深,反復作用時間更長,生理、心理、社會功能損害更大。
陳教授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有一位學齡前的兒童,因為膽子小,怕被關在屋子里出不去而對關門產生恐懼,被父母帶來醫院求治。后來了解到:該患兒從小隨祖父母生活,3歲前經歷過一次兔唇修補術。手術那天是奶奶抱著他乘電梯將他送進手術室的。在手術室門前與奶奶分離時,孫子撕心裂肺的恐懼哭聲讓奶奶十分心疼。手術雖然很成功,但手術后孩子怕乘電梯,很依戀奶奶。到了學齡期,父母將孩子接回到自己身邊生活。孩子再一次經歷了與奶奶的分離,恐懼心理再現,開始表現為不敢一個人在房間里,父母以為孩子膽小,也沒太在意。很快發展為不讓關門,理由是怕被關在屋里出不去,一旦發現房門被關上,立即引起恐懼發作。至此,才引起父母的重視,帶他來醫院作心理治療。經過一個時期的家庭治療、行為矯治,患兒才逐漸恢復了正常心理狀態。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術前開始給與孩子們的心理關注非常重要。不但要給孩子心理需求的滿足,而且要注意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及時解決,幫助他健康成長。陳教授說:在術前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減少壓力,讓孩子在一種無憂的狀態中面對即將到來的手術,是任何醫療技術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