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試卷范文

時間:2023-03-25 15:2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三年級語文上冊試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三年級語文上冊試卷

篇1

一、聽寫詞語或看拼音寫詞語。

第一組:

招呼??蝴蝶??玩耍??觀察??似乎??勇氣??胸脯??或者??擺弄??膠卷 捉迷藏??精心

拼命??涼爽??菠蘿??爭奇斗艷??蘇醒??試驗??推測 閱讀??簡單??風塵仆仆??止境

遼闊??創造??設計??橫跨??懶洋洋 形狀??欣賞??藥材??大顯神威??懂得??謙虛

樸素??姿勢???鼓勵 不假思索??給予猜測

第二組:

孔雀舞???粗壯??假裝??合攏???終于??居然??散步??誠實??準備 雜志社??旅行

垂頭喪氣??磨坊??郵票??糧食??嬌嫩??傳播??檢查 準確無誤??顯微鏡??拜訪

納悶??傳授??肌膚滋潤??堅固寶貴 威武??祖祖輩輩???獻出??視線??集合敵人

惱怒??荒涼??情況 普通??危險寬裕??體貼

二、閱讀短文,完成短文后面的題目。

短文一:

大自然是一個五彩繽(bin)紛的世界。生活在大自然里的動物,看到的這個大千世界的色彩是不是和人類一樣呢?

正常人的眼睛,能看到紅、橙、黃、綠、青、藍、紫色,還能看到它們之間各種過渡的顏色,共約有60多種。動物雖然也生活在多彩的世界里,反映到它們眼睛里的色彩,卻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這如同我們看黑白電視一樣單調。

1.正常人能看到哪些種顏色?在短文中畫出來。

2.動物的眼睛里有哪幾種顏色?請你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

會變色的花很多。例(li)如,喇叭花初開的時候是紅色,開敗的時候就變成紫色了。杏花含苞(bao)的時候是紅色,開放以后逐漸變淡,最后幾乎變成白色了。最有趣的要數木芙(fu)蓉(rong)。它的花初開是白色,第二天變成淺紅色,后來變成深紅色,到花落的時候又變成紫色了。

1.用畫出能概括這段話意思的一個句子。

2.為了說明畫線的那個句子,這段話舉了、和三種花做例子。

短文三:

在南美洲(zhou),長著一種很大很粗的樹。樹干要十幾個人手拉手才能圍起來,茂密的枝葉就像一頂大傘。奇怪的是,風吹動枝葉時,它能像笛子一樣吹奏出不同的樂曲。微風時,樂曲低沉;狂(kuang)風時,樂曲高昂;大風大雨時,在熱烈的樂曲聲中還加上有力的鼓點。夏天的傍晚,人們喜歡帶著食品,到樹林里,坐在樹底下,欣賞那美妙的音樂。

1.如果要給這種樹起個名字,你會叫它。

2.這種樹能吹奏出不同的樂曲。微風時,;狂風時,;大風大雨時,。

短文四:

維吾爾族是一個十分熱情好客的民族,每當客人來家里做客時,主人都會熱情招待。

客人來到后,主人在門口熱情迎接并互相問候。待客的第一個程序(xu)是請客人喝茶。在喝茶時,要送上馕(náng)、方糖、葡萄干、杏干、瓜果以及各種點心。

喝過茶后,就該吃飯了。用什么樣的飯菜招待客人,根據不同的客人而定。如果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常做“玉古勒(le)”來招待,飯里有面有湯,吃了好解除疲勞;如果是要好的朋友來做客,常做的有包子抓飯、油炸包子、拉條子和各種炒菜。

吃過飯后,最后一道程序是喝茶或用水果。維吾爾族人民待客真是又熱情又周到。

1.

維吾爾族招待客人,第一個程序是_______________,喝過茶后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個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一兩句話概括這段話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五:

為了使少年兒童從小接觸一些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我們從浩(hao)瀚(han)的詩歌海洋中,選取了內容健康、藝術性強、通俗(su)易懂的絕句118首,編就《兒童學詩》,供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課外自讀。

本書為了便于閱讀,編有“讀一讀,想一想”,供(gong)兒童自學時思考;為了幫助閱讀,做到一首詩配(pei)一幅畫,以提高兒童的想象力和欣賞力。

1.上面這段文字是介紹一本書的,這本書的名字叫。

2.這本書有以下兩個特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習作。

(1)馬良用他的神筆為天下的窮人畫畫。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會用它來做什么?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吧!寫的時候注意:語句要通順,不要寫錯別字,字數在150字以上。

(2)課外你最喜歡做什么?想一想,把它寫下來。寫的時候注意:語句要通順,不要寫錯別字,字數在150字以上。

測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聽寫詞語。

教師可以從提供的兩組詞語中選擇一組聽寫。

測試時,教師用稍慢的速度,每個詞語讀兩遍,使每個學生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完成聽寫,所有詞語寫完之后,教師再完整地讀一遍,讓學生檢查訂正。

此項測試也可以采用聽寫詞語和看拼音寫詞語并用的辦法,即一部分詞語聽寫,一部分詞語看拼音寫。評分時,以詞語為單位,寫錯字不給分。

寫錯0-4個詞語,可得五顆星;寫錯5-9個詞語,可得四顆星;寫錯10-15個詞語,可得三顆星;寫錯16-20個詞語,可得二顆星;寫錯21個詞語以上,可得一顆星。

2.語言積累。

根據學生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的錯誤程度酌情做出星級評定。

3.閱讀理解。

學生自己閱讀三篇短文,并完成文后的題目。

提供的五篇短文,有兩種組合的方式:短文一、三、四,或短文一、二、五。教師可以從這兩種組合中任選一種,對學生進行測試。建議測試時間為20分鐘。

參考答案及評定方法如下:

短文一的第一個問題,畫準句子,3分。學生應畫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還能看到它們之間各種過渡的顏色”。畫錯不給分,多畫的扣1分。

短文一的第二個問題,3分。學生應寫出“黑、白、灰”三種顏色。少寫一種扣1分。

短文二的第一個問題,畫準句子,3分。學生應畫出“會變色的花很多”。畫錯不給分,多畫的扣1分。

短文二的第二個問題,填空,3分。學生應寫出“喇叭花,杏花,木芙蓉”。填錯不給分,寫錯一種扣1分。

短文三的第一個問題,3分。學生可以寫“笛樹”“會奏樂的樹”等。如果學生填寫的內容接近正確答案,酌情給分;如果完全偏離了短文的意思,不給分。

短文三的第二個問題,填空,3分。學生應寫出“樂曲低沉”“樂曲高昂”和“在熱烈的樂曲聲中還加上有力的鼓點”,寫錯一處扣1分。

短文四的第一個問題,填空,3分。學生應寫出“請客人喝茶”(或“喝茶”)“吃飯”“喝茶或用水果”,寫錯一處扣一分。

短文四的第二個問題,5分。學生應寫出“維吾爾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他們待客又熱情又周到,先請客人喝茶,然后吃飯,用水果”。學生寫的只要能概括出短文的意思就可以,語句不要求統一。語句不通酌情扣分。

短文五的第一個問題,2分。學生應寫出“兒童學詩”。寫錯不給分。

短文五的第二個問題,6分。學生應寫出“這本書編有‘讀一讀,想一想’,方便學生自學時思考”“這本書一首詩配一幅畫,能提高兒童的想象力和欣賞力”。答出一個特點給3分,如果特點寫得不全面,酌情扣分。

學生得18-20分的,可得五顆星;得15-17分,可得四顆星;得12-14分,可得三顆星;得9-11分,可得二顆星;得8分以下,得一顆星。

4.口語交際。

對口語交際的評價,主要考查以下內容:

(1)在語文課上及學校生活中參與交際是否態度積極。

(2)能否比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是否有良好的語言習慣,如,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說話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能否與同學較好地合作。

參考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的結果,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做出星級評定。

5.習作。

教師可以從測試題的兩個題目中選擇一個,對學生進行測試。建議測試時間為30-40分鐘。

在評價時,建議按以下四類酌情給分。

一類:字數在150字以上,表達清楚,病句不超過1句,錯別字不超過1%,可給五顆星。

二類:字數在100字以上,表達基本清楚,病句不超過2句,錯別字不超過2%,可給四顆星。

三類:以下四種情況占兩項的,可給三顆星。

(1)字數在100字以下。

(2)表達不清楚。

(3)病句超過2句。

(4)錯別字超過2%。

篇2

一、讀 拼 音,寫 詞 語。(9分)

xiǎo niǎo xià yǔ zì jǐ

( ) ( ) ( )

dōnɡ xī jīn tiān máo jīn

( ) ( ) ( )

二、讀一 讀, 選 一 選。(6分)

1.爸爸給我買(mǎi mài)了一輛新自行車。

2.我家后面有一塊空(kōnɡ kònɡ)地,那兒有好幾種(zhǒnɡ

zhònɡ)蔬菜。

3.我和媽媽在山上種(zhǒnɡ zhònɡ)樹,真希望它們早一點長(zhǎnɡ chánɡ)大(dài dà)啊!

xuǎn zì zǔ cí

三、選 字 組詞。(12分)

( )方 ( )西 拉( ) 汽( )

高( ) ( )來 ( )上 ( )現

( )地 ( )間 ( )國 ( )花

zhǎo fǎn yì cí

四、找 反 義詞。(9分)

近 下 后 無 少 進

有——( ) 前——( ) 出——( )

多——( ) 遠——( ) 上——( )

kàn tú xuǎn zì tián kònɡ

五、看 圖,選 字 填 空。(8分)

朵 條 個 棵 只 頭

一( )蜜蜂 一( )牛

一( )魚 一( )樹

xuǎn yì xuǎn

六、選 一 選,畫 。(8分)

(搭 升 聽)積木 (搭 升 聽)國旗 (搭 升 聽)音樂

(發現 學會 發生)秘密 (發現 學會 保護)環境

(發現 學會 保護)騎車 (珍惜 學會 保護)時間

lián cí chénɡ jù

七、連 詞 成 句。(10分)

1.一塊兒 我們 好嗎 回家

?

2.奶奶 家 有一條 門前 小河

。

3.飛來飛去 在 小鳥 天上

。

4.我國 國旗 五星紅旗 的 是

。

ɡēn jù kè wén nèi rónɡ tián kònɡ八、根 據 課 文 內 容 填 空。(10分)

1.( )是我國的首都,( )是我國的國旗。( )愛北京。

2.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 )了,草更( )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 ),( )。

3.媽媽說:“山那邊( )很美,( )去看吧?!边^了幾天,小鷹( )了飛翔。

bǎ ɡǔ shī bǔ chōnɡ wán zhěnɡ bìnɡ huí dá wèn tí

九、把 古 詩 補 充 完 整, 并 回 答 問 題。(共10分)

靜夜思

床前明( )光,

疑是地( )霜。

舉( )望明( ),

低( )思故鄉。

1.這首詩是唐代詩人 寫的。(李白 杜甫 白居易)(2分)

2.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是寫詩人 到的,第二行和第四行都是寫詩人 到的。這首詩主要寫出詩人

的心情。(3分)(想 思念家鄉 看)

bǎ xià liè jù zi pái chénɡ yí duàn tōnɡ shùn de huà bìnɡ dú yì

十、把 下 列 句子 排 成 一 段 通 順 的 話, 并 讀 一

讀。(10分)

①他可喜歡石頭啦。

②李四光爺爺是我國的地質學家。

③常常忘了干別的事。

④為了給國家尋找礦藏,他整天忙著研究石頭。

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kàn tú shuō huà xiě huà

十一、看 圖 說 話, 寫 話。(8分)

參考答案

一、讀拼音,選詞語。

下雨 今天 小鳥 東西 自己 毛巾

xiǎo niǎo xià yǔ zì jǐ

( 小鳥 ) ( 下雨 ) ( 自己 )

dōnɡ xī jīn tiān máo jīn

( 東西 ) ( 今天 ) ( 毛巾 )

二、讀一讀, 選一選。

1.爸爸給我買(mǎi)了一輛新自行車。

2.我家后面有一塊空(kònɡ)地,那兒有好幾種(zhǒnɡ)蔬菜。

3.我和媽媽在山上種(zhònɡ)樹,真希望它們早一點長(zhǎnɡ)大(dà)啊!

三、選字組詞。

東 車

( 東 )方 ( 東 )西 拉( 車 ) 汽( 車 )

山 出

高( 山 ) ( 出 )來 ( 山 )上 ( 出 )現

中 種

( 種 )地 ( 中 )間 ( 中 )國 ( 種 )花

四、找反義詞。

近 下 后 無 少 進

有——( 無 ) 前——( 后 ) 出——( 進 )

多——( 少 ) 遠——( 近 ) 上——( 下 )

五、看圖,選字填空。

朵 條 個 棵 只 頭

一( 只 )蜜蜂 一( 頭 )牛

一( 條 )魚 一( 棵 )樹

六、選一選。

(搭)積木 (升)國旗 (聽)音樂

(發現)秘密 (保護)環境

(學會)騎車 (珍惜)時間

七、連詞成句。

1.一塊兒 我們 好嗎 回家

我們一塊兒回家好嗎 ?

2.奶奶 家 有一條 門前 小河

奶奶家門前有一條小河 。

3.飛來飛去 在 小鳥 天上

小鳥在天上飛來飛去 。

4.我國 國旗 五星紅旗 的 是

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 。

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

八、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 北京 )是我國的首都,( 五星紅旗 )是我國的國旗。( 我們 )愛北京。

2.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 紅 )了,草更( 綠 )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 紅的花 ),( 綠的草 )。

3.媽媽說:“山那邊( 風景 )很美,( 自己 )去看吧。”過了幾天,小鷹( 學會 )了飛翔。

九、把古詩補充完整,并回答問題。

靜夜思

床前明( 月 )光,

疑是地( 上 )霜。

舉( 頭 )望明( 月 ),

低( 頭 )思故鄉。

1.這首詩是唐代詩人 李白 寫的。(李白 杜甫 白居易)

2.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是寫詩人 看 到的,第二行和第四行都是寫詩人 想 到的。這首詩主要寫出詩人 思念家鄉 的心情。(想 思念家鄉 看)

十、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順的話,并讀一讀。

①他可喜歡石頭啦。

②李四光爺爺是我國的地質學家。

③常常忘了干別的事。

④為了給國家尋找礦藏,他整天忙著研究石頭。

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② ① ④ ③

十一、無答案。 【篇二】

一、按 要 求 歸 類。(9分)

d u zi z yi sh ɑo t er r

yuɑn ye ie üe wu g ui eng

1.聲母: d t sh g z r

2.韻母: u ie ve ui er ao eng

3.整體認讀音節: zi yi wu yuan ye

wǒ huì xuǎn

二、我 會 選。(9分)

一座zuò橋 雨傘ǎn 北京jīng

天tiān 空 拿ná包 早晨chén

綠lǜ色 拍皮球qiú 晚wǎn上

dú pīn yīn xuǎn hàn zì

三、讀 拼 音, 選 漢 字。(8分)

爸 大 巾 驚 走 有 又 子 紙

dà ( 大 ) jīng (驚 ) zhǐ(紙 ) yǒu (有)

bà (爸) jīn ( 巾) zǐ (子) yòu (又)

dú yì dú xuǎn yì xuǎn

四、讀 一讀, 選 一 選。(8分)

面 朵 片 條

一 (朵)云 一(面 )旗

兩(條 )魚 一( 片 )葉

biàn zì xiǎo mó shù

五、 變 字 小 魔 術。(6分)

拉 中 給 口 巴 氵

扌+立 =(拉) 扌+(巴)=把 纟+合=(給)

(氵)+舌 =活 禾+(中)=種 (口)+乞=吃

xuǎn zì zǔ cí

六、選 字 組詞。(12分)

樹木 白菜 土地 下雨 本來 自已 云彩 兩個

zhǎo pénɡ yǒu

七、找 朋 友。(12分)

彎彎的(小路) 藍藍的(天空) 清清的( 河水)

(拍)皮球 (打)電話 (洗)衣服

zhào yànɡ zi lián cí chénɡ jù

八、照 樣 子 連 詞 成 句。(12分)

例:衣服 媽媽 洗

媽媽洗衣服。

1.電視 看 哥哥

哥哥看電視 。

2.報紙 沙發上 爸爸 看 坐在

爸爸坐在沙發上看報紙 。

3.吹白了 大地 冬爺爺

冬爺爺吹白了大地 。

yuè dú xiǎo tiān dì

九、閱 讀 小 天 地。(8分)

xiǎo wén kàn le kàn zǒu kāi le dōnɡ dōnɡ dà shēnɡ shuō

小 文 看 了看, 走 開了。 東 東 大 聲 說:

ɑ shì shuí méi bǎ shuǐ lónɡ tóu ɡuān hǎo wǒ qù ɡào su

“啊, 是 誰 沒 把 水 龍 頭 關 好?我 去 告 訴

lǎo shī mínɡ mínɡshén me yě méi shuō zǒu ɡuò qù ɡuān hǎo

老 師!” 明 明 什 么 也 沒 說, 走 過 去, 關 好

le shuǐ lónɡ tóu

了水 龍 頭。

1.小文是怎么做的?(b)

A.告訴老師。

B.看了看,走開了。

C.走過去,關好了水龍頭。

2.東東說了幾句話?(b )

A.一句 B.兩句 C.三句

3.明明是怎么做的?(c )

A.告訴老師。

B.看了看,走開了。

C.什么也沒說,走過去,關好了水龍頭。

4.他們三個中,明明做得對。

bǎ xià miàn zhè jù huà bǔ chōnɡ wán zhěnɡ zhī tián xù hào

十、把 下 面 這 句 話 補 充 完 整。(只 填 序 號)(9分)

一天, 2 ,它一會兒輕輕拍, 1 , 3 。

① 一會兒重重拍

② 小熊到草地上玩球

③ 玩得真高興

kàn tú shuō huà xiě huà

十一、看 圖 說 話、 寫 話。(7分)

參考答案

一、按要求歸類。

d u zi z yi sh ɑo t er r

yuɑn ye ie üe wu g ui eng

1.聲母: d z sh t r g

2.韻母: u ɑo er ie üe ui eng

3.整體認讀音節: zi yi yuɑn ye wu

二、我會選。

一座(zuò)橋 雨傘(sǎn) 北京(jīng)

天(tiān)空 拿(ná)包 早晨(chén)

綠(lǜ)色 拍皮球(qiú) 晚(wǎn)上

三、讀拼音,選漢字。

爸 大 巾 驚 走 有 又 子 紙

dà ( 大 ) jīng ( 驚 ) zhǐ( 紙 ) yǒu ( 有 )

bà ( 爸 ) jīn ( 巾 ) zǐ ( 子 ) yòu ( 又 )

四、讀一讀,選一選。

面 朵 片 條

一 ( 朵 )云 一( 面 )旗

兩( 條 )魚 一( 片 )葉

五、 變字小魔術。

拉 中 給 口 巴 氵

扌+立 =( 拉 ) 扌+( 巴 )=把 纟+合=( 給 )

( 氵)+舌 =活 禾+( 中 )=種 ( 口 )+乞=吃

六、選字組詞。

樹(木) (白)菜 (土)地 下(雨)

(本)來 (自)已 (云)彩 (兩)個

七、找朋友。

彎彎的( 小路 ) 藍藍的( 天空 ) 清清的( 河水 )

( 拍 )皮球 ( 打 )電話 ( 洗 )衣服

八、照樣子連詞成句。

1.電視 看 哥哥

哥哥看電視 。

2.報紙 沙發上 爸爸 看 坐在

爸爸坐在沙發上看報紙 。

3.吹白了 大地 冬爺爺

冬爺爺吹白了大地 。

九、閱讀小天地。

xiǎo wén kàn le kàn zǒu kāi le dōnɡ dōnɡ dà shēnɡ shuō ɑ shì

小 文 看 了看, 走 開了。 東 東 大 聲 說:“啊, 是

shuí méi bǎ shuǐ lónɡ tóu ɡuān hǎo wǒ qù ɡào su lǎo shī mínɡ mínɡ

誰 沒 把 水 龍 頭 關 好?我 去 告 訴 老 師!” 明 明

shén me yě méi shuō zǒu ɡuò qù ɡuān hǎo le shuǐ lónɡ tóu

什 么 也 沒 說, 走 過 去, 關 好 了 水 龍 頭。

1.小文是怎么做的?( B )

A.告訴老師。

B.看了看,走開了。

C.走過去,關好了水龍頭。

2.東東說了幾句話?( B )

A.一句 B.兩句 C.三句

3.明明是怎么做的?( C )

A.告訴老師。

B.看了看,走開了。

C.什么也沒說,走過去,關好了水龍頭。

4.他們三個中,(明明)做得對。

十、把下面這句話補充完整。(只填序號)

一天, ② ,它一會兒輕輕拍, ① , ③ 。

① 一會兒重重拍

② 小熊到草地上玩球

③ 玩得真高興 【篇三】

一、分一分,合一合。

shénɡ( ) ─( ) n─iú( ) qūn( ) ─( ) ch ─( )─( )chuān jiǒng( ) ─( ) yuān( ) ─( ) ─( )

二、拼音填漢字。

sēn lín

ɡàn huó

nán nǚ

lónɡ mínɡ

lán lǚ

nónɡ mín

三、寫出意思相反的詞。

去—( ) 男—( ) 減—( ) 合—( ) 晚—( ) 慢—( ) 敵人—( ) 黑暗—( )

四、填一填。

( )月( )日——元旦節 ( )月( )日——勞動節 ( )月( )日——國慶節 ( )月( )日——兒童節 ( )月( )日——教師節 ( )月( )日——婦女節

五、詞語我會記。

1,比一比,再組詞語。

{

手( )

毛( )

{

力( )

刀( )

{

萬( )

方( )

{

明( )

朋( )

2、補充詞語。

( )西( )北 前( )左( ) ( )面( )方 ( )開( )片 秋( )冬( ) 種( )得( )

六、學漢字,真有趣,加減合,成新字。

1、加一筆,成新字。

口( )( ) 木( )( ) 日( )( ) 十( )( ) 大( )( ) 二( )( )

2、減一筆,成新字。

土( ) 中( ) 由( ) 方( ) 天( ) 王( ) 千( ) 舊( ) 白( ) 午( ) 子( ) 下( )

3、合一合,也是字。

日——十( ) 禾——火( ) 日——月( ) 小——大( ) 田——力( ) 禾——中( ) 十——又( ) 口——十( )

七、把下面句子補充完整。

1、我們一家有三口人,有_________、________和我。

2、小鳥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喜歡吃___________。

八、照樣子,用下面的詞語組成一句話。

例:去開門 妹妹

妹妹去開門。

1、坐在 爺爺 車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運用

(共4題;共57分)

1.

(10分)看拼音,寫詞語。

zhǐ

chuán

sōng

guǒ

zhuā

zhù

shàng

miàn

kuà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nán

guò

dǐng

dàn

shì

gāo

xìng

zhé

zh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5分)填上合適的詞語。

________的小路

________的小溪

________的細雨

________的春風

________的露珠

3.

(17分)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①父親突然站定________?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________?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________?用鼻子聞了又聞________?林子里有不少鳥________?父親喃喃著________?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________?并沒有聽到一聲鳥叫________

②父親指著一棵樹的一根樹枝對我說________?看那里________?沒有風________?葉子為什么在動________

③過了幾天________?父親對我說________?鳥最快活的時刻________?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________?最容易被獵人打中________

4.

(25分)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練習。

(1)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仿寫一個比喻句)

(2)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改為陳述句)

(3)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仿寫一個夸張句)

(4)我們家的后園有半畝空地。(縮句)

(5)小時候,我無論對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賞。(用下劃線詞造句)

二、閱讀理解

(共1題;共12分)

5.

(12分)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過了幾天,父親對我說:“鳥最快活的時刻,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p>

“為什么?”我驚愕地問。

父親說:“黎明時的鳥,翅膀潮濕,飛起來沉重?!?/p>

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

(1)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

反義詞

快活—________—________

容易—________—________

黎明—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鳥最快活的時刻,飛離樹枝的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3)為什么“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哪種理解更準確?請你選一選。________

①因為父親帶我去樹林觀鳥,不是去打獵,所以我很開心。

②父親是個知鳥、愛鳥的人,不會破壞大自然,我很高興,也體現了我是個愛鳥、愛大自然的人。

參考答案

一、基礎運用

(共4題;共57分)

1-1、

2-1、

3-1、

4-1、

4-2、

4-3、

4-4、

4-5、

二、閱讀理解

(共1題;共12分)

5-1、

篇4

)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2題;共106分)

1.

(5分)填空。

“聞”用音序查字法,應查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應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筆。字典中“聞”的解釋如下:①聽見;②有名的;③用鼻子嗅;④名聲。課文中“舉世聞名”的“聞”應取解釋________,因此,“舉世聞名”的意思就是________。

2.

(8分)區分下面的字,并組詞

踏________

律________

蹋________

津________

決________

茁________

訣________

拙________

3.

(1分)巧排古詩,根據詩的題目把詩句序號整理好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________

①飛流直下三千尺,②疑是銀河落九天。③遙看瀑布掛前川。④日照香爐生紫煙

4.

(4分)讀《望廬山瀑布》,結合古詩,理解下列詞語。

遙:________川:________生:________疑:________

5.

(3分)快到反義詞樂園里來賽一賽吧。

前——________

遠——________

晚——________

6.

(4分)填空。

“餅、餃、館”的部首都是________,它們的本義都與________相關;“筐、筒、籃”的部首都是________,它們的本義都與________相關。

7.

(5分)修改病句。

①我的作文水平不斷進步。

②爺爺經常每天去跑步。

③雙休日,去西山玩。

8.

(5分)用xx大,xx小,xx多,xx少的句子說話。

9.

(2分)根據不同的環境運用詩句。

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瀑布。當我看到長長的瀑布從山頂飛快地直瀉下來,那么壯觀,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詩:“

________,________

。”

10.

(5分)看《望廬山瀑布》的插圖,展開想像,運用下面提供的詞語寫一段話。

陽春三月

云霧迷蒙

火紅的朝陽

蒼翠的山峰

嘩嘩的水流

11.

(5分)將下列句子改為陳述句。

①我們怎么容忍破壞紀律的人和事?

②這么重的東西,我怎么拎得動呢?

③王老師帶病工作,我們怎能不感動呢?

12.

(2分)根據不同的環境運用詩句。

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瀑布。當我看到長長的瀑布從山頂飛快地直瀉下來,那么壯觀,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詩:“________,________?!?/p>

13.

(5分)縮句

①綠油油的草地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野花。

②暴風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遮天蓋地卷過來。

③我們像百靈鳥一樣在祖國大花圓里放聲歌唱。

14.

(4分)結合古詩,理解下列詞語。

遙:________

川:________

生:________

疑:________

15.

(4分)多音字組詞

kàn________???????kān________

là________?????????luò________

16.

(5分)擴句

①星星布滿了天空。

②太陽照射著樹林。

③奶奶關心少年兒童。

17.

(18分)給下列字加上偏旁組成本課的字,再擴成三個詞寫下來。

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分)默寫古詩《望廬山瀑布》。

________

19.

(5分)擴句

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霞。

20.

(5分)縮句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

21.

(5分)我知道下面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

飛流直下三千尺

22.

(5分)將下列句子改為陳述句。

那不是瀑布嗎?

二、閱讀題

(共3題;共15分)

23.

(5分)讀《望廬山瀑布》,詩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觀看廬山瀑布的?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24.

(5分)先寫出劃線詞語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5.

(5分)《望廬山瀑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2題;共10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二、閱讀題

(共3題;共15分)

23-1、

篇5

一、命題前的思考

1.要明確考查的目的性。有一種觀點認為,語文學科是考試信度較低的學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語文的考查隨意性太大,很難從考查的結果去判定學生語文能力的高低。我個人認為,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不是考出來的,而是在不斷深入閱讀、不斷訓練、不斷積累中形成的。所以,考查不是越多越好??疾榈淖罱K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決心,幫助學生找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幫助老師掌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找尋教學中的遺漏、失誤及解決的對策。新課標也明確指出:“在評價目的方面,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施課程目標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2.要明確課標的要求。我們要有對課標深入解讀的能力。命題前,我們要先進行梳理,清楚自己任教年段、年級的知識系統,了解各年級、各學期知識的教學要求,尤其是了解有關知識點的銜接要求,以免造成考查偏差。

二、命好題的關鍵

1.命題要緊扣教材。所有的考試內容都應該源于目標,源于教材。我們必須有深入鉆研教材的能力,要善于在教材中挖掘訓練點。

例如,題目:“我能把下面的詞語歸類,能再多寫幾個。”

招呼 緊張 仰望 興奮 擺弄

描寫動作的:

描寫神態的:

這個考查源于三年級上冊教材《陶罐和鐵罐》課后題“我要把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抄下來。”這樣的考查,能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人物描寫的方法(抓動作,抓神態),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更多描寫人物的詞語。

例如,題目:照樣子,寫詞語。

例1: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實。

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

例2:考完試后,同學們輕松地走出了教室。

考完試后,同學們 地走出了教室。

這個考查源于三年級上冊教材語文園地六《讀讀記記》、語文園地八《我的發現》中的疊詞。這樣的考查,不但能了解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學會運用疊詞把句子寫得更加形象、具體。

再如:“我能仿照例子,完成句子練習?!?/p>

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這所房子真大, 。(拿熟知的事物進行比照)

從表面看,“比照”這個詞比較生僻,所以有些老師認為這道題出得有點偏。但只要我們深入鉆研教材,就會發現,它是屬于比較的說明方法,在說明文中經常會出現,而且在四年級上冊的教材中,特意在語文園地“我的發現”欄中有介紹。其目的是讓學生認識這種常用的說明方法,并且學會在書面表達中運用。

2.命題要體現年段特點。對于命題的表述,一到四年級盡量用第一人稱,可以拉近距離,激發答題的自信。同時,題目的表述要明確、簡潔,以學生常見的形式為主,不會產生歧義,適度變化,但不要過于創新而使學生迷惑。

對于中年級的命題,特別是語言運用的考查,要從仿到創,中年級學生審題能力不強,可多給予例子的提示。

例如,題目一:“把下面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p>

例如,題目二:“照樣子,完成句子練習?!?/p>

這不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

這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

很明顯,通過比較,題目一中的“反問句”“陳述句”等術語,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的,會造成學生對題目理解的偏差。而題目二,學生一看就知道做什么,避免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

3. 命題要體現層次性和難易度。對于同一考點,在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學期,都應該有不同的要求。

聽力的考查。低年級:以詞語、簡單句子的聽寫為主;中年級:在語言材料中直接聽出相關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初步的處理(如理解意思、回答問題、展開想象等);高年級:除在語言材料中直接聽出相關的信息外,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更高層次的處理(如談體會等創新思維的考查)。

打比方的考查。層次一:“我能根據句子的意思,選擇恰當的詞組填空?!保疾榈哪康氖亲寣W生感受打比方的寫法,而且難度不大,適合三年級的考查)

一把把小扇子一支彩筆

①黃黃的葉子像 ,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②春天像 ,給整個世界畫上五彩的顏色。

層次二:“我能照樣子,仿寫句子?!保疾閷W生運用打比方的能力,難度稍大,適合四年級考查)

例如,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①春天像 ,給整個世界畫上五彩的顏色。

對于同一考點,在同一張卷中,也體現層次性,照顧到各層次的學生。

詞語的考查。層次一:“我能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適合全體學生的考查,尤其是面對學困生)

( )少( )多 ( )愿( )償

層次二:“我能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并能選詞填空?!保ǔ朔e累的考查外,還考查了詞語的運用,難度有所增加,但中等生完全有能力完成)

( )少( )多 ( )愿( )償

①這一次,我終于( )地得到了這份新年禮物了。

②別以為一兩個錯別字不要緊,以后( )就成問題了。

層次三:“我能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并選擇其中一個詞語造句。”(增加遣詞造句能力的考查,能真實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

( )少( )多 ( )愿( )償

造句: 。

總的說,命題要關注好梯度,讓每一梯度合理地分布于試卷中。第一梯度:不需要太多的思考,直接輸出信息。如詞語的補充題、詩句補充題等;第二梯度: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如近義詞的辨析填空等;第三梯度:需要拿梯子,才能摘到果子。如句式的仿寫等。

4.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考查,避免簡單、機械的考查。

例如,反義詞的考查有下面幾種形式。

形式一:“我能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p>

老(少) 好(壞)

形式二:“我能根據句子的意思,寫出帶點詞的反義詞。”

對于形式一的考查,學生只需要憑積累和記憶就能完成;而對于形式二的考查,學生不但需要一個閱讀過程,還需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帶點字的意思,最后才找出與它意思相反的詞。這個過程雖然短暫,但卻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如閱讀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篩選能力、判斷能力等。

5.善于把生活中的素材轉化成命題。語文源于生活,又廣泛用于生活。因此,命題要努力實現書本知識與我們生活世界的溝通,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例如,題目:在學校的花壇邊或草地旁我們經??吹眠@些標牌:

如果要我設計一塊,我會這樣設計:

6.命題要有利于后續知識的銜接和發展?;A知識的命題,不但要檢查現階段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還要著眼未來,要有利于以后知識的銜接和能力的發展。

其中之一是為閱讀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例如,題目:“我知道下面的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①贊嘆;②喜愛;③依依惜別

1.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 )

2.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

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

該題考查的是學生對的句子的感悟。題目的句子都是文本中的句子,所以難度不大。但這道題目向老師發出一個明確的導向,要重視對詞句在表情上的引導,為將來在閱讀過程中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打下基礎。

其二是為習作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例如,題目:“我能照樣子,完成句子練習。”

例1:秋天的雨,有一盒顏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媽媽給我講故事。

(把句子寫得更加具體)

例2:蟋蟀造窩大多是在十月。

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

一朵朵鮮花向游人盛開著。

(把句子改寫成擬人句)

學生的習作能力不可能只靠為數不多的幾次習作訓練就能提高的,它需要在平時的詞句訓練中有機滲透,有針對性地加以落實。這些句子的考查,能加強學生對句子表達的感受,提升他們寫句的能力,有利于習作水平的提高。

篇6

一、示范讀題,培養認真讀題三遍的習慣

第一學段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受識字少的限制,學生很難把題目讀完整,題中的字義也不甚了解,學生不可能獨立地解決教材給出的問題。而在聽課中發現教師的普遍做法是:教師讀題,讀完后問學生聽懂了嗎?然后就進入到解題環節中去了。且不論教師讀題后學生是否真的聽懂,這種做法至少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學生依賴他人給他讀題,方能解決問題;二是學生不會讀題,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便無從談起。

教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加與減”第二課時“還剩下多少”一課,讀題環節筆者是這樣設計的。

1.把情境圖抽象為數學問題。

(課件依次出示圖1)

(1)課件出示一棵長有5個蘋果的樹,提問:樹上有幾個蘋果?(5個)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用數一數的方法得出數學條件一:“樹上有5個蘋果?!保ò鍟⒔處煼蹲x學生跟讀)

(2)課件演示,讓學生觀察樹上2個蘋果掉到地面上的過程,讓學生說一說“發生了什么情況?”引出數學條件二:“掉了2個?!保ò鍟⒔處煼蹲x學生跟讀)

(3)議一議:“這時樹上剩下的蘋果比5個多了還是少了?”“樹上還剩下幾個蘋果?”

課件再次演示:隱去樹上的三個蘋果,讓學生明白樹上的個數不知道了,它就成了我們要求的問題了,從而引出數學問題:“樹上還剩下幾個蘋果?” (板書、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通過多媒體課件依次演示,學生基本了解了條件的由來和問題產生的過程,并把學生生活化的語言提煉為數學語言,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師完整地將板書的題目領讀一次,要求學生讀題時不加字、不漏字。

3.學生獨立讀題,并說說題目的意思。把抽象的數學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富有個性的語言。對關鍵詞“還?!眱勺趾x的理解進行重點指導,讓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上這兩個字,以加深對“還?!币饬x的理解。

4.學生第三次讀題,要求把題目要求和題目內容聯系起來,并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題習慣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需要長期堅持,教師切勿包辦代替。一年級是培養讀題習慣的啟蒙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是原則。從教師示范讀到優秀生領讀,漸漸向學生獨立讀題過度,由用筆指著字慢讀到輕聲讀題,最后向快速閱讀邁進,真實地感受該怎么讀題。

在第一學段,教師始終要把培養學生認真地讀題、完整地敘述作為學生解決問題的必要步驟,培養學生的讀題意識,養成讀題三遍的良好習慣,并逐步掌握讀題的方法和技巧:一讀在于“懂”,即第一遍讀題時要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讀的速度可稍慢一點,盡量讀流利,讀懂題目的大致含義;再讀在于“思”,即第二遍讀題時要求學生對題目中的每個詞、每個句子、每個圖表都應細致地閱讀分析,思考每個數學術語和每個數學符號的精確含義;三讀在于“串”,即第三遍讀題時要求學生把題目要求和題目內容“串”起來,題目內容和已學知識“串”起來,條件和問題“串”起來,找到解題的策略和方法。

二、手眼并用,培養不動筆墨不讀題的習慣

學生在解題時常會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題目讀完或看完后,不加思索,隨即動筆解答,而我們的很多教師也看到了這種現象,也許是不重視,也許是束手無策,默許了學生的這一做法而不加干預,結果就造成了“不看題目,這么容易也會做錯”的情況。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課后一道練習題和學生的錯誤解答:

此題是計算長方形周長的變式練習,教師要在指導學生讀題上下功夫,要求學生在讀題時把重點詞、關鍵詞動筆圈一圈、劃一劃,并思考其含義。

第一步:通過讀題指導,學生在題目上留下如下痕跡:

王阿姨要給一塊長65米、寬35米的長方形果園圍籬笆,果園的一面靠墻。圍這個果園至少需要籬笆多少米?

第二步:理解其含義。籬笆的長就是長方形的周長,它是由兩條長和兩條寬組成;“一面靠墻”就是長方形少了一條邊;“至少”就是要讓長方形的周長最短。

第三步:把條件和問題“串”起來。哪一條邊靠墻才會使長方形的周長最短呢?(當然是長邊靠墻了)

通過如上讀題指導后,學生真正讀懂了題意,解決問題就有了各自獨特的方法:

①長方形的周長減去一條長:(65+35)×2-65=135(米)。

②兩條寬加一條長:35×2+65=135(米),35+35+65 =135(米)。

在語文教學中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其實數學和語文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讀題環節,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題,養成邊讀題邊進行圈點勾畫的習慣,運用語文的方法,對題中的重點詞、關鍵詞圈圈點點、對圖形描描畫畫,有助于學生深入思考,展開想象,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轉化為生活化的語言,將隱性的數學信息可視化,增強了解題的策略意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水平。

三、咬文嚼字,培養準確把握題意的習慣

在平時作業或測試中,學生經常會出現以下情況:當看到“比……多”時采用加法計算,看到“比……少”時用減法計算,看到“是……幾倍”時用乘法計算,看到“大約”就求近似值,再如題中出現“至少、至多”“ 相對(向)”“中點”“來回”“貴、便宜”等數學語言時,做錯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究其原因,是學生不能在具體情境中正確理解數學語言的含義,因此讀題時培養學生咬文嚼字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先來看學生課后練習中常常會出現錯誤的題目。

1.每條小船限乘4人,有22人去劃船,至少要租幾條船?

2.文具店里的鋼筆8元一支,淘氣帶的錢只夠買9支鋼筆,淘氣最多帶了多少錢?

3.買一把椅子要176元,比一張桌子便宜150元,買一張桌子要多少元?

4.黑天鵝有45只,是白天鵝的5倍,白天鵝有多少只?

數學問題中出現的專用術語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學生也已經學習了相關術語的含義,但在具體的情境中,對這些術語的理解還是會產生偏差。因此,在學生三次讀題之后,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咬文嚼字的本領?!拔摹本褪墙o定的數學題和題中的意境,“字”就是題中的關鍵字,咬文嚼字就是讓學生準確理解“字”在“文”中的特定含義,把握“字”與“字”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生解題錯誤往往是忘“文”斷“字”所致。

第1題中有兩個關鍵詞:“限乘”和“至少”,讀題時應讓學生明白“限乘4人”就是每條船可以乘坐1人、2人、3人、4人,“至少”就是“最少”,只有當每條船上乘坐盡可能多的人時租的船才會最少。這里的“至少”是相對于“每條船乘坐的人數”而言的,如果每條船乘坐1人、2人或3人,求出的船的條數都不會是“最少”的。因此列式為:22÷4=5(條)……2(人),對照“限乘4人”的要求,余下的2人可以租1條船,也可以租2條船,要使租船總數最少,余下2人只能租1條船,租船總數為5+1=6(條)。

第2題中的關鍵字是 “只夠”和“最多”, 學生對這兩個關鍵詞的理解都存在偏差,72元是“剛好”買9支鋼筆的錢,73元、74元……都“只夠”買9支鋼筆,要使帶的錢“最多”,還需要加7元,所以正確答案是79元。

第3、4題,在讀題時要指導學生弄清誰比誰便宜,誰是誰的幾倍,已知的量在題目中是大數還是小數,如果已知小數求大數,就要用加法或乘法計算,如果已知大數求小數,就要用減法或除法計算。學生不僅要讀懂關鍵詞的含義,還要讀懂題中數量的大小關系。

四、巧設陷進,培養耐心把題讀完的習慣

隨著年級的升高,識字量的增加,學生的讀題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時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一個不好的現象:懶得讀題。學生不再像往常一樣讀題三遍,也不愿邊讀題邊做標記,更懶得咬文嚼字細細揣摩題中的信息和問題間的關系,往往對題目一掃而過,根據經驗“想當然”地解題,任憑老師苦口婆心地勸說,仍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如何改變這種陋習,讓讀題習慣融入學生的血脈?筆者彷徨之際,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語文名師于永正老師的一個活動“考試”,心中一喜,正好用這個法子治一治那些不仔細讀題、自以為是的小家伙。于是,精心設計了課前5分鐘的小測試。

請認真地把試卷讀完,然后在試卷的左上角寫上自己的姓名,再開始答題。

1.豎式計算:

36×43 53×18 19×23 28×32

2.已知12×2=24,請直接寫出下面算式的結果。

12×20= 120×2= 120×20= 12×200=

3.用遞等式計算:

106×2×5 816÷4÷2 105×2÷5 280÷4×7

4.教室長9米,寬6米,教室西墻的周長是多少米。

5.甲乙兩地相距500米,笑笑從甲地出發,每分鐘走70米,走了5分鐘,這時,笑笑離甲地多少米?

6.直接寫出得數:

0×34= 0÷9= 0+18= 25-0=

7.如果你已經認真讀完了8道題目,就只要完成第6題。這樣的測試有意思嗎?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鐘的到來,好嗎?

8、王老師到文具店里買獎品,文具盒16元一個,王老師帶的錢只夠買10個文具盒,王老師最多帶了多少錢?

5分鐘后統計完成答卷人數,結果全班只有一位學生舉手。

師:其他同學都沒有做完,你怎么這么快就做完了呢?

生:第7題告訴我們只要做第6題就可以了,我一下子就做完了。

隨著他的提醒,同學們的目光都聚焦于試卷的第7題:“如果你已經認真讀完了8道題目,就只要完成第6題?!?/p>

生:(很不服氣的樣子)老師,以前的試卷都是全部要做的,你怎么可以這樣呢?

師:以前試卷的要求就是要全做的,你當然要全做了,今天的試卷你看要求了嗎?請你把試卷第一行讀一遍。

師:通過今天的小測試,大家有何感想?交流一下,把它寫在試卷的背面。

……

這份小測試卷的特殊價值就在于不經意間讓學生真切地自我反思,實實在在地體會到認真讀題是多么重要。這種體驗遠比教師在學生做題前反復叮嚀要有效、要深刻,這樣的小測試讓學生印象深刻。吃一塹長一智,經常這樣變著花樣讓學生吃一些不讀題的虧,能促使他們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終生受益。

總之,學會讀題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教師應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讀題習慣作為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學生須把讀題作為解決問題的必要步驟,并長期堅持下去。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解題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讀題方法的指導和訓練,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讀題方法和技能,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凸顯有效教學的本色。

參考文獻

[1] 程云嶺. 一枝一葉一細節 一鱗一爪一智慧[J].小學教學設計, 2015(6).

[2] 章日興. 低段學生數學讀題存在的問題及應對[J].教學與管理,2013(12).

篇7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6-0261-02

小學語文教育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依舊保持著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不高,教學方式不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視角,是小學語文教學落后的重要體現。為此,教育工作應實現思想上的進步,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了解其中的不足和劣勢,應利用現代化的觀點,提倡以生為本,烘托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而達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1.過度重視理論知識。通過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分析,了解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將過多的精力集中在對理論知識的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效果不佳,學生吸收的內容有限,學習的興趣不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未與現代化社會相互融合,在教學內容的設置、課程講解方式上依舊保持著傳統,認為灌輸理論知識是最為重要的教學方式[1]。另外,教師對課堂的主宰能力強,當提出一個問題時,給予小學生思考或探究的時間很少,未等小學生回答就進行解答,還要求小學生要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語文的學習,是教學理念落后的重要體現。

2.教學模式相對滯后。新時代背景下,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視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師發揮好其引導性作用即可,在提升小學生語文知識基礎的同時,也要鍛煉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卻與新時期對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是采用以教師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很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對教師要求記憶或背誦的知識死記硬背下來,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鍛煉,教學存在滯后性?,F階段的課程教學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若始終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2]。

3.師資力量相對薄弱。課程教學的開展,教師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對教師資源和教師隊伍的質量要求很高[3]。如今,小學語文教師存在短缺的現象,一名教師要負責幾個班級的教學任務,教學不具針對性,師資力量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另外,教師隊伍的專業性也有待考量,部分教師并沒有接受過系統性、專業性的培訓,在教學方面的專業性不足,對學生的了解不夠,不能精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訴求,致使師生之間會產生障礙,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二、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樹立全新的語文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氛圍,逐步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小學生文字能力、閱讀能力、學習能力、交際能力等,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

1.開展多媒體教學,實現教學的現代化。信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帶來了春天,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當然,教育也不例外。為了追隨現代信息時代的步伐,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倡多媒體式教學,能喚醒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平臺來展示相應的圖片、文本、視頻,也可借助其龐大的數據庫和網絡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是實現課堂教學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既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也可將本節課語文知識點和文章結構一目了然地展現出來,具有良好的輔助效果[4]。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小松鼠找花生》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小學生來猜謎語,“紅房子,麻帳子,里面有個白胖子”,讓小學生打一食物,引出“花生”。然后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小松鼠找花生采用動畫呈現出來,并輔以兒歌,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2.完善課程評價模式,提倡形成性評價。課程教學的開展都需要相應的評價方式來伴隨,只有通過不斷的評價與考核,才能激發小學生前進的動力,以評價的結果為重要依據,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在改革教學模式的同時,也應對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和優化,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轉變為形成性評價,其評價方式更具合理性和人性化。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是在學期末對學生整個學習的表現通過試卷的形式進行考核,將最終成績作為評價結果[5]。該評價方式缺乏合理性,評價過于極端,缺乏人性化。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改革,應對評價模式進行完善,實現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語文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表現、成績等做出的評價,是對學生行為的持續性觀察,評價方式可讓學生充滿成就感,并在日常的學習中不斷地優化和調節自身,將其應用到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正確之選。

3.創設課程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小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待成熟的階段,容易受到他人行為或語言的驅使,很容易得到滿足,選擇適合小學生興趣和特點的方式開展教學更具高效性。為此,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應通過創設情境式教學來開展,將抽象的語文教學內容轉化為情境演繹,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另外,創設情境式教學實現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之中,在歡樂的氛圍中可實現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從中獲取有益的觀點和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運用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迎合了小學生的欣賞視角,是教學模式創新性的重要體現。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驚弓之鳥》時,教師可以利用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出來,然后讓學生再對“亡羊補牢”、“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等成語進行情境的演繹,可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深刻體會寓言小故事的含義。

4.提倡趣味性教學,體現“以生為本”。實現對傳統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應充分遵循教學的原則,以生為本,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選用適合該年齡段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趣味性教學無疑成為最佳選擇。趣味性教學模式旨在對教學氛圍、環境的烘托,營造輕松、和諧、幽默的教學環境,讓小學生在娛樂中實現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學更具創新性和實效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爭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自由發揮,并排有趣的情景劇,會大大獲得小學生的喜愛,實現了課堂的趣味性。在參與情境演繹的同時,有利于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的團結能力和表現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5.實現小組合作幫教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學困生與優等生,如何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實現其與優等生的共同進步是教師應當研究與教學的重點。對語文學困生進行干預,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幫教的模式進行學習,全面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困生與優等生進行交叉分組,充分發揮優等生的帶動、幫扶作用,在學習中實現結對幫教,給每個小組分配一到二名優等生以及一名學困生,讓優等生帶動和幫助學困生,不僅在課堂討論中,在課堂練習、作業完成中都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而且利用優等生帶動學困生,也有助于實現優等生的進一步提高,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困生實現良好的發展。例如在學習《葡萄溝》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文章的第23段進行合作學習,并設置以下學習目標:小組成員放聲朗讀課文;對于自己不理解的詞句,學生向小組內的其他成員請教;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給其他小伙伴朗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優等生帶動學困生,學困生可以將自己的問題提問給優等生,由優等生幫助解決,在與優等生的交流、互動中,使學困生能夠對文章內容有所理解和感悟,在優等生的熏陶下實現自身的良好發展。

6.加強語文教學設計與生活的聯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及認知水平,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以學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方法的設計,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教師是那樣真真切切看到了他們好奇的目光,渴求了解自己生活的宇宙到底是什么樣的迫切心情。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教師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這樣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開展的學習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使教學過程“變苦為樂”。

總之,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分析,摒棄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融入現代化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具有必要性。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和關注的話題,以此為著手點,提倡多媒體式教學,利用多媒體元件對課程教學進行輔助;提倡形成性評價,彰顯評價機制的人性化;創設課程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曉寧.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J].學周刊,2014,(11):194.

[2]崔殿東.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18.

[3]黃素芳.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78):44.

篇8

關鍵詞:教學研究;策略;新型教研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245-02

筆者發現,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中,要想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去體驗、去發現、去探索,就必須改變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為此,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積極實踐,不斷探索教學研究策略,努力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一、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

實驗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回歸并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只有做到了教材與兒童自身的生活經歷、生活經驗的有機整合,才能達到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體驗中學習道德的目標。在操作方式上,只有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他們主動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熱情,張揚學生的個性,展示他們的風格,才能改變以往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品德課中應構建生活化探究型課堂教學的策略模式。例如教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注意交通安全》一課,我設計了3個活動:(1)找一找。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等等;(2)查一查,讓學生通過調查、訪談父母或其他人,查找我們周圍還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隱患和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3)展一展。主要是讓學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交通事故的圖片等展示出來,介紹給班里的同學。

二、實施了開放化教學策略

實驗教材并不是靜態的文本,它包含了多元性和差異性,為我們創造性地開發、利用本地區、本校以及家庭和學生本人的資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間。實施開放性教學策略,它要求教師從傳統的傳授教材的角色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和創造者,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整合、重組,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的流程。如執教《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秋天的發現》時,我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大自然的資源,帶領學生參觀校園、公園,尋找秋天的足跡,感受秋天的氣息。學生在真實的過程中獲得了真實的體驗,課堂上,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樂于把自己的收獲與他人分享。

三、實施了活動化教學策略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是有規律的,活動是兒童認知發展的關鍵。兒童只有在環境中活動才能觸摸世界,感知萬物,才能導致認知結構的發展?!薄镀返屡c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本課程的呈現形式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重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因此,品德課教學改革十分明顯地呈現活動化教學的趨勢。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品德教學活動化,力爭以動態的課堂教學、開放的活動時空、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才能提高品德教育的實效;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如在教學《風兒吹呀吹》這一內容時,如果直接告訴學生風是空氣的流動,學生肯定印象不深甚至不明白,如果能設計成小實驗:讓學生將紙拿在手中,觀察用口吹和不吹有什么不同;讓學生將課本拿在手中,搖動和不搖動有什么不同的感覺,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風、感受風,從而體會到風是怎么一回事,既有趣味性又有可操作性,把過程、方法、知識與技能融合起來,讓學生從直接的體驗、親身的感受中享受風,認識風。如教《我是一個小幫手》一課后,組織學生開展爭獲“自理星”活動,組織學生開展釘紐扣,穿衣服,整理書包等比賽,享受勞動帶來的喜悅,鼓勵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會做的學會做。

四、實施了綜合化教學策略

在今天的品德與生活課上,我們經常會看到教師將其他學科的知識或運用其他學科學到的方法,協助一些教學內容的完成。如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或秋天,學生就會用繪畫的形式(美術)、用詩歌的形式(語文)、用唱歌的形式(音樂)、用葉貼畫的形式(勞動)等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甚至有的學生還想到了用照相的形式來贊美,將攝影藝術也引入到了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善于解放學生的思想和雙手,給學生提供了寬松和諧的實踐環境。在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前提下,教師還經常性地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向社會,開展實地調查,專題采訪,勞動體驗等課外活動。

五、實施開放的評價化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