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手抄報范文

時間:2023-03-31 07:52: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九一八手抄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演講稿一:

今年的9月18日是"九一八"84周年的紀念日。為了教育學生"牢記歷史,不忘國恥",XX小學開展了紀念日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

舉行了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的升旗儀式

升旗儀式上,伴隨著雄壯的國歌,同學們神情凝重舉手行隊禮,注視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之后,樊文鈺同學引領大家回顧了那段民族災難深重的歷史,號召大家勿忘國恥,勿忘歷史,勤奮學習,立志成才,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做出貢獻。

開展了"牢記歷史,居安思危"主題班會活動

班會上,老師仔細講解了"九一八"的歷史和日軍侵華的種種暴行,號召同學們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從我做起,振興中華。

觀看教育紀錄片《勿忘九。一八》

各班學生在教室內統一觀看了愛國主義教育紀錄片《勿忘九。一八》。影片還原了歷史,詳細介紹了"九一八"的經過和日本軍隊對我們中國的踐踏和慘無人道的侵略,帶領著全體學生回顧了那段屈辱的國恥,并展現了中國人民團結奮戰,最終奪取勝利的艱難歷程,使學生們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通過板報、手抄報激發愛國熱情

各班學生通過板報、手抄報等形式深切緬懷在中國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紀念"九一八"是為了不忘國恥,是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更是要讓我們這一代學生感受中華民族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激起他們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同時樹立為了祖國的強大和繁榮而奮發讀書的遠大理想。

通過這次系列教育活動的開展,同學們不僅重溫了歷史。分析了時政,更激發起同學們的斗志,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決心化羞恥為動力,為國家、為家庭、也為自己所向往的輝煌明天,奮發有為,努力拼搏!更讓學生牢記了這一段血的歷史,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我中華的感情。

演講稿二: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為警示師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同時也為增強學生風險和憂患意識,熟知緊急避險時疏散的程序和路線,提高師生密度疏散及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上午9時18分,在刺耳的防空預警警報聲中,我校"9.18"應急安全疏散演練正式開始。全校師生安全、有序、快速地從教學樓中撤離到綜合樓前的安全地帶,整個演練過程有序、高效,圓滿的結束了本次演練活動。

親愛的同學們,警報拉響, 悲音撕裂長空。長達十多分鐘的防空警報是對抗日英烈的哀悼,是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控訴,我們仿佛聽到了千千萬萬個死難同胞那不屈的吶喊。

今天,我想提醒你們,雖然傷痛遠去了!苦難遠去了!但我們要永記歷史,勿忘國恥。

歷史總是不斷沉淀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里來",就不知道"到哪里去".老師們,同學們,請你們記?。和洑v史,就意味著背叛。

今天,我們的心感慨難平,熱情奔涌。同學們,切莫以為只有生在亂世,在戰場上拼殺,為國捐軀才是愛國。我們的戰場便是這足下的土地,我們要把自己的理想與我們的民族相融,

同學們,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催我們奮進。歷史老人依舊在前行,我們依舊需要努力,因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DD1931年9月18日。

請抬起你的手掌貼近胸膛,此刻,你能感受到,在其中跳躍著的,是我們堅強的心,顫抖著的,是我們民族的自尊。

老師們,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你們聽到了嗎,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戰士們的靈魂在吶喊,在戰爭中冤死的三千五百萬民眾的靈魂在哭泣。

老師們、同學們,你們聽到了嗎? 嘶啞的警鐘提醒著我們:九一八,一個中華民族的受難日??!

同學們,童年時代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沒有過天真的遐想?今天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時,你不覺得無比幸福嗎?請你們記?。哼@幸福來自于一個不羈的靈魂DD中國。

記住中國,我們以《詩經》關睢的歌喉,屈原《橘頌》的音韻,唱您歷史的恢宏,歲月的輝煌;我們以古風與樂府,律詩與散曲,唱響您壯麗的山河,亮麗的風景。

記住中國,我們以岳飛的一闋《滿江紅》,文天祥的一腔《正氣歌》,唱響您不屈的脊梁與骨氣;以魯迅的一聲《吶喊》,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響您不屈的尊嚴與神圣。

篇2

【關鍵詞】小學生;習作;積累;材料

青少年的美好時光是學生時代,學習生活給人的一生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其中不乏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枯燥與童趣,也有現代教育給學生帶來的斑斕多彩的生活樂趣,同時也伴隨著外部社會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這些都是習作的材料。如何指導學生收集材料,以我手寫我口,以我口寫我心呢?不妨用用下面的方法,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一、利用校園學習機會,積累習作材料

1.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班級活動,為習作積累材料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每次活動都蘊含大量的習作材料,像制作手抄報活動、布置走廊文化、布置學習園地、參加學校組織的業余小組活動、歌詠比賽、表彰大會等等,在活動前或活動后,教師給學生進行習作方面的點撥,鼓勵學生做隨筆練習,讓一、兩名學生把自己的隨筆在班級中讀一下,或把其內容粘貼到學習園地上,教師為學生制造點榜樣的效應,激勵學生全員參加,達到積累習作材料的作用。

2.立足語文課堂教學開展練筆活動,為習作積累材料

(1)對教科書中的經典句子,開展練筆活動。語文版的小學六年級上冊第六課《開國大典》一文中,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這莊嚴的宣告,這劃時代的聲音,激勵無數的中國人。這是本文的經典句子,也是世代流傳的經典句子,這句話包含的內容太豐富了,是中華民族受屈辱、受奴役的時代的結束,是和平、民主、平等、富強時代的開始,我從網上下載《開國大典》電影片段,利用多媒體播放,再現開國大典的盛況,同時下載電影《甲午風云》、《九一八》、《百萬雄師過大江》等電影片段,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讓學生了解我國歷史,激發學生的愛祖國熱情。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為契入點,開展練筆活動,由于寫作材料較多,很多學生在十分鐘左右就能寫出自己的感想。我利用白板將寫得好的隨筆投到黑板上,讓小作者自讀,我適時加以點撥,克服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習作窘境。

(2)對教科書中的經典詞語,開展練筆活動。語文版的小學六年級上冊的第14課《花邊餃子里的愛》一課中,課題“花邊餃子”一詞,我認為是本文的經典詞語,也是文章的中心詞。文章圍繞這個詞展開,理解了這個詞,也就掌握了兩代人之間的愛。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想想花邊餃子的樣子,然后提出母親為什么包花邊餃子?兒子為什么也包花邊餃子?從而體會到愛是有形的,愛也是無形的,愛需要用心靈去感受,愛是永恒的,愛是一個人的終身財富。從而啟發學生聯想自己的生活實際,尋找父母的愛,和自己對父母的愛。有一個學生說,有一天,他媽媽為他做早飯,但臉紅紅的,不怎么愛動彈,當時并沒有在意,晚上到家時,他媽媽在打點滴,知道媽媽病了。媽媽小聲告訴他,飯菜在鍋里,囑咐他別燙著,慢慢吃。敘述完這件事,學生有點激動。這不是很好的習作材料嗎?如果我們能把課文中的事例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老師對學生多一點習作方面的啟發,學生對習作的材料一定會多些,學對習作的畏難情緒,就會少一些,對習作的熱情就會高一些。

(3)對教科書中的經典情景,開展練筆活動。教科書中,有的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情意,教師如能抓住文章的動情點,指導學生練筆,會取得較好的效果。語文版的小學五年級下冊的《甲午風云》一文中,鄧世昌率領致遠艦全體官兵撞向吉野的英雄行為感動著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教學中,我利用課文中的文字內容,結合下載的《甲午風云》視頻,使學生直觀地看到致遠艦全體官兵的英雄壯舉,增強了學生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對致遠艦全體官兵的崇拜,學生心中有情、有恨,練筆水到渠成,有的學生寫了自己的感想,有的學生寫出了海戰的經過,達到了教學目的。

二、鼓勵學生寫日記,為習作積累材料

學生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積累習作材料的方法。玩是孩子的天性,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玩無處不在,玩手機、看電視、旅游、慶生、跳繩、跳皮筋等等,孩子在玩中 聰明才智得到發揮。對于玩,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留意自己或同伴玩時的動作、表情、神態并把這些記錄下來,也能為習作積累材料。

三、整合各科學習,為習作積累材料

除語文學科外,還有很多學科,體育課指導學生運動技巧,有助于孩子強身健體;品生品社學科使學生了解社會,懂得如何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音樂課能使學生在美妙的旋律中學習音樂知識,感受生活的美好;科學課能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能力。這些學科的開設,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語文教師引導學生捕捉其它學科的習作材料,為習作打下基礎。

四、到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為習作積累材料

大自然天地寬廣,有取之不盡的習作材料,我們不可能使學生領略到全國各地的美麗景色,但孩子們的身邊就有無盡的美景,我們要引導學生記錄下自然界中的景物,為習作積累材料。鼓勵城市學生留意城市建筑、橋梁、河流等自然景色。引導農村學生注意四季的變化,春季的嫩綠,萬物復蘇,柳枝曼舞柳絮隨風飄蕩,田野里的玉米、大豆、高粱、種植經濟作物的大棚,山上的果樹、森林等等各具特色的景色。夏季的深綠,萬物欣欣向榮,農作物在雨水的滋潤下茁壯成長,它們的顏色,形狀,在不斷變化等等。秋季給我們帶來了豐收的碩果,瓜果飄香,作物金黃。冬季白雪皚皚,寒風呼嘯,一派銀裝素裹景象。我們也可以組織學生踏青、秋游、堆雪人、打雪仗。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界的美,并對學生進行點撥,這是我們取之不竭的習作材料。

五、鼓勵學生做力所能及的勞動,為習作積累材料

農村家庭,絕大部分都有山、地或自家經營的小工廠,我們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家庭勞動中去,了解家禽的生活習性,花草樹木的生長特點,農作物的春種秋收,這樣既給他們帶來了生活樂趣又學到了知識為將來走向社會奠定一定的基礎,也為習作積累了材料。

六、鼓勵學生觀察自然現象,為習作積累材料

氣象變化,斗轉星移,風霜雪夜,黑夜白晝,這些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自然景觀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想象,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與莫測,老師要指導學生觀察,想象這些自然現象,為習作積累材料。

七、鼓勵學生參與家庭活動,為習作積累材料

家庭,為每個學生提供了生活基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父母身上汲取了豐富的知識,教師如果能夠引導學生注意親人的閃光點,把他們的喜怒哀樂記錄下來,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生活中,為家庭獻計獻策,并懷著感恩的心關心、理解長輩、兄弟姐妹,也可為習作積累材料。

八、留意社會生活,為習作積累材料